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
农村“十三五”发展规划工作总结
农村“十三五”发展规划工作总结简介本文旨在总结农村“十三五”发展规划工作的成果与经验,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
通过对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回顾,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农村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农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工作成果在“十三五”期间,农村发展规划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工作成果: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通过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道路、桥梁、公共设施等,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2. 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通过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民参与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从而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3. 农村教育和医疗条件改善: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医疗事业的支持力度,提高了农村教育和医疗条件,使农民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4. 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力度,保护了农村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经验总结在过去五年的农村发展规划工作中,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经验总结:1.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农村发展规划应该建立在科学的数据和合理的分析基础上,充分考虑农村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可行性强的规划方案。
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农村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3. 加强组织和协调能力:农村发展规划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密切协调和合作,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形成合力,确保规划工作的顺利推进。
未来建议基于对过去五年农村发展规划工作的总结,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指导未来的农村发展:1.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对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支持,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和发展水平。
2. 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民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高农业增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3. 加强农村教育和医疗事业发展: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医疗事业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教育和医疗条件,提高农民受教育和就医的便利性。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6.11.24•【文号】国发〔2016〕65号•【施行日期】2016.11.24•【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国务院2016年11月24日“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录第一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第二节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机遇与挑战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主要目标第三章强化源头防控,夯实绿色发展基础第一节强化生态空间管控第二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三节强化绿色科技创新引领第四节推动区域绿色协调发展第四章深化质量管理,大力实施三大行动计划第一节分区施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第二节精准发力提升水环境质量第三节分类防治土壤环境污染第五章实施专项治理,全面推进达标排放与污染减排第一节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第二节深入推进重点污染物减排第三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四节加快农业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第六章实行全程管控,有效防范和降低环境风险第一节完善风险防控和应急响应体系第二节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第三节提高危险废物处置水平第四节夯实化学品风险防控基础第五节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管理第七章加大保护力度,强化生态修复第一节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第二节管护重点生态区域第三节保护重要生态系统第四节提升生态系统功能第五节修复生态退化地区第六节扩大生态产品供给第七节保护生物多样性第八章加快制度创新,积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节健全法治体系第二节完善市场机制第三节落实地方责任第四节加强企业监管第五节实施全民行动第六节提升治理能力第九章实施一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第十章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第一节明确任务分工第二节加大投入力度第三节加强国际合作第四节推进试点示范第五节严格评估考核第一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2.05•【文号】•【施行日期】2021.12.05•【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村环境保护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2021年12月5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民群众健康,事关美丽中国建设。
2018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扭转了农村长期以来存在的脏乱差局面,村庄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农民群众环境卫生观念发生可喜变化、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是,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总体质量水平不高,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基本生活设施不完善、管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和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
为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巩固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分类施策。
同区域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相匹配,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相适应,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实事求是、自下而上、分类确定治理标准和目标任务,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农业部印发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建设规划
儿 园 在 厨 房 、 配 餐 间 等 安 装 监 控 摄 像 装
置 ,接 受 学 生 家 长监 督 。 教 育 部 通 知 还 强 调 , 耍 实 行 食 品 安
原 料和 食 品 。 对学 校 传 染病 防控 工 作 ,通 知 也 提 出 了许 多具 体 要
求。 ( 思雨 )
全 国 检 察 机 关 再 次 开 展 危 害 食 药 安 全 犯 罪 专 项 立 案 监 督 活 动
