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国君
春秋战国各主要诸侯国历代国君
春秋战国周及各主要诸侯国年表周历代天子年表西周周武王发前1046年—前1043年4周成王诵前1042年—前1021年22周康王钊前1020年—前996年25周昭王瑕前995年—前977年19周穆王满前976年—前922年55周共王繄扈前922年—前900年23周懿王囏前899年—前892年8周孝王辟方前891年—前886年6周夷王燮前885年—前878年8周厉王胡前877年—前841年37(共伯和) 和前841年—前828年14周宣王静前827年—前782年46周幽王宫涅前781年—前771年11春秋时期(14位):周平王姬宜臼前770年至前720年周携王姬余臣前770年至前750年周桓王姬林前719年至前697年周庄王姬佗前696年至前682年周釐王姬胡齐前681年至前677年周惠王姬阆前676年至前652年周前废王(王子颓)姬颓前675年至前673年周襄王姬郑前651年至前619年周中废王(王子带)姬带前635年?周顷王姬壬臣前618年至前613年周匡王姬班前612年至前607年周定王姬瑜前606年至前586年周简王姬夷前585年至572年周灵王姬泄心前571年至前545年周景王姬贵前544年至前521年周悼王姬猛前520年周敬王姬丐前520年至前477年周后废王(王子朝)姬朝前520年至前516年战国时期(12位):周元王姬仁前476年至前469年周贞定王姬介前468年至前441年周哀王姬去疾前441年周思王姬叔前441年周考王姬嵬前441年至前426年周威烈王姬午前425年至前402年周安王姬骄前401年至前376年周烈王姬喜前375年至前369年周显王姬扁前368年至前321年周慎靓王姬定前320年至前315年周赧王姬延前314年至前256年周顺王姬杰前255年至前249年太姒与周文王生有十子,依次是:长子伯邑考,早卒。
次子周武王姬发。
三子管叔鲜,三监之一,侯爵,封於管(今河南信阳县)。
(完整版)西周及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历代国君
西周及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历代国君鲁国吴国越国楚国燕国韩国魏国中山国杞国杞国是中国历史上自商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祚延绵1000多年,国君为姒姓,禹的后裔。
杞国建国于商朝,其间时断时续,具体事迹已不可考。
周朝初年,杞国重新建国,自东楼公起,有史料可考的传了二十位国君。
直到公元前445年,杞国亡于楚国。
杞国是小国,史书罕有记载,《史记》虽有“陈杞世家”记载陈、杞两国的历史,但对杞国的描述只有二百七十多字,而且还特别说:“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
”这样的小国,在周围强邻的压迫下,被迫屡有迁徙。
杞国最初大致在今河南省杞县一带,后来迁到今山东省新泰,后又迁至昌乐、再至安丘一带。
杞国虽小,但也有其重要意义,那就是杞国人乃是夏朝王室之后,存有夏礼,因此孔子曾为考察夏朝之礼而到访杞国。
只是由于杞国文献也多散失,因此孔子感慨道:“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论语·八佾》)。
杞国存在的考古证据不多。
共计有六块殷墟甲骨文提到了杞侯或杞地,可作为商代杞国存在的证据。
而在杞县尚未找到杞国遗存,县城中曾有后人建的东娄公庙,祭祀杞国开国君主东娄公(即东楼公),该建筑在1949年后也已被拆毁。
商朝时期,杞国就已存在。
据《大戴礼记·少间篇》记载,商汤击败夏桀灭亡夏朝之后,将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遗族迁到了杞(今河南杞县一带)。
但后来曾数次废掉杞国封号(《史记》:“杞在商时,或封或绝”)。
周武王灭商之后,寻找大禹的后裔,结果找到了东楼公,便封他到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禹的祭祀。
同时把舜的后人封到陈国,主管对舜的祭祀。
从东楼公到杞谋娶公,《史记》记载共传四世,其间年份不详,但谋娶公在位时期,正值周厉王当政,和周武王封东楼公差了200多年,共经历了十个周王,因此,有人推算,其间杞国的世系一定有所缺漏。
滕国周公东征后封其弟错叔绣于滕,今山东滕县西南7公里有古滕城即其国都。
有认为滕始封可能在卫地,后改封山东。
春秋初期,滕、鲁关系密切。
春秋战国各国君主表
春秋战国各国君主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君主。
本文将介绍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及其所在国家的背景和特点。
一、齐国君主表齐国是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君主们对国家的发展和外交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1. 君主一:齐桓公(公元前685年-前643年)齐桓公是齐国的奠基人,他致力于内政和国家的治理。
在他的领导下,齐国发展壮大,国内经济繁荣,农业得到改善,军事实力也大大增强。
2. 君主二:齐襄公(公元前642年-前628年)齐襄公继承了齐桓公的统治,他注重军事实力的增强。
他继续进行农业改革,鼓励人民种植粟、艾,发展冶铁业和制造业。
他也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与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3. 君主三:齐宣公(公元前627年-前621年)齐宣公是齐襄公的儿子,他在位时继续了齐襄公的政策。
他注重军事力量的发展,与鲁国、宋国等邻国进行战争,并在战争中取得了一些胜利。
他也重视法制建设,在国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法律改革。
二、楚国君主表楚国是春秋时期南方的一个重要国家,它的君主对南方地区的统一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 君主一:楚庄王(公元前743年-前701年)楚庄王是楚国的创始人,他在位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他注重经济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改革,加强了对商业和手工业的扶持。
他也重视文化的发展,鼓励学问的兴起。
2. 君主二:楚悼王(公元前700年-前690年)楚悼王是楚庄王的儿子,他在位时继续了父亲的政策。
他注重军事力量的增强,加强了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
