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用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性用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泓域Macro机构丨参考范文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名称及项目建设单位
(一)项目名称
一次性用品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
某某实业有限公司
二、项目建设的理由
《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施两年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稳定工业增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形成了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11个专项规划为骨干,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工业“四基”发展目录等绿皮书为补充,各地落实文件为支撑,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面协同的政策体系。

二是工业基础能力稳步增强。

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卡脖子”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产业技术基础不断夯实。

三是智能制造水平继续提升。

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建立,建成一批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

重点行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明显提升,个性化定制、协同研发制造快速兴起。

四是创新体系建设深入推进。

成立了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也已初具雏形。

培育建立了19家省级创新中心。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不断深化,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创新载体不断涌现。

五是质量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

产品实物质量不断提升,原材料、重大装备等领域部分产品质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企业和产业集群品牌培育成效显著。

六是城市试点示范开局良好。

批复同意宁波等12个城市和4个城市群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

各试点城市结合实际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在转型升级新路径新模式上做出了有益探索。

三、项目拟建地址及用地指标
(一)项目拟建地址
该项目选址在榆林市某某工业园区。

(二)项目用地性质及用地规模
1、该项目计划在榆林市某某工业园区建设,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

2、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36666.9 平方米(折合约55.0 亩),代征地面积33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36336.9 平方米(折合约54.5 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一次性用品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一次性用品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需要。

(三)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1、该项目实际用地面积36336.9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4927.0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41024.2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生产车间33357.2 平方米,仓储设施面积4578.4 平方米(其中:原辅材料库房2761.6 平方米,成品仓库1816.8 平方米),办公用房1598.8 平方米,职工宿舍908.4 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含部分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581.4 平方米;绿化面积2398.2 平方米,场区道路及场地占地面积9011.6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36336.8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

2、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8.6%,建筑容积率1.1 ,绿化覆盖率6.6%,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5.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3154.5
万元/公顷,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根据测算,该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四、项目建设内容
(一)土建工程
该项目在榆林市某某工业园区建设,总用地面积36666.9 平方米(折合约55.0 亩),预计总建筑面积41024.2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生产车间33357.2 平方米,仓储设施面积4578.4 平方米(其中:原辅材料库房2761.6 平方米,成品仓库1816.8 平方米),办公用房1598.8 平方米,职工宿舍908.4 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含部分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581.4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4927.0 平方米,场区道路及场地占地面积9011.6 平方米,绿化面积2398.2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36336.8 平方米;该项目工程容积率1.1 ,建筑系数68.6%,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6%,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5.2%,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

(三)公用工程及其他
该项目建设公用工程包括: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供热系
统、办公生活设施、消防系统、污染物处理系统等,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及便捷舒适的配套环境。

五、项目产品规划方案
(一)产品规划方案
通过产品市场分析和需求预测,结合某某实业有限公司发展规划及该项目资金筹措能力,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和生产纲领;项目建成达纲后,形成年产一次性用品28096.5 单位/年的生产经营能力。

(二)项目效益规划目标
根据预测,该项目达纲年的营业收入28096.5 万元,总成本费用22152.3 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131.5 万元,年新增利税总额7315.3 万元,年利润总额5812.7 万元,年净利润4359.5 万元,年纳税总额2955.8 万元。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一)项目投资方案
1、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总投资15674.3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459.8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1%;流动资金
4214.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9%;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建设投资11238.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7%;建设期借款利息221.2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

2、该项目建设投资11238.6 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10369.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6.2%,包括:建筑工程投资4395.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0%;设备购置费5800.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7.0%;安装工程费174.2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02.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5%,其中:土地使用权费462.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预备费166.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

(二)资金筹措方案
1、项目总投资(TI)15674.3 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某某实业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11178.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3%。

2、根据谨慎财务测算,该项目全部借款总额4495.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7%,其中:项目建设期申请银行借款4495.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7%;项目经营期申请流动资金借款0.0 万
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0%。

七、项目达纲年预期经济效益
1、项目达纲年预期经营收益:28096.5 万元(含税)。

2、年总成本费用22152.3 万元。

3、营业税金及附加131.5 万元。

4、项目达纲年利润总额:5812.7 万元。

5、项目达纲年净利润:4359.5 万元。

6、项目达纲年纳税总额:2955.8 万元。

八、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该项目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12 个月的时间。

