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定

合集下载

车辆、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车辆、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车辆、设备维修保养制度1. 引言维修保养是车辆、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对于保障生产、提高工作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车辆、设备维修保养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车辆、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的内容和操作流程。

2. 维修保养流程2.1 维修保养需求申请员工在车辆、设备发生故障或者需要定期维护保养时,需向维修保养部门提交维修保养需求申请。

申请需包括故障描述、维修保养的时间要求等。

2.2 维修保养评估维修保养部门接收到申请后,将安排人员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维修保养需要的材料、人力、设备等资源,并估算维修保养所需的时间。

2.3 维修保养计划制定根据评估结果,维修保养部门制定维修保养计划。

计划包括维修保养的时间安排、人员调配等。

2.4 维修保养执行在维修保养计划确定后,维修保养部门按照计划进行维修保养工作。

工作包括故障排查、设备维修、更换零部件等。

2.5 维修保养记录维修保养部门需详细记录每次维修保养的内容、所使用的材料、耗时等信息。

记录需存档,以备后续查询和分析。

3. 维修保养管理3.1 维修保养资源管理维修保养部门需对所需的维修保养资源进行管理,包括材料、设备、人力等。

资源管理包括采购、计划、分配等。

3.2 维修保养质量管理维修保养部门对维修保养的质量负责,确保维修保养的效果和持久性。

部门需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监督维修保养过程和结果。

3.3 维修保养成本管理维修保养部门需对维修保养成本进行管理,包括材料采购成本、人工成本、设备维护成本等。

部门需制定成本控制策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 监督与改进4.1 维修保养监督公司应建立监督机制,对维修保养部门进行监督。

监督内容包括维修保养质量、成本控制等。

4.2 维修保养改进公司应鼓励维修保养部门积极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效率和质量。

改进可以基于之前的维修保养记录和监督结果进行。

5. 结论车辆、设备维修保养制度是保障车辆、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

行车检修保养管理规定

行车检修保养管理规定

行车起重设备检修保养管理规定一、总则:根据集团公司精细管理、全面提升的工作方针,为确保物流公司各项工作贯彻执行,按照管理规范、执行得力的要求,对公司行车、起重吊装等关键单一设备加强保养维护,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停机率,特制订规定如下:二、检查内容:1、带驾驶室的行车执行行车工日检,维修人员周检、月检,具体检查内容如下:(1)日检:行车工负责对行车起重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日检内容包括:①行车走台等部位无尘土、黄袍。

②驾驶室内清洁无杂物。

③各轴瓦处每班加油。

④大车轮每班清扫保养。

⑤各部油杯齐全并注油。

⑥行程限位、限量开关与联锁保护装置完好可靠。

⑦关键单一设备使用频率低的,要每天进行外观检查一次。

(2)周检:公司维修人员负责每周末共同对起重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周检内容包括:①接触器、控制器触点的接触与腐蚀情况;②制动器工作可靠,制动摩擦片的磨损情况;③使用半年以上的钢丝绳的磨损情况;④吊钩磨损情况、紧固装置完好,吨位标识清晰;⑤紧停开关、缓冲器和终端止挡器、夹轨钳等停车保护装置使用有效;⑥行车定滑轮、动滑轮磨损、润滑状况;⑦行车滑线及支架牢固润滑情况,尤其是室外行车、龙门吊;⑧行车指示信号灯、音响是否齐全、有无故障损坏情况;⑨安全标示、标牌是否完好,消防器材配备及有效期限;⑩各类防护罩、盖、栏、护板等完备可靠,安装符合要求。

(3)月检:维修人员(电、钳工)共同对起重机进行检查。

月检的内容除包括周检内容外,还包括以下内容:①电动机、减速器、抱闸、轴承支座、角形轴承箱等底座螺钉的紧固情况及电动机电刷的磨损情况;②钢丝绳压板螺钉的紧固情况,使用1年以上钢丝绳的磨损及润滑情况;③管口处导线绝缘层的磨损情况;④各限位开关转轴的润滑情况;⑤减速器内润滑油的油量;⑥平衡轮处钢丝绳的磨损情况;⑦开式齿轮转动的润滑情况;2、半年检,具体检查内容如下:半年检查的内容除了包括周检、月检内容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①控制屏、保护箱、控制器、电阻器及各接线座、接线螺钉的紧固情况;②端梁螺钉的紧固情况;③制动电磁铁汽缸的润滑情况,液压制动电磁铁的油量及油质情况;④所有电气设备的绝缘情况;⑤金属结构变形及有无开焊情况;⑥车轮道轨磨损等使用情况;⑦关键单一起重设备,半年需要对关键轴键、减速箱等部位进行彻底检查一次;必要时需拆解检查。

行车维护和检修制度

行车维护和检修制度

行车维护和检修制度概述行车维护和检修制度是指为了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安全可靠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这些制度的实施旨在帮助车主和驾驶员打造一个安全、高效和可持续的行车环境,保障车辆的性能、可靠性和寿命,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并减少行车故障和维修成本。

目的行车维护和检修制度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车辆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 2. 提高行车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3. 减少行车故障和维修成本; 4.保障驾驶员和乘客的人身安全。

实施细则1.行车前检查:–检查发动机机油、冷却液、制动液等润滑和冷却剂的液位;–检查轮胎气压和磨损情况;–检查车灯、转向灯、雨刮器等灯光和雨刮装置的工作状况;–检查制动器和悬挂系统的工作情况;–检查安全带、灭火器、急救包等安全设备的完好性。

2.定期检查和维护:–按照车辆制造商的规定定期更换机油和空气滤芯;–定期检查和更换制动片和制动液;–定期检查和更换火花塞、点火线圈和油滤;–定期检查并更换轮胎、刹车片和刹车盘等易损件;–定期检查和清洁车辆的散热器、空调滤清器等部件;–定期检查并更换雨刮器、车灯等易损耗品。

3.车辆保养:–定期进行汽车美容清洗、打蜡等保养工作;–定期对车身、底盘和发动机进行检查和清洁;–定期对车辆进行外观和内部装饰的检查和修复;–定期对座椅、安全带和织物进行清洁和消毒。