他也注重法制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规章。
3. 君主三:楚昭王(公元前689年-前677年)楚昭王是楚悼王的儿子,他在位时加强了对周边国家的控制。
他进行了一些外交活动,与齐国、宋国等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他也重视文化的发展,积极推动楚国的文化繁荣。
三、秦国君主表秦国是春秋时期北方的一个重要国家,它的君主们对北方地区的统一和控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春秋战国各主要诸侯国历代国君
春秋战国各主要诸侯国历代国君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这段时期充满了战争和政治斗争,主要由各个诸侯国所主导。
本文将逐一介绍春秋战国时期各主要诸侯国的历代国君,带领读者回顾这段激动人心的历史时期。
1. 齐国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典型中等诸侯国之一,国君历代较为出众。
首任国君为吕尚,吕尚位于齐桓公(姬姓)在位时期,他是齐国的奠基者,也是推动齐国在当时地位上升的关键人物。
之后的齐国国君大多与吕姓相关,至春秋末年间,齐国的君主为齐襄公。
值得一提的是,齐襄公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成功地扩大了齐国的势力范围,使得齐国成为战国时期七雄之一。
2. 秦国秦国是战国时期最具野心的诸侯国之一,他们充分利用了时势,通过改革和征战一步步扩大自己的势力。
秦国首任国君为嬴驹,他是秦国的开国君主,是名副其实的奠基者。
接下来的秦国国君大多为嬴姓,其中最著名的是嬴政,他在位时进行了一系列变法,推动了秦国的发展,并最终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
3. 楚国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南部的诸侯国,其国君众多且富有传奇色彩。
楚国首任国君为熊通,他是楚国的奠基者,为楚国的兴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后,楚国历代国君主要为蔡、嬴、春、赵等姓氏,其中蔡问是楚国最为杰出的国君之一。
蔡问在位期间,推动了楚国的政治与军事改革,使楚国成为了战国时期的重要势力。
4. 魏国魏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等诸侯国之一,其国君也有较高的政治才能。
魏国首任国君为魏武,他在位时期致力于将国家建设成富饶的领土。
之后,魏国历代国君除了魏武后裔外,也有来自其他姓氏的国君,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魏昭王(姬姓)。
魏昭王是春秋末年的魏国君主,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魏国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5. 韩国韩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弱小诸侯国之一,国君在历代中资质并不出众。
韩国首任国君为韩康伯,他是韩国的奠基者,致力于巩固韩国的地位。
接下来的韩国国君有来自不同姓氏的,大多无太多政治成就,韩哀侯是最后的韩国国君,他在位时期韩国土地被齐国所侵占,韩国逐渐失去了独立性。
春秋战国国君
? 韩简 韩舆 韩厥
韩起
7 韩贞子
8 韩简子 9 韩庄子
韩须
韩不信 韩庚
前445年 —前396 年
前395年 —前370 年
前369年 —前319 年
前318年 —前296 年 前295年 —前277 年 前276年 —前243 年 前242年 —前228 年 前227年 —前225 年
前403年 被周威烈 50 王册封为 诸侯,称 魏侯
10
年
21 秦简公 悼子 22 秦惠公 仁 23 秦出公 昌 24 秦献公 师隰 25 秦孝公 渠梁
26 秦惠文王 驷
27 秦武王 荡 28 秦昭襄王 稷 29 秦孝文王 柱 30 秦庄襄王 异人 31 秦始皇帝 政 32 秦二世 胡亥
秦王子婴 子婴,
前414年
- 前400
15
年
前399年
- 前387
14 秦哀公 籍
- 前501
36
年
秦夷公
未即位
前500年
15 秦惠公 宁
- 前492
9
年
前491年
16 秦悼公 盘
- 前477
15
年
前476年
17 秦厉共公 刺
- 前443
34
年
前442年
18 秦躁公 欣
- 前429
14
年
前428年
19 秦怀公 封
- 前425
4
年
前424年
20 秦灵公 肃
- 前415
48 楚后怀王 芈心
前208— —前205
6
又作声桓 王
21
11
30
11
前299年 被秦扣 30 押,3年 后死在秦 国
春秋战国国君
在位时间 ?─前622年 前621年─前601年 前600年—? 前581年—前541年 前540年─前518年 前517年—前476年 前475年—前425年
前424年 前423年—前409年 前408年—前400年 前399年—前387年 前386年—前375年 前374年—前350年 前349年—前326年 前325年—前298年 前298年—前266年 前265年—前245年 前244年—前236年 前235年—前228年 前227年—前222年
春秋五霸之一 一名无亏
前391年,被田和放逐于临海的海岛上
年数
备注 陈厉公之子,奔齐,改陈氏为田氏
又作田孟夷 又作田孟庄、田孟芷、闽孟克
始为大夫
又作田僖子
6 21
年数 21
前391年,自立为齐君,放逐齐康公
备注 前386年,被周安王列为诸侯
2 齐侯剡
剡
前383年—前375年
9
3 齐桓公
午
前374年—前357年 18
10 秦康公 罃
前620年 - 前609年 12
11 秦共公
前608年 - 前605年 4
12 秦桓公
前604年 - 前577年 28
13 秦景公前576年 - 前5来自7年 4014 秦哀公 籍
前536年 - 前501年 36
秦夷公
未即位
15 秦惠公 宁
前500年 - 前492年 9
16 秦悼公 盘
5 楚熊艾 芈熊艾
6
楚熊
芈熊
7 楚熊胜 芈熊胜
8 楚熊杨 芈熊杨
9 楚熊渠 芈熊渠
10 楚熊挚 芈熊挚
11 楚熊延 芈熊延
12 楚熊勇 芈熊勇
春秋战国人物大全(打印版)
春秋战国人物志大全1 周幽王姓姬名宫涅,宣王子,生卒年不详。
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废申后而立褒姒,以『烽火戏诸侯』来搏取褒姒一笑。
褒姒生子伯服,幽王为了讨好她,竟废嫡立庶,将原来的皇后申侯女及太子宜臼废了,以褒姒为后,立伯服为太子,结果申后带其子出奔至外家申国(河南南阳北),申后父申侯乃起而反抗幽王。
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西北之犬戎及缯(河南方城)、吕(河南南阳西)等国,进兵西之镐京。
