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思品评析类试题有“法”可依
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类型及答题要求分析
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类型及答题要求分析【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的背景和阐明研究目的。
在分析了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的特点,列举了常见的题型,并提出了答题要求和如何有效应对这类题目的建议。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入探讨了实际操作。
结论部分总结了道德与法治辨析题在中考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应对中考中的道德与法治辨析题,提高解题能力和道德法治素养。
【关键词】中考、道德、法治、辨析题、背景、研究目的、特点、类型、答题要求、应对、案例分析、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介绍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的背景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作为中考考试中的一种题型,是考查学生对道德与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分辨能力的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在青少年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此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的出现,旨在引导学生正确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种题型也考查学生对道德和法治知识的掌握程度,考察他们分辨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的设置,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通过这种题型的设置,可以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素质,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在中考考试中的设置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2 阐明研究目的在中考中,道德与法治辨析题一直是考生备战中的重要部分。
通过解答这类题目,考生不仅可以展现自己的思辨能力和道德意识,还能加深对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理解。
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的区分往往让考生难以把握,因此本文旨在对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以便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类题型。
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的特点、类型和答题要求的分析,帮助考生在考试中正确理解题目要求,准确把握答题思路。
中考《道德与法治》解题思路与方法
中考《道德与法治》解题思路与方法很多同学都问过,道德与法制题不会做怎么办?其实除了掌握课本上的知识以外,了解道德与法制答题的套路也是很重要的。
这里为大家整理了道德与法制各大题型,包括选择题、辨析题以及解答题需要注意的方面和解题思路。
一、选择题▲题型特点:选择题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题干的作用是创造背景,提出问题,选项的作用是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与干扰项混合在一起,要求答题者排除干扰选项,选择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方法指津:首先,认真仔细审题。
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
审题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审要求,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的基本要求不同,要仔细斟酌。
二是审题干,要准确把握题干的内容,明确题干的规定性,把握主要内容,即关键词语;明确题干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的指向性。
三是审问题,对于单项选择题,常见的问法有:主要表明、主要原因、关键、突出特点、根本点、本质、显著特点等;对于多项选择题,常见的关键词有说明、表明、理解正确、原因、结果、启示等。
其次,逐一分析选项。
逐一分析选项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
分析选项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把握选项的全部内涵,完整把握选项的含义是做好选择题的重要方面;二是对选项的正误进行判断,然后结合要求确定是否应该选择;三是分析选项之间的关系,如果从同一角度看二者是对立的,那么肯定有一个不选。
再次,查找题干与选项间的关系。
一要分析题干与选项是否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有必然的联系则选,没有必然的联系则不选;二要分析选项是否符合题干在条件、范围等方面的要求,即外延是否相等,如果符合要求则选,不符合要求则不选;三要看题干与选项之间的联系是直接联系还是间接联系,如果是直接联系则选,如果是间接联系,则属于二级引申,则不选。
▲解题技巧(是方法指津的具体化):1.三“审”:①明确选择的方向,即题干要求是正向选择还是逆向选择;②明确题干的要求,即找出关键词;③明确题干规定的限制条件。
2.一“找”:即查找依据,回归教材,找出与本体题干要求相关的知识。
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方法与技巧归纳总结
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方法与技巧归纳总结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方法与技巧归纳总结一、是什么型题目这类题目只需要掌握课本的知识点,按照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二、认识型简答题这类题目通常是“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你的看法”、“分析这一现象”等。
解题方法通常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去回答,即“对与错”、“重要性、必要性”、“具体措施”等。
三、启示型题目这类题目的设问方式是“这个事给我们有什么启示?”回答时,要注意提炼材料中的观点,结合所学的知识点来分析,从中归纳出材料反映的道理。
四、评析型题目这类题目一般是“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回答时,首先要判断观点是对还是错,或者是否全面,然后根据相应的依据如法律法规和教材的理论等,再联系材料中的观点进行分析。
五、漫画型题目漫画类的题目,要找准漫画与知识点的链接点,首先要看标题,看标题能否给出指引性的知识点或者观点;然后看文字,看看漫画中有哪些文字,通常漫画里的文字都是“意味深长”的;最后看画面,漫画夸张之处通常是其弦外之音,真正的寓意也就在这里。
