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教案《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高中生物教案《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a220e5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0.png)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o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有机物联系。
o理解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o通过实验和案例研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兴趣和好奇心。
o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认识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和有机物联系。
•难点:理解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的多媒体课件,包括相关图示和反应方程式。
•光合作用实验材料(如有条件),如植物叶片、光源、二氧化碳等。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分析资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通过展示一些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的生活实例,如植物生长、呼吸等,引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和重要性。
o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吗?我们又是如何通过呼吸作用获取能量的?2.新课讲解o介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强调它们之间的有机物联系,即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的底物。
o详细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示和反应方程式,帮助学生理解。
o介绍呼吸作用的过程,包括糖的解分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等步骤。
强调呼吸作用在细胞能量代谢中的核心地位。
3.实验演示与观察(如有条件)o教师演示光合作用实验,如观察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
o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与理论知识进行对照和分析。
o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理解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4.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o介绍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包括光照强度与同化吸收CO2速度的关系,以及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的概念。
高中生物呼吸技术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呼吸技术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06a0d05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b.png)
高中生物呼吸技术教案模板
教学内容:呼吸技术
教学目标:
1. 了解呼吸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几种常见的呼吸技术,包括深呼吸、腹式呼吸和合胸式呼吸。
3. 学会正确使用呼吸技术,以提高身体健康和减轻压力。
教学重点:
1. 呼吸技术的概念和分类。
2. 深呼吸、腹式呼吸和合胸式呼吸的特点及实践方法。
教学难点:
1. 正确使用呼吸技术进行练习和应用。
2. 如何将呼吸技术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PPT和教学讲义。
2. 准备视频资源展示不同呼吸技术的实践方法。
3. 准备练习材料,如练习册或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视频,引出呼吸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讲解:介绍深呼吸、腹式呼吸和合胸式呼吸的定义及特点,展示不同呼吸技术的实践方法。
三、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通过引导和示范,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呼吸技术。
四、实践: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呼吸技术,例如在压力大时进行深呼吸、在运动或放松时进行腹式呼吸等。
五、总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呼吸技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持续练习和运用呼吸技术。
六、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继续练习呼吸技术,并记录使用的效果和感受。
高中生物人体呼吸作用教案
![高中生物人体呼吸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84f5b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c.png)
高中生物人体呼吸作用教案教学内容: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呼吸过程的原理和作用,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与作用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呼吸过程的原理和作用;3. 理解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与作用;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呼吸过程的原理和作用;3. 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与作用。
教学难点:1. 呼吸过程中涉及的生理原理和化学过程;2. 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与作用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实验演示;2. 小组讨论合作;3. 视频展示。
教学过程:第一步: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 讲解呼吸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功能;2. 展示呼吸系统的模型,并让学生观察;3. 讨论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二步:呼吸过程的原理和作用1. 讲解呼吸过程中涉及的生理原理和化学过程;2. 展示呼吸过程的实验,并让学生参与;3. 讨论呼吸过程的原理与作用,引导学生思考。
第三步: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与作用1. 讲解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的关系;2. 展示不同系统之间的协调与作用;3. 讨论不同系统之间的协调与作用对于呼吸过程的影响。
第四步:实验报告1.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2. 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并向全班展示;3. 讨论实验结果,并总结实验结论。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检查实验报告的撰写和展示;3.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拓展延伸:可让学生进行呼吸系统的相关研究,如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措施,呼吸系统与运动健康的关系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要注重合作精神的培养,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意识。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学案教案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学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d1a32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6.png)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学案教案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呼吸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人类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理解呼吸作用与新陈代谢的关系;