4.紧急维修和故障排除:–出现故障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继续行驶造成进一步损坏;–保持与救援机构或相关服务热线的联系,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在紧急情况下,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注意事项1.在车辆维护和检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操作,不可随意更改或省略;2.驾驶员应定期参加驾驶培训和安全教育,了解和熟悉维护和检修制度;3.在进行维护和检修工作时,应选用符合车辆制造商要求的原装配件和润滑剂;4.驾驶员应保持车辆内外的清洁,并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避免不必要的行车事故的发生。

行车维护和检修制度[1]

行车维护和检修制度[1]

行车维护和检修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公司车辆的正常行车和安全,削减因车辆维护不适时和检修不到位而导致的事故风险和经济损失。

适用范围是公司全部车辆的维护和检修工作。

二、管理标准1.行车维护1.1 全部车辆必需依照下列维护计划进行定期保养:–汽油车:每5000公里保养一次,包括发动机油更换、空气滤清器更换、燃油滤清器更换、火花塞更换等。

–柴油车:每10000公里保养一次,包括发动机油更换、空气滤清器更换、燃油滤清器更换等。

1.2 公司车辆维护由指定的维护和修理厂进行,维护和修理厂必需具备相关资质和证书。

1.3 维护和修理厂必需适时反馈维护和修理情况和费用,由行车维护负责人审核并适时支出。

2.检修制度2.1 车辆检修分为定期检修和事故检修两种。

2.2 定期检修包括:–发动机检修:每2年进行一次,包括发动机拆解清洗、更换密封件、更换润滑油等。

–刹车系统检修:每年进行一次,包括刹车片更换、制动液更换等。

–轮胎检修:每半年进行一次,包括轮胎磨损检查、轮胎气压检查等。

2.3 事故检修依据车辆事故情况而定,由事故管理部门负责布置检修工作。

2.4 检修工作必需由具备相关资质和证书的维护和修理技术人员进行。

3.车辆安全检查3.1 每辆车辆必需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包括:–灯光和信号系统:检查灯光和信号灯是否正常工作。

–刹车系统:检查制动系统是否灵敏。

–轮胎:检查轮胎是否磨损合格、气压是否正常。

–车身:检查车身是否有明显损坏。

3.2 安全检查由司机负责,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后进行一次,检查结果应记录并适时报告行车维护负责人。

4.记录和档案4.1 行车维护和检修情况必需记录并建立档案,包括维护和检修记录、维护和修理厂资质和证书等。

4.2 档案必需妥当保管,并按要求归档,确保易于查找和审计。

三、考核标准1.行车维护考核1.1 依照维护计划进行定期保养,不得拖延维护时间。

1.2 维护和修理厂选择合格,并在维护和修理期间供给充足的服务。

行车检修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行车检修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行车检修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概述1.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程旨在规范行车检修操作流程,确保行车检修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适用于所有进行行车检修的工作人员。

1.2 定义和缩略语1)行车检修:指对机动车辆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的过程。

2)工作人员:指参与行车检修工作的各类从业人员。

3)作业车辆:指用于进行行车检修的机动车辆。

第二章安全操作要求2.1 个人防护措施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行车检修作业时,必须佩戴符合安全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手套等。

2)保持清洁卫生:作业人员应保持身体清洁、穿戴整齐,不得穿着过于宽松或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服装。

3)严禁吸烟和饮酒:在行车检修作业区域内严禁吸烟和饮酒,避免引发火灾和危险。

2.2 设备操作要求1)熟悉设备操作手册:工作人员在操作车辆之前必须熟悉车辆的操作手册,了解车辆的各项技术指标和操作步骤。

2)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在进行行车检修作业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不得随意操作或超负荷使用设备。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工作人员在操作车辆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规操作或进行危险行为,确保自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4)禁止私自改动设备:工作人员不得私自拆卸、改动或绕过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如有必要,应由专业维护人员进行操作。

2.3 安全检查和维护1)定期检查设备:对行车检修所使用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修。

2)及时维护设备: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事故发生。

3)保持工作环境整洁:保持作业区域干净整洁,及时清除杂物和积水,防止事故发生。

第三章应急措施3.1 火灾应急1)发现火灾时应立即报警,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灭火措施。

2)灭火器的使用:根据火灾的类型选择合适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如遇到无法控制的大火,应立即撤离现场,并通知相关单位进行灭火。

特种设备(行车)检修管理规定

特种设备(行车)检修管理规定

特种设备(行车)检修管理规定目的:为了规范行车检修工作,确保检修质量,安全可控的完成各项工作,保障行车设备稳定顺行,为生产提供强有力支持。

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检修项目的提报检修项目的提报主要分为5部分1.点检中发现问题,日修不能实施的项目。

2.设备内部不停机不能进行检查的,必须要停机进行的检修的项目。

3.设备备件需要定期更换的项目4.作业区、检修维保提出的项目5.其他改善性维修项目二.检修项目的提报程序1.点检班组设备负责人将生产、检修维保提出的检修项目进行提报,在周五将下一周的两次定修计划项目班组。

2.检修前点检班组织维保单位进行检修准备会,明确检修项目和各项要求。

进行安全告知,做好危险源辨识。

二.检修计划项目的检修前准备工作1.根据检修计划项目点检班组按照项目进行检修前的准备工作,做好检修人员、工器具落实、检修安全辨识、检修过程把控、检修完工验收工作.2.项目负责人(既下达工票的人员)审查检修维保制定的检修方案,检修项目负责人要对检修方案熟知。

