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原料药贸易
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
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金砖国家合作的框架下,中印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当前中印农产品贸易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
一、现状问题1. 贸易规模缩小:中印农产品贸易规模呈现出缩小的趋势。
据统计,2019年中印两国的农产品贸易额为9.98亿美元,同比下降28.94%。
这主要是受中印两国之间的政治因素和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
2. 贸易结构不平衡:中印农产品贸易结构不平衡,以印度出口为主。
印度主要向中国出口大量的粮食、果蔬等农产品,而中国对印度主要进口棕榈油等大宗农产品,进口量较少。
3. 质量问题:印度出口的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存在不少质量问题。
有些印度农产品的化学残留物超标,对中国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4. 贸易障碍:中印两国之间存在一些贸易障碍,如海关检验、认证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增加了中印农产品贸易的难度和成本。
二、对策建议1. 拓宽贸易渠道:中印两国应该共同协作,拓宽贸易渠道,通过增加货运航线、磋商贸易协定等方式扩大贸易规模和贸易对象,增加农产品贸易的透明度和规范化程度。
2. 开展贸易平衡:中印两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应该保持平衡,实现贸易量、质量的双赢。
中国应该对印度进口的农产品予以更多关注和支持,同时在维护进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给予更多的监管和管理。
3. 加强质量把控:中印两国应该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共同加强质量把控,避免出现贸易障碍和质量问题,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和保障健康权益。
4. 加强政策沟通:中印两国应该加强政策沟通,将对农产品贸易的支持和保障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规划,以促进中印两国农产品贸易健康、有序、稳定地发展。
总之,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开展有效的合作,才能实现农产品贸易的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没有中国的原料药,“印度制造”何去何从
没有中国的原料药,“印度制造”何去何从?作者:来源:《记者观察》2020年第09期8月15日,是印度的独立日。
有这样难得的纪念日,莫迪自然是不会放过,铆足了劲给国民鼓劲。
他说道,印度主权“至高无上”,同时他还说,已经向那些挑战印度主权的人“作出了适当的回击”。
莫迪还表示,要建立“印度自力更生”特别经济计划。
其中举到一个例子:“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之前,我们何曾想过印度会成为N95口罩、个人防护装备和呼吸机的制造中心?但是我们做到了。
”但莫迪显然是太过自信了。
制药业是印度人最自豪的产业。
但是,离开中国,很多印度药厂可能都“活”不过1个月。
“世界药房”离不开中国的原料药前两年,电影《我不是药神》里提到了治疗白血病的神药:格列卫。
但格列卫却是名副其实的“天价”药:患者一般一个月就需要服用一盒,一盒23500元。
有人几年下来,为了续命吃光存款,吃掉房子……但格列卫在印度的仿制药只有200元左右。
印度仿制药价格,只有瑞士正版的1%左右!药效差不多,但患者的负担却下降了99%。
通过这个电影,大部分国人第一次知道印度仿制药原来这么厉害。
其实,印度有个外号叫“世界药房”。
全世界大概1/5的仿制药都是印度生产的,甚至欧美很多发达国家的人也会去印度买药。
看似很了不起,但印度制药产业有个严重的软肋:严重依赖中国的原料药。
那什么是原料药呢?原料药,英文简称API,就是指生产各类制剂的原料药物。
原料药,病人没法直接服用,要加工成药物制剂才行。
简单来说,要生产药物,必须首先有原料药。
问题也恰恰在这里。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全国有1500多家原料药生产企业。
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出口国,2019年出口原料药超过1000万吨,赚回外汇超过300亿美元。
印度制药业全球第三。
印度制药公司原料药的70%左右却依靠中国进口。
有数据显示,中国抗生素、维生素等原料药的产能占全球60%以上,超过50%出口,占据着全球市场份额的1/5。
中印两国制药业优劣势分析
中印两国制药业优劣势分析近年来,我们不断地听到关于印度药品冲击我国制药企业的报道。
业内不少人士惊呼:印度制药业已成为我国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笔者最近收集了印度制药工业的有关资料,并对中印两国制药业进行比较,期望从对比中找准我国制药工业的定位,更重要的是从对比中借鉴制药工业发展的有益经验,进一步促进我国制药工业的健康发展。
旗鼓相当亦敌亦友制药工业是一国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世界各国经验都证明,制药工业的发展既离不开一国整体经济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射一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水平。
中国与印度同处亚洲大陆,人口都超过10亿(中国12.78亿,印度10.26亿),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印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黄河文明与印度文明,在近代也都曾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在现代两国都超过了50多年独立自主的奋斗历程(印度1947年独立,中国1949年解放),也都先后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中国从1979年开始,印度从1991年开始)。
近年来,中印两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瞩目的亮点,被称为“驶入亚太经济快车道”。
印度自1991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增长率达6%。
2000-2001财政年度,印度全国GDP总量为 4598亿美元,人均GDP约450美元。
中国自1979年以来,GDP年增长率达到9.5%,2001年GDP达到11600 亿美元,人均GDP约906美元。
2000年印度人均药品消费3美元,中国为82元人民币,接近10美元。
