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先期
月经病的中医诊疗
月经先期一、月经先期的定义月经先期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十余日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又称“经期超前”“经期先行”“经早”“经水不及期”。
二、病因病机本病的病因,主要是气虚和血热;病机是冲任不固,经血失于约制。
气虚则统摄无权,冲任不固;血热则热伏冲任,伤及子宫,血海不宁,均可使月经先期而至。
三、月经先期与经间期出血的鉴别月经先期多不在经间期,经量正常或量多;经间期出血,血量偏少,在基础体温高温相之前出血。
四、辨证论治1.气虚型(1)脾气虚证辨证要点:月经周期提前,或经血量多,色淡红,质清稀,神疲肢倦,气短懒言,小腹空坠,纳少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脾益气,摄血调经。
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2)肾气虚证辨证要点:周期提前,经量或多或少,色淡黯,质清稀,腰酸腿软,头晕耳鸣,面色晦黯或有黯斑,舌淡黯,苔白润,脉沉细。
治法:补益肾气,固冲调经。
代表方剂:固阴煎或归肾丸。
2.血热型(1)阳盛血热证辨证要点:经来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黏稠;或伴心烦,面红口干,小便短黄,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脉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调经。
代表方剂:清经散。
(2)阴虚血热证辨证要点:经来先期,量少或量多,色红,质稠;或伴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调经。
代表方剂:两地汤。
(3)肝郁化热证辨证要点: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经色深红或紫红,质稠,经行不畅,或有块;或少腹胀痛,或胸闷胁胀,或乳房胀痛,或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清热,凉血调经。
代表方剂:丹栀逍遥散。
月经后期一、月经后期的定义月经周期延长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为“月经后期”,亦称“经行后期”“月经延后”“月经落后”“经迟”二、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病机理有虚实之别。
虚者因肾虚、血虚、虚寒导致精血不足,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为经迟;实者多因血寒、气滞、痰湿等导致血行不畅,冲任受阻,血海不能如期满盈,致使月经后期而来。
月经先期过多期长---中医妇科学
血瘀证 (1)血瘀证候的比较
月经过多
月经期长
妇科 情况
全身 情况 舌脉
经行量多 经色紫黑 多血块
胸闷烦躁,腰骶刺痛 小腹满痛,肌肤不泽
舌质紫黯,有瘀斑瘀点 脉沉涩或沉弦
开始量少2-7日,续 后量中,经行涩滞 不畅,时间延长, 经色紫黯有块
小腹疼痛不适
身重无力
舌紫黯,有瘀斑 脉沉弦涩
(2)血瘀证治的比较
神疲乏力,倦 怠气短懒言, 食少纳呆,便 溏。
舌淡红苔薄白 脉缓弱。
月经过多
月经期长
经量多,色淡,月经期长,量
质稀。
多色淡,质稀
面色无华,神 疲乏力,气短 懒言,小腹绵 绵作痛。
舌淡红苔薄白 脉细弱。
面色无华,神 疲乏力,气短 懒言,头晕眼 花,心悸失眠, 食少纳呆
舌淡红苔薄白
脉沉细弱。
(2)气虚证治的比较
虚证
1、气虚: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 2、血虚:月经量少。 3、肾虚: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少,月经后期。 4、阴虚内热:月经先期,经期延长。
西医疾病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高催乳素血症 生殖器官肿瘤 盆腔炎性疾病、结核病 宫内节育器 血液病
月经异常
三、月经不调的辨证要点
寒、热、虚、实
月经情况
疾病
治法
月经过多 活血化瘀,止血调经
月经期长 活血化瘀,止血调经
代表方剂 失笑散
桃红四物汤
(3)治疗血瘀方剂的比较
月经过多 失笑散 :炒蒲黄、五灵脂 月经期长 桃红四物汤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
赤芍、熟地黄
(4)治疗血瘀证药的比较
月经过多
方剂 失笑散 处方 炒蒲黄、五灵脂
月经期长
关于女性养生--月经,女性身体状况的
很多女性朋友都问“我知道养血很重要,可却搞不清自己的气血状况,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啊!”以前我们知道从看面色、手、舌头(苔)、牙龈、头发……方法来对对自身气血状况进行判断,其实,成熟女性还有一个独有的渠道来观察,那就是每个月的好朋友-月经。
月经及其前后伴随的症状是女性身体内气血的风向标。
记得不少朋友在博客上诉说有关月经不调、以及各种月经期前后的种种不适。
有些朋友做了很多个月人工周期、吃了很多药,得到的却是吃药打针的时候月经准时来了,可一停,没多久又恢复原样了。
不但花了许多冤枉钱,还对病情毫无帮助。
其实,月经出现的种种迹象都是想告诉你身体的财政状况。
