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程检验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制程检验是质量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制程检验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为了提高制程检验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制定了本文档,旨在规范制程检验的操作过程、管理方法及责任分工,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控提供有力保证。

二、制程检验的分类制程检验主要分为线上检验和线下检验两种类型:1.线上检验: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检验,通过对每道工序中不同质量参数的测量、检查、判定,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避免不合格品的发生。

2.线下检验:在生产过程结束后进行的检验,对产出品质量进行查验,保证产品的合格率和稳定性。

三、制程检验作业流程1. 制定检验计划在生产过程开始前,制定检验计划,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产品的特性,制定相应检验方法和指标,明确检验人员、设备等资源配备和分工,形成检验计划文档,并在生产现场明确通知。

2. 执行检验操作在生产过程中,按照检验计划执行检验操作,包括取样、检验、记录等过程,同时及时发现并记录不合格品情况,通知生产责任人采取纠正措施。

3. 处理不合格品如果检测中发现某批次或某个工序的产品不满足质量标准,立即对其进行标记和处理,通知生产责任人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进行追踪记录,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4. 形成检验报告在生产过程结束后对所有产品进行检验,将检验结果归纳成检验报告,反馈给设计、生产和品质等相关部门,用于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四、制程检验管理方法1. 设立制程检验责任人制定检验工作的责任分工,划分明确的责任区域和人员,责任人要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知识,对检验过程和质量标准有充分的了解。

2. 建立制程检验档案建立相关的检验记录和档案,包括检验计划、检验报告、质量文件等等,以便于日后进行追溯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定位问题。

3. 提高检验员技能和素质加强检验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技能的同时,加强其质量意识和责任心,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制程检验管理制度

制程检验管理制度

制程检验管理制度一、制定目的制程检验管理制度的制定目的在于规范组织内部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产品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制程检验工作,有效地防范和纠正制程中的缺陷和问题,最大程度地降低质量风险,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满足客户需求。

二、适用范围三、内容要点1.制程检验工作责任制度:明确各个岗位和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制定制程检验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细节要求,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2.制程检验方法和标准:明确制程检验的方法和标准,包括检验设备的选择、校准,检验指标的制定,以及缺陷分级和判定标准等,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制程检验记录和报告:规定制程检验记录和报告的要求和格式,包括检验结果、异常情况、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等内容,便于制程质量的追溯和问题的处理,为质量持续改进提供有效的依据。

4.制程异常处理和改进措施:规定制程异常的处理流程和措施,包括问题的报告、分析和解决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以及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协作要求,确保制程异常及时得到解决和改进,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5.制程检验数据分析和监控:建立制程检验数据的分析和监控机制,利用统计方法和工具对制程检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监测,及时发现变化和异常,进行有效的管理决策和质量改进措施。

四、实施流程1.制订制程检验管理制度的初步草案,并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2.修改和完善初稿,形成正式的制程检验管理制度文件。

3.组织内部培训,培训相关人员掌握制度的内容和要求,提高制程检验管理水平。

4.制定制度执行计划,明确制度实施的时间、地点和相关注意事项。

5.定期评估和审查制度的实施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订和改进。

五、注意事项1.制程检验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和需求,确保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2.制程检验管理制度需要与其他质量管理制度相互配合,形成整体的质量管理体系。

3.制程检验管理制度要求明确,简明扼要,避免冗余和模糊,便于执行和理解。

制程检验和实验管理规定

制程检验和实验管理规定

制程检验和实验管理规定1.0作业目的1.1确保尺寸及外观符合图纸和客户要求。

2.0作业适用范围2.1每道工序在生产前的检验---首检;2.2所有产品在各工序生产中的巡回检验---巡检;2.3所有产品在完成所有工序后的包装前检验。

3.0作业前的准备3.1作业前对所需使用的计量器具进行点检,并确认是否在使用有效期范围内;3.2按《编排产品生产及维修记录》所提供的送检产品编号、版本号核取相对应的图纸。

3.3参考图纸的相关要求取用计量器具、辅助器具。

4.0作业流程4.1首检4.1.1根据图纸检测材质及料厚是否与图纸一致;4.1.2检测产品表面之划伤、压痕、毛刺等外观缺陷是否符合图纸及客户的要求; 4.1.3检测所有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之公差范围,其工序包括剪切下料的尺寸;4.1.4点焊前监督和确认是否使用合理的定位夹具,以确保点焊配件与主体的尺寸;4.1.5检测点焊配件与CASE接合后的相关内容。

