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治疗脓疱疮的体会
磺胺类
药理作用:磺胺类药物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二氢蝶酸合酶,阻止细菌二氢叶酸的合成,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抗菌作用:脑膜炎奈瑟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沙眼衣原体、放线菌、奴卡菌、疟原虫等。
临床应用:脑膜炎、流感杆菌所致的中耳炎,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所致的单纯性泌尿道感染,包涵体结膜炎、沙眼、奴卡菌病、弓形体病等。
青霉素过敏患者的链球菌感染和风湿热复发。
与甲氧苄啶合用治疗复杂性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和伤寒等。
不良反应:结晶尿、血尿或尿路阻塞,肾脏损害,(可适当增加饮水量和碱化尿液。
)肾病及变应性肾炎。
发热、皮疹、剥脱性皮炎、荨麻疹、血管性神经性水肿和斯—约综合征溶血性贫血或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白血病样反应磺胺类不宜作为新生儿、2岁以下的婴儿及临床前的孕妇用药黄疸、肝功能减退,急性肝坏死,肝功能损害者应避免使用。
短效磺胺类:磺胺异恶唑、磺胺二甲嘧啶;中效磺胺类:磺胺嘧啶和磺胺甲噁唑;长效磺胺类:磺胺间甲氧嘧啶和磺胺多辛磺胺嘧啶为防治流行性脑膜炎的首选药,也可用奴卡菌病的治疗或与乙胺嘧啶合用于急性弓形体病的治疗。
磺胺嘧啶在尿中可形成结晶,应同服等量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并多饮水。
磺胺甲噁唑治疗流行性脑膜炎,大肠埃希菌所致的单纯性尿道炎,中耳炎、呼吸道感染、支原体感染和伤寒等与甲氧苄啶合用,产生协同作用。
不良反应:变态反应:药疹、渗出性多行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光敏反应、药物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发热偶见过敏性休克。
复方新诺明甲氧苄啶和磺胺甲噁唑的复方制剂使细菌的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使抑菌作用转为杀菌作用临床应用:单纯性泌尿道感染慢性、反复发作性泌尿道感染、伤寒杆菌、鼠伤寒杆菌及其他沙门菌引起的感染,志贺菌属所致的肠道感染,治疗霍乱、副霍乱和旅游者腹泻;呼吸道感染,对嗜血流感杆菌、肺炎链球菌引起的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卡式肺囊虫感染和奴卡菌感染,肺炎球菌和流感杆菌所致的小儿急性中耳炎。
中医治疗热疮
2 . 2 脓 疱 疮
0 引言
热疮 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 的 , 出现在发热或高热过 程中 , 发 生 于皮肤黏膜交 界处 的急性疱疹性 皮肤病 。中医又称 “ 火燎疮 ” 。 西 医称单 纯疱 疹。本病无论男女老幼 , 任何季节均可发生 , 好发 于
4 l 7
3 0 g( 先煎) , 赤芍 1 0 g , 丹皮 1 0 g , 黄连 1 0 g , 白鲜皮 1 5 g , 蝉衣 6 g , 紫 草 1 2 g , 水 煎服 , 每日1 剂, 5 天 为一疗 程 。加 减法 : 发 热明显 者加
疗药物性皮炎 5 8 例, 取得 了满意的疗效 , 现报道 如下 :
多形红斑样 皮疹 3例 。从 出现麻疹 到开始治疗 时间最短 4 h , 最 长
6 5 h , 平均 3 O . 2 h 。
4 体会
药物性皮炎 为临床上常见 的一种 疾病 , 属 于中医药毒范畴 , 根 据 其发病 原 因及 症状表 现 , 其病机 当属药毒入 于营 血 , 血热 生风 , 故治疗 应从清营凉血之法为 主。 方 中双花 、 连翘 、 黄连 、 生地 、 丹皮 、
治疗 1 个 疗程 后药疹 及 临床体 征消失 3 0 % 以下或 无变 化者 为无 效, 共3 例 。总有效率 9 4 . 8 %。
例, 由头孢 唑林 引起 者 1 2 例, 由左 氧氟沙 星引起 者 1 0 例, 由复 方 磺胺 甲嗯唑 引起 者 7 例, 由依那 普利引起 者 4 例 。全部 病人均 表 现为周 身起 皮疹 , 伴有瘙痒和皮肤灼 热 、 潮红, 3 8 例伴 有不 同程 度 发热 ; 皮疹类型为荨麻疹样 2 8 例, 麻疹样 2 O 例, 固定性药疹 7 例,
