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力锅专利技术分析大纲

合集下载

电压力锅工作原理与技术解析

电压力锅工作原理与技术解析

电压力锅工作原理与技术解析电压力锅的结构标准在我们探讨电压力锅的先进技术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电压力锅的组成结构。

电压力锅主要由上盖、中环、外科、控制面板、底座、压力开关、发热盘、熔断器、中层、突跳温控器等组成。

自上世纪80年代电压力锅在中国市场出现后,经过20多年的优化,结构已经是比较简洁,生产工艺也不太复杂。

目前在市场上的产品主要有三种结构。

一是以高压锅的原型加热控制,这是比较传统的方式,结构笨重;二是内锅与锅盖分离的浮动密封结构,它解决了安全方面的许多问题,是目前市场上的主要结构。

但其规格要向大功率、大容量延伸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3、4、5、6升范围内,少数企业开发出7、8升。

其压力要求不能太高,一般控制在80Kpa以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一类是压紧式,也是内锅与锅盖分离结构,因其受到专利制约,应用企业不多,产品投放市场也少。

从控制方面来看,多采用压控式和监控式两种,个别企业采用混合控制。

匚式结构”与桥式结构匚式结构”发明专利由中科院退休科学家--王永光先生于1991年发明,是中国压力煮食历史上划时代的技术发明,其控制方式的先进程度远胜于欧美同行技术水平,主要是通过物理力学原理融合现代电子控制技术,解决了压力锅容易爆炸的世纪难题。

匚式结构”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弹性壁受压发生弹性变形产生位移,位移变化触动压力开关动作实现断电,压力变化转化为位移变化,即控制位移实现控制压力的控制原理。

其结构特征为:锅盖与外锅刚性连接,通过外锅底部的弹性壁实现锅盖、密封圈与内锅的轴向动密封,完成闭环式压力自动控制,从而准确地控制了锅胆内的压力,彻底解决了压力安全问题。

从理论上讲将压力锅爆炸的几率降低为零,因此该发明专利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匸式结构”目前已被多家电压力锅生产企业使用,而它也成为衡量电压力锅安全性能的基本指标。

与匸式结构”原理相类似的还有桥式结构”,目前在行业内以苏泊尔和爱庭为代表。

电压力锅安全性能上的创新体现除了匸式结构”和桥式结构”以上两种核心技术以外,还具备多重安全保护装置,包括控压技术、开合保护、超压自泄、防堵保护、限压保护、限温保护、超温保护等等。

一种电压力锅

一种电压力锅

发明内容
技术方案
专利目的
改善效果
专利目的
《一种电压力锅》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快速感温内锅内温度的电压力锅。
技术方案
《一种电压力锅》包括内锅,盖在内锅上的锅盖,对内锅进行加热的加热体,控制加热体加热的 控制器,锅盖上安装有快速感温内锅内实际温度的测温装置。 《一种电压力锅》还提供一种控制电压力锅的加热体加热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快速感温的测温装置检测内锅内的实际温度值; 步骤2,控制器接收代表所述实际温度值的实际温度信号; 步骤3,控制器立刻将接收到实际温度信号所对应的实际温度值与预先存储的温度值进行比较, 当实际温度值大于或等于预先存储的温度值时,所述控制器切断电热盘的加热。
一种电压力锅
专利
内容摘要
《一种魅力四溢的电压力锅》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于2011年9月9日申请了一项专利,这款专利名为《一种电压力 锅》,该专利的申请号为97,公布号为CNA,授权公布日为2011年12月21日,发明人是林达福。 这款电压力锅以其独特的设计和高效的功能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 这款电压力锅的设计独具匠心,它包括内锅,盖在内锅上的锅盖,对内锅进行加热的加热体,控 制加热体加热的控制器,以及锅盖上安装的快速感温内锅内实际温度的测温装置。这款设计不仅 美观,而且实用,让消费者能够更加方便地使用电压力锅。 通过该结构,可以准确快速检测电压力锅内的温度,从而实现准确快速控压。这一创新性的设计 让电压力锅在烹饪过程中能够更加准确地控制温度,使得烹饪出的食物更加美味。 此外,该发明还涉及一种控制电压力锅的加热体加热的方法。
专利背景
为了能根据锅内的实际温度值进行压力控制,可以通过程序的设定,一种方法是:将检测到的温 度值增加一定的量后认为是锅内的实际温度值,从而进行压力控制,但当蒸煮的食物量不同时, 检测到的温度值与锅内的实际温度值的差也不同,因此,通过这种程序设定仍然无法解决准确控 压;另一种方法是:在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达到一定的值后,停止加热,等待一段时间,等待检 测装置检测到锅内的实际温度后再进行对加热体的控制,来实现控压,通过这种方法,如果等待 一段时间后,依然没有达到设定的温度,需要再进行加热,然后再等待一段时间,这种方法费电、 程序复杂,而且需要反复等待,从而直接影响锅内控压的精度及食物烹饪效果。

