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下册 28.1《随机事件》教案 沪科版【精品教案】
初中数学《随机事件》教案
初中数学《随机事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并能列举生活中的实例。
2. 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学重点:随机事件的概念。
教学难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卡片、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确定事件,如掷骰子出现的点数、抽奖活动中获奖等。
2. 提问:除了确定事件,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事件?它们发生的可能性如何?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必然事件:定义、特点、举例。
2. 不可能事件:定义、特点、举例。
3. 随机事件:定义、特点、举例。
三、课堂互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点评。
3.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加深对随机事件的理解。
四、练习巩固(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对随机事件的理解。
2. 教师选取部分练习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随机事件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提问:随机事件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确定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讲解环节,通过举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
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分组讨论和回答问题,加深对随机事件的理解。
练习巩固环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对随机事件的理解。
总结与拓展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随机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整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随机事件的概念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但在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引导。
【教与学新教案】九级数学下册.随机事件教学设计(新版)沪科版-精
随机事件经历试验操作、观察、思考和总结,归纳出三种事件各自的本质属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续表)数字的情况下从签筒中6(续表)意师生活动:教师安排全体学生参与试验,每名学生都要亲自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活动中,教师要求全体学生端正态度,认真记录(1)在“5次摸棋子”的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的有几组?“40师生活动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把结果统计在表中.使“b【教学反思】授课流程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能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做出准确判断.过程与方法:经历试验操作、观察、思考和总结,归纳出三种事件各自的本质属性,并抽象成数学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做出准确判断,体验从事物的表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感受到数学的科学性及生活中丰富的数学现象.【学习重难点】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难点: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做出准确判断.课前延伸一、基础知识填空1.确定性事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叫做随机事件.二、预习思考题1.从分别标有1,2,3,4,5号的5个纸签中随机地抽取一个,抽出的纸签号码能是3吗?能是0吗?能小于6吗?2.掷一个正方体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有多少种可能?自主学习记录卡课内探究一、课堂探究1——(问题探究,自主学习)下列问题中,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1)太阳从西边下山;(2)某人的体温是60 ℃;(3)a2+b2=-1(其中a,b都是实数);(4)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举行.思考:5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签筒中有5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1,2,3,4,5.小军首先抽签,他在看不到纸签上的数字的情况下从签筒中随机(任意)地取一根纸签.请考虑以下问题:(1)抽到的序号是0,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2)抽到的序号小于6,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3)抽到的序号是1,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4)你能列举与事件(3)相似的事件吗?二、课堂探究2——(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同学们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至6的点数.请考虑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观察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1)出现的点数是8,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2)出现的点数大于0,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3)出现的点数是4,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变式:如果我们连续掷两次,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之和可能是8吗?13呢?三、反馈训练练习: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明天是晴天;(3)打靶命中靶心;(4)掷一次正方体骰子,向上一面是5点;(5)经过有信号灯的十字路口,遇见红灯;(6)在装有黑球的布袋里摸出白球;(7)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落;(8)抛掷五十枚硬币,全部正面朝上.四、课后提升必做题小李手中有红桃1,2,3,4,5,6六张牌,从中任意抽取一张牌,观察其牌上的数字.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1)牌上的数字为0;(2)牌上的数字为正整数;(3)牌上的数字大于3且小于6.选做题同桌两人玩掷骰子游戏,并依据骰子的点数之和制成下表: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1)和为1;(2)和被4整除;(3)和大于3且小于6.第2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摸球”这样一个有趣的试验,形成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分析的能力,了解影响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因素.过程与方法:历经“猜测—动手操作—收集数据—数据处理—验证结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特点以及影响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客观条件,并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做出正确判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试验过程中,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得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准确结论,让学生从中体验到科学的探究态度.【学习重难点】重点: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出定性分析.难点:理解大量重复试验的必要性.课前延伸一、基础知识填空把7张标有2,3,4,5,6,7,8的卡片充分打乱,现将它们背面朝上,从中任取一张得到的卡片标的是偶数的可能性是________.二、预习思考题把学生分为10组,按要求做试验并回答问题.标有2,2,3,3,3号的5个纸签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的情况下,从中随机地抽取一个.(1)抽出的号码结果有多少种?(2)如果2号纸签和3号纸签都有可能被抽到,那么它们被抽到的可能性一样大吗?自主学习记录卡课内探究一、课堂探究1——(问题探究,自主学习)袋中装有4个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我们把“摸到白球”记为事件A,把“摸到黑球”记为事件B,回答下列问题:(1)事件A和事件B是随机事件吗?(2)哪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变式袋中装有4个黑球,若干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如果“摸到黑球”的可能性较小,那么白球至少有多少个?二、课堂探究2——(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摸球试验:袋中装有4个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我们把“摸到白球”记为事件A,把“摸到黑球”记为事件B.试验(1):把学生分成3人一组,其中一人把球搅均匀,另一人摸球,第三人把“10次摸球”和“20次摸球”的结果记录在表中.提出问题:(1)在“10次摸球”的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的有几组?“20次摸球”的试验中呢?(2)你认为哪种试验更能获得较正确的结论呢?(3)为了能够更大可能地获得正确结论,我们应该怎样做?【设计说明】通过试验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一步体会影响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因素.试验(2):请同学们进行400次重复的“摸球”试验,教师提问:如果把刚才20个小组的20次“摸球”合并在一起是否等同于400次“摸球”?这样做会不会影响试验的结果?参考答案:不会影响试验的结果.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把结果写在表中.