幽王烽火征兵,兵莫至,镐京陷,犬戎兵杀幽王于骊山(陕西临潼附近),西周亡,前后共三百五十余年。
2 周平王周幽王之子,名宜臼,幽王正妻申后所生。
初立为太子,后为幽王废而改立宠妃褒姒子伯服为太子。
幽王死后,宜臼在申侯、鲁侯与许文公拥立下即王位,是为周平王。
公元前770年,平王迁都洛邑。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平王在内外交困中度过五十年,于公元前720年死去。
?3 周桓王?周平王之子,名林,东周初年第二代周王,公元前719年至公元前697年在位。
桓王即位之初,秉承平王之志,继续削弱卿权,以加强王权,依然保持「宗周」之余烈。
是时,卫国定君,必假王室之威;晋国内乱,必借王室力量干涉,以至于王室尚能自由取易郑国之田。
到了公元前707年,桓王夺郑伯政,郑庄公不朝。
桓王还能率诸侯之师伐郑,双方战于葛,但被郑军打得大败。
从此,王室转衰,虽一度得志于虢,但桓王已无力振作,「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业已形成。
春秋五霸从公元前七七O年到前四七六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
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
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
历史上把先后称溺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
在历史上,对“春秋五霸”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春秋战国名人
孙膑,战国时期齐国军师。(前??~前316) 孙武的後代,与庞涓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 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从而受到庞涓的 嫉妒。庞涓为魏惠王将军,诳他到魏,处 以膑刑,故称孙膑。後经齐国使者秘密接 回,受田忌推荐,被齐威王任为军师,在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大败魏军,计杀庞涓。 之後孙膑介入到田忌和邹忌的政治斗争中, 劝田忌“清君侧”,但最终失败了。孙膑 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兵法家,著有《孙膑兵 法》,并留传下了“围魏救赵”、“田忌 赛马”等故事。
晏婴,即晏子,春秋时期齐国大臣。 (前??~前500) 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历任齐灵 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四十余年, 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晏婴头脑机 灵,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多次劝谏齐王, 对外屡次出使各国,不辱使命,是春秋後 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留下了“二桃杀三士”,“晏子使楚”等 著名故事。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前??~前 229) 赵孝成王时奉命镇守北部边境,抗击 匈奴。经过周密的准备和铺垫,於公 元前244年大破匈奴十万之众。李牧在 此次会中充分发挥车战、步战的优势, 是以步兵为主的联合兵团全歼骑兵兵 团的典型战例。战後李牧趁势横扫匈 奴属国,使匈奴十几年不敢犯边,安 定了北方。前234年,秦军大举入侵, 李牧受命回朝负责对秦的作战,曾两 次大破秦军,力挽狂澜。不幸赵王迁 中秦国反间计,被冤杀,死後不久赵 国就亡国了。战国四名将之一。
赵雍,即赵武灵王,战国时期赵国国君。 (前340?~前295) 赵衰的後代,赵肃候之子。十五岁就成为 赵国国君,当政期间实行胡服骑射,建立 起了强大的军队,并亲自率领部队与北方 的少数民族进行了多次战争,都取得了胜 利,使赵国一跃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在 政治上,赵国也活跃於当时,迎立了燕昭 王和秦昭襄王两位著名君主。之後,让位 於其子赵惠文王,自称“主父”,专心军 事,攻灭了中山国。晚年想将赵国一分为 二封给两个儿子,却因此引发了政变,被 困死在沙丘。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历代国君一览表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历代国君一览表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之一,在当时是十分强大的,一共历经了43位国君,下文是历代国君一览表,供大家查阅。
1、熊绎,鬻熊曾孙,西周诸侯国楚国始封君。
2、熊艾,熊绎之子,西周时期楚国君主。
3、熊䵣,熊艾之子,西周时期楚国的第三任君王。
4、熊胜,熊䵣之子,楚国的第四任君王。
5、熊杨,楚国的第五任君王,在位期间,主要活动范围,仍限于荆山及古沮、漳河上游地区。
6、熊渠,楚熊杨之子,西周时期诸侯国楚国第六任君主,在位时间前886年—前877年,在位年数9。
7、熊挚,在位时间?~前876年,又作熊挚红。
8、熊延,在位时间前875年~前847年,在位年数29,原名熊执疵。
9、熊勇,在位时间前846年~前838年,在位年数9。
10、熊严,在位时间前837年~前828年,在位年数10。
11、熊霜,在位时间前827年~前822年,在位年数6。
12、熊徇,在位时间前821年~前800年,在位年数22。
13、熊咢,在位时间前799年~前791年,在位年数9。
14、楚若,氏名敖熊仪,在位时间前790年~前764年,在位年数27。
15、楚霄,氏名敖熊坎,在位时间前763年~前758年,在位年数6。
16、楚蚡冒,氏名熊眴,在位时间前757年~前741年,在位年数17,《韩非子》作楚厉王。
17、楚武王,氏名熊通,在位时间前740年~前690年,在位年数51。
18、楚文王,氏名熊赀,在位时间前689年~前677年,在位年数13。
19、楚堵敖,氏名熊艰,在位时间前676年~前672年,在位年数5。
20、楚成王,氏名熊恽,在位时间前671年~前626年,在位年数47。
21、楚穆王,氏名熊商臣,在位时间前625年~前614年,在位年数12。
22、楚庄王,氏名熊侣,在位时间前613年~前591年,在位年数23,出土文献作臧王,《吕览》作庄哀王。
23、楚共王,氏名熊审,在位时间前590年~前560年,在位年数31,又作龚王。
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君主是哪四个?
