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的人才培养与引进政策研究

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的人才培养与引进政策研究

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的人才培养与引进政策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深度融合,内外贸一体化进程逐渐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

在这一背景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成为了关键问题。

本文将探讨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的人才培养与引进政策,旨在为促进贸易发展和经济合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一、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人才是推动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的核心力量。

合适的人才能够有效地参与贸易活动,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因此,加强人才培养是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一步。

在人才培养方面,首先需要关注教育体系的改革。

通过改革教育内容和培养方式,培养适应内外贸一体化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加强对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国际贸易的需求。

其次,需要加强对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经验的培养。

随着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

因此,培养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经验的人才成为必要条件。

通过开设国际交流项目和实习机会,提供学生与国际企业合作的机会,帮助他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贸易规则和经验,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最后,需要鼓励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创新是推动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因此,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人才至关重要。

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和提供创业支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鼓励他们在贸易领域中尝试新的理念和方式。

二、人才引进政策的研究除了加强本地人才的培养外,引进优秀的外国人才也是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

人才引进政策需要同时考虑市场需求和人才供给的平衡。

首先,需要加强对外国人才的吸引力。

通过提供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外国人才来华工作。

此外,简化签证手续和提供便利的入境措施也是必要的,以提高外国人才在华工作的积极性。

其次,需要建立人才评估和认证机制。

通过评估外国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经验,确保他们符合相关职位的要求。

此外,建立专门的认证机构,对外国人才进行认证,提高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遵纪守法,勇于开拓进取,面向市场经济,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扎实的经济理论,较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及相关业务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

(二)毕业生去向及工作范围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和国际政治经济方面的背景知识,能运用英语和电子计算机等从事涉外经贸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应能胜任对外经济贸易部门和外贸公司企业的业务工作,国内外金融机构的业务工作,国际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驻外商务机构以及海外驻华商务机构的业务代办,涉外运输企业的业务工作等。

适应岗位:报关员、外销员、单证员、跟单员、报检员、货运代理、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文秘人员、电子商务业务员、政府外贸部门进出口业务管理人员等。

(三)招生对象及修业年限从统一招生考试中招收高中程度学生,在校学习3年。

(四)毕业生素质要求(一)主干课程名称1、国际贸易原理 54学时2、电子商务 72学时3、市场营销 90学时4、国际贸易实务 72学时5、国际结算 54学时6、国际金融 72学时7、国际商务 54学时8、外贸制单业务 36学时实训36学时9、外贸英语函电(英文) 72学时10、WTO概论 54学时(二)课程名称、要求及学时数1、体育学时:108学时学分:6学分要求: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及勇敢顽强,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2、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学时:18学时学分:1学分要求:本课程的教学旨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使学生的健康成长;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中国宪法和主要法律的基本精神和规定,具有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熟悉与专业有关的专门法律法规,具有依法办事、严格遵纪守法的素质与能力。

“三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

“三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
种尴 尬 的局 面 . 即一方 面 国际 经 济 与 贸易 专 业 的 毕业 生 对 V I 就业率低 , 另一 方 面 , 一 些 涉 外 企 业 面 临 着 人 才需 求 缺 口 , 人
力; 实 习基 地 功 能 主要 就 是 为 学 生 提 高 真实 的工 作环 境 . 它不
仅 能 够 应用 所 学 的专 业 知识 和 涉外 业 务 技 能 .而且 还 能让 学 生 在 面 对真 实 的新 问 题 时 . 学会如何应对 . 创 新提 出各种 解 决
贸经 营 权 已经 全 面 放 开 .它 标 志 着 我 国企 业 进 出 口经 营资 格 由多 年 来 的 审批 制 平稳 过 渡 到 了登 记 制 : 这 是 我 国加 入 WT O 的承 诺 . 也 是我 国对 外 贸 易体 制 改 革 发 展 的需 要 . 外 贸经 营 主 体 的扩 大极 大 地 促 进 了我 国外 贸业 务 的迅 猛 增 长 .尽 管 受 到 2 0 0 8年 以来 的 国际金 融危 机 和 欧 债 危机 的影 响 . 2 0 0 9年 我 国 已经 成 为 世 界第 一 出 口大 国 . 2 0 1 1 年 我 国货 物 进 出 口总 额 已
关键 词 : 人 才培 养 模 式 ; “ 三位一体” ; 应 用规 划 ; 实施 路 径
改 革开 放 以来 .我 国外 向型 经 济 的发 展 对 国际经 济 与 贸 易专 业 人 才培 养 提 出 了更 高 的 要 求 .只有 建 立 一 种适 合 涉 外
能 力 培养 为 导 向 的教 育 教 学模 式 .该 模 式 弥补 了传 统 的教 育 教 学模 式 在 能 力 培 养 上 的 不 足 , 符 合 涉 外企 业 对 人才 的需求 .
的 应 用 型创 新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是 一 种 以 学生 为 主 体 , 以职 业 能 力 培 养 为 本 位 , 以 涉 外 业 务 为 背景 的教 育教 学模 式 . 它

基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作者:侯敬媛王江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13期摘要结合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分析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现状以及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从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定位、有利于培育应用型人才的课程内容改革、优化课程体系与实践性教学等方面建构起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社会需求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1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现状分析1.1 外贸增长导致的外贸人才需求量增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有11年,在这11年间,随着我国贸易自由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对外贸易额快速上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388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6.2%。

