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黄周忠

合集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临床疗效分析一、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原理及技术特点经皮椎间孔镜(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简称 PELD)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通过极小切口在患者的腰部进行操作,使患者的腰椎间盘得到有效治疗。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利用麻醉和 X 射线引导下,在患者的腰部皮肤上钻取极小孔道,然后将椎间孔镜插入椎间盘突出症的部位,对突出的椎间盘进行切除,达到治疗的目的。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技术特点主要包括微创、创伤小、恢复快等。

相较于传统的开放手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术中创伤小、出血少,患者的术后恢复较快,术后疤痕较小,术后并发症较少。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临床疗效1. 临床疗效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一项关于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Meta 分析结果显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并且具有较好的长期疗效。

另一项临床研究显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后,患者的手术效果稳定,且术后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有着良好的疗效。

2. 术后并发症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并发症率较低。

一项研究显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并发症率仅为 3.8%,术后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非常少见,且大多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另一项针对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回顾性研究显示,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具有较低的术后并发症率,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小。

3. 术后生活质量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一项关于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显示,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包括身体功能、疼痛程度、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另外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和社交功能都得到了良好的恢复,术后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临床疗效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临床疗效。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介绍了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正文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原理、临床疗效分析、疗效评价指标以及治疗结果及讨论。

结论部分对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展望,最后进行结论总结。

研究认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该疗法为患者提供了一种较为轻便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临床疗效、治疗结果、疗效评价、应用前景、存在问题、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主要由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引起的。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存在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多等问题,因此急需寻找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估该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疼痛缓解、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

通过对临床疾病数据的分析,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的疗效差异,以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选择,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探讨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提供思路和建议,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进步和优化。

1.3 研究意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工作压力的增加,这一疾病的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而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存在创伤大、恢复周期长以及术后并发症多等问题。

寻找一种能够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且创伤较小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及临床体会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及临床体会

上缘 ; 髓 核组 织 未游 离 较 远 ; 无 精 神 病等 影 响 术 中配
合 的病史 ; 无 明显 腰 椎 不稳 ; 无合并 I 度 以上 的腰 椎 滑脱 。 ・
院时 间 2 7 d 。 平均 2 . 8 d 。 1例有 脑外 伤病 史 患 者对 疼 痛过 度 敏感 不 能耐 受 手术 。 1例 因术前 影像 评 估不
( t = 9 . 1 3 , P< o . 0 1 ) 。术 后 3个 月 疗 效 按 改 良 Ma c N a b标 准 : 优7 6例 , 良9 5例 , 可 1 5例 , 差 3例 , 优 良率 9 O . 5 %。结 论
用 经 皮椎 间孔 镜 治 疗 腰椎 间 盘 突 出症 疗 效 显 著 , 但 该 技 术 学 习 曲线 陡 峭 。 需 严格 把 握 适 应证 及 禁 忌 证 。 关键词 : 经椎 间孔 ; 内 窥镜 ; 微创治疗 ;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2 结 果
1 . 2 纳入及 剔 除标 准
纳 入标 准 :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患者 经 3个 月正 规非 手术 治疗 无效 。剔除 标 准 : 椎 间
) 表示 , 参 数采 用 t 检验 ,
盘 钙化 明显 ; S 。 节段 突 出 的病例 髂嵴 不 高于 I 巧 椎体
以 P< 0 . 0 5为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木 组 手术 时 间 2 5 ~ 1 1 0 mi n , 平均5 5 ai r n ; 术后 住
足未能取 出责任髓核 , 均转开放手术。余 2 0 3 例均顺
利完成 , 共 1 8 9例 获 得 随访 , 时间 6 — 2 0个 月 , 平均 1 2 个月。 术前 V A S评分 为 ( 6 . 1 8 + 0 . 9 7 ) 分, 术后 3 个 月 为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导致椎间盘髓核组织向后、侧后方向突出,压迫腰背神经根或腰脊髓,引起不同程度的腰背痛、下肢放射痛或运动障碍等症状。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如保守治疗疗效慢、反复发作等,手术治疗创伤大、恢复缓慢等。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逐渐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患者麻醉后,在腰部皮肤上作出小切口,经过椎弓根内侧到达腰椎间盘,然后通过镜头引导下,移除椎间盘突出部分,并在突出部位填充物质,从而减轻神经根或脊髓压迫。

