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第七章考点命题(最新)

合集下载

2023年3月最新整理湖南教师资格证心理学重点考试要点

2023年3月最新整理湖南教师资格证心理学重点考试要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研究对象与内容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旳基本心理规律旳科学。

专门研究发生在教育领域中旳心理学问题, 研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旳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

研究内容: 学习与教学旳要素、学习与教学旳过程(五要素、三过程)要素: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内容、教学媒体(载体/工具)、教学环境(物质/心理)过程: 学习过程(研究关键内容)、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二、作用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

①协助教师精确理解问题②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旳理论指导③协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④提供多种研究措施和角度(协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三、发展概况创立: 夸美纽斯(遵照自然)、裴斯泰洛奇(教育心理学化)、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卡普捷列夫(出版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旳书)、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 世界最早旳系统教育心理学专著)发展—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旳学科(20世纪代到50年代)走向成熟—布鲁纳、奥苏伯尔、加涅完善(成果[4])我国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旳书--《教育实专心理学》。

1924年, 廖世承为师范教育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第二章中学生心剪发展与教育一、概述含义[5]: 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旳过程中所发生旳有规律旳心理变化过程。

心剪发展基本特性[4]: 持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次序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

阶段特性: 少年期(初中)、青年初期(高中)初中特点: 半成熟、半幼稚;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①抽象占主导, 现反省思维;②独立批判、片面主观并存;③随意性明显增长;④成人感;⑤内心世界、朋辈交往;⑥自控能力不强高中特点:生理、心理和社会上向成人靠近;①经验型转向理论型, 现辩证思维;②人生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深刻发展;③客观、敏感;④冲突矛盾教育含义学习准备: 学习者在从事新旳学习时, 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旳学习旳适合性。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中学)考试重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中学)考试重点

教育心理学备注(★非常重要的必考的 **老师末重点划记的但可能考的)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与教学的主要构成要素有: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创建、发展、成熟、完善。

6、教育心理学可为实际教学提供一般性的原则和技术。

7、19世纪末起,开始从事动物的学习研究,在1903年著书《教育心理学》,后来又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纲》,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角度来着重探讨《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与测量》。

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专著,也是世界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专著,教育心理学学科从此产生。

8、20世纪30年代后,学科心理学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内容;50年代,信息论思想及相关成果影响到教育心理学。

9、在东方,维果茨基主张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并提出“文化发展论”、“内化说”。

10. 1924年,廖世承为师范教育的需要编写了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学科正在形成,注重结合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70年代,奥苏伯尔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研究学生学习。

11. 20世纪80年代,在心理学完善阶段,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的成果表现为四个方面:主动性学习、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性研究。

12. 补充知识:教育心理学创建阶段:1)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第一次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思想。

2)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在《论教学方法》中首次提出了“教育要心理学化”。

3)德国的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提出要把教学理论绵研究建立在科学(心理学)基础上,提出“四段教学法”。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教师资格证考试 心理学习题(新增)

教师资格证考试 心理学习题(新增)

心理学习题一、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视杆细胞是一种暗视感光细胞,视锥细胞是一种明视感光细胞,所以视杆细胞对光的感受性比视锥细胞强。

(A)2、感觉适应的结果是使感觉器官的感受性下降。

(B)3、人的可受暗示性是稳定且无法改变的。

(B)4、丹塞路从其学习策略的定义出发,将学习策略划分为基本策略与辅助策略两类(A)。

5、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就是抹杀了个性。

(B)6、很多时候,父母对子女婚姻干涉的,反而有助于他们之间的相爱。

(A)7、不同教师专业成长所需的时间,经历大体相同。

(A)8、期望效应的存在说明了认知者对认知对象是有影响的。

(A)9、心理发展就应该在发展中动态地加以把握。

(A)10、按"头脑风暴法"进行教学,对学生提出的观点先不做任何评价,以鼓励更多的想法。

(A)11、吉尔福特提出的智力理论中,认为产物有6种。

(B)12、在平时,首因效应远比近因效应更为明显和普遍。

(A)13、理论心理学致力于发现一般心理现象与心理规律,而应用心理学则致力于这些原理、方法的运用,所以要将他们截然分开以免混淆。

(B)1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是指,教育者运用与心理学相关的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和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的一类教育活动。