熟知检修方案把控内容和要点。

3.根据检修项目需求动火证、高空作业证、车辆使用申请等提前一天办理齐全。

4.检修工作票在检修项目研讨完毕后随即下发至检修维保班组,做好签字确认。

5.对检修维保人员、工器具准备等检修准备工作补充分不能够满足检修作业要求的督促整改并提出考核建议.6。

检修前的安全辨识辨识到位;安全警示绳、安全带、灭火器等安全防护措施是否按照检修项目安全辨识准备到位。

三.检修过程跟踪检查落实1。

点检班组项目负责人根据检修方案组织检修,。

对检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协调处理。

2。

依据检修工作票开始时间把控检修进度,如出现超计划时间要及时协调组织将影响时间减到最少,并逐级上报.3。

检修必须按照检修方案、检修标准化、设备工艺技术要求实施.中途需要改变检修方案必须经过点检区域负责人确认。

不得随意改变检修标准、技术标准,确需改动的必须经过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实施。

行车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定

行车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定

行车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定为了确保行车设备的安全运行,并保障乘客的安全,严禁违反以下规定操作、维护和检修行车设备。

一、操作规定:1.熟悉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行车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并定期接受相关培训。

2.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方式。

3.合理用车:根据设备的额定载荷和使用要求,合理安排乘车人数,严禁超载行车。

4.安全驾驶: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交通规则,谨慎驾驶,保持车速适中,确保行车安全。

5.防护措施:操作人员在操作行车设备时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二、维护规定:1.定期保养:行车设备必须进行定期保养,如更换润滑油、检查紧固件等。

保养周期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生产厂家要求确定。

2.清洁卫生:定期对行车设备进行清洁,保持设备外观整洁、内部干净。

3.环境适应性:根据行车设备的工作环境,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防尘、防潮等。

4.安全检查:在每次使用行车设备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检查内容包括制动系统、电气设备、操作杆等。

5.故障处理:对于发现的故障,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理或更换。

严禁在故障状态下继续使用设备。

三、检修规定:1.检修计划:制定定期检修计划,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得到及时检修和维护。

2.检修人员: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检修人员进行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3.检修记录:对设备的检修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修日期、维修内容、维修人员等。

确保检修工作的合规性和追溯性。

4.备品备件:准备必要的备件和配件,确保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设备的及时修理。

5.安全检测:在设备检修完成后,务必进行安全检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以上是对行车设备操作、维护和检修的一些规定,希望能够为保障行车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和指导。

作为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定,确保设备安全、乘客安全。

同时,监督和管理人员需要落实相关措施,确保规定的有效执行。

行车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定

行车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定

行车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定一、前言行车设备是指用于机车或车辆行驶方面的各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制动装置、发动机、车轮、轮轴、机油系统等。

行车设备都需要经过规范的操作、维护以及检修,以保证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本文档旨在就行车设备的操作、维护及检修规定进行详细说明。

二、操作规定1. 操作前准备在进行行车设备的操作前,应先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检查车辆的整体状态,确保无机械故障、油水、气路正常。

2.检查行车设备的制动装置,确保制动系统可靠工作。

3.检查车轮、轮轴、悬挂系统及机油系统,保证车辆各系统流畅无阻,通风良好。

2. 操作流程操作行车设备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保证各岗位之间传递信息畅通,避免人为误操作导致的伤害事故。

2.逐一检查车辆各项设备,确定操作前设备运行状况。

3.保持车速缓慢,避免过快的加速和减速。

4.严格按照车辆制造商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5.时刻关注车辆各项设备运行状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停车并采取相应措施。

1. 维护的重要性行车设备的维护是保证行车安全和提高车辆使用寿命的关键。

维护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行车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维护的周期行车设备的维护周期应根据车辆使用情况及制造商规定进行。

通常情况下,汽车维护周期一般为5000公里到10000公里,修理更换保养周期则按照保养期限和里程数来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行车设备的维护不应只是按照时间来进行,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车辆使用环境做出相应调整。

3. 维护的具体内容行车设备的维护应包括以下具体内容:1.检查车轮、轮轴、悬挂系统等,修理更换保养周期是5000公里到10000公里。

2.检查制动系统、发动机、机油系统、线路、接线等,修理更换保养周期是3000公里到5000公里。

3.定期更换机油机滤,更换时间为8000公里左右,并进行机油清洗。

4.每30000公里检查一次车辆发动机,更换时间为15000公里左右。

5.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也要定期检查,保障其在反射性能和质量上的正常运行。

车辆检修作业安全规定范本

车辆检修作业安全规定范本

车辆检修作业安全规定范本一、概述1. 本规定是为保障车辆检修作业的安全,规范检修作业流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而制定的。

2. 所有从事车辆检修作业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定。

二、安全原则1. 安全第一:在进行车辆检修作业时,必须将安全放在首位,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预防为主:在进行车辆检修作业前,必须开展充分的安全预防工作,确保事故的发生率尽可能降低。

3. 综合治理:对车辆检修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要采取综合的治理措施,确保整个作业过程的安全。

三、车辆检修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安全检查:在进行车辆检修作业前,要对使用的工具、设备和场地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

2. 作业计划:制定详细的车辆检修作业计划,明确作业目标、流程和时间安排。

3. 人员培训:对从事车辆检修作业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4. 交底会议:在进行车辆检修作业前,组织召开交底会议,明确作业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

四、车辆检修作业中的安全措施1. 使用工具:在进行车辆检修作业时,必须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工具和设备,禁止使用破损或不合格的工具。

2. 防护措施:从事车辆检修作业的人员必须按照规定佩戴相关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3. 排查隐患:在车辆检修作业前、期间和后,必须不间断地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消除或报告处理。

4. 灭火设备:在车辆检修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具,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控制和灭火。

5. 操作规范:车辆检修作业人员必须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作业,严禁违规操作或跳过必要的程序。

6. 紧急联系:在车辆检修作业现场必须设置紧急联系机制,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报警和求救。

五、事故处理和应急预案1. 事故报告:任何车辆检修作业中发生的事故都必须立即报告,并按照事故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2. 应急预案:车辆检修作业必须编制详细的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车辆检修作业安全规定

车辆检修作业安全规定

车辆检修作业安全规定一、引言为了确保车辆检修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安全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进行车辆检修作业的员工,包括驾驶员、机械技术人员以及相关管理人员。