另外,中印两国均拥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和大量具有管理才能和技术专长的高素质人才。
从人口、经济发展历程等方面看,中印两国国情十分相似,这些为两国制药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使两国制药工业趋同,竞争更激烈。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印两国的制药工业在制造能力上都已进入世界大国行列,尤其是大宗抗生素的生产,两国基本能左右国际市场行情。
但两国的药品研发能力均较弱,均是世界上非专利药物的主要生产者,其药品的生产技术质量在第三世界国家名列前茅。
中印制药业合作前景展望
中印制药业合作前景展望印度和中国同属于新兴市场国家,在资金、市场、资源等方面必然存在着竞争,但是两国的经济仍然有很强的互补性,譬如在农业、IT等方面。
因此,两国之间存着很大的合作空间。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和印度贸易的快速发展以及两国间日益密切的联系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2003年中印双边贸易为76亿美元,2004年已经达到136亿美元。
在中国的“最好的贸易合作伙伴”排位中,印度在2003年为第20名,2004年已经一跃为第12位,而中国目前是继美国之后印度的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
两国政府已经达成协议,双方将共同努力致力于将双边贸易额到2008年提高到200亿美元以上。
现在,印度已成为中国在南亚最大的合作伙伴,而中国则是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在中国和印度众多的合作项目中,制药业被认为是最应该合作的项目之一。
一、中印制药业比较中印两国的制药工业在制造能力上都已进入世界大国行列,尤其是大宗抗生素的生产,两国基本能左右国际市场行情,并且两国药品的生产技术、质量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均名列前茅。
目前,中国能生产1400多种原料药,4000余种制剂产品,8000余种中药,并且在维生素、解热镇痛药、激素类药物、青霉素及β-内酰胺类药物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印度能生产的原料药超过400种,印度的民族药总数也超过1000种,在磺胺类药物(如新诺明)、部分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部分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因此,中印制药业各有优势,互补性很强。
下面从不同的方面对两国在制药业的优劣势作一比较。
第一,在国际竞争战略上,中印之间存在着差距。
中国的医药企业在原料药上具有国际竞争能力,这是中国的优势。
但是,在制剂产品上,主要着眼于国内市场,而忽略了国际广阔市场。
多年来,我国西药制剂出口一直徘徊在1亿美元左右。
而印度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则明显强于我国企业,他们不但原料药具有相当的国际竞争力,制剂产品也是着眼于全球。
印度对华原料药品反倾销的影响及反思——以青霉素G钾盐和6-氨基青
印度对华原料药品反倾销的影响及反思——以青霉素G钾盐和6-氨基青霉烷酸反倾销案为例发表时间:2011-04-12T14:01:46.353Z 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第4期作者:周会青[导读] 近年来,我国青霉素G钾盐销往印度,大约占印度市场供应的70~80%。
周会青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近年来,我国青霉素G钾盐出口总量中的大部分销往印度,大约占印度市场供应的70~80%。
2003年7月,印度企业多次要求政府对中国青霉素G钾盐采取限制进口的措施,印度政府于2004年采取了进口许可证管理,又于2004年7-8月采取限制进口措施(停发进口许可证)。
自2006年以来,印度企业先后3次向商工部申请对中国青霉素G钾盐进行反倾销调查,其中2次撤诉,最后1次终成正果,2011年1月20日印度商工部作出终裁,对华原料药青霉素G钾盐和6-氨基青霉烷酸征收不同税率的反倾销税。
一、印度对华青霉素G钾盐和6-氨基青霉烷酸反倾销案介绍(一)第一次反倾销调查立案2006年1月16日,印度商工部反倾销调查当局(DGAD)应南方石化工业公司(Southern Petrochemicals Industries Corporation,SPIC)申请,对来自中国的青霉素G钾盐(Penicillin-G Potassium)提起反倾销调查。
据我国海关统计,调查期内我国向印度出口青霉素G钾盐共9998吨,金额为9950.87万美元。
2006年4月28日申请方撤回调查申请,印度商工部终止调查。
(二)第二次反倾销调查立案2008年11月3日印度商工部反倾销调查当局应印度Alembic Ltd.的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青霉素G钾盐再次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据印商工部统计,调查期内,印自中国进口涉案产品金额达2.50亿美元,占印涉案产品全部进口额的99%。
该案成为当时印对华发起的涉案金额最大的反倾销案件,也是国际上对华医药产品反倾销涉案金额最大的案件。
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
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和对策中印作为金砖国家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合作伙伴。
近年来中印农产品贸易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不仅不利于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还可能影响到两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本文将对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中印农产品贸易存在着贸易不平衡的问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印之间的大豆、麦片、糖等农产品的进出口规模存在较大的差距。
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糖生产国之一,其糖产量相对较大,但其对华出口量却相对较低;而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但中印之间的大豆贸易规模相对较小。
这种贸易不平衡的情况不利于两国农产品贸易的持续发展。
中印农产品贸易存在着质量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中印两国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导致了一些农产品在进出口过程中需要经过繁琐的检验和审批程序。
