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冬季名校公开课】鸦片战争 修改
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0课 鸦片战争 优秀教案 公开课用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本科主要讲述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每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本课共分三目。
第一目“虎门烧烟”,讲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及原因;第二目“鸦片战争”,讲鸦片战争的爆发、《南京条约》的签订、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三目“战火再燃”,讲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等历史知识。
二、学情分析:高一(4)班学生是县双语班学生,虽然这些这些学生在初中学过这节课的知识,但他们对这方面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因此在上课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给学生解释清楚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状况,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爆发、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等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在鸦片战争方面的历史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通过学习本节课,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问题及从历史问题中,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法,引导法及思考问题法,使学生理解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其影响。
(2)在课堂教学中设计针对性的许多小问题,使学生理解鸦片战争的爆发时间、经过、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时间、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
(3)通过有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图片材料、文字材料和地图材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林则徐等爱国主义历史人物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2)使学生理解吸毒及吸烟的危害,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
(3)反思鸦片战争中腐败、衰弱、落伍的清政府难以抵御外国侵略的史实,树立国民对国家的历史责任感,逐步理解“落后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以及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鸦片战争》信息技术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从全球化视野深刻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2.深度分析中国战败的深层次原因及影响;3.深刻意识到全面认识时局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和价值。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的背景以及影响2.教学难点:对战败原因的分析以及对这场战争的反思【教学方法】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设计两个学习任务清单。
对于鸦片战争脉络的梳理是一个前置性的个人任务学习清单,课堂采用探究式主题教学模式分小组完成小组学习任务清单,主要分三个主题进行:战前中国真的落后吗?落后就一定挨打吗?挨打就必然失败吗?三个主题层层推进,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信息的生成。
【学情分析】高一二班学生思维活跃,有几个文科素养比较好的同学思想有一定的深度,所以,这堂课的设计主要立足于引导学生思维,打破传统的定势,让思想有新意,所以反弹琵琶似的主题式教学设计能迅速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学生通过老师的微课指导和材料分析,两次进行“信息”重组,无论是辩论还是史料分析都很精彩,体现了一定的学科素养。
【课前准备】幻灯展示台、PPT课件、两个微课程两个学习清单、关于鸦片战争时期人物与事件的3篇小论文【教学过程】一.第一次信息重组:个人学习任务单完成前置性学习任务(学生自学)课堂前5分钟检查学生个人学习任务单完成情况,抽取三份任务单通过展台进行评价反馈,最后请三份任务单中完成质量最高的一位同学上台对照学习任务单概述鸦片战争的脉络。
第二次信息重组,主题式研讨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单把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由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选出代表发言。
每两个小组负责一个主题,在课前老师布置任务,各小组都有明确分工。
主题层层推进,讨论结束后先由负责的小组发言,其他小组可补充发言。
讨论流程如下:鸦片战争真正的意义,就是用火与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中国必须近代化以顺应时代发展之潮流。
但当时的中国政府没有抓住这样的发展契机而留下了落后挨打的惨痛教训。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第26页
洪 秀 全 旧 居
天王玉玺
第27页
清军士兵
太平天国妇女衣饰
英国随军画师绘制太 平天国将士
第28页
第29页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西北地域
面积
共计 150多 万平方 公里
第23页
1.为何中国会遭到如此灾难,主观原因是什么? 先后两次鸦片战争反应了清政府腐败无能,
它一再妥协退让,造成中国局势急转直下。 2.人民做出什么反应?
