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产品的人都很喜欢思考「场景」?
场景化思维案例
场景化思维案例在企业管理和创新领域,场景化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它通过将问题或挑战置于具体场景中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通过一些案例来展示场景化思维的应用,并探讨其在提升企业决策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潜力。
案例一:产品设计假设某公司想要设计一款新的智能手表。
在场景化思维中,设计团队会模拟日常使用场景,例如用户戴着手表去跑步、开会、购物等。
在每个场景中,设计团队会思考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并尝试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例如,他们可以考虑如何让手表在跑步时记录心率并提供健康建议,或者如何让手表在会议期间自动静音。
案例二:创业项目某个创业团队打算开发一款在线学习平台。
在场景化思维中,他们会考虑学生和教师的真实场景,如上课、布置作业等。
他们可以模拟学生在平台上学习的过程,问自己如何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或者如何在作业提交时提供及时的反馈。
通过这样的思考,他们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并创造出独特的价值。
案例三:市场营销一家手机品牌公司希望扩大在年轻人市场的份额。
他们运用场景化思维来制定市场营销策略。
他们会模拟年轻用户的生活场景,如旅游、社交活动等,并了解他们的消费偏好。
基于这些场景,他们可以设计出相关的推广活动,例如在热门旅游景点设置展示区、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互动等,从而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案例四:团队管理某公司的团队经常面临项目进度延误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团队采用了场景化思维。
团队成员们通过模拟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和问题,来制定相应的预案。
通过这种思考方式,他们能够提前准备,更好地应对挑战,并及时调整项目计划以保持进度。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场景化思维的应用在不同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无论是产品设计、创业项目、市场营销还是团队管理,场景化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发现问题并提出创新解决方案。
总结起来,场景化思维是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思考方式。
它适用于各个领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场景需求分析
场景需求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广泛发展,场景需求分析成为了许多领域中重要的工作环节。
场景需求分析是指对特定场景中用户的需求和行为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期望。
本文将对场景需求分析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常用的分析方法进行探讨。
一、场景需求分析的定义场景需求分析是在具体的场景环境中,对用户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过程。
具体场景可以是家庭、办公室、商店、医院等,在这些场景中用户的需求会有所不同。
场景需求分析旨在了解用户在特定场景中的行为模式、挑战、期望和满意度,为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
二、场景需求分析的重要性1. 深入了解用户需求:通过场景需求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在特定场景中的需求和行为模式。
这有助于产品或服务的定位和设计,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2. 发掘潜在问题与挑战:场景需求分析可以帮助发现用户在特定场景下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挑战,从而提前做好预案,并改进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和性能。
3. 优化产品与服务:通过了解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变化,可以针对性地优化产品或服务的设计,提高其适应性和灵活性。
三、场景需求分析的常用方法1. 用户访谈与观察:通过与用户的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在特定场景下的需求、体验和期望。
同时,通过观察用户在场景中的行为,获取更直观、真实的数据。
2. 用户调研与问卷:开展用户调研,设计问卷,通过统计、分析用户的回答,获得对场景需求的整体把握,了解用户的优先需求和痛点。
3. 场景模拟与思维导图:通过搭建场景模拟环境,观察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行为和反应。
同时,借助思维导图的方法,整合和归纳用户需求,形成可视化的分析结果。
4. 竞品分析与用户群体划分: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分析,了解其在特定场景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而发现用户的未满足需求。
同时,对用户群体进行划分,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差异,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总结:场景需求分析是在特定场景中深入研究和分析用户需求的过程,通过了解用户的期望、行为和挑战,为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和改进提供指导。
以场景为中心的产品设计:突破你的大脑然后像用户一样思考
当第一次开始设计交互式产品时,我是非常挣扎的。
小的项目都还好,但是当交互变得复杂时,我注意到工具、团队的交流甚至是我自己的思考都开始失效了。
我看到今天许多创业公司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所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方法,利用这些方法我已经在过去的几年中改变了处理复杂大型产品的设计过程。
过去常常进行页面设计回顾大学,我们主要设计海报,图书封面,(网站)主页和很多其它页面。
我们使用 Adobe Illustrator 和 Photoshop 软件,它们在设计页面时表现都非常棒。
同行的批评是非常有用的,因为批评本身就非常类似于使用产品:一个普通的观众走到他们之前没有见过的事物面前,然后看上几分钟。
在一个设计工作室看到一张海报就好像走在大街上看到这张同样的海报。
以页面为中心的设计不是服务于 APP 的一旦你将要处理一个拥有十多个页面和数百个状态的APP时,你不能像(设计)一张海报一样在大 Hold 住整个产品。
我注意到我们团队在围绕着单个页面发邮件,讨论着单个页面,给所有页面命名时仅仅只是记录(keep track)。
但是我们对如何把页面和特征组合在一起(这件事)没有任这样的工作方法非常好,因为团队人员可以近距离地看到一个页面上的所有细节。
他们可以往后退一步,看到相邻的页面,想想页面之间的交互切换。
甚至他们可以后退更多以看到整个故事板,这有助于让每个人对页面上需要有的内容的用户目标和任务保持相同观点。
当我向其他设计师展示工作内容时,我将跳过图纸仅仅是在电脑上点击屏幕——他们将获得所需信息。
而且我发现打印的这种方法对工程师和PM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他们不会像我一样花整天的时间来研究交互设计。
哦对了,在设计的时候你可以直接用纸做笔记,并且可以把他们带回你的办公桌上作为下次的迭代素材。
方法四:不要发送 mockups ,记录屏幕录像。
这是我所知道的最奇怪又是最有帮助的设计交付物。
我过去常常通过电子邮件来解释交互细节。
我们在聊场景时,场景对产品设计有怎样的作用?