洞 庭 湖 、 鄱 阳 湖 、 太 湖 等 重 点 流 域 ,选
《规 划 》 明确 重 点 建 设 四类 治理 工 程 。 一 是 农 田面 源污 染综
合 防 控 。 全 面 推 进 化 肥 农 药 使 用 量 零 增 长 行 动 ,综 合 考 虑 重 点流 域 农 村 生 活 、 农 业 生 产 及 面 源 污 水 产 排 污 特 征 ,规 划 布 局 区 域面
农 业 部 印 发 重 点 流 域 农 业 面 源 污 染 综 合 治 理 示 范 工 程 建 设 规 划
近 期 ,农 业 部 发 布 了 《 重 点 流 域 农
业 面 源 污 染 综 合 治 理 示 范 工 程 建 设 规 划 (2O1 6 — 20 2O年 》 , 提 出 “ 十三 五 ” 期间 以 ” 一 控 两 减 三 基 本 ” 为 目标 ,在
拳 打 击 危 害 食 品 药 品 安 全犯 罪 。 记 者 注 意 到 ,正 在 开 展 的 新 一 轮危 害 食 品 药 品 安 全犯 罪专 项 立 案 监 督 活 动 与往 年 相 比 ,监 督 重 点 更加 明确 、 手 段 更 加 有
力。 最 高 检 强调 ,要 重点 监 督 生 产 、 销售
民群 众 反 映 强 烈 的 案 件 。 主 动 商 请 食 药 监 等 部 门开 展 食 品 药 品 安 全 督 查 等 专 项 督 查 执 法 活 动 ,积 极 争 取 共 享 食 品 药 品 执 法 检 查 报 告 、 人 民群 众 相 关控 告 举 报 材 料 等 信 息 资 源 ,形 成 执 法 司 法 合 力 ,办 理 一 批 有 震 动 、 有 影 响 的大 案 ,维 护 “ 舌尖上的安全 ”, 提 高 人 民群 众 的安 全 感 、 满 意度 。 ( 刘子 阳 )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全国各地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为的是将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解决人居环境。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问题的存在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如资金、规划、宣传、管理等方面,这些问题给各市县(区)有效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关键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问题与对策前言农村环境的“脏、乱、差”形势已不容客观,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更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手段。
以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周边村庄作为整治重点,充分利用农业、水利、卫生等部门已有的工作基础,形成整治合力。
农村环境的整治可以极大的改变人居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1、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1.1落后的农村环境严重影响人们的居住和生活水平落后的农村环境主要有①大部分农村由于缺乏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未处理直接肆意的排放,使得污水中所含的氮、磷等物质渗透到土壤中,又由于细菌的作用,导致污水腐败变质,发出刺鼻的气味。
②垃圾处理能力落后,无专门的垃圾桶,在农村地区每天产生的垃圾很大一部分没有经过处理就丢弃在路边或没有人的地方,生活垃圾随意丢弃现象比较严重,白色污染随处可见,这种做法严重污染环境。
③公共基础建设落后,与其配套的村间道路、公共厕所等设施极度匮乏,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对村容村貌的影响不容客观。
④很多城市的供给水源地都在农村,所以保持农业的水土环境问题变得十分重要,很多农村地区由于缺乏管理和监督,过渡开发使得周边的水库、湿地、林地等重要地区出现严重的问题,生态功能严重退化。
⑤为发展振兴乡村计划,使得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地板结硬化,使得土壤的吸收率不断下降。
目前,氮肥的有效利用率为24%,磷肥的有效利用率为21%,大量未吸收的氮和磷随着雨水的冲刷进入到水循环和大气系统中,从而造成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
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是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该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以下是关于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的一篇700字的文章,希望对您有帮助。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之一,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也需要进行改革和提升,以适应市场需求和保障国家的食品安全。
为此,国家制定了《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旨在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首先,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农业将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将实现科技化、规模化、集约化。
同时,农业科技水平将得到大幅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将有所提高。
这对于解决我国农业面临的产能过剩和品种单一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规划还明确提出了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规划提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运输、仓储和物流能力的目标,同时加强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优化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体系等。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中占有更大的份额。
再次,规划重点关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规划提出了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农村生态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加强农村生活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重要举措。
通过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最后,规划还明确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
规划提出了促进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重要举措。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解决农村经济结构单一的问题,通过农业产业的优化和提升,带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总之,《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整体战略和重要举措。
乡村振兴规划农村环境改善与生态保护
乡村振兴规划农村环境改善与生态保护近年来,乡村振兴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乡村振兴旨在推动农村发展,改善农村环境,保护乡村生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探讨乡村振兴规划对农村环境改善和生态保护的意义和具体措施。
一、加强农村废弃物处理农村废弃物的处理一直是一个重要问题。
废弃物的乱倒乱堆不仅影响农村环境的美观,还可能造成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因此,乡村振兴规划应加强对农村废弃物处理的监管和指导,鼓励农民进行分类处理和资源再利用。
二、推动农村能源结构转型农村的能源消耗主要依赖传统的煤炭和生物质能源,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不利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乡村振兴规划应推动农村能源结构的转型,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例如太阳能、风能以及电动化农业工具和设备,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和减少环境污染。
三、优化农田管理与保护农田是农民的生计所在,也是农村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振兴规划应加强农田管理与保护,合理规划农田的使用和布局,防止农田扩张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同时,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农田的生态环境。
四、推进农村水源保护与利用水源问题一直是农村面临的严重挑战。
乡村振兴规划应注重农村水源的保护与利用。
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规范水资源利用和排放,改善农村供水条件,确保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水的安全和可持续。
