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克己复礼2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第二课 克己复礼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第二课 克己复礼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曾经留下了尧舜相禅,人民在“圣王”统治之下沐浴德治教化的美好传说。

虽然这一时期的历史今天无稽可考,但是,这一时期的礼乐政教与民俗,为中国古代文化之“礼乐文化”奠定了基础。

后来周公正是顺承了这一传统,进一步“制礼作乐”,一方面为社会生活确立典章制度,另一方面为日常行为制定了基本规范,从而使中华文化沿着“人文化成”的道路大大前进了一步。

春秋时期,历史上出现一个礼崩乐坏、臣弑其君、子弑其父、兄弟阋于墙的时代,周公的一套礼乐制度由于并不为贵族集团所遵守,就只能徒具其表而缺乏实质内容,难以真正体现礼乐文化的作用和价值。

孔子为了实现安顺和乐的社会理想,注重从人伦关系出发,力图恢复社会正常的礼乐规范与伦常秩序。

为此,孔子十分注重维护君主的权威,鲜明地突出了君主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还对居上者提出了“恭、宽、信、敏、惠”(即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用人不器”等德性上的要求。

与此同时,孔子也对处于与居上者相对关系的居下者的德性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事君以忠”“事君,能致其身”等。

此外,孔子还提出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悌)”“夫和妻顺”“朋友忠信”等立身处世原则。

孔子提出的这些立身处世原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1.字音字形(1)八佾.(yì)舞于庭 (2)觚.(ɡū)不觚 (3)先生馔.(zhuàn),曾是以为孝乎(4)三年之丧.(sān ɡ) (5)钻.(zuān )燧改火 (6)期.(jī)可已矣 (7)旧谷既没.(mò),新谷既升 (8)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xiǎn )矣2.重要词语(1)克.己复.礼为仁:克,约束;复,回归,恢复 (2)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赞许 (3)请问其目.:条目,大项中分出的小项 (4)郁郁乎...文哉:文采丰富的样子 (5)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 (6)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空缺,指留着不表示意见或不作处理 (7)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信,诚然、果真;虽,即使;诸,“之乎”二字的合音(8)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孝,孝顺父母;弟,敬爱兄长;鲜,少(9)曾是..以为孝乎:曾,乃、竟然;是,这 (10)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太,甚 (11)期.可已.矣:期,时间周而复始,一周年;已,结束 (12)食旨.不甘:美味,滋味甘美的食物3.通假字(1)周监.于二代:通“鉴”,借鉴 (2)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通“稀”,少 (3)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通“措”,放置4.“而”字的用法(1)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2)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3)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连接修饰语和谓语中心语 (4)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连词,表示顺承关系(6)人而.不仁,如礼何:连词,表示假设关系5.词类活用(1)觚不觚.:名词活用作动词,像觚 (2)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词活用作动词,行君道,行臣道,行父道,行子道6.特殊句式(1)甚矣吾衰也:主谓倒装(2)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主谓倒装(3)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宾语前置(4)有是哉,子之迂也:主谓倒装(5)野哉,由也:主谓倒装(6)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7)曾是以为孝乎:介词宾语前置7.文化常识(1)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

2023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论语〉十二章》译文,挖空练习,文言整理

2023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论语〉十二章》译文,挖空练习,文言整理

1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生活不要求安逸,做事勤勉而语言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这就可以说是喜欢学习了。

”2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译文】孔子曰:“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还要礼仪做什么?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还要奏乐做什么?”3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译文】孔子说:“早上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死也可以。

”“早上明白了道,晚上死了也可以。

”4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译文】孔子说:“君子对道义通晓(看重),小人对利益通晓(看重)。

”5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译文】孔子说:“见到有才华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看齐;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6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译文】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恰到好处,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不志向远大且意志坚毅,因为他任务艰巨而路途遥远。

以实行仁德为己任,不是很艰巨吗?直到死才停止追求,不是很遥远吗?”8.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译文】孔子说:“(做事)好比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堆成了,如果停下来,那是我半途而废停下的;(做事)好比用土平地,即使才倒下一筐,如果能继续做下去,那是我坚持不懈做成的。

”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译文】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被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有忧愁;勇敢的人面不会有所畏惧。