二、作业前准备1.检查工具设备:在进行车辆检修作业之前,必须检查所有使用的工具和设备,确保其完好无损、有效可靠。

如发现有损坏或失效的工具设备,应立即汇报并更换。

2.确定作业区域:在进行车辆检修作业之前,应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没有杂物、障碍物,保持通行畅通。

若有需要,应设置警示标志或隔离措施。

3.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车辆检修作业期间,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滑鞋等。

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佩戴的个人防护装备可能有所不同,但必须以保护员工安全为优先原则。

4.确定作业流程:在进行车辆检修作业之前,应明确作业流程,明确各项作业任务及其执行顺序,确保每个环节的安全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三、作业过程安全控制1.工具使用安全:在车辆检修作业过程中,使用各种工具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正确使用。

禁止使用损坏的工具,禁止违规操作和乱丢工具。

2.防止火源:车辆检修作业区域禁止吸烟,禁止明火,禁止使用易燃物品。

如有需要使用明火的情况,必须提前申请,并由专人负责监督,确保使用安全。

3.电气安全:车辆检修作业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电气安全措施,如切断电源、使用绝缘工具等。

禁止在湿润环境下操作电气设备。

4.高空作业安全:如有需要进行高空作业,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

必须使用合格的安全绳具,并由专人负责监督,确保作业安全。

5.机械设备操作安全:在进行车辆检修作业过程中,如有需要操作机械设备,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操作前必须检查设备的安全状况,确保操作安全。

6.紧急情况应对:在车辆检修作业中,如发生火灾、泄漏、中毒等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第一时间报警。

行车检修安全管理制度

行车检修安全管理制度

行车检修安全管理制度
1. 一、行车检修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行车检修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车辆行车和检修过程中的安全,保障乘客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基本原则包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责任明确等。

2. 二、行车检修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行车检修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应包括安全管理部门、行车检修部门和各级领导,各部门应明确职责和权限,并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

3. 三、行车检修安全管理制度的工作流程
行车检修安全管理制度的工作流程应包括车辆安全检查、车辆维修、行车安全培训、事故处理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有详细的工作程序和责任人。

4. 四、行车检修安全管理制度的设施设备要求
行车检修安全管理制度的设施设备要求包括车辆安全设备的安装和维护、车辆维修设备的使用和保养、数据采集和分析设备的使用等。

5. 五、行车检修安全管理制度的安全培训要求
行车检修安全管理制度的安全培训要求包括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安全意识培养和社会责任教育等,员工需要定期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

6. 六、行车检修安全管理制度的监督和检查
行车检修安全管理制度的监督和检查应由安全管理部门、行车检修部门和相关部门共同进行,定期抽查和现场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7. 七、行车检修安全管理制度的违章处罚
行车检修安全管理制度的违章处罚应根据具体的违规行为和程度进行处罚,严重违规者应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8. 八、行车检修安全管理制度的信息公开
行车检修安全管理制度的信息应及时向职工和乘客公开,并建立相应的投诉处理机制,接受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建议。

行车检修安全操作规程

行车检修安全操作规程

行车检修安全操作规程行车检修是保证机车、车辆安全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铁路行车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制定行车检修安全操作规程对保证列车运行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本人根据个人经验,总结了行车检修安全操作规程,供大家参考。

一、规范工作流程行车检修必须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程序进行,要做到“先检修后放行,先放行后运行”。

行车检修的工作流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接车检查:检查车辆有无明显损伤、车门是否关闭牢固、车厢内是否有垃圾、车底是否洁净等。

2. 确认设备齐全:确认车载制动、电气设备、润滑系统、空调、客车预热等情况是否正常。

3. 安全检查:检查车辆车况是否符合安全技术标准、制动效能是否正常等。

4. 其他环节:如加注燃料、检查信息系统等。

二、注意安全细节1. 切勿轻信车上乘客提出的各种要求,必须按照规程操作。

2. 在行车检修过程中,必须定期检查并保持联络电话的通畅和合法性,做好突发情况的预案准备。

3. 车辆在检修时必须处于空车状态,并且检修完毕后,要进行有关的设置,以免再次投入使用前引发危险。

三、加强培训1. 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车辆内部各部位的名称、结构、用途及操作方法。

2.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技能考核,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证书或资格证书。

3. 加强培训,及时传递安全知识和经验,提升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四、强化安全管理1. 监管、检查:行车检修过程中,监管和检查肯定是必须的。

必须对行车检修工作的整个过程进行严密的监管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紧急处置:在行车检修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突发情况,应该按照《安全应急预案》及时进行处置。

3. 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普及安全知识,提高整个车站人员的安全意识。

总之,行车检修是保证火车、车辆运营安全基础措施,必须按照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的操作标准进行。

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上述操作规程,做好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确保运行安全。

行车检修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行车检修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行车检修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行车检修安全,保护人员和设备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制订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行车检修工作的人员和与行车检修相关的设备和工作场所。

第三条行车检修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安全、高质量地完成行车检修工作。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章责任与义务第四条本单位应设立行车检修安全管理机构,负责行车检修工作的监督、指导和安全教育培训。

第五条行车检修安全管理机构应制定并修改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提供支持和指导,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

第六条行车检修人员应了解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爱护个人和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七条行车检修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进行工作,并要求其他人员共同遵守。

第八条行车检修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并定期进行复习和考核,确保对安全规范的理解和掌握。

第九条行车检修人员在行车检修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或问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配合解决和处理。

第三章安全措施第十条行车检修人员应全程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护手套等,确保个人安全。

第十一条行车检修人员应熟悉和掌握各种行车检修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遵守设备使用的规范和要求。

第十二条行车检修人员在进行机械设备操作时,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十三条行车检修人员在维修和更换设备零部件时,应遵循操作规程和流程,确保维修质量和安全。

第十四条行车检修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措施,使用安全带等防护设备,并定期检查维护设备的安全性能。

第四章应急管理第十五条行车检修人员应熟悉应急处理程序和方法,掌握火灾、泄漏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知识,确保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突发情况。

第十六条行车检修人员应熟悉本单位的应急设施和装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保持设备的完好和有效性。

