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预防

合集下载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奶牛饲养方法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奶牛饲养方法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奶牛饲养方法【技术个人工作总结】很多人对奶牛的喂养没有一个正确的饲养方法,以下是本站小编分享的奶牛饲养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奶牛饲养方法喂奶牛的方法奶牛的饲料成本占70%,饲料的使用技术直接影响到养殖成本,因此配制奶牛日粮时,应结合当地饲料资源,既满足营养需要,又要降低饲料成本,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1.粗饲料占日粮比例:根据奶牛的生理特点,选择适当的饲料原料,以干物质为基础,日粮中粗料比例应在40%~70%,也就是说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应占干物质的15%~24%。

在泌乳早期粗料比例也应在40%,才会保证牛体健康。

2.精料喂量:在奶牛生产中,一般按奶牛维持需要3千克,然后每产3千克奶加喂1千克精料来确定。

食盐占精料的1%~2%。

3.采食量:为了保证奶牛有足够的采食量,日粮中应保证有足够的容积和干物质食量,高产奶牛(日产奶量20千克~30千克)干物质需要量为体重的3.3%~3.6%,中产奶牛(日产奶15千克~20千克)为2.8%~3.3%;低产奶牛(日产奶量10千克~15千克)为2.5%~2.8%。

4.奶牛预混料:在实际生产中,添加剂种类很多,用量极小,如果直接向配合饲料中添加,很难混匀。

因此在向配合饲料添加之前先将添加剂和合适的载体或稀释剂,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混合均匀,以增大体积,提高在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使微量的添加剂能够在配合饲料中均匀分布。

这种由一种或多种添加剂与载体和(或)稀释剂均匀混合后的混合物叫添加剂预混料,简称预混料。

奶牛的预混料包括单一预混料(如微量元素或维生素添加剂)和复合预混料(包括维生素、微量元素、小苏打等添加剂)。

它是一种不完全饲料,不能单独直接喂奶牛,预混料在奶牛精料中的用量一般为1%~5%,养殖户购买时应了解预混料所含成分,按配方需要购买。

为了方便使用,可购买复合预混料。

但由于复合预混料中的微量元素对维生素的破坏作用,因此购买时应选购在有效期内的产品,并且出厂时间越短越好。

春季奶牛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措施

春季奶牛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措施

春季奶牛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措施摘要: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物质生活基本保障,人们生活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对饮食产品需求更高,并且膳食营养更加均衡,而牛奶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成为当前人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产品。

基于这种情况下,我国奶牛养殖业规模扩大,更多企业及个人参与到奶牛养殖行业中,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充足的奶制品。

但是,奶牛饲养过程中,特别容易在春季受到疾病的影响,导致奶牛生长缓慢,产奶量降低,甚至部分奶牛出现死亡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养殖者的经济效益。

为更好保障奶牛健康成长,应当加强春季奶牛饲养管理,也要做好疾病预防措施,更好推动我国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

本文通过对春季奶牛饲养管理办法进行分析,明确各类疾病预防措施,为养殖奶牛提供参考。

关键词:奶牛;饲养管理;疾病预防引言:在春季对于奶牛饲养管理来说,会产生诸多影响[1]。

在该季节中,奶牛身体机能会有非常明显的变化,消化能力也会提升,能够有效增加产奶量,也可以保障牛奶品质提升,可以为养殖者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但是,春季也是各类疾病高发时期,很容易造成疫病大面积扩散,这对奶牛生长发育和产奶都会产生严重影响,一旦没有对疾病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就无法保障养殖者经济效益实现[2]。

因此,为保障养殖者经济收入增加,需要对饲养管理水平进行提升,也要对疾病进行有效预防,更好保障奶牛健康成长发育。

一、春季奶牛饲养管理措施奶牛在春季很容易产生疾病,既会对奶牛成长发育产生影响,也会出现产奶量降低、奶牛死亡等现象,直接给养殖者带来经济损失。

为避免此类情况出现,应当使用科学合理饲养管理办法,才能对疾病产生概率进行降低,有效保障奶牛健康成长发育[3]。

第一,加强饲料管理,合理搭配营养物质。

奶牛在成长期间中,对营养物质需求是不同的,这就需要严格按照奶牛生长需求,对饲料进行合理配置,充分满足奶牛生长发育的需求。

并且,也要关注到奶牛到生长速度,对饲料配比进行及时调整,同时要关注奶牛饮食习惯,合理选择饲料种类,确保奶牛进食量充足。

秋季奶牛常见疾病及防控注意事项

秋季奶牛常见疾病及防控注意事项

2019年第11期(总第268期) 疾病防治25秋季奶牛常见疾病及防控注意事项张忠梅(山东省阳谷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252300)中图分类号:S82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9)11-0025-02 根据笔者多年临床所见,在夏秋之交,气温变化大,天气忽冷忽热,奶牛抵抗力下降,加之入秋以后,气温适宜细菌生长繁殖,奶牛很容易被潜伏的病毒感染,容易患呼吸系统疾病。

1 常见疾病1.1 瘤胃鼓气 (1)原因:瘤胃鼓气多发生在入秋前后,其主要原因是牛突然一次采食了大量易发酵的青草、饲料,尤其是苜蓿等豆科牧草,在瘤胃细菌的作用下过度发酵,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引起牛瘤胃急剧膨胀,随后呈现反刍和嗳气障碍。

(2)症状:病初频发嗳气,嗳气停止以后,牛站立不安,瘤胃部触诊紧张而有弹性,叩诊有鼓音,听诊瘤胃蠕动音减弱,呼吸高度困难,反刍停止,心音亢进,可视黏膜呈紫色;后期病畜张口呼吸,全身出冷汗,回头望腹,步态不稳或卧地不起。