4. 能够描述呼吸作用的过程和调节。
二、学习重点:
1. 呼吸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人类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呼吸作用的过程和调节。
三、学习难点:
1. 呼吸作用与新陈代谢的关系;
2. 呼吸作用对人体的影响。
四、学习教材:
1. 《高中生物教材》第三章呼吸作用。
五、学习内容:
1. 呼吸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人类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呼吸作用与新陈代谢的关系;
4. 呼吸作用的过程和调节。
六、学习过程:
1. 讲解呼吸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分组讨论人类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小组展示呼吸作用与新陈代谢的关系;
4. 观看呼吸作用过程的视频并讨论调节机制;
5. 课堂讨论呼吸作用对人体的影响;
6. 练习题目解析和讨论。
七、课堂作业:
1. 阅读课外资料,了解其他动物的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
2. 思考呼吸作用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八、学习反思: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对呼吸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呼吸对身体的重要性。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重视呼吸作用的保健和调节。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52686a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14.png)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对实验变量的分析和控制以及对实验结果的检测与分析。
(科学探究)2.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到细胞呼吸有两种方式,能说出产物的不同,并能够指导生活实践。
(科学思维、社会责任)3.通过分析实验材料和对有氧呼吸的模型构建,概括出细胞呼吸的具体场所和物质与能量变化,建立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
(科学思维、生命观念)二、课时安排 1课时三、教学过程[导入]展示馒头、面包的灵魂“酵母菌”图片,展示学习目标的要求师: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提出问题:酵母菌是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产生CO2?生:作出假设师:对于学生设计实验提出相应的思路1.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是什么?2如何检测酒精是否产生?3.如何检测有无CO2产生?怎样比较CO2产生多少?进行实验:要求:利用锥形瓶、玻璃弯管、橡胶管、瓶塞等材料,小组合作连接实验装置任务:奇数组连接有氧呼吸装置;偶数组连接无氧呼吸装置,思考并展示如何控制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特别提醒:注意进出导管的长度师:实验技能就是在不断练习中得以提升生:观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交流①酵母菌在_______________条件下可以进行细胞呼吸②有氧条件下产物:_________无氧条件下产物:_______________师、生:【归纳总结】根据是否需要氧气,生物细胞呼吸方式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师:思维提升1.有氧呼吸实验装置,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的作用?2.无氧呼吸实验装置能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的CO2一定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吗?实验如何改进更为严谨?生:思考讨论、交流师:科技的进步总能推进人类对世界的认知,离心技术的过渡,提出任务二,“探究有氧呼吸的发生场所和物质变化”实验探究一:葡萄糖是在线粒体中被分解的吗?将酵母菌制成匀浆,用离心机离心,得到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分别向三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葡萄糖结果:1、2、3号试管分别产生 CO2和H2O ;丙酮酸,[H] ;无反应结论:1.葡萄糖______(能、否)在线粒体中分解。
人教版高中生物《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5f0390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7.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第一篇:人教版高中生物《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学生对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本节内容是从更深的理论层次来分析其本质内容,不但抽象,而且运用到许多化学知识,因此学习有一定难度。
《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学生对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本节内容是从更深的理论层次来分析其本质内容,不但抽象,而且运用到许多化学知识,因此学习有一定难度。
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细胞呼吸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一些例子,如为什么要给农作物松土,酿酒的原理等演示给学生,且围绕这些事例构建细胞呼吸及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应该比较高。
二.教学内容分析:《呼吸作用》是人教版新课程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五章《细胞能量供应和利用》中一个重点。
主要介绍生物体产生ATP的主要方式细胞呼吸的两种呼吸形式。
以一个探究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引出了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着重介绍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场所、条件、产物和反应方程式以及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的场所、条件、产物和反应方程式及细胞呼吸的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设计思路:(1)多媒体创设情景,提出探索问题;(2)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推理;(3)演示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的推理结果进行验证;(4)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探索的结果,并概括出相应的概念;(5)分析所得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运用;2)、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
2、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比归纳能力、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能力。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备课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86442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4.png)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备课教案
