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体育生在耐力训练后的疲劳及恢复——以襄阳市为例
谈高考体育生的运动性疲劳与消除
谈高考体育生的运动性疲劳与消除作者:张智明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2017年第12期【摘要】高考体育生为了在术科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长时间进行运动训练,机体不可避免地产生运动性疲劳。
训练产生的疲劳如果不能及时消除,轻则影响训练效果,重则将给机体带来损伤,所以运动性疲劳与恢复是教练员指导训练过程中面临的课题,本文就运动性疲劳的判断及消除手段通过文献资料和实践经验进行阐述。
【关键词】体育生疲劳运动性疲劳判断消除【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12-154-01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1982年在美国举行的第五届国际运动生化专题讨论会认为疲劳是:“生理过程不能继续在特定水平上进行,教育或整个机体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疲劳导致的运动能力以及身体功能的下降是暂时的经过休息是可以恢复的运动性疲劳是指人体运动到一定时候,运动能力和身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现,是一个复杂的身体变化综合反应过程。
二、运动性疲劳判断运动性疲劳是一个极复杂的生理过程,在训练中科学地判断疲劳出现及其程度,有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比如通过测定一些客观指标如生化指标能够判断一个人的疲劳状态,教练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订出合理的运动计划,为提高运动成绩提供科学依据。
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手段越来越多,如超声波心电图、阻抗血流图、脑电图、生化检验的超微量方法等等,但对于基层学校,即使是材料相对容易获取的血乳酸、血尿素,此做法同样不现实,有经验的教练员会按照训练周期、运动负荷大小、以及学生的主观感觉和外部一些特征来判断疲劳的程度。
下面列举介绍以下几种简易、实用的判定运动性疲劳的临场方法。
(一)主观感觉:学生自我感觉身体疲乏、肌肉酸痛、胸闷、精神不振、胃口不好、易出汗、呼吸和心率加快、不想训练。
这些症状就是疲劳的表现。
教练员要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主观感觉,不要担心其偷懒,一味要求学生继续训练只能加重疲劳程度,甚至带来机体损伤。
浅谈中学课余体育训练学生的运动性疲劳及恢复
课 改 前 沿
一
、
运动 性 疲 劳 及 其 相 关 因 素
血 压 降 低 , 起 不 适 反 应 。通 过 放 松 活 动 , 使 心 血 管 系 统 、 引 可
运 动 疲 劳是 指 人 体 在 运 动 过 程 中 .运 动 能 力 及 身体 功 能 能 力暂 时 下 降 的 正 常 生理 现 象 , 动 后 出现 的 正 常 疲 劳 .运
胞 的 钙 离子 减 少 以及 ATP在 骨 骼 肌 中的 再 合 成 减 弱 。 同 时 脑 部 运 动神 经及 肌 肉的 收 缩 和 放 松 能 力 受 到 限 制 。 由 于人
训 练 和 比 赛后 进 行 心理 调 整 . 调 节 大 脑 皮 质 功 能 . 可 缓 解心理压力。
2补 充 运 动 饮 料 .
体 是 一 个 复 杂 而 精 密 的 开 放 系统 ,训 练 中 的 疲 劳 是 一 种 复
杂 的 心理 和 生理 技 能 障碍 的综 合 应 用。协 同论 认 为 : 提 高 要
训 练 后 , 体 能 源 物 质 的补 充 、 复 则 是 保 证 训 练 的 物 身 恢
质 基 础 。没 有 充 分 的 物质 能 源 的恢 复 , i 就 达 不 到 理 想 的 i练 j i
() 水 浴 4温
大 强 度 训 练 后 后 进 行 温 水 洗 浴 . 促 进 新 陈 代 谢 和 血 液
件 有 关 :也 有 人 认 为疲 劳与 体 内 能量 物 质 的 消 耗 过 多 和 未 及 时 补 充 有 关 系 关 。从 疲 劳产 生 的 部 位 来 看 , 先 产 身与 大 首 脑 皮 质 的 神 经 细 胞 中 .于 是 有 人 认 为 和神 经 细 胞 中 能 量供 给 的 三 磷 酸 酰 苷 不 足 有 关 系 心 血 管 系统 的 疲 劳是 运 动 训
体育运动训练的疲劳与恢复
体育运动训练的疲劳与恢复作者:彭建波陶怡佳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年第03期为了不断提高竞争能力和运动能力,所有的运动员都选择高强度、高负荷的训练来提高成绩。
这些高强度、高负荷的训练超出人体正常的生理、心理承受能力,导致了疲劳。
因此,在日常训练中,不仅要考虑到强度和训练水平,还要注意放松训练,即运动恢复。
高强度的训练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让受训者在短时间内恢复,以提高运动能力。
人在工作或运动到一定程度时,个体的器官或系统的能力会出现暂时下降的现象,因此在艰苦的日常训练中需要严格、科学、全面地开展各方面的训练,运动后的恢复将成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体育运动疲劳的原因1. 人体机能的变化是运动疲劳的原因。
人的能力和系统功能的物理质量和他们的器官都有密切的关系。
一个器官功能下降,势必会影响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例如,长时间的肌肉活动会导致肌肉功能下降,力量、速度会自然递减,如心脏和肺功能下降,负载电阻会降低人体的自然能力、工作能力,而产生疲劳的感觉。
2. 运动疲劳的因素。
运动疲劳与精神密切相关。
人类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的命令下,神经系统能提高神经细胞的抑制作用,可引起疲劳深化。
然而,人的心理状态、人类情感的潜在因素将引起很大的关系。
当人类遇到危险或人所从事的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难时,虽然能引起兴奋的心情,但他们累了;他们虽然有很高的能力和激情,但在正常情况下能源会不断降低,储存的能量消耗和降低,能量供应不足,会降低器官的功能。
所以,工作能力下降,身体会变得疲劳。
3. 疲劳是一定程度上的正常反应。
因为运动本身是函数体暂时减少的正常生理现象,疲劳是一定程度上的正常反应。
运动训练和比赛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他们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恢复疲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变化反应过程。
二、体育运动训练的特征1. 在体育运动世界里,运动员在比赛中占主导地位。
尤其是青少年体育训练,如果不以全面身体训练为基础,也未能使自己的训练达到目的。
高中体育生运动训练中疲劳的诊断与恢复
高中体育生运动训练中疲劳的诊断与恢复李 敏 顾志强在体育训练中,体育生身上都会出现不同程度和不同部位的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是由于短时间内过度运动引起的机体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的一种生理现象。
本文主要针对运动性疲劳的诊断与恢复方法的探究,为高中体育生能够自己诊断自身是否处于疲劳期和疲劳程度提供科学依据,并引导学生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更快的从疲劳中恢复,从而恢复身体的健康状态,以便更快更好地参加运动训练。