六、图表型题目图表类型的题目,首先要看标题,标题比较直观地说明了图表的内容;然后要将图片数据做三个对比,“横向比”、“纵向比”和“综合比”,将三个对比的数据归纳整理,通常就会得出想要说明的问题;最后要看看图表下面的注释,看看有没有特别的注释。
七、体现型题目这类题目通常会问“体现了什么?”、“怎么体现”等等。
回答时,应该写上教材的知识点,再加上材料的关键词来体现这一知识点。
解题的思路就是:确定知识点、联系知识点、梳理答题。
八、反映型题目这类题目通常会问“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等。
回答时要全面把握题目材料所给的信息,将感性的材料理性化。
九、为什么型题目这类题目的设问方式是“为什么说……”、“为什么要……”。
回答时最重要的是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等等。
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类型及答题要求分析
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类型及答题要求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中考中,道德与法治是必考的科目之一,而道德与法治的辨析题又是其中的重点。
对于学生来说,掌握道德与法治的辨析题类型及答题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研究背景方面,道德与法治作为中考科目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使其成为合格的公民。
在实际考试中,许多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辨析题存在一定的困惑和难度,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
深入研究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的类型及答题要求,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考核内容,提高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中考是学生面临的一项重要考试,而道德与法治辨析题则是其中一个重要考查方面。
本文旨在通过对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类型及答题要求的分析,帮助中考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提高他们在考试中的应试能力。
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1. 探讨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的类型和特点,帮助考生深入理解这类题型,从而在考试中更准确地把握题意,提高答题效率;2. 提供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的实例,让考生通过实际案例练习,进一步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分析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的答题要求,指导考生如何进行思路整理和作答,帮助他们在有限时间内高效完成试题;4. 提供答题技巧和备考建议,帮助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训练,增强应试能力。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旨在帮助中考考生更好地应对道德与法治辨析题,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应试水平,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
2. 正文2.1 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类型1. 判定题:要求考生判断一个行为是正确还是错误,或者判断一个观点是符合道德与法治原则还是违背原则。
2. 阐述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境或观点,结合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阐述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类型及答题要求分析
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类型及答题要求分析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是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中的一种常见题型,要求学生对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进行辨析和分析。
在这类题型中,通常会给出一个情境或问题,并要求考生结合道德和法律的原则进行分析和判断。
下面是对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类型及答题要求的分析。
辨析题类型:1.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辨析题:这类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道德与法律的本质和不同之处的理解。
要求学生理解道德是基于个人内心的良知和道德规范,而法律是社会为了维护公共秩序而制定的规则,道德和法律有一定的重合但并不完全一致。
2. 道德与法律的冲突辨析题:这类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在道德与法律发生冲突时的判断和处理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道德和法律在特定情境下可能发生冲突,然后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出发,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决策。
3. 道德与法律的调整辨析题:这类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道德和法律关系的理性思考和概括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从多个情境中找出道德和法律关系的共同点和调整方向,并对调整原则进行概括总结。
答题要求:1. 审题准确:要求学生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情境背景,确保对问题的理解准确。
2. 辨析合理:要求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辨析,结合道德和法律原则进行分析,阐述他们之间的关系,找出异同之处,并提供具体的论据和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3. 判断准确: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道德和法律原则,准确判断道德和法律在特定情境下的适用性和权威性,并能够说明判断的理由。
5. 语言流畅:要求学生表达清晰,语言流畅,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表达不清晰的情况,以便考官能够理解和评判。
