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一体化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小学科学课程演变研究

中国近现代小学科学课程演变研究

中国近现代小学科学课程演变研究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小学科学课程的演变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

自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科技的发展,小学科学课程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对中国近现代小学科学课程的演变进行详细的研究,探讨其发展历程、重要转折点以及对当今教育的影响。

自清朝末年以来,中国教育经历了多次改革。

其中,小学科学课程的演变尤为明显。

在西方科学文化的冲击下,小学科学课程逐渐被纳入到教育体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民国时期的小学科学课程注重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观察、实验能力的培养。

在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知识逐渐脱离了传统的儒学教育,成为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些学校还开设了手工制作、园艺等课程,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新中国成立后,小学科学课程也经历了多次变革。

在20世纪50年代,小学科学课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领域。

同时,教学方法也得到了改进,重视实践和直观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科学知识。

改革开放后,小学科学课程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在1988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标志着小学科学课程正式成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教学方法也更加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小学科学课程的演变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以下特点和趋势:小学科学课程在近现代中国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从最初的“技艺”到“科学”,再到现在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课程经历了从边缘到中心的转变。

这反映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科学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

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不断丰富和拓展。

从最初的自然科学知识为主,到现在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领域覆盖,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越来越广泛。

这使得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对科学的认识更加全面。

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和创新。

第一节 世界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动向

第一节 世界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动向

第一节世界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动向一、世界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概况小学科学教育产生较晚,17世纪初期才出现小学科学教育的萌芽,19世纪中期以后,系统的小学科学教育才告出现。

小学科学教育从产生到现在,大致经历了如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7世纪到19世纪中期,为小学科学教育的萌芽阶段。

17世纪初,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改革中世纪封建教育,建立资本主义教育的主张。

其中关于学校制度,他提出按年龄分期,每个年龄分期为一特殊教育阶段,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继续。

夸美纽斯为每一个阶段详尽地拟订了教学内容。

6岁以前,为学前教育阶段。

他提出教育应当给儿童一些有关他们周围的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基本观念和生动印象。

儿童应当从自然方面认识“什么是水、土、空气、火、雨、雪、冰、石头、铁、树、草、鱼、鸟、牛等等”。

6岁到12岁,为小学阶段(国语学校)。

夸美纽斯提出,应当添授几何常识、地理和自然的基本知识。

到1658年,夸美纽斯编写的教科书--《世界图解》问世,这是一本授予儿童基本知识的带有插图的百科全书。

其中包含宇宙、地理、植物、动物、人体等自然知识。

这部教科书被译成了许多国家的文字,在150多年中是启蒙教育方面的一本好教科书。

18世纪末,法国著名哲学家孔多塞提出了著名的“孔多塞计划”。

在这一计划中,孔多塞提出,应在高级小学开设数学、自然、商业基本知识,道德原理和社会知识,但这种学校数目是比较有限的。

19世纪初期,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提出改革小学课程设置的主张。

他指出,儿童在学校中不是经常进行写字和阅读学习,而是要进行关于自然、关于周围事物现实的谈话。

在“欧文学校”里,小学生要学习本族语、算术、地理、自然和历史。

课程比英国其他小学都要广泛得多。

综上所述,19世纪中期以前,小学里只进行零星的科学教育,小学中自然课程仅限于个别教育学家和哲学家的提倡,没有成为各国有组织的课程。

因而这一阶段可视为小学科学教育的萌芽阶段。

第二阶段,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为传统科学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

