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之玉文化
玉文化
![玉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2a1eb86f7e21af45b307a864.png)
有收藏者称其为发箍。
• 玉兽形玦, • 高15.4cm,宽10.5cm, 厚4.5cm。 •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玦 以青黄色玉料制,表面有 多处色斑。整体为环形, 一侧有一开口,未断开。 开口一端为兽首,另一端 为兽尾,兽身屈而成环, 颈部有二小孔。 • 目前,多处红山文化遗址 中出土了这类器型,它表 现的是一种神化了的动物, 反映了较大范围的动物崇 拜
• 从殷商开始,以和田玉为主体的玉器工艺 美术新时代登上了华夏民族的玉坛,才出 现了称誉世界的“东方艺术”,才形成了 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玉器史,成为中华民 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 类艺术史上的辉煌成就面经染色呈漆黑色, 器身扁而长,一端略宽,有 刃,另一端有一孔。圭两面 皆有纹饰,一面中部为阴线 兽面纹,兽面的上、下方分 别饰阴线绳纹及成组的凸线, 另一面的主体纹饰同前一面 大体相同,下方有一组凸线 构成的变形兽面纹。目前为 止,考古发掘中尚未发现有 类似凸线纹饰的玉圭,对这 件玉圭的制造年代,学者多 有推测,一些学者认为,玉 圭应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作 品。
• 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 是中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显著特点。中 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使玉具有了不 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取之于自然,琢磨于帝 王宫苑的玉制品被看作是显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 征物,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 要构成部分。 • 同时,玉在丧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无 比的神秘宗教意义。而由于玉的外表及色泽,人 们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 品质,作为所谓“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 尚歌颂,更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因此,玉是东 方精神生动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 物质根基。
• 玉立人,新石器时代含山 文化。 • 玉料因受沁呈鸡骨白色。 玉人作立状,方头,以阴 线方格纹刻划出冠,大眼, 三角形鼻,大嘴,唇上有 须,两耳垂处各有一圆形 钻孔。双臂贴胸而抱,十 指分开,腕部有阴刻衣纹。 束腰上雕出斜纹带饰。双 腿间有缝隙,雕出脚趾。 此玉人比例匀称,雕刻刀 法简练,展示出古人部分 服饰的简貌,也反映了江 淮地区史前时期匠人们的 雕刻技能,为迄今所见新 石器时代最完整的直立玉 人。
中国玉文化的渊源及其对国人的影响
![中国玉文化的渊源及其对国人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3b20d4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e.png)
中国玉文化的渊源及其对国人的影响中国古代玉石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硬玉,也称为翡翠,主要有和田玉、远东玉等;二是软玉,包括鸟龙纹玉和兽首纹玉等。
无论是硬玉还是软玉,在中国古代玉石文化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玉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先秦时期,玉石被视为君主的象征,是权力和权威的象征,只有皇帝和贵族才能佩戴。
玉石还被用来制作各种器物,如玉带、玉饰、玉镯等。
在古代中国,佩戴玉石被认为可以保佑人的平安和吉祥,具有辟邪、驱邪、避邪的作用。
除了审美价值和信仰意义,玉石还在中国古代医学和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黄帝内经》记载,玉石有助于调节人体的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
古人相信,佩戴玉石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抵抗力、延长寿命。
此外,玉石在文人墨客中也非常受欢迎,他们常常将玉石用作文房四宝之一,用以拟人化并借以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玉石的影响深远,不仅在古代中国有着广泛的流行,也影响了现代中国。
玉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依然喜欢佩戴玉石饰品,不仅因为其美观,更因为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无论是出席婚礼、庆祝生日、还是求助于运势,人们都乐于佩戴玉石,以求保佑和吉祥。
玉石文化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也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玉石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影响着人们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意识。
许多人喜爱收集和欣赏玉石艺术品,品味着古人在创作过程中融入的智慧和美学思想。
其次,玉石文化也在人们的生活习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在中国人结婚时,翡翠戒指被视为吉祥物,象征着美好的婚姻。
此外,佩戴玉石也被视为保护自己和心爱之人的方式,被视为避邪和驱邪的守护者。
总之,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对国人的影响深远。
在中国古代玉石被视为君主权力的象征,用来制作各种器物,并在医学和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玉石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既是审美意识和文化品味的体现,也是人们追求吉祥和幸运的象征。
玉的文化含义与独特价值
![玉的文化含义与独特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1eff4d8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0.png)
玉的文化含义与独特价值从古至今,玉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物质文化遗产。
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象征意义。
玉之美,不仅在于它的材质,更在于它独特的文化价值。
一、玉的文化内涵1. 玉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国古代,玉就是皇权与至尊权利的象征。
在商周时期,玉器已经成为了社会阶层的象征,官吏、贵族、祭祀有必要依据等级和职位佩戴玉器。
在宋代以后,玉柄官笔、吉祥如意、玉佩符、玉的降妖驱邪的功效,使得玉片段成为了高官显贵之间的一种礼品。
