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节+夏》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夏》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夏》一、设计理念学习是否发生,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在学,而不在于教师是否教。
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是教学主体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只是整个“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分子,而当团队中的每一个都是一个充分的参与者而不再是研究对象时,团队合作则能完成更多的任务。
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开放地吸纳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及意料之外的体验,鼓励即兴创造,超越预定的目标要求,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实现教与学的互动,达成共识,在教学生成中共同发展。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学习的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有效的学习者,并促使教学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
只有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学习的课堂,才是有效的;只有获得师生双方情感认同的课堂,才是有效的;也只有师生双方都在情境中获得了情感体验的课堂,才是有效的。
二、教材分析本文描写夏季的景象,表现夏季紧X、热烈、急促的特点。
全文共五段:第一段概述夏季总体特点,中间三段从夏季的自然景象、夏天的色彩、夏季农民劳作的景象三个方面具体描述夏季的自然风光和夏季里农民劳作的景象,最后一段表达作者对夏季的热爱和赞美。
全文五段各有写作的重点,像一组画,从不同方面进行描绘,层次井然,思路清晰。
作者创作此文是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正是一个改革开放,活力奔放的年代,不能不说是一个充满希望而又充满活力的年代,同时也是人们艰苦劳动、自力更生的年代。
而文章的教学并不单是传递过去时代的信息,更是为了与时俱进,渗透现今的时代意义,在课堂中需要让旧文焕发出与时文一样的活力气息。
此文被编排在了七年级的上册,除了阅读的难度和深度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之外,应该更适合刚从小学毕业,而又将在这段时间里面对中考,乃至命运转折的时期的学生。
文章的中心着眼于“承前启后、生命交替”和“黄金的”两处,因此把教学主题定位为“生命之夏”——青少年的学生正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时期,他们身上既有童年的天真,又要奔向成年的辉煌,这不正是一个“夏季”吗?与前面两个以“人生”为主题的单元不同,文章所在的第三单元是一个以季节题材串联起来的主题单元。
七年级语文上册 (夏)教学设计 苏教版 教案
《夏》教学设计一、说教材本课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十七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多彩四季”。
该单元前三课分别是朱自清的《春》,郦道元的《三峡》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通过前三课的学习,学生欣赏到了散文优美、精辟的语言,了解了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和写景的层次以及景物描写中的感情。
第四课同样是美文,但语言的风格同文章描述的季节-一样更加个性和张扬,更加有热烈的时代气息。
通过学习本课能让学生感受到夏体现出来的强烈的美感,让他们产生审美和情感上的共鸣,最后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从而使本单元教学继第一单元“亲近文学”、第二单元“金色年华”、第三单元“民俗风情”之后让学生在阅读和欣赏美文的能力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
二、学情分析我们学校是一所乡村中学,学生的朗读水平普遍较低;学生阅读的面比较狭窄,平时很少读到描写夏季的文章。
但是他们生长在乡下对夏有很深的生活体验,通过朗读比较容易地引起学生的共鸣。
基于以上原因,同时依据新大纲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朗读能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生能够抓住富有魅力的语言说出夏的美,并能抓住景物的特征表现美。
○3学生能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读出夏天的紧张、热烈和急促,感受作者热爱夏天、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对辛勤耕耘的劳动者的赞美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新《大纲》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
在该课的教学中“要求读出感情,用声音来塑造夏天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感受”自然成了教学的重点。
因此在“强化朗读,整体把握,深入体会,学以致用”的思想指导下。
我认为本文的重点是通过朗读体会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由于学生朗读水平和阅读面的限制,通过朗读寻求学生与文本间的共鸣则成为教学的难点。
五、教学手段: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方面可以将媒体信息与文本信息进行整合,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相关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夏》教案苏教版
《夏》本文描写夏季的景象,表现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
全文共五段:第一段概述夏季总体特点,中间三段从夏季的自然景象、夏天的色彩、夏季农民劳作的景象三个方面具体描述夏季的自然风光和夏季里农民劳作的景象,最后一段表达作者对夏季的热爱和赞美。
全文五段各有写作的重点,像一组画,从不同方面进行描绘,层次井然,思路清晰。
【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体会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探究、创写学习课文精美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悟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强化诵读,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看画面,你是否想到了一首诗?这首诗中描绘的正式盛夏的景物。
你还学过哪些描绘了夏天景物的诗吗?不是很多。
你们喜欢夏天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作家梁衡先生的《夏》,在冬日回忆夏这一季节,必然会有不同的感受。
二、预习检查:你会读吗?你会写吗?(默写在默写本上,两人上黑板)三、初读感知:听录音朗读,同学们边听边思考问题:1.在作者眼中,夏天有什么特点?(紧张热烈急促)2.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具体描写夏天的?3.(过渡)“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夏天怎样的感情?——喜爱、赞美。