首先说第一个,产品已经成为场景下的体验。
就着我们刚才说的场景的概念,场景是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在我们做产品的时候更多的考虑的是谁在什么场景下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就是我们给出的解决方案。
为什么说产品解决问题跟场景有关呢?我们开始做一个产品,比如一支笔,一张纸,它更多的是发挥它的功能,但随着现在时代的发展,这个词可能就变得更大一点了,但是不再强调现在互联网与人的关系有多么紧密或者互联网多么的以人为中心。
但是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下,已经发展成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时代,那些互联网成本低廉、能满足人更深层次的需求之类的话都不去讲,其实大家都能认同的一句话就是现在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互联网产品时代,所以产品不再单纯的满足于原来我们的工具性诉求,他更多满足的是你的情感上的,更深层次的个性化的需求。
大家应该都记得滴滴的一个广告,它里面有几个场景:一个是远道而来的家长去城市见自己的儿子,一个是白领下了班要回家,还有一个是妈妈领着孩子,大家都应该看过,他当时的宣传语就是“为每一个全力以赴的你,今天坐好一点”。
广告里面把这个场景渲染得非常温馨,和这个广告词也非常契合,这个时候滴滴就不是单纯的满足你去叫一辆车的诉求,更多的是把情感渲染进去,抛开它去作为这种宣传的手段,这也是现在互联网通用的一个方式。
其实在之前,我们也会有这样的一些经历,去体会到为什么现在的产品不再是简单的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就像之前的流行词“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其实产品里面融入了场景,融入了场景里面人的情感,所以产品提供的除了基本功能以外还有更多的附加值在里面。
这个附加值是融入到整个场景里面去的,于是产品与场景融入起来,就变成了场景下的一种体验。
如果这个产品体验非常好,或者与场景非常契合,能够打动用户,大家就会觉得这个产品非常的到位。
移动终端加速了产品场景化原来我们在提场景或互联网产品的时候,更多的是做PC端的产品。
但是移动端加速了产品的场景化,但是如果没有技术的出现,没有大规模的智能手机的出现,场景这个概念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被大家所重视。
作为产品经理,应如何培养场景思维?
比如我们每一位的创业者以及产品经理们。 有这样一句话说的人太多了,以至于都不知道原创是谁了,凯文凯利在《必然》这本书里提到的这 句话:
作者:枯叶(微信公众号:枯叶咖啡馆)擅长领域:社交,社区,细分群体挖掘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wo shipm.co m)中国最大最活跃的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作为产品经理,应如何培养场景思维?
