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合集下载

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权威版本-最全_

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权威版本-最全_
3秒后----头晕 18秒后----脑缺氧 30秒后----昏迷 60秒后----脑细胞开始死亡 6分钟后----全部脑细胞死亡
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
……所以,
我们不能单纯等待医护人员到现场抢救。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自救互救知识,
学习 心肺复苏术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心脏性猝T综合征LQTS J波综合征 短QT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 特发性TV/TF 电解质紊乱 药物尤其抗心律失常药物导致的心律失常
Brugada
LQTS
预激综合征WPW(Wolf-Parkinson-White)
WPW
心脏性猝死SCD分期
前驱期:心脏骤停前有数天、数周或数月的前驱症状如心绞痛 、气急或心悸的加重,易于疲劳,非特异性。
终末事件期:心脏骤停前的急性心血管改变时期,通常不超过1 小时。典型表现包括:长时间的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 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持续心动过速或头晕目眩等。若心脏 骤停瞬间发生,事前无预兆,则95%为心源性
心脏骤停期:意识完全丧失为该期的特征 心音消失。 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 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 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很快即停止
CPR
心肺复苏概述 (CPR)
心肺复苏术的目的
◆心肺复苏术是挽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技 术。 ◆心肺复苏的目的: ◇挽救生命,恢复患者中断的心跳、呼吸; ◇恢复大脑功能,避免和减少“植物状态”、 “植物人”的发生。
心肺复苏相关概念
• 晕厥 • 昏迷 • 心搏骤停 • 猝死
心肺复苏相关概念
晕厥
争 分 夺 秒!
大量实践证明: • 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一半人被救活。 • 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 • 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 • 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

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

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

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无呼吸3、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5、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7、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

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8、人工呼吸: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

(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11、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6、避免过度通气心肺复苏 =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 胸外按压 + 后续的专业用药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1/2。

而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

因此,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CPR初步训练,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

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初步的CPR按ABC进行。

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文版)

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文版)

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文版)《2010`AHA CPR&ECC 指南》新亮点《2010`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已经公开发表,该指南框架结构与《2005`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基本相似。

经过五年的应用实施,有相应的调整!几个最主要变化是:1.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1)尽早识别与激活EMSS;(2)尽早实施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仅做胸外按压的CPR;(3)快速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2.几个数字的变化:(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分改为“至少100次/分”(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30:2)(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7)维持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3.整合修改了BLS和ACLS程序图2010新亮点:《2010`心肺复苏&心血管急救指南》《2010`AHA CPR&ECC指南》《2010`AHA CPR&ECC指南》成人CPR操作主要变化如下:突出强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保证胸外按压的频率和深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避免过度通气,保证胸廓完全回弹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6、避免过度通气CPR操作顺序的变化:A-B-C→→C-A-B★2010(新):C-A-B即: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2005(旧):A-B-C即: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生存链的变化★2010(新):1、立即识别心脏骤停,激活急救系统2、尽早实施CPR,突出胸外按压3、快速除颤4、有效地高级生命支持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2005(旧):1、早期识别,激活EMSS2、早期CPR3、早期除颤4、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CLS)应及时识别无反应征象,立即呼激活应急救援系统。

《2010 美国心脏协会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理论试题 文档

《2010 美国心脏协会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理论试题 文档

一、针对所有施救者的主要问题这部分总结《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的主要问题,主要是针对所有施救者,即医务人员或非专业施救者的基础生命支持 (BLS) 方面的问题。

《200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强调了高质量胸外按压(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并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的重要性。

2005 年前后发表的研究表明:(1) 尽管在实施《200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后心肺复苏质量已提高且存活率已上升,但胸外按压的质量仍然需要提高;(2)各个急救系统 (EMS) 中的院外心脏骤停存活率相差较大;(3) 对于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均未由任何旁观者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作出了一些更改建议,以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提出有关重视心脏骤停后治疗的新建议,以提高心脏骤停的存活率。

(一)继续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仍然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需要,包括:l 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 100 次(而不再是每分钟“大约” 100 次)l 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 5 厘米;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 4 厘米,儿童大约为 5 厘米)。