2. 玉是美学价值的载体玉是一种珍贵的材料,具有高贵典雅、素雅、清逸、美好等传统美学价值。
玉器的形式、造型、纹饰、雕刻、细节以及整个玉器的整体意境都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灵感。
而玉器中大多是各种动物、树叶、花卉等物象,极具生命力和生机。
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世间事物的理解、审美追求和世界观价值。
3. 玉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玉也被视为传承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例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句名言。
意思是说像玉一样的精神,不断的修炼,才能把它磨成美好的器物。
在中国,玉器制造艺术一直被视为一种传承人文精神的方式。
它强调人的求知、探究、艺术和品位,是一种美的理念和人性的追求。
二、玉的独特价值1. 艺术价值玉器的制作工艺需要经过复杂的手工雕刻,雕刻技艺高超的雕工,需要资深的年龄以及良好的经验。
如今,虽然科技发展了许多新工艺和新材料,但玉器制作依然是需要手工功夫的。
这也正是玉器的艺术价值的根源。
玉器的制作历程不单单是手工雕刻的制作,也需要大量的创意和设计,所以每个玉器都是艺术家的体现。
2. 学术价值许多古代文物藏品中,都有玉器的存在,而且大部分都显示出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玉器作为人类古代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可以挖掘出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知识。
3. 饰品价值在文化和艺术的层面之外,玉器同样具有很高的饰品价值。
因其美丽的外观和独特的文化内涵,玉饰品成为了许多文化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宠爱。
浅谈中国玉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浅谈中国玉文化的历史与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9e05147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1.png)
浅谈中国玉文化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玉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玉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价值。
本文将从玉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以及现状方面进行探讨。
一、玉文化的历史渊源中国的玉文化可以追溯至很早的时期,最早的玉制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时期。
在中国历史上,玉一直被看作是吉祥、美好的象征,被认为有神秘的力量,因此受到人们的敬重和喜爱。
在古代,玉被用于制作玉器、玉雕、玉钮、玉石镶嵌等工艺品,以及作为礼物、珍宝来使用。
由于玉的高雅、洁净、坚固、美丽的特性,玉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视为珍贵之物,被誉为“美玉”、“和田玉”、“天然瑶”等美誉。
自古以来,玉一直是中国文化中的象征,代表了高尚的品格和美好的愿望。
在中国古代,玉被用来象征高贵的地位和高尚的品格,是贵族社会的象征。
玉也被用来体现美好的愿望和寓意,被赋予吉祥的寓意和宗教意义。
在古代中国,玉被赋予了神圣的地位,成为了人们祷告、供奉神灵的礼物之一。
二、玉文化的发展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玉文化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古代,玉器是玉文化的主要体现形式,以玉璧、玉琮、玉琮、玉觯、玉管、玉鼎等为代表,成为了古代玉文化的象征。
在古代中国,玉器不仅是用来进行礼仪活动的必备品,也是贵族、王宫和寺庙的珍贵财宝,被用来表达对高尚品格、美好寓意的追求。
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对玉的崇拜程度和使用方法也略有不同。
例如商朝时期的玉璧被用来作为礼物的代表,在周朝时期,玉器被用来进行祭祀活动,成为了重要的宗教器具,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玉文化的重视和崇拜程度。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玉的雕刻工艺达到了巅峰,玉器的工艺水平进一步提高,玉文化也开始在艺术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交融,玉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在现代社会,玉文化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工艺制品,而是在艺术、收藏、装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的古代玉器与玉文化
![中国的古代玉器与玉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c4d9fe7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e.png)
中国的古代玉器与玉文化古代玉器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承载了丰富的玉文化内涵。
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国人就对玉器情有独钟,将它视为吉祥、神秘和永恒的象征。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古代玉器与玉文化的探讨,深入了解玉器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一、古代玉器的种类和制作工艺古代玉器包括玉雕、玉琮、玉璧、玉佩、玉环等多种形式。
玉雕是最为常见和代表性的一种,它是通过对玉石进行雕琢、雕刻、打磨等工艺制作而成。
古代玉器制作工艺精湛,需要耐心和技艺的积累。
工匠们经过精细的雕刻和打磨,使得每一件玉器都呈现出独特的纹理和光泽。
二、古代玉器的象征意义古代中国人视玉为吉祥、神秘和永恒的象征。
玉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例如玉象征美德、高尚品质和吉祥幸福。
玉器在婚姻嫁娶、祭祀祈福、官员册封等场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其象征着瑞气、和谐与吉祥,古代玉器在中国的传统礼俗中拥有独特的地位,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的体现。
三、玉文化与古代玉器的结合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古代玉器形成了紧密的结合。
玉文化体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蕴含了对人类心灵和精神层面的追求。
古代玉器通过寓意深远的纹饰、精美的雕刻和独特的造型,展现了玉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四、古代玉器的传承与发展古代玉器传承了中国文化的智慧和才情,代代相传,不断发展演变。
在不同历史时期,古代玉器的风格和制作工艺也有所变迁。
例如,商代的玉器研磨光洁、简约大方;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则更加雕琢精美,纹饰华丽;而汉代的玉器重视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结合。