产品思维本质上应该是一个思维体系,而不是某一种思维,我们把它理解成产品的思维体系 也许更为准确。在此,本文将分享产品思维体系的一个环节——场景思维。
场景思维是什么
如果要去定义场景思维,我更多的会认为场景思维是一种推演和模拟思考能力。我们一方面需要输 出需求,一方面需要在脑海里去模拟产品的使用场景。 可以说,场景思维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推演能力,优秀的场景思维,在产品上线前能够精准预测实际 效果以及用户的使用行为,这需要我们具备极其强大的想象能力。 阿基米德有一句经典名言流传了很久:
等等背景所构成的环境; 事件:这个场景会包含购票,排队,乘车都可以理解想象力,也都具备这样的能力,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场景等同于想象力,但想象 力却不等同于场景。 我们的场景构造具备很强的指导性,因此场景的诞生就希望他是正确的,为了保证我们能够预测到 正确的场景,我们需要捕获大量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 好的场景不仅仅是基于用户的信息捕获。
市场背景
产品迭代过程中基本就是一场竞赛,有时候我们需要和对手保持相同的特色,对方已经做出来的优 秀的模块,我们可以借鉴过来,但也要考虑到功能本身并不一定符合自身产品的定位,同时也要考 虑对手的下一步计划。
产品经理从7个角度分析产品即场景:体验先行
从7个角度分析产品即场景:体验先行本文从体验出发,结合AARRR(用户增长)模型进行阐述,从七个角度来分析产品即场景,一起来看看~产品即场景,而场景化核心要素之一的“体验”,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
本文从体验出发,结合AARRR(用户增长)模型进行阐述,其中我认为该模型的使用必须是在产品搭建的场景下才能运作的。
而其中涉及每一步的良好体验刚好又反哺场景的完善。
从获取-激活-留存-转化-传播每一个步骤中都存在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本文只讲内部因素,产品从最开始的外部获客,转向产品内部的使用体验,再转向外部传播的这么一个过程。
文章不是教案,更不是真理,希望大家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每一篇文章,毕竟思辨精神才是形成独立思维的法宝。
一、获取(ACQUISITION)1. 自然流量的获取自然流量的获取,我们能干涉其中的体验非常少,只能打磨产品本身。
但是自然流入的用户一定是基于以下几个点中的其中一个或多个,我们或许可以干涉体验前~(1)某个社会现象、热点所引发的相关功能性需求。
(例如:前不久滴滴司机杀害空姐事件,引发多少芳龄少女的恐慌。
提高了强烈的安全意识,这时候你会发现App Store里面一款app杀了出来“怕怕”(有兴趣的朋友自行下载体验),正是这个社会热点现象引发的自然流量暴增。
当然也不排除产品借这个热点营销自己的产品。
)(2)某个痛点确确实实需要解决。
(当某类用户存在某个痛点时,会自己通过搜索或者同类产品对比选择一款产品进行使用,如果你的产品刚好能帮助使用者解决痛点,那么你成功吸引了用户。
)(3)纯粹进行产品的体验。
(产品发烧友、同类竞品的体验人员、无意中下载的等)我们称为无效流量,因为这部分用户一般是不太可能成为产品的忠实粉丝的。
他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明确要解决的痛点。
2. 运营推广的获取运营推广这个名词在互联网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只是说原来传统的营销手段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开始逐渐失效,转而变为场景化的运营推广,将推广落实到具体的小场景中。
一页PPT搞懂什么是场景思维
一页PPT搞懂什么是场景思维你好,我是人生哥。
什么是幻灯片的场景思维呢?说的高大上一点,就是幻灯片的可视化。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别人一眼看过去即会产生画面感。
当然,那些单纯为了追求做出「印象派幻灯片」的要排除在外。
如果想要确定一个幻灯片的风格走向,除了对字体与配色的必要限定外,封面设计在幻灯片创作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而纵观幻灯片的各个品类,商业计划书往往是一个特点突出,又需要被场景化的典型。
针对的行业不同,商业模式也不同,幻灯片封面与产品本身的场景链接会更加被放大。
1.常规幻灯片封皮的惯用套路掌握对齐原理就成功一大半似乎一页幻灯片只要你掌握了对齐原则,就能衍生出无数种变化。
当没有图片可用时,可以使用 LOGO结合文字做法。
/ 左对齐 // 居中对齐 // 右对齐 /如果觉得过于单调了,还可以使用半图型的图片划分版面,同样是在沿用对齐原则。
/ 左对齐 // 居中对齐 // 右对齐 /再次裁切图片,也依旧是沿用这三种对齐方式,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不是吗?/ 左对齐 // 居中对齐 // 右对齐 /单纯的使用渐变背景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纹理不够突出就随意拉几条线出来。
当然也可以借助形状来划分版面空间。
或者是制作一张全图型的图片,把文字放在相反的方向即可,如果对比过于强烈就添加一个蒙版遮罩。
再觉得氛围感不够那就再加几个装饰元素吧,还显得挺有逼格。
如果,你觉得上面这些都算是好的幻灯片封面做法,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成功学会了使用图片和对齐。
我想你也应该注意到了,这一章节的标题是常规型封皮的制作方法。
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是,如何建立幻灯片的场景思维。
2.打破无效重复,有效视觉化从核心内容上建立画面感如果你希望让你的幻灯片,从视觉上建立一些场景感。
那不妨让我们来重新思考一下,该如何对下面这页幻灯片进行设计。
/ 初始文案 /这是一份篮球项目的商业计划书封面设计。
我们该如何去思考呢?建立场景感的方式有很多,使用图片和图标是最直接的做法。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思考?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思考?