请注意,不再使用 5 厘米的成人范围,而且为儿童和婴儿指定的绝对深度较《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早期版本中指定的深度更深。

l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l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l 避免过度通气对于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单人施救者的按压-通气比率建议值 (30:2) 并未更改。

在《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仍然建议以大约每秒钟 1 次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

实施高级气道管理后,可继续进行胸外按压(速率为每分钟至少 100 次)且不必与呼吸同步。

之后,可按照大约每 6 至 8 秒钟 1 次呼吸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每分钟大约 8 至 10 次呼吸)。

2010心肺复苏(CPR)指南解读

2010心肺复苏(CPR)指南解读

心脏骤停后治疗
• 1. 恢复自主循环后优化心肺功能和重要器 官灌注 • 2. 转移/运输到拥有综合心脏骤停后治疗 系统的合适医院或重症监护病房 • 3. 识别并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 (ACS) 和其他可逆病因 • 4. 控制体温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5. 预测、治疗和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 这包括避免过度通气和氧过多。
• 大多成人突发非创伤性心跳骤停的原因是 心室颤动 • 除颤时间的早晚是决定能否存活的关键 • 每延迟电除颤一分钟,其死亡率增加7%~ 10%
简化成人BLS流程
施 救 者 应 同 时 获 得 两 点 信 息 施救者应同时获得两点 信息:患者有无反应以 及有无呼吸或呼吸是否 正常 如果医务人员在10秒钟内 没有触摸到颈动脉搏动, 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 AED
2005旧
2、未经培训的施救者实 施单纯胸外按压的CPR即 “用力按,快速按”
没有针对经过培训 和未培训的施 救者给出不同建议
心肺复苏程序:A-B-C更改为C-A-B
2010新
胸外按压(C)
2005旧
评估呼吸 开放气道(A) 人工呼吸(B)
开放气道(A)
人工呼吸(B)
胸外按压(C)
更改的理由

2010 年(新指南)胸外按压先于通气的原因 •
生存链中添加第5个新环节强调心脏骤停后治疗
新增两个部分:“心脏骤停后治疗”及“培训、实施和团队”
继续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2010新
按压频率至少为100次/分
2005旧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以每分钟大约100次 的频率按压
更改的理由
• 心肺复苏过程中的胸外按压次数对于能否 自主循环(ROSC)以及存活后是否具有 良好神经系统功能非常重要。

2010_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2010_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整理课件ppt
31
操作后处理
操作5个循环或2分钟后再次判断患者颈动脉 搏动:
如未恢复,继续心肺复苏,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 如已恢复,判断呼吸是否恢复(一看二听三感
觉 5-10秒)
如未恢复,单做人工呼吸,频率10-12次/分,每两 分钟检查脉搏一次;准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如已恢复,安置体位,头侧位,整理患者衣服,保 暖,等待救援,每两分钟检查脉搏呼吸。
如无脉搏,应立即给予心脏按压。
整理课件ppt
16
C-人工循环
要点 ★按压部位 ★姿势 ★按压与放松间隔相等 ★幅度及频率 ★按压/通气比率 ★按压中断时间≤10秒
整理课件ppt
17
心脏按压部位确定法1
步骤1 中指食指沿肋弓 向中间滑移,
步骤2 中指触到剑突,
整理课件ppt
18
步骤3:
另一手掌根部紧贴食 指放在胸骨上,
步骤4:
四指交叉抬起不接触 胸壁进行按压。
整理课件ppt
19
心脏按压部位确定法2
整理课件ppt
2005指南规 定(成人): 两乳头连线 与胸骨交叉 点处为心脏 按压部位。 (腋下法)
20


姿 势
地上采用跪姿,双膝平病人肩部 床上应站立于踏脚板,双膝平病人躯干
双臂绷直,与胸部垂直不得弯曲
• 已从流程中去除“看、听和感觉呼吸”。 • 进一步强调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包括以足够的速率和
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尽可能减少按 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 • 通常不建议在通气过程中采用环状软骨加压。
整理课件ppt
7
针对医务人员的主要问题及更改
• 施救者应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开始胸外按压(CA-B 而不是A-B-C)。通过从 30 次按压而不是 2 次通气开始心肺复苏,可以缩短开始第一次按压 的延误时间。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