小学生社会实践之了解小学教育的历史变迁,ppt课件教案

小学生社会实践之了解小学教育的历史变迁,ppt课件教案

加强活动过程中的指导与监督
及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活动的顺利进 行。
ABCD
合理分工与协作
指导老师、家长和社会资源要协同配合,共同参 与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做好活动总结与反思
对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 的活动提供借鉴。
谢谢
THANKS
缺乏实践与互动
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学生的实践和互动环节。
教材单一和内容局限
教材较为单一,内容以经典文献和道德教条为主。
近代小学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变革
引入新教学方法
01
开始引入启发式教学、实验教学等新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
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强调个性发展
02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古代小学教育的起源
古代小学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 。最早的教育形式是在家庭中进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专门的教 育机构。
古代小学教育的特点
古代小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授基本的生活技能和文化知识,教育内容以 读写、算术、音乐和体育等为主。教育方式多为机械式记忆和体罚,教育资源 匮乏,教育对象主要是男性。
综合素质教育
未来小学教育将更加注重综合素质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 知识技能培养,还注重学生的德育、体育和美育等方面的 全面发展。
教育公平
未来小学教育将更加注重教育公平,努力消除地域、经济 等方面的差距,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03 小学课程内容的变化
CHAPTER
古代小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多样化教材和课程设置
03
教材和课程设置逐渐多样化,涵盖范围更广,注重实用性和时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演进发展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演进发展

发展渗透了解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过程,可以更好地认识科学课,明白科学课的重要性,对其教学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小学科学课从1977年至2017年的演进过程,论文主要从科学课的课程名称、课时数、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等做一个纵向比较,从而阐述科学课的演变过程。

最新小学科学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阶段的科学素养是为学生将来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定的科学素养是每个公民在生活、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

基于小学科学课的重要性,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科学课的发展变化过程。

一、课程名称和课时数的变化我们知道,我国的科学课从1982年至今,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取得了空前的发展。

其课程名称也历经了许多变化,1982年命名为《自然》,课程开设年级为三至五年经,每周两节课,整个小学阶段的课程时数为每周六节课;到了1992年,科学课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每个年级都开设了,一、二年级是每周一节课,三、四、五年级每周是两节课,整个小学阶段的课程时数为每周8节课。

至2002年改名为《科学》,科学课从三到六年级开设,整个小学阶段的课程时数为每周学8节。

到了2018年,也就是今年,科学课从一年级开设科学课,直至六年级,也就是说科学课的周学时数达到12节。

从以上数据我们很容易看出,在过去的这么多年里,科学课的周学时数以6、8、12节这样的态势增长,这不是终点,许多信息告诉我们,科学课将继续发展。

通过横向比较西方发达国家,他们的科学课学时数已达到每周18节了。

二、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从最初的辅助课程(即副科)到现在的核心课程,经历了四个阶段:从辅助课程、支柱课程、科学启蒙课程,到现在的基础课程、综合课程、实践课程。

从最新的课程性质的表述可以看出:突出了科学探究活动这一重要的科学课程学习方式;强调了小学科学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彰显了小学科学课程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三、学习方式的转变小学科学的学习方式从最初的重视科学知识的识记,到现在的重视科学知识的获取方式。

小学科学课程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小学科学课程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小学科学课程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裴学武2010-12-14(江阴英桥国际学校教师,电话:189********)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状况体现了社会的发展水平。

教育的发展水平又决定了课程的开发广度与深度,课程的开展范围和内容反映了当时的教育发展程度。

因此,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学校课程的开展、使用情况就能初步了解它的教育推广程度、社会综合发展水平。

课程、教育、社会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协调一致的。

当然不排除某个阶段、某个时期课程开展要超前或滞后一些,但总体是相适应的。

从我国的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也能看出我国教育、社会的发展轨迹。

同时,社会、教育的发展演变最终决定了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前途。

本人从事中小学一线教学工作二十余年,从事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时间并不长,在从事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一直关注小学科学发展情况,分析思考制约小学科学发展的现实问题。

了解过去,分析现在,展望未来。

为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小学科学发展历程: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间,科学课程的内容、形式、教法都经历过无数次的改革与变动,而且至今还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

在我国古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课程,而真正科学课程的开设要追溯到近代。

从二十世纪初开始至今近百年历史。

在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史上,其名称经历了格致→博物→理科→自然→常识→自然常识→自然→科学的变化。

人们通常把它的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903~1948)这一时期,没有形成我国自己的科学教材教法体系,先学日本,后学英美(主要是美国)。

这期间主要是学习模仿西方的办学体制,弃私塾办学堂,课程分类设置也是参照西方的。

1903年全国各官立小学堂,规定开设格致课,这便是我国最早的科学课。

课本叫《格致》。

民国时期科学课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些调整和变化。

这是我国科学课的启蒙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第二个时期(1949~1979)解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科学教育,在小学中高年级一直开设自然常识课,后又改为自然课。

简述我国小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演变和发展.