九、项目综合评价
1、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榆林市及某某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某一次性用品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第三次工业革命不是诸如工业机器人、3D打印、人工智
能、数字制造等一部分关键制造技术的突破,而是基础制造技术、制造技术(工具)和制造系统各个层次的技术内部以及不同技术层次之间交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交互性、群体性、系统性突破过程。

我们需要从我国的制造业和制造系统发展的基础、现实要求、国际竞争格局、未来定位等着眼,构建我国制造技术突破的总体架构和路线。

3、某某实业有限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一次性用品生产建设项目”,该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榆林市某某经济发展,为社会创造242 个就业机会,达纲年纳税总额2955.8 万元,可以促进某某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由此可见,该项目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十、主要指标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1、《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施两年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稳定工业增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形成了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11个专项规划为骨干,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工业“四基”发展目录等绿皮书为补充,各地落实文件为支撑,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面协同的政策体系。

二是工业基础能力稳步增强。

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卡脖子”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产业技术基础不断夯实。

三是智能制造水平继续提升。

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建立,建成一批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

重点行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明显提升,个性化定制、协同研发制造快速兴起。

四是创新体系建设深入推进。

成立了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也已初具雏形。

培育建立了19家省级创新中心。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不断深化,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创新载体不断
涌现。

五是质量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

产品实物质量不断提升,原材料、重大装备等领域部分产品质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企业和产业集群品牌培育成效显著。

六是城市试点示范开局良好。

批复同意宁波等12个城市和4个城市群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

各试点城市结合实际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在转型升级新路径新模式上做出了有益探索。

2、2017年,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围绕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和实现“三大目标”,不断推进“十大战略问题研究”成果物化,调结构、提质量、强动力,全市经济运行整体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公共事业快速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发展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全年生产总值3318.39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7.68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086.0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1064.63亿元,增长11.8%。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1%、62.8%和32.1%。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811元,约合15033美元。

全市802户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234.64亿元,比上年增长27.6%。

其中,重工业总产值4123.53亿元,增长27.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7.4%;轻工业总产值111.11亿元,增长20.4%,占2.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6.5%。

全市规上企业能源工业产值3349.40亿元,比上年增长30.7%,非能源工业产值885.24亿元,增长17.2%,能源工业与非能源工业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79.1%、20.9%。

能源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产值2059.30亿元,比上年增长38.0%;石油天然气开采业451.73亿元,增长15.1%;石油加工炼焦业完成产值504.41亿元,增长37.5%;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333.96亿元,增长7.2%。

非能源工业中:化学原料制品制造442.65亿元,增长19.3%;有色金属冶炼业140.73亿元,增长13.7%。

3、2015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较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均超过10%。

其中工业部分收入增长是同期工业总体收入增速的5倍以上,工业部分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5%,而2015年上半年工业总体利润负增长0.7%。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填补传统产业下滑“空缺”、实现稳增长的中流
砥柱。

一次性用品制造名列其中,覆盖拟建项目投产后的产品,因此,该项目属于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综上所述,该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行业的准入规定。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面向未来,世界各国都应看到历史滚滚向前的潮流,从增进人类福祉的“原点”出发,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搞唯我独尊、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对话协商、共担责任,深化双边和多边协作;同舟共济、合作共赢,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增进人民友谊;敬畏自然、珍爱地球,尊崇、顺应、保护自然生态……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共享经验、共迎挑战、携手前行,为创造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贡献中国力量。

2、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创新能力,更好满足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进一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更好满足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
构、转换增长动力,更好满足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不断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第三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1、某某实业有限公司通过对项目拟建场地缜密调研,充分考虑了项目生产所需的内部和外部条件:距原料产地的远近、企业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以及拟建区域产业配套情况、基础设施条件及土地成本等。

2、通过对可供选择的建设地区进行比选,综合考虑后选定的项目最佳建设地点——榆林市某某工业园区,所选区域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的生活设施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3、由某某实业有限公司承办的“一次性用品生产建设项目”,拟选址在榆林市某某工业园区。