大家平时都爱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那就是仅仅注意到了月经需要准时来,而不管来的质量和身体状况,更加不考虑身体是来得起!来不来得起?其实,月经是女性身体里一项很费气血的工程,只有当身体里有足够的钱,同时钱的流通渠道畅通的时候,月经工程才能如期保质的完成。
当月经不调的时候,肯定是身体的资金储备或流通出了问题。
比如有的朋友,原来月经周期很准,突然停经了,好几个月都不来,又没有怀孕,此时一看脸色苍白,神疲乏力,整天没精神,心悸、失眠……,一派血虚的景象。
此时与其着急要月经赶紧来,不如从身体整体的经济危机着想,把几个月不来月经,看作是身体是在节能,以确保更重要的脏器的运转,月经这一奢侈的活动等有钱再说。
就像很多朋友在养气血后,反而出现了月经延期或者来得量非常少,甚至颜色异常,弄得人心惶惶,以为身体又出问题了。
其实,这正是说明你的身体在上坡,首先不透支肝血了,以前的正常是借钱透支来的。
其次说明身体在修别的重要脏器,月经就先能省就省好了。
这样一想,您就不会折磨自己非要它月月正常来不可了。
若是此时非要去做人工周期逼迫月经来,就相当于一个很穷的家,就那点钱,饭都没得吃,却非要去作环球旅行一样奢侈的活动,甚至不惜跟人借了高利贷也要去,表面上很风光,月经来了,但钱终归不是自己的,迟早要花完的。
中医妇科学复习重点
要求熟记方剂:
1、两地汤方用干地,胶芍玄参地骨皮;月经先期因虚热,清经凉血复滋阴。
完带汤方重健脾,双术参淮草陈皮;柴芍车前黑荆芥,脾虚湿困带下宜。
2、解毒活血汤《医林改错》
解读活血连翘甘,升散退热柴胡根;红花归地桃仁芍,枳壳散结邪瘀分。
3、苍术导痰丸:苍术导痰丸茯苓,陈夏甘枳药南星;生姜苍术和香附,痰湿经少或闭经。
4、膈下逐淤行气滞,台乌香附延胡枳;甘草丹皮芎归芍,逐瘀桃红配灵脂。
10、少腹逐瘀小茴香,芎归桂花与干姜;延胡灵脂蒲黄没,祛寒化瘀效力强。
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月经先期(2019-10-11)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ZYYS 20090003 29)———月经先期中医诊疗指南通信作者:杜惠兰(1960 02—),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中医妇科,E mail:duhuilan@163 com;刘杨杰(1993 11—),女,硕士,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妇产科,E mail:1185624333@qq com规范与标准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月经先期(2019 10 11)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图分类号:R271.1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06.001 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月经先期(以下简称“本指南”)在2011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发布的《育龄期非妊娠妇女AUB病因新分类PALMCOEIN系统》[1]、2012年中国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月经先期》(ZYYXH/T203 2012)[2]、2014年中国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发布的《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3]、2019年中国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 月经先期》(T/CACAM1239 2019)[4]等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海内外临床研究证据,进行证据分级和意见推荐,经过专家论证形成本指南。
本指南起草程序遵守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组织标准管理办法》和SCM0001 2009《标准制定和发布工作规范》。
本指南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版权归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所有。
本指南的技术内容不能替代宣传教育、预防措施等其他工作。
月经先期是妇科常见病,相当于现代医学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UterineBleeding OvulatoryDysfunction,AUB O)的黄体功能不足,AUB O患者11 3%是由黄体功能不全所致,且多见于育龄期妇女[5]。
中医确有专长个人综述妇科月经先期范文
中医确有专长个人综述妇科月经先期范文中医学在妇科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尤其在调理月经先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从月经先期的定义、病因、中医治疗原则及方法、常用药物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月经先期的定义月经先期指的是月经周期缩短,即月经来潮时间比正常周期提前,出现在预期的时间之前。