4.1.5.1点焊出之毛刺的高度不得大于0.1㎜,且不能影响喷涂或电镀之效果;4.1.5.2点焊处不得有针孔;4.1.5.3点焊边不得显现波浪状起伏;4.1.5.4CASE点焊接合面,所能承受之拉力、压力及剪力最小值为16KG,并要求能持续一分钟;4.1.5.5点焊时接触点之直径规定:(单位:㎜)T=0.50㎜D=3(Min.)T=0.70~1.20㎜D=5(Min.)T=1.60㎜D=6(Min.)T=2.0~2.6㎜D=8(Min.)T=3.2㎜D=10(Min.)备注:以上“T”代表料厚,“D”焊点直径。

4.1.6检验所有螺钉规格与型号是否与图纸相符。

4.1.7检测螺钉与CASE接合后之相关内容。

4.1.7.1钉头端面是否与接触面相平行;4.1.7.2钉头与产品接触面不可有缝隙;4.1.7.3螺钉与产品接合(如铆合、压合)其接合处之破坏强度(压力、推力与扭力)之检验。

其具体值如下:。

制程检验规范

制程检验规范

1.核对BOM:1-1检验生产线上的产品料号和其各部件的料号是否和BOM上一致。

1-2.检测设备均已校正合格及确保有效期内使用。

2.首检:2-1.生产线刚生产加工或生产过程中换人、换料的第一批(至少取10PCS)产品作首件检验并记录。

2-2.如首检不合格,应立即通知有关(工程、制造)主管。

2-3.只有首检合格后,才允许继续生产。

3.检查作业指导书:3-1.检查作业指导书是否与生产线上所生产产品和工序是否一致。

3-2.检查作业员的作业动作是否符合作业指导书。

3-3.检查以下各表格的使用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预测试不良品记录表作业指导书 X-R图端子机外模测试不良品记录表机器操作说明书 P-CHART图预测试设备效率表(端子机、成型机)设备每日保养卡外模测试外观检验不良记录表成型机操作规范员工技能卡成型机记录表4.巡回检验:4-1.检验员每两小时巡回检验一次,抽取各工序半成品50PCS进行检验,看其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并记录于IPQC记录表上,对各领班确认并执行矫正措施进行追踪记录。

4-2.检验员每隔半天或每次调试端子机模后,测量一次端子高度及铆合拉力,每次测量5PCS,并记录于端子铆合高度/拉力记录表上。

4-3.检验员每二小时记录成型机压力及温度于成型机检验表上,检验成型机温度和压力是否出现漂移现象。

5.异常反映及追踪:5-1.制程品质出现异常时,反映生产单位填写生产线问题反映单。

5-2.制程品质异常改正处理措施落实后立即追踪。

5-3.把追踪情况填入IPQC记录表。

5-4.每天填制P-Chart和X-R图。

5-5.每月根据产品品质情况,绘制柏拉图,并分析不良原因。

6.5S查核表记录。

7.每天上交前天各站DPM。

核准:审核:制订:。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范文(二篇)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范文(二篇)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制程检验作业,提高产品质量,加强作业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从事制程检验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制程检验是指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检查,以确保产品质量的一项工作。

第四条制程检验作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严格按照作业流程进行,确保作业结果准确可靠。

第五条制程检验作业应遵循以下原则:1. 高效性原则:高效完成检验任务,提高作业效率。

2. 公正性原则: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检验,不偏袒、不徇私。

3. 独立性原则:独立进行制程检验,不受其他利益影响。

第六条制程检验作业管理负责制度:1. 由公司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本办法。

2. 由制程检验部门负责具体的作业管理和执行。

第二章作业流程第七条制程检验作业流程包括以下环节:1. 检验计划编制:根据产品特点和生产工艺制定检验计划。

2. 检验标准制定:制定产品合格标准。

3. 检验仪器设备配备:配备适当的检验仪器设备。

4. 检验程序制定:制定产品检验的具体程序。

5. 检验执行:按照制定的计划和标准进行检验。

6. 检验结果分析:分析检验结果,与标准进行对比。

7. 检验报告编制:编制检验报告,包括检验结果和分析意见。

8. 检验结果反馈:将检验结果反馈给生产部门,提出改进措施。

第八条制程检验作业流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由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

第三章作业要求第九条制程检验作业人员要求具备以下条件:1. 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严格遵守作业规程,熟悉相关检验标准和流程。

