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城市发展之路

合集下载

历年中国城镇化政策一览

历年中国城镇化政策一览

历年中国城镇化政策一览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极大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小岗村包产到户拉开了中国土地改革的序幕。

1979年9月28日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有计划地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加强城市对农村的支援。

这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四个现代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必由之路。

”1980年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又确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方针”。

在1992年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趋向之后,农村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政府用政策引导农村的城镇化显得尤为重要。

1994年9月,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家科委、农业部、民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政府引导城镇化的开端。

1995年4月,根据国务院原则同意的《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国家体改委、建设部、公安部、国家计委、国家科委、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民政部、国家土地局、国家统计局等联合发布《中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决定依靠地方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选择一批小城镇,进行综合改革试点。

199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进一步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小城镇建设,都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将小城镇建设提高到了“大战略”的高度。

2000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005年胡锦涛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之路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之路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之路作者:陈海华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30期摘要:发展中小城市,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可以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泪流动,同时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更好的增长。

政府对我国中小城市发展是极其重视的。

制定和完善中小城市发展道路成为如今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从我国中小城市发展的对策和新时代我国中小城市发展的思路两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分析出了我国中小城市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所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城市发展对策一、加速我国中小城市发展的对策与措施中小城市在数量上的扩张是未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一个主要形式,根据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为保证我国中小城市的顺利发展,提出了以下几项对策和措施。

(一) 适当调整乡级行政区划,加速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的步伐目前,我国乡级行政区划是建国初按以步行为主要交通工具划定的。

行政区划数量过多、面积过小,从而造成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布局分散。

应作适当的集中调整,以适应形势展的要求。

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新建的乡镇企业落户城镇;引导一部分原有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城镇搬迁。

(二) 进一步完善中小城市户籍管理制度随着农业的技术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据估计,今后20年内至少有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为使这些劳动力顺利地实现转移,必须进一步完善小城市户籍管理制度。

逐步取消这种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农转非”的成本。

(三)加快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小城市要想吸引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必须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当今国家加大对农村电网、粮食仓储设施、农田水利和农村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这是加快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好时机。

要加紧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努力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四)搞好中小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小城市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影响大,时间也长。

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及中小城市的发展之路

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及中小城市的发展之路

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及中小城市的发展之路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也逐渐成为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

在这一进程中,中小城市的发展也备受关注,因为中小城市在全国城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及中小城市的发展之路进行详细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增加,城市面积扩大,城市化率提高的过程。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目标,包括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市化特色发展等。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国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方向,如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城市群发展不平衡,一些大城市的吸引力较强,而一些中小城市的发展相对滞后。

其次是城市规划建设存在问题,乱建乱占、破坏生态环境等现象仍然存在。

再者是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程度较低,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够灵活。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也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措施,如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等。

二、中小城市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中小城市发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小城市既有着丰富的资源,又能发挥着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在现实中,中小城市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外部环境不利,大城市的吸引力较强,中小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

其次是发展动力不足,中小城市在产业结构、经济基础等方面相对薄弱,难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再者是城市规划建设滞后,由于受到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中小城市的规划建设相对滞后。

为了解决中小城市发展中的问题,我国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方向,如优化完善城市功能,加大对中小城市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

在实际操作中,中小城市也需要注重发展自身的特色产业,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三、中小城市的发展路径探索在中小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中国城市转型的战略路径与重点突破

中国城市转型的战略路径与重点突破

中 图分 类号 : F 2 9 0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7— 9 0 9 2 ( 2 0 1 4 ) 0 2— 0 0 0 5— 0 0 8 密相 关 的 。一 方 面 , 走 中 国特 色 新 型城 镇 化 道路 ,
要推 进 以人 为 核 心 的 城 镇 化 , 推 动 大 中 小 城 市 和
体提升 , 已成为一个时代 的命题。
那么 , 在 全 球城 市 体 系 的运 行 中 , 中 国城 市转 型发展 面 临怎 样 的挑 战 与机 遇 ?城 市 转 型 的 战略 路 径该 如 何选 择 ?围绕 十 八届 三 中全 会 确定 的全 面深化 改 革 、 推 进 国家 治 理 体 系 和 治 理 能 力 现 代 化 的总 目标 , 应 该在 哪 些领 域 实 现 城 市转 型 发 展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一 ( ) l 一 2 9
作者 简介 : 李程骅 ,南京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 研 究员 , 博士生导师 , 南京大学兼职教授 , 主要 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 、 商业 经济 、 文化创意产业等 。
基金 项 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 现代 服务业发 展推动 我 国城市转 型研究 ”( 编号 : 1 1 B G L 1 0 3 ) ; 江苏 省第 四期 “ 3 3 3工
在推 进 新 型 城镇 化 战 略 和 打 造 中 国 经 济 “ 升 级版 ” 的新 形 势 下 , 转 变 中 国城 市 发 展 方 式 , 特 别 是通 过产 业 升 级 、 经 济 转 型来 促 进 城 市 功 能 的整
小城 镇协 调发 展 、 产业 和城 镇 融 合 发展 , 促 进 城 镇 化 和新 农 村 建 设 协 调 推 进 ; 另一方面 , 放 眼全 球 , 任何 一个 大 国的 现 代 化 道 路 , 都 必 须 以 高度 的 城

