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2教案(唐宋散文选读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第2课 黄州快哉亭记 学案

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第2课 黄州快哉亭记 学案

黄州快哉亭记导学案
整体探究
1.文章主旨是如何层层揭示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章由“风”自然地引出了主旨的讨论:士处于世,该抱怎样的态度呢?作者
先不作正面回答,而是用排比句提出一反一正两种态度:一是假如一个人心中没有自得之乐,那么无论到什么地方,他都不会愉快;一是假如一个人心中坦然自若,不因为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本性,那么无论到什么地方,他都不会不愉快。

接着就以张梦得的具体行为来对后面一种态度作出肯定。

作者认为张梦得能如此,说明他内心有过人之处,并设想即使让他住在极其简陋的用蓬草编门、破瓮做窗的屋子里,他也不会有什么不快乐的事。

这既照应了前面的“何适而非快”,又为下文作铺垫。

“而况乎”两句夸张地表现了张梦得居住于此的
快乐,可谓极尽耳目所能取得的乐趣来使自己畅快。

然后用“不然”两字反面说开去,进一步
说明文章主旨。

2.文章开头起笔不凡,不落俗套。

自西陵至赤壁江流景象变化如何?其作用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个故事不仅交代了“快哉”两字的来历,而且还从宋玉将风分为雌雄,认为
楚王的雄风是庶人不得与共的,由此生发开去,指出风没有雌雄之分,而人有遇、不遇之别,因此,同样一阵风吹在楚王身上感到“快哉”,而吹在老百姓身上就感到忧伤了,这是因各人的情况不同,和风本身无关。

行文至此,自然地把话题引向了对文章主旨的讨论。

选修2-唐宋散文(高一语文精品课件)

选修2-唐宋散文(高一语文精品课件)
• 遵循自己的心意,方能使生命绚烂无悔。
• 以《兴贤》为范本,分析学习第二篇 作文《贴近灵魂舒适处》。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1021—1086),北宋著名政治家、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介甫,号半 山。北宋抚州临川(今属江西省临川县)人。 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
• 然而有时候,遵循自己的心意是条荆棘密布的 道路,只有克服重重困难,才能抵达梦想的港湾。 十五世纪末期的哥伦布还只是个郁郁不得志的青年, 他没能说服葡萄牙国王让他带领船队航海,于是辗 转来到西班牙。在这里他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船队, 年轻的心澎湃着热情。然而漫长的时光流逝,他们 仍没有发现陆地的踪影。面对船员们的质疑,年轻 的航海家动摇了,但他仍然遵循自己的心意,在最 困难的时候,他没有放弃。终于有一天,一只鸽子 衔来了小小的树枝。于是,哥伦布名垂青史,为万 人景仰,世界也因为美洲的发现更加完整。有时, 希望因你遵循自己的心意而眷顾。
预习检查:虚词
• 1、此二者必然之势
• 2、有之而不用,犹无 有也
※助词,的 ※代词,贤才
• 3、商之兴也有仲虺、 伊尹
• 4、两汉之兴也有萧、 曹、寇、邓之徒
※助词,取消句子 独立性
※代词,这(些、 类)Fra bibliotek预习检查:虚词
• 1、国以任贤使能而兴 ※因为
• 2、有之而不用,犹无 ※连词,表转折 有也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粤教版) 选修2-唐宋散文
兴贤
学习借鉴: 古代议论性散文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荀子》:《劝学》 贾 谊:《过秦论》 韩 愈:《师说》

粤教版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教案合集(精编教案)

粤教版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教案合集(精编教案)

粤教版选修2(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案全集第一单元1 、《小石城山记》【教学目标】1 、感受小石城山的特点。

2 、领悟作者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

3 、感受言志载道的风格与物我相融的意境。

【教学重点】领悟作者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

【教学难点】感受言志载道的风格与物我相融的意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一、说到唐宋山水游记,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就是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幻灯片一),它们写于柳宗元参加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到永州的十年之间。

我们曾学过《小石潭记》(幻灯片二),这是作者写水的,那我们今天来看《永州八记》中的最后一篇《小石城山记》,看作者是如何写山的。

这节课我们通过三次鉴赏品读,力图领悟作者的感情和信念,并感受文章中的意境。

二、检查预习,字词、句式(幻灯片)三、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山水游记,全文由两个段落构成,在大家预习和上一节课解决字词疑难的基础上,能不能看出这两个段落各主要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思考这个问题,可参照课文的旁批。

明确:第一部分,记叙和描写,描绘小石城山的景致;第二部分,议论与抒情,作者面对景物时的联想和思索。

本文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自然形成了写景和议论两个段落。

[板书:景情]讲读课文一、一读文章:品景⑴我们在介绍山水游记的文体特征时讲到,作者描绘景物的关键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那么,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抓住小石城山的什么特点来描绘的?请用文中的一个字来回答。