3. 熟练使用各种检验仪器设备。

4. 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第十条制程检验作业应严格遵守以下要求:1. 保持检验仪器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2. 检验样品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遵循统计学原则。

3. 检验操作应准确无误,结果可靠。

4. 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应及时进行处理并提出改进措施。

5. 检验记录应真实可靠,保密性要求得到保护。

设备制程检验管理规范

设备制程检验管理规范

设备制程检验管理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设备制程检验管理,在制程检验过程中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设备制程检验人员。

2. 质量管理流程2.1 设备制程检验流程概述设备制程检验是指在设备制程过程中对关键产品参数进行检验的过程。

检验工作包括收集样本、测量和评估样本数据、比较样本数据与标准要求,以及记录和报告检验结果的过程。

2.2 设备制程检验管理流程设备制程检验的管理流程需要严格遵循以下步骤:1.收集样本:根据设备制程流程和工艺要求,收集合适的样本进行检验。

2.测量和评估样本数据:使用合适的检测设备和方法,对样本进行测量和评估。

3.比较样本数据与标准要求:将样本数据与标准要求进行对比,判断样本是否合格。

4.记录和报告检验结果: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记录表中,并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5.处理不合格样本:对于不合格的样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返工、调整设备参数等。

2.3 设备制程检验文件管理为了保证设备制程检验的可追溯性和一致性,需要建立完善的文件管理系统。

文件管理包括以下内容:•设备制程检验计划:对设备制程检验进行计划,包括检验内容、样本数量和检验方法等。

•设备制程检验记录表:记录每次设备制程检验的结果,包括样本数据、对比结果和处理措施等。

•设备制程检验报告:定期汇总设备制程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报告。

3. 设备制程检验要求3.1 设备制程检验标准设备制程检验的标准是指对设备制程中关键参数的要求。

标准应满足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调整。

3.2 设备制程检验频次设备制程检验的频次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设备稳定性进行确定。

通常情况下,设备制程检验应定期进行,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进行特殊检验。

3.3 设备制程检验设备和方法设备制程检验需要使用合适的检测设备和方法。

对于不同的检测参数,应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方法进行检测。

同时,应对检测设备和方法进行定期校准和验证。

制程检验管理制度

制程检验管理制度

制程检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生产制程的检验管理,规范生产制程的检验工作,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产品合格率和产品出厂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生产部门对生产制程的检验管理工作。

第三条生产部门应当建立并健全制程检验管理制度,并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确保所有员工熟知本制度内容和要求。

第四条生产部门应当建立检验档案,并对每一次检验工作进行记录和归档,以备查阅。

第五条生产部门应当加强对产线巡检和工艺管控,及时发现和处理生产制程中的不良现象,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整改工作。

第六条生产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项质量指标的要求和检验方法,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和可控。

第二章制程检验工作第七条生产部门应当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制程的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检验计划和检验标准。

第八条生产部门应当在生产制程的各个关键节点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检测工作,确保产品质量达标。

第九条生产部门应当配备专业的检验人员,对生产制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严格的把关和检验,确保产品合格率。

第十条生产部门应当对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入厂检验和出厂检验,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标识,保证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

第十一条生产部门应当建立相应的检验设备和仪器台账,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使用和维护,保证检验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二条生产部门应当建立和实施合格产品标识和不合格产品处置制度,对不合格产品进行相应的处置和追溯,确保不合格产品不进入市场。

第十三条生产部门应当对检验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并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保证生产制程的可持续改进和优化。

第三章物料进场检验第十四条生产部门应当建立和健全物料进场检验机制,对进场的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检测,确保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

第十五条生产部门应当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指标和符合性进行检验和检测,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归档,以备查阅。

第十六条生产部门应当建立并维护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档案,记录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检验结果和追溯信息,保证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合格率和可追溯性。

制程检验规范

制程检验规范

制程检验规范1目的本文件规定了制程检验的作业规定,指导制程品管人员(IPQC)有效执行制程检验,以防止不良品批量产生及本工序不良品流入下工序,以提早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部生产的半成品、加工品、成品的过程质量控制。

3定义3.1首件检验:是在生产开始时(上班或换班)或工序调整后(换人、换料、换产品、换工装、调整设备等)对生产出来的第1件(大件产品)或前3件(非大件)产品进行的检验。

3.2自主检验: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作业员对其所生产的产品之外观、性能等所进行的部分或全部检验的过程。