随着中国制造产品的大量出口,很多中国企业也走出国门进行对外投资,这也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对外贸人才的需求。

相比之下从我国的外贸人才供给情况来看,按照每增加 100 万美元进出口额要增加一位外贸人才计算,那么从 2012 年起每年需要增加外贸从业人员10万以上,而每年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也不过十几万人,外贸人才的需求量和供给量之间的缺口巨大。

如果真正从对相应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素养来界定,能符合外贸岗位需要的外贸人才更为稀少。

1.2 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外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入世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计算机IT行业、信息服务行业、交通物流以及金融保险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都在改变着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使得新的贸易壁垒层出不穷,贸易摩擦增加。

随之而来的,社会对外贸专业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也将发生很多的变化,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培养既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又能熟练应用相关知识独立进行业务操作,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们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国贸专业要求
国贸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掌握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国际贸易业 务处理能力,熟悉计算机等现代经营管理模式,精通外语,能够胜任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的 涉外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国内外典型培养模式介绍
国内典型培养模式
,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Part
04
国内外高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 模式案例分析
国内高校案例分析
北京大学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 养学生的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 ,开设多门实践课程,如国际贸
易模拟实验、海关实务等。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 交流能力为目标,引入国际化教 学资源,开设全英文授课课程,
第四季度
培养目标
国内高校更注重培养学 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和应 用技能,而国外高校则 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 力、创新能力和学术能 力。
课程设置
国内高校课程设置更加 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 强调与国际贸易实务的 对接;而国外高校则更 加注重理论性和研究性 ,强调对国际贸易理论
的深入探讨。
教学方法
国内高校教学方法相对 传统,注重知识传授和 技能训练;而国外高校 则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 和探究式教学,鼓励学
国际化程度不够问题
1 2 3
国际交流与合作不足
国贸专业需要与国际接轨,但当前很多高校在国 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学生缺乏国际 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外语教学水平不高
国贸专业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但当前 很多高校的外语教学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国贸专 业的需求。
缺乏国际化课程体系
部分高校在国贸专业的课程设置上缺乏国际化元 素,未能引入国际先进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理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小 型 企 业 的 发 展 培 养 应 用 型 高 级 专 门人 才 ” 的定 位 和
目 标
课 程 体 系 是 实 现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养 目标 的 关 键 , 决 定 了人 才 培 养 的规 格 和模 式 ,在 很 大程 度 上 也 决 定 了人 才 培 养 的质 量 。地 方 院校 国 际 经 济 与 贸 易 专 业 课 程 设 置 应 该 在 现 代 教 育 观 念 指 导 下 ,建 立 一 个 能 体 现 学 科 交 叉 、多 样 化 和个 性 化 发 展 、实践 能 力 与 创 新 能 力 并举 的开 放式 课 程 体 系 ,即 以夯 实 基 础 、强 化 专 业 、 增 强 素 质 、提 升 能 力 、发 展 个 性 为 原 则 ,以 学 生 将 来 实 际 工 作 岗位 所 需 要 的知 识 、能 力 和素 质 为 主线 ,按 照 应 用 性 、针 对 性 要 求 ,确 定 人 才 的知 识 、 能 力 、素 质 结 构 ,制 定 与之 相 适 应 的课 程 体 系 。 近 几 年来 ,湖

据 统 计 , 目前 我 国 有 4 0多 所 高 等 院 校 开 设 了 国 0 际 经 济 与 贸 易 专 业 ,地 方 院校 此 专 业 面 临 的挑 战 是 如
的特 点 。 由于 湖南 商 学 院 的 地 区性 和 区域 性 特 点 ,教 学 型和 商 科 型特 点 ,国 际 经 济 与 贸 易 专业 更 适 合 为 开 放 型 的 中小 企 业培 养 国际化 经 营 与管 理 人才 。 3体 现 重 应 用 能 力 培 养 的特 点 。 人 才 培 养 坚 持 以 .
经 济社 会 的实 际需 求 为 导 向 ,以培 养 学 生 的市 场 意 识 、 实 际应 用 能力 、创 新 能力 为 重 点 ,在 培养 过 程 中突 出 对 学 生 创 新 思 维 、专 业 基 本 技 能 和 实 践 能 力 的 训 练 , 强调 学 生 能较 快 地适 应 开 放 型 企业 国 际 化 经 营 与 管 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适应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各高校纷纷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备国际视野、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国际经济形势和贸易政策。

2. 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和运用经济学方法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3. 具备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包括国际贸易的谈判、合同签订、支付结算等。

4. 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适应国际贸易环境中的多元文化。

5. 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和应对变化的能力,能够在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中不断适应和发展。

二、课程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

具体课程包括但不限于:1. 微观经济学:介绍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体与市场的关系,分析市场供求、价格形成等基本原理。

2. 宏观经济学:讲授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规律,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控。

3. 国际经济学:探讨国际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政策,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投资等。

4. 国际贸易实务:介绍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和操作,包括国际贸易的谈判技巧、合同签订、支付结算等。

5. 国际金融:讲述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原理和运作机制,包括国际汇率、国际支付等。

6. 国际商务管理:介绍国际商务的基本知识和管理技巧,包括海外市场开拓、国际营销策略等。

三、实践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习:要求学生在专业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实训:组织学生参与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模拟训练,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内容概览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理论、政策和实务操作,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市场动态,具备外贸业务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课程设置:包含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基础课程强调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专业课程涵盖国际贸易理论、贸易实务、跨境电商等方面;实践课程则注重案例分析、模拟操作和实习实训等。