简述我国小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演变和发展.

简述我国小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演变和发展1.古代人类历代的祖先将其所继承的前人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技术设计与制作的经验以及当代科学技术的经验传授给后代,就是科学普及,也是广义的科学教学。

可以说,科学普及和科学教学其实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社会功能之一。

最初的传承方法就是言传身教,学习者进行模仿与实践。

有文字之后,各个时代必然会有书籍将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经验记载下来。

例如,我国先秦时期的《诗经》、西汉元帝时史游所编的《急救篇》、梁武帝时周兴嗣所著《千字文》、在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小学绀珠》以及近代专门用于向儿童传授综合性知识的《家塾蒙求》《幼学琼林》等等面向少年儿童的学习材料中都有自然科学的常识。

2.近代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制度化的科学课程设置是从清末开始的。

1902年,清政府曾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现代学制体系,又称《壬寅学制》,但未能得到实施。

1903年,张之洞奉命入京主持制定新学制,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制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并于1904年1月由清政府颁布,这一学制又称《癸卯学制》。

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学制。

该学制分为初等教育(初小5年,高小4年)、中等教育(中学4年)和高等教育三个阶段。

初等教育阶段有《格致》,中等教育阶段有《物理》《化学》《博物》等。

由于各阶段都有不同程度、不同分量的科学内容的课程,保证了科学教育的延续性。

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3天后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

由于民国与清末的培养目标不同,教育部很快(1912年1月19日)颁布《普通教育暂行之课程标准》,接着(9月)颁布新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小学7年,中学4年。

初小有《格致》,高小有《理科》,中学有《物理》《化学》《博物》等。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原有学制体系面临改革。

1922年,北洋政府召开全国学制会议,11月1日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

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4-6年。

第一章 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演进

第一章 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演进
பைடு நூலகம்
形成了以中国和古希腊为核心的两个“文明中心”。

中国文明中心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孔子、荀子等。 古希腊文明中心的代表人物是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等。
这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 人文社科的思想处于绝对的一统地位, 各门自然科学尚未成形, 尚处 于哲学或其他人文学科的母体之内。


心理学的研究
弗兰克的投射测验(Franck Drawing Completion Test ,FDCT ) Franck和Rosen (1949)
男/女性气质的投射测验 测验项目是60个未完成的图形,要求被试补充完整,据其中36个图形发现性别差异: 男性的绘画特征:闭合图形、带有尖锐棱角、倾向于物体联合起来而不是分离的 图形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科学才真正用于工业,但是,纯粹的自然科学 家仍然将应用科学研究仍然视为“二等头脑” 的职业。
斯诺命题
自然科学较快地依附于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整个脱离技术革命和科学革命,其中, 人文社会科学中 一部分应用学科慢慢地靠近和依附于技术革命和科学革命, 人文社会 科学中纯粹的基础学科, 与技术革命和科学革命离得更远些。 20世纪50、60年代,英国学者斯诺提出了著名的斯诺命题
3.

重要性
1.
2.
3.
4. 5.
“三艺”在“七艺”中占据重要位置。它们都直接关乎语言的运 用。是思维与讲演的依托形态,它在古希腊自由人性中占据着基 石地位。语言的完美运用(思维与表达、交流与应答)是人性典 型的体现。辩证法不是维护一己观点的论辩技术,而是通向真理 的道路,因而被柏拉图视为“善的科学”。 算术是人思维分析与综合能力的操演训练 几何学是人知觉形式结构的直觉能力与建构形式的能力 天文学攸关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宇宙本体论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论文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论文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论文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优化对策研究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从全方位、多角度开展,结合个案访谈中所了解到的关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优化对策的相关内容,本文侧重于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教师队伍和课程保障这五个方面来系统构建优化对策。

一、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一体化: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统整课程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统整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课程目标。

