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_模块九作业_高兰秋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职业模块双基训练(9)

高二语文职业模块双基训练(9)

一.选择题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看到金子,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著狂。

(《守财奴》)②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 ___ 了的,向上提着。

(《药》)③哈,入总有得意的时候,他仅仅花了五块钱就买到了精神的____,真是拾到了非常的便宜货。

(《陈奂.生上城>)④浑身雅艳,____ ,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A.拥有捏住满意国色天香B.拥有提住满意遍体娇香C.占有捏住满足遍体娇香D.占有提住满足国色天香2..依次填入横线的语句顺序恰当的是( )。

山是静的,海是动的。

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

____从天边微波疯潮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①如同病牛一般。

②而海呢,你看它没有一刻静止!③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④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都的连绵不动,A.②①④③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3.下列句中使用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妩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

B. “谁的?不就是夏四奶奶的儿子么?”康大叔见众人耸起耳朵听他,越长大声说:“这东西不要命,不要就是了。

”C.孔明流涕而答日:“昔孙武所以能制天下者,用法明也。

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

”D.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形象描写往往着眼于典型人物的塑造。

葛朗台与夏洛克、阿巴贡、泼留希金这四个典型人物已成为世界文学长廊中四大著名的吝啬鬼形象。

B.短篇小说《项链》是英国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莫泊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与俄国作家契诃夫、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高四语文第九次周练试卷

高四语文第九次周练试卷

高四上学期语文第九次周练试题一、选择题(5×13=65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①办刊物难,办文学刊物更难,办文学批评刊物尤其之难,许多杂志起起落落,浮浮沉沉,昨日还是大红大紫,转瞬已是明日黄花....。

②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刚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③新闻媒体要宣传科学的早期教育思想,决不能不负责任地宣扬“零岁识字,三岁扫盲”,否则贻害子孙,危在旦夕....。

④荀卿目睹社会变化,认为“礼治”已然失效,应以刑、法巩固君权,他的弟子韩非,更加变本加厉....,惟刑名法术是尚。

⑤他发表言论时,滔滔不绝,又不容置喙....,谁能劝得了他?⑥他从文学爱好者成长为优秀作家,他的作品一直忠实记录着这个春秋鼎盛....时代的发展变迁,传递出昂扬向上的中国精神。

A.①③⑤B. ③④⑥C. ②④⑥D. ①③⑥2、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全都使用正确的一项是()①从产业互补到创新辐射,长株潭三地的同城化升级步伐不断加快,“超级城市”呼之欲出....。

②“只买对的,不买贵的”,火箭老总莫雷将湖人头号得分手路易斯-威廉姆斯抢到手,为虎傅翼....,使火箭距离锁定季后赛席位,只有一步之遥了。

③作为曾经的样本,港台近些年在发展上却乏善可陈....。

发展不足带来的落差感,让港台青年焦虑迷茫,甚至陷入“大陆越发展,自己越害怕”的魔咒当中。

④针对天津财经大学教授丛屹的《房产税:“朝三暮四”故事现代版》,众多论者以为,简单地将房价过高归咎于政府土地价格过高及住房建筑用地过少,非持平之论....。

⑤两会期间,不少代表指出,领导干部必须站位要高,具备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才能判断合理,决策准确,如果片面地看待问题,目无全牛....,注定是不能成为好领导的。

⑥专家指出,强烈的地震极易引发海啸,沧海横流....,巨浪奔腾,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应切实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吉林省四校联考)高二9月月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吉林省四校联考)高二9月月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凤仙花刘庆邦用凤和仙给花儿命名,真是好听。