这种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在德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疗效。

在国内,近年来也有关于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报告。

一项临床研究观察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

研究发现,手术后患者的腰背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神经根功能明显改善。

手术过程中无出血或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明显瘢痕。

随访6个月后,患者的症状未出现复发。

还有一项研究观察了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长期疗效。

研究以10年为观察周期,对1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

结果显示,在手术后的10年时间里,有93例患者的症状改善稳定,仅有7例患者出现了轻度的腰痛。

长期随访结果也显示,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切口美观,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这种微创手术不仅创伤小,恢复快,而且可以减轻神经根或脊髓压迫,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但需要指出的是,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适应症和操作技术对医生的经验要求较高,因此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评估。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临床表现为腰背痛、坐骨神经痛等,严重影
响患者生活质量。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存在创伤大、恢复慢等问题,而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能够在不开放硬脊膜的情况下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在近
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为25-60岁。

通过医学记录和影
像学检查确认病变部位,并进行经皮椎间孔镜下的微创手术治疗。

术后对患者进行固定床
位休息2-3天,离院后继续安排康复训练。

结果:本组患者中31个椎间盘病变,其中L4/5椎间盘病变11个,L5/S1椎间盘病变20个。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手术时间约为1-2小时,手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患者无低腰痛和坐骨神经痛。

患者起立行走时间平均为1天,出院时间平均为4-5天,随访6个月内无复发或并发症。

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可用于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但需要注意
的是,手术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术前检查和评估,避免手术失败和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术
后康复训练的开展也十分重要,患者需要配合进行康复锻炼和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力和
反复劳累,以保证手术效果的长久稳定。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椎内镜技术(PL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短期效果。

方法随访观察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PLED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治疗36例患者,采用视觉模拟(V AS)评分法和改良MacNab 疗效评定标准评价其手术效果。

结果术后1 d及术后3个月的V AS 评分分别为(2.53±0.56)、(1.33±0.59)分,显著低于术前的(8.62±0.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优22例,良11例,可1例,差2例。

结论PLED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损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短期内效果确切。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short-term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TED)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Methods 36 patients with single-segm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 diagnosed were follow-up observation during from 2014 to December 2016 in our hospital treated by percutaneous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surgery were followed up and observed.The surgical method was evaluated by V AS scoring system and modified MacNab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standard.Results 1 day and 3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the V AS scores were (2.53±0.56)and (1.33±0.59)scores,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preoperative (8.62±0.68)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According to modified MacNab efficacy evaluation results:excellent in 22 cases,good in 11 cases,medium in 1 cases,poor in 2 cases.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ith intervertebral foramen microscopically with excision of nucleus pulposus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injury,less bleeding and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the short-term effect is exact.[Key words]Lumbar disc herniation;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Nucleus Pulposus discectomy腰椎間盘突出突出症是骨科临床中一种常见疾病,相关手术治疗方法众多[1]。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临床疗效分析一、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原理和技术特点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是一种利用微创手术技术直接作用于椎间盘突出部位,通过椎间孔进行治疗的方法。

其主要特点包括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因此备受患者青睐。

该技术利用X射线透视下的导向针将椎间盘内药物注射到病变部位,同时通过椎间孔镜观察病变情况,并结合激光、电凝等技术对椎间盘进行治疗。

1. 疗效显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疗效显著,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即可明显感到疼痛减轻,部分甚至疼痛完全消失。

据统计,手术后90%以上的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2. 创伤小、恢复快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

手术切口小,一般无需住院治疗,术后即可进行康复训练,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康复周期。

3. 并发症少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并发症极少,主要包括感染、神经损伤等。

经验丰富的医生和规范的手术操作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局限性1. 适应症选择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于病情严重、神经根受压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选择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

临床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从而选择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2. 技术要求高经皮椎间孔镜治疗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细致的操作技巧,否则容易造成手术失败、并发症等问题。

医生的专业水平对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3. 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复发风险虽然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疗效显著,但仍有部分患者可能存在症状复发的风险。

这可能与手术后患者的康复措施不当、术后复查不及时等因素有关。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丰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地位将会更加突出。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这一微创手术技术将会更加完善,为更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临床应用研究Clinical Application Research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当前对其的治疗主要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1]。

其中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且几乎适应所有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改善了其他微创治疗技术适应症不足的问题[2]。