论中小城市发展之路

论中小城市发展之路

把 当前 , 国的中小城市进入 了又好又快发 展的新时期 , 我 我们 境污染重 的企业和手工作坊。 中小工业与地 方特 色产业相互结
更应 以邓小平理论 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 固树 立和落 合 , 牢 全力打造 大型工业 品牌效应 , 逐步实现经济增 长模 式 由粗放
实科学发展观 , 不断加快建设 发展步 伐。坚持走可持续的发展道 型 向 集约 型转 变 。 3 .一个国家 、 一个地区在本地资金和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 , 路, 切实保护 、 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 自然资源 , 同致力于和谐 社 共
论 中小城 市发展 之路
杜俊 洁 李 思贤 ’吴 薇 , ,
(. 工商 大学 ;. 工 学院 , 庆 402 ) 1重庆 2重庆 重 000
所 日韩等发达 国家 【 要】 摘 城市是 区域政 治、 经济、 文化 中心 , 是提升群众生活质 变到质变 的飞 跃 , 以有 必要 组织人员赴欧美 、 一方面可 以学 习其 成功的经验和管理模式 , 一方 面可 量的重要载体 。 没有城市就没有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 就没有人类文 学习考察 、 以同时推进项 目, 进一步 加大力度招商 , 国的中小城市可 以借 我 明进步。 在城市体 系中,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小城市。 某个方 从
约项 目既要考虑符合 国家产业导向 , 还要考虑项 目的科技含 量和 投入 产出标准 。应该从重点招商、 特色招 商 , 转变为招商选资 , 及
() 3 基础设施较落后 ;4 资源浪费严重 ;5 科技水平低 。其具体 时调整招商工作 思路 , 整提高项 目的进 区门槛 , () () 调 适时适度 调整 提高项 目的用地价格 和投入产出标准。在项 目的选择和引进上 , 应对措施分析如下 : 投资规模 小的项 目 1 .根据各地现有资源优势、 市场环境、 人力资源 、 交通资源 、 要把重点放在 特色主导产业 的培育和集 聚上 , 一律进工业集 中区标准厂房发展 , 使工业 园区经 政 策法规 , 坚持 以市场 为导向 , 发展特色优势 产业 和促进 中小 不再安排土地 , 把 城市 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结合起来 , 构筑 以地 区专业化为基 济发展逐步步人 良性发 展的“ 车道 ”二是加快引进一批以高新 快 ; 低消耗 、 低污染 的投资项 目。众所周知 , 我国电力 紧张 础 的特色产业链 条 , 使城镇化与科技含量 高 、 经济效益好 、 资源消 技术为主、 而土地资源 的匮 乏也 有 目共睹 , 为了 耗低、 环境污染少 、 人力资源 优势 得到充分发挥 的新型工业化道 状况在近两年 内很难改观 ,

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及面临的问题

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及面临的问题

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及面临的问题摘要:近年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城镇化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和持续健康发展。

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简述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及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中国城镇化;趋势;问题一、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1、城镇化发展模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型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快了城镇化建设,仅用30年左右时间城镇化率提高了3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近1% 的增长率。

按照国际城镇化发展规律,城镇化率在30%后开始加速,达到70% 后趋于平缓,我国还有约20 个百分点的差距,按年均不低于1% 的速度,快速城镇化时期还将持续15 ~20 年。

但是,我国如此快的城镇化率,是建立在低成本的因素上,包括土地和劳动力的低成本、相当一部分人的低社会保障,以及较低的公共服务能力等。

随着城镇化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发生深刻的变化,未来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亟待转型。

传统粗放型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减少、环境资源的瓶颈制约、对公共服务需求的提高,这些因素要求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城镇化建设将从空间城镇化模式转向人口城镇化,更加关注提供城市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和城市功能的完善,通过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和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等途径提高城市整体消费能力。

随着工业化的纵深发展,城镇的发展将从注重规模建设向改善城市功能转变,注重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现代服务业水平,提供为工业化发展所需的高端人才。

