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论文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的研究与探讨_人教版新课标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人教版新课标1结合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一味地向学生传递信息、灌输知识,这样单方面地教学会降低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积极性。

因此,教师应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引导学生学会从简单的数字规律中记忆、联想,培养学生对算式及公式的认识,让学生学会发现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

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教材中的公式及概念通过幻灯片的方式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从多个学习角度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如在进行一二年级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中,为加强学生对这些数字规律的掌握,可以将乘法口诀表的形成过程用多媒体动态显示在屏幕上,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联系和规律。

并且应用多媒体,能够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习,如在进行轴对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文字、图片、动画、音频等功能展示世界各国的国旗图片以及我国的各种漂亮的剪纸作品,这些图片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这时教师可以导入课堂内容,问学生这些图片为什么这么美?然后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通过这种方式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来。

2应用实物投影,促进重难点掌握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对小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

但通过使用多媒体能够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消化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

如数学教学中常要用到的旋转、平移、度量等,这些相关知识的演示通过传统的板书方式无法有效地进行讲解,并且降低课堂的时间使用效率。

但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通过相关软件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图形的平移、翻转等动态变化过程。

如在进行梯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出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或梯形,然后通过操作相关软件来拖动其中一个图形进行平移和旋转,将其拼成平行四边形,在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直观的观察,发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梯形的关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或三角形的两倍,然后通过这些观察到的结果推导出梯形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加强学生对相关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新课标下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教材探讨

新课标下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教材探讨

新课标下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教材探讨引言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全新的改革。

新课标下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将对新课标下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教材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提供参考。

一、新课标下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特点1.1 理念先进新课标下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以“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发展”为基本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1.2 结构合理新课标下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整体结构严谨,内容层次分明。

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教材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内容丰富新课标下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选取了大量的生活情境和实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1.4 实践性强新课标下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教材中设置了丰富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新课标下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分析2.1 一年级上册本册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识物体和图形、10以内的加减法等。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建立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

2.2 一年级下册本册教材主要内容包括:2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人民币、简单的排列组合、空间与图形等。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3 二年级上册本册教材主要内容包括:万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认识时间、认识物体和图形、简单的统计等。

教材在培养学生的数感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4 二年级下册本册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千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认识质量单位、空间与图形、简单的统计等。

教材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

2.5 三年级上册本册教材主要内容包括:万以上数的认识、加减法、认识货币、简单的面积计算、空间与图形等。

【VIP专享】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VIP专享】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基础学科,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

应该看到,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还不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四重四轻的现象,即:重“教”轻“学”的现象,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重“知识”轻“能力”和重“模仿”轻“创造”的现象。

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教学观念还需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还需不断改进,教学研究的领域还需不断拓宽,教师的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为从根本上完成素质教育赋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必须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想法,与同行进行商榷。

一、从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来看,在全面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任务的基础上,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已经不单单是一种数学教学的手段,而且是数学教育的目标。

一方面学生要想牢固的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

另一方面,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解释外界事物,热心于解决客观世界中存在的数学问题。

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持久的、自动化的学习行为方式。

数学学习习惯主要包括认真听讲的习惯,勤于思索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自觉检验的习惯等等。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一种良好的习惯都是学习和训练的结果,在童年期最容易形成,一旦形成,终身受益,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

数学思想方法是进行数学思维活动所表现出的思想与方法,它反映人类智慧发展中形成的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的基本观点和基本规律,既包括形式逻辑的思想方法,又包括辩证逻辑的思想方法。

与小学数学内容有关的思想方法主要包括集合思想、对应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统计思想和空间观念等。

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的研究与探讨

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的研究与探讨

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的研究与探讨用到一些计量,数学要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尽量提前安排。

另一方面,数学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做基础。

如,应用题的学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识字和阅读能力,因此在安排应用题时,除了要考虑应用题本身的系统和难易外,还要考虑到语文学习的进度,要在语文课给学生打下初步的识字、阅读基础之后,再安排应用题。

5.联系实际的问题将数学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数学乃至科学发展的道路。

目前,我们的教材在反映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方面,与时代要求还有距离,需要进一步改革。

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要注意新知识从现实生活问题引入,使学生借助这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加深对所学的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另一方面,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还应安排一些联系实际的习题和实践作业,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