正常的月经周期为28-30天,若月经周期在此基础上有所变化,出现提前的情况即称为月经先期。
二、月经先期的病因1.情志不畅:情绪波动大、精神压力过大、情志不舒畅,都会导致体内气血不畅,从而影响到月经周期的正常。
2.营养不良:长期摄入大量垃圾食品,营养不良,导致体内阴阳失衡,气血不足,也容易造成月经先期。
3.肝郁气滞:情志不畅时,易导致肝郁气滞,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出现月经先期的情况。
4.刺激:长期受到化学物质、辐射等外部刺激也会影响到月经的正常周期。
5.其他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妇科疾病,也容易引起月经先期。
三、中医治疗原则及方法1.调理气血:气血的调理是中医治疗月经先期的核心原则,可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进行调理,如当归、川芎、赤芍等。
2.疏肝理气:对于情志不畅导致的月经先期,可使用柴胡、香附等药物,疏肝理气,缓解情绪波动,进而调整月经周期。
3.补益脾肾:营养不良导致的月经先期,可使用补益脾肾的中药进行调理,如黄芪、党参、枸杞子等。
4.调理经络:针对肾虚导致的月经先期,可使用补肾的中药进行调理,如肉苁蓉、杜仲等。
四、常用中药治疗月经先期1.当归:具有活血调经的作用,适用于气血不足引起的月经先期。
2.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的作用,适用于肝郁气滞引起的月经先期。
3.益母草:具有调经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肾虚不足引起的月经先期。
4.黄芪:具有补中益气、固表生津的作用,适用于脾肾阳虚引起的月经先期。
五、预防与注意事项1.调节情绪:情绪平稳对月经周期的调节十分重要,需注意情志调摄,保持心情舒畅。
月经先期诊疗
(二)与月经先后无定期的鉴别
出血时间
月经先期 提前1~2周 无月经推后
月经先后无定期
或提前或延后七 天以上,连续三 个周期
(三)与崩漏的鉴别
特点
月经先期
崩漏
周期改变,但不 周期、经期和经 超过2周,经期正 量均紊乱 常,可自行停止
主要机理 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
治则:重在调整月经周期,使之恢复
月
经月 经 先 期
病
月经先期(经期超前、经早)
一、定义:月经周期提前1~2周,经期基本正 常,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 期。亦称“经期超前”或“经早”。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 出血病的黄体不足疾病(LPD),黄体萎缩 过早而呈现月经周期提前的表现。
黄体功能不足
月经周期中有卵泡的发育及排卵,但黄体 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或黄体过早衰退,导 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和黄体期缩短。
文献摘要
《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月事不调》:先期有 火,后期火衰,是同有之,然持其一端耳。 如虚不能摄,则虽无火,亦必先期。或 血液渐枯,则虽有火,亦必后期。
文献摘要
《景岳全书·妇人规》:凡血热者,多有先 期而至,然察其阴气之虚实。若形色多 赤,或紫而浓,或去多其脉洪滑,其脏 气饮食喜冷畏热,皆火之类也。 先期而至,虽曰有火,若虚而挟火,则 所重在虚,当以养营安血为主。矧亦有 无火而先期者,则或补中气,或固命门, 皆不宜过用寒凉。
目的:监测有无排卵,测定早孕。 方法:每日睡醒后,在清醒状态及无任何
活动的情况下,将体温表含在口中,置于 舌下5分钟,测量当时的体温,并将体温 记录于表格中,绘成基础体温曲线表。
基础体温测定的临床意义
双相体温:一般提示有排卵。 单相体温:基础体温始终处于较低水
月经不调
初潮:14岁(11-16岁) 绝经:50岁(45-55岁) 特殊月经现象: 并月(2月一至) 居经或季经(3月一至) 避年(1年一至) 暗经:终身不行经而能受孕。 激经:受孕之初,按月行经而无损于胎儿的。 生理性停经: 妊娠期、哺乳期
月经生理(中医)
肾气旺盛 肝脾调和 月经按时而下 冲任脉盛
相关因素:①脏腑:肾肝脾、胞宫 ②经络:冲、任 ③气血
哪些不良生活习惯会引起月经不调
•
节食
过度节食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少女的脂肪至少占体重的 17%,方可发生月经初潮,体内脂肪至少达到体重22%, 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过度节食,由于机体能量摄入 不足,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 成障碍而明显缺乏,影响月经来潮,甚至经量稀少或闭经, 因此,追求身材苗条的女性,切不可盲目节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经期提前的四种类型
气虚型:舌淡苔薄,经色淡红,质清稀薄,纳少便溏; 面色白光,头晕心悸,神疲力乏,少气懒言。 虚热型:舌红苔少津少,经色血红,质厚无黏, 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口干咽燥。
