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八、垂线与平行线:7、画垂线》赛课教学设计_0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7课《画垂线》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7课《画垂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7课《画垂线》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垂线的定义、特征以及画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垂线的含义,掌握画垂线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垂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认知基础,对直线、射线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垂线的定义和画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线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垂线的定义,掌握画垂线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垂线的定义,掌握画垂线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垂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直观演示,引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线的知识。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垂线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直尺、三角板、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把直尺和一张白纸。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场景,如房间的墙壁、电线杆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在这些场景中,你们能找到哪些线段是垂直的吗?让学生举例说明,并解释为什么这些线段是垂直的。
通过这个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垂线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垂线的定义和特征。
垂线是指从一点到一条直线的垂线段,垂线段的两个端点都在直线上,且垂线段的长度是最短的。
同时,教师还向学生讲解如何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线。
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用直尺和三角板在白纸上尝试画出垂线。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八、垂线与平行线:7、画垂线》公开课教案_0
《画垂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正确掌握画垂线的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学会用三角尺、直尺准确地画垂线,会验证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
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3.活学活用,用画垂线的方法来画图形。
4.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作图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并通过这一性质学会画垂线。
2.明确不同情况下的垂线如何画,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直尺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复习旧知,揭示本质。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平行和垂直这两种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1)请同学们拿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
(2)展示学生作品,这两条折痕互相垂直吗?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说出:只要它们相交成直角,就说明两条折痕互相垂直。
2.点明题意,引出挑战。
(1)刚才我们把正方形的纸对折两次,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你能画出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吗?(2)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画垂线。
板书:画垂线二、学习画法1.请同学们利用你手中的工具自己动手画一组垂线,画好后和同学交流你的画法。
学生交流展示。
(方格纸、量角器和三角尺画)课件出示:同学们想到了不同的画法,有的利用了方格纸上的垂直位置画,有的用量角器上90度画,有的用三角尺的直角画。
2.做“练一练”第一题。
你能用不同方法画出互相垂直的直线吗?请你在练习纸的方格下面空白部分画出来。
交流:你用了哪两种不同的方法?(演示用量角器和三角尺画两种方法)3. 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你能利用直尺和三角尺过直线上的一点A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吗?老师发现有同学在摇头,有同学在沉思,想学吗?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学91页中间部分。
谁来说说看,怎样过直线上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学生多说,一贴二靠三移四画五标记生在练习纸上画。
画好了吗?你是怎样画的?相机出示课件。
4.如果这个点在直线外,又怎样过这个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利用三角尺和直尺在练习纸上画出过直线外一点A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 (1)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 (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垂直与平行的特征,从而达到理解并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垂线与平行线这样的抽象概念,仍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实例来进行理解。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可能存在以下困难:对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理解不深,容易混淆;对于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或平行缺乏方法;对于垂线与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不够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垂线与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或平行。
3.垂线与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垂线与平行线的特征。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对垂线与平行线的理解。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垂线与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物和模型,如直尺、三角板、铅垂线等。
2.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教学视频等。
3.准备练习题和案例,用于巩固和拓展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物和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问:“请大家观察这些物体,你能找出哪些是垂直的,哪些是平行的吗?”让学生举例说明,从而引出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垂线与平行线的定义和特征。
同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基本概念。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直与平行的线段,并能够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或平行。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线段的基本知识,对于图形的认知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垂线与平行的概念,学生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待提高,因此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垂线与平行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直与平行的线段,能够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或平行。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垂线与平行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直与平行的线段。