2、城镇化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30 % 一70 % 时, 城镇化将处于快速发展的中期阶段。

未来20 年, 我国城镇化将继续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并将经历高峰发展时期和接近拐点发展时期;估计中国城镇化的拐点在65 % 一75 % 之间;2030 年左右将达到城镇化的拐点;未来我国城镇化的目标是, 争取在20 年内完成城市化的历史任务, 以赶上和超过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据估计,世界城市化将于2050 年达到70 % 的水平)。

我国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我国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参照城市群的一般标准和特征,我国广大西部地区条件欠佳,那么,西部城市群会发展壮大吗?它们与沿海地区城市群有什么不同?又如何扬长避短,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发展之路?一、发展条件的优劣势分析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条件难以与沿海相比,大部分处于劣势地位,即使优势往往与其他资源和环境的组合效益也不高。

当然,西部不是均质的,少量盆地、河谷地带具有相对优势。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一些基础条件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改变。

川渝城市群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①(一)交通区位条件西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但深居内陆,加之自然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与外界联系不便,基本处于全球化经济格局边缘。

而近年来基础设施状况大为改观。

1、战略地位重要西部地区具有国防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等重要战略地位,关乎着国家大局。

西部独特的地形地貌、跨境的民族聚居、复杂的国际政局使其巩固国防、军事安全的地位极为突出。

它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有利于推进我国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升沿边开放水平。

西部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储备基地,能矿资源开发对现阶段和未来发展都有宝贵的价值。

西部是我国多数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森林、草原、湿地和湖泊的集中分布区,成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西部地区在保持国家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上还具有基础性地位,三亿多人口的潜在市场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内部需求。

2、交通区位相对闭塞3、基础设施条件改观(二)自然环境与资源禀赋1、自然资源丰富西部是我国的资源宝库,开发潜力可观。

一是能矿产资源。

许多省区都分布有镍、铁、铝、铬等金属富矿,稀土和锡等非金属资源远景储量居全国之首;塔里木、准噶尔、吐鲁番盆地、河西走廊、陇东高原、四川盆地均探明出整装油田和气田。

二是水力资源。

特别是西南地区水力资源占全国一半左右。

三是生物资源。

比如川渝城市群位于平原丘陵生态系统向高山高原生态系统急剧转化地带,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富集区域和世界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我国乃至世界珍贵的生物基因库之一,动植物种类最多、最齐全。

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及中小城市的发展之路

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及中小城市的发展之路

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及中小城市的发展之路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聚集的过程,而城市化是指城市规模、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城镇化是我国政府愿景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城市的面貌和规模正在发生变化,如今,“新型城镇化”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这篇文章将讨论新型城镇化建设及中小城市的发展之路。

新型城镇化的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呈现出了爆炸式增长,这种发展方式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的出现旨在解决这些问题,包括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其中提到了要推进农村改革,加强城乡一体化合作,并促进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发展平衡。

今天,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在努力推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1.建设新城镇。

通过建设新城市来吸引人口和产业,旨在缓解核心城市的过度拥堵。

2.实施城市扩张。

提高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标准,将城市建设向外扩展,突破原有的城市规划范围。

3.推进城市化进程。

提高城市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城市的城市中心端地位。

1.优先发展特色经济。

通过培育和发展有特色的产业,比如高科技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为城市经济的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优先发展区域城市。

加强协同发展和互相配合,特别是开发省内和百姓空间,逐步缓解一二三线城市的集聚压力。

在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中,中小城市的发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中小城市具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因此,解决中小城市发展的问题是非常关键的。

1.培育特色产业。

中小城市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和特色,发展相应的产业,比如旅游业、文化产业等。

2.拓宽基础设施。

中小城市应该尽快改善其基础设施,以吸引资本、人才和业务。

3.增强城市文化。

中小城市应该注重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和文化气息的城市文化,以吸引人才和资本。

在发展中小城市的过程中,还需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平衡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00.06.13•【文号】中发[2000]11号•【施行日期】2000.06.13•【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2000〕11号2000年6月13日)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当前,各地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小城镇的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地方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小城镇布局不合理;有些地方存在不顾客观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盲目攀比、盲目扩大的倾向;多数小城镇基础设施不配套,影响城镇整体功能的发挥;小城镇自身管理体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为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的重大战略意义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活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

发展小城镇,可以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可以促进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和结构调整,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特别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这对解决现阶段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矛盾,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

发展小城镇,可以有效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发展,扩大投资需求尤其是吸引民间投资,可以明显提高农民消费的商品化程度,扩大对住宅、农产品、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的需求。

