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的神经系统

合集下载

鱼类的感觉器官

鱼类的感觉器官
眼内有晶状体,晶状体 与角膜之间的空腔充满水状 液;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的 空腔充满玻璃液,是一种粘 性很强的胶状物,能固定视 网膜的位置。硬骨鱼类的眼 球中还有镰状突、晶状体缩 肌及悬韧带等调节构造。
15
鱼类眼球的结构就如照相机的构造。鱼的晶状体是 圆球状的,缺乏弹性,一般只能看到近处的物体。鱼眼 能看到的最远距离一般不超过10—12m。
17
18
19
第五节 味觉器官——味蕾
味蕾是一椭圆形的构造, 它也是由感觉细胞和支持细 胞组成,感觉细胞的一端有 游离的纤毛,从味蕾孔伸到 体外,基部有神经分布。 。 味蕾分布很广,在口腔、舌、 鳃弓、皮肤、触须、鳍上都 有, 从体侧一直可以分布到 尾部。味觉中枢在延脑。
味蕾可区别甜、酸、苦、 咸等味道。
27
硬骨鱼类的肾上组织分泌的激素为肾上腺素和去 甲肾上腺素,能促进心跳,扩大鳃血管,导致黑色素 细胞里黑色素粒集中。
肾间组织分泌的激素为类固醇性质的皮质激素, 对渗透压的调节有一定作用,对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 的代谢有一定影响。
斯坦尼斯小体的分泌活动与生殖活动有关。
28
三、胰岛(Pancreatic islets) 胰岛或称蓝氏岛。板鳃鱼类的胰岛埋藏在结实的 胰脏组织内,硬骨鱼类的胰岛组织存在于胆囊、脾脏、 幽门盲囊及小肠的周围,与胰脏是分开的。 胰岛产生胰岛素(insulin),具有调节碳水化合 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机能,是调节体内糖代谢的重要 激素,它能维持正常的血糖含量。 胰岛还分泌一种胰高血糖素,它的作用是促进糖 原分解、脂肪分解及尿素生成,主要作用的器官是肝 脏。它与胰岛素的作用是颉抗的。
罗伦瓮的机能基本上同侧线。 还能检测出低限到 0.01uV/cm的电 压。具电感受器的鱼类对地震前的 反应异常灵敏,现已成为研究动物 地震预报机制的重要课题。

鱼类生理学重点

鱼类生理学重点

鱼类生理学重点
以下是鱼类生理学的一些重点:
1. 鱼鳃:鱼鳃是鱼类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它由许多鳃丝组成,能够从水中摄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2. 循环系统:鱼类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

鱼类的心脏通常有一个心房和一个心室,血液通过心脏的收缩被泵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3. 呼吸系统:除了鱼鳃外,鱼类还可以通过皮肤、肠道和鳃上器官等进行气体交换。

4. 消化系统:鱼类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管、胃、肠和肛门等部分。

鱼类的消化酶种类较少,但能够有效地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5. 排泄系统:鱼类的排泄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和膀胱等部分。

鱼类的肾脏能够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并通过输尿管和膀胱排出体外。

6.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鱼类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能够感知和处理外界信息,并控制鱼类的各种生理活动。

7. 生殖系统:鱼类的生殖系统包括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用于繁殖后代。

8. 渗透调节:鱼类生活在盐水中,需要通过鳃、肾脏和肠道等途径进行渗透调节,以维持体内的渗透压平衡。

以上是鱼类生理学的一些重点,了解这些内容对于深入研究鱼类的生理机能和生态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鱼的组成结构

鱼的组成结构

鱼的组成结构鱼是指脊椎动物中的一类,它们是水生动物,生活在水中。

鱼类的组成结构非常复杂,一个鱼的身体包含了许多不同的组织和系统。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鱼类组成结构的各个方面。

一、鱼类的身体结构鱼类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和尾巴三部分。

头部包含了鱼的大脑、眼睛、嘴巴、鼻子、鳃和嗅觉器官。

躯干包括鱼的内脏、消化系统、心脏和骨架。

尾巴包含了鱼的尾鳍和肌肉,是鱼进行游泳的主要部分。

鱼的鳞片是由角质形成的,它们保护鱼的皮肤和肉体不受伤害。

鳞片上有一些小刺,可以帮助维持鱼的平衡和稳定,以及减少水流的阻力。

二、鱼类的消化系统鱼类的消化系统包含了嘴巴、咽喉、胃、肠和肛门。

鱼在进食时使用嘴巴捕捉猎物,然后将其咽入咽喉。

食物在通过胃部消化后,进入肠道。

在肠道中,食物被消化成营养物质,然后被吸收到鱼的体内,使鱼可以生长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三、鱼类的呼吸系统鱼的呼吸系统由鳃部分组成,鱼通过鳃进行呼吸。

