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1
合集下载
岳麓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 绍兴东湖今貌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1、表现 第一次南迁高潮:两晋之际 八王之乱 第二次南迁高潮:唐中期 安史之乱 第三次南迁高潮:两晋之际 靖康之变
第一次北方人口南迁高潮
原因: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
鲜卑 鲜卑 八 晋王时之期乱的一是场发皇生族于为中匈争国夺西 奴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岳麓版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划分依据 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 2、四大区域
自然条件优
越,开发早,
人烟稠密。
冀鲁豫
河
关中 河西 巴蜀
传统农业南区,经济实力较强(山 东最发达崤山),是全国经济重心。
河 南 崤 山
地势复杂,气候炎 原热始潮森湿林,覆人盖口稀少 经济生实产力技较术弱落后
(1)孙吴、都东会晋,、都南在朝继时续期发展,江逐南渐初超步过开北发方。
(2)中唐经以济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经全济确重立心。开始南移
(3)南宋时期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趋势 2、过程 3、原因
(1)人口南迁为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以及 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
(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2)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
(3)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和互补性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趋势 2、原因 3、过程 4、影响 5、特征
(1)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体现 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
(2)南移往往发生在国家分裂或分割时
(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 的影响
(4)由北向南、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江南 绍兴东湖今貌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1、表现 第一次南迁高潮:两晋之际 八王之乱 第二次南迁高潮:唐中期 安史之乱 第三次南迁高潮:两晋之际 靖康之变
第一次北方人口南迁高潮
原因: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
鲜卑 鲜卑 八 晋王时之期乱的一是场发皇生族于为中匈争国夺西 奴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岳麓版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划分依据 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 2、四大区域
自然条件优
越,开发早,
人烟稠密。
冀鲁豫
河
关中 河西 巴蜀
传统农业南区,经济实力较强(山 东最发达崤山),是全国经济重心。
河 南 崤 山
地势复杂,气候炎 原热始潮森湿林,覆人盖口稀少 经济生实产力技较术弱落后
(1)孙吴、都东会晋,、都南在朝继时续期发展,江逐南渐初超步过开北发方。
(2)中唐经以济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经全济确重立心。开始南移
(3)南宋时期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趋势 2、过程 3、原因
(1)人口南迁为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以及 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
(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2)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
(3)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和互补性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趋势 2、原因 3、过程 4、影响 5、特征
(1)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体现 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
(2)南移往往发生在国家分裂或分割时
(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 的影响
(4)由北向南、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课件 精品
汉代人口密度图 (公元元年前后)
点 经济区 山东
形成原因
自然条件优越 开发较早 人口密集
经济特点
传统农业区, 经济实力较强 (山东最发达) 全国经济重心
开发程度
程度高
山西 江南
自然条件复杂 原始森林覆盖 生产技术落后 人口稀少 自然条件差
农业区 经济实力较弱
程度低 很多地区未开 发 有一定开发
龙门碣石以 北
地理位置
山东(崤山以东,包括现在的河南、 山东、河北等地区)
山西(崤山以西,以关中为主,以 及河西、巴蜀等地区,包括现在的 山西、陕西、四川等地区) 江南(长江以南) 龙门碣石以北(山东山西以北,分塞内、 塞外)
设问二:假设你们生活在西汉,你 有机会在这四个区域里面选择一块 地方进行农业生产的话,你们会选 择哪一个区域并按什么样的标准来 选择这块地方呢?
• 思考:战国到东汉时期全国经济区域所呈 现的特点在当今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有怎样 的体现?
山西 关中平原
山西 都江堰(四川成都)
古时南方有瘴气(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 )
龙门、碣石以北
塞外草原上的马群
探究学习 三
四大经济区域的形成
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在战国到东汉时期, 我国区域经济具有哪些特点?