实热型:舌红苔黄,经色深红,质浓黏稠, 烦躁口干,小便黄短,大便干结。
肝热型:舌红苔薄黄,经色紫红,质稠结块, 心烦急躁,口苦咽干,胸闷胁胀乳胀。
•
处方及方义
• • • •
主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关元—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 三阴交—调理肝脾肾,调经之要穴 血海—理血调经 – 《经穴释义汇解》:“穴为脾血归聚之海,具有祛 瘀血、生新血之功能,属女子生血之海,故名血 海。”
配穴加减:
• • • • • • 气虚—足三里、脾俞 血虚(脾虚)—脾俞、膈俞 肾虚—肾俞、太溪 气郁— 太冲、期门 血热—行间、地机 血寒—灸归来、命门
中医妇科月经不调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月经不调月经的期、量、色、质的任何一方面改变,均称为“月经不调二常见的有月经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以及月经过多或过少等症。
外界的气候、地理、环境的改变,生活习惯的变化,精神情绪的波动,均足以影响月经的正常规律。
但是偶尔失常一两次,迅速得到调整的不作疾病论。
本病主要由于郁怒忧思、过食辛辣寒凉食物、经期感受寒湿、忽视卫生以及多病久病等内外因素,导致气血不调,脏腑功能失职,冲任两脉损伤所致。
【诊断】1.月经正常周期,一般以28天左右计算。
如超前或落后7天以上,作为先期或后期;忽先忽后作为先后无定期;如经量很多,经行时间超过7天以上,属月经过多;如经量很少,一两天甚或点滴即净的,属月经过少。
2.月经过多的,需作妇科检查,排除有无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病变;检查血小板计数及出凝血时间等,需排除血液系统疾患。
3.月经过少的,需考虑有无子宫内膜结核、贫血及慢性消耗性疾病。
【治疗】一、辨证论治一般从月经的特点进行辨证,即根据月经的期、量、色、质辨识寒热虚实。
同时还需结合全身症状进行分析。
先期量多,色红或紫,质黏的,属血热;色淡质薄,属气虚。
先期量少,色红质稀,属虚热。
后期量少,色淡质薄,属气血虚;色紫质薄,属虚寒;色淡质黏,属痰湿;色黑有块质黏,属气滞血瘀。
先后无定期,量或多或少,色淡质薄或色紫红质黏,属肝郁。
治疗原则:当以理血调经为主,并应重视在经期阶段的治疗,如因病而月经不调的先治病,如因月经不调而病的先调经。
1.月经先期(1)血热证:月经超前,量多、色红、质黏、有块,心烦口渴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凉血。
方药举例:荆苓四物汤加减。
当归IOg,赤芍10g,生地黄12g,黄苓5g,荆芥5g,牡丹皮6g.加减:如量少色红质稠、腰酸有潮热,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的,可去荆芥、黄苓;酌加地骨皮6g,青蒿10g,玄参10g,麦冬10g。
(2)气虚证:经行超前量多,色淡质稀,神倦乏力,气短懒言,腰酸尿频,舌淡,脉沉细。
月经先期问诊模板
月经先期问诊模板月经先期是指月经周期提前7 天以上,甚至半月一行者。
又称“月经提前”“月经超前”“经早”“经水不及期”“一月经再行”。
导致本病发生的病因病机可因阳盛血热,或肝经郁热,迫血妄行;或阴虚内热,热扰冲任,血海不宁;或因脾虚,中气不足,统抚无权,或因肾虚,封藏失司,冲任不固,经血失约;或因七情内伤,或手术损伤,瘀血内停,冲任瘀阻,新血难以归经而致经期提前。
月经先期伴经量过多者,常可致患者贫血。
还可导致不孕或早期流产。
本病总的治疗原则为调经固冲。
西医的月经频发、黄体功能不足属于本病的范畴。
(一)问诊要点本病的问诊主要在于月经周期的缩短,小于21 天,且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若偶尔提前一次,下次仍按时来潮者,不应诊为本病。
还应询问是否伴见月经量过多,经行淋漓难净等症,出血是否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且量明显少于经量,或白带中夹有鲜血,伴轻度下腹隐痛等,以与崩漏、经间期出血相鉴别。
本病的辨证问诊在于了解月经的量、色、质以及有无全身症状。
月经量多者为阳盛血热或气虚、肾虚,月经量少者为阴虚血热,月经量多少不一者为肝经郁热或血瘀。
月经色鲜红或紫红者为阳盛血热,深红者为阴虚血热,色淡红者为气虚,色淡暗者为肾虚,色暗者为血瘀。
月经质地粘稠者为血热,质稀薄者为气虚或肾虚,有血块者为肝经郁热或血瘀。
(二)分型问诊1.实热问诊:月经提前而至,量多,色鲜红或紫红,质粘稠,或有血块。
身热面赤,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者,为阳盛血热;若胸胁胀满,经前乳房胀痛者,为肝经郁热。
治法:阳盛血热者,治宜清热凉血,调经固冲。
方用清经散加减。
若经量多者,加大小蓟、仙鹤草以清热止血。
肝经郁热者,怡宜疏肝清热,凉血固冲。
方用丹枙逍遥散加减。
若经行不畅、小腹疼痛者,加益母草、茜草以化瘀通经止痛。
2.阴虚血热问诊:月经提前而潮,量少,色深红,质粘稠。
潮热汗出,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口咽干燥。
治法:滋阴清热,调经固冲。
方用两地汤加味,若经量多,午后热甚者,加女贞子、旱莲草以滋阴退热,凉血止血。
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精华快速记忆
