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十六讲

合集下载

2022~2023年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完整版(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

2022~2023年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完整版(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

选择题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指出:西周时期,庶民与士只知效忠于“家”(卿大夫),不知有“国”(诸侯),更不知“天下”(天子)这一现象( ) A. 促使西周强盛B. 导致诸侯割据C. 强化宗法体制D. 促成秦朝统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庶民与士只知效忠于“家”(卿大夫),不知有“国”(诸侯),更不知“天下”(天子)”中可以看出,西周的宗法分封制由于血缘关系的疏远,导致诸侯割据局面的出现。

所以答案选B。

选择题《论语八佾》记载:孔子谓季氏(鲁国士大夫)“八佾舞(64人跳的宫廷舞蹈)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在孔子看来,季氏的所作所为A. 有伤风化B. 有违礼制C. 生活奢侈D. 不思进取【答案】B【解析】从材料“季氏(鲁国士大夫)”“八佾舞(64人跳的宫廷舞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礼乐制度上的规格是依据等级制度确定的,“八佾舞”按周礼只有天子才能用,而季氏的所作所为违背礼制,因此孔子“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有伤风化、生活奢侈和不思进取,故ACD项排除。

选择题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 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B. 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务C. 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 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答案】C【解析】明成祖时设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后来,阁臣的权力越来越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但没有决策权。

清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设立了军机处,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加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军政要务,但没有决策权,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故选C项;A、B、D项的叙述与所学史实不符,故排除。

选择题伯利克里曾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最能够反驳伯利克里的依据是A. 公民大会的运行机制B. 法庭审判人员的产生办法C. 陶片放逐法D. 奴隶没有民主权利【答案】D【解析】试题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

安徽省涡阳龙山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文综合试卷历史试题部分 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涡阳龙山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文综合试卷历史试题部分 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涡阳龙山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9月月考文综合试卷历史试题部分 1、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行破,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材料表明( ) A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2、广东省新会县城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僧,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

这副楹联实质上说明白( ) A .忠恕孝梯是巩固家庭和谐的前提 B .维护家庭和谐是重大的社会责任 C .血缘关系是维系家庭和谐的纽带 D .宗法观念是维护家庭和谐的基础3、宋朝有一条法规,“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觉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假如被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开除,轻则纪律处分。

另一条法规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

这些法规产生的乐观作用是( )A .遏制了官吏横征暴敛B .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 .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D .君主有效地把握了臣属4、《晋书》记载:“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

其始造也,乡邑清议。

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

”这说明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 A .以门第族望为选官标准 B .恢复了汉朝的察举制度 C .引发了乡民议政的热潮 D .适应了曹魏局势的需要5、《十二铜表法》规定:“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而同时期中国臣民的财产随时都可能被剥夺和被抢劫。

造成以上区分的根本缘由是( ) A .古罗马的法制比中国健全B .古罗马商品经济充分进展,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C .古罗马实行共和制,中国实行中心集权制D .古罗马是奴隶主贵族专制,中国是君主专制6、“假如一个人死后没有遗嘱,也没继承人,就该在父系亲族中找一位最亲近的亲属作为继承人。

国史十六讲读书笔记

国史十六讲读书笔记

国史十六讲读书笔记
《国史十六讲》是一本介绍中国历史的书籍,通过对中国历史
上重要事件和人物的讲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的过去。

这本
书内容丰富,涉及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个历史时期,是一部值得深
入阅读和思考的历史著作。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本书进行读书
笔记。

首先,这本书对中国历史的整体框架进行了梳理和阐述。

作者
通过十六讲的形式,将中国历史分为不同的时期进行系统性的介绍,包括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唐宋元明清时期等等。

每一讲都涵盖了该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社会背景,帮助读者建
立起对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整体认识。

其次,这本书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通过对
关键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讲解,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上
的各种变革和演变,以及这些事件和人物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例如,作者对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明朝
郑和下西洋等事件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使读者能够对这些
历史事件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此外,这本书还对一些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解读。

例如,作者对于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历史的多个层面,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和特点。

总的来说,这本《国史十六讲》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历史著作,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全面介绍和深入解读,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特点,对于学习和了解中国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国史十六讲的读后感

国史十六讲的读后感

国史十六讲的读后感国史十六讲的读后感(一)终于磨磨蹭蹭地看完《国史十六讲》一书。

这本书是我半年前在南京一旧书摊淘得。

以前看的历史书,大多讲历朝历代兴替的政治得失及宫廷权力斗争,而这本书主要从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角度概述了中国通史,给人更多的启发。

对于中国来说,到了西汉中期,基于小农经济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已经很成熟了,唐宋期间达到巅峰状态。

从汉代以后,在2000年的时间里面,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基本没有突破,只是技术层面的修修补补。

朝代兴替的革命过程中,破坏大于建设,既没有技术方面的突破性进步,也没有制度的革新。

新的朝代完全继承上一个朝代的经济模式和政治制度,社会越来越僵化,越来越没有活力,到明清时期中国衰落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中国历史上,也有商业贸易比较发达的时候,但不幸的是,这种商业发展没有像欧洲一样产生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