古代玉器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延续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瑰宝,也为后世的艺术演变提供了宝贵的遗产。
五、现代玉器的创新和发展在当代,古代玉器的精神得以延续,并在创新中焕发新的活力。
现代玉器设计师通过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使得玉器在形式、材质、工艺等方面展现出新的面貌。
同时,现代玉器注重时尚感和审美需求,为人们带来不同于古代玉器的审美享受。
玉的文化及象征意义
![玉的文化及象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14e184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3.png)
玉的文化及象征意义
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高贵、珍贵、祥瑞、吉
祥的物品。
从古至今,玉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象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信仰和艺术创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玉的文化价值:
1. 祭祀用途:在古代社会中,玉被视为神圣的物品,可作为祭祀神明
的器具,代表着对神的敬虔和虔诚。
2. 政治象征:在中国历史上,玉制品常被用作官员的聘礼或礼品,以
示尊重和信任。
3. 饰品用途:玉制品在中国传统装饰中占有重要地位,如玉带、玉佩、玉坠、玉手镯等,不仅美观实用,还被视为吉祥神圣的象征。
玉的象征意义:
1. 长寿吉祥:玉的坚韧不断被视为长寿、吉祥的象征,常被视为祥瑞
之物。
2. 忠诚节操:玉质地坚硬、内里纯净,表现出忠诚、正直、廉洁的精
神。
3. 家庭和睦:夫妻婚礼时常赠送玉佩,代表彼此忠诚、情谊深厚。
4. 团结友爱:团体使用玉佩时能够展现出集体的团结和友爱,彼此关爱,和睦相处。
总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代表着吉祥、神圣、长寿、忠诚和团结。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中国传统玉文化与美玉鉴赏
![中国传统玉文化与美玉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2bc7b724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b.png)
中国传统玉文化与美玉鉴赏
中国传统玉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即被视为珍贵的财富和文化遗产。
玉被视作“石中之王”,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中国传统玉文化不仅体现在玉的鉴赏、制作和使用方面,还体现在玉与文化、艺术、历史等多个领域的密切关系中。
中国传统玉文化包括玉的价值观、鉴赏方法和意义等。
它融合了宗教、哲学、道德、审美等多种因素,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理念和文化价值观。
在玉的鉴赏上,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内涵胜于形式”,即注重玉的内在品质和文化内涵,更加注重玉的精神性和象征意义。
在美玉鉴赏方面,中国人对玉的鉴赏有着千百年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鉴赏方法和标准。
中国传统玉文化注重玉的颜色、纹路、透明度、质地等方面的鉴定。
同时,还注重玉的文化背景、历史价值、制作工艺等因素的考量。
中国传统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反映了中国人的审美理念和文化价值观,也为世界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1 -。
对中国玉文化的认识
![对中国玉文化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72fd1d3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2.png)
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玉在中国古代被视为吉祥、避邪之物,同时也是权力、地位的象征。
在古代,玉器被广泛用于祭祀、丧葬、装饰等方面,玉文化也因此逐渐发展壮大。
在中国玉文化中,玉的品质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如“温润如玉”、“玉不琢不成器”等,都是对玉品质的赞美。
同时,玉也被视为美德的象征,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表达了人们对于坚贞不屈的品质的追求。
此外,中国玉文化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玉器风格各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审美观念、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特点。
因此,玉文化也是一种传承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玉器的实用价值逐渐消失,但是玉文化依然在人们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人们购买玉器、佩戴玉饰,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祈求吉祥、避邪避凶,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
总之,中国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装饰品和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
传统文化玉文化
![传统文化玉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91e2cc6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6.png)
传统文化玉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语言、宗教、价值观念、习俗、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在中国,传统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之一就是玉文化。
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玉石在中国被视为吉祥、神圣和美好的象征,被广泛用于制作器物、艺术品和装饰品。
首先,玉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开始使用玉石。
在中国古代,玉石被视为贵重的礼物和权力的象征,只有皇帝和贵族才能拥有。
玉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种材料,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象征。
其次,玉文化在中国社会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玉石被广泛用于制作器物和艺术品,例如玉杯、玉盘、玉瓶等。