参考文献:《教育过程》(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陆亚松校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第1版《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文集》曹飞羽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小学数学教学论》周玉仁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教学论稿》王策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版《教育学文集课程与教材(下册)》瞿葆奎主编陆亚松李一平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数学教育研究导引》张奠宙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版《小学数学教材教法》中央电化教育馆卫星电视教育教材办公室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版《小学数学教学指导书》曹侠陈宏伯周玉仁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版《知识经济时代与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张卫国《小学数学教育》1999年第1、2、3期《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的研究与探讨》一文由中国搜课网摘录,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探究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探究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探究人教版新课标新的课标明确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那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标准的要求了,探究性学习就一改以往学生被动学习方式为主动的学习。

我们都知道,人脑最主要的功能是思维,而数学恰好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

1 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

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小学数学以概念与公式为基础,首先要熟悉记忆基本概念公式,然后加强训练。

练习不是盲目的题海战术,很多完全掌握的题目,还要不断地做,既浪费时间,也浪费精力。

练习的时候,按章节或学期做综合试卷,记录下做错误的题目,等到题目达到一定量,综合分析,发现错误题目所在的知识点一般会重复出现。

先解决错误题目,保证错误的题目都会做,然后加强学习错误题目知识点的学习,再进行巩固训练,保证掌握错题包含的知识点。

这样复习的时候针对性强,节省时间精力,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小学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需要授课老师讲课有吸引性,趣味性,让学生觉得有意思,对于贪玩的学生,要让他对这门课感兴趣,老师的知识,和讲课方式很重要(1)先做一些简单的他能做对的题目。

量要少,培养自信心。

(2)有一点信心的时候再做大量的简单题,培养耐性,能静下心来去做,去思考,题目不要太难,但也不要很容易就能全对。

(3)加大难度同时减量,但难度要适中,量中等。

(4)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吧。

另外就是要他多问,凡是有疑问的不管什么样的问题一定要问,问老师也行,问同学也行,必须问。

2 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1)先做一些简单的他能做对的题目。

量要少,培养自信心。

最好多做基础题,连基础都不会的话,难题就更麻烦了。

多看看考纲,毕竟是要应试的。

不会的问题一定要搞明白,不求甚解是很好但是不要一知半解,不然大量习题每个只会做一点,不能拿全分啦,因为数学题目有的会把两种或多种学习要点放在一起让你求解的。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建构探讨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建构探讨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建构探讨人教版新课标数学知识是一脉相承的,各个知识间环环相扣,原有的知识为新生的知识起到奠基作用,因此把握好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尤为重要。

到目前为止,有许多学者对数学知识结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仍旧存有缺陷,如建构数学知识结构的措施过于笼统,仅仅是纸上谈兵,缺乏一定的操作性,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因此本文主要从知识结构的内涵、知识结构的建构策略(原有的知识水平、学习兴趣、教材内容编排)等方面进行探究。

1知识结构的内涵知识是个人建构的产物,是主体、客体之间相互讨论和理解的结果。

知识结构是指学习者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加之以自身对知识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等特点组合成一个新的、适于自身理解掌握的有机的结构。

数学究其本质是数学知识的结构化、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布鲁纳曾说过“: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

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的可怜的寿命。

”在数学几何图形中,有“点构成线,线构成面,面构成体”,数学知识亦是如此,各个知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联,相辅相成,因此,数学知识的建构至关重要。

2构建数学知识结构的策略构建数学知识结构是集广度和深度的问题,是将知识横向、纵向延伸,在构建知识结构过程中应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2.1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习是新旧知识交替的过程,原有的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石。

学生只有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促进对知识的进一步深化。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包含同化、顺应和平衡这三个过程,所谓同化就是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内容经过融合,使之成为内化于心的东西;顺应是指改变主体以配合客体的变化与发展。

经过同化以及顺应以最终达到平衡。

我们不妨将同化、顺应的观点运用到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将学习到的知识吸收成为自己的知识,而后根据新旧知识的相同与异处,形成新的知识理念及结构,最终达到知识的升华,从而达到新的平衡。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人教版新课标一、前言单一的讲授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把学生当成了盛装知识的容器,在强化知识的同时,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和权利。

其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把丰富复杂的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认识活动,且在教学过程中看不到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在机械式的学习过程中,把知识看做是绝对真理,只重学,不重用。

这样的教学,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妨碍学生的智力和潜能的开发,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更好的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从根本意义上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要把先进的、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应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只有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学习。