明初和清初时期,帝国国力强大的时候,帝国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不是鼓励发展商业,而是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商业发展,明末所谓的倭寇很大部分是参与走私的沿海居民。

宋末和明末,基于增加税收应付对外战争的需要,中央集权控制松弛,沿海地区商业贸易迅速发展,中国面临较好的发展机会,但因为国力赢弱,这种发展被外族武力入侵战争打断。

与欧洲比较,中国古代经济领先但没有率先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一是重农主义的政治理念下,处处防范和限制商业发展,没有起建立保障和鼓励商业发展的社会制度和机制;二是生产力水平停留在小农经济和手工业时代,没有显着的技术进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三是文化方面停留在对古代经典的诠释,帝国专制集权限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自由,虽然在每个朝代兴替时期,有过短暂的思想自由,但不过是昙花一现。

新的朝代建立后,社会秩序又回到了从前。

总之,历朝历代的兴替,基本是原样复制,缺少制度革新,没有技术进步,限制思想自由,政治越来越僵化,社会越来越没有活力,国家逐渐从领先变为落后。

国史十六讲的读后感(二)这本《国史十六讲》就如一本简明历史词典,将中华的历史清晰地罗列了出来。

国史十六讲

国史十六讲

国史十六讲忠臣还是野心家霍光(?-前68年),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西汉权臣、政治家,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汉将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皇后上官氏外祖父,汉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

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期间曾主持废立昌邑王。

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霍光去世,过世后第二年霍家因谋反被族诛。

霍光本人身高七尺三寸(约折合1.7米),皮肤白皙,眉目疏朗,胡须很美,是当时有名的美男子。

霍光,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他的经历不如哥哥霍去病那样在战场上杀敌立功来的纯粹。

作为一个大将军,他的战场在朝堂,那个尔虞我诈、风云变幻的地方。

忠臣、奸臣,外戚、栋梁,每一个单一的词语都不足以描述这个大汉时期权倾一时的人物。

一、平步青云,位极人臣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拜骠骑将军之职,出击匈奴。

出征凯旋时,拜访霍仲孺,并将异母弟弟霍光一起带到长安照顾。

霍光当时年仅十多岁,在霍去病的帮助下,先任郎官,随后迁任各曹官,侍中等。

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去世。

霍光升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等职位,侍奉汉武帝左右,前后出入宫禁二十多年,未曾犯一次错误。

因此得到汉武帝的信任。

征和二年(前91年),卫太子被江充以巫蛊之祸逼死后,汉武帝决定立钩弋夫人之子刘弗陵为储君,并计划令霍光辅佐。

武帝令宫中画师画《周公辅成王朝诸侯图》赐给霍光,暗示他准备辅政。

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临终之时明确指定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和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辅佐时年八岁的汉昭帝。

此前的后元元年(前88年)霍光曾经同上官桀、金日磾共同挫败侍中仆射莽何罗与弟重合侯的叛乱阴谋。

汉武帝遗诏中以此理由封他们三人为列侯。

二、权倾朝野,扳倒政敌霍光与同为辅政大臣的金日磾和上官安都有联姻关系。

金日磾次子金赏的妻子是他女儿。

另外一位辅政大臣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所娶则是霍光长女,有一女上官氏。

上官安打算让时年仅仅六岁的上官氏做皇后,遭到霍光反对,于是转而走盖长公主的门路,成功实现目的。

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历史试题(原卷版)

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历史试题(原卷版)

苏州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高二历史一、选择题1. 在岭南地区距今5000年前左右的沙下遗址、大屿山深湾遗址中,可以看到和早期良渚文化非常相似的陶器;与此同时期,在广东最早出现的几何印纹陶开始向北输出,传到了江西、浙南、闽北等地。

这反映了( )A. 岭南和长江下游同步进入文明社会B. 岭南和长江下游经济文化交流频繁C. 岭南有自己独特社会文化面貌特征D. 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2.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该学者意在说明( )A.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B. 宗法制与分封制相辅相成C.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元素D. 西周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3. 咸和年间(326―334),东晋朝廷第一次撤销部分“侨州郡县”,将治下的北方南迁而来的侨民归入南方本土的州郡县户籍,这一政策被称为“土断”。

从东晋到南北朝,大规模“土断”就有十次,小规模的“土断”则难以计数。

“土断”的推行A. 刺激了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B. 在执行的过程中背离了初衷C. 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经济发展D. 避免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4. “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当京师,则无内变。

内外相制,无偏重之患”。

这一做法( )A. 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B. 体现了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C. 旨在分割中枢机构的军权D. 有利于预防内部动乱的发生5. 19世纪初,英国建筑师托马斯·阿洛姆根据当时来华西方人的介绍绘制了一百多幅关于中国的版画,并配有文字说明,在西方影响巨大。

判断此图A. 可以佐证清朝的衰落迹象B. 能反映殖民者的侵略图谋的的C. 没有可信的史料研究价值D. 可体现中国画的艺术风格6. 晚清洋务派外交家郭嵩焘建议,与西方各国交往最好的方式是“德”,其次是“略”,以“威”,以“恩”,“而信与义贯乎四者之中而不能外”;在既有中外关系中,要遵守条约。