(3)预防:秋季用幼嫩青草喂牛时要掺些优质的干草。

(4)治疗:治疗原则是排气减压,制酵,除去瘤胃内的有害内容物,恢复前胃机能。

轻者可用1包烟叶丝和500ml 植物油混匀,灌服。

或者用鱼石脂加酒精灌服。

1次/d ,连用2d ;重者采用瘤胃穿刺手术,在牛左后腿前上,用套管针扎紧瘤胃缓慢放气、气排空后,用针管打入100ml 植物油。

最好在兽医的指导下进行。

1.2 肢蹄病 (1)奶牛在饲养过程中难免会有奶牛肢蹄病的发生,而一旦奶牛发生肢蹄病,就会直接影响产奶量,进而影响养殖效益。

(2)定期对奶牛的蹄部进行药浴。

为预防蹄部疾患,每1~2个月应对奶牛的蹄部进行一次药浴。

在奶牛舍出入口处设一消毒池,池内放入配制好的消毒液,药液的深度以淹没奶牛的蹄部为宜,让奶牛在出入牛舍时自行消毒。

也可每月用4%的硫酸铜溶液对奶牛的蹄部进行1~2次喷洒消毒,让药液浸透整个蹄部。

每年的4~10月为较佳药浴时间。

奶牛常见疾病有几种?奶牛4大常见疾病防治

奶牛常见疾病有几种?奶牛4大常见疾病防治

奶牛常见疾病有几种?奶牛4大常见疾病防治奶牛常见疾病有几种?奶牛常见疾病主要有奶牛乳房炎、奶牛肢蹄病、奶牛不孕症还有犊牛腹泻、皱胃位移以及胎衣不下等。

奶牛常见疾病有几种?奶牛常见疾病主要有奶牛乳房炎、奶牛肢蹄病、奶牛不孕症还有犊牛腹泻、皱胃位移以及胎衣不下等。

一、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方案在奶牛的养殖过程中,乳房炎疾病为常见。

一般来说,临床型乳房炎往往会导致产奶量迅速下降,并且此期间患病奶牛所产牛奶不可食用。

而一旦出现隐形乳房炎,不仅奶牛的产奶量以及产奶质量会急剧下滑,而且患病奶牛甚至还有可能逐渐无法泌乳。

相关数据统计,乳房炎所造成的奶牛产业损失比重极高,因此被列为重点防治对象。

调查显示,奶牛乳房炎的出现往往是由于细菌感染所致,因此这方面的预防管理也就显得相当重要。

首先,牛身、牛舍的清洁必须落实到位,保证养殖区及时的通风换气、垫草常更换以及粪便及时清理等;其次,在日常挤奶工作上,机器挤乳和手工挤奶都必须做好乳房擦洗清洁工作,并且设备的清洁与维护都要同步落实到位;后,日粮的配置必须保证营养均衡及饲喂标准,并尽量避免牛群打斗时造成乳房划伤,同时及时隔离患乳房炎的病牛,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或出现传染。

目前有很多的牛场都给奶牛进行药浴,定期浸泡奶牛的乳头,每次10~30秒,可有效防止细菌进入乳管内。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1.接种乳房炎疫苗乳房炎疫苗是一种预防乳房炎的疫苗,能有效地预防乳房炎,特别是隐性乳房炎的发生。

具体使用的方法为:肩部皮下注射3次,每次5毫升,第1次在牛干奶时注射1针,30天后注射第2针,并于产后72小时内再注射第3针。

能有效地预防乳房炎的发生。

2.乳头药浴停乳或临产前10天开始,每日1-2次,泌乳牛每次挤乳后进行1次,主要药浴药品为4%次氨酸钠,0.30%-0.50%洗必泰,0.20%过氧乙酸和0.50%-1%碘附等。

3.治疗在传统的抗生素疗法的同时结合中药疗法,效果明显。

可内服云苔子,按牛体形给250-300克的剂量内服,隔日1剂,3剂为1疗程。

奶牛常见病的发生与防治

奶牛常见病的发生与防治

奶牛常见病的发生与防治奶牛是人类重要的畜牧动物之一,但由于环境、饲养管理、饲料、疫情等多种原因,奶牛常见病的发生和防治成为了养殖户日常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以下将就奶牛常见病的发生原因、症状、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发生原因1. 环境因素奶牛生活环境的干净整洁对其健康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果牛舍卫生不佳,粪便积聚过多,空气不流通,就会导致细菌繁殖,引发奶牛疾病。

2. 饲养管理不合理的饲养管理也是奶牛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比如饲料配比不合理,营养不均衡;饮水不够干净、新鲜等都会导致奶牛的免疫力下降,易患疾病。

3. 饲料饲料中若含有发霉、变质、受污染等情况,奶牛摄入后极易引发消化道疾病。

4. 疫情传播奶牛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疫情的威胁,如果疫苗预防不足,疾病就会蔓延。

二、常见病及防治1. 乳房炎乳房炎是奶牛经常发生的一种炎症性疾病。

主要症状是乳房红肿、硬结、分泌物变糊状等。

防治措施包括:保持牛舍环境干净卫生,密切注意泌乳期奶牛乳房卫生,及时打疫苗预防乳房炎。

2. 肠道疾病奶牛的肠道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病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比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慢性病主要是由饲料不当引起的,比如消化不良、瘤胃功能紊乱等。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清理牛舍环境,定期检查牛只健康状况,保证饲料的新鲜和清洁。

3. 肺炎肺炎在冬春季节比较容易发生。

其主要症状是呼吸急促、食欲不振、体温升高等。

防治措施包括:保持牛舍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进行肺炎疫苗预防接种。

4. 疟疟病是由叮咬牛的昆虫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疾病。

主要症状是精神不振、食欲不振、产奶量下降等。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牛舍的卫生管理,定期对牛只进行驱虫处理。

6. 疱疹病疱疹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主要症状是鼻腔分泌物增多、食欲下降、背部生疼痒等。

防治措施包括:密切关注牛只的健康状况,隔离患病牛只,全面消毒,及时打疫苗预防。

以上介绍了奶牛常见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希望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

简述奶牛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简述奶牛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Y a n g z h i j i s h u在奶牛饲养与管理过程中,养殖人员应不断提高饲养管理技术,将各项有利于奶牛生长、提高牛奶产量与质量的措施落实到位,为保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提供保证。

本文简述了奶牛的饲养与管理措施,希望为奶牛养殖提供参考。

一、选择良种奶牛选择良种奶牛养殖,是保证养殖成功并获得理想经济效益的基础。

在选择奶牛时,一方面要选择良种奶牛,另一方面还要选择好奶牛的个体。

奶牛品种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良种奶牛具有产奶能力高的优势,只要做到科学饲养和管理,年产奶量最高可达10吨左右。

品种确定后还要选择优质个体,主要从外形上进行选择,牛奶产量高的奶牛一般都是体形高大,四肢粗壮,腹围丰硕,背部平直,乳房发达,泌乳量大,奶头突出,具备前窄后宽的形体,而且奶牛身体健壮无病。

二、饲养技术措施1、犊牛在奶牛的临床生产期,需在2-3个月内为犊牛断奶。

刚刚断奶的犊牛要用牛初乳哺育,确保其吸收丰富的营养,增强犊牛的体质。

这样哺育一周的时间后,即进入正常的生产期,此时犊牛可以对饲料和草料进行自行采食。

犊牛断奶时间超过30天后,可对犊牛的饲养方法进行调整。

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同时,可将哺乳量适当减少,加大饲料的投喂量,要确保犊牛食用的饲料干净卫生、营养丰富。

2、围产期母牛进入围产期以后,要及时调整母牛的饲料,将主要日粮替换为优质的干草料。

分娩前半个月左右,应适当提高精饲料的投喂量,同时将粗饲料的投喂量减少。

母牛待产期应做好充分的准备,用红糖、麦麸与温水拌匀,稍添加适量的食盐,进行投喂。

生产期间应配制易消化的精饲料,并适当增加饲料量,以保证母牛的分娩状态。

3、泌乳期为保证奶牛泌乳期产奶量的提高,此期的饲养应注意为奶牛提供充足的高蛋白质营养饲料及高能量饲料,同时还要投喂优质的草料,提高奶牛的进食量,使奶牛产奶保持高水平。