[医疗药品管控]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医疗药品管理)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常见磺胺类药物简介及合理应用指导胡树罗浩万硕摘要:磺胺药(Sulfonamides)为比较常用的壹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能够口服、吸收较迅速等优点。
有的磺胺药(如磺胺嘧啶,SD)能通过血脑屏障渗入脑脊液、作用稳定、且药效不易消失。
但如果使用磺胺药缺乏科学的指导往往会带来壹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何合理的使用磺胺类药物是本文介绍的重点。
关键字:磺胺药应用指导引言磺胺类药是人工合成的应用最早的化学药品。
由于抗菌谱广、价格低、化学性质稳定、使用方便.既可注射用又可内服。
特别是高效、长效、广谱的磺胺药和增效剂使磺胺类药品于临床上的应用仅次于抗生素。
但磺胺类药品同时也存于用量大、不良反应较多、细菌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
如使用不当会出现很多问题。
正文1.常见的磺胺药1.1磺胺药的合成及结构1.1.1磺胺药的基本结构壹类具有抑菌活性的化学合成药,为对氨基苯磺酰胺(简称磺胺)的衍生物:1.1.2磺胺药基本的合成方法磺胺药的生产壹般均以乙酰苯胺(退热冰)为起始原料,经磺酸氯磺化得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
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经氨水胺化、碱液水解和盐酸中和便得磺胺(SN)。
磺胺和硝酸胍、纯碱熔融,处理后得磺胺脒。
磺胺和磺胺脒曾是磺胺药常用品种,当下它们和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均只作为磺胺药生产的中间体。
磺胺嘧啶和磺胺甲基异異塞唑的生产方法不同。
①磺胺嘧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依次加入三氯化磷和乙烯基乙醚进行加成反应,所得加成物和磺胺脒于甲醇钠中进行环合反应,即得磺胺嘧啶钠盐,再经酸析和精制便得成品。
②磺胺甲基异異塞唑:草酸二乙酯和丙酮于甲醇钠作用下缩合成为乙酰丙酮酸乙酯,和盐酸羟胺进行环合,便得5-甲基异異塞唑-3-甲酸乙酯。
经氨水胺解和次氯酸钠霍夫曼降解,便得3-氨基-5-甲基异異塞唑。
后者和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于缚酸剂作用下缩合,便得乙酰化物,最后经碱液水解、酸析和精制便得成品。
皮肤细菌感染的药物治疗
皮肤细菌感染的药物治疗1、莫匹罗星【适应证】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例如:脓疱病、将肿、毛囊炎等原发性皮肤感染及湿疹合并感染、溃疡合并感染、创伤合并感染等继发性皮肤感染。
【注意事项】基质内含有聚乙二醇,建议肾功能受损者慎用。
本药不适用于假单胞菌属感染。
妊娠期妇女慎用。
【禁忌证】对莫匹罗星或其他含聚乙二醇软膏过敏者禁用。
【不良反应】局部刺激反应,包括瘙痒、烧灼感等。
【用法和用量】外用一日2~3次, 日最多使用3次,连续外用不应超过10日。
【制剂与规格】莫匹罗星软膏:2%5g: 100鸣。
2、夫西地酸【适应证】由葡萄球菌、链球菌、座疮丙酸杆菌极小棒状杆菌及其他对夫西地酸钠敏感细菌引起的皮肤感染,包括:脓疱疮、拜、痈、甲沟炎、创伤感染、须疮、汗腺炎、红癣、毛囊炎、寻常性座疮,适用于面部和头部等部位的感染而无碍外观。
【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眼部。
不宜长时间、大面积使用。
哺乳期妇女使用时,禁用于乳房部位的皮肤感染。
【禁忌证】对乳膏中的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不能使用本【不良反应】主要是用药局部皮肤反应,包括接触性皮炎、红斑、丘疹、瘙痒、皮肤过敏反应等。
罕见有黄疸、紫瘢、表皮坏死、血管水肿等。
【用法和用量】外用一日2〜3次,涂于患处,疗程为7So【制剂与规格】夫西地酸软膏:2%5g:100mgo3、红霉素【适应证】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小面积烧伤、溃疡面的感染和寻常座疮。
【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眼睛及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妊娠期妇女与哺乳期妇女慎用。
与氯霉素及林可霉素有拮抗作用,应避免合用。
【禁忌证】对大环内酯类过敏者。
【不良反应】偶见局部刺激症状和过敏反应。
【用法和用量】涂于患处,一日2次。