鳃是一系列细小的组织,它们通过与水接触来吸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鱼的呼吸功能非常重要,因为它们需要大量的氧气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四、鱼类的心血管系统鱼类的心脏是由单心室和单循环系统组成的。

这意味着鱼的心脏只有一个腔室,并且血液只流经一次循环。

在鱼的身体中,血液被泵入鱼的鳃,然后吸收氧气并将二氧化碳排出。

然后血液会被泵回鱼的心脏,在循环中重复这个过程。

五、鱼类的神经系统鱼类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边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而周边神经系统包括神经和神经末梢。

鱼的大脑控制着所有的行为和活动,例如寻找食物、避免危险和进行交配等。

六、鱼类的生殖系统鱼类的生殖系统分为雌性和雄性两种。

雌性鱼类的生殖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和腔道,而雄性鱼类的生殖器官包括精巢、输精管和生殖腔。

在繁殖季节,雌性鱼会产下卵子,而雄性鱼则会释放精子,这些生殖细胞会在水中结合并形成新的鱼类。

总之,鱼的组成结构非常复杂,由许多不同的系统和器官组成。

鱼类学(形态分类)

鱼类学(形态分类)

外部形态第二节鱼类的体型1.体轴左右对称,一般有三个体轴(1)头尾轴 (第一轴或主轴)(2)背腹轴(第二轴或矢轴)——与头尾轴垂直(3)左右轴(第三轴或侧轴)——与前两轴相互垂直1.体型一般有四种类型(1)纺锤形(马鲛鱼、金枪鱼等)(2)侧扁形(鲳鱼、圆头鲂等)(3)平扁形(鮟鱇鱼、鳐鱼等)(4)圆筒形(黄鳝、鳗鲡等)第三节头部器官1、头部器官(1)口(2)唇(3)须(可以根据口须的位置、形状、长短、数目作为分类特征)(4)眼(无泪腺、无真正眼睑,部分鲨鱼有瞬膜)(5)鼻孔(鼻孔不与口腔相通,与呼吸无关)(6)鳃孔(鳃裂)(呼吸相关)(7)喷水孔(退化的鳃孔,大多数鱼退化掉)第四节鳍1.鱼鳍分类和功能鱼鳍分类和功能2.鳍式鳍式———在分类学上,表示鱼鳍的组成、结构和鳍条的类别、数目的公式。

是鱼类分类上的鉴定标准之一。

以各鳍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代表鳍的类别名称:“D”代表背鳍“A”代表臀鳍“V”代表腹鳍“P”代表胸鳍“C”代表尾鳍大写的罗马数字代表棘(棘条)的数目。

阿拉伯数字代表软条(鳍条)的数目,棘或软条的数目范围以“~”表示,棘与软条相连时用“一”表示,分离时用“,”隔开。

举例:鲤鱼的鳍式:D..Ⅲ~Ⅳ一17~22;P.Ⅰ一15~16;VⅡ一8~9;A.Ⅲ一5~6;C.20~22。

表示鲤鱼有一个背鳍,3~4根硬棘和17至22根软条;胸鳍1根硬棘和15至16根软条;腹鳍2根硬棘和8至9根软条;臀鳍3根硬棘和5至6条软条;尾鳍20至22根软条。

第二章皮肤及其衍生物第一节皮肤1.鱼类的皮肤分为两层(1)外层——表皮a. 发生层(表皮细胞的发源地)b. 腺层(除去发生层其余都是腺层,存在大量腺细胞)(2)内层——真皮由上至下a. 外膜层b. 疏松层c. 致密层第二节腺体1.鱼类腺体分类和功能(1)单细胞腺(主要分泌粘液)a.杯状细胞b.棒状细胞c.颗粒细胞d.浆液细胞(2)毒腺(分泌各类毒素)第三节鳞片1.鳞片分类(1)盾鳞盾鳞(placoid scale),为板鳃鱼类特有,由表皮和真皮形成,结构分基板和鳞棘两个部分。

鱼类学 形态学

鱼类学  形态学

鱼类学形态学一】国内外鱼类学历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主要业绩:1亚里士多德《动物学》2阿悌弟,鱼类学之父3林奈---双命名法4范蠡《养鱼经》5《鲤鱼解剖》《白鲢的系统解剖》二】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里的低等的变温的脊椎动物,绝大多数用鳃呼吸,鳍由鳍条组成,是运动和维持平衡的器官。