1. 满足好奇心:有些人喜欢思考是因为他们对世界和事物充满好奇心。
他们喜欢思考是因为这样可以满足他们对事物原理和运作方式的好奇心,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事物。
2. 解决问题:思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有些人喜欢思考是因为他们喜欢挑战自己,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3. 提高智力:思考是一种锻炼大脑的方式。
有些人喜欢思考是因为他们相信通过思考可以提高智力,增强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4. 创造性思维:思考可以激发创造性思维。
有些人喜欢思考是因为他们通过思考可以产生新的想法和创意,从而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成就和乐趣。
5. 深度思考:有些人喜欢思考是因为他们喜欢深入思考事物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通过深度思考,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涵,从而获得更多的智慧和启发。
综上所述,有些人喜欢思考是因为思考可以满足好奇心、解决问题、提高智力、激发创造性思维和深度思考,从而让他们在生活和工作
中获得更多的成就和满足感。
什么是场景感?
文说了,新营销必有场景感,场景感是品牌发展的核动力。
那么,什么是场景感?“场”是场合,“景”是情景,“感”是感觉。
“场景感”就是指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某种情景给你带来的感受。
比如喝酒就是社交场合,情景就是你消费主权崛起与休闲时代叠加,消费者热衷于体验,喜欢个性表达。
而场景就是企业给予体验和表达的最佳载体。
文丨崔德乾什么是场景感?前有计划地将粉丝组织在这个社群上,不断互动,对粉丝实现间接管理,同时也可借助粉丝的力量实现商务。
还有一种情况是:粉丝出于对品牌或明星的热爱,她们甚至自己出钱出力来建立社群组织,为明星站台,为明星打CALL。
另一个方向就是“前向一体化”,市场扎根。
就是注重服务,把消费者和相关利益者服务好,满足世界消费潮流。
比如以纯(服装)、孩子王(母婴)、丰田(汽车)、西贝(餐饮)。
这些企业就是专注服务创新,专注于关系经营。
也是借助社群,为消费者不断做贡献,慢慢把消费者培养成朋友。
而小米科技是个特例,它现在既“前向一体化”又“后向一体化”,所以,小米创始人雷军说,小米的模式不好定义。
社群营销理论就是波特战略的选择,不管是“技术扎根”还是“市场扎根”,都要构建产业价值链条(产业链分为产品研发链、产品供应链和顾客关系链),小米是从产品研发链、产品供应链到顾客关系链一起构建,组建了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
孩子王和西贝、海底捞都是从顾客关系链来构建产业链,而丰田则是从产品供应链来构建产业链条。
在什么饭店请什么人吃饭,喝什么酒。
茅台和江小白都有场景感,都有故事、个性和温度,给大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比如,可口可乐的昵称瓶称呼有很多,诸如“神对手、闺蜜、有为青年、臣妾做不到、纯爷们”,每一个昵称都是一个场景,不同的选择就是不同的情绪表达。
这是产品场景。
在朝阳大悦城和K11购物中心,无论是零售区域还是餐饮区域,里面就有很多绿色空间或者艺术空间、娱乐休闲空间,在这些空间里有不同的商品和活动,给你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你选择不同空间和品牌,就有不同的感受。
使用场景的定义和特点
使用场景的定义和特点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通常是指在特定情境下,用户为了实现某一目标或完成某项任务,所采取的一系列操作或行为。
使用场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为产品或服务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以下是使用场景的一些定义和特点:
定义:
1. 使用场景是针对特定用户群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描述,通常包括用户目标、任务、操作、交互对象等要素。
2. 使用场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以便为产品或服务的设计、优化和改进提供依据。
特点:
1. 针对性:使用场景通常是针对某一特定用户群体或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来描述的。
2. 情境性:使用场景描述的是用户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包括时间、地点、环境等要素。
3. 目标导向:使用场景通常关注用户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如何通过操作和交互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
4. 细节性:使用场景需要提供足够的细节,以便设计人员能够准确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特点。
5. 动态性:使用场景可能随着时间、技术和市场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和调整。
总之,使用场景是一种描述用户需求和行为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为产品或服务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我们在聊场景时场景对产品设计有怎样的作用
我们在聊场景时场景对产品设计有怎样的作用场景在产品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帮助设计团队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和使用环境,从而确保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期望和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展示了场景对产品设计的作用。
首先,场景可以帮助设计团队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
通过对用户的背景、特点以及使用环境的深入研究,设计团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
例如,如果设计一个智能手表,场景可以包括用户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查看时间、使用计时器或闹钟的情况,还有用户在运动中需要追踪运动数据等等。
这样的场景描述可以帮助团队从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确保产品设计与用户的需求相匹配。
其次,场景可以帮助设计团队发现用户痛点和机会点。