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一定要摒弃传统的、不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小学数学课是一门逻辑思维性较强的课程,如何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逐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老师一直在努力着手解决的问题。

二、构建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教”是要为“学”服务的。

进行课程改革,首要的是摒弃传统的、不科学的“老师讲,学生记,课下题海战术”的数学教学模式,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依据,构建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

而教师,主要是课堂的设计者、引导者和指导者。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并在各教学环节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巡视指导。

由于小学各年级学生的年龄差异比较大,考虑到接受能力的差别,可以对低年级和高年级课堂教学区别对待。

1、小学数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设计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重点在于“快乐教学”。

实行快乐教学,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教师可以通过儿歌、童话故事、寓言,数字游戏等把学生带入想象的天堂,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的教学问题探讨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的教学问题探讨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的教学问题探讨人教版新课标关于如何改进小学数学的教学问题,大家各有见解,然而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于如何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要利用有效的方法,通过老师和家长的配合,寻找出一套最优的方案出来。

关于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是一段长期的过程,只要坚持不懈加上合适正确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帮助到学生,使他们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1小学教学现状1.1传统死板的教学方式老师与学生的接触是最频繁的,也是最为有效的,但是很多小学,尤其是农村中的小学中,很多老师还是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案,课本就是主讲的内容,而且在做题目做卷子的时候要统一答案,附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有的老师的一本教案可以用到老,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养成了统一的定性思维。

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呢,比如说拿出一颗鹅软石,问学生这是什么东西呢,很有可能大家会异口同声回答说是鸡蛋,这就是一种定性的思维。

这种现象是非常不符合发展规律的,小学生过早地被禁锢在统一的标准里,整天只知道做题,而缺乏和现实生活的衔接,使得学生奋战在题海中,遇到现实中的问题反而显得手足无措。

这就是因为传统死板的教学方式造成的。

1.2课本内容的更新速度慢课改的速度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因此造成了现实生活和课本知识的严重脱节,这也是小学教学现状中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

2小学数学教学课程生活化2.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特点小学教学生活化要求的是课本的内容要贴近日常的生活,举例用一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性碰到的情况,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日常和课本知识联系在一起,更加简洁易懂,这未尝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2.2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原因为什么要让小学数学的教学更加生活化呢?因为小学生这个阶段学习数学,就是个不断探寻的过程,他们会有十万个为什么来追寻不懂的问题,很多比较活跃的小学生在一道题里就会考虑到其他的问题,也许和题目本身有关,也许没有,这个时候很多老师采取的办法就是让学生不去考虑这一点,残忍地扼杀了还在不断发育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模式。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议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议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议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人教版新课标1 新课改中的小学数学教学1.1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存在的问题。

第一,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老师对新教材的教学目的把握不准确,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理论性过强,使学生很难做到自主创新学习做到举一反三。

因此,教师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第二,新课改下,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教师的授课过程中,他们依然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限制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创新能力。

因而,教师应该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抽取事物的本质,从而获得新的知识。

(2)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下,小学生的思维依然受到传统的教育方式影响。

在小学生数学的学习中,他们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然而大量的习题只是机械的去记住解题方法很难做到举一反三。

例如:一是各种运算法则掌握不牢固,计算的速度慢、准确性差;二是数学思维定势严重,缺乏变通,解答问题的方法单一,更是缺乏发散、求异的创新思维;三是数学应用能力差,主要表现在解应用题的过程中,因为在学习过程中习惯按照老师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而缺乏自身的想法。

(3)师生缺乏互动。

数学课程充分的锻炼了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应该调动自己的思维与老师积极进行互动、交流,大胆交流自己的创新想法以及不理解的问题,这样才能达到数学课程教学的目的。

但是在教学中,达不到课程互动的需求,依然遵循着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式教学,因而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一般。

(4)片面的课程测评方法。

传统的数学课程测评就是一张考卷即可决定学生对于课程学习好坏的测价,这种测评方法不仅不公平,会让学生在频繁的考试中产生自卑的心里不利于学生时代身心的健康成为,而且还会使小学生逐渐丧失他们的创新思考的能力,他们在应试教育下逐渐养成机械记住解题方法以有效应对考试,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会使数学教育事业日趋下滑。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数学学习探讨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数学学习探讨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数学学习探讨人教版新课标一、精心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效率在学生的学习中非常重要,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讲授速度要适合学生的接受情况。