电压力锅工作原理与技术解析

电压力锅工作原理与技术解析

电压力锅工作原理与技术解析作者:李立山目前在市场上的电压力锅产品主要是内锅(内胆)与锅盖分离的浮动密封结构,根据有关资料介绍:这种结构叫做“匚(读:fāng)式结构”它解决了安全方面的许多问题,是目前市场上电压力锅的主要结构。

“匚式结构”发明专利由中科院退休科学家王永光先生于1991年发明,是中国压力煮食历史上划时代的技术发明,其控制方式的先进程度远胜于欧美同行技术水平,解决了压力锅容易爆炸的世纪难题。

“匚式结构”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弹性壁受压发生弹性变形产生位移,位移变化触动压力开关动作实现断电,压力变化转化为位移变化,即控制位移实现控制压力的控制原理。

工作过程:加热——压力升高——内锅和发热盘向下运动位移——压力开关动作切断电源——压力降低——内锅和发热盘向上运动——压力开关复位电源接通,如此循环往复将内锅里的压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由于采用了七重(及以上)安全保护技术,彻底解决了电压力锅的安全问题,从理论上讲将电压力锅爆炸的几率降低为零。

“匚式结构”是通过物理力学原理融合现代控制技术的典型,目前已被多家电压力锅生产企业使用,而它也成为衡量电压力锅安全性能的基本指标。

七重安全保护技术:1、控压技术:使用压力控制传感装置:压力开关,当锅内压力超过所设定的限压值时,机器自动断电,在压力降低后再重新加热,确保锅内的压力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2、限压保护:当压力控制装置因故失效而压力持续上升,达到限压压力时,气压冲开限压阀而放气,来限制压力上升。

3、超压自泄:当压力控制装置因故失效,使压力上升至限压压力,而限压保护装置也因故被堵塞失效,压力持续上升,达到危险时,由强力弹性机构所支撑的发热盘会受迫继续下沉,使内锅与不锈钢锅盖的密封圈之间产生间隙,大量的气体从锅盖四周瞬间向上喷出,从根本上杜绝电压力锅会因气压过大而发生爆炸的事故。

4、限温保护:利用温度控制器,当内锅空烧或内锅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断电保护,防止空烧时或压力未达到限压时持续加热,损坏电压力锅。

电压力锅的温度控制技术分析与改进

电压力锅的温度控制技术分析与改进

电压力锅的温度控制技术分析与改进电压力锅是一种受热源供热并具有压力调节和温度控制功能的厨具。

它在烹饪食物时能够提供高温和高压环境,从而缩短了烹饪时间,保留了食物的营养成分。

然而,电压力锅在温度控制方面还有一些改进的空间。

首先,电压力锅的温度控制技术分析可以对其传热方式进行优化。

传统的电压力锅采用热传导方式进行加热,而这种方式存在着温度不均匀的问题,导致食物在不同位置的温煮程度不一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引入对流传热技术。

通过增加电压力锅内部的对流装置,可以使热量均匀传播到整个锅内,提高食物的均匀度。

此外,还可以利用电磁感应加热技术,通过电流在锅底产生的磁场搅拌食物,进一步提高热量传递效率和温度均匀性。

其次,电压力锅的温度控制技术分析可以对锅内温度的监测和调节进行改进。

当前的电压力锅多采用传统的温度检测元件,如热敏电阻或热电偶等,这些元件对温度的测量精度不高,并且响应速度较慢。

为了提高温度控制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可以引入红外测温技术。

通过在锅盖上安装一个红外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食物的表面温度,并根据反馈信号进行温度的调节,以达到更精确的烹饪控制效果。