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君主是哪四个?春秋战国时期“四大君主”1.齐桓公齐桓公(前685—前643),春秋时齐国国君,春秋五霸之首,姜姓,名小白,其兄齐襄公在位时,昏庸暴乱,诸弟出逃,小白也逃往莒国。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杀,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在齐国高氏帮助下,取得君位,是为齐桓公。
齐桓公任用管仲,在内进行行政改革,发展生产,使齐国经济、军事力量大增,对外?「尊王攘夷」,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又顺应了当时戎狄内侵、中原各国关注如何抵御的态势。
齐桓公在诸国间获得了极高的威信,最终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选择的原因:名副其实)2. 越王勾践勾践(前520年—前465年),春秋末越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
姓姒(因为是大禹的后代,所以姓姒),名勾践,又名菼执,越王允常之子。
公元前496年,勾践即越王位,同年在李大败吴师。
公元前494年,被吴军败于夫椒,被迫向吴投降,勾践做了吴臣仆。
此后二十年间,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任用贤臣,繁息人口,发展生产,重建武装,越国重新强大起来。
从公元前482年起,越开始攻吴。
前473年,灭掉吴国,统一了东南一带。
后来勾践又北上争霸,横行江淮,号称霸王。
(选择的原因:因成语“卧薪尝胆”而喜欢)3.秦孝公秦孝公(前381—前338),战国时秦国国君。
嬴姓,名渠梁。
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虽为嬴姓,却不叫嬴渠梁。
秦献公之子。
前361年—前338年在位。
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
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选择的原因:没有孝公的打基础,就没有始皇的得天下)4.秦始皇秦始皇(公元前259 --- 公元前210年),姓嬴,名政。
因生于赵都邯郸,故又称赵政。
13岁即王位,39岁称皇帝,在位37 年。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介绍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介绍•曾参 (前505~前435)曾参(公元前505—前436年),字子舆,门人尊称为曾子。
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人。
孔子弟子,七十子之一。
以修身和孝行著称,又颇多著述,是一位很有名的儒家大师。
身后被尊为“宗圣”。
曾参相传为夏朝少康子曲烈的后裔,孔子早期学生曾点的儿子。
曾参年轻时,家族已经衰败。
为维持生计,他跟母亲一道,从......[详细]•秦惠文王嬴驷 (前356~前311)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公元前311年),一称秦惠王,嬴姓,赵氏,名驷,秦孝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
秦惠文王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诛杀卫鞅。
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
秦惠文王当政期间,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详细]•周贞定王姬介贞定王,名姬介。
周元王子。
元王死后继位。
在位28年,病死,葬处不明。
姬介在位期间的公元前453年,晋国的3家大夫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在陆续并吞了其他贵族后,共同攻灭了最后一家贵族智伯,形成实际上的3个国家(赵国、韩国、魏国),晋国国君幽公反而要分别向他们朝贡。
这说明晋国的新兴势力战胜了旧势力。
......[详细]•秦庄襄王嬴异人 (前281~前247)秦庄襄王(公元前281年~公元前247年),亦称秦庄王,嬴姓,赵氏,本名异人,后改名楚(一作子楚),秦孝文王嬴柱之子,秦始皇嬴政之父,战国末期秦国国君。
子楚早年曾在赵国邯郸作质子,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
其子秦始皇建立秦朝后,追封秦庄襄王为太上皇。
赵国为质秦庄襄王本名异人,后改名子楚......[详细]•公输般 (前507~前444)公输般(公元前507—前444年),“般”亦作“盘”,常被称为公输子。
春秋时鲁国人。
因其为鲁国人,“般”与“班”谐音且古时通用,所以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他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建筑工匠、手工业工匠和杰出的机械发明家。
春秋战国人物列表
春秋战国人物列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战乱和变革的时期。
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人物,让我们一同了解这段历史的风云人物。
1.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学家,被尊称为“大师”。
他的学说被后世称为儒家学派,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的主要思想包括仁义道德、礼制和孝道,他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
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了他的言行,形成了《论语》,成为后世思想家和政治家的重要参考。
2.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孟子是孔子学派的重要承继者,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家。
他的思想强调人性本善,主张通过教育和正确的治理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安定。
孟子的学说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观点也受到了后来道家、墨家等其他学派的争议和发展。
3. 鲁国国君鲁桓公(公元前711年-公元前694年)鲁桓公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君,也是《论语》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致力于改革鲁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提倡礼仪和仁爱,减轻农民的税赋和劳役,倡导以文化和道德来治理国家。
他的改革措施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被后世称为“仁君”。
4. 齐国国君孟尝君(公元前319年-公元前266年)孟尝君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致力于齐国的国内改革和对外扩张,使齐国成为当时的强国。