引发了人民群众极端不满。人民纷纷起义,反 对清政府腐朽统治,还击外国侵略势力。
第24页
第13页
清人画中圆明园
第14页
装饰有十二生肖喷泉 海晏堂
谐奇趣
第15页
文昌阁。三层,楼顶 大钟指向6点30分。据推 测这张照片可能就是在 此阁被毁当日或前一天 拍摄
圆明园规月桥
第16页
圆明园琉璃塔。当初唯一一座 铜鎏金覆钟锦罐式琉璃塔,也是 圆明园最高一座塔。
第17页
它不但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 艺术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博 物馆和艺术馆。
第9教士朗世宁设计,由中国匠师精心建造。
第10页
西洋格调大理石和上面雕刻中国传统图案,显 露出中西合璧格调。
第11页
清朝皇帝和皇宫贵族们都很喜欢在圆明园里休养。
第12页
类似杭州西湖波光水色。 能工巧匠们用自己智慧和力 量,把祖国锦绣河山集中到一座园林里来。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引发斗争—— 太平军 抗击洋枪队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发展 1851年 对内反抗清政府封建统治,对外 抗击资本主义列强侵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件: 鸦片战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 件: 鸦片战争
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右图是1799—1839年间,中国一项进口物品的统计图。请根据这一时
段的历史知识做出判断,该物品应该是( )
A.谷物
C
B.棉纱
C.鸦片
D.茶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 件: 鸦片战争
A.协议关税使外国商品入侵
C
B.割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统一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 件: 鸦片战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 件: 鸦片战争
【点悟】 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指中国社会 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即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 件: 鸦片战争
6.[2018·白银]刘新成、刘北成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卷》中 说:“1840—1842年,天朝大国被英国一支数千人的海军舰队接 连挫败。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最终在战场上见了分晓。”该 材料描述的是( )
A.鸦片战争 A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 件: 鸦片战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 件: 鸦片战争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英国人也说:“‘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 都要算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也没有毁灭他们的 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 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
(1)时间: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
第26课 鸦片战争改马
合作学习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英、法
起止时间 侵略者 目的 条约
1840——1842年 英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南京条约》
为了进一步打开 中国市场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深层探究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外交 中 国 英 国
19世纪英国对外贸易图
走 君主专制 向 自然经济 衰 落 闭关锁国
发 君主立宪 展 工业革命 迅 殖民扩张 速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中 国 英 国
政治 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 先进的资本主义
经济
落后的自然经济 财政入不敷出
完成了工业革命 商品经济发达
船坚炮利 殖民扩张
军事 装备陈旧,营务废弛 外交 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何认识?并说明理由。 落后就要挨打 弱国无外交 抓机遇、促发展。 交流发展 ……
知识小结
沉醉 迷梦
世界: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
中国:封建主义闭关衰落
政治:领土主权破坏
鸦片战争
击碎 迷梦
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外交: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对外开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反思 迷梦
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政治:领土主权破坏 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外交: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对外开放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条约再签
《南京条约》
割 地 赔 款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给英国
赔给英国400万两、 对英、法两国赔款各 法国200万两白银 增至800万两白银 十口通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 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 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
类型之三 了解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
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
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 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南京条约》签订10年后,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
而是战胜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英、法两国要求修改条约
C
B.清政府废除了《南京条约》
C.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的发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 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 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 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
【点悟】 本题考查对比分析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列强发动 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有正确的认识,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 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 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
类型之二 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及圆明园残迹图 [2018·贵港]历史遗迹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与右图遗
迹有关的侵华战争是( B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 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 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推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课鸦片战争一、课程标准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内容以及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新学期历史教学第一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主要叙述中国是怎样从一个政治上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
教材从学生年龄特点、心理水平出发,配合较多的图片、故事、文献、动动脑筋等资料,使学生很有兴趣地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