此外,还可以借助智能化技术,通过对温度数据的分析和算法优化,实现更智能化的温度控制。

另外,电压力锅的温度控制技术分析还可以通过改进压力调节系统来提升烹饪的效果。

传统的电压力锅多采用机械压力控制器,其压力调节范围有限且灵敏度不高。

为了更好地控制烹饪过程中的压力变化,可以引入电子压力控制技术。

通过数字化的电子压力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可以实时监测和调节锅内的压力,实现更精确的烹饪控制。

此外,还可以增加压力调节档位,使用户能够根据不同的烹饪需求选择合适的压力档位,提高烹饪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最后,电压力锅的温度控制技术分析还可以通过改进保温系统来延长食物的保温时间。

传统的电压力锅保温功能较为简单,常常存在保温时间过短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引入真空保温技术。

电压力锅[实用新型专利]

电压力锅[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电压力锅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魏晓敏
申请号:CN201490000346.5申请日:20141117
公开号:CN205831638U
公开日:
2016122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电压力锅,包括:内部底面设置有电磁线圈(11)的锅体(1)、以及置于该锅体(1)内电磁线圈(11)上的内胆(2),所述锅体(1)内侧壁向所述锅体(1)中心方向对称延伸出与所述内胆(2)相贴合定位的、离散的定位凸部(12),该定位凸部(12)朝向所述锅体(1)中心一面与所述内胆(2)的外壁形状匹配,且对称设置的所述定位凸部(12)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内胆(2)上对应贴合位置的外径尺寸匹配。

当内胆(2)放入电压力锅后,定位凸部(12)可对内胆(2)进行适配定位,从而内胆(2)在加热时不会晃动,保证了加热效果。

申请人:魏晓敏
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北23栋705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安全电压力锅[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安全电压力锅[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安全电压力锅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周孟添
申请号:CN200820042531.7申请日:20080107
公开号:CN201135354Y
公开日:
2008102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电压力锅,锅体包括锅身,以及可通过旋转方式扣合在锅身上部的锅盖,锅身上还布设有主控电路,所述锅身上固定有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具有常开触头,以及可控制所述常开触头通断的轻触按钮,微动开关的常开触头串接在电压力锅的主控电路上,其轻触按钮上方的锅身上还装设有受压时可触碰轻触按钮的弹性触碰体,对应弹性触碰体上方的锅盖上还设置有锅盖扣合时可推压弹性触碰体的触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在锅盖与锅身扣合位置下部的弹性触碰体和微动开关,构成安全保护装置,能有效地保护使用者安全。

申请人:周孟添
地址:528427 广东省中山市南头镇永福路22A1路
国籍:CN
代理机构: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孟斌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小内胆多功能电压力锅、电饭煲、电饭锅-专利信息-中国知识产权局说明书

小内胆多功能电压力锅、电饭煲、电饭锅-专利信息-中国知识产权局说明书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081351.5(22)申请日 2020.01.16(71)申请人 宋韦肇凰地址 547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金城江区南新东路229号市三医院住院部申请人 宋韦辰臻(72)发明人 宋韦肇凰 宋韦辰臻 (51)Int.Cl.A47J 27/122(2006.01)A47J 27/08(2006.01)A61J 3/00(2006.01)(54)发明名称小内胆多功能电压力锅、电饭煲、电饭锅(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内胆多功能电压力锅、电饭煲、电饭锅,锅内另采用新型内胆、多个小内胆或盖子,各小内胆的液体不溢出不渗透、高压气体并产生隔离功效。

它具有同时烹煮2种以上不同品味的食物及煎煮不同药方的中药,如饭、粥、菜、炖汤、煲汤、蛋糕、水饺、汤圆等,以满足不同胃口的人们的吃欲及保健、防病和治病需要;将小内胆单个取出当碗、汤盅、炖盅、药盅,分隔成的小内胆当鸳鸯汤锅,新型内胆当大锅使用;保证原品味,缩短煎药时间,充分提取有效成份,提高中药疗效的作用。