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项目参与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际化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海外实习等活动,拓宽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素质提升: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思维、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课程考核、实践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等,以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1. 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国际贸易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手段之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国际贸易成为连接各国经济的纽带。

各国之间的商品、服务以及技术交流带动了经济的增长和繁荣,国际贸易的增长能够推动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国际贸易的增长也意味着各国经济体系的融合加深,推动了全球市场的繁荣和多元化发展。

国际贸易能够提升就业水平和社会福利。

国际贸易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提升了各行各业的就业水平。

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和利用,推动了各国社会福利的提升。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之间能够更有效地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

国际贸易是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的重要途径。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更加频繁,国际贸易成为了新技术的展示平台和市场平台。

各国在贸易中分享各自的科技成果和创新技术,促进了技术的全球化传播和创新应用。

国际贸易不仅推动了技术创新的发展,还通过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社会效益。

国际贸易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交往的不断加强,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各国高水平教育机构和企业纷纷探索和实践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在研究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时,需要考虑不同学科领域和专业的特点。

例如,对于工程和科技类专业,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商科和金融类专业,则需要注重跨文化交际和跨国合作能力的培养。

同时,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考虑机构内部多样化的因素,比如不同学生个体的需求和教学资源的分布情况。

在具体实践中,这个模式需要深入挖掘公共教育资源、引入外籍教师和学者、组织国际交流和参观以及提供跨国实习和研究机会等一系列手段,在全方位和多层面上提供学生综合性的国际化培养。

二、不同类型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1.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国际化学习资源,同时关注与国际化标准匹配的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和教学平台的建设。

通过国际教育资源共享、学术合作和学生交流,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使学生在多种语言环境下具备交际和多元文化的认知能力。

2.海外留学海外留学是国际化人才培养中最为常见的模式之一。

留学生可以在国外接触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术文化,并且有机会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拓展自己的国际交际能力。

同时,海外高校通常也会提高学生的全球视野和竞争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3.境内一流大学境内一流大学虽然没有海外留学的优势,但在国内已经形成适合中国学生的教育体系,并在市场上拥有广大的认知度和声望。

这类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加强与境外高校的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也注重学生与企业、社会的交流和合作。

三、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随着教育全球化的趋势全面加强,未来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方向将会更加明确和多元化。

未来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注重国内高校间的合作,更需要推进国际合作与共享开展跨学科研究,构建更为完善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使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以就业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距 ,相 当多的学生并不 能胜任外贸公 司的工作。文章通过分析 国际贸 易专业人 才培 养模 式改革 的必要性和 当前外贸企业对 国际
贸 易人 才 的 实 际 需求 情 况 ,提 出 了人 才培 养模 式改 革 的 主要 措施 。
关 键词 : 国 际 贸 易 ;人 才培 养 模 式 ;实 践教 学
为 了获 取第一 手资料 ,笔者调查 了山东 省从事外 贸业务 场需 求千差万 别 ,外贸企业 必须灵敏捕捉不 同国家和地 区的 的企业 1 g ,其 中大型 国有 企业 1 ,大型私营 企业 1 ,中 市场信息 ,同时协调好各方面关系 。 o 家 家 小 型私 营企业8 ,人 才市场2 ( 岛人才市场和潍 坊人才 家 家 青 市场 )。山东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如下 : ( )人才需求量分析 一
不 理 想 ,相 当 多 的学 生 找 不 到 学 有 所 用 的 工 作 ,究 其 原 因 ,
( 二)岗位需求情况分析
企业对 国际 贸易专业人才 的 岗位需 求是我们确 定专业方 的外 贸工作岗位主 要是 出口营销 、单证处理 、报关 、报检 现该 专业 学 生的就 业 状 况并 向的重 要依据 。调查 资料显示 ,企业特别是 中小型企业提供
中图分类号 :F 1 7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 编号 :10 - 1 6( 09 1 c 0 9 9 6 2 0 )0 4()一02 — 2 1 2 0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需要10 8 万人 。
随着 中 国加 入w TO,社 会对 国际 经贸 人才的 需求越 来 越 多 。各高 校近 几 年也 迅速 扩 大 了国 贸专 业的 招生 。但 随
亿 美 元 。2 0 年 1 0 , 山 东省 进 出 口总 额 14 0 8 —1月 3 ML美 元 ,同 平 ,外 贸业 务 员、跟单 员等直接 与国外客户打 交道的人 员更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育人模式的创新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育人模式的创新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育人模式的创新“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全球化的发展,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教育培训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更好地培养适应全球化市场需求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是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和培训一直面对的难题。

在这个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育人模式的创新变得尤为重要。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应该更加强调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结合。

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

传统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分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应该在教学中更加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模拟实践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需求。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应该注重学生的国际化能力培养。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国际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应该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注重学生国际化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国际贸易规则,熟悉国际市场环境,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通过开设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市场开发、国际贸易实务等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全球化思维,提高学生应对国际市场挑战的能力。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国际贸易实务技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应该积极拓展实践教学资源,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实际参与国际贸易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校还应该与企业等实际市场资源进行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应该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适应市场需求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更需要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方案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方案摘要:国际经济与贸易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培养具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介绍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探讨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方法,并分析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步骤和效果。

最后,本文提出了未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正文: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是提高我国国际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国际经济的日益复杂多变,具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越来越重要。

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不仅可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可以提高国民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方法制定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措施和评估等。