这不仅有利于缓解当前国内需求不足和农产品阶段性过剩状况,而且也为整个工业和服务业的长远发展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小城镇发展序

小城镇发展序

总序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城市化引领着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潮流。

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到众多的中国城市都在赢得发展,面貌日新月异,写下中华民族复兴历史上最为精彩的篇章。

现在引起我们特别关注的是西安市和陕西省关中地区城市的发展问题。

这里是中国城市文明最早发祥并曾展示过辉煌的地方。

据说唐朝时期的长安城,比现在的西安要大很多,有大唐天子及其众多臣民在这里居住,创造出空前的繁华。

来自世界各国的使节聚集长安,都为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生活所倾倒。

这些昔日的盛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得到保护性的恢复和创造性的再现。

我们看到,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进取,西安及其周围城市群的发展已经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

陕西省专门从事城市发展研究的陕西省国际城市发展研究会、陕西中际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策划出版系列丛书,推出王超及诸位学者的力作《新农村建设中的小城镇发展》、《城市的组合——关中城市群协调发展与机制创新》共12本书。

我还没有机会一一拜读,但仅从丛书的构成来看,就可以判断这是在城市发展问题上的非常完整的学术研究成果。

丛书以我国西部城市崛起为依托,对有关的实践问题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然后归纳成理论上的概括,对今后国家特别是城市的发展可以发挥出现实的指导作用。

我对他们所做的工作表示敬意,感谢他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学的构建作出了突出贡献。

据说关于城市群制度的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界关注的热点,许多领导人、专家学者乃至城市建设的实践者都提出了积极主张。

城市群的发展离不开在体制机制和机构设置上的改革。

这部丛书论证了城市群的发展应跳出行政区经济框架,树立宏观协调的大局,同时为每一个作为局部的城市营造良好的微观环境。

我以为这些思路是非常值得重视的意见,符合我们党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

各级领导似应重视他们的研究成果,付之实施将为我们国家在“十一五”时期甚至更长的历史阶段的发展带来利益。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开展对外交往工作中,搞了一些城市发展方面的国际合作项目,因此我们也对中国城市发展的理论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一 … ~ … ~ … … … … … 一
: 1 城市是社会生产 力发展 的产物 ,城市 化水平提 高是经 的过程也就是农业人 I转化 为非农业 人 口 、乡村 人口转 化 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的表 现 ” 五”计 划提 出 .随着 农 业 为城镇 人口的过程 ,这 个过程是 以人 口的职业 掏成变 化为 十 生产 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 化进 程的加 快 ,我国推进 城镇 化 基础而形 成的 凡口的城 乡构 成变化 过程 :城镇 化水平 的高 乡村人 口)或非 农业人 口 【 城镇 条 件逐 渐成熟 ,要不失时机地 实施城 镇化战略 提 高城镇 低主要表现在农业人 口 (
维普资讯
的变化 .是一个社会 胜变革过 程, f )城镇化 是经济 发展 的城镇化 不能把重点 放在发 展大 中小城 市上 .单纯 依靠新 3 的产 物 ,同时城 镇化对经济 和社 会的发展 具有 巨大的推 动 建扩建城 市的路 子是走不通 的.这是 国家 的财力 所达不到
中,发展和建设小城镇具有举 足轻重 的地 位和作 用 .是我 社会提供 日益增多的粮食 ,而且 节 省了生 产粮 食的社会 必 国城市化的必 由之路 一 要劳动时间 ,从而使农业人 口从事 其他社 会 #产活 动 随
着农业 生 产 力 的 发展 .人 I 逐 渐 从农 业 中 分 离出来 向 第 : 1 二 、第三产业转 移 和集 中 同农业 相 比,第 =、第- 产业 i
作用 .因为城镇 化的过 程 同时 就是产 业 、资金 技术 信 的 .也是不 可能 的 无 论 是新建 城 市还是 扩建 现有城 市 . 息 等生产要素聚积和集中的过 程 ,这种聚 积和集 中是社 会 它们都无法容纳我国数 亿计 的农业 剩余 劳动 力,不 少城
生产 力发展和新 的生 产力形 成 的过 程 .是城 镇功 能形成辐 市 对 自身现有 的就业压 力己不堪 重负 射状带动经 济和社 会发展 的过程 况且 ,城市 发展 的