【制剂与规格】红霉素软膏:5g: 50mg o4、新霉素【适应证】敏感细菌所致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及烧伤、溃疡面的细菌性感染。
【注意事项】若大面积使用时需注意耳毒性及肾毒性,特别是在儿童、老人以及肾功能受损者。
【禁忌证】对新霉素或其他氨基糖甘类抗生素过敏的患者禁用。
药物化学——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磺胺类药物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很快,临床上应⽤的药物曾有20余种,40年代以后由于青霉素等抗⽣素的出现,磺胺类药物在化学治疗药物中的地位下降,但是磺胺类药物有抗菌谱⼴、疗效确切、可以⼝服,吸收较迅速等特点。
与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Trimethoprim)合⽤可使抗菌作⽤增强。
仍为⽐较常⽤的抗菌药。
磺胺类药物作⽤机制的阐明,确⽴了抗代谢学说,为发展新药开辟了⼀条新途径。
⽬前临床上使⽤较多的药物有磺胺嘧啶(Sulfadiazine)和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
⼀、磺胺类药物作⽤机制 磺胺类药物作⽤机制有多种学说其中众所公认的Wood-Fields学说认为磺胺类药物能与细菌⽣长所必需的对氨基苯甲酸(PABA)产⽣竞争性拮抗,⼲扰了细菌的酶系统对PABA利⽤,PABA是叶酸的组成部分,叶酸为微⽣物⽣长中必要物质,也是构成体内叶酸辅酶的基本原料。
PABA在⼆氢蝶酸合成酶的催化下,与⼆氢蝶啶焦磷酸酯及⾕氨酸或⼆氢蝶啶焦磷酸酯与对氨基苯甲酰⾕氨酸合成⼆氢叶酸。
再在⼆氢叶酸还原酶的作⽤下还原成四氢叶酸,为细菌合成核酸提供叶酸辅酶。
由于磺胺类药物分⼦⼤⼩及电荷分布和PABA及为相似,使得在⼆氢叶酸的⽣物合成中,可以取代PABA位置,磺胺类药物抑制⼆氢蝶酸合成酶,阻断了⼆氢叶酸的⽣物合成。
⼆氢叶酸经⼆氢叶酸还原酶作⽤还原为四氢叶酸,后者进⼀步合成辅酶F。
辅酶F为DNA合成中所必需的嘌呤、嘧啶碱基的合成提供⼀个碳单位。
⼈体作为微⽣物的宿主,可以从⾷物中摄取四氢叶酸,因此,磺胺类药物不影响正常叶酸代谢,⽽微⽣物靠⾃⾝合成四氢叶酸,⼀旦叶酸代谢受阻,⽣命不能继续,因此微⽣物对磺胺类药物敏感。
⼆、磺胺嘧啶(Sulfadiazine) 化学名:4-氨基-N-2-嘧啶基苯磺酰胺 性质: 1.磺胺嘧啶为两性化合物,可在稀盐酸或氢氧化钠试液、氨试液中溶解。
这是由于磺胺类药物分⼦中磺酰氨基上的氢,受磺酰基吸电⼦作⽤的影响易解离,显弱酸性。
脓疱疮的症状与治疗
致病菌主要为凝固酶阳性的金葡菌,其次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少数为凝固酶阴性的白色葡葡球菌。
葡萄球菌与链球菌混合感染者亦不少见。
某些外界环境如温度较高、出汗较多和皮肤有浸渍现象时,细菌在皮肤上容易繁殖。
患有瘙痒性皮肤病,如痱子、虫咬皮炎、湿疹时,皮肤的屏障作用可被破坏,从而易招致致病菌侵入而发生本病。
一般分为寻常性及大疱性。
此外,尚有一些特殊类型。
(一)寻常性脓疱疮(impetigovu1garis)亦称接触传染性脓疱疮(impetigoconta-giosa),常为金葡菌感染或与溶血性链球菌混合感染。
传染性强,常在托儿所、幼儿园中引起流行。
皮损好发于面部、头皮和四肢,面部以口周、鼻孔附近、耳廓为主,严重者可泛发全身。
初发损害为红斑及水疱,迅速变为脓疱,粟粒至黄豆大小,疱壁薄,周围有红晕,初丰满紧张,以后可松弛,特别是呈半壶水状时,疮上半为清澈之液体,下半为浑浊之脓液,呈袋状坠积。
疱破裂后露出糜烂面,干燥后上覆蜜黄或灰黄色痂。
可因自我传播向周围蔓延,亦可融合成片,自觉瘙痒。
单个脓胞于5~7日后可吸收,痂脱自愈。
如不及时治疗,可迁延数日。
重症者可伴发热,体温甚至高达39~40℃,可伴淋巴结或淋已管炎。
严重者可并发败血症,由链球菌感染者还可并发急性肾炎。
(二)大疱性脓疱疮(1mpetigobullosa)主要由噬菌体II组71型金葡菌引起。
多见于儿童。
皮疹为散在性大疱,直径1~10mm或更大,壁薄,周围红晕不显,破裂后形成大片糜烂,干燥后结痂呈清漆状,不易剥去。
有时大疱中央自愈。
脓疱边缘向四周扩展呈环状,或多个相互连成回状。
好发于颜面、躯干及四肢,亦见于掌跖。
本型好发于新生儿,又称新生儿脓疱疮(impetigoneonatorum)。
多发于出生后3个月内,传染性强,易在新生儿中流行。
发病急骤,脓胞进展迅速,,很快累及全身。
常伴39℃以上高热,患儿精神萎靡、呕吐、腹泻。
如不及时救治,可因败血症或毒血症而危及生命。
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常见磺胺类药物简介及合理应用指导胡树罗浩万硕摘要:磺胺药(Sulfonamides)为比较常用的一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可以口服、吸收较迅速等优点。
