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技巧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阅读答题技巧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淇上送赵仙舟
【唐】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1.诗中作者感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相逢时的欢愉,分别时的愁苦,分别后的惆怅。
2.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 “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 示例一:“犹”字好。孤舟远逝,作者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 的朋友。“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作者主观上的不 愿离去,写出了不舍的深情。 示例二:“空”字好。“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 失,作者空对无际的天水。“空”字侧重表现出作者失神落魄的 神情,更强烈传达出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
(三)赠友送别
内容特点
诗歌题目或诗句中多含“送”“别”“寄”等字眼,如《送 灵澈上人》、《送友人》等。
情感主旨
①分别时依依不舍和别后的孤寂惆怅。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 空留马行处。 李白《送友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②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寄托对友人诚挚的 安慰、劝勉和祝愿。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 玉壶。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分析重点
①结合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鉴赏诗歌; ②明确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了哪一类型的情感; ③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表现战争特征的事件及战争中人 们的心理。
地域:蕃州、酒泉、玉门、青海、楼兰、长城…… 器物:胡琴、琵琶、羌笛、玉帛、弓剑、金甲…… 称谓:飞将、骄虏、都护、匈奴、乌孙、单于…… 风光:雪山、朔云、黄沙、塞鸿、边草、明月……
②豪迈型:别并非全都是伤感的,不少诗作有开阔的 诗境,爽朗的音调,体现高远的志趣和开阔的胸襟。 一洗悲伤之态,尽显建康高雅的格调。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 比邻。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诗歌鉴赏是语文试卷中一道必考题,很多学生都在这道题上栽过跟头,但是诗歌鉴赏也不是特别难的题,应对它,也是有方法的。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诗歌鉴赏答题技巧1一、答题总则: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基本规律:1、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如果问“怎样写”,则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问“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则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效果或好处,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
4、如果问“为什么这样写”,则必答内容(即原因,可从诗句中概括,往往是对表现诗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论世”),还要从结构上回答(即在结构上的作用)。
5、如果题目要你“简析”,则可按2的方式回答。
鉴赏诗歌的形象(一)人物形象设问方式:1、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2、这首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方法点拨: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2、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信息;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拨高。
在此基础上明确出人物形象及其特征,典型意义。
应答步骤:1、性格+身份2、分条列举出性格而后点明身份。
答题示例: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塑造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答:塑造了一个在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请赏析这首诗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答案】(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的解答方法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的解答方法考试卷上的古代诗歌,在表达上肯定有其独特性,这就是所谓的技巧。
考生需要培养“识别独特”的敏感意识,这样答题就容易找到方向。
一、强化识别“修辞手法”的意识“比喻、比拟、衬托”这三种修辞格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所以不管试题有没有提示,考生一定要有将这三种修辞格依次对号入座的意识。
例1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①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宋]郭震②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
生卒年及生平不详。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9.(略)本题虽然没有明确说考查表达技巧,但是考生可以推测:命题者问“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既然提到“方法”这个词语,可见试题考查的还是作诗的技巧,只不过换了一种问法而已。
诗人用了什么方法呢?“比喻”在诗中找不到,“比拟”在诗中也找不到,那就试一试“衬托”吧。
最后一句中的“惆怅”是这首诗抒发感情的标志词,这一点考生应该能看出来。
但是,诗的前两句并未写“惆怅”,而是写自己“惯别家”,就是习惯离开家乡,第二句“等闲挥袂客天涯”更带上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潇洒,毫无悲切惆怅之感。