它还具有原锅功能以及安全可靠、一锅多用、多功能、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省电、营养烹调、高效煎药等特点,是电压力锅、电饭煲、电饭锅、中药煎罐等的升级换代产品。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CN 113116138 A 2021.07.16C N 113116138A1.一种小内胆多功能电压力锅、电饭煲、电饭锅,包括手柄、锅盖、限压放气阀、浮子阀、新型内胆、新型内胆凹边、新型内胆支撑卡、小内胆、小内胆凸边、小内胆提柄、控制面板、外壳、新型内胆内壁凸出形状、新型内胆外壁凹槽、发热盘、温度传感器、电源插座、底座等,其技术特征在于:将传统电压力锅、电饭煲、电饭锅内胆制备为新型内胆,在新型内胆里面设置、置入一至多个小内胆(小容器)或分隔为2个以上小内胆,而电饭煲、电饭锅的小内胆均用盖子,电压力锅小内胆也可以用盖子。

【CN209733503U】一种电压力锅【专利】

【CN209733503U】一种电压力锅【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8页
பைடு நூலகம்
CN 209733503 U
CN 209733503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1 .一种电压力锅,包括保温罩,保温罩内设有发热盘和内锅;发热盘底部设有支脚,所 述发热盘通过所述支脚安装在保温罩底部;所述内锅置于发热盘上;还包括压力开关,所述 发热盘相对于保温罩的位移达到一预设阈值时,所述压力开关被触发;
( 19 )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12 )实 用新型专利
(21)申请号 201920060623 .6
(22)申请日 2019 .01 .15
(73)专利权人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50117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美里路 999号
(72)发明人 朱泽春 李鹏辉 艾凯凯
(51)Int .Cl . A47J 27/086(2006 .01) A47J 36/36(2006 .01)
(10)授权公告号 CN 20973350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9.12.06
(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电压力锅
( 57 )摘要 本实 用新型提供一种电 压力锅 ,包括保温
罩 ,保温罩内设有发热盘 和内 锅 ;发热盘底部设 有支脚,所述发热盘通过所述支脚安装在保温罩 底部 ;所述内锅置于发热盘上 ;还包括压力开关 , 所述发热盘相对于保温罩的位移达到一预设阈 值时 ,所述压力开关被触发 ;各支脚和保温罩底 部之间设有碟形弹簧 ,保温罩底部设有支撑单 元 ,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部 和限 位部 ,所述支 撑部支承于所述碟形弹簧的下端,所述限位部位 于所述碟形弹簧中部的下方,所述限位部具有不 低于支撑部与碟形弹簧接触表面的限位支撑面。 由上述结构 ,碟形弹簧受压后不会产生反向收 缩。

电压力锅专利技术分析大纲

电压力锅专利技术分析大纲

列出了在中国专利申 请量位于前6位的企 业,美的、苏泊尔的 申请量分列第一和第 二位,且从专利占有 量上看这两家企业远 远领先于其他企业。 这两家公司在专利技 术上的优势与它们目 前在电压力锅行业所 占的市场份额是一致 的。
分析结论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主要申请人综合比较
美的核心基础专利专利语义分析: 全密封自动多功能电烹锅——电压力锅匚式结构——ZL91100026.7(王永光独家授 权许可美的集团)分析结论 一种电压力锅——平板弹性膜片技术(起压10万次煮食压力不衰减)—— ZL200520060470.3。
对于电压力锅领域的技术分析, 需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两种 分析方法。分析的类别见右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专利分析第一步
申请人公司代码及申请人合并 : 是对申请(专利权)人名称的统一修正(原始专利数据加工过程中的错误,或者申请(专利 权)人名称的改变、从属公司、关系企业等应视为同一申请(专利权)人来分析),以使专利 信息分析更加准确。 出版社在做专利分析报告时,使用公司代码技术来保证我们的分析结果准确。公司代码是知识 产权出版社在纯人工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开发的一整套关于申请人编码信息的数据库。用户可 以使用它,在检索中提高查全查准率,并且修正分析结果。该公司代码可以根据用户反馈,进 行定期的更新。