• 1、区域的多样性 ——多样性主要是指地域分布上的特点。 • 2、发展的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主要是指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第三课 区域经济与重心南 移
历史1006 婷
唐
导 言
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 起源、发展以及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的形 成。那么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农业发展 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形成一个怎么样的格 局呢?它又有那些发展变化呢?这些问题 都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探讨和思考的。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共46张PPT)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安史之乱形势图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3)第三次高潮
靖康之乱
1126年,金人攻破汴京;次年,将宋徽宗、宋钦宗及许多 百姓俘虏押往北方,使汴京一片残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 之乱。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历史上,中原人口几次大迁徙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共同原因: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的攻伐导致了北
方频遭战乱,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凋敝, 民不聊生。战争导致中原人口三次南迁。 古人曾把人民流亡的原因总结为五逃:“一曰天(天灾),二曰 官(政府的徭役),三曰军(供给军队物资),四曰钱(高利贷), 五曰愚(经营不善)。”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2、人口南迁的影响
请思考:中原人口的三次南迁,对南方产生了哪 些重大影响?
八王之乱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 (中原)大疾疫,兼以饥馑,百姓又为寇 贼所杀,流尸满河,白骨蔽野。
•
——《晋书·食货志》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永嘉之乱是指公元311年,即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 阳,掳走晋怀帝的乱事。晋初重行分封,终致八王之乱, 加以天灾连年,社会不稳,胡人遂乘时入侵。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表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2、经济重心南移的发展过程
(1)孙吴、东晋、南朝时期的初步开发
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 陆互补的作物体系;耕地 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 农业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和 商业的进步;出现了建康 这样人口百万的大城市。
无风尘之警,区域之 内,晏如也。……(江 南)地广野丰,民勤本 业,一岁或稔(丰收之 年),则数郡忘饥。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岳麓版必修二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精美课件
两晋之际(八王之乱即永嘉之乱)第一次高潮 唐朝中期(安史之乱)第二次高潮 两宋之际(靖康之乱)第三次高潮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宋)
原因?(①②③④) 影响?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包括
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练
②北民南迁,带来劳力和技术
一
③南方统治阶级重视生产的发展 练
④政治中心南移
(2)重大变化:
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 方(或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北方)(2分)
(3)发展原因:
南方社会相对安定(1分);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 特别是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2分);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1分)。
一、四大经济区域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比较表中南北人口数目的变化,说明了 什么历史现象?
南方
北方
朝代
人口 (户)
占全国户口 人口 比例 (户)
占全国户 口比例
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练一练 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 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推动作用 B、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与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经济重心南移的启示
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2、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
⑤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劳动,开发了江南;
请思考: 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什么影响呢?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宋)
原因?(①②③④) 影响?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包括
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练
②北民南迁,带来劳力和技术
一
③南方统治阶级重视生产的发展 练
④政治中心南移
(2)重大变化:
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 方(或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北方)(2分)
(3)发展原因:
南方社会相对安定(1分);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 特别是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2分);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1分)。
一、四大经济区域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比较表中南北人口数目的变化,说明了 什么历史现象?