这些玉制品不仅具有实用的功能,还具有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玉文化也体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习俗中,例如在婚礼和生日等重要场合,人们会赠送玉制品作为礼物,以表达祝福和美好的愿望。
此外,玉文化在中国艺术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玉石被广泛用于雕刻和雕塑,玉雕作品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玉雕作品通常以动物、植物和人物为主题,通过精细的雕刻和纹饰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丽和智慧。
最后,玉文化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个性化的追求,玉文化在当代艺术和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许多设计师将玉石与现代材料和工艺相结合,创造出独特而现代的玉制品和艺术品,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总之,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深远的影响和丰富的内涵。
玉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材料,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象征。
它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体现在艺术和设计中,还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
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
玉的象征意义和精神
![玉的象征意义和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7f49337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e.png)
玉的象征意义和精神玉石作为一种珍贵的矿石,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吉祥之物,其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玉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玉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
首先,玉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象征物之一,代表着美德和高尚品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被视为“美德之石”,因其宝贵、坚硬和洁白无瑕的特点,喻示着人心中的高尚品质。
玉石在经历岁月的磨砺后,愈显出其独特的美感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告诉人们要坚持美德与道义,永远不要忘记追求卓越。
其次,玉代表着和谐与幸福的精神内涵。
在中国文化中,玉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人们相信穿戴玉石能带来平安与吉祥,招财进宝,使身心得到平静和舒适。
玉的亮丽色彩和光辉折射出的光芒,给人以宁静和愉悦的感受,激励人们追求和谐与幸福的生活态度。
此外,玉也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景和追求。
在中国古代,玉是君王和贵族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荣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的地位逐渐向普通百姓开放,人们开始以玉为祝福、表达情感和纪念意义。
如今,人们赠送玉石作为礼物,希望能传达自己的真诚祝愿,例如,将玉镯作为结婚礼物,表示永远爱情的美好寓意。
最后,玉所散发的能量和荧光也是其精神内涵的一部分。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玉被认为有着平衡身心的作用。
玉石所散发的负离子、红外线和长波辐射,能够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
同时,玉的冰凉触感也能使人心静神宁,舒缓压力和焦虑情绪,给人以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综上所述,玉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丰富多样,体现了美德、和谐、幸福和追求等方面的价值。
玉石所体现的高尚品质和美好愿景,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底蕴,也启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因此,无论是作为珠宝的佩戴,还是作为装饰品的摆设,玉都能赋予我们力量和勇气,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玉与中国传统文化
![玉与中国传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4dadd43dee06eff9aef80770.png)
玉与中国传统文化玉的文化就是中国七千多年的文化,它是中国的一种特殊文化,它充溢了中国整个的历史时期,因此而形成了中国人传统的用玉观念,这就是尊玉、爱玉、佩玉、赏玉、玩玉。
所以君子爱玉,希望在玉身上寻到天然之灵气。
玉乃石之美者,色阳性润质纯为上品。
宝石也如此。
其价值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成份,翡翠白玉中不值钱的为多数。
如同人一样,哪个民族都出英雄。
好玉乃石之珍品。
玉历史悠久,用途广泛,形式繁多,质地莹润,碾琢精湛,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在世界玉器工艺领域中独树一帜,充分表现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
对玉的喜爱甚至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人们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当作神人相通的融汇。
古代,玉器也是身份的象征,专为皇帝、朝廷所用;玉,更被喻作人的品德,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说法。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的解释是:“玉、石之美者。
”这一注解从物质上(石)和艺术上(美)两个方面科学地阐述了“玉”字的概念。
说到底,玉也只是石头而已,但是这一个美字,却让它具有了倾倒众生的特质。
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让“黄金有价,玉无价”的思想根深蒂固,源远流长。
伴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用和田玉镌刻成的“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会徽的面世,更是刮起了一轮灸手可热的玉器收藏现代风。
在玉石众多的爱慕者当中,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对玉石产生了的影响应该是无可替代的。
孔子曰:“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廉而不刿,义也;垂而如坠,礼也;扣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贯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不贵者,道也。