换句话说,小学、中学、大学思政课课程目标的设置要体现出渐进性和上升性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致力于把大中小学生培养成为时代新人,并将其贯穿于大中小学思政课发展的过程之中。

“所谓德育课程目标,是指德育课程所要达到的要求,或者德育课程预期要达到的目的,它一般包括课程总目标、分类目标。

”]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一体化是在把握思政课课程总目标——立德树人基础上,小学、中学、大学思政课课程目标分层递进。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一体化的总体要求:立德树人总目标要一以贯之,大中小学段目标要分层递进。

1、小学注重道德行为养成和道德情感体验。

2019年8月,提出了深化思政课一体化的新课题,并对不同教育阶段的思政课课程目标进行了科学布局,其具体设置一定要各有侧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教育阶段思政课课程目标具有渐进性和上升性的基本特点。

小学思政课的课程目标要侧重于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侧重于小学生道德情感的体验。

具体表现为小学生通过学习思政课要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伟大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热爱集体,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小学生意识到做一名时代新人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课程目标一体化的起步阶段,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的建构必须基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现实生活、成长需求和社会期望。

小学思政课要以立德树人为总目标,注重道德行为养成和道德情感体验。

小学思政课注重道德行为养成和道德情感体验,具体目标包括以下四点:一是培养小学生具有基本的道德情感目标,如爱父母、爱他人、爱家乡、爱祖国等;二是培养小学生具有一些初步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和选择道德生活的能力;三是培养小学生形成基本的文明礼貌习惯,树立自觉纪律意识;四是培养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积极乐观的性格。

我国小学语文发展史

我国小学语文发展史

语文课程的发展历史我国的语文教育源远流长。

自从出现了文字,也就开始了语文教育的发端。

到了奴隶社会,我国就开始出现了正式的学校。

有了学校,相应地也就有了课程和教学。

然而,在此后的两千多年内,我国虽然有语文教学,但一直没有专门的语文课程,语文是与史学、伦理学等融为一体的。

换言之,却又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除了国文,可算是没有别的功课。

”古代语文是个无所不能的“包天下”。

直到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现代教育背景下的中国语文课程才真正确立。

虽然此后也曾分分合合,几易其名,但是语文课程终究已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课程。

一、近代小学语文课程(1904年—1949年)(一)“五四”运动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当时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向西方学习,提出“废科举、兴学校”的口号,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901年清政府明令各地兴办学堂,次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以分科形式存在的小学语文课程初见端倪。

但这个章程虽然公布了,却未能实行。

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建立了我国的现代小学教育制度,教育史称为“癸卯学制”。

这个学制一直沿用到清政府灭亡,后来的学制也都是在这个学制的基础上演变的。

在学制方面,该章程把小学教育分为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两段,分别修学5年和4年,学制共9年。

在语文课程方面,初等小学设中国文字科,教学内容是识字、读文、作文;高等小学设中国文学科,教学内容是读文、作文、写字、习官话。

该章程将识字、写字、读书、作文、说话等科目合为一科,朝着近代语文课程的建立前进了一大步。

《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标志着注重实用、发展语言能力的现代语文教育的发轫和一味读经、应对科举的古代语文教育的渐趋终结。

《奏定学堂章程》作为“博考外国,参酌变通,择其宜者用之”的历史产物,虽然还掺合着封建礼教、科举旧习这种传统教育的特质,但主要是以欧美近代教育为真正源头、形式上从日本引进的学校制和课程设置,这样自然初步体现出西方的科学精神和民主思想的萌芽。