课堂上要给予学生模仿性练习的机会,要加强变式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情况及时得到反馈。

同时要针对新课标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新教材多处以创设问题情境作为介绍一个新知识的开始,教师要重视创设新课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

这样的活动能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有机结合,学生容易接受而且不易遗忘,从中也学到了一些数学方法,便于以后使用。

另外,教师要进行角色转换。

课堂上要多留时间让学生自我消化一些,独立思考一些,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使学生走入教材、走进课堂。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让他们体验体验失败与成功。

教师在评价时,特别应注意学生的进步处和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耐心激励学生上进,增强学生的信心.这样的数学课堂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真正的课堂气氛活跃是指学生思维活动活跃,而不是指对那种没有思考性的问题答来答去的表面热闹。

思维总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在数学中没有问题就不可能引起思维。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学生思维是否活跃,除了与他们对学习某知识的目的、兴趣等有关外,主要取决于他们有否解决问题的需要。

在教学中教师若能给学生创设这种“愤”和“悱”的情境,即创设存在问题和发现问题的情境,就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去探求和掌握知识。

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1.引导学生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教师要重视课堂效率,帮助学生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上课时,应引导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案。

首先,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分析了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然后,提出了一些在实际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最后,总结了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和方法,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材内容包括数的认识与应用、数的加减法运算、乘法的认识及其应用、简单的乘除混合运算等。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1. 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困难由于四年级是小学生认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发展的阶段,所以在学习抽象概念时,学生往往存在理解困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通过具体的实物、图形等来引导学生理解抽象概念;设置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 学生计算速度较慢在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计算速度可能较慢,尤其是在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过程中。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教师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和复习,加强学生对基本运算的掌握;设置计算速度比赛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计算效率。

3. 学生缺乏数学思维训练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的关键,但是在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缺乏数学思维训练的机会。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经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和特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融会贯通,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探讨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探讨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探讨人教版新课标一、从多种渠道渗透小学数学思想很多小学数学思想都是教材中没有直接写在课本上的,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知识都明显地写在教材中,是有“形”的,而数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是无“形”的,并且不成体系地散见于教材各章节中。

如果教师没有敏锐的眼光,没有把“渗透数学思想”作为一种习惯,那么,课堂上就无法对学生进行渗透数学思想的教学。

因此,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从思想上不断提高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重要性的认识,把掌握数学知识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同时纳入教学目的,在备课环节就要考虑本节课要渗透什么样的数学思想,用它指导着我们的教学。

其次要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哪些环节、哪些内容渗透了什么思想方法,我应通过什么活动渗透,渗透到什么程度等,应有一个总体设计。

比如,这次在国培学习过程中,我上了一节《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你说,这就是一节基本技能掌握的课,要渗透什么样的思想呢?通过第一次试讲,我发现这里面要渗透的思想就是“猜想验证”的思想、类推的思想和归纳思想。

那么,第二次备课时,我有意识地把这三种思想写进教学目标,并考虑了具体实施的环节。

猜想验证思想体现在:你比划的1厘米对吗?要知道对不对,怎么办?用1厘米的吸管比一比。

你估的纸条长度对吗?怎样才知道对不对?你看,这两个环节都充分体现了猜和估都只是一个大致的结果,要想知道对不对,必须通过实践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两个环节充分让学生感悟猜想验证的思想。

那么类推的思想又是如何体现的呢?直尺上0到1是1厘米,那么你还能在直尺上找到1厘米吗?根据出示的一段就可以找到另外的1厘米长度,这不就是类推的思想吗?根据0到9就是9厘米、0到7就是7厘米、0到3就是3厘米,你发现了什么?0到几就是几厘米。

根据0到1、1到2……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你又发现了什么?相邻两个数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

多好的归纳思想的体现!长此以往的训练,还愁学生不会学习吗?正因为我有了这种理念,深刻钻研教材,并把渗透数学思想作为一种习惯,才能设计出这样的课来。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新课标人教版摘要本篇论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反思问题,以新课标人教版为背景,提出一些浅谈性的观点,希望能够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改进和提高提供一些参考。

引言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研究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

新课标人教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新课标人教版是当前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种常见版本。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需要对其进行反思和完善。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可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而通过改进来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学生来说,反思可以帮助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提高研究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的方法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观察和记录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2. 结合学生的研究情况,分析问题的原因;3. 思考和探索改进的方法和策略;4. 实践改进的方法,并及时评估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的效果评估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后,需要及时对改进措施进行效果评估。