凤为鸟中王,花有花仙子之喻,似乎就有了仙气,让人高看不已。

可惜的是,这个小地方的人都不知道凤仙花是什么,明明是凤仙花,却跟没看见花一样,被他们说成是指甲草。

没事的,不管是叫花,还是叫草,都不耽误他们对指甲草的喜爱。

因为,指甲草上面开出的花朵可以染指甲呀。

每年春夏之交,住在大杂院的大奶奶都会种上一盆子指甲草。

大奶奶用来种指甲草的东西是一只废弃的尿罐子。

罐子口的一个鼻子被碰掉了,一提一侧歪,不能再盛尿水。

尿罐子内壁结了一层厚厚的尿碱,有些难闻。

这不要紧,大奶奶正好变废物为花盆。

加上指甲草与其他草一样,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待遇,只要有土壤、水分、肥料和阳光,就可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尿碱也许正好可以化为指甲草的肥料呢。

大奶奶怕院子里那些孙女们看不到,够不着,就把花盆放在堂屋门口东侧用泥坯垒成的鸡窝顶上。

这样一来呢,指甲草刚一冒芽儿,孙女们就能看见。

等开出花来,孙女们一伸手就能摸到花朵。

明白了吧,大奶奶种指甲草不是为自己种的,是为院子里那些孙女们种的。

大奶奶说过,她一个大老婆子,脸上的皱纹一抓一大把,不抓也是一大把,还种草养花儿干什么!她每年种指甲草,还不是给小闺女们种的?小闺女们都爱美嘛,都喜欢染红指甲嘛!院子里年龄差不多大的闺女有三个,一个是大奶奶的孙女儿,名字叫梅灵;两个是二奶奶的孙女儿,姐姐叫大玉,妹妹叫二叶。

二奶奶死得早,她们都愿意跟着大奶奶玩儿,几乎把大奶奶当成了她们的亲奶奶。

刚过了二月二,大玉和二叶就在一天午饭后来到大奶奶家,问大奶奶是不是该种指甲草了。

大奶奶正坐在堂屋当门的一只小板凳上捻蚕丝。

小小的木头架子上,放有一团蚕茧煮得膨松的蚕丝,架子下面吊着一个木制的圆锥形捻锤儿,手捻捻锤儿的铁锭子,让捻锤儿旋转,就可以把蚕丝纺成丝线。

每捻好一段丝线,大奶奶就缠到捻锤儿上,再捻下一段。

大奶奶说:“花盆里的冻土还没有完全化开,等过了清明节再种指甲草也不晚。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半期(第4、6单元)试题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半期(第4、6单元)试题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半期试题第一部分听力(10分,共3个小题,其中第1、2题每题2分,第3题6分)。

第二部分语文知识积累及应用(24分,共10个小题,其中第4-12题每题2分,第13题6分)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点缀(zhuì)尸骸(hái )奖券(juàn )聆听(líng )B.愤懑(mèn )伫立(zhù)蹒跚(pán )短暂(zhàn )C.徘徊(huái )宽宥(yóu )嗥叫(háo )皱褶(zhě)D.遒劲(qíu )栖息(qī)婀娜(nuó)颔首(hán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选项是( )A.冠冕堂皇窒闷寥廓迫不急待B 残羹冷炙豁免激励贻笑大方C.像征主义献媚自栩礼尚往来D.滥竽充数磕头雅片勃然大怒6.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分别二十多年后,同学们再相聚时,我已经很难出小学时的同桌了。

②地质学家曾到天山那里的地质地貌。

③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在湿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A.辨别考察飘落B. 辨别考查滚落C.辨认考察飘落D. 辨认考查滚落7.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语文课上,王老师咬文嚼字....,引经据典,深受同学喜爱。

B.王祥同学学习上锱铢必较....,一丝不苟,令人敬佩。

C.对那些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我们深恶痛绝....,恨不能把他们全部扫地出门。

D.经过三个月的奋战,我们终于摔掉了后进的帽子,大家不禁自鸣得意....起来。

8.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句是()A.这几天跟过年一样热闹。

B.市场上蔬菜跟水果一样贵。

C.小明的脸色跟纸一样白。

D.老鼠跟猫一样大。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四川企业“走出去”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其中投向“一带一路”沿线的项目就约占40%左右。