第二章城市发展进程

第二章城市发展进程

法国城市地理学家潘什梅尔说:“城市现象是一个 很难下定义的现实,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 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 更具体点说,也可能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 灵魂。”
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帕克在《城市:对于开展城 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一文中认为, “城市,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 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并随传统而流传的那 些统一思想和感情所构成的整体。”城市是文明人类 的自然生息地,世界史从某种意义讲就是人类的城市 史。
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截至 2006年底,我国共有城市661个,其中:直辖市4个; 地级市283个;县级市374个。全国城镇人口已达 5.77亿(有一些水分),城市化率达到43%。
(二)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加速城市化发展的背 景
为什么在 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出台加速城市化进展 的政策?
1961-1965年城市化出现滑坡,1961年中共中央八届 九中全会决定精简城市人口,三年减少2000万;1964年 颁布《关于户口迁移政策的规定》,对农村迁入城市人口 进行严格控制,导致城市化发展滑坡。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大量城市青年下乡,城 市人口减少,城市化没有得到任何的发展。通过行政手段 来遏制城市化的发展,在世界上是少见的。
1、扩大内需。直接原因。与高校扩招出台一样。
2、解决三农问题。根本原因。
3、消除城乡对立。维护社会稳定。
(三)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王佃利等,《现代市政学》32-33
(1)政府主导。发达国家是自由放任式发展方式。
(2)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发展模式。
(3)人口总量庞大是制约中国城市化的重要因素。 (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迁移)

中小城市发展的路子怎么走—以张家港市为例

中小城市发展的路子怎么走—以张家港市为例

承上启下 、联 结内外的重要 角色。
提 高城 市文 明的功 能和质量
城 市 化不 仅 是 城 市从 无 到 有 的 发展 过程 ,而 且是 城 市 形态 从 低级 到 高级 的 发 展 过 程 ;不 仅 是 人 口的 非 农 化 过 程 , 而且 是 非 农人 口的集 中化 过程 ;不仅 是 人 口的集 中 过程 ,而且 是 生 产要 素 由分 散 到集 聚 的过 程 ;不仅 是 一 个政 府推 动 的过 程 ,而且 是 市 场竞 争 和 自然 成长 的 过程 ;不仅 是 城 市 外观 和硬 件 的 建 设过 程 ,而 且 是城 市 内 涵和 经 济 社会 文 化功 能 发挥 实 际作 用 的过 程 。因此 ,在城 市
维普资讯
以张家港市为例
● 周伟 强
发展 中小城市是实施城市化 战略 的重 要步骤 ,也是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城 市文 明的重 要内容。以张家港城 市化的实 际进程为例 ,便可以看出城市化操 作的一
些端倪 。
对城 市化产生 了强劲需 求 ,另一方面 ,城 市 化也需 要工 业经济 所提 供的财 力支持 。 1 7 年 ,张家港 的GDP .4 元 ,财政 98 为32 亿 收 入 04 亿 元 ,人 均 GDP 4 2 。 到 .5 为 4元 2 0 年 ,全 市GDP 01 已达 ̄ 3 68 元 ,财 10 ,亿 政 收入3 ,8L元 ,人均GDP .0 元 。 2o  ̄ 为36 万 工业 的发展 ,提高 了农 民的生活水 平 ,诱 发了农村生活方式 的变 化 ,改变 了农 村单
司 城 ”,成 为 中 心 镇快 速 成 长 的坚 实 基
的种植业和农业 为主 的经济结构 。新 的 经济 组织 、社会 组织及 “ 农民企业 家”的 出现 也使农村社会结构 日益现代化 。正是 在此情况下 ,张 家港 的城 乡面貌才 大为改

2024年在中小城市发展会上的发言(2篇)

2024年在中小城市发展会上的发言(2篇)

2024年在中小城市发展会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市民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组织方给我这次机会,让我有机会在这里与各位交流,并向大家分享我对中小城市发展的一些思考和见解。

回首过去的几年,中小城市发展经历了飞速的变化和巨大的发展。

作为中小城市的一份子,我为我们的城市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挑战,我们中小城市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因此,我认为,在未来的几年里,我们中小城市在发展道路上应该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中小城市,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

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建设更加现代化、便捷、智能化的城市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便利条件。

其次是要加强产业升级和转型。

中小城市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产业,需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发展。

通过政府引导和支持,鼓励创新创业,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加大对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城市的产业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第三是要注重生态环保。

中小城市作为我们生活的家园,应该更加注重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严把环保底线,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使我们的城市成为生态宜居的绿色城市。

第四是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吸引。

人才是中小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们要通过加大对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投入,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提供更好的待遇和发展空间,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到我们的城市,为我们的中小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第五是要加强城市文化建设。

作为中小城市,我们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和文化。

通过加强文化建设,保护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同时吸收和融合其他地方的文化元素,打造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增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居民的文化素质。