(A)15、专家型教师是指有丰富学科知识的教师。

(B)16、心理发展研究的任务是揭示心理发展量变、质变的客观规律,阐明制约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以及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以期更有效地促进发展。

(A)17、热爱学生是教师重要的心理特征。

(A)18、非智力因素主要为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

(A)19、智力技能通常只与书本知识有关。

(B)20、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在认知、情感、意向发生矛盾时,认知因素总会起决定作用。

(B)21、自我意识中作为主体的我并不能像作为客体的我那样被个体直接观察到。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第七章技能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所谓(),就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A.知识B.策略C.技能D.能力2.对于技能,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B.属于动作经验C.技能的学习要以陈述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D.是一种活动方式3.技能学习的前提是要以()的掌握。

A.基础性知识B.概念性知识C.科学知识D.程序性知识4.操作技能也叫()。

A.认知技能B.智慧技能C.智力技能D.动作技能5.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以分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A.连续型;断续型B.细微型;粗放型C.闭合型;开放型D.徒手型;器械型6.根据动作连贯与否可以分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A.连续型;断续型B.细微型;粗放型C.闭合型;开放型D.徒手型;器械型7.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A.连续型;断续型B.细微型;粗放型C.闭合型;开放型D.徒手型;器械型8、()阶段,活动的执行是在物质和物质化水平上进行的,相当于加里培林的“物质和物质化活动阶段”。

A、原型内化B、原型模拟C、原型定向D、原型操作9、()阶段的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A、原型内化B、操作定向C、操作熟练D、操作模拟10.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11.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是()。

A.识记技能B.心智技能C.操作技能D.认知技能12.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属于()。

A.识记技能B.心智技能C.操作技能D.认知技能13.不是操作技能特点的一项是()。

A.对象具有客观性B.执行具有外显性C.执行具有内潜性D.结构具有展开性14.不是心智技能特点的一项是()。

A.对象具有主观性B.执行具有外显性C.执行具有内潜性D.结构具有简缩性15.()认为,心智技能与学习策略都属于程序性知识范畴。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含详解(七)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含详解(七)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的括号里)1.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养2.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3.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错误的一种是()。

A.态度学习迁移 B.情感迁移C.知识与技能迁移D.气质迁移4.迁移的概括化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B.苛勒C.奥苏伯尔D.贾德5.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勾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6.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7.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个组块。

A.6-+2B.6±1C.7±ID.7+28.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缩小这个差异。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C.手段一目的分析法9.一般而言,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的是将学习成败归因于()。

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任务难度D.运气好坏10.下列因素中,哪种因素引起的行为的持久变化属于学习?()A.有机体的成熟B.适应与创伤C.疲劳D.个体的经验11.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B.应有的责任能力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D.道德精神面貌12.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2024年教师资格-教育学、心理学(中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版

2024年教师资格-教育学、心理学(中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版

2024年教师资格-教育学、心理学(中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根据()进行分类的。

A. 课程内容B. 课程任务C. 课程的制定者或管理层次D. 课程功能2.(填空题)(每题 1.00 分) 陆钦斯的()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3.(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是否自觉地关注()。

A. 生存B. 情境C. 教材D. 学生4.(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不包括量表的()。

A. 难度B. 效度C. 信度D. 标准化5.(填空题)(每题 1.00 分) 根据思维所凭借的对象将思维划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是()。

A. 教育目的B. 教学目标C. 培养目标D. 课程目标7.(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反映了古代教育的()。

A. 严格的等级性B. 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C. 教育目标明确D. 鲜明阶级性8.(填空题)(每题 1.00 分) ()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9.(填空题)(每题 1.00 分) 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僧为师、()。

10.(填空题)(每题 1.00 分) 道德教育中的认知模式认为,人的道德()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地发展。

1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A. 能力B. 努力C. 任务D. 运气1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培养人的基本途径是()。