对试验结果做定性分析.变式袋子里装有红、白两种颜色的小球,质地、大小、形状一样,小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然后放回.如果小明5次都摸到红球,能否断定袋子里红球的数量比白球多?怎样做才能判断出哪种颜色的球数量较多?三、课堂练习1.一个袋子里装有20个形状、质地、大小一样的球,其中4个白球,2个红球,3个黑球,其他都是黄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摸出哪种球的可能性最大?2.一个人随意翻书三次,三次都翻到了偶数页,我们能否说下一次翻到偶数页的可能性比奇数页大?3.已知地球表面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的比约为3∶7,如果宇宙中飞来一块陨石落在地球上,那么“落在海洋里”与“落在陆地上”哪个可能性更大?参考答案:1.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最大.2.不能.3.落在洋海里的可能性更大.四、课后提升必做题1.袋中装有4个红球,7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1)这个球是红球还是白球?(2)如果两种球都有可能被摸出,那么摸出红球和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吗?2.如图26-1-2所示,有一个转盘,转盘分成4个相同的扇形,颜色分为红、绿、黄三种,指针的位置固定,转动转盘后任其自由停止,其中的某个扇形会恰好停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指针指向两个扇形的交线时,当作指向右边的扇形),试问:指针指向哪种颜色的可能性更大些?图26-1-2选做题同桌两人玩掷骰子游戏,依据骰子的点数之和制成下表:(1)点数之和为偶数与和为奇数的可能性相等吗?(2)点数之和为3的倍数与和为4的倍数的可能性一样吗?。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 随机事件》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 随机事件》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26.1 随机事件》是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中的一章,主要介绍了随机事件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本章内容是学生对概率初步知识的拓展和深化,也是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随机事件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内涵和应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实例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能够正确判断一个事件是否为随机事件。
2.掌握计算随机事件发生概率的方法,能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2.计算随机事件发生概率的方法的掌握。
3.将概率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
2.问题驱动: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3.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练习巩固:通过适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随机事件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实例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用于教学过程中的演示和练习。
3.板书设计:设计好板书的结构和内容,以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呈现和回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抛硬币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随机事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通过PPT展示相关的实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随机事件》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随机事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随机事件》是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6.1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概率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了解随机事件的性质,能够运用概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概率初步知识,对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如何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了解随机事件的性质,能够运用概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随机事件的性质。
2.难点:如何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引导探究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性质。
同时,我还会运用多媒体手段,如PPT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随机事件的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抽奖游戏,引出随机事件的定义。
2.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了解随机事件的性质。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随机事件的性质,以及如何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5.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定义:在相同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a.随机事件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
b.随机事件的发生具有可能性。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来进行。
对于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良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沪科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28章 概率初步 单元精品教案课件合集(4课时合集)
例1 袋中装有3个球,2红1白,除颜色外,其余如 材料、大小、质量等完全相同,随意从中抽取1个球,抽到红 球的概率是多少? 解 抽出的球共有三种等可能的结果:红1,红2,白,
不可能事件
⑤ 雨后,天空上出现一条彩虹。
不确定事件
对于随机事件,虽然它们发生的可能性事先不确定,但是 它们发生的可能性是否有一点的规律呢?对此人们十分关注.如 在抛硬币的试验中,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机会一样吗?在掷 骰子的试验中,点数是偶数的可能性比点数是1得到可能性大吗? 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一次,落地时这枚硬币朝向的结果有 两种可能:正面向上或反面向上.由于硬币是均匀的,出现正面 向上或反面向上的可能性完全相等的,所以,我们用0.5来表示 出现正面或反面向上的可能性的大小. 一般地,表示一个随机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叫做这 个事件的发生的概率,记作P(A).如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一次, 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是0.5,用符号表示就是P(正面)=0.5.
确定性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 一般用大写的字母A,B,C表示.
下列现象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① 将一小勺白糖放入一杯温水中,并用筷子不断的搅拌,白糖溶解。 必然事件 ② 测量某天的最低气温,结果为—350℃。 不可能事件 ③ 小强打开电视机,电视里正在播放广告。 不确定事件 ④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等于。
课后日记:
今天学了什么:___________ 今天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 不明白的地方是:____________
• 书本P93-94 • 习题26.1 • 第1,2,3题
现实是此岸,成功是彼岸, 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兴趣便 是河上的桥,只要行动就可以 通过。
—— 克雷洛夫
26.2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26.1《随机事件》教案设计
在某次国际乒乓球单打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张怡宁、王 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楠经过奋力拼搏,一路过关斩将,会师最后决赛,那么,的概念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
在比赛开始前,你能确定该项比赛的
与经验,完成题组练习。(多媒
(1)冠军属于中国吗? 必然事件 (2)冠军属于外国选手吗?不可能事件
体显示) 本题考察学生对必然发生事件、 不可能发生事件和随机事件的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26.1《随机事件》教案设计
26.1 随机事件
新博初中 尹光华
本节课提出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并用枚举、实验、小组讨论等 方法,逐步形成对随机事件的特点及定义的理性认识,是一节“概率”的起始课。学生学 会怎样用观察的方法去认识身边随机现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注重对学生的动手 教材分析 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对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意识的培养。 本节课掌握得如何,直接关系“概率”整个知识体系的“坚实”性。
④抽到的序号会是 1 吗?
问题二
小伟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 别刻有 1 到 6 的点数,请考虑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 在骰子向上的一面上,
①可能出现哪些点数?
②出现的点数大于 0 吗?
③出现的点数会是 7 吗?
④出现的点数会是 4 吗?
注意强调二个问题中的第④个问题的结果是否确定? 有什么共同特点?