以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主要方法: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明确,任务应该具体。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等。

2.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方案应该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国内外就业市场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在线教学等。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方法,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

4.建立评估机制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建立评估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应该包括教学效果评估、学生评价和社会评价等。

国际经贸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江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国际经贸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江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从 优 化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 强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 重培 养 环 节 和 教 学 方 式 的 创 新 等 方 面 总 结 了本 专 业人 才培 养 模 式 改 革 的 实 践 尝 试 ,并 就 人 加 注 才 际 经 济 与 贸 易 人 才培 养 特 色 培 养 模 式 改 革 国 中图分类号 : 4 G6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7 —9 5 2 1 ) 1 a一0 4 -0 1 3 9 ( 0 1 () 0 4 2 6 7 0


济 与 贸 易 》、 中 国 与 德 国 文 化 差 异 ( 英
培养方 案的根本 。
1 江 苏 大 学 国 际 经 济 与 贸 易 专 业 人 才 文 ) 课 程 的 同 时 , 多 次 组 织 留 学 生 与 等 还 “ 个 特 色 ” 即 坚 持 复 合 型 、 用型 人 两 : 应 在 校 本 科 生 进 行 专 题 交 流 , 一 步 增 强 才 培 养 方 向 , 成 了 在 国 际 经 贸人 才 培养 进 形 培 养 特 点
按 照开 放 经 济 社 会 对 国 际 经 济 与 贸 易 了 本 专 业 学 生 的 外 语 应 用 能 力 及 跨 文 化 专 业 人 才 的 新 需 求 , 足 于 本 专 业 人 才 培 思 维 能 力 。 立 养 和 需 求 的 社 会 背 景 、 业 背景 和 职 业 特 1 3 人才培 养质 量 明显提 高 行 . 征 , 人 才 的 市 场需 求 为 导 向 , 新 人 才培 以 创 追 求 质 量 生 存 发 展 的 理 念 、 谨 务 实 严
江 苏 大 学 国 际 经 济 与 贸 易 专 业 源 于 间 , 且 通 过 学 科 发 展 的 溢 出和 反 哺 效 应 2. 优化人 才培 养方案 而 1 1 8 年 开 办 的 “ 业 外 贸 ” 业 。 十 多年 推 进 了 本 科 生 科 研 工 作 的 开 展 , 发 了本 7 9 工 专 二 激 经 过 多 年 的 教 学 建 设 和 教 学 改 革 实 来 , 对 专 业 人 才 社 会 需 求 的 不 断 变 化 和 科 生 创 新性 思 维 和 潜 力 。 面 践 , 合 国 际 经 贸 人 才 的 市 场 需 求 和 江 苏 结 办 学规 模 迅 速 扩 张 带 来 的 压 力 , 体 教 师 今 本专 业还 与德国康斯 坦茨 大学 、 日本 大 学 的 教 学 资 源 优 势 , 定 并 实 施 了 目标 制 牢 固确 立 人 才 培 养 的 质 量意 识和 品牌 特 色 三 重大 学 、 国 清 迈 大 学 等 国外 高 校 保 持 明 确 、 应 时 代 、 有 特 色 的 人 才 培 养 方 泰 适 富 意识 , 坚持 以 市 场 为 导 向 , 宽 办学 思 路 , 着 良 好 的 国 际 协 作 关 系 , 年 定 期 举 办 案 , 中表 现 在 : 一 个 理 念 、 个 特 色 、 拓 每 集 “ 两 三 加 大 改 革 力 度 , 善 培养 方 案 设 计 , 完 重视 培 的 “ 国 三 校 ”国 际 学 术 会 议 为 本 专 业 师 个 不断 线 ” 三 。 养环 节 及保 障 体 系 的 建 设 。 专 业 于 2 0 生 开 展 国际 交 流 提供 了广 博 的舞 台 。 校 本 03 学 个 理 念 ” a 面 向 市 场需 求 、 质量 :Ⅱ 以 年成为江苏省首批特 色专业建设点 ,05 2 0 下 设 的 国 际 交 流 学 院 每 年 面 向海 外 招 收 谋 求 发 展 的 现 代 人 才 培 养 质量 理 念 , 终 始 留 学 生 , 专 业 教 师 在 为 其 开 设 《中 国 经 把 提 高 人 才 培 养 质 量 作 为制 定 和 实 施 人 才 本 年顺利通过特色专业建设 评估验收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地域特色和行业特色的探索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地域特色和行业特色的探索
me to he h r ce itc idig f t mo l f tl ns n ins t c a a trsi s bu l n o he de o a e t
c lv t n ut ai .F n l ,i ca i e t e p r t n l tp n h i o ial y t lr is h o e a i a s s o t e f o e
全球化的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 才的需求 日趋迫切 。国贸 专业是一个实践性 、 向性很强 的专业 , 外 以市场需求为导 向 的国贸专业人 才培养模式研究符合社会 对 国贸人才 的需要
摘 要 首先提 出了应 以“ 重德 育 、 强技 能、 强英 语 、 强创
新 ” 的 目标 来 培 养 以 市 场 需 求 为 导 向的 国贸 专 业 高 素 质 人
才 . 后提 出 了这 种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特 色 培 育 . 后 阐 明 了 然 最
进行教育外 ,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 中应该 以身作则 , 自 以
新 能 力 。培养 出 的学 生 如 缺 乏 创新 能 力 , 工作 中到 了一 定 在
程度 , 就很难再 向前发展 ; 而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就 为学 生
随 着 我 国 改革 开 放 的 深人 发 展 ,社 会 上 对 能 适 应 经 济
提 供 了将 来 可 持 续发 展 的 能 力 基 础 。 创 新 需 要 宽 广 的知 识
mo e te to t t e r atn in o h mo a e uc to , e ha cng h s il, r l d ai n n n i te kls
国贸专业本身就是一个涉外 型专 业 ,而英语是 国际语 言, 因此 , 在课程设置上要 凸显英语特 别是 专业英语 的重要 性, 加强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 注重听 、 说能力 的 培养 。通过专业课的双语教学 , 使学生熟悉专业 知识 的英文 表达 , 为以后从事外 贸工作奠定基础 , 提高学生 的竞争力。