CPR2010指南
压心吹起比例儿童及婴儿
——气道未受保护 • 一位急救员的压心吹气比例是30:2,而两位急救员的压心 吹气比例为15:2,原因是因为儿童及婴儿的心跳骤停的主 因是气道阻塞及呼吸骤停,所以压心吹气的次数可以相应 的减少至15:2。 ------气道已经受到保护 • 情况和成人一样,CPR不需要按比例,压心频率以每分钟 100次不停顿进行,而吹气者亦是每分钟做8-10次吹气 (约6-8s做一次吹气),检查心电及脉搏是在2分钟后。 • 为避免急救者过度疲劳,专家建议应为每2分钟转换压心 者一次,而转换的时间不应超过5s。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
无P波, 代之以“ f ” 波, 350~600 次/分; QRS-T波基本正常; 心室律(R-R 间期)绝对不等; 心室率 100-180次/分(未治疗者)。 频率
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
• 逐渐加快和减慢、P波与窦律相同
高级生命支持技术(ACLS) 3急救药物
• ——抗心律失常药应该在第二或第三次除 颤后施行,指南建议在处理VF时仍然首先 采用胺碘酮,因为仍然有较多的研究证明 胺碘酮比利多卡因更有效。 • ——抗心律迟缓方面的药,仍然采用阿托 品,但剂量略有调整(0.5-1.0mg,1mg/kg 一般50mg)。 • ——室上速所采用的药物仍然是腺苷
高级生命支持技术(ACLS) 1除颤
1.指南建议,每次除颤后应立即施行2分钟 CPR才检查心电及脉搏。 2.除颤的程序为: (1)除颤一次 (2)CPR2分钟 (3)检查脉搏及心电 (4)重复此循环 3.除颤成功:通常定义为放电后终止VF至少5 秒钟
高级生命支持技术(ACLS) 2高级人工气道

2010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2010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既不合理,又很耗时!
现在看呼吸是否停止就是------

敞开衣服,看胸腹是否有呼吸运动起伏!
10
从“A-B-C”更改为“C-A-B”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中,建议将成人、儿童和婴儿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 从 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更改 为 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C-A-B而不是A-B-C
缩短按压-电击时间和电击-按压时间 强调团队心肺复苏
15
关于除颤(电击治疗)顺序 —SHOCK or CPR?
自动体外除颤器 对于院内心脏骤停,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或反对 在除颤之前进行心肺复苏。但对于有心电监护的 患者,从心室颤动到给予电击的时间不应超过3
分钟,并且应在等待除颤器就绪时进行心肺复苏。
16
电击能量
双相波:制造商建议值(120-200J);如果 该值未知,使用可选的最大值。第二次及 后续的剂量应相当,而且可考虑提高剂量。
单相波: 360J
17
初始除颤能量 后续的剂量
儿童除颤剂量
2005年 2 J/kg 4 J/kg
2010年 2-4 J/kg >4J/kg <10J/kg
21
医院内高级生命支持(ACLS)的流程(二)
8. CPR 2分钟 胺碘酮 治疗可逆病因
7.电击1次 可
检查心律看是 否可以除颤 5.电击1次

2.VF/VT
3.电击1次
4. CPR 2分钟 建立静脉通路
可 检查心律看是 否可以除颤
检查心律看 是否可以除 颤
不可 9.PEA/窦静止
5或7
10. CPR 2分钟 建立静脉通路 肾上腺素1mg,每3-5min 高级气道,PETCO2

[VIP专享]《2010 美国心脏协会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理论试题 文档

[VIP专享]《2010 美国心脏协会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理论试题 文档

一、针对所有施救者的主要问题这部分总结《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的主要问题,主要是针对所有施救者,即医务人员或非专业施救者的基础生命支持 (BLS) 方面的问题。

《200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强调了高质量胸外按压(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并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的重要性。

2005 年前后发表的研究表明:(1) 尽管在实施《200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后心肺复苏质量已提高且存活率已上升,但胸外按压的质量仍然需要提高;(2)各个急救系统 (EMS) 中的院外心脏骤停存活率相差较大;(3) 对于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均未由任何旁观者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作出了一些更改建议,以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提出有关重视心脏骤停后治疗的新建议,以提高心脏骤停的存活率。