高中体育生的训练中,学生更容易出现身体各部位不同程度的运动性疲劳。
不仅对学生今后的训练造成一定影响,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的心理上也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反应,甚至造成心理障碍,影响体育教学的进一步推进。
1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成因运动性疲劳是运动本身引起的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经过适当时间休息和调整可以恢复的生理现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身体变化综合反应过程。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疲劳是机体发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它主要是提醒人们应当降低目前的身体活动强度或者必须终止目前的身体活动。
长期性的疲劳会造成人体亚健康状态的出现,甚至造成身体机能更严重的损伤。
在高中体育训练中,体育生会连续处在高强度的训练中,肌肉和骨骼都处在超负荷的状态,从而导致肌肉组织出现损伤,促使运动性疲劳的产生。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外部原因和自身原因,外部原因即为场地设施设备、训练强度、季节气候等因素,自身原因即为心理情况、身体素质、状态等原因。
2 运动性疲劳的程度及诊断2.1运动性疲劳的程度分析运动实践中,生理指标测定,主要根据生理指标变化进行判断。
例如脉搏,其多用于测定机体对运动负荷的反映情况。
通常通过基础脉搏的测定,在清晨、清醒、空腹、安静的前提下测定脉搏30s运动前和运动后恢复脉搏的测定,并将其换算成一分钟内的脉搏次数,连测一周并绘成曲线图,若曲线保持在平稳或下降的情况,则是机能状态良好的表现,如脉搏增加12次/min以上则说明机体反应不良,是疲劳或疾病的症状表现。
浅谈体育锻炼过程中的身体疲劳与恢复
浅谈体育锻炼过程中的身体疲劳与恢复作者:郭科明来源:《新丝路杂志(下旬)》2016年第12期摘要: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新认识和定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越来越多。
进而如何科学、合理的安排工作和体育锻炼,并了解锻炼过程中身体所出现的一些自我感受现象,很有必要。
本文拟就锻炼过程中身体所出现的这些现象进行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身体锻炼;疲劳;恢复【DOI】10.19312/ki.61-1499/c.2016.12.117人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其身体活动所产生的疲劳和恢复现象是非常多样化的,它涉及诸多方面的因素,如参加体育锻炼的季节气候条件,锻炼的方式方法,活动的场地环境,活动量以及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年龄性别等。
一、身体疲劳所谓的身体疲劳就是指人体活动到一定时间点时出现身体各组织、器官甚至是使整个身体、机能工作能力暂时性的降低。
这也是人们参加体育锻炼活动过程中身体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
为什么人们在参加体育锻炼过程中会出现这种身体疲劳的现象呢,我们可以从人体运动生理学角度进行分析,不难看出,人体在锻炼活动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身体疲劳,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首先是人体神经系统方面的影响因素。
人们参加体育锻炼过程中,所产生的身体疲劳都属于人体大脑皮质的自我保护性作用,它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工作能力方面下降的一个指标,是促进大脑皮质发生保护性抑制的一种现象。
其次是人体活动过程中,能量消耗方面的影响因素。
人们参加体育锻炼活动过程中,因身体各机能组织的能源物质消耗而导致其含量的逐步降低。
第三是人体活动过程中,身体供能系统所产生的疲劳物质堆积的影响因素,如乳酸等酸性物质的堆积。
第四是人体活动过程中身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失调方面的影响因素。
人体在体育锻炼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酸性代谢产物而导致其体液的PH值下降,使体内细胞内外水分及离子的浓度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体育锻炼活动的可持续性。
总之,人们在体育锻炼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身体疲劳是人体的一种综合性的生理变化过程。
浅析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疲劳与恢复
浅析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疲劳与恢复作者:高敏尹磊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年第07期【摘要】疲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在运动训练中必然存在的,要是疲劳不太严重的情况下对技术的发挥和成绩的进步造成影响,严重的疲劳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会造成严重的损伤,所以运动训练就要和疲劳的消除联系在一起。
近年来,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得到快速的发展,人们对训练后恢复的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的提升。
要想恢复的良好,我们就要从科学的层面对运动恢复进行认识并做好科学的训练。
笔者在本文中深入的分析了运动训练的疲劳与恢复,首先对运动性疲劳的概念进行了解读,然后对恢复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以便于指导运动员更加科学的训练、技能的发挥和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运动训练;疲劳;恢复如今,运动员训练的强度在不断地增加,由比赛和运动训练带来的压力也日益加强,这就让人们越来越重视起运动性疲劳以及恢复,对运动性疲劳的基本理论进行科学的认识,并使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消除,对疲劳的消除、运动员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人们健康水平的提升具有较高的实际意义。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所谓的疲劳,是一种生理过程,主要出现在运动员训练或者比赛之中,在概念上来讲,就是进行大量的训练中或者后,让身体正常的活动机能难以承受出现的短暂性生理机能减弱的情况。
运动员要想提高成绩,势必要进行大量的训练,经过高强度的训练之后,疲劳不可避免的会产生。
二、恢复的阶段和方法(一)恢复的三个阶段恢复一共有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是立即恢复,我们也称其为现场恢复。
它存在于运动的开始阶段,和运动一同出现,也就是糖原连续转换成能量的过程。