月经病一、月经先期:当地补阴经1 .气虚证1 )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2 )肾气虚证:固阴煎2 .血热型1 )阳盛血热型-清经散2 )阴虚血热型-两地汤3 )肝郁化热证-丹栀逍遥散二、月经后期:要补当温经1 )肾虚型-当归地黄饮2 )血虚型-大补元煎3 )血寒证:虚寒型-温经汤《金匱》;实寒型-温经汤《妇人大全》4)气滞型-乌药汤三、月经先后无定期;要固定1 )肝郁型-逍遥散2 )肾虚型-固阴煎四、月经过多:保举笑1 )气虚型-举元煎2 )血热型-保阴煎+地榆、茜草3 )血瘀型-失笑散+益母草、茜草、三七五、月经过少:苍滋归逃1 )肾虚型-归肾丸2 )血虚型-滋血汤3 )血瘀型-桃红四物汤4)痰湿型-苍附导痰丸六、经期延长:原地红1 )气虚型-举元煎+阿胶、艾叶、乌贼骨2 )虚热型-两地汤合二至丸、四乌贼骨一藘茹丸3 )血瘀型-桃红四物合失笑散加味七、经间期出血:清淤地1 )肾阴虚型-两地汤合二至丸3 )湿热型-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4)血瘀型-逐瘀止血汤八、崩漏:上清虫子左右固脾虚证__固本止崩汤肾虚证__肾气虚:加减苁蓉菟丝子丸 +党参、黄芪、阿胶肾阳虚:右归丸+党参、黄芪、田七肾阴虚:左归丸合二至丸血热证__虚热证:上下相资汤实热证:清热固经汤血瘀证__逐瘀止血汤九、闭经:四人血重阴1 )气血虚弱-人参养荣汤2 )肾气亏损__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藿、紫河车3 )阴虚血燥-加减一阴煎加丹参、黄精、女贞子、制香附4)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5 )痰湿阻滞-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加当归、川芎十、痛经:圣清调少膈1 )气滞血瘀型-膈下逐瘀汤2 )寒凝血瘀型-少腹瘀汤汤3 )湿热蕴结型-清热调血汤加车前子、薏仁、败酱草4)气血虚弱型-圣愈汤5 )肾气亏损型-益肾调经汤经行泄泻:健身1 )脾虚-参苓白术散2 )肾虚-健固汤经行吐衄:清静1 )肝经郁火:疏肝清热、引血下行-清肝引经汤2 )肺肾阴虚:滋肾润肺、引血下行-顺经汤经行乳房胀痛:逍遥观肝气郁结:逍遥散+麦芽、青皮、鸡内金肝肾亏虚:一贯煎/滋水清肝饮+麦芽、鸡内金经行头痛:通林珍肝火证:羚角钩藤汤血瘀证:通窍活血汤血虚证:八珍汤+首乌、蔓荆子经行感冒:采金菊风寒:荆穗四物汤风热:桑菊饮邪入少阳:小柴胡汤经行身痛:趁痛补血虚:当归补血汤+白芍、鸡血藤、丹参、玉竹血瘀:趁痛散经行浮肿:淤八肾脾肾阳虚: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气滞血瘀:八物汤+泽泻益母草十一、绝经前后诸症:左右二仙汤1 )肾阴虚-左归丸合二至丸2 )肾阳虚-右归丸3)肾阴阳俱虚-二仙汤合二至丸加菟丝子、何首乌、龙骨、牡蛎十二、经断复来:老子黄皮脾虚肝郁证:安老汤肾阴虚证:知柏地黄丸加阿胶、龟甲湿热下注:易黄汤加黄芩、茯苓、泽泻、侧柏、大小蓟湿毒瘀结:萆薢渗湿汤合桂枝茯苓丸去滑石,加黄芪、三七带下过多:补完带五百1 )脾虚证-完带汤2 )肾阳虚-内补丸3 )阴虚夹湿-知柏地黄丸4)热毒蕴结-五味消毒饮加土茯苓、败酱草、鱼腥草、薏仁5 )湿热下注-止带方带下过少:归营肝肾亏损:左归丸加知母、肉苁蓉、紫河车、麦冬血枯瘀阻:小营煎加丹参、桃仁、牛膝妊娠病一、妊娠恶阻:香橘1 )脾胃虚弱-香砂六君子汤2 )肝胃不和-橘皮竹茹汤二、妊娠腹痛:爱玲要归1 血虚:当归芍药散2 气滞:逍遥散3 虚寒:胶艾汤4 血瘀: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异位妊娠:手术为主三、胎漏胎动不安:寿元保枝1)肾虚:寿胎丸2)血热:保阴煎3)气血虚弱:胎元饮4)血瘀: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四、滑胎:石桂英固气肾气不足:补肾固冲丸肾阳亏损:肾气丸去泽泻 +菟丝、杜仲、白术肾精亏损:育阴汤气血两虚:泰山磐石散血瘀: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五、子肿:武术天1 )脾虚:健脾行气-白术散2 )肾虚:化气行水-真武汤3 )气滞:理气行滞、健脾化湿-天仙藤散六、子淋:到柏林1 )阴虚津亏:知柏地黄汤2 )心火偏亢:导赤散+玄参、麦冬3 )湿热下注:加味五淋散产后病一、产后血晕:生命1 )血虚气脱:益气固脱-清魂散或独参汤2 )血瘀气逆:活血逐瘀-夺命散二、产后发热:中华防毒1 )感染邪毒: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2 )外感:荆穗四物汤加防风、苏叶3 )血虚:补中益气加地骨皮4)血瘀:生化汤三、产后腹痛:宁化1 )血虚:补血益气-肠宁汤2 )血瘀:活血祛瘀、散寒止痛-生化汤加益母草四、产后身痛:黄荣独痛1 )血虚:黄芪桂枝五物汤2 )风寒:独活寄生汤3 )血瘀:身痛逐瘀汤合生化汤4)肾虚:养荣壮肾汤+秦艽、熟地五、产后恶露不绝:补报生1 )气虚:补中益气汤加艾叶、阿胶、益母草2 )血热:保阴煎3 )血瘀:生化汤缺乳:通漏下气血虚弱:通乳散(参芪归麦通吉梗)肝郁气滞:下乳涌泉散痰湿阻滞:苍附导痰丸合漏芦散妇科杂病一、癥瘕:香附黄肾气滞血瘀:香棱丸或大黄庶虫丸痰湿瘀结:苍附导痰汤合桂枝茯苓丸湿热瘀阻:大黄牡丹汤+木通、茯苓肾虚血瘀:补肾祛瘀方或益肾调经汤急性盆腔炎:五仙活热毒炽盛: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湿热瘀结:仙方活命饮+苡仁、冬瓜仁慢性盆腔炎:银甲膈少冲湿热瘀结:银甲丸或当归芍药散+丹参、冬青、忍冬藤、田七片气滞血瘀:膈下逐瘀汤寒湿瘀结:少腹逐瘀汤气虚血瘀:理冲汤二、不孕症:玉金与少启1 )肾虚: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填精益髓-毓麟珠肾阳虚证:温肾助阳、化湿固精-温胞饮或右归丸肾阴虚证:滋肾养血、调补冲任-养精种玉汤2 )肝气郁结:百灵调肝汤或开郁种玉汤3 )瘀滞胞宫:少腹/膈下逐瘀汤4)痰湿内阻:苍附导痰丸三、阴痒:柏地龙1 )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加当归、栀子、白藓皮2 )肝经湿热:龙胆泻肝汤或萆薢渗湿汤,外用蛇床子散四、阴疮:龙阳热毒:龙胆泻肝汤寒湿:阳和汤/托里消毒散五、子宫脱垂:补中元气虚:补中益气汤+金樱、杜仲、续断肾虚:大补元煎+黄芪脏躁: 1、甘麦大枣汤加枣仁、柏子仁,兼痰浊加胆南星、茯苓、郁金、石菖蒲。