孟尝君的政治手腕和治国理念备受赞誉,他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改革齐国的行政、财政和军事制度,为齐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5. 楚国国君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项羽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国君,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率军推翻秦朝统治,结束了秦朝的统一局面,成为战国时期争霸的重要人物之一。
然而,在建立新的政权方面,项羽却屡屡失利,最终让刘邦夺取了天下,结束了战国时期的混乱局势。
春秋战国各国君主表
春秋战国各国君主表秦国秦嬴不详不详秦侯不详不详公伯不详不详秦仲不详不详秦庄公前821-前776 44秦襄公前777-前766 12秦文公前765-前714 51秦宁公前715-前702 13秦出公前703-前696 7秦武公前697-前676 21秦德公前677-前674 3秦宣公前675-前662 13秦成公前663-前660 3秦穆公前659-前619 40秦康公前620-前609 11秦共公前608-前602 6秦桓公前603-前577 26秦景公前576-前537 39秦哀公前536-前501 35秦惠公前500-前491 9秦悼公前490-前477 13秦共公前476-前443 33秦躁公前442-前429 13秦怀公前428-前425 3秦灵公前424-前415 9秦简公前414-前400 14秦惠公前399-前387 12秦出子前386-前385 1秦献公前384-前362 22秦孝公前361-前338 23秦惠文王前337-前311 26秦悼武王前310-前307 3秦昭襄王前306-前251 55秦孝文王前250 1秦庄襄王前249-前247 2秦王(嬴政) 前246-前220 26秦帝系表(公元前221 至公元前206年)秦始皇前221-前210 11秦二世前209-前207 3子婴前207 8个月晋国晋唐叔姬虞1042晋侯燮姬燮晋武侯姬宁族晋成侯姬服人晋厉侯姬福859晋靖侯姬宜臼858 841晋厘侯姬司徒840 823晋献侯姬籍822 812晋穆侯姬费王811 785晋殇叔784 781晋文侯姬仇780 746晋昭侯姬伯745 740晋孝侯姬平739 724晋鄂侯姬却723 718晋哀侯姬光717 710晋小子侯姬小子709 707晋侯泯姬泯706 689曲沃桓叔姬成师744 732曲沃庄伯姬鱓731 716曲沃武伯姬称715 679晋武公姬称678 677晋献公姬诡诸676 651晋惠公姬夷吾650 637晋文公姬重耳636 628晋襄公姬欢627 621晋灵公姬夷皋620 607晋成公姬黑臀606 600晋景公姬据599 581晋厉公姬寿曼580 573晋悼公姬周572 558晋平公姬彪557 532晋昭公姬夷531 526晋顷公姬弃疾525 512晋定公姬午511 475晋出公姬凿474 452晋哀公姬骄451 434晋幽公姬柳433 416晋烈公姬止415 389晋孝公姬颀388晋静公姬俱酒249重要事件前739年,晋昭侯把曲沃封给晋文侯的弟弟桓叔,晋国被分成两个行政区前679年,曲沃武伯统一晋国,周厘王封曲沃武伯为晋国君主,并列为诸侯,曲沃武伯改名为晋武公前661年,晋国占领了耿国、霍国和魏国前656年,骊姬之乱,世子被迫自杀,重耳逃走前655年,晋国使用假途伐虢之计,占据虞国和虢国前651年,晋献公逝世,骊姬之乱结束,晋惠公即位。
【春秋战国】姬职
【春秋战国】姬职姬职(?-前279) 战国时燕国国君。
周召公三十八代孙,燕王哙庶子,前311即位,在位32年。
燕国在战国七雄中最小,屡次败于齐国,燕昭王发誓报仇,他以重金求贤才,招到乐毅等人,公元前284年,燕国联合赵、楚、韩、魏诸国大举伐齐,大败齐军,陷齐城七十余。
死于前279年。
燕昭王求贤打从孟尝君被撤了相位以后,齐愍王又和楚、魏两国灭了宋国,更加骄横起来。
他一心想兼并列国,自己来当天子。
这一来,列国诸侯对他都不满意;特别是齐国北面的燕国,受到齐国的欺负,更想找机会报仇。
燕国本来也是个大国。
后来传到燕王哙(音kuài)手里,听信了坏人的主意,竟学起传说中尧舜让位的办法来,把王位让给了相国子之。
燕国将军和太子平进攻子之,燕国发生大乱。
齐国借平定燕国内乱的名义,打进燕国,燕国差点被灭掉。
后来燕国军民把太子平立为国君,奋起反抗,把齐国军队赶了出去。
太子平即位,就是燕昭王。
他立志使燕国强大起来,下决心物色治国的人才,可是没找到合适的人。
有人提醒他,老臣郭隗(音wěi)挺有见识,不如去找他商量一下。
燕昭王亲自登门拜访郭隗,对郭隗说:“齐国趁我们国家内乱侵略我们,这个耻辱我是忘不了的。
但是现在燕国国力弱小,还不能报这个仇。
要是有个贤人来帮助我报仇雪耻,我宁愿伺候他。
您能不能推荐这样的人才呢?”郭隗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沉思了一下说:“要推荐现成的人才,我也说不上,请允许我先说个故事吧。
”接着,他就说了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国君,最爱千里马。
他派人到处寻找,找了三年都没找到。
有个侍臣打听到远处某个地方有一匹名贵的千里马,就跟国君说,只要给他一千两金子,准能把千里马买回来。
那个国君挺高兴,就派侍臣带了一千两金子去买。
没料到侍臣到了那里,千里马已经害病死了。
侍臣想,空着双手回去不好交代,就把带去的金子拿出一半,把马骨买了回来。
侍臣把马骨献给国君,国君大发雷霆,说:“我要你买的是活马,谁叫你花了钱把没用的马骨买回来?”侍臣不慌不忙地说:“人家听说你肯花钱买死马,还怕没有人把活马送上来?”国君将信将疑,也不再责备侍臣。
春秋战国诸侯的称谓-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春秋战国诸侯的称谓-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经历了较长的时间跨度,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共计约550年。
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复杂多变,诸侯割据,战乱不断,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治体制以封建制为主,各个诸侯国是主要的行政单位。
这些诸侯国以不同的称谓来表达对君主的敬意和彰显国家地位,称谓不仅仅是对封地的称呼,更是对君主权威的一种体现。
诸侯的称谓多种多样,有些与封地地理位置有关,有些与君主的功绩和身份地位有关,还有些与君主的家族血统有关。
这些称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诸侯封地的名称命名的称谓,如齐国的齐侯、鲁国的鲁公等;另一类是以君主的身份和地位命名的称谓,如晋国的晋文公、晋武公等。
这些称谓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意义。
首先,它们可以反映各个诸侯国的地位和实力。
称谓中的地方名称往往与封地的大小和资源丰富程度相关,因此可以通过称谓了解各个诸侯国的等级和地位,以及它们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实力。
其次,称谓也可以反映君主的身份地位和家族背景。
有些称谓中的字号可以显示君主的血统和历代君主之间的继承关系,从而彰显君主的合法性和统治合法性。
通过研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称谓,可以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和社会结构,以及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可以揭示出封建制度在中国的演变和发展。
对于今天的学者和历史爱好者来说,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称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文章包括哪些主要的章节和小节,以及每个章节和小节的主题和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可以将文章结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引言:- 1.1 概述:简要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和重要性。
