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网络意见代表人士的引导和培养机制研究
正能量“网络舆论领袖”培养与网络舆情引导研究
第2期2018年4月No.2 April,2018“网红”是指在现实生活或者和网络有关的生活中因为某些事件或者某些行为而引起了网民的注意从而大规模走红的人。
“网红”不仅仅局限于蘑菇街等平台的美妆达人、街拍达人,也不仅仅局限于美拍、快手等平台的短视频达人,更有小道消息、石榴婆等拥有十分忠实的粉丝的“自媒体”,也有具有十分鲜明的人格特点的微博大V “网红”任志强。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敢于在互联网上发表对于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这种网络舆论叫作网络舆情,成熟的网络环境是网络舆情发生的必要条件,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社会事件是网络舆情发生的关键,而群众借助网络发表的对于社会实践的看法是网络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
1 “网红”与网络舆情引导在正能量传播中的作用1.1 “网红”与网络舆情引导的特点1.1.1 自由性如今,互联网已经家喻户晓,它不但拓展了公众的公共空间,为所有人提供了发表意见和讨论政事的便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信息的发布者,每个人都有选择网络信息的自由,通过各类的网站,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
而“网红”的层出不穷引导着多数网络舆论的动向。
而因为互联网具有匿名的特点,很多的网民会根据“网红”所引导的方向来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情绪并真实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1.1.2 偏差性对于现在社会上的“网红”来说,其不一定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素养,可能会发表一些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的不好的言论例如一些缺乏理性的言论,比较情绪化和感性化,有些“网红”甚至把互联网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通过对支持该“网红”的网民来说,这些情绪化言论很可能在多数网民的响应下,演变为有害的舆论。
1.1.3 多元性网络舆情的主题非常的宽泛,因此大多数的话题的确定是自发、随意的。
从“网红”分布的主体的范围来看,“网红”分布于社会各阶层和各个领域,而同样,支持“网红”的主体也同样是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都有;而“网红”提起的话题将会涉及文化、政治、军事、外交、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网红”话题的来源上看,“网红”可以事先在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写好所需要发表的言论,在任意时候通过网络发布,而其发表后的言论将可以被网民们任意地评论以及转载。
新时代加强网络意见人士引导工作的路径分析
76 公关世界 \ PRWORLD理论前沿公关视点网络人士是随着互联网及新媒体的兴起、普及而产生的社会群体,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具体分为新媒体平台的经营者(新媒体从业者)和新媒体上内容的制造者(网络意见人士)两大类,他们是新社会阶层人士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意见人士也称网络“意见领袖”,直接或者间接通过互联网传播信息、发表观点,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或特定领域内引起广泛关注与支持的活跃分子,是“网上发声、是‘唱戏’的,往往能左右互联网议题,能量不可小觑”。
在网络空间中,网络意见人士影响着中国网络舆论生态场,在网络舆情事件中,影响公众舆论走向的网络意见人士的爆料和评论往往成为引爆网络情绪的火花。
一、新媒体时代网络意见人士引导工作面临的挑战网络意见人士是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兴起而产生的新社会阶层,做好网络意见人士引导工作非常重要,当前引导工作面临以下挑战。
(一)对网络意见人士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网络意见领袖从众多的议题当中挑选了某一个议题,然后加上自己的评论来进行转发,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他们粉丝就会转发,所以在各个圈层里面就不断的传递,再给他贴上某一个标签,从而产生了情感好恶,形成对一个事件相对统一的看法,并且开始站队,形成网络舆情。
我们把这个图谱叫蒲公英式的传播,或者叫病毒式的传播。
所以,在互联网时代,意见领袖在舆情发酵中作用越来越大。
因此,习近平说,“互联网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我们不去团结,人家就会去拉拢,所以做好他们的工作是很重要的。
”[1]但是在实际的网络人士引导工作中,却出现了忽视网络人士重要性的情况,网络意见人士群体涉及面广,人员结构较为复杂,行业新陈代谢快,与其他群体相比,需要投入更多人员、经费追踪联络,线上和线下引导工作都不好开展。
(二)对网络意见人士的引导方式有待创新目前,针对网络意见人士的引导方式方法相对比较落后,对于网络意见人士群体的的辨识和分析能力不足,缺少相应的技术和平台支持。
全媒体时代“意见领袖”的作用研究
06
未来研究方向
深化对意见领袖的研究
完善意见领袖理论体系
深入研究意见领袖的形成机制、特征、类型等,完善全媒体时代意见领袖的理论体系。
深化意见领袖作用机制、公众情感影响等方面的作用机制,深化对其影响力的理解。
结合新技术的发展研究意见领袖的作用
关注新技术发展对意见领袖的影响
该研究可以为媒体、政府、企业等提供参考,如何更好地利用“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传播正能量、 引导社会舆论、提升品牌价值等。
同时,该研究也可以为学术界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推动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 发展。
02
文献综述
意见领袖的概念界定
意见领袖是指在特定领域或社会群体中,具有较高影响力和 话语权的人士。他们通常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能够通过 自身的言论和行为对他人产生影响。
互动性强
意见领袖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与受众进行实时互 动,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反馈,从而调整自己的言论和行 为。
影响力大
由于意见领袖在特定领域或社会群体中具有较高的话语 权和影响力,他们的言论和行为往往能够影响公众的判 断和行为。
意见领袖在公共舆论中的角色与作用
引导公众舆论
意见领袖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论和 行为,影响公众对特定事件或政 策的看法和态度,从而引导公众 舆论。
04
研究发现与结果分析
意见领袖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
跨平台传播
全媒体时代,意见领袖的传播不再局限于单一媒体平台,而是通 过多个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如微博、微信、抖音等。
传播速度快
意见领袖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的裂变式传播特性,能够迅速将信息 传播给大量受众。
影响力广泛
意见领袖在社交媒体上拥有大量的关注者和粉丝,其发表的观点 和意见能够影响大量受众,甚至影响公共舆论。
新时代网络人士统战工作情况
02
作用:网络人士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代 表性群体之一,他们的职业发展和工 作成果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发展和 科技创新。同时,网络人士也是新时 代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他们对于社 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和参与,对于引导 社会舆论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03
在进行新时代网络人士统战工作时, 需要充分了解他们的特点、需求和困 难,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长,引导他 们积极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中来。通过加强思想引领、搭建平台 、提供服务等措施,增强网络人士的 归属感和凝聚力,推动他们成为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
03
新时代网络人士统战工作现状
统战工作的含义和重要性
统战工作是指将各界人士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实现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在中国,统战工作是党的三 大法宝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时代网络人士统战工作是统战工作的重要方面,旨在将网络上的各种人士团结起来,共同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网络人士统战工作的特点和难点