南方
北方
朝代
人口 (户)
占全国户口 人口 比例 (户)
占全国户 口比例
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练一练 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 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推动作用 B、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与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经济重心南移的启示
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2、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
⑤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劳动,开发了江南;
请思考: 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什么影响呢?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1-3《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ppt课件
向南方转移的原因。
B.山东、江南 D.山东、山西
解析
西汉时期的四大经济区中,地处黄河流域的山东、山
西是传统的农业区,经济实力较强.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答案 D
2.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地区以长城为界分成农耕文化区和 游牧文化区,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B.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 C.自然条件的差异 D.统治政策的差异 )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其中“军”指的
是供给军队的物资。
答案
B
5.“北来在此安家,远行从此启程,八闽百越赣州推本; 离境于斯似客,立业以斯为始,四海五洲贡水溯源”。这是对闽 粤赣边区客家文化的概述,客家文化的奠定时期是在( A.魏晋南北朝时期 C.秦汉时期 B.两宋时期 D.五代十国时期 )
解析
在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决定各大经济区差
异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的差异。
答案 C
3.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区域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区域经济管理政策直接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B.分裂时期的经济发展往往为统一局面提供经济基础 C.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往往在统一时期得到弥补 D.王朝的首都以及少数重镇具有优先的经济发展机会
A.使南方避免了北方的战乱,社会秩序稳定 B.大量北方农民涌入南方,使南方出现土地紧张等问题 C.北方农民进入南方,促进了江南的开发和经济重心南移 D.北方农民移民南方,加强了南北方生产技术的交流
解析
北方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带来了
大量的农业生产劳动力等.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 南移。
解析
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完成,由此
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 区,有“财赋之地,人文渊薮”的说法。题干所述正反映了这一 状况。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一必修二课件:第3课_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_(共25张ppt)
第 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1-
首页
目 标 导 航 1.了解我国汉代的四大经济 区 2.西汉时期的四大经济区的 特点 3.概括我国古代人口迁徙的 三次高潮 4.北民南迁的影响 5.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及原 因
方 法 点 拨 1.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经济区域, 说明中国古代各地经济发展的不 平衡性 2.了解古代人口迁移的原因、方向 和规律,知道人口迁移有利于我国 南北经济的均衡发展 3.知道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并能据此分析经济重心南移对中 国文化等的影响
课堂篇 合作学习 探究点 当堂检测
典例剖析 【例题】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这句诗突出反映 了唐朝扬州的繁荣。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 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扬州位于南北交通要冲 B.江南物产大多在扬州集散 C.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D.安史之乱使长安、洛阳满目荒凉 解析:中唐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经济加速发展,逐渐 超过了北方,出现了扬州等繁华的大都市。故选C项。 答案:C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一 二 三
3.影响 (1)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自南宋起,江浙地区 已成为人才密布区。 (2)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经济 重心的南移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互补的需求,成为中国 古代农耕经济的一大特点。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一 二 三
自主思考下表为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该表反映了什么现 象?
课堂篇 合作学习 探究点 当堂检测
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 的赞叹。该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C三项都是推动江南经济发展的 因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是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故选D项。 答案:D 4.隋唐时期我国城市的发展明显具有从西向东、由北向南的趋势, 东南地区的城市数量越来越多。这反映了 ( ) A.经济重心南移速度加快 B.南方手工业大大发展 C.南方交通发展超越北方 D.南方成为经济重心 解析:隋唐时,江南成为粮食的重要产地;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 继续南移;南宋时,经济重心最终完成了南移。材料即反映了隋唐 时期经济重心南移速度加快。故选A项。 答案:A
岳麓版历史必修2课件:第1单元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影响 (1)带来了_文__化__重__心_的南移。 (2)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_不__平__衡__和互补的需求,成为中国古代农 耕经济的一大特点。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 P13[课中思考题],思考:这两则史料记录了江南地区 经济怎样的变化?