五、鼓励农村生态旅游发展农村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发展农村生态旅游是改善农村环境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
乡村振兴规划应鼓励农民开展农家乐、农业观光和民宿等生态旅游业务,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能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六、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水平农村环境卫生水平直接影响农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乡村振兴规划应加大对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改善农村道路和公共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环境的整体卫生水平。
七、推动农村教育和科技创新农村教育和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生态环境十三五工作总结汇报
生态环境十三五工作总结汇报生态环境十三五工作总结汇报十三五期间,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各级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紧紧围绕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一、“十三五”期间工作成绩。
(一)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逐步建立。
X.成立生态环境保护领导机构。
X年X月X日,经县委、县人民政府同意,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顾问、县长为主任,X个成员单位组成的X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有力地加强了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
X.明确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分工。
为适应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环保工作责任,根据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和《X市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全县对《X县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进行了重新修订。
X.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
在全县环保工作会议上,县长X与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和X个乡镇(街道、管理区)党政负责人签定《X年度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责任体制。
(二)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X、环境空气质量。
根据X县环境监测站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年报,X-X年,X县城区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X)、二氧化氮(NOX)、二氧化硫(SOX)三项指标日均值和年均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
X、水环境质量。
地表水:全县青山塘、木瓜桥共设X个市监测断面。
根据X县环境监测站的地表水水质监测年报,X-X年,X县自来水厂断面水质符合地表水Ⅱ类标准,水质状况优;木瓜桥共设X个市监测断面水质符合地表水Ⅲ类标准,水质状况良好,符合功能区要求。
饮用水源:根据X县环境监测站的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年报,X-X年,全县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其中X县自来水厂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水质达标率X%。
X、声环境质量。
【精品文档】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
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一、“十二五”环保规划回顾总结1.“十二五”期间环保工作评估“十二五”期间,XX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主要污染物减排取得实效,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动工建设,环境能力建设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核与辐射管理合法规范,生态环境得到较好保护,大部分地区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县城空气质量和部分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主要体现在:①染防治成效显著。
①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
“十二五”期间,主要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治理。
先后完成了XXXX发电有限公司、XXXX发电有限公司脱硫工程,XXXXXX化肥股份有限公司、XXXX化工有限公司废水治理工程,XX煤业有限公司、XXXX煤矿废水深度处理工程,XX纸业造纸废水处理工程,XX针织纺织废水处理工程,XX实业、XX养殖废水处理工程等一批重点治理工程的建设。
完成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XXXXXX万元。
②对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实行了综合整治。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全县对水泥、采煤、矽砂、造纸、非煤矿山行业进行整治,淘汰、关闭了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企业。
“十二五”期间关闭了X家6.6万吨小水泥企业及一条8.8万吨水泥生产线;关闭了X家3万吨以下小煤矿;关闭了X家小造纸企业;关闭了X家3×0.2万千瓦时煤矸石发电厂;关闭了X家小矽砂厂;关闭了X家地条钢厂;对石膏、磷矿非煤矿山采区进行了有效整合。
③对重点区域进行了重点防治。
特别是对XX镇城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XX江流域进行了重点防治。
县政府发布了《加强县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的通告》和《加强县城烟尘控制区管理的通告》。
对县城饮用水源保护区实行巡查制度,对饮用水水质中特征污染物砷进行周监测报告制度,严防饮用水安全事故发生。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最新)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促进我市生态环保事业发展,实现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目标,根据《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X政办〔X〕77号)和《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X政〔X〕11号)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一)“十二五”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1.“十二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围绕全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明确的目标、指标和任务,以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主要污染物减排为主线,全面实施了蓝天、碧水、乡村清洁工程,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得到保障,为全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X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66天,达标率为45.5%,较X年增加了30天,达标率上升8.2%,重污染以上天数44天,较X 年减少12天;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151微克/立方米,较X年下降了1.9%;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91微克/立方米,较X年下降了6.2%,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四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7条河流18个监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比例为22.2%,Ⅳ类水质比例为11.1%,Ⅴ水质比例为11.1%,劣Ⅴ类水质比例为55.6%。
“十二五”期间,X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状况良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为98%。