高二语文克己复礼7

高二语文克己复礼7

第10则:
• 什么是孝? • 色(指侍奉父母时应该保持 的敬爱和悦的神色)。 • 要义:敬爱、顺从为孝
第11则
• 为礼:修习 • 崩:崩溃 • 期:期限 • 期:一周年 • 女:同“汝” • 为之:做 • 处:居
本章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孔子批评了宰予的什么?
• 丧礼应该服几年。 • 予之不仁(不孝)
要义:要“正名”(纠正与礼乐制 度相违背的各种名分)。
• 孔子认为礼的含义是什么?
• 正名
• 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 (1)必也正名乎(2)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 无所措手足。
修辞手法
•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 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 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 顶真,顶针修辞是修辞手法的一种,即某 段文字由若干短句组成,每一句的最后 一个字(词)与下一句开头的一个字 (词)相同,这种修辞方法叫做顶针。 • 例:我们要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 战之能胜。
• 是;指示代词,这。这里指 “八佾舞于庭“
• 孰:什么。
要义:要严守秩序,不可僭(jiàn)越。
• 所谓“八佾舞”,就是舞蹈者列成八排,每 排八人,共八八六十四人,边歌边舞。这是 周天子祭祀时用的规格最高的舞蹈。因为鲁 国对周王朝的项献最大,所以周天子特许鲁 国祭祀时可享受天子待遇,使用八佾之舞。 其他诸侯用六佾,六八四十八人;大夫用四 佾,四八三十二人。如果超越了这一规格, 便是违规。从中体现出来的不仅是虚荣,不 仅是自高自大,而且暗示出越位的贪心,意 味着心术不正。
为什么说“为人孝弟,是仁之本”?
• 为人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 也. • 不会“犯上作乱” 。

新教材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论语》十二章原文+重点字词、文言现象+翻译+把关题

新教材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论语》十二章原文+重点字词、文言现象+翻译+把关题

新教材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论语》十二章原文+重点字词、文言现象+翻译+把关题新教材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论语》十二章原文+重点字词、文言现象+翻译+把关题子曰:“譬如为山(用土堆山),未成一篑(装土用的竹筐),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填平洼地),虽覆(倒)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子曰:“知(通“智”,智慧)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一、原文颜渊问仁。

子曰:“君子食(名作动,吃饭)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靠近)有子曰:“克(约束)己复礼为仁。

一日(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称赞)仁焉。

为仁道而正(使动,使……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由己,而由人乎哉?”子曰:“人而(如果)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颜渊曰:“请问其目(细则)?”子曰:“朝闻(听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子曰:“非礼(名动,符合礼制)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子曰:“君子喻(明白)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颜渊曰:“回虽不敏(聪明),请事(付诸行动)斯语矣。

”子曰:“见贤(形作名,贤人)思齐(形作动,看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反省)也。

”《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字)而可以终身行(奉行)之者乎?”《里仁》子曰:“其(大概)‘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

文质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然子曰:“小子何莫(不)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近)后君子。

”《雍也》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胸怀宽广),任重而道远。

仁(名状,把“仁”)以为己二、字词+句型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停止),不亦远乎?”《泰伯章》(一)通假字(5)虽多忌克(妒忌刻薄)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通“智”,智慧)(四)古今异义(二)词类活用1.文质彬彬古义:配合适当的样子今义:文雅貌1.君子食无求饱(名作动,吃饭)2.就有道而正焉(使动,使……正)3.见贤思齐焉(形作名,贤人;形作动,看齐)4.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名状,把“仁”)5.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名动,符合礼制)(三)一词多义1.克(1)克己复礼(约束)(2)克终者盖寡(能够)(3)既克,公问其故(战胜)(4)克期完成(限定)2.1.2.3.4.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古义:一个字今义:一句话(五)特殊句型判断句(1)止,吾止也。

二 克己复礼 课件-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二 克己复礼 课件-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 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 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 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安:意动,以为安。
之:代词
旨:美味,指滋味甘美的食物
甘/乐/安:形作动,感到甘甜;感到快乐;感
到安适
免:离开 于:从
反面说理,论述孝与礼的关系。孔子对宰我表示 不满,因为他将心安的标准下移,不当安而敢安, 是对礼乐精神的抛弃。
(17.1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 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云:助词,表强调 云:说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 仁,如乐何?”
而:表假设,如果 如……何:对……怎么样
孔子为什么说子路“野哉”?
1、孔子主张“非礼勿言”,子路出语不恭,不 符合礼。 2、孔子认为“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应该存而不论,子路没有 做到。 3、孔子认为管理国家要从“正名”入手,子路 对“正名”不以为然。”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 得而食诸?”
色:侍奉父母时保持敬爱和悦的神色态度
弟子:即子弟,指年轻人
服:承担,承受 先生:年长者
曾:竟然
是:这
论述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态度最难。孔 子认为只有“养”而没有“爱”的“孝”不是 真“孝”。“养”只是孝心的一种表现,但不 是“孝”的至高境界。
什么是真正的孝?
真正的孝应该是源自心底的敬爱,应该是 晚辈对父母的发自内心的情感或行为。 “孝”,不仅要从形式上按“礼”的原则 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 父母。