不足与未来改进:
一,在编制检索表达式时,主要以“电”作为必要关键词,由于电压力锅和明 火式压力锅相比,在控压装置、密封装置以及其他机械结构上存在很大的 相同结构,很多电压力锅的此类专利并不涉及关键“电”,《报告》中对 此类技术主题的检索范围不够大。以后再有需求,我们的分析人员会多和 贵公司技术人员多沟通关键词。 . 二,在分析过程中,与企业技术人员沟通不够,企业需求做得不够好,以后要加 强沟通与联系,在开始分析报告以前,报告撰写人需要到企业做深入调研,了 解实际需求等. 三,对于本次报告,未将美的\苏泊尔的专利进行单独分析对比,且只对美的的 核心专利做了语义分析.以后要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对企业的竞争对手专利进 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发现竞争对手的重点专利及其专利布局.

电压力锅型式试验大纲第二版

电压力锅型式试验大纲第二版

电压力锅型式试验大纲2008-12-05发布2008-12-06实施前言本试验大纲依据GB4706.1-199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GB4706.19-200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液体加热器的特殊要求》、GB XXXX -200X《电压力锅安全及性能要求》、QB/T3899-XXXX《电饭锅及类似器具》(征求意见稿)以及电压力锅产品的特点制定。

本试验大纲应与GB4706.1-199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GB4706.19-200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液体加热器的特殊要求》配合使用。

1 目的为规范统一研发、生产、检测电压力锅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保证公司电压力锅的产品质量而制定本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电压力锅安全及性能要求》和公司企业标准,规范并优化电压力锅产品整机的试验程序和内容,从而达到提高产品设计开发、生产过程中的验证质量。

2适用范围:本大纲主要适用于电压力锅新产品开发和应用技术研究项目的设计开发验证工作,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视具体情况进行相关型式试验:a)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b)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c)当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d)关键元器件变更;e)同类型号一年内累计生产达3万台或以上时;f)正常生产期间每年不少于一次;g)产品停产6个月以上重新生产时;h)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实验有较大差异时;i)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3职责研发中心负责本实验大纲的编制、修订、补充和管理工作。

4试验条件4.1 环境要求除特殊要求外,试验应在以下环境进行:环境温度(20±5)℃相对湿度 45%~75%大气压力 86kPa~106kPa电源电压单相220 V×(1±1%)电源频率(50±1)Hz4.2每项测试的试验样机应至少有3台(试验配件的种类和数量视需要而定),其中测试项目相互没有影响的可以用共同的样机来进行测试,测试工程师视情况决定,破坏性测试需新样机来进行测试。

电压力锅结构专利方案实施

电压力锅结构专利方案实施

电压力锅结构专利方案实施电压力锅作为可直接用于家庭厨房的一种厨具,其在国内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然而,当前市场上的电压力锅结构设计往往比较单一,缺乏突出特色,导致它鲜有创新,这也就限制了市场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电压力锅结构,该结构拥有多种独特的创新性特点,旨在满足市场不断改变的需求,从而使市场发展变得更加活跃。

首先,为了让电压力锅可以更容易操作,我们设计了一个更轻便的结构,将电压力锅分成三部分,其中前部分负责加热,中部分负责升压和压力控制,而后部分负责温度控制。

这种结构让电压力锅可以更灵活地操作,消费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食物需求,调节不同的参数,获得更佳的烹饪效果。

此外,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电压力锅外观设计的要求,我们特意设计出一种更具有时尚特色的外形,做工精良,线条流畅,整体美观大方,提供不同的色彩可供选择,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喜好选择一款最适合自己的电压力锅。

此外,我们还特意增加了一些配件,如内胆,锅盖,附加小锅等,以便满足不同的烹饪需求,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烹饪体验。

经过以上所有的研究开发,我们申请了一项电压力锅结构专利,该专利具有独特的创新性特点,旨在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家庭厨房需求。

最后,该项专利被公布在各大厨具类商家,如五金市场、建材市场等,使得消费者能够轻松获取到最新的电压力锅结构,从而更好地满足日常烹饪需求。

由此可见,电压力锅结构专利方案实施,可以有效改善电压力锅的性能,提升用户烹饪体验,实现专利保护,并为行业发展带来重要的意义。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电压力锅结构的研究,持续不断地改进该结构的性能,加强市场的竞争实力,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电压力锅产品,以赢得消费者的支持,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