精品解析: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七年级历史限时训练(一)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30分)1. 6世纪末,隋朝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直接政治背景是()A. 杨坚夺取了北周政权B. 隋文帝统一全国C. 隋炀帝修建大型工程D. 隋炀帝三征辽东【答案】B【解析】【详解】据所学知,6世纪末,隋朝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直接政治背景是隋文帝统一全国。

589年,隋文帝派杨广率大军攻入建康灭陈,统一南北。

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B项正确;A项是隋朝刚建立,没有统一南北,排除A项;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是隋文帝,不是隋炀帝,CD项不符题意,排除。

故选B项。

2. 读下图,能准确解读该图的一项是()A. 民族大交融B. 从分裂到统一C. 分封制盛行D. 经济重心南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图片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到隋朝的统一的历史进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段历史实现了从分裂到统一,B项正确;民族大交融,与材料反映的从分裂到统一的主题无关,排除A项;分封制在西周创立,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C项;经济重心南移,与材料反映的从分裂到统一的主题无关,排除D项。

故选B项。

3. 以下是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描述某时期的关键词:“开皇之治”“李世民与武则天”“盛唐: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中心——长安”。

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 盛唐气象与对外交流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开皇之治”“李世民与武则天”“盛唐气象: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中心——长安”可知,这一时期是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所以说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C项正确;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期的阶段特征,排除A 项;“开皇之治”是指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在北周的基础上开创的政治稳固、社会安定、民生富庶、文化繁荣的盛世局面,排除B项;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阶段特征,排除D项。

国史十六讲

国史十六讲

--------------中国不一它就非中吗?(1) ---------------
——“宁夏以国”世被不之中一它是国是国康先并他睿中外所。南在中就他、平就中一无就以还康目康听中 张释。 西右就中《圣测》铎别,还康弗织一不之,雍西在中宁夏。还他,还康弗织一不之以,不之途国以并在 牛世,以用不他还康还作,中巴中武发经建织“还他此”。还康西用不之相八一用中康数西可但,就是使还给 康无不之还为就奠中中就,并并才无他国以以中牛世,内不无他意无始还。 中国西康清还中由二西的他孟就、海女织不中就他。中不之还功还出用以是,他中就连中并一,并顾二 沌。即并他,二西突一提用,还数井用的他孟就,无中气信示作依中云,声伎即以要声,左用即以天夕,右 用即以月太,又西胡选示作星星。二西的他孟就以,数就破无不也,他南海女中奠以中还特划还只不传以并 使不夏夏,不夏夏即以一他他他中不,就是织出一并气男不、海不。明康不之还人还并男不中海不建熙他唐 谢成,他葡旨海。 明在一是破在以测中南在。 中康以用,西不之无、清西无中经经,使我他就就西不之中一它,还一中清一无中一张:以开感不,测 无一直熙不、成星机不、即星机不中以途。就中国以世,连张中“直熙不”还:由作不、蓝据不、精精不、中 县不他)连张中“成星机不”还:数大不、造每山不、丁所不、并使许不、罗马不他)连张中“即星机不”(用 康不之)还:新而不、有夕不、山并他不他,明些成以一管而中中国西不之并示构。 一以,国就无推中谢就“用康不之”中“单并一它国”,中用与声西鉴。无他根根还选他中无中经经,张出 并在以熙:用康不之一它就非中,明就是中由“宁夏以国”。明在“宁夏以国”一并,没是就经还中中使不在, 途是康国编年是即并使非中海气使先中以康,明使非中海气使先被别并“宁夏”。“宁夏”中以康传的非中,以 为感中中、西中他就,清康一在就经还中成星机不)以中中、西中经先中成星机不并非用康不之中使先,击 他无用康不之还还功还为是谢成。 一一数无他康一无都中经经不员以中皇经八作伙并,2001年中美国《一无》原樊还披十无他就并编康编 中被彪而中经经连机,中促西不减还西用一万编编编年是非中不康还中拾就蓝记。明并这所八历历不造康一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要点二 宗法制
“血缘关系”、
例题 (2013·海南卷 )西周以 “后世影响”是
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 解题关键信息,
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 四个备选项后世
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可能均存在,但 与“重视血缘关 系”题意联系最 密切当属嫡长子 继承,故选B。
例题 (2013·浙江卷 )以下为周代世系略图,它
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答案 D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2015·绵阳诊断 )《左传·昭公七年》载:“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
对地方的绝对集权。秦朝时确立了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
式。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
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的重要标志。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结束
栏目 导引
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
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
,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
A 该记载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井田制
D.礼乐制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周代分封制下
栏目 导引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和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笔记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笔记

国史十六讲樊树志著,中华书局出版社第一讲:从“大同”到“小康”人类的起源:上帝创造了人类后,人类都讲同一种语言,后来人们通力协作,在巴比伦平原建造“通天塔”。

上帝发现人们联合起来的力量很可怕,于是使用压力把人们分散于世界各地,并且让他们讲不同的语言,阻止他们互相沟通。

中国: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

在人类还没有出现以前,天和地连在一起,一片混沌。

某一天,盘古突然醒来,用大板斧开天辟地,他的气息化作风和云,声音变成雷电,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头发胡子化成星星。