”历代诸子百家以儒家学说诠释玉并赋予“德”的内涵,于是,玉有十一德、九德、五德之说广泛传播,并被全社会所接受,成为我国玉器久盛不衰的精神支柱。
这种寓德于玉,以玉比德的观念把玉和德结为一体;同时,又将玉与君子结缘,物质、社会、精神三合一的独特玉意识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思想建树,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丰富思想和精神内涵。
中国玉文化的特征及其价值
![中国玉文化的特征及其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405a60c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03.png)
中国玉文化的特征及其价值
中国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
富的内涵。
在古代,玉在中国被视为贵重的象征品,被用于制作各种器物、工艺品和装饰品。
玉文化的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同时也赋予了其重
要的价值。
首先,玉文化的特征之一是体现中国古人对玉的崇拜和炼性的理念。
在中国古代,玉被视为圣洁不可侵犯的象征,被赋予了神秘和灵性的意义。
人们相信玉可以保佑平安、化解灾祸、抵御邪恶。
因此,中国人将玉视为
吉祥和祥瑞的象征,时常佩戴玉饰品来祈求好运。
这种对玉的崇拜和信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宇宙和人的和谐与敬畏的思维方式。
再次,玉文化的特征还表现在对玉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上。
中国玉文化
既注重玉材的选择和雕刻技艺的传承,更注重对玉艺术的研究和创新。
从
古代玉器到现代玉雕、玉画等艺术形式,中国玉艺术展现了独特的审美和
工艺价值。
通过雕琢、打磨等工艺,艺人将玉的纹理、色泽和形态与中国
文化的意象和象征相结合,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体现了中国人民
的智慧和创造力。
总而言之,中国玉文化的特征和价值体现在对玉的崇拜和炼性理念、
对玉礼俗和尊崇的传承、对玉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以及对历史、文化和经济
的重要意义上。
中国玉文化在推动文化传承、丰富艺术形式、促进经济发
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民的
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之玉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玉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42266ea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5.png)
中国传统文化之玉文化中国玉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载体,形成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精神象征。
中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从那时起,玉在中华民族的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玉的分类及象征意义、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之玉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玉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
早在中国古代,玉就被视为神圣的象征,被尊奉为美德的象征。
玉的盛行与玉石的珍贵、美丽以及与天人合一、自然为纲的哲学观念密不可分。
在西周时期,玉被视为天地之精华,象征君权;在春秋战国时期,玉逐渐普及,成为文人墨客的时尚之选;到了秦汉时期,玉的地位更加崇高,玉制品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日常生活中。
中国玉文化的发展,也对玉的分类和象征意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颜色、质地和纹理等特征,玉石可以分为和田玉、翡翠、青玉等多种品种。
其中,和田玉是最负盛名的一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象征着美德、高洁、圣洁等美好品质。
中国古代人民普遍认为,玉是与天地精神相通的物质,能够使人们心灵纯洁,陶冶情操。
玉在中国文化中不仅是美好品质的象征,也代表着国家的统一、权威和荣耀。
玉还在中国传统婚礼中被视为最好的见证品,代表着夫妻之间的忠诚和永恒的爱情。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玉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风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玉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也不断变化。
在古代,人们注重玉石的形状、质地和纹理。
玉器制作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追求简洁和平衡的设计风格。
到了宋代,人们开始注重玉器的工艺和技巧,制作大量精美的玉器作品。
明清时期,玉器工艺达到了巅峰,不仅造型多样,而且制作精细。
玉文化在中国民间艺术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木雕、瓷器、刺绣等领域。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象征和文化遗产。
玉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哲学思想,具有深远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加强对玉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美学,让玉文化继续熠熠生辉,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作出贡献。
玉文化的心得(精选5篇)
![玉文化的心得(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6ab02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12.png)
玉文化的心得(精选5篇)玉文化的心得篇1玉文化是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从最早的石器时代到现代社会,玉一直被视为珍贵的宝藏,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象征意义。
通过学习和研究玉文化,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以下几点:1.玉的材质:玉的材质并不只是它的美丽外观,还包括它独特的物理性质。
玉的坚硬度、密度、折射率、颜色、纹理等等,都使得玉具有了它独特的质感和魅力。
2.玉的象征意义:玉在古代是一种高贵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地位。
同时,玉也代表着美丽、纯洁和高贵,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表达。
玉器的制作不仅仅是一种工艺,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体现。