【提示】 这个思考题和教材内容是直接相关的。《史记》中的这则材料反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经过 (1)江南经济初步开发 ①时间:孙吴、东晋、南朝时。 ②表现:初步形成了_稻__麦__兼__种__、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大 幅度增加;带动了_手__工__业__和商业的进步,在南方出现了像_建__康__ (今南京)这样的 大城市。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南方逐渐超过北方 ①时间:_中__唐__以后。 ②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都会都逐渐超过了北方;扬__州__成为全国的 经济中心。 (3)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①时间:_南__宋__时期。 ②表现:宋都南迁后,更致力于南方的经济建设,经济上南__强__于__北__的局面 完全确立。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史论拓展】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和影响 (1)特征 ①南移趋势在国家分裂或战乱时期表现尤为突出。 ②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代表了生产力的最高水平。 ③经济重心的南移受政治重心逐渐南移的影响。 ④南移方向是由北向南,由内地向东南沿海。 ⑤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较长的过程,影响深远。
——《宋史》 根据“仰给”“高过”
北宋时南方粮食的亩产量高过北方,有“吴、越、等关键词,认识南方经
闵、蜀,其一亩所出,视他州辄数倍”的说法。
高一历史课件必修二(岳麓版)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三、经济重心南移的规律 全国经济重心:
长江流域和
从黄河流域 转移到 江南一带 ;
由 内地 向 沿海 逐渐转移。
粮食作物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
四 、
农业
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
到推广
南
方
经
纺织业
济 发
手工业 制瓷业
展
造船业
的
表 现
商业
商业都会 对外贸易
货币
(1)南方的自然条件更适宜于农作物的生产。 (2)由于北方开发较早,自然环境的破坏较为严 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 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
二、
经
三国两晋 南北朝
济
重
心 南 唐末五代
移
的
过 北宋南宋 程
南 南方初步开发
方
经
相 对 安 定
济 重 心
北 民
逐 渐
南
南
迁
移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南 方
哥窑瓷碗 农业
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
经
到推广
精已济发展的美有蜀、2手0锦0色工0系多调业纯年明真的艳纺 制丝历、织 瓷织史文业 业品,饰丝地重,它典)织心。业在质源雅棉超江地于著织过南柔上称业北 (软古。推方 哥广( 窑。、蜀江 、以兴锦浙 景华于距、 德蜀 镇丽秦今)
白如玉,穿黄袍,只有一 点大,都是宝中宝。
生在山上,卖到山下, 一到水里,就会开花。
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 面长白毛,到了秋天桃熟 了,只见白毛不见桃。
太湖圩(围)田
宋代耕获图
秧马
耕作类: 犁、耙 、锄 、镰
岳麓历史必修2第1单元3.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共22张PPT)
——不平衡性主要是指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次数
迁徙时间
迁徙原因
第一次高潮 第二次高潮
汉族统治阶级内
两晋之际 乱和少数民族内
迁。
唐安史之乱后
安史之乱使黄河流 域遭到严重破坏
第三次高潮 两宋之际 靖康之乱的影响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1、三次南迁高潮
(1)第一次高潮
时间:两晋时期 原因:八王之乱 影响:黄河流域的农业生 态环境迅速恶化,中原人 口纷纷向南方迁徙。
114
48
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现象?材料三说
明了什么现象?
2、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经济重心南移带动了中国古代文 化重心的南移。 (2)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使之成为 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3)促进了民族融合。
思考归纳
如何理解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表现?
(1)南方户口(人口)超过北方,户口 分布重心的南移。 (2)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全面超 过北方。 (3)南方地区在国家财政中占举足轻重 的地位 。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知识线索
四大 经济区
远古到两晋
第二次 人口迁移
安史之乱后
第一次 人口南迁
经济重心开 始发生变化
两晋之际
江南开始 超过北方
中唐以后
三国东晋南朝
第三次 人口迁移
南方经济 重心地位 的确立
两宋之际
宋以后
1、在汉代,江南地区和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发展程度相
差很大,根本上是因为( )
山东、山西以北的广大 地区。
传统___畜__牧__区或半农半牧
以长城为界,分为塞内、 区,气候寒冷、土地贫瘠,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次数
迁徙时间
迁徙原因
第一次高潮 第二次高潮
汉族统治阶级内
两晋之际 乱和少数民族内
迁。
唐安史之乱后
安史之乱使黄河流 域遭到严重破坏
第三次高潮 两宋之际 靖康之乱的影响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1、三次南迁高潮
(1)第一次高潮
时间:两晋时期 原因:八王之乱 影响:黄河流域的农业生 态环境迅速恶化,中原人 口纷纷向南方迁徙。
114
48
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现象?材料三说
明了什么现象?
