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15-散文二篇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大赛获奖教学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大赛获奖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散文二篇》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包含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我的叔叔于勒》两篇散文。
本节课将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两篇散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散文作品,对于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和解读散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散文的特点,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能够分析和解读散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散文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难点:分析和解读散文,理解散文中的深层含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和分析散文。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散文二篇》2.参考资料:相关散文作品、散文阅读方法指导资料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两篇散文的标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分别呈现两篇散文,让学生自主阅读,感受散文的语言特点和情感氛围。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散文的主题和结构,探讨散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散文阅读方法。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主选择一篇喜欢的散文进行阅读和分析,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散文阅读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教案
15 散文二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生命的意义。
2.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过程与方法1.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史永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教学重点:1.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2. 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教学难点: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史永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永久的生命》一、导入新课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
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者严文井的答案吧!板书永久的生命二、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3、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史永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三、预习检测1、读准字音jiùróng màn diāo dí臼齿茸毛蔓延凋谢洗涤2、积累词语臼齿:一般上下颌各六个,其形如臼。
茸毛:一般指动物初生柔软的细毛。
蔓延:向四周扩展延伸。
凋谢:指(草木花叶)脱落、衰落、零落。
洗涤:冲荡;清洗。
又作除去罪过、积习、耻辱等。
四、作者简介严文井,原名严文锦。
1915年生,湖北武昌人。
1934年毕业于湖北省立高中,次年到北京图书馆工作,并开始以“严文井”的名字发表作品。
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
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等。
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被授予荣誉奖。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述层次第一层:(第一自然段)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
第二层:(第二至四自然段)通过小草和牛犊具体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散文二篇》教案
15 《散文二篇》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品味其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3、体会作者通过朴素真挚的语言表达独特细腻的情感体验的写法;赏析欲扬先抑的手法。
4、了解著名思想家对人生价值的看法,理解文章表达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1、品味其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2、体会作者通过朴素真挚的语言表达独特细腻的情感体验的写法;赏析欲扬先抑的手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永久的生命》一、新课导入: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
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二、文体知识: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
随笔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由法国散文家蒙田所创的。
什么是散文?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
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散文基本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三、了解作者: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当代作家。
曾在北京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
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
1958年出版的中篇童话《“下次开船”港》被译成多种外文介绍到国外。
《严文井散文选》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
四、字词测评:兴味xīnɡ 洗涤dí卑微wēi 牛犊dú茸毛rónɡ 修葺qì消逝shì繁殖zhí凋谢diāo 臼齿jiù蔓延màn词语集注:臼齿:磨牙的通称。
在口腔后方的两侧。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5散文二篇《我为什么而活着》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
2.了解文章的结构及揣摩文章的语言。
3.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进行探讨。
2.难点:揣摩语言及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以探究式教学为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都说生命美好,“好死不如赖活着”。