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8例作为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的研究对象,详细内容探讨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资料均选自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38例。

所有入选患者均经腰椎CT或MRI确诊,伴有腰痛、下肢放射痛和麻木感,且经过至少3个月系统保守治疗无明显好转。

38例入选患者中包含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为(46.25±5.37)岁,病程~95个月,平均病程(38.52±6.39)个月,其中L3~4节段患者12例,L4~5节段患者18例,L5~S1节段患者8例。

排除骨性腰椎管狭窄或椎间隙极度狭窄患者,排除腰椎肿瘤畸形及腰椎不稳伴II˚以上滑脱患者,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或合并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排除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排除伴有认知障碍或不配合治疗患者。

1.2方法选择国产HAWK椎间孔镜手术系统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进行治疗。

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在C型臂X射线机正侧位透视下定位目标椎间盘,做好皮肤进针点的标记,明确穿刺方向。

对于穿刺点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体型和手术间盘进行调整,如L5~S1选择进针点与棘突的旁开距离控制在12~14cm,L4~5选择进针点与棘突的旁开距离控制在10~12cm;L3~4选择进针点与棘突的旁开距离控制在8~10cm。

对于体型较胖的患者,穿刺点应当向外侧适当调整。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临床疗效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常引起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但传统手术疗效不佳,手术创伤大。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近年来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具有微创、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本文旨在总结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本文选取2010年至2015年间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共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范围23-65岁。

治疗前,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MRI等)。

根据突出椎间盘的不同节段,分为单节段突出48例,双节段突出42例和多节段突出10例。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操作时,患者采取全麻下仰卧位。

根据突出椎间盘的节段,在相应体位进行穿刺定位。

术中操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切开皮肤和筋膜层,插入气囊扩张椎间孔;2)切除椎间盘突出的部分,释放压迫神经根的病变组织;3)取出突出的椎间盘材料,清理手术区域;4)通过气囊压迫止血,关闭创口。

术后,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术后康复治疗,包括早期功能锻炼、物理疗法等。

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对病情恢复情况进行评价。

根据疼痛缓解程度分为显著缓解、缓解和无缓解。

结果显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总有效率为94%。

单节段突出症治愈率为87%,双节段突出症治愈率为92%,多节段突出症治愈率为80%。

术后1个月,疼痛缓解显著,无痛中位数为3.6天;术后3个月,疼痛进一步缓解,无痛中位数为17.8天;术后6个月,疼痛完全缓解,无痛中位数为63.2天。

在术后随访期间,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如感染、神经损伤等。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术后疼痛缓解迅速,并且病情恢复稳定。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回顾性研究设计、样本量较小等。