2、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经济重心南移带动了中国古代文 化重心的南移。 (2)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使之成为 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3)促进了民族融合。
思考归纳
如何理解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表现?
(1)南方户口(人口)超过北方,户口 分布重心的南移。 (2)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全面超 过北方。 (3)南方地区在国家财政中占举足轻重 的地位 。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知识线索
四大 经济区
远古到两晋
第二次 人口迁移
安史之乱后
第一次 人口南迁
经济重心开 始发生变化
两晋之际
江南开始 超过北方
中唐以后
三国东晋南朝
第三次 人口迁移
南方经济 重心地位 的确立
两宋之际
宋以后
1、在汉代,江南地区和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发展程度相
差很大,根本上是因为( )
山东、山西以北的广大 地区。
传统___畜__牧__区或半农半牧
以长城为界,分为塞内、 区,气候寒冷、土地贫瘠,
2020版高中历史岳麓必修二课件:1.3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主题一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问题探究】 阅读课本第一目第一至五自然段及图片《汉代四大经 济区分布图》。 思考:(1)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特点,将全国分为哪 几个经济区?
提示: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
(2)当时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的经济区是哪里?简述 这一地位形成的原因。 提示:山东和山西经济区。原因:长期以来是政治中心; 开发较早,人口稠密。
对密集。 2.春秋战国以来铁农具和牛耕使用较为普遍。
3.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黄河流域和巴蜀地区兴 建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促使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深化点拨】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先后形成过两个重心。 黄河流域是我国最早的经济重心,魏晋南北朝时期江 南得到开发,到唐中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南方 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地位 得到巩固和发展,并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产生了资本主 义萌芽。
(3)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两汉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特征 是什么?反映了当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 提示:特征:两汉时江南开发较慢、人少、技术落后, 经济实力与山东、山西相比差距较大。特点:经济区 域的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探究总结】 黄河流域长期处于全国的经济重心地位的主要原因 1.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口稠密,劳动力相
地势复杂,气候 炎热潮湿,多为 原始森林覆盖, 不利于开发
气候寒冷,土地 贫瘠
地位
经济实力强,长期居于 全国_经__济__重__心__地 位
人口稀少,生产 技术落后,与山 东、山西相比,经 济实力差距较大
是传统的畜牧 区或半农半牧 区,经济实力十 分有限
3.分布特点:从战国到东汉,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 发展_不__平__衡__的特点。
(2)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概述杭州夜市繁荣的原因。 提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杭州是南宋都城,宋代 打破对市场的人为限定,商品经济发达等。
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件:第一单元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PPT课件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1
第 3 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 南移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2
[课标导航]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3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划分的依据 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 大经济区。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4
②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都会,都在继续加 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扬州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3)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①时间:南宋时期。 ②表现:宋都南迁后,更致力于南方的经济建设, 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12
3.影响 (1)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 成为人才密布区。 (2)突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互补的需求,成 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一大特点。
经济实力十分 有限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6
3.区域特点 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 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7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1.原因 天灾人祸不断。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8
2.表现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9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 (1)主观因素:中原人口的南迁,为南方地区补充了 大量劳动力,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 了南方的经济发展。 (2)社会环境: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3)自然条件:南方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2.表现
项目 山东、 山西以北 的广大地区
分布 界, 以东为山东,以南的广大 以西为山西 地区
自然条件优越, 大部分地区 特点 开发较早,人烟 人口稀少, 生 稠密 产技术落后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1
第 3 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 南移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2
[课标导航]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3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划分的依据 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 大经济区。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4
