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14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补课资料》(教师用)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合格性考试必背知识点

高二历史合格性考试必背知识点

高二历史合格性考试必背知识点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经验教训,从而指导我们的未来。

在高二历史合格性考试中,了解并熟练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是一些你需要必背的知识点,帮助你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1. 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态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态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演变。

2. 高句丽与渤海国的兴起高句丽与渤海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国家,它们的兴起对东北地区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3. 中国古代的三纵三横中国古代的三纵三横是指秦朝修建的灵渠、成灌水利工程,为中国的农田灌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

4. 三国时期的典故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时期,蜀、魏、吴三国的政治斗争、军事对抗、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有很多典故。

5. 唐朝的盛世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繁盛,被誉为“盛世”。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7. 科举制度与功名利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为官员选拔提供了一种公平、公正的途径,功名利禄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价值观。

8.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两个重要运动,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 日本侵华战争与南京大屠杀日本侵华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场重大战争,南京大屠杀则是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一起惨案,对于中日两国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0. 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是高二历史合格性考试必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通过你的认真备考和努力学习,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加油!。

高二第二学期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最新版]

高二第二学期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最新版]

注:尊敬的各位读者,本文是笔者教育资料系列文章的一篇,由于时间关系,如有相关问题,望各位雅正。

希望本文能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如果您需要其它类型的教育资料,可以关注笔者知识店铺。