(一)继续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仍然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需要,包括:l 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 100 次(而不再是每分钟“大约” 100 次)l 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 5 厘米;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 4 厘米,儿童大约为 5 厘米)。

请注意,不再使用 5 厘米的成人范围,而且为儿童和婴儿指定的绝对深度较《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早期版本中指定的深度更深。

l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l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l 避免过度通气对于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单人施救者的按压-通气比率建议值 (30:2) 并未更改。

在《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仍然建议以大约每秒钟 1 次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

实施高级气道管理后,可继续进行胸外按压(速率为每分钟至少 100 次)且不必与呼吸同步。

之后,可按照大约每 6 至 8 秒钟 1 次呼吸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每分钟大约 8 至 10 次呼吸)。

2010心肺复苏指南(BLS)

2010心肺复苏指南(BLS)
初级救助者可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只要准备好除颤仪,有除颤指针,医务人员就应尽 快使用 ;
美国总统克林顿致全美人民电台演讲 (21 May 2000 04:28)
• 今天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一种用于挽救成千上万人们生命的新方法, 它使那些受害于最大杀手——心脏骤停的人劫后余生。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和 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
基础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概述
心肺复苏 :对心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 救措施。
基础生命支持
基础生命支持(BLS)是心脏骤停后挽救生命 的基础,是所有救助者能够和应当进行的关 键部分。
心跳骤停的识别
患者无反应,并且无呼吸或无正常呼吸 (仅有喘息 )。 不再强调检查呼吸。 弱化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重要性。判断脉搏 时间不应超过10秒。
胸外按压
1、快速而且有力的按压。救助者对成人胸外 按压每分钟至少100次的速率较为合理,按 压的深度至少要2英寸/5厘米。救助者每 次按压后要使胸廓完全回弹,按压和放松 的时间大致相等 2、救助者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以获得每分 钟最多的按压次数。按压-通气比推荐30:2。
胸外按压示意图

强调
可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 通气前先胸外按压(CAB而不是ABC)。
人工呼吸
1.口对口呼吸;
“正常”吸气(不是深吸气),再进行第二次呼吸 。
2.口对通气防护装置呼吸; 3.口对鼻呼吸,口对气管套管呼吸; 4.气囊面罩通气 ;
30次按压和2次呼吸,按压暂停时进行人工呼吸 。
5.人工气道的通气。
按压者进行连续的频率为100次/分的胸外按压,实施通 气者进行8到10次/分的通气。二者每2分钟交换操作。
开放气道
• 初级救助者

急性冠脉综合征(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急性冠脉综合征(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急性冠脉综合征(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2010 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评估和处理的目的,是定义医务人员在处理疑似或确定性ACS 症状发作后的最初几个小时内的培训范围。

ACS 病人主要治疗目标包括:1.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的心肌坏死数量,从而保存左心室(LV)功能,预防心力衰竭,限制其他心血管并发症2.预防严重心血管事件:如死亡、非致命性MI 及紧急血管成形术的需求3.治疗ACS的急性致命性并发症,如心室颤动(VF)、无脉室性心动过速(VF)、不稳定性心律失常、症状性心动过缓、肺水肿、心源性休克和AMI 的机械并发症图1 急性冠脉综合征处理程序图启动EMS系统半数因ACS死亡的病人发生于到达医院之前,VF 或无脉VT 是这类死亡的主要致心脏骤停性心律失常,ACS 早期进展期最容易发生。

急救派遣中心人员在EMS 人员到达现场之前指导普通救助者实施CPR。

急救派遣中心人员可以在EMS人员到达现场之前给病人或呼救者提供指导。

由于阿斯匹林应在疑似ACS 症状发作时尽快给药,在EMS人员到达现场之前的等待期间里,EMS 派遣人员应指导无阿斯匹林过敏、无活动性或最近胃肠道出血史的病人嚼服阿斯匹林(160~325mg)EMS 人员应熟悉ACS 的表现,并接受培训以确定症状发作的时间。

EMS 人员应监测生命体和心律,必要时准备CPR 和除颤。

EMS 人员在初始评估疑似ACS期间给予病人吸氧,如果病人有呼吸困难、缺氧或有最显心衰征象时,急救人员应根据血氧饱和度监测调节吸氧浓度,以维持血氧饱和度≥94%。