城市功能区噪声测点达标率为95.6%,道路交通噪声路段达标率为70.6%,区域噪声测点达标率为68.0%。
全市降水平均pH值为7.35,酸雨平均发生率为0。
美丽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日益凸显,美丽乡村建设逐渐成为全国各地政府和广大农民关注的热点问题。
今天,我们提出《美丽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旨在引导各地区、各相关部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主动作为,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程,全面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本次美丽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建设出质量优、文化丰富、环境美、生态健康、功能平衡的乡村景观。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目标:1. 提高农村生活环境质量:着重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切实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建设垃圾填埋场和垃圾处理设施。
2. 优化农村生态体系:加大农村绿化工作力度,打造绿色乡村,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农村水源地和特殊生态资源。
3. 促进农村文化科技水平提升:引导农村人民树立文化自信,坚持传承优秀民俗文化,开展城乡文化交流,推进智能化农业、智慧农业建设。
4. 发展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农村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拓宽农村经济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三、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1. 改善农村生活环境(1) 完善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
要求各地区按照国家和省级相关政策,积极推广新能源或压缩型垃圾车,减少车辆对乡村道路、空气的污染,同时建设垃圾填埋场和垃圾处理设施,加入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切实保障乡村垃圾洁净化。
(2) 加强卫生环境建设,提高农民居住环境质量。
要求各地通过村规民约、考核评比、奖惩措施等途径,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参与和支持卫生环境整治。
同时,在道路、户外设施、公共场所等方面,建设公厕、公共休息亭等设施,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2. 优化农村生态体系(1) 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系统化。
各地应研究制定本省的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加大对植被的支持与投资力度,优化农村生态体系,支持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等产业的健康发展。
十三五规划目标是什么
十三五规划目标是什么"十三五规划目标" 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5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目标和重点方向。
下面是对这些目标的详细解析:1. 经济增长目标:该规划期望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年均经济增长率为6.5%以上。
并且要实现更高质量、更加高效、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2. 创新驱动发展:在十三五期间,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此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推进科技进步。
3. 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规划提出要实施以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就业创新力度,促进高质量就业。
同时,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确保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4. 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这个目标的关键是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规划着重强调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执法,推广绿色发展模式。
5. 推进改革开放:在十三五期间,要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深化改革开放。
同时,要扩大对外开放,增加外商投资、实现更好的经济全球化。
6.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规划要求加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全民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完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促进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
7. 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规划强调建设现代农业体系,推进农村产业转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8. 加强政府治理和改革:规划提出要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依法行政和治理创新。
这就是“十三五规划目标”的主要内容。
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中国国家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指导思想。
2025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指标
2025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指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已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
根据相关规划,到2025年,我国将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指标,以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
为实现这一目标,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需共同努力,加大投入,创新技术支持,落实政策扶持,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果。
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目标和任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旨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垃圾处理: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能力。
2.污水治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减少农村生活污水排放。
3.厕所革命:普及无害化卫生厕所,提高农村卫生条件。
4.村容村貌提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整体风貌。
5.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二、政策措施为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政府将采取以下措施:1.资金投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得到充足资金保障。
2.技术支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水平。
3.政策扶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4.宣传教育: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三、取得的成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具体表现在:1.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与恢复,空气质量、水资源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
2.农民生活质量提升: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农村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