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主要考察学生对道德与法律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应该审题准确,辨析合理,判断准确,理性思考,并用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而且,通过对这类题型的练习,学生能够加深对道德和法律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自己的道德和法治素养。
中考复习思想品德选题30例:依法治国(含答案).doc
中考复习思品选题30例(28)——依法治国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实现了社会各领域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A.前提 B.基本要求C.核心D.必要保证答案 A2、“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在我国,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A.依法治国B.以德治国C.以人为本D.依法行政答案 A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其中,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D.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 A4、下列关于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表述正确的是()A.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B.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C.我国法制工作的重点已经由有法可依转向有法必依D.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有法必依是关键。
答案 A B C5、下列关于依法治国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它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它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③它要求国家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依法行政④它要求全体公民严格遵守法律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 A6、网络红人秦志辉(网名“秦火火”)因“谣言推手”诽谤、寻衅滋事一案,2014年4月17日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判决有期徒刑3年。
“谣言推手”被人民法院宣判说明()①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②社会应倡导和遵守网络公约,文明上网、绿色上网③中学生应抵制不良诱惑,增强辨别是非谣言、抵制谣言的能力④网络拓宽了公民行使权利的途径,有利于人当家作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A7、十八大以来反腐风暴袭卷全国,“老虎”“苍蝇”一起打。
周永康等数十名省部级以上的高官纷纷落马,18万多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3万多名党员干部因违反八项规定被处理。
此材料说明我们党()①依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②从严治党,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B8、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是()A.协调人们的相互关系 B.惩罚违法犯罪分子C.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答案 D9、“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政治中考:启示、评析、认识三类题型例题及答案
思想品德主观题答题思路与技巧
一、启示型 二、评析型 三、认识(理解、感悟、感想、体会)型
1
h
一、启示型 【设问形式】:“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或
“谈谈你的体会”等 【解题方法】:这类题目重点是考查考
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得出体会, 受到启迪。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在对所 给的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提炼的基础上,从 中先归纳出材料所反映的知识和道理,然后再 推论出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答案要做到观点 与材料相结合。
是什么一一即题目说(做)的是一件什么事?或题目观点是对 还是错?(如谈对“艰苦奋斗”已经不是当代所应提倡的精神)
为什么一一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不 做这件事的危害性等。
怎么办一一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准 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在运用所学 知识进行分析时,不要求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充分联系教材, 思维要发散,角度要多样。
9
三、认识(理解、感悟、感想、体会)型 h 【设问形式】:“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
象的看法”、 “对上述材料如何理解(认识)”或“谈谈你对某某 问题的认识(理解)”等
【解题方法】:这类题目重点是考查考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 力和对问题思考的深度。解答对策是:可按照“判断表态一一阐 述道理一一明确做法”的思路来作答。也可按“是什么一一为什么 一怎么办”的思路来作答。
神等。
3
h
例2、2008年9 月5 日,在新华社公布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的名单中,此前志在必得的A市没有出项在名单之列。近5 年来,A 市为提 高城市形象,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在城市硬件建设等方面,已经投入 数十亿元,把A 市建设成了一座“令人耳目一新的现代城市。”可A 市的软 环境,即精神文明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类型及答题要求分析
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类型及答题要求分析一、题型分析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主要采用读图或阅读材料的方式出题。
根据出题方式和题干要求,题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 对比分析题题目要求考生对图中或材料中所呈现的两个个体、事物、观点等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论述。
例题:阅读下面的图和文字材料,结合实际,回答问题。