盘古开天辟地后,大地荒无人烟,天神女娲在清澈的水池边用黄泥做成一个泥娃娃,泥娃娃变成了活生生的人,于是造成了许多男人、女人。

第二讲: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解读“封建”的本意(26页):——兼论“公社”、“井田”及其影响封邦建国、封建亲戚西周:农村公社——井田制——土地公有,共同生产、共同消费;(儒家伦理培养出来的政治家、思想家,对它推崇备至,奉为理想主义的土地制度和政治模式);孟子:其生活的时代,农村公社、井田制度已经分崩离析,使他耿耿于怀;“仁政必自经界始”:仁政的第一步就是恢复农村公社的井田制度。

孟子关于井田制度的描述:“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农田划分为棋盘状,每家农田必须优先共同耕种“公田”,然后才可以耕种自家的“私田”。

由于每家农民拥有同等数量的私田,所以过着没有贫富分化的和谐生活。

秦汉: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是以土地私有为前提的,必然伴随土地买卖、兼并,以及贫富两极分化。

反对者:1、董仲舒(儒家公羊学大师):对“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深为不满,认为这是商鞅废除井田制度留下的后遗症。

解决?恢复井田制度。

折中方案:限田,目的—“塞兼并之路”,使得富有者占田不能超过一定数量,贫穷者不至于没有土地。

樊评论:在土地可以买卖的时代,限田不过是儒家的平均主义理想而以,根本无法操作,化作泡影是必然的。

《国史十六讲》读后感(精选5篇)

《国史十六讲》读后感(精选5篇)

《国史十六讲》读后感《国史十六讲》读后感(精选5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史十六讲》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国史十六讲》读后感篇1最近阅读了中华书局2006年版的《国史十六讲》,感觉收获很大。

本书主要以时间和朝代为序,分十六个专题概述了中国自史前到清朝前期的历史。

作者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自己对各朝重大历史事件与思想文化的理解,将中国古代历史完整,简略,却又清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无论是对于历史爱好者,还是史学研究者而言,都不失为一部好的史学作品。

首先,以各朝各代的代表为每一讲标题,重点更为清晰。

名为《国史十六讲》,在形式上分十六个章节,以讲座的形式概述中国历史。

章节名称特点鲜明,通过标题读者便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各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侧重点。

总的来看,作者更侧重于思想文化方面。

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经学、谶纬、清议、玄学,再到宋朝开始继续发展的新儒学,包括有明一代的朋党之争与文人社团都有列专题进行专门叙述。

而其他的部分思想文化也间接地在文中提及,即史前和夏商周等思想问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文化,晚明开始的西学东渐及清朝前期的文字狱问题。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国史十六讲》里含有作者对中国古代几千年思想文化价值观的深刻思考。

其次,文中无时不显示出作者严谨的学风以及灵活的写作技巧。

本书包含了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且作者将中外同时期的文化做比较,也结合了部分国外学者对中国的研究成果,这说明其研究不拘泥于时间地点的限制,这也使得本书有视野开阔的鲜明特点。

以第一讲为例,史前史一般由于枯燥很难激起读者的兴趣,然而作者在第一章中即以对西方人类起源说中的主流观点“夏娃理论”发出质疑,并且以中国的考古成果进行考证。

这在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也表明了历史研究是不断进步的,我们应该抱着质疑的观点来看待历史,这样历史研究工作才能不断的有新的突破与进展。

历史教师必读书目

历史教师必读书目
28.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岳麓书社,1987年
29.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30.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
31.郭剑林主编:《北洋政府简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2.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33.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三联书店,1995年
历史教师必读书目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历史教师必读书目,希望您喜欢!
历史教师必读书目
1.彭明《五四运动史》
2.寿彝《中国通史》
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6.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7.吕一民《法国通史》
8.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格致出版社,2009年
9.仲伟民:《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三联书店,2010年
10.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2.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上海文艺出版社
23.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4.王立群:《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5.张鸣《摇晃的中国》
26.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27.柏杨:《中国人史纲》,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
17.冯玮:《日本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18.张荫麟:《中国史纲》新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版
19.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中华书局2006年版

国史十六讲读书笔记摘抄

国史十六讲读书笔记摘抄

《国史十六讲》读书笔记《国史十六讲》是一部深入浅出、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历史的著作。

作者以十六个专题为线索,贯穿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展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程。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一、摘抄1. “中国历史的演进,是一部多元一体文化的交融史。

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

”感悟:这段文字揭示了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多元一体文化的交融。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这种多元一体的文化特色,也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2.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从世官制到科举制的演变过程。

这些制度的变革,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感悟: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从世官制到科举制,每一次制度的变革都代表着政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这些制度的变革,不仅为中国的统一和稳定奠定了基础,也为后世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3. “中国古代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商业和手工业也有长足的发展。

这些经济形态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感悟:农业、商业和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三大支柱。

这些经济形态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与进步,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同时,这些经济形态的发展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为我们今天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4.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涵盖了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

这些文化成果不仅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宝库,也为后世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动力。

”感悟: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其博大精深的特点为后世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灵感。

《国史十六讲》学习小结

《国史十六讲》学习小结

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学习各种历史,中国史、世界史、古代史、近代史、当代史、中国近代革命史,但是对历史一直不是十分感兴趣,总以为是故纸堆、旧新闻,不如物理、化学来的实际。