在进入泌乳中期以后,奶牛的产奶量会逐渐降低。

此时应继续保持营养饲料的供应,确保奶牛的营养均衡,使奶牛尽量维持较高的产奶量,避免使产奶量大幅度降低。

奶牛日常饲养管理

奶牛日常饲养管理

奶牛日常饲养管理一、选养优良牛种。

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品种的选择,品种以中国的黑白花奶牛为主,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可以利用美国优质奶牛品种荷斯坦为父本,进行杂交改良。

另一方面要做好奶牛个体的选择。

乳用牛的体型,其侧望、俯望、后望的轮廓均趋于三角形,后躯显著发达。

被毛细、短、光泽、皮薄、有弹性。

皮下脂肪少,血管显露,乳房发育充分,呈圆形。

乳头分布均匀,呈圆柱状,粗细长短适中,乳静脉粗大而多弯曲,乳井大而深,个别奶牛出现3个或3个以上乳井,这是乳静脉分支多的标志,这类奶牛一般产奶量都高。

在购买时还要做好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的检查。

二、科学饲养高产奶牛饲养的重点是尽量降低营养负平衡,保证瘤胃功能的正常,维护奶牛健康,以获得稳产高产。

1. 饲料营养平衡严格按照高产奶牛饲养标准配制饲料,满足各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尤其要注意干物质的采食量,保证能量、粗蛋白质、粗纤维、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的供给。

2. 精饲料量严格控制日粮中精饲料比例过高会给奶牛消化器官和肾脏带来很大负担,易引起瘤胃酸中毒和患多种代谢病、生殖病以及肢蹄病。

整个泌乳期,精饲料比例要控制在40%~60%之间,即使在泌乳高峰期,精饲料比例也不要超过60%。

3. 饲喂优质粗饲料给予优质粗饲料可有效维护高产奶牛的健康。

在优质干草数量少,粗饲料以青贮玉米秸秆为主的地区,应有计划地推广种植苜蓿、沙打旺等优质牧草,并采取玉米整株带穗青贮,以提高粗饲料品质,满足高产奶牛稳定高产的营养需要,使日粮干物质中粗纤维的比例控制在15%~17%之间,使日粮精粗比控制在1∶1左右。

4. 加喂过瘤胃蛋白和过瘤胃脂肪为最大限度地降低能量负平衡,需在高产奶牛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过瘤胃蛋白质和过瘤胃脂肪。

常用的过瘤胃蛋白有保护性氨基酸、全脂膨化大豆和全棉籽;常用的过瘤胃脂肪有植物油、脂肪酸钙、棕榈酸钙等。

禁止使用动物性过瘤胃蛋白质和动物性油脂。

油脂会影响奶牛瘤胃微生物的发酵活力,添加量不宜过高,以占日粮的3%为宜。

奶牛的饲养管理知识

奶牛的饲养管理知识

1、犊牛哺育、犊牛出生后1 小时后喂给初乳,一周后开始补喂饲料(开食料)和优质县城干草,开食料按玉米30%, 小麦麸25%,豆粕30%,食盐2%,碳酸氢钙2%,小苏打1% 预的比例配制,让犊牛自由采食,在犊牛舍放置清洁饮水,让犊牛自由饮用,舍内温度保持在10℃-24℃范围;达 60 日龄每日采食精饲料 1 千克摆布时断奶;断奶牛精料增加到每天1.5—2 千克,优质粗料自由采食, 7 月龄后转为青年牛饲养。

2、青年牛饲养。

断奶至 30 月龄称青年牛,以青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的原则饲喂 ,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供应。

成牛母牛分干奶期、围产期、泌乳期三个不同饲养阶段进行饲养: (1)干奶期。

怀孕母牛在预产期前 60 天摆布住手挤奶,称作干奶期,干奶前几天少喂或者停喂多汁青绿饲料,控制饮水,增喂粗饲料;在最后一次把乳房中奶挤净后在 4 个乳头内注入干乳油剂 ,并药浴后再也不挤奶,若乳房浮现红、肿、热、痛,则视情况进行第二次干奶或者治疗后再干奶。

(2) 围产期,产前 15 天起逐渐增加精料喂量,日粮精粗饲料比为 40:60,注意钙的喂量应产前低钙,产后高钙,预防产后瘫痪;产后喂给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分娩后1—2 小时第一次挤奶不宜挤得太多 ,只要够犊牛吃就可以了 ,以后每天逐渐增加,到第三天后才挤净乳房中乳。

(3)泌乳期。

是一泌乳高峰期额外增加 1—20%的精饲料,特别是第一、二胎的母牛;二是泌乳中期(产后 101—200 天),日粮精粗饲料比 50:50。

粗纤维不低于 17%;三是泌乳后期(产后 201 天至干奶)日粮精粗饲料比为 40:60,粗蛋白质 12%,粗纤维不低于 18%。

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不同生产水平的牛只分群饲养,赋予不同的饲料配方和不同的喂量;喂料先粗后精 ,或者可采用全混合粮饲喂法饲喂,即将切短(2.5 厘米摆布)的粗饲料和精饲料、青贮饲料以及各种添加剂等混合在一起,充分拌和饲喂;每天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并使牛只保持充足的舍外运动;牛舍内高温季节注意防暑降温,寒冷季节保温防寒;根据膘情及时调整饲料供应和饲养管理;每天观察发情表现与发情状况,适时配种;保持正确卫生的挤奶操作习惯,避免乳腺炎发生,保证生奶卫生.奶牛普通在 8—12 月龄、达成牛体重 45%时浮现初次发情,称初情期,12—14 月龄达性成熟配种适龄时间为 16—18,月龄,体重达成年的 70%或者 375 千克体成熟时,才干配种。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奶牛是人类的重要乳制品来源,保持奶牛的健康对于生产高质量奶制品至关重要。

但是奶牛也会面临各种疾病,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牛奶的质量和产量,对牛舍卫生也会造成威胁。

下面是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预防控制方法。

1. 乳房炎乳房炎是由病原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疾病,主要症状是乳房肿胀、红肿、渗出脓液和发热等。

预防乳房炎的方法包括:保持牛舍卫生,避免表面污染;及时发现和治疗乳房炎患牛;合理运动乳牛,避免乳牛乳房挤压和受伤;定期检查和清洁乳房和乳头。

2. 枯草病枯草病是由厌氧和兼性厌氧菌污染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主要症状是牛腹泻、食欲减退和减少奶产量等。

预防枯草病的方法包括:保持牛舍整洁;避免饮水受到污染;合理饲喂,避免饲料变质;及时发现和处理受感染的牛。

3. 牛羊痘牛羊痘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疾病,会导致牛身上出现水疱和溃疡等皮肤损伤。