网络人士统战工作的特点是网络空间 虚拟化、信息量大且传播速度快、参 与主体多样化等。
VS
难点包括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导致难以 追踪和定位,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可 能导致误导和误解,以及网络空间的 言论自由和监管难度大等。
当前网络人士统战工作的进展和成效
当前网络人士统战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 展和成效。例如,通过建立各种网络平台, 加强了网络人士之间的联系和沟通;通过开 展各种网络文化活动,增强了网络文化的凝 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加强网络管理和监管, 维护了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
仍有改进空间
尽管网络人士统战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在如何更好地 适应网络人士的特点和需求、如何提高统战工作的精准度和实效性等方面仍需改进和完善 。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引导机制构建
49 第2卷第15期传媒实务大学生对网络意见表达是“以新媒体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是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
带有广大网民的主观性,未经媒体验证和包装,直接通过多种形式发布在互联网上。
”其实意见表达也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这篇文章特别点出以当代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网络上发出的带有情绪化以及主观性的思维模式和意见态度。
新媒体时代的迅速来临使手机电脑得到了广泛普及,大学生的网络意见表达明显存在互动、迅速、群体化等特点。
由于尚未踏入社会对社会上的生活模式等方面缺乏经验,又不能成熟地了解人生观和价值观,比较容易受影响,盲目跟风发表不当言论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这导致学校监管力度的难度更大,这对引导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1]。
一、大学生意见表达的心态分析新媒体网络时代许多时候理解不透彻甚至思考过少却可以引起剧烈的反响,这种情况使大学生上网心态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叛逆心理。
广大青年大学生本身就处于叛逆期,又因为各种社会问题的原因更加加重了他们的叛逆心理。
大学生虽然具有比较高的政治觉悟,但当今网络发展迅速,由于他们容易受到同龄人以及西方思想的影响,需要对这种现象提早进行预防以及引导教育。
第二,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伴随着网络逐渐普及,新媒体的大众化,很多大学生在网上浏览信息看到对一件实事的评价介绍时会出现跟帖的现象,随着这种情况的增加,甚至有很多大学生不在乎事实的真相,不看新闻了解真实内容,盲目跟风广大网民意见。
在大学校园里,周围生活的都是同龄人,容易互相影响,形成了从众心理[3]。
第三,猎奇心理。
大学生毕竟还没有踏入社会,经历的事情少,所以好奇心比成年人的重。
有句俗话说得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对于学校里发生的奇闻逸事,许多学生会想尽办法去探求事件的真相,他们会不惜时间在微信、QQ等社交平台上进行宣传和讨论,刨根问底,甚至不在乎事实的真相只是道听途说便以讹传讹,让事情失去了原本的样子。
新时代网络人士统战工作情况研究报告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网络传播随之进行,同时,互联网手段的不断发达,资讯传播方式和交流方式也越来越多,从早期通过论坛、网站、qq等传播方式,到目前微博、微信、网站、app等方式,从早期单一的文字传播到现在的动漫、视频、周边产品推广,网络信息不断影响着互联网生态。
为了进一步了解、分析临渭区新时代网络意见人士的现状及构成,经走访座谈、查阅调取相关资料等方式,客观、真实反映新时代网络人士统战现状。
一、基本概况及结构分析1、网络意见代表人士的类型。
目前在我区有省级网络媒体8家,中省涉渭网络媒体8家,市级网络媒体8家,均属于在国家机关备案,规范运营,受到相关职能部门监督管理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
微信、微博、头条等新闻媒体共26家,层次分为行政机关、主流媒体、非主流媒体三种形式。
网络意见人士具有流动性大,身份复杂,涉及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各个群体,各种身份都有,而且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复杂。
2、新时代网络意见人士对外传播话语权。
一是根据传播内容可分为内容偏正面和偏负面,我区网络代表人士言论内容偏正面。
二是网络意见代表人士关注阶层划分,文化知识、乡村风俗、政策法规、社会性议题类等,最受大众欢迎的是社会性的议题类。
其中我区关注量在百万以上微信、微博有3家,均属正面信息。
3、临渭网络媒介运行安全情况。
从运行安全来看,目前我区的网络传播及网络意见人士言论相对安全。
二、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情况及成效我区高度重视网络意见人士的统战工作,主动作为、积极施策。
宗教领域深度调研工作中,对宗教领域的宣传媒介进行调研,某宗教场所开设了对外宣传平台。
我部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安排部署对宗教运行中的微信传媒进行日常言论、观点监测。
今年以来,我部走访宣传、网信等部门,了解了相关部门对网络意见人士工作的方法、内容、对象,初步形成了网络意见人士数据库。
当前,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沟通方式方法单一,加之网络意见人士话语权以迎合大众网民心理为出发点,复杂性、任意性、时效性、流动性较大,因此统战部门日常与网络意见人士沟通交流以主流媒体意见人士为主。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正向引导机制研究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正向引导机制研究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意见表达,这对提高社会公众性、推动社会进步具有积极的作用。
但同时,网络上也存在着一些负面的舆论,这些舆论不仅会对个人造成困扰,还可能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为了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需要建立一种正向引导机制。
一、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是维护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正向引导机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网络素养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网络的作用、特点和规律,能够合理运用网络平台进行意见表达。
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让他们能够识别和防范网络风险,避免因不当的网络意见表达而受到损失。
二、及时发现负面舆情,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发现负面舆情,采取有效的措施,是维护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正向引导机制的另一项重要举措。
学校可以建立舆情监测机制,通过监测网络平台上的话题和言论,及时发现负面舆情。
对于已经出现的负面舆情,可以通过加强宣传和回应,引导大学生的意见表达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三、营造良好的网络社交氛围良好的网络社交氛围是维护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正向引导机制的一个重要条件。
通过建立一个积极向上、包容谅解和鼓励创新的网络社交环境,可以提高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积极性和热情。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网络社交活动,丰富大学生的线上交流方式,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四、强化教师、家长的引导作用教师、家长是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正向引导机制中的重要参与者。
他们可以通过课堂授课、亲子教育等方式,加强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地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意见表达。
与此同时,教师、家长还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行和行为示范,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社交环境,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总之,维护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正向引导机制,不仅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文化交流,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更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他们成为建设性的网络公民。