“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四、品读夏天。
(过渡)作家梁衡用多情的笔调、精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莽莽秦川之夏的艺术画卷。
欣赏三幅“夏之景”。
1.第二段描绘了夏天哪些景物,分别从哪些感官角度描写的?表现了夏天怎样的特点?2.品读第2段,划出文中你认为表现夏的特点最精彩的句子,试从词语使用(动词或形容词)、提示:修辞手法角度品味佳句的方法。
赏析步骤:①指出修辞类型。
②分解:a.该修辞的总作用。
b.赏析描写对象的特点。
c.作者表达的感情。
(深层含义)示例:我喜欢“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因为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由春到夏的酝酿过程。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夏》教案2
《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自读课文。
这篇散文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了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善于抓住特征写景,善于运用比较、对比的方法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
全文犹如一支激情奔涌的进行曲,赋予了夏日以灵魂,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学习这篇课文既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1.感受夏天的特点及文章的语言魅力。
2.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重点、难点:找出夏天的特点,分析写景的方法,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年四季,日月轮回,风光流转。
春的妩媚,夏的热烈,秋的丰腴,冬的冰洁,韵味各异,美不胜收。
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能跟大家说说你喜欢它的原因吗?是啊,因为关注的角度不同,即便是同样的季节,人们对它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当代作家梁衡写的散文《夏感》,看看他对夏季有什么样的感情,什么样的感受。
二、简介作者:三、生词读一读:希望在朗读时能把这些词划一下。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明确:“我都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问:哪个词最能表达出作者对夏季的感受:黄金的。
板书:黄金的夏季。
五、听读课文后分析课文1、边听边思考:为什么梁衡说“夏季是黄金的”?2、色彩:颜色跟黄金一样,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夏天金黄的色彩。
读、品第二段中的句子,体会旋律、气势。
相机板书。
金色的世界:热烈、磅礴。
3、作者是怎样解释夏季的色彩的?学生找到后读,找夏季的特征,抓住关键词,强调生命的旺季。
板书:生命的旺季。
体会“旺”字含义,强调后板书:蓬蓬勃发。
4、品味文中能体现出旺,旺盛的活力,蓬蓬勃发的词语句子。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第十七课 夏》教案 苏教版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1、描写哪个季节的景色:夏
2、描写了夏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炎热;对夏的讨厌、怨气、没有赞赏。
3、讨厌夏,能不能没有夏?说明理由。
六、请动手描绘一下你心目中的夏
七、作业探究练习三
附:板书设计:太阳:烘烤
大气:沸腾
热烈麦浪:翻滚
热风:浮动赞美夏
授后小记:
⑵文中第2、3节,体现夏的热烈。
第4节体现夏的紧张、急促
a.拟人如:“挑”“举”“匍匐”“冲刺”,形象地表现它们旺盛的生命力。
b.比喻如:“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形象地写出了从春到夏的过程。
c.夸张如:“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写出了麦浪翻滚的气势。
⑵紧张、急促麦子:打完秋苗:追肥、浇水
3、从上面的这些画面可以看出作者对夏有什么样的感情?
生思考、发言
师明确:喜爱、赞美之情
4、作者除了表现对夏的喜爱、赞美之情外还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⑴生齐读第5节。
⑵师生共同品味并明确:
还表达了作者歌颁劳动、赞美劳动者的感情。
四、品味优美语言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生讨论、交流
第十七课夏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
2、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
3、感受夏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夏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
感受夏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夏的情感。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多种样式的诵读为主,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
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活动
学生活动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夏》教学设计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文章的优美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夏的赞美,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感受作者对夏的赞美。
品味文章的优美句子【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调查导入: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一季?引入:喜欢夏天的人寥寥无几,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梁衡的《夏》,看看作者对夏天有何独特的感受。
二、解题:文章的题眼是什么?什么意思?(教师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说出“感”的意思,如:感受、感动、感激、感染、感觉、感想、感知、感情、感触等等)三、听读课文,扫除字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贮满(zhù):储存、积存澹澹(dàn ):水波荡漾的样子芊芊(qiān qiān ):草木茂盛磅礴(páng )(bó):气势盛大黛色(dài ):青黑色匍匐(pú)(fú):爬行四、讲解赏析课文内容:1、齐读第一段,问:这是写夏感中的哪个词?(感受)夏天的总体感受是什么?(紧X、热烈、急促)2、快速默看课文2—4段,看看这三段各是写夏感中的那个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归纳:三段分别感知了夏天的自然景色、夏天的色彩、夏天的旋律,(依据归纳,板书夏之景,夏之色,夏之韵或夏之人)3、看看第一段和2—4段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说明理由。