茅于轼:中小城市发展之路在于创新

茅于轼:中小城市发展之路在于创新

茅于轼:中小城市发展之路在于创新
作者:暂无
来源:《创新科技》 2012年第11期
10月29日上午,著名经济学家、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茅于轼应邀参加“论道章丘——2012新形势下卫星城市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峰会”,他表示,当前大城市出现的各类“城市病”,给中小城市创造了发展机遇;中小城市发展,关键要靠创新。

说到中小城市的发展,茅于轼认为,现在大城市出现了不少问题,包括房价高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劳动力短缺,企业成本快速上升。

这就是中小城市发展的机会。

他举例说,在北京1 500元钱租不到好的房子,一个月收入4 000元,交了房租剩不下多少。

大城市生活成本高,必然推动工资上升,企业成本加大,迫使企业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退到二三线城市。

特别是像富士康等大企业,用工上万,一般都是在中小城市。

这些大企业有上万人要生活、吃饭、穿衣,这样经济就起来了。

茅于轼说,大企业一挪很多企业都要跟着挪过来,给了中小城市很好的发展机会。

中小城市要实现较好发展,要通过比较找准自己的优势,要找出新的路子。

新路子在什么地方?在创新。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会发生很多新的需求,比如最近20年间发展起来的汽车装饰、汽车音响、汽车电子、汽车保险……这些新的需求具有很大的潜力,需要企业去开发,需要政府帮助创造新的机会。

本刊编辑部辑。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特征(详细)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特征(详细)

二、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主要特征与以往走过的城市化道路相比,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城市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同时推进的城市化道路中国正处于工业化时期,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的强大动力。

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既不能是中国过去走过的滞后型城市化道路,也不能是部分发展中国家所走过的过度型城市化道路,而应是一条城市化与工业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适度同步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同时,中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又处于信息化的启动和起步时期,因此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

也就是说,中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面临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双重任务。

在一些城市,特别是先进的大城市和科技城市,信息产业已处于重要的、突出的地位,成为城市发展的增长点,是优先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到什么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化发展到什么程度。

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还是一条城市化与现代化同时推进的城市化道路。

现代化(modmeziatoin)这个术语开始被学者们广泛使用始于1958年丹尼尔·勒纳发表的《传统社会的消逝》一书。

勒纳提出了相互对立的两种社会系统,一是传统社会,一是现代社会。

所谓传统社会是指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比较落后,生产力较低的前工业社会;而现代社会则指市场经济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提高,生活方式有很大的改进,生产力较高的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

并且他认为现代化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社会、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学者英·克尔斯给现代化下了一般定义的同时,还给出10项指标来明确现代化的状态和发展水平,它们分别是①人均GDP3O00美元以上;②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下降至12%一巧%;③第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上升至45%;④非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超过45%;⑤成人识字率超过80%;⑥大学生占20一24岁年龄人口比重10%一巧%;⑦城市化率50%;⑧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为2人以上;⑨平均预期寿命70岁;⑩人口自然增长率1%以下。

建国六十周年作文:城镇化发展之路-作文

建国六十周年作文:城镇化发展之路-作文

建国六十周年作文:城镇化发展之路建国六十周年作文:城镇化发展之路在一个农业分量很重、正在加速工业化的大国,如何发展城镇化,是一个没有任何先例可循的全新事业年间,我们根据自己的国情,走出了一条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

年前刚刚建立的新中国,面对贫弱的局面,首先升腾起的是工业化的梦想。

正是工业化的发展,带动着城镇化的进程。

第一个五年计划项重大项目带动了城镇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了个百分点。

而在改革开放后,城镇化的步伐明显加速,关于城镇化路径的选择也成为议论的焦点。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石楠如今依然清晰记得多年前的那场争论:当时到成都参加一次城市发展的研讨会,有的人坚持要大力发展大城市,有的人坚持小城镇优先发展。

从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到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我们在不断摸索,直至党的十六大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不能只搞集中型的大城市化,也不能只实行分散型的小城镇化,只能选择集中型与分散型相结合、据点式与网络式相结合、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城镇化,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吕斌说:这既是对以往我国城镇化发展经验的总结,又为我们今后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指明了方向。

年间,一座座新城迅速崛起,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一个个城市群形成,就像一条条玉带,镶嵌在中华锦绣大地上。