可以通过考试成绩、学生反馈等方式了解改进的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

结论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我们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本文所提出的浅谈性观点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改进和提高有所启发。

小学数学教材的结构与探讨

小学数学教材的结构与探讨

小学数学教材的结构与探讨发表时间:2020-12-08T11:14:22.837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作者:江山娇[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研究中,小学数学教材结构是其重要研究课题。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西街小学江山娇摘要:在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研究中,小学数学教材结构是其重要研究课题。

教材结构是否合理,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而言十分关键,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育。

这篇文章以小学教学结构改革、数学教材结构和特点以及围绕教材结构的创设方法展开研究,希望可以给小学数学教师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研究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教育部门在教材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老版教材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已经有了一定的出入。

因此,教育机构应重视教材结构的创新和发展。

针对这一点,笔者认为下面这些问题需要被有效解决。

一、数学教材的结构及其特点1.数的认识在小学阶段针对数的认识主要教授学生整数、分数和小数等知识。

从整数方面而言,其主要分为五项内容:二十以内、一百以内、万以内、亿以内和亿以上等。

分数和小数作为两个阶段,应先对其进行初步了解,然后展开系统性的教学。

2.计算具体内容为:整数、分数以及小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运算的编排顺序是围绕数的认识展开的,每次将数的认识进行拓展,便会相应地编排运算。

3.量与计量小学数学中包含的计量单位主要有:长度、重量、时间、以及体积和面积等。

这些计量单位在进率原则方面是不同的,而且部分计量单位由于比较抽象,所以需要较强的理解力,显然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略显不足。

所以,针对这些比较抽象的内容,一般选择分散编排,在编排原则上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计算和几何知识的顺序进行配合。

4.几何知识几何知识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其一,初步认识。

培养学生识别常见几何图形的能力。

其二,认识平面图形特征。

深入了解图形特征,教授学生基本的周长与面积计算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教材探讨

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教材探讨

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教材探讨引言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是我国小学阶段广泛采用的教材之一。

本文档旨在深入探讨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教材的结构、内容、教学方法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本文档将为教师、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全面了解,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指导和支持孩子的学习。

1. 教材结构与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教材的特点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教材整体结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目录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建议5. 练习与测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 贴近生活: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2. 循序渐进:教材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安排内容,有助于学生逐步建立数学知识体系。

3. 培养能力: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 启发式教学: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教材涵盖了以下主要内容:1. 数与代数:包括整数、小数、分数、方程等基础知识。

2. 空间与图形:包括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测量等知识。

3. 统计与概率:包括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概率等知识。

4. 综合与应用:包括数学故事、数学日记、数学实践等应用性强的题目。

3. 教学方法探讨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 游戏教学法:运用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 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假设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培养创新思维。

4. 练习与测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配备了丰富的练习与测评题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练习题目,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推荐下载】对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的研究与探讨

【推荐下载】对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的研究与探讨

对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的研究与探讨【摘要】:论文网为您提供数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小学数学教材结构是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合理的教材结构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纵观我国小学数学教材,九年义务教材的结构是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信息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既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更有用的数学知识,又使能力得到培养,就应该进一步研究小学数学的教材结构。

本文试从下面几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材结构进行探讨。

 一、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简单回顾 教材结构问题可以说从有教材时就提出了。

人们对教材结构的研究是随着教材的发展不断深入的。

早期的小学算术教材基本上是按照成人学习算术的顺序,采取直线前进的编排方式。

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按照成人的学习顺序编排教材,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内容的编排应该与儿童的年龄阶段相适应,于是就出现了圆周式(或称螺旋式)的编排方式。

 随着学习心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推动了小学数学教材的变革。

20世纪初,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强调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出发,课程应该心理化。

随后有人倡导单元教学,即把算术内容分别组织在各个生活单元之内。

这种教育与心理相结合的编排,比较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对以后的小学教育改革有很大影响,但不足的是不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算术知识。

以后,有人提出程序教学的思想,即把教材的内容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步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进度。

这种思想,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对以后的学习过程的研究也有很大启示。

但由于学生的差异很大,因而程序教学不能使大多数学生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教材的编写也比较繁琐。

 针对上述教材改革的经验和教训,60年代兴起了教育现代化运动(简称:新数运动),一些教育家、心理学家提出要注重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课的备课改革刍议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课的备课改革刍议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课的备课改革刍议人教版新课标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与关键。