能根据随机事件的特点,辨别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并在解决实际问 题的过程中体会与他人的合作。
情感态度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 问题的讨论,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难点 随机事件的特点,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知识重点 随机事件概念的形成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随机事件》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随机事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随机事件》是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6.1节的内容,主要介绍随机事件的定义、性质和判断方法。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概率初步知识的巩固和拓展,也是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的基础。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本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概率的基本概念,对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随机事件的定义和判断方法还不够清晰,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具体例子进行引导和巩固。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
2.学会判断随机事件的方法。
3.能够运用随机事件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
2.判断随机事件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本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同时,结合实例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子和练习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抽奖游戏引入随机事件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游戏中出现的事件是否为随机事件。
2.呈现(15分钟)讲解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和说明。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随机事件的本质特征。
3.操练(15分钟)给出一些判断题,让学生根据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判断题目中给出的事件是否为随机事件。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随机事件的判断能力。
4.巩固(10分钟)讲解随机事件的判断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判断一个事件是否为随机事件。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加深对随机事件判断方法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随机事件的概念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随机事件的定义、性质和判断方法。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 随机事件 精品
随机事件一、教学目标:1、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能根据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判断一件事情属于哪种事件;3、能举出简单的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4、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列举与判断,渗透数学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概念的理解;2、教学难点: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识别。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同学们听过“天有不测风云”这句话吧!它的原意是指刮风、下雨、阴天、晴天这些天气状况很难预料,后来它被引申为:世界上很多事情具有偶然性,人们不能事先判定这些事情是否会发生。
问题1:小明从盒中任意摸出一球,一定能摸到红球吗?问题2:小麦能摸到红球吗问题3:小米呢引入课题:随机事件问题4:试分析:“从一堆牌中任意抽一张抽到红牌”这一事件的发生情况2、学以致用: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1、不可能发生事件2、必然发生事件3、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事件总结归纳: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叫必然事件;必然不会发生的事件叫不可能事件;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不确定事件或随机事件问题5:小伟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形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至6的点数。
请考虑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观察骰子向上的一面:(1)可能出现哪些点数(2)出现的点数会是7吗(3)出现的点数大于0吗(4)出现的点数会是4吗问题6:判断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在地球上,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
2、有一匹马奔跑的速度是70千米/秒。
3、明天,我买一注体育彩票,得500万大奖。
4、用长为3cm、4cm、7cm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构成一个三角形。
5、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
问题7:5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
签筒中有5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1,2,3,4,5。
小军首先抽签,他在看不到的纸签上的数字的情况从签筒中随机(任意)地取一根纸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 随机事件-优秀
随机事件教学设计流洞中学王红燕一、教材分析本章是在小学了解了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事件的概率。
生活中概率大量存在,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本节主要是了解随机事件和有关概念,教科书中设置了三个问题,通过问题1抽签试验和问题2掷骰子试验,主要让学生感受到,在一定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有些事件是必然发生,有些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有些事件是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的,在这两个具体问题探讨的基础上,提出随机事件等有关概念,要求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判断一个事情是随机事件还是确定性事件。
问题3是一个抽签试验,主要探讨随机试验发生的可能性。
通过这三个问题,为下一节概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1、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2、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不同。
3、学生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探讨,认识动手操作试验是验证得出结论的好方法。
5、能根据随机事件的特点,辨别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引领学生感受随机事件就在身边,增强学生珍惜机会,把握机会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随机事件的特点,会判断现实生活中的随机事件。
难点: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四、教学方法动手试验交流归纳五、教学媒体工具多媒体、扑克牌、骰子六、教学过程(活动一)情境导入1、观看图片回答问题见ppt(活动二)自主探究(问题1)问题1五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为了抽签,我们准备了五张背面看上去相同的纸牌,上面分别标有出场顺序的数字1,2,3, 4, 5.把牌充分洗匀后,小军先抽,他在看不到纸牌上数字的情况下从中任意随机抽取一张纸牌请思考以下问题:(1)抽到的数字有几种可能的结果(2)抽到的数字小于6吗(3)抽到的数字会是0吗(4)抽到的数字会是1吗通过简单的推理或试验,可以发现:(1)数字1, 2,3,4,5都有可能抽到,共有5种可能的结果,但是事先无法预料一次抽取会出现哪一种结果;(2)抽到的数字一定小于6;(3)抽到的数字绝对不会是0;(4)抽到的数字可能是1,也可能不是1 ,事先无法确定.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件必然会发生.例如,(1)“抽到的数字小于6”,这样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相反地,有些事件必然不会发生例如,(2)“抽到的数字是0”.这样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统称确定性事件.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件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事先无法确定.例如,(4)“抽到的数字是1”,这个事件是否发生事先不能确定.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自我试验学生活动:积极操作、试验、思考、分析,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情况类别。
最新沪科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随机事件
随机事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自演示,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使学生乐于亲近数学,感受数学,喜欢数学,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
难点: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是“概率初步”一章的第一节课,教学中,首先列举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熟悉的、生动的、鲜活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受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意义。