在加强网络人士统战工作专题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加强网络人士统战工作专项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伴随着新媒体时代加速到来,网络信息所具备的平等性、虚拟性、交互性、便捷性、及时性、开放性等传播特性,使得新时代网络舆论较传统社会更加分散多元,对凝聚新时代社会共识和巩固思想政治基础产生了冲击,而统一战线具备独特的政治优势、资源优势、人力优势和功能优势,在提升新时代网络舆论引导疏通疏通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构建网络统战大格局(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快明晰职责分工。
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是巩固共同思想基础,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途径。
要建立健全党委全面领导、党委统战部门积极牵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参与的新时代网络统战工作新格局,形成新时代网络爱国统一战线工作整体合力。
建立统战部门牵头协调,宣传、网信、公安、文化、电信等涉网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作联动机制,进一步明确宣传部门负责网络舆情引导琉通疏通监管、统战部门负责网络界人士团结联谊、公安部门负责网络违法打击,其他部门负责协调支持的既相互合作又各有侧重的运转新机制。
通过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加强对网络意见人士的密切联系和管理,第一时间了解社会热点、掌控敏感问题,及时应对网络舆论突发情况和妥善化解网络舆论危机,积极营造氛围良好、安全、有序、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二)大力推进互联互通。
充分发挥统战组织善于交友的优势,按照“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疏通疏通”的工作方针,建立各级网络意见人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相关涉网部门与网络意见人士进行座谈,就如何更好发挥新时代统一战线在网络舆论引导疏通疏通方面的作用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凝聚起同心同向、群策群力的最大共识。
(三)积极搭建多元化平台。
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和新兴媒体传播的双向性、互动性以及网络参与主体身份与话题商讨的开放性、参与主体地位的平等性和网络参与的即时性等特点,加快搭建网络参政问政平台、网络舆论引导疏通疏通平台、统战网络工作平台等,通过开展网络问政、网络参政、网络监督,全面开展网络协商、网络教育引导疏通疏通,深入分析社情民意,帮助统战部门更好地掌握新时代网络舆论规律,更准确把脉网络舆论走势,更有效控制网络舆论扩散,及时解决网民关注和反映的热点问题,对误解性问题及时澄清事实、主动发声,及时堵塞虚假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和遏制网络负面舆论的发酵、传播,为健康正向引导疏通疏通网络舆论畅通渠道。
倡导网络公益传播正能量
倡导网络公益传播正能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公益传播正能量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倡导网络公益传播正能量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从网络公益的定义、正能量的含义以及倡导网络公益传播正能量的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网络公益的定义网络公益是指通过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的社会公益活动,以实现社会福利、推动社会进步为宗旨,为全社会提供公平、公正、公开、公共的信息服务。
网络公益活动以利益全体公民为目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推动社会意识的转变和社会进步的发展。
二、正能量的含义正能量是指积极向上的力量和精神,传递着希望、温暖、勇气和动力。
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消极、暴力、低俗的信息,而正能量的传播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励人们积极向上地生活、工作和创造。
三、倡导网络公益传播正能量的意义1. 社会和谐稳定:网络公益传播正能量可以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 培养良好价值观:网络公益传播正能量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品格。
3. 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网络公益传播正能量可以推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4. 促进社会进步:网络公益传播正能量可以鼓励人们创新创业,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四、倡导网络公益传播正能量的措施1. 提高网络素养:加强公民的网络素养教育,提高人们的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减少对不良信息的传播和接受。
2. 加强网络监管:加大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打击力度,加强网络管理,建立起有效的监管机制,规范网络传媒行业的发展。
3. 营造积极网络环境:通过创建网络公益平台、设立网络志愿者组织等形式,鼓励和支持积极向上的网络内容创作,提供更多正能量信息。
4. 开展网络公益活动: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网络公益活动,向公众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和理念,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
5. 弘扬正能量典型案例:讲述正能量典型案例,鼓励更多人践行正能量,激励和引导他人。
五、结语倡导网络公益传播正能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传播积极向上的信息,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网络人士思想政治引领 与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
网络人士思想政治引领与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渠道,网络人士在网络舆论场中具有重要影响力。
网络人士是指在网络上活跃、拥有一定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个人或群体,他们通过自身的言论和行为,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和塑造,是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推动者。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人士在思想政治引领和话语权提升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言论和观点往往能够快速传播和影响大众,对社会思潮和舆论趋势产生深远影响。
深入研究网络人士在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中的作用和影响机制,探讨如何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目前对于网络人士思想政治引领和话语权提升的研究还相对不足,尚未形成一套系统且完善的理论框架。
本文旨在探讨网络人士在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其影响机制和提升路径,为深化对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和引导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1.2 研究意义网络人士思想政治引领与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当前信息社会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参与讨论的重要平台。
网络人士作为网络空间中的意见领袖,其思想政治观念和言论影响力日益增强。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网络人士思想政治引领和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意义愈发凸显。
通过深入研究网络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网络空间的运行规律和特点,探索网络人士对网络舆论的影响机制。