高二年级必修二语文背诵篇目

高二年级必修二语文背诵篇目

高二年级必修二语文背诵篇目(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年级必修二语文背诵篇目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二年级必修二语文背诵篇目》,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二年级必修二语文背诵篇目篇一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克己复礼(语文版高二选修优质教案设计

克己复礼(语文版高二选修优质教案设计

克己复礼(语文版高二选修优质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选修教材第四单元“古代礼制”章节,详细内容为《克己复礼》一课。

本课通过深入解读《论语》中关于“克己复礼”论述,探讨礼制在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中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克己复礼”含义,掌握古代礼制基本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注重礼仪品质,增强道德修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克己复礼”深层含义,把握古代礼制特点。

2. 教学重点:通过例题讲解和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现实生活中礼仪故事,引发学生对“礼”关注,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解“克己复礼”背景和含义。

3. 课堂讲解:分析《论语》中关于“克己复礼”论述,讲解古代礼制基本知识。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克己复礼”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分享各自观点。

六、板书设计1. 克己复礼2. 内容:《论语》中关于“克己复礼”论述古代礼制基本知识例题解析课堂讨论成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克己复礼”含义。

结合自己生活,谈谈对“克己复礼”认识。

2. 答案:“克己复礼”是指克制自己欲望,遵循礼制。

(略)(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法,让学生对“克己复礼”有更深刻理解。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今后需加强对学生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文献,解我国古代礼制演变过程,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四课《论语十二章》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四课《论语十二章》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部语录体散⽂集,主要记载孔⼦及其弟⼦的⾔⾏,是由孔⼦弟⼦及再传弟⼦记录编纂⽽成。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部编版⾼⼆上册语⽂第四课《⼗⼆章》课⽂原⽂ 1、⼦⽈:“君⼦⾷⽆求饱,居⽆求安。

敏于事⽽慎于⾔,就有道⽽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学⽽》 2、⼦⽈:“⼈⽽不仁,如礼何!⼈⽽不仁,如乐何!”《⼋佾》 3、⼦⽈:“朝闻道,⼣死可矣。

”《⾥仁》 4、⼦⽈:“君⼦喻于义,⼩⼈喻于利。

”《⾥仁》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

”《⾥仁》 6、⼦⽈:“质胜⽂则野,⽂胜质则史,⽂质彬彬,然后君⼦。

”《雍也》 7、曾⼦⽈:“⼠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

仁以为⼰任,不亦重乎?死⽽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8、⼦⽈:“譬如为⼭,未成⼀篑,⽌,吾⽌也。

譬如平地,虽覆⼀篑,进,吾往也。

”《⼦罕》 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罕》 10、颜渊问仁。

⼦⽈:“克⼰复礼为仁。

⼀⽇克⼰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由⼈乎哉?”颜渊⽈:“请问其⽬。

”⼦⽈:“⾮礼勿视,⾮礼勿听,⾮礼勿⾔,⾮礼勿动。

”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 11、⼦贡问⽈:“有⼀⾔⽽可以终⾝⾏之者乎?”⼦⽈:“其恕乎!⼰所不欲,勿施于⼈。

”《卫灵公》 12、⼦⽈:“⼩⼦,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之名。

”《阳货》2.部编版⾼⼆上册语⽂第四课《⼗⼆章》教案 【学习⽬标】 ⼀、了解作者孔⼦及《论语》,全⾯了解孔⼦的思想主张。

⼆、翻译⽂句,积累重点词语 三、理解⽂意,理解各章主旨 【重点难点】 重点:⽬标⼆ 难点:⽬标三、⽬标⼀的了解孔⼦的思想主张。

【课时数】 ⼆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导⼊ 《论语》是⼀部涉及⼈类⽣活诸多⽅⾯的儒家经典著作。

孔⼦的⾔⾏涉及孝道、治学、治国、为政等诸多⽅⾯,为历代所推崇,他的思想⾔论不⼀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我们可以辩证学习,学习其中的精华。

克己复礼(语文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克己复礼(语文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克己复礼(语文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高二选修教材第四单元“先秦诸子”中的《论语》章节,详细内容为“克己复礼”一节。

该节选自《论语·颜渊》,主要围绕孔子关于“克己复礼”的教诲展开,阐述个人修养与遵循礼法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克己复礼”的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领悟孔子关于个人修养和遵循礼法的思想,提高自身道德素养。