这一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消耗,所谓的恢复也是对消耗进行的适应。
第二阶段是后续恢复,该阶段从停止运动的那一刻开始。
该阶段有显著的特点:在运动中消耗的物质及时经过恢复后能完全达到运动之前的水平,同时在一段时间之内还会比运动之前的水平要高。
恢复的第三阶段是超量恢复。
浅谈中学课余体育训练学生的运动性疲劳及恢复
浅谈中学课余体育训练学生的运动性疲劳及恢复作者:周卫民来源:《文理导航》2010年第25期一、运动性疲劳及其相关因素运动疲劳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运动能力及身体功能能力暂时下降的正常生理现象。
运动后出现的正常疲劳对身体并无损害,而且正是对身体的一种保护性信号或称保险阀。
它提示人们注意不要过度疲劳。
疲劳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体内能源物质消耗过多。
肌肉运动收缩时产生的某些代谢产物的积聚,大脑神经细胞转为抑制,体内水盐代谢紊乱及内环境稳定性失调等均可能引起疲劳的发生。
生理学家的研究认为。
运动疲劳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过程,它与人体多方面的因素及生理变化有关。
要达到恢复疲劳的目的,实现要弄清楚什么是疲劳。
疲劳作为一中自然现象,是指人在工作或运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出现的一种组织器官甚至整个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
运动训练之中、之后,运动员都会感到身体有些不适。
这也是有机体工作能力暂时下降的表现。
关于疲劳的原因,现在还没有定论。
一般认为,有机体的疲劳出现与工作或运动过程中血液酸度的增加以及人体内的不断缺氧条件有关:也有人认为疲劳与体内能量物质的消耗过多和未及时补充有关系关。
从疲劳产生的部位来看,首先产身与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中。
于是有人认为和神经细胞中能量供给的三磷酸酰苷不足有关系。
心血管系统的疲劳是运动训练时常常出现的,很多年来一直讲心血管系统的生理指标为掌握训练量与强度的一种手段。
同时,所有的疲劳都是有一些共同的症状,如肌球蛋白的ATP活性降低及骨骼肌细胞的钙离子减少以及ATP 在骨骼肌中的再合成减弱。
同时脑部运动神经及肌肉的收缩和放松能力受到限制。
由于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开放系统,训练中的疲劳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和生理技能障碍的综合应用。
协同论认为:要提高系统的功能,必须引进序参量,所谓参量就是与系统功能有相关的因素,它可以是一种或多种参量。
序参量的有序组合。
可以产生功能的协同效用。
促进系统功能的提高。
有序组合,才能有效的促进人体系统产生新的有序化结构,系统功能才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浅谈运动训练疲劳的判断和恢复 人教版
浅谈运动训练疲劳的判断和恢复廖建生运动训练是一个疲劳—恢复—再疲劳—再恢复的过程,运动员机能水平的提高是经过运动训练导致人体适度疲劳,加以合理恢复后,人体机能状态在新的水平上获得重新适应的过程,因此疲劳和恢复是运动训练不可缺少的部分。
但是,很多中学运动队在训练过程中盲目进行大负荷的训练,又不重视疲劳后的有效恢复,造成运动性疲劳,日积月累,导致运动员身心过度疲劳,厌赛厌练,训练效果适得其反。
因此,我们在训练中不仅要对过度疲劳有细致的判断,更重要的是对它要有合理、科学的恢复手段,以达到训练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过度疲劳的判断1、教育学观察法:过度疲劳的训练,运动员体力大量消耗,并在极度兴奋状态下造成心理负担过重,外在表现是面色苍白、眼神无光,技术动作变形、僵硬,不放松,注意力不集中,神经反应迟钝,失误增多,对抗能力大幅下降,容易受伤等。
2、自我感觉法:过度疲劳的训练后,运动员自我感觉较差,四肢发软、食欲下降,呼吸急促、烦躁、心悸,睡眠不好,甚至失眠。
训练中自信心不足,怕对抗,易失误,主动性差,厌练、怕练,甚至对训练极其反感等。
3、生理机能检测法:①脉搏检测:正常情况下运动员的心率是保持在一个恒定水平的。
但过度训练后运动员的心率不齐,并且持高不下,晨脉较平时安静情况多12次以上,并伴有脉纹乱等现象。
②血压检测:过度疲劳的训练后,运动员的血压不能保持在一个均衡水平,具体表现在收缩压升高不明显或不升高,舒张压升高或不变,脉压较平时降低等现象。
③汉契测试法:正常情况下,运动员呼气后憋气在60~90秒之间,而过度疲劳训练后这一时间大为缩小。
此外,还有哈佛台阶实验检测法、肌力检测法、血红蛋白检测法、尿蛋白检测法等。
由于基层条件有限,在此不一一进行详解。
二、过度疲劳的恢复1、教育学方法:教练员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深入到运动员当中去了解、分析并判断出产生过度疲劳的原因。
在训练初期对运动员的素质水平、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测和分析,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制定训练计划时,有规律的安排周期运动负荷,使负荷变化呈波浪式。
浅析青少年运动训练疲劳及恢复
浅析青少年运动训练疲劳及恢复摘要:随着社会、竞技、教育的发展,中学生逐渐成为田径运动开展最具潜力的阶段。
青少年运动员阶段训练是运动全过程训练的初步阶段。
如何打好这个基础是逐步实现整个竞技系统最高成绩目标的重要环节。
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是田径成才的基础阶段,而优秀的运动员的成长离不开科学的训练方法。
然而,中学田径运动训练采用成人化训练方法和手段是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因此过大,过重的训练易造成青少年肌体的疲劳,久而久之,导致运动损伤,甚至葬送青少年的运动前程,本文就对青少年运动员日常训练的来进行分析,来帮助青少年运动员了解运动疲劳的产生以及恢复进而尽量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关键词:中学生运动员运动疲劳运动训练1、运动疲劳1.1什么是运动疲劳运动员来说,参加训练或比赛是常有的事。
当训练和比赛负荷超过于机体承受的能力,而产生的暂时的生理机能减退现象,是运动员为了提高运动成绩而进行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所引起的机体机能的变化。
这就是经常所说的运动性疲劳。
1.2运动疲劳分类“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疲劳是检查训练效果的一个标志。
”所以产生疲劳是训练的正常反应。
疲劳大体分肌肉疲劳、内脏疲劳、神经疲劳。
疲劳的程度一般可以通过运动者的自我感觉和某些外部表现来判断。
2.运动疲劳恢复方法产生疲劳后,一般来说,轻度疲劳,身体会迅速恢复;中度疲劳则需要较好地调整和休息;重度疲劳要想尽快使身体的各项生理指标恢复到原水平或要做到超量恢复。
因此,作为一名运动员应时刻的清楚自己身体训练的情况,是否产生肌肉疲劳,自己是否能够得到恢复。
对运动员来讲,疲劳在很大程度上和心理因素有关。
为此,要根据具体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各种不同的恢复手段,以加速恢复过程,恢复方法是多方面的。
现把我结合理论学习。
在实践中得到的一点体会,简述如下:2.1 科学地安排大小训练周期,负荷的变化,广泛地运用各种训练手段、训练条件、器材和场地。
建立运动员正确的生活节奏和训练节奏,合理安排完整的生活制度,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方法。