城镇化率从解放初期的%增至%。

年前,从工业化起步带动城镇化,而今天,城镇化在与工业、农村发展的互动中实现着更高水平的跨越。

年城镇化发展,铺就了一条通向经济繁荣之路多年前恩格斯说过,万人集中于伦敦,使每个人的力量增加了倍。

城镇化发展,无疑是经济繁荣的象征,也是其强大的动力。

年来,作为政治、经济和人民精神生活中心的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是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裴蓉. 市场营销 学 【】 北 京. M. 民主与建设 出
版社 ,01 2 0
高 , 农 村剩 余 劳动 力数 量 将 进 一 步增 加 。
据估计 ,今后 2 O年内至少 有 3亿农 村剩
余 劳 动 力 需 要转 移 。 为使 这 些 劳 动 力 顺 利 地实现转移 , 必须进一 步完善小城 市户籍 管 理 制 度 。 步 取 消 这种 城 乡分 割 的 户 籍 逐 制 度 , 大 限 度 地 降低 ‘ 转 非 ” 成 本 。 最 农 的 ( ) 快 中 小城 镇 基 础设 施 建 设 三 加 中 小 城 市 要 想 吸 引 众 多 的农 村 剩 余
结 语 : 市 是 我 国经 济 、 治 、 学 技 城 政 科 术 和 文 化 教育 的 中心 , 在 社会 主义 现代 化 建 设 中起 着 主 导性 作 用 。 当下 中 小城 市 的 发 展 状 况 直 接 影 响 到 我 国 整 体 经 济 的 发 展 , 和 国家 都 高度 重 视 , 党 我们 要 根据 我 国 的 实 际 情 况 在 借 鉴 国 外 优 秀 政 策 的 同 时 建 立 有 中 国特 色 的城 市 体 系 , 使 我 国 城 促 市 合 理 健 康 的 发展 。 ◆ 参考 文献 :
措 施
发 展 的前 途 。 中小城 市 的 规划 要 突 出其特 点 。如城 市功 能 相对 简一 单 , 布 局上 就应 在 当明确 地 划分 出城 市功 能 区 ,这 样 就 形成
当 前 ,城 市 管理 已经 开始 受 到大城 市 政府 的重 视 , 是 中小城 市还 尚未普 遍 意识 但 到, 中小城 市 对城 市 规划 是依 据 、 建设 是基 础、 管理 是龙 头 、 质是关 键 ” 素 的城 市发 展思 想 中 管理 ’ , 这个龙 头意识 没有确 立 。 遍存 普 在 重建 设 轻管 理 、 建 设后 管 理 、 眼前 利 先 重 益 、 长远 利益 的落 后 观念 , 体 制 上政 出 轻 在 多 门、 块分 剖 、 理 技 术落 后 、 制 不活 、 条 管 机 法 制 不全等 问题 严重 , 多 中小城 市环 境 使许
加 速 中小 城 市发 展 的关 键 。 主 要 的 是 集 最 聚 特 色 和优 势 产 业 。 从浙 江 和 沿 海 发 达 区
域 来 看 , 镇 企 业 发 展 十 分迅 速 , 是村 乡 但
当 今 国家 加 大 对 农 村 电 网 、 粮 食 仓 储 设
施 、 田水 利 和 农 村 道 路 等 农 村 基 础 设 施 农 建 设 力度 , 是 加 快 中 小城 镇 基 础 设 施 建 这
村 冒烟 、户户办厂 的布局仍 没有根 本改
变 。2 世 纪 初 , 是 大 多 数 企业 完成 原 始 1 正 积 累 , 找 更 高 层 次 发 展 的 时 期 , 市 政 寻 城 府 必 须 科 学 规 划 城 市 的工 业 园区 , 究 出 研 台土 地 、税 费和 服 务 等 方 面 的导 向政 策 。 引导 乡镇 企 业 向 中心 城 市 靠 拢 , 这将 带 动 城 市 建 设 和 三 产 的 发 展 增 加 城 市 对 剩 余 劳 动 力 的吸 引 力 。
( ) 力营 造 多元 投 资 市 场机 制 , 三 努 建
中 国 中 小 城 市 发 展 之 路
口 陈 海 华
( 诚基金 , 京 港 北 朝阳 10 2 ) 002
立 富有 活力 的城 市行 政 体 制 我 国 中 小 城 市 的 发 展 面 临 主 要 有 二 大 障 碍 , 是“ ” 哪 里 来 ?二 是 相 对 僵 一 钱 从 化 的 行 政 体 制 。 从 沿海 发 达 地 区来 看 , 非
证我 国中小城市的顺利发展, 出了以下 提
几项 对 策 和 措 施 。
( )适 当 调 整 乡 级 行 政 区 划 , 速 一 加 乡镇 企 业 向城 镇集 中 的步 伐
目 , 国乡级行 政 区划 是建 国初按 以 前 我 步行 为主要 交通工 具划 定的 。 行政 区划数 量 过 多 、 积过 小 , 而 造成 乡镇 企业 遍 地 开 面 从