三、学情分析由于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战前的背景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及课本——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国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探究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战争给中国造成影响的分析,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让学生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五、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六、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及讲解法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鸦片是一种中所周知的毒品。
19世纪30年代末,在鸦片烟毒泛滥中国之际,林则徐首举义旗,在虎门销烟。
那么,英国为什么以此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一场侵略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鸦片走私(1)战争爆发原因通过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对外政策四个方面收集中英两国资料。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鸦片战争》公开课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鸦片战争》教学设计❶教材分析➷《鸦片战争》是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该单元以“侵略与反抗”为主题展开,本课以“ 鸦片战争” 为主题,主要叙述了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阐述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况, 是中国历史的 转折,是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在教材中有 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起到了开篇点题的作用。
学习本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忧患意识和民族责任感。
【学法分析】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思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已大为提高,学习历史喜欢深层思考和理性探求。
但是对知识的掌握上学生好没有形成体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深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活度。
【重点难点】重点:中英《南京条约》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是新学期的开始。
我们历史的学习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近代史。
展示:通过展示视频鸦片战争的经过,美丽的罂粟花引入本课,观看后说明: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陆东端,一个在亚欧大陆西端。
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这场战争能否避免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课 鸦片战争。
【设计意图:采取图片赏析式导入新课的方式,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尽快的投入到历史学习的情境中。
】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页正文第一自然段内容,指出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茶叶、生丝呢绒、布匹(清前期中英贸易情况——中国出超,英国入超,英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教师引导: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想到了什么?(答案提示:鸦片)【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叙述,并通过师生谈话,来培养学生概述历史的能力,通过神入型设问及逆向思维的设计,来激发学生兴趣,深入的去理解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3页图片、数据资料;同时出示一则材料,让学生分析讨论: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教学设计3: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教学理念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历史课堂是有生命、有温度的。
注重学生的参与与体验,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权利,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给他们现在与未来的人生以启迪。
教材分析《鸦片战争》作为教材专题五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开篇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是中国和西方两条不同的文明发展轨迹的必然碰撞,它决定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中的重要章节。
教材第一目“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主要讲述战前西方国家与中国的社会不同,指出西方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并积极扩张海外市场,而中国仍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政治腐败,使学生了解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时代背景。
第二目“两次鸦片战争”中主要讲解两次鸦片战争概况,如时间、直接原因、签订不平等条约和影响,这目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也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突破点。
如通过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发动侵略战争的史实,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辩证思维能力。
中英《南京条约》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它的签订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教学中不仅仅要学生掌握这一基本史实,更重要的是学会通过史料分析问题﹑学会史论结合。
第三目“师夷长技以制夷”讲解战争后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以图自强的史实。
较好的理解鸦片战争的原因与影响对学生学习其后的内容有重要的意义,因而,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具有开篇点题与承启下文的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事物发展的逻辑关系为依据,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本课教学内容围绕事物发展的三个阶段展开: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鸦片战争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鸦片为什么会引起战争?鸦片战争为什么会失败?鸦片战争导致哪些影响?给我们的思考是什么?这样设计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新的课程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八班级历史第一课鸦片战争改备教案
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
2;1842年,英国《伦敦新闻画报》载;条约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总之,它让我们获得的比想得的还多,该条约是;
1;《南京条约》2;《天津条约》
3;《北京条约》4;《马关条约》
3;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这反映当时;
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补充;1、教师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工业革命的涵义:“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
1、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不是。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他们要保护肮脏的烟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什么手段都耍得出来。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要用大炮说话的。德国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马克思也说过:“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作“鸦片战争”。)
4、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不是)为什么?(因为烧鸦片会产生大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鸦片,避免污染。)(学习课文第四页相关史事)
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
2、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南京条约》。)