这不仅增加了贸易成本,还限制了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中印农产品贸易存在着价格波动大的问题。
由于中印两国农产品市场在供求关系、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
这给农产品贸易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不利于中印两国农产品贸易的长期稳定发展。
建立稳定的价格机制,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交流,有助于减轻价格波动给农产品贸易带来的影响。
中印农产品贸易存在着贸易壁垒较高的问题。
中印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中存在一些隐性的贸易壁垒,如进口许可证、配额限制等。
这增加了进口商的贸易成本,并限制了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减少贸易壁垒,提高农产品贸易的便利化程度,有助于促进中印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面对以上问题,为解决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强农产品贸易的政策沟通和协调。
中印两国应加强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的政策沟通,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双方的分歧,推动农产品贸易合作达到更好的互利共赢。
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
中印两国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以减少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促进农产品贸易的顺利进行。
中药行业的中药材出口与国际贸易
中药行业的中药材出口与国际贸易中药是中国传统的宝贵财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随着中医药的全球认可和需求的增长,中药材的出口与国际贸易也逐渐成为中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中药材出口与国际贸易的现状、挑战和机遇。
一、中药材出口的现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药材的出口量逐年增长。
中国作为中药材的主要生产国,拥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和传统的中药饮片加工技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中药材出口国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中药材的出口额已超过10亿美元,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中药材出口的主要市场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
亚洲市场主要以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为主,这些国家对中药的需求量巨大。
欧洲市场则主要以德国、法国和英国为主,由于其对中药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中药在欧洲市场的销售额也在稳步增长。
北美市场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主,这两个国家在中医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非常活跃。
二、中药材出口面临的挑战尽管中药材的出口形势看似乐观,但中药行业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药材的质量问题是中药出口的主要障碍。
一些不合格的中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不仅会损害中药的声誉,还有可能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加强对中药材的质量控制和监管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国际标准的制定与认证也是中药材出口面临的问题。
目前,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与国际接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给中药出口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因此,中药行业需要加大标准制定和认证机构的建设力度,以提高中药材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此外,中药材的文化差异和使用习惯也是中药出口的一大挑战。
中药的疗效和使用方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对中药的推广和销售带来了困难。
因此,中药行业需要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加强对中药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三、中药材出口的机遇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中药材出口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首先,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意识的不断提高,中药作为一种自然疗法和保健品的需求正不断增长。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中药来调节身体和治疗疾病,这将为中药材的出口创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专题二:中国与印度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1).
(2)印度制造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并不明朗, 产业优势依然集中在纺织、服装、鞋类、贵金 属加工等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品生产上, 没有向位于产业链上游、在分工中处于优势地 位的中高技术产业转移的态势。印度的产业升 级明显慢于中国,这是其特殊的国情和不同于 中国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必然结果
农产品出口除了各自具有地缘优势的市场外,基本 都在欧盟、东盟、美国这三 个市场上存在竞争关系, 中国对这三 个市场农产品出口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 的38.59%,印度为33. 94%。