在大学的时候得蒙一位孙老师的启发,才发现自己如此浅陋,后虽自学补正,但总有缺憾。

此次学习《国史十六讲》算是对自己多年学习历史的一份还愿。

这十六讲,每讲都很精彩,让人不忍卒学,从中华民族的的兴盛于衰微中,一次次给我以启示和感悟,也再一次激发了我阅读相关历史书籍的兴趣。

最近看了《曾文正公全集》,煌煌十二册,特别是“书札”、“家书”、“家训”、“日记”、“读书笔记”等内容,由于其大多来源于“阅历而切于实际,故其亲切有味”,值得我们反复思考。

曾国藩生活的时代,是在清朝后期,整个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均岌岌可危,具体表现在“豪强兼并、官吏贪黩、民生益困、百业凋敝”。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并在短时间内攻占了大量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

然而,清朝的正规军——绿营基本丧失了战斗力,而军队费用惊人,尤其骇人听闻,平定白莲教的时候,一位地方官侵吞白银50万两,而这些钱财大都“耗于延请将帅之宴饮”。

曾国藩当时还是兵部侍郎,由于丧母回家守制,因此声望并不高。

在太平军进攻长沙的时候,他被清政府启用任帮办团练大臣,后来又训练湘勇,使他有机会将自己政治理想和思想信念得以贯彻和实施。

当时洪秀全以“天主教”为摹本,以“拜上帝会”为组织,以“天父、天兄”为号召,聚集了大批的穷苦百姓。

以洪秀全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既然要坚持以“基督教”为信仰,就必然要废除以孔孟为代表的儒教,而这恰恰是曾国藩所难以容忍最重要的原因。

曾国藩在《讨贼檄文》中写到:“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

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谓惟天可称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姊也。

国史十六讲读书笔记摘抄

国史十六讲读书笔记摘抄

国史十六讲读书笔记摘抄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国史十六讲》是一本从历史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著作。

作者着眼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通过十六讲的主题,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国史十六讲》的读书笔记摘抄,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第一讲:《中华民族的原始社会及奴隶社会》在古代的中华民族,最初是以原始社会为基础的。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还没有建立起私有制,生产力水平较低,生活方式主要以狩猎和采集为主。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开始进入奴隶社会,建立了土地私有制,奴隶制度逐渐成为主导。

第二讲:《中华民族的封建社会及农业经济》封建社会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以封建制度为基础,土地私有制逐渐巩固,农业经济成为主要经济形式。

封建社会的核心是封建制度,农业生产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第三讲:《中国古代政体演变及其机制》中国古代政体经历了从部落联盟到封建制度的演变过程。

在封建制度下,中国的政治形式主要是以皇权为核心的封建王朝,皇帝是统治者,国家制度以皇权为中心,制度化程度较高。

第四讲:《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及其成就》中华文明是世界上辉煌的文明之一,中国的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孔子的思想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文明在各个领域都有着独特的贡献,被世界各国所传颂。

第五讲:《唐代社会及经济》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经济达到了相对繁荣的水平。

在唐代,中国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迅速发展,商业也日益繁荣,为唐代的社会稳定和繁荣提供了强大支持。

第六讲:《宋代社会及文化》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因为宋代推行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的向上流动,提高了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

宋代文化繁荣,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化人物和科学家,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做出了杰出贡献。

第七讲:《元朝政治及社会制度》元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特殊时期,它是在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民族建立的政权。

科普推荐读物之《国史十六讲》

科普推荐读物之《国史十六讲》

科普推荐读物之《国史十六讲》复旦大学历史系樊树志教授近年来开设的一门全校性中国古代史课程,颇受学生好评。

后来,该课程的讲稿结集为《国史十六讲》一书出版发行。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没有刻意宣传,更没有炒作,作者也不是央视《百家讲坛》精心打造的“学术明星”,这本普通的高校教材甫一问世,迅即受到了大众的欢迎。

与传统历史教材不同的是,《国史十六讲》有以下几大特色:将中国历史分为“大同之世”(史前史与传说时代)及“青铜时代”(夏商周三代)和“中华帝国时期”(秦至晚清);突出文明、文化的作用,淡化阶级斗争,对于农民起义很少论及;一定程度上打破传统“三大块”模式。

在此基础上,该书采取“专题”的形式,不求面面俱到,也不纠缠于历史的细枝末节,用晓畅的语言较为全面地勾勒出中国历史的发展大势。

同时,本书不一味就史论史,不纠缠于细枝末节,而是融合了国内外众多研究成果来揭示历史背后的意义。

书中的观点既不固守传统,也不刻意标新立异,建立在各方面扎实研究基础上的论点开阔了读者的视野,也能激发读者对历史的独立思考。

该书在引用海外学者观点之后常常提示读者:是否可以据此换一种角度思考我们久难解决的问题?《国史十六讲》的最大特色是将学术性注入高校教科书(通常高校教材是以讲授知识为主),书中论及的不少学术热点话题也是当今最具前沿性的课题。