3、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3.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沟通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两次鸦片战争的历史,培养学生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爱国情怀,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他们勤奋学习、努力进取的精神风貌。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开场导入:以林则徐禁烟的故事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的兴趣和好奇心。
2.问题引导: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鸦片战争吗?它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和回忆相关知识。
3.展示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鸦片战争的战场图片、视频等资料,创建直观生动的学习情境。
(二)讲授新知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一、案例背景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是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的重点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结果以及对中国的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经过和结果,了解中国在这一时期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及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
3.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之情,使他们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我可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方法,我力求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既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又能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
(五)作业小结
1.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鸦片战争修改5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
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合作探究二:根据条约的内容,分析危害
思路引领: 割地
条约 项目
内容
割占香港岛
危害
领土主权
赔款 2100万银元 财政负担 1. 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内容如何 ? 《 开埠 贸易主权 广厦福宁上 及 南2. 列强从中获取了那些特权,对中国有何危害? 京 其 议定 关税与英商定 关税主权 条 附 关税
C.资产阶级本质
D.工业革命
D
2、 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A.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C.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D.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3、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 清政府的屈服求和 B. 军事指挥的失误 C. 战争准备不充分 D. 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
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标要求:
1.列举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2.概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3.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鸦片战争
第一章 沉醉迷梦
探原因
第二章 击碎迷梦
看过程
第三章 反思迷梦
论影响
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为什么会
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
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
英 国 中 国
政治 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经济 军事
完成工业革命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装备落后 闭关锁国
船坚炮利
殖民扩张
外交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必须开拓市场和掠夺
《第二次鸦片战争》.PPT公开课
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马神甫事件”(“西林教案”) 咸丰三年(1853)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1814~1856)潜入广西西林县非法 活动。吸收地痞流氓入教,勾结土豪恶霸,肇事多起,激起当地人民极大愤慨。 1856年2月29日,新任西林知县张鸣凤将马赖及不法教徒共26人逮捕,依法判处 马赖等2人死刑,其余分别论罪处罚。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路易·波拿巴) 及其政府,为进一步取得天主教支持,巩固军事独裁及扩大资产阶级的海外权 益,借口挑起侵华战争。次年联合英国出兵侵华。
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
(
)B
A.中俄《北京条约》B.《瑷珲条约》
C.中俄《天津条约》D.《中俄戡分西北界约记》
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夺我国领土最多的国
家是( D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沙俄
4.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要( )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的进攻下,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起义历时14年,遍及18个省,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方列强认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他们享受的权益太少” 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地点、领袖、重要战役、影响? (1)根本原因和目的一脉相承 21日,巴夏礼发出最后通牒,限24小时内释放全部人犯,并公开向英国道歉。 爆发标志:1856年10月英军 危害:第二次危害更大(使中国丧失大量土地; 中国丧失的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次年联合英国出兵侵华。 危害:第二次危害更大(使中国丧失大量土地;
人民英雄纪念碑 毛泽东题词
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教案、实录、课评
《鸦片战争》教案乳源中学历史组张素琼【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记住虎门销烟的时间及意义,知道虎门销烟的过程。
2、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性质,记住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
3、掌握《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了解通商口岸在地图上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分析战争爆发前的背景和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把中国近代历史放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学会客观分析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规律。
2、通过观看历史短剧,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逐条分析《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提高学生初步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4、在讨论鸦片输入的严重危害、总结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分析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分析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比较战争前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形势,让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从而使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2、通过揭露鸦片贸易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危害,让学生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卑鄙丑恶,认识鸦片作为毒品对吸食者身心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伤害,从而自觉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3、通过学习虎门销烟,感受中华民族敢于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4、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和牢记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难点: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提问启发式、自学引导法、讨论法【学习方法】活动探究法、分组讨论法【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包括查找《鸦片战争》纪录短片、《虎门销烟》纪录短片、《英国输入中国鸦片增长示意图》、禁毒教育图片等)【学生课前准备】查找关于林则徐的生平事迹。