经皮椎间孔镜下行脊柱系统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

经皮椎间孔镜下行脊柱系统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

临床表现ꎻ(2) 可以收集到患者完整检查和相关治疗 或者病史资料ꎻ(3) 符合本文研究所用的治疗方案ꎻ (4) 研究符合伦理道德ꎬ患者知情同意ꎮ 排除标准: (1)患有多种骨科疾病ꎬ或者椎体疾病ꎻ(2) 患有严重 的肝肾心等重要疾病ꎬ患者无法耐受治疗ꎻ(3) 患有精 神或者意识障碍性疾病ꎬ无法配合研究ꎻ(4) 依从性 差ꎬ不配合或者拒绝参加研究ꎮ 随机将 112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 n = 56) 与观察 组( n = 56) ꎮ 观察组男 37 例、女 19 例ꎬ年龄(47. 26 ± 1. 60) 岁ꎬ病程(3. 10 ± 0. 62 ) 年ꎬ体质量 (55. 60 ± 1. 80) kgꎬ室内劳动者 41 例、户外劳动者 15 例ꎻ对照组 男 35 例、女 21 例ꎬ年龄(47. 70 ± 1. 75) 岁ꎬ病程(3. 30 ± 0. 64 ) 年ꎬ 体 质 量 ( 55. 10 ± 1. 76 ) kgꎬ 室 内 劳 动 者 42 例、户外劳动者 14 例ꎮ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P > 0. 05) ꎬ具有可比性ꎮ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全麻ꎬ对照组行单纯椎板 开窗术治疗:以病变椎间隙为中心做脊柱正中切口ꎬ使 用椎板钳小心的对病变间隙行椎板开窗ꎬ对椎间进行 彻底处理ꎬ清楚髓核及纤维环ꎻ确认减压结束后ꎬ放置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群体的疾病ꎬ 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年龄有进一步低龄化的趋 势ꎮ 腰椎间盘突出一方面与患者的自身体质有关ꎬ另 一方面也与患者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有关ꎬ其中长期伏 案工作的群体较为容易出现腰椎间盘突出[1] ꎮ 目前ꎬ 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上临床提出了多种方法ꎬ如单 纯椎板开窗术治疗ꎮ 传统的疗法一方面手术创面较 大ꎬ另一方面患者恢复的时间较长ꎮ 为此ꎬ临床上提出 了经 皮 椎 间 孔 镜 下 行 脊 柱 系 统 技 术 (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al Systemꎬ TESSYS) 治 疗 的方案ꎬ为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 路径. 但是ꎬ当前临床上对于该方法的应用价值还缺乏 深入的探讨ꎮ 为此ꎬ本文分析了 112 例腰椎间盘突出 患者的治疗效果ꎬ以期为相关临床治疗与基础医学研 究活动提供参考ꎮ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以 2015 年 8 月到 2018 年 10 月在我院接 受治疗的 112 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ꎮ 纳 入标准:(1) 患者均经过明确的诊断ꎬ并且具有相关的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院 R681.5
文献标识码院 粤
doi:10.3969/j.issn.1674-4659.2019.08.1049
Clinical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y Techn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SUN Shaojian 1, LIA O Xiang2, JIA NG Shen 1, Y A NG Xueying1, HUA NG Zhiqiong1 (1 Department of Pain Management, Heyuan Chang'an Hospital, Heyuan 517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Pain Management, Nansh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Shenzhen 518000,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y techn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minectom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y technology. The surgical indicators, the pain VAS score, the dysfunction ODI score, and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surger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sion length,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 <0.05). After surgery, the VAS score and ODI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surger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67% ,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s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y techn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has significant effect, with small trauma, less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short hospitalization time. [Key words]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y technology; Lumbar disc herniation; Clinical efficay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数,缩短康复进程。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413(2019)24-0089-02
Effect of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老年人多发病,是引发腰腿疼痛的 主要因素,其主要治疗方式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经物理理 疗、骨盆牵引等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则需采取手术治疗。传统 手术方法为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该手术方法创伤较大, 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其并发症较多[1]。随着微创技术不断应用 到临床外科治疗中,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开始应用于腰椎间盘 突出症治疗中,其创伤较小,且对脊柱稳定性影响较小[2]。但关 于该手术方法的安全性仍存在一定争议,本研究将两种手术 方法进行对比,旨在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 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信封法将我院 2017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收治的
86 例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 43例。试验组男 23 例,女 20 例;年龄 40耀70 岁,平均年龄(55.0依
1.5)岁;病程 3 个月至 3 年,平均病程(13.5依1.5)个月。对照组 男 22 例,女 21 例;年龄 38耀71 岁,平均年龄(54.7依1.3)岁;病程 4 个月至 3.5 年,平均病程(13.8依1.2)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无明显差异(P>0.05)。
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试验组手术总有效率为 88.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7.44%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效减轻疼痛,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加速康复。
2.2 干预前后 NRS 评分、ODI 指数、QOL-100 评分相比较 干预前两组 NRS 评分、ODI 指数、QOL-100 评分相近,P > 0.05;干预后观 察组 NRS 评分、ODI 指数、QOL-100 评分优于对照组,P < 0.05。如表 2.
表 2 干预前后 NRS 评分、ODI 指数、QOL-100 评分相比较(x±s)
作套管放置,将椎间孔镜连接摄像机和光源。术中将工作通道旋转,用可弯曲髓 核钳将退变和突出组织彻底清除,见到减压后神经根可结束手术 [2]。
组别
表 4 两组并发症相比较 [ 例数(%)]
例数
神经根损伤
切口感染
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对照组
26
4
4
8(30.77)
比较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手术所作切口长度、手术过程总出血、术 观察组
NRS 评分、ODI 指数、QOL-100 评分相近,P > 0.05;干预后观察组 NRS 评分、
X2
10.145
ODI 指数、QOL-100 评分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 < 0.05。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治疗及效果确切,可有
P
0.001
观察组男 18 例,女 8 例;年龄 21-78 岁,平均(26.25±6.13)岁。发病时间 1 年 -13 年,
t
平均(5.34±0.62)年。对照组男 17 例,女 9 例;年龄 22-78 岁,平均(26.21±6.18)
P
岁。发病时间 1 年 -13 年,平均(5.31±0.58)年。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使椎间盘的核液向外突出,并对神经根或脊髓进行压迫,导致腰背部疼痛、下肢疼痛、麻木、乏力等症状。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而经皮椎间孔镜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微创手术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通过微创的方式引入镜子和手术器械到患者的腰椎间盘区域,既减轻了手术创伤,又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期。