由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部分内容侵权请联系笔者。

高二第二学期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首创皇帝制度的统治者是 ( )A.黄帝 B.禹C.启 D.赢政2.秦朝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其中“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的是 ( ) A.丞相 B.太尉C.御史大夫 D.廷尉3.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秦始皇在全国推行 ( )A.分封制 B.宗法制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度4.内阁制度正式确立于 ( )A.明太祖时期 B.明成祖时期C.明英宗时期 D.明宣宗时期5.标志着封建君主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 )A.宰相制度的废除 B.内阁的设立C.南书房的出现 D.军机处的设置6.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正常的发展历程,最主要体现在中国 ( ) A.革命任务发生变化B.社会性质变化C.农民战争不断爆发D.开始学习西方文化7.《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这主要是指 ( ) A.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C.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8.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9.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 )A.北伐的失利 B.天京变乱的发生C.石达开的负气出走 D.天京的陷落10.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是因为 ( )①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②它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③它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口号④它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A.①② B.①②③C.①②③④ D.②③④11.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显著特点是 ( )A.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B.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D.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 ( )A.1955年的亚非会议上B.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C.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D.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13.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在于 (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殖民国家的削弱C.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D.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4.70年代使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的主要因素是 ( ) A.美苏争霸处于僵持阶段B.中美和中日关系的缓和C.第三世界的兴起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15.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中日建交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中美建交A.①②③ B.②①③C.③②① D.①③②16.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的是 (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C.伯利克里 D.亚历山大17.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 )A.习惯法的废除B.《十二铜表法》的颁布C.公平法的制定D.《民法大全》的编纂18.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 )A.《十二铜表法》的发表B.公民法的形成C.公民法演变成万民法D.《民法大全》的编纂19.罗马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 ( )A.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B.为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C.为了保护私有财产D.为了扩大帝国的势力20.英国与德国代议制的共同点是 ( )A.民主共和 B.君主立宪C.君主专制 D.总统制21.《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 ) A.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写成的B.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纲领C.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制定的纲领D.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22.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北约组织的出现B.华约组织的出现C.马歇尔计划的推出D.经互会的成立23.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A.国家名称的变化B.社会制度的变化C. 民族构成的变化D. 文化观念的变化24.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A、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B、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C、通过战争方式才能建立起来D、美国的单极世界25.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 B.耜耕C.石器助耕 D.铁犁牛耕26.在夏商周时代,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 )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 D.手工工场27. 17世纪世界头号贸易强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欧洲国家是A、葡萄牙B、西班牙C、荷兰D、英国28.由私人投资创办的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于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D、清末“新政”时期29.据统计,193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长了80%,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A、西方列强因受经济危机打击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国民政府完成了对中国的政治统一,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C、国民政府通过控制金融等,建立了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统治D、1935年,国民政府开始实行法币政策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30.一般被认为是国人最早在国内创办的报刊是A、《万国公报》B、《时务报》C、《中国丛报》D、《昭文新报》31.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A、恢复和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B、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C、巩固工农联盟D、促进经济发展32.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是A、科学社会主义B、民主社会主义C、全盘否定斯大林D、民主化和公开化33.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B、生产与销售的矛盾C、股市崩溃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34.下列属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措施的是①把原有多种所有制经济并立存在、共同发展的格局发展为单一公有制经济②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在经济发展中逐步改善人民生活④十四大后,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方面首先实施的重大举措是A、大量引进外资企业B、设置经济特区C、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6.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是A、1999年12月B、20000年12月C、2001年12月D、2002年12月37.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确立的标志是A、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B、世界银行成立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D、《关税贸易总协定》签署38.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以美元为中心B、美元与英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C、以英镑为中心D、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39.孔子思想的核心是A、仁政B、仁C、天理D、心外无物40.无论是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是秦朝“焚书坑儒”,根本着眼点都是A、压制知识分子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C、完善法律机制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41.理学的核心思想是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宰万物B、“仁”的思想C、理气论理想D、心性论思想42.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观点的是A、顾炎武B、黄宗羲C、王夫之D、李贽43.五四运动以后,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A、《文学改良刍议》B、《变法通议》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D、《再论问题与主义》44.中国最早举起传播马克思主义大旗的是A、李大钊B、陈独秀C、毛泽东D、胡适45.江泽民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人物,他们是A、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B、毛泽东、周恩来、朱德C、孙中山、康有为、毛泽东D、孙中山、毛泽东、胡耀邦46.毛泽东思想不包括A、新民主主义论B、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D、“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47.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标志是A、邓小平南方谈话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48.京剧主要是哪两大剧种融合的产物?①徽剧②昆曲③汉剧④越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9.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A、1949年B、1956年C、1960年D、1964年50.关于“双百”方针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①“百花齐放”指的是科学上的不同学派自由争论②“百家争鸣”指文学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自由发展③二者皆可自由发展④提倡在文学艺术和科研领域创作和批评的自由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④51.我国为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采取的措施有A、大力实施素质教育B、加快课程教材改革C、促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D、着手实施“211”工程52.古希腊哲学家中,提出所谓知德合一思想的是A、普罗泰戈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53.史称“人文主义之父”的是A、但丁B、薄伽丘C、彼特拉克D、毕加索54.导致启蒙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B、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C、欧洲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发展壮大D、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55.提出“三权分立”学说的思想家是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卢梭D、康德56.下列科学成就,不属于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的是A、相对论B、细胞学说C、进化论D、能量守恒定律57.下列著作中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百科全书”的是A、《人间喜剧》B、《红与黑》C、《战争与和平》D、《巴黎圣母院》58.毕加索是下列哪一艺术流派的著名代表人物A、行动绘画B、现代主义C、现实主义D、印象画派59.贝多芬的作品不包括A、《图兰朵》B《英雄交响曲》 C、《田园交响曲》D、《命运交响曲》60.世界著名的电影生产基地是A、戛纳B、好莱坞C、柏林D、东京二、判断题6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最先开始于城市。

高二学业水平考试理科生历史复习资料

高二学业水平考试理科生历史复习资料

高二年级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资料必修Ⅰ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宗法制:西周宗法制的内容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了严格大宗、小宗体系。

周王、诸侯、卿大夫和士都有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为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

大小宗之间有严格的等级关系,具有相对性。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作用: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2.分封制的实行的目的、内容及作用分别是什么?目的:为了拱卫王室进行有效统治。

内容:(1)周王将王畿以外的广大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3)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职位世袭,又对卿大夫进行再分封,享有很大的独立性,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天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局限性: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是什么?形成: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体现了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

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是三公九卿制,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全操纵在皇帝手中。

秦朝通过实行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影响: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专制集权的体系,也方便了秦朝统治者利用权威实施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后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内容: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2009年广东省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Word历史版(附答案)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09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历史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组织打字:龙辉韦钧苑孙永庆李烨(感谢学科网提供扫描图片)本试卷共8页,共7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城邦制D.皇帝制2.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A.削弱皇权B.缩小地方权限C.加强皇权D.扩大地方权限3.《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这一法典的产生源自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B.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C.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D.贵族反对教皇的斗争4.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河。