第一章小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一体化发展历程

第一章小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一体化发展历程

(四)西方发达国家设计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 主题探究: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中心, 包括自然现象研究和社会问题研究。 • 社会实践学习:包括社会服务活动、考 察活动和公益活动。 • 生活学习:是与学生生活能力、适应能 力相关联的实践性学习,包括重视直接 体验的学习活动、生活技能训练和生活 科技与创造活动。
整合动因
• 符合世界课程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 切实有效地进行道德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 的核心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第二节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 的创设
三、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本质内 涵 (一)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范畴 (二)课程形态——经验性课程与学科性 课程的整合 (三)课程性质——以品德教育为核心的 综合课程
第一节
课程综合化世界性发展趋势
一、综合课程的兴起与发展 (二)尝试 ——杜威:传统课程的明显弊病 ——杜威: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 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 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 身的社会活动。(两条准则)
传统课程的明显弊病 • 儿童狭小的然而是关于个人的世界,与学校 课程非个人的然而是空间和时间无限扩大的 世界相分离。 • 儿童生活具有统一性、整体性和全神贯注的 专一性,而课程的种种专门化和分门别类, 以至多种多样的学科把儿童的世界加以割裂 和肢解。 • 儿童生活的实际和情绪相结合,与课程的逻 辑分类和排列的抽象原理不仅不相吻合,而 且相反。
课程类型
(一)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二)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四)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 是一种双学科或多学科的课 程组织模式,强调学科之间 的内在联系性和相互整合。

学习辅导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

学习辅导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

学习辅导(1)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中央电大教育学院孙福万学习提要: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内容框架二、概念解析: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三、概念解析:人文社会科学四、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点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主要区别六、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七、两大科学部类交叉融合的趋势:以“夏商周断代工程”为例八、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内容框架主持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高等师范专科“开放教育试点”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人类已经跨入21世纪,全面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兼通文理,善于综合掌握和创造性运用信息、知识的人才,成为激烈的国际性竞争的焦点。

为了造就适应全球科学文化发展潮流、适应我国初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我们希望通过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这门创新课程的开设,让大家开拓科学文化视野,逐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在自己的小学教育教学岗位上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开展创造性、综合性教育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这次系列学习辅导,由本课程文字教材的主编胡治华老师和我共同讲授。

本讲座共计六讲,分六个专题,重点讨论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现在我们就开始“第一讲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

胡老师,据我所知,多数学习者对社会科学的概念比较熟悉,一部分人了解人文科学的概念,但是很多人对人文社会科学这个概念感到陌生。

南京大学的丁柏铨教授和您是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教材《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主编,我们首先想请胡老师就这本教材内容的轮廓和重点作一些说明。

主讲人:人文社会科学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1998年4月北京某报登载了这样一则消息:有所小学让学生填家庭情况表,其中有“家庭出身”一栏,小学生都填成“医院出身”。

年轻的老师指导说:“‘家庭出身’要填父母是干什么的。

”再次收上表格,学生有填“家庭出身:开会”,有填:“家庭出身:打麻将”,有填“家庭出身:炒股票”等等,五花八门。

课程的历史演变

课程的历史演变

课程的历史演变我国课程得历史演变一、我国得课程体系得发展历程:(一)我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得发展演变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就是以“明人伦”、教化天下为课程目标,以倡导人文精神儒家经学课程为主体,射、御、律、算等艺能学科为两翼得综合性课程体系。

它起源于西周得“六艺”,奠基于孔子得“六经”。

主体课程确立于西汉,结构体系形成于唐代。

经宋元明清得发展,逐渐丰满与完善。

在两千年得古代教育史中它始终发挥着服务政治、关怀人生得现实价值,但终因知识体系与思想得局限而成为近代教育改革得焦点。

1、起源时期——夏商周时期得“六艺”课程夏、商、西周得学校皆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得教学科目,这就就是中国古代最早得专门化得课程体系——“六艺”。

其中“礼乐”承担着政治宗法及伦理道德规范教育,为“六艺”之首;“射御”为射箭与驾驭马拉战车得技术训练,属军事教育范畴,也含身体锻炼成分;“书数”为识字与计数教育,属基本常识范畴。

这就是一种文武兼备、知能兼求得课程设置体系,就是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得渊源。

2、奠基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得“六经”课程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得奠基时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历史上著名得“百家争鸣”,就是课程设置得多元化时期。

诸子百家从各自得立场出发,著书立说,办学收徒,传授各自得教学内容。

儒家教礼乐,墨家教生产与军事技术,法家以法为教。

由于汉初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得政策,使后世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演变成为儒家人文课程体系,孔子也就成为中国古代人文课程体系得奠基人。