月经先期3
月经先期3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1—2周,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亦称“经期超前”或“经早”、“不及期而经先行”、“一月经再行”等。
相当于西医学月经失调中的月经过频。
若每次月经仅超前五、六天,或偶尔提前一次,虽提前日期较多,但下次月经仍然如期者不作先期论。
<<景岳全书.妇人规》说:“所谓经早者,当以每月大概论”,“勿以素多不调而偶见先期者为早”。
本病属于以周期异常为主的月经病,常与月经过多并见,严重者可发展为崩漏.最早描述见于《金匮要略。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载有“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主之。
”.“先期”之名首见于宋。
《妇人良方》.《校注妇人良方》引王子亨论日:“经者常候也,……故每月一至,太过不及,皆为不调,阳太过则先期而至,阴不及则后期而来……。
”并指出月经周期的或先或后,经量的乍多乍少皆由于阴阳的盛衰所致,均以“经不调”概括之。
宋。
《普济本事方.妇人诸疾》提出本病病机是由于“阳气乘阴,则血流散溢,经所谓天暑地热,经水沸溢,故令乍多,而在月前”。
《丹溪心法》进一步阐明“经水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逾月一至,或一月再至,皆不调之故”,并明确指出:“经水不及期而来者,血热也.”强调其病因系血热所致,治疗用四物加黄连.明代《女科撮要》对先期的病机除强调血热外,还提出了“肝脾瘀滞”所致,治法除清热外,兼以调和肝脾。
直至明代《景岳全书。
妇人规》对本病的病因、辨证施治作了全面的阐发,指出不能单凭先期便断为血热,指出“若脉证无火而经早不及期者,乃其心脾所虚,不能固摄而然”。
提出气虚不摄亦是导致先期的重要原因,这种认识使月经先期的病因更趋完善。
并强调了“经早”和“月经过频”有别,为诊断本病划分了一定的范围.此外,古人尚有因血瘀而致经先期之说,如《女科证治准绳.经候总论>>云:“经不及期有瘀血者矣……欲知瘀血有无,须以小腹满痛与不满痛别之”。
可供临证时参考。
月经先期(月经提前)的辩证要点及辩证治疗
月经先期(月经提前)的辩证要点及辩证治疗月经周期提前1~2周者,称为“月经先期”,亦称为“经期超前”或“经早”。
月经周期偶然超前1次亦不作月经先期论治。
本病多见于育龄期妇女,伴见月经过多者,有发展为崩漏的可能。
本病多见于西医学的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的黄体不健、盆腔炎症所致的子宫出血。
月经先期伴月经过多可进一步发展为崩漏,应引起重视,并及时治疗,博粹堂中医讲。
【病因病机】主要病机是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月经提前而致。
引起本病的常见原因有气虚和血热。
【诊断要点】一、西医诊断要点1、病史既往月经正常,有血热病史、情志内伤史、盆腔炎病史等。
2、症状月经提前7天以上、2周以内来潮,周期不足21天,并且连续出现两个周期以上,经期基本正常,可伴有月经过多。
3、妇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或有盆腔炎体征,子宫轻压痛,或子宫两侧附件区增厚、压痛,或宫骶韧带增粗、触痛等。
排卵型黄体不健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患者,盆腔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盆腔炎症引起的月经先期,可见盆腔炎症体征。
4、卵巢功能检查基础体温呈双相性,但黄体期上升缓慢、或上升幅度不够、或高温期缩短等;月经来潮6个小时内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呈分泌不良现象。
二、中医辩证要点本病以月经周期提前1~2周为辩证要点,着重于周期的提前及经量、经色、经质的变化情况,结合全身症状和舌脉,辨其属虚属实、属寒属热。
一般月经周期提前1~2周,量或多或少,经色紫红或深红,质粘稠,舌质红,脉数者为血热;量多者说实热,量少者数虚热。
本病若伴经量过多者,可发展为崩漏。
临证时应重视经量的变化。
三、鉴别诊断临证之际须注意一下病证鉴别:1、经间期出血经间期出血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2~16天,出血量较月经量少,或表现为透明黏稠的白带中夹有血丝,出血多持续数小时乃至2~7天自然停止,经间期出血与月经期出血,形成出血量一次少、一次多相间的现象,结合BBT测定,若出血发生在排卵期,即可确诊;月经先期则每次出血量大致相同,且出血时间不在排卵期内。
中医对月经先期的诊断与治疗