大多数身体覆鳞,并且具有鳔。

三】体型、鱼体分区(头部分区)、主轴、纵轴、横轴纺锤型:主轴最长、纵轴较短、横轴最短侧扁型:主轴较短,横轴更短、横轴很长平扁形:主轴一般,纵轴最短,横轴很长鳗型:主轴特别延长,纵轴和横轴均很短四】鱼体测量:主要指标(全长、体长、躯干长、尾长)全长:由吻端至尾鳍末端的直线长体长:由吻端至最后一尾椎骨的末端或尾鳍基部的直线长躯干长:自鳃盖骨后缘(或最后一个鳃孔)至肛门(或生殖腔)后缘的垂直距离尾长:自肛门(或泄殖腔)后缘至最后一椎骨(用手拿尾鳍向上折弯处)的垂直距离。

五】鱼类头部器官:如口位、须的命名、眼的特点、鼻孔的结构)头部分区:口、须、眼、鼻、鳃孔、口:口上位、口前位、口下位喷水口:退化的鳃孔六】鳍条的分类与结构特点:鱼类各鳍的功能、鳍式的书写和解读鳍条:一、不分支的角质鳍条二、鳞片衍生的骨质鳍条,硬骨鱼所特有骨质鳍条:柔软分节的软条、鳍条变化而来的坚硬的不分支不分节的棘。

鲤形目鱼类有一种坚硬但不分节的棘的假棘。

1、鳍式记载鳍的性质和数量的一种方式,一般以罗马数字代表鳍棘,以阿拉伯数字代表鳍条,如鲈背鳍XⅡ,I—11—14,是表示鲈的背鳍由12枚鳍棘组成,第二背鳍由1枚棘11—14枚鳍条组成。

【D背鳍A臀鳍C尾鳍P胸鳍V腹鳍】3、鳃耙记载第一鳃弓的外鳃耙数。

记载方式有2种:①上鳃耙数(长在咽鳃骨与上鳃骨上的鳃耙数)加下鳃耙数(长在角鳃骨与下鳃耙数)。

②记载第一鳃弓的外鳃耙总数,而不分上、下鳃耙。

4、齿式鲤科鱼类最后一对鳃弓的角鳃骨特化为下咽骨,其上长有牙齿,是为咽齿;咽齿的数目,行列记载的方式为齿式,如鲤齿式为1.1.3/3.1.1。

[重点]鱼类生理学资料

[重点]鱼类生理学资料

[ 重点] 鱼类生理学资料鱼类生理学资料一、填空1. 生命基本特征 : 新陈代谢、适应性、应激性或兴奋性、发育、生殖2. 生理功能的调节包括 :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3. 鱼类的必需 AA 是Arg、His 、Ile 、Leu、Lys、Met、Phe、Thr、Trp、Val4. AA 在体内的分解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 : 脱氨基、氨基转换、脱羧基5. 反射弧的构成 :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6 哺乳类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是 : 尿素,鱼类主要是 :NH37. 18:2w6表示该脂肪酸由18个C原子组成,分子中有两个双键,第一个双键出现在第 6 位 C 原子上。

8. 不饱和脂肪酸四类(第一个双键位置):亚麻酸(w3)、亚油酸(w6)、油酸 (w9) 、棕榈油酸 (w7)9. 必需脂肪酸 (EFA): 亚麻酸、亚油酸10. 氧的存在状态 : 物理溶解状态、化学结合 ( 与血红蛋白的结合 )11. 消化系统的构造 : 消化道、消化腺12. 每个肾单位包括 : 肾小体和肾小管 ;肾小体包括: 肾小囊和肾小球13. 尿液的形成包括三个阶段 :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作用、分泌作用14. 生殖周期因子 : 光周期、温度、降雨 ; 性腺发育由光周期和温度季节变化所调节;产卵由温度和降雨控制15 性类固醇激素 : 精巢组织产生的睾酮和 11-酮基睾酮卵母细胞分泌产生雌二醇和17 a, 20 B—双羟孕酮,分别诱导精子和卵母细胞生长发育和成熟16. 鱼类精巢类型 :壶腹型(叶状型)、辐射型(管状型) 17.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生理作用 : 促进细胞和组织的代谢、细胞有丝分裂、软骨与骨骼的生长等。