局 的 设计 上 , 以突 出 城市 中心 的 建设 , 可 这 样才 能 使居 民感到 是 一 座城 市 , 则 , 给 否 会 人一 种 大村 庄 的感 觉 。此 外 为 搞好 中小 城 市 的建 设 ,正确 指 导 即将 来 临 的我 国 中小
城 镇 建 设 的 高 潮 , 快 制 定 我 国 《 小 城 尽 中
【】 2 王立 胜. 于经营城 市的几 点思考 [】 发 关 J. 展论坛, 0 1 9 . 2 0,() 【】 3 刘海法 . 书写经营城 市大篇 章 【】 经 济 日 N.
报, 0 1 1) 2 0 .(3
[ 赵斌. 索经营城市新理 念 [ . 4 】 探 N 经济 日报, 】
2 0 .() 0 1 7
镇 建 设 规 划 法》 是 十 分 必 要 的 。 也 二 、 时期我 国 中小 城市 发展 的新思路 新 ( ) 学 确 立 中小 城 市 的功 能 定 位 , 一 科
花、 布局 分散 。 应作适 当 的集 中调 整 , 应 以适 形 势展 的 要求 。要 制定 切 实有 效 的政 策措
中 小 城 市 在 数 量 上 的 扩 张 是 未 来 我 国城 市 化 发 展 的 一 个 主 要 形 式 , 据 我 国 根 城 市 化 发 展 的 现 状 以及 出现 的 问 题 , 为保
中小城市布局的简明得风格: 再比如 中小城 市 人 口少 , 围 不大 , 以 , 城 市 空 间布 范 所 在
功 能 的 基 础 之 上 , 市 的 其 他 经 济 和 行 政 城 功 能 应 根 据 不 同 的类 型 , 学 的 确 定 各 自 科
的 功 能 , 水 平 的规 划 。此 外 城 市 发 展 功 高 能 定 位 的 确 立 , 是 城 市 发 展 的 一 个 前 提 只
城市公民的索质, 广泛吸收公众参与, 使城 市管 理 扎根 于城 市 主体 —公 民之 中 。
市 发展 的经 验教训在道 路交通 、三废 处 理, 环境保护等方面提高档次, 在教育、 文 化、 卫生和信息基础设施 方面进行 适度 超
前 的建 设 。
( ) 四 高度 重 视 城 市 管 理 , 立现 代 城 建
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加 速 我 国 中小 城 市 发 展 的对 策 与
公 有 制 经 济 发 展 迅速 , 实 力不 断增 强 , 经
济 发 展 的 多元 投 资 机 制基 本 形 成 。 一 大 这
优势在 新世纪城 市经济发展 中应给 予完 善 与优 化 。 同 时 , 市 的 发 展 需 要 大 量 基 城
础 的投 入 , 其 是 我 们 必 须要 吸取 国外 城 尤
@管 理观察・00 1 月下旬刊 21 年 0
劳 动 力 , 就 必 须 加 快 城 市 基础 设施 建 设 。
条件 , 们还 必 须 坚 持 不 懈地 加 以培 育 。 我 ( 充 分 挖 掘 城 市 发 展 动 力 源 , 速 二) 加 中小 城 市 的 发展 城 市 的发 展 有 其 客 观 的 经 济 规 律 , 充
分 挖 掘 和 利 用 不 同城 市 发 市 发 展 规 划 , 力加 速 城 市 基 础 设施 建 设 的步 伐 。 努
( 搞 好 中 小城 市 的 发 展 规划 四) 中 小 城 市 建 设 涉 及 方 方 面 面 ,影 响 大 , 间 也 长 。 市 规划 好坏 直 接 影响 未来 时 城
污染严重 , 交通不发达等, 如果对此不高度 重 视 , 严重 阻碍 中小城 市的健全 发 展 。因 将
此 要 从战略 高度 来重 视城 市管 理工作 , 立 确 以人 为本 、 学管理 的原则 。 科 建立 政事分 开 、 条 块 结合 、 重心 下移 、 责权相 统一 、 管相 分 建 离 、 一领 导 与 分级 负 责相 衔 接 、 合 管理 统 综 与专 业 管 理相 补 充 的城 市 管理 体 制 和运 行 机制 : 单一 的行 政 管理 , 强法治 、 改变 加 经济 、 管理、 长效管理等现代城市管理的方式; 提高
施, 鼓励新建的乡镇企业落户城镇 ; 引导一 部分原有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城镇搬迁。 ( 二)进 一步完善 中小城 市户籍管理
制度 随 着 农 业 的技 术 和 机 械 化 水 平 的 提
坚持培育城 市功 能 新形式下, 中小城市将呈现多元化 的 发展格局 , 在具有水平不等的一般性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