第十七条行车检修人员在应急情况下应配合相关部门的指挥和组织,做好现场救援和抢险工作。

行车维护和检修制度

行车维护和检修制度

行车维护和检修制度一、行车维护制度1.车辆日常保养(1)每日起床前对车辆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车身是否有损坏、轮胎胎面是否有磨损等。

(2)每周对车辆进行一次清洗,保持车身干净并防止腐蚀。

(3)每月对车辆进行一次机油检查和更换,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

(4)每季度对车辆进行一次轮胎跳检,检查轮胎气压、胎纹深度等。

2.车辆定期保养(1)根据车辆使用情况,制定定期保养计划,如每5000公里或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保养。

(2)保养内容包括更换机油、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等。

(3)保养过程需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确保操作规范、维修质量可靠。

3.车辆故障维修(1)司机在发现车辆故障时,应立即向维修部门报告,并按照指示进行操作。

(2)维修部门应及时派人前往现场处理,尽快恢复车辆正常运行。

(3)维修过程中需记录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以便日后参考。

二、行车检修制度1.行车前检查(1)司机在每次出车前,应检查车辆的灯光、刹车系统、胎压等关键部件。

(2)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修复或更换,确保车辆安全可靠。

2.行车中检查(1)司机在行车中需随时观察车辆仪表盘显示,如发现异常警示灯亮起,应立即停车检查。

(2)如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应适当降低车速并保持车辆稳定。

3.行车后检查(1)司机在每次停车后,应进行车辆外观检查,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维修部门。

(2)每周对车辆进行一次内部清洁,包括清理座椅、车窗等,并检查备用轮胎、急救药箱等物品的完整性。

三、维护和检修记录1.每次保养和维修结束后,需填写相应的维护和检修记录,包括维修日期、维修项目、维修人员等。

2.每辆车辆应有一份维修和检修档案,记录详细的维修和检修记录,以备后续查询和参考。

四、制度执行和改进1.维修部门应制定详细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流程,并培训相关人员。

2.定期对车辆维护和检修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以适应不同车辆和行驶情况的需求。

3.遇到重大故障或事故时,维修部门应及时总结教训,并对制度进行及时修订。

行车检修作业规范

行车检修作业规范

行车检修作业规范一、目的为了加强行车的管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强化设备的使用、保养及检测工作特制定本觃程。

二、行车的使用要求1、使用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任何部门和个人丌得违章指挥、违章使用、违章操作。

2、行车须具有操作证的与业人员持证操作。

3、每台行车的铭牌上都标有该行车的主要技术数据吨位标志行车按觃定的吨位数据内使用。

4、使用前应在空载情况检查行车运行情况这里主要是检查手柄控制器、钋丝绳、滑轮、钓钩以及吊带承载能力等方面的安全问题。

5、行车使用中应注意行车下面及工作范围内的安全问题行车下杜绝有人车工作时丌允许有长时间的间断性的工作指在使用中为了使行车达到准确位置在渐进中频繁的应用手柄控制器以防止烧毁电器系统及其他易损零部件。

6、行车在承载重物平行移动的过程中重物离地面尽可能的低平移距地面高度丌超过1米丏在移动过程中被移动物品丌可大幅度的摇摆尽可能的保持平稳移动。

7、行车使用完毕后一定要切断电源。

8、行车应定期保养根据我公司目前行车的使用情况觃定1次/月的保养检修工作。

三、行车检修觃程3.1内容3.1.1小修1检查减速机齿轮啮合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2检修、调整抱闸更换闸皮。

3检查车轮踏面有无剥落轮辐有无裂纹。

4检查调整车轮处理卡轨紧固道轨螺栓幵调整5紧固各部螺栓。

6检查修理缓冲器和限位开关等安全装置。

7检查钋绳磨损以及压板卡子等磨损情况。

8检查吊钩、滑轮、钩头螺栓及止推轴承幵加油。

9检查、修补抓斗衬板、耳子等件必要时更换。

3.1.2中修1检查减速机更换部分齿轮和轴承。

2检查更换齿轮连轴器、传动轴及轴承。

3修理更换抱闸及闸轮。

4修理更换车轮轮轴及轴承。

5拆卸、检查滑轮组及吊钩更换部分零件。

6检查卷筒轴及轴承。

7检查桥架驾驶室等连接螺栓的螺钉幵修补焊缝。

8除锈刷漆每三年一次。

9抓斗更换。

3.1.3大修1更换减速机。

2更换卷筒。

3更换吊钩。

4测量调整或更换轨道。

5测量、调整、修理桥架。

6进行静负荷、动负荷试验。

行车叉车设备点检管理规定(四篇)

行车叉车设备点检管理规定(四篇)

行车叉车设备点检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行车叉车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行车叉车设备的点检工作,包括设备的日常点检、周检、月检、年检等。

第三条设备点检的目的在于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隐患或故障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以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工作场所的安全。

第四条设备点检工作由专业维修人员负责,设备使用人员必须按照规定配合进行点检。

第五条公司将配备专门的点检工具和设备,以保证点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六条公司将对设备点检进行记录和归档,以便日后查阅和统计分析。

第七条公司将定期对点检工作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点检能力和意识。

第八条违反本管理规定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二章点检的内容第九条行车叉车设备的点检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电器系统:检查电源开关、电源线、电池等是否损坏,电器元件是否正常工作,是否有漏电现象等。

2. 机械系统:检查车轮、驱动链条、传动轴、刹车、悬挂系统等是否磨损、松动或有异常噪音。

3. 液压系统:检查油路、油泵、液压管、液压控制阀等是否正常工作,是否有油渗漏现象,油液是否干净。

4. 助力系统:检查转向器、助力泵、助力油液等是否正常工作,是否有异常噪音。

5. 车身系统:检查车身外观是否有明显变形、开裂、腐蚀等情况,是否需要对车身进行维修或改进。

6. 仪表盘及控制系统:检查仪表盘上的指示灯是否正常工作,控制器是否灵敏、是否有误操作等。

7. 清洁及维护:检查设备的清洁状况,及时清理设备表面的灰尘、污垢,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