中国与其在日本、韩国市场上的竞争性很小,这可 能是由于中国较其他农业出口大国在地理上与日韩具 有“天然的贸易伙伴”关系。
两国MT1类商品RCA 与NRX 关系背离商品列表
两国MT2类商品RCA 与NRX 关系背离商品列表
两国MT3类商品RCA 与NRX 关系背离商品列表
MT1类RCA与NRX背离中国有3类,印度有4类, 都为无比较优势但出现贸易顺差的。 MT2类RCA与NRX背离中国有6类,印度有7类, 几乎都为无比较优势但出现贸易顺差的。 MT3类RCA与NRX背离中国有15类,印度有4 类,大部分为无比较优势但出现贸易顺差的, 也有少数有比较优势但逆差的。
中国在 2000 之前其 TC 指数为正,说明 此中国的农产品在国际贸易 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然而 2000 年后开始变为负数,并且负数的绝 对值越来越大,到 2012 年达到了-0.44,说明中国农产品在进出口贸 易中竞争优势逐渐消失。印度从 1997 年一直到 2012 年,其 TC 指数 都明显大于 0,说明该国农产品在贸易中始终处于顺差地位,但变化 呈不规律性。 中国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越来越处于不利的地位并且印度农产品的 国际竞争力大于中国。
• 中国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具有中等竞争优势, 基本呈逐年上升的势。印度资本或技术密集型 产品不具有竞争优势,但整体呈逐年递增的趋 势。
中印原料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2.3.2印度原料药产业之其他机会。(1)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印度原料药企业获得的国际认证数量远高于我国,而且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这意味着印度比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更多的机会。(2)产业升级方面。在药品制造价值链中,呈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通用名药-创新药物的金字塔结构。目前来看,印度原料药产业已经到了第二和第三阶段,而我国仍然处于重点发展低附加值的大宗原料药阶段。在产业升级方面,印度原料药企业面临更多的机会。
2我国与印度原料药产业竞争力SWOT分析比较
2.1优势分析(S)
2.1.1我国原料药产业优势。(1)我国原料药产业规模大。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原料药第一大生产和出口国,可以生产原料药1500多种,产量约占世界原料药市场份额的22%[2]。印度可以生产的原料药约为400种,是世界前10位的原料药生产国[3]。(2)我国原料药产业行业集中度高。我国已经形成原料药产业带,产生了产业聚集效应。从地域分布来看,一是江浙一带,其特点是中小企业为主,积极承接原料药外包业务,与国际市场联系密切。此外,在华北、东北地区,大型国有企业已形成规模效应,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产业聚集有利于创新活动和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从而提升了我国原料药的竞争力。(3)我国医药企业生产成本下降的空间很大。据估计,跨国公司的生产成本只占其总成本的25%,而我国企业一般都高于50%。因此,在药品的生产环节上,我国的原料药还有许多潜力可挖[2]。而据A.T.Kearney咨询公司的专家认为欧洲和印度制药企业的成本比较,差异在20%左右[4]。
2023印度会成为中国原料药出口的劲敌-
2023印度会成为中国原料药出口的劲敌?2023印度会成为中国原料药出口的劲敌?中国与印度原料药的全球市场竞争越来越频繁,成本提升不利于未来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尤其是,中国原料药产业正值由大宗原料药向特色原料药升级,这与印度的原料药领域重叠。
那么今天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药品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看看吧!出口物流费升高,内卷不休一位中国沿海原料药出口企业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受疫情影响,空运减少,海运这两年一直在涨价,出口物流的成本大概比疫情前翻了好几倍。
这一变化趋势也可以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下称“医保商会”)披露的数据一窥。
2021年上半年,中国原料药出口额为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4%,但主要源自出口均价上涨18%驱动。
从绝对数量来看,出口量同比减少4%。
主要原因便是,2020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大宗原材料价格和跨境物流费用的单边上涨。
中国是原料药第一出口国。
据医保商会数据,除2015年、2016年出现过1%—2%的微小下滑,多年来中国化学原料药出口规模持续增长,已由2010年的159.8亿美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357亿美元,10年翻了一倍多。
然而,现状是中国众多原料药企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生产并出口的多是大宗原料药,技术含量不高。
原料药(API),通常指化学原料药,由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物技术所制备而成的各种作为药用的粉末、结晶、浸膏等。
原料药可分为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和专利原料药三类。
其中,大宗原料药为产品上市较久,不存在专利问题品种,该类产品已完成全球产业转移。
特色原料药为将过或刚过专利期的品种,主要供给仿制药企业,开发难度较大,附加值较大宗原料药高。
最具竞争力的是专利原料药,属于仍在专利期内的品种,主要供给原研药企业,开发难度极大,附加值最高,根据下游客户需求定制。
据国家药监局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共有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1642家,其中原料药生产企业最多的是江苏省,此外还有浙江、山东等地。
中印制药业合作前景展望
国 目前是继 美国之后 印度 的第二大 贸易 克拉霉素) 喹诺酮类药物 ( 、 如环丙沙星) 小厂 家,利用这些企业 的品牌和 销售渠 、
维普资讯
| 譬
簪识 『 国 轻 赝 唆
印度和中国同属于新兴市场国家,
在资金、 市场、 资源等方面必然存在着竞
争 ,但 是两 国的经济仍 然有很 强的互补
性, 譬如在农业、T等方面 。因此 , I 两国之
中 II 合作前景展 EJ = 药业 I 韦 望
合作伙伴 。两国政府已经 达成协议 , 双方 部分解热镇痛药物 ( 如布洛芬) 方面 处于 道 , 整合 自身的产 业链条 。 一般而言 , 通过