(幻灯片三)教师范读。

明确:“奇”。

[板书:奇]⑵设问:小石城山之“奇”表现在哪些方面?划出原文的句子。

提问。

明确:三个方面。

小石城山的形状,山洞的深窈,山石树木分布的情态。

⑶设问:小石城山的美景在作者眼里真是天然造化、鬼斧神工,在这样偏僻的地方发现了如此的美景,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明确:“类智者所施设也”。

这么鬼斧神工的奇丽风景只有神灵才能创造得出来,绝非人力所能为,作者感叹此景只应天上有。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 扩展阅读》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 扩展阅读》

文言文断句复习导学案谢展一导入:趣味断句二断句知识介绍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

常常在一句话的末尾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óu。

三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断句题的答题步骤。

2、探究文言文断句题的解题方法。

3、提升文言文断句题的解题能力。

四断句基本步骤:1、通读文段,把握大意。

2、先易后难,攻破难点。

3、寻找标志,辅助标点。

五课前练习1、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2、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3、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4、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5、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6、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六课前预习检查小组讨论:(8分钟)就课前所做的断句题目进行讨论,核对答案并尝试总结文言断句的方法。

七课堂精讲精炼解题方法一:名代定句读常见代词基本有三种:⑴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代说话人或写文章的人。

第二人称代词: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

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彼等,代人或者事。

⑵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等问事的有——奚、曷、安、焉、何等⑶指示代词常见的有——此、是、斯、兹、夫等。

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练习1: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解题方法二:虚词定句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 16、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1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 16、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1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教学设计一、教材地位与作用粤教版选修二《唐宋散文选读》第四单元选录的是唐宋赋、骈文,《《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也被选入,骈散结合、音韵和谐是本文的文法特点,宜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把握文章的情感。

从文体特征看,此文属于宴集序。

一般的宴集序常有“兴尽悲来”的思绪转换,但李白的这篇序没有落入窠臼。

虽有“浮生若梦”等颓废之语,但主要是抒发了热爱生活、珍惜光阴的豪情逸兴,这种高雅健康的行乐观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二、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班级是高二级的一个理科重点班,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平时爱独立思考,团队合作意识也很强,对老师新颖的教学方式有浓厚的兴趣。

于是我根据班级特点用看图说话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

主要探究环节都设置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

这种教师因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分享的方式是适合选修课的教学的,也适合高二年级的学生。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关键字词及文章重要的文化知识,疏通文意,能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1)以看图说话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诵读文章,揣摩诗人的情感态度。

(3)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抢答的方式展开文本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背后所流露出来的人生态度: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快乐观。

正确的快乐观该是积极、健康甚至高雅的。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关键词句,疏通文意。

(2)理解“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背后所流露出来的人生态度:热爱生活、热爱生命2.教学难点:理解“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背后所流露出来的人生态度: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五、教学过程设计1解读文章题目(1)《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文体特征。

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李园宴请各位堂弟,写下这篇飘逸豪迈的文章。

设计意图:阅读文章从读题入手是学生该养成的一种好习惯。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 16、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2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 16、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2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本课的地位及作用:《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是粤教版高中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第四单元扩展阅读的一篇记宴游的小序。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飞动,意趣才能横生。

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还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更是一篇上乘之作。

李白的《春夜宴诸从弟桃花园序》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骈散结合,韵味十足”的上乘之作,本文全篇虽只有119个字,却完整记叙宴游过程,并在欣赏风月的同时,发出哲理的意蕴,让我们体会到了宇宙的浩渺,生命的短暂。

因此,在《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这一课的教学过程应注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根据内容和学生特点,依据新课标“知、能、情”三个维度要求,我将教学目标确立为: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语,提高朗读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李白乐观开朗、洒脱豁达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积极进取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积累重点词语,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寓意。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3、二、说教法与学法1、诵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文。

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读来感受体会。

2、圈读法:勾画圈点,不动笔墨不读书,勤动笔墨,积极读书,迈小步,不停步,日积月累,集腋成裘。

3、研读法: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4、比读:扩展读者了解和领会的范围。

提高理解和熟练的程度,是获得精深和广博的学识的必由之路。

参读的内容一般为在时代背景、内容观点、文体作法、作家作品等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M内容或出版、编次和情况的文章。

2015-2016学年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第2课 黄州快哉亭记 学案 Word版含解析

2015-2016学年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第2课 黄州快哉亭记 学案 Word版含解析

◆2 黄州快哉亭记凝思我喜欢凝视,我以为凝视也许能带来长久的温习。

也许是永远的记忆。

一朵莲花,纯洁得动人;一池水,温柔无语。

荷叶平静豁达,饱经世事却仍然孩子般坦诚,全无遮蔽。

水面上的游虫,很有章法地蠕动着肢体,我行我素地有趣。

古老的青蛙,以漠然的平静思考着。

石桥石坊,青白方整,玲珑如戏。

回廊九曲,如柱脱漆,犹有没有你我时的字迹。

好柔媚的字啊,如舞女的身体。

不要走,不要改变地位,就这样看一眼,再看一眼,看一个小时,再看一个小时。

我不要别的角度,我不要别的景致,我不要重叠和淡化,只要这一个景,这一幅画永远保留在我的心里。

我只希望,分手之后,告别之后,我仍然能想起你,想起便如见的清晰。

已经起身了,还要回头,还要回眸,还要再一次地看你,记你,得到你。

……而这一切都失算了。

回忆没有清晰,冥想没有清晰,内观照没有清晰。

凝视是不会被忘却的,凝视是不会被记住的。

既没有永久的凝视,也没有永久的清晰。

已经记不起形状的莲花,别来无恙吗?1.贤者能自反,则无往而不善。

——袁采《袁氏世范》赏读:贤人能够进行自我反省,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会很成功。