四、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1.资金和技术难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支持,部分地区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水平有限。
应对策略:加大财政投入,推广先进技术,加强技术培训。
2.农村居民环保意识薄弱:部分农民对环保意识不足,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
“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总结评估报告
“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总结评估报告《“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总结评估报告》一、总体情况概述自2016年至2020年,“十三五”规划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指导纲领,旨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社会发展进步。
本报告旨在对“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二、经济发展在“十三五”规划期间,中国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经济增速平稳,GDP年均增长6.7%,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重要进展,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三、结构调整“十三五”规划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取得了积极成果。
重点支持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服务业提质扩容。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四、就业与社会保障“十三五”期间,就业状况总体稳定,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
为了保障失业人员的生活,建立了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制度。
同时,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提供了更多的社会保障服务。
五、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大气、水环境质量。
加强生态修复治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法规的意识度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绿色发展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
六、科技创新“十三五”期间,中国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创新。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同时,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七、农村发展“十三五”规划期间,农村发展得到了积极推动。
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农村电商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得到迅猛发展,带动了乡村经济繁荣。
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成果。
八、城镇化进程“十三五”规划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城市居民收入提升。
同时,城市环境问题也凸显,城市交通、空气质量和居住条件等方面亟待改善。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竣工验收,评估项目质量和款、社会资本等多种渠道筹措项目所需资 金。
资金使用计划
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制定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确保资 金的有效利用。
资金监管
建立严格的资金监管制度,确保项目资金的安全和合规使用。
08
道路硬化
对农村主要道路进行硬化处理,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桥梁建设
在必要的地方建设桥梁,方便农民 出行和农产品运输。
交通标志设置
在道路沿线设置交通标志,提高农 民交通安全意识。
给排水管网建设
给水管网建设
建设完善的给水管网,确保农民 饮用水安全。
排水管网建设
建设排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 减少农村环境污染。
水体净化
通过建设生态湿地、氧化塘等措施,净化农村水体,提高水质。
污水处理
建设和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污水达标排放。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土壤污染调查
开展农村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掌握污染分布和程度。
污染治理
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污染,采取生物、化学、物理等方法进行治 理。
土壤修复
通过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等措施,促进土壤生态修复。
环境效益评估及改善措施建议
环境效益评估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核心目标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具体评估指标包括水质改善、空气质量提升、生物多样 性保护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定量和定性评估,可以全面了解项目的环境效益。
改善措施建议
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需要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建议。例如,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广 清洁能源、完善垃圾分类处理等。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确保各项改善措施的有效实施 和环境效益的持续提升。
乡镇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汇报
乡镇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评审专家:非常荣幸能够在此向大家汇报我们所从事的乡镇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的团队按照上级政策要求,积极参与并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为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做出了不懈努力。
一、工作动态1.调研和编制规划:我们对乡镇农村人居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制定和完善了“十三五”人居环境整治规划,包括了各项重点任务和措施等。
2.重点改造区整治:我们对重点改造区分别开展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包括对乡村公共厕所、垃圾桶、道路、休闲场所等增设维修设施,在村庄周边绿化增修,以及河流规划等。
3.文明村庄创建:我们积极开展文明村庄创建工作,加强村庄的文明标识、医疗设施建设、公共卫生条件建设等方面工作。
二、工作成效1.整治区卫生环境较为稳定:经过一年的综合整治,整治区卫生环境逐渐得到改善,整治区垃圾分类量明显增加,卫生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也得到提升。
2.文明村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我们向村民发放宣传材料,让他们了解文明村庄的标准,要求村民在家门口先保持文明行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文明村庄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3.环保意识提高:我们组织相关机构和志愿者在乡村旅游景区发放环保宣传材料,开展环保知识宣传和垃圾分类知识普及。
在村庄周边出现的垃圾和不文明行为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三、工作计划1.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在明年的工作计划中,我们将加强乡镇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的宣传,同时规范垃圾分类认知和收集制度,加快垃圾分类系统的推行。
2.完善村庄文明设施:我们希望在明年的工作计划中,对文明村庄基础设施进行改善和完善,包括村庄绿化、道路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
3.强化监管力度:我们计划在明年开展对重点改造区环境的实地检查,加强对环境管理行为的监管,加大对不文明环境行为的处罚力度,让居民了解农村环境的重要性。
感谢各位领导和评审专家对我们的支持和关注,我们将在未来的工作中,持之以恒、迎难而上,不断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乡村振兴规划生态环境改善方案