2.难点:学生能够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或平行,并能够解释垂直与平行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让学生感受垂直与平行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画出垂直与平行的线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如教室的墙壁与地面、道路的直线与曲线等,引导学生关注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同时,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垂直与平行现象?”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7、画垂线》教学设计2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7、画垂线》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7、画垂线》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画垂线的方法和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垂线的定义,掌握画垂线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垂线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垂线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的基本概念,对图形的认知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垂线的定义和画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实际的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线的性质和画法。
同时,学生对于图形的认知和操作能力较强,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垂线的定义,掌握画垂线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垂线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探索和发现垂线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垂线,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对图形的认知,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垂线的定义,掌握画垂线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探索和发现垂线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垂线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垂线的定义和画法。
2.操作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掌握画垂线的方法,探索和发现垂线的性质。
3.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看法和做法,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垂线教具、直尺、三角板、白板等。
2.学具准备:每位学生准备一套垂线学具,包括直尺、三角板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垂线例子,如衣帽架、电线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例子中的垂线。
然后,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垂线吗?”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对垂线的理解和认识。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八 垂线与平行线》苏教版 (无答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八垂线与平行线》苏教版(无答案)一. 教材分析《八垂线与平行线》这一节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部分。
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将要学习垂线和平行线的定义、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垂线和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对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垂直和平行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垂线和平行线的性质和关系可能还不够清晰。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定义,能够运用垂线和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定义,能够运用垂线和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垂线和平行线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垂线和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实物模型、练习题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垂线和平行线的实例,如电梯的上下运动、道路的交汇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垂线和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模型或者动画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画图、折纸等,来验证垂线和平行线的性质和关系。
7、画垂线-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7、画垂线-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垂线的概念及作用。
2.能够在图形中画出垂线。
3.能够判断两条线是否垂直。
4.能够列举生活中应用垂线的例子。
教学内容
1.垂线的概念及作用;
2.画垂线;
3.判断垂线及应用垂线。
教学重点
1.能够画出垂线;
2.能够判断两条线是否垂直。
教学难点
1.能够应用垂线。
教学过程
1. 导入
1.通过图片让学生知道垂线的概念及作用。
2.让学生思考一下如果没有垂线,将会怎么样?
2. 讲解
1.通过数学书上的图形,向学生讲解垂线的作用及概念。
2.通过数学书上的图形,向学生演示如何画垂线等。
3. 练习
1.让学生在作业本上画出垂线。
2.检查学生的作业,提出错误并指正。
4. 应用
1.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向学生阐述垂线的应用。
2.让学生思考其他可以应用垂线的场景。
5. 总结
1.让学生复习垂线的概念及作用。
2.让学生答题测试是否掌握了垂线的相关知识。
教学反思
1.本次教学通过举例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垂线的应用。
2.需要考虑更多生动有趣的例子。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 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垂线与平行线》主要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点和性质,以及会运用垂线和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但对于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直观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能运用垂线和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2.难点:让学生能运用垂线和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操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直观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特征。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教学素材、学生活动材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教室里的墙角、黑板、桌面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垂直和平行关系。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呈现垂线与平行线的定义、特点和性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垂直与平行。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知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对垂直与平行概念的理解。