- 1.2 文章结构:介绍本文的结构和主要章节内容。
- 1.3 目的:说明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2. 正文:- 2.1 春秋战国时期概述:详细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
春秋战国各主要诸侯国历代国君
春秋战国周及各主要诸侯国年表周历代天子年表西周周武王发前1046年—前1043年4周成王诵前1042年—前1021年22周康王钊前1020年—前996年25周昭王瑕前995年—前977年19周穆王满前976年—前922年55周共王繄扈前922年—前900年23周懿王囏前899年—前892年8周孝王辟方前891年—前886年 6周夷王燮前885年—前878年8周厉王胡前877年—前841年37(共伯和) 和前841年—前828年14周宣王静前827年—前782年46周幽王宫涅前781年—前771年11春秋时期(14位):周平王姬宜臼前770年至前720年周携王姬余臣前770年至前750年周桓王姬林前719年至前697年周庄王姬佗前696年至前682年周釐王姬胡齐前681年至前677年周惠王姬阆前676年至前652年周前废王(王子颓)姬颓前675年至前673年周襄王姬郑前651年至前619年周中废王(王子带)姬带前635年?周顷王姬壬臣前618年至前613年周匡王姬班前612年至前607年周定王姬瑜前606年至前586年周简王姬夷前585年至572年周灵王姬泄心前571年至前545年周景王姬贵前544年至前521年周悼王姬猛前520年周敬王姬丐前520年至前477年周后废王(王子朝)姬朝前520年至前516年战国时期(12位):周元王姬仁前476年至前469年周贞定王姬介前468年至前441年周哀王姬去疾前441年周思王姬叔前441年周考王姬嵬前441年至前426年周威烈王姬午前425年至前402年周安王姬骄前401年至前376年周烈王姬喜前375年至前369年周显王姬扁前368年至前321年周慎靓王姬定前320年至前315年周赧王姬延前314年至前256年周顺王姬杰前255年至前249年太姒与周文王生有十子,依次是:长子伯邑考,早卒。
次子周武王姬发。
三子管叔鲜,三监之一,侯爵,封於管(今河南信阳县)。
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历代国君介绍
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历代国君介绍1、魏文侯魏斯 [春秋战国] (前472~前396)魏文侯(前472年―前396年),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魏桓子之孙。
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
公元前445年即位。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被周威烈王正式承认为诸侯,成为封建国家。
魏文侯在位时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等为将。
这些出身于小贵族或平民的士开始在政治、军事方面发挥其作用,标志着世族政治开始为官僚政治所代替。
魏文侯......[详细]2、魏武侯魏击 [春秋战国] (?~前370)魏武侯(?—前370年),姬姓,魏氏,名击,安邑(今山西夏县)人,魏文侯之子,战国初期魏国国君,前395年—前370年在位(《史记》、《资治通鉴》误载魏武侯前387年即位,前386年为魏武侯元年。
据《竹书纪年》则为前396年即位,前395年为武侯元年)。
他是三家分晋后魏国的第二代国君,在位期间将魏国的百年霸业再一次推向高峰。
......[详细]3、魏昭王魏遫 [春秋战国] (?~前277)魏昭王(?─前277年),汉族,姬姓,魏氏,名遫。
魏襄王之子,魏惠王之孙。
东周魏国第5代国君。
前295年—前277年在位。
孟尝君奔魏,魏昭王以为相,与诸侯共伐破齐。
魏昭王十二年,燕昭王悉起燕国之兵,以乐毅为上将军,直取齐国七十余城。
魏昭王的小儿子,公子魏无忌,是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弟,也就是所谓战国四公子中的信陵君,以养士出名。
魏哀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96年),魏哀王去世,魏昭王继位。
魏昭王元年(公......[详细]4、魏襄王魏嗣 [春秋战国] (?~前296)魏襄王(?―公元前296年),姬姓,魏氏,名嗣,一名赫,魏惠王之子,战国时期魏国第四任国君,公元前318年—公元前296年在位。
公元前318年,魏、韩、赵、楚、燕五国合纵攻秦,不克而返。
惠施为魏出使楚国。
公元前296年,魏襄王去世,其子魏昭王即位。
春秋战国国君
春秋战国国君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
这个时期由于各个诸侯国的兴起和争霸,导致了国君地位的变迁和权力的重新分配。
本文将以春秋战国国君为题,对这一时期的国君角色及其特点进行探讨。
一、春秋战国国君的来源和政治地位在春秋战国时期,国君一般是通过世袭而来。
在晋国、齐国、楚国等大国的发展中,国君的地位逐渐得到巩固。
国君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包括决策国家大政方针、任免官员、颁布法令等等。
然而,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国家间的争斗,国君的地位也在不断变化。
二、春秋战国国君的政治策略和手段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个国家之间的争夺和对抗,国君们不得不采取各种政治策略和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国家的利益。
其中,以齐桓公为代表的推崇贤臣、倡导霸道政策的方式被广为传颂。
他深知国君不能孤决重任,需要依靠智者和忠臣来辅佐自己。
同时,一些国君也会采取巧妙的外交手段与邻国交往,以求得有利于自己的政治和军事外交关系。
三、春秋战国国君的治国理念和道德准则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国君提出了自己的治国理念和道德准则,通过实践来塑造自己和国家的形象。
例如,孔子提倡仁义道德,鼓励做一个好君主,以此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同时,这些国君也注重法律的制定和严格执行,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四、春秋战国国君的威信与灭亡春秋战国时期,国君的威信对于政权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位有威信的国君能够得到臣民的忠诚和支持,从而有助于统一国家和扩大影响。
然而,一旦国君失去威信,往往也意味着政权的衰落和国家的灭亡。
综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君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政治主张、统治策略和道德准则对于当时国家的命运起到关键作用。
然而,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君的地位和权力也在不断变化中。
通过对春秋战国国君的研究与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时期的政治格局和国家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时期在位最长的国君,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齐桓公!