第十条设备点检应按照点检表或点检手册的要求进行,点检表或点检手册应有设备的基本信息、点检内容、点检频次等。

第十一条设备点检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外观检查:检查设备的外观是否有明显破损、变形、腐蚀等情况。

2. 机械部件检查:检查设备的机械部件是否运转正常,是否存在松动、磨损等现象。

行车维护和检修制度范文(3篇)

行车维护和检修制度范文(3篇)

行车维护和检修制度范文1、目的和范围1.1目的为规范行车维护和检修的行为,及行车维护保养过程中的作业人员应遵守的工作要求,确保行车使用安全。

1.2范围1.2.1适用于在用行车的维护和检修1.3职责分工1.3.1管件生技部负责管件生产车间所有行车的维护和检修1.3.2聚烯烃生技部负责聚烯烃车间所有行车的维护和检修1.3.3其余所有行车由机电设备部维护和检修2、检修内容2.1调整、检修安全装置2.2检查紧固各联接件、紧固件2.3检查更换制动器磨檫片、调整电动机轴向窜动量2.4检查、更换起升机构及行车机构的润滑油2.5检查钢丝绳,并做好润滑2.6检查、更换钢丝绳、吊钩等零部件2.7大、中修由专业资格证的单位进行3、检修注意事项3.1制动器用螺母进行调整,顺时针旋转螺母,可以减少电动机轴向窜动,反之则增加窜动,每转1/3圈,轴向窜动相应调整0.5mm。

3.2制动面间不得有任何尘埃、油污等3.3压绳板与导绳器之间,必须保证有两圈钢丝绳3.4电动葫芦上的钢丝绳截短或更换新绳时,限位器必须重新调整3.5产生钢丝绳乱扣或松动时,应拆开导绳器进行整理,不得采用继续转动卷筒的方法,待导绳器装复后,钢丝绳应从绳槽中心通过不得与槽侧面相磨擦。

3.6更换严重磨损的制动环时,要消除取旧环而产生的毛刺,并在新橡胶环上加少许水以便嵌入。

4、安全注意事项4.1检修时应卸掉电荷,切断电源并挂上“禁动牌”,吊钩不得悬在空中。

4.2检修与维护在高空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严禁违章操作。

4.3高空作业须有监护人。

5、维护保养____日常维护5.1.1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每班检查升降行程开关、钢丝绳、吊钩、制动器等,发现故障及时处理5.1.2保持设备整洁,保持润滑良好5.1.3电动葫芦停止工作时,严禁将重物悬在空中5.2定期检查5.2.1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2.2检查内容如下:(1)吊钩、钢丝绳有无磨损和腐蚀(2)制动器和限位器是否灵敏可靠(3)减速箱有无异声、过热等异常现象(4)各连接螺栓、钢丝绳尾端压板有无松动(5)接地线及轨道安全档板是否良好(6)每天检查和询问各控制继电器(接触器)有无咬死和接触不良现象,做好及时更换工作。

行车特种设备使用制度

行车特种设备使用制度

行车特种设备使用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行车特种设备的使用、维护和安全管理。

2. 行车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

3. 行车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设备使用、维护、检查和安全管理制度。

二、操作规程1. 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应检查行车的控制装置、安全装置、钢丝绳、吊钩、滑车等是否完好,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

2. 行车启动前,应发出警示信号,确保周围无障碍物和人员。

3. 操作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遵守“十不吊”原则,即:指挥信号不明、超负荷、散装物料装得太满、吊挂不牢、吊挂不平衡、安全装置失灵、物件锋利无防护措施、埋在地下的物件、重量不清及光线暗淡等情况下不得操作。

4. 严禁在行车运行中进行检修、检查和调整工作。

三、维护保养1. 行车特种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持设备清洁,及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

2. 每次使用前后,应对行车进行日常检查,包括但不限于电气线路、机械部件、润滑情况等。

3. 定期检查行车的限位开关、紧急停止开关等安全装置是否灵敏有效。

四、安全检查1. 行车特种设备应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2. 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进行维修,直至隐患消除。

五、事故处理1. 发生行车特种设备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

2. 事故发生后,应保护现场,及时向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并进行事故调查,找出原因,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培训与考核1.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2. 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操作。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应由安全管理部门提出,经公司管理层批准后实施。

注意:本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制度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和调整。

车间行车安全操作规程

车间行车安全操作规程

车间行车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车间行车是指车间内部进行货物搬运、装卸等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行车设备。

为了保障车间行车的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制定本行车安全操作规程。

二、车间行车设备的安全使用1. 在使用行车设备前,必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查各部位是否正常运转,是否存在故障或损坏的情况。

2. 行车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操作许可证,并经过必要的培训和考核。

3. 行车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或忽略相关操作步骤。

4. 在行车设备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专注,不得因个人原因分散注意力,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5. 在行车设备搬运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适当的速度,并避免急停急启等行为。

三、车间行车设备的检修与维护1. 车间行车设备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定期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2. 在检修过程中,必须切断行车设备的电源,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防设备意外启动或造成其他安全隐患。

3. 行车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必须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不得由未经许可的人员擅自进行操作。

四、车间行车设备的操作注意事项1. 在行车设备操作前,应确保行车道上没有人员或障碍物,防止发生碰撞或意外伤害。

2. 在行车设备行驶过程中,应警惕周围环境的变化,并及时调整行车速度和方向,以避免碰撞或其他事故的发生。

3. 在行车设备行驶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行车道,必须按照规定的行车路线进行行驶。

4. 在行车设备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货物的悬挂状态,确保悬挂牢固,以免发生货物掉落事故。

5. 在行车设备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货物的高度,确保行车设备与其他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避免碰撞或撞击。

五、事故应急处理措施1. 如果发生行车设备故障或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2. 在事故现场,应立即采取安全措施,确保事故不会扩大,并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和维修。

3. 在事故发生后,必须进行事故报告,并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车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 操作规程1.1 总则1.行车必须由专人驾驶、保养,使用人员熟悉设备性能。