202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概论知识考点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CBBAB 6-10. BAABB 11-15.CDDBB 16-20. DBBDD 21-25.ACDAD 26-29.CCBC二、多项选择题1.AB 2.BCE 3.ADE 4.ACD 三、名词解释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2.实验法:是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测的方法。

3.意识流:机能主义代表人物詹姆斯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意识是一种整体的经验,具有连续性,是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像水流同样,他称之为“意识流”。

4.现场实验法也叫自然实验,是指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四、简答题1.简述观测法的重要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能收集到被观测者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局限性:(1)观测者处在被动地位。

 (2)观测结果难于反复。

(3)观测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测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2.列举出心理学的流派。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由于心理现象自身的复杂性,心理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出现了各种心理学流派,重要有:(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2)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3)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4)格式塔心理学:魏太默、考夫卡、苛勒(5)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6)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7)认知心理学:皮亚杰等3.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的三类变量是什么?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的三类变量是:(1)自变量:即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

(2)因变量:即反映变量。

它是实验者所要测定和研究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

(3)控制变量:即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他也许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最新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考点(考试必备)

最新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考点(考试必备)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习与教学的五要素和三过程五要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三过程: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P6)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P9-12⑴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⑵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⑶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⑷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1、主动性研究2、反思性研究3、合作性研究4、社会文化)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心理发展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013年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第七章考点

2013年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第七章考点

2013年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第七章考点第七章课后习题: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第一节问题解决的性质与过程1什么是问题解决?它一般包括哪些成分?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2、举例说明什么是有结构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1、有结构的问题:两个基本特征:第一、问题的明确性。

问题的目标很明确,问题解决者可以很确切地知道他需要达到什么目标。

问题的条件是明确给出的,而且问题的条件与目标之间具有对应性,所给的条件是解决问题所必需的,也是充分的。

第二、解法的确定性。

从条件通向目标的方法是确定的,有明确的算法规则,可以经过一定的推理转换而得出,而且答案是唯一的。

这种问题一般是定义明确的、封闭性的问题。

课本中的练习课多为这类问题。

有结构的问题的两个基本特征。

2、无结构的问题:无结构的问题在结构上具有不明确性,在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它往往与某些概念原理密切联系在一起。

问题的一个或多个侧面是不明确的。

比如问题的目标可能是不明确的,比如要在城市中新开通一条公交路线,是怎样的?再比如设计一堂好课,写一篇游记作文等。

另外问题的初始条件也可能是不明确的,甚至是不充分的。

相应的这类问题的解法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常常没有可以预见的、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有多种解法和思路,从不同角度看,各种答案都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需要把一些知识综合起来。

例如如何治理空气污染?需要物理化学、数学及社会科学等知识。

在实际情境中的真实问题常常是无结构的问题。

通常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

3、有结构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各有什么样的解决过程?基于信息加工理论,有结构的问题的解决过程大致包括两个环节:理解问题和搜寻解法。

综合有关模型,基克提出了以下四个阶段:建立问题表征、搜寻解法、执行解法和评价。

1、问题表征:也就是要理解问题的意思,澄清问题到底是什么。

在以往解决问题经验的基础上,学习者会对各种问题的结构特征及其解法形成一定理解,在头脑中构成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图式。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要点(心理学部分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要点(心理学部分及答案)

第一部分中学生学习心理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括:1.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活动(2)情感过程 .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

(3)意志过程指由认识的支持与情感的推动,使人有意识地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实现目标的过程。

三者的关系?情感和意志过程中含有认识的成分;情感与意志又对认识过程发生影响。

2.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是具有一定的动力性和稳定性的心理成分。

(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以性格为核心。

(二)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心理学的萌芽(1)灵魂论(2)人性论2.心理学的产生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3.心理学的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和铁钦纳主要观点:●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被分解为基本的要素.(2)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威廉·詹姆斯主要观点:●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

●“意识流”——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3)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主要观点:●强调意识的整体组织性,反对把意识分析为感觉元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体验。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4)行为主义心理学古典行为主义:华生主要观点:●心理是一个黑箱,不能直接观察,因此心理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外部行为。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