然后,通过演示试验,小组讨论,逐步形成对随机事件的特点及定义的理性认识,这样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逐渐深入地引入随机事件的概念的安排,显得自然而又流畅。
本节课,没有纠缠在概念的具体文字上,而是通过经典的随机事件的例子,使学生准确的理解和把握随机事件的有关概念。
沪科版初三下册数学教案随机事件
26.1随机事件
课题
26.1 随机事件
课时
1课时
上课时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概率的判定,归纳出必定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依照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做出准确的判定;
(2)明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过程与方法
历经试验操作、观看、摸索和总结,归纳出三种事件的各自的本质属性,并抽象成数学概念.
(2)通过多次试验,摸出的黑球和白球哪个次数多?说明了什么问题?
结论:一样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教师指导】
归纳小结:
(1)必定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2)一样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6)一元二次方程x2+2x+3=0无实数解.
解:(1)(4)(6)是必定发生的;(2)(3)(5)是不可能发生的.
3.在一个不透亮的箱子里放有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的4个小球,其中红球3个、白球1个.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1个小球,请你写出那个摸球活动中的一个随机事件:摸出红球.
【合作探究】
1.提出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从事物的表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感受到数学的科学性及生活中丰富的数学现象.
教学
重难点
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
难点:判定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教学活动设计
二次设计
课堂导入
分析说明下列事件能否一定发生:
①今天不上课;②煮熟的鸭子飞了;③改日地球还在转动;④木材燃烧会放出热量;⑤掷一枚硬币,显现正面朝上.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随机事件》教案-新版
26.1 随机事件【知识与技能】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2.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3.知道概率的概念含义.【过程与方法】通过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体会确定性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认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教学重点】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教学难点】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动脑筋:下列事件中,哪些一定发生,哪些不可能发生,哪些可能发生.①晴天的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②通常,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100℃沸腾.③a是实数,a2<0.④种瓜得豆.⑤买一张福利彩票,中奖.⑥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朝上.【教学说明】要求同学们凭生活经验或已学过知识,对上述问题分组讨论,然后回答.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如动脑筋中的①和②.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如动脑筋中的③和④.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如动脑筋中的⑤和⑥.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性事件,确定性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事件的分类请同学们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例子.例1 掷一枚均匀的骰子,骰子的6个面上分别刻有1,2,3,4,5,6的点数,试问,下列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1)出现的点数大于0.(2)出现的点数为7.(3)出现的点数为5.【教学说明】本例比较简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答.2.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动脑筋:①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是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大,还是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大?②一个袋中有8个球,5红3白,球的大小和质地完全相同,搅均匀后从袋中任意取出一个球,是取出红球的可能性大,还是取出白球的可能性大?【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小组回答完成.归纳: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有可能不同.例题例1 教材P923.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的思考.92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有两个事件,事件A:367人中至少有2人生日相同;事件B: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朝上的面点数为偶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事件A,B都是随机事件B.事件A,B都是必然事件C.事件A是随机事件,事件B是必然事件D.事件A是必然事件,事件B是随机事件2.下列事件:①在足球赛中,弱队战胜强队;②抛掷1枚硬币,硬币落地时正面朝上;③任取两个正整数,其和大于1;④长为3cm,5cm,9cm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确定事件有()A.1个B.2个C.3个D.4个3.下列成语所描述的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A.守株待兔B.一箭双雕C.水中捞月D.瓮中捉鳖4.一个袋中装有7个红球,3个白球,从中任意摸出一球,则()A.一定是红球B.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C.摸到红球、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D.一定是白球5.小华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2的倍数的可能性比座位号是5的倍数的可能性______.(填“大”“小”或“相等”)6.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有5个红球,3个白球,2个绿球,这些球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小明从中任摸一个球.(1)你认为小明摸到的球很可能是什么颜色?为什么?(2)摸到三种颜色球的可能性一样吗?(3)如果想让小明摸到红色球和白色球的可能性一样,该怎么办?写出你的方案.【教学说明】学生自主完成,在完成上述题目后.【答案】1.D 2.B 3.D 4.B 5.大6.解:(1)红色,因为红球最多;(2)不一样;(3)取2个红球出来,或放2个白球进去.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师生共同回顾事件的分类及概念,知道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2.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请与同学们交流.1.完成教材P第1、2题.93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节课由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体验生活与新知识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26.1《随机事件》
随机事件(第一课时)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作出准确判断。
过程与方法:历经实验操作、观察、思考和总结,归纳出三种事件的各自的本质属性,并抽象成数学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从事物的表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感受到数学的科学性及生活中丰富的数学现象。
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难点: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作出准确判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同学们听过“天有不测风云”这句话吧!它的原意是指刮风、下雨、阴天、晴天这些天气状况很难预料,后来它被引申为:世界上很多事情具有偶然性,人们不能事先判定这些事情是否会发生。
人们果真对这类偶然事件完全无法把握、束手无策吗?不是!随着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许多偶然事件的发生也具有规律可循的。
概率这个重要的数学概念,正是在研究这些规律中产生的。
人们用它描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例如,天气预报说明天的降水概率为90%,就意味着明天有很大可能下雨(雪)。
现在概率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章中,我们将学习一些概率初步知识,从而提高对偶然事件发生规律的认识。
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能根据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判断一件事情属于哪种事件;3、能举出简单的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
播放幻灯片,问:小明从盒中任意摸出一球,一定能摸到红球吗?小麦从盒中摸出的球一定是白球吗?小米从盒中摸出的球一定是红球吗二、引导两个活动,自主探索新知活动一:播放幻灯片让学生试分析:“从一堆牌中任意抽一张抽到红牌”这一事件的发生情况?活动二:小伟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形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至6的点数。
请考虑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观察骰子向上的一面:(1)可能出现哪些点数?(2)出现的点数会是7吗?(3)出现的点数大于0吗?(4)出现的点数会是4吗?总结并导出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叫必然事件;必然不会发生的事件叫不可能事件;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不确定事件或随机事件。