4、拟定建设区域属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项目总用地面积36666.9 平方米(折合约55.0 亩),代征地面积33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36336.9 平方米(折合约54.5 亩);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一次性用品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一次性用品生产经营的需要。

二、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该项目用地位于榆林市某某工业园区,用地周边交通便利,由于规划科学合理,项目与相邻大型建筑物有一定安全距离,与周围建筑物群体及城市规划要求协调一致,项目施工过程中及建成运营后不会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构成任何影响,是该项目最为理想、最为合适的建设场所。

2、拟建项目用地位置周围5km以内没有地下矿藏、文物和历史文化遗址,项目建设不影响周围军事设施建设和使用,也不影响河道的防洪和排涝。

3、项目选址所处位置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项目生产所需原料、辅助材料和成品的运输;通讯便捷、水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充裕,适合于一次性用品生产经营活动;为此,该区域是发展一次性用品行业的理想场所。

4、场址周围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目标,无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自然环境条件良好;拟建工程地势开阔,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良好。

综上所述,项目选址位在某某工业园区工业项目占地规划区,该区域地势平坦开阔,四周无污染源、自然景观及保护文物;供电、供水可靠,给、排水方便,而且,交通便利、通讯便捷、远离居民区;所以,从场址周围环境概况、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拟建工程的场址选择是科学合理的。

第四章总图布置
一、项目总平面布置方案
(一)平面布置总体方案
1、按照建(构)筑物的生产性质和使用功能,项目总体设计根据物流关系将场区划分为生产区、办公生活区、公用设施区等三个功能区,要求功能分区明确,人流、物流便捷流畅,生产工艺流程顺畅简捷;这样布置既能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有利于生产设施的联系,又有利于外部水、电、气等能源的接入,管线敷设短捷,相互联系方便。

2、根据某某实业有限公司发展趋势,综合考虑工艺、土建、公用等各种技术因素,做到总图合理布置,达到“规划投资省、建设工期短、生产成本低、土地综合利用率高”的效果。

3、达到工艺流程(生产程序)顺畅、原材料与各种物料的输送线路最短、货物人流分道、生产调度方便的标准要求。

4、同时考虑用地少、施工费用节约等要求,沿围墙、路边和可利用场地种植花卉、树木、草坪及常绿植物,改善和美化生产
环境。

(二)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1、某某实业有限公司在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和主要设备选择确定以后,根据设备的外形、前后位置、上下位差以及各种物料输入(出)、操作等规划统一设计,选择并确定车间布置方案。

2、车间布置方案需要达到“物料流向最经济、操作控制最有利、检测维修最方便”的要求,生产车间布置详见—《主要生产车间布置示意简图》。

二、运输组成
(一)运输组成总体设计
1、项目建设规划区内部和外部运输做到物料流向合理,场内部和外部运输、接卸、贮存形成完整的、连续的工作系统,尽量使场内、外的运输与车间内部运输密切结合统一考虑。

2、某某实业有限公司外部运输和内部运输可采用送货制;采用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使企业的物流组成达到合理优化;把企业的组成内部从原材料输入、产品外运以及车间与车间、车间与仓库、车间内部各工序之间的物料流动都作为整体系统进行
物流系统设计,使全厂物料运输形成有机的整体。

(二)场内运输
1、场内运输系统的设计要注意物料支撑状态的选择,尽量做到物料不落地,使之有利于搬运;运输线路的布置,应尽量减少货流与人流相交叉,以保证运输的安全。

2、场内运输主要为原材料的卸车进库;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转运,以及成品的装车外运;场内运输由装载机、叉车及胶轮车承担,其费用记入主车间设备配套费中,该项目资源配置可满足场内运输的需求。

(三)场外运输
1、场外运输主要为原材料的供给以及产品的外运;产品的远距离运输由汽车或铁路运输解决,某某社会运输力量充足,可满足该项目场外远距离运输的需求。

2、短距离的运输任务将利用社会运力解决,基本可以满足各类运输需求,因此,该项目不考虑增加汽车运输设备。

3、外部运输应尽量依托社会运输力量,从而减少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产成品、大宗原材料的运输,应避免多次倒运,从而降
低运输成本且提高运输效率。