将 共同努力致力于将双边 贸易额到 20 世界领先地位。因此 , 08 中印制药业各有优 收购 目标市场的企业 或某种产 品在 目 标
互补性很 强。下面从不 同的方面对两 市场 的特许经营权 , 年提高到 20 0 亿美元 以 。现在 , 上 印度 已 势 , 比较容 易进入 新的非
三世界国家中均 名列前茅 。 目前 , 中国能 竞 争力 , 制剂产品也是着眼于全球。印度 药。
生产 10 多种原料药 ,00 40 40 余种制剂产 向全球 5 多个国家 出口高品质、低价格 O
第二, 中印在国际市场营销运作能力
品,0 0余 种 中药 , 80 并且 在维 生素 、 热 的原料药与制剂 ,已成为 7 解 O亿美元规模 上有一定的差距. 在药品营销市场的运作 中国的药品也可销售到世界上 10多 0 镇痛 药、 素类药物 、 激 青霉 紊及 B 一内酰 的制药大国。 并且印度制药工业产量位居 上 , 胺类药物等方面具有 比较优势 ; 印度能生 全球第 4位, 市场销售金额位 居第 1 3位, 个 国家和 地区。2 0 年药 品出口额 2 . 01 57 产 的原料药超过 4 0 , 0 种 印度的 民族药总 其产量 占 全球产量份 额的 8 。为了实现 亿美 元,但是主要是 附加值较低 的原料 % 企业环境业绩评价体系的建立。
中印医药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研究
作者: 熊彬;谢换春
作者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出版物刊名: 南亚研究季刊
页码: 58-62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3期
主题词: 中印医药贸易;比较优势;本地市场效应;引力模型
摘要:随着中印医药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及中国对印度医药贸易持续性顺差,我国对印度的医药出口超出了传统优势所能解释的范围.“本地市场效应”认为我国日益增大的国内市场会促使某些产业规模经济的形成,这些具有规模经济的产品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本文综合新贸易理论和传统贸易理论,在Schumacher (2003)①构建的引力模型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印医药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结果显示在6大类医药产品中有5类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在传统比较优势不断弱化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本地市场效应来保证我国对印度医药出口贸易中的地位.。
2022年中国原料药进出口情况分析
中国原料药进出口情况分析2022年中国医药原料药中间体类商品市场发生了重大转变,最突出的变化是传统大宗原料药一改价格低迷的局面,消失了产销量、出口量和价格同步上升的曲线,进而带动了相关产品链上的行情变化。
虽然上述一系列变化为2022年中国原料药出口交上了一份亮丽的成果单,但通过分析这些现象、数据我们可以发觉,世界医药工业的加工和选购重心转向了中国,这些变化赐予中国原料药产业大好的进展机会,但在全球市场仍旧伴随着重重风险。
出口额增长率提升到27%,暂无法扭转低质出口结构依据国家海关税则号编码第29章《有机化学品》、第30章《药品》等相关章节的统计数据,2022年,化学原料药类商品的进口总额是26.5亿美元,同比增长22.55%;出口总额是89亿美元,同比增长35.66%。
化学原料药中间体占药品进、出口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2%和86%。
化学原料药仍旧是医药商品进出口比重中最大的一类。
中国原料药商品(包括化学原料药、生化原料和植物提取物)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分布区域重点集中在医药市场活跃的区域。
欧盟、亚洲和北美是最大的原料进出口贸易地区。
经过分类统计,化学原料药类中的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和有机酸始终是中国化学原料药出口主要类别产品,可见中国原料药难以在近阶段转变低价值的出口产品结构。
原料药类商品出口额近3年的平均增长率保持在22%左右的速度,2022年受传统大宗原料药价格上涨的影响,全年数据显示出口额增长率提升到27%,其中化学原料药类出口额增长36%。
化学原料药的进口额也有明显增长,由于2022年人民币与美元汇率比例连续攀升,对于进口商品来说是相对有利的。
原料药中间体和药品制剂前体的进口将会连续增加。
大宗原料行情周期性凸显,风险仍如影随形2022年,一些有影响性的品种的价格、销量行情发生了变化,结合历史记录来看是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表现,并且这种周期性变化也带动了相关产品的行情变化。
有明显周期性的原料药主要是那些产量大、应用广、有出口优势的品种,例如青霉素类、水溶性维生素类,安乃近口服粉、咖啡因、盐酸四环素、肝素钠等。
印度医药贸易协议书模板
印度医药贸易协议书模板甲方(卖方):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是位于印度的医药产品生产和销售企业,乙方是位于_________________的医药产品分销企业,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就医药产品的贸易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产品与数量1.1 甲方同意向乙方供应以下医药产品(以下简称“产品”):产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格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乙方同意按照本协议的规定购买上述产品。
第二条价格与支付2.1 产品的价格为:__________________(货币单位:_________),该价格包含制造成本、包装、运输至乙方指定地点的费用。
2.2 乙方应在本协议签订后______天内支付______%的预付款,余款在甲方交付产品后______天内支付。
第三条交货与验收3.1 甲方应在收到乙方预付款后______天内完成产品的生产,并在______天内将产品运输至乙方指定的地点。
3.2 乙方应在收到产品后______天内完成验收,如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乙方应在验收后______天内书面通知甲方。
第四条质量保证4.1 甲方保证所提供的产品符合印度及国际医药行业标准,且在有效期内。
4.2 如产品在保质期内出现质量问题,甲方应在接到乙方通知后______天内负责更换或修复。
印度已成为中国出口药品和原料药的第二大市场
印度已成为中国出口药品和原料药的第二大市场
佚名
【期刊名称】《医药化工》
【年(卷),期】2006(000)007
【摘要】印度已成为中国出口药品和原料药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与前一年相比,2005年增长了172.44%.据中国医药工业协会介绍,2005年从中国出口到印度的药品总额超过3亿美元,产品价值达3.0388亿美元.与2004年的1.20亿美元相比,有明显的增长.