2022年数学沪科版九年级下《随机事件》教案
26.1 随机事件1.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概率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做出准确的判断(重点);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难点).一、情境导入在一些成语中也蕴含着事件类型,例如瓮中捉鳖、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和水中捞月所描述的事件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事件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类型一】必然事件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5个黑球和3个白球,这些球的大小、质地完全相同,随机从袋子中摸出4个球,则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A.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一个是白球B.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一个是黑球C.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两个是黑球D.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两个是白球解析:∵袋子中只有3个白球,而有5个黑球,∴摸出的4个球可能都是黑球,因此选项A是不确定事件;摸出的4个球可能都是黑球,也可以3黑1白、2黑2白、1黑3白,不管哪种情况,至少有一个球是黑球,∴选项B是必然事件;摸出的4个球可能为1黑3白,∴选项C是不确定事件;摸出的4个球可能都是黑球或1白3黑,∴选项D是不确定事件,故选B.方法总结:事件类型的判断首先要判断该事件发生与否是不是确定的.若是确定的,再判断其是必然发生的(必然事件),还是必然不发生的(不可能事件);若是不确定的,则该事件是不确定事件.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 【类型二】 随机事件下列事件:①随意翻到一本书的某页,这页的页码是奇数;②测得某天的最高气温是100℃;③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的数字是2;④测量四边形的内角和,结果是360°.其中是随机事件的是________(填序号).解析:书的页码可能是奇数,也有可能是偶数,所以事件①是随机事件;100℃的气温人不能生存,所以不可能测得这样的气温,所以事件②是不可能事件,属于确定事件;骰子六个面的数字分别是1、2、3、4、5、6,因此事件③是随机事件;四边形内角和总是360°,所以事件④是必然事件,属于确定事件.故答案是①③.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4题【类型三】 不可能事件下列事件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 .打开电视机,中央一台正在播放新闻B .我们班的同学将来会有人当选为劳动模范C .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D .太阳从西边升起解析:“太阳从西边升起”这个事件一定不会发生,所以它是一个不可能事件.故选D.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2题探究点二:随机事件的可能性在形状、大小、颜色都一样的卡片上,分别画有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等腰梯形这五个图形,画面朝下随意放在桌面上,小芳随机抽取一张卡片.用P 1、P 2、P 3分别表示事件(1)“抽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2)“抽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3)“抽得图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按可能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A .P 3<P 2<P 1B .P 1<P 2<P 3C .P 2<P 3<P 1D .P 3<P 1<P 2解析:∵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是平行四边形、菱形和矩形,P 1=35;轴对称图形是等边三角形、菱形、矩形和等腰梯形,P 2=45;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菱形和矩形,P 3=25,∵25<35<45,∴P3<P1<P2.故选D.方法总结:本题考查的是可能性的大小,熟知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9题三、板书设计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一定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性事件.随机事件:无法事先确定一次试验中会不会发生的事件.2.随机事件的可能性一般地,表示一个随机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叫做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记作P(A).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对身边事件发生的情况作出判断,通过实测理解掌握定义,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第1课时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1.了解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含义,体会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根据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点,能够进行相关的作图和计算(重点,难点).一、情境导入太阳光下的影子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物体在太阳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与在灯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类型一】平行投影的作图如图,在某一时刻垂直于地面的物体AB在阳光下的投影是BC,请你画出此时同样垂直于地面的物体DE在阳光下的投影,并指出这一时刻是在上午、中午还是下午?解:如图,连接AC,过点D作DF∥AC,过点E作EF∥BC交DF于点F,则EF就是DE的投影.由BC是北偏西方向,判断这一时刻是上午.方法总结:(1)画物体的平行投影的方法:先根据物体的投影确定光线,然后利用两个物体的顶端和各自影子的末端的连线是一组平行线,过物体顶端作平行线与地面相交,从而确定其影子.(2)物体在阳光下的不同时刻,不仅影子的大小在变,而且影子的方向也在改变,就我们生活的北半球而言,上午的影子的方向是由西向北变化,影子越来越短,下午的影子方向由北向东变化,影子越来越长.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5题【类型二】中心投影的作图如图所示,由两根直立的木杆在一路灯下的影子判断路灯灯泡的位置.解:如图所示,两条光线的交点O即为灯泡所在的位置.方法总结:相交光线的交点即为点光源所在的位置.点光源下两个物体的影子可能在同一个方向,也可能不在同一个方向.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5题【类型三】中心投影的变化规律如图,晚上小亮在路灯下散步,在小亮由A处走到B处这一过程中,他在地上的影子()A.逐渐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先变长后变短D.逐渐变长解析:在路灯下,路灯照人所形成的投影是中心投影.人的影子可以通过路灯和人的头顶作直线,该直线和地面的交点到人的距离即为他的影子的长度.因此人离路灯越远,他的影子就越长.由A 到B 这一过程中,人在地上的影子先逐渐变短,当他走到路灯正下方时,影子为一点,然后又逐渐变长.故选B.方法总结:在灯光下,垂直于地面的物体离点光源距离近时影子短,离点光源远时影子长.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2题探究点二:投影与计算 【类型一】 平行投影的有关计算一位同学想利用树影测树高AB ,m 的竹竿的影长为3m ,但当他马上测量树影时,发现树的影子有一部分落在墙上(如图①).经测量,留在墙上的影高CD m ,地面部分影长BD m ,求树高AB .解:方法一:过点D 作DE ∥AC 交AB 于点E ,如图①.∵四边形AEDC 为平行四边形,∴AE =CD m.∵EB BD =1.53,∴EB m ,∴AB =AE +EB m. 方法二:延长AC 交BD 的延长线于点E ,如图②.∵CD m ,CD DE =错误!,∴DE m.∴BE =BD +DE m.∵AB BE=错误!,∴AB =3.9m.∴树高AB m. 方法总结:解决这类问题较为常见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画出树影在墙脚对应的树高;二是透过墙,补全树在平地上的影长.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7题【类型二】 中心投影的有关计算如图,,由路灯下向前步行4米,发现自己的影子长有2米,问此路灯有多高?解:根据题意,易证,△CDE ∽△ABE ,则CD AB =DE BE,即错误!=错误!,所以AB =4.8米.答:此路灯高4.8米.方法总结:与中心投影有关的计算,一般的解题思路是运用三角形的相似寻求对应的等量关系求解.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6题三、板书设计1.平行投影由平行光线所形成的投影.2.中心投影由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影子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探索物体与其投影关系的活动中,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在阳光、灯光下摆弄小棒、纸片,体会、观察影子大小和形状的变化情况,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沪科初中数学九下《26.1 随机事件》word教案 (2)