研究如何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可以促进网络公共舆论环境的健康发展,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率。
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还可以增强我国在国际舆论场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
研究网络人士思想政治引领和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意义。
它不仅可以促进网络空间的良性发展,更能够推动我国网络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为我国网络舆论环境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网络传播中舆论正能量的聚合与引导
名家名篇2024年第2期网络传播中舆论正能量的聚合与引导曹劲松摘㊀要网络作为开放性的交往平台,给人们的信息生产㊁供给㊁获取和传播提供了便捷的条件,人们在网络空间的各种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汇合成社会舆论㊂如何在这一开放的空间实现舆论正能量的聚合,不仅是国家网络治理的客观要求,而且是人们实现健康文明交往的内在需要㊂社会成员在意见表达中形成的舆论正能量不是凭空产生的,其内在的基础在于人们思维方式和情感交流的平衡㊁稳定,在于主体意志品质的自觉㊁自制,在于社会法治和道德生活的有序㊁和谐,在于文化长期浸润所形成的人格力量和价值引领㊂舆论正能量通常体现平衡㊁开放㊁多维的认知特点,在社会情绪反应上呈现稳定性㊁节制性和持久性,因而对社会发展和进步能够产生积极的认知导向和情感导引作用㊂舆论正能量对于社会成员具有正向的㊁积极的知行调节功能,表现在引导个体形成稳定的自我价值㊁促进社会达成共同的价值目标㊁增强民族团结奋进的自信力量㊁加快国家现代文明的建设步伐四个层面㊂分析网络舆论正能量的生成因子,把握其内容特质及其聚合形态,能够为网络主流舆论的塑造提供科学理据和引导依据,不断提高网民传播素养和网络文明程度㊂网络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共在共为的信息交往生态,舆论引导应建立在促进构建网络治理共同体的基础上,着眼文化共知与责任共担,着手理性共商与关爱共情,着重事实共见与价值共建,着力自律共治与生态共享,不断完善引导机制,形成激发舆论正能量的策略体系㊂关键词网络传播㊀舆论正能量㊀生成因子㊀聚合形态㊀引导策略网络传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交往的常态,在各种网络传播平台上,集聚了大量社会成员的信息供给和意见表达,使网络交往空间成为最大的社会舆论场㊂人们在这一场域交往中所产生的舆论正能量向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构成了社会舆论生态建设的基本目标㊂何谓舆论正能量?其根本的意涵就在于将社会的真善美体现于人们的信息表达和价值追求中,使社会交往空间不断为个体成长和社会进步带来精神推动力,激励社会成员共同守法尚德㊁建设理想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㊂作者简介:曹劲松,哲学博士,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㊁研究员,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首席专家㊂71阅江学刊2024年第2期网络作为开放性的交往平台,给人们的信息生产㊁供给㊁获取和传播提供了便捷的条件,人们在网络空间的各种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汇合成社会舆论㊂如何在这一开放的空间实现舆论正能量的聚合,不仅是国家网络治理的客观要求,而且是人们实现健康文明交往的内在需要㊂社会舆论作为各种社会意见的集合体,包含了不同的思想倾向和价值导向,其中舆论正能量具有客观的现实基础,来自社会及其成员的文明涵养和人格育成㊂舆论正能量既具有表层结构,也具有深层结构,需要从认识特点和情绪反应上加以把握,将正能量的社会功能充分发挥出来㊂从网络舆论正能量的生成因子㊁内容特质和聚合形态上,厘清其内在作用的机理,进而形成激发舆论正能量的引导策略,是实现网络舆论有效引导的重要环节和维护社会良好舆论生态的关键所在㊂㊀㊀一、舆论正能量的现实基础舆论是社会公众意见表达的集合,往往因社会主体的个体化差异,存在不同的见解㊁情绪和价值倾向㊂舆论作为公众意见的集合体既包括社会个体对理想㊁信念㊁价值㊁情感等方面的主观世界自我建构过程中的认知与情感表达,反映出个体自身较为明显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又包括人们对某一特定对象的公开意见表达,反映出社会的一种普遍心理倾向和价值导向㊂因而,舆论具有突出的社会评价和导向作用,在成为人们社会生活重要内容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社会心态㊁大众情绪和个体行为价值取向㊂舆论正能量就是能够给社会带来正向激励的一种精神力量,无论在心态和情感上,还是在意见指向和价值取向上,都具有积极㊁真挚㊁诚恳㊁高尚的建设性作用和进步性意义㊂在社会成员的意见表达中形成的舆论正能量,不是凭空产生的,其内在的基础在于人们思维方式和情感交流的平衡㊁稳定,在于主体意志品质的自觉㊁自制,在于社会法治和道德生活的有序㊁和谐,在于文化长期浸润所形成的人格力量和价值引领㊂质言之,舆论正能量的现实基础在于主体的思维力㊁情感力㊁意志力和社会法治力㊁道德力㊁文化力的正向叠加㊂㊀㊀(一)思维基础思维作为人脑的机能,是人们借助语言对事物进行描述㊁概括㊁抽象等的主观智力活动,用以反映和认识客观事物㊂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思维能力通过系统性或非系统性的教育得以提升,并与其承担的社会角色相适应,构成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积累㊁知识储备和价值判断等㊂在网络舆论呈现的个体意见表达中,人们通常都会用到分析与综合㊁比较与分类㊁概括与抽象等基本认知逻辑,建立起事物之间因果㊁利害㊁责罚等基本联系,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㊂由于社会个体思维能力的差异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往往对同一事物产生意见分歧,甚至形成对立,经常使舆论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性的一面㊂这也是舆论具有复杂性的重要原因㊂舆论正能量所凸显的是对事物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性作用的一面,既强调公众思维方式的科学性,又注重社会生活经验的常识性,需要以社会大众的思维品质作为支撑㊂从这个意义上讲,舆论正能量必须以个体思维能力的整体提升为基础,将科学的思维方法作为社会成员意见表达的认知工具,不断通过社会教育加以实现㊂㊀㊀(二)情感基础情感是人们对外部事物的心理反应,体现为个体内心世界与外部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具有喜怒哀怨㊁爱憎惊恐㊁亲疏思忧等多种形态,构成人的精神生活基81名家名篇础㊂同时,这种心理反应往往伴随着个体生理变化,形成一种复杂而稳定的体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要㊂网络社交空间本身就是个体情感的投射场域,人们在信息交往中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表达置入其中,所形成的意见倾向也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表达,有时甚至为情感所左右,网络舆论呈现出明显的情绪化特征㊂在开放的全媒体网络环境下,人们借助文字语言㊁图片音像和社会场景等使社会公众情感传导更为便捷,往往在短时间内实现社会情感共鸣㊂共情作为网络舆论的重要推动力量,是网络正能量不可或缺的基础,但情感本身的复杂性和走向的极化性,也使得这一力量需要正向引导,否则可能导致怨气㊁戾气等消极能量聚集㊂从情感的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基本方面出发,注重对网络空间个体情感的倾向性㊁深刻性㊁稳固性㊁效果性的把握,合理引导人们的情感投射与表达,是实现网络舆论正能量主导的必要前提㊂㊀㊀(三)意志基础意志作为人的一种目的指向的能动心理,在信息交往动机和传播行为上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㊂网络空间为人们的信息交往和意见表达提供了更为广阔㊁自由的场域,无论以个体真实身份还是虚拟社会身份参与其中,都为人的意志能动性发挥创造出条件的可达性和效果的可能性,这也成为促使人们广泛参与网络信息生产和意见传播的动力所在㊂网络为人作为能动主体的精神创造开辟了崭新的媒介空间,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交往㊁知识生产和信息传播㊁舆论生成等方式,对主体网络生活的意志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㊂人的意志品质主要体现在自觉性㊁果断性㊁自制性㊁坚持性四个基本方面,个体在网络生活中能否明确认知自身行为目的,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上形成决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在困难面前坚持自己的决定等,都成为影响网络舆论内容格局的重要因素,也是网络正能量得以生成和汇聚的基础㊂意志力是一种自我控制能力,即控制自己的注意力㊁情绪和欲望的能力,需要有正确的社会引领来帮助和促使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不断增强意志力,塑造健康的精神生活㊂ 意志力让我们在大大小小的方面改变自己和社会㊂ ①㊀㊀(四)法治基础法治为现代社会运行确立基本框架,成为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在规范和保障社会生活秩序上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㊂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㊁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㊁履行义务或职责㊂ ②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及其终端应用的广泛普及,网络空间的信息生产与传播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安全和网络文明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㊂依法治网,让网络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成为社会成员的普遍共识㊂近年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法治网提供了制度准绳,对人们在网络空间的信息生产与传播行为确定了法律边界㊂在法律范围内的网上意见表达,是形成网络舆论正能量的法治基础㊂网络空间本身是一个开放的共享空间,公众个体守法是形成健康向上㊁文明法治网络生态环境的基本前提和义务体现㊂91①②[美]美罗伊㊃鲍迈斯特㊁约翰㊃蒂尔尼:‘意志力“,丁丹译,中信出版社,2017年,第1页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45页㊂阅江学刊2024年第2期㊀㊀(五)道德基础道德作为调节社会个体自我与他人㊁自我与社会关系的意识形态,构成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行为准则和规范,并通过个体基于道德修养和操守自律加以实现㊂道德与法律都是通过明确社会成员权利与义务来调节社会关系,进而形成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㊂两者虽然在运行机理上有所不同,但彼此相互联系,内在价值指向具有一致性㊂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㊂我们要坚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高度重视道德对公民行为的规范作用,引导公民既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做到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相一致㊂ ①依法治网,离不开对公民个体道德操守的社会养成,网络舆论正能量本身就是社会道德风尚的一种体现㊂人们在网络空间的信息交往行为既要受到外在法律的规制,又要受到内心道德的约束,才能在信息内容表达上体现出个体的法律义务和道德动机㊂提高公众个体网络道德修养,激励网络道德行为,是构建网络舆论正能量的基础工程㊂㊀㊀(六)文化基础文化是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动能的源泉㊂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通过文化传承得到不断积累,并为现代文明的持续发展提供知识基础和价值引领㊂一个国家㊁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构成其建设现代文明的底色,成为浸润个体社会生活的精神家园,从根本上影响人的行为动机和价值追求㊂从中华优秀传统经典上理解文化,可以概括为 一而非文㊁乱而非文㊁无史非文㊁丑而非文㊁恶而非文 ②,即中国文化强调内在的丰富包容㊁和谐有序㊁史理相通㊁审美意蕴和行道至善的价值追求㊂人们基于网络的信息交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网络意见表达离不开特定社会条件下文化共同体所建构的价值坐标,为舆论正能量提供内在的价值支撑㊂网络文化作为数字技术和文化内容的综合体,为主体的精神创造与满足提供了新的文化土壤,需要通过创新引领和管理规范,促进这一新兴技术文化的和谐发展,培育人们的文化自觉,为网络舆论正能量夯实文化基础㊂㊀㊀二、舆论正能量的结构与功能舆论正能量是公众在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中所具有的发人深省㊁感人肺腑㊁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在信息内容结构上具有表层意义识别与深层价值启示的统一性,能够满足人们对外部事物认知由浅入深㊁由表及里的探求需要,同时也将个体自我的精神或内能投射其间,形成舆论共鸣㊂舆论正能量通常体现平衡㊁开放㊁多维的认知特点,在社会情绪反应上具有稳定性㊁节制性和持久性,因而对社会发展和进步能够产生积极的认知导向和情感导引作用㊂充分认识舆论正能量的结构与功能,可以为我们在不断巩固舆论正能量的现实基础上,为促进其内在生成与网络聚合,提供系统的学理支撑和实践的逻辑框架㊂㊀㊀(一)正能量的信息结构信息内容是构成舆论的基本要素,无论正能量还是负能量都离不开通过媒体所传播02①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41页㊂该结论系2023年11月26日徐小跃在 一带一路 与长江文化传承发展研讨会上总结发言时提供出㊂名家名篇的信息内容,以及个体在信息传受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意见集聚和社会情绪传导㊂从舆论正能量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正向激励看,其信息内容既具有直观的可读性,可以为人们准确认识事物特征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提供某种确定性的知识;又具有思维的启发性,能够引导人们透过事物表象理解和强化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并将两者统一于人的主观世界㊂因而,从对人的精神激励上分析正能量的信息结构,可以将其区分为表层与深层两个层次㊂信息表层结构主要指直观的事实㊁意见㊁情感的信息表征,客观真实㊁意见中肯㊁情感平衡的信息呈现往往成为正能量的认识基础㊂信息深层结构则是人们在此基础上表达观念㊁心理㊁人格时需要进一步理解和判断所形成的思维抽象,观念正确㊁心理健康㊁人格自立的深层理解,则是促使人们持续产生正能量的意志支撑㊂当人们在社会信息交往过程中,能够将信息的表层与深层结构有机统一于自我精神塑造和相互间的精神激励,就能源源不断地为舆论正能量注入活水,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生态㊂人们在网络空间的信息交往十分活跃,网络已成为人们精神活动的常态化场域,在交往平台上把握舆论正能量的信息结构,注重扩大其对于人们的认知影响和精神塑造,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方面,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文明程度㊂㊀㊀(二)正能量的认知特点舆论正能量是相对于负能量而言的,本质上是就舆论能量对人的精神作用方向与效果做出的区分,前者激励人们以坚定的信念㊁饱满的热情㊁积极的态度㊁务实的作风等主观姿态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事,传导社会和谐的总体秩序和道义尺度;后者则是对人们正向精神激励的消解,或是形成负面影响,将个体引入认知模糊㊁消极懈怠㊁随波逐流的被动状态,甚至促使个体与社会对立,陷入一种极端的认知与情绪状态之中,进而在舆论上撕裂社会㊁颠覆道义㊁动摇社会制度根基㊂从舆论正能量对人的主体认知层面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上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㊂一是认知平衡性,即在舆论正能量中能够充分反映不同人群对于所聚焦讨论问题的多方意见,体现不同视角下的意见逻辑链条,并建立平和的对话机制和讨论氛围;二是认知的开放性,即舆论正能量对于不同意见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在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线的规制下,能够面向所有社会成员的充分讨论,保持一种开放的学习心态和思维格局;三是认知多维性,即舆论正能量能够启发人们对于复杂社会现象的理性心智,从不同维度去认识社会现象本身的现状㊁成因㊁问题和趋势等,进而通过理性思维的碰撞去共同探寻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㊂在人们的社会信息交往中,无论社会组织还是网络平台服务机构,都要注重放大舆论正能量的认知特点,引导人们在表达意见和汇集社会意见时保持的理性态度,着力将意见讨论建立在科学理性引导的认知基础之上,彰显现代社会文明的智慧力量㊂㊀㊀(三)正能量的情绪特征舆论正能量在促进人们认知活动的过程中,也将主体对社会生活的情感表达渗透其间,社会意见的聚合往往伴随着社会情绪的传递㊂情感作为人们精神生活的纽带,始终是个体主观体验与社会实践的存在方式,也构成了信息交往活动中个体心理与生理互促共生的一种情绪状态,并通过舆论传播所形成的网络场域或社会场域产生相应的情感反馈,实现社会情绪的一种共在或共鸣㊂舆论场作为社会意见的集合存在,本身也形成了情感的共促与共鸣,而正能量则是这种情感力的正向作用体现,总体上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㊁12阅江学刊2024年第2期振奋㊁关爱等能够健康身心的情感触动与反馈㊂反之,舆论的情感力总体指向焦虑㊁冷漠㊁消沉等负面情绪,对于人们而言就是负能量㊂当然,人们对于不同社会事件的情感反应是不同的,个体也存在差异,舆论中的情感往往具有十分复杂的一面,其正能量作用的核心在于引导人们走出情感焦虑㊁冲动㊁极化等不稳定或不协调的状态㊂从正能量发挥这一作用所具有的情绪特征上分析,主要表现为稳定性㊁节制性㊁持久性三个基本方面㊂稳定性是指舆论正能量对于人们情感反应能够体现出社会道德感和价值感的基本判断,并以此作为社会情感共鸣的基础;节制性则体现为舆论正能量中社会情绪反应的适度,也是个体参与意见讨论过程中以理正情㊁情理交融的人格体现;持久性指舆论正能量在维系社会道德情感㊁传递社会成员彼此关爱上的持续作用,促进社会成员对共同体的归属感㊂人们在网络舆论互动中的情感表达及其回馈,要善于将自我的情感投入与社会情绪传导结合起来,凸显舆论正能量的情绪特征,促使共同体的情感内聚力更强㊂㊀㊀(四)正能量的社会功能舆论作为社会生活中大众意见的集合,反映出人们在当前历史条件下的利益诉求㊁思维方式㊁情感寄托和价值坐标等,成为影响人们认识社会的 