表1 ST 段抬高或新发或疑似新发LBBB:再灌注评估院前12导联ECG加快,诊断缩短再灌注(溶栓或直接经皮冠脉介入PPCI)的时间。

关键评估和ECG风险分层:急诊医务人员应快速评估可能的ACS 病人,理想的时间是在病人就诊10min 内完成主要病史询问、做好心电监护并获取12 导联ECG(如院前未做ECG)。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完整版)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完整版)
④按压定位要准确,按压时手指不能用力、手掌不能移位。 ⑤ 按压需均匀、连贯、有节奏地进行,切忌突然急促地撞击。
胸外按压不当可发生: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肋骨及肋软骨脱离、气胸、血胸、肺挫 伤、 肝或脾脏撕裂及脂肪栓塞等并发症。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 胸外按压禁忌症:
严重的胸廓畸形,张力性气胸,多发肋骨骨折,心包填塞,胸 主动脉瘤破裂等,都不适合行胸外按压,以免加重病情,可改用开胸 行胸内心脏按压。
婴儿:约4cm, 至少为胸部厚度的1/3
频率≧ 100次/分 频率≧ 100次/分
e. 环境要求
除非患者处于危险环境或者其创伤需要外科处理,不要搬动患者, 确定环境安全后,实施心外按压; 患者应以仰卧位躺在硬质平面(质的胸外按压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高品质的胸外按压注意事项
心脏呼吸骤停的可逆原因
5H 5T
心肺复苏终点的问题
心肺复苏终点的问题
院前基础心肺复苏的终止:
抢救人员开始心肺复苏后,应持续至发生以下情况: 1. 恢复有效的自主循环; 2. 治疗已转交给高级抢救队伍接手 ; 3. 抢救人员由于自身筋疲力尽不能继续复苏、继续复苏
将置抢救人员于非常危险境地时; 4. 发现提示不可逆性死亡的可靠和有效的标准(尸僵、
强调了心肺 复苏术中脑 和神经系统 功能的恢复, 诞生了心肺 脑复苏的新 标准
发展为心肺 复苏学,每 隔5年更新 心肺复苏指 南
心肺复苏急救成人生存链
基础生命支持
高级气道管理 药物治疗 有效监测
高级生命支持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终点的判断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如何识别心跳骤停 1. 意识丧失无反应
用阿托品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由于本发表物仅作为总结,因此未参考作为论据的已发表研究,也
未列出建议级别或临床证据水平。有关更多详细信息和参考资料,读者
可阅读在线发表于2010年10月份《循环》 期刊的《2010 美国心脏协会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包括执行摘要)[1],也可以参考同时
发表于《循环》[2] 和《复苏》[3] 期刊的《 2010 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
可编辑课件PPT
2

本 “指南摘要”是对《 2010 美国心脏协会 (AHA) 心肺复苏 (CPR)
及心血管急救 (ECC) 指南》一些重要问题和变更的总结。本摘要的内
容面向急救人员和美国心脏协会导师,旨在帮助他们专注于复苏学以及
有争议的或有可能导致更改复苏操作或复苏培训内容的指导建议。此外
还给出了指南建议的依据。
论的复苏研究总结出的国际临床指南。 该 2010 年国际证据评估过
程包括由来自 29 个国家的 356 名复苏专家, 通过亲临会议、 电话 会议和在线研讨会(“网上研讨会” ) 对复苏研究进行为期 36 个 月的分析、 讨论和探讨, 包括 2010 年初在德克萨斯的达拉斯举办 的 2010 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及治疗建议国际指南会议。 工作表 专家们制作了包括 277 个复苏和心血管急救主题的 411 份科学证据 总结。 该过程包括对相关文献进行有组织的证据评估、 分析和分类。
可编辑课件PPT
6
方块图 1
• 证据评估流程

《 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基于对复苏
文献资料的大量研究, 并由多名国际复苏专家和美国心脏协会心血
管急救委员会及专业分会进行深入探讨和讨论后编写。 同时发表于
《循环》[2] 和《复苏》 [3] 两份期刊上的《 2010 年 ILCOR 国际心 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及治疗建议》 是根据数以万计已由同行讨