18. 甲状腺激素是唯一含有卤族元素的激素 19. 鳃后体分泌的是降钙素20. 肾上腺髓质——嗜铬组织 :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 21. 尾下垂体分泌尾紧张素22. 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23. 鱼类血液的构成 : 血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凝血细胞或血栓细胞)24. 鱼类血液循环特点 : 单循环、闭锁式心脏由四个部分组成 : 静脉窦、心房、心室、动脉球或动脉圆锥25. 心肌生理特征 :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 26.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外周神经系统(脑神经 10 对、脊神经)植物性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27. 10 对脑神经: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嗅视动滑三,外颜听舌迷)28. 化学感受包括三种情况 : 嗅觉、味觉和一般的化学感受 29. 内耳(迷路): 球状囊、椭圆囊、半规管、耳石功能: 声音感受器、重力感受器、角加速度感受器、保持和调节肌肉紧张性30. 鱼类感光细胞 : 视网膜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二、名词解释1. 鱼类生理学 : 是研究鱼类的各种生命活动机能及其规律的科学2. 蛋白质效率能 : 是指鱼体摄入每克粗蛋白后所增加的体重3. 温度补偿作用无论测定时的温度如何,适应于低温环境的鱼比适应于高温环境的鱼有更快的蛋白质合成率4. 蛋白质需要量 : 指鱼体达到最适生长时所需要摄入的食物蛋白质含量5. 糖的异生作用 : 体内的糖通过其他物质转变而成为葡萄糖和糖,这一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6. 耗氧率 : 是指动物单位体重在单位时间时间内消耗氧气的数量7. 氧容量: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氧气的最大量 8.氧含量:每100ml 血液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氧的量 9. 氧饱和度 : 是氧含量占氧容量的比值10. 氧离曲线:就是表示血红蛋白氧饱和的百分比和 P之间的关系0211. 波尔效应:当血液氢离子增加,即PH值降低时,使血红蛋白和氧的亲和力降低,结果就使氧离曲线往右侧偏移。

鱼类侧线系统(第三课) (2)

鱼类侧线系统(第三课) (2)
陷器的排列形式随种类而异。如白鲟的陷器成簇地分布在吻的背 腹面、上下颌及头部的其它部位,犹如花朵点缀其间。 陷器的作用也是感觉水流水压的,由第VII、第IX对脑神经分支 所支配。 一般生活于流水中的鱼类,其侧线较发达而陷器退缩;反之,栖 息于水底的鱼类则陷器发达而侧线呈次生性地退缩。
1
感觉芽
感Hale Waihona Puke 芽• 间断型 • 非完整型 • 多线型 • 缺失型
• 鱼类身体二侧一般各有侧线一条,少 数鱼类每侧2条或者3条或者更多
• 变异: • 无侧线——部分鲱科、鰕虎鱼、斗鱼 • 侧线不完全——中华鳑鲏 • 侧线不连续——罗非鱼等
大西洋鲱鱼(Clupea harengus)
队形严整的大西洋鲱鱼
捕食沙丁鱼(鲱鱼的一种)的剑鱼,剑鱼群以快速冲击的形式打乱鱼群,以 自己的长吻挑出落单鲱鱼,然后一口吞下
靠近表皮处,此时表皮开始向下凹陷
,两种细胞的数量增加,且形状出现 较明显差异,支持细胞多呈柳叶形, 感觉细胞主要呈梨形
P:色素;CC:杯状细胞;RC:感受细胞;SC:支 持细胞;PT:陷器.
• 6d,陷器凹陷加深,且数量增加,
• 9d,支持细胞和感觉细胞分化明显, 感觉细胞顶端出现连接凹陷处的丝 状物,各个陷器的下陷深度还较小。
• 起源:侧线在头部和躯干部均有分布,其发育起源于 胚胎头部的一系列基板(placode)
3
侧线系统的感受器类型分类
侧线系统包括侧线机械感受系统和侧线电感受系统: 1、机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
管道神经丘(canal neuromasts) 表面神经丘(superficial neuromasts)
• 9d前,陷器下陷深度小于宽度,且 其增长速度较缓慢,其后开始超 过宽度