有的磺胺药(如磺胺嘧啶,SD)能通过血脑屏障渗入脑脊液、作用稳定、且药效不易消失。
但如果使用磺胺药缺乏科学的指导往往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何合理的使用磺胺类药物是本文介绍的重点。
关键字:磺胺药应用指导引言磺胺类药是人工合成的应用最早的化学药品。
由于抗菌谱广、价格低、化学性质稳定、使用方便.既可注射用又可内服。
特别是高效、长效、广谱的磺胺药和增效剂使磺胺类药品在临床上的应用仅次于抗生素。
但磺胺类药品同时也存在用量大、不良反应较多、细菌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
如使用不当会出现很多问题。
正文1.常见的磺胺药1.1磺胺药的合成及结构1.1.1磺胺药的基本结构一类具有抑菌活性的化学合成药,为对氨基苯磺酰胺(简称磺胺)的衍生物:1.1.2磺胺药基本的合成方法磺胺药的生产一般都以乙酰苯胺(退热冰)为起始原料,经磺酸氯磺化得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
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经氨水胺化、碱液水解和盐酸中和便得磺胺(SN)。
磺胺与硝酸胍、纯碱熔融,处理后得磺胺脒。
磺胺和磺胺脒曾是磺胺药常用品种,现在它们和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都只作为磺胺药生产的中间体。
磺胺嘧啶和磺胺甲基异異塞唑的生产方法不同。
①磺胺嘧啶:在N,N′- 二甲基甲酰胺中,依次加入三氯化磷和乙烯基乙醚进行加成反应,所得加成物与磺胺脒在甲醇钠中进行环合反应,即得磺胺嘧啶钠盐,再经酸析和精制便得成品。
②磺胺甲基异異塞唑:草酸二乙酯与丙酮在甲醇钠作用下缩合成为乙酰丙酮酸乙酯,与盐酸羟胺进行环合,便得5-甲基异異塞唑-3-甲酸乙酯。
经氨水胺解和次氯酸钠霍夫曼降解,便得3-氨基-5-甲基异異塞唑。
后者与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在缚酸剂作用下缩合,便得乙酰化物,最后经碱液水解、酸析和精制便得成品。
1.2短效及中效磺胺1.2.1 磺胺噻唑(ST)国内作为消炎片单独使用,也和SD、SM2!联合作为三磺合剂。
磺胺类药物——精选推荐
§4、磺胺类药物一、磺胺类药物的发展及其在药物化学上的重要意义磺胺类药物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化学治疗药物。
磺胺药物的母体——对氨基苯磺酰胺,最早为偶氮染料中间体,未应用于医药方面。
直到1935年才发现,含有磺酰氨基的偶氮染料“百浪多息”对链球菌及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毒性猛烈的溶血性链球菌及其它细菌感染的疾病有高度的疗效。
NH2H2N N = N SO2NH2这对于治疗细菌传染的疾病,即化学治疗是一较大的收获。
当时认为百浪多息的奏效原因是基于结构中的偶氮键的染色作用,因此合成了一系列的偶氮化合物,发现有磺酰氨基的化合物才有抗链球菌的作用,从而动摇了偶氮基团是“生效基团”的说法。
用对氨基苯磺酰胺作抗菌实验,发现效力强,毒性也较低,与百浪多息不同处为体外也有效。
以后又从服用百浪多息的动物尿中分离出对乙酰氨基苯磺酰胺,进一步说明百浪多息在体内先转变成对氨基苯磺酰胺后,才有制菌作用。
肯定了对氨基苯磺酰胺是这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之后,进行了大量的化学结构与制菌作用关系的研究。
根据大量磺胺衍生物的结构与药理,临床实践的结果,归纳出以下的构效关系规律:1、对氨基苯磺酰胺基是必要的结构,即苯环上的两个取代基彼此处于对位。
邻位或间位异构体均无制菌作用。
2、苯环上其它位置引入其它基团,均使其制菌效力降低或失去。
3、N1取代基对制菌作用影响很大。
如为酰基取代、则以低级的脂肪酰基疗效较好。
杂环取代衍生物,作用一般均较磺胺为强,毒性也较低。
能产生较好药效的杂环有噻唑、嘧啶、异噁唑、吡嗪等。
杂环上有取代基时,以甲基、甲氧基最常见。
如果N1上两个氢原子都被取代时,效力降低,因此在N1上保留一个氢原子是必要的。
4、芳伯氨基是产生制菌作用的必要基团。
如N4上的取代基在体内易被水解或还原为游离氨基时,则仍有制菌作用。
否则活性降低和消失。
如氨基为烃基、羟基、磺酸基、氯原子等所取代,则完全失去制菌作用。
二、典型药物的合成1、磺胺甲基异噁唑、又名新诺明、SMZ。
大疱性脓庖疮怎么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大疱性脓庖疮怎么治疗?