●心理学研究任务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新行为主义:斯金纳●有机体的行为是主动选择和适应的结果.●任何有机体都倾向于重复指向积极后果的行为,而不去重复指向消极后果的行为。

202X教师资格证《中学心理学》备考重点:第七章.doc

202X教师资格证《中学心理学》备考重点:第七章.doc

202X教师资格证《中学心理学》备考重点:第七章精心为您整理了“202X教师资格证《中学心理学》备考重点:第七章”供您参考,更多相关资讯,网站将持续为您更新,敬!祝大家新年新气象!202X教师资格证《中学心理学》备考重点:第七章第七章技能的形成第一节技能的概述1、定义: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2、特点(三点P105-106):①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不同于本能行为。

②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认知经验的知识。

③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3、种类:(P106-107)①操作技能:动作技能、运动技能②心智技能:能力技能、认知技能4、作用(P108):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第二节操作技能的形成(P108-113)一、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1、操作定向:含义,定向映象2、操作模仿:含义,动作特点(四点)3、操作整合:含义,动作特点(四点)4、操作熟练:含义,动作特点(四点)二、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第三节心智技能的形成(P113-121)一、理论1、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加理培林前苏联)动作的定向阶段→物质与物质化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2、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安德森):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3、我国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P117-119)①原型定向:4注意点②原型操作:4注意点③原型内化:4注意点二、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202X年教师资格证报名>>>202X年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202X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时间202X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报名时间202X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3月17日202X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流程全面解析各省202X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准考证打印时间汇总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202X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入口202X年教师资格证面试>>>202X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汇总202X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教师资格证报考热点问题>>>关于"普通话" 、关于“学历” 、关于“专业” 、关于“科目” 、关于“户籍” 、其他常见问题教师资格考试题库教师考试备考辅导教师资格证技巧教师资格证说课稿教师资格考试大纲。

2023中学教师资格证考点

2023中学教师资格证考点

选择题2023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关注儿童的道德发展B.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强调了青春期自我认同的重要性(正确答案)C.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主要阐述了遗传对行为的决定作用D.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指学生无法独立达到的学习水平在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中,关于课程设计的原则,下列哪一项是核心?A. 以教师为中心,便于教学实施B.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全面发展(正确答案)C. 以教材为中心,确保知识系统D. 以考试为中心,提高应试能力在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中,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应始终采用讲授法,确保知识传授的准确性B. 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正确答案)C. 应避免使用讨论法,以免课堂失控D. 应只采用直观演示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2023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关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下哪项描述是准确的?A. 中学生心理发展已完全成熟,无需特别关注B. 中学生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需因材施教(正确答案)C. 中学生心理发展稳定,不易受外界影响D. 中学生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在中学综合素质面试中,以下哪项不是评价考生的重要标准?A. 教育理念与职业道德B. 教学技能与知识储备C. 仪表风度与言谈举止D. 家庭背景与社交能力(正确答案)关于2023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班主任应主要负责学科教学,无需关注班级管理B. 班级管理应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正确答案)C. 班主任应严格控制学生,确保班级秩序D. 班级管理是次要任务,教学才是核心在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中,关于教育评价的功能,以下哪项不是其主要作用?A. 诊断与改进教学B. 激励与促进学生发展C. 选拔与甄别学生D. 完全替代考试成绩作为升学依据(正确答案)2023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参加教育培训与学术交流B. 进行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C. 与同事合作与分享经验D. 仅依赖个人经验,无需学习新知识(正确答案)。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复习知识归纳:第七章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复习知识归纳:第七章

心理学复习知识归纳:第七章第七章、思维(一)什么是思维1、定义: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是借助言语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2、思维过程的特征1)、间接性: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其他事物的媒介,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事物,以推测事物过去的进程,认识事物实现的本质,推知事物未来的发展。

2)、概括性:a.概括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

b.概括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关系。

间接性以概括性为前提的。

(二)思维的种类1、根据思维过程的凭借物划分:a.直观动作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划分: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3、根据思维结果的思考程度与意识清晰度划分:a.直觉思维b.分析思维4、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a.常规思维b.创造思维5、根据思维原型划分:a.经验思维b.理论思维(三)思维的过程1、分析与综合2、比较与分类3、抽象与概括4、具体化与抽象化(四)问题解决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或技能,使问题得以明确的思维操作过程。