苏格拉底说“未经思索的人生是不值得一过的”。
同学们,你们想过自己到底为什么而活着吗?我们先来看看英国著名作家罗素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
(二)积累字词。
1.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
遏è制飓jù风俯瞰kàn 濒bīn临多音字颤抖chàn 秘鲁bì呼号háo颤栗zhàn 神秘mì号外hào2.重点字词死寂:没有一丝生气;形容极其安静,死沉沉的。
遏制:制止,控制。
濒临:紧接,靠近。
俯瞰:俯视。
飓风:气象学上旧指12级风。
3.作者简介伯特兰·罗素(英国):罗素是当代西方最知名和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也是最为我国读者所熟知的西方哲学家之一。
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
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
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
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的写作。
(三)整体感知: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短文,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思考文章结构。
1.理清文章思路: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明确自己的人生追求。
第二部分(2—4)作者对其人生的三大追求进行具体阐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教案及反思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反思15、散文二篇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作者,把握课文主要观点,领悟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2.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初步把握哲理性散文特点。
3.探寻作者思想境界,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教学过程:第1课时永久的生命一、导入新课生命,总是令人深思。
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
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家严文井的答案吧!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阅读文章,把握文章观点1.世界上会存在永久的生命吗?阅读文章之前,请说说你对题目《永久的生命》的理解。
明确:(1)没有永久的生命;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寿命,从生物学的角度以及自然规律来看,不会存在永久的生命。
(2)有永久的生命;个体的生命也许总是有生有灭,但是生命总体却永远生机勃勃。
【教学提示】是否存在永久的生命?这本是个有趣而深刻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思考,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关注。
或许,思维敏捷的同学已经有了超越表象的答案,这无疑更有利于文本教学。
2.阅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明确:本文主要表达了“生命是永久的”这一观点。
探究:请你在文中找寻支撑“生命是永久的”这一观点的段落或语句,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1)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理解:结合后文小草生长的事例可知,生命是“流动”着的,这个流动即小草随着寒暑易节的变化有生灭的现象,但它总能长出草,新生的草芽总能破土而出,说明生命的现象一直存在。
(2)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
理解:结合后文形象的比喻可知,生命是以个体的方式存在的,一根草是一个个体的生命,一只虫子是一个个体的生命,一个人也是一个个体的生命,他们作为个体都会出生与死去。
但是,老的个体生命逝去,总有新的生命诞生,因此从整个宏观的生命历程来看,生命是向前奔流不息的,是永久的。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优秀教案
第15课散文二篇知识与技能1.简单了解作者,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观点。
2.把握哲理散文的特点,得到有益的人生启迪。
过程与方法朗读、批注、共鸣、争鸣多种方式相结合,辩证地理解作品内涵及作者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索人生,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第1课时《永久的生命》1.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重点)2.精读品味,欣赏富有哲理的语言及欲扬先抑写法的妙处。
(难点) 3.思考延伸,思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一、导入新课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
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家严文井的答案吧!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把握课文,整体感知提问1:通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几层意思?明确:课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先谈生命的易逝;再谈生命的永久;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三个层次,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提问2:作者对生命有哪些感悟?这些感悟矛盾吗?明确:作者先是感悟到生命的易逝,一个人拥有的一切包括青春、健康甚至器官都可能失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作者又感悟到生命的永久,生命是生生不息的,个体的生命终将以新的形式永久存在。
这些感悟看似矛盾,其实是不矛盾的。
就个体而言,生命是脆弱的,易逝的;就生命的整体而言,它又是延绵不绝的,永久存在的。
提问3:文章第二自然段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明确: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能够不断地创造新的生命。
提问4:课文写对生命的感悟,开始说“我们都非常可怜!”后来又说“这就是奇迹”。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作者写对生命的感悟,使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生命的易逝,人们的无奈与可怜,感情转入低谷;接着用“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一转,描写生命的神奇,个体生命有限,集体生命无穷,生命永久不朽,值得赞美;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要以爱情来赞美生命,感情高亢,给人以磅礴的力量。
《散文两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散文两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八上)16.《散文两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散文二篇》是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篇课文,包含《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