试分析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疲劳和恢复
试分析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疲劳和恢复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现代运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的机会。
而运动训练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运动训练和竞赛的负荷也变得更大,所以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和注重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疲劳和恢复。
本文主要通过对运动训练过程中出现疲劳现象进行讨论,从而找出能够对疲劳进行有效恢复的方法。
标签:运动训练恢复疲劳一、运动训练疲劳的阐述1.运动性疲劳的概念疲劳就是超过正常活动机能而导致的暂时性生理机能减退现象,它是运动员在训练或者比赛后出现的一种自然生理过程。
疲劳是在高强度和大运动负荷训练后,出现的一种身体机能变化。
2.运动性疲劳形成机制的介绍根据专家研究可知,机体内能量物质的消耗过多以及补充不及时是导致疲劳出现的主要原因。
而也有人认为运动过程中血液酸度的增加和缺氧是导致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
究其本质而言,疲劳最开始是产生在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中,所以疲劳的产生也可能和三磷酸腺苷不足有关。
在运动训练中,心血管系统疲劳是最常见的,而心血管系统的生理指标也一直是掌握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有效方式。
3.运动性疲劳的分类根据疲劳的性质,可以将其分成脑力疲劳和生理疲劳。
脑力疲劳也被称为智力性疲劳、单调性疲劳和情绪性疲劳,而生理疲劳则主要指运动疲劳。
另外也可以根据机体对不同频率电刺激的应答,将疲劳分成外周疲劳和中枢疲劳。
二、运动训练过程中的恢复阶段分析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恢复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首先是即时恢复,也就是现场恢复。
即时恢复和运动过程中的消耗是相伴的,就是不断将间接能源转化成直接能源的过程。
在即时恢复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能更好的去和消耗相适应。
其次就是后续恢复,是在运动训练停止后进行的恢复,在后续恢复的过程中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超量恢复,通过相关的实践可知,并不是在所有的运动训练后都会出现超量恢复,只有在大运动量后才能会出现超量恢复的情况。
只有以超量恢复为基础,才能在下一次的运动中提高运动量。
高中体育生运动性疲劳诊断恢复
高中体育生运动性疲劳的诊断与恢复摘要本文研究的是高中体育生运动型疲劳的诊断与恢复,通过准确有效的诊断,运用积极的恢复手段、和理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可以恢复疲劳,保证正常的训练过程。
关键词体育生运动疲劳恢复一、运动性疲劳运动性在高中体育生的训练中是常有的事,当训练负荷超过机体的承受能力,而产生的暂时的生理机能减退现象,是运动员为了提高运动成绩而进行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所引起的肌体机能的变化,这就是经常所说的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在人体中可分为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疲劳具有不同表现形式。
二、运动性疲劳的诊断方法(一)主观感受。
在运动性疲劳时,运动员普遍有四肢乏力、肌肉酸痛、极想停止运动,部分人伴有口渴心慌、气急、胸闷和虚脱的感觉等症状。
主观感受较简单,易于掌握,适用于定性判断,但易受到运动员主观意志等的影响。
(二)客观检查。
客观检查有的简单,有的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方法。
在运动中,肌肉的需氧量增多,机体的呼吸、循环和神经等系统的功能自然加强,但这些功能的增强也要消耗能量,消耗达到限量时,这些功能便会下降,使运动中的动作技术质量下降,速度、力量、柔韧、反应和灵巧性降低。
在运动中,还可以根据运动员的表情、脸色、出汗等来判断疲劳及其程度,在大运动量训练期间,体重的变化也是疲劳特别是过度疲劳的监督指标。
肺活量心率等也是判断运动疲劳的手段,如:可连续测定5次肺活量,每次测定间隔30s,疲劳时肺活量逐次下降。
①基础心率:反映机体最基本的机能状况,机能正常时基础心率相对稳定,如果大运动负荷训练的基础心率较平时增加10次/min以上,则认为有疲劳现象,如连续几天持续增加则表明疲劳累积,应调整运动负荷。
②运动中心率:一般用运动后即刻心率来代替,按照训练——适应理论,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完成同样运动负荷时,心率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如增加则表示身体机能状态不佳。
③运动后心率恢复:如运动后心率恢复到以前的状态的时间延长则可视为疲劳。
浅析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疲劳与恢复
浅析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疲劳与恢复作者:张琼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第08期摘要:运动训练过程中产生的疲劳是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如果疲劳得不到及时的缓解和恢复,很可能对运动员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研究和分析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疲劳与恢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文通过分析运动训练中疲劳的表现与判断,研究疲劳状态的缓解与恢复,有利于运动员训练效率的提高和运动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运动训练疲劳恢复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3(b)-0033-02运动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而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难免会进行高难度、大负荷的项目和训练,长此以往,对于运动员来说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会感到一定程度的疲劳,随之表现出肌肉的能量供应慢于能量的消耗,导致运动水平下降,甚至运动员会出现烦躁不安、对自己失去信心等消极的心理状态。
因此,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同时掌握好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之间的临界点,最大程度地缓解运动员身体和心理上的疲劳与不安,使得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尽快恢复正常状态是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1 运动员疲劳的判断由于运动项目的多种多样,产生疲劳的原因也有很多种,所以疲劳的准确判断对于疲劳的恢复至关重要。