3.3巡回检验:是指IPQC检验员在生产现场周期性地对各工序的产品和生产条件进行监督检验。

3.4转序检验:转序检验是指本工序完成后,转入到下一道工序前,由IPQC检验员对其进行的抽样检验。

4职责4.1制造部负责产品的首件制作负责生产进程中每工序产品的自主检验负责参与不及格品的评审和处理4.2品管部负责首件检验和记录负责制程巡检和转序检验负责参与不及格品的评审和监督处理情形5作业内容5.1检验前准备:检验员于物料上线前依据周生产计划表、派工单,相识当日生产之产品,需事先掌握下列状况:A.订单要求B.客户特殊要求C.紧急上线,未经进料检验之物料D.是否有特采物料E.是否有新进员工F.是否为新产品G.是否有设计变更H.是否发生客诉之产品I.是否有上次生产呈现过质量异常之产品5.2首件生产及检验5.2.1首件确认时机A.每日刚入手下手生产时;B.换人、换机、换料、换产品生产时;C.修机、异常处理后重新生产时5.2.2生产部门遵照《生产管理程序》在正式生产前先做首件加工。

5.2.3操纵员在加工好第一个产品时,首先按图纸或工艺文件的要求举行自主检查,自检及格后交品管检验员,检验员依样品、图纸、工艺文件举行重要尺寸、外观等检验,及格由检验员在首件产品上作“首件及格“标示,放置于生产线旁做封样参照,并做好《首件检查记录表》。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4篇)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4篇)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管理制程检验作业,提高制程检验的效率和质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制程检验的生产和加工工序。

第三条制程检验作业是指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对每个工序进行定期、抽样或全检,以判断该工序的合格性和相应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的检验活动。

第四条制程检验的目的是确保每个工序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并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不良问题。

第五条制程检验作业应依照规定的程序、标准和方案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六条制程检验作业应由专门的检验人员执行,确保其技术水平和素质要求。

第二章制程检验作业的组织与管理第七条制程检验作业应由生产或加工工序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

第八条质量管理部门应根据产品生产和加工工序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制程检验计划,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第九条制程检验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工序的检验项目、方法和标准;(二)检验频次和抽样方案;(三)检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计划;(四)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和措施。

第十条质量管理部门应确保制程检验作业的实施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第十一条质量管理部门应与生产或加工工序的相关责任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及时处理制程检验中的问题和反馈意见。

第十二条质量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制程检验的绩效评估,不断改进检验方法和流程,提高制程检验的效率和质量。

第三章制程检验作业的流程和方法第十三条制程检验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十四条制程检验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工序准备:对即将进行检验的工序进行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获取检验所需的样品和数据等。

(二)工序执行:按照检验计划和标准对工序进行检验,对样品进行抽样、检测、记录和分析。

(三)结果判定:根据检验结果和标准,判断工序的合格性,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处理。

(四)问题处理:对不合格的产品或工序,进行问题分析、控制和改进措施的制定,并记录和追踪其整改情况。

制程检验规范

制程检验规范

制程检验规范制程检验规范是指在制程中对产品进行检验的一系列规定。

制程检验是对制造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制程检验规范的内容,以及制定制程检验规范的重要性。

制程检验规范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检验项目和方法:制程检验规范应明确制程中需要检验的项目和方法。

这些项目可以是关键尺寸、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工艺参数等。

对每个检验项目,规范应明确使用的检验方法和设备。

2. 检验频率:制程检验规范应规定各个检验项目的检验频率。

频率可以根据产品的重要性、制程的控制水平和历史数据等因素确定。

对于关键的检验项目,检验频率应较高,以确保制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检验标准:制程检验规范应明确各个检验项目的接受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公司标准或者客户要求。

制程检验的目的是评估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因此明确检验标准非常重要。

4. 检验记录和报告:制程检验规范应规定检验记录和报告的内容和格式。

检验记录应包括日期、时间、人员、检验项目、结果等信息。

检验报告应包括检验结果、判定和处理意见等信息。

检验记录和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追踪问题和改进制程非常重要。

制定制程检验规范的重要性在于以下几点:1. 确保产品质量:制程检验是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的关键环节。

通过制程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制程中的问题,减少产品缺陷和不良率,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2. 优化制程参数:通过制程检验,可以了解到制程中各个环节的状态和性能。

通过对检验结果的分析,可以调整和优化制程参数,提升制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追踪问题和改进制程:制程检验记录和报告可以用于追踪问题和改进制程。

当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检验记录和报告追溯到问题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和预防。

4. 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制程检验规范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符合制程检验规范是通过质量管理认证的基本要求之一。