通过深入研究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和使用情况,设计团队可以发现用户在特定场景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扰,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比如,在设计交通导航软件时,研究用户在驾驶过程中的使用场景,可能会发现用户常常因为导航信息显示不清晰而分神,这就是一个用户痛点。
设计团队可以通过增加语音导航、调整导航界面显示等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提升用户体验。
另外,场景还可以帮助设计团队评估产品的可用性和易用性。
通过模拟或观察用户在特定场景下使用产品的过程,设计团队可以分析用户是否能够轻松使用产品,是否需要额外的培训或说明。
如果在场景中发现用户需要非常复杂的操作或者困惑,设计团队可以及时调整产品设计,提升产品的易用性和可用性。
例如,在设计一个手机应用时,团队可以通过让用户在模拟的使用场景中尝试完成一系列操作,来测试用户是否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最后,场景可以帮助设计团队进行用户体验设计。
通过场景的描述,设计团队可以想象出用户的使用场景,从而更好地设计产品的界面和交互方式。
例如,如果在设计一个社交媒体应用时,团队可以通过场景描述中的用户目标、情感状态和行为预期来设计用户界面,使用户能够方便地分享内容、与好友互动,并在使用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
场景思维模式化的解读
场景思维模式化的解读场景思维是一种思维模式,它强调将问题或情境置于特定的场景中进行思考和解决。
这种思维模式的核心是将问题与特定的环境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
场景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问题从抽象的层面具体化。
通过将问题放入特定的场景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背景和相关因素。
例如,如果我们要解决一个市场营销的问题,我们可以将其放入一个特定的市场环境中,考虑消费者的需求、竞争对手的策略以及市场趋势等因素。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更全面地分析问题,并找到更合适的解决方案。
场景思维还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规划未来的情景。
通过将问题放入未来的场景中,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例如,如果我们要规划一个新产品的上市,我们可以将其放入未来的市场环境中,考虑市场的需求变化、竞争对手的反应以及技术的发展等因素。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更好地预测产品的市场表现,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场景思维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和行为。
通过将自己置身于他人的场景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动机和行为逻辑。
例如,如果我们要与一个团队成员合作,但对他的行为感到困惑,我们可以尝试将自己放入他的场景中,考虑他的背景、经历和目标等因素。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他的行为,并找到更好的沟通和合作方式。
场景思维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无论是在商业领域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运用场景思维来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通过将问题具体化、预测未来、理解他人,我们可以更全面地分析问题,更准确地预测结果,并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然而,场景思维也有一些限制。
首先,场景思维需要我们对特定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和经验。
如果我们对某个领域不熟悉,就很难将问题放入相应的场景中进行思考。
其次,场景思维可能会受到我们的主观偏见的影响。
我们可能会将问题放入符合我们自身观点的场景中,而忽视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
因此,我们在运用场景思维时需要保持客观和开放的态度。
场景思维模式解读
场景思维模式解读什么是场景思维所谓场景思维,简单来说就是用场景来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
比如,微信小程序电商运营者要想更好地引导消费者购买产品,就需要知道在怎样的场景下,消费者更愿意使用该产品。
而这便是产品使用的场景思维。
场景营销需要通过场景构建来实现,而构建的场景效果又取决于做场景的思维。
因此,在此过程中,场景思维就变成了场景营销的关键。
那么,微信小程序电商运营者应该用什么样的思维做场景呢?其中包括:以用户为中心、融合是新出路、社群是试验田、场景需要被记忆。
1. 以用户为中心随着购物条件的改变,消费者的需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电子商务的出现,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所以,大多数消费者更注重的是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某一种产品。
而购物选择进一步增加之后,购买到便宜的商品已经不是一件难事了。
与此同时,消费者日益渴望获得更好的购物体验,于是市场导向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由以产品为中心,价格主导的市场,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体验主导的市场。
对于微信小程序电商运营者来说,只有将市场主流的需求融入场景思维中,构建的场景才能更得消费者的心。
所以,在价格主导市场的时代,运营者在做场景时,只需用低价便可以获得一大批消费者的认可。
这也是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而到了体验主导市场的时代,消费者需要的是获得更好的购物体验。
此时,运营者中可能很难再用价格取得突破。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大多数电商平台中产品的价格普遍比较低,运营者很难再从价格上取得明显的优势。
其次,用户购物的关注点已经转移到体验上了,如果购物体验不是太好,即便微信小程序电商平台运营者在价格上取得了优势,可能也不能将消费者留住。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消费者注重购物体验,就可以将价格因素忽视。
而是说要在保证价格优势的同时,通过场景思维为消费者营造更好的购物体验,增加消费者购物的附加值。
2. 融合是新出路市场的发展带来的是市场的日益饱和,在这种情况下,运营者与其在现有市场中挤破脑袋占得一席之地,倒不如寻找一条新出路,通过另辟蹊径在新市场中新占据一个有力的位置。
为什么做产品的人都很喜欢思考“场景”?