年级:高中
课时:1课时
主题:细胞呼吸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了解细胞呼吸的过程和产物。
3. 掌握细胞呼吸的方程式。
4. 能够分析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细胞呼吸的概念和过程。
2. 细胞呼吸的方程式。
教学难点:
1.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器材:葡萄糖、试剂、试管等
3. 细胞呼吸示意图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细胞呼吸的示意图,向学生介绍细胞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细胞呼吸的过程和产物,引导学生理解呼吸过程中ATP的合成。
2. 展示细胞呼吸的方程式,帮助学生掌握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过程。
三、实验(20分钟)
进行细胞呼吸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细胞呼吸产生的结果,加深他们对细胞呼吸过程的理解。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让学生讨论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总结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加深对细胞能量转化过程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细胞呼吸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
同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导学案》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b9e08b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9.png)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能够掌握生物的呼吸过程和呼吸作用,了解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认识呼吸与新陈代谢的干系,以及呼吸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二、导学内容
1. 生物的呼吸过程
2. 呼吸作用的意义
3.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4. 呼吸与新陈代谢的干系
5. 呼吸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三、导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人体呼吸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呼吸,为什么生物需要呼吸。
2. 进修:讲解生物的呼吸过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通过示意图和实验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 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呼吸作用的意义,并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探究。
每组汇报讨论结果。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呼吸器官的认识。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呼吸与新陈代谢的干系,以及呼吸对生物体的重要性,并进行小结。
四、课后作业
1. 回顾教室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2. 自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不同生物体的呼吸方式和特点。
3. 思考生物体如何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呼吸需求。
五、拓展延伸
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生物体的呼吸器官结构和功能。
2. 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来校进行讲座,深入探讨呼吸与新陈代谢的干系。
六、学生反馈
学生可通过教室讨论、小测验等形式进行反馈,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高中生物有氧呼吸教案人教版
![高中生物有氧呼吸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dfea62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e.png)
高中生物有氧呼吸教案人教版教学内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意义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了解氧气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步骤及作用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学准备:投影仪、演示材料、教材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氧呼吸。
二、讲解(15分钟)1. 通过投影仪展示有氧呼吸的过程及步骤,让学生了解氧气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2. 解释有氧呼吸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氧呼吸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三、实践(20分钟)1. 分发实验器材,让学生进行有氧呼吸实验,观察氧气的作用。
2. 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总结有氧呼吸的步骤及意义。
四、讨论(10分钟)1. 组织学生讨论有氧呼吸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例如运动时的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足够的氧气供给,会对生物体有什么影响。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有氧呼吸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关注健康饮食和运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有氧呼吸的小短文,包括有氧呼吸的过程、作用及意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及作用,从而增强对生命活动的认识。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氧气对生物体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讨论环节中,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拓展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较高。
《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呼吸作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07446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1f.png)
2019-2020年度秋季学期七年级生物《呼吸作用》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复述呼吸作用的概念,写出呼吸作用的公式。
2、能区别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不同点,找出它们的联系。
3、能说出呼吸作用和意义,分析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能通过观察实验,学会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呼吸作用的概念、公式,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学难点难点是呼吸作用概念的建立。
三、教学方法1、以导学、自学、助学为基本模式的问题解决为主的参入式教学法。
2、以多媒体辅助的小组内观察、探究式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和内容(一)、创设情景,问题引入1、播放多媒体动画:→在密闭的容器中,小老鼠会死去,你能想办法让小老鼠在密闭和玻璃仪器里存活下去吗?2、只放入一盆植物就可以了吗?(演示,若无光,黑暗的环境中,小老鼠仍会死去。