(1)阅读图片,分别简述水源保护与污染治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请你谈一谈又是如何保护水源,同时反思你家庭中是否存在浪费用水的行为。
用60字左右写一篇作文(不含已给出的字数)。
2. 判断题题目要求考生判断图中或材料中所呈现的事物、观点等正误,并加以解释、论述。
请阅读下列图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简要说明。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食的需求越来越高。
(2)美食节的举行对本地旅游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3)在美食节上追求“量大价廉”的消费理念是不合适的。
观察下列图片,发现了两个存在的问题,请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比较,给予自己的建议。
(注意:要体现出自己的思考和看法)4. 解释说明题题目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中所呈现的事实或情况,解释说明其含义和影响,并给出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请阅读以下图片及文字说明,简单回答下列问题。
(1)这张图片告诉我们什么?这种行为是否合适?请说明你的理由。
(2)请谈一谈你经常接触的垃圾分类,你认为在这个方面社会应该怎么做?二、答题要求1.准确看懂图片或材料:对图片或材料要仔细观察,理解其中所展示的事实、情况、现象等,避免出现主观臆断和理解偏差。
2.明晰题意,注意关键词:读懂题目,抓住关键词,并根据要求点题作答,以避免偏题或漏题。
3.全面比较,客观分析:对比分析题和分析比较题要全面、客观地比较分析,明确其共性、异性和优劣,换位思考,避免主观臆断和情感用词。
4.深入思考,多角度阐述:作文类题型要结合实际,深入思考,多角度阐述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并且要根据要求控制字数,作到简明扼要。
中考思想品德(政治) 辨析题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指导
中考思想品德(政治)辨析题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指导辨析题是对某一观点或现象的多种看法进行辨别分析的一种试题类型,这种题型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水平、辨别是非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然而,从中招评卷结果来看,辨析题是考生最容易丢分的题型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一部分考生对辨析题的特点和做法不了解造成的。
本文就辨析题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中招考试辨析题的类型很多,从表现形式上看,常见的类型有直言式辨析题、材料式辨析题、对话式辨析题、漫画式辨析题四种。
一、直言式辨析题根据辨析题给出的观点及对答案的要求,直言式辨析题可分为:观点单一型、正误混杂型、以偏概全型等。
1.观点单一型辨析题观点单一型辨析题的最大特点就是:题干所展现的观点要么是正确的,要么是错误的。
在解答这类辨析题时,要先判断观点是否正确,然后分析其原因。
因此,解答观点单一型辨析题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一判断,二分析。
例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参考答案: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因为: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观点正误混杂型辨析题观点正误混杂型辨析题的特点是:题干所展现的观点,部分是正确的,部分是错误的;既可能前对后错,又可能前错后对。
在解答这类辨析题时,要先断句分层,看题目中含有哪几层观点,其中哪层观点是正确的,哪层观点是错误的,正确的直接答出原因,错误的先把它改正过来并答出原因,最后还要进行简单总结。
因此,解答观点正误混杂型辨析题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分层次、答原因、要总结。
例2.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因此,我国没有必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参考答案:(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或: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考政治辅导:中考政治辨析题解题思路和常见题型
中考政治辅导:中考政治辨析题解题思路和常见题型辨析题要求考生对试题报提供的观点和材料,使用准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行较科学的分析和辨别。
这种题型不但能够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够考查考生的辨证思维水平。
它要求考生对试题有辨有析,辨析结合。
中招考试辨析题的类型很多,从表现形式上看,常见的类型有直言式辨析题、材料式辨析题、对话式辨析题、漫画式辨析题四种。
一、直言式辨析题根据辨析题给出的观点及对答案的要求,直言式辨析题可分为:观点单一型、正误混杂型、以偏概全型等。
1.观点单一型辨析题观点单一型辨析题的最大特点就是:题干所体现的观点要么是准确的,要么是错误的。
在解答这类辨析题时,要先判断观点是否准确,然后分析其原因。
所以,解答观点单一型辨析题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一判断,二分析。
例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这种观点是准确的。
因为: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观点正误混杂型辨析题观点正误混杂型辨析题的特点是:题干所体现的观点,部分是准确的,部分是错误的;既可能前对后错,又可能前错后对。
在解答这类辨析题时,要先断句分层,看题目中含有哪几层观点,其中哪层观点是准确的,哪层观点是错误的,准确的直接答出原因,错误的先把它改正过来并答出原因,最后还要实行简单总结。
所以,解答观点正误混杂型辨析题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分层次、答原因、要总结。
例2.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所以,我国没有必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或: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类型及答题要求分析
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类型及答题要求分析中考是每个初中学生必须经历的一次重要考试,而其中的道德与法治考试更是备受关注。
在道德与法治考试中,辨析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
辨析题旨在考察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是考试中的重要部分。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的类型及答题要求。
一、辨析题的类型1. 道德问题辨析题道德问题辨析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具体道德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题目通常给出一个具体的道德问题,要求考生就该问题进行分析和表述自己的看法。