部编高教版(2024)中职语文拓展模块上册4.1《故都的秋》 (2) 课件

部编高教版(2024)中职语文拓展模块上册4.1《故都的秋》 (2) 课件

情境任务:捕捉动情点,制作微视频。
镜头绘景
一篇好的写景抒情散文,本身就是一幅画、一首诗,那就让 我们用镜头和文字来呈现出老北京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
课文第二部分作者分别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图。 请同学们速读3-11段,完善下面表格,准备展示。 注意扣紧课文语句,抓住关键词。 限时:5分钟
郁达夫的散文如诗如画,他用漂亮精当的文字描绘了
① 从选材的角度分析“简单平凡中见秋味”。 ② 从写景手法的角度分析作者是如何写景的。
要求:限时8分钟,条理书写,准备展示。
拓展寻根
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 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 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 系特别深了。
拓展寻根
秋日凄凄。
——《诗经》
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 清、静、悲凉
文 眼
文眼就是文中画龙点睛、揭示全篇旨趣的关键性的语句。一般 是抒情议论性的句子。
文眼有时出现在篇首,那后必有照应; 有时出现在篇末,卒章显志,那前必有伏笔; 出现在篇中,那前必有伏笔后有照应。
第一段作用:结构—— 开门见山、提纲挈领 内容—— 奠定感情基调
初读文章
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 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
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作品的创作背景 也有关。“故都”二字表明描写的地点,作者用“故都”而不用北 平或北京,更带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也包含有深切的眷 恋之情。秋则是全文写作重点。
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1933年4月,他由上海迁居到杭 州。过着流连山水的隐居生活,写了不少文笔优美的山水游记和诗词, 政治上一度表现消沉。1934年8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 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郁达夫本身是浙江人,到达北平 之后,就对北平有着很深的感情,后来离开就一直对故都有着深深的眷 恋。在作者的心里,对于秋天悲凉的感受实质上是对人生的感受。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九完全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九完全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九完全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一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

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

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

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

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

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我们的朋友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颜色,感受它的那股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从此可知道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相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相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

古松的形相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

极平常的知觉都是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美也是如此。

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

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

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先说实用的态度。

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

“环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内,这些人和物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对于我不关痛痒。

我们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这就是实用的态度。

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起于经验。

小孩子初出世,第一次遇见火就伸手去捉,他烧痛了,以后他再遇见火,便认识它是什么东西,便明了它是烧痛手指的,火对于他于是有了意义。

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上学期9月份考试语文学科试卷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上学期9月份考试语文学科试卷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上学期9月份考试语文学科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21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复杂概念,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江南的地理内涵与文化意义都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

从历史上看,“江南”这个词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即地理江南、政区江南、经济江南与文化江南。

首先是地理的江南,唐代以前,古人对江南的看法基本上是地理意义上的。

先秦及秦人眼中的“江南”,主要指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即楚地(今湖南、湖北)。

汉人眼中的“江南”包括的地域更有扩大,指长江以南除四川盆地之外的广大地区,实际就是字面意义的“长江之南”。

晋室南渡以后,“江南”地理概念所指的中心,逐渐由西向东,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转移。

其次是政区的江南,从唐代开始,江南逐渐演变为一个行政区。

安史之乱之后,作为监察专区的“道”逐步实体化,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区。

宋代改道为路,设有江南东、西路。

元代之后,江南主要是作为经济区的江南。

明清之后,环太湖地区的东南区域成为备受国家倚重的经济区,所指就是“八府一州”之地,即当时最为富庶的苏南、浙西地区。

三国孙吴立国,特别是永嘉南渡之后,作为一个文化“区域”的江南渐次形成。

周振鹤在《释江南》中指出,江南具有地域、经济和文化三层内涵。

如果说地理、政区、经济的“江南”,其核心在物理空间、经济产业与政治运作体系,是对“何处是江南”的探求;那么想要理解“文化江南”,似乎更应当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