)3、由上面问题,我们知道,动物能呼吸,人每时每刻也在呼吸,那么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吗?4、到底植物有没有呼吸作用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
(二)、新课教学(1)种子萌发消耗氧气演示:蜡烛在空气中能安静的燃烧,为什么?动画回顾实验过程:引导分析观察结论一:种子萌发消耗氧(2)种子萌发放出二氧化碳提出问题:萌发的种子在消耗氧的同时,又会产生什么呢?提示设计实验方案:提示:1、实验中的操作要点是什么?2、观察的要点是什么?个别指导:部分实验技能较差、观察智能较弱的同学完成实验。
课件展示:进一步展示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二:萌发的种子放出了二氧化碳。
(3)种子萌发放出了热量演示:师用多媒体演示萌发的种子中的温度计与煮熟种子中的温度计数值变化过程。
提示:热量是能量的一种,能量有多种表现形式。
引导归纳得出结论三:萌发的种子放出了热量。
(4)学生讨论课件中的小资料,为什么体积会减少?得出结论:是因为有机物减少了通过前面三个实验,我们知道萌发的种子可以放出二氧化碳、能量、科学研究表明它还可以产生水,那么这些产物都是哪里来的呢?展示课件的小资料引导得出结论四:上述产物的产生来源于有机物的分解。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4668efc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3.png)
第三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细胞呼吸的资料进行探究分析,梳理出细胞呼吸的反应阶段,并从物质与能量观的角度,理解细胞呼吸的实质。
(生命观念)2.建立表格模型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特点,归纳概括出细胞呼吸的概念。
(科学思维)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掌握设计对照试验的科学方法,并能对实验进行改进,进一步进行探究。
(科学探究)4.举例说明细胞呼吸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对果实蔬菜的保存等实际问题提出建议。
(社会责任)二、教材分析前面两节学习的酶与ATP知识为本节奠定基础,同时本节又是学习光合作用知识的基础,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生物的两大重要代谢反应,课标对本节的内容要求为“说明生物通过细胞呼吸将储存在有机分子中的能量转化为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即要理解细胞呼吸作用中的物质与能量转化过程,确立物质与能量观,同时对线粒体结构的分析,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三、学情分析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了有氧呼吸的知识,掌握了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但是并不知道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对无氧呼吸也没有认知经验,但是细胞的呼吸作用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因此可以结合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过程有许多区别和联系,可以列表格进行分析,同时在酵母菌呼吸方式的探究实验中自主探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特点。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2)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2、教学难点(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2)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顾合成ATP时能量来源的知识,即细胞呼吸作用会产生能量,然后播放葡萄糖燃烧的化学反应视频,观察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过程,引入学习细胞中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知识。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可以实现知识点的衔接,观看葡萄糖燃烧的视频,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过程,然后与本节内容相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二)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初步建构细胞呼吸的反应式师:呈现问题探讨中的资料,介绍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让学生根据知识经验推测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作出假设。
高中生物呼吸实验教案人教版
![高中生物呼吸实验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1f0a4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0c.png)
高中生物呼吸实验教案人教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活性炭吸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实验,理解人体呼吸作用的原理。
实验材料:活性炭、氧气气源、氧气检测管、氧气吸管、量筒、烧杯、烧瓶、温度计、试管、试管架等。
实验步骤:
1. 将一定量的活性炭放入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初始温度。
2. 在烧瓶中装入氧气气源,并将氧气吸管插入活性炭中。
3. 观察活性炭吸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情况,并记录氧气检测管中氧气浓度的变化。
4. 将试管浸入水中,测量水中氧气的体积变化。
5. 将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并总结呼吸作用的原理。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氧气泄漏和活性炭粉尘飞扬。
2.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场地整洁。
3. 在实验过程中,如有任何异常情况发生,应立即停止实验并求助老师。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活性炭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吸附作用,进一步理解了人体呼吸作用的原理。
呼吸作用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过程,我们应当珍惜呼吸器官,保持呼吸系统的健康。
高中生物呼吸综合训练教案
![高中生物呼吸综合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c27d5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a.png)
高中生物呼吸综合训练教案
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呼吸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呼吸系统功能,增强体能。
教学内容:
1. 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复习
2. 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3. 呼吸综合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
1. 理论知识讲解:复习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强调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系,如心血
管系统和运动系统等。
2. 实践操作:
a. 呼吸运动训练:通过深呼吸、肺活量训练等方法,提高呼吸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b. 呼吸节律训练:进行有节奏的呼吸练习,帮助调节呼吸频率。
c. 呼吸气量训练:进行深度呼吸练习,增加肺活量。
3. 课堂讨论:与学生讨论呼吸综合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呼吸练习。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以及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延伸练习:学生可以在家中继续进行呼吸综合训练,如适量增加深呼吸的次数,进行户外