基于此,深化备课改革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但是,由于我国中小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备课中往往只考虑如何“讲清知识”,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怎样学得更好。

因此,虽然教师千方百计追求教案的结构“尽善尽美”和教程的“周密丰满”,由于教案缺乏考虑“学生”,最后往往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

笔者工作20年来,一直从事数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喜爱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和学法,特别重视备课改革。

根据我们学习与实践的体会,认为当前备课改革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并从三个方面考虑,即(1)知识的建构,包括学生有关的生活经历、学过的旧知识、课题所属的知识系统以及它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2)情意方面,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道德品质的陶冶等;(3)学习的反馈与控制。

备课时要把以上三方面的教育过程有机地揉合在一起,融为一体,当然具体上课时,各方面的要求可以分别有所侧重。

总的说来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更多自由“生长”的时空。

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一说。

一、在学习新知识时,引导学生自己“创造”数学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有指导的再创造的过程。

小学数学学习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

虽然学生要学的数学知识是前人已经发现的,但对学生来说,仍是全新的、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来形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接受,而必须以再创造的方式进行;教师不能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经历这个再创造的过程。

因此,在新知生长点的备课环节,教师应留下适当“时空”,让学生进行创造活动。

[案例]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一)课前准备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以整数,让学生自编用上述学过的知识解答的简单应用题。

从学生编的的题中选出几题,如:①一辆汽车每小时能行45千米,2/5小时能行多少千米?②我校六年级(1)班同学42人,其中4/7是女同学,男同学有多少人?③“六一”节快到了,同学们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准备用绸带扎花。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实践探究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实践探究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实践探究人教版新课标1、前言《小学数学教学论》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设置的小学教育师范专业的一门必修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对从事小学教育的师范生起着教育指导作用。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很大一部分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应该具备的教育理论知识,但是却不能把的学生的具体情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化为己用,在自己的实践教学中发挥不出这些理论知识的实际作用,这样也就丧失了这门课程的意义。

这在当前的师范教育中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教学过程中整体教学的欠缺。

因此,本文就从“小学数学教学”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实践角度进行分析,针对师范生的教育培养与大家进行交流。

2、“小学数学教学论”整体教学的内涵“整体教学是基于整体课程思想提出的教学理念。

”[2]这种理念注重学生各学科知识之间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追求学生所学知识的整体性和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性。

具体到小学数学的角度来说,“小学数学教学论”的课程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课程理论知识、教学理论知识和学习理论知识。

整体教学就是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把这三方面的内容相结合,注重知识学习的整体性和学习的整体性,通过教师的引导,利用各种学习材料、教师经验以及小学师生等各种有效资源,将各个学科、各个模块以及小学数学教材中各部分的知识相互结合,在总体上形成网状结构进行教学设计,通过相互合作交流最终实现知识与能力实践的全面结合,以此来帮助他们实现理论知识的运用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小学数学教学论”整体教学的具体实施“小学数学教学论”的整体教学对于师范生的学习、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对整体教学的具体实施加以研究。

3.1择取具有代表性的小学数学课题教师在向师范生教授教学课题时要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课题,既能够反映本课程对师范生的要求,又能够体现小学数学的新课标对小学生知识学习的要求,二者都要兼顾。

小学数学教学结构化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结构化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结构化论文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在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虽然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1、学习兴趣不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教学方式单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使得课堂氛围沉闷,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枯燥: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若教学内容不能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3)评价体系单一: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关注结果,而忽视了学习过程的乐趣。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导致教学过程中重视结果记忆,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1)题海战术:教师布置大量重复性练习题,让学生通过机械记忆来提高成绩。

(2)解题方法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

(3)缺乏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缺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的过程,使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概念模糊: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无法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混淆概念:由于概念理解不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容易混淆相似概念,导致错误。

(3)缺乏运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概念的实际应用能力较弱,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在教学中进行深入思考和改革,以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接下来,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为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思考,以下是对教材梳理和理解的几点建议: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深入理解课程的设计意图。

具体做法包括:- 研究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核心素养的要求,如逻辑思维、问题解决、数学交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育论文-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的研究与探讨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结构是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合理的教材结构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纵观我国小学数学教材,九年义务教材的结构是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信息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既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更有用的数学知识,又使能力得到培养,就应该进一步研究小学数学的教材结构。