本单元选入五篇散文,分别是写人记事性散文、托物言志性散文、写景抒情和议论性散文,意在呈现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
本课是由两篇议论性散文组成,他们从现象出发,从个人感受出发,挖掘事物背后的深刻意义,以精粹的语言揭示生命和生活的哲理,向世人宣示作者对生命和生活的思考。
学情分析散文是中小学课文的大宗,数量众多,学生接触的也较早,但对于议论性散文,学生接触较少,对议论文学习也仅仅是略有涉及,因此需要通过朗读、批注等多种方式理清课文层次;用品读语言的方法,体会议论性散文的语言特点、通过背诵,摘录等方式,体会文中哲理,掌握文章作者观点。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课文中心论点;2.通过朗读、批注、概括等方式,理清课文思路;3.品读摘抄,背诵,品味文中语言,探寻作者思想境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掌握中心论点;2.感受议论性散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1.反复阅读,理清议论文思路;2.理解课文深刻的道理,提高学生思想境界。
教学方法朗读合作探究观看视频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永久的生命》严文井一、导入曹操《短歌行》“人生苦短,对酒当歌"抒发生命苦短的感慨;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意在珍惜时间。
他们同时道出了生命是短暂的事实,而作家严文井却认为生命是永久的,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窥究竟。
二、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内容1、自读课文,互相纠错字音,勾画不容易理解的语句;2、分组朗读,画出每段中心句。
明确:第一段第一句“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第二段第一句“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第三段第一句“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第四段第一句“我的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
八年级语文上册15散文二篇公开课【一等奖教案】新人教
15 散文二篇体会《永久的生导入一(情境导入): “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人们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
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
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
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呢?导入二(情境导入):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
我们该如何对待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者严文井的答案吧!1.作者简介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年生,湖北武昌人。
1934年毕业于湖北省立高中,次年到北京图书馆工作,并开始以“严文井”的名字发表作品。
1939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
1945—1951年任《东北日报》副总编辑。
到北京后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
第一部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出版于1941年。
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近作》《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
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他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的祖父把他抚养成人。
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
他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
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
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2.积累字词(1)注音兴.味(xìnɡ) 洗涤.(dí) 卑.微(bēi)土壤.(rǎnɡ) 牛犊.(dú) 茸.毛(róng)消逝.(shì) 繁殖.(zhí) 蔓.延(màn)遏.制(è) 凋.谢(diāo) 濒.临(bīn)深渊.(yuān) 星辰.(chén)(2)解释词语①兴味:兴趣、趣味。
八年级语文上册《散文二篇》教案设计范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散文二篇》教案设计范文一、教材分析《散文二篇》是八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文章,该篇短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名为《鱼》,第二部分名为《荷》,文中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意义。
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可以启发学生对生活中的细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文章的基本含义和主旨。
•掌握散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方法,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学习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能力目标•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与自己的生活相关的启示。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阅读方法分析散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能够运用学习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阅读的兴趣。
三、教学设计1. 导入活动(10分钟)让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最近读过的一本书,分享阅读心得。
在介绍中,重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书中人物、情节、场景等方面的感受和思考。
2. 预习活动(10分钟)提前让学生阅读好《鱼》和《荷》,然后在课堂上集体讨论。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含义和主旨,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3. 教学过程(35分钟)3.1 理解文章的基本含义和主旨教师通过提问或者让学生自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含义和主旨。
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描述鱼和荷的情景,说说作者如何描绘鱼和荷的美丽之处?•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鱼》和《荷》,文章的主旨是什么?3.2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重点分析以下几个方面:•段落的结构:怎样划分段落?每个段落在叙述什么?•比喻的使用:有哪些比喻?比喻的意义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使用比喻?•对比的运用:鱼和荷在文章中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要将他们放在一起比较?4. 拓展活动(15分钟)让学生自己选择一则故事或者一篇美文,探讨其主题和情感,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和阅读方法,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散文二篇》教学设计