制定制程检验规范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制程检验规定

制程检验规定

制程检验规定
为了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控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质量损失成本,制定以下规定,生产、检验部门必须遵照执行。

一、机加过程:
1.生产员工必须自检,自检合格后再交检验员检验,检验合格后由检验员在《自检报告》上签字判定,对不合格产品需进行改善,改善后由组长进行检测合格交由QC确认OK进行生产 .如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不良,立即停止生产并分别进行不良品标示,并报告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按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处理。

2.批量生产时,生产员工必须做首件报检,检验员检验后在《首件检验记录》做好记录,合格品才能继续生产,不合格品需由生产员工找出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后继续首件检验程序。

3.检验员必须定时在现场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出与纠
正。

二、焊接过程:
1、参照机加过程进行自检与首检。

2、现场检验焊接产品时参照JB/T5943-91工程机械焊接通用技术
标准进行操作。

三、为了有效纠正质量问题,当生产现场出现了品质异常,检验员有
权暂时停止现场生产,立即向生产主管部门、技术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报告,并监督纠正措施的实施。

以上规定从2012年2月20日开始执行。

编制:审核:批准:。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制程检验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通过对产品的关键环节进行检测和测试,以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的一种管理方法。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是指针对制程检验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和改进等方面进行具体规定和管理的文件。

本文将对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进行详细阐述,主要包括制程检验的定义、目的、作业流程及关键要素等方面内容。

一、制程检验的定义制程检验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通过对关键环节和关键参数进行检测和测试,以保证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

二、制程检验的目的1.保证产品质量:通过制程检验,及时发现和纠正制造过程中的缺陷和问题,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2.提高生产效率:制程检验可以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和再加工的时间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3.改善过程控制:通过监控制程检验的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生产过程,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三、制程检验的作业流程制程检验作业流程主要包括策划、准备、实施、控制和改进五个环节。

1.策划1.1 制定制程检验计划: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制造过程的要求,制定制程检验计划,明确制程检验的内容、方法、频次和要求。

1.2 制定制程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制定制程检验标准,明确产品的关键特性和参数,并确定检验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1.3 制定制程检验流程:根据产品的制造过程和质量控制要求,制定制程检验流程,明确每个制程节点的检验点和检验方法。

2.准备2.1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根据制程检验计划和标准,准备必要的检验设备和工具,确保其正常运转和有效可靠的检验结果。

2.2 配备合格的检验人员:根据制程检验计划和标准,配备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检验人员,确保其能够正确并有效地执行制程检验工作。

2.3 确定样本数量和抽样方案: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制程检验的要求,确定样本数量和抽样方案,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3.实施3.1 进行制程检验:按照制程检验流程和标准的要求,对产品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参数进行检测和测试,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数据。

ISO9001认证制程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ISO9001认证制程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ISO9001认证制程质量检验管理制度第十三条制程质量异常的定义(一)不良率高或存在大量缺点。

(二)管理图有超连串,连续上升或下降趋势及周期时。

(三)进料不良,前工程不良品纳入本工程中。

第十四条制程质量检验1.质检部门对各制程在制品均应依“在制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规定实施质量检验,以提早发现异常,迅速处理,确保在制品质量。

2.在制品质量检验依制程区分,由质量管理部IPQC负责检验:3.质量管理工程科于制程中配合在制品的加工程序、负责加工条件的测试。

(1)钻头研磨后“规范检验”并记录于“钻头研磨”上。

(2)切片检验分PIH、一次钢、二次铜及喷锡镀铜分别依检验规范检验并记录于(QAEMicrosectionReport)、(AQESolderabilityTesReport)等。

4.各部门在制造过程中发现异常时,组长应即追查原因,并加以处理后,将异常原因、处理过程及改善对策等开立“异常处理单”呈(副)经理指示后送质量管理部,责任判定后送有关部门会签后再送总经理室复核。

5.质检人员于抽验中发现异常时,应反应单位主管处理并开立“异常处理单”呈经(副)理核签后送有关部门处理改善。

6.各生产部门依自检查及顺次点检发生质量异常时,如属其他部门所发生者以“异常处理单”反应处理。

7.制程问半成品移转,如发现异常时以“异常处理单”反应处理。

第十五条实施要点1.发现单位于制程中发现质量异常,立即采取临时措施并填写异常处理单通知质量管理单位。

2.填写异常处理单需注意:(1)非量产者不得填写。

(2)同一异常已填单在24小时内不得再填写。

(3)详细填写,尤其是异常内容,以及临时措施。

(4)如本单位就是责任单位,则先确认。

3.质量管理单位设立管理簿登记,并判定责任单位,通知其妥善处理,质管理单位无法判定时,则会同有关单位判定。

4.责任单位确认后立即调查原因(如无法查明原因则会同有关单位研商)并拟定改善对策,经厂长核准后实施。

制程检验管理制度

制程检验管理制度

制程检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制程条件的正确性及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并为制程检验和制程的异常处理提供依据,防止不良品流人下一道工序,规范工作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从产品投产至包装完成产成品的所有管理工作。