本文试从下面几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材结构进行探讨。

一、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简单回顾教材结构问题可以说从有教材时就提出了。

人们对教材结构的研究是随着教材的发展不断深入的。

早期的小学算术教材基本上是按照成人学习算术的顺序,采取直线前进的编排方式。

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按照成人的学习顺序编排教材,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内容的编排应该与儿童的年龄阶段相适应,于是就出现了圆周式(或称螺旋式)的编排方式。

随着学习心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推动了小学数学教材的变革。

20世纪初,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强调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出发,课程应该心理化。

随后有人倡导“单元教学”,即把算术内容分别组织在各个生活单元之内。

这种教育与心理相结合的编排,比较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对以后的小学教育改革有很大影响,但不足的是不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算术知识。

以后,有人提出“程序教学”的思想,即把教材的内容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步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进度。

这种思想,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对以后的学习过程的研究也有很大启示。

但由于学生的差异很大,因而程序教学不能使大多数学生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教材的编写也比较繁琐。

针对上述教材改革的经验和教训,60年代兴起了教育现代化运动(简称:新数运动),一些教育家、心理学家提出要注重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小学数学教材改为主要按数学的逻辑顺序来编排。

由于这种编排过多地强调了数学的逻辑顺序,忽视了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给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

“新数运动”后,各国都在探索教育改革的新路。

80年代后期,各国都相继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新方案。

这些方案不是对“新数运动”的简单否定,而是在过去改革的基础上,努力克服以往的缺点,使之更适合儿童学习的特点。

二、教材结构内涵的研究什么是教材结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认识,目前还没有完善的定义。

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教材结构要反映学科的知识结构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

按他的说法,一门学科的知识结构,就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他认为: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懂得基本原理、观念有助于长期记忆,就是在部分知识遗忘的时候,也能得以重新构建起来;领会基本的原理和观念,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领会结构能够缩小“高级”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

他的这些观点的主要意思就是,学生懂得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可以理解和掌握整个学科的基本内容,并能够促进迁移。

基于以上观点,他提出了一个假设:“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儿童。

”这一思想不仅对当时“新数”教材有很大影响,就是在现在美国的小学数学教材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教材中仍有它的影响。

2.教材结构就是教材的组成部分和编写形式叶立群先生认为“教材的结构指的是教材有哪几部分,哪几种形式组成的。

”另外,王策三先生在《教学论稿》谈到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结构时,认为教科书一般由目录、本文、作业、图表与附录构成,这种观点侧重于教材的编写体例。

3.从学科内容和儿童年龄特征两方面综合构建教材周玉仁先生在《小学数学教学论》中谈到教材体系和结构时,指出:“小学数学教材结构是在综合考虑数学本身的逻辑规律以及小学生认识规律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前提下,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事实和基本方法联系起来的整体。

这个整体不是知识、原则的罗列和拼凑,也不是各部分数学知识的简单求和,而是一个上下贯通、纵横交叉、紧密联系的知识网络。

”再如,曹飞羽先生认为“一个学科的教材结构必须是能反映这个学科的各要素、各成份(包括知识、技能、智能、思想观点等)之间合乎规律的组织形式。

……它的组织形式必须考虑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认知的方法,便于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在教材结构的这几种观点中,笔者比较倾向于第三种。

因为它既考虑了学科知识本身的联系,又考虑了学科知识与学生认知规律的结合。

如果一个教材结构把这些问题都处理得很好,就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形成一个学科知识的认知结构。

三、建立合理教材结构的几点认识从前面的简单回顾可以看到,小学数学教材的结构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变革的中心问题,都是如何看待和处理数学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的关系。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想谈几点学习体会。

1.应认真研究每部分知识的特点,以及它对培养能力的作用数学知识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对某些能力培养的优势,只有对此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才能较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还需要认真总结提炼,把经验性的内容上升到理论高度,以此指导教材的编写工作。

2.应深入研究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和规律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有共性,这从大多数国家编写的教材就能反映出来。

但是每个国家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每个国家的教材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特性。

因此我们在研究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和规律时,不能总是引用外国心理学家的理论。

这是因为任何研究都是受时间、地点、条件的制约的,人的认识也因此受到制约。

学生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在总体上是由低向高发展的。

但在具体年龄段的划分上有很大的差异。

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学生的年龄特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所以我们要根据我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环境等具体情况进行研究,按照我国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和规律来编写数学教材。