该法案旨在限制A.平民的权力B.商人的权力C.教会的权力D.国王的权力5.《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与马克思共同起草该宣言的是A.列宁B.恩格斯C.欧文D.傅立叶6.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领导这场革命的是A.布尔什维克党B.公社委员会C.共产主义者同盟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7.圆明园首度遭到侵略者的野蛮洗劫发生在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中日甲午战争期间D.抗日战争期间8.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9.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B.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C.1945年取得基本胜利D.领导阶级是民族资产阶级10.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A.1954年宪法的颁布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1.中共十五大确定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A.科教兴国B.依法治国C.平反冤假错案D.政企分开12.二战后昔日的反法西斯盟友逐渐走向对立,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两大阵营的领导者分别为A.英国和苏联B.法国和中国C.美国和苏联D.美国和英国13.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冷战终结于20世纪A.50年代末B.60年代末C.70年代末80年代初D.80年代末90年代初14.首位访问美国的新中国领导人是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15.为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21世纪初中国倡导成立的区域合作组织是A.上海合作组织B.亚太经合组织C.华沙条约组织D.经济互助委员会16.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商朝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17.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A.全部销往海外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C.质量普遍不高D.主要满足官府需要18.15—16世纪率先进行航海探险和殖民扩张的西欧国家,除葡萄牙外还有A.法国B.西班牙C.荷兰D.英国19.近代西欧列强在殖民扩张中进行了臭名昭著的奴隶贸易。

高二学业水平历史测试(必修科目)试卷.doc

高二学业水平历史测试(必修科目)试卷.doc

高二学业水平历史测试(必修科目)试卷历史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2.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①太尉②御史大夫③刺史④军机大臣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3.台湾义士丘逢甲上奏朝廷:“万民誓不从日,割亦死,拒亦死,宁先死于乱民手,不愿死于倭人之手……”与这段话反映的史实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4.“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散布在敌人后面;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血战!”这是《黄河大合唱》中的一段朗诵词。

它描述的主要是A.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B.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敌后抗日D.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5.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是D6.“……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

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

……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

抖数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

”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南昌起义7.下列有关遵义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A.制定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B.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C.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定8.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我国宣布采用“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最早出现在A.《中美联合公报》B《告台湾同胞书》C.“一国两制”构想 D.“九二共识”9.“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死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资料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资料

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结束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长达110年的屈辱历史,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纪元。

新中国建立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外交战略的发展演变,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

这一阶段,我国的外交战略是联苏反美,即“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面临新中国初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封锁,毛主席提出了新中国外交三大政策:“另起炉灶”(即不承认旧中国的一切外交关系);“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清除干净后再与他们建立外交关系)。

据此,我国同苏联、匈牙利、波兰等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印度、缅甸等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尤其是周边的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为了打开我国外交的困境,赢得中立国家的支持,中国积极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国际性会议,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树立了一个良好的中国形象。

此外,在朝鲜战场上,我国给美国以沉重的打击,迫使其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捍卫了我国的独立和安全。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

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战略是反苏反美,即“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战略。

由于苏联奉行大国沙文主义,不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多次粗暴地干涉他国内政(例如,60年代初苏联就向我国提出共建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等侵犯我国主权的要求),中国为捍卫自己的神圣主权,与苏联的大国主义、霸权主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这一时期,美国继续执行反华政策,在台湾公开进行战争挑衅,支持印度对中国的非正义战争,使越南战争逐步升级,并武装入侵柬埔寨,引发老挝内战,企图恶化中国的周边环境,威胁中国的国家独立。

中国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和反击,发出了“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主义及其走狗”的口号。

此外,中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积极支持亚非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和经济建设,受到了亚非国家的普遍欢迎和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1964年,中国同法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是第一个同我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和答案.doc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和答案.doc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模拟练习四一、选择题1、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

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井田制2、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该诗反映的斗争应该是()A、广州郊区的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反帝斗争D、五四爱国运动3、古希腊的雅典首席将军伯里克利指出,“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