1.1 自我感觉法自我感觉法主要是运动员运用身体的自我感觉能力、疲劳自觉症状测定表、时间再生法等。
1.2 生理指标测定法生理指标测定方法主要包括:骨骼肌系统疲劳测定。
主要测定肌肉的力量、肌肉的硬度、肌围、肌电图等。
感觉与神经系统疲劳测定,主要是测定皮肤空间阈、闪光频度融合、脑电图、反应时等。
心血管系统疲劳测定,主要是测定运动员的心率、血压体位反射和心电图等。
物质能量代谢指标测定:物质能量代谢指标主要包括血乳酸、血尿素、血氨、尿蛋白以及尿胆原等。
机体运动时,最大乳酸值下降,相同负荷下血乳酸升高表明机体疲劳;运动次日早晨,如果血尿素超过8.0 mmol/L,表明机体疲劳;高水平运动员血氨变化程度较低,如果在运动后血氨含量高,表明机体疲劳;大运动量后,次日清晨尿蛋白含量高,机体疲劳可能比较严重;运动后2~3 d尿蛋白高于2 mg,表明机体疲劳。
浅谈训练后的放松和消除疲劳的方法
浅谈训练后的放松和消除疲劳的方法作者:刘雁冰来源:《教育研究与实践》2009年第08期作为一名从运动赛场走上教育岗位的工作者,我深深体会到在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同时,训练恢复是运动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高强度、大运动量的体育训练后所带来的疲劳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日积月累会影响运动员成绩的进一步提高,也就是当成绩达到一个高度后会停滞不前,即我们俗话说的一个“坎儿”。
只有采用良好的消除疲劳的方法,才能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
如何才能使运动员的疲劳更快地消除呢?训练中掌握好关键性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
练到什么时候该“歇”,疲劳如果对机体达不到必要的深度就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只有准确的把握,才能事半功倍。
作为教练员要从实践中体会和观察来判断运动员疲劳的程度,一般要采用望、问、测等几种可行的方法。
①望:即观察,在一个单元组合的训练中,出现脸色苍白、精神不集中、反应迟钝、动作无力或变形等可判定疲劳达到了一定的程度:②问:及时和运动员进行交流,了解一个单元或一节课下来后身体出现的生理变化来判断身体所受的负荷程度,以便在消除疲劳后安排下次量的密度,使机体在下次的训练中达到更高的适应水平。
③测:即从生理和心理测试,利用现有的仪器来测量呼吸肌的耐力、血压和脉搏的次数、肌张力等来测定疲劳的程度。
用心理学的方法如RPE自我疲劳感觉表等。
在近几年的运动训练实践中,我们常采用如下方法:一、静力性拉伸放松法静力性拉伸放松是由静止开始,缓慢地将所要放松身体部位的肌肉韧带拉长。
达到一定程度后静止不动,并保持此拉长状态一段时间。
在长跑训练结束后,让运动员进行拉伸练习,这样就可以使运动员的僵硬疲劳的肌肉得以放松,促进血液循环,并调节紧张的心理。
对长跑运动员来说,做拉伸放松练习,主要包括肩、臂、背、椎、腰、膝、踝等部位的肌肉和韧带的拉长伸展,重点拉伸放松腰大肌、大腿前后群、内外侧肌肉和小腿肌肉等。
二、常规按摩放松法首先,让运动员俯卧在垫子上,全身放松,调节呼吸,排除杂念,使全身得到放松。
浅谈青少年中长跑训练后疲劳的消除
浅谈青少年中长跑训练后疲劳的消除泾川一中卢佩锋随着学校竞技运动水平的发展,科学而又及时的消除中长跑项目中运动员的疲劳,使肌体尽快恢复,便成为教练员关注的焦点。
对青少年中长跑项目剧烈运动后,疲劳的消除,我采用从肌体的恢复、心理调适、膳食结构等方面消除的方法来提高运动成绩。
一、训练课上的恢复高强度训练后,在课上做一些强度较小的整理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整理活动通常做一些肌肉放松、抖动、伸展和拉伸为主,时间一般为10—15min为宜。
实验证明,做整理活动可加快乳酸的消除,乳酸消除的半时反应仅为llmin,即llmin乳酸就可消除一半。
而不做整理运动,完全休息时乳酸消除的半时反应需要25min。
可见运用整理活动进行恢复是肌肉静止时恢复速度的两倍。
二、肌肉系统的恢复训练后对青少年肌肉系统的恢复常采用这些手段:(1)温水浴。
温水刺激,可以放松肌肉,按抚神经。
温水浴的水温以40°~44°为最适宜,淋浴时间一般为10~15min,最长也不超过20min,每天不要超过两次。
(2)推拿按摩。
它是通过身体各种信息反馈,来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实际上可概括为信息自控与反馈系统。
从中医的理论来说,按摩具有调理阴阳、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通利关节等作用。
用现代医学来解释,具有调理气血、胃肠的功能和增加抗病能力以及促进血液循环。
中长跑训练下肢承受的负荷大,肌肉疲劳出现的早。
训练后对下肢肌肉的疲劳恢复更为重要。
起初可用足踩背部肌肉群和体积较大的下肢与臀部肌肉群。
然后再针对下肢重点穴位进行有目的的按摩、推拿,尤其更应该加强和重视是对足部的按摩。
三、心血管系统的恢复中长跑训练对心肺功能要求很高,青少年的心血管系统正处于发育之中,许多功能不及成人,因此训练后,对其恢复是非常重要的。
经常采用(1)负氧离子。
这种方法是用负氧离子发生器进行恢复,在室内通过负氧离子发生器生成大量负氧离子,人体吸入呼吸道后,通过神经反射,体液机制对机体产生影响。
浅谈运动训练过程中的恢复和疲劳问题
、
运 动 性 疲 劳 的 基 本 概 念
所谓 的运 动性疲劳主要是指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后 出现的一种体 能下 降的自 然 生理 现象。运动性疲劳单就作为一个基本概 念 ,也可 以说 是超 过人们平 均或正常的运动技能而引起 的暂时性生理 机能变化 的过程。在 运动过程 中 ,运动员为 了实现某个 目标 ,例如提高成绩 , 提升技能等 ,而 从而不可避免的出现身体机能下降的结果 。 二 、运动性疲劳的主要分类 般 况下 ,根据运动性疲劳的性质 ,可 以将其分 为两大类 型。一种 是脑力疲 劳 ,又称为单调性疲劳 、智力性疲劳 以及情绪 性疲劳 。而另一 种是生理疲 劳 ,又称为运动疲劳 。如果根据人体对 不同频率 电刺激 的应 答 ,又可 以把 运动性疲劳分为外周疲劳和 中枢疲劳 。 三 、产 生运动性疲劳的机制 在上个世 纪八十年代末 ,就 已经 出了几种关 于产生 运动性疲 劳的经 典假说 ,主要有 保护性抑制学说 、堵塞学说 、离子代谢 紊乱学说 、突变 学说 、分 析生 物学机制 、“ 耗竭”学 说 以及 自由基 致损伤 学说 等。从 中 不难发现产 生运动性 疲劳的机制不仅多 ,而且还很非 常复杂 。不 同的运 动项 目、运 动强度以及运动方法都会对运动性疲劳 的产 生机制带来 不 同 的影 响。同样 的运动项 目产生运动性疲劳 的机制 ,可以用不 同的学说进 行说 明 ,但是 可能只有某个学说的机制才是非 常重 要的。例如 运动项 目 的长跑运 动 , 很 多学说都会对其产 生机制有所 反应 ,但 是其 中 “ 耗竭 ” 学说是最 重要 的 ,也是最广泛 的。 四 、运动过程中不 同阶段的恢复方法
( 一)运动过程 中的恢复阶段 运动 过程 中的恢 复阶段从总体上来说 ,可以分 成三个 阶段 。第一个 阶段是及 时恢 复阶段 ,又称之为现场恢复 。及 时恢 复是 与运动 过程 中的
浅谈体育活动的疲劳、恢复与健康问题
, ,
负荷
及 时 消 除疲 劳 人 体健 康
。
实 现 恢复 和超 量恢复
,
,
促进
只 有 当采用 与本 人机 体 相 适
,
使 之 产 生 一 定 的疲劳 感
, 。
才能 收
从 供能 系 统 这 个 角 度 来看
恢复 贯穿 在
,
到 锻炼 身 体 的 效 果
进 身 心 健康 的 目 的 内