手术中,医生可以通过放大的影像,清晰地看到椎间盘突出部位,然后使用激光或其他手术器械进行切割或吸取突出的椎间盘。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并且可以保留椎间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本文观察了一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进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本组患者共有5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为30岁到60岁。

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腰背疼痛、下肢痛、麻木等。

手术前,患者经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后,跟踪观察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经过手术治疗,本组患者腰背疼痛、下肢痛的症状明显缓解。

其中,有40例患者完全缓解了腰背疼痛症状,7例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3例患者疼痛症状缓解不明显。

至于下肢症状,有45例患者完全缓解了疼痛和麻木症状,4例患者明显缓解,1例患者缓解不明显。

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患者在手术后的1周可以正常行走,术后4周可以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

并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极低,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感染的并发症,经过治疗后得到了缓解。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并且能够明确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从而缓解腰背疼痛和下肢疼痛的症状。

尽管该技术需要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才能掌握,但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指导下,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总之,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是一种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技术。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依据Macnab评分标准评估手术疗效。

结果:术后VAS评分及ODI指数均低于术前,术前、术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MacNab疗效判定优良率为92.9%。

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可作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选择,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微创【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8-0219-02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手术治疗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我院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取得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8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均经腰椎CT或MRI确诊,临床表现为腰痛伴一侧下肢放射痛和(或)麻木感,经保守治疗3个月症状无明显改善。

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26~72岁,平均(45.8±12.5)岁;病程14~36个月,平均(20.5±5.3)个月;其中4例患者L3~4节段突出,16例患者L4~5节段突出,8例患者L5~S1节段突出。

1.2 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常规行C型臂X线机正侧位透视,确定目标椎间盘,对穿刺点进行标记,并确定穿刺方向。

穿刺点位置的确定应根据患者的体型和手术间盘做相应调整,进针点与棘突旁开的距离L3~4为8~10cm,L4~5为10~12cm,L5~S1为12~14cm,如患者为女性、体型较为瘦小,距离可适当减小,如患者为男性、体型较为肥胖,距离可适当增加。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龙源期刊网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作者:黄亮肖波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7期【摘; 要】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纳入6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研究时间自2016年1月-2019年1月,将其按照就诊时间不同分成2组,对照组30例采用椎板间开窗术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3个月的康复效果。

结果:术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疼痛程度(VAS)评分与功能障碍(ODI)评分均明显降低(P【关键词】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椎板间开窗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VAS;ODI【中图分类号】R47;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7-0177-01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出现退变,在外力作用下致使髓核突出和纤维环破裂,进而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引起腰、腿部放射痛等表现。

传统开放手术多采用后路椎板部分或全切后进行髓核摘除的方法,但该术式对椎板组织、肌肉以及关节突损伤较大,术后易出现腰椎不稳、顽固性腰背部疼痛等并发症。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优势则在于在内镜下可扩大手术视野,明确定位生理解剖结构,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点,有利于提高术后恢复效果。

对此,本文开展深入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入选范围为2016年1月-2019年1月,将其按照就诊时间不同分成2组。

对照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72岁,平均(51.3±2.4)岁;研究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72岁,平均(51.5±2.5)岁;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有可比性。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VAS评分、JOA评分、ODI量表评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卧床时间等临床诊疗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JOA评分优良率及ODI评级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相比传统开窗手术能显著提高近期和远期疗效,在临床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退行性改变导致,当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组织会突出或脱出压迫相邻的脊神经根,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麻木或疼痛等症状,对于病史超过3个月且保守治疗无效患者,手术治疗成为主要的临床治疗手段,本文将两种不同髓核摘除术应用于临床中,现将应用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患儿资料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共收治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47例,女35例,年龄在46.65岁之间,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8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自愿参加本实验。