预防牛羊痘的方法包括:定期检查牛的皮肤和病史;及时隔离受感染的牛,避免传播病毒;加强环境卫生,避免卫生条件差的环境导致病毒传播。

4. 牛角质瘤牛角质瘤是一种皮肤生长,在牛的眼睛、鼻子和牙齿周围位置最常出现。

这种瘤体数量可能很多,大小不同。

预防牛角质瘤的方法包括:避免牛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环境卫生,避免细菌的污染;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有毒的饲料。

5. 肺炎肺炎是由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在冷季和潮湿环境下发生概率较高。

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鼻涕和呼吸急促等。

预防肺炎的方法包括:保持牛舍的通风和卫生;减少环境湿度;避免牛受到寒冷天气的侵袭;及时发现和治疗患牛。

总之,预防奶牛疾病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牛舍卫生、合理饲养、保证环境卫生和免疫接种等。

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牛,隔离受感染牛,加强牛群的管理和监控也是必要的。

只有持续地进行防疫工作,控制奶牛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才能保证高质量的牛奶和奶制品。

试析奶牛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试析奶牛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试析奶牛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作者:刘帆王昆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15期牛奶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的营养品,利用牛奶加工的食品随处可见。

奶牛饲养产业在我国方兴未艾,处在持续发展之中。

在奶牛的饲养中,由于多种因素,造成奶牛患病不可避免,如果防治不利,将会给养牛场和养牛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做好奶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

本文就奶牛常见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一、呼吸系统疾病1、常见病种类及症状奶牛在饲养过程中,如果牛舍内大量存在病毒病菌或有害气体,且空气中带有病毒的粉尘过多等,都有可能导致奶牛的呼吸道受到感染,而患上呼吸系统疾病。

奶牛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传染性,而且导致奶牛的病死率也很高。

①肺结核。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

奶牛患此病后,会在多组织器官上形成肉芽肿大,结节钙化、坏死。

病牛会逐渐消瘦,持续咳嗽,呼吸不畅。

②传染性胸膜肺炎。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发后会出现咳嗽、消瘦、食欲减退、反刍迟缓等症状,而且会伴有发热现象。

有的病牛症状不明显。

奶牛的传染性胸膜肺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是由急性转化形成的。

2、防治措施①要注意清理并保持好牛舍的环境卫生,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对牛舍进行消毒。

②针对奶牛的肺结核病,要做好预防措施,应加强对奶牛进行检疫和饲养环境的监测,严禁疫病传入,防止疫情传播。

对病牛应进行科学的判断,对无治疗意义的病牛就不要浪费精力和成本进行治疗了,可对其淘汰。

有治疗价值的,可进行药物治疗,主要使用异烟胼、利福平、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

③针对奶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应做好事先预防,禁止从疫区引进奶牛,并进行严格检疫和环境监测,经常对牛舍进行消毒灭菌。

对已经长到6个月以上的奶牛,每年可接种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弱毒菌苗一次,提前做好防病工作。

治疗时可采用泰乐菌素、硫酸卡那霉素等药物。

对已经确诊的病牛可选择淘汰,无需治疗。

二、消化系统疾病1、常见病种类及症状奶牛的消化系统疾病是由于饲养和管理不善引起的,在饲料配置中缺乏合理的营养成分,饲喂方式不当等,都会引起消化系统的疾病。

奶牛常见病的发生与防治

奶牛常见病的发生与防治

奶牛常见病的发生与防治奶牛是人们重要的经济家畜之一,因其产奶量大,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为了保证奶牛的产量和品质,对奶牛的生产管理尤为重要,其中疾病的防治是重要的一环。

本文就奶牛常见病的发生与防治进行简要介绍。

一、病毒病1.乳房炎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由乳腺炎支原体或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引起。

乳房炎患病后,会引起奶牛乳量下降,奶筛、奶质不正常等问题,对奶牛的生产和健康造成极大影响。

防治乳房炎的关键在于预防,要保证奶牛饲养和管理的卫生条件和个人卫生习惯,同时加强预防针对性的消毒措施。

2.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牛皮糙、蹄足痛、口疮等症状,对奶牛的健康和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

预防口蹄疫的关键是做好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避免感染,同时提高奶牛自身免疫力,对奶牛进行常规的疫苗接种和防治等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二、细菌病奶牛肺炎主要由巴斯德氏杆菌、链球菌、支原体等细菌感染引起,多在冬春季节高发。

肺炎对于奶牛的效益和健康都是十分不利的,严重的肺炎会导致奶牛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问题,因此防治肺炎是保证奶牛产量和品质重要的措施之一。

治疗肺炎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同时加强卫生管理,减少误食异物等情况发生。

2.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奶牛淋巴结肿大、压痛、痉挛和局部红肿等症状。

淋巴结结核的防治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和诊断,同时加强预防措施,为奶牛定期做结核菌试验,避免感染,同时保持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三、寄生虫病1.牛虱病牛虱病是由各种牛虱引起的疾病,对奶牛危害很大,能引起奶牛毛发稀疏、精神抑郁、食欲下降、乳量减少等不良情况。

牛虱病的防治需要密切控制蝇类、老鼠、犬类等灰尘的卫生及消毒工作,同时定期对奶牛进行药物预防和足部清洁除虱等有效措施。

2.肠道寄生虫病肠道寄生虫病包括圆线虫病、细小的自由生存的原生生物病、肠袋吸虫病等,这些病虫在奶牛的肠道中吸收营养和消耗能量,会导致奶牛体力下降和营养不良等问题。

奶牛的分群和饲养管理

奶牛的分群和饲养管理
病弱奶牛
指存在健康问题的奶牛,需要特别关 注饲养管理,及时治疗和护理,保证 其健康恢复。
02
饲养管理
饲料管理
01
02
03
饲料种类
根据奶牛不同生长阶段和 产奶量,提供适量的粗饲 料、精饲料和多汁饲料, 以满足奶牛的营养需求。
饲料品质
确保饲料新鲜、无霉变、 无农药残留,并定期检测 饲料营养成分,以确保饲 料品质。
感染疾病的风险。
饲养密度
合理控制牧场饲养密度,保持 适当的空间和资源分配,以提 高奶牛的舒适度和生产效益。
废弃物处理和再利用
废弃物分类
将奶牛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 处理,如粪便、尿液、污水等