《散文二篇》精品课例【教学设想】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散文二篇》属于学生较陌生的议论性散文。
严文井和罗素所属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研究领域也不同,文章选择的材料和写作角度也不同,但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用生动的形象或自己的一生,展现对生命的探索和延续,对精神的闪耀与传承,诠释豁达奉献的人生追求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因此该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
”系统论的核心观点是整体大于局部之和,重新建构起来的意义大于局部相加。
对于这样的言简意赅、情理交融的议论性散文,我们需要运用“同类信息整合法”,从中提取“同类信息”,让这些信息汇聚成富有价值的课堂“信息源”,相机指导学生以这些“信息源”为思维抓手,真正走进文本内核。
两文的同类信息是什么?严文井的《永久的生命》告诉读者生命为什么是永久的,而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则是从如何达到永久的视角来诠释他对生命的理解。
所以,两篇文章互为注解,相辅相成,让读者对生命的意义有了完整的认识,教材如此编排更有利于对每篇文章的理解。
基于以上认识,聚焦“永久生命”这个点,就能将《散文二篇》设计为主题型加跳板型群文教学课,我在“青春语文公开课”丛书我的著作《徐敏红教阅读跳板型文本课堂实践》中,从四个板块推进教学:一、求同比异,整体把握;二、探究生命的永久性;三、探究生命如何永久,四、探究生命的意义。
【学情分析】学习本课的难度很大,因为学生很少用议论性散文的角度解读文本。
但是两篇散文都从生命的视角来展示展现对生命的探索和延续,这样的主题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却如一盏人生的明灯,他们几乎都能感受到文本的生动、凝练、真挚和热烈。
只是限于认知水平及阅读视野,只能对文章浅尝辄止。
所以,教学中应紧扣学生内在的思想和心理需求,立足文本,通过反复的诵读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应通过多种阅读方法的应用,点拨其联想拓展,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其与文本相交融。
八年级语文上册《散文二篇》教学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散文二篇》教学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的特点和文体知识,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散文内容,分析文章的主旨和艺术特色。
3.体会作者在散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学习散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散文内容。
2.分析文章的主旨和艺术特色。
3.学习散文的写作技巧。
(二)教学难点理解散文中作者的深刻思想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读写结合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优美的自然风光图片或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谈谈对生命的感悟。
(2)教师导入:生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散文家们常常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八年级语文上册的《散文二篇》,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作者简介(1)严文井,原名严文锦,现代作家、散文家、儿童文学家。
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著称。
(2)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他的作品风格简洁明快,富有思想性。
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点评。
(4)整体感知: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永久的生命》和《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主要内容。
明确:《永久的生命》通过对生命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我为什么而活着》阐述了作者活着的三个理由: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
②这两篇散文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态度?明确:《永久的生命》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生命意义的积极探索。
《我为什么而活着》体现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4.研读课文,分析文章主旨和艺术特色(1)分析《永久的生命》的主旨和艺术特色。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散文二篇》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散文二篇》【教学目的】1.熟读课文,全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绪。
2.品味其中含义丰厚的语句。
3.体会作者经过朴素真诚的言语表达共同细腻的情感体验的写法;赏析欲扬先抑的手法。
4.了解著名思想家对人生价值的看法,了解文章表达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1.品味其中含义丰厚的语句。
2.体会作者经过朴素真诚的言语表达共同细腻的情感体验的写法;赏析欲扬先抑的手法。
【教学难点】1.赏析作者经过朴素真诚的言语表达共同细腻的情感体验的写法。
2.赏析欲扬先抑的手法。
【授课类型】略读课【教学方法】协作探求【教学手腕】多媒体、电子白板【课时布置】1课时【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人生之于宇宙,是何其持久的一瞬。
我们来临到这个世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终究是为了什么呢?同窗们有没有思索过这个效果呢?如今就请同窗们仔细思索一下。
同窗们的回答很有见地,明天我们就来和严文井、罗素一同讨论这个效果。
(板书课题«散文二篇»)二、预习检测检测预习状况,小组相互听写生字词。
三、讲授新课1.熟读课文,全体掌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绪。
明白:«永世的生命»本文开篇慨叹团体生命的持久,然后进而讴歌〝生命自身〞的神奇和不朽,从失望中开掘希望,在懦弱中寻觅坚强。
文章提醒出集体的生命是低微懦弱的,但就整团体类来说,生命是永世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失望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的全部热情报答生命。
本文的结构:第一局部(1):开篇慨叹团体生命的持久。
(抑)第二局部(2~5):讴歌〝生命自身〞的神奇和不朽,从失望中开掘希望,在懦弱中寻觅坚强。
(扬)«我为什么而活着»本文从对爱情的盼望、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三个方面简述了作者为什么而活着。
全文既充溢理性的力气,又有激动人心的感染力和感染力,字里行间透显露作者作为思想家的广博情怀和高尚人格。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5散文二篇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5散文二篇教案15散文二篇教案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生命的意义。