观察组44例,男26例,女18例,平均年龄(50.4±2.7)岁,病程在5.24个月之间,平均病程(12.7±1.6)月,病变部位位于L3.4患者18例,位于L4.5患者20例,位于L5S1患者6例,对照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48.6±2.5)岁,病程在2.21个月之间,平均病程(10.9±1.7)月,病变部位位于L3.4患者16例,位于L4.5患者19例,位于L5S1患者3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时使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0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进行治疗,将治疗前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作为对照组,将治疗后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

结果:观察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96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腰椎间盘突出症指的是患者的软骨板、纤维环、髓核等腰椎间盘主要的组成成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同时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使患者的脊髓和脊神经根受到了压迫或者刺激,从而造成了患者感到腰痛、下肢麻木[1]。

研究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在近几年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在30岁-50岁的青壮年人群中多发,且患者多是由于长期的劳损、外伤、风寒侵蚀或者负重过度等原因发病[2]。

在本次研究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了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02例,其中,男63例,女39例;年龄在40岁-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2±5.9)岁;患者的病程为4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3±0.5)年。

临床表现均存在腰部疼痛、腰部活动受阻等病症。

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进行治疗,患者行屈膝健侧卧位,通过C形臂X线确定患者的病变椎间隙并做标记,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如我院治疗的101例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术前、术后及术后1月分别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对术前与术后3月行腰椎ODI功能评分。

结果101例均完成手术,其中出现1例术后椎间隙感染,经处理后感染控制,有1例患者术后症状反复,经脱水消肿对症治疗症状缓解。

总体观察,术后即时、术后1月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 P<001,术后1月较术后即时VAS评分亦有显著改善P<001,术后3月ODI功能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 P<001。

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经皮椎间孔镜技术;TESSYS技术及PEID技术;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lens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chosen as the 101 cases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for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patient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preoperative,postoperative and January respectively,visual analogue score(VAS score),the preoperative score and March ODI lumbar function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101 cases were operated on,of which 1 cases had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of the intervertebral space,and the infection was controlled after treatment. There were 1 cases with repeated symptoms after treatment. The symptoms were alleviated by dehydration,swelling and symptomatic treatment. Overall observation,the immediate and postoperative VAS scores in January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preoperative P<001,and after January,the immediate VAS sco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fter P<001,and the ODI function sco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fter operation in March compared with the preoperative P<001.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ith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 has good clinical efficacy.Keyword: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mirror technique;TESSYS technology and PEID technology;lumbar disc herniation;efficacy analysis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多发病。

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

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

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腰椎键盘突出患者中选取了30例,观察其治疗前后的效果,全部患者均接受了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

结果:患者在治疗之前,疼痛评分比较高,功能障碍也比较严重,治疗前后差异非常大(P<0.05),存在着统计学意义。

同时,手术治疗后全部患者腰椎间盘情况部分改善,部分已经恢复正常。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后,有着良好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和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腰椎间盘某个部分或者某些部分出现不同程度推行性后,遭受到外力的影响,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这是临床常见疾病。

人们总愿意选择中医治疗方式,因为不容易受到手术痛苦,但是整体治疗效果有限。

但是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达,微创手术方式得到广泛应用,也有更多患者愿意接受手术的治疗[1]。

本文就本院开展的关于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做简要报道: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此次实验时间: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从我院收治的腰椎键盘突出患者中选取了30例,观察其治疗前后的效果。

其中女性患者13例,男性患者17例,年龄区间在29-68岁,平均年龄是(49.14±6.57)岁。

患者类型分别是L5/S1椎间盘突出、L4/5椎间盘突出、L3/4椎间盘突出,所占比例是7:18:5。

患者临床表现出腰部疼痛,下肢出现无力、麻木、放射性疼痛。

查体相应阶段的棘突间、叩击痛、棘突旁压痛、放射痛,沿着段神经分布有着感觉减退和肌力减弱的反应,膝、跟腱呈现出反射减弱,并让患者腿抬高,试验为阳性。

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临床表现,差异性不明显(P>0.05),可对其治疗前后的状态进行对比。