2010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

2010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

21 0 0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
张 悦 怡 陈 香 萍 施剑 斌 庄 一 渝
21 0 0心肺 复 苏 (ado um n r euct in crip l o ay rssi t . ao C R) 心血 管 急救 (megn y c rivsua ae P 与 e ree ado ac l cr . r
和探 讨 , 并与 A A心 血管 急救委 员会 和专 业分 会一 快 速 、 力按 压 ; 可 能 减 少对 按 压 的 干扰 : 次按 H 用 尽 每 起 编写 而成 ,是 根据 数 以万计 由同行 讨论 的 复苏研 压后使 胸 廓充分 回弹和避 免过 度通 气 。 究 总结 出的 国际临床 指南 。新 指南 的建议 确保 了复 23 建 议 按 压 时 胸 部 至 少 下 陷 2英 寸 即 5 c 2 0 . m( 0 5 苏措施 的安全 和有效 性 ,并基 于证 据 评价 和专 家 的
脏 协 会 ( mei n H atAsoi in A r a e r sca o ,A A) 2 1 究 的 证 据 水 平 数 字 分 级 系 统 ( vl o v ec . c t H 于 00 1 e fei n e e s d
年 1 0月 1 8日正式 发布 。本 文将 回顾 新 指南 中涉及 L E) O 已从 2 0 0 5年 的 7级 更新 为 5级 , 根 据 措施 、 并 复苏 的概 念 与技术 的重 要改 变 ,以更 好 地理 解最 新 诊 断和 预后 的类 型分 为好 、 良和差 3个 亚类 。 于上 基
与 E C指 南 , C 随后 每 5年 一 次 , 国际 复 苏 专 家对 或 给 予 ; I 由 ② I ( 处 > 风 险 ) 表 示 实 施 操 作/ a级 益 > : 提

2010 心肺复苏与心血

2010  心肺复苏与心血

4.每次按压要使胸廓充分回弹在按压。
四、对心搏骤停的判断,删除了判定呼吸采用的看、听、 感觉方法,而改为对突然意识丧失无呼吸或异常呼吸者立 即胸外按压,快速激活EMS系统。
五、1、鼓励未受过培训的救援者行单纯的胸外按 压CPR,并接受调度员的电话指导。
2、单一胸外按压与传统CPR效果无异。 六、医务人员检查脉搏不再重要 ,时间不超过10 秒,如患者突然倒地意识不清,无呼吸或呼吸异常,施 救者不必查脉搏就须假定是心博骤停,要警觉心搏骤停 的双向波200J,单相波 360J。 3、双相比单项有效。 4、除颤前后均应胸外 按压 5、推荐AED的使用。
八、气管插管:
1.一般在复苏后尽早气管插管建人功气道及机械
通气。 2.在CPR期间应用声门上装置代替气管插管。 3.如在CPR期间行气管插管和其他操作,必须不能 导致胸外按压的明显中断和电除颤的延迟。
4.不再推荐气管插管时常规环状软骨施压。
九、关于用药 1、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表明药物确实有效。 2、肾上腺素:仍推荐1毫克3-5分钟一次静 推,大剂量可能不利 3、腺苷:用于稳定,单一宽QRS波型且固 定,单形态心动过速的诊断治疗。 4、阿托品:对无腺性电活动(PEA)或心 室停博,不再常规推荐使用阿托品。对有症状 或不稳定的心动过缓,阿托品无效时,推荐使 用静脉注射变时激动剂来替代体外起博。
2010 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概要 承德市中心医院 程瑞年 电话:2027997
一、生存链由四环变五环
1、早期识别呼救 2、早期CPR 3、早期电除颤 4、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5、复苏后的进一步治疗
二、基础复苏由A-B-C转变的C-A-B
三、胸外按压:
1、具体办法:位置、频率、深度。
2、原则: 1.尽早开始 2.快速有力 3.连续不间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AHA CPR&ECC 指南》新亮点
《2010`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已经公开发表,该指南框架结构与《2005`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基本相似。