电压力锅控压技术解析

电压力锅控压技术解析

0542020.02行业解读HANGYEJIEDU■ 龚盛鹏展,其在结构上也在逐步发展演变,现市场电压力的结构主要有如下三种:第一种,电高压锅结构。

这种结构也就是前面讲的主要是由铝高压锅与电加热装置的组合。

在结构上属于刚性结构,其控压技术主要依赖于高压锅上的限压阀,即达到额定压力后,锅盖上的限压阀被锅内蒸汽压力顶起,从而达到排气限压的作用。

第二种,日韩刚性结构。

这种结构主要是日本、韩国所采用的结构,在90年代国内生产电压力锅后开始引入,其结构是以压铸工艺为主生产的具有扣牙结构的锅盖,通过旋合将同样具有扣牙的内锅扣合在一起,锅盖与内锅之间设有密封圈,这样锅盖与内锅就形成一个密封体。

在工作时,主要通过锅盖顶部的测温元件及控制系统,通过控制锅内温度来控制锅内压力。

电压力锅控压技术解析三个时期 三种结构自从1990年双喜电器发明并生产出第一口电压力锅以来,我国的电压力锅市场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三种结构的演变,现市场上多以 “匚”式弹性结构为主。

第一个时期。

80年代未9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其技术主要是采用电饭煲与铝高压锅的组合技术,因此功能上较简易,外型笨重、粗糙。

虽然价格低廉,但市场接受程度较低,电压力锅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

第二个时期。

上世纪90年代初至2000年初期,这一时段是电压力锅高速发展的时代,电压力锅技术上经过了革命性的变化,从简单的铝高压锅与电饭煲原理的组合,直接跨越到了安全可靠的弹性结构。

自从1991年1月9日,王永光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申请了电压力锅“匚”式结构的发明专利以来,电压力的技术得到快速落地与革新,继容声等企业开始生产电压力锅以后,先后多家企业开始电压力锅的生产与研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但由于各方面原因,电压力锅的安全技术还没彻底解决,行业标准也不够完善,企业的制造成本也较高,在家电市场还未完全打开局面。

第三个时期。

2000年初后,随着众多企业加入研发与生产电压力锅,行业获到空前的预期效果,每年均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发展。

电压力锅专利分析及趋势展望

电压力锅专利分析及趋势展望

电压力锅专利分析及趋势展望刘冰;郭旭【摘要】前言压力锅的发明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的法国,当时物理学家帕潘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只压力锅,被称之为"帕潘煮锅".压力锅,顾名思义就是以高温和压力为条件,对锅内的食物进行烹饪加工的器具.目前,电压力锅已经成为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器,它以省时、省电、方便、快捷成为家电行业快速增长的电器之一.【期刊名称】《家电科技》【年(卷),期】2011(000)011【总页数】3页(P41-43)【作者】刘冰;郭旭【作者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化学发明审查部;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化学发明审查部;西安理工大学【正文语种】中文前言压力锅的发明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的法国,当时物理学家帕潘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只压力锅,被称之为“帕潘煮锅”。

压力锅,顾名思义就是以高温和压力为条件,对锅内的食物进行烹饪加工的器具。

目前,电压力锅已经成为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器,它以省时、省电、方便、快捷成为家电行业快速增长的电器之一。

早期的电压力锅是电饭煲的压力型产品,由于改变了锅内烹饪压力和温度,其蒸煮的质量和口味有了明显的进步,沿袭了电饭煲的现代电子技术的优势,同时也沿袭了传统压力烹饪器具的压力安全防护理念,如果将其做技术分解,可以认为实际上是“传统明火压力锅+电子化电饭锅”的组合体,经常会发生爆锅的危险。

自中科院王永光先生的“匚式结构” 电压力锅(发明专利“全密封自动多功能电烹锅”,ZL91100026.7)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产品的结构和安全状况,理论上可将压力锅爆锅的几率降低为零,“匚式结构”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压控调压式控制技术,利用弹性元件受压发生弹性变形产生位移,控制电源开关的通断,主动控制锅内压力,锅内压力直接对应锅内的温度,压力控制直接对应温度控制。