这启发我们,如果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时刻自我反省,从而避免错误。

2.白日所为,夜来省己,是恶当惊,是善当喜。

——石成金《传家宝》赏读:白天所做的一切,在晚上要反省一遍,如果所作所为是恶的就应当警觉,如果是善的就应当喜悦。

这是说日常生活中要经常进行反省。

3.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诸己得也。

——《淮南子·缪称训》赏读:抱怨别人不如抱怨自己,求助别人还不如求助自己更有收获。

这是告诫人们,在遇到难题时不要总是从外部找借口,而应该更多地从自身找原因。

4.见人之善恶,无不反求诸己,可也。

——吴与弼《吴康斋先生语》赏读: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缺点,都逐一地拿来进行自我反省,看自己身上是否也同样存在,这样做很好啊。

这说明,别人好像一面镜子,从他的身上可以折射出我们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有利于进行自我完善。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 2、黄州快哉亭记》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 2、黄州快哉亭记》

《黄州快哉亭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本文是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中第一单元的课文,属于唐宋散文中的山水游记篇目。

学生在这之前接触过此类文章,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城山记》等,因此,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此类散文放意与登临游览,寄情于山水泉石,形成物我相融的意境和言志载道的风格。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诵读,整体把握文章,以“快”字为线索,理顺文章脉络。

2.学会欣赏这类情、景、事、理浑然一体的亭台记文。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体会文章情感,整体把握文章。

2.尝试通过“文配画”形式,体会文章蕴含的感情,梳理文章内容;学会欣赏这类情、景、事、理浑然一体的亭台记文。

3.通过启发,体会文章“快哉”蕴含的人生哲理。

4.通过拓展,领会“贬官文化”中的贬官风骨,领悟真正的“成熟”内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文中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和无往不快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启发学生以“快”字为线索,梳理文章内容。

2.启发学生欣赏亭台记文“情、景、事、理”浑然一体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探究亭台记文物我相融的意境和言志载道的风格,体会文中旷达胸襟和无往不快的人生态度。

教学工具多媒体电脑、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范仲淹《岳阳楼记》导入新课。

二、新授1.读读学生集体朗读,并思考问题:本文如何体现亭台文记类散文特点?2.议议通过“文配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并讨论围绕黄州快哉亭,文中写了哪些所见、所记、所想、所感?明确:(1)所见:其流肆大其势益张其波若海江流胜景之快景所记:张君、余兄览观江流事(2)所见:南北东西波涛风云山冈草木烟日居舍亭上览物之快景(3)所想:故城之墟曹孙睥睨周陆骋骛流风遗迹之快事(4)所记:襄王雄风之快事(5)所感:使心中坦然,不以物伤性理(6)所记:张君不以谪为患事(7)所感:骚人思士不能胜理3文章通过那个词将情、景、事、理统一起来呢?明确:快哉。

快哉之情统揽全文。

4学生跳读文章,找出文中含有“快”的句子。

唐宋散文选读教案

唐宋散文选读教案

唐宋散文选读教案教案标题:《唐宋散文选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唐宋散文的发展背景与特点;2.培养学生对唐宋散文的欣赏能力,提升学生对散文作品的理解和解读水平;3.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唐宋散文选读》是一本选读唐宋散文名篇的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唐宋散文的发展背景、特点,以及一些经典的散文作品,如金缕衣、戴入银钗黄浦冻、饮湖上初晴后雨、七夕、江村记等。

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包括分组合作探究、课堂讲授和讨论等,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展示散文作品和相关文化背景。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图片、音频或视频展示唐宋文化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入教学话题。

2.学习具体内容(40分钟)(1)介绍唐宋散文的发展背景和特点,并展示相关的散文名篇;(2)分组合作阅读散文课文,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进行点拨和引导;(3)课堂讲授唐宋散文的文学特点和艺术手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散文作品;(4)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作品的意蕴和内涵。

3.思考与讨论(20分钟)(2)分组展示讨论结果,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老师进行评价和点评。

4.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学生以仿唐宋散文的形式写一篇文字作品,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五、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思考,以及文学作品的再现和创作,评价学生的对唐宋散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评价学生对语言表达和写作的能力,如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等。

六、教学资源1.教材《唐宋散文选读》;2.多媒体教学工具,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

七、教学反思《唐宋散文选读》是一本内容丰富、经典的散文选读教材,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欣赏唐宋散文的艺术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案设计中注重了语言表达和写作的训练,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 11、与微之书》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 11、与微之书》