春秋时期,齐桓公被尊称为首霸,然而,在桓公之前,庄僖就有小霸之称,齐国庄僖小霸起始于,齐前庄公晚年,吕购在位64年,由于他在位时间很长,因此齐国在他的发展下,从衰落中迅速崛起,为齐僖公、齐襄公开疆拓土打下基础,更为齐桓公首霸中原的奠定根基。
吕购也就是庄公,他在位64年,在位期间齐国渐强,为其孙齐桓公称霸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是春秋战国时期在位最长的国君,由于他在位时间很长,使得刚刚经历了长达70年内乱的齐国,得以在长时间稳定的情况下恢复元气。
吕购晚年基本使齐国处于小霸的地位,为齐僖公主盟诸侯、齐襄公灭纪报哀公被烹之仇、齐桓公九合诸侯打下政治和经济基础。
吕购算得上是齐国霸业的奠基者,是齐国历史上的一位中兴之主。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又说:“太公封于营丘,地泻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工,极技巧,通鱼盐”。
齐国在未开垦的草荒和盐碱地区建国,人口稀少,太公因地制宜,发展鱼盐业、纺织手工业、商业开发。
由于基本政策的务实、开放,“人民多归齐”。
齐国人口增长快,经
济发展迅速。
到齐庄公、僖公当政时期,进一步发挥了这些优势,聚天下人才,开富国之源。
使齐国经济迅速发展繁荣、国势强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288
17
年,称东 帝,不久
去帝号
前283年
7 齐襄王 法章 —前265
19
年
前264年
前221
8 齐王建 建
—前221
44 年,秦灭
年
齐
秦
称号 国君名字 在位年份 年数 备注
约前900
秦非子 非子 年 - 前 约40余年
858年
前857年
秦侯
- 前848
10
年
前847年
秦公伯
- 前845
3
年
前844年
白
11 田悼子
12 齐太公 和
齐国(田 氏) 次序 谥号 名
1 齐太公 和
2 齐侯剡 剡
3 齐桓公 午
4 齐威王 因齐
在位时间 年数
备注 陈厉公之 子,奔 齐,改陈 氏为田氏 又作田孟 夷 又作田孟 庄、田孟 芷、闽孟 克 始为大夫
又作田僖 子
?—前 411年 前410年 —前405 年
前404年 —前384 年
习惯称法 中文名 在位时间 年数
1 楚熊蚤 芈蚤
2 楚熊丽 芈熊丽 3 楚熊狂 芈熊狂
备注 原名鬻 熊,始以 熊为氏
4 楚熊绎 5 楚熊艾 6 楚熊 7 楚熊胜 8 楚熊杨 9 楚熊渠 10 楚熊挚 11 楚熊延 12 楚熊勇 13 楚熊严 14 楚熊霜 15 楚熊徇 16 楚熊咢 17 楚若敖 18 楚霄敖 19 楚厉王
20 无
赵嘉
魏 次序
谥号 1 魏武子 2 魏悼子 3 魏昭子
姓名 魏犨 魏口 魏绛
4 魏献子 魏舒5 魏简子魏取6 魏襄子 魏侈7 魏桓子 魏驹
前374年 —前350 年 前349年 —前326 年
前325年 —前298 年
前298年 —前266 年 前265年 —前245 年 前244年 —前236 年
前516年 —前489 年 前488年 —前432 年 前431年 —前408 年
前704 年,自立 51 为武王, 楚开始称 王
13
5 又作堵敖
46
12
一名旅, 23 春秋五霸
之一 出土楚国 31 文献写作 龚王
15
4
原名围,
12 即位后改
名虔
1
原名弃
13
疾,即位 后改名熊
居
出土楚国
27 文献写作
6
前391 年,自立 21 为齐君, 放逐齐康 公
在位时间 年数
前404年 —前384 年
前383年 —前375 年 前374年 —前357 年 前356年 —前320 年
备注
前386
21
年,被周 安王列为
诸侯
9
18
37
前334 年,称王
前319年
5 齐宣王 辟疆 —前301
19
年
6 齐湣王 地
前300年 —前284 年
杨宽考证
41
其立年, 《史记》
记载有误
23
又作赵景 叔
又名志 42 父,亦称
赵孟
51
1 赵烈侯追
15 谥其为赵 献侯 前403年 被周威烈
9 王册封为 诸侯,称 赵侯 又作赵武 公,并未
13 真正称 侯,亦未 更元
12
13 赵成侯 赵种 14 赵肃侯 赵语 15 赵武灵王 赵雍 16 赵惠文王 赵何 17 赵孝成王 赵丹 18 赵悼襄王 赵偃 19 赵幽缪王 赵迁
前235年 —前228 年
前227年 —前222 年
25
24
前323年 称王,不 28 久去王 号,一生 不再称王
33
即位当年 改元
21
9
前228年
秦灭赵,
8 兄公子嘉
自立为代
王
前222
6
年,王贲 攻代,掳
代王嘉
在位时间 年数
备注 被晋文公 封为大夫
?—前 509年 前508年 —?