前后照应起来看,前两句诗与后两句诗在情感表达上有一个转折,形成了对比,使用了衬托手法。
【参考答案】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
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二、遇“怎么描写”,用四个术语分别验证“侧面描写”“点面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这四个术语都属于表现手法,考生答题时不能胡乱套用,而要结合诗句进行验证分析。
如何备考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如何备考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1.基础积累:
-熟读并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尤其是经典篇目和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过的诗词。
-学习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格律、韵脚、词牌等基础知识,以及诗词创作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
2.内容理解与鉴赏技巧:
-把握诗词的主题思想,分析诗词的形象、意境和情感,学会通过词语、意象解读诗人的情感寄托和社会意义。
-分析诗词的语言特色,如炼字炼句、修辞手法(比喻、象征、拟人、借代等)及其表达效果。
-掌握诗词的结构布局、篇章组织和表达技巧,比如起承转合、虚实相生等。
3.答题策略:
-明确高考诗歌鉴赏题型特点,针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各种题型制定不同的解题策略。
-结合理论知识,找准题目设问的得分点,按照“点—析—结”的结构进行答题,即先明确指出诗歌某一方面的特点或作用,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最后总结该特点在全诗中的作用或价值。
4.真题演练与反思:
-大量做历年的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尤其关注新高考改革后的新题型和出题趋势。
-对比标准答案,了解评分标准,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答题思路和表述方式。
-反思错题,找出知识盲点和答题误区,并针对性地强化训练。
5.拓展阅读与深度思考:
-拓展阅读不同风格和流派的古代诗词,培养对诗词艺术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鼓励独立思考,形成个人见解,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敢于创新性解读。
6.教师指导与课堂互动:
-积极参与老师的专题讲座和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利用老师的经验和资源提升鉴赏水平。
-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交流观点,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的一些经验
古代诗歌鉴赏题是历年高考必考的题型,其得分率比较低。
在复习阶段,教师需帮助学生明确此类题的考查方向,帮助他们重新构建解题的思维框架,更加规范地答题。
下面,笔者就举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
一、帮助学生明确试题考查的方向古代诗歌鉴赏题主要考查什么?这是我们需解答的第一个问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中指出:“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在鉴赏的过程中,学生要能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能对作品的表现手法作出评论。
江苏省的《考试说明》也明确表示:“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虽然现在采用新课标新高考卷,但是我们不难看出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考查方向与此前是一致的。
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学生要重点把握其中的形象、语言、主题、情感、技巧等要素。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以教材中的文本为依托,适时引导学生学习课外的诗歌,扩大其阅读的范围,突破单篇的限制,让他们在相对复杂的情境中思考问题,鉴赏诗歌。
二、带领学生重新构建解题的框架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的前提是读懂诗句。
那么如何读诗呢?这是我们要帮学生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接下来,笔者以2021年新高考卷中的《寄江州白司马》为例,谈谈如何带领学生读诗,重现构建解题的思维框架。
寄江州白司马①杨巨源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
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
③莫谩:不要。
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环节一:正向判断在这一环节,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标题、读作者、读注释、读文本(人物、意象、景物)来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和题材,以准确地理解诗歌的内容。
高考语文诗歌实用答题技巧集锦
高考语文诗歌实用答题技巧集锦在语文科目的考试中,诗歌鉴赏类的题型是不可少的,从初中到高中,内容也发生了变化,题目的难度也随之增加,但只要掌握了基本的解题技巧,高中语文诗歌类鉴赏题目得高分是不成问题的。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诗歌实用答题技巧集锦,希望大家喜欢!高考语文诗歌实用答题技巧集锦一【常见设问方式】1.这首诗词的某一联(某句、某片、某细节、某典故、某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局部考查)2.这首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整体考查)【解题技巧】诗歌是通过描述或议论人、事、景、物来表情达意的。
探究一首诗的情感可能会涉及多方面的信息,包括标题、作者、注释、题干,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诗歌本身。
01标题乃是诗歌情感的风向标【突出关键字“标题”】古诗词中有大量即事作品,所涉事情常常在文题中体现出来,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也由此可以推知。
所以在回答思想情感类题型时应首先看清题目是否有助于答题。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9题。
月圆①[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