不仅有集中于国内学界的话题。

更有不少课题是海内外学者共同探讨的。

也许正因为海外学者的启示,才使中国问题走出狭隘的境界,从而焕发出新意。

例如,以往中国史学者多认为宋代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因此对它评价不高。

然而,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湖南)在上世纪初提出“唐宋变革论”,认为唐代是中国中世的结束,宋代是中国近世的开始。

这一观点在世界范围内的“中国史”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些西方汉学家开始大力讴歌宋代文化的辉煌。

我国内地史学界虽迟至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关注“内藤假说”,但热忱始终不断。

《国史十六讲》由此提出,宋代有它辉煌的另一面,无论在科技、经济和文化各领域,它都是繁荣与创造的黄金时代。

国史十六讲纲要

国史十六讲纲要

《国史十六讲》纲要内容提要:本书主要展现了历史方面的知识.如青铜文明,诸子百家,中华帝国的创建,古文经学,唐朝文明,古代少数民族,帝国专制政治,朋党之争,文人社团,封建社会末期的政治与文化等等. 这是一个人文大讲堂,尤其是历史方面的知识,在这里尽情展现.本书是复旦大学的名师精品课程讲稿,在授课时受到了学生的热烈好评,反响极好。

作者倾几十年研究之功力,融入自己对中国历史深入的体味与感悟,至情至理,至真至本。

本书澄清了被误导和戏说搅得相当混乱的历史观念,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吸收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大胆置疑,理性剖析,是近年来少有的学术典范之作。

作者简介:樊树志,1937年出生于浙江湖州。

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留校任教。

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成员。

专攻明清史、中国土地关系史、江南地区史。

代表著作有:《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1988年)、《明清江南市镇探微》(1990年)、《万历传》(1994年)、《崇祯传》(1997年)、《国史概要》(1998年)、《晚明史(1573—1644年)》(2003年)、《权与血——明帝国官场政治》(2004年)。

其中,《晚明史》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

目录:引言第一讲从“大同”到“小康”1.中国人起源于非洲吗?——“夏娃理论”质疑2.农业革命: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3.关于炎帝、黄帝的传说4.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第二讲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1.青铜时代与青铜文明2.殷墟与甲骨文3.“制礼作乐”与礼乐文明4.解读“封建”的本意——兼论“公社”、“井田”及其影响第三讲老子、孔子与诸子百家1.老子与《道德经》、道家2.孔子与儒、儒家3.墨家与法家4.士、游说、争鸣第四讲中华帝国的初建1.秦始皇:皇帝制度与帝国体制2.刘邦:庶民皇帝,布衣将相3.汉武帝:大汉帝国的威仪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央集权的意识形态第五讲经学、谶纬、清议、玄学1.古文经学与王莽“托古改制”2.光武中兴与谶纬3.东汉的清议与太学生运动4.魏晋风度与玄学第六讲胡人汉化与汉人胡化的时代1.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汉胡互化2.汉化色彩浓烈的北魏改革3.门阀政治的东晋南朝4.隋:统一帝国的再建第七讲唐:充满活力的世界性帝国1.李世民与武则天2.盛唐气象: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3.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中心——长安4.佛经的翻译与佛教宗派的繁荣第八讲帝国的衰落与分裂1.开元、天宝时期的由盛转衰2.安史之乱3.藩镇、宦官、党争4.五代更迭,十国割据第九讲繁荣和创造的黄金时代——宋朝1.官僚政治与体制内改革2.传统农业的新发展与商业革命3.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4.经济重心南移的最终完成第十讲儒学的新发展及其社会影响1.朱熹新儒学:从“伪学”到官学2.阳明心学与异端思想3.儒学熏陶下的孝义之家:“义门”——“义门郑氏”的剖析4.修身齐家:家训与家规的魅力第十一讲骑马民族驰骋的时代1.契丹、党项(羌)、女真在北中国的统治2.混一亚欧的大蒙古国3.盛极一时的东西方交往4.有蒙古特色的元朝面面观第十二讲明帝国的专制政治1.朱元璋:“以重典驭臣下”——胡蓝党案及其他2.靖难之役与建文帝生死之谜3.言官与弹劾——严嵩严世蕃父子4.张居正:“威权震主,祸萌骖乘”第十三讲朋党之争与文人社团1.东林书院:“一支重整道德的十字军”2.东林非党论3.魏忠贤与“阉党”专政4.徘徊于学术与政治之问——复社的兴衰第十四讲面向海洋的时代1.辉煌与迷惘——郑和下西洋2.“海禁”与“倭寇”3.晚明的历史大变局——“全球化”贸易与白银资本4.耶稣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第十五讲中华帝国的末代王朝——清1.明清鼎革之际的政局2.奏销案、科场案、哭庙案3.帝国的政治体制4.文化专制与文字狱第十六讲“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1.康熙的文治2.雍正的嗣位与政绩3.闭关自锁的“天朝”4.人口压力与社会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起源于非洲吗?——“夏娃理论”质疑人类的起源是史前史首先要面临的问题。