乡村振兴规划生态环境改善方案随着人们对宜居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乡村振兴规划生态环境改善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促进农村生活质量的提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
一、推广可持续农业可持续农业是农村振兴的核心,它强调的是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环境保护。
通过推广有机农业、绿色种植和科学养殖等方式,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改善土壤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建设生态乡村在乡村振兴中,建设生态乡村是一个重要方面。
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农田水利设施,保护生态森林和湿地,打造生态观光旅游景区,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三、提高农村垃圾处理能力农村垃圾处理一直是长期存在的难题。
为了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我们需要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能力。
同时,应加强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提倡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减少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四、加强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是农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但也是最容易受到污染的资源之一。
我们应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加强水源地管理,严格控制农田施肥和化学品的使用,开展农村水源污染治理工作,保障乡村用水的安全和可持续性。
五、推动农村能源转型农村能源消耗主要依赖传统能源,这会带来严重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我们应鼓励农村能源转型,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供农村节能技术的支持和培训,降低农村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六、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环境改善至关重要。
我们应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景观的建设与管理,保护独特的生物和植物群落。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禁止乱砍滥伐和乱捕乱杀,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的生存环境。
七、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农村环境建设是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我们应加强乡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道路和交通设施,建立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
农业农村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计划
农业农村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计划农业农村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计划拉开十三五规划的帷幕,我们农业农村局把握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农村全面振兴为目标,围绕“三农”问题,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现代化,积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阶段性成果。
一、工作目标和任务在农村全面振兴的目标下,我们的工作是实现“三农”问题的全面解决,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产业发展,推进农村经济区域体系建设,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提升农民收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为此,我们明确了具体的任务目标:1. 实现“三农”问题全面解决,确保农民的有底气、有尊严、有安全感。
2. 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
3. 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扩大农业调结构、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果。
4. 加快农村经济区域体系建设,推进农村经济转型。
5. 提升农民收入,扩大农民群众受益面。
6.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二、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在过去五年的工作中,我们积极贯彻国家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按照目标任务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 “三农”问题明显改善在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和保障体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城乡基础设施差距进一步缩小,公路等交通设施不断完善。
2. 农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效果显著加强先进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土地整备制度进一步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增加,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初步成型。
3. 农村产业发展成果显著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农产品流通和加工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4. 农村经济区域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农村经济区域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果不断显现。
十三五环保规划与三大行动计划
规划《纲要》首次将环境质量指标列入约束性指标
五中全会建议:扩大污染物总量控制范围,将细颗粒物等环境 质量指标列入约束性指标。《纲要》: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10 指标 2015年 2020年 五年累计 属性 项(总共13项)
空气质量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 优良天数比率(%) 细颗粒物未达标地级及以 上城市浓度下降(%) 地表水质量 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 劣Ⅴ类水体比例(%) 主要污染物排 放总量减少% 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 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76.7 66 9.7 >80 >70 <5 [10] [15] [18]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城市环境整治、工业污染防治 重点城市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
六五 五五
重点城市环境保护、水域污染治理、工业污染防治 工业三废治理、重点城市环境保护、水域污染治理
中长期环境保护战略路线图(阶段主攻)
健康
清洁
2030-2050年
安全
2020-2030年
为主线,加大综合 治理力度,抓好差 两头,保环境安全
水、大气基 本实现达标, 2015-2020年 环境风险、人 体健康得到保 以改善环境质量 障
划定并严 守生态保 护红线
推动“多 规合一”
实施传统 产业绿色 化改造
加快构建绿 色制造体系
推进“一带 一路”绿色 化建设
推动京津冀地 区协同保护
推动循环 发展 推进节能 环保产业
推进长江经济 带共抓大保护
加快制度创新,积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优先区 迁地保护 濒危野生动植物 物种资源
提 升 服 务 功 能 筑 牢 安 全 屏 障
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涉及到哪些环保内容呢聘才网小编马上为您解读,详细请看下文。
解读十三五规划中的环保政策日前,《人民日报》公布“十三五”规划的十个目标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五年规划,这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将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融合尤为重要,国家正在积极探索绿色生态发展新路径。