2.不准超负荷使用,不准斜拉歪拖,不准起吊埋在地下不明重量的物件。

3.禁止在吊有重物时调整制动器。

4.禁止用线位开关作上升停车使用5.禁止突然变更运动方向及变更速度。

6.当行车运行时,禁止人员上下,禁止从事检修,禁止撞车7.当钢丝绳跳出卷筒或轮槽时,应立即停车检修处理。

8.当降落重物到达最低位置时,在卷筒上应保留不少于三圈的钢丝绳。

9.吊运接近额定负荷的重物时,应在起吊之后约0.5~1米再行下落(但不得接触地面),检查起升机构制动器的动作情况。

10.不准吊着重物在空中长期停留。

11.水平吊运重物运行时,必须保持重物与地面物件有适当的距离。

12.禁止吊物从人头顶越过。

13.当行车移动及提升重物时,只允许听专人发出信号进行操作,但紧急刹车信号无论谁发出,必须立即停车。

14.电动机的运行温度不超过85℃制动器闸衬不得有烧焦的气味。

1.2 操作顺序开车1.开车前将全部控制器放于零位。

2.推上总电源闸刀,然后揿上电磁开关。

3.必须按喇叭,并注意地面和轨道有无行人及障碍物。

停车1.停车应将控制器放于零位。

2.揿脱电磁开关。

3.拉脱总电源闸刀1.3 使用须知1.3.1 安全技术规则1使用起重机必须遵守的安全技术规则:①应有专职人员来操纵起重机。

②起重机的侧面,必须挂上注明起重机的最大起重量、跨度、工作级别、制造厂的标牌。

③起重机工作的时候,除操纵室外,其余地方不准站人。

④在起重机上进行检测或修理时,起重机必须断电。

⑤起重机不带重物运行时,吊钩离地2.5米(即超过一个人的高度)。

⑥严格禁止起重机在搬运重物时,重物从人头上越过。

⑦起重机带重物运行时,重物最低点离重物运行线上的最高点障碍物至少0.5米。

⑧严格禁止用吊钩运送或起升人员。

⑨禁止用任何方法从起重机上抛下物品⑩工具、备品、紧固件、杂物等必须贮防在专门的箱子内,禁止随便散放在起重机上,以避免物件落下时发生人身或损坏设备事故。

11起升液态金属、有害液体及重要物品时,不论重量多少,必须先稍微起升重物离地150—200毫米,验证制○动器的可靠性以后再正常起升工作。

12禁止将易燃物品(如煤油等)贮放在起重机上,做好起重机上的防火工作。

○13露天使用的起重机,当风力大于六级时应停止工作。

○14露天起重机不工作时,必须设法将起重机可靠固定(例吊钩挂上地锚、车轮处塞斜铁等),以防起重机被○风刮走发生意外事故。

15必须对起重机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其中包括用试验荷重和动负载的试验,将结果存入设备档案。

○2.电气设备检修安全技术规则:①只许专职的电气人员担任起重机电气的维修工作。

②修理时,必须采用在36伏以下的携带式照明灯。

③必须带电工作时,一定要带上橡胶手套,穿上橡胶靴并使用有绝缘手柄的工具,应该专人监护电器开关,一旦发生危险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所有靠近导电部分的地方都必须用栅栏围起来。

④电动机、电气设备和电气外壳上的金属部分可能发生导电的地方必须接地。

1.3.2司机职责1.熟悉起重机的用途。

设备、操作方法以及保养规则。

2.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则。

3.起重机开始操作前应做到。

①了解电源供电情况,电源电压(大车导电器间电压)低于额定值90%时不应开动重机。

②在总刀开关断开的情况下进行起重机的检视工作,检查主要部分的连接和使用情况,对个别机构进行必要调整。

③检查起重机上是否有遗留工具或其它物品,以免在工作时落下,发现人身或损坏设备事故。

④按规定对设备的各润滑点加油。

⑤对露天工作的起重机,不使用时应妥善作防风措施。

4.在主开关接电之前,司机必须将所有控制器手柄转至零位,并将端梁门关好,起重机工作时,严禁桥架和大车轨道上有人。

5.起重机在每次开动前,必须发出开车警告信号(电铃)。

6.必须注意被吊起的重物,不得超过额定起重量。

7.司机必须与挂钩工紧密配合,步调一致,移动和起升重物,只应听从挂钩工所发出的信号,但“停车”信号不论由谁发出,均应立即停车。

8.吊起重物时,必须在垂直的位置,不允许利用移动大车及小车来拖动重物。

9.起重机及小车接近边缘位置时必须以最缓慢的行速,在不碰撞挡架的条件下,逐步靠近10.起重机的控制器应逐级开动,在机械完全停止运转前,禁止将控制器从顺转位置直接反到逆转位置来进行制动,但在防止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可以偶尔用来作为紧急措施,但控制器只能打在反向一档而后必须检查确定机械部件没有损伤的情况下才能继续作。

11.司机要保证防止与另一起重机相撞。

在一台起重机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才能允许用相邻另一台起重机来推动这一台起重机,在这种情况下两台起重机必须无负荷,而且用最低的速度缓慢地移动。

12.在电压显着降低和电力输送中断的情况下,主刀开关必须断开,并将所有控制器拉到零位上。

13.起重机的电动机突然停电或线路电压下降剧烈时,应将所有控制器拉到零位,司机室内总开关必须马上切断。

司机即以信号通知挂钩工。

14.起重机吊有重物和下放吊具时,司机不得离开操纵室。

15.当起重机工作完毕以后,吊具应升到上面的位置,使控制器处在零位,并断开主刀开关。

16.工作完毕后司机必须拉开总刀开关和断开电锁。

17.每班工作完后清扫和擦抹起重设备,再一次检查各部分情况为下一班作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18.交接班时,当班司机将起重机交接记录本一并交给当班司机,并将起重机操作中所发现的毛病,报告有关部门及接班司机。