当时,雅典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A、公民大会B、五百人会议C、陪审法庭D、元老院4、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但议会掌握国家的实际权力。

这一政治体制确立的依据是()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1787年宪法》D、《拿破仑法典》5、1951年欧洲煤钢联营建立,法德两国“一笑泯恩仇”。

法德和解有利于A、“冷战”的缓和B、欧洲一体化进程C、北约的成立D、华约的解体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

带来这一变化的改革政策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人民公社C、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实行对外开放7、中共十四大后,“下海创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这与中共十四大什么内容直接相关?()A、开始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决定设立深圳、珠海、厦门为经济特区8、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

”文中所谓“发现美洲”的历史人物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9、、“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段话体现出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是()A、工商皆本B、反对礼教C、反对君主专制D、注重实学10、关于维新变法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一次救国存亡的政治运动B、促进了人们的觉醒C、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使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1、明朝的内阁制是在______ (皇帝)当政时形成的A •明太祖B、明成祖C、明宣宗D、雍正帝1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3、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开始的标志是A .转战陕北B .挺进大别山C .发动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14、由于美国军队深陷伊拉克战场,需要紧急调动民兵进行增援,这项权力应该属于C •国会D •参谋长联席会议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16、“瓷都”景德镇能烧制出多种彩瓷是在A .唐朝B .元朝C .明中后期D .清朝17、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不包括A.新民主主义经济E.自然经济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18、 1860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A 、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B 、电灯泡、蒸汽织布机C 、蒸汽锤、铁路设备D 、电话机、水力织布机 19、 1912—1919年,中国涌现出一批影响巨大的著名实业家,包括①方举赞②张謇 熙④荣宗敬、荣德生兄弟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0. 二战以后, 西欧各国都面临艰难的战后重建工作,发展成就最为令人瞩目,成为西欧经 济“火车头”的西欧国家是A .英国B .法国C .联邦德国D .意大利21. 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A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C .各共和国的民族分离运动 22. 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起来的两个国际金融机构是①关税和贸易总协定货币基金组织 ③世界银行 ④国际金融公司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23. 被称为“圆舞曲之王”的是 A 、莫扎特B 、贝多芬C 、舒伯特D 、小约翰?施特劳斯 24. 从根本上改变了 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颠覆了上 帝造人说的是: A 生物进化论 B .血液循环学说 C .细胞学说 D .植物分类法25. 对中国古代社会传统经济政策提出挑战的思想家是 A. 黄宗羲 B. 顾炎武 C. 王夫之 D. 李贽26. 中国的戏曲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是A.昆曲的产生B.元杂剧的产生A .总统 B .国防部 15、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是A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C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③周学 B .“八一九事件” D .苏共丧失执政地位②国际C.京剧的形成D.明代传奇的兴盛 27. 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A.肯定人的价值、注重人性C.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 28. 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①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 “有教无类”29.20 世纪 90年代以来,在欧美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部门是A 、石化工业B 、影视业C 、现代农业D 、信息经济 30、以下属于浪漫主义美术作品的是A 、 《马拉之死》B 、 《拿破仑加冕式》C 、《泉》D 、《自由引导人民》二、判断题(正确的选 A ,错误的选B )31、 为成功解决香港问题,邓小平首次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整理]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整理]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复习备考教师参考1、本参考为教师帮助学生复习备考使用,可结合相应的ABCD四级要求,灵活使用。

2、制定参考目的在于把握复习重点,提高复习效率。

3、学生复习时间,主要结合手中的《2017年河南省学业水平考试指导与说明》中的相关知识要点。

4、学生在复习过一个模块后应及时完成手册上的及时训练,强化联系。

5、高二的学业水平复习备考时间为2016年11月21日至2017年1月5日共计7周,其中六周为基础知识的复习训练,计划每二周一个模块,每二周一次综合训练,第七周进行综合训练。

高二历史组,2016年11月16日A-----识记B-----理解C-----简单应用D-----综合应用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理解分封制B(P5-6页)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被封诸侯的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③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从而形成“天子—诸候—卿大夫—士”等级制度。

作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

理解宗法制B (P6页)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内容:①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