孔子尊崇周礼与西周时期得“六艺”教育,并编订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就是孔子得基本教学内容,也就是中国第一套较完整得教科书。

除《乐》经亡佚外,其余五经自汉以后一直就是学校教育得基本教材,也就是最基本得教学科目,它作为中国古代人文教育体系中得主体课程一直延续至清。

“六经”得课程体系具有偏重社会人事、敬鬼神而远之,重人文轻自然、又于人文中见自然,轻视劳动教育、排斥手工业技术与农业技术三个特征。

社会人文学科的发展历程

社会人文学科的发展历程

社会人文学科的发展历程社会人文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学科,包括历史学、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真正的发展始于文艺复兴时期。

本文将探讨社会人文学科的发展历程。

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开始思考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本质,提出了许多关于伦理、政治和哲学的理论。

其中,最著名的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他们主张通过理性和思考来探索真理,对社会人文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是社会人文学科的重要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重新关注人类的尊严和价值,强调个体的自由和创造力。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们重新审视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遗产,通过翻译和注释经典著作,将这些知识传播给了更广泛的。

同时,人文主义者也开始研究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历史,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类发展和进步的理论。

19世纪是社会人文学科迅速发展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开始分离,形成了不同的学科领域。

历史学、哲学、文学和艺术等学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同时,社会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也逐渐扩大,从单一的文化和历史研究拓展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20世纪是社会人文学科的黄金时期。

在这一时期,社会人文学科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研究人类社会和个体行为。

同时,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的兴起,也对社会人文学科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年来,社会人文学科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开始涉及到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

学者们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讨全球化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以及信息技术对社会人文学科的变革。

社会人文学科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

从古希腊时期的哲学思考,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再到19世纪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分离,以及20世纪的黄金时期,社会人文学科一直在不断探索和扩展其研究领域。