苏教版数学四上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上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上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够运用垂线与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总结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概念,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垂线与平行线的理解,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垂线与平行线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突破难点:通过直观演示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和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践 activities 体验和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关系。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情境图、实例图片、垂线与平行线模型等。
2.学具:直尺、三角板、圆规、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线段、直线和垂线,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能找出图中的垂线和平行线吗?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由发言,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垂线与平行线的定义,解释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八、垂线与平行线:7、画垂线》公开课教学设计_0
总结
总结
说说自己学到了什么
无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导入
0’0”- 1’45”
复习认识垂线的知识,为新课做铺垫
复习垂线的含义,导入画垂线。
根据教师的提问,发言交流,来复习垂线的知识。
使用媒体的书写功能,便于学生清楚地描述。使用畅言插入课件功能,把垂线的内容复习的更清楚。
新课一
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画垂线
学科(版本)
苏教版
章节
第八章第五节
学时
1
年级
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垂线,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无
铺垫二
11’23”- 12’29”
让学生明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
画已知垂线的直线有无数条
探讨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多少条
无
新课二
12’31”- 19’46”
过直线上A点作垂线有1条且如何规范的来画
过直线上A点作垂线的方法
先观察师的规范示范,然后汇报画的步骤,最后画垂线
教学机动态展示画法,其他同学一起巩固画垂线的方法,突破重难点。
1’46”- 8’03”
掌握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方法
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思考、交流、画出两套互相垂直的直线
使用教学机的拍照录像功能,动态展现学生多样的方法,节约时间。使用同屏对比,更方便比较突出画出的本质特征。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八、垂线与平行线:7、画垂线》赛课教学设计_0
画垂线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91页例8、“练一练”和第94页练习十五第4-5题。
教材分析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及角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垂直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讨论、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去感知、理解、发现和认识。
新教材通过主题图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
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比较弱。
教学时应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辨别信息引入,力求展示学生对垂直与平行的概念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学情分析本课时的教学既建立在学生已经学过的垂直和平行的知识基础上,同时又要为进一步学好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重要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的平面几何知识体系里,特别是作图形对应边上的高这部分知识,具有重要地位。
因为是几何知识的画法,自然具有了抽象、难画难规范的特点,加上教材只通过连续的三幅图,具体给出了过直线上一点作垂线的画法,没有出示文字说明,这无疑又为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设下了障碍。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探索画垂线的方法,学会画互相垂直的直线,以及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使学生经历尝试画垂线和学会画垂线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画垂线的技能和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探索方法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用合适的方法画出一组互相垂直的线段,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难点借助直尺、三角尺和量角器等工具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准备教师:量角器、三角尺和直尺。
学生:量角器、三角尺、直尺、学案。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1.复习巩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呢?预设生: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
师:能分别具体的说一说吗?预设生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平行。
预设生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相交。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八、垂线与平行线:7、画垂线》公开课教案_0
《画垂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正确掌握画垂线的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学会用三角尺准确的画垂线,会验证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
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作图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并通过这一性质学会画垂线2、通过自主探究,掌握过直线上、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直尺、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积累运用同学们,这节课老师会和你们一起学习新的数学知识,老师想知道谁会是这节数学课上最认真听讲,最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
(同学们纷纷举手)师:请坐好。
师:学习新课之前,让我们回忆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知识。
1、复习旧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和垂直。
谁能具体的说一说什么是平行,垂直?生1: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生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预设:回答问题的同学说的不完整,不严密,可以找同学补充、纠正)师:你说的还不够完整,下面请完成1号学习单的内容(学生完成自己的1号学习单)师:谁来说一说你的学习单(同时课件出示1号学习单:演示)课件第1张2、动手操作(1)说师:如果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师:想一想该怎样画,用什么工具画?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画,用直尺上的直角画,用量角器上的90度直角画。