鱼类的感觉器官

鱼类的感觉器官
6
鱼类侧线器官的主要作用是测定方位和 感觉水流(如狗鱼)。一些鱼类的侧线能感 受低频率声波和对温度起感应作用。
侧线对鱼类的摄食、避敌、生殖、集群 和洄游等活动都有一定的关系。侧线的发达 程度是与鱼的生活方式和栖息场所有密切关 系。
7
三、罗伦氏壶腹
软骨鱼类所具有的皮肤感觉器, 即罗伦瓮,系侧线的变形构造,位 头背腹面,管状或囊状,内有粘液, 一端扩大为壶腹,另一端开口于皮 外。
29
四、胸腺: 在硬骨鱼类一般位于鳃腔背侧,据认 为它与鱼的生长有关系。
五、后鳃腺:是咽部的衍生物。后鳃腺分泌的激 素为降钙素,作用是抑制骨盐溶解,使血清钙含量降 低,维持血钙的动态平衡。
六、性腺:除了产生卵子和精子以外,同时也是 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为性激素。鱼类性激素的产 生受脑垂体调节。
七、尾垂体:是尾部脊髓末端背侧膨大的一种内 分泌腺体,可能与渗透压调节有关,又认为与鱼体浮 力有关。
1
第一节 皮肤感觉器官 第二节 听觉器官——内耳 第三节 视觉器官——眼 第四节 嗅觉器官——嗅囊 第五节 味觉器官——味蕾 本章重点是第一、第二和第三节。
2
第一节 皮肤感觉器官 (cutaneous sense organ)
感觉芽:最简单,是分散在表皮细胞间的 一些感觉细胞;
丘状感觉器(神经丘):比较复杂,又称为 陷器(pit organ);
重点介绍脑垂体。
22
23
第一节 脑垂体
一、脑垂体的构造
脑垂体位于间脑腹面,是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分为 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腺垂体进一步分化为三个部 分,即前腺垂体、中腺垂体或称中叶及后腺垂体或称过 渡带。
24
二、脑垂体的机能
1. 中腺垂体:产生生长激素、促性腺激 素、促甲状腺激素、促皮质激素、催乳激素等。

动物的生理与调节

动物的生理与调节

动物的生理与调节动物的生理与调节是指动物体内各种生命过程和机制的调节和协调。

动物通过多种方式对内外环境进行感知和反应,以维持自身体内平衡和适应外界变化。

本文将从呼吸、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和排泄等方面探讨动物的生理与调节。

一、呼吸系统呼吸是动物体内供氧、排出二氧化碳的重要过程。

不同动物通过不同的呼吸器官以及呼吸方式来进行气体交换。

1.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呼吸系统: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呼吸系统由气管和肺组成。

动物通过鼻腔或口腔吸入空气,经过气管进入肺部。

在肺部,氧气通过肺泡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转运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同时,二氧化碳从血液中释放出来,通过肺泡排出体外。

2.爬行动物的呼吸系统:爬行动物的呼吸系统由气管和肺组成,但其呼吸方式更多样化。

爬行动物可以通过肺部吸收氧气,也可以通过皮肤、口腔或鳃呼吸。

不同的物种有不同的适应性呼吸机制。

二、循环系统循环系统负责动物体内的血液循环和物质运输。

它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三个主要部分。

1.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循环系统: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循环系统属于双循环系统,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心脏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通过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推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在肺循环中,血液从右心室经过肺动脉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返回到左心房,再通过主动脉分布给全身。

2.鱼类的循环系统:鱼类的循环系统属于单循环系统,包括心脏、鳃和体循环。

鱼类的心脏分为单心房和单心室,在肺循环中,血液从心室经过鳃进行气体交换,然后返回到心脏再通过体循环供给全身。

三、消化系统消化系统负责摄取食物、分解食物、吸收养分和排除废物。

它包括口腔、食管、胃、肠道和消化腺等器官。

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因动物的食性而有所不同。

以哺乳动物为例,它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食物经过口腔进入食管,然后到达胃进行物理和化学消化。

接下来,食物进入小肠,在小肠的消化液和酶的作用下,养分被分解吸收。

《鱼类的神经系统》

《鱼类的神经系统》

《鱼类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等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节神经原–神经原即神经细胞,是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一个神经原可以分为两部分:1、细胞体;2、突起:分为树突、轴突两种–一个神经原轴突的末端分支与另一个神经原的树突相接触处称为突触。

神经冲动经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原的轴突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原的树突。

–神经原依形态构造可分成三类:(1)单极神经原;(2)双极神经原;(3)多极神经原–神经原按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三类:(1)感觉神经原(传入神经原);(2)运动神经原(传出神经原);(3)联络神经原(中间神经原)第二节中枢神经系–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两部分组成。

•一、脑的基本构造–鱼类脑的构造已分化为五个区: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

–鱼类的脑在胚胎发生中以神经管(由外胚层形成)前端扩大部分为基础,迅速分化为前、中、后三个脑球,随后由前脑分化成端脑和间脑,中脑球不再分化而形成中脑,后脑球以顶部突出的方式形成小脑,下方形成延脑。