自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指导思想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随着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建设正在逐步完善。
今年以来,中央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作,从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到5月5日国务院正式出台此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被业界认为是指导我国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文件。
《意见》通篇贯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多次提及“绿色”一词: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倡导绿色生活,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等,而“绿色化”也是首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并提,形成“新五化”。
随即,在7月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等多项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进一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生态文明政策体系,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
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该方案被视为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阐明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理念、原则、目标、实施保障等重要内容,提出要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此方案设定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也就是在“十三五”期间,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八项制度构成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一、农村环境形势(一) 工作进展近年来,环境保护部、财政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深化“以奖促治”政策,强化组织领导,注重规划引领,加大监督考核,指导和推动各地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狠抓项目建设和管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一大批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截至2015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农村节能减排资金)315亿元,支持全国7.8万个建制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13%。
各地设臵饮用水水源防护设施3800多公里,拆除饮用水水源地排污口3400多处;建成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450多万个(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4.8万套,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14万套,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畜禽粪便年处理量分别达2770万吨、7亿吨和3040多万吨,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年减排量分别达95万吨和7万吨。
整治后的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通过实施“以奖促治”政策,带动相关部门和地方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目前,全国60%的建制村生活垃圾得到处理,22%的建制村生活污水得到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近60%。
二是农村环保体制机制逐步建立。
出台了一系列农村环保政策和技术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环境保护部、财政部等部门制定实施《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强“以奖促治”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运行管理的意见》《中央农村节能减排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培育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市场主体方案》。
环境保护部发布了有关农村生活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等技术指南和规范。
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份建立了农村环保工作推进机制,成立领导小组,出台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意见,制定规划或实施方案,明确农村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和措施。
在中央财政资金引导下,有关地方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相关涉农资金,集中投向农村环境整治区域,提高村庄环境整治成效。
三是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提升。
基层环保机构和队伍得到加强,2014年全国乡镇环保机构数量2968个,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10%,比2010年的1892个增加了60%;乡镇环保机构人员11900多人,比2010年的7100多人增加了68%。
推进环境监测、执法、宣传“三下乡”。
环境保护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农村环境质量监测试点工作,累计监测村庄数量约5200村次。
开展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秸秆焚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专项执法检查行动。
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农村环保政策、工作进展和典型经验,普及农村环保知识,农民环保意识得到提升。
累计举办14期全国乡镇领导干部农村环保培训班,共有1400多名乡镇领导干部和地方环保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农村环境管理能力和项目实施水平得到提高。
四是农村环保惠农取得积极成效。
各地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积极推广化肥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发展清洁、循环、生态的种养模式,推进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村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游,促进了环境保护、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共赢。
筛选推广农村环保实用技术,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参与治理工程设计、项目建设和运行维护,带动了环保产业的发展。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力促进了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使示范地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全国已有4590多个国家级生态乡镇,成为当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典范,夯实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二)主要问题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持续增加,农村环境形势严峻,问题依然突出,主要包括:一是农村环保基础设施仍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仍有40%的建制村没有垃圾收集处理设施,78%的建制村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40%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未得到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依然突出。
38%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未划定保护区(或保护范围),49%未规范设臵警示标志,一些地方农村饮用水水源存在安全隐患。