情谊深深深几许——《与微之书》教学设计设计者: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第一中学邓露茜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品读文本,领悟本文丰富的情感意蕴。

3、理解贬谪文学折射的可贵情怀。

重点难点:品读文本,感受抒情艺术及其浅近语言蕴含的丰富情感意蕴。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热爱思考,对文学具有浓厚的兴趣与积淀,所以在教学环节设计里加入了类似文章的对比思考,有待于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

教学内容分析:《与微之书》是粤教版选修二第三单元第11课,是一篇扩展阅读。

本单元的选文都属于书信,多为作者与好友或良师的观点/情感交流,而元白友谊是古代文人佳话之一,《与微之书》是这段佳话的典型代表,能够让学生体会贬谪文学里文人相宜的至情至性。

这篇课文分两个课时推进,课堂实录为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文本,对照注释或查找工具书,理解疑难字词句,扫清字词障碍,读懂文本,并记下自己的阅读体会和疑问。

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课堂实录)课时目标:1、进一步熟悉文本,了解文本抒情的递进层次。

2、通过延伸阅读感悟元白友谊的深厚和互相体贴的温情。

3、以前人至情至性为基础写作,体悟人生浮沉时友情的可贵。

一、导入在开始上课之前,咱们先看一首诗,这是元稹收到《与微之书》后写下的。

“寻常不省ǐng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平时不曾见到他如此感怀,想必这来信一定是江州司马白乐天写的,借妻子之口出以揣测之词,更显元白二人非同寻常的深厚友谊。

那么信中到底写了什么内容让元稹如此感动呢?我们今天来进一步体悟文本的魅力。

附:得乐天书元稹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二、文本细读1、书信的结构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开头应酬语,中间为正文,结尾祝福语。

本文同属书信文体,请划分本文的层次结构并概括各部分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1-2):寒暄叙情第二部分(3):三泰告慰第三部分(4):封题述怀2、结尾提到“此夕我心,君知之乎”,请从原文找出“我心”对应的语句,并解读它们分别体现了白居易的什么感情。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 点击链接》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 点击链接》

古代文化常识学习广东省惠州市惠东高级中学王国教学目标一、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讲解以下常见文化知识点1、掾⑴(形声。

字从手,从彖(tuàn),彖亦声。

“彖”本义指猪的嘴上吻部大于下吻部,将下吻部半包住的情形。

引申为“包边”(如衣服的包边)。

再引申为“辅助”。

“手”与“彖”联合起来表示“用手半包住物体”。

本义:两手合拢半围住物体。

引申义:;帮助、辅助。

;助手。

古代副官、佐吏的通称)为沛主吏掾。

——《汉书·萧何传》。

注:“正曰掾,副曰属。

”方进为相,与御史大夫孔光共遣掾行视。

——《汉书·翟方进传》临淄市掾田单在安平。

——《资治通鉴》⑵又如:掾史(掾曹。

官名。

分曹治事。

多由长官自行辟举);掾佐(佐助的官吏);掾属(佐治的官吏);掾吏(官府中佐助官吏的通称)2、陛下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

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

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3、表“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

是封建社会下臣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

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李斯《谏逐客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为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

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常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4、汗青引证释义古时在竹简上记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便于书写,并免虫蛀,故称。

唐宋散文选读教案

唐宋散文选读教案

唐宋散文选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宋散文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通过阅读唐宋时期的散文名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欣赏其艺术风格。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阅读古代散文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唐宋散文的背景知识介绍。

2. 选取唐宋时期的代表性散文作品进行阅读解析。

3. 分析唐宋散文的艺术特色及历史价值。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唐宋散文的背景知识、文学特点等。

2. 示范法:以教师示范阅读、解析散文,引导学生跟随。

3. 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进行小组讨论。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唐宋散文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与解析:选取唐宋时期的代表性散文作品,如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渔翁》等,引导学生细致阅读,分析作品的主题、结构、艺术特色等。

3. 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针对所读作品,展开讨论,思考唐宋散文的历史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 总结与反馈: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对唐宋散文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收集反馈意见,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了解唐宋散文的基本知识,认识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唐宋散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欣赏其艺术风格。

3. 学生能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学生能够对唐宋散文产生兴趣,愿意继续深入学习。

六、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内容:深入了解唐宋散文代表人物如欧阳修、苏轼等人的作品。

分析唐宋散文中的道德观念、哲学思想和历史观点。

研究唐宋散文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和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并分析唐宋散文中的主要思想内容。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唐宋散文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学生能够通过比较分析,评价不同作者的散文风格和技巧。

七、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不同作者的散文,让学生理解各自独特的风格和技巧。

案例研究法:深入研究几个经典的唐宋散文案例,让学生掌握分析散文的方法。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 14、后赤壁赋》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 14、后赤壁赋》

《赤壁绝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惠州市第三中学江春英2015-03-18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重点):掌握诵读要领,背诵前赋,熟读后赋。