?—前 446年
前600年 —?
前581年 —前541 年
前540年 ─前518 年 前517年 —前476 年 前475年 —前425 年 前424年 前423年 —前409 年
前408年 —前400 年
前399年 —前387 年
前386年 —前375 年
备注 被晋文公 封为大夫
21
赵朔并未
受诛,《
史记》记
载有误
前875年 —前847 年 前846年 —前838 年 前837年 —前828 年 前827年 —前822 年 前821年 —前800 年 前799年 —前791 年 前790年 —前764 年 前763年 —前758 年 前757年 —前741 年
被周武王 37 册封为诸
侯,子爵
25
11
24
59
又作熊锡 、熊炀
10
年
21 秦简公 悼子 22 秦惠公 仁 23 秦出公 昌 24 秦献公 师隰 25 秦孝公 渠梁
26 秦惠文王 驷
27 秦武王 荡 28 秦昭襄王 稷 29 秦孝文王 柱 30 秦庄襄王 异人 31 秦始皇帝 政 32 秦二世 胡亥
秦王子婴 子婴,
前414年
- 前400
15
年
前399年
- 前387
姓名 赵衰
2 赵宣子 赵盾
3 赵庄子 赵朔
4 赵文子 赵武
5 赵景子 赵成 6 赵简子 赵鞅 7 赵襄子 赵毋恤 8 赵桓子 赵嘉 9 赵献子 赵浣
10 赵烈侯 赵籍
11 赵武侯 ? 12 赵敬侯 赵章
前206— —前202
字羽,前 205年弑 5 君,前 202年自 刎于乌江
在位时间 年数 ?─前 622年 前621年 ─前601 年
2
年
前675年
7 秦宣公 恬
- 前664
12
年
前663年
8 秦成公 载
- 前660
4
年
前659年
9 秦穆公 任好 - 前621
39
年
前620年
10 秦康公 罃
- 前609
12
年
前608年
11 秦共公
- 前605
4
年
前604年
12 秦桓公
- 前577
28
年
前576年
13 秦景公
- 前537
40
年
前536年
芈熊绎 芈熊艾 芈熊 芈熊胜 芈熊杨 芈熊渠 芈熊挚 芈熊延 芈熊勇 芈熊严 芈熊霜 芈熊徇 芈熊咢 芈熊仪 芈熊坎 芈熊眴
前1042年 —前1006 年 前1005年 —前981 年 前980年 —前970 年 前969年 —前946 年 前945年 —前887 年 前886年 —前877 年
前876年
41 楚顷襄王 芈横 42 楚考烈王 芈完 43 楚幽王 芈悍 44 楚哀王 芈犹
前298年 —前263 年 前262年 —前238 年 前237年 —前228 年 前228年
45 楚王负刍 芈负刍
前227年 —前223 年
46 楚昌平君 芈启
47
秦治12 年
-----
前223年
前223--前208
13
年
前386年
- 前385
2
年
前384年
- 前362
23
年
前361年
- 前338
24
年
前337年
- 前311
年
27
前324年
改元
前310年
- 前307
4
年
前306年
- 前251
56
年
前250年
1
前249年
- 前247
3
年
前246年
- 前210
37
年
前209年
- 前207
3
年
前206年 46天
楚 次序
卲王
57
又作献惠 王
24
又作柬大 王
35 楚声王 36 楚悼王 37 楚肃王 38 楚宣王 39 楚威王
芈当 芈熊疑 芈臧 芈良夫 芈商
前407年 —前402 年 前401年 —前381 年 前380年 —前370 年 前369年 —前340 年 前339年 —前329 年
40 楚前怀王 芈熊槐
前328年 —前299 年
备注 32 即姜太公
39
44
52
12
8
9
26
9
12
9
其名一作 说
64
33
一作齐僖 公
12 1
16 齐桓公 小白 17 齐中废公 无诡 18 齐孝公 昭 19 齐昭公 潘 20 齐后废公 舍 21 齐懿公 商人 22 齐惠公 元 23 齐顷公 无野 24 齐灵公 环 25 齐后庄公 光 26 齐景公 杵臼 27 齐晏孺子 荼 28 齐悼公 阳生 29 齐简公 壬 30 齐平公 骜 31 齐宣公 积
? 韩简 韩舆 韩厥
韩起
7 韩贞子
8 韩简子 9 韩庄子
韩须
韩不信 韩庚
前445年 —前396 年
前395年 —前370 年
前369年 —前319 年
前318年 —前296 年 前295年 —前277 年 前276年 —前243 年 前242年 —前228 年 前227年 —前225 年
前403年 被周威烈 50 王册封为 诸侯,称 魏侯
齐国(吕 氏) 次序 谥号 名
1 齐太公 尚 2 齐丁公 伋 3 齐乙公 得 4 齐癸公 慈母 5 齐哀公 不辰 6 齐胡公 静 7 齐献公 山 8 齐武公 寿 9 齐厉公 无忌 10 齐文公 赤 11 齐成公 脱 12 齐前庄公 购 13 齐釐公 禄甫 14 齐襄公 诸儿 15 齐前废公 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