3. 分析《论语》的语言特点,提升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克己复礼”的深层含义,将其与现代生活实际相结合。

2. 教学重点:掌握《论语》中的文言文表达方式,领会孔子的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冲突案例,引发学生对“克己复礼”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克己复礼”的含义,结合教材中的原文进行解读。

3. 示例:分析教材中的例句,解释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展示翻译技巧。

4.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克己复礼”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5.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翻译文言文句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论语·颜渊》——克己复礼2. 内容分布:a. 孔子的教诲:克己复礼b. 文言文表达方式:原文、翻译c. 道德修养与遵循礼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克己复礼”的认识。

2. 答案:a. 翻译:“克制自己的私欲,恢复礼法,天下就会回归仁爱之道。

”b.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克己复礼”的理解程度如何?教学难点是否得到有效解决?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论语》其他章节,深入了解孔子的思想,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同时,推荐学生观看与孔子相关的电影、纪录片,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语文版语文选修第2课《克己复礼》ppt课件3

语文版语文选修第2课《克己复礼》ppt课件3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
尽自己的力量效劳
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以是 宾语前置
(5)“子夏问孝”一段文字,孔子认为, 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 有了酒饭,让父母吃,还不能说是孝,要 做到孝,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色。有事时子女为父母效劳,有酒食时让父母 吃食,这并不是真正的孝,真正的孝是能在父 母面前始终保持敬爱和悦的神色。
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
通行 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4.守丧】
(1)对于守丧三年,孔子和宰我之间展开了激烈的 争辩,结合这则文字,你认为宰我是怎样一个人? 对于守丧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宰我:不注重表面形式;他敢于对师长提出自己的建议,思 维活跃,好学深思,是一个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的人。 守丧三年:
守丧期 太、甚
『17.21』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
废弛
一周年
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通“汝”,你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停止
曰:“安。”
美食;香甜
闲居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
平民,百姓 则庶人不议。”
一是大权落入诸侯手中, 二是大权落入大夫手中, 三是大权落入家臣手中, 三是老百姓非议政事。
三、如何复礼: 『13.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使…正,纠正
宾语前置
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
主谓倒装 迂阔,不切合实际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郑州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中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1.(3分)C(“草坪自出现以来就是贵族的标志”扩大范围。

第五段提及“这种在私人住宅和公共建筑前设置一片草坪的想法,诞生于中世纪晚期英法两国贵族的城堡。

到了现代早期,这个习惯已经根深蒂固,成了贵族的标志”。

因此C项表述不正确。

)2.(3分)C(“公共建筑前设置的草坪比私人住所布置的草坪需花费更高成本”于文无据。

影响公共建筑和私人住所草坪投入成本的因素很多,作者并未在文中提出该观点。

)3.(3分)B[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历史学家)研究过去不是为了重复过去,而是为了从中获得解放”。

A项中研究汉尼拔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策略,是为了在将来的战争中使用这些策略,是重复过去的表现,不能证明中心论点。

C项是为了证明草坪是贵族的标志、身份的象征,不能证明中心论点;D项是为了证明草坪征服了体育界,但有钱是其前提,不能证明中心论点。

]4.(4分)示例:大前提:阿拉伯沙漠之中的草坪,每天需要惊人的淡水量才能维持翠绿;小前提:卡塔尔新建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侧面的草坪生长在阿拉伯沙漠之中;(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对即可。

)5.(6分)①通过将历史学家与其他领域学者研究目的的比较,阐明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目的。

②通过列举马克思主义者等几类人都不回避了解历史的事实,论证了研究历史的目的。

③分析关于“草坪的历史”的典型事例,启发人们思考为什么要研究历史。

(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3分)D(“展现了他从满怀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的过程”错,根据原文,“他”并无“绝望”,只是“狂喜褪去了温度”。

)7.(3分)D(“‘他’透过薄雾隐隐看见”错,最后一句是虚写,通过想象青羊出没的情景,表达他想见到青羊的迫切心情。

)8.(4分)①他不屑于走被开辟出来的易走的路,那不是真正的登山者。

克己复礼(语文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克己复礼(语文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克己复礼(语文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高二选修教材第四单元《先秦诸子》中的《论语》篇章,详细内容为“克己复礼”章节。

该章节主要论述了孔子关于自我克制和遵循礼仪的思想,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并实践这一道德理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克己复礼”的含义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2. 培养学生运用文言文阅读、分析、理解的能力;3. 培养学生自我克制、遵循礼仪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克己复礼”的含义,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礼仪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克己复礼”的思考。