温度计 和满足精神需要的 能量场 ,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知行调节功能㊂舆论正能量对于社会成员具有正向的㊁积极的知行调节功能,已成为嵌入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方面,尤其是网络信息交往空间的舆论生成快㊁传播广㊁参与性强,其正能量作用的发挥不断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与强化㊂从舆论正能量对于个体与群体㊁民族与国家的影响上分析,其社会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层面㊂一是引导个体形成稳定的自我价值㊂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个体而言,舆论正能量既是自身知与行的参照系,又是自我社会化的大熔炉㊂人们通过意见参与及其反馈共振,在对社会事物的准确判断和意见表达上,能够不断积累认知经验和情感体验,形成与社会价值倡导相一致的自我价值体认㊂价值指向是舆论正能量的内核,也是引导人们精神追求的动力,激励着个体的人格自立和道德自塑,并通过个体参与舆论正能量的构建得到持续深化,形成稳定的自我价值㊂二是促进社会达成共同的价值目标㊂舆论正能量是体现社会价值导向的公众意见集合,可以为各种意见表达和社会成员间讨论树立明晰的价值坐标体系,从而促进不同利益诉求的个体或群体达成价值共识,将差异化意见中的最大公约数表征出来㊂舆论是复杂社会生活的现实反映,其正能量凸显的价值指向成为达成社会共识㊁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力量㊂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㊁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舆论正能量注入了强大内核,也为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提供了价值目标㊂舆论正能量的生成㊁聚合与传导,将持续促进这一目标在代际更替的社会进程中不断成为共识性的价值引领,为社会和谐进步奠定思想文化的价值基石㊂三是增强民族团结奋进的自信力量㊂舆论正能量不仅反映出社会主流意见的价值趋向,在社会成员意见差异化的状态下形成内部调节,达成价值共识,而且为社会共同价值的实践持续激发主体的创造精神,不断将分散的个体力量汇聚到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上来,维护和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团结力量㊂团结奋斗是民族复兴的力量之源,舆论正能量就是通过社会公众意见的表达,以价值共识不断强化民族共同体意22名家名篇识,向着民族复兴㊁向着人民的美好生活,影响和塑造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民族团结奋进的自信力量㊂四是加快国家现代文明的建设步伐㊂舆论正能量通过社会意见的聚合表达所展现的不只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大众社会心理和人的精神风貌,也同时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社会文明程度和思想文化主流,成为引领人们投身现代文明建设实践的风向标和能量场㊂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锻造新的文化生命体,并赋予其强大的精神或内能,需要社会舆论持续不断地汇聚和传导正能量,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注入价值向往和价值实现的奋进力量,加快国家现代文明建设步伐, 展现可信㊁可爱㊁可敬的中国形象 ,①在世界大变局中赢得主动㊁赢得尊重㊁赢得未来㊂㊀㊀三、网络舆论正能量的生成与聚合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数字化时代,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交往已构成人们社会生活的基础,网络成为人的社会生存和精神生活高度依赖的媒介空间㊂如何在网络信息交往和传播中彰显主流价值㊁塑造主流舆论㊁传播主流文化,促进网络空间正能量的生成与聚合,是建设现代文明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㊂在新时代新的起点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离不开网络正能量对人的价值引领㊁舆论影响和文化陶冶,实现对社会成员主体精神的正向激励与持续培育㊂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 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各种文化交汇融合中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㊁主流舆论㊁主流文化㊂ ②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快速集聚与广泛传播的重要场域,网络舆论正能量就是以主流价值为坐标生成的主流舆论,进而促进主流文化的网络传播㊂分析网络舆论正能量的生成因子,把握其内容特质及其聚合形态,能够为网络主流舆论的塑造提供科学理据和引导依据,不断提高网民传播素养和网络文明程度㊂㊀㊀(一)正能量的生成因子从网络信息引发网民意见参与的源头和动因上分析,网络舆论正能量生成因子可以概括为事件驱动㊁情感驱动㊁理智驱动㊁法治驱动四种基本类型㊂在具体的舆论表达上可以是某种单一类型主导,或是四种类型的不同组合方式㊂一是因事而生㊂事件信息是网络舆论生成的基础要素,对不同事件的价值判断及其对事件涉及主体的评价构成了网民意见参与的基本形态㊂好事善评㊁坏事恶评,是网络舆论的一种常态反应,既是人们符合生活常理的基本判断,又是舆论正能量生成的必要条件㊂网络传播速度快㊁范围广㊁影响大,人们对于好事传播通常抱有乐观心态,而对于坏事传播则忧心忡忡㊂如何在坏事传播中生成正能量,关键在于事件处置进展信息的跟进传播,即通常所说的危机事件的科学处置㊂只有将事件发生的背景㊁原因㊁影响㊁处置㊁效果及其防范等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才能为舆论正能量提供形成的机理和支撑,将人们32①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46页㊂‘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聚焦建设 五个中心 重要使命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人民日报“,2023年12月4日㊂。
网络文化如何传播正能量价值观
网络文化如何传播正能量价值观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文化如同一股汹涌的潮流,迅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然而,网络文化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中既有积极向上的力量,也有消极负面的因素。
如何让网络文化传播正能量价值观,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网络文化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和强大的影响力。
一方面,它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便捷的交流渠道,让知识和思想能够在瞬间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低门槛,一些不良信息和错误价值观也得以滋生和传播,如虚假新闻、网络暴力、低俗内容等,这些都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要传播正能量价值观,首先需要培养网络用户的自律意识。
网络虽然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我们在其中的言行同样需要遵循道德和法律规范。
每一个网络用户都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言论和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不传播谣言和虚假内容,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做到自律,网络环境才能变得更加清朗。
优质的内容是网络文化传播正能量价值观的核心。
我们需要鼓励和支持创作者生产更多积极、健康、有意义的作品。
比如,通过网络平台传播感人的故事、优秀的传统文化、科技创新成果等。
这些内容能够激发人们的正能量,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社会的进步。
同时,对于那些传递正能量的网络作品,应该给予更多的推广和奖励,让它们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和分享。
网络平台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平台方应该加强管理和审核机制,严格把控内容的质量。
对于违法违规、低俗不良的信息要及时删除和处理,对于恶意传播负面信息的用户要进行封禁和处罚。
同时,平台可以通过设置专题、推荐榜单等方式,引导用户关注正能量的内容。
此外,平台还可以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和主题宣传,如网络文明月、正能量故事征集等,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