无害化处理
采用适当的无害化处理技术, 如堆肥、厌氧发酵等,将废弃 物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的肥料、 燃气等资源。
再利用价值
保新鲜空气的供应。
光照管理
合理控制牛舍内的光照 时间和强度,以满足奶 牛的光照需求,促进其
健康生长。
牧场环境管理
01
02
03
04
草场选择
选择适宜的草场,保证草质优 良、水源充足,以满足奶牛的
采食需求。
轮牧计划
制定合理的轮牧计划,合理利 用草场资源,避免过度放牧和
草场退化。
疫病防控
加强疫病监测和防控,定期进 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降低奶牛
废弃物处理
妥善处理牛场产生的废弃物,如牛粪、 废水等,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 危害。
05
环境管理
牛舍环境管理
温度控制
保持牛舍内的温度适宜, 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 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
性能。
湿度调节
维持牛舍内的湿度在适 宜范围内,避免过湿或 过干的环境对奶牛造成

养牛与牛病防治-9.2-牛常见病的防治

养牛与牛病防治-9.2-牛常见病的防治

食道阻塞
鉴别诊断
表现流涎、拒食、咀嚼障碍的疾病: 口炎、口蹄疫、牛恶性卡他热、有机磷中毒。
表现明显吞咽障碍的疾病: 咽炎、食道炎、食道狭窄、破伤风。
食道阻塞
治疗 原则:解除阻塞,疏通食道,消除炎症,加强
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措施: 保守疗法:挤压法、下送法、打气法、打水法。 手术疗法
防制 注意饲养管理,块根或棉籽饼类饲料要加工切 碎后再喂,并防止牛偷食大块饲料。
2.草料质量低劣:由于纤维粗硬,刺激性强,难于 消化,常常导致前胃弛缓。
3.饲料变质:受过热的青饲料,冻结,变质,霉败 ,易导致消化障碍而发生本病。
4.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饲料日粮配合不当,矿 物质和维生素缺乏,特别是缺钙,引起低血钙 症,影响到神经体液调节机能,成为前胃弛缓 主要发病因素之一。
5.饲养失宜:无一定饲养标准,不按时饲喂,饥 饱无常;或因精料过多,饲草不足,影响消化 功能;或突然加大喂精料、突然变换,任其采 食,都易扰乱其消化机能,而成为本病的发病 原因。
辨别牛是否健康的简易方法
(1)食欲旺盛是牛健康的最可靠特征。一般情况下,只要生 病,首先就会影响到牛的食欲,每天早上给料时注意看一下 饲槽是否有剩料,对于早期发现牛的疾病是十分重要的。
(2)反刍的好坏能很好的反映牛的健康状况。健康牛每日反 刍8小时左右,特别是晚间反刍较多。一般情况下病牛只要开 始反刍,就说明病情有所好转。
放牧转变为舍饲,或饲料突然变换,饲料质量低劣,缺乏 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或因饲养不正规等均可引 起。此外,患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皱胃积食或便秘等也 可继发此病。
瓣胃阻塞
症状
患牛精神沉郁,鼻镜干燥、食欲、饮欲、反刍减少,最后废 绝,前胃蠕动音减弱、消失,触诊和叩诊瓣胃区疼痛,嗳气 减少,并出现慢性臌气。排粪减少,粪干硬、色暗,呈算盘 珠或栗子状,表面附有黏液,后期排粪停止。

奶牛的饲养管理及防控措施

奶牛的饲养管理及防控措施

奶牛的饲养管理及防控措施随着人们对奶制品需求的增加,奶牛的饲养管理及防控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饲养管理1. 饲料供应:奶牛的饲料应保证充足,饲料种类要丰富多样,包括粗饲料和浓饲料。

粗饲料可包括青贮料、干草等,浓饲料可包括玉米、豆饼等。

同时,饲料应保持新鲜,避免霉变。

2. 饮水管理:奶牛每天需要大量的饮水,应确保饮水的清洁和充足。

饮水槽应定期清洗,保持水质清新。

3. 牛舍环境:牛舍的环境要保持干燥、通风和清洁。

牛舍的地面应舒适,铺设合适的垫料,以减少奶牛蹄部受伤和疲劳。

4. 定期体检:定期对奶牛进行体检,包括体温、体重、乳腺等方面的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奶牛的健康。

二、疾病防控1. 疫苗接种:奶牛需要定期接种疫苗,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疫苗包括口蹄疫、乳房炎等。

2. 卫生防控:保持牛舍的卫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定期清理牛舍,消毒工具和设备,防止病菌传播。

3. 饲料卫生:饲料的质量对奶牛的健康至关重要。

饲料应保持干燥,避免霉变,防止细菌滋生。

4. 疾病监测:定期对奶牛进行疾病监测,及时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隔离患病牛只,防止病菌传播。

5. 饲养条件:奶牛的饲养条件要符合健康需求。

保证奶牛有足够的空间活动,避免过度拥挤和应激。

6. 疫病治疗:一旦发生疫病,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滥用药物。

总结起来,奶牛的饲养管理及防控措施是确保奶牛健康和生产的基础。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科学的疾病防控,可以提高奶牛的生产能力和免疫力,保障奶制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奶牛饲养过程中,养殖户要时刻关注奶牛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益和健康水平。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和执法,确保奶牛饲养过程中的合法合规。

只有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严格的疾病防控措施,才能实现奶牛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奶牛是重要的畜牧动物,但由于环境、饲养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奶牛常常容易患上一些疾病。

以下是奶牛常见的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1. 乳房炎: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预防乳房炎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定期对奶牛进行乳房清洁和消毒,对乳房有异常的奶牛要及时隔离和治疗,同时要保持奶牛的饲养环境清洁卫生。

2. 饮食性疾病:奶牛因饮食不当易患疾病,如饥饿性胃炎、酸中毒等。

预防这些疾病的方法是合理配料,定期检测饲料品质,适量给予高质量的饲料,并保证奶牛的进食量和进食速度合理。

3. 消化系统疾病:奶牛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有瘤胃酸中毒、胃留服等。

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方法包括合理饲喂和管理,如定期分妥喂养,适量添加酸碱盐,提供充足的饮水等。

4. 呼吸系统疾病:奶牛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有乳突炎、气管支气管炎等。

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是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保持合适的饲养密度,加强疫苗接种,合理消毒等。

5. 繁殖系统疾病:奶牛常见的繁殖系统疾病有子宫炎、子宫脱垂等。

预防繁殖系统疾病的方法是定期对奶牛进行常规检查,加强疾病预防接种,白天操场喂养。

6. 脚和蹄疾病:奶牛常见的脚和蹄疾病有蹄间浸泡病、蹄炎等。

预防脚和蹄疾病的方法是保持干净的环境,定期修剪和清洁蹄壁,定期喷洒药液消毒等措施。

7. 传染病:奶牛容易感染一些传染性疾病,如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等。

预防传染病的关键是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加强动物隔离管理,保持环境清洁,避免交叉感染等。

为了保障奶牛的健康,饲养过程中要注重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保持卫生和饲养管理的良好水平。

对于奶牛常见的疾病,要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加强疫苗接种和防疫工作,做好疾病防控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奶牛患病,促进奶牛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规模化奶牛养殖常见疫病及其防治