历史地理学家张伟然先生认为在唐人心目中,江南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区。

作为独特的文化区域,“江南”是“佳丽地”,是“好山水”,江南的山、水、特有的物产植被以及经济地位是形成其特有文化品格的重要因素,也是唐代人心目中这个文化区域所独有的特点。

美学研究者刘士林先生则认为“诗情”与“审美”是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

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作业:诗歌部分 第4

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作业:诗歌部分 第4

诗歌局部第四单元河床丘虹课时作业一、根底运用1.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伴随着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昌民明确表示,人社部将进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子女带薪护理”方案呼之欲出。

• ♦♦•②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做喜欢等目非将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据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③在义工联盟中,他不仅是发起人、带头者,史是义工精神的实践者、坚守者,时时处处都处心尊廖,亲力亲为。

④苹果和三星的热卖机型和价格差优势,导致市场竞争日趋剧烈,市场的再规划也迫在眉盹.• • ♦■⑤刚刚还是烈日当头,一转眼,老天爷的睑阴沉下来,狂风怒号,大街上尘土飞扬,整个城市瓦釜宙鸣,紧接假设,瓢泼大雨倾泻而下。

• • • •⑥法国今后必定公加大安保和反恐的投入,但由于经济疲软、福利水平较高,法国己经祝移见y的财政将面临更加严苛的考验。

A.⑤B.②燹C.②④⑥D.饲⑥【答案】D [①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育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

符合语境。

②妄自非弹:过分地看轻自己。

用错对象。

③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眨义。

褒贬不当。

④迫在眉睫:形容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

⑤瓦釜雷呜:比喻无才无待的人占据高位,垣耕一时.望文生义。

⑥捉襟见肘:校一下衣襟花落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瑜厥此失彼,应付不过来。

]2.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配适宜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滑、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C.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环保产业水平,省政府拟举办“牛.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环保产业博览会。

D.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 .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喘任的。

高二语文上册期中模块测试试卷9

高二语文上册期中模块测试试卷9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人:刘会审题人:徐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馥.郁fù彤.云tóng 岑.寂cén 万壑.争流hèB. 窈.窕yǎo 仰慕.mò坍.缩tān 数见不鲜.xiānC. 脊.背jǐ田畴.chóu 市侩.huì大雨滂.沱pāngD. 参与.yù城垣.huán 觊.觎jì不容置喙.huì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人大代表戴晓明告诉记者,此次实行火车票实名制后,对打击“黄牛票”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B.工业化使人的自然属性退化,人们更多的是在电视里消费灾难,因灾难而生的幻想、恨、爱,日益掩没在精心设计的宣传话语中。

C.8月24日,上海世博会韩国馆主办了主题为“相约、和谐、融洽”的韩中文化演出。

D.备受诟病的“免检牌”被摘除后,“国家免检”食品企业不仅失去了光环,而且要支付高昂的日常抽检费用。

3、下列各项中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目前,为了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危机中的下滑趋势,中央采取了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

B.新生的竹子是翠绿的,刚冒尖儿的小草是黄绿的,还有那些老树的苍绿,以及藤萝植物的嫩绿,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一山。

C.柳依依是我们的班长,深得人心,每次同学聚会,大家都热切盼望她的到来,但是近来几次,她总是姗姗来迟,可谓不速之客....。

D.群众游行队伍行进时,广场上8万名青少年不时变换出各种字样和图案,鲜艳的国旗、盛开的牡丹、江山如此多娇的巨幅国画……壮丽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公安机关表示,在国家体育总局的配合下,目前王鑫等人涉嫌利用商业贿赂操纵国内足球比赛个别场次的犯罪事实,相关涉案人员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高三语文一轮单元卷:第九单元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B卷【精品】

高三语文一轮单元卷:第九单元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B卷【精品】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语文卷(B)第九单元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4分)渐渐朱以撒空无一叶的九重葛,整个冬日在寒风中抖瑟。