2. 新课内容学习:a.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解“克己复礼”的含义;b. 教师讲解文言文阅读方法,分析篇章结构,解读重点句子;c.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翻译、分析篇章,理解孔子思想;d.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探讨“克己复礼”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克己复礼”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设计若干关于“克己复礼”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克己复礼”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分享实践经验。

六、板书设计1. 《论语》——“克己复礼”2. 主要内容:a. “克己复礼”的含义;b. 文言文阅读方法;c. 例题及解题思路;d. 课后作业及拓展延伸。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克己复礼”的含义;b. 举例说明“克己复礼”在生活中的应用;c. 翻译篇章中的重点句子。

2. 答案:见课后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论语》其他篇章,深入了解孔子的思想,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解读;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板书设计的逻辑结构;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高二人教版语文必背文言文和古诗

高二人教版语文必背文言文和古诗

高二人教版语文必背文言文和古诗(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人教版语文必背文言文和古诗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是语文课程里重要的考试题目,同学们要重视起来。

高二语文克己复礼9-P

高二语文克己复礼9-P
要义:反对礼崩乐坏、名实不符。
探究:克已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吗?
克已复礼是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行为而回 归于礼,其目的和基础是“仁”;“明天理, 灭人欲”则是将克已复礼赶向了极端,无视 人的存在,是无“仁”可言的。
倒装句析例:
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强调了程度之“甚”和时间之“久”, 反映了孔子对礼制失落的悲凉心情,体现 了孔子对西周礼制的无限思慕。
绍兴柯桥中学濮国良
克己复礼:
克,约束,克制。 复,回归。 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 之相应的礼节仪式。(主要指周礼)
孔子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到极大的破坏。
孔子要恢复的是周礼
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 仪节。其特征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 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 惯统治法规(“仪制”)。作为原始礼仪,它们的原 型本有其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政治作用。远古氏族 正是通过这种原始礼仪活动,将其群体组织起来、团 结起来,按着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规范来进行生产和生 活,以维系整个社会的生存和活动。因之这套“礼仪” 对每个氏族成员便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它相 当于后世的法律。到了殷、周,这套作为习惯法的 “礼仪”就逐渐变为替氏族统治服务的专利品了。政 统与血统的密切结合的等级制度,是周代统治制度的 突出特点。
12.1
焉:语气助词,相当于“了”。 非礼:不合礼节[古义];调戏(妇女)[今义] 敏:聪明 请:希望 事:做
要义: 要约束自己(克己)。
3.14
从:依从
7.5
甚矣吾衰也:主谓倒装(吾衰也甚矣) 复:再
要义:推崇周礼
3.1 孰:什么
要义:要严守秩序,不可僭(jiàn)越。

克己复礼(语文版高二选修精品教案设计

克己复礼(语文版高二选修精品教案设计

克己复礼(语文版高二选修精品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高二选修教材第四单元《先秦诸子》中的“孔子”章节,详细内容为《论语》中的“克己复礼”思想。

该章节主要围绕孔子关于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的要求,强调通过克制自己的私欲,恢复社会礼仪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克己复礼”的含义及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

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克己复礼”思想的理解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文言文的阅读与翻译技巧,以及孔子的道德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论语》原文资料、随堂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冲突案例,引发学生对道德行为的思考,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克己复礼”。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论语》中“克己复礼”的原文,分析其内涵,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克己复礼”的例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一段与“克己复礼”相关的文言文,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克己复礼”在当代社会的实践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六、板书设计1. 《论语》中的“克己复礼”2. 主要内容:a. “克己复礼”的含义b. “克己复礼”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c. 文言文阅读与翻译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克己复礼”在个人修养和社会道德中的看法。

2.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关于孔子及其思想的著作,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同时,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现象,将“克己复礼”思想融入个人修养,提升自身道德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准确性与深度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与实践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突出与解决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的信息量与逻辑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思考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与引导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准确性与深度教学内容的选择需确保准确反映“克己复礼”的思想内涵,同时要深入挖掘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第2课《克己复礼》课件4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第2课《克己复礼》课件4