【总页数】1页(P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60.4
【相关文献】
1.专访博泽中国区总裁唐念秋:中国已成为博泽第二大市场 [J], 张喆
2.印度药品和原料药出口迅猛增长 [J], 齐继成
3.原料药行业翘楚API China聚首羊城--第73届中国国际医药原料药/中间体/包装/设备交易会、第72届全国药品交易会、第14届中国保健博览会三会联合绽放广州 [J],
4.印度对华原料药品反倾销的影响及反思——以青霉素G钾盐和6-氨基青霉烷酸反倾销案为例 [J], 周会青
5.专访Coah全球品牌总裁Joshua Schulman:中国已成为Coach全球第二大市场 [J], 侯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印原料药市场比较
日本APIs注册法规韩国国土面积9.93万平方公里,人口5008.7万,目前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第三大出口对象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
据我海关统计,2009年中韩贸易额1562.3亿美元,较2008年同比有所回落。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中韩贸易将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近年来韩国政府对健康事业投入大量资金,医疗健康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据相关国际组织近日发表的报告称,韩国已跻身亚洲第三大医疗器械市场。
为满足韩国国内旺盛的医疗消费需求,韩国政府于2003年大幅修改了《医疗器械产品管理法》的相关内容,使韩国医疗产品进口的限制逐渐放宽。
作为全球七个新兴制药市场国家(中国、巴西、墨西哥、韩国、印度、土耳其、俄罗斯)之一,韩国将在未来几年全球制药行业增长中占据重要的份额。
截至2008年底,韩国共有制药企业917家,总员工约8万,其中374家为原料药生产企业。
2008年产值超过800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的年增长率为10%左右。
韩国每年从中国进口大量原料药及药机产品,年平均进口额约30亿元人民币。
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有志于开拓和发展韩国市场的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机遇,这次展览会无疑会成为各企业间达成交易的最好平台。
随着世界化学原料药生产中心向亚洲转移,我国和印度已经成为化学原料药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据海关统计,2002年我国向印度出口化学原料药近3.2亿美元,仅次于向美国出口,列化学原料药品出口第2位。
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已经超过了德国、日本等众多发达国家,成为我国化学原料药的主要出口市场。
同年,我国从印度进口化学原料药近1亿美元,位于日本、美国、韩国之后,列第4位,印度也成为我国重要的化学原料进口国。
2003年1~8月,我国的化学原料药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增长,我国向印度出口2.2亿美元,同比增长15%,继续保持第2位;我国从印度进口近8000万美元,同比增长25%,列日、美、韩、德之后,处于第5位。
我国和印度的制药工业在制造能力上都已步入世界大国行列,尤其是大宗抗生素的生产,两国已基本能够左右国际市场行情。
原料药出口频遭拦击我国医药公司面临反倾销压力.doc
原料药出口频遭拦击我国医药企业面临反倾销压力-日前,印度对我国出口的食品用磷酸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对我国出口的2甲基5硝基咪唑进行反倾销复查。
来自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显示,1990年至今医药行业涉及的反倾销案件已逾50起。
而最近两年,反倾销无论在案发数量和频率上都有所上升,我国医药企业正面临着反倾销的巨大压力。
据海关统计,2005年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额达到138.0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8.14%,多年来首次赶上全国外贸出口增长速度。
在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药品遭遇贸易壁垒与贸易争端的不利因素也在增多,出口超过1亿美元以上的柠檬酸、VC、青霉素工业盐、扑热息痛等出口主要品种成为反倾销调查的重点。