例如:“如果你在考试中发现了别人的试卷,你会怎么做?请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分析并说明你的看法。
”二、答题要求分析1. 准确理解题意在回答辨析题时,首先要准确理解题意,明确问题所在,明白要求点。
只有正确认识了题目,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回答。
2.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分析道德与法治问题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可以举例说明,以实际事例为支撑,更有说服力。
也要注意不要离题,保持回答的针对性和逻辑性。
3. 清晰表达个人观点在辨析题中,除了对问题进行准确分析外,还需要清晰表达个人的观点。
要注意言之有物,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有理有据,不要流于表面和模糊。
可以适当引用专家观点或相关法律法规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增强说服力。
4. 整体把握,得出合理结论在回答辨析题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整体把握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不仅要有清晰的分析,更要有合理的结论,体现出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
5. 注意语言表达在书写答案时,要注意语言表达规范、整洁,表述清晰、简明,语言流畅、条理清晰。
辨析题是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的一个重要部分,对考生的认知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考生在备考辨析题时,应认真钻研相关知识,多做练习,提高自己的辨析能力,合理引导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物,详略得当,以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巧解辨析 有“法”可依
三、 方 法揭 秘
如何 攻 破辨 析题 这个 棘手 的难 题 ?下 面是 笔 者在 教 学 实践 中归
纳 出的解答 辨析 题 的方法 和 注意 事项 :
1 . 确 定主题 。就 是 看 双 方 是 围 绕 哪件 事 、 哪个话 题来辩论 的。 背 景材 料式 的辨 析题 要 从 背 景 材 料 中找 主题 , 没有 背 景 材 料 的话 要 通 读双 方 的对话 , 提 取 主题 。
练、 美妙 如诗 的四句话 , 对 于考 生来 说 , 就像 一 朵 带刺 的 玫瑰 , 既美 丽
又棘手 !在某些 情 况 下 , 找 辨 点 不 是 那 么容 易 。因 为命 题 者 可 能 会 用一些 看起 来 “ 高 端 大 气 有 内涵 ” 的 同义 词 来 代 替 课 本 中 的相 关 知
时存 在 的 困 惑 , 与 大 家 一 起 探 究 中招 辨 析 题 的特 点 , 分 享 其 答 题 技
巧, 希望 对广 大考 生有 所裨 益 。
一
、
经典பைடு நூலகம்回眸
1 . 2 0 1 1年河 南 省 中招 思 品辨析 题— —
2 . 2 0 1 2年 河南 省 中招思 品辨 析题— — 雾霾天 气频现 , 使 人 深 深 忧虑 , 也让 P M2 . 5成 为一 个 热 词。
识 。在 有些 句子 中命 题 者 给关 键 词 穿 上 了新 的外 衣 , 放 在 一 个 新 的 主题情 境 中 , 考 生确 实很 难 在短 时间 内撩 开“ 面纱” 看 到其 真 实面 目。
正是 因为 辨点 呈现 具有 间接 性 、 隐蔽性 , 如 果 对课 本 理论 知 识 掌握 不 到位 、 学 科 素养 较 差 , 就 会 因为 某 个 词 语 卡 壳 , 找不到辨点 , 无 从 下
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类型及答题要求分析
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类型及答题要求分析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是考察学生对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能力的一种题型,也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题型。
其主要考查学生掌握道德与法律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能力。
下面将针对该题型的类型和答题要求进行分析。
一、题型分类1.概念辨析题:考查学生对道德和法律的基本概念理解是否准确。
如:“道德与法律的区别是什么?”2. 编号辨析题:考查学生对道德和法律相关法规的掌握程度。
如:“在我国刑法中,第二十二条规定了哪些行为构成犯罪?”3. 原则辨析题:考查学生使用道德和法律原则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下列情况下,你应该遵循哪种原则来处理问题:一、看到有人跳河落水;二、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4. 问题辨析题:考查学生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如:“如果你在体育馆里捡到一个有现金的钱包,你该怎么处理?”二、答题要求1.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对于概念辨析题,要求学生对道德和法律这两个概念有深入的理解,准确区分它们的不同之处。
在回答问题时要陈述出自己对概念的理解,并列举具体的例子予以说明。
2.牢记相关法规:对于编号辨析题,要求学生对法律法规有一定的掌握程度。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掌握和记忆。
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准确理解问题,同时要列举相应的条文和规定予以说明和解释。
3.灵活运用道德和法律原则:对于原则辨析题,要求学生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出发,灵活运用其中的相关原则分析解决问题。
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说明自己选择该原则的理由和思考过程。
4.客观评价具体问题:对于问题辨析题,要求学生从道德和法律两个角度出发,客观评价具体问题,对其进行判断和分析。
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理性思考,不要凭主观意志随意判断,同时要引用相关道德和法律法规予以合理解释。
综上所述,中考道德与法治辨析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题型,其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道德和法律的基本概念、相关法律法规、道德和法律原则的灵活运用以及具体问题的独立分析和判断。
初中政治评析类答题技巧
开门碰到相邻车辆,家长留字条致歉。这两起“剐蹭”事件的当事人得到车
主的谅解,受损车主均未要求赔偿。
• (1)从法律角度看,打人者应有的反思是什么?(2分)
•
• (2)请对网友的“义愤”之举作出恰当评价。(3分)
• (3)从上述三起“剐蹭”事件中找出两个值得点赞的行为,并指出他们各 自传递出的正能量。(4分)
• 一、先读问题,再读材料。 • 二、认真审题,抓关键词。 . •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四、看分答题,分条列点。 ., • • 五、联系所学知识,运用学科语言组织答案。 •.