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②基本原则:父子相传,兄终弟及。

③规定大宗与小宗关系。

族内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王是天下大宗。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关系。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综合应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D(P9页)形成:①首创皇帝制度,确立了皇位世袭,皇帝独尊和皇权至上的特征。

②建立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即三公九卿制。

高二历史会考复习资料整理.doc

高二历史会考复习资料整理.doc

高二历史会考复习资料整理高二历史会考复习资料(一)美国的对外扩张政策美国对外扩张分为三个阶段:即19世纪上半期的美洲大陆扩张阶段、19世纪末和20世纪早期的海外扩张阶段和二战后的全球扩张阶段。

对外扩张政策则经历了由门罗主义、大棒政策、门户开放、金元外交、冷战到美苏争霸及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演变。

早在19世纪20年代美国就提出“门罗主义”,积极推行起“美洲事务是美洲人事务”的政策。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向国会提出咨文,宣称:“今后欧洲任何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已经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

”他又称,美国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也不容许欧洲列强干预美洲的事务。

明确表示出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意向。

19世纪末美国又提出“泛美主义”,多次派兵干涉拉美国家内政。

1898年挑起美西战争,夺走波多黎各,并将古巴沦为“保护国”。

1903年,美国策动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独立,强迫哥伦比亚共和国签订《美巴条约》,攫取巴拿马运河开凿权和运河区的永久租让权,加强美国在这一地区的霸权地位。

同时美国资本也大量渗入拉美,奴役和剥削当地人民,这就是大棒和金元并用的帝国主义政策。

1899年美国对华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企图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

这一外交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侵华进入新阶段,从此美国在侵华政策上,不再追随西方,而有了独立的政策,加紧和扩大了侵华步骤。

一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1)一战使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战后出现经济繁荣。

美国妄图支配世界事务,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并操纵巴黎和会。

由于在欧洲获利不多,特别是国联问题上逊色于英、法诸国,美国竭力巩固它在拉美的殖民利益,积极在亚太包括中国在内的地区扩张势力,实行海军军备竞赛。

通过华盛顿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取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

推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政策,打击了日本利益。

其间通过金元外交,发挥了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

高二年级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材料必修二

高二年级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材料必修二

高二年级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材料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耕作方式演变过程: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土地制度:宗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复垦制和平等田制★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的小农经济;以铁犁牛耕为主要方式的精耕细作知识要点归纳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耕牛,耕作方法不断进步。

1.原始农业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

2.在距今七八千年前,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

3.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开沟排灌、除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技术。

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4.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出现并普及了铁器和养牛业。

从那时起,铁犁和养牛已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

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2.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1)发展过程:开始实施(商)-盛行(西周)-解体(春秋)-废除(战国)。

(2)瓦解及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许多私田出现;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

3.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1)封建土地所有权的形成。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进行了维新运动。

封建制度终于在各国建立起来。

其中,秦国的商鞅改革最为彻底,废除了井田制度,建立了以法律形式存在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2)封建土地所有权的特点。

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封建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封建地主和国家的剥削还有压迫,生活在贫困中。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补充资料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补充资料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第4课 宰相制度的废除B 内阁的出现C
(1)废丞相:明初,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 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由六部分理政务。 (2)内阁:①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后,政务繁多,设 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不参与决策。②明成祖时大 学士入值文渊阁,参与决策,内阁出现。③明宣宗时, 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④张居 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成为内阁的下属 机构。 (3)明代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仅是皇 帝的顾问内侍机构。阁臣由皇帝决定,票拟是否被采纳 ,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B
⑶司法权(最高法院)。 对法律拥有最高解释权。最高法院的
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除非犯 罪,终身任职。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D ⑴相同(国体): ◆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都实行代议制,议员选举产生; ◆都强调民主与法制。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第3课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元朝的行省制度B
(1)隋唐的三省六部制:①三省:中书省负责 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 的长官都执宰相之职。②六部:尚书省下设吏、 户、礼、兵、刑、工六部。③作用:三省合作, 相互牵制与监督,提高行政效率,保证了君权独 尊。 (2)元朝的行省制度: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 行省或省,拥有行政、经济、军事大权,但受中 央(中书省)节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巩固了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第3课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D
选 官
选官制度
察举制
九品中 正制
科举制

度 的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资料(知识体系整理).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资料(知识体系整理).