为什么做产品的人都很喜欢思考“场景”?
佚名
【期刊名称】《商界:评论》
【年(卷),期】2015(000)012
【摘要】场景就是一个产品被使用的触发器,用户只有意识到自己需要的时候才会开始寻找产品帮助他解决问题,用户的需求并不是时时刻刻存在的。
所以产品的需求和触发用户需求的场景紧密相连,做好产品思考需求之后,紧接着就要思考用户是在什么场景遇到的这个情况。
【总页数】2页(P130-1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41
【相关文献】
1.做喜欢自己的人 [J], 丁君囡
2.王方定: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更喜欢做一名教师——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王方定院士口述实录 [J], 叶娟
3.做顾客喜欢的人 [J], 夏志琼
4.做顾客喜欢的人 [J], 夏志琼
5.喜欢做“金牌梦”的人 [J], 张增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产品经理产品设计-从场景中来,到场景中去——好的产品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
从场景中来,到场景中去——好的产品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从事产品工作这些年,ToB、ToC的配件都做过一些,踩过不少坑,也积累了不少血泪教训和经验~除了用户需求这个最本源的支撑点外,如果你质问我做一款好的产品,还需要什么核心概念,要是毫无犹豫地回答:是对应用场景的准确洞察和理解。
关于场景,百度百科的场景定义是泛指生活中特定的情景。
而产品的应用桥段,简单来说:就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长、地点,带着什么样的恐慌情绪、动机,通过什么行为来满足什么样的能源需求,主要包括四个关键因素,分别是用户、需求、行为和情景。
这四个要素中,用户需求是核心,所有产品都应该是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用户所属的群体、所带有的脚色标签,轻易决定了他会有什么样的需求,以及在什么样的情景下让,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模式去满足这些需求。
ToB和ToC产品,对应用场景的理解有很大相同。
对于ToB产品,更多强调的是投资业务场景,是用户在他的职能角色下,需要做什么样的操作完成他的工作;而用户个体对产品外观、交互细节的喜好反而没那么没什么重要。
简言之:B端用户的核心需求是品类产品要好用、顺手,能够帮助他更加便捷、高效地完成工作,至于这个产品好不好看、交互细节符不符合个人偏好,反倒没有那么极其重要。
所以,一个优秀的ToB产品经理往往也是某一个行业的业务专家,对这个行业或者工作交叉学科其他工作的业务流程、规则、示例和工作习惯有深刻的认识和长时间的积攒积累;缺少对业务本身的理解,设计出来的ToB产品,很可能连基本的可用性都无法保证。
比如,为通信运营商设计一个对账平台,参与对账方包括31个省公司和多个商户。
对账管理系统从逻辑上来说并不复杂,官民把自己的交易记录上传至平台,平台进行多方对账,差异性各方根据对账结果处理差异。
但这么多的对账参与方,对账文件采用什么格式、如何上传?对账记录需要包含哪些字段,如何校验?对账结果文件如何下发?此外,业务管理规则如何设定?T+1日或T+N日对账?假设是T+1日对账,当日几点前在需要上传前日交易记录?对于海量交易双方数据,系统跑多久才能已经完成对账?对账差异主要包括几类,如何处理?差异记录需要几点前下发?如何确保各方严格按照对账结果处理差异,避免引起用户求助?所以,即使是一个逻辑并不复杂的系统,也需要产品经理对系统承载所承载的业务有与时俱进,从产品城建阶段,就把整个业务逻辑、操作流程和规则考虑进去。
如何打造产品?核心思维就是“场景化思维”...
如何打造产品?核⼼思维就是“场景化思维”...
如何打造产品?核⼼思维就是“场景化思维”,3个知识点:
⼀、场景化思维的重要性;
⼆、什么是场景化思维;
三、如何使⽤场景化思维;
#职场百问百答计划##2020⽣机⼤会#
具体内容:
⼀、场景化思维的重要性:
场景赋予产品以意义,这是产品设计的要旨,离开了产品所使⽤的场景,产品本⾝将失去其存
在的价值。
⼆、什么是场景化思维
场景不等同于销售渠道,是由⼈、地点、时间等多重维度界定出来的⼀个⼩世界。
场景关注的
是顾客在物理位置上的集中、需求的集中、群体的情绪及状态的集中.做好场景营销的三个思
路:
①抓住消费者需求最为集中的时间、地点来满⾜其需求;
②抓住消费者更容易接受营销信息的机会,做有效沟通;
③充分考虑⼤环境、微环境还有特定的情绪氛围等问题,做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三、如何使⽤场景化思维:
1、结合⽤户实际的消费场景、购买场景:购买者是谁?他有什么特征,消费习惯是什么,消费
意愿和消费能⼒如何?客户会在什么地⽅购买,关注什么、决定购买的核⼼因数是什么?