3.玉的审美价值:玉的美学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外在形态,更体现在它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玉器的制作需要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也是玉的美学价值所在。
4.玉的道德观:玉在古代被视为一种道德高尚的物质,代表着忠诚、勇敢、善良、正直等美好品质。
玉器制作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要求严谨,这也体现出了玉的道德观。
总之,玉文化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它涵盖了材质、象征意义、审美价值、道德观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和研究玉文化,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玉的重要性和价值,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华文化的底蕴和内涵。
玉文化的心得篇2玉文化的心得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玉器作为玉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玉器不仅仅是一种实用器,更是一种精神文化。
在玉文化中,玉器被赋予了各种寓意和象征意义。
在中国古代,玉器被视为美好、纯洁、高尚的象征,被广泛应用于宫廷、寺庙、民间等各个场合。
玉器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玉器在古代被用来制作礼器、生活用品、工艺品等,其制作工艺和设计理念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在玉文化中,玉器的制作工艺也是非常重要的。
玉器的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选料、切割、打磨、雕刻等。
中国传统文化之玉器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玉器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9c40a3b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7.png)
中国传统文化之玉器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之一即为玉器文化。
自古以来,中国人心目中的玉器,被视为吉祥美好、神圣至尊的象征。
在中国文化中,玉被誉为“玉德”,它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君子之德以及吉祥的祝福。
诸如勾玉、龙凤玉佩、玉龙、玉虎等各种形状的玉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文明可追溯至数千年前,《诗经》中即有关于玉的记载。
自商周时期开始,玉器在中国的文化礼仪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玉器由于其特殊的纹饰、色泽和质地,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和载体。
同时,玉还被用作礼器和权力象征,代表着君权与统治的象征。
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这些古代的格言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玉的重要价值。
在古代,玉器作为贵族社会身份、地位和婚姻的象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皇帝戴玉冠,是权力和尊贵的象征,而一般人戴玉佩、玉璧,则是表示身份尊贵和价值。
玉器还被广泛应用于祭祀、宴会、礼仪等场合,以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古代中国,人们常常将玉器作为传家之宝,代代相传,并将其作为心爱之物,作为守护家宅安宁和亲情友谊的象征。
从宝玉石的开采、精雕细琢、到雕刻磨光,中国玉器制作历史可上溯至数千年前。
中国玉器制作工艺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在古代,制作玉器需要经历多道工序,包括选材、鉴定、设计、切割等。
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艺术家们的用心设计和技艺的独到,以保证玉器的质地和品质。
中国古代玉器以其精致的工艺、独特的纹饰和奇花异草而闻名,其制作工艺更是受到世界各地的人们所推崇。
中国的玉器文化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也深受世界各地人们所喜爱。
中国玉器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都有重要的展览,如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卢浮宫等。
这些玉器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更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精神世界的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玉器文化,不仅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宝玉石文化概论
![中华宝玉石文化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5a59d43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8.png)
中华宝玉石文化概论
中华宝玉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自古以来,宝玉石在中国被视作吉祥、美好、神圣的象征,被广泛用于装饰、礼仪、信仰和收藏等方面。
中华宝玉石有着琳琅满目的品种,包括玉、翡翠、黄龙玉、和田玉等。
其中,玉被视为最为珍贵的宝石之一,被誉为“美玉无瑕”。
翡翠则以其独特的颜色和光泽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天然
的彩虹”。
而黄龙玉和和田玉则分别因其鲜黄色和温润质地而备受喜爱。
中华宝玉石的魅力远不止于其美观,它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文化中,宝玉石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人们常常将宝玉石视为吉祥物,相信它们能为人们带来好运、健康和幸福。
此外,宝玉石在中国的礼仪和信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古人常将宝玉石用于制作器物、首饰和礼品,以展示个人的身份和品味。
在各地的宗教仪式中,宝玉石也被当做神圣的存在,用以祈福和祭祀。
在当代,中华宝玉石也成为了收藏界的热门宝贝。
无论是富有的商人还是普通的百姓,都纷纷投入到宝玉石的收藏和研究中,推动着宝玉石文化繁荣发展。
总之,中华宝玉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拥有优美的外观,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它在中国的礼俗和信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宝玉石的收藏和研究也为中华宝玉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传统文化关于玉的句子