2.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3.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课时研究《永久的生命》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
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者XXX的答案吧!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臼齿(jiù)茸毛(róng)蔓延(màn)...凋谢(diāo)洗涤(dí)..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臼齿:齿名。
在口腔后方的两侧。
一般上下颌各六个,其形如臼。
茸毛:身体表面或某些内壁长的短而柔软的毛;一般指动物初生柔软的细毛。
蔓延:向四周扩展延伸。
凋谢:指(草木花叶)脱落、衰落、零落。
洗涤:冲荡;清洗。
又用除去罪过、积、耻辱等。
3.作者简介XXX,原名XXX。
1915年生,湖北武昌人。
1934年毕业于XXX,次年到XXX工作,并开始以“XXX”的名字发表作品。
历任《人民文学》主编、XXX社长等职。
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等。
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被授予荣誉奖。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教师朗诵课文,学生听读,留意读音,并勾勒出你不太理解的语句。
多媒体展示2.学生互读课文,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
3.选三位同砚树模读课文,每人读一部分,其余同砚评点。
【交流点拨】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把握。
感情激烈处声音要响亮,情调应激昂;感情平静处要读得深沉些。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层探究1.第一自然段末尾写道:“我们都非常可怜!”为什么这样说?【交换点拨】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返来,你的力量是那样的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涓滴不克不及做主。
2.文章第二自然段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交流点拨】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散文两篇》教学设计(精品课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散文两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把握课文中心观点。
(重点)2.品味文章既睿智又形象,既理性又富有感情的语言,了解哲理散文的文体特点。
(重点)3.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结合自身实际生活,体悟、获得对生命的独特见解。
(难点)【教材分析】《永久的生命》是作家严文井1942年创作的一篇带有比喻的议论性散文,它从现象出发,从个人感受出发,揭示出个体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而言,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高度赞美以及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告诫人们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促人上进。
文章哲思深邃,鲜明生动,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充沛,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我为什么而活着》是罗素的思想随笔。
它短小精练,层次分明,充满理性的力量;文章又饱含巨大的激情,字里行间透出思想家罗素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人格魅力,他对人类的拳拳关爱之情,尤其令人感动。
这篇文章,可看作罗素生活的宣言书,这其实也是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人物共同的人生准则,具有普遍意义,所以它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散文,你能分别总结出它们的特点吗?预设:《背影》,叙事散文,侧重于写人,记事,本文以小见大,用朴素而深情的语言,表现了父爱的深沉。
《白杨礼赞》,抒情散文,本文或直抒胸臆,或用象征和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对白杨树和北方军民等的赞美之情。
《昆明的雨》,写景散文,以描写景物为主,通过抓住昆明雨的特征,表达对昆明的雨、人、事等的想念。
这三篇文章,或侧重于记事,写人,或侧重于写景,抒情,那么《散文两篇》又侧重于表现什么呢?二、初读,说“文体”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然后说一说,《散文两篇》又侧重于表现什么?预设:主要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些关于生命的哲理。
三、细读,悟哲理1.请同学们默读《永久的生命》,并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从文中读到了哪些关于生命的哲理。
预设:A.生命是短暂、易逝的;B.生命是伟大的,生命能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C.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D.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的,合起来却是永久的。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15.散文二篇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15.散文二篇1.准确认读并理解“兴味、洗涤、凋谢、遏制、濒临”等词语。
2.了解散文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魅力,体会作者言简意赅的语言特色。
3.通过朗读课文,品味文中字里行间所传达的真诚和睿智,获得思想的启迪。
4.领略两位作者对生命和人生深刻的见解,让学生们学会珍惜生命,做一个有追求的人。
教学重难点:1.了解散文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魅力,体会作者言简意赅的语言特色。
2.通过朗读课文,品味文中字里行间所传达的真诚和睿智,获得思想的启迪。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预习:1.作者介绍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
曾在北京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
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近作》《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
伯特兰•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
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
他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
2.写作背景《永久的生命》:本文选自《严文井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略有改动。
本文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比喻和哲理意蕴的散文,是作者对生命的严肃认真思考的总结,充满乐观情绪。
《我为什么而活着》:本文选自《罗素自传》第一卷(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胡作玄、赵慧琪译。