该专利的诞生,使得中国电压力锅技术一跃超过日韩等传统家电技术强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目前产销的电压力锅中80%以上为弹性结构电压力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上述信息,修正“电压力锅”领域专利信息,进而得到修正后的分析结果。 注:公司代码库中公司信息可以人工添加。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专利分析
分析结论
专利分析
分析结论
EP 其它 US DE 3% 5% 4% 4%
KR 14%
JP 38%
CN 32%
JP CN KR US DE EP 其它
专利申请地域分布分析图 所示,电压力锅的专利申 请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 和韩国,说明日本、中国 和韩国是市场竞争地域和 技术拥有者。究其原因, 应该与亚洲人的饮食特点 有关,所以电压力锅技术 在欧美国家申请的专利数 量较少。
对于电压力锅领域的技术分析, 需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两种 分析方法。分析的类别见右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专利分析第一步
申请人公司代码及申请人合并 : 是对申请(专利权)人名称的统一修正(原始专利数据加工过程中的错误,或者申请(专利 权)人名称的改变、从属公司、关系企业等应视为同一申请(专利权)人来分析),以使专利 信息分析更加准确。 出版社在做专利分析报告时,使用公司代码技术来保证我们的分析结果准确。公司代码是知识 产权出版社在纯人工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开发的一整套关于申请人编码信息的数据库。用户可 以使用它,在检索中提高查全查准率,并且修正分析结果。该公司代码可以根据用户反馈,进 行定期的更新。
专有位置 or ( 相关位置 and 关键词 ) or 申请人名称
电压力锅包括:密封装置、排气装置、控制电路、锁定装置、
内胆、温控装置、电热装置、定时装置等其他内容。 检索式(时间关系简单范例):
当电压力锅专题数据提取完毕 后,即进入分析报告制作的核 心步骤:即专利信息的分析过 程。 根据制作分析报告的目的不同, 选择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分析方 式和分析方法。
100 93
三菱 三洋 日立 松下 其它
14
可以看出位于前四位的三菱(Mitsubishi)、三洋 91 (Sanyo)、日立(Hitachi)和松下(Panasonic) 为日本本土大公司,大约占日本区域专利申请的 78%,基本占据了日本电压力锅市场。这表明电 压力锅技术在日本已经发展有相当的规模,在电 压力锅行业具有很强的实力,已经形成众多基础 专利和外围专利;日本涉及电压力锅的公司具有 申请量 很强的本土专利保护意识和能力,从侧面反应出 日本的企业都非常重视知识产权,注意保护自己 32 的知识品牌。这与日本政府的知识产权政策是分 24 20 不开的。要想在日本再进行电压力锅专利申请需 13 11 要注意避开这些专利壁垒,借用已有专利,进行 基础专利再创新,开拓新的市场。
电压力锅领域 中外专利分析报告
国家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
目录
电压力锅市场背景&知识产权背景 分析报告制作流程 分析报告的基础:数据提取
专利定量分析
分析报告的关键:专利技术分析
专利定性分析
结论 建议
明确技术主题 技术相关资料收集 专利文献调研 确定技术分类标准 项目组讨论
第一阶段
选择专利数据库 技术关键词和IPC分类的确定
第二阶段
专利检索策略的建立与修订 检索与筛选
专 利 分 析 详 细 流 程
权利要素侵 权判断 权利扩展
第三阶段
时间 国家 公司 发明人 技术分类
专利信息统计
管理图 技术图 分析报告
专利摘要表
权利图
数据提取
表达式编制: 专利分析报告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关键源自于数据提取的准确性, 所以采用何种检索策略和方法则显得极其重要。 针对电压力锅领域的专利数据提取,检索策略如下:
知识产权出版社
公司代码及申请人合并
对照“电压力锅”领域专利,在公司代码库中,可以得到如下几个公司的代 码信息(举例): 公司代码申请人名[九阳]:济南九阳电器有限公司、济南高新开发区九阳电器 厂、山东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 司。 公司代码申请人名[美的]:广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代码申请人名[海尔]: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厨房电器有限公司 ……。
锁定 装置 44
锅盖 289
CN
JP
KR
13
15
24Hale Waihona Puke 81147
91
91
JP—专利分析 三菱公司是最早在电压力锅技术方 90 83 面申请专利的公司。日立、三菱和 80 三洋都是从 1988年开始加大专利申 其它 请,其中三菱公司在 1988年至三菱 1991 70 22% 29% 年期间达到专利申请的高峰,申请 60 量明显领先于日立和三洋,说明三 松下 50 菱公司在这段时间对电压力锅市场 7% 的重视程度远大于其他两家公司, 40 日立 三洋 很可能拥有电压力锅的核心基础专 30 21% 21% 利。1992 年至2008年期间,日立、 20 三菱和三洋的专利申请数量无显著 13 11 9 差距,申请量变化总体趋势较为平 10 4 稳、一致。松下在2006年之前专利 0 申请量都不大,2007年突然加大了 电压力锅的专利申请,应该与该公 司的市场策略相关,应该注意定期 追踪松下的研发及市场动态。