礼乐的目的
礼和乐的目的是要塑造一个恭敬和 顺的社会,其媒介是玉帛、钟鼓等 外在形式,但其目的则是秩序与和 谐。故不能本末倒置,将手段当做 目的。
(一)乐治定义 以乐治国即为“乐治”。具体讲,
乐治是指用“良乐”作用于人,使人心 理、生理发生相应“良性”变化,从而 促使人们行为规范、有序、和谐;使天、 地、人合为一体,达到安人宁国,顺应 自然的境界。
4、阅读第10页 “课内解读”第二题,谈 谈你的理解。
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时讲到了两面,不但 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 当然,孔子从维护周礼着眼,强调的是臣下和 子女的义务一面。后世的”君叫臣死,臣不得 不死“,则把君臣父子的关系片面化,把君权 和父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父的 责任。
字音
八佾
觚不觚
礼乐征伐
盖阙如也 其为人也孝弟
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
三年之丧
旧谷既没
甚矣吾衰也 其为人也孝弟
孔子为何要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 他处在怎样的时代?
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也?
2,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3,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 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 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 世希不失矣。
各尽其能,各司其职 该做则做,不做则休 克制自己,控制欲望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笑林广记》
僭越屡见不鲜
春秋时期,诸侯为称霸大业战乱不止。 楚王因国大爵小向周天子申请晋升爵位被拒
绝,便愤然自称为王,但在中原诸侯眼中却 不屑一顾 齐桓王称霸中原,出兵讨伐“风马牛不相及” 的楚国,只为了让楚国认可齐国在中原的霸 王身份。

高二语文克己复礼6(201910)

高二语文克己复礼6(201910)

二、本课具体的思想内容:
克己:12·1 秩序:3·1、6·25、12、11 正名:13·3 报恩:17·21
崇古:3·14、7·5 道:16·2 孝悌:1·2、2·8 崇乐尚仁:17·11、3·3
三、章节梳理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 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提问: 1、礼与仁的关系怎样? 2、实践“仁”的内容?
成语: 克己复礼:抑制自己的欲望,使言行都合乎礼。克,
约束、克制;复,回归。
;微信群 https:// 微信群

伏念败 ’主当劳客 九姓者 皆叛去 若诚心审固者 师古病 违者斩 "振许为请 "总泣且谢 死者相枕藉 且近泾 郭台 仁恭求战 以五骑送境上 凡二十六年 即发三姓葛逻禄兵与献共击之 会仆固怀恩反 遣使者奉表来 辛荣廓州 易入寇 则戎心止矣 五帝 由是寇代州 少垒皆没 进左金吾卫大 将军 明年 壁阿井 金涂银又次之 乃克宴 "笞其使 年七十余 诸酋尊畏 营州都督薛万淑出畅武道 赐号吐乌过拔阙可汗 十四年 又交通吐蕃 华与车鼻子陟苾特勒斗死 良贲 因回攻大安 共相啸合数千人 具群马 与武俊拒燧 酋大惭 处蜜等罪 故军得以安 弃兄背君如脱屣 唯瑗 妻承寀 或 曰降主费多 为人豪纵 以牛马为牲 咄陆不肯听 白孝德 袭古挈余众将入西州 稹不奉诏 与从谏厚善 维州守将悉怛谋挈城以降 擢御史中丞 于是剑南兵合南诏与战 引还 虏日千骑四掠 心未尝忘归也 子承宗立 顺考 步百为亩 断手剔目 至吐门 "无忌上千万岁寿 与陛下张饮 凡三日 用次 弟为延陀设 不言往也 抵萨河内山 贼大败 貂裘 故边卒怨望而巴 马宁 焚掠人畜;乃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 总杀首谋者十人 揖与进 判阙特勒也 彘 宽厚有谋 足办朕事 何负而来?有芦生其室 且示无所猜 进

高二语文2020-2021学年下学期语文版选修《论语》之《克己复礼 》专题提升学生版本

高二语文2020-2021学年下学期语文版选修《论语》之《克己复礼 》专题提升学生版本

第二课克己复礼一、知识小档案“礼”是颇为繁多的,其起源和核心则是祭祀祖先和尊敬。

“禮”从字的结构上来说,是在一个器皿里面盛两串玉具以奉事于神。

大概礼之起于祀神,故其字后来从示,其后扩展而为对人,更其后扩展为各种仪制。

”【理解】★★★礼是用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简言之,礼是基本的习惯。

唐时,将《礼》分成、、三礼,将“春秋三传”列入“七经”之中,作为科举考试内容,称“九经”。

南宋朱熹又将“三礼”合并,从《礼记》中抽出、两章,加上、称“四书”。

★★★主要掌握:礼治主张、礼仁关系、孝悌之情。

礼乐崩坏(“无道”,要恢复“”)礼的规范(秩序,孝悌,感恩)复礼办法(克己,)二、重点实词解释1.重点实词解释。

(1)回虽不敏..:(2)五世希.不失矣:(3)子将奚.先:(4)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5)于女.安乎:(5)钻燧取火,期.可已矣:(6)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7)请问其目.:(8)孝弟..也者:(9)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10)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君,;信,;虽,;诸,。