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
③〔未缺〕指月圆。
④〔列宿〕众星。
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4分)【解析】这首诗的题目“月圆”二字对解读诗歌的情感大有帮助。
因为中国人最看重月亮,最讲究团圆。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佳节倍思亲”,月圆人不圆是旅居在外的游子的心头之痛,本诗中的杜甫即是如此。
由诗歌尾联中的“故园”二字就可以看出作者是在想象家乡松树和桂花的情态,这应该是虚写;而“万里共清辉”的景象实中有虚,眼前清辉是实写,故园清辉是虚写。
这样虚实结合,把诗人寄居异乡思念故乡的情感就表达了出来。
例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指导
一、形象分析题(一)人物形象题提问方式1.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试加以分析。
2. 诗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概括)3. 请简要分析(概括)诗人的形象特点。
答题步骤方法(1)1. 总述:本诗塑造了一个xx(特征1)xx(特征2)的xx(身份)形象2. 分析:结合具体诗句具体分析特征(解释或翻译诗句+手法=形象)3. 评价:指出形象表现的情感和呈现的意义。
PS:第2 步和第3 步可以分开也可以合在一起作答。
方法(2)1. 特征①:分析2. 特征②:分析3. 特征③:分析感旧【宋】陆游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①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注】①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实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这首诗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案】①壮志难酬。
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终老。
②迟暮悲伤。
“一簪华发醉秋风”写出诗人此时白发萧疏的老态,写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
③孤独寂寞。
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有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
(二)景物形象题提问方式1. 这首诗/某联/某几句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2.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3.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题步骤1. 本诗通过描写....等意象2. 描绘了一幅xx xx 的画面(营造了xx xx 的氛围/渲染了xx xx 的气氛)3. 从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心情、心境),达到了.....的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绝句二首(其一)(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1.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3)技巧语言题
01
鉴赏语言
题点1:炼字试题
所谓练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 造性的搭配,使使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加工的方法就叫练字。
回答这类题目一定要联系字(词)的具 体语境,不可孤立地分析这个字(词)的意 思;二是要关注不同的角度,即从字(词) 的含义、描述的画面、营造的意境、使用的 手法、表达的情感等角度来分析表达的意思 和具体作用(效果)。
第三步,描绘景象 展开想象和联想,将其放入整体中,再现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并结合具体 内容进行分析。 第四步,说明作用 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在全诗结构中的作用;点出其对烘托意境、 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技巧点拨
炼句题答题四要领 1.理解句子含意,品味艺术魅力。 解答炼句题,要根据句子的表现对象和句子内涵,结合全诗体会其在表达 上的匠心。
结尾两句描写的是柳垂江面、梅花凋落两种春日常见意象
既有长卷全景,又有细腻特写;承接“东溪春近好同归”而来,并非实写,而是词人想象 中的虚景
低垂的柳条在江水中映出倒影,雪中盛开的梅花也开始凋落,正是一派美丽的春日风光
这两句是词人想象,他希望来年春日与友人同归游览,所以尾句中所表现的情感的愉悦不 单来自优美风光,更来自能够与知己友人共处同游
1.使描绘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2.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节奏美。3.起强调作用。
拟声词能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不仅给读者以听觉的感受,还能引发视觉、触觉的感受,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如“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李煜《浪淘沙》) 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古人在诗词中,对色彩词的使用 ,常常是成对的。这些成对的色彩词,相互间或映衬,或点缀,或烘托,或照应。 经过诗人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用的 数量词,虚指、泛指的多,实指的少;并且与数量词的使用相关联的是,这些数量词常常采用 夸张、对比和比拟等修辞手法。
高考语文古诗歌鉴赏万能答题公式
古代诗歌鉴赏万能答题公式
…
②用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及效果;
③写出这样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公式】诗词风格
赏析题的表述:
(按层次顺序解
答)表达方式+语
言特点+意境体
味及效果
问:请简要赏
析这首诗歌的
语言特色。
人物形象1、你从诗中
看到了一个
什么样的人
物形象?
2、“…(诗
句)”勾勒
出了怎样的
形象?
①找出诗
词中描写
形象的相
关语句。
②概括形
象的特征。
③结合诗
词主旨,指
出所写形
象的表达
作用和效
果。
这首诗描写了…
(特定的环境或
氛围)的一个…
(特征、性格、思
想)的…形象。
【公式】描写内容
+思想、性格、特
征+形象称谓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
城。
草枯鹰眼
疾,
雪尽马蹄
轻。
忽过新丰
市,
还归细柳
营。
回看射雕
处,
千里暮云
平。
问:这首诗塑
造了一个什么
样的狩猎的将
军的形象?