(一)端脑–端脑由嗅脑及大脑两部分组成。

–嗅脑由嗅脑、嗅束及嗅叶等部分组成。

–软骨鱼类的嗅脑都具有以上三个部分,即由嗅球、嗅束及嗅叶组成,但嗅束的长短各类别有所有同。

–硬骨鱼类的嗅脑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况:•(1)嗅脑分化:由嗅球及嗅束组成,如鲤形目鱼类梭鱼。

•(2)嗅脑不分化:嗅脑仅为一圆球状的嗅叶,如鲈形目鱼类。

–大脑分左右两大脑半球,大脑背壁无神经组织,是由上皮细胞组成的薄壁(称为外表),大脑腹壁上有许多神经细胞集中而形成纹状体,此乃真正脑组织所在。

大脑半球内各有一脑腔,称为侧脑室,左侧为第一脑室,右侧为第二脑室。

(二)间脑–间脑前方有视神经通入。

视神经后方有一圆形或椭圆形的隆起部,称漏斗。

漏斗两侧有一对圆形或半圆形的下叶。

漏斗下方,两下叶之间连一圆形构造,为垂体。

漏斗后方为血管囊。

间脑背面中央突出一条细长线状的脑上腺或称松果腺。

间脑内有第三脑室。

鱼类的神经系统-百科常识视频在线看

鱼类的神经系统-百科常识视频在线看

鱼类的神经系统-百科常识视频在线看
神经系统对鱼类的生命活动很重要,它由脑、脑神经、脊髓与脊神经构成,脑和脊髓为中枢神经,脑神经与脊神经为外周神经。

脑分化为端脑与间脑,小脑与延脑。

端脑是嗅觉中枢;间脑又称丘脑,与脑垂体相连。

中脑是视觉中枢,小脑管理运动,延脑管理呼吸、循环等生理活动的多元中枢。

脊神经又称混合神经。

鱼的感觉器官构造具有适应水栖生活的特点。

皮肤具有触觉、温觉、感知水流和测定方位的功能,侧线主要作用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

鱼类内耳起听觉和平衡鱼体作用。

鱼眼与人眼构造差别不大,无上下眼睑和泪腺,是视觉器官。

嗅囊通常由许多嗅粘膜褶组成并产生嗅觉,对鱼类觅食、生殖、夜间集群、警戒反应和洄游等有重要作用。

味蕾产生味觉,但一般不太灵敏。

鱼类的神经系统

鱼类的神经系统

《鱼类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等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节神经原–神经原即神经细胞,是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一个神经原可以分为两部分:1、细胞体;2、突起:分为树突、轴突两种–一个神经原轴突的末端分支与另一个神经原的树突相接触处称为突触。

神经冲动经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原的轴突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原的树突。

–神经原依形态构造可分成三类:(1)单极神经原;(2)双极神经原;(3)多极神经原–神经原按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三类:(1)感觉神经原(传入神经原);(2)运动神经原(传出神经原);(3)联络神经原(中间神经原)第二节中枢神经系–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两部分组成。

•一、脑的基本构造–鱼类脑的构造已分化为五个区: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

–鱼类的脑在胚胎发生中以神经管(由外胚层形成)前端扩大部分为基础,迅速分化为前、中、后三个脑球,随后由前脑分化成端脑和间脑,中脑球不再分化而形成中脑,后脑球以顶部突出的方式形成小脑,下方形成延脑。

(一)端脑–端脑由嗅脑及大脑两部分组成。

–嗅脑由嗅脑、嗅束及嗅叶等部分组成。

–软骨鱼类的嗅脑都具有以上三个部分,即由嗅球、嗅束及嗅叶组成,但嗅束的长短各类别有所有同。

–硬骨鱼类的嗅脑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况:•(1)嗅脑分化:由嗅球及嗅束组成,如鲤形目鱼类梭鱼。

•(2)嗅脑不分化:嗅脑仅为一圆球状的嗅叶,如鲈形目鱼类。

–大脑分左右两大脑半球,大脑背壁无神经组织,是由上皮细胞组成的薄壁(称为外表),大脑腹壁上有许多神经细胞集中而形成纹状体,此乃真正脑组织所在。

大脑半球内各有一脑腔,称为侧脑室,左侧为第一脑室,右侧为第二脑室。

(二)间脑–间脑前方有视神经通入。

视神经后方有一圆形或椭圆形的隆起部,称漏斗。

漏斗两侧有一对圆形或半圆形的下叶。

漏斗下方,两下叶之间连一圆形构造,为垂体。

漏斗后方为血管囊。

间脑背面中央突出一条细长线状的脑上腺或称松果腺。

间脑内有第三脑室。

鱼游回人的身边什么原理

鱼游回人的身边什么原理

鱼游回人的身边什么原理鱼游回人的身边的原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个是生物学的角度,一个是行为学的角度。