导语:疮是很多人都不喜欢的疾病之一,一般的疮都是在皮肤表面,如果是胳膊或者是脸上就会显得非常难看,很多人应该都不会希望自己长疮吧?但是有
疮是很多人都不喜欢的疾病之一,一般的疮都是在皮肤表面,如果是胳膊或者是脸上就会显得非常难看,很多人应该都不会希望自己长疮吧?但是有些人就患有了大疱性脓庖疮,那这种疮应该怎么治疗呢?接下来就为大家讲解一下大疱性脓庖疮怎么治疗吧。
治疗方案
(一)全身治疗,及早给予有效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或头孢菌素类等,并给予支持疗法,包括输血或肌内注射丙种球蛋白等。
全身疗法根据患者的皮损情况及有无全身症状,酌情给予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如青霉素G(80万一240万U/d,肌注,小儿每日2.5万一5万U/kg,分2一4次给)、新青霉素II、氨苄西林钠(氨苄青霉素钠)、头孢氨苄等。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给红霉素口服(0.25~0.5g,3~4次/日,小儿每日25~50my/kg分3~4次)或林可霉素肌注(0.6g,每8小时一次,小儿每日20一40mg/kg,分2次),或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给予相应的抗生素。
对重症新生儿脓疱疮,应给予大剂量敏感性高的抗生素,加强支持疗法,包括输血浆(或全血)或肌注丙种球蛋白。
(二)局部治疗注意保护创面,避免摩擦,可外涂莫匹罗星软膏或
0.5%~1%新霉素乳剂等。
局部疗法以杀菌、消炎、收敛、干燥为原则。
如脓疱完整时,可外搽5%硫磺1%樟脑炉甘石洗剂,一日多次。
若脓疱较大,可先用消毒注射器抽出脓汁,用消毒棉花吸干后再搽上述洗剂。
如脓疱已破溃、结痂,则宜用0.1%乳酸依沙吖啶液或0.5%新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临床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炎病例简介实验室检查特征性表现及治疗措施
临床滑膜炎-座疮-脓疱病-骨肥厚-骨炎病例简介、实验室检查、特征性表现及治疗措施病例简介患者,男,15岁学生,因“腰背部疼痛3月余,再发加重1天”入院。
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疼痛,夜间较重,无明显活动受限、晨僵、外周关节受累、口腔及生殖器溃疡、腹痛腹泻、发热畏寒,未予重视及诊治。
1天前患者开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7.8C,腰能部、胸前疼痛明显,再次至我院住院治疗。
既往史:患者3月前开始出现颜面部严重座疮,曾服用异维A酸软胶囊及外用药治疗,座疮好转。
查体:颜面可见暗红色丘疹,丘疹顶部有小脓疱,部分炎症后瘢痕,未见掌跖脓疱,胸骨柄压痛,双侧4字征、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双侧能骸关节叩痛阴性。
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超敏CRP:WBC9.9×109∕1,CRP57.9mg∕1;ESR61mm∕h;降钙素原(PeT)0.47ng∕m1;血红蛋白(HGB)126g∕1;肝肾功能、肌酸激酶、抗核抗体(ANA)、类风湿因子(RF)、H1A-B27.免疫球蛋白、补体、传染性指标、尿常规等均无特殊;巨细胞病毒DNA、EB病毒DNA、结核杆菌T细胞检测均为阴性。
(2)全身骨显像:胸骨、双侧锁骨、第11胸椎、右侧第6前肋局部骨代谢活跃。
(3)PET-CT:双侧胸骨锁骨端、双侧第一肋、胸骨柄及胸骨体边缘、胸11椎体前缘骨质硬化:双侧胸锁关节、双侧第1胸肋关节及双侧2-5肋软骨处FDG代谢不同程度增高,提示SAPHO综合征。
最后诊断:滑膜炎-座疮-脓疱病-骨肥厚■骨炎(SAPHO综合征)SAPHo综合征指临床上表现为滑膜炎、座疮、脓疱病、骨肥厚和骨炎的综合征。
最早被引起注意是在1961年,之后间断地有病例报道,但主要集中于欧洲。
病病病变常累及皮肤、骨和关节,病程呈迁延性,临床上以间断复发和缓解为特点,好发于青中年,皮肤病变具有特征性,包括掌跖脓疱、脓疱性银屑病、聚集性座疮、暴发性座疮及化脓性汗腺炎等。
SAPHO综合征是疾病谱,涵盖50多种病名。
磺胺药物的正确使用与分析
COMPANY LOGO
令人奇怪的是“百浪多息”只有在体内才 能杀死链球菌,而在试管内则不能。巴黎 巴斯德研究所的特雷富埃尔和他的同事断 定,“百浪多息”一定是在体内变成了对 细菌有效的另一种东西。于是他们着手对 “百浪多息”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分解 出“氨苯磺胺”。其实,早在1908年就有 人合成过这种化合物,可惜它的医疗价值 当时没有被人们发现。磺胺的名字很快在 医疗界广泛传播开来。
COMPANY LOGO
磺胺类药物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及一 些阴性菌。对其高度敏感的细菌有: 链球菌、肺炎球菌、沙门氏菌、化脓 棒状杆菌、大肠杆菌。对葡萄球菌、 肺炎杆菌、巴氏杆菌、炭疽杆菌、志 贺氏杆菌、亚利桑那菌等有抑制作用, 对危害家禽的某些原虫也有作用。
COMPANY LOGO