28.1随机事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以及随机事件的发生存在规律性.2.理解随机事件的概率的统计定义.过程与方法:通过概率统计定义的形成过程,提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归纳过程,掌握对实验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处理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概念的形成过程,渗透归纳思想,优化思维品质,体会“实践出真知”的含义,了解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重点:了解随机现象及其概率的意义.教学难点:概率定义的形成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学习指导:学会学习【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咏雪并请同学们判断事件“北京,六月飞雪”是否可能发生.(新闻播报)近20年来,由于气候异常,出现在6月份并被气象部门记载的“六月飞雪”有3次;1981年6月1日,山西管涔山林区普降大雪,雪深达25厘米.1987年农历闰六月二十四日,上海市区飘起了小雪花.同年6月5日,河北张家口地区降了一场大雪,最低气温降至零下7摄氏度.近的两次“六月飞雪”,一次是2007年6月20日,甘肃降大雪;还有一次就是2007年7月30日下午6点,北京降大雪.引入课题《随机事件》例1试判断以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必然发生?不可能发生?有可能发生?)(1)木柴燃烧,产生热量;(2)明天,地球仍会转动;(3)实心铁块丢入水中,铁块飘浮;(4)在标准大气压00C以下,雪融化;(5)转动转盘后,指针指向黄色区域;(6)两人各买1张彩票,均中奖.二、概念提炼我们将(1)(2)称作必然事件.(3)(4)称作不可能事件.(5)(6)称作随机事件.请学生归纳出这三种事件的定义.强调“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叫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叫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随机事件.分析事件(5)的条件和结果,给出试验的定义:在数学里对于某个事件让它的条件实现一次就称为做了一次试验.引导学生分析随机事件和试验结果的关系:一个随机事件包括试验结果的一个或多个但不是全部.三、试验研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随机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它的可能性有多大能指导人们的生活生产实践.那么如何数学地刻画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通常从频率入手.先回忆一下初中学习的两个描述性概念:频数和频率.频数:总数据按某种标准分组,统计出各个组内含个体的个数.频率:每个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试验一:掷骰子通过这个试验研究随机事件A“掷一枚均匀的骰子,3朝上”发生的频率.试验分五步.第一步:将全班分成三个大组,同学们每两人分成一小组做掷骰子试验.分别掷骰子20次,一个同学掷骰子另一个同学记下3朝上的频数和频率.注意摇的次数、力度保持一致,力图保证在同一条件下做同一实验.并请每个小组将试验结果汇总到组长那里.将结果填写到黑板上的表格中.第二步:通过设问:每个小组做试验20次,3朝上的频率相同吗?为什么试验次数相同然而3朝上的频率不相同?这反映了频率的什么特性呢?引导学生了解频率的偶然性.第三步:观察黑板上的表格中的数据猜想:大量重复试验中随机事件A的频率会有什么变化趋势.第四步:电脑模拟掷骰子试验请同学们一边观察一边根据数据填写试验报告(见下表)(处理数据)再请同学们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频率折线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这样的点,横坐标为试验的总次数,纵坐标为3朝上的频率.并用线段从左到右依次将这些点连接起来.环看并帮助同学们处理数据,展示较好的图表.第五步:形成结论.(阐明稳定性)大量重复做抛掷骰子试验,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逐渐在1/6附近稳定下来,并在常数1/6附近摆动.对于其他随机事件是否都有类似的结论?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试验试验二:电脑演示:抛掷硬币试验通过这个试验我们来研究随机事件B“抛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分析根据他们的试验结果绘制的频率折线图.大量的重复抛掷硬币试验,正面朝上的频率稳定在0.5事实上,当大量重复同一试验时,随机事件的频率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的事例不胜枚举.例如生物学中著名的孟得尔豌豆遗传性状试验:试验三:孟得尔豌豆遗传性状试验孟得尔是一位著名的生物学家,他为了研究豌豆遗传性状分离作了大量的试验,如第二栏:孟得尔将纯种的高径豌豆和纯种的矮径豌豆杂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F1全部呈显性性状高径,接着他将子一代自交发现:F2即子二代发生性状分离,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约为3:1.通过这个试验演示研究在大量重复试验时事件C“子一代自交,子二代表现显性性状” 的频率.根据以上数据绘制的频率折线图回答“子一代自交,子二代表现显性性状”发生的频率有什么变化规律. 四、概率定义的形成分析这三个试验的共同点(①试验的次数如何?②它们都研究什么?③频率有何变化规律?)在大量重复实验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表现出稳定性.并引导学生结合这个常数发生的过程讨论归纳出概率的定义.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实验时,事件A 发生的频率mn 总是接近于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 的概率,记作().m P A n≈证明概率的范围:∵0m n ≤≤,∴01mn≤≤,0() 1.P A ≤≤ 什么事件的概率为0?什么事件的概率为1? 学生讨论并概括频率和概率的联系与区别.联系: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 频率会在概率的附近摆动,并趋于稳定.在实际问题中,若事件的概率未知,常用频率作为它的估计值.区别:频率本身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做同样次数或不同次数的.重复试验得到的事件的频率都可能不同.而概率是一个确定数,是客观存在的,与每次试验无关.五、应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数学的研究对象大致可分为对不确定性现象的研究和对确定性现象的研究.概率论就是从数量的侧面研究不确定现象的方式之一.概率论起源于十七世纪中叶,当时由于对赌博中的随机现象的研究而提出了概率论的基本概念,随后经贝努利、贝叶斯、拉格朗日等数学家的工作其内容日渐增多,到拉普拉斯时古典概率的结构已完成,但他的基本概念还缺乏严格定义,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柯尔莫哥洛夫奠定了概率论严格的公理体系,才使概率论有了足够的逻辑基础.至此概率论十分方便的应用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统计学、物理学、社会保障事业和大规模工业生产中.【例2】2005年11月,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松花江受到严重污染,环保部门发布了松花江水质的情况,多次提到一种化学物质硝基苯,有些专家认为硝基苯在动物中有致癌作用,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集中式生活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的项目限值硝基苯为0.017mg/L.这与美国的标准一致.专家说,0.017mg/L的标准值,本身已经考虑了硝基苯的直接和富集在鱼体中的影响,能够保证人终生饮水及同时正常食用所产鱼类安全,不会产生有害影响.即只要水中的硝基苯浓度低于0.017mg/L,即可饮用,也可以按正常数量食用该水体中生长的鱼类但是,如果鱼类生长的水体曾受到污染,能否正常食用应通过农业或卫生部门的检测才能做出判断.专家们如何判定松花江里的鱼类受污染的程度呢?专家在松花江采取并检测分析了五百尾鱼类,包括不同江段,不同习性,不同种类的鱼以及松花江沿岸2公里以内养鱼鱼塘的鱼类的硝基苯残量发现这些鱼中只有一条鱼的硝基苯含量略微超过安全标准.那么,从江里捞起一条鱼恰好硝基苯超标的概率有多大呢?专家通过抽样500条,用检测超标鱼出现的频率1/500来估计出整个松花江的鱼中硝基苯超标的概率为1/500.【例3】在数学史上也有这样的例子.祖冲之将圆周率算到 3.1415926 到 3.1415927之间,比西方早了1000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数学史上的骄傲.十九世纪英国人威廉向克思花了二十年将圆周率算至小数点后707位,他死后,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他毕生的心血结晶----圆周率的707位小数.许多年后,数学家法格逊对这些数据产生了疑虑:在小数点后的大量数码中为什么有的数码出现的次数过多而有的数码出现的次数过少?每个数码出现的概率都应该是1/10.是不是向克思的计算有误呢?,他用当时最先进的计算设备整整算了一年,得出结论:向克思的圆周率的707位小数中前527位是正确的,法格逊的猜想是事实吗?只是当时的数据太少了,不过事情很快有了转机 ,计算机的发明使这成为可能.1973年法国学者让盖尤和他的助手统计了圆周率的前100万位小数中各数码出现的频率,如图,在圆周率的数值式中,任何数码出现的频率均在0.1附近,可见在圆周率的数值式中,各数码出现的概率为1/10.六、小结与作业:1.课本: 练习第1、2题2.设计一个求某个随机事件概率的实验方案,并体会随机事件的概率与哪些因素有关.3.理性分析抛硬币时正面向上的概率是1/2板书设计。
最新沪科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精品【学案】 随机事件
随机事件【学习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作出准确判断;2、通过实验操作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学习过程】一、问题引入: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也就是说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具有偶然性,人们不能事先判定这些事情是否会发生。
试根据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不同,把下面的8个事件分类:(1)某人的体温是100℃; (2) a2+b2=-1(其中a,b都是实数);(3)太阳从西边下山; (4)经过城市中某一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5) 一元二次方程x2+2x+3=0无实数解; (6)掷一枚骰子,向上的一面是6点;(7) 人离开水可以正常生活100天; (8)篮球队员在罚线上投篮一次,未投中。
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有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有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有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体会随机事件的含义。
试举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例子:三、练习:1、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1)通常加热到100°C时,水沸腾;(2)度量三角形的内角和,结果是360°;(3)正月十五雪打灯;(4)掷100次硬币,每次都是正面朝上;2、掷两枚骰子,你能说出一个必然事件,一个不可能事件,一个随机事件吗?3、李宁运动品牌打出的口号是“一切皆有可能”,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四、探究:把4橙2白6个乒乓球球放入袋中,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
1、这个球是橙色的还是白色的?2、你能说出一个必然事件,一个不可能事件,一个随机事件吗?3、猜测从袋中摸球一次,摸出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比较大?4、在袋中摸球数次,统计摸球结果,验证猜测的结论是否正确。
5、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6、你能改变袋子中某种颜色的球的数量,使“摸出黑球”与“摸出白球”的可能性相同吗?若使“摸出黑球”的可能性小于“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可以如何操作?建议:1、限于条件,实验可以只由老师准备一套道具,摸球时让几位学生上台去摸。
26.1随机事件-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6.1 随机事件-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知识点概述随机事件概念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