中医对月经先期的诊断与治疗月经来潮比正常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则1月两行,连续出现3个月经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亦称“经期超前”、“经早”等。
月经仅提前3~5天,或偶尔提前1次,又无任何不适者,不作月经先期论。
一、病因病机(1)气虚不摄: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思虑伤脾等,致使中气不足,统摄无权,冲任不固,月经先期而下。
(2)阳盛血热:素体阳盛,或过食辛烈助阳之品,热邪伏于冲任,迫血先期而下。
(3)肝经郁热:郁怒伤肝,郁久化火,下扰血海,迫血下行,致使月经先期而至。
(4)阴虚内热:素体阴虚或久病伤阴,失血过多,房劳损精,阴亏火旺,扰及冲任,血海不宁,经血先期而下。
(5)肾气不固:素体肾虚,或久病伤肾,房劳过度,屡屡坠胎,致肾气亏损,封藏失职,月经提前而行。
(6)瘀血阻滞:气机阻滞日久,或经期、产后不慎避忌,以致瘀血阻滞胞官,新血不安而先期妄行。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1.临床表现月经先期,是指月经周期缩短到21天以内,甚至1月两行者。
若周期仅提前3~5天,身体并无其他不适,仍属正常范围。
偶尔一次提前,以后仍按时来潮者,不作病论。
2.诊断(1)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余一行,连续3次以上。
(2)月经周期提前半月,应与经间期出血、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先期相鉴别。
三、辨证施治1.气虚型【辨证】月经周期提前,经量增多,经色淡,质稀。
神疲肢倦,或小腹空坠,纳少便溏。
舌质淡,脉细弱。
【施治】补气摄血调经。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25 g,北黄芪15 g,炙甘草9g,当归12 g,陈皮6g,升麻15 g,柴胡6g,白术15 g,茯苓20 g,龙眼肉15 g。
水煎服。
【加减】若兼见腰骶酸痛、夜尿多者,为脾肾气虚,宜脾肾双补,原方去升麻、柴胡、陈皮,加菟丝子、熟地黄、山茱萸、续断、杜仲之类,以补肾固冲。
2.实热型【辨证】月经提前,经量较多,经色深红或紫红,质稠浓。
或面红口干,心胸烦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舌质红,苔黄,脉数。
中医妇科名解
1、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天一行,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亦称“经期超前”“经行先期”“经早”“经水不及期”等。
2、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长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连续出现3个周期以上,称为“月经后期”,亦称“经行后期”“月经延后”“经迟”等。
3、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周期时或提前、是或延后7天以上,交替不定且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水先后无定期”“月经愆期”“经乱”等。
4、月经过多: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或每次经行总量超过80ml,而周期、经期基本正常者,称为“月经过多”,亦称为“经水过多”或“月水过多”。
5、月经过少: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少于平时正常精良的1/2,或少于20ml,或行经时间不足两天,甚或点滴即净者,称为“月经过少”,又称“经水涩少”“经水少”“经量过少”。
6、经期延长: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或淋漓半月以上方净者,称为“经期延长”,亦称“月水不断”“经事延长”等。
7、经间期出血:两次月经之间,即氤氲之时,出现周期性少量阴道流血者,称为“经间期出血”,经间期出血大多出现在月经周期的第10~16天,即月经干净后5~7天。
8、崩漏: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漏下,由于崩与漏两者常相互转化,故概称为崩漏,是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紊乱的月经病。
9、闭经:原发性闭经是指女性年逾16岁,虽有第二性征发育但无月经来潮,或年逾14岁,尚无第二性征发育及月经。
继发性闭经是指月经来潮后停止3个周期或6个月以上。
10、痛经:痛经是指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伴腰骶酸痛,甚至剧痛晕厥,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的疾病,亦称“经行腹痛”。
11、月经前后诸证:凡于行经期前后或正值经期,周期性反复出现乳房胀痛、泄泻、肢体浮肿、头痛、身痛、吐衄、口舌糜烂、诊块瘙痒、情志异常或发热等一系列症状者,称为“月经前后诸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脾气虚证
主要证候:经期提前,或兼量多,色淡质稀,神疲肢倦,气短懒言,小腹空坠,纳少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弱。