讨论归纳:2—4段作者具体感知了夏天的景物,夏天的颜色,感受夏天里农民紧X的劳动,正好说明了第一段中的三个特点,所以是总分的特点。
4、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找出本段中写夏天天气的句子用笔画起来。
(学生读画,然后说说天气的特点:炎热或者火热)5、请用你的语气读出天气的变化。
(指名读,教师提示:可按天气的变化过程把握语气,先可慢读,天气热起来后就要读出热的气势)6、在炎热的天气里,作者主要写了哪些景物?(草,树,蝉,阳光,远处的山,天上的云,麦浪)7、学生探究:在作者所写景物的句子里,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学生讨论、归纳发言,教师适当点拨。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17课《夏》教案苏教版
夏一、【教学目标】一、朗诵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二、体会作者对夏天的酷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
3、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重点难点】一、体会作者对夏天的酷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
二、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进程】<一>导入语一年四季,日月轮回,风光流转。
春的娇媚,夏的热烈,秋的丰腴,冬的冰洁,韵味各异,美不胜收。
可是遗憾的是,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见得多的是对春花秋月的礼赞,而对夏更多的则是抱怨、训斥。
那么在今世作家梁衡先生的笔下,夏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好,今天就让咱们一同走进梁衡先生的散文《夏》,去感受一下作家笔下夏天特有的魅力吧。
<二>整体把握1.理清文章段落大意。
第一段:概述夏日整体特点。
第二段:写夏日的自然景象。
第三段:写夏天的色彩。
第四段:写夏天紧张的旋律。
第五段:表达作者对夏天的酷爱和赞美。
2.作者在文中描画了哪些画面?麦浪翻腾的画面热风浮动的画面农人劳动的画面<三>合作探讨1.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归纳夏天热烈、紧张、急促的特点,总领下文,奠定全文的抒情基调。
2.文章第二段抓住哪些典型景物来写大地的夏景?重点描画了什么?表现了夏的什么特点?太阳烘烤、麦浪翻腾、热风浮动;重点描画的是:成熟的麦子;表现夏天的热烈。
3.在作者的眼里,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你是如何理解的?把夏天的色彩与春天的色彩作比较,而且以绘画的色调来比喻夏的特点。
将抽象的、难以讲解的事物以形象的、易于理解的事物来比较,使读者容易理解接受。
4.第四段紧扣夏的什么特点?从几方面进行写的?紧张、急促。
一方面,从白天到黑夜,人们的神经都不能松弛;二是在整个夏天里,人们不但忙夏收,还忙着管理秋收的农作物。
5.作者为何不歌颂春花秋月而要赞美这充满紧张、急促的旋律的夏天?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情感?用了对比手法。
历代文人的写春秋,而极少写夏天,其原因是春秋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引发人的文思,而夏天呢,“老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讨论发言
⑴生齐读第5节。
1、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芊芊(qiān qiān)黛色(dài)主宰(zǎi)
磅礴(páng bó)匍匐(púfú)澹澹(dàn dàn)
⑴作者笔下的夏的特点:紧张、热烈、急促。
⑵文中第2、3节,体现夏的热烈。
第4节体现夏的紧张、急促
同学们,在前几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优美的散文《春》,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朱自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的图画。今天,当代作家梁衡又将为我们描绘一幅美丽的夏的图景,那么在作者眼中,夏到底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梁衡的《夏》(板书:夏)
二、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⑴作者笔下的夏有何特点⑵这些特点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生思考、发言
师明确:喜爱、赞美之情
4、作者除了表现对夏的喜爱、赞美之情外还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⑴生齐读第5节。
⑵师生共同品味并明确:
还表达了作者歌颁劳动、赞美劳动者的感情。
四、品味优美语言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生讨论、交流
师明确:
1、修辞手法
2、写作方法
⑴作比较
A.春:细草淡绿蝴蝶夏:密厚黛色蝉儿
B.春:冷的绿-
秋:热的赤夏:中性的黄色
C.植物生长春:细滋慢长夏:蓬蓬勃发冲刺
⑵对比春:春日融融秋:秋波澹澹夏:苦涩的汗水
3、准确恰当的字词“凝成”“烘烤”“涌”等
五、熟读课文,理清思路
赏析王维的《苦行》
苦行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
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1、描写哪个季节的景色:夏
教学课题
夏
课型
新授课
教时数:课时第教时总时数:课时备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
2、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
3、感受夏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夏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
感受夏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夏的情感。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多种样式的诵读为主,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a.拟人如:“挑”“举”“匍匐”“冲刺”,形象地表现它们旺盛的生命力。
b.比喻如:“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形象地写出了从春到夏的过程。
c.夸张如:“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写出了麦浪翻滚的气势。
授后小记:
学生讨论、发言师明确:
三、研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
B:师适时点拨字音、语调、语气。
2、从文中的哪些画面可以看出夏的热烈、紧张、急促的气氛?
师明确:
太阳:烘烤大气:沸腾
⑴热烈麦浪:翻滚热风:浮动色彩:金黄神经:绷紧
⑵紧张、急促麦子:?
2、描写了夏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炎热;对夏的讨厌、怨气、没有赞赏。
3、讨厌夏,能不能没有夏?说明理由。
六、请动手描绘一下你心目中的夏
七、作业探究练习三
附:板书设计:太阳:烘烤
大气:沸腾
热烈麦浪:翻滚
热风:浮动赞美夏
夏色彩:金黄赞美劳动者
神经:绷紧紧张、急促
麦子:打完
秋苗:追肥、浇水
分角色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