案例分析:
• 根据我国刑法、 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规定, 对机动车驾驶人喝酒驾车 ,每毫升血液中酒精 含量在20毫克至80毫克者, 定为酒驾,酒 驾违反了交通安全法; 每毫升血液中酒精含 量在80毫克以上者,定为醉驾,醉驾触犯了刑 法。
雄烈士的精神,《英雄烈士保护法》自2018年5月1日起正
式施行,该法对宣扬、美化侵略战争的行为将依法惩处。
• 问题:有网友“人肉”并发帖辱骂“精日”分子以表达
愤怒之情,还有网友不满对其行政拘留15日处罚,认为太
轻,应该拉出去枪毙。请你评析这些网友的言行。
答案解析:
①网友对材料中人物的行为表示愤慨,说明了该网友有强烈爱国 情感。(道德)
表正确观点2016一名快递员驾驶的三轮车与一辆出租车发生剐蹭出租车司机便辱骂并连续抽打快递员耳光虽然当地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对打人者处于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但这一打人视频被传到网上后还是引起网友持续的关注众多网友纷纷谴责打人者一些义愤的网友为了给快递员出气轮番污辱和恐吓打人者甚至直接上门骚扰
解答非选择题的方法与技巧..
•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酒驾、醉驾行 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
中考道德与法治观点评析(或辨析)类试题解题策略
a w d ii x')H8902观点评析(或辨析)类试题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常见的训练题型之一,也是各地中考或学考经常采用的考查题型。
此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题型特点观点评析(或辨析)类试题一般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中人物的观点进行评析,或让学生对热点事件进行点评。
此类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对题目中所给的观点或情境材料进行合理辨别和分析的能力。
观点评析(或辨析)类道德与法治试题材料中的观点,可分为观点完全正确类、观点完全错误类、观点片面类等。
观点评析(或辨析)类题型常见的设问有:“请运用所学知识,对……进行评析”“请运用……知识,对上述材料中人物的言行进行评析”“有人认为……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请你对……的观点加以评析”。
二、技巧点拨1.找辨点,判正误。
此环节就是认真读题、审题后确定题目要辨别分析的观点。
找准辨点,要求我们抓住关键词和与之对应的知识点,明确题目中的观点或行为的性质、正误、合法还是违法,或明确哪部分是正确的、哪部分是错误的。
评析人物的言行或观点,一般从法律和道德的角度去进行评价定性。
2.作分析,说理由。
此环节就是通过阅读材料,从中提取信息,再结合教材知识对观点进行逐层分析,找正确或错误的原因。
如果观点正确,就要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正确的理由;如果观点错误,就要分析错误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纠正错误;如果观点片面,就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的片面性。
说理由时要做到条理清晰、全面透彻、有理有据。
一般来说,正确的言行或观点要指出它“符合……”“有利于……”;错误的言行或观点应指出它“违背了……”“没有认识到……”,有时还需要再进一步指出“它的危害是……”。
3.亮观点,下结论。
此环节就是根据材料设置的具体情境,表明自己的态度或做法。
如果是正确的言行或观点,应指明正确观点或行为的意义,之后可以进一步回答“我们应该要……”;如果是错误言行或观点,应指出错误观点或行为的实质和危害,即材料中的观点有什么危害,应受到什么样的处罚,或直接指出“正确的做法(观点)应是……”,以此表明自己的态度或做法。
思想道德中考试题评析与温习应对策略
2021年思想道德中考评析与反思第三中学徐雪莲一、试卷结构分析依据思想道德课程标准,我省每一年都制订了《中考说明》,《中考说明》就每一个考点对于考试水平都有明确的层次要求,2021年的中考思想道德试题,从整体上看,表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贯彻课程标准的要求,打破教材版本局限,实现了稳中求新,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
试题结构维持相对稳定:仍为两大部份,第一部份为选择题(客观题),分值为50分,占总分的50%,其中有11题纯时政题共12分,占总分12%;第二部份为非选择题(主观题),分值为50分,占总分的50%。
试题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三部份内容为主线,以一年中发生的重大经济、社会等事件为背景,通过文字、图片、漫画、材料等多种方式,围绕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主观题仍以主题栏目方式呈现,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2021年牡丹江地域思想道德中考试题的主要特点2013年牡丹江地域思想道德试题延续了最近几年来中考一贯的命题思路,试题依据课程标准,选材新颖,设计合理,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紧密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和学生的成长实际,充分表现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把增效减负工作落到了实处。