2、结合客户的使⽤场景:购买者和使⽤者是否是同⼀个⼈,使⽤者是谁?在什么地⽅使⽤?在
什么场合使⽤?使⽤此产品他要满⾜什么需求,产品对他来说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所以,场景化思维,不仅仅是⽤户思维,是结合⽤户思维升级,进⼊到⽤户的⽣活和⼯作环境
中,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实际的体验,感受⽤户的需求和痛点。
分析需求场景对产品设计的意义
分析需求场景对产品设计的意义需求场景是一种更接地气的分析和描述用户需求的方法(我个人偏爱“需求场景”这个词)。
它应该拥有这样的结构:“在某某时间(when),某某地点(where),周围出现了某些事物时(with what),特定类型的用户(who)萌发了某种欲望(desire),会想到通过某种手段(method)来满足欲望。
”需求场景的意义传统的软件开发流程中,产品经理/产品策划首先会提供一份功能列表。
这种功能列表所使用的描述方式往往是以程序为导向的,比如“商品列表支持按照价格从低到高排序”。
这种描述方式的弊端是:产品经理得出该结论往往是因为竞争对手拥有了该功能,而非分析了用户的真实需求。
合作伙伴(交互设计师/视觉设计师/开发工程师)不能直接体会到该功能是为了帮助用户实现什么目标的,也就不知道这个功能的价值,究竟能给真实的生活带来何种变化。
而以需求场景的方式描述需求,就能够有效避免这些弊端:产品经理知道这个新开发的功能是为了帮助用户解决什么问题交互设计师可以从中获知这种需求场景的细节:“发生频率,需求强度,用户有什么样的能力和辅助工具”其他合作伙伴更容易了解到这个功能的价值,更能够及时表达意见,否决不靠谱的功能,并对有价值的功能产生更强烈的共鸣,干劲儿十足。
2、如何判断一个使用(需求)场景有价值?依照以前所学习的心理学知识,当用户具有某种需求时,会尝试使用各种手段来满足它。
当环境中不存在转为为之设计的解决方案时,用户就会用各种尽可能能找到的东西来凑活(你们知道飞机杯、充气娃娃之类的东东对吧)。
当实在是找不到任何解决方案时,用户就只能憋着了。
当很长时间里都无法发现解决方案时,用户就会绝望(学名叫习得性无助),并压抑尝试的行为(没有网购前,正在上班的你无论多么强烈地想给老婆买结婚纪念日的礼物,都不会去开网页)。
但是,一旦把这种解决方案拿到用户面前,请他试用,他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后就会对它爱不释手(想想在12306上订票成功时的心情吧,虽然确实烂)。
场景创新的意义
场景创新的意义场景创新是指为了解决特定问题或满足特定需求而设计的一种创新方法。
它涉及到对场景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并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和技术来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
场景创新在今天的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提升用户体验、推动产业创新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来探讨场景创新的意义。
一、提升用户体验场景创新的首要目标是提升用户的体验。
通过深入研究用户的需求和情境,创新者可以为用户提供更符合其期望的解决方案。
例如,针对现代年轻人对快节奏生活的需求,一些企业推出了智能家居系统,通过智能化的设备和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家居环境的智能控制和高效管理。
这不仅提升了用户生活的便利性,还为用户创造了更加舒适和智能的居住体验。
另外,场景创新还能够改变传统行业的运营模式,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服务。
例如,移动支付的兴起使得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完成支付,不再需要携带大量的现金或银行卡。
这种创新不仅实现了交易的便捷性,还提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安全性。
通过场景创新,创新者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提升用户的体验和价值感。
二、推动产业创新场景创新对于推动产业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以保持竞争力。
场景创新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并满足市场上的痛点需求,为企业带来新的商机和增长点。
以共享经济为例,通过对用户行为和需求的深入观察和研究,一些企业创造了共享出行、共享住宿等新兴的商业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整合闲置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和经济的服务,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盈利方式。
共享经济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传统行业的运作方式,还推动了创业创新的热潮,为产业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此之外,通过场景创新,企业可以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资源进行整合,打造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例如,某些企业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行业相结合,研发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提高医生的判断和治疗效率。