不足与未来改进:
一,在编制检索表达式时,主要以“电”作为必要关键词,由于电压力锅和明 火式压力锅相比,在控压装置、密封装置以及其他机械结构上存在很大的 相同结构,很多电压力锅的此类专利并不涉及关键“电”,《报告》中对 此类技术主题的检索范围不够大。以后再有需求,我们的分析人员会多和 贵公司技术人员多沟通关键词。 . 二,在分析过程中,与企业技术人员沟通不够,企业需求做得不够好,以后要加 强沟通与联系,在开始分析报告以前,报告撰写人需要到企业做深入调研,了 解实际需求等. 三,对于本次报告,未将美的\苏泊尔的专利进行单独分析对比,且只对美的的 核心专利做了语义分析.以后要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对企业的竞争对手专利进 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发现竞争对手的重点专利及其专利布局.
锁定装置
289
锅盖
47 91 91
分析结论
内胆
11 13 14 9 7 7 9 83
电热装置
215 24 15 98 20 57 25 13
44 8
11
49
冷却装置
温控装置
282
CN
JP
KR
JP
19
控压装置
定时装置
32 73 85 14 69 44 93 13
23 32 1
KR CN
控制电路
4 44
列出了在中国专利申 请量位于前6位的企 业,美的、苏泊尔的 申请量分列第一和第 二位,且从专利占有 量上看这两家企业远 远领先于其他企业。 这两家公司在专利技 术上的优势与它们目 前在电压力锅行业所 占的市场份额是一致 的。
分析结论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主要申请人综合比较
美的核心基础专利专利语义分析: 全密封自动多功能电烹锅——电压力锅匚式结构——ZL91100026.7(王永光独家授 权许可美的集团)分析结论 一种电压力锅——平板弹性膜片技术(起压10万次煮食压力不衰减)—— ZL200520060470.3。
知识产权出版社
密封装置
排气装置
弹性结构
微电脑控制
内容 国别
内胆 49 11 14
冷却 装置 9 13 7
定时 装置 19 9 7
密封 装置 32 83 23
弹性 结构 44 4 1
微电 脑控制 44 93 13
排气 装置 85 14 69
控制 电路 25 32 73
控压 装置 282 20 57
温控 装置 98
电热 装置 215
内 冷 胆 却 装 定 置 时 装 密 置 封 装 弹 置 性 微 结 电 构 脑 控 排 制 气 装 控 置 制 电 控 路 压 装 温 置 控 装 电 置 热 装 锁 置 定 装 置
分析结论
锅 盖
近期和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家电制造企业对于电压 力锅的技术研发和专利申请保持较高热情,说明中国 企业对于中国未来电压力锅市场的发展,有着很强的 信心。反观日韩企业在中国的专利申请趋势,和他们 在本国的专利申请趋势相当,主要集中2000年到2005 年之间,近期申请量较少。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 以看出日韩在电压力锅技术的研发时间、专利拥有量 及研发的深度等方面与中国相比占有明显的优势,在 中国应该有很大的专利申请空间,大量的专利申请对 其更多地占有中国的市场份额会产生巨大的帮助。但 从其在中国专利申请的情况来看,说明日韩对中国市 场的战略定位并不稳定,可能是由于价格或市场推广、 渠道开拓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目前这种形式。但是,谁 都不能确定这种情况到底能持续多久。在当前情况下, 中国的企业一方面要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 必须要以专利联盟的形式来对抗日韩潜在的专利攻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