没 有 恢 复 和超 量 恢复 也 就 没 有 锻炼 由于机 体 受
,
更谈不
众 所周 知
当人体 活 动时
、
上 提 高身体 健康 水 平 了 一 书所述 环节 提高
,
正 如 ( 运动 训 练学》
到 一 定 运 动 负荷 合成
。 ,
一 定 时 间 的刺 激
引起了
。
:
“
负荷只 是 训练全 过程 中 的一个
, 、
本 文仅 就
源 物 质 恢复 到 原 有 的 水 平或 超 过 原有 的 水 平
。
恢 复 与健康方 面 的问 题 谈一 点
。 。
如 果 让 没 有恢 复 的机 体继续 重复 负 荷
, ,
,
将
跟 大家 一 起 讨 论
, ,
会 使 人体 的 机 能 下 降
,
。
直 接影 响着每 一个 练 同 时也增 加 了
人 们 对 体育 活 动 的 需 求 则 更 加
,
机 体 出现 疲 劳 是 必
,
养身 之 道 的 研 究
。
也 随之 受到 国 内外
,
但 益 不 是 说 疲劳 程 度 愈 大 愈 好
浅谈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后的恢复与调整
浅谈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后的恢复与调整作者:郎晓璐来源:《读与写·中旬刊》2018年第01期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200-01对体育生训练采用科学性,多变性的训练,其中包括耐力,速度,力量(绝对力量,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爆发力,灵活性,柔韧性等等的一些综合素质训练。
在大强度和大运动量负荷后,学生会出现身体不适,这就需要恢复与调整。
疲劳与恢复是运动实践中对立统一的整体,运动能力的提高是在恢复中得以体现。
运动引起疲劳,随运动后的休息期就是身体的恢复过程,运动性疲劳的特点和运动项目及运动负荷等因素有关,运动引起疲劳导致机能水平的下降,而经过运动后的恢复过程才能使机能得以恢复或出现超量恢复。
没有恢复就不能继续进行高效率的训练,因此,在训练计划中只有作好疲劳的测定和恢复的安排,才能高质量地完成训练计划。
1.疲劳的定义疲劳的定义很多,从1915 年莫桑 Mosso 提出的"疲劳是细胞内化学变化衍生物导致的一种中毒现象,"到1982 年埃德华特 Edwardo 提出"疲劳是丧失保持所需或期望的输出功率。
"1982 年的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将疲劳定义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这一定义的特点是:①把疲劳时体内组织和器官的机能水平和运动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和疲劳程度;②有助于选择客观指标评定疲劳如心率、血乳酸、最大摄氧量和输出功率等。
2.运动性疲劳的分类运动性疲劳按疲劳的部位可分为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躯体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的下降;心理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行为的改变。
临床上根据疲劳的程度将疲劳分为:(1)轻度疲劳;(2)中度疲劳;(3)重度疲劳。
3.运动性疲劳的诊断运动性疲劳的诊断是由医务工作者、科研人员、教练员和运动员共同完成的,是训练计划的组成部分。
试述耐力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消除与恢复
试述耐力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消除与恢复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强度越来越大,大运动量训练后运动员出现各种疲劳现象,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运动性疲劳是体育界永恒的话题。
耐力运动项目的能量代谢的特点是有氧代谢,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糖元的有氧氧化,是慢性疲劳,疲劳的特点是产生慢,消退也慢。
本文拟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理学机制、分类、判断及消除手段进行综述,以期为运动性疲劳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耐力项目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耐力性运动有田径中的长跑、马拉松跑、长距离游泳、长距离骑自行车、长距离滑雪、篮球和足球等项目的长时间运动。
人体在参加这些耐力性运动时,能量代谢的特点是有氧代谢,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糖元的有氧氧化。
实验证明,体内肌糖元贮备量与耐力活动能力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因此,参加耐力性锻炼时,食物中应含有充分的糖,以保证体内有充足的糖元储备。
另外,耐力性运动对人体的呼吸和循环等机能能力要求很高,血红蛋白对于运输氧有其特殊的功能。
耐力项目运动是时间长,消耗的能量物质多,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导致疲劳的化学物质,例如,大脑中暑神经的多巴胺等,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剂。
二、运动性疲劳的机理运动性疲劳是人体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生理现象,它是一种潜在的信号,或者说是一种保持健康的保险阀。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运动医学界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目前对引起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较多,按照发生的部位可以分为:中枢性疲劳和外周性疲劳。
(一)中枢性疲劳运动性疲劳是一种机体自我保护的生理现象,表现为机体工作能力暂时性降低后,经过适当恢复期可以自我恢复。
运动性疲劳是中枢系统保护性抑制的结果。
大脑中的抑制性物质如r-氨基丁酸含量增加,使大脑的兴奋性降低。
研究还发现,运动时脑中氨含量也增加,脑氨增加可引起许多酶活性下降,atp再合成速率下降,从中出现各种疲劳症状,如思维和意识变异,肌肉无力,呼吸急促等,从而引发各种疲劳症状。
浅谈中长跑业余训练疲劳的成因与恢复
浅谈中长跑业余训练疲劳的成因与恢复发表时间:2011-05-25T14:48:16.730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韩文涛[导读] 恢复是训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运动后的恢复与训练中的运动负荷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韩文涛(彭阳县教育体育局,宁夏固原756500)恢复是训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运动后的恢复与训练中的运动负荷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没有负荷就没有疲劳,没有疲劳就没有超量恢复,没有超量恢复也就没有提高。