随机事件理论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概率论、统计学、物理学等等,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掌握随机事件的相关概念十分重要。
本节课主要讲解如下内容:1.随机事件的概念和基本术语;2.随机事件的分类和性质;3.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掌握随机事件的概念和基本术语;2.能够对随机事件进行分类和性质分析;3.熟练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1.掌握随机事件的概念和基本术语;2.理解随机事件的分类和性质。
四、教学难点1.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2.理解随机事件的计算过程。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知识1.提问:什么是随机事件?可以给出一些例子吗?2.师生互动:同学们自己想想最近发生的一些随机事件,例如猜硬币正反面、扔骰子等等,让同学们描述并举例说明这些事件。
3.教师确定概念: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
5.2 学习新概念1.讲解基本术语:样本空间、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等概念。
2.举例说明各概念,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
5.3 类型与性质1.分类讲解随机事件的类型和性质;2.通俗易懂地讲解每一类事件的定义和特点;3.通过练习题让同学们掌握此知识点。
5.4 计算概率1.讲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频率概率和几何概率;2.通过练习题让同学们掌握此知识点。
5.5 进一步练习1.对比不同类型事件,让同学们熟悉各种事件的计算方法;2.让同学们通过练习题掌握此知识点。
六、教学设计6.1 教学模式课堂讲解+练习6.2 教学手段黑板、PPT七、教学评估通过课堂互动和书面测验来评估学生是否掌握随机事件概念的定义、样本空间、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等基本概念;是否能够计算概率、理解随机事件、分类和性质等。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难点是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计算过程,并熟练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6.1《随机事件》 教案设计
26.1随机事件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所涉及的实例有许多是生活中常遇到的事件或是平时在其他学科里学到的常识,所以学生理解起来应该困难不大,主要是上课时需引导学生去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实例。
另外,比如掷骰子、抛硬币这样的实验易做,要让学生动手实践,体会三大事件的特点及一个事件的概率是大量的实验后某个事件发生次数占总次数比例的一个无限接近值。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归纳出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特点,并能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作出正确的区分。
2. 初步掌握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思考和总结,归纳出三种事件的本质属性。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身边的实例学习新知,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也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了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随机事件及其特征和概率的概念。
难点:正确区分随机事件和确定事件;正确理解概率概念。
教学过程一.录制微课,介绍概率论产生和发展史,导入章题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常言说:“天有不测风云”,这句话说明了世界上有许多事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人们不能判定这些事情是否会发生,我们数学上把这类事件叫随机事件。
——导入课题。
三.探索新知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结果能确定的事件和结果不确定的事件,我们来做个实验体会一下。
【做一做】试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记录每次抛掷后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并回答以下问题:(1)可能出现哪些点数?(2)出现的点数小于7吗?(3)出现的点数会是8吗?(4)抛掷一次,出现的点数会是6吗?说明:对于抛掷骰子一次,面朝上的点数我们可以事先确定的是:(1)出现的点数最多是6种;(2)面朝上的点数肯定小于7;(3)出现的点数肯定不会是7或7以上的数。
像这里,可以事先确定一定会发生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
这两类事件统称为确定性事件。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 随机事件(市一等奖)
随机事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随机事件》是沪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六章《概率初步》的第一节第一课时内容教学内容。
2、教材地位: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看,本章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也是该领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一章内容。
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的知识,感受过随机现象,能对简单随机现象做出定性描述,并能列出简单随机现象的所有可能结果,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会阐明自己的理由。
本节所学随机事件,它既是概率论的基础,又是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现象的一个反映因此,学好它,既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后面学习理论概率的意义和用列举法求概率打下基础。
由此,我认为对随机事件的特点的正确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3、内容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都源于现实生活,在平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随着条件发生变化,这三类事件也会互相转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具有不确定性。
另外,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也可能不同。
这一课内容实际上是为后面的概率意义、概率的求法作准备。
二、学情分析1、有小学阶段的知识作为基础,加之本课时通过摸球、掷骰子、抛硬币探究三类典型事件,摸球活动探究随机事件的可能性的变化规律,都直观明了,学生已在生活中有相关体验,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2、由于本节课内容非常贴近生活,在生命科学、密码学、气象学等很多学科中都有它的身影。
生活中,发行各类彩票,比赛抽签决定主动权等,这些俯拾皆是的事件为理解本课时内容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因此丰富的问题情境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辅助于一定的练习,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随机事件这个概念。
三、教学模式建构主义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本采用的是“先学后导、当堂检测”(展示目标—学生自学—合作探究—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1随机事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以及随机事件的发生存在规律性.
2.理解随机事件的概率的统计定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概率统计定义的形成过程,提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归纳过程,掌握对实验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处理的方式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概念的形成过程,渗透归纳思想,优化思维品质,体会“实践出真知”的含义,了解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了解随机现象及其概率的意义.
教学难点:概率定义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
学习指导:学会学习
【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咏雪并请同学们判断事件“北京,六月飞雪”是否可能发生.
(新闻播报)近20年来,由于气候异常,出现在6月份并被气象部门记载的“六月飞雪”有3次;1981年6月1日,山西管涔山林区普降大雪,雪深达25厘米.1987年农历闰六月二十四日,上海市区飘起了小雪花.
同年6月5日,河北张家口地区降了一场大雪,最低气温降至零下7摄氏度.近的两次“六月飞雪”,一次是2007年6月20日,甘肃降大雪;还有一次就是2007年7月30日下午6点,北京降大雪.
引入课题《随机事件》
例1试判断以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必然发生?不可能发生?有可能发生?)
(1)木柴燃烧,产生热量;
(2)明天,地球仍会转动;
(3)实心铁块丢入水中,铁块飘浮;
(4)在标准大气压00C以下,雪融化;
(5)转动转盘后,指针指向黄色区域;
(6)两人各买1张彩票,均中奖.
二、概念提炼
我们将(1)(2)称作必然事件.(3)(4)称作不可能事件.(5)(6)称作随机事件.请学生归纳出这三种事件的定义.强调“在一定条件下”.
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叫必然事件.
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叫不可能事件.
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随机事件.
分析事件(5)的条件和结果,给出试验的定义:在数学里对于某个事件让它的条件实现一次就称为做了一次试验.
引导学生分析随机事件和试验结果的关系:一个随机事件包括试验结果的一个或多个但不是全部.
三、试验研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
随机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它的可能性有多大能指导人们的生活生产实践.那么如何数学地刻画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通常从频率入手.先回忆一下初中学习的两个描述性概念:频数和频率.