第三条权责。

1.品质部负责按要求执行从产品的投产至产品包装的品质检验、产品的状态标识、生产过程中不良信息的反馈、不良品的跟踪处理、限度样品的制作和确认作业,并协同生产部对制程不良问题进行改善等。

2.生产部负责组织产品生产、首件的制作及送检、完工品的送检、不良品的隔离/返修处理、生产过程中的自检等工作。

第二章制程质量管理的工作内容第四条制定品质检查标准,并实施。

第五条管理与分析、处理制造过程中的问题与异常。

第六条对造成成本较高或发生频率较多的制程进行研究、分析及改善,预防再发。

第七条半成品库存的抽验及鉴定报废品。

第八条对作业标准提出改善意见或建议。

第九条检验仪器、量规的管理与校正。

第三章制程检验管理第十条制程检验的作用。

1.判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格和标准的要求。

2.判定生产过程中各个要素是否处于正常的稳定状态,以决定是否继续生产。

第十一条制程检验的形式。

1.首件检验:通过首件检验,发现存在的系统性原因,从而采取纠正或改进措施以防止批次性不合格品发生。

通常在下列情况下应该进行首件检验:(1)一批产品开始投产或每班开始生产时。

(2)停机后重新启动或调整设备时。

(3)更换材料时。

(4)人员变更时。

首件检验一般采用“三检制”,即操作人员自检,班组长进行复检,质检员进行专检。

2.巡检(巡回检验):检验人员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和路线,到生产现场,用抽查的形式,检查刚加工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图样、工艺或检验指导书所规定的要求。

当检验人员巡检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寻找异常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以恢复其正常状态。

(2)对上次巡检后到本次巡检前所生产的产品,进行标识、隔离,并要求生产部重检、筛选,防止不合格品流人下道工序。

生产制程检验管理规定

生产制程检验管理规定

文件制修订记录确保制程中所生产品番之吕质符合规定要求,避免不合格品产生,节约成本,找出制程中潜在之品质问题,作为改善依据。

2.0范围:本公司生产之半成品的制造管制均适用之。

3.0权责:3.1首检、巡回检验及批验:品保部IPQC。

3.2自主检验:作业者。

3.3异常处理:现场生产主管。

3.4电镀品之检测实验:化验室相关人员。

4.0定义:4.1首件检验:新产品上线生产时,每班次上班时或重大异常处理后再生产时,IPQC同生产技管员取样5PCS对所有重点尺寸外观进行检验,并经经现场主管和品保主管确认后,方可继续量产。

4.2巡回检验:IPQC人员,依规定之抽样频率、检验数量、时间和标准规格,检验制程中在制品,防止制程异常以确保产品之品质。

4.3自主检验:作业者检验自身所加工之在制品,以减少不良品发生或者及早发现制程之异常,降低不充率。

5.0工作内容:5.1制程检验:5.1.1首件检验:新上线产品或每班次上班时、异常处理后再生产时,由技管员确认相关重点尺寸并同送检单与样品送至IPQC做首件确认,IPQC依相关“工程图面”、“检验规范”、“限度样板”对产品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记录于〈首/末件检验记录表〉(新产品上线和产时才填写此份记录)或〈查检表〉中注明首件,经IPQC主管和现场主管核准后,方可进行量产,并且首件品放置现场。

5.1.2巡回检验:生产过程中IPQC人员对生产产品,依据相关“量产控制计划”、“工程图面”、“检验规范”、“限度样板”检测外观、尺寸,并记录于〈查检表〉上(车制由于油污多,记录不便,可2H记录一次)。