近日发现有星点紫红色的叶芽从枝条的骨节探出,每一日都非常微弱地发展。

与此同时,朋友赠送的洋兰,细细地看,正在敛约着极盛时刻的嫣红,细微地走向它的反面。

这两种走向,因为太细了,往往让人浑然无觉。

正常的生长或者凋零,都是在难以分辨中进行的。

在叙述这种进展程度时,我经常运用两个字——渐渐。

一滴融入了清水的墨,坠落在白色宣纸上会有多大,效果如何,一般人是难以言说的。

有的人挥毫时左手总是攥着一团卫生纸,墨一入纸,便飞蛾扑火般地敷上去,吸干。

于是右手不断地写,左手不断地吸,一眼可见手头功夫的匮乏。

同时,左手这个寒酸的动作与优雅的右手难以匹配。

我习惯了墨汁垂落,宣纸柔软承露般地接住它的圆润,然后缓缓化开。

其向着外围扩散的模样毛茸茸的,内浓外淡,内黑外白,非人工可以合成。

搁笔后挂起,品一盅茶后再去看看,晕化恰到好处,比挥毫时刻多了一些水乡气息。

因为渐渐,才如此微妙。

深沉的夜色里,宁静中传来更夫的脚步声,还有低沉的梆声。

好像时间是由更夫带来的,由他来向梦中人传达时间的进度。

在一个缺乏钟表的年份,更夫出现,在深夜里,替人守时,使梆声飘入睡意里。

夜,在渐渐中流转。

那些赶早的人满怀感激,起身收拾行囊,穿过夜幕渐淡阗寂的街巷,悄悄地消失在远处。

不少旧日的文本都展示了这个情节,甚至由更夫把夜间许多叙事的残片缝缀起来,让深沉的夜晚有一些动感——在更夫的步履下,舒缓的、浸润的青石板路面上,共同地流露出连绵的湿意。

2020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模块考试试题9

2020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模块考试试题9

黑龙江哈九中—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题 3 分)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杨景龙综观 20 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责备,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看法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异传统。

可是,这类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故步自封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建性转变。

胡适的《试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着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认可,他的新诗“实在可是是一些洗刷过的旧诗”。

胡适以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没法完整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情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破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来仿佛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

余光中《碧潭》有句“假如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悲伤就灭顶”,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很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想,明显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矛盾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久隔断,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出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激情气概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邃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小令等;古今诗歌派别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动豪放、地区特点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悲壮、异域风光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想立意,境界创建与气氛衬着,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此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浙江专版》2021年高考语文 第9章选修IB模块总复习 新人教版2

《浙江专版》2021年高考语文 第9章选修IB模块总复习 新人教版2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 读下面两首唐诗,答复下列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杜甫湖阔兼云涌,楼孤属晚晴。

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

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1〕读这两首诗歌,很容易使我们想起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名句:,。

〔2〕“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中的“徐孺子〞和“谢宣城〞分别指的是东汉名贤和南北朝诗人。

〔3〕这两首同是写登岳阳楼之感的诗作,在艺术表现手法和诗歌意境方面均有不同。

试以第二联第三联为例作评析。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诗歌注重意境,优秀的诗歌往往是因为一字之妙而意境、诗趣全出,试分析本诗是怎样将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意融合在一起的?(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你从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 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运用“因人论世〞“缘景明情〞的方法,赏析上面这首诗中意象和意境的联系。

4.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喜外弟卢纶见宿(唐)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①。

【注】①蔡家亲:魏晋名臣羊祜是蔡邕的外孙,后人以“蔡家亲〞借指表亲。

中国古代的诗歌有一种审美取向:有的诗句纯以名词性意象拼合,让景观并列在读者眼前,由读者自行组合,如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里就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样的经典句子。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也有这样的诗句,请写出诗句,并简要评价它们的艺术效果。

青岛第十六中学20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9学段模块检测试题

青岛第十六中学20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9学段模块检测试题

山东省青岛第十六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9学段模块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mm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整体而言,网络小说的典型形态和传统通俗文学是一脉相承的。