教育也是推动网络文化传播正能量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让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网络,合理地使用网络。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与正向引导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与正向引导杨金鑫1 张雅静2(1.济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东济南 250022;2.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济南 250022)摘要:如今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网络中许多信息的冲击,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网络中随意发表言论而引起社会舆论是现今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校及相关部门应重视这类问题,以高校为主体,加强对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正确引导,使其为网络环境提供更多的正能量。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网络意见表达;正向引导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23-0007-002一、前言近些年来我国强调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随着时代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要融合国家现状。
互联网技术已经在社会普及,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互联网技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人们带来许多便捷的同时一些挑战也随之而来。
把新媒体技术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导大学生正确的网络意见表达,使网络环境变得更加纯洁。
二、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必然性(一)新媒体时代的影响新媒体时代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之上,通过新型的传媒对信息进行传递,与报纸、书信等方式不同,新媒体具有传播快、保真度好、不受限制的优势,它给民众带来了很多好处,从电子商务到微信、QQ等通信软件,使生活更加便捷。
如今,大学生更是新媒体时代的最强适应者,对新媒体的依赖已经无法磨灭,尤其是手机,对大学生非常有吸引力。
随着互联网的继续普及,我国网民规模继续壮大,其中大学生大都是手机使用者,且占手机网民比例较大。
高校青年正值人生最好的年纪,对新事物有较快的接收与变更能力,他们通过手机上的各种软件对一些事务发表意见,评论出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通过新媒体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情绪,通过新媒体,其亲朋好友可以了解他的动态,这样便捷的交流能够促使大学生健康发展,给予大学生更好的生长条件。
“网红”传播的引导机制和正能量构建研究
“网红”传播的引导机制和正能量构建研究作者:向志利来源:《传媒论坛》2020年第18期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一些网络用户创造了新的职业发展契机,普通民众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来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追捧,并被人称为网络红人,之后又简称为“网红”。
“网红”的出现尽管对社会具有一定的舆论引导力,但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近两年,有些人还幻想着能够成为家喻戶晓的“网红”,甚至为了博人眼球而采取不正当手段,再加上关于网络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导致“网红”负面事件越来越多,进而对社会造成了较为不好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对“网红”传播的引导机制和正能量构建进行研究,以便促进“网红”正能量的传播。
关键词:“网红”;引导机制;正能量;构建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8-00-02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社交平台与直播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还促使一些直播用户成为网络红人,但是,由于有些网络直播为了博取观众眼球,而插播一些比较暴力与色情的元素,进而获得更多人的关注与打赏,对社会造成了较为不利的影响,尤其是未成年人,对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产生消极的一面,因此,对“网红”传播如何进行规范与引导,进而对社会产生正能量,促进其健康发展是当前有关部门需要急切解决的问题。
一、“网红”行业的特点互联网的发展使“网红”行业也出现其独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网红”主体的多样性。
随着“网红”的不断发展,“网红”这个词也不仅仅只局限于“人”,还包括一些其他领域中的产物,如宠物、虚拟人物、某个品牌等,这些具有趣味性的元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吸引了不同的人群,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喜好,使“网红”主体不再局限于人,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第二,网络平台的多元化。
现阶段我国互联网发展取得的成绩是非常显著的,使一些不同种类的产业也得到了延伸,而“网红”也不在依托单一的平台进行直播,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与提升自身的影响力,而不断开阔市场,甚至在多个平台进行直播,如中国比较流行的哔哩哔哩、雅虎直播、微博、快手、抖音,在国际上使用比较多的Facebook、Youtube等,而“网红”的形式也更加丰富,有专门的游戏直播,也有美食直播等各个领域都有涉及,甚至有些“网红”会根据直播平台的特点来调整自己的作品风格,促使网络平台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网络人士思想政治引领 与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
网络人士思想政治引领与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空间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人士具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随之而来的是网络空间上的意识形态多样性和话语权的竞争。
各种观点、价值观和政治立场在网络上交织碰撞,如何引领网络人士的思想政治,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成为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
网络人士思想政治引领和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密不可分。
网络人士既是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者。
研究网络人士思想政治引领对于探索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现状,探讨提升话语权的途径,将有助于构建更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和价值体系。
【字数:220】1.2 研究意义网络人士思想政治引领与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人士在网络空间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言论和观点对公众舆论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网络人士如何引领思想政治和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对于准确把握网络舆论形势、维护网络文化安全、建设网络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和传播不仅涉及到个体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倾向,还反映了社会整体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取向。
深入研究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特点及话语权的现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网络文化的现实状况,把握网络舆论的走向,引导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提高网络文化的质量和水平。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网络人士思想政治引领和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对于促进网络舆论发展、提升网络文化建设、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正文2.1 网络人士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性网络人士在网络社会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量。