以市场为导向的应用型外经贸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以市场为导向的应用型外经贸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着 我 国 高等 教 育进 人 大 众 化 阶段 ,高 等 教 育 的 领 域 和 重 点 发 生 了 重大 变 化 ,培 养 应 用 型 人 才 已成 为 高 等 教 育 突 出 的 重 要
任务。 如何 构建 一个 既顺 应 时 代 发展 、 又满 足社 会 需 要 的 应 用
型 人 才 培 养模 式 是 一 亟 待研 究 的课 题 。
l9 9 8年 到 2 0 0 4年 .全 国普 通 高 校 全 日制 招 生 数从 1 8 0
万 人 增 长 到 4 7万 人 , 目前 中国 高等 教育 的总 规 模 已经 达 到 4
了 20 0 0万 人 . 毛入 学 率 已 经 达 到 了 l% , 人 了 国 际 公 认 的 9 进 大 众 化 发展 阶 段 。 教育 部 部 长 周 济在 2 0 0 5年亚 洲教 育北 京 论
家 之 间 的贸 易 摩 擦 加剧 , 场 急 需 熟 悉 世 界 贸 易组 织 规 则 、 市 懂 得 国 内外 贸 易 法 规 和惯 例 的外 经 贸人 才 。 二 , 业 招 聘外 贸 第 企
的 研 究 既有 利 于准 确 、及 时 地 把握 时 代 发 展 对 人 才 培 养 性 质 和 特 点 的要求 .又 有 利 于 探 索 和设 计 具 有 自身 特 色 的 培 养 模 式。 人才 培 养模 式 是 在 一 定 的社 会 经 济 环 境下 , 实 现 人 才 培 为 养 目标 而采取 的培 养 过 程 的 构造 样 式 和 运 行 方 式 。它 主要 包
研 究和探 讨 。
关键 词 : 经 贸人 才 ; 养模 式 ; 用 型 ; 外 培 应 实践 教 学
人才 培 养 模 式 是 我 国高 等 院校 深 化改 革 的 关 键 所 在 , 它