概述起来今年的试卷有以下的一些主要特点:(一)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充分表现新课程理念。
2013年的中考思想道德试题依据了思想道德课程标准,并表现了思想道德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整套试卷在命题中坚持了科学性、基础性、思想性、时期性、开放性和技能性等大体原则,具有试题热点化、立意能力化、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强调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尤其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
使考试评价真正成为考查学生所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成为增进教学、学习和道德发展与提高的重要手腕。
2013年的中考思想道德打破教材版本局限,实现了稳中求新,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考思品评析类试题有“法”可依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实验学校邱世才
评析类试题是指依据一定的背景材料或时政材料,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加以分析,并发表自己看法的试题。
此类试题重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析类试题在命题的设问中,多采用“对……进行简要评析”或“你对……是怎样的态度”等设问形式。
这类设问侧重于考查考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
【中考试题回顾】
例.(2016·江西)为了解同学们的法律意识,某校九年级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以下是一位同学答卷中的部分内容。
法律意识调查表
1.遇到比正版便宜的盗版书籍时,你会(B)
A.购买盗版书籍B.购买正版书籍
2.遭到校园暴力时,你会(A)
A.告诉老师或报警B.以暴制暴C.忍气吞声
3.在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不良行为中,你的情况是(C)
A.有过一般性的不良行为B.有过严重不良行为
C.没有不良行为
请你运用法律知识,对该同学调查表中的选择逐一进行分析。
剖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每小题涉及的知识和判断该同学的选择是否正确、恰当,然后再阐述理由。
第1小题从“正版书籍”等关键词可判断与“智力成果权或知识产权”的知识有关,查找有关于智
力成果权的知识,或者熟记有关知识并结合课本作答即可;第2小题从“校园暴力”等关键词可知与“权利与义务”的知识有关,考查了如何用正当的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第3小题涉及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判定,解答的角度是预防违法犯罪应怎样做。
参考答案:
(1)该同学能自觉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权。
(2)该同学自我保护意识较强,能用正当的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该同学能够遵纪守法,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解题策略】
解答评析类题目,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辨”字为先,判断正误。
解答评析类试题首先要对题目要求评析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正确或不正确(错误)、合法或不合法(违法),然后才能做好后面的分析。
如上面例题的第1小题,我们只有判断出这位同学选择的行为是正确的,才能正确分析他做出正确选择的依据:公民的智力成果权受法律保护;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对他人智力成果的保护,尊重他人的脑力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权的事情。
二、“审”清题意,寻找方向。
审清题意,找出材料的中心是正确答题的前提与基础。
在解答评析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注意关键词句,审清题意,理解和把握材料中人物的言行。
如例题是要求对调查表中某同学的选择逐一进行分析。
由于此同学的选择都是正确的,我们只要答出他做出正确选择依据的相关知识即可。
如第2小题,他选择“告诉老师或报警”是正确的。
因为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以暴制暴”,采用非法报复,会导致新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忍气吞声”会助长违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寻求帮助、保护或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三、“析”字有理,摆明观点。