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言论、分享观点,引发公众讨论和舆论蔓延。
大学生中“正能量”的传播路径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中“正能量”的传播路径与对策研究引导青年成才成长、营造校园良好氛围,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正能量”的出现为青年价值影响打开了一扇有益的大门。
本文首先采用关键人物访谈和内容分析法,了解大学生话语体系中的“正能量”概念与媒体语料的区别,探析大学生视角下“正能量”的内涵和外延;其次,基于拉斯维尔“5W”模式构建“正能量”的传播模型,剖析传播过程要素;再次,分析“正能量”的发生、表达、传播、效果中的立体管理原则,建立“正能量”整体传播路径图,实现传播系统操作的常规化与可持续;最后,从正能量传播机制的人员层面、内容层面、载体层面、效果层面四个方面对提高“正能量”在大学生中的有效广泛传播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正能量;5W模式;传播路径;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4 — 0158 — 03 一、问题的提出在信息泛滥、“娱乐至死”的当下,大学校园不乏信仰缺失、“精神悬空”的青年人,“迷惘的一代”逐渐成为社会中流砥柱,与此同时,“正能量”成为流行语新宠,爱心接力、舍命救人、纯粹至爱等众多事件与人物涌现,汇聚成火遍大江南北的“正能量”,频繁出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只要百度一下“正能量”这个词汇,就能立刻弹出将近九千四百六十万个相关结果,其流行程度可见一斑。
毫无疑问,“正能量”的出现在价值观亟需重塑、理想信念教育缺失的当今社会意义重大,更是助力大学生思想引导、成长成才的一剂良方。
随着就业压力增大、复杂多变的社会因素等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也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变性,如何带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如何在信息时代高效有序地发现、传递“正能量”,使其发挥“蝴蝶效应”?是新形势下高校育人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依托校园文化活动、理想信念教育等方式,各高校虽然在传播正能量领域进行了一些创新性探索和有益实践,但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工作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正能量”引导青年的理论研究和工作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现实问题的紧迫性与理论研究的滞后性形成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 溯起来 ,网络意 见人 士 的概 念起 源于20世 纪
同奋 斗 的力量 。”我们 可 以运用求 同存 异 、和而不 同 、 50年代的美国 ,是指在 网络上极其活跃并经常性地
体谅 包容 、平等 尊重 、协商 民主等诸 多统一 战线 工作 为其他网民提供具有独特见解信息的人 。一定程度
的思维和方法 ,注重引导和培养正能量 网络意见代 上 ,这类 人能 够引 导 网络舆论 走 向。在 我 国 ,新 媒体
网络意 见人 士界 定 为在公 共舆 论 事件 中具 有影 响力 政 、民 主监督 等平 台 的搭 建 发挥 积极 的影 响 和作用 。
的活跃的个体集合 ,以塑造者 、见证者 、传播者 、评论
二是社会维度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裂变式发展 ,
者 和利 益相关 人 等身 份影 响着 公众 参 与 、社 会舆 论 、 社会 舆论 生态 也在 发生 重大 变革 ,人 们通 过 网络获
是 其 中的代表 人 士 。习近平 总 书记在 中央统 战工作
三 是责 任维 度 。网络 意见人 士 大多具 有 高学历 ,
会 议 上 的讲 话 也 明确 指 出 :“随着 互 联 网快 速 发 展 , 在 网络舆 论 中 ,其活跃 度 和影 响力 非常 突 出 。以色 列
包 括 新媒 体从 业人 员 和 网络 ‘意 见领 袖 ’在 内的 网络 学者尤瓦尔 ·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写道 :“我们 已
培 养正 能量网络 意见代表人士 ,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播社会正能量 ,增进政治共识 ,也是 当前
统一战线领域一项十分重要 的政治任务 。我们可 以运用求同存异 、和而不同 、体谅包容 、平等尊重 、协商 民主等诸
多统一 战线工作的思维和方法 ,拓展视野 ,整合 资源 ,创新工作载体 ,积极引导和培养正能量网络意见代表人士 ,
我们可以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体谅包容平等尊重协商民主等诸多统一战线工作的思维和方法拓展视野整合资源创新工作载体积极引导和培养正能量网络意见代表人士形成富有正能量的社会意识形态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壮大统一战线的力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心聚力
2018年 6月 第 2期 (总第 113期 )
网络 舆论 施 加个 人 影 响 的讨 论 版 版 主 、博 客 主 和经 息流和意见流 ,在不同意见甚至政治分歧 中始终保
认 证加 V的 、粉丝 数 在 1000人 以上 的微博 用 户 以及 持政 治 清醒 , 自觉拥 护党 的领 导和 中国特色 社会 主
朋 友 圈 在500人 左 右 的微 信 用 户 等 。也 有 的学 者把 义 。有 的 明确 表示 有政 治参 与诉 求 ,希望 通过 参政 议
形成 富有正能量的社会 意识形态 ,不断巩 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和执政基础 ,壮大统一战线的力量 ,促进社会和
谐 稳定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 心聚力 。
关键词 :正能量 ;网络意见代表人士 ;统一战线 ;培养
中 图分 类 号 :D61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政策走 向的网民共 同体 ,在大众 、传媒 、政府 三方互 取各 种资 讯越 来越 成为 一种 常态 。在 这样 一种 情况
动中以及 内部成员互动中发挥特殊作用 。显然 ,网 下 ,网络意 见人 士在 各 自最感 兴趣 的领 域发 声献 策 、
络人 士 的界定 ,有 的以行 为与 活动 为特 点 ,有 的运 用 传播意见 ,无形中起到了一定社会动员和社会教化
统战理论 与实践
山西社会 主义 学 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XI INSTITUTE OF SOCIALISM
Jun,2018
No.2(Ge1.113)
正能量 网络意见代表人士 的引导和培 养机制研究
许 奕 锋
(湖南省社会 主义学院 , 湖南 长沙 410001)
摘 要 :建立健 全正能量 网络意见代表人士 的引导和培养机制 ,是当前统一 战线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 。积极
间的各界人士 ,或关心或传播各类信息 ,其 中不乏有 见解 独到 、表达 欲望强 烈 的 网络 意见人 士 ,有 的甚 至 成为 了 网络舆 论 的风 向标 。正如 习近平 总 书记所 说 :
一 、 正 能 量 网 络 意 见 代 表 人 士 的 概 念 界定
“统一 战线 是做 人 的工作 ,搞统 一战 线是为 了壮 大共
表人 士 ,形 成 富有正 能量 的社会 意识 形态 ,不 断巩 固 中 的代表 性人 士 有一 部 分 是新 媒 体 内容 的制造 者 ,
和 扩大 党 的群众 基础 和执 政 基 础 ,壮大 统 一 战线 的 有学者认为可以笼统地称为网络意见人士。有学者
收 稿 日期 :2018—05—18 作者简介 :许奕锋(1973一),男,湖南永兴人,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政党制度和统战理论。
分 类 与 列举 方 式 ,有 的从 网 络粉 丝 数量 进 行 量 化 界 作 用 ,对特 定 的 网络 群体 产生 了一种显 性 的社会 影
定等等 ,不胜枚举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响 。从 稳定 社会 秩序 、引 导社 会舆 论来 看 ,正能 量 网
(试行 )》指 出,统一战线工作对象为党外人 士 ,重点 络 意见 代表人 士 的作 用 和价值更 加 突 出 。
把 网络 意见 人 士界 定为 生 活工作 在特 定行 政 和地 理 坏 ,优 劣并存 ,应 当辩 证分 析 ,区别 对待 。从 网络 地带
区域 内 、或 关心 特定 行政 和 地理 区域 的 、以互联 网为 来 看 ,处 于 红色 地带 的 网络意 见人 士 ,不 乏行 业 和领
平台发布信息 、表达观点 、提 出意见或建议 ,并 能对 域专家 ,他们能够借助新媒体介入传播过程 ,驾驭信
文章 编 号 :1008—9012(2018)02--0040-06
当前 ,以网络为主导的新媒体逐渐取代传统媒 力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
体的主流地位 ,新媒体 的立体化 、即时 l生和交互式 , 现 中华 民族伟 大复 兴 中 国梦凝 心 聚力 。
改变 了人们 获 取信 息和新 闻 的方 式 。活跃 在 网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