能力目标: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理水乳交融的特点。

德育目标:体会作者遇到挫折后体现出来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怀。

(难点)教学重点:1、训练朗读并尝试背诵。

2、通过阅读文本,探究情随景迁及原因。

3、解读苏轼的精神世界,走近苏轼。

教学难点:对“登高生悲”“道士化鹤”的理解。

一、导入(一)苏轼是我们熟悉而喜爱的文学家,他的许多诗词文章我们都能熟记在心,现在我们共同回忆。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念奴娇·赤壁怀古》,3《题西林壁》,4《前赤壁赋》,5《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我们一起大声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生齐读,师评价)今天,我们通过《后赤壁赋》的学习来再次感受苏轼,看他是怎样成功实现精神突围的。

这也是我们苏轼专题的最后一讲“赤壁绝唱”。

(投影:呈现课题及本节课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问题一:对比前后赋,把握作者心态历程的变化。

问题二:如何理解文章里的“登高”?问题三:如何理解“道士化鹤”?二、教学过程(一)问题一:对比前后赋,把握作者心态历程的变化。

(由领导小组主讲,主讲人:陈诒钰)导入:如果我们在苏轼的名字前面加几个修饰语,揭示苏轼人格方面的特点,你想加什么呢?明确:(为人:正直、飘逸、潇洒、旷达、积极乐观、风趣幽默、温柔多情……为学:年少才高、横空出世、多才多艺、亦儒亦道……为官:忠君爱民、政绩斐然、仕途多舛……)1、前后《赤壁赋》的情感脉络有何不同?(背诵前赋)明确:前赋:乐—悲—乐后赋:乐—悲、恐—惊寤2、请读第一段诗人是因为什么而产生了复游旧地的想法呢?明确:1、友-好2、景-幽3、肴-佳4、酒-美5、妻-贤3、诗人并没有“乐”多久,很快就悲从中来了,请读第二段,他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呢?明确: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高二苏教版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全集:朋党论

高二苏教版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全集:朋党论

朋党论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理解作者对朋党的独到见解以及这一观点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3、学习文章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的论证方法。

4、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对朋党的独到见解以及这一观点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学习文章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讨论与自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背景介绍:本文是欧阳修于庆历四年(1044)写给仁宗皇帝的一封奏章。

当时,革新派范仲淹、杜衍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

以夏竦、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被弹劾罢职后,不甘心其政治上的失败,广造舆论,竭力攻击、诽谤范仲淹等引用朋党。

其陷害忠贤的险恶用心,深为欧阳修所洞察。

在《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中,欧阳修一针见血地指出:“欲广陷良善,不过指为朋党”,“去一善人,而众善人尚在”,“唯指以为党则可一时尽逐”。

为驳斥保守派的攻击,辨朋党之诬,欧阳修写了这篇《朋党论》。

二、分析课文:全文五个段落。

1、第一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观点。

讨论: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先从社会发展的事实落笔,“朋党之说,自古有之”,证明朋党的存在有其历史的依据,并为下文征引历史事实打下伏笔,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那么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作者用“同道”“同利”鲜明地概括出两者的不同,使自己的观点十分鲜明。

2、第二段进一步论述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的区别。

讨论:君子和小人的朋党有什么样的区别?1)、君子是真朋,小人是伪朋。

从本质上说明小人无朋。

这一点远远超出了一般的朋党之说。

这一段是在前一段基础上的深入剖析。

由于小人之朋是从利出发的,所以只能是暂时的,只能是假的;而君子之朋出于对道的共同追求,所以必然能“终始如一”,所以是真的。

2)欧阳修指出了道和利,是区分两者的关键所在。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 16、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9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 16、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9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设计一、【课前回顾】请同学回答:自己最喜欢的诗人,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王勃、王昌龄、陶渊明、曹操、毛泽东等人的名句。

二、【教学目标】1、掌握“序”的分类、作用。

2、结合课文,分析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结合t)由诗人的诗句导入。

三、【自学指导】1、什么是“序”?它分为几类?有何作用?序:文章的开头,交代作者、写作背景(指作者生活的时代、环境)、内容,写作缘由、经过等等。

序分为三类:①书序:多为叙述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如文天祥的《后序》。

②赠序:创于唐初,用于临别赠言,如韩愈的《送孟东野序》、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③宴集序:古人在宴集时,常常一起借着酒兴抒情赋诗,诗写成后公推一人作序。

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王勃的《滕王阁序》。

序的作用:交代诗、词、文的写作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文体、背景等。

2、解题:(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我和从弟;事件:夜宴。

文体:宴集序。

3、诵读文章,疏通文意,学会翻译,掌握重点字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重点字:“序”通“叙”(通假字)重点词:逆旅:客舍;秉:拿着;假:借。