未来,社会人文学科将继续发展,为人类社会和文化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9年制定国家课程标准。 1994年设立了《社会科课程标准:卓越的期 望》 • 美国社会科课程标准由“十大主题轴”为 基本构架。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公民 素质。
我国《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设 置的背景 • 1、 借鉴国外相关课程的经验 • (1)日本:20年前就开办挨冻幼儿园,幼儿在 四季只穿一套T恤衫和裤子,还将幼儿在空中丢 抛,这对培养幼儿身体健壮、脑平衡、吃苦耐劳 精神、坚强意志是很有帮助的。 • 学生在小学毕业前,要学会茶道礼节、单独接待 客人、缝纫、制衣、绣花;还有做饭、烧菜、洗 衣,自己料理生活。有其常规性实践,还有其创 造性探索。
• • • • •
各国“社会科”的共同点概括如下: 第一,总体目标——公民素养 第二,课程核心——价值观 第三,课程基础——社会认识 第四,课程特征——突出综合性、实践性、 区域性;强调开阔的视野;重视问题解决 学习方式
• 2、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 新经济转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工业化 和知识经济 • 可持续发展和人口素质——人口压力和人 力资源 • 全球化
二、综合化课程的尝试
•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以儿童 的经验”为中心的学科综合化课程体系: • 1、课程要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结合以来,要 符合儿童的心理状况。 • 2、实现学校科目的相互联系。
课程实施途径是通过活动组织课堂教学。
二、国外小学人文社会科学 课程综合化趋势
• • • • • 美国小学社会科课程(Social Studies) 1905年托马斯提出了“社会科”的概念。 1916年,社会科在美国得到正式认可。 1921年,美国社会科协会成立。 20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综合课程兴起,至今 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中小学的综 合课程。
• (5) 美国社会课的内容 在美国多数小学实行六年制教育,也有 实行四年或八年制教育的小学。四年制或 八年制小学通常把小学与初中或高中直接 挂通起来。美国小学一般规模较小(每个班 级一般不超过20人),每班一名教师,教师 必须完成各门课的教学任务和指导学生的 课外活动。 • 价值取向上强调多元文化特色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 课程与教学
第一章 小学人文社会科学一体 化发展历程 • • • • 要点: 1、小学人文社会课程综合化 2、我国小学社会课的产生与发展 3、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创设
第一节 课程综合化世界性发展趋势
一、综合化课程的萌芽 1、古代:浑朴的大综合思想 古中国:“礼” “乐” 汉代:“独尊儒术” (六艺:礼、乐、射、御、 书、数) “四书五经” 古希腊:音乐、体育、军事 古罗马:拉丁语、修辞、法律 中世纪:七艺(文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天文、音乐) 2、近代:分化性科学体系(精细的) 文艺复兴:学科扩展与分化 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首先对近代科学做出系统分类: 历史、诗歌艺术、 哲学。 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课程体系。
第二节 我国小学社会课的产 生与发展
• • • • 一、我国小学社会课的发展 20世纪50-80年代:历史、地理分科设置 20世纪90年代:社会课普遍开设 21世纪初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 会》。
第三节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 社会课的创设
•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 布后,我国开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课程 改革。 • 1998年党中央做作了“深化教育改革,全 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 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 • 纲要指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
•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 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 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综合课程。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 开设?
• 符合世界课程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 减少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避免内容的重复。 • 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差。 • 品德教育不能脱离儿童的社会生活。避免 枯燥的道德说教。
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本质 内涵
1、课程属性:人文社会科学 2、课程形态:经验性与学科性之整合。 3、课程性质:以品德教育为核心的综合课程 4、课程目标: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的课程。 5、课程理念: • 本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课程的核心)。 • 本课程基本理念之二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 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三是 “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 的追求”
• (2)法国 • 法国的教育方法主要是,①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认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主人,充分得到自 由发展。②启发学生学习求知,顺应学生学习兴 趣,相信学生学习的成功,尊重学生的人格。③ 培养创造力,一般是通过创作构思、造型艺术、 素描、绘画、音乐、舞蹈和各种实验活动。①在 教学时间上,分成创造时间、吸收时间、对话时 间、探索时间、自学时间。玩中有学,学中有玩, 并且还给学生有自己支配的时间。
• 幼儿园 开始 了解我的世界、家庭、社区服务 、 交通与通讯。 • 一年级 家庭与邻里 我们的地球,家庭生活、 邻里 二年级 邻里和社区 探究地球、城市、郊区、 农村、社区的今天和昨天 三年级 社区和资源 居住在不同的社区、社区 管理、社区的演变、不同的农村社区 四年级 地区 本州的地理概况与简单的州历史 五年级 我们的美国 …… 六年级 今日世界 ……
• 3)香港 • 香港小学综合课程的发展路向:学会学习。 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经验 帮助学生建立正面的价值观和态度,贯 切终身学习的精神,培养各种共通能力, 从而学会如何学习。 四个关键项目: 推广学习风气、 运 用信息科技、 加强德育与公民教育、 推 行专题学习
• (4) 台湾国民小学社会课程 • 教育理念: 辅导儿童以伦理道德为规范,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态度,增进其社会 生活的基本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成 为"活活泼泼的好儿童,"
• 内容在各年级的分布情况。例: • 三年级:我市的各种工厂、绿地和农田等的 分布、绘制本市文物的分布图、考察社区并绘制 地图、广告散发的范围、超市内的分布图等。 • 四年级:垃圾场的分布、自来水的来源、土 地利用图、不同自然环境的生活、国土的主要特 征等。 • 五年级:工业、农业、水产业的分布、运输 与交通、人口分布、海流图、天气预报图等。 • 六年级: 日本与外国的联系、与日本交往密 切的国家的地理位置、古墓的分布、与各历史事 件有关的地图、世界上冲突频繁发生的地方等。
泛智学校课程体系 • 主要课程:感觉、智力、记忆、语言、双 手、精神、内心 • 次要课程:历史课、各种练习(感觉、智 力、记忆练习) • 第三位的课程:游戏、戏剧表演
3、赫尔巴特的“统觉”和课程综合 化构想 “统觉”--- 新观念被旧观念同 化和吸收 齐勒提出了中心学科的理论: 历史、文学、宗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