磺胺类药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菌的繁殖,因有些细 菌生长时,需利用对氨基苯甲酸。氨基苯甲酸和 二氢喋啶在二氢叶酸合成酶的作用下,合成二氢 叶酸;二氢叶酸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下,又 生成四氢叶酸;四氢叶酸再进一步形成活化型四 氢叶酸,也就是辅酶F,它能传递一碳基团参与 嘌呤、嘧啶核苷酸合成。由于磺胺类药的化学结 构与氨基苯甲酸很象,可与氨苯甲酸竞争二氢叶 酸合成酶,妨碍二氢叶酸的形成,最终影响细菌 核蛋白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COMPANY LOGO
为了防止长期服用磺胺可能造成 的结石,同时服用碳酸氢钠(小苏 打片)也是不错的办法。加用碳酸 氢钠,不仅可以碱化尿液,加强磺 胺的疗效,还可以防止长期服用磺 胺可能发生的尿中磺胺药物结晶。
COMPANY LOGO
服用磺胺,除了可能在体内长成小石 头,药量上的一不小心还会让你中毒。 由于有的病人觉得磺胺疗效不错,常 常自作主张多吃两片,或者多吃两天, 认为这样可以巩固药效,但这样做的 后果却可能导致药物蓄积性中毒。因 此,病人在用药期间,切不可随意加 大药量、增加服药次数或延长疗程。 服药最好不要超过5天,以防加重药物 的毒副作用。
磺胺药的特点是什么及其应用
磺胺药的特点是什么及其应用磺胺药的特点是什么及其应用磺胺药是一类具有抑菌活性的化学合成药,为对氨基苯磺酰胺(简称磺胺)的衍生物。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磺胺药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磺胺药的特点1.用于全身性感染的磺胺药口服易吸收的磺胺药,可用于治疗全身感染,根据血浆t1/2长短将药物分为三类:短效类(<10小时)、中效类(10~24小时)和长效类(>24小时)。
短效和中效磺胺药抗菌力强,血中或体液中浓度高,临床最为常用;长效磺胺药抗菌力弱,血药浓度低,且过敏反应多见,许多国家已淘汰不用。
磺胺异噁唑:又名菌得清,是短效磺胺药,血浆t1/2为5~7小时,乙酰化率较低。
尿中浓度最高,可达1000~2000mg/L,适于治疗尿路感染。
在尿中不易析出结晶。
每日需服药4次,消化道反应多见。
磺胺嘧啶:中效磺胺药,口服易吸收,给药后3~4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血浆t1/2为10~13小时。
抗菌力强,血浆蛋白结合率最低约25%,易透过血脑屏障,脑脊液浓度可达血浆浓度的40%~80%.是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物,也适用于治疗尿路感染。
但在尿中易析出结晶,需注意对肾的损害。
磺胺甲噁唑:又名新诺明,是中效磺胺药,血浆t1/2为10~12小时。
抗菌作用与SIZ相似。
蛋白结合率较高(60%~80%),脑脊液浓度不及SD,尿中浓度虽低于SIZ但与SD接近,故也适用于治疗尿路感染。
在酸性尿液中可析出结晶而损害肾,需注意碱化尿液。
磺胺甲氧嘧啶:是长效磺胺药,血浆t1/2为30~40小时。
抗菌力较弱。
在体内维持时间较长,可每日服药一次。
乙酰化率低,尿中溶解度高,不易析出结晶。
磺胺多辛:又名周效磺胺;是长效磺胺药,血浆t1/2为150~200小时。
在体内维持时间最长,可每3~7日服药一次。
抗菌力较弱,适于轻症感染及预防链球菌感染,对疟疾等也有效。
2.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药柳氮磺吡啶:口服吸收较少,对结缔组织有特殊的亲和力并从肠壁结缔组织中释放出磺胺吡啶而起抗菌、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噻虫胺的功能主治
噻虫胺的功能主治1. 药物简介噻虫胺(Sulfamethoxazole)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属于磺胺类药物。
它常与甲氧苄啶联合使用,形成一种强大的药物组合,称为噻甲双(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TMP/SMX)。
噻虫胺主要通过抑制细菌对维生素叶酸的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2. 功能主治噻虫胺具有以下主要功能和治疗作用:2.1 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尿路感染:噻虫胺是治疗尿路感染的常用药物之一。
它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有效缓解尿路感染相关症状。
•膀胱炎:噻虫胺可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膀胱炎,如非并发性膀胱炎等。
2.2 治疗呼吸系统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噻虫胺可以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窦炎、中耳炎和咽炎等。
•下呼吸道感染:噻虫胺也可用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和肺炎等。
2.3 治疗消化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噻虫胺可用于治疗胃肠道感染,如细菌性肠炎和胃炎等。
它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减轻感染症状。