古今异义:①大块:古义:大自然;今义:大的块头。

②文章:古义:错综的色彩;今义:篇幅不太长的单篇作品。

③季: 古义:弟弟;今义:季节。

词类活用:①秉烛夜.游:名词作状语,译为:在晚上。

②独惭.康乐:意动用法,译为:以……为惭愧。

③高谈转清.: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译为:清雅的话题。

④飞.羽觞而醉月:动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飞。

⑤不有佳咏.:动词活用为名词,译为:诗歌。

特殊句式:①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判断句。

②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状语后置句子。

③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坐于花;醉于月。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 16、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3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 16、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3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的教学设计潮安区凤凰中学林洁梅一、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基本知识。

必修1-5的文言文,非常强调文言基本知识的积累情况,而《唐宋散文选读》,则强调对文本的鉴赏。

本校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各个小乡镇,知识面较狭窄,想象力比较薄弱,大多数学生会文章逐字逐字来分解,文章的整体美感的缺失会比较严重,因此,教授《唐宋散文选读》时,应重在鉴赏。

二、教学内容分析李白是学生相对熟悉的诗人之一,即使不读书的学生也能说上李白的有关诗句。

而《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作为李白为数不多的散文作品之一,加上篇幅较短,完全可以借助学生对作者的喜爱与文本解读来理解诗人所想表达的东西。

根据学情分析及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我将《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的教学设计如下:一、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景与情之间的关系。

2、理解文中“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流露出来的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豪情逸兴。

3、理解诗人豁达的胸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本文看似消极却洋溢着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2、理解诗人豁达的胸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前准备学生准备:解决生字词;通读课文,了解文章;查阅资料,熟悉作者及写作背景。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制作相关课件。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幻灯片展示)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位诗人的作品(板书:李白)提到李白,大家会想到什么呢?(生答)前面我学的都是李白的诗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李白的文章,看一下李白的文笔如何。

(二)、解题: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师】:都说文章题目就是全文的眼睛,让我们来看看题目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1、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李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

注:唐代风气喜联宗,凡同姓即结为兄弟叔侄等,所谓从弟未必真有血缘关系。

2、序:文体的一种。

有书序、赠序、宴集序。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2018版高二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二单元 8方山子传

2018版高二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二单元 8方山子传

◆8 方山子传本文作者为方山子立传,抓住方山子异于常人的特点,写他少年的意气风发和晚年的闲适安贫,突出了方山子特立独行的个性,同时流露出自己侠与隐的矛盾心态。

感觉今日感觉今日如同感觉一种氛围。

感觉今日如同感觉一种明媚。

感觉今日就是感觉幽幽的竹箫的鸣响,就是感觉岁月的脚步又一次踏向初旭的光辉。

静静地坐在时间的肩头,看一串串离去的背影涌动着,匆匆地将霞光追随。

听古城上空的时钟滴答着,渐渐地将过去敲碎。

此刻,我仿佛开始意识到:今日是一生这本大书的一节,是绝不可缺少的灿烂章回。

它像狂劲的乐曲,催促着人们走过无际的风景,更像优美的抒情诗,等着人们去细细地品味。

鲜嫩的阳光极好地铺展着一地的甜润以及上升的意念和活跃的思维,温柔的风似乎正在提醒人们把握住每一寸光阴以昂扬地潇洒注释生命的雄奇与珍贵。

为的是不再有遗憾伴着苍老爬满黄昏的心藤,不再有愧疚的墓碑孤立在生命的结尾。

驻守在今天的旷野,让思绪漫步在昨天与未来之间,心淡淡的,柔柔的,清清的。

或许昔日的辉煌雕塑了你的优美和刚劲,但并不意味着今日你必将灿烂动人。

因为今日不是你生命的尽头,你还要塑造今日,而所有的今日必将以无与伦比的崭新姿态挺立于你的面前,不是你检阅它,就是它检阅你。

那么,你何以忍心让活泼而鲜美的今日在你的手里黯然失色,如一溪泛不起浪花的流水!或许往日的故事没有写好,刚刚有了开头就失去了结尾。

那么,就让我们重新开始好吗?因为今日并不是昨天,昨天已经走进了历史。

你该感觉今天的景色是因为你而变得这般妩媚。

或许你还在等待明天,盼望明天会有一片灿烂的朝霞并且无阴云低垂。

那么,我们在憧憬的时刻为什么不把今天的天空擦得晴晴朗朗?为什么不给明天留一份绚丽的积累。

与其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沉醉,莫如把今日的真实融进辛勤的汗水,一切都从今日开始,今日就是你的节日,今日就是你生命崛起的最好机会。

一生只有一个今日,那么,让我们善待它好吗?今日的味道好极了,像一杯浓浓的咖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宋散文选读全册教案1.小石城山记柳宗元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学常识,整理常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感悟古人遣词造句之美,想象作家笔下山水之美,进而陶冶情操。

3、描摹山水与抒情言志相结合。

二、教学重点1、积累文学常识,整理常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描摹山水与抒情言志相结合。

三、教学难点:作者对“造物者”的讨论的理解。

四、教学课型:讲读课五、课时:2课时六、教学过程1、导入回忆所学过的柳宗元的文章2、复习有关柳宗元的文学常识柳宗元,字子厚(773——819年),河东(今永济县)人,世称柳河东,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政治改革家。