必修一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考纲要求】【知识精讲】测试点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㈠了解西周的建立1.夏朝――奴隶制确立。

①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②建立:前2070年,禹。

2.商朝――奴隶制发展。

①建立:前1600年,汤。

②灭亡: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亡。

3.西周――奴隶制鼎盛。

①建立:前1046年,周武王,定都镐京。

②灭亡: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

4.东周――奴隶制瓦解和封建制确立。

①建立: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②春秋时期(前770一前476)是奴隶社会瓦解时期;③战国时期(前770--前221)是封建制度确立时期。

㈡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1.分封制:①目的:为巩固周朝统治。

②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③内容:周王分土地,诸侯尽义务。

诸侯义务: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④影响:前期: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后期:王室衰微,诸侯坐大,出现诸候争霸局面,分封制逐渐瓦解。

2.宗法制:①内容:按照血统亲疏进行土地、财产和政治权力的分配与继承。

②特点:是嫡长子(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继承制。

③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一卿大夫一士。

④影响:有利于巩固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把“国”和“家”密切结合,保证了贵族的特权;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㈢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⑴神权与王权相结合;⑵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⑶最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测试点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㈠了解秦朝的统一1.条件:①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②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2.经过: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3.疆域:北至长城,南到南海,东及东海,西达陇西。

4.意义: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㈡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和秦朝的中央官制1.始皇帝来历:①秦王嬴政自以为功德超过“三皇五帝”,自称“始皇帝”,确立了皇帝制度。

高二历史学科学业水平测试说明内容分解

高二历史学科学业水平测试说明内容分解

2009年高二历史学科学业水平测试说明内容分解历史必修1 第一单元1、西周主要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封制的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统治。

内容: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作用:扩大了统治区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中国。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秦朝建立——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秦始皇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独揽大权。

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是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

秦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御史大夫执掌群臣的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意义: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影响: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元朝发展: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意义:行省制度的创立,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明清强化: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同时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之后,明太祖又设置殿阁大学士。

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清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

影响:妨碍了社会的进步,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4、汉朝选官实行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制是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二)复习讲义(人民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了解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七八千年前: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

(4)春秋战国:牛耕技术开始运用,铁制工具出现。

(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

(5)西汉时期:铁制工具普遍使用,牛耕技术推广,二牛抬杠。

(6)东汉时期:开始使用一牛挽犁。

2、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力低下,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

1、了解古代中国在在丝织、冶金和制瓷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丝织:①原始社会时期:纺织业开始萌芽,原料主要是以麻和葛为主,但也出现了丝织业。

②商代:国有六职,其中就有从事纺织业的人。

③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远销海外,被称为丝国。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

④唐朝:中期以后,私营作坊兴起。

⑤宋:纺织业进一步发展,棉花种植的进一步推广,闽粤地区的纺织工艺水平进一步提高。

⑥明:纺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明清:鼎盛:苏、杭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2)冶金:①新石器时代:已经出土了小件铜器。

②商代:青铜铸造业发展到很高水平。

③春秋战国:出现了铁器。

④周朝时:青铜器成为了礼制的象征。

⑤汉:汉武帝时期推行盐铁官营制度,开始使用煤做燃料,供风形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⑥东汉时期: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借用水力作为动力鼓风。

(3)制瓷:①原始社会:彩陶出现。

②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陶发展过渡到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

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族内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王是天下大宗。

①周王室将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给宗族姻亲、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广建封国。

②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义务。

③层层分封,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第2课1)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一郡内又分若干县。

(2)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各县。

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3)郡县制有利于秦朝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1)形成:皇帝——三公诸卿(中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郡县(地方)——乡里(基层),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2)影响: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第3课(1)西汉: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封国逐渐威胁着中央。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北宋:北宋初年,宋太祖①兵权:收归中央,设立禁军;②行政: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财政上,地方赋税大部分交由中央掌控。

这些措施的实行,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1)隋唐的三省六部制:①三省: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执宰相之职。

②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③作用:三省合作,相互牵制与监督,提高行政效率,保证了君权独尊。