三、总图主要数据
该项目总用地面积36666.9 平方米,其中:代征地面积33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36336.9 平方米(折合约54.5 亩),场区总建筑面积41024.2 平方米,项目计容建筑面积41024.2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4927.0 平方米,绿化面积2398.2 平方米,场区道路及场地占地面积9011.6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36336.8 平方米;该项目建筑系数68.6%,工程容积率1.1 ,绿化覆盖率6.6%,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5.2%,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

第五章工程设计总体方案
一、建筑设计方案
1、结构设计:该项目生产车间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框架结构基础采用桩基基础,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2、基础工程: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荷载较小的建(构)筑物采用天然地基,荷载较大的建(构)筑物采用人工挖孔现灌浇柱桩。

3、车间厂房:采用钢屋架结构,屋面采用彩钢板,墙体采用彩钢夹芯板,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4、办公用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孔砖非承重墙体,屋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基础。

5、其他用房:采用砖混结构,承重型墙体,基础采用墙下条形基础。

二、主要材料选用标准要求
(一)混凝土要求
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之规定,
确定构筑物结构构件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为一类,本工程上部主体结构采用C30混凝土,上部结构构造柱、圈梁、过梁、基础采用C25混凝土,设备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级,基础混凝土垫层为C15级,基础垫层混凝土为C15级。

(二)钢筋及建筑构件选用标准要求
1、本工程建筑用钢筋采用国家标准热轧钢筋:基础受力主筋均采用HRB400,箍筋及其他次要构件为HPB300。

2、HPB300级钢筋选用E43系列焊条,HRB400级钢筋选用E50系列焊条。

3、埋件钢板采用Q235钢、Q345钢,吊钩用HPB235。

4、钢材连接所用焊条及方式按相应标准及规范要求。

(三)隔墙、围护墙材料
本工程框架结构的填充墙采用符合环保和节能要求的砌体材料(多孔砖),材料强度均应符合GB50003规范要求:多孔砖强度MU10.0,砂浆强度M10.0~M7.5。

(四)水泥及混凝土保护层
1、水泥选用标准:水泥品种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并根据建(构)筑物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条件合理选用添加剂。

2、混凝土保护层:结构构件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规定执行。

第六章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
一、原辅材料供应
(一)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供应
1、该项目生产经营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均有稳定的供应商,且该项目所在地区位条件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因此,原材料供应有保障。

2、项目所需的辅助材料,如内外包装所用的包装物以及其它用品等,则由公司自主从国内市场采购,且国内的供应完全可以满足该项目的需求。

3、从目前的市场供应情况来看,项目所需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的供应条件完全可以满足生产需要;根据项目设计规模的要求,所需原辅材料的供应依据“高质量、低价格”的采购原则,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的质量要求
该项目还可根据具体订单的特殊要求,按照顾客的不同期望采购不同的原辅材料,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满足用户需求。

二、能源供应情况
1、电能供应:该项目用电由某某实业有限公司设计自备供电线路系统供应,安装配电功能齐全的配电装置,即可满足项目供电需求;根据测算,该项目年用电量611400.0 千瓦•时,折合75.1 吨标准煤。

2、水资源供应:该项目共有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两种水资源消耗,根据测算,项目年用水量7675.9 立方米,折合0.7 吨标准煤;由某某工业园区提供水源,该地区水位稳定,水资源丰富而且水质较好,供应有保障。

第七章工艺技术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
一、工艺技术设计确定的原则
(一)原料路线确定原则
1、项目所需原料来源应稳定可靠,项目建成后应保证原料的质量和连续供应。

2、所需原料应经济易得,就不同原料的投资、成本、生产效率进行比较,选择最为适合、最经济的原料。

(二)一次性用品生产工艺技术路线确定原则
1、对于一次性用品生产技术方案的选用,遵循“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有利,综合利用资源”的进步原则,采用先进的集散型控制系统,由计算机统一控制整个生产线的各工艺参数,使产品质量稳定在高水平上,同时可降低物料的消耗。

2、严格按行业规范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有效控制一次性用品产品质量,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

2、在工艺设备的配置上,依据节能的原则,选用新型节能型设备,根据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优先选用环境保护型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