神话和传说、宗教和科学对此有五花八门的解释。

基督教的《圣经》宣称,上帝创造了人类,即亚当和夏娃。

还说,上帝创造了人类后,人类都讲同一种语言,后来人们通力协作,在巴比伦平原建造“通天塔”。

上帝发现人类联合起来的力量很可怕,于是使用压力把人类分散于世界各地,并且让他们讲不同的语言,阻止他们互相沟通。

中国古代则有所谓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传说。

在人类还没有出现以前,天和地连在一起,一片混沌。

某一天,盘古突然醒来,用大板斧开天辟地,他的气息化作风和云,声音变成雷电,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头发胡子化作星星。

盘古开天辟地后,大地荒无人烟,天神女娲在清澈的水池边用黄泥做成一个泥娃娃,泥娃娃变成了活生生的人,于是造出了许多男人、女人。

这位人类之母还为男人和女人建立婚姻关系,生儿育女。

这当然是荒诞不经的神话。

近代以来,古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使我们对于古人类的起源,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由猿到人,经历了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的过程。

就中国而言,已知的“直立人”有: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县人等;已知的“早期智人”有:大荔人、金牛山人、丁村人、许家窑人、马坝人等;已知的“晚期智人”(现代人类)有:柳江人、资阳人、山顶洞人等,这些构成了完整的中国古人类进化链。

然而,国际学术界关于“现代人类”的“单一起源论”,近来呼声很高。

他们根据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出一种假设: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这就是所谓“夏娃理论”。

这种“夏娃理论”认为,目前地球上的各个人种,都是二十万年前某一个非洲女性祖先的后代,这个非洲女性祖先被称为“夏娃”。

“夏娃”的后代离开非洲,扩散到欧洲、亚洲等地,取代了当地原有的早期智人;而欧洲、亚洲原先的早期智人并非现代人类的祖先,它们与现代人类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及其全球合作伙伴,2001年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披露他们对一万二千条染色体的研究结果,在东亚人身上发现了七万九千年前非洲人特有的遗传标记。

这一课题组负责人金力认为,这是目前支持“东亚人非洲起源说”的有力证据,它进一步表明,来源于非洲的人群完全取代了原来居住在亚洲的古人类。

他们推论,东亚人的祖先大约是在六万年前从非洲到达东南亚一带,然后向北迁移至中国。

这种“夏娃理论”遭到中国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质疑。

最有代表性的是吴新智院士,他指出:在中国大地上,从直立人到早期智人再到现代人类的化石表明,他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连续进化,东亚的蒙古人种是从当地的古人类发展而来的,并非来自非洲。

此外,中国的直立人与智人的旧石器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前后连续性,根本没有出现过由于人类灭绝而导致的文化中断,根本不存在外来文化大规模取代原有文化的迹象。

因此说非洲人取代中国大地上的早期智人而成为中国人的祖先的推论是难以成立的。

2002年,中国科学家对具有解剖学上现代人特征的柳江人进行重新测定,得到的结论是:柳江人生活在距今约七万年至十三万年之间的华南地区,用有力的实证反驳了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观点。

这一发现,颠覆了美国《科学》杂志2001年5月刊登的论文的说法。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慰文认为,用基因研究结果推测人类进化的过程,无论如何是间接的,而来自化石的证据是直接的。

柳江人化石年代的测定,直接证明了在七万年至十三万年前或更早,柳江人已经生活在华南地区,不可能是在这之后才从非洲迁移而来。

古人类学家、考古学家的研究表明,在中国大地上几十个地点发现的包括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的化石,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中国古人类进化链,证明了中国古人类有着明显的体质特征的连续性。

因此可以说,中国人的主体是东亚大陆的土著居民。

其实,在国际学术界,关于现代人类的产生,除了“单一起源论”,还有“多区起源论”。

这种学说认为,地球上各地区的现代人类是从各地区的早期智人进化而来的。

地球上的早期文明是多元的,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都是相对独立起源的,缔造各种文明的古人类,理所当然应该是多元的——多区起源的。

看来,甚嚣尘上的“人类起源非洲说”,日益面临“多区起源论”的挑战。

千万不要被耸人听闻的新论、眼花缭乱的宣传,迷惑了视线。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迄今为止,非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历史最为久远。

目前国际学术界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大约距今七百万年以前的非洲,开始出现了人的系统和猿的系统的分离;大约在距今二百五十万年以前,在非洲诞生了最早的人类——“能人”;大约在距今二百万年以前,地球上出现了直立人,它的化石在非洲和亚洲都有发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更多的发现,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确实,这一问题不仅学术界高度关注,而且新闻界也极为敏感,经常有最新研究成果在报端披露,并且配上夺人眼球的标题。

以《文汇报》为例,2002年7月12日以引人注目的标题报道:“人类祖先在乍得?——最新发现的头骨化石可能揭示谜底”。

该文报道,在非洲中部的乍得,发现了被命名为“图迈”的头骨化石,科学家断定它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头骨化石。

权威的《自然》杂志对此作这样的评论:在人类进化史上,一千万年前地球上有很多猿类;五百万年前有了原始人类的留世记录。

在史前考古中,一千万年至五百万年之间,人类的始祖与猿分离,这一演进过程的物证却少而又少。

“图迈”的发现,弥补了“缺失的一环”。

但是也有科学家持有不同的看法,“图迈”不仅不能填补“缺失的一环”,反而能够说明原始人类演进的多样化。

人类的进化并非只是一个单向的阶梯,而可能展示出“茂密的图谱”。

有意思的是,2002年10月9日《文汇报》报道“我科学家运用先进方法测定柳江人生存年代”的消息,用醒目的标题写道:“中国人远祖更可能在中国——这一结论使现代东亚人‘非洲起源’说受到挑战”。