(预设,可能学生还会说,我用两个三角尺拼成一个直角来画等等,只要是合理就要给予肯定)(2)画师:谁能到前面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师:找三个同学先说用什么工具画,再到黑板上画。
(用一个三角尺画,用两个三角尺画,用量角器画)师:老师把三个同学的画法再演示一遍(课件演示)课件第2张师:画垂线就是要保证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师:你喜欢哪种画法?生:老师,我喜欢用一个三角板画,因为更简单。
师:画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实质上就是让这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课件第3张)用一个三角板来画比较简单一些。
苏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八、垂线与平行线 7、画垂线》_3
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垂线教学目标:⒈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能从现实生活中找出相互垂直的线段,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2、在观察、测量、画图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垂线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1、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
2、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准备:直尺、三角尺、方格纸、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大家坐好,而且坐得笔直,老师用三角尺来比一比你坐得直笔不直。
二、新授:1、出示课件,观察:你看到了什么?2、谈话:你能把图中的几组线条画下来吗?学生独立画图,集体交流。
2、提问:这三组直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相同:每组两条直线都相交与一点,每组两条直线都相交成 4 个角。
不同:右边两组直线相交成的 4 个角都是直角,另外一组直线相交成的4个角不是直角。
4、讲解:像这样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5、提问:上面的三组直线,哪两组的直线互相垂直?垂足在哪儿?6、提问: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互相垂直?出示图片:桥梁、三点整时的钟面等。
8、活动:画一画:⑴、在纸上画一条直线,再在直线外点一个点,用字母“P”来表示这个点。
这条直线称作已知直线,点 P 是直线外的一点。
提问:从点 P 起,向已知直线画线段,可以画多少条?⑵、从点 P 向已知直线画一条垂直的线段。
提问:还有另外一条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线段吗?这条垂直的线段与其他不垂直的线段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测量,验证:所有线段中,和这条直线垂直的线段最短。
9、讲解:是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提问:为什么其他线段的长度不是这一点到直线的距离?说一说点 P 到已知直线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三、巩固练习:1、课本90页:“练一练”,第 1、2 、3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垂线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91页例8、“练一练”和第94页练习十五第4-5题。
教材分析
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及角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垂直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讨论、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去感知、理解、发现和认识。
新教材通过主题图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
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比较弱。
教学时应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辨别信息引入,力求展示学生对垂直与平行的概念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学情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既建立在学生已经学过的垂直和平行的知识基础上,同时又要为进一步学好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重要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的平面几何知识体系里,特别是作图形对应边上的高这部分知识,具有重要地位。
因为是几何知识的画法,自然具有了抽象、难画难规范的特点,加上教材只通过连续的三幅图,具体给出了过直线上一点作垂线的画法,没有出示文字说明,这无疑又为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设下了障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画垂线的方法,学会画互相垂直的直线,以及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使学生经历尝试画垂线和学会画垂线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画垂线的技能和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探索方法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用合适的方法画出一组互相垂直的线段,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难点
借助直尺、三角尺和量角器等工具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准备
教师:量角器、三角尺和直尺。
学生:量角器、三角尺、直尺、学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1.复习巩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
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呢?
预设生: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
师:能分别具体的说一说吗?
预设生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平行。
预设生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相交。
预设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预设:回答问题的同学说的不完整,不严密,可以找同学补充、纠正)
师:谁来说一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生:两条直线相交,相交成直角。
师:大家来看看这些图形,判断一下图上这两条直线是什么位置关系?(出示4张图片)
师:谁来验证这组图形是什么情况。
出示图片,指名学生上台验证。
【使用数学学科工具:直尺、量角器、三角板】
2.引人新课。
谈话:同学们都已经认识了垂线,知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那么怎样画出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呢?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内容——画垂线。
(板书:画垂线)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的复习,特别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回忆,旨在唤醒学生已形成的知识,为实现探索垂线的画法做好铺垫。
】
二、创设活动,操作建构
1.尝试画垂线
师:我们准备了方格纸、三角尺、量角器,你能想到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办法吗?小组内交流。
生交流。
师:你是怎样画的?把你画的互相垂直的直线展示给大家看看,说说你的画法。
学生上台用量角器、三角尺画图,讲解画图过程
【使用数学学科工具:量角器和三角板】
师:听明白了吗?那么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在学案上动手画一画吧!
教师巡视,指导不同画法。
生1:在方格纸上画。
生2:利用量角器画。
【手机拍照反馈】
师:同学们想到了不同的画法:有的利用方格上的垂直位置画,有的利用量角器上90°角画,有的用直角三角尺的直角画。
师:观察这3种方法,画垂线的关键是什么
生:要使画出的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
2.过直线上的点画垂线。
师: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刚才我们画的是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那如果直线上有一点A,你能过A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吗?我们来试试。
师:过直线上的点A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如何操作呢?
生:画出的直线既要和已知直线相互垂直,又要经过点A。
师:A点在互相垂直的直线中叫什么?