通过阅读材料我们把握了答题的方向,然后就应该回归教材,找出相关的知识点,理清答题思路。
根据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回归教材,寻找分析问题的理论依据,再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在回归教材、提炼观点时,要结合题目所给出的分值,分层次答题,这样能使答案简明扼要,逻辑清楚。
在辨析过程中,要强调正确的观点或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语言要高度精炼概括,能做到自圆其说。
总之,按照“一辨”、“二审”、“三析”的思路,可将评析类试题做得更加得心应手。
广大考生可结合具体题目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巩固训练】
1.不知何时,毕业被悄悄赋予越来越多的“仪式”。
毕业旅行、毕业聚餐、拍不同着装的毕业照……活动越来越丰富,毕业账单也越来越大。
据调查显示,有68%的大学生在毕业季花费超过4000元,甚至有2%的人毕业消费超过1万元,仅有10%的大学生毕业消费在2000元以内。
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
下面两种观点代表不同的声音。
观点一:同学情谊是无价的,况且很多人的大学毕业就有一次,奢侈也仅为一次,毕业消费理所当然,奢华的毕业消费不值得大惊小怪的。
观点二:大学生仍是消费者。
奢华的毕业消费不应该成为毕业“仪式”。
你赞同哪方观点,你对“毕业消费”是持怎样的态度?
2.诚信是和谐社会的要求。
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下,社会上出现了失信毁约、制假贩假、坑蒙拐骗、欺上瞒下等诚信缺失现象,少数国人甚至把一些丑陋行为带到境外,致使我国几千年礼仪之邦的文明美誉遭到质疑和嘲讽。
“国之威,民之信”,化解诚信危机,重塑
诚信风尚,已经成为13亿中国人共同的责任和愿望。
针对材料中的现象,有人认为只需依法打击“失信”行为便可重塑诚信风尚。
请你评析这一观点。
3.网络丰富了青少年学生的生活,但也带来了一些困扰与问题。
一些网友就此展开了讨论,现请你跟帖发言,参与其中。
网友“薇薇”
我国法律法规对网络发言有很多规定,如:不能泄露国家秘密、散布谣言以及违法信息等。
这不是限制了我们自由发言的权利吗?
网友“星星”
你有权在网上发言,想说什么他人无权干涉,因为我们未成年人享有特权。
我要发言:
请你运用法律的有关知识,对网友“星星”的观点加以评析。
参考答案
1.我比较赞同观点二。
理由是:①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③奢华的毕业消费容易让人形成攀比心理与虚荣心,对个人的发展必将产生不良影响。
2.①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人们行为,德治以其感
(下转第44页)
身心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道德水平低,是非观念、法制观念淡薄,自制力差,没有调控好自己的不良情绪,没有正确对待好奇心和从众心理,贪图享受,交友不慎,无心向学,具有不良行为等。
(3)我们青少年应该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懂得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是青少年的基本责任,正确对待老师和家长的教育;要谨慎交往,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预防违法犯罪。
8.(1)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2)首先要正确对待父母的批评教育,遇事多与父母沟通,善于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其次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遇到家庭暴力可以向其他亲属、学校、媒体求助或及时报警,积极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上接第34页)
召力和劝导力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②重塑诚信风尚,不仅要依靠法律打击“失信”行为、保障人民的利益,而且还需要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净化社会风气。
③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要重塑诚信风尚,应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④题中观点只强调“法”的强制性作用,忽视了“德”的感召力量,因此是片面的。
3.公民有权在网上发言,因为我国公民依法享有言论自由权。
但认为“想说什么他人无权干涉”是不正确的,因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时,也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等义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认为“我们未成年人享有特权”也是不正确的,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