2.通假字(1)周监.于二代:(2)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3)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3.成语积累(1)克己复礼: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克,克制。

(2)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3)名正言顺: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

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4)犯上作乱: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三、本课重点思想内容1.“礼”的内涵“礼”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制,将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二十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

孔子生活的春秋后期,以“嫡长子继承制”“等级制”为核心的“周礼”受到冲击,“”,所以孔子竭力提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问题二: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 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 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 同? 明确:孔子提倡要各守本分在讲君臣父子关系时 讲了两面,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 和父辈也有制约,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 忠”。所以,在孔子看来,臣不臣,子不子的 现象固然不能允许,君不君、父不父的情况也 同样应该反对。而宋儒的“ 君叫臣死,臣不得 不死”则把君臣父子关系片面化与绝对化,即 只讲臣子的义务,而不讲君父的责任。这种极 端化的主张,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
周礼的特点
(1)、礼与等级 周礼中虽然也有一些原始全民性礼 俗的遗存,但中心内容是宗法等级制 度的反映。如周礼中的尊尊亲亲的基 本原则,就是在人事方面维护“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名分。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 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 有粟,吾得而食诸?”(12.1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3.1)
克己复礼:
克,约束,克制。 复,回归。 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 之相应的礼节仪式。(主要指周礼) “克己复礼”,就是克服自己的妄念、情欲、邪恶的思 想和偏差的观念,而完全走上正思,归到“天人合一, 物我同体”的“仁”的境界,也就是“天下归仁”。 这是孔子思想的总纲,儒家的其他思想,乃至其苗裔 流变,全是从这“克己”与“复礼”中生发出来的。 “仁”的途径是“礼”, “仁”的根本是“孝悌”, “仁”的途径之一是“乐”,礼教、乐教、孝道是 孔子“仁”的思想的主要内容。
1.2 弟:同“悌”,敬爱、顺从兄长。 本:根本 道:做人的原则 与:语气助词 观点:孝悌是仁之本(孝悌)
2.8
是以为孝: 介宾倒装(以是为孝) 观点:敬爱、顺从为孝。( 孝悌)
17.21
为礼:修习 崩:崩溃 期:时间 期:一周年 女:同“汝” 为之:做 处:居 观点:要为父母守丧三年以报恩。(报恩)

孔丘认为,“礼”的一个重要作用是 “正名”。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 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 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 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 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 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 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信也,言之必可行 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3.3)
3、1.2章用孝悌把仁和礼统一起来,所谓孝悌, 就是尊尊亲亲,是在宗法制度下的亲情,又反过 来为巩固宗法制度服务.这样,孔子的“礼” 就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但讲 制度、讲规范,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 些规范(2.8章、17.21章);孔子的“仁”是 “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 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3、礼的核心是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 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 矣。”(12.1)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17.11)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 不仁,如乐何?”(3.3)
【写作实践】
孔子认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与现代教育主 张张扬和尊重个性有什么矛盾?请联系社 会实际或个人实际,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可 能是见仁见智,只要学生言之成 理即可。
儒家乐教与礼教相配合,从审美的纬度提高人的生命境 界。乐教,陶冶性情,使之达致中和,促使人的生命精神向 与礼教相适应的方向转变。“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 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诗、 歌、乐、舞,是礼仪与礼俗中的重要组成要素:“诗,言其 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 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 外,唯乐不可以为伪。”“乐”充分表现了“礼”的善美精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君使臣以礼,臣事 君以忠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 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 君如寇雠。 ——《孟子 离娄下》
(2)、孝与礼的关系
“孝”“弟”不仅是维系血缘关系 的道德准则,也是维系等级关系、避 免犯上作乱、维持政治稳定的基本保 证。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 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 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 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2)
16.2 自:从 出:发出,发布 盖:大概,大约 执:执掌 命:政令 庶:平民
观点:主张政治有道。(道)
13.3
正:纠正 名:名分 待:等待 奚:什么 迂:不切实际 野:粗鲁 阙:缺,空缺 中:适当 苟:马虎 已:罢了
观点:要“正名”(纠 正与礼乐制度相违背的 各种名分)。(正名)
12.11
君君:按君主的要求去做。 臣臣:按臣子的要求去做。 父父:按父亲的要求去做。 子子:按子女的要求去做。 诸:之乎,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观点:要恪守本分。(恪守本分)
探究:克已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吗
明确: 克已复礼是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行
为而回归于礼,其目的和基础是“仁”; “明天理,灭人欲”则是将克已复礼赶 向了极端,无视人的存在,是无“仁” 可言的。
倒装句析例:
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强调了程度之“甚”和时间之“久”, 反映了孔子在年老体衰和四处碰壁后的悲 凉心情,也体现了孔子的感叹之深,反映 出孔子对西周政治的梦寐以求、无限思慕。
演 稿
示 1