(五)问题解决的策略现代认知心理学将问题解决策略分为1、算法式策略:就是在问题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将问题解决。

2、启发式策略: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可分为:1、手段——目标分析2、逆向搜索3、爬山法(六)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情境:a、问题元素的排列与组合方式b、问题情境包含元素的多少2、认知结构:指对问题的认识、看法、印象等方面的心理反应。

3、定势: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其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4、功能固着:指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其他功能。

5、情绪:积极情绪有助于问题解决,消极情绪妨碍问题解决。

6、原型启发: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当前问题解决的影响。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第七章考点命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第七章考点命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第七章考点命题第七章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本章考点知识的概念、知识的分类、知识学习的心理过程、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知识的应用、学习内容的直观分类、类化、直观教学的意义、奥苏贝尔对概念的定义、概念的要素、概念的分析、概念的形成和同化、概念的运用水平、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过程的特征、问题解决的心理成分、问题情景、定势、功能固着。

第一节知识与知识学习1、学校智育的核心任务:掌握知识。

2、知识:狭义的知识仅指能储存在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或意义。

广义的知识指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3、知识的分类:(1)潘菽:感性知识的学习和理性知识的学习。

(2)奥苏贝尔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3)加涅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4)安德森★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5)梅耶言语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4、知识学习的一般心理过程: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知识的运用(1)知识的理解:指了解传递知识载体的含义,使语言文字等各种符号在头脑中唤起相应的认知内容,从而对事物获得间接认识的过程。

1)知识理解的水平:史密斯阅读理解的四种水平:①字面的理解②解释水平的理解③批判性阅读④创造性阅读。

2)知识理解的过程:①感性知识的形成:是在学习内容的直观中完成。

学习内容的直观分为三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实物直观:以实际的事物本身作为直观对象而进行的直观活动。

包括:实物观察、搜集标本、野外考察、参观、实验等。

模象直观:是以事物的模拟性形象作为对象的直观活动。

如:模型、图片、幻灯、电影等。

言语直观:指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活动。

②理性知识的形成: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才能完成,并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2)知识的巩固:是指将所理解的知识长久的记忆。

从记忆的过程来看,知识的巩固主要是通过识记和保持两个环节来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第七章考点命题
第七章知识的学习与教学
本章考点
知识的概念、知识的分类、知识学习的心理过程、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知识的应用、学习内容的直观分类、类化、直观教学的意义、奥苏贝尔对概念的定义、概念的要素、概念的分析、概念的形成和同化、概念的运用水平、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过程的特征、问题解决的心理成分、问题情景、定势、功能固着。

第一节知识与知识学习
1、学校智育的核心任务:掌握知识。

2、知识:狭义的知识仅指能储存在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或意义。

广义的知识指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
3、知识的分类:(1)潘菽:感性知识的学习和理性知识的学习。

(2)奥苏贝尔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3)加涅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4)安德森★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5)梅耶言语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4、知识学习的一般心理过程: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知识的运用
(1)知识的理解:指了解传递知识载体的含义,使语言文字等各种符号在头脑中唤起相应的认知内容,从而对事物获得间接认识的过程。

1)知识理解的水平:史密斯阅读理解的四种水平:①字面的理解②解释水平的理解③批判性阅读④创造性阅读。

2)知识理解的过程:
①感性知识的形成:是在学习内容的直观中完成。

学习内容的直观分为三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实物直观:以实际的事物本身作为直观对象而进行的直观活动。

包括:实物观察、搜集标本、野外考察、参观、实验等。

模象直观:是以事物的模拟性形象作为对象的直观活动。

如:模型、图片、幻灯、电影等。

言语直观:指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活动。

②理性知识的形成: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才能完成,并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2)知识的巩固:是指将所理解的知识长久的记忆。