随着体育运动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给青少年运动员业余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动员不仅要承载更大的运动负荷,而且对训练后的恢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练员在制定和实施训练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训练中可能出现的疲劳成因,采取相应措施,重视恢复手段的合理运用。
一、中长跑训练疲劳产生的原因1.肌肉疲劳成因分析青少年肌肉发育的特点是肌纤维较细、水分较多、蛋白质较少、肌肉的横断面积较小,收缩的有效成分少。
因此,肌肉收缩的力量和耐力较弱,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较差,容易疲劳。
在极量和近极量有氧强度训练时,产生疲劳的主要原因是供氧能力的限制,造成工作肌供氧不足与乳酸滞留。
在亚极量有氧练习时引起疲劳的主要原因是肌糖元和肝糖元的消耗。
当激烈运动时,ATP、CP被大量消耗时,肌糖元便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为乳酸参与供能,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糖元大量消耗,运动能力下降。
肌肉中的乳酸是糖元无氧代谢的产物,在肌肉中浓度可增加30 倍,形成乳酸堆积,使肌肉渗透压增加,增加了肌肉总的含水量,是肌肉变的僵硬,伸展性和弹性下降,肌肉力量减弱。
同时,由于水分向肌纤维内渗透使肌肉膨胀,物理性压迫了肌肉的疼觉神经,产生了肌肉酸痛。
严重时,可导致肌肉出现痉挛。
2.神经疲劳成因分析中长跑运动员在进行一个阶段大负荷训练后,神经系统会出现疲劳。
这种疲劳比较隐蔽、深沉、不易较快地发现。
当人体疲劳时,大脑皮质兴奋性降低,抑制过程加深。
当肌肉运动加强时,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消耗也加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前言1.1、研究背景从2016年起,每年参加体育高考的学生有30余万,且人数在不断地增多。
文中所指的高中体育生是指将面临高考的高中生,且没有其他体育特长的情况下,经过短时间高强度的训练来参加体育高考的一类学生。
高中体育生的耐力成绩的提高需要大量的高强度的专门的耐力训练,高强度的训练负荷也就加剧了训练对象的疲劳,对于高中生来讲,正值青春期,这种疲劳的程度也就相应会加深。
如果这种疲劳不进行及时的恢复,将会直接影响到耐力训练的效果,也影响到下一阶段的训练进度。
1.2、研究目的及意义疲劳恢复之所以是体育运动训练的重中之重,是因为在传统体育运动的训练中,没有针对性的放松造成学生运动性疲劳,不光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甚至会出现损伤。
所以,师生要更加关注耐力训练之后的疲劳程度,并掌握科学的恢复方法,从而保证高中体育生在高强度的训练之后,能够运用科学的手段来减缓疲劳的深度,从而缩短疲劳恢复这一过程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成绩迅速进步。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产生机制分析2.1、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的研究的方向不再单从三大能源供应系统进行,而是向多因素的、综合性的方向发展,由细胞、亚细胞到生物离子、分子,机体在耐力训练中不断在跟变速作斗争,ATP-CP 系统发挥主要作用,乳酸能系统主要在后续起配合作用。
近几年来,人们已经很明确的知道了运动性疲劳的相关概念,其解释是运动产生的疲劳一般是由细胞引起的。
国内的学者研究发现,运动员个体运动状态与身体的各个器官之间的相互协调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经常锻炼身体可以提高各个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的程度,身体素质的下降到恢复也就意味着身体的素质在不断提升。
高强度训练不可避免的将会造成肌肉的疲劳,活跃性和弹性降低,同时也会出现一些不好的影响。
因为运动的强度、时间、不同方式的不一样,也就直接影响到疲劳机制的产生于不同方面,国内外对疲劳的产生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学说:2.2、疲劳产生的主要机制(1)衰竭学说。
衰竭学说,疲劳产生的原因是体内的能源物质的被消耗殆尽引起的。
长时间的运动以后,肌肉就会出现疲劳感,血糖浓度降低,训练结束后采用一些方法补充糖分后,工作能力会适当有所提升。
力竭训练后检验发现很明显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含量显著下降,这就意味着疲劳和糖的消耗密切相关。
补充一定的富含优质蛋白的食品,可以有效提高体育生的运动潜能、推迟疲劳的发生时间,同时也可以有效促进肌肉里已经产生的疲劳的恢复,但是衰竭学说也不能包含全面,还有解释不到的,因此就产生了下面关于疲劳原因的相关学说。
(2)堵塞学说。
堵塞学说认为疲劳的产生是因为乳酸等一些代谢物质在肌肉中堆积过多,造成肌肉本身的工作能力不及原先水平。
剧烈运动中,肌肉中的糖进行无氧酵解,产生大量乳酸,肌肉的酸痛感尤其明显,有一部分体质较差的人出现局部的肌肉痉挛。
长时间训练的过程中,循环的血液中的氨的含量会提高,氨的特性是易透过血脑屏障,结果就会导致脑室内外的氨聚集在一起,对神经传递、脑代谢及循环有着很大的损害。
(3)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内环境稳定性学说认为,疲劳的产生原因是因为血液中的酸碱值的下降、水盐的电解质浓度以及血液的渗透压改变等一些因素造成的。
3、研究结果与分析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深入了解襄阳市高中体训队在进行大强度耐力训练之后的疲劳状况,以下是对其耐力训练疲劳产生原因的分析:3.1、训练时间和训练周期不合理调查结果显示,有71.67%的学生训练的时间集中在下午五点以后,为了尽可能地不耽误文化课学习时间,只有不断压缩学生的休息时间,在学生晚餐的时间进行训练,研究表明,耐力训练的最佳时间段是早晨的日出后至早餐前,上午的早餐后的2小时,下午是在的午餐后至晚餐前,以及晚餐后2小时至日落前。
根据人体的生物钟调节原理在训练耐力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靠近这几个时间段,这样既可以迅速提高成绩,也是减少肌肉疲劳,避免出现不可逆的运动损伤的重要方法。
3.2、对整理活动积极性恢复的忽视在高强度的耐力训练之后,适宜的整理活动可以降低心脏的负荷,缓解肌肉紧张和肌肉酸痛,达到放松的目的。
调查结果有53.33%的在耐力训练之后不是很重视整理活动的积极性恢复,浅谈高中体育生在耐力训练后的疲劳及恢复———以襄阳市为例□谭牮牮(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西桂林541000)摘要:运动性疲劳是机体在运动过程中体内所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肌肉运动能力下降是运动性疲劳的本质特性和基本标志。
通过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体育高考生耐力训练疲劳的原因,根据原因提出相应恢复手段,为体育高考生和教练员提供了科学的恢复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体育训练肌肉疲劳襄阳市中图分类号:G8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02-(2019)-05-215-2-LXY运动科学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年05月上SPORTS SCIENCE21516.67%没有放松环节。