二是农村环保体制机制仍有待完善。
一些地方政府尚未建立起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有效推进机制。
责任分工不明确,治理措施不具体,资金投入不到位,工作部署不落实。
各地在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主要依靠行政推动,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农村环境治理市场化机制亟待建立,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
一些地方的农村环保设施建成后,存在着管理主体不明确、设施运行维护资金不落实、运行管护人员不足、规章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导致一些设施不能正常运行,影响农村环境整治成效。
三是农村环保监管能力仍然薄弱。
目前,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农村环保工作力量非常薄弱,约90%的乡镇没有专门的环保工作机构和人员,缺乏必要的设备装备和能力,难以保证有效开展工作。
农村环保标准体系不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污染物排放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臵技术规范等亟待制定。
农村环境监测尚未全面开展,无法及时掌握农村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情况。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一)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结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以奖促治”政策,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二) 基本原则——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优先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环境问题,整治重点为“好水”和“差水”周边的村庄,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统筹考虑生产与生活、城市与农村、种植业与养殖业等环境保护工作,做好与秸秆综合利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河道整治、村庄绿化等工作的衔接,整合相关资金渠道,提高综合整治成效。
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支持。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坚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村庄布局、人口规模、环境状况、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等因素,科学选取治理技术和模式。
坚持以“用”为核心,把综合利用作为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让农民在“用”的过程中受益,在受益的同时履行应当履行的环保责任。
——创新机制,市场运作。
结合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不断完善农村环保体制机制建设,创新政策措施,防止简单照搬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的做法。
积极培育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市场主体,探索农村环保设施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运营机制,确保设施建成一个、运行一个、见效一个。
——政府主导,依靠群众。
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是改善本行政区域内农村环境质量的责任主体,要做好规划编制、资金保障、设施建设、运行管理和监督考核等工作。
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三) 规划目标到2020年,新增完成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13万个,累计达到全国建制村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建立健全农村环保长效机制,整治过的7.8万个建制村的环境不断改善,确保已建农村环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引导、示范和带动全国更多建制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全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得到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和农民群众环保意识明显增强。
三、重点整治区域(一) 总体布局结合水质改善要求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十三五”期间,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范围涉及各省(区、市)的14万个建制村(见表1)。
整治重点为“好水”和“差水”周边的村庄,涉及1805个县(市、区)12.82万个建制村,约占全国整治任务的92%;其中,涉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84个2.46万个建制村,约占全国整治任务的18%。
各省(区、市)重点整治区域及建制村数量见附表。
附表所列的乡镇名单和建制村数量是指导性的,各省(区、市)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确保完成环境综合整治建制村总数的前提下,可对每个县(市、区)的乡镇名单和建制村数量作适当调整。
重点整治范围1.“好水”周边整治村庄范围包括南水北调东线中线水源地及其输水沿线,以及其他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涉及的村庄,涉及1132 个县(市、区)的8.15 万个建制村(见表2),约占全国整治任务的58%。
2.“差水”周边整治村庄范围包括343 个水质需改善控制单元范围内的村庄,涉及673 个县(市、区)的4.67 万个建制村(见表3),约占全国整治任务的34%。
(三)优先整治区域南水北调东线中线水源地及其输水沿线、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为优先整治区域,涉及880 个县(市、区)8.14 万个建制村,约占全国整治任务的58%。
南水北调东线中线水源地及其输水沿线南水北调东线中线水源地及其输水沿线涉及211 个县(市、区)2.28 万个建制村(见表2),约占全国整治任务的16%。
2.京津冀区域包括密云水库、官厅水库、于桥水库等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和63 个水质需改善控制单元范围内的村庄,涉及89 个县(市、区)8131 个建制村(见表4),约占全国整治任务的6%。
四、主要任务“十三五”期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要任务包括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防治。
(一)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1.建设内容在饮用水水源周边设立警示标志、建设防护带和截污设施,依法拆除排污口,开展水源地生态修复等。
2.主要措施加快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划定工作。
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以供水人口多、环境敏感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为重点,加快划定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
对供水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科学编码并划定水源保护区。
对供水人口小于1000人的饮用水水源地,应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定划定保护范围。
加大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管力度。
地方各级环保部门要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依法取缔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按照《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方案》要求,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制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强化污染事故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理。
统筹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一批优质饮用水水源地,取缔一批劣质饮用水水源地。
开展水源地环境整治。
地方各级环保部门要对可能影响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的化工、造纸、冶炼、制药等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和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