规模化奶牛养殖常见疫病及其防治

规模化奶牛养殖常见疫病及其防治规模化奶牛养殖是近年来农业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它以其高产、高效、高质的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大,奶牛疾病防控成为了养殖户们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了解奶牛养殖常见的疫病及其防治方法对于提高奶牛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奶牛养殖常见疫病1、乳房炎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中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

其症状包括患乳房肿大、硬结、皮肤发红等,并会导致乳汁中有异味、变质。

乳房炎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乳品质量,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脚部疾病脚部疾病主要包括蹄膜炎、蹄疾病等,是奶牛养殖中常见的疾病。

其症状包括蹄部肿胀、渗血、脚疼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奶牛无法行走,影响牛只的产奶和生长发育。

3、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血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尿路梗阻、尿毒症甚至死亡。

4、肠胃疾病肠胃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肠炎、肠炎等,其症状包括粪便稀薄、腹泻、食欲不振等,严重时会影响奶牛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

二、常见疫病的防治方法1、乳房炎的防治(1)保持乳房清洁,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2)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奶牛;(3)合理饲养,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4)定期进行乳房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2、脚部疾病的防治(1)保持牛舍清洁,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2)改善牛舍地面,保持牛棚干燥;(3)为奶牛进行定期的蹄部保健;(4)为奶牛提供良好的饲料和水源,增强免疫力。

4、肠胃疾病的防治(1)科学合理饲养,避免饲料中毒;(2)定期进行肠胃功能检查;(3)提供干净卫生的饮水和饲料;(4)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牛群健康。

三、规模化奶牛养殖的疫病防控措施1、加强养殖环境的管理提高牛舍内的卫生条件,保持干燥和通风,减少疫病传播的可能性。

2、做好饲养管理工作科学配饲料,保证奶牛获得充分的营养;定期给奶牛进行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清洁,增强免疫力,减少疫病的发生。

3、加强病害监测和早期预警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体系,加强对奶牛疫病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控制疫病的传播。

什么是奶牛“两病” 如何检疫、防治与治疗

什么是奶牛“两病” 如何检疫、防治与治疗

什么是奶牛“两病” 如何检疫、防治与治疗奶牛“两病”是指奶牛的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

这两种病都是人兽共患病,对人类和奶牛的危害都很大。

本文介绍奶牛“两病”如何检疫、防治与治疗,供参考。

一、什么是奶牛“两病”奶牛的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俗称“两病”,均属于人畜共患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

开放性的结核病牛,通过排出的气体、唾液、痰、粪尿、乳汁和生殖道分泌物等污染空气、土壤、水源、饲料、牛舍、用具等,并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直接或间接地传染其他牛或人。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

传染途径是病牛或带菌牛,通过消化道、损伤或完整的皮肤、黏膜、结膜和交配而互相感染。

二、为什么要对奶牛进行“两病”检疫由于“两病”不但影响奶牛的健康,而且可能感染人,所以,防止牛只感染,及时处理已感染牛,是预防传染到人的非常重要的手段。

定期对所有牛进行“两病”检测(一般在春秋两季),可以及时发现感染牛,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杜绝这两种病在人类的传染。

“两病”检疫,由县级以上兽医站或授权单位负责执行,对出现阳性反应的牛只,应停止在牛群间调动,而立即隔离、扑杀。

三、奶牛"两病"的防治与治疗原则1.接受动物防疫监督部门的管理,定期完成对"两病"的检疫监测。

2.在当地动物防疫部门监督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结核病(用结核菌素试验--皮内注射及点眼)和布鲁氏病(采血送检--试管凝集法)检验,检出阳性牛应立即淘汰。

3.引进奶牛必须了解产地疫情,坚决不从"两病"疫区场引进奶牛。

对非疫区也要当地动物防疫部门近一个月内的检疫证明。

运回后,仍应隔离至少3个月,并经再次检疫证明为阴性者方可转入大群饲养。

4.对场内工作人员,每年定期进行1~2次健康检查。

对发现有两病患牛应及时调出并给予治疗,同时对牛群进行全面检查。

5.保持牛场内环境卫生并定期进行消毒。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

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
奶牛作为重要的经济动物,其健康问题直接关系到养殖业的发展和奶制品的质量。

下面我们将介绍奶牛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

一、乳房疾病
1. 乳腺炎:乳腺炎是奶牛常见的乳房疾病。

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引起乳腺组织发炎。

防治方法包括保持乳房清洁卫生、定期进行乳腺保健、规范饲养管理以及使用符合规定的抗生素治疗等。

2. 乳房肿瘤:乳房肿瘤在奶牛中较为常见,其中以乳腺腺瘤、硬化纤维瘤、脓肿等为主。

防治方法主要是做好防疫工作、保持乳房清洁卫生、规范饲养管理以及及时治疗等。

二、消化系统疾病
1. 瘤胃发酵失调:瘤胃是奶牛消化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位,如果瘤胃发酵失调,会导致奶牛食欲下降、拉稀等。

防治方法包括加强瘤胃发酵调节、保持饲喂规律以及给予合理的饲料等。

2. 肠道病:奶牛肠道病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防治方法包括加强卫生管理、控制饲料中细菌含量以及预防应激等。

2. 鼻炎:鼻炎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防治方法包括加强卫生管理、合理饲养管理、对发病牛鼻腔进行适时清洁治疗等。

四、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2. 产后瘤:奶牛在产后容易患上产后瘤,防治方法包括加强产后减肥、规律饲养管理、适量补充维生素等。

总之,奶牛疾病的防治离不开健康管理和规范饲养,只有加强检查、科学喂养、加强卫生消毒以及及时治疗疾病,才能够使奶牛健康生产,保障奶制品的质量和安全。

奶牛场饲养员工作总结

奶牛场饲养员工作总结

奶牛场饲养员工作总结奶牛场饲养员工作总结奶牛场饲养员是负责照顾奶牛的专业人员,他们的工作涉及到饲料配制、饲养管理、疫病预防和治疗、生产监控和配种等方面。

对于一个奶牛场而言,饲养员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他们的工作能够直接影响奶牛的产量和健康状况,从而影响整个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总结奶牛场饲养员的工作。

一、饲料配制奶牛的饲料配制是奶牛场饲养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饲料的配制直接关系到奶牛的营养摄入和健康状况。

在配制饲料时,饲养员需要根据奶牛的生理特点和不同生产阶段的需要,选用合适的饲料原料进行混合,合理搭配饲料比例,保证奶牛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能量,从而提高产量和健康状况。

二、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奶牛场饲养员的重要职责之一,饲养管理包括饮水管理、环境卫生、疫病防控、生产监控等方面。

饲养员需要定期检查牛舍的卫生状况,保持牛舍的干净和整洁,防止疫病的传播。

同时,饲养员需要关注奶牛的生产情况,定期进行生产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后问题,保证牛群的健康状况。