有氧运动等方法,提高呼吸系统功能。
教学反思:通过此次呼吸综合训练,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还可以增强体能,提高身体素质。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律性和坚持性,让他们意识到呼吸对身体健康的
重要性。
高中生物呼吸实验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呼吸实验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dc580a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60.png)
高中生物呼吸实验教案模板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人类呼吸的过程,了解呼吸过程中的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
实验材料:
1. 实验室里的水杯
2. 实验者
实验步骤:
1. 实验者用手指捂住水杯上的孔,然后将水杯倒置入水中。
2. 观察水杯中的气泡。
3. 记录气泡的数量和颜色变化。
实验原理:
当实验者用手指捂住水杯上的孔时,水杯中的气体无法被排出,从而产生了压力。
当水杯倒置入水中时,实验者释放手指,水杯中的气体开始排出,产生气泡。
气泡的数量和颜色变化反映了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者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水杯摔碎或溅出水。
2. 实验者在进行实验后要将水杯清洗干净,确保实验室的干净整洁。
3. 实验者在实验过程中要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不得擅自离开实验室或私自操作实验设备。
实验总结:
通过观察人类呼吸实验,我们了解到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的重要性,同时也增进了对呼吸系统的认识。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实验,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类呼吸的过程。
高中生物呼吸动作教案人教版
![高中生物呼吸动作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67f274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c.png)
高中生物呼吸动作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
1. 了解呼吸动作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理解气体交换在呼吸系统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呼吸动作的过程及其调节
2. 气体交换的机制
教学难点:
1. 呼吸气体在肺部和组织细胞中的转运
2. 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1. 简易模型或动画展示呼吸动作过程
2. 图片或视频展示呼吸系统结构
3. PPT或课件展示相关知识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入呼吸动作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呼吸动作的基本原理
1. 呼吸动作的过程:吸气和呼气
2. 胸腔和腹腔的呼吸动作
3. 肺泡和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
三、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 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和肺泡
2. 呼吸肌:膈肌和肋间肌
3. 呼吸中枢的调节
四、气体交换的重要性
1. 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2. 氧气在肺泡和组织细胞中的转运
3. 二氧化碳在组织细胞和肺泡中的转运
五、讨论与总结
和学生一起讨论呼吸动作对人体的重要性,总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阅读或思考题,提醒学生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呼吸动作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同时,启发学生思考气体交换在呼吸系统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高中生物《生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高中生物《生物的呼吸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350e7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6.png)
高中生物《生物的呼吸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 掌握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 了解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过程和作用。
4. 能够运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一些生物学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呼吸作用的定义、化学反应方程式、呼吸作用的过程和作用。
2. 教学难点: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呼吸作用的过程和作用的理解与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呼吸作用的定义、化学反应方程式、过程和作用。
2. 演示法: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呼吸作用的过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运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一些生物学现象。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生物》有关呼吸作用的内容。
2. 实验器材:呼吸作用实验的器材。
3.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呼吸作用的动画演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细胞内的能量转换等相关知识,引出呼吸作用的定义。
2. 讲解呼吸作用的定义:解释呼吸作用的定义,强调其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3. 讲解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详细解释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反应物、产物和能量的释放。
4. 演示呼吸作用的过程: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呼吸作用的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
5. 讲解呼吸作用的作用:阐述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如提供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等。
6. 运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生物学现象:引导学生运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一些生物学现象,如为什么植物需要呼吸、为什么运动员需要呼吸急促等。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呼吸作用的定义、化学反应方程式和作用。
8.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呼吸作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评估:观察学生对呼吸作用定义、化学反应方程式和作用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作业评估: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其对呼吸作用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生物学现象的解释能力。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2d8f9de53a580216fcfe48.png)
1 教 材 分 析
办法让 图 1中的气球鼓起来?并分析 其原理 。通过 分
组活动 , 得 出拉下面 的橡皮膜就能让气球鼓 起来 , 原 理