以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GBE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以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GBE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去 年 ,教 育部 阳光 高 考 网站 公 布 了2 l 年 中 国大 学 “ 黄 绿 00 红 牌 ”专 业 名 单 ,其 中 “ 红牌 ”专 业 有2 个 , 主要 是 失 业 量 较 大 , O 就 业 率 持 续 走 低 , 且薪 资较 低 的 专 业 ,属 于 高 失业 风 险 型 专 业 。 在 亮 起 “ 牌 ”的各 专 业 中 ,就 有 目前 报考 较 热 的 “ 红 国际 经 济 与 贸易 专 业 ”。 实 际 上 ,该 专 业 不 是 社 会 不 需要 ,而 是 要 求 太 高 。 国际 贸 易 业 务 是一 个 复 杂 的 过 程 , 涉及 到语 言 、政 治 、 法 律 、运 输 、保 险 等 一 系列 的 问题 ,它 要 求 从业 人 员要 有 复 合 型 的 知 识 结 构 和 很 强 的操 作 能力 。 目前 , 大 多 数外 贸企 业 在 选 用 国 际 贸 易专 业 人 才 时 , 不 仅注 重 学 历 ,更 强 调 求职 者 的实 践 操 作 能 力 ,不 愿 意 承 担培 养 和 训 练 不 具 有 操 作 技 能 的毕 业 生 的任 务 , 在 招聘 中倾 向于 录用 有 实 际工 作 经 验 的 求 职 者 ,从 而 提 高 了大 学 生 的就 业 门 槛 。 加之 前 几 年 该 专 业 的 报 考 火爆 同样 也 造 成 了各个 学校 纷 纷 开 设 , 导致 培 养 人 才 过 多 ,最 终 影 响 了就 业 。在 这 样 的 环境 下 ,我 们 必 须加 强 国 际贸 易 专 业 的 实 践教 学 ,提 高 学 生 的 实 践 能 力 ,培 养适 应 社会 发 展 需要 的应 用 型外 贸人 才 。 国 际贸 易专 业 实践 教学 的 目标 从 我 国高 校 的 定 位 来 看 ,培 养 的人 才 主 要 是 两 类 : 一 类 是 研 究 型人 才 , 即发 现 和 研 究 客 观规 律 的人 才 ;另 一类 是应 用 型 人 才 , 即应 用 客 观 规 律 为 社 会谋 取 直 接 利 益 的 人才 。与 研 究 型 人 才 培 养 相 比 ,应 用 型 人 才 培 养 的 主要 特 点 是 : 人才 的 能力 培 养 以一 线 生 产 的实 际 需 要 为 核 心 目标 ,强 调 基 础 、 成 熟和 实 用 ,在 能 力 培养 中特 别 突 出对 基 本 知 识 的 熟练 掌 握 和 灵 活应 用 , 以及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能 力 , 相对 忽视 对 学 科 体 系 的 完 整 性和 对 前 沿 未 知 领 域 的高 度 关 注 ,对 于 科 研 开 发 能力 不 作 更 高 的 要求 ,在 人 才 培 养 过 程 中更 重 视 实 习 和 实 践教 学环 节 。因 此 ,要 实现 应 用 型 人 才 的 培 养 目标 ,就 必 须 在 抓 好理 论 教 学 的 同时 抓好 实践 教学 。实 践 教 学 是 应 用 型 人 才 培 养最 重要 、最 关 键 的 教 学环 节 。在 这 个 环 节 中 , 学 生 通 过 亲 身 参 与 各种 实 践活 动 ,可 以发现 问题 ,并 通 过 对 所 发 现 问题 的 分 析 、 判 断 、推 理 ,找 到 解 决 问题 的方 法 ,提 高 理 论 应 用 能力 和 实 际动 手 能力 。 国 际 贸 易 专 业 实 践 教 学 的 主 要 目标 ,就 是 立 足 社 会 需 求 , 培 养 学 生 对 国 际 贸 易 问题 的分 析 能 力 、对 国 际贸 易 实 务 的 操 作 能 力 、 对 国 际 贸 易规 则 的领 悟 能 力 和 对 国 际 贸 易基 本 理 论 的 运用 能 力 , 使 学 生 能够 将 知 识 转 化 为 技 能 ,综 合 而 灵 活 地 运 用所 学知 识 独 立完 成外 贸活 动 。 二 、C E B 实践 教 学模 式 简介 加 拿大 的C E( - 以能力为基 础的教育C m ee c a e d ct o ) ' B o pt n y b sd e ua in 是 目前 国际上 比较流 行的一种 实践教 学模式 ,它 以能力培养 为中心 , 以胜任 岗位要 求为基 础,其最 大特 点就是不 从传统 的 “ 学科本 位 ”模 式 出发 , 以完 整的学科 体系为 出发点考 虑课程 开发 ,偏 重理论 知识 的 完整性 、系统 性和严 密性 ,而 是 围绕 着从事职 业工 作所需要 的知识 、 技能来 设置学 习课程 ,制定计 划 ,教 学管理 ,决定教 学方法 、步骤 、 内容及 考核方 式 ,从 而保证学 生具备 从事某种 职业 的较 高实 践能力 , 使 理论与实践 紧密 的融合在 一 四个 阶 段 : 职业 分 析 形成 D C M ( 程 B实 AU 课 开发D v l p n u r c l m 图表 、学 习包 的开 发 、实践 教 学 e eo i g a c r iu u ) 实施 与管 理 、 实 践 教学 评 价 。其 中核 心是 职 业 分 析 形 成 D C M A U 图 表 ,具 体 做 法 是 ; 由 一批 经 验 丰 富 的优 秀 从 业人 员将 一 个 职业 目 标 进 行 工 作 职 责 和 工作 任 务 的 分析 ,分 别 得 出 综合 能 力 和 专 项能 力 ,最 终 形 成 一张 D C M ( 列 出 综 合 能 力 与专 项 能力 )及 说 AU 表 罗 明 ,教 学 专 家 可 根 据 D C M 来 确 定 教 学 单 元 或模 块 ,若 干 个 相 AU 表 关 单 元 可 组 成 一 门课 程 ,最 后 按课 程 间的 相 互关 系 制 定 出教 学 计 划 , 确 定教 学 方法 和 评价 模 式 。D CM 一种 较规 范细致 的方 法 , AU是 整 个过 程 都力 图保 证职 业 能力 在 实践 教 学中 的实现 。 三 、国 际 贸易专 业 C E B 实践 教学 体 系 的构 建 ( )应 用 型外 贸 人才 的 能力要 求 一 国 际 贸 易专 业 应 用 型 人才 的培 养 应 按 照 “ 层 培 养 、层 层递 分 进 、逐 步提 高”的原 则,将学 生的能力 分解为基本 技能 、专业 技能和 综合技 能三个层 次 。 1 基 本技 能 。即胜 任职 业 岗位 的基 本能 力 ,是与 一类 学科 相联 . 系 的能力 。包 括英语沟通 能力 、数据处 理能力 、财 务分析 能力 、市场 分析 能力等 。 2 专 业技 能 。即胜 任 职业 岗位 的专 业 能力 ,是与 专业相 联 系 的 . 能力 。包括 国际贸易谈 判能力 、外贸 函电拟 订能力 、国际 贸易合同操 作能力 、国际 贸易单证制 作和审核 能力 、报 关报检 能力 等 。 3 综 合 能力 。即胜 任职 业 岗位 的综 合 能力 ,与某 几个 专业 相联 . 系 ,是 以培养 学生技术 能力和创新 能力为 目的,训练 学生应用基 本技 能 、专业 技能解 决实 际问题的综 合训练 。包 括组织 管理能力 、分析创 新 能力等 。 ( )实 践教 学 体系 结构 二 根 据 对 应用 型外 贸人 才 的 能 力 要求 ,实 践 教 学 体系 相 应 分成 三 个 模块 ( 1 。 图 )

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人才培养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所必须重视的事情,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专业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方法,学校和企业可以联手使用这种方法,为市场提供尽可能多的高素质人才。