去年底,印尼对我国的扑热息痛征收反倾销税;今年初,印度对我出口的青霉素工业盐提起反倾销调查;今年4月,美国Ajinomoto Heartland LLC公司指控5家外国企业对美出口和在美销售的L-赖氨酸饲料产品侵犯了其两项方法专利,要求对被申请人启动337调查……反倾销调查的国家中,印度目前因制药工业整体生产水平弱于我国,竞争相对处于劣势,因此成为对我国原料药进口反倾销调查最主要的国家,以此达到保护本国医药工业并与我国争夺市场的目的。
随着国外反倾销大棒的举起,我国部分药品出口受到严重打击。
如2003年6月美国公布对糖精钠反倾销调查的终裁结果,对我国有关企业分别征收232%、198%、79%和363.22%不等的反倾销税,使我国糖精钠彻底失去了美国市场。
2004年至2005年,我国的糖精钠再没有出口到美国的记录,而2002年我国出口到美国的糖精钠曾占其全部进口糖精钠的61.5%.我国医药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频频遭到反倾销起诉,业内人士指出,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医药企业生产、经营秩序混乱。
由于出口的原料药差异化水平低,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不高,多为生产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
很多出口企业短视,各自为战,竞相压价,从而授人以“倾销”之柄。
印度医药贸易协议书
印度医药贸易协议书尊敬的合作伙伴:兹有关于印度医药贸易协议书的事宜,我方经过慎重考虑,现提出以下条款,以期双方能够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共同推进医药贸易的合作与发展。
一、协议目的本协议旨在明确双方在印度医药贸易中的合作范围、责任与义务,确保贸易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为双方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合作范围1. 我方将提供印度生产的优质医药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原料药、成品药、医疗器械等。
2. 贵方负责在指定区域内销售我方提供的医药产品,并负责相关的市场推广和售后服务。
三、质量保证1. 我方保证所提供的医药产品均符合印度及国际医药标准,并获得相应的生产和销售许可。
2. 贵方在销售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并确保产品的合法流通。
四、价格与支付1. 双方应根据市场行情和产品成本,协商确定产品的价格。
2. 支付方式将采用银行转账或其他双方认可的金融工具,具体细节将在附件中明确。
五、交货与运输1. 我方负责将产品运输至贵方指定的交货地点。
2. 运输过程中的风险由我方承担,直至产品交付给贵方。
六、知识产权1. 我方保证所提供的医药产品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
2. 贵方在销售过程中,应尊重我方的知识产权,并在必要时协助我方进行维权。
七、协议期限与终止1.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五年。
2. 如遇不可抗力或其他导致协议无法继续履行的情况,双方可协商终止协议。
八、争议解决双方在履行协议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时,可提交至双方认可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九、其他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补充。
敬请审阅,期待贵方的反馈,以便我们尽快完成协议的签署工作。
此致敬礼[贵公司名称][日期]。
2023年上半我国农药出口印度市场分析:同比增长52.9%方案模板
3.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得到广泛认可: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农药出口印度市场的农药主要应用于 农业生产领域,其中水稻、玉米和蔬菜等作物的农药使用量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40%、28%和35%。 4. 农药在果蔬产业中的应用得到迅猛增长:据统计,上半年我国农药出口印度市场所涉及的果蔬作物中,苹果、 葡萄和草莓等水果的农药使用量同比增长了60%,蔬菜作物如番茄和黄瓜的农药使用量同比增长了45%。这显 示出农药在果蔬产业中的应用需求持续增加。
市场分析印度农药出口
市场需求
market
demand
增长
i
n
c
r
e
a
s
e
印度
药
p
e
s
t
i
c
i
d
e
"印度农药出口市场竞争激烈, 分析市场需求与变化对于制定
营销策略至关重要。"
农业
agriculture
智能生成
AI
generation
TEAM
感谢观看!