2.4 治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皮肤感染:噻虫胺可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常见皮肤感染,如脓疱疮、蜂窝织炎和疖等。
•软组织感染:噻虫胺也可以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组织炎和淋巴结炎等。
2.5 预防和治疗结核病•结核病:噻虫胺经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用于结核病的治疗和预防。
2.6 其他治疗作用•中耳炎预防:噻虫胺可以用于中耳炎的预防,特别是对那些容易患中耳炎的儿童来说。
•肺炎山羊肺结核预防:噻虫胺可以用于肺炎山羊肺结核的预防。
3. 注意事项在使用噻虫胺前,应注意以下事项:•存在对噻虫胺或其他磺胺类药物过敏的人应避免使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儿和老年人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并按医生的建议使用。
•使用期间应坚持按时服用,不要跳过剂量,也不要过量使用。
•噻虫胺可能与一些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包括抗凝血药、抗癫痫药和糖尿病药物等。
在同时使用其他药物时,应咨询医生并遵循医生的指示。
•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皮疹、发烧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机理
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机理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磺胺类药物,知不知道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机理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机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机理细菌不能直接利用其生长环境中的叶酸,而是利用环境中的对氨苯甲酸(PABA)和二氢喋啶、谷氨酸在菌体内的二氢叶酸合成酶催化下合成二氢叶酸。
二氢叶酸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下形成四氢叶酸,四氢叶酸作为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参与核酸前体物(嘌呤、嘧啶)的合成(图2)。
而核酸是细菌生长繁殖所必须的成分。
磺胺药的化学结构与PABA类似,能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影响了二氢叶酸的合成,因而使细菌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
由于磺胺药只能抑菌而无杀菌作用,所以消除体内病原菌最终需依靠机体的防御能力。
为了保证磺胺药在竞争中占优势,在临床用药时应注意:①用量充足,首次剂量必须加倍,使血中磺胺的浓度大大超过PABA的量。
②脓液和坏死组织中含有大量PABA,应洗创后再用药。
③应避免与体内能分解出PABA的药合用,如普鲁卡因。
磺胺类药物的抗药性细菌与药物反复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
细菌对磺胺类药物易产生抗药性,尤其在用量或疗程不足时更易出现。
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可能是细菌改变代谢途径,如产生较多二氢叶酸合成酶,或能直接利用环境中的叶酸,肠道菌丛常通过R因子的转移而传播。
当与抗菌增效剂合用时,可减少或延缓抗药性发生。
细菌对各类磺胺药物之间有交叉抗药性,即细菌对某一磺胺药产生耐药后,对另一种磺胺药也无效。
但与其他抗菌药间无交叉抗药现象。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因磺胺药的作用是抑菌而不是杀菌,故要保证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必须在一段足够长的时间内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
口服磺胺药主要在小肠吸收,血药浓度在4~6小时内达到高峰。
药物吸收后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中,以血、肝、肾含量最高。
多数磺胺药能透入脑脊液中。
药物吸收入血后有相当一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结合后的磺胺药暂时失去抗菌作用,不能透入到脑脊液中,不被肝代谢,不被肾排泄。
医学知识之增效联磺
增效联磺1概述增效联磺(SMZ-SD-TMP)为磺胺类复方制剂,含磺胺甲基异酩唑、磺胺嘧啶、甲氧苄氨嘧啶。
三药联用抗菌谱广,无任何不良变化,且大大增强磺胺的抗菌效果,从而使用药量减少到1/10,并能明显降低磺胺药物不良反应。
三者联合,发挥抑杀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达到增强抗菌效果、降低耐药性,减少给药剂量,消除毒副作用的目的。