5.1.3自主检验:作业者依据“工程图面”、“限度样板”进行检验,把检验结果会同IPQC确认后,IPQC记录于〈查栓表〉,操作员签名确认。

5.1.4电镀品之检测实验由化验室相关人员进行首检及制程检验(如:盐水实验、焊锡实验、膜厚检测等),具体详见《实验室管理程序》。

5.1.5若为汽车类和专案类产品,IPQC对产品特殊特性进行量测、记录,应用SPC手法,依据《SPC统计过程管理程序》控制。

制程检验管理办法

制程检验管理办法
文件名稱:
文件編號
W-QA-073
制程檢驗管理辦法
版本
A
頁次/總頁數
1/4
1﹑目的: 為了使產品在加工過程中,防止不良持續發生,確保品質的一致性,達成品質控制穩定的目的。
2﹑范圍: 適用聯欣豐光電事業處所有產品
3﹑定義: 3.1.自主檢查:作業人員于制程中檢查本身所加工之產品,以能及時發現制程中的異常,減 少不良品發生,降低不良率,稱之為自主檢查。 3.2.巡回檢驗:品保人員依檢驗規范稽核制程中在制品及作業流程,防止作業人員及管理人 員疏忽,以確保品質,稱之為巡回檢驗。 3.3.首件檢查:為了確保第一批產品的品質,以及提高良品率,相關作業人員于開始生產時﹑ 更換機種時﹑修機后﹑物料更換﹑調機後的第一批產品的檢查稱為首件﹐參照各 相關規格文件﹐對在制品進行規格確認及對機台作參數設定確認并記錄由 IPQC 確認 OK 後 方可繼續生產。(首件必須由產線組長確認沒問題的情況下交於 IPQC 確認 OK 後方可生產) 3.4.重大品質異常:因制程參數變異﹑設備故障﹑原物料異常變異而造成整批不良,稱之為 重大品質異常。 3.5.文件:指由文控中心發行﹐經由各授權單位簽核之各類 SOP﹑SIP 等文件﹐該文件必須 有文控發行章﹐且遵照版本更新原則。
如工具的變更﹑機器的修理。 6.9.制程穩定且數據呈常態分配時 CPK 仍須≧1.33。 6.10.長期不穩定的制程﹐但 SPC 抽檢樣本之品質符合規定且呈可預測之型態時﹐制程能力
指數 CPK 須≧1.33。 6.11.不屬于常態分配的數據﹐可依客戶需求采用 CPK 以外的方法﹐例如成品良率的分析﹐
的制程條件與作業結果應作確認。 6.3.制程異常管制﹕
6.3.1.制程中所有檢出不合格處置依不合格品管制程序進行處理。 6.3.2.IPQC 發現以下不符時,應填寫停線通知單,並要求生產停止生產。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4篇)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4篇)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制程检验作业,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制程检验作业。

第三条制程检验是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对产品的各道工序进行检验的过程。

第四条制程检验的目的是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标准,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五条制程检验的责任主体为相关部门的质量部门。

第六条制程检验的具体内容和方式,由质量部门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流程确定,并予以执行。

第七条制程检验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及时性原则,即在生产过程中,要及时对产品进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 全面性原则,即对产品的各道工序都要进行检验,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3. 规范性原则,即制定统一的操作规程和标准,确保制程检验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第八条制程检验应当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检测设备,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九条制程检验结果应当记录,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第十条制程检验作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报告,并采取对应措施进行处理。

第二章制程检验作业流程第一节检验准备第十一条在进行制程检验作业之前,需要对相关设备和仪器进行校验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制程检验前,相关人员应当进行培训,了解检验标准和要求,熟悉操作流程。

第十三条制程检验前,应当准备好检验样品和检验记录表,确保检验的顺利进行。

第二节制程检验第十四条制程检验应当按照规定的检验方法和标准进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五条制程检验应当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六条制程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进行记录,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三节检验结果处理第十七条制程检验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产品质量管理部门。

第十八条制程检验结果不合格的,应当进行追溯,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第十九条制程检验结果合格的,应当及时进行记录和归档,并通知相关部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为了使品质得到有效管控,达到环环把关,能把问题控制在源头,减少不良浪费,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XXXX有限公司生产各制程。

半成品的检验。

3、定义
3.1 组装半成品:指经过车间加工后的物料件为半成品。

3.2 树脂半成品:指进过树脂车间成型加工后的树脂品为“树脂半成品”
3.3彩绘半成品:指经过车间手工漆,或者喷油后的物料为“彩绘半成品”。

3.4外观不良:存在表面外观问题,划伤、沾污、电镀不良、变形、未擦干净等.
3.5安全不良:指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导致意外伤害、人身安全或财产损失及违
反国家安全标准规定的不良称为安全不良。