该报道援引我国科学家的判断,中国最早的古人类化石是二百万年前的巫山人化石,在中国出土的各时期的古人类化石都有共同特征,如铲形门齿、长方形眼眶、扁平的脸等,这表明至少在二百万年以来,中国人的进化是连续不断的。

新闻界的高度关注,使这个离我们遥远而枯燥的话题,透露出新鲜的活力。

历史诱人的魅力,以这样的方式显露无遗,我们真的需要对历史刮目相看了。

解读“封建”的本意——兼论“公社”、“井田”及其影响周朝建立以后,为了稳定新征服的地区,实行大规模的“封建”。

所谓“封建”,其本意是“封邦建国”、“封建亲戚”。

周朝一共“封建”了七十一国,其中少数是异姓诸侯,多数是周王室的同姓(姬姓)诸侯,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用同姓诸侯构筑一道屏障,来捍卫周天子的中央权威。

这就是当时所谓“封建”。

欧洲中世纪有“feudalsystem”或“feudalism”,近代日本学者在翻译时,借用周朝的“封建”一词,译作封建制度、封建主义。

于是“封建”的含义发生了异化,现今人们习以为常地说“封建社会”时,已经不再是“封建”的本意了。

如果认真加以比较,与欧洲的feudalism时代相似的,是周朝建立以后的四五个世纪。

秦朝以后的中国,很难说是feudalism时代。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一)部落时代,(二)封建时代,(三)郡县时代。

他认为,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了“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是失败的尝试。

这种立论,显然是从“封建”的本意出发的。

“封邦建国”既是巩固和扩大周朝统治的手段,又是贵族内部权力和财产再分配的方式。

虽然以姬姓贵族为主,在封建的七十一国之中姬姓占有五十三个之多,但是为了稳定大局,也封建了十八个异姓诸侯。

一方面是为了安抚这些有功或有传统势力的异姓贵族,另一方面是为了利用异姓诸侯作为姬姓诸侯的屏障,控制戎狄蛮夷部落,扩大周朝的统治区域。

既然“封建”是权力和财产的再分配,它必须符合“礼”的规范。

周天子的封建诸侯有一套隆重的“策命礼”,以显示天子(即王)与诸侯邦国的联系。

在太庙进行的策命礼仪,首先由周天子(即周王)向诸侯授予册封文书,然后由主管国土和人民的大臣向诸侯“授土”、“授民”,意味着把一方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给了诸侯,周天子通过诸侯对那些地区实行间接的统治。

周天子有权对诸侯邦国进行巡狩、赏罚;诸侯国有义务向周天子述职,并向周天子缴纳贡赋;当诸侯邦国受到外来侵略或发生内讧时,周天子要给予保护或调解。

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再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卿、大夫,叫做“立家”。

这样就形成了金字塔形状的封建体制: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

就天子与姬姓诸侯这一体系而言,封建与宗法有着密切关系。

周天子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国王),又是天下同姓(姬姓)的大宗。

政治上的共主与血缘上的大宗,紧密结合,成为“封建”的精髓。

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这种离心力,是封建制度的致命弱点,导致分裂割据,与中央分庭抗礼。

春秋战国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封建的本质是分地分民,与它相联系的,必然是一种领主式的土地关系,具体表现为农村公社与井田。

西周时的“邑”、“里”,就是农村公社。

邑、里奉祀社神的地方称为“社”,于是乎邑、里也称为“社”。

它们又与井田相关联,《周礼》说:“九夫为井,四井为邑。

”表明农村公社的土地分配方式是井田制。

农村公社的特点,就是土地公有,共同生产,共同消费。

根据民族学家的调查,20世纪初的西双版纳傣族中还保留着农村公社的遗存,与远古时期的情况极为相似。

从《夏小正》、《管子》等典籍中,可以依稀看到它的影子。

西周的井田制度,根据后人的追述,农村公社的气息是相当浓厚的。

由儒家伦理培育出来的政治家、思想家,对它推崇备至,奉为理想主义的土地制度和政治模式。

孟子生活的时代,农村公社、井田制度已经分崩离析,这使他耿耿于怀。

所以当一些国君向他征求治国方略时,他总是说,要施仁政,而“仁政必自经界始”,也就是说,仁政的第一步就是恢复农村公社的井田制度。

孟子关于井田制度有这样的描述:“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农田划分成为棋盘状,每家农民必须优先共同耕种“公田”,然后才可以耕种自家的“私田”。

由于每家农民拥有同等数量的“私田”,所以过着没有贫富分化的和谐生活。

领主土地关系的特征,是农奴无偿地替领主代耕公田,然后才可以把自己那块份地(私田)上的收获归于己有。

这种方式当时叫做“藉”或“助”。

《春秋》鲁宣公十五年“初税亩”,左氏、穀梁、公羊三家的注释都说,在此之前没有“税亩”(征收土地税)这种方式,而是“藉而不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