【课程设计】一、引入课从《虎门销烟》历史短片引入,设置悬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公开课教学设计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烟台一中历史组王静静设计思路:由于本课涉及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如果分开来讲个人感觉有些繁琐,所以我将教材进行了整合,把两次鸦片战争合在一起进行处理。
整个教学环节分四个大的部分:粗看历史谈过程(战争的经过战争的结果);细看历史找原因(战败的原因战争的原因);深看历史寻变化(灾难客观近代化);站在一个高度看历史谈感悟。
对于这四部分的处理着重突出第二和第三环节,通过问题引领的层层递进,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如果同学们对政治比较关注的话,会发现近些日子的香港并不太平,出现了“占中”问题。
事件的策动者们为达到他们非法的政治诉求,打着虚假民主的旗号,煽动着香港最弱势也最纯情与善良的学生占领中环地区,想要以此挑战特区政府和我们的人大立法的权威性。
我看了这则新闻后很痛心,痛心的是青年学生们甘愿把自己当成“炮灰”,更痛心的是学生们对世界世情、对中国的国情、香港的港情认识不清。
我们知道香港回归的来之不易,香港繁荣与稳定的来之不易,我们还知道中国主权的捍卫更加不易。
就是因为一场战争,他们占领的中环所在地香港岛,172年前成为近代中国丧失的第一块领土。
也是应为那场战争,中国陷入了西方人一百五十多年的凌辱中。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一份理性与沉静再次回望那段历史——鸦片战争【设计意图】通过新闻热点切入,其一为了用学生身边熟知的事情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其二为了最后的升华部分首尾呼应,达到情感价值观培养的目的。
二、教授新课:课标部分:ppt展现课标要求,并分层解读课标,明确学习目标:两个层面:1、列举两次鸦片战争的史实(解读:也就是说我们要识记两次战争爆发的原因、识记战争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以及分析战争的影响)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正课部分:(一)粗看历史——谈过程情景体验活动:请以讲解员的身份,给游客介绍两次鸦片战争过程的概况。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思路及课后反思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思路及课后反思吴磊为了进一步推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 去年暑期,中央电教馆、中国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和《岳麓书社》面向全国,联合推出了一批新课程精品示范课。
在此次活动中我有幸录制了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的《鸦片战争》一课,在全国新课程培训播出期间,受到专家和同行的高度评价。
借此机会谈谈我此次录像课的设计思路及课后反思,欢迎各位同仁指正。
◆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基于本册教材“政治文明历程”的主题,本课着眼点注重西方侵略对我国政体外部的冲击,以及认识战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本课是教材专题四“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开篇。
鸦片战争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分析本课由于没有重复初中历史的学习内容,没有列出军民反抗的事迹,而以引导分析战争的起因、战败的原因为目的,这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
但由于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还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采取创设情景、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逻辑关系图,并理解战争爆发及中方战败的根本原因。
尝试理解鸦片战争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之间的辨证关系。
2. 能力、方法培养目标:①以生活化事件及战争视频作引入,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②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及学生分组调查、搜集资料、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精神,并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③透过逐步推想,深化学生对史事的理解,思考并分析列强出兵中国的真正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通过战争造成中国损失的调查讨论,引导学生痛责思恨、激发爱国情感,强化学生的国家主权和国土资源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33
17814260
10119655
12185100
• 根据材料五、六,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格局如何?英国是 如何解决的? •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处于逆差地位。 • 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
• 材料七 在1828—1836年间,英国人在广州获取 了3790万元的白银。19世纪30年代中后期,每年 约有400万—500万的白银流出。 • 材料八 林则徐给维多利亚女王的信中宣称: “众夷良莠不齐,遂有夹带鸦片、诱惑华民,以 致流毒各省者……试问天良何在?”1839年3 月18日,林则徐责令在广州的外国商人在三天之 内呈缴所有的鸦片。 •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 的奋斗》 • 根据材料七、八,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 清政府又是如何应对的? • 鸦片走私使白银大量外流,导致严重财政危机。 • 清政府命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1. 客观原因 ──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国力强大;对外殖民扩张 2.主观原因── 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3.根本原因 ──中国腐朽没落的
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 • • •
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从根本上取决于 A.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指导方针 B.军事武器的优劣 C.国民素质的优劣 D.社会制度的进步与落后 • D
岳麓版必修Ⅰ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第12课
涂华顺
湛江
2016年11月22日
问题探究1: 19世纪上半叶,从 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 绕过非洲好望角,至少 要4个月, 相距如此遥 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 会爆发战争呢 ?
• 材料一 若无广阔的国外市场,那在幅员 不大仅能提供狭小国内市场的国家……制 造业就没有好好发展的可能。 • 材料二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 么多,物产是各种各样,各省间的水运交 通又是极其便利,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 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就面积而 言,中国的国内市场,也许并不小于全欧 洲各国的市场。 • ——摘自(英)亚当· 斯密《国富论》 • 问题: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
• 我们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又拥有百倍 于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 兵力仅1万人的英军?
• 材料一 清军的鸟枪与英军的枪支比较表
• 根据表格概括指出清军枪支与英军相比存在的差 距,并指出这种“差距”反映出的本质问题。讨 论
• 根据材料一,中英枪支存在明显差距,主 要表现在:中国枪支枪身长,操作不便; 弹丸小,杀伤力弱;射程短、射速慢,机 动性差;无枪刺装置,不利于近身战斗等。 这种“差距”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后冶炼、 铸造技术的提高,而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 传统工场手工业落后,反映的是双方科技 (生产力)的巨大差距。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
国名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 比 例
中国
3.6亿
人均 便士 人均 0.75 0.75 便士
人均934.5便士
1
1246
洪都拉斯 14600人
从上图这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问题?
目的?
时间?