②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都会,都在继续加 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扬州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3)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①时间:南宋时期。 ②表现:宋都南迁后,更致力于南方的经济建设, 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12
3.影响 (1)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 成为人才密布区。 (2)突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互补的需求,成 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一大特点。
经济实力十分 有限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6
3.区域特点 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 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7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1.原因 天灾人祸不断。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8
2.表现
•最新精品中小学课件
•9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 (1)主观因素:中原人口的南迁,为南方地区补充了 大量劳动力,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 了南方的经济发展。 (2)社会环境: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3)自然条件:南方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2.表现
项目 山东、 山西以北 的广大地区
分布 界, 以东为山东,以南的广大 以西为山西 地区
自然条件优越, 大部分地区 特点 开发较早,人烟 人口稀少, 生 稠密 产技术落后
岳麓版必修2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ppt课件
龙门碣石经济区
土地贫瘠,寒冷,为畜牧业和半 农半牧区。实力十分有限。
总体特点: 多样性和不平衡性
龙门碣石以北
山西
山东
江 南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时间
原因
流向
影响统治者内乱ຫໍສະໝຸດ 八王之乱后 少数民族内迁北方战乱
安史之乱后 北方战乱
靖康之乱后 北方战乱
由黄河流 域向长江 流域迁徙, 部分向珠 江流域
①给南方增 加大量的劳 动力,②带 来了先进生 产技术和生 产经验,③ 促进南北风 俗的融合。
B. “扬一益二” C. “苏湖熟,天下足” D.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课堂练习
3、(2007江苏)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 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 叹。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 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B.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 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 D.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3、影响
(1)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2)促进了文化重心的南移
课堂练习
1、下列各项与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无密切关 系的是 A.政治重心的逐渐南移 B.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 C.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D.黄河流域的战乱
课堂练习
2、(2004北京)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 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
A.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 或稔,则数郡忘饥”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原因 (1)北民南迁: 劳动力、技术 (2)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3)蕴涵的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4)政治重心南移、统治者重视 (5)劳动者的辛勤劳动
2、过程
两汉以前
重心在北方黄河流域
魏晋南北朝 作物体系,建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件被破坏,人民无法生存而被迫进行。
思考:当前的民工潮与古代的人口迁移有什么区别?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1)北民南迁
劳动力、技术、生产工具
(2)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3)南方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4)政治重心南移、
(5)统治者重视 (6)气候变迁 (7)劳动者辛勤劳动
共同原因:战乱
影响:
原因:⑴中原人口南迁 ⑵社会环境 ⑶原有 潜力 等等
过程:⑴孙吴东晋南朝开发 ⑵中唐以后 ⑶ 宋都南迁后
影响:文化重心的南移
1、汉代经济重心分布的最主要特点是( ) A 沿长江流域东西延伸 B 沿黄河流域东西延伸 C 沿长城两侧东西延伸 D 沿运河由北向南延伸
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 原因是( )
经济实力较弱 气候炎热, 人口稀少,
生产技术落
龙门碣 石以北
特不山北点平东的、广:衡山大多西 地以区样性畜牧有和牧区限经区,或经济半济实农实半 力力气贫发后候瘠展寒冷,土地
材料一: 《史记·货殖列传》: “楚越之地,地广人 希(稀),饭稻羹鱼, 或火耕而水耨……不 待贾(买卖)而 足……无积聚而多贫。 是故江淮以南,无冻 饿之人,亦无千金之 家。”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表现
初步开发——孙吴、东晋、南朝
过 程 加速发展——中唐之后
完全超过北方——南宋 苏湖熟,天下足
农业的发展——农作物种植体系的完善;耕地
表 面积和产量的增加 现 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大城市
经济重心的南移给南方还带来什么影 响呢?
文化重心的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的影响:
角二各是城农市新村员劳工力平均流工向资城比广市东,高促,而进且了广经东地济区的的企发业展在。用 工荒要”。求这这上一不也现出同象现于的了出中一现些国与新我古变国代化市,的场“经民人济工口发潮迁展”骤有移然着,演紧变中密成联国了系古“,民代是工市的 场人在口劳迁动力移资多源是配置由上于发北挥了方基战础乱性作频用仍。,农业发展的条
前提条件是
()
A 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B 水利工程的兴修
C 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与技术的传入
5、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 至有“江南为之国盛矣”的赞叹。这一时期, 江南得到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
A 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B民族融合
C 统治者为劝课农桑
D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请思考:
假设你们生活在中国古代, 要让你们选择一块地方进行农业 生产的话,你们会按什么样的标 准来选择这块地方呢?