这种跨界融合的创新模式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推动了社会各行业的协同创新。
产品设计中的情境思维
产品设计中的情境思维
情境思维是指在产品设计中,根据用户使用场景,运用情境思维设计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情境思维是一种对产品设计的深度思考,它可以帮助设计者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并从中获得解决方案。
情境思维可以帮助设计者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产品。
在情境思维的设计中,设计者要花时间去深入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获得更多的灵感,将这些灵感转化为具体的解决方案,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同时,情境思维也能够帮助设计者更好地考虑到用户的使用环境,从而设计出符合用户使用环境的产品。
例如,在设计智能手机的时候,设计者需要考虑到不同的使用环境,比如室内、室外、旅行等,从而设计出符合不同使用环境的产品。
情境思维也可以帮助设计者更好地理解用户的行为,从而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产品。
通过对用户行为的观察,设计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并从中获得灵感,从而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产品。
总而言之,情境思维是一种有效的产品设计方法,它可以帮助设计者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产品。
情境思维可以帮助设计者更好地考虑到用户的使用环境,从而设计出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提高产品的可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进行市场分析:我们得看看有多少人赶公交(群体1),在群体1中有多少人在公交上有坐着的需 求(群体2),在群体2中有多少人找不到座位(群体3)。显然群体3是我们的目标用户。假设这部 分用户比较多,是不是就可以写需求了呢?不行,你还得进行可行性分析:比如这些用户在什么时 间赶公交,那个时候人多不多,有没有空间放下这个马扎?公交师傅许不许放一个马扎?要不要补 一张票款?如果需要补票会不会影响用户的需求度? 如果上面的问题我们都解决了:找不到座位的人很多,空间足够大,司机也同意免费放一个马扎, 至此,有用性的问题我们初步解决了。 下面看看易用性 对于一个产品,单纯的说好不好用,也是没价值的,必须要放到使用情境中来考察,因为在不同的 情境中,用户对于“好用”的定义是不同的。以上文中那个铁片做的椅子为例,如果是作为一个家居 ,显然是不是结识、款式够不够新颖、坐起来是不是舒适这是用户对于“好用”的标准;而如果是为 了赶公交用的临时座椅,那么好不好携带、在公交上好不好拜访、甚至是不是便宜就成了“好用”的 标准。在“公交”这个情境下,我们首先会想到这个椅子最好是可以折叠的,这样就会比较轻松的放 入背包里,提升便携性(显然作为家具就不需要或者至少不是很急迫的需要折叠);另外重量也要 尽量的轻,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强度。在这个要求下,我们可能会做一些镂空、把铁片变细变薄,以 保证强度又降低重量;最后,考虑到用户不太可能花大价钱买一个公交临时座椅,所以我们还要考 虑把不是特别关键的部件改为廉价的工程塑料,把关键部位、容易损坏的部位做成可以单独更换的 零件,进一步降低用户的维护成本。 下面你就可以去写一份比较不错的需求文档,交给委员会进行评审了。 从上面的思维过程来看,离开了情境,产品经理将无法做事,就像人不可能在漆黑一片的空间里奔 跑一样。 本文转载自知乎问答,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吴伟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中国最大最活跃的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为什么做产品的人都很喜欢思考「场景」?
笑天涯说:用户场景是产品经理们经常提的名词,也是他们经常思考的很重要的问题。那么 产品人为什么喜欢思考用户场景呢?
知乎问题:为什么做产品的人都很喜欢思考「场景」? 小编觉得知乎用户@吴伟的回答虽然简短,但是说到点子上了,大家可以看一看。 wow !很久没答问题了,既然是骆驰兄的问题,就不请自来的答一下。 对于一个产品经理来说,做的产品最终的目的是要有人用,而有人用有至少两个前提:1产品本身要,或者成为“ 场景”。 先看有用性 一个产品单纯的、抽象的说有没有用,是没有价值的,一定要放到一个使用情境里进行考察。比如 ,一个铁片,有用吗?这么抽象的问题,没什么意义。但是如果你能给我一个情境,比如:1看电影 的时候,2坐公交的时候,3约会的时候。我会说:第一、三种情况可能没什么用,第二种情况可能 有用,比如没座儿的时候可以用来当临时的座位。 那怎么当临时座位呢?平平的一个铁片当然不行了,但是铁片如果足够大,足够强度,并且弯折成 π 的形状,那就可以当小马扎了。 好了,产品demo 出来了,但是这只是完成了产品设计的第一步,我们只是主观的认为,这个铁片 可能在用户赶公交的时候有用,但是不是真的有用呢,我们还得做市场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