侵略者?
暴行?
英法 等国
扩大权益 提出“修化 运 动 开 始 起 步
天津
南京
1842年8月
定海
鸦 片 战 争 形 势 图
1840年6月
连连看
割让香港岛
赔款2100万银元 开辟通商口岸 中英协定关税 领事裁判权 租界 破坏领土完整 破坏关税自主权 破坏贸易主权 破坏司法主权 破坏内河航运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商船来往长江各口岸
破坏平等外交权 导致中国日益贫困
• 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 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 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 免等待遇。此种待遇称为“最惠国待遇”。但清 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 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 片面的。 "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 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中英《虎门条 约》) •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 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 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A.片面最惠国待遇 B.领事裁判权 •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
• 材料二 林则徐认为:英军“腰硬腿直,一击即 倒”“不独一兵可以手刃数夷,即乡井平民亦足 以致其死命”。——摘自《鸦片战争在舟山史料 选编》 • 材料三 清军主帅杨芳看到夷炮威力在我炮之上, 认定“必有邪教善术者伏其内”,于是“传令遍 收所近妇女溺器”作为制胜法宝。他将这些马桶 平放在一排排木筏上,以马桶口面对敌舰冲去, 以破邪术。 • ——摘自雷颐《历史:何以至此》 • 材料二、三反映了清军统帅的什么问题?其根源 是什么? • 反映了清军统帅愚昧无知、思想落后。问题的根 源是清政府长期地闭关自守、盲目自大。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 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 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 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 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 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该材料旨在说明 •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历史的偶然 • B.鸦片贸易引发战争是历史的必然 • C.鸦片战争的结果并非历史的偶然 • D.鸦片战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 • D
•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英国迫切要求打开中国 市场。
• 材料三 周边地区的各国君主,纷纷臣属于中国, 向清王朝纳贡。至于藩属国以外的国家,包括西 方各国,清王朝一般皆视为“化外蛮夷之邦”, 在官方文书中蔑称为“夷”。因此,清王朝在对 外关系上,自以为是居于他国之上的“天朝”, 不承认与之平等的国家有存在。 • 材料四 那时的通商制度也很特别,西洋的商人 都限于广州一口。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 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 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外商到广州 不能坐轿、不能随便出游、不能带武器。 •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 问题:材料三、四说明了什么? • 清朝的“天朝上国”观念与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 碍了中西交往。
鸦片战争的影响
• ①中国的 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 ②被迫卷入资本主义 ,自给 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 ③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林则徐“开 眼看世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 夷”。 • ④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 端。
• 材料五 到18世纪末,英国上下无论贫富贵贱几乎每人 每天都可以喝上一两杯茶。夏日里,经常可以在某个胡同 看到乞丐端着杯子在喝茶,修路工人在喝茶,赶灰法车的 车夫在喝茶,还可以看到晒干草的工人在买茶。 • 材料六 年代 1821 中国商品出口 英国商品入口 鸦片走私总额 14757132 13693213 2235780
清政府
(忙于镇压起义) 拒绝“修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 《天津条约》 (1858年) 攻占北京 火烧圆明园 《北京条约》 (1860年)
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的 失 败
清 政 府 被 迫 应 对 变 局
权 力 机 构 的 变 化
总理衙门 的设置 总税务司 的设置
洋 务 运 动
兴办近代军 事民用工业 设新式学堂 培养人才
• 材料九 那次的战争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英国人 则称之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关于鸦片 问题,我方力图禁绝,英方则希望维持现状:我 攻彼守。关于通商问题,英方力图获得更大的机 会与自由,我方则强硬要维持原状:彼攻我守。 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 问题:根据以上材料,归纳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 工业革命完成,英国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根 本原因)——必然性 • 鸦片走私和中国禁烟运动(直接原因) ——偶然 性
英国
入 正 出 当 超 贸 超 易
扭转逆差 打开市场
对华倾销鸦片
中国
财政 危机
严重灾难
“弛禁论” 与 “严禁论”
危害 身心
林 则 徐 禁 烟
吏治腐败 军备废弛
问题探究: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 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 会发动战争,所以林则徐才是这场战争的祸首,对此 你的观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