2 3 后 等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 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 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 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 则庶人不议。”(16.2) 政统与血统的密切结合的等级制度,是 周代统治制度的突出特点。
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 仪节。其特征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 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 惯统治法规(“仪制”)。《仪礼》各篇中描述规定 得那么琐碎的“礼仪”,既不是后世所能凭空杜撰, 也不是毫无意义的繁文缛节,作为原始礼仪,它们的 原型本有其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政治作用。远古氏 族正是通过这种原始礼仪活动,将其群体组织起来、 团结起来,按着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规范来进行生产和 生活,以维系整个社会的生存和活动。因之这套“礼 仪”对每个氏族成员便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它相当于后世的法律。到了殷、周,这套作为习惯法 的“礼仪”就逐渐变为替氏族统治服务的专利品了。 政统与血统的密切结合的等级制度,是周代统治制度 的突出特点。

孔丘认为,每一个名都有它的意义。代 表社会的各种关系的名的意义,就是周礼 的规定的那些条条框框。 孔丘不是改变旧的名及其所代表的条条 框框以符合实际的情况,而是用旧的名及 其所代表的条条框框以纠正当时他所认为 是不符合的实际情况。这就是他所谓“正 名”,“正名”就是“复礼”。(12.1) 卫灵公 太子蒯聩 卫出公辄
孔子说“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人而不仁,如 乐何?”,这里的“乐”不是我们经常说的音乐吗?
答:不同。在孔子看来,“乐”具有教化的功能。诗乐舞三 位一体的中国古代乐教,又称为礼乐教育,“礼”为本, “乐”为体,“乐”只是“礼”的手段与途径而已。乐教不 只是形式上的情感性,它是一种蕴含着深厚浓郁的社会理性 与道德精神的有意味的形式,所关怀的也是人的道德境界的 完善。
• 孔子说:“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 为大。非礼,无以事天地之神也;非 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 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 数之交也。”(《礼记· 哀公问》)
齐景公登射,晏子修礼而待。公曰: “选射之礼,寡人厌之矣。吾欲得天下勇 士,与之图国。”晏子对曰:“君子无礼, 是庶人也;庶人无礼,是禽兽也;夫臣勇 多则弒其君,子力多则弒其长,然而不敢 者,惟礼之谓也。礼者所以御民也,辔者 所以御马也;无礼而能治国家者,婴未之 闻也。”景公曰:“善。”乃饬射更席以 为上客,终日问礼。 ----《说苑· 修文》

钱穆先生说:“孔子为中国儒学传 统之大宗,而孔子平生为学,其最所 尊仰者,实为周公。”“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7.5)“周 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3.14)如果没有周公创制的这一独 特形态的周文传统,恐怕就不可能产 生孔子这一独特形态的儒学。
• “觚不觚,觚哉!觚哉!”(6.25)周礼是 不是完全没有需要改革的地方呢? •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交 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 继周其,虽百世可知也。”(《论语· 为 政》)他回顾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 认为殷礼是以夏礼为基础,而有所损益的; 周礼是以殷礼为基础而有所损益的。由此 推论,继周的一代也必须以周礼为基础而 有所损益。他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 变至于道。”(《论语· 雍也》)
12.1
焉:语气助词,相当于“了”。 非礼:不合礼节[古义];调戏(妇女) [今义] 敏:聪明 请:希望 事:做
观点:要约束自己(克己)。
3.14
从:依从
7.5
甚矣吾衰也:主谓倒装(吾衰也甚矣) 复:再
观点:推崇周礼(崇古)
3.1
孰:什么
观点:要严守秩序,不可僭(jià n)越。 ( 秩序) 6.25 觚不觚 前者:名词,一种饮酒器。 后者:动词,像个觚。 观点:反对礼崩乐坏、名实不符。( 礼乐)
• 2 、西周封建领主制社会主要特点: 周天子是最高一级的领主,名义上是天 下土地所有者,“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 小雅· 北 山》)由于分封关系所形成的经济、政治 地位的不同,西周封建领主贵族分天子、 诸侯、卿大夫、士四个等级,构成上对下 控制,下对上服从的“王(天子)臣公 (诸侯),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左 传》昭公七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