“ 生物 的呼吸 和 呼吸作 用 ” 是 浙教 版八 年 级下 册 科学教材第 3 章第 5节 的内容 。本节课 的重点是探 究 人体气体交换 的过程 以及呼级 系统的组成 。难点 是呼
作用 。 4 农作 物种植 校本课 程开发 的总结 经过 3年 的教 学实践 , 农作 物种 植校 本课 程积 累 了大量 的课程 资源和教 学经验 , 并取 得了较好 的成绩 。 这 种实践 类 的校本 课程 , 让 学生动 手探究 和农 田实践
模型与人体呼吸主要 的不 同点 , 通过讨 论得 出 :模 型 距离 、 植 物叶 片发黄或 出现斑 点的原 因和肥料 或杀虫 剂的选择等 。特别 是种植 后期 的管 理 , 需要 学生 在长 达几个月时间的持之 以恒和 团结互助 。学生 也会将整 个过程以 日记 、 拍照或视频等方式保存 , 这也 是实践教 学外的另一种精神财富 。
原理 , 了解人体 内气体交换 的动力 和过程 。
2 . 2 能 力 目标 通过对吸入和呼 出气 体的成分 比较 , 培养读 图、 分析 、 归纳 的能力 ; 通 过模 型 的分析来 认 识
复杂事物 的结构 和运动规律 。
2 . 3 情 感 态度 与价值观 目标 思想。
3 教 学 过 程
通 过对 呼气和 吸气模
图 1 肺 呼 吸模 型
型 的建 立 , 培 养 科 学 探 究 的 兴 趣 以 及 建 立 模 型 的
设计意图 : 通 过 自制 教 具 和 “ 气 球鼓 起 来 ” 的 活 动, 培养学生设计方案和逆 向思维能力 , 使他 们对肺 呼 吸有深刻 的认识 , 解构 “ 鼻 吸气 ” 的错 误前概 念 。体 现
人教版高中生物《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574d33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2.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生物《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一、确定主题本文主题为人教版高中生物《生物的呼吸作用》。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课程的目标、主题以及学生需要准备的内容。
二、编写提纲1、课程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生物的呼吸作用,包括其概念、原理、过程以及实际应用。
2、教学方法:通过讲解、演示、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等多种方法,加深学生对呼吸作用的理解。
3、教学资源:包括PPT、视频、教学演示文稿等。
4、评估方式:通过课堂测试、作业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呼吸作用的理解和应用。
三、引言在引入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呼吸作用对于生命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其在生物体内的基本过程。
通过提出一些引人入胜的问题,激发学生对于这一主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设计1、知识回顾:首先,我们将引导学生回顾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和过程。
通过复习已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讲解呼吸作用原理:接着,我们将详细介绍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包括底物、酶、能量转换等。
通过演示实验和动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和机制。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实际应用,以及其在不同生物体类型中的差异。
通过讨论,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深对呼吸作用的理解。
4、实验操作:安排学生亲自操作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变化。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五、教学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教学效果,我们将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课堂测试:在课程结束时进行简短的课堂测试,考查学生对呼吸作用概念、过程和应用的掌握情况。
2、作业:布置与呼吸作用相关的作业,包括知识点梳理和问题解答等,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呼吸作用的相关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通过互动交流促进知识的共享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学生对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本节内容是从更深
的理论层次来分析其本质内容,不但抽象,而且运用到许多化学知识,因此学习有一定难度。
《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一. 学情分析:
学生对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本节内容是从更深的理论层次来分析其本质内容,不但抽象,而且运用到许多化学知识,因此学习有一定难度。
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细胞呼吸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一些例子,如为什么要给农作物松土,酿酒的原理等演示给学生,且围绕这些事例构建细胞呼吸及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
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应该比较高。
二. 教学内容分析:
《呼吸作用》是人教版新课程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五章《细胞能量供应和
利用》中一个重点。
主要介绍生物体产生ATP的主要方式细胞呼吸的两种呼吸形式。
以
一个探究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引出了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着重介绍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场所、条件、产物和反应方程式以及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的场所、条件、产物和反应方程式及细胞呼吸的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设计思路:
(1)多媒体创设情景,提出探索问题;
(2)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推理;
(3)演示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的推理结果进行验证;
(4)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探索的结果,并概括出相应的概念;
(5)分析所得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2)、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比归纳能力、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的特性,使学生逐步学会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2)、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
1)、有氧呼吸的过程、场所、条件和产物;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呼吸作用的本质;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六、教学难点
1)、有氧呼吸过程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和产物。
2)、有氧呼吸的产物二氧化碳和水中的各种元素来自那个反应物。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手段:挂图、板图、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言
试写出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分析物质变化是什么?能量变化是什么?
呼吸作用发生在生物体的哪些部位?具体有哪些变化?
2、有氧呼吸
(1)让学生品读有氧呼吸的总反应方程式,体会有氧呼吸的产物与反应物都需要水这一事实。
写出反应式让学生配平,参看课本的图解。
(2)指导学生把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进行表解分析,注意物质变化如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