第3 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学习目标】
1、知道四大经济区域的范围,重点分析山东、 山西成为经济重心的原因;
2、掌握古代人口南迁的原因及三次高潮;了 解人口南迁的影响;
3、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推动作用 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与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3、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遭受重创的巴蜀地 区在汉代属于我国四大经济区中的哪一区( )
A 山东经济区 B 山西经济区
C 龙门碣石以北 D 江南经济区
4、促进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 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 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 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 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的历史启示
(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经济重心的南移 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不休和南方相对稳定 的条件下完成的。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请思考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北方居民南迁的原因及过程
古人总结的人民流亡的原因:
“一曰天,二曰官,三曰 军,四曰钱,五曰愚。”
中原人口的南迁是因为哪种原因呢?
永嘉行 唐·张籍
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 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 紫陌旌幡暗相触,家家鸡犬惊上屋。 妇人出门随乱兵,夫死眼前不敢哭。 九州诸侯自顾土,无人领兵来护主。 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安史之乱示意图
靖康之乱
1126年,金人攻破汴京;次年,将宋徽宗、宋钦宗及许多百 姓俘虏押往北方,使汴京一片残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乱。
三 两晋之际的第一次高潮
次
(八王之乱、永嘉之乱)
南 迁
唐朝中期的第二次高潮
高
(安史之乱)
潮 两宋之际的第三次高潮
(靖康之乱)
共同原因:北方战乱
1999年3月31日,来自科索 沃的难民在南联盟·马其顿边界 排起长队,等待进入马其顿。
一、四大经济区域
找出四大经济区的地理位置、 经济特点及原因
经济区 地理位置
经济特点
原因
山东、 山西
以河南崤山为界, 以东为山东,以西 为山西,包括了今 河南、山东、河北 等
传统的农业区, 经济实力强,长 期居于全国经济 重心的地位
自然条件优 越,开发较 早,人烟稠 密
江南
地势复杂,
长江以南地区岁或稔,则数 郡忘饥。
——《宋书》
两则史料记录了江南地区经济怎样的变化?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南方
北方
朝代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 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 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科索沃难民进入黑 山共和国境内,北约的 轰炸使他们无家可归。
结合课本小字内容思考:大量的人口南 迁会给江南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1、为江南开发增加了大量的劳动 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南 方经济的发展
2、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 南北文化的融合。
3、促进了民族融合。 从而使得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2)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 生产技术就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3)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南方政权的 许多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在当时不得不采取措 施重视经济建设,只有这样,经济才有可能得到发展。
(4)开发与环保相结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古代对江南的开发与我们现在所进行 的对西部的开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古代对南方的开发是自发的,战乱导致 大量的流民南下。
(2)现在是国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开发 建设。
(3)对开发区域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 用。
小 结:
四大经济区的形 成
中原人口的大量 南迁
古代经济重心的 南移
分布:山东 山西 江南 龙门碣石 以北
特点:多样性和发展不平衡
时间:两晋之际 唐安史之乱后 两宋之际
提示:
【走进历史·感悟】
2当0多前年的来民,我工国潮东实南沿际海上的就许多是城人市口经济的迅迁速移发展。,我企国业 对农现劳民代动工人力涌资入口源这的需些迁求地量区移比,主较形要大成且了是工延城资续市较多高年化,的发从“民展而工吸的潮引”需了。内而要地近。大年量来, 由一于是东科南沿技海人地员区劳和动大力学价格毕和业市生场结涌构向的南变化部,沿特别海是开长放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