互联网的作用体现在使小说创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新的联系,读者通过互联网推动创作者开发出更多新题材、新创作方式和新内容。

创作者们在同一平台上相互竞争,也会推动内容进化,使得内容走向“多元化”.可以说,中国网络小说在全球都是走在前列的,对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强的推动力。

互联网传播和反馈速度更快,交流更直接。

用户通过互联网贴出小说,瞬间就能到达读者手中。

作家可以快速调整内容,写作水平也会快速提高.很多小说开头很一般,甚至漏洞百出,但写了几个月之后,作品渐入佳境,让人无法割舍。

互联网对创作的提升帮助非常大。

网络文学的面貌几年就会发生一次巨大变化,不断推陈出新。

近20年来,网络文学有三个最直观的变化:一是数量更加庞大.最早的时候,论坛上前一晚所有小说的更新内容,早上起来花一两个小时就可以看完。

现在网络小说每天的更新量之大,无论你怎么翻页都翻不完。

二是从模仿到原创。

当时大部分内容,10部有9部是玄幻类作品,题材比较单一,而现在仅大类就有200多个,下面小流派更多,原创性大大提高。

三是质量大幅提高。

当时作品大多模仿痕迹很重,语言和构思也比较稚嫩。

现在很多作家文笔老练。

今天,网络小说可以说聚集了通俗文学领域的很多优秀作家作品。

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我们的网络小说已经大量进入,翻译后不存在接受障碍,国内的热门作品,在国外受欢迎程度也很高。

2024北京丰台高二(上)期末语文(教师版)

2024北京丰台高二(上)期末语文(教师版)

2024北京丰台高二(上)期末语文2024.01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小题。

材料一北京,一座拥有870年建都史的古都,是中国古迹最为密集的区域所在。

其实,北京也是4万株古树的乐园,是全世界古树最多的城市。

北京的古都光环,使人们的视线往往聚焦于红墙黄瓦的古建筑,忽略了与它们相伴而生的众多古树。

如果你留心观察,在北京名胜古迹、寺庙宫观等地,可以见到一些树上挂着红色、绿色或者白色的铭牌,那是古树的“身份证”,记录了树龄、习性、历史等信息。

从种类来说,北京市古树共分33科56属74种,数量最多的是侧柏、油松、桧柏、国槐。

知名度上,天坛公园“九龙柏”、北海公园“白袍将军”、潭柘寺“帝王银杏”等,不仅为市民耳熟能详,也令不少来京游客流连忘返。

北京古树大多是“大隐隐于市”地点缀在房前屋后,与我们生活休戚相关....。

元朝著名学者熊梦祥所著的《析津志》中提到:忽必烈兴建元大都之时,总设计师刘秉忠以丽正门外(约在如今前门箭楼位置)的一棵大树为基准,确定了北京中轴线的方位。

之后,这棵大树被称为“独树将军”,中轴线周边成为北京古树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

在卫星图视角之下,从景山到故宫,再到南端的天坛,这条线掩映在两旁绿色的海洋中。

密云新城子镇“九搂十八杈”是北京最古老的柏树,树龄超过3500年。

前不久,这棵古柏长出新叶,生机勃勃,引起广泛关注。

“九搂十八杈”一度遭遇生存危机:省级公路从树旁经过,加上不透气不透水的挡墙,使得其根系伸展不开,难以吸收足够养分。

为给古树充分的生存空间,当地不但拆了挡墙,还将影响它生长的公路“挪”远了。

如今,古树焕发新生,当地也建立起古树文化旅游线路。

在北京城市建设中,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近年来,北京打造出西城鼓楼西大街、海淀八里庄街道世纪新景园、昌平康陵等40余处古树街巷、古树社区、古树乡村。