19.司机在离开起重机时,起重机必须停放在规定的停车点并固定好。

1.4 交接班制度1.4.1 检查项目:(1)检查行车能否有效得切断电源,包括紧急开关。

(2)钩子上升检查卷筒面上钢丝绳磨损破断情况,是否重叠跳槽。

(3)钩子升度限位是否灵活。

(4)制动器抱闸间隙及轮起槽及磨损油泵漏油及铰接轴灵活。

(5)卷筒压板螺丝得松动情况。

(6)提升机构浮动轴接手螺丝有否松动缺陷。

(7)端粱及车架上有否杂物和油污。

(8)电动机和各传动部分无异常振动和噪音。

(9)电动机滑环、碳刷烧损情况。

(10)检查控制器触头、电磁开关、电阻器、集电脱发热烧损。

1.4.2 本制度责任者及职责。

(1)驾驶员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填写交接班记录簿。

(2)交接班人员应对上述项目认真检查,掌握和发现设备隐患。

(3)交接班人员应及时排除隐患,无法处理者应及时上报工段,既有关专业部门。

(4)凡可能造成设备、人身事故的有病的行车,交接班者有权拒绝驾驶。

(5)凡不认真执行本制度,而造成事故者,要追究责任。

2. 维护规程2.1 巡回检查制:1.每周由专职检查人员对各岗位行车设备进行一次检查。

2.检查内容:(1)卷扬齿箱小盖打开,检查齿面润滑情况。

(2)检查紧固齿箱、制动器、马达等底脚螺栓及传动接手螺栓。

(3)制动器架是否完好,兰令片磨损及时调换。

(4)听各部件的异声及各零件的外观检查。

(5)吊钩滑轮轴回转是否灵活、平衡,滑轮转动是否呆滞。

(6)钓钩尾部螺母及保险销是否脱落、钓钩工作面磨损情况。

(7)钢丝绳定期检查:重点行车10天检查一次。

一般行车视钢丝绳情况20天检查一次。

(8)主钩用吊栏检查:重点检查定滑轮及均衡轮滑轮处,副钩放下,重点检查定滑轮处。

检查出缺陷不能及时处理者,做好记录,待安排小修时解决。

2.2 润滑制度:2.3 机构的润滑起重机设备润滑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起重机各机构的正常运转。

同时,与延长机件的寿命和促进安全生产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使用和维修人员必须经常检查各润滑点的润滑情况,按时用油枪通过各润滑点的油杯加油(一般不用涂抹法,因油脂不易进到润滑面上)。

2.3.1 起重设备各润滑点的分布:1.吊钩滑轮组2.固定滑轮组(小车架上)3.钢丝绳4.各减速器5.各齿轮联轴器6.各轴承箱(包括车轮组)7.电动机轴承8.制动器各节点和轴栓9.长行程电磁铁(MZS1型)的活塞部分10.电缆导电中滑车的轴承2.3.2 润滑条件与润滑材料起重设备必须采用合适的润滑油脂。

定期润滑和及时更换。

润滑装置和各润滑点必须保持清洁。

表7—1是各机构主要零部件润滑时间的一般规定和推荐用的润滑材料。

②根据起重机的工作级别(分轻、中、重、超重级等)的不同及工作地区以及场合的条可酌情加或减少规定的润滑③中系按中级工作级别给出的。

③潮温地区不宜用纳基润滑脂,因其亲水性强。

④HL30、20的产地:东北、华北、华东、青海、甘肃、湖北、四川、新疆、玉门、兰州。

经常检查设备的润滑情况和定期给各润滑点加注润滑油脂,是确保设备完好的必要条件之一。

经调查,有的单位由于严格地执行这一条件,虽然起重机已经工作了长达15年之久,但各机械部件仍然完好无损,至今正常工作。

相反也有个别不太注意润滑条件的单位,则出现了如联轴器的齿磨秃,一般一~二年就要更换,严重的甚至用了两个月就磨秃了,结果使电动机与有关机构脱开,造成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

对于钢丝绳、滚动轴承、齿轮等磨损快的主要原因。

皆为缺乏必要的润滑所致。

它不仅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同时,也极大的浪费了国家的财富。

因此,请各使用单位,特别是司机应认真对待。

有的油杯打不进油,多因油杯不合格,油杯头的标准锥度为48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加油,油枪的橡皮易磨损,应经常注意更换。

3.检修规程3.1 小修周期及内容:(一)周期:每周检修一次。

时间:6小时(二)修理内容:3.1.1常规检修:(1)全部齿箱小盖打开,仔细检查齿面磨损及润滑情况。

(2)制动器架,制动轮及闸瓦检查调换。

(3)卷扬浮动轴及接手要拆开,检查齿面的磨损情况。

(4)所有的紧固件检查紧固,缺件填补。

(5)定滑轮及轴检查修理。

(6)检查走台,栏杆等安全设施并整修3.1.2 解决巡回检查时所发现的缺陷。

3.1.3损坏的零部件和实行轮换修理的零部件应予以调换。

3.2 中修(1)周期:每台行车每年中修一次,每次有效修理时间16~32小时。

(2)修理内容:1.大小车轮,踏面磨损及主动轮直径检查,轴承清洗加油。

2.大车长路传动轴承清洗,检查加油。

3.所有的传动齿接手拆洗检查加油。

4.吊钩及定滑轮调换。

5.主副卷筒与减速箱M齿联接处脱开、清洗、检查、加油。

6.各减速箱大、小车轮,主副卷扬接手等主要的零部件根据检查和更换标准使用周期进行轮换性,报废性更换7.小车、轨道及压板的整修、调换。

8.金属结构的焊接缝检查及整修。

3.3 大修由车间设备组提出申请大修计划,报机电部审批,并按大修管理制度处理。

3.4 检修安全守则:(1)进车间要做好安全措施,准备工作,带好安全帽。

(2)停车检修前,必须在大车轨道的相邻1公尺两侧,拧上“夹持器”。

严防撞车。

(3)检修工作开始前,必须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告牌。

(4)在大车轨道旁和小车车架下面工作时,要搭好脚手,穿好软底鞋,带好安全带(5)任何情况下,不准在小车轨道及大梁上行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