2适应证1.适用于治疗敏感的流感杆菌、肺炎链球菌所致的成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儿童急性中耳炎。
2.适用于治疗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和摩根菌敏感菌株所致细菌性尿路感染。
3.适用于治疗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和志贺菌属所致旅游者腹泻,以及福式或宋氏志贺菌敏感菌株所致感染。
4.可作为卡式肺孢子虫肺炎的治疗首选药以及预防用药。
5.可用于预防脑膜炎球菌所致的脑膜炎。
3临床应用口服:每次2片,每日2次。
4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药疹较为常见,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大疱表皮松解症等;也可表现为光敏反应、药物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发热等血清病样反应。
2.胃肠道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症状轻微,不影响继续用药;偶有致假膜性肠炎的报道。
3.肝脏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重型肝炎。
4.肾脏可发生结晶尿、血尿较为多见,严重者可引起少尿、尿痛甚至尿毒症;偶有患者发生间质性肾炎或肾小管坏死等严重不良反应。
5.血液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用药后易发生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尿,在新生儿及小儿中尤为多见;此外,用药后也可见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6.中枢神经系统(1)由于本药与胆红素竞争蛋白结合部位,可致游离胆红素增高,游离胆红素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可导致胆红素脑病。
因新生儿肝功能不完善,对胆红素处理差,尤易发生。
(2)偶可发生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幻觉、欣快感或抑郁感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7.其他偶可发生甲状腺肿大及甲状腺功能减退。
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及应用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常见磺胺类药物简介及合理应用指导胡树罗浩万硕摘要:磺胺药(Sulfonamides)为比较常用的一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可以口服、吸收较迅速等优点。
有的磺胺药(如磺胺嘧啶,SD)能通过血脑屏障渗入脑脊液、作用稳定、且药效不易消失。
但如果使用磺胺药缺乏科学的指导往往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何合理的使用磺胺类药物是本文介绍的重点。
关键字:磺胺药应用指导引言磺胺类药是人工合成的应用最早的化学药品。
由于抗菌谱广、价格低、化学性质稳定、使用方便.既可注射用又可内服。
特别是高效、长效、广谱的磺胺药和增效剂使磺胺类药品在临床上的应用仅次于抗生素。
但磺胺类药品同时也存在用量大、不良反应较多、细菌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
如使用不当会出现很多问题。
正文1.常见的磺胺药1.1磺胺药的合成及结构一类具有抑菌活性的化学合成药,为对氨基苯磺酰胺(简称磺胺)的衍生物:磺胺药的生产一般都以乙酰苯胺(退热冰)为起始原料,经磺酸氯磺化得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
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经氨水胺化、碱液水解和盐酸中和便得磺胺(SN)。
磺胺与硝酸胍、纯碱熔融,处理后得磺胺脒。
磺胺和磺胺脒曾是磺胺药常用品种,现在它们和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都只作为磺胺药生产的中间体。
磺胺嘧啶和磺胺甲基异异塞唑的生产方法不同。
①磺胺嘧啶: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依次加入三氯化磷和乙烯基乙醚进行加成反应,所得加成物与磺胺脒在甲醇钠中进行环合反应,即得磺胺嘧啶钠盐,再经酸析和精制便得成品。
②磺胺甲基异异塞唑:草酸二乙酯与丙酮在甲醇钠作用下缩合成为乙酰丙酮酸乙酯,与盐酸羟胺进行环合,便得5-甲基异异塞唑-3-甲酸乙酯。
经氨水胺解和次氯酸钠霍夫曼降解,便得3-氨基-5-甲基异异塞唑。
后者与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在缚酸剂作用下缩合,便得乙酰化物,最后经碱液水解、酸析和精制便得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