保护一棵古树、植下一方绿地,让城市融入大自然,展现生态之美,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把握全篇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进一步加强对说明文的分析掌握。
3.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4.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教学过程(可续行)
学习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评价及技术应用
一、导入设计
1、谈苏州
学生通过幻灯片欣赏苏州的风景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的水色山光美丽怡人,自然环境赏心悦目,“人家尽枕河”,被誉为“东方威尼斯”。
语文_模块九作业_高兰秋
语文 模块九作业 高兰秋
苏州园林
作者姓名
高兰秋
学校
微山县马坡镇第一中学
学科
语文
年级/班级
八年级六班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时名称
苏州园林
上课时间
2013.11.22
学生人数
43
单元背景
单元学习概述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记录,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智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单元所选课文基本上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阅读这些课文,可以使我们接触到多种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课时设计说明
《苏州园林》是《苏州园林》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这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准确把握了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原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苏州园林闻名中外,林林总总,设计者与建筑者争奇斗巧,别出心裁,因此异彩纷呈,特色鲜明。而本文作者另辟蹊径,异中求同,牢牢把握住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这一特征,从总体上介绍,顺畅自然,通俗易懂,不仅展现了深厚纯熟的文字功力,更显示了不同凡响的思维水平。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为:抓住特征说明事物。本课的特点是抓住主要特征,按总分结构进行说明。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明确说明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让学生终身受益。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一初二年级是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而说明文所具有的科学性、条理性、逻辑性等特点,正适合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本课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四、欣赏园林
欣赏幻灯片展示。朗读课文,再一次从文字角度领略园林风采。
1、幻灯片展示:狮子林、环秀山庄、网师园、留园、拙政园、沧浪亭、藕园等图片,组织欣赏。
五、作业设计:
这节课上,我们领略了苏州园林的风采,感受到了浓厚的园林文化。苏州是美丽的,我们济源市作为新兴的旅游城市,是有着秀丽景色而又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我们生活的农村,也变的越来越美丽。请选择自己熟悉的一处地方,给大家作个介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2、和邻桌讨论,尝试划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组织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3——6段,看看苏州园林在设计上是如何体现这“四个讲究”的?
提出阅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2、和邻桌讨论,尝试划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明确:“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
组织学生讨论发言。
幻灯逐步显示,形成直观体验
引导小结文章的脉络:本文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的说明方式,属于逻辑顺序
(幻灯显示)
三、重点研读提出问题:
1、四个语段按什么顺序?这个顺序是否能调换?
2、“布局”“配合”“映衬”“层次”用得是否精准?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3——6段,看看苏州园林在设计上是如何体现这“四个讲究”的 。
课后反思
上课前我搜集了相关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上完这一课,同学们都感到很满意,既掌握了很多说明文知识,又领略了本文丰富有趣的语言。我觉得这堂课有以下优点:
1、以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生动生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这堂课目标突出,重点都放在让学生掌握这篇课文的结构,我觉得最后学生也学有所得。
3、能在分析文章结构顺序时适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里的重点词句,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讲解比较详尽、到位。
(放幻灯片:苏州风物)
2、简介作者叶圣陶,引入新课
让我们从文字入手,深入领会苏州园林的风采。
(幻灯片:园林总特
学生讨论发言
组织学生读课文,感知内容进而引导认识:正因为如此,才具有很高的地位: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除了这些整体认识,读书中还有那些收获?(这特征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准确地把握了客观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因此领会作者的整体构思和语言特色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欣赏中国园林的图画美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重难点呢?在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如看苏州园林的照片,观看有关苏州园林的电视专题片等,与课文相配合,更方便学生理解和同时教给学生理清说明顺序的方法和欣赏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方法。
4、利用多媒体配合教学,有直观的感受,更利于理解说明文的内容。课件里的图片丰富,且基本上能配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从图片中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5、板书清晰,学生便于理解本课的整体结构以及由此知道说明顺序。
点评
本课时注重了语文基本功能的落实,尤其是突出了说明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以后的说明文阅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大量的阅读。课堂教学中每一节课做好一点就可以,不一定面面俱到。
学习目标
1.积累“轩榭、败笔、邱壑、嶙峋、镂空、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3.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进而体会作者写作思路,理解文章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