否则,老走别人的老路,就不可能编出有中国特色的教材。

3.要精心设计教材结构教材结构的建立必须经过大量研究,认真策划,教材的每一部分都必须精心设计。

教材与一般的书不同,它的每一部分都应该经得起反复推敲。

否则,教材就会显得深一脚浅一脚,这个矛盾不解决很难提高教材编写的质量。

4.应注意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一个合理的教材结构,其知识间纵横联系必然是比较紧密的,搭配是合理的。

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教材结构就不太合理。

如义务教材在纵横联系方面就有不足。

第三册教材基本上是表内乘、除法,加减法和其他内容很少,而第四册教材基本上是加减法。

这种搭配就不能说合理。

学生在一学期接触的总是类似的知识,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

四、我国教材的结构及其特点要研究教材结构,除了研究外国的教材外,还应对本国的教材有所认识,下面介绍一下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的结构及特点。

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数与计算、量的计量、几何、代数、统计知识等几部分知识。

1.数的认识数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教学整数、分数、小数及其相关的一些知识。

在整数方面根据我国的计数特点和低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分五个阶段:“ 20以内”、“ 100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亿以上”。

分数、小数各分两段:先初步认识,再系统教学。

初步认识一般安排在三年级,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整数基础时教学,并且先教学分数再教学小数。

系统学习一般安排在四、五年级,先教学小数,再教学分数。

这主要是考虑到,分数的书写形式和运算法则跟整数都不一样,并且需要有整除的知识作为基础,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小数和整数都是十进制,小数的写法和运算法则与整数的基本相同,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因此先教学分数后教学小数。

由于前面已经安排了分数的初步认识,为小数的教学作好了准备,所以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学习规律,又不违背数学的逻辑顺序。

2.计算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整数、分数、小数的四则计算。

计算的编排是配合着数的认识进行的,数的认识每扩展一次,就配合有相应的计算。

例如,整数的认识分为五段,每一段都安排有计算的相关内容。

在“ 20以内”学习一位数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在“100以内”重点学习两位数加减法,在“万以内”重点学习三、四位数的加、减法和乘数、除数是一位数、两位数的乘、除法。

在“亿以内”,重点学习乘数、除数是三位数的乘、除法,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以及一些简便算法。

在“亿以上”,重点教学自然数和整数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等。

计算内容的编排有这样几个特点。

(1)加强算理的教学。

通过操作直观加强算理教学,如,教学一位数除两、三位数时,一方面从已学的口算引入,帮助理解笔算除法的过程,另一方面结合直观,说明每次除的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含义。

(2)注意各种计算方法的适当配合。

小学数学主要教学:口算、笔算、珠算、估算、简算几种计算方法。

这几种方法都是密切联系着的,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其中口算不仅是笔算的基础,也是学习估算和简便算法的基础。

因此把一般它安排在每种运算教学的开始,在此基础上教学笔算。

掌握一定的笔算之后,又有助于口算能力的提高。

珠算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位、相同数位对齐、进位、退位的理解,一般把它安排在加、减法笔算之前。

估算安排在笔算之后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检验笔算的能力。

同时在估算时,又要用到一些口算,又有助于提高口算能力。

简便算法对一般的口算和笔算方法来说,属于特殊情况,需要根据某些运算定律采取特殊的计算方法。

简便运算需要一定的口算和笔算基础,因此放在每种运算最后教学。

教材就是根据各种计算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它们合理地加以安排,使其相互配合。

3.量与计量小学数学中量与计量的主要内容有: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和体积单位。

这些计量单位的进率不完全相同,且有些计量单位比较抽象,而学生在这方面的感性认识比较贫乏。

因此,这方面的内容采取分散编排的原则。

(1)由具体到抽象编排。

在上面的几种计量单位中,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比较直观具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多,掌握起来比较容易,所以先进行教学。

而时间单位比较抽象,看不见,摸不着,难以用比较形象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且进率又是60进制。

所以后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积累了一些量与计量的学习经验基础上来学习,这样编排比较符合儿童的学习特点。

(2)注意与认数、计算和几何知识的配合。

由于学习计量知识需要有数与形的知识作基础,因此编排时,教材注意与相关知识的配合。

如,米和厘米安排在100以内数的循环圈内,毫米、分米、千米安排在万以内数的循环圈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