![传统文化关于玉的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5a61a64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5.png)
传统文化关于玉的句子1、玉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高尚、纯洁、谦虚、坚贞等美德。
2、玉之温润,犹如君子之德,佩戴玉饰,象征气质儒雅,品德高尚。
3、玉的珍贵和独特,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着千年古老的传统。
4、玉的精致与细腻,是手工艺人们倾注心血的结晶,传承着千年的文化瑰宝。
5、古朴而典雅的玉器,记录着岁月的历史痕迹,展现出独特的美学韵味。
6、玉的温润如君子,它的纯洁如君子之志,自古以来,人们把玉视为吉祥之物,用玉来祈求平安和幸福。
7、玉石,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底蕴。
千百年来,玉石不仅代表着东方美学的精髓,更是一个民族文化和历史的见证。
每一块玉石都拥有独一无二的故事,而它背后的传统工艺和雕刻技艺更是赋予了它们无比的魅力。
8、玉器是人类匠心独运的结晶,是民族文化和艺术的瑰宝。
9、玉的温润含蓄,它不张扬、不浮躁,却能在岁月的长河中愈显光华,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我们心灵的寄托。
10、玉器作为一种艺术品,其千姿百态的造型、色彩、纹理等美学元素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11、玉是中华文化的象征,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递着浓厚的民族情感。
12、玉器闪烁着神秘的光泽,仿佛蕴含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令人陶醉。
13、世间珍宝无数,唯玉石恒久流传,传世之宝,世代相传。
14、古人云:“黄金有价玉无价”,珍贵的玉器蕴含着无尽的内涵和美感。
15、珍贵的玉器,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您带来吉祥和平安。
玉器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传递着浓厚的民族情感。
16、百年玉镯出平乡,精雕细琢传万世。
17、美玉情深,天养好人。
18、千年工艺打造出精美的玉器集宇宙之精华,载厚德之大气(器)。
19、欲要雍容华贵,玉要“七巧”;彰显非凡品位佩七巧玉器,显富贵荣华。
20、传世稀有美玉,尽在玉美人;玉出七巧,灵韵吉祥。
21、具有厚重感的玉器,折射出时空的变换,是世代匠人的手艺传承。
22、人因玉而变得美丽,玉因人而显得耀眼。
玉成典故含义
![玉成典故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6abf6bd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9.png)
玉成典故含义1. 玉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宝贵的瑰宝,代表了高尚的品质和价值。
在中国古代,玉被赋予了许多象征意义,如君子、美德、善良、高贵等。
人们对玉的崇拜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玉的流传和使用。
玉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独特的地位,被认为是吉祥、幸福和神圣的象征。
2. 成“成”代表了达到某种状态或者完成某种目标。
在这里,“成”可以解释为一种成就、成功或者圆满的状态。
“成”还可以指代一个人经过努力和奋斗后的结果,也可以代表一种完美的状态。
3. 玉成典故“玉成”是一个有关玉和成就的典故,具有深刻的含义和启示。
它传承了中国古代智慧和价值观,成为了人们追求进步和成功的一种精神指引。
这个典故中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美德和高尚品质的追求,也展现了人们对于完美和圆满的向往。
3.1 典故来源“玉成典故”源自西汉末年的《汉书· 李斯传》中的一则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了李斯是怎样通过修养品德、勤奋进取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的。
李斯是秦国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被封为宰相后,非常努力地为国家做出贡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具备高尚的品质和努力奋斗,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就。
3.2 典故讲述故事中,李斯在秦国末年,因为他的才华和智慧受到了秦始皇的赏识,被任命为宰相。
李斯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于是努力修身养性,修炼美德和道德修养。
他每天都将自己锁在宫中的一间小房间里,专心学习和思考,不受外界干扰。
李斯通过学习古代圣贤的典籍和史书,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和分析。
他不仅学习了王朝的历史和政治制度,还研究了农业、水利、工艺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李斯逐渐提高了自己的才干和政治眼光,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李斯的努力下,秦国的政治和经济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国家的权力和威望逐渐提高。
然而,李斯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继续保持了他的谦虚和勤奋。
他还鼓励其他人也要像他一样修炼自己,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古人对玉的理解
![古人对玉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8ce9876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e.png)
古人对玉的理解
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珍贵的瑰宝。
古人对玉的理解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他们将玉视为一种神秘的存在,具有神圣的力量和美好的象征意义。
古人认为,玉是天地之间的精华所化,是自然界中最完美的产物之一。
他们相信玉是由天地之气凝聚而成的,蕴含着宇宙的力量和智慧。
因此,玉被赋予了超凡的能力,被视为能够保护人们免受邪恶力量侵害的护符。
古人对玉的理解还表现在对其美感的追求上。
玉被誉为“石中之宝”,因其质地洁白无瑕,温润如脂,光泽瑰丽。
古人认为,玉具有独特的灵气和生命力,能够与人们产生共鸣。
无论是玉的色彩、纹理还是质感,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古人喜欢用玉来制作各种艺术品,如玉佩、玉器等,以表达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古人对玉的理解还体现在对其品德的赞美上。
玉被视为品德高尚的象征,因其坚贞不屈的性格和不畏艰险的精神。
古人认为,玉具有自律、坚定和谦和的品质,能够使人们保持纯洁的心灵和高尚的品格。
因此,玉被用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被视为一种道德的楷模。
总的来说,古人对玉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神秘而神圣的力量、美感和品德的赞美。
这些理解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和人性的