从生物学角度上看,鱼游回人的身边是因为它们与人类共享同一片水域,而水是鱼类生存的必需物质。

鱼类需要水中的氧气来呼吸,所以它们会在水中自由游动,以寻找适合的生存环境。

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方通常会有较大的水域,例如海洋、湖泊、河流等,这些地方可以提供鱼类所需的水资源和食物资源。

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导致水质发生变化,有时会引起鱼类的大规模迁徙。

鱼类会根据自身需求和环境变化来选择合适的栖息地,所以它们会游回人的身边。

从行为学角度上看,鱼游回人的身边可能是因为它们对人类的存在感到好奇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感兴趣。

鱼类的神经系统较为简单,它们在感知外界刺激时会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

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方,通常会有一些与鱼类相似的外部刺激,例如声音、光线、味道等,这些刺激可能会引起鱼类的注意并产生好奇心。

有些鱼类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它们可能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吸引而游向人的身边。

例如,有时在钓鱼时,人们会使用一些鱼饵或人工鱼饵来吸引鱼类,这种刺激可能会使鱼类游至钓鱼者的周围。

此外,鱼类也可能游回人的身边是为了获取食物资源。

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方通常会有一些人造或自然产生的食物来源,例如人类投喂的食物残渣、食品加工厂的废料、污水处理厂的排污口等。

这些食物源对于鱼类来说是一种易得的食物资源,它们可能会游向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方,以便获取这些食物。

一些人造的水域,例如养鱼场、渔场等,也会吸引鱼类游至人的身边,因为这些地方提供了大量的饲料供应,以满足鱼类的需求。

总结来说,鱼游回人的身边的原理是多方面的。

从生物学角度上看,它们游回人类身边是为了获得水资源和食物资源,同时也受到人类活动对水质的影响而进行迁徙。

从行为学角度上看,鱼游回人的身边可能是对于外界刺激的回应,它们对人类的存在感到好奇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感兴趣。

此外,鱼类也可能游回人的身边是为了获取人类活动带来的食物来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端脑
• 端脑:嗅脑、大脑。
• 嗅脑: –圆口类、软骨鱼类:嗅球、嗅 束两个部分。 –硬骨鱼类:低等鱼有嗅球和嗅 束,高等鱼仅有嗅叶。 • 大脑:左右两个大脑半球。大 脑背壁无神经组织,腹壁上有许多 神经细胞集中而形成纹状体,此乃 真正脑组织所在。大脑半球内各有 一脑腔,称为侧脑室。 • 功能:嗅觉中枢。
二、脊髓的构造与机能
• (一)构造:背中沟、腹中沟、髓管或中 心管。肩膨大、腰膨大。灰质、白质、腹 角、背角、脊膜。
背中沟——整个脊髓的背面正中有一向内凹入纵 沟。 腹中沟——脊髓腹面正中一极浅窄、不甚显著的 沟。 中心管(髓管)——脊髓中央的空腔,前面与脑 室相通。
灰质——在中心管的周围神经元本体所占有的区 域,呈蝶形,除了神经元本体外,也有树突,一部分 轴突与夹杂于其间的神经胶质。 白质——灰质的四周,只有神经纤维,包括上行 于脑及由脑发出的纤维。 背角——灰质的背方两个突出的角,脊神经背根 经背角通入灰质中。 腹角——灰质的腹面突出的两个角,脊神经腹根 即由此发出。
神经元的过渡构造,它只允许冲动朝一个方向传
递,不能逆行。
(Axon terminal)
(Dendrite)
神经元依形态构造可分成三类:(1)单极神经 元;(2)双极神经元;(3)多极神经元 神经元按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三类:(1)感觉神 经元(传入神经元);(2)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 元);(3)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二)各类鱼的脊髓
鱼类脊髓的发达程度不尽一致。 圆口类脊髓的灰、白质没有完全分化,腹面正中
(四)小脑

位于中脑后方,在许多硬 骨鱼类它向前方突出小脑瓣伸 入中脑腔,有些鱼类在小脑的 两侧有耳状或球状突起,称为 小脑鬈。
• 功能:鱼类运动的主要调 节中枢。它维持平衡和姿势, 掌握运动的协调,节制肌肉的 张力。小脑鬈与内耳及侧线器 官有密切联系,所以鱼类的小
(五)延脑
• 脑的最后部分,与脊髓无明晰的分界。 许多鱼类如鲤等在延脑前部有一个面叶和一对 迷走叶。板鳃类延脑前端两侧为绳状体。延脑 背面有脉络丛,延脑内的脑腔为第四脑室。 • 功能:第V~第X对脑神经均由延脑 •发出。包括好几方面的神经中枢:听觉 •侧线感觉中枢、呼吸中枢、味觉中枢、 •皮肤感觉中枢、色素细胞调节中枢。