经过五年的应用实施,有相应的调整!
几个最主要变化是:
一、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
(1)尽早识别与激活EMSS;
(2)尽早实施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做胸外按压的CPR;
(3)快速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
(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二、几个数字的变化:
(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分改为“至少100次/分”
(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
(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
(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7)维持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
(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
三、整合修改了BLS和ACLS程序图
2010新亮点:《2010`心肺复苏&心血管急救指南》《2010`AHA CPR&ECC 指南》
《2010`AHA CPR&ECC指南》
成人CPR操作主要变化如下:
突出强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
保证胸外按压的频率和深度,
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保证胸廓完全回弹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
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
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
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6、避免过度通气
CPR操作顺序的变化:A-B-C→→C-A-B
★2010(新):C-A-B
即: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
●2005(旧):A-B-C
即: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
四、生存链的变化
★2010(新):
1、立即识别心脏骤停,激活急救系统
2、尽早实施CPR,突出胸外按压
3、快速除颤
4、有效地高级生命支持
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2005(旧):
1、早期识别,激活EMSS
2、早期CPR
3、早期除颤
4、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CLS)
应及时识别无反应征象,立即呼激活应急救援系统。

如无呼吸,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2010(新):
胸外按压先于通气
●2005(旧):
成人心肺复苏,首先开放气道,检查是否有正常呼吸,2次通气后再做30次胸外按压,如此循环
生命链变化原因原因:
1.胸外按压能够向心脏和脑提供重要的血流量,研究表明,心脏骤停时,患者经过抢救的生存率要比那些未作CPR的高。

2.动物数据表明,延误胸外按压会减少生存率,所以被延误的情况应最小化。

3.胸外按压不受体位的影响,可以即时进行,而定位头部和进行嘴对嘴呼吸都需要花费时间。

4.在双人抢救时,C-A-B的优势更突出,在第一个抢救者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第二个抢救者施行开放气道。

在开始做人工呼吸时,第一个30次胸外按压也就结束了。

5.不管是单人还是多人抢救,以胸外按压开始CPR不会推迟进行人工呼吸这点应该明确。

五、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
1. ★2010(新):
明确:如果旁观者没有经过心肺复苏术培训,可以提供只有胸外按压的CPR。

即“用力按,快速按”,在胸部中心按压,直至受害者被专业抢救者接管。

训练有素的救援人员,应该至少为被救者提供胸外按压。

另外,如果能够执行人工呼吸,按压和呼吸比例按照30:2进行。

在到达抢救室前,抢救者应持续实施CPR
●2005(旧):
没有区别抢救者是否受过培训。

2. 仅建议旁观者可以在指导下行胸外按压。

原因:
对于未受过培训的抢救者来说,通过电话,就可实行仅有胸外按压的CPR。

然而,经过训练的救援人员,还是应该胸外按压和通气同时进行。

3. 取消“一听二看三感觉”
★2010(新):
CPR中不再有“一听二看三感觉”。

30次胸外按压后,单人抢救者开放被救者的气道,并给予2次通气。

●2005(旧):
开放气道实施时CPR的前提。

气道开放后,通过“一听二看三感觉”来评估呼吸。

评估没有呼吸心跳后,在进行胸外按压!
原因:
按照心肺复苏术中C-A-B的顺序,对于没有意识,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的成人,应首先给予胸外按压。

因此,呼吸作为心脏骤停后简要检查的一部分,应放在胸外按压,开放气道,2次通气之后
4. 胸外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2010(新):
以每分钟至少100次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

≥100次/分
●2005(旧):
以每分钟100次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100次/分
原因:
按压次数,中断时间,决定了胸外按压的频率。

这也是影响正常循环和神经功能的重要因素。

在大多数研究中,胸外按压次数与存活率成正比。

作为CPR组成的重要部分,胸外按压不仅要把重点放在按压频率上,也要尽量缩短中断时间。

按压不足或频繁中断将会使每分钟的按压次数减少。

5. 胸外按压的深度:至少5 ㎝≥5cm
★2010(新):
成人胸骨下陷的深度至少5㎝≥5cm
●2005(旧):
成人胸骨下陷的深度4㎝-5 ㎝4-5cm
原因:
胸外按压通过挤压心脏增加的血流量,可以为脑和心脏提供氧和能量。

尽管建议按压时要用力按,快速按,从几年来的实际操作情况看,多数抢救者按压深度还是不够。

此外,现有科学表明,按压深度至少5 ㎝时比4 ㎝更有效。

介于这个原因,2010AHA规定了CPR和ECC胸外按压时的最小深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