三、疫病预防和治疗疫病预防和治疗是奶牛场饲养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奶牛容易感染多种疫病,如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等。

饲养员需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同时及时发现疾病的发生,并进行治疗,保证奶牛的健康状况。

四、生产监控和配种生产监控和配种是奶牛场饲养员的重要工作之一,饲养员需要定期进行生产监控,记录奶牛的产奶量和产奶周期,分析产奶数据,并进行配种。

饲养员需要根据奶牛的生产情况和优良基因的遗传特点,选择合适的种牛进行配种,保证下一代奶牛的产量和品质。

五、总结奶牛场饲养员是奶牛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奶牛的产量和健康状况,对于奶牛场的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饲养员的工作内容涉及到饲料配制、饲养管理、疫病预防和治疗、生产监控和配种等方面,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在日常工作中,饲养员需要认真负责,积极配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奶牛场的发展和健康作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犊牛的培育工作是养牛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在饲养管理上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以保证犊牛的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

犊牛的接生:母牛分娩时,应先检查胎位是否正常,遇到难产及时助产。

胎位正常时尽量让其自由产出,不强行拖拉。

犊牛出生后应立即清除口鼻黏液,尽快使小牛呼吸,并轻压肺部,以防粘液进入气管。

接着,将犊牛的脐带在距离腹部10厘米处剪断,用5%的碘酒浸泡1分钟-2分钟,进行消毒。

犊牛身上其他部位的胎液最好让母牛舔干净。

尽快喂上初乳:初乳对增强犊牛抗病力起关键作用。

一般做到在产后1小时-2小时内犊牛能够饮到占体重6%的初乳。

第二次饲喂应在出生后6小时-9小时,每天即挤即喂,保证奶温。

变凉的初乳可用水浴热水加热,明火能破坏其营养成分。

合理饲喂犊牛:1、定质喂给犊牛的奶必须是健康牛的奶,忌喂劣质或变质的牛奶,也不要喂患乳房炎牛的奶。

2、定量按体重的8%-10%确定,哺乳期为2个月时,前7天5公斤,8天-20天6公斤,31天-40天5公斤,41天-50天4.5公斤,51天-60天3.7公斤,全期喂奶300公斤。

3、定时要固定喂奶时间,严格掌握,不可过早过晚。

4、定温指饲喂乳汁的温度,一般夏天掌握34℃-36℃;冬天36℃-38℃。

饲料的饲喂:从出生后1周开始,在犊牛栏的草架上添入优质干草,任其自由咀嚼,练习采食。

出生10天后,可训练犊牛吃精料。

开始时可将精料涂抹在犊牛的口角、鼻或在奶桶内放入10克-20克(1两=50克),任其自由舔食。

数日后可增加至80克-100克。

1月龄时喂料250克-300克,2月龄时喂500克左右。

精料采食的训练是能否实现早期断奶的关键,犊牛喂料要注意料量适当。

在犊牛出生1周后,可以诱导其饮水。

最初可先在水中加少量乳液,以引诱其饮喝。

10天以内给36℃-37℃温开水,10天以后给以常温水,但水温一般不能低于15℃。

断奶技术:犊牛的哺乳期一般为两个月,日喂奶3次。

生长良好的犊牛可在40天时改为日喂两次,喂奶4公斤-4.5公斤,50天时改为日喂一次,喂奶3公斤-3.5公斤。

犊牛在任没有吃奶要求为止。

怎么给新生犊牛喂有益菌酸奶是喂犊牛最好的一种保健食品,具有好的抑菌作用,增进食欲,保护肠黏膜,增加胃肠有益菌的数量,阻止肠道病原微生物生长和繁殖,可控制下痢的发生。

用乳酸菌把牛奶发酵成酸奶喂,应从出生后当天就开始喂,日喂3次,每次喂200毫升~300毫升,治疗量增加一倍以上,有病可治,无病可防。

犊牛喂料应“四看”一看食槽犊牛没吃净食槽内的饲料就抬头慢慢走开,说明喂料过多;食槽底部和壁上留下像地图一样的料渣舔迹,说明喂料量适中;食槽内被舔得干干净净,说明喂料量不足。

二看粪便犊牛所排粪便日渐增多,粪便比全部吃奶时稍稠,说明喂料量正常;犊牛排出的粪便形状如粥,说明喂料量过多;犊牛排出的粪便像泔水一样稀,并且臀部沾有湿粪,说明喂料量太多或饮水太凉,这时要停喂,并在以后的饲料中添加玉米粉、麸皮等。

三看食相固定饲喂时间,十多天后犊牛就可形成条件反射,以后每天一到饲喂时间,犊牛就会跑过来寻食,这说明喂料量正常;如果犊牛吃净食料后,在饲喂室门前徘徊,不肯离去,说明喂料量不足;喂料时犊牛不愿到食槽前,饲养员呼唤也不理会,说明上次喂料过多,或犊牛可能患有疾病。

四看肚腹喂食时,如果犊牛腹陷明显,不肯到食槽前吃食,说明犊牛可能受凉感冒,或是患了伤食症;犊牛腹陷明显,食欲也很强烈,但到食槽前只是闻闻,一会儿就走开,说明饲料不适口,饲料湿度过高或过低;犊牛肚腹膨大,不吃食,说明上次吃食过多,停喂犊牛饲养的注意事项一次即可好转。

一、清除粘液犊牛出生后,应首先清除口及鼻部的粘液,以免妨碍呼吸;其次是略擦试其体躯上的粘液,并将它放在母牛前面,让母牛舔干犊牛身上的羊水,这有利于子宫收缩复原,便于排出胎衣。

二、处理好脐带犊牛生后一定要处理好脐带,如脐带已断裂,可在断端用百菌洁净充分消毒;未断时可在距腹部6~8厘米处用消毒剪刀剪断,然后充分消毒。

三、哺乳卫生管理犊牛初生后2周内宜用带有橡皮奶嘴的奶壶哺乳,这样的哺乳器,犊牛只有用力吮吸才能吃到奶,也就会使唇、舌、口腔与咽汁全部流入真胃。

同时,由于吮吸速度较慢,乳汁在口腔中与唾液混匀,到真胃时凝成疏松的乳块利于消化。

3周龄后瘤胃中已形成微生物区系,就可对乳汁进行正常发酵了,也就可以用奶桶喂了。

每次饮完奶后,喂奶用具应及时洗净,用前消毒,及时地用干净毛巾将残留乳汁擦净,并用颈枷夹住,待其干燥后再放开犊牛,以免形成舔癖。

四、犊牛舍的卫生管理初生期犊牛是放在护仔栏内,初生期结束后转入犊牛舍。

要求护仔栏在产犊前进行充分消毒,并铺上厚厚的垫草,犊牛栏也要做到定期消毒,保持舍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阳光充足。