在大强度的耐力训练之后,突然停下来既不符合运动规律,也会给人体的心脏带来极大的负荷,必须引起教练员和体育考生的重视。
3.3、不注重营养膳食高中体育生的膳食营养是一个大问题,而且调查结果发现学校注意给体育考生专门做营养餐的仅有6.67%,能够正常用餐的15%,45%的学生也就是大部分的都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仓促应付,训练后吃冷菜冷饭的占33.33%。
这种膳食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是远远不够的,加上大强度的训练,会更加重身体的负担,疲劳加剧。
3.4、睡眠状况堪忧正常的睡眠时间为8-10小时,考虑到高中生的学习时间紧张,相对的睡眠时间也就会压缩,但是对于体育生来说,除了日常的文化课学习之外,还有着繁重的训练任务,可想而知,人的机体是多么的疲劳。
高中体训生只有5-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没有充足的良好睡眠。
机体调节生理功能下降,维持神经系统的平衡失调,就会影响学生的正常训练和运动成绩的进一步提高。
4、高中体育生训练疲劳恢复的手段4.1、科学训练恢复科学的训练方式和恢复手段相结合才能够更有效率的提高运动成绩,也不至于造成对身体不可逆的伤害。
应该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计划也要因时而变,不能死板的按照计划进行训练,根据学生情况灵活调整,随时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适时调整计划。
4.2、整理活动恢复人在剧烈运动后,呼吸和脉搏的频率都会高于安静时的状态,内脏器官的工作量也会比安静时大,因此耗氧量较大,相应的需氧量也会增大,如果不做整理活动让身体慢慢恢复到平静时的状态而是突然静止,就会直接影响到氧气的补充,静脉回心血量会减少,血压也会下降。
所以在耐力训练之后应做些大步跑、伸展运动、走、做一些拉伸动作的整理活动,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促进肌肉中血流畅通,以利于偿还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清除一些代谢废物,从而减轻肌肉酸痛和消除疲劳,让机体尽快恢复运动能力。
4.3、按摩手段恢复在大强度的训练之后,经过整理活动之后,可以直接在操场的草坪上进行,同学直接两两一组,大块肌肉的放松可以直接用脚踩即可,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放松按摩的时候不要猛发力,而是要力度深透持久,小块肌肉可以直接用手揉捏即可,注意背部肌肉应该从上往下,四肢从下往上回心方向就好,也可以自己点按脚底的涌泉穴,具有很好的缓解疲劳的效果。
4.4、营养膳食恢复长时间剧烈地运动会使体内产热功能活跃,体内热量增加。
排汗增多会散去过多热量而造成细胞内外水分大量流失,血液浓度升高的运动性脱水。
人体汗液中95%以上为水,其余为钾、钠、钙、镁等无机盐。
因此,耐力训练中应及时补充水分,以确保人体内体液循环、电解质代谢平衡。
同时补充水分还可将细胞内代谢堆积物排出体外,提升细胞活力。
运动中建议饮用含糖量在5%以下(含有微量钾、钙、钠等无机盐)的弱碱性饮料。
口感一般以甜为主,温度控制下在15℃-20℃饮用效果最佳。
4.5、充足睡眠恢复睡眠是人体最好的休息,在睡觉的时候人的各种器官的细胞都在休息,减缓运转速度进行修复和更新。
每天保证8-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是训练和消除疲劳有效方法。
但是对于高中体育生来说是几乎不可能的,那么高中体育生就寝时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就寝前有一个平稳的精神状态,绝对不可以再去操场跑步或其他的锻炼;第二,心态平稳,不受外界影响;第三,宿舍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畅;第四,就寝前可以通过泡脚,有助于让整个身体里的血液上下循环一次,带走一天的疲倦,迅速入睡。
第五,临睡前,不要喝浓茶等一些刺激性的饮料,避免刺激神经系统,也不用大量饮水,水分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起夜频繁,直接影响睡眠质量。
第六,睡前2小时,不应该进食,晚餐不宜过饱,避免胃酸分泌给肠胃带来负担。
4.6、水疗法恢复温水浴是一种最简单、最易行的消除疲劳的途径。
训练结束以后,教练应要求学生回宿舍后用温水洗澡,热敷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可放松肌肉。
对神经有一定的安抚作用,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放松作用。
但要注意入浴时间不易过长,水温不易过高。
因此,学生就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适当的反映,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水是有浮力的,这种浮力会让人的身体变轻,也可以对肌肉紧张的紧张程度的缓解有一定的作用。
因此,温水沐浴对耐力训练之后产生的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是特别有效的,而且这个方法的可行性很高。
4.7、心理疗法恢复冥想训练法,一般有三个阶段:身体及身心的放松、调整呼吸、注意力集中。
整个过程主要是通过语言引导训练者的心理活动来调节大脑皮层的中枢神经系统,促使训练者放松心情,是消除机体神经疲劳的一种很常见的方法。
音乐调节法。
音乐调节法是属于生理学与心理学上的双重效应,它不同于冥想训练法注重的是心灵,是通过音乐它本身所特有的节奏感、韵律感以及音色等的平衡作用,让听乐曲的人产生一种身心愉快的情感体验,慢慢有一个平静地心境来达到放松的目的。
4.8、冰水浴法恢复冰水浴疗法主要是针对腿部肌肉疲劳的消除,其科学原理是当训练者训练或竞赛结束以后,把双腿浸到冰水之中,当训练者腿部的血管接触到冷水之后会进行收缩,肌肉的收缩会促进腿部内的血管中的乳酸以及其他代谢废物的排出,从而让腿部的肌肉产生活性。
5、结束语高中体育生在耐力训练中,由于训练时间过长、强度过大、学生的身体机能产生各种不适反应,心理压力过重导致的亚健康状态。
它最大的隐患是引起体育高考生对耐力训练的恐惧,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
进行耐力训练后疲劳的恢复就显得尤其重要,师生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
以上阐述的各种方法手段,为广大师生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1]张惠.冥想训练对游泳运动员疲劳恢复效果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2]施艳.音乐治疗对耐力训练中运动性疲劳的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北京体育大学.2018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科技创新与运动生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北京体育大学: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教研室,2018:2.[3]杨晓辉.冰水浴与螺旋振动按摩消除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功效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4]马如,王鹏.400米障碍训练中如何提高学员有氧耐力[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