著有《河东先生集》。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

3、齐读课文,要学生注意正音和句子的停顿及语气。

4、学生自读课文,疏通大义,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齐读课文,力争不读破句子,并体会作者的情怀。

5、师生共同分析课文第一段。

(1)点出需要注意的字词读音垠(yín)睥睨(pìnì)梁?(lì)疏数(shuò)偃(yăn)仰(2)指名结合注释,试着翻译课文;(3)教师纠正、归纳、总结;注意:实词:径:一直。

逾:越过。

睥睨:城墙上的小墙,亦称女墙。

梁?:栋梁。

益奇而坚格外地显得奇特而坚实;其疏数偃仰:它们或疏或密,或俯或仰,虚词:“以”的用法“投以小石”(4)提问:①此文与《小石潭记》都属于“永州八记”,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答案:写了小石城山的奇特景物。

(大意正确即可。

)②.文中所写的洞穴很深,你是如何看出来的?请用原文回答。

答案: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见。

(这是对课文中重点描写的理解,我们要注意作者的描写特点,并能进行分析。

)③.此段文字的详略是如何安排的?答案:第一条路写得简略,第二条路写得详细。

④.举例说明这段文章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答案:记叙,例如:“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

”描写,例如:“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见。

”6、师生共同分析课文第二段。

(1)点出需要注意的字词读音傥(tăng)(2)指名结合注释,试着翻译课文;(3)教师纠正、归纳、总结;注意:实词:怪:诧异。

售:得到赏识。

伎:技艺,美景。

傥:或者。

辱:屈辱,贬谪。

(4)提问:在作者眼中到底有没有“造物者”呢?答案:没有,从“神者傥不宜如是。

”一句,以及对“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这两种观点的不相信都可看出。

这段文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身世之慨”?答案:抒发了自己被贬于荒远之地,不能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悲愤心情。

7、文章主旨文章以凝炼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小石城山的奇观景物,并借以抒发了自已被贬于荒远之地,不能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悲愤心情。

文章的前半段描写小石城山的奇异景色,后半段借景抒情,以佳胜之地被埋没不彰比喻自己徒有经邦济世之才却横遭斥逐,蛰居蛮荒,英雄无用武之地。

字里行间,隐隐含有对当时最高统治者昏瞆不明的强烈讥刺。

8、文章特色⑴凝炼而生动的语言⑵后半篇的议论抑扬宛转,余味无穷。

⑶將个人的身世之感放入山水景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物我合一9、小结10、作业:背诵全文2、黄州快哉亭记苏辙【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较大致翻译课文。

2、能力目标:学会阅读和欣赏情、景、理浑然一体的亭台记文。

3、情感目标:体会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朗读点拨、引导赏析【教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疏通字词文意,理清思路)一、导入并初步感知1.导入:以人生遇到挫折将如何面对,引出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导出课题。

2.作者:简单了解作者。

苏辙,字子由,晚年因为隐居于颖水之滨,故自号颖滨遗老,读书学禅以终,谥号文定。

其文平稳朴实,亦如其人,作品集名为《栾城集》,人生观深受其父兄影响,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合称三苏,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苏辙被贬官的原因是他用自己的官爵为遭贬官的苏轼赎罪,因而遭到了贬官。

3. 题解:快哉亭位于贬谪之地黄州,快哉亭为张怀民所建,苏轼所命名,苏辙作记,三人均遭贬官的命运,但面对挫折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处世态度。

4.读课文(范读或录音),正音并注意句读。

二、疏通文意,理清思路1. 结合课后练习三、四掌握重点字词句,以学习小组合作形式尝试翻译,教师指导点拨。

2. 理清每段大意。

第一段:略述水势及命名者。

第二段:描写亭之所见及说明命名的原由,为后文议论过渡。

第三段:引用历史,表明遇与不遇不在外物,而在于自得与否。

第四段:以张君为例,肯定其自得、“无所不快”的人生态度。

第二课时(抓住文眼“快”,赏析全文情、景、理浑然一体的写作特色。

)一、朗读全文,找出全文文眼。

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亦足以称快世俗/快哉,此风/ 将何适而非快?/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乌睹其为快也哉!(文眼“快”)。

二、品读赏析,从哪些语句中读出了“快哉”的感觉呢?读出来并和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教师点拨、归纳:(一)景之“快”1、首段连写三层水势之变,能现水势之波澜壮阔。

2、第二段昔今对比,赏景与思古交错,极写快哉亭四周所见——面积之见、上下之见、日夜之见,其景瞬息万变,令人惊心动魄;再从不同角度赏玩美景,所见之景磅礴雄伟。

(二)人之“快”1、“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三国英雄战场杀敌之意气风发、丰功伟绩撼动人心,令人拍手称快。

2、君(张怀民)不以谪为患,自放山水之间,无往而不快。

(三)情理之“快”“士生于世,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只要心中坦然自得,不被名利伤害本性,不受外物羁绊,心中就能永远保持畅快、宁静。