一、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将人才培养工作与市场需求等级紧密结合起来,将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纳入到人才培养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

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有着更高的效率、更明确的目标和更优良的人才质量。

二、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1. 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通常是先进行大量的课堂教学,然后再通过实习或者其他形式的实践增强实践能力。

而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和实践两者不分先后,将实践内容纳入到课程设置当中,通过学术和实践的相辅相成,更好地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

2. 更加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市场需求与行业发展趋势作为人才培养的参考标准,更加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比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将人才培养为市场、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更加契合市场需求。

3. 培养出更具实战能力的人才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实践内容,可促进更加全面的人才培养,使学生从早期接触到实践,提前体验并掌握市场规律和实战能力。

实践操作能够让学生理论内容进一步实践运用,不仅学生可以在实际中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与成长经验,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三、如何推进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1. 企业与学校的协作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协作,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实际操作的场景,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实战状态,向企业提供更好的人才储备。

学校能够将企业所需员工的最新状况、需求、口碑等内容纳入到课程内,让学生掌握更全面的知识与技能,能让学生更早学习到实践,提前掌握市场需求及市场运作规则。

面向市场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面向市场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面向市场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和变化。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需要开创面向市场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出发,探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一、市场需求与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现在,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愈加多样化、个性化,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学校培养出来的高校毕业生和企业需要的人才之间发生着巨大的反差。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理论化,像孵化出来的“书呆子”,往往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面对这种情况,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提高毕业生的实际技能和实践经验,强化与市场的交互作用。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不再是像传统那样重点强调知识的灌输,更多地是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需要在学校里接受到更系统的训练,比如说开设更多的实践课程、举办专业讲座、聘请行业专家进行指导和实地实践等等。

实践与理论不可割裂,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学生在真正市场环境中的应用能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和领导力,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二、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当今人才培养教育的绝佳选择,这其中有五个重要方向值得关注:1、专业性和知识的执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强调对知识的执着追求。

学校需秉持着达到世界水准的高标准,将教材、指导师资等要素国际化。

2、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双重提升,这两方面的培养需要加强实践体验,完成学生的职业转型。

3、高效、透明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是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学校需要成立完善、清晰、透明的管理体系,将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评价方式等具体化。

4、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学校需要将教育政策国际化,强化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孵化创新性项目。

从更宽广的视角看待问题,以更多元的见解创新定位教学理念和实践。

5、智能化的信息教育:我们正处于数字化的时代,大数据时代也已经降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作者:阳立高周建华刘建江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第29期摘要:随着国际贸易人才市场需求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下外贸企业招工难与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两难”问题正愈演愈烈。

通过对216家外贸企业的问卷调查,基于市场导向的视角,对导致“两难”问题的原因展开了分析,就如何以市场导向创新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市场导向;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作者简介:阳立高(1978-),男,湖南隆回人,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周建华(1968-),男,湖南娄底人,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湖南长沙410076)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沙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编号:ZL1208)、“响应社会需求的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120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9-0023-02一、国际贸易人才市场需求特点1.对政治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的双重要求一方面,外贸企业要求国际贸易人才具有更高的政治素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我国对外开放的纵深发展,我国的外贸法律法规与相关体制机制更加健全。

因此,外贸企业更加注重应聘人员的政治素质,要求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能自觉遵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具有法制意识,尤其是要熟知与外贸相关的法律法规。

另一方面,外贸企业要求国际贸易人才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具体表现在,要求国际贸易人才具有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道德修养,具有商业道德与诚信意识,具有团队与协作精神,敢于吃苦、乐于奉献。

2.对一般能力、基础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的三重重视一是高度重视一般能力。

一般能力是指经济管理类学生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如经营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市场调研能力与理论能力等。

调查表明,86%的外贸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在招聘国际贸易大学生时更加看重一般能力,尤其看重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二是重视基础知识水平。

基础知识水平是指学生掌握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的水平,如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程知识水平和国际贸易理论等专业基础知识水平。

调查中发现,有79%的外贸企业重视英语与计算机水平,其中有65%的企业对英语与计算机水平有明确要求。

三是看重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是指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应当具备的专业技术与能力,如进出口成本核算能力、公关与商务谈判技能、国际商务技能、国际结算技能、国际货物运输组织能力、函电处理与撰写能力、单据制作与结算能力等。

调查中发现,52%的外贸企业重视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技能。

在这些专业技能中,重视程度排前三的依次是进出口成本核算能力、函电处理与撰写能力、单据制作与结算能力。

3.重视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推进企业迅速成长与做大做强的动力源泉。

国际市场充满商机,外贸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进行创新。

随着全球网络贸易的迅速发展、商业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及信息管理在商业企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外贸企业也越来越高度重视国际贸易人才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调查显示,100%的外贸企业强调国际贸易大学生应当要有创新精神,要求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探索新的工作思路与方法,为企业打开市场、节约成本、提高效益;32%的外贸企业对实质性的创新“金点子”给予奖励,26%的外贸企业将实质性创新成果作为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依据。

4.要求与时俱进、应变能力强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推广新产品、寻找新客户,一般可以通过参加商品展览会、商品交易会,举办新产品发布会,或者通过参加政府举办的博览会等方式找到商机。

然而,国际贸易人才要与国际接轨,不但要熟悉国际交易规则甚至潜规则,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国际活动能力和筹备组织能力。