(2)元朝的行省制度: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拥有行政、经济、军事大权,但受中央(中书省)节制。

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1)简史:①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官;②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形成。

③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2)意义:①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素质;②选官权从世家大族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

(3)明清科举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导致了思想和学术上的落后。

第4课(1)废丞相:明初,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由六部分理政务。

(2)内阁:①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后,政务繁多,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不参与决策。

②明成祖时大学士入值文渊阁,参与决策,内阁出现。

③明宣宗时,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④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3)明代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仅是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

阁臣由皇帝决定,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清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

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军机大臣品级不高,都由钦定。

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军国大事全部由皇帝裁决。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君主专制。

第5课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在雅典进行改革。

(1)内容:①按财产多寡划分出四个社会等级;②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③前三等级可入选四百人议事会;④建立公民陪审法庭;⑤废除债奴制。

(2)意义:动摇了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内容:①成年男性公民可担任几乎一切官职,可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事物;②扩大五百人议事会职能;③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④鼓励公民参政,发放工资;⑤鼓励观赏戏剧,发放“观剧津贴”。

第6课1)《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内容广泛,条文明晰,使得审判和量刑都有法可依;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权益。

(2)《民法大全》: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们编写而成,将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1)作用: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和工具。

①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②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和了社会矛盾。

③稳固了帝国统治的社会基础。

④保护了奴隶制度。

(2)影响: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深远影响;有利于资产阶级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第7课(1)内容: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权等。

(2)影响:①君权神授遭到否定;②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王权;③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简称内阁,①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②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③首相握有行政大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事实上是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第8课①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②国家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部门,既独立平等,又相互制约,防止专制的出现。

(1)立法权(国会)。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产生方式: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两名,任期6年,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众议员由各州根据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2)行政权(总统)。

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法律(国会再次通过有效);有权任命政府高官;有权缔结条约(国会批准才能生效)。

总统由间接民选产生,任期四年。

(3)司法权(最高法院)。

对法律拥有最高解释权。

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1)相同(国体):①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②都实行代议制,议员选举产生;③都强调民主与法制。

(2)不同(政体):在英国,君主世袭,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权利受到宪法的限制,是统而不治的虚君;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首相掌握行政权,内阁对议会负责。

在美国,总统选举产生,他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对宪法负责;行政权集于总统,总统决定对内对外政策,拥有较大权力;议会的立法权和法院的司法权独立,并彼此制衡。

第9课1)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参议员由间接选出,任期9年,每3年改选其中1/3。

众议员由普选产生,任期4年。

参议院可以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2)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国家的行政权由总统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高官、缔约、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宪法规定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1)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皇帝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

(2)首相主持政府,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3)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

(4)规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第10课(1)背景:英国工业革命后要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矛头指向中国;中国自给自足,政治腐败,闭关锁国。

(2)英国鸦片走私: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3)1839年,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广东禁烟,林则徐收缴英美走私鸦片,虎门销烟。

英国借端发动侵华战争。

1)1842年《南京条约》: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

(2)1858年《天津条约》:①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③赔偿英法巨额白银;④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⑤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3)1860年《北京条约》:①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1)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

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严重的伤害;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人民反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第11课(1)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集合拜上帝教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不久洪秀全自称“天王”。

(2)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都于此,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颁布,内容:①土地分配:原则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②产品分配:原则是“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③理想:实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评价:①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②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③但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2)《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提出,内容:①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②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③开设新式学堂。

评价:①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②迫于形势,未能实行。

第12课年的甲午战争,始于丰岛海战,重要战役有:①平壤战役;②黄海战役(主力尚存,但日本控制黄海制海权);③辽东战役;④威海战役(李鸿章“避战求和”,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年签署,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②赔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1900年6月,借口镇压义和团,从天津进犯北京。

年签署,内容:①赔款4.5亿两白银,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②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各国驻兵保护;③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④惩办反帝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建立和参加反帝组织;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1)《马关条约》:①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

②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③新的通商口岸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④允许外国在华投资办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在条约刺激下,各国纷纷在中国土地上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⑥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为挽救危机,清政府开始改革;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2)《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造成了严重危害:①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使中国税收被列强控制;②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③中国腹地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下;④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⑤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