小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辙就是一个随缘自适、胸怀旷达的智者,因此境由心生,笔下才有如此气势雄伟的美景,使情景理浑然一体,全文酣畅淋漓、境界高旷。

三、感悟艺术特色1、写景自由奔放,寓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2、先叙后议,借说理以抒怀。

3、全文紧扣一个“快”字,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为一炉。

四、结合课后练习一,对比阅读《超然台记》。

附: 《超然台记》译文任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

如有可观赏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有快乐,不必一定要是怪异、新奇、雄伟、瑰丽的景观。

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充饥。

依此类推,我到哪儿会不快乐呢?人们之所以要追求幸福,避开灾祸,因为幸福可使人欢喜,而灾祸却使人悲伤。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能满足我们欲望的东西却是有限的。

如果美好和丑恶的争辨在胸中激荡,选取和舍弃的选择在眼前交织,那么能使人快活的东西就很少了,而令人悲哀的事就很多,这叫做求祸避福。

追求灾祸,不要幸福,难道是人们的心愿吗?这是外物蒙蔽人呀!他们这些人局限在事物之中,而不能自由驰骋在事物之外;事物本无大小之别,如果人拘于从它内部来看待它,那么没有一物不是高大的。

它以高大的形象横在我们面前,那么我常常会眼花缭乱反复不定了,就象在缝隙中看人争斗,又哪里能知道谁胜谁负呢?因此,心中充满美好和丑恶的争辨,忧愁也就由此产生了;这不令人非常悲哀吗!我从杭州调移到密州任知州,放弃了乘船的舒适快乐,而承受坐车骑马的劳累;放弃墙壁雕绘的华美漂亮的住宅,而蔽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远离杭州湖光色的美景,来到桑麻丛生的荒野。

刚到之时,连年收成不好,盗贼到处都有,案件也多不胜数;而厨房里空荡无物,每天都以野菜充饥,人们一定都怀疑我会不快乐。

可我在这里住了一年后,面腴体丰,头发白的地方,也一天天变黑了。

我既喜欢这里风俗的淳朴,这里的官吏百姓也习惯了我的愚拙无能。

于是,在这里修整花园菜圃,打扫干净庭院屋宇,砍伐安丘、高密县的树木,用来修补破败的房屋,以便勉强度日。

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然一新。

我不时和大家一起登台观览,在那儿尽情游玩。

从台上向南望去,马耳、常山时隐时现,有时似乎很近,有时又似乎很远,或许有隐士住在那里吧?台的东面就是卢山,秦人卢敖就是在那里隐遁的。

向西望去是穆陵关,隐隐约约象一道城墙,姜太公、齐桓公的英雄业绩,尚有留存。

向北俯视潍水,不禁慨叹万分,想起了淮阴侯韩信的赫赫战功,又哀叹他不得善终。

这台虽然高,但却非常安稳;这台上居室幽深,却又明亮,夏凉冬暖。

雨落雪飞的早晨,风清月明的夜晚,我没有不在那里的,朋友们也没有不在这里跟跟随着我的。

我们采摘园子里的蔬菜,钓取池塘里的游鱼,酿米酒,煮糙米,大家一面吃一面赞叹:“多么快活的游乐啊!”这个时候,我的弟弟子由恰好在济南做官,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赋,并且给这个台子取名“超然”,以说明我之所以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啊!3、道山亭记曾巩要求:1、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了解闽地的山水环境、人文氛围;体会程师孟处险境而自若的旷达胸襟。

3、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重难点:1、体会程师孟处险境而自若的旷达胸襟。

2、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课型:扩展阅读方法:自读、诵读、讨论法。

课时:1课时过程:一、导入,介绍作者、背景曾巩(1019~1083年),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人,生于仕宦之家。

宋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授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司法参军。

不久,入京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

熙宁初(1068年),任《英宗实录》检讨官,后出为越州(今浙江绍兴)通判,历任齐州(今山东济南市)、襄州(今湖北襄樊市)、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知州,皆有善政。

熙宁十年(1077)春,曾巩授直龙图阁,移知福州,他的前任程师孟请他为道山亭作记,他就从山水环境、人文氛围和居民安乐入手,写了一篇记以展现了程师孟治郡的种种业绩,并表达了对程师孟“抗其思于埃壒之外”的敬佩之情。

这篇记就是《道山亭记》。

二、学生自读,整体感知三、教学第1段1、作者是如何写闽地山水的?首先,抓住闽地山水奇险的特征,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细加描摹。

(1)先写山之险。

作者把写山和写路结合起来写,以山路之狭长来衬托群山之连绵不断。

写行人的艰难行进,更加衬托山路的奇险。

(2)再写水之险。

作者先写水的千姿百态,然后勾勒了一个行船的惊险场景,最后用人不敢行舟来再一次强调水之险。

其次,大量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2、福州的山水如此险,但是恶吗?这样写有何好处?作者写福州山水时,强调险而不恶,怪而不凶,景物给人的感觉是奇、险、美。

山是静的,但作者以路衬山,把山写活了;水是静的,作者肆意点染,让水赋予了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