传统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的国际贸易人才已经很难适应当前国际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国际贸易环境的复杂多变性,要求国际贸易人才必须与时俱进,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调研结果表明,76%的外贸企业要求国际贸易学生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

二、外贸企业招工与国际贸易大学生就业“两难”问题并存1.外贸企业招工难现象凸显自2009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消退,我国经济开始企稳回升,尤其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外贸出口增长迅速,特别是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海外订单增长迅速,外贸企业用工量也迅速增加。

但就在国际贸易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却开始出现让人困惑的外贸企业“招工难”现象,并一直延续至今,尤其是在2010、2011、2012年春节前后的用工高潮表现明显。

调研结果表明,在外贸依存度高达300%的深圳市,2009年用工缺口达到了 12 万人;在对广州市72家规模较大的外贸企业进行的春节后用工调查中发现,有73%的企业反映预期招工“有困难”或“有一定困难”,72家企业申报空缺岗位10429个,缺工200人以上的企业37家。

调查中发现,缺工突出的地区是“珠三角”和“闽东南”。

广东省的缺工外贸企业中有超过 60%的分布在广州、深圳、东莞三市,而在福建省的缺工外贸企业中仅泉州市就占53%。

调查中还发现,中小型外贸企业“招工难”问题比大中型企业更严重,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

如深圳外贸兴业贸易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坦言,新进的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很难适应企业相关岗位的需要,导致企业往往需要专门与相关职业院校展开联合人才培养。

2.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令人困惑的是,在外贸企业“招工难”的同时,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正变得越来越大。

“就业难”是我国社会面临的老大难问题之一,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就业的影响仍在继续,对外贸行业影响尤其巨大。

虽然我国政府出台了诸如提高出口退税率等多项促进出口的政策措施,但因主要出口市场需求量下降而使此类政策收效甚微。

随之而来的是外贸企业的裁员、减薪,使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国际贸易形势趋冷,国际贸易专业就业形势令人堪忧。

调研表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不足25%,将近一半的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毫不相干的工作。

此外,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统计数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继续成为2012年就业率低、薪酬待遇低的“双低”红牌专业之一。

三、导致“两难”问题并存的原因分析1.高校招生计划缺乏市场导向当前,我国高校招生计划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一方面,高校专业设置、培养规格设计与招生计划规模更多地只是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所提供的信号来决定,致使所培养的学生的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在就业市场上难以找到学以致用的职业;另一方面,目前高校存在专业设置调整滞后、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趋同的现象,这样很容易导致高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知识面窄、学习能力不强、就业竞争力低等问题,从而影响学生就业。

如国际贸易专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甚大,继而导致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就业压力巨增的情况下,我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招生计划仍然有增无减,势必导致这些学生的就业前景甚忧。

2.校企供需脱节是引发“两难”问题的根本原因校企供需脱节是引发外贸企业招工难与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两难”问题并存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国内绝大多数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且专业课程开设同质化程度很高,导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学生培养数量过多,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同质化程度很高,继而造成千人一面;再加之普通高校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获取、轻能力培养,造成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供过于求和实践能力难以满足外贸企业用人需求等诸多问题。

另一方面,外贸企业从节约成本、降低用人风险的角度出发,重人才使用而轻培养,往往要求所招聘的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招来即用,而不愿意对有潜力的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训。

这就导致了外贸企业用工要求和高职院校尤其是普通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供需脱节矛盾,造成外贸企业招聘不到为其所需的专业人才,而国际贸易大学生尤其是普通高校国贸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对口工作的“两难”问题并存现象。

3.产学研合作缺乏长效利益均衡机制解决高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关键在于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尤其是校企合作机制。

但从目前来看,这种机制尚未形成。

一方面,我国外贸企业大多追求短期利益与风险规避。

因此,企业出于自身的短期利益目标,并不愿意为高校国际贸易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与实习平台。

另一方面,在当前高校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绩效考评体系下,高校也缺乏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动力,导致目前的产学研合作更多的是院系与企业的自发形式,缺乏系统、长期、稳定的利益均衡与保障机制。

4.领导绩效评价体系不合理一方面,高校领导绩效评价体系不合理。

当前,我国在评价高校领导绩效时,过于注重学校的硬件建设、学校规模、发展速度等外在因素,往往低估或忽略了与人才培养相关的因素,导致许多高校对人才培养不重视或重视程度不够。

另一方面,企业尤其是国企领导绩效评价体系不合理。

在当前的企业领导绩效评价体系中,短期GDP增长成为压倒一切的核心评价指标,这就导致了企业追求短期内GDP增长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投资、决策行为和人才培养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基本特征的内在矛盾,造成企业缺乏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四、市场导向创新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1.改革高校教育体制机制高校要顺应时代发展与就业要求,创新教育体制机制,一是改革高校招生制度。

要在对未来4~6年国内外市场人才需求总量、结构与层次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将人才市场需求总量、结构与层次及其变化趋势和当前不同层次高校不同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计划招生制度,使高校招生有的放矢,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

二是改革高校教育评估制度。

要根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要求,按照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的内在规律,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专业评估模式,提升高校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视程度。

三是改革高校教师评估制度。

将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质量、数量及其就业和对教师的评估有机结合起来,逐步提高培养学生的质量与就业率在教师评估中所占的比重。

2.设定科学合理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要树立以应用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过程观,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构建应用与就业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要坚持应用与就业导向,尊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的内在规律与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具体明确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基于外贸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基本条件与特点,确定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将目标明确、具体与细化为各项指标,逐项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予以落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