从记忆的过程来看,知识的巩固主要是通过识记和保持两个环节来实现。

(3)知识的运用:指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有关问题。

主要经历四个环节:审题、联想、解析和类化。

第二节知识分类与学习的传统观点
1、概念的分类:(1)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维果茨基.日常概念:指没有经过专门的教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积累经验而掌握的概念。

也叫前科学概念。

科学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揭示概念的内涵而形成的概念。

(2)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奥苏贝尔(3)具体概念与下定义概念—加涅(4)易下定义概念与难下定义概念—赫尔斯。

2、概念的功能:①称谓功能②简化认识功能③系统化功能④概念是抽象逻辑思维的基本单位,没有概念就无法判断,进行逻辑推理。

3、概念的获得:(1)概念的形成:指从大量的具体例证出发,在实际经验过的概念的肯定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

(2)概念的同化★指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生获得概念的方法。

4、概念的运用水平:知觉水平的运用、思维水平的运用
5、概念的教学方法:例证法、规例法
6、、为了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概念,在教学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准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2)突出关键特征,控制好无关特征的数量和强度。

(3)适当运用例证和比较(4)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7、原理:对概念之间关系的言语说明。

8、原理学习的过程:(1)对原理所涉及的概念的学习(2)理解原理所描述的概念间的意义关系(3)将原理内化为控制自己的行为反应的内在依据,在原理表述的基础上形成运用原理的智慧技能,甚至是相关的认知策略。

9、原理学习的方式:发现式原理学习的方式、接受式原理学习的方式
10、影响原理学习的方式的因素:对原理所涉及的概念的掌握、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言语组织。

11、问题解决:指在问题情境中超越过去所学原理的简单运用而产生一个解决方案。

当常规或自动化的反应不适当当前的情境时,问题解决就发生了。

在问题解决中,需要把简单原理重新组合,以适用于当前情境。

12、问题解决学习的意义★:(1)促使学生形成逻辑的、科学的、创造性的思维;(2)使学生认识到教材上的知识的实践价值;(3)通过问题解决而亲自独立地发现的新知识、新规则记忆得更牢固,检索得更方便;(4)在紧张的智慧活动中获得喜悦和满意等有利于学生对学习树立信心;(5)能使学生形成探索性的研究问题的心向,并获得一定的探索经验;(6)能促进学生发展对一般学习和某一学科的良好态度和兴趣。

13、问题解决的过程:(1)杜威的五步模式:①开始意识到难题的存在②识别问题③搜集材料并对之整理,提出假设④接受和拒绝假设⑤形成和评价结论(2)华莱士①准备②沉思③灵感或启迪④验证
(3)一般过程:①理解并表征问题②寻求解答的阶段③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答的阶段④评价结果阶段
14、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问题情境、定势、功能固着、知识经验。

问题情境:指个人所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

定势:是由心理操作形成的模式所引起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人们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

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性。

15、教学实际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1)培养学生质疑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2)问题的难度要适当;(3)帮助学生正确地表征问题;(4)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和对问题归类的习惯;(5)指导学生善于从记忆中提取信息;(6)训练学生陈述自己的假设及其步骤。

第三节现代认知派关于知识分类与学习的观点
1、知识的表征:知识在人脑中呈现和记载的方式。

2、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事实、规则、时间、态度等。

它以命题和命题网络★来表征。

3、从陈述性知识获得的心理过程来看,新知识的学习要经历的环节:联结、精加工、组织。

4、促进陈述性知识的一般条件:对新知识的积极关注、对相关旧命题主动的、有效的提取、合理使用工作记忆的有限容量、充分的精加工、必要的复习、及时组织和系统化。

5、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策略★★P201:(1)动机性策略(2)复述策略(3)组织者策略(4)多通道策略(5)多表征策略(6)复习策略(7)系统化策略
6、程序性知识: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纤维化操作步骤的知识,关于“如何做”的知识。

7、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第一阶段是对陈述性规则的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除了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条件外,还需要:例证、练习和反馈。

8、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策略:(1)展开性策略(2)变式策略(3)比较策略(4)辅助辨别策略(5)练习和反馈策略(6)条件化策略(7)分解性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