全部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全部患者手术之前接受影像学检查,拍摄X线的各个角度片子,排除了腰椎滑脱和不稳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黄周忠
发表时间:2018-07-13T16:27:45.9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0期作者:黄周忠段兆余马志郭厚祥段应春黄大川
[导读] 研究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腾冲市中医医院云南腾冲 6791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进行讨论,采取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所选择的30名患者,其中有27名治疗有效,占比90%;手术后患者的NAS评分降低,JOA评分增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取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进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增强腰椎功能,减少住院时间、早日康复出院,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关键词: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现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据不完全统计,该病最近几年的发病率大约在1%-3%[1]。

一旦发病后,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的症状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如果是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还有可能会导致其出现大小便失禁,或者是瘫痪症状,一般治疗的时候主要是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2]。

为此本次实验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进行讨论,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进行讨论,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49~71岁,平均(50.1±12.8)岁。

所选择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比较明显的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本次实验已经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经过所有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

1.2诊断标准
本次选择的患者都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都经MRI确诊;排除不能进行正常沟通和交流的患者以及有其它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

1.3治疗方法
采取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进行治疗,首先指导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向上,让身体和床面相垂直,术前准备好C型臂x线机,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定位椎间盘的水平线,在椎体后上方标记一条侧位线,交点处极为穿刺点,穿刺的部位一般位于棘突中线外侧11-14cm处,与椎间盘的角度为50度左右。

对患者进行消毒铺巾处理,贴上手术膜,用1%的利多卡因进行浸润麻醉,在C型臂机监视下穿刺到靶点位置,往椎间盘注入亚甲蓝1ml,放入导丝,把穿刺针拔出来,在导丝中心处作一切口,长度大约在7mm左右,根据导丝的方向放入导棒进行扩张,把手术通道扩张完毕后,取出导管,插入骨钻,去除骨组织,插入导丝,把导棒进行更换处理,在C型臂机下把导棒放在棘突中线上,沿导棒方向放入骨钻,扩大椎间孔,放入套管。

放上套管使之与椎间孔镜相连接,摘除髓核,进行止血,进行纵韧带成形术,髓核摘除后,检查神经根的走向是否正常,检查无误后把内镜取出,缝合,用无菌敷料包扎伤口,并对其进行固定处理,手术完成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处理。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腰椎疼痛情况以及功能评分。

疼痛评估标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疼痛严重。

JOA评分:显效:说明减分率大于60%;有效:说明减分率在25-59%;无效:说明减分率小于25%[3]。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分析资料;计量资料用()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治疗前后腰椎疼痛评分以及功能比较
2.1治疗效果
所选择的30名患者,其中有20名治疗显效,有7名治疗有效,有效率为90%;有3名患者治疗无效。

2.2治疗前后腰椎疼痛评分以及功能比较
手术后患者的NAS评分降低,JOA评分增高,P<0.05,见表1。

3讨论
一般情况下,如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六个月的保守治疗没有得到良好的疗效,则必须要采取手术进行治疗,以往临床上传统的内固定术虽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很容易导致患者的神经根出现粘连或者是腰椎不稳定,狭窄等,影响患者的预后康复情况[4]。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是现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治疗措施,受到很多患者的青睐,该方法在进行手术的时候,从患者的后侧腰椎进行穿刺,扩张软组织,以此建立手术通道,不但不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还可以保证患者的腰椎解剖结构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瘢痕组织的形成[5]。

除此之外,该方法手术所需的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且能在直视下看到患者的病变组织,操作起来更加容易,简单方便,减少了神经的损伤,术后患者可以尽快下床进行活动,减少恢复时间[6]。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手术后患者的NAS评分降
低,JOA评分增高,P<0.05,有效率为90%,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取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进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增强腰椎功能,减少住院时间、早日康复出院,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翀,田征,梁青福,蒋昆利,宋兴华.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6,22(1):32-36.
[2]杜超群,王文,刘忠诚,刘勃臣,陈丽萍.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效果[J].河北医学,2016,22(1):87-89.
[3]禤天航,刘效仿,曹正霖,肖隆艺,刘礼初,王刚.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9):972-974.
[4]袁超,孙海燕,丁超,宋元进,郝其全,王英胜.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J].颈腰痛杂志,2016,37(6):482-486.
[5]韩康,高浩然,卞娜,高全友,薛为高,刘永明,周勇,钱济先.经皮椎间孔镜与单纯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6):868-871,1037.
[6]张之栋,杜怡斌,储建军.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5(7):583-5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