证候分析:脾气虚弱,统血无权,冲任不固,故月经提前而至,量多;气虚血失温煦,则经色淡而质稀;脾虚中气不足,故神疲肢倦,气短懒言,小腹空坠;运化失职,则纳少便溏。
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弱,也为脾虚之征。
治疗法则:补脾益气,固冲调经。
方药举例: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人参、黄芪、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
若月经过多者,去当归,重用黄芪、党参以益气摄血;经行期间去当归,酌加艾叶、阿胶、乌贼骨以止血固摄;便溏者,酌加山药、砂仁、薏苡仁以扶脾止泻。
若心脾两虚者,症见月经提前,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四肢倦怠,舌淡苔薄,脉细弱,治宜养心健脾,固冲调经,方用归脾汤(《校注妇人良方》)。
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当归、远志、甘草、生姜、大枣
方中人参、白术、黄芪、甘草健脾补气固冲;当归、龙眼肉、大枣健脾养血;酸枣仁、茯神、远志养心宁神;生姜、木香行气醒脾。
全方共奏补脾养心,固冲调经之效。
(二)肾气虚证
主要证候:经期提前,量少,色淡黯,质清稀,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面色晦黯或有黯斑,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
证候分析:“冲任之本在肾”,肾气不足,冲任不固,故月经提前;肾虚精血不足,故量少,经色淡黯,质稀;腰为肾之外府,肾主骨,肾虚故腰酸腿软;肾虚精血不足,髓海失养,故头晕耳鸣;肾虚则气化失常,故小便频数;肾虚则肾水之色上泛,故面色晦黯或有黯斑。
舌淡黯,脉沉细,也为肾虚之征。
治疗法则:补肾益气,固冲调经。
方药举例:固阴煎(《景岳全书》)。
人参、熟地、山药、山茱萸、远志、炙甘草、五味子、菟丝子
方中菟丝子补肾而益精气;熟地、山茱萸滋肾益精;人参、山药、炙甘草健脾益气,补后天养先天以固命门;五味子、远志交通心肾,使心气下通,以加强肾气固摄之力。
全方共奏补肾益气,固冲调经之效。
若腰痛甚者,酌加续断、杜仲补肾而止腰痛;夜尿频数者,酌加益智仁、金樱子固肾缩小便。
(一)阴虚血热证
主要证候:经期提前,量少,色红质稠,颧赤唇红,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脉细数。
证候分析:阴虚内热,热扰冲任,冲任不固,故月经提前;阴虚血少,冲任不足,血海满溢不多,故经血量少;血为热灼,故经色红而质稠;虚热上浮,故颧赤唇红;阴虚内热,故手足心热;阴虚津少,故咽干口燥。
舌红,苔少,脉细数,也为阴虚血热之征。
治疗法则:养阴清热,凉血调经。
方药举例:两地汤(《傅青主女科》)。
生地、玄参、地骨皮、麦冬、阿胶、白芍
方中地骨皮、玄参、麦冬养阴清热,生地滋阴清热凉血,白芍和血敛阴,阿胶滋阴止血。
全方共奏滋阴清热,凉血调经之效。
若月经量少者,酌加山药、枸杞子、何首乌滋肾以生精血;手足心热甚者,酌加白薇、生龟板育阴潜阳以清虚热。
(二)阳盛血热证
主要证候:经期提前,量多,色紫红,质稠,心胸烦闷,渴喜冷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面色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故月经提前,量多;血为热灼,故经色紫红,质稠;热扰心肝二经,故心胸烦闷;热邪伤津,故渴喜冷饮;大肠津少,故大使燥结;热灼膀胱,故小便短赤。
面色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为热盛之征。
治疗法则:清热降火,凉血调经。
方药举例:清经散(《傅青主女科》)。
丹皮、地骨皮、白芍、熟地、青蒿、黄柏、茯苓
方中黄柏、青蒿、丹皮清热降火凉血;熟地、地骨皮清血热而生水;白芍养血敛阴;茯苓行水泄热。
全方清热降火,凉血养阴,使热去则阴不伤,血安而经自调。
若月经过多者,去茯苓,酌加地榆、茜草根以凉血止血;若经行腹痛,经血夹瘀块者,酌加炒蒲黄、三七以化瘀止血。
(三)肝郁化热证
主要证候:经期提前,量多或少,经色紫红,质稠有块,经前乳房、胸胁、少腹胀痛,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肝郁化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故月经提前;肝郁血海失司,故月经量多或少;血为热灼,故经色紫红,质稠有块;气滞于肝经,故经前乳房、胸胁、少腹胀痛;气机不畅,则烦躁易怒;肝经郁热,故口苦咽干。
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郁化热之象。
治疗法则:清肝解郁,凉血调经。
方药举例:丹栀逍遥散(《女科撮要》)。
丹皮、炒栀子、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炙甘草
方中柴胡、栀子、丹皮疏肝解郁,清热凉血;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炙甘草培脾和中。
全方共奏清肝解郁,凉血调经之功。
若月经过多者,经时去当归,酌加牡蛎、茜草、炒地榆以固冲止血;经行不畅,夹有血块者,酌加泽兰、益母草以活血化瘀;经行乳房胀痛甚者,酌加瓜蒌、王不留行、郁金以解郁行滞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