Jason 2023/8/31
市场潜力巨大
Huge market potential
1. 印度农药市场规模巨大:印度作为全球农业大国之一, 农药在该国市场上具有巨大潜力。据统计数据显示,印 度农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上半年农药出口同比增长 52.9%,从中可见印度市场潜力之大。 2. 农药需求增长迅猛:印度农业面临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和庞大的人口基础,农业生产需求量巨大。随着农业科 技的迅速发展和农民对高效农药的需求增加,印度农药 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3. 市场竞争激烈:虽然印度市场潜力巨大,但同时也面 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除了我国农药企业,国际农药巨 头也将目光聚焦在印度市场上,争夺市场份额。因此, 在进入印度市场之前,我国农药企业需要充分了解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平衡中印贸易,印度力促中国增加对印度医药产品的进口。
对于欲进军中国市场的印度公司来说,也许面临的挑战会更多。
不过,这并不能阻碍印度制药行业进入中国的步伐。
印度正在“拉拢”中国以努力提高自身的医药制造业水平。
尽管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但两国间的贸易关系并不令人满意,而且中国继续保持着对印度周边国家贸易统计数据上的优势。
政府数据显示,中印双边贸易在2010年为617.4亿美元。
同年,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为200.2亿美元,2009年为158.7亿美元。
随着印度2011年药品出口以16%的速度增长,有望跨过120亿美元大关,印度也希望中国出口到印度的药品也随之增长。
中国政府提出实施全民医保,这一目标预计到 2020年实现。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政府将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医药产品,印度已经在翘首等待该国医药行业能够从中获得预期增长的益处。
印度卫生部长Ghulam Nabi Azad在2011年7月对中国进行了为期4天的的访问,在此期间,他要求中国政府加快授权印度生产的药品在华销售。
他还特别主张中国卫生部改善其注册程序。
进军中国喜忧参半
孟买的西普拉公司总裁Yusuf K. Hamied称:“关于制药业的原料,中国是当今世界领先的基本原料生产者,同样也是原料药(APIs)的主要制造者,如果印度要开发这些领域,就需要与中国合作。
”
2010年,西普拉公司承诺在中国通过3年时间投资约7000万美元。
该公司正试图击败位于班加罗尔的Biocon公司。
Hamied表示:“到2015年,公司对专利到期药品进行仿制的产品在全球的销售额将会超过800亿美元,达到900亿美元,这是一个重大机遇,我们希望在中国完成部分目标。
”
2010年6月15日,西普拉公司收购总部位于上海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
BioMab25%的股份。
与上海的Desano Group (抗HIV和抗疟疾的API供应商)合作投资,建立了单克隆抗体的2个分别位于印度果阿邦和上海的制造车间。
展望未来,Hamied说,西普拉公司计划在中国开发3个顶级的生物制剂仿制药:罗氏公司的阿瓦斯汀(贝伐单抗)、赫赛汀(曲妥珠单抗)和辉瑞公司/安进公司的Enbrel(依那西普)。
这些最畅销的创新产品年销量都达到190亿美元。
但对于印度公司来说,想在中国占有一席之地并不那么容易。
位于印度哈里亚纳邦古尔冈的Ranbaxy公司是1993年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的首批印度公司中的一家。
据Ranbaxy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称,Ranbaxy公司的采购主要来自中国,公司此举的目的是增加创新药物的市场份额,并通过获得中间体降低生产成本。
然而,在2009年12月,Ranbaxy公司在中国上市40多个产品后,出售了其与广州白云山制药公司和香港企宁集团合资建立企业的股份。
Ranbaxy公司称,此举是为制造业务节约成本而进行的整合。
日本公司第一三共株式会社(Ranbaxy现在的母公司)希望削减无利可图的合资企业,并希望在中国成立独家
公司,而不是通过子公司进行控制。
同月,Ranbaxy公司在第一三共株式会社的要求下,解散了其在日本与Nippon Chemiphar的合资企业。
雷迪博士实验室和位于钦奈的Orchid 化学制药有限公司也已经进入中国,但结果喜忧参半。
雷迪博士在2000年7月与中国的2家制药公司签署了一项协议,建立了一家合资公司。
虽然合资企业预计是生产和重新包装散装制剂与原料药,但这家印度公司至今在中国的生产还没有取得太大进展。
类似的情况同样发生在Orchid 公司。
该公司在2002年提出与华北制药集团公司各投入2500万美元合资成立一家公司。
目标是通过建立具有300万吨活性药物生产能力的车间,进入中国的抗感染药物市场。
然而,9年后,当年的激情已经不再,而Orchid公司现在仅依赖于供应化学品和专注于委托合成和分析的合同业务。
加强政府间合作
一直以来,印度国内所需原料药中,70%由自己生产,但现在这一数字已下降到30%。
2011年7月16日,该国商务部的一份声明称,印度政府担心,从中国大量进口的廉价散装原料药将导致国内生产份额急剧下降。
印度国内一直有人对该国向中国出口医药产品的能力较低而感到尴尬,包括印度药品出口委员会(Pharmexcil)执行董事P.V.Appaji说:“看看中国是如何支持其原料药行业的,跨国公司都很热衷到该国建立基地。
在印度,虽然大型制药公司希望加强密切合作关系,但是由于合作开发候选药物的风险分担外包等问题,很少有人愿意永久在印度建立研发中心。
为了保持我们的出口优势,我们需要像中国那样吸引跨国企业前来投资。
”
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Anand Sharma 也表达了对中国未能履行其从印度进口更
多医药产品的承诺感到失望。
2010年8月,在印度-中国联合经济小组第八次会议上,中国向印度保证通过政府协议给印度制药和IT等部门进入中国提供便利。
Sharma在2011年8月24日印度国会上发表言论称,对中国没有履行其承诺进口更多产品表示担忧,他表示就此事将再次与中国商谈。
目前,中印两国都在计划进行一系列的会谈。
战略经济对话的目标就是双边贸易到2015年达到1000亿美元,还会重点讨论加强制药API车间的监管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