全诗借此塑造了
一个豪放潇洒、英
姿飒爽、武艺不凡
的狩猎的将军的
形象
-温馨提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文库删除处理,感谢您的关注!。
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按内容分类:1.怀古诗:形式标志:古迹、古人名、“怀古”写法特点:借古讽今、借景抒情、对比内容特点:1)表达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壮志难酬。
2)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3)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大前途命运。
2.咏物诗形式特点:物象为题、“咏”写作特点:托物言志、托物抒情3.山水田园诗形式特点:景物描写写作特点: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内容特点;1)热爱自然美景2)喜欢田园生活恬淡闲适3)归隐,厌弃官场,对现实不满4.战争诗形式特点:“塞”、“征”、“军”、行文中有“胡”字写法特点:典故使用内容特点:1)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2)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3)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战争的惨烈4)报国无门的怨愤,归家无望的痛苦5.行旅诗形式特点:特殊意象写法特点:借景抒情、对写法、想象、联想内容特点:1)旅途的艰辛、寂寞、飘零之感2)思乡怀人6.闺怨诗1)妇女队征战在外的丈夫的思念2)盼归3)希望丈夫建功立业4)对战争的厌恶7.送别诗形式特点:“赠”、“送”、“别”写法特点:渲染气氛、借景抒情、想象内容特点:1)依依不舍2)慰勉或告白3)想象别后4)祝愿答题方法一、鉴赏人物形象型提问方式:你从诗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本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答案构成(1)什么形象;(性格特征+身份)(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2.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3.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9. 孤寂、落寞(惆怅),愁苦幽怨的形象。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答题技巧高考的语文有古代诗歌的类型题,古代诗歌的答题技巧大家想知道吗?下面由学习啦我为大家提供关于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关怀!高考古代诗歌七题型及答题技巧(1)"诗眼'或"炼字'型题设问方式:①对诗中某句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②从某两句中分别找最能表达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③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音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中哪个更好?为什么?④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解答提示: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
设计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出这些经古人锤炼出的字,妙在何处。
回答以下问题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题旨和诗人的感情来分析。
答题要点:①确定"好'或确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述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如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三句"湖平两岸失'的"失'字,与"湖平两岸阔'的"阔'字,哪个更好?[答] ①"阔'字更好。
②阔是空阔、开阔之意(这一步有时可并入一点来说)。
③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特别宽敞。
④"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剧烈感受。
(此题只答"阔'字好,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
卷面回答时,一般可省去序号,这里分点列出,提示不要漏掉一些步骤或要点。
下同。
)(2)句意型题设问方式:①最终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②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或第四句的理解或赏析。
解答提示:解释诗句的意思要留意两层:语表义和语里义,并结合全诗,指出它的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思想观点。
答题要点:①说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方法总结
3、先总后分式
⑽寒蝉
悲凉的同义词。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⑾鸿雁
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卷中的诗歌鉴赏题及其参考答案: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②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七、典例精析
【例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4年高考全国卷一)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⑶菊花
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陶渊明“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
⑷梅花
冰清玉洁、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高考语文13种古诗鉴赏题答题模式附答题技巧
第七种模式: 观点不同型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 呢?
提问变体: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有人认为某字用 得好,你认为呢?
答题步骤: 找到原词句中的关键几点,分条作答,用翻译
的形式就可以。
答题例如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6分)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 思乡之情(步骤一)。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 声引起的(步骤二)。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六种模式: 炼字型、诗眼型
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塑造了一位因为丈夫远出久而未归,因为思念日益憔悴的思 妇形象,。〔步骤一〕 诗歌的前两句写出妻子因为丈夫外出, 内心空虚,无心劳作。后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思妇 因为日夜的思念,容颜憔悴,宛如那圆圆的明月,在逐渐的 减弱其清辉,渐变为缺月。〔步骤二〕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的 深切思念之情。〔步骤三〕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 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 己见。
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 〞。〕 第一种答案:同意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说法。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 〞 存老马〞等,从中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 第二种答案:同意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的说法。诗中写到“思归客〞腐儒〞“片云 〞落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 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技巧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之感慨方法(一)看标题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
1、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2、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3、有些题目点明中心。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例一】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从标题上,可推知作者抒发的感慨与忧愤之情。
再联系诗歌内容,便可推知作者为国家缺少诸葛亮那样出兵北伐、恢复中原的帅才而忧伤,也为自己壮志未酬、两鬓先衰而感愤。
(二)析尾句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或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
不论以什么形式结尾,诗人都喜欢在结尾这个地方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如果我们鉴赏诗歌的时候,也对结尾特别用心,就可能会很快发现“直捣黄龙”的捷径。
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尾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劝勉、慰藉,同时给予对方信心和力量。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玉壶”比喻品德的洁白无瑕。
这里是诗人表达心志,说自己在仕途中不会同流合污【例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试分析抒情主人公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