频数:总数据按某种标准分组,统计出各个组内含个体的个数.
频率:每个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
试验一:掷骰子
通过这个试验研究随机事件A“掷一枚均匀的骰子,3朝上”发生的频率.试验分五步.
第一步:将全班分成三个大组,同学们每两人分成一小组做掷骰子试验.分别掷骰子20次,一个同学掷骰子另一个同学记下3朝上的频数和频率.注意摇的次数、力度保持一致,力图保证在同一条件下做同一实验.并请每个小组将试验结果汇总到组长那里.将结果填写到黑板上的表格中.
第二步:通过设问:每个小组做试验20次,3朝上的频率相同吗?为什么试验次数相同然而3朝上的频率不相同?这反映了频率的什么特性呢?引导学生了解频率的偶然性.
第三步:观察黑板上的表格中的数据猜想:大量重复试验中随机事件A的频率会有什么
变化趋势.
第四步:电脑模拟掷骰子试验
请同学们一边观察一边根据数据填写试验报告(见下表)
(处理数据)再请同学们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频率折线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这样的点,横坐标为试验的总次数,纵坐标为3朝上的频率.并用线段从左到右依次将这些点连接起来.
环看并帮助同学们处理数据,展示较好的图表.
第五步:形成结论.(阐明稳定性)大量重复做抛掷骰子试验,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逐渐在1/6附近稳定下来,并在常数1/6附近摆动.
对于其他随机事件是否都有类似的结论?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试验
试验二:电脑演示:抛掷硬币试验
通过这个试验我们来研究随机事件B“抛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分析根据他们的试验结果绘制的频率折线图.
大量的重复抛掷硬币试验,正面朝上的频率稳定在0.5
事实上,当大量重复同一试验时,随机事件的频率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的事例不胜枚举.例如生物学中著名的孟得尔豌豆遗传性状试验:
试验三:孟得尔豌豆遗传性状试验
孟得尔是一位著名的生物学家,他为了研究豌豆遗传性状分离作了大量的试验,如第二栏:孟得尔将纯种的高径豌豆和纯种的矮径豌豆杂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F1全部呈显性性状高径,接着他将子一代自交发现:F2即子二代发生性状分离,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约为3:1.通过这个试验演示研究在大量重复试验时事件C“子一代自交,子二代表现显性性状” 的频率.
根据以上数据绘制的频率折线图回答“子一代自交,子二代表现显性性状”发生的频率有什么变化规律. 四、概率定义的形成
分析这三个试验的共同点(①试验的次数如何?②它们都研究什么?③频率有何变化规律?)
在大量重复实验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表现出稳定性.并引导学生结合这个常数发生的过程讨论归纳出概率的定义.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实验时,事件A 发生的频率
m
n 总是接近于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 的概率,记作().m P A n
≈
证明概率的范围:∵0m n ≤≤,∴01m
n
≤
≤,0() 1.P A ≤≤ 什么事件的概率为0?什么事件的概率为1? 学生讨论并概括频率和概率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 频率会在概率的附近摆动,并趋于稳定.在实际问题中,若事件的概率未知,常用频率作为它的估计值.
区别:频率本身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做同样次数或不同次数的.重复试验得到的事件的频率都可能不同.而概率是一个确定数,是客观存在的,与每次试验无关.
五、应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的研究对象大致可分为对不确定性现象的研究和对确定性现象的研究.概率论就是从数量的侧面研究不确定现象的方式之一.
概率论起源于十七世纪中叶,当时由于对赌博中的随机现象的研究而提出了概率论的基本概念,随后经贝努利、贝叶斯、拉格朗日等数学家的工作其内容日渐增多,到拉普拉斯时古典概率的结构已完成,但他的基本概念还缺乏严格定义,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柯尔莫哥洛夫奠定了概率论严格的公理体系,才使概率论有了足够的逻辑基础.至此概率论十分方便的应用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统计学、物理学、社会保障事业和大规模工业生产中.
【例2】2005年11月,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松花江受到严重污染,环保部门发布了松花江水质的情况,多次提到一种化学物质硝基苯,有些专家认为硝基苯在动物中有致癌作用,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集中式生活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的项目限值硝基苯为0.017mg/L.这与美国的标准一致.专家说,0.017mg/L的标准值,本身已经考虑了硝基苯的直接和富集在鱼体中的影响,能够保证人终生饮水及同时正常食用所产鱼类安全,不会产生有害影响.即只要水中的硝基苯浓度低于0.017mg/L,即可饮用,也可以按正常数量食用该水体中生长的鱼类但是,如果鱼类生长的水体曾受到污染,能否正常食用应通过农业或卫生部门的检测才能做出判断.专家们如何判定松花江里的鱼类受污染的程度呢?
专家在松花江采取并检测分析了五百尾鱼类,包括不同江段,不同习性,不同种类的鱼以及松花江沿岸2公里以内养鱼鱼塘的鱼类的硝基苯残量发现这些鱼中只有一条鱼的硝基苯含量略微超过安全标准.
那么,从江里捞起一条鱼恰好硝基苯超标的概率有多大呢?专家通过抽样500条,用检测超标鱼出现的频率1/500来估计出整个松花江的鱼中硝基苯超标的概率为1/500.
【例3】在数学史上也有这样的例子.祖冲之将圆周率算到 3.1415926 到 3.1415927之间,比西方早了1000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数学史上的骄傲.
十九世纪英国人威廉向克思花了二十年将圆周率算至小数点后707位,他死后,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他毕生的心血结晶----圆周率的707位小数.许多年后,数学家法格逊对
这些数据产生了疑虑:在小数点后的大量数码中为什么有的数码出现的次数过多而有的数码出现的次数过少?每个数码出现的概率都应该是1/10.是不是向克思的计算有误呢?,他用当时最先进的计算设备整整算了一年,得出结论:向克思的圆周率的707位小数中前527位是正确的,法格逊的猜想是事实吗?只是当时的数据太少了,不过事情很快有了转机 ,计算机的发明使这成为可能.1973年法国学者让盖尤和他的助手统计了圆周率的前100万位小数中各数码出现的频率,如图,在圆周率的数值式中,任何数码出现的频率均在0.1附近,可见在圆周率的数值式中,各数码出现的概率为1/10.
六、小结与作业:
1.课本: 练习第1、2题
2.设计一个求某个随机事件概率的实验方案,并体会随机事件的概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3.理性分析抛硬币时正面向上的概率是1/2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