生:垂足。
师:谁愿意来说说可以怎样画?具体怎样操作呢?请一位孩子上来演示操作。
学生上台操作
【使用数学学科工具:三角尺】
师:我们再来回想一下画法。
过直线上的一点画它的垂线,可以先把直尺和已知直线重合,三角尺直角的一条边和直线重合,这样就(板书:边线重合)。
接着沿直尺平移三角尺,使直角顶点和直线上的点重合,(板书:平移到点)再沿直角的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板书:画直线)最后要标上直角符号(标直角)师:而我们在画图的过程中也是有画图技巧的。
指导学生
师:将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已知直线上的点重合时,要稍微离开一些,才能使画出的直线正好经过直线上的点。
3.过直线外的点画垂线
师:那如果已知B点在直线外的话,如何经过B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呢?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思考的孩子,自己在学案上试着画一画。
指名学生上台操作,说明画法步骤,并录制操作过程
【使用录屏功能】
师: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和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是相同的。
可以先把直尺和直线重合,三角尺直角的一条边和直线也重合,就是点线重合。
接着沿直线平移三角尺,使直角的另一条边经过B点就是平移到点,再沿这条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最后标出直角符号。
教师板书画法。
4.探索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师:我们刚才画的垂线都是经过点画的,那如果没有点的限制,你能画出这条直线的垂线吗?
师:谁来试一试。
指名学生上台画垂线
【使用数学学科工具:三角尺和智能笔功能】
师:观察画图,如果没有点的限制,可以画几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生预设:无数条,因为直线是可以无限延伸的
师:你们真是太聪明了,了不起的发现。
【设计意图:活动过程中,学生充分互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用量角器、三角板画垂线的方法,再引入到过已知的直线上一点、直线外一点和过直线画垂线,从一般到特殊,从易到难,不断操作探索,再通过师生交流画垂线的注意点,理解并掌握画垂线的方法,学生逐步形成操作技能,从四个层面的教学逐步促进学生对画垂线操作的整体把握。
】
三、课堂操作,巩固强化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画垂线的方法,你能不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呢?
1.基础练习,我能行。
量出A点到它对边的距离。
师问:你能量出A点到它对边的距离吗?这个距离就是?
预设生:点A到对边的垂线段的长度。
指名学生1上台操作。
【使用数学学科工具:三角尺】
师:这是点A到这条边的垂直线段,想一想还有其他的画法吗?
指名学生2上台操作。
【使用数学学科工具:三角尺和截图功能】
师:你能量出点A到直线的距离吗?
师:要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多少,只要量出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的长度。
2.提高练习,我努力。
师:这是人行横道线,小明如果从点A穿过马路,怎样走路线最短呢?为什么? 生:因为点到直线最短的线段是和直线互相垂直的线段,所以最短的路线应该走和马路边垂直的线段。
师:现在你可以画出最短路线吗?请在学案上完成
指名学生上台操作。
【使用数学学科工具:三角尺和录屏功能】
师:观察这个垂足是画在哪边的呢?
生:马路对面。
师:我们要注意垂足的位置。
【使用聚光灯功能】
3.拓展练习,我尝试。
师:老师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需要大家来帮忙你们愿意吗?
瞧这个长方形是不完整的,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师:长方形的特点是什么?
生: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师:那可以用( 画垂线)的方法来画长方形,请在作业纸上画一画。
师收集学生作品,拍照反馈。
【手机拍照上传】
师:大家来看看这2位同学的作品,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生:画图不准确。
师:我们在画图时候,要注意使用直尺,规范准确。
【使用聚光灯功能】
【设计意图:通过对习题进行深度加工,挖掘隐性资源价值,提供练习探索空间,开展适度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比、沟通,促进学生深刻理解画垂线的含义。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画垂线的方法,并运用操作题解决实际问题,安排了三个
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次的操作加深学生对垂直线段的理解: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
第二层次的操作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利用今天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层次的操作难度加大,利用长方形的特征:四条边互相垂直。
通过补齐长方形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画垂线的注意点,方法和过程。
】
四、完善认知,引导升华
1.提问:你学会了哪些本领?能说说垂线的具体画法吗?
2.总结:垂直的现象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无处不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掌握垂直的知识并发现其在生活的无穷魅力。
【使用触发器功能】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畅谈收获,再次巩固知识,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收获的快乐;通过引导升华,把有限的课堂延伸到无限的课外,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
】
板书设计:
画垂线
边线重合
平移到点
画直线
标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