3.6性能不良: 指影响产品使用功能,可能导致产品失效而未达到产品技术要求及违
反国家相关性能标准要求的不良称为性能不良。

3.7结构不良:装配后存在缝隙过大、配合变形、结构与外形不符合图纸等。

4、职责权限
4.1品管部
4.1.1负责半成品的检验及测试,
4.1.2跟踪车间关于“改善措施”的落实,验证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4.1.3不良、良品物料“退仓”,“入仓”检验判定处理与标识。

4.1.4全检员负责对生产过程中所有产品的全检及出具全检报告。

4.1.5 IPQC负责对生产过程中每工序的品质不定时的抽检和不良的统计。

4.2生产部
4.2.1对相关员工做教育培训和品质标准的讲解;
4.2.2不合格品的改善与修复,重大问题改善措施的执行。

4.3工程部
4.3.1重大半成品物料返工方案拟定。

4.3.2新品车间首件样品确认,以及协助品管部处理不能判定的新品物料。

4.4 PMC部(仓库)
4.3.1接收半成品物料入仓退仓与报废。

4.3.2根据《退料单》责任及判定实施处理。

4.5采购部
4.5.1 不合格物料反馈供应商,协调供应商改善落实。

4.5.2对品管部开出的不合格报告,协调供应商回复“改善措施”,反回品管部。

5、检验前准备与使用仪器工具
5. 1 卷尺
5.2样品、色板
5.3 相应产品的物料清单(BOM)
5.4确认生产产品代码,确认图纸资料,样品报告或样品及检验注意事项。

5.5核对业务指令单号是否符合。

5.6检验记录表及合格证、不合格标签、相应的检验工具。

6、实施步骤与要求
6.1 根据IPQC《QC巡检报表》内容对所有工序进行定时抽检,每个工序不少于5PCS一
次,
品管或作业员发现有来料不良或生产不良时立即向组长或主管反馈,便于及时处理和改
善。

6.2 IPQC要对不良品进行标识隔离和对不良品的处理结果追踪以及后续改善后的生产品
质效果评诂。

6.3 不良率若超过10%时IPQC要开出《品质异常单》,执行改善措施。

6.4 品管部对所产生的不良原因做相关的原因分析和抽检比率,分析与改善建议。

6.5 若因是工艺上的缺陷暂时无法改善,则相应生产单位要开特采申请单,经总经理或总经
理代理人审核同意后方可继续生产。

6.6 任何生产工序工位不良品不得超过5PCS堆积,必须将不良品返修OK后方可生产新
品,否则品管有权关掉流水线,要求停线。

6.7 电线使用与极性确认:宽为负极,窄为正极,即光滑有字麦的为正极,有棱角的为负极,
灯座中间触点为正极,螺纹为负极(对接插头大大扁头),另外有黑白引线:黑色为正
极,白色引线为负极,绿色(黄绿色)电线为地线。

6.8 各生产工序在生产过程中和搬运过程中产品绝对不能直接堆放,每放满一层必须要用纸
板或珍珠绵相隔保护后再放第二层,要按照标准摆放,定品,定量,定位等三定原则,和不良品移动原则。

6.8.1 标识要清楚,物料标签上要有品管签名或盖章确认后方可入仓。

6.8.2 生产车间要划分出待检区、良品区、不良品区。

6.8.3 合格品物料品管员要贴上合格标签,不合格的要贴上红色不良标签。

6.8.4 所有不合格品物料,须品管确认后才能再次使用或者转移。

7 不合格与存放方式
7.1半成品物料在没有包装等异常时,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防护及区分出来存放。

7.2相应的物料出具相应的数量、物料代码的标识实施标识,以便区分。

7.3不良品转移需要品管确认再转移。

7.4 不合格品处理
7.4.1车间不合格退料参照《退领料管理规定》要求。

7.4.2 车间发现不合格,一般情况下,直接与操作员工说明后,给予登记在《QC巡检报
告》上,再次发生没有改善的给车间管理提出,根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改
善。

7.4.3相关问题重复方式,均是同一岗位出现,通知改善没有改善效果,实施纠正预防措
施管理程序》发出《纠正与预防措施单》要求执行。

8 参考文件
8.1 《抽样检验管理规定》
8.2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8.3 《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8.4 《退领料管理规定》
8.5 《品质异常管理规定》
9 记录表单
9.1 《QC巡检报告》
9.2 《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
9.3 《样品检验报告》
9.4 《首件检验记录表》
9.5 《组装车间全检全测日报表》
9.6 《品质异常处理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