五、运动与光照犊牛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时期,运动显得更重要。

一般情况下生后10天就要将其驱赶到运动场,每天进行半小时~1小时的驱赶运动,1月龄后增至2~3小时,分上、下午两次进行。

光照可增加淋巴球吞噬细胞的数量与活性;还有试验证明光照可提高日增重5.2%。

六、皮肤卫生要坚持每天刷拭皮肤,能促进皮肤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增强代谢作用,提高饲料转化率,有利于犊牛的生长发育。

同时借助刷拭,还可保持牛体清洁,防止体表寄生虫滋生和养成犊牛驯良的性格。

七、调教管理管理人员必须用温和的态度对待犊牛,经常抚摸犊牛,按摩乳房,刷拭牛体,测量体温与脉搏,日子久了,就能养成犊牛驯良的性格。

八、疫病防治进行预防性的免疫接种,可以大大提高肌体的特异性抵抗力,平时做好疫情调查,定期对牛群进行必要的检疫,及时发现并消灭传染来源,对因疫病而死亡的牛,尸体要合理处理。

犊牛饲养的"三三二"管理技术犊牛是指3~6月龄之内以乳汁为主要营养来源的初生小牛。

由于其消化特点和成牛有显著不同,因此,在饲养管理上也应有自己的特点,主要突出"三早",把好"三关",防好"两病"。

1 突出"三早"1.1 早吃初乳母牛分娩后一周内所产的乳叫初乳。

初乳中含有十分丰富的养分、各种抗体和溶菌酶,对小牛的健康成长十分有益。

因此,小牛出生后,要在30分钟内让其吃到初乳,以确保小牛的健康生长。

1.2 早期断奶自然哺乳一般让犊牛吃6个月的初乳,人工哺乳也要吃3个月的母乳。

早期断奶一般指1~2月龄断奶。

这样做一是可以减少犊牛的哺乳量,节约大量商品奶,降低犊牛的培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二是犊牛的哺乳期缩短,可以节约一部分劳力,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三是可以提早补料,促进犊牛瘤胃的早期发育,从而提高犊牛的培育质量,提高犊牛的成活率,减少死亡损失。

1.3 及早开食就是让犊牛尽量早一点吃上草料。

犊牛一般在10日龄时出现反刍,15日龄就可以采食一点柔软的干草,30日龄时其胃肠机能已基本发育健全。

生产中为促进犊牛的胃肠发育和机能健全,一般于10日龄前,就开始喂给易消化的麦麸、玉米粉、豆粉等,15日龄让其自由采食晒制的青绿干草。

待犊牛每天可以吃进1千克干食料时,就可以断奶了。

在认真做好"三早"的基础上,为节省鲜奶,提高效益,还应采用人工乳代替全乳培育犊牛。

常用的人工乳配方为:脱脂奶粉69%,动物脂肪24%,乳糖5.3%,磷酸钙1.2%。

每千克人工乳粉加35毫克四环素和适量的维生素A、D、E等。

按1千克乳粉加净水7.5千克稀释即可。

具体喂法:犊牛出生后前3天喂初乳;第4天用2千克母乳加0.5千克人工乳,第5天加1千克人工乳,第6天加1.5千克人工乳,第7天1千克母乳加3千克人工乳,第8天即可完全喂人工乳,到12日龄时人工乳的喂量可增至12千克,每天喂给两次。

2 把好"三关"2.1 喂奶关牛犊出生后1~2小时,要使其吃到初乳,并每天保持喂奶4~6次。

如果母牛无乳,可配制人工初乳喂出生牛犊。

配方是:常乳750毫升,食盐10克,新鲜鱼肝油15克,加入鸡蛋2~3个,经过充分混匀后加热至38℃喂给。

2.2 饲养关役用和肉用牛犊大多采用自然喂奶法。

奶牛犊则最好采用人工喂奶法,方法是:用奶瓶套上橡皮乳头喂奶。

乳牛犊不吸奶汁,可将手指浸入奶汁中,然后塞入牛犊嘴里进行诱导,如此反复诱导2~3次,牛犊便可自行吸奶。

每次喂奶后30分钟,要饮35℃~38℃的温水,待20天后始饮生水。

舍内要保持通风、干燥、卫生,牛舍要勤换垫草。

牛犊出生后5~6天,开始刷拭牛体,并要注意进行适当运动。

2.3 断奶关牛犊哺乳期一般为5~6个月,电可缩短至3个月。

刚断奶的牛犊,要喂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饲料,并注意不要突然更换饲料。

1周岁以内的牛犊,喂料应以优质的于、青草为主,并每天补饲配合饲料1~2千克,食盐、磷酸氢钙各20~30克。

牛犊满周岁后,要更换饲料。

其饲料标准是:精料1~1.5千克,青贮饲料或块根料8~12千克,干草6~8千克,并要补饲适量的矿物质。

3 防好"两病"生产中,对犊牛危害最大的两种病足脐带炎和白痢病,因此,要高度重视这两种病的防治工作。

3.1 脐带炎脐带炎是犊牛出生后,由于脐带断端遭受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化脓性坏疽性炎症,为犊牛常发疾病。

由于牛的脐血管与脐孔周围组织联系不紧密,当脐带断后,血管极易回缩而被羊膜包住,然而脐带断端常因消毒不好而导致细菌微生物大量繁殖,使脐带发炎、化脓与坏疽。

3.1.1 预防做好脐带的处理和严格消毒工作,剪脐带时应在离腹部约5厘米处剪断,再用白菌洁净将断端浸泡1分钟;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运动场应消毒,褥草应及时更换,定期用菌通杀消毒。

新生犊牛应单圈饲养,避免犊牛相互吮吸,防止疾病发生。

3.1.2 治疗消除炎症,防止炎症的蔓延和肌体中毒。

局部治疗:病初可用1%~2%高锰酸钾清洗局部,并用白菌洁净涂擦。

患部周围肿胀,可用头孢王分点注射。

已形成脓肿时,应切开排脓,再用 3%过氧化氢冲洗,内撒布碘胺粉。

严重时可用外科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并涂以碘仿醚(碘仿1份,乙醚10份),也可用硝酸银、硫酸铜、高锰酸钾粉腐蚀。

全身治疗:可用磺胺、抗生素治疗,一般常用青霉素头孢王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次。

如有消化不良症状用胃,可胃动力灌服,每天2次,连服3天。

3.2 犊牛白痢犊牛白痢,又叫犊牛大肠杆菌病,是由一些血清型不同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犊牛的急性传染病,以7日龄内的犊牛多发,死亡率较高。

可止痢博士灌服,每天2次,连服3天。

3.2.1 预防搞好预防是防治犊牛患病的有效措施。

生产中,一是要加强对妊娠母牛和犊牛的饲养管理,注意保持牛舍的清洁卫生。

母牛临产时应洗去乳房污物,再用淡盐水洗净擦干;二是坚持对牛舍、牛栏、运动场等周围环境用百菌洁净或菌通杀彻底消毒,尽量降低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