略有改动。
本文是《罗素自传》的序言,从中可看出罗素思想的全部内涵,也可以看作罗素生活的宣言书,这其实也是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人物共同的人生准则。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生命是何等精彩,人生没有唯一的答案,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我们如何来度过?下面,我们一起来倾听两位大师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看看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二、新课展开永久的生命【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题目为“永久的生命”,如何理解?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是只要我们珍爱生命,活出价值,就能使生命变得神奇和不朽。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本文可以分为几层?每一层讲了什么?分为三层。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阅读 15 散文二篇 永久的生命》优质教案_0
15《永久的生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上,先谈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再谈生命的永久,正面展开;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三个层次,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二、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课文内容,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
2.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的主旨及作者对生命本质的理解。
3.理解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是永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总体把握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难点】精读品味,揣摩文章的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频朗读,视频资料,给学生提前发放预习单。
五、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以朗读,合作探究式教学为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一粒种子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一条小溪从雪山发源,流入大海的视频。
导言:上面两组画面,让我们看到生命的进程,感受生命的蓬勃。
生命,是大自然伟大的作品,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精辟的语言来揭示生命的真谛,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关于生命的文学财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严文井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永久的生命》,来感知作者是如何理解生命的。
二、预习反馈。
(检查预习单完成情况)①走进作者(学生介绍)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
湖北武昌人。
当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
主要著作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曾获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
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亦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②重点字音(多媒体出示,叫学生读)臼齿(jiù) 茸毛(rònɡ) 蔓延(màn) 凋谢(diāo)洗涤(dí) 牛犊(dú)疲倦(pí)卑微(bēi)③词语释义:(多媒体出示词语,学生解释)蔓延:向四周扩展延伸。
八年级语文上册《散文二篇》教案设计范文三篇
生活的美需要细心观察、发现。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八年级语文上册《散文二篇》教案设计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语文上册《散文二篇》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
了解文章的结构及揣摩文章的语言。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总体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引导学生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进行探讨。
2、教学难点揣摩语言及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以探究式教学为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人们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
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
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
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呢?我们今天来看看罗素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二、作者简介: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他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的祖父把他抚养成人。
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
他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
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
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三、“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
”——爱因斯坦指一名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做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注意体味本文优美流畅的文笔、凝练生动的语言、独特而又细腻的情感,应读出他的从容、激昂和无奈,读出他对爱情与知识的执著追求,读出他对人类苦难者的漠大关心,读出一个哲学家的大度来。
四、全体学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思考本文思路是如何安排的?明确结构:总--分--总。
后附板书设计五、快速浏览课文。
布置学生画出自己难以理解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5 年版)。略有改动。 本文是严文井在 1942 年写的一篇带有比喻
和哲理意蕴的散文,是作者对生命的严肃认真思考的总结,充满乐
写作 观情绪。
背景
《我为什么而活着》 :本文选自《罗素自传》第一卷(商务印
书馆 2015 年版)。胡作玄、赵慧琪译。略有改动。本文是《罗素自
传》的序言,从中可看出罗素思想的全部内涵,也可以看作罗素生
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近作》《严文井童话集》《严