鱼类的脑在胚胎发生中以神经管(由外胚层形 成)前端扩大部分为基础,迅速分化为前、中、后 三个脑球,随后由前脑分化成端脑和间脑,中脑球 不再分化而形成中脑,后脑球以顶部突出的方式形 成小脑,下方形成延脑。再神经管扩大和分化的同 时,神经腔发生相应的改变,在脑中形成左右侧脑 室(第一、第二脑室),在间脑中形成第三脑室, 中脑的内腔称为中脑导水管,延脑内腔形成第四脑 室。
(六)鱼脑构造的生态适应
• 主要借视觉器官觅取饵料的外海性上层鱼 类:视叶特别发达,小脑比较大,如鲐、 飞鱼等。 • 以摄取小型浮游生物为主的外海上层鱼类 :触觉中枢往往比较发达,有发达而分化 的延脑。 • 底栖生活的鱼类:往往具有发达的纹状体 ,小脑通常较小。延脑特别分化。 • 浅海活泼游泳的鱼类:脑的特点界于外海 性上层鱼类和底层鱼类之间,小脑比上层
(七)各类鱼的脑
板鳃类 嗅脑:由嗅叶、嗅束、嗅球组成,嗅叶较大 小脑:无小脑瓣伸入中脑, 延脑:前端两侧为绳状体
真骨类 嗅脑:分化嗅束和嗅球;嗅脑不分化,仅为嗅叶 小脑:发达,有小脑瓣伸入中脑,有小脑鬈或有 雏形 延脑:无绳状体,鲤鱼延脑分化出面叶与迷走叶;
带鱼分化为四个球
(八)脑的生理机能
端脑:嗅觉中枢;可能是运动的高级中枢。 间脑:暗化神经中枢,它能使鱼体变黑。 中脑:视觉中枢;与鱼体的位置和移动的控制有 关。 小脑:运动协调中枢;小脑瓣与延脑的侧线中枢 有机能上的联系。 延脑:味觉中枢;听觉、侧线感觉中枢;呼吸中 枢;色素调节中栉;皮肤感觉中枢,能使鱼具有 触、痛和温冷的感觉;亮化神经中枢。
,上丘脑位于第三脑室背面,丘脑在第三脑
室侧壁具灰质的区域,下丘脑位于第三脑室
腹壁部分。
• 间脑对于色素细胞的影响很明显,能使鱼体
变黑。
(三)中脑
• 由腹面的基部( 或称被盖)及背面的顶 盖两部分组成。顶盖分 为两个半球,称为视叶 。中脑内的空腔称中脑 腔,它与第三、第四脑 室相通。 • 中脑是鱼类最高 视觉中枢所在。中脑有 通向延脑的神经纤维,
神 经 元 类 型
神经元类型
反射弧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神经元组成一个反射弧。 简单的反射弧只包含两个神经元,即感觉神经 元和运动神经元。高等动物的反射弧比较复杂, 有感受器、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 经元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发育中和成年脑的构造
•一、脑的构造与 机能 • 鱼类的脑已 分化为五个区:端 脑、间脑、中脑、 小脑和延脑。
第十章 神经系统
The nervous system
• 功能:掌管全身的正常生理和协调,负责鱼 类与外界环境பைடு நூலகம்互相联系,接受外界刺激并 产生相应反应。
脑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脑神经 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 脊神经 交感神经 植物性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
第一节 神经元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第三节 外周神经系统 第四节 植物性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元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能感受刺激和传递冲动。 一个神经元可以分为两部分:1、细胞体;2、突起:分为树突、轴突两种
一个神经元轴突的末端分支与另一个神经元 的树突相接触处称为突触。神经冲动经过突触从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 因此突触是神经冲动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
(二)间脑
• 位于大脑后方的凹陷部分,常被中脑所遮
盖。
间脑背面:脑上腺或称松果腺。
• 间脑腹面:视交叉、漏斗、脑垂体、下叶 、血管囊。第三脑室。
• 脑上腺为内分泌腺,其中含有抗性腺激素和降血糖因素, 在幼年有抑制性成熟、抑制生殖器官发育和阻碍性征出现 的作用。
• 间脑可分为上丘脑、丘脑及下丘脑三个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