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井童话寓言集》等。
前
伯特兰·罗素( 1872— 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
作者
预
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他后来成为一位集
习 简介 众家于一身的伟人。 他被称为 “ 20 世纪最知名、 最有影响力的哲学
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 ;他还是著名的
学
1.通过朗读课文,品味文中字里行间所传达的真诚和
目 过程与方法 睿智,获得思想的启迪。
标 情感、态度与
2.体会作者言简意赅的语言特色。 领略两位作者对生命和人生深刻的见解, 让学生们学
价值观
会珍惜生命,做一个有追求的人。
严文井( 1915— 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
人。曾在北京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
永久不朽的意义作出阐述,有很强的震撼力和说服力。
2.欲扬先抑,起伏有致。
作者在开头阐述了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见解,随后对生命充满乐观
写 的看法,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如此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作
《我为什么而活着》
方 1.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法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阐明自己活着的理由。作者认为,
请试着设计一下你的人生旅途,以“我少年时期的追求是什么?中年 时期的追求是什么?老年时期的追求是什么?”为题,写一篇随笔。
教 学 板 书
2020-2021年最新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这两篇散文都是探究生命的,文章虽然短小然而内涵丰富。因为学生 教
们毕竟年级还小,对人生的感悟并没有那么深,因此在理解课文上存在着 学
2020-2021年最新
15 散文二篇
课题
散文二篇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 课时
课时 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 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 调节。
1. 准确认读并理解 “兴味、洗涤、凋谢、遏制、濒临”
知识与技能 等词语。
教
2.了解散文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魅力
运 他活着的三个理由或三个目标是 : 第一,对爱情的渴望;第二,对知识的追
用 求;第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分层阐述,条理清晰。
2.用词准确,饱含深情。
例如,作者用“纯洁” “强烈”两个词来形容以上这三种感情,它们是
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兴味: 兴趣。 濒临: 紧接,靠近。
理解 词语
俯瞰: 俯视。 遏制: 制止,控制。
臼齿: 牙齿名。在口腔后方的两侧,一般上下颌各一个。
繁殖: 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代。
牛犊: 小牛。
洗涤: 冲荡;清洗。又作除去罪过、积习、耻辱等。
凋谢:(草木花叶)脱落。
蔓延: 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
飓风: 最初只指加勒比海的热带气旋;后来又可指任何具有狂风的
一些难度。我让学生们反复阅读课文,细细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深刻 反
哲理,引导他们接受两位哲学家的理念,同时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思
谈一谈。这样就容易多了。
发出由衷的赞叹。
我为什么而活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读课文,请问答作者一生的三大追求是什么?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感悟精彩句子】 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
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这三种感情”比作“飓风” ,表现出
俯瞰.( kàn) 深渊.(yuān) 星辰.(chén)
殖 (zhí)繁殖
蹦( bènɡ)蹦跳
值 (zhí)值日
崩( bēnɡ)崩溃
植 (zhí)植树
绷( bēnɡ)绷带
卑微: 地位低下。
消逝:(声音、时间等)慢慢逝去 ,不再存在。
土壤: 地球陆地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
物、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
变得神奇和不朽。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本文可以分为几层?每一层讲了什么?
分为三层。第一层先谈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第二层再谈生命的永
新 久,正面展开;第三层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三个层次, 课 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展 【把握文章主旨】
开
作者从生命的短暂和生命延续上,感悟到生命的快乐和威势,对生命
读准 字音
辨清 字形
活的宣言书,这其实也是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人物共同的人生准则。
兴.味( xìnɡ) 洗涤.(dí) 卑微.(wēi ) 土壤.( r ǎnɡ)
牛犊.( dú) 茸.毛( r ónɡ) 消逝.(shì) 繁.殖( f án)
蔓.延( màn) 凋.谢( di āo) 遏.制(è) 濒.临( bīn)
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
论家”。20 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
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 。在 1950 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
2020-2021年最新
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95 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 的写作。
《永久的生命》:本文选自《严文井散文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2021年最新
了作者对一生中的三大追求执着坚定的信念。
【把握文章主旨】 作者认为爱情和知识把人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
让人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永久的生命》
1.感受真实,说服力强。
作者在文中运用自己对生命的亲身体验,具有生活的实感,再对生命
热带气旋。
2020-2021年最新
深渊: 很深的水。 缩影: 指可以代表同一类型的具体而微的人或事物。
新 生命是何等精彩,人生没有唯一的答案,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度过
课 自己的一生,我们如何来度过?下面,我们一起来倾听两位大师关于生命
导 意义的思考,看看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入
永久的生命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题目为“永久的生命” ,如何理解? 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是只要我们珍爱生命,活出价值,就能使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