敬畏和追求,更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和高尚品德的向往。
如今,尽管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但玉依然承载着古人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成为人们追求品味和内涵的象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琥形佩 春秋早期 河南光山出土
玉琥:完整虎形玉器,器或佩饰“以白琥礼西方”
玉璜 半璧形 良渚文化 浙江余杭反山出土 剔地浅浮雕
素面青玉璜 周
玉璜:半璧形或小于半环的弧形,两端有眼或中间靠上有眼。
可为龙首、虎首,常有纹饰。璜是最早出现的佩饰,出土分布遍布全国。周代演变为礼器:"以玄璜礼北方"
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 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贯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不贵者,道也。
中国审美文化之玉文化
儒家学派继承并发扬了古人爱玉、崇玉的传统,选择玉
作为其道德观念和政治思想的载体,赋予玉许多美德, 将玉道德化、人格化,提倡“君子比德于玉”,创立了 玉德学说。 这个时期,本为自然物质的玉石被人为地赋 于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占有突出
第二节 玉文化的发展
一、春秋战国时期 ① 《周礼· 大宗伯》中记载,“以玉作六器,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
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所以玉器又被称为六瑞。
玉壁
玉璋
玉琮 玉圭 玉琥
玉璜
二、孔子对玉文化的贡献
孔子曰玉有"十德":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廉而不刿,义也;垂而如坠,
中国审美文化之玉文化
[谢谢]
中国审美文化之玉文化
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它影响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人们的观念和习俗,
影响着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响着一大批文学、历史著作。 中国古玉器世代单件作品的产出与积累,与日俱进的玉器生产技艺,以及与中国玉器 相关的思想、文化、制度,这一切物质的、精神的东西,构成中国独特的玉文化,成 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的分支而光照全世界。
有重生的寓意。
玉握:汉代以前多以圆柱形玉器为主,汉代中期以后,以玉猪为主,代表财富。
九窍塞:九窍乃精气外泄之穴,防止精气泄气,就可以达到灵魂的保存。
玉琀:汉代中期以前,玉琀有各种动物型(玉龟、玉马等等)豌豆大小,汉代中期以
后,以玉蝉为主,长6cm,宽3cm,真好覆盖人的舌头。古人认为蝉饮甘露,破土而 生,具有重生的寓意。
三、三国魏晋南北朝
在中国玉器工艺史上,长达三个半世纪的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高度发达的汉唐玉雕间的一个低潮, 出土玉器极少,而且都具汉代遗韵,有所创新者,唯有玉杯和玉盏 。在神仙思想和道教炼丹术的影响下, 当时人们不爱好琢玉,而盛行吃玉 。
四、唐代
唐代玉器数量虽不多,但所见玉器件件都是珍品 。兽首形玛瑙杯
的一段注解释帝王的“王”字时,认为王者即“天下归往也。”董仲舒也说:“古之 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说文解 字》这段注解释玉的字型为“三玉之连贯也”,即三横一竖象征一根丝线贯穿着三块 美玉。另外“皇”字则是“白”和“玉”的组合。
中国审美文化之玉文化
古文中“王”“玉”字型相同,绝非是偶然的巧合,“天地人参通”与王之连贯,
四、宋、辽、金
北宋的花形镂雕玉佩,女真、契丹的“春水玉”、“秋山玉”,是代表这一时期琢玉水平的佳作 。
宋、辽、金玉器实用装饰玉占重要地位,“礼”性大减,“玩”味大增,玉器更接近现实生活。南宋的玉荷叶杯
五、元代
元代玉器承延宋、金时期的艺术风格,采取起突手法,其典型器物是渎山大玉海,随形施艺,海神兽畅
中国审美文化之玉文化
2014级建筑二班解依槿 201400201027
中国审美文化之玉文化
中国审美文化之玉文化
中国审美文化之玉文化
引言
一、玉又被称为玉石,美石。 二、玉是一种天然矿产。玉材本身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锌、铁、铜、锰、镁等。
三、在古文字中,“玉”字并没有一点,和帝王的“王”共用一个字。《说文解字》
张仃国徽方案构思是: 一、红色齿轮,金色嘉禾,象征工农联盟。上方的五角金 星,象征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齿轮、嘉禾下方结以红带,象征全国人民大团结,国
家富强康乐。 三、天安门——富有革命历史意义的代表性建筑,是我国 五千年文化,以及伟大、坚强、英雄祖国的象征。
中国审美文化之玉文化
红山文化的玉龙被称为华夏第一龙
琬圭 圆头 底部双孔
玉圭: 由戈或石斧演化而来,尖首圭由戈演化而来。戈在商代已有,是阶级社会的一种礼器,
不同爵位的人所执圭的形状不同,以示等级。圭用作朝拜、祭东方之神。
玉璋:商代已出现。底平顶斜,顶部可平直、可呈弧线状,一般有孔。分为五种:赤璋、大璋、中璋、边璋、牙璋。 作用:“赤璋礼南方”(礼器);大璋、中璋、边璋是天子巡守用的;中璋、牙璋是朝廷给驻外军官传令的凭信。
两者关系奥妙,意味深刻。许多经学典著作中有众多的描述,证明“三玉之连”实际上 就代表“天地人参通”。《周礼· 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本质上就是 玉能代表天地四方,通过它便能沟通天、地、人间的愿望和意识。
中国审美文化之玉文化
中国的古玉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影响深远,玉和中国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
中国审美文化之玉文化
玉璧:《尔雅》:“肉倍好,谓之璧” 肉即边,好即孔,边为孔 径的两倍便是璧。古人认为天是圆的、青色的,故用苍璧来祭天。
双螭纹璧 宋
中国审美文化之玉文化
谷纹环 汉
玉环:也是中间有圆孔的
圆形板状体,
但边与孔的直径近等。即“好
肉若一,谓之环”古人用作信物、佩饰。 “环”意“还” “玦”意“绝”
游于惊涛骇浪之中,颇具元人雄健豪迈之气魄。
五、明清
明清时期是中国玉器的鼎盛时期,其玉质之美,琢工之精,器形之丰,作品之多,使用之广,都是前 所未有的。明清皇室都爱玉成风,定陵出土的明代玉囗、清代的菊瓣形玉盘、桐荫仕女图玉雕, 都是皇室用玉。期间民间玉肆十分兴隆,苏州专诸巷是明代的琢玉中心,“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 苏郡”。
四川巫山出土 新石器时代 大溪文化玉瑗 距今6000前
玉瑗 :也是中间有圆孔的圆形板状体,但边窄孔大,即 “好倍肉,谓之瑗” 古代用作请召信物,引导君王上阶之物。也作佩饰、绳带的枢纽。
玉琮 首都博物馆藏 新石器时代晚期
玉琮:外方内圆中空的柱状玉器圆柱在两头突出,称为射上大下小,有长有短有纹饰。 玉琮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汉初。有3000年历史。 用作礼器: 祭地
结
语
中国玉器经过七千年的持续发展,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经过历代统治者和鉴赏家的使用
赏玩,经过礼学家的诠释美化,最后成为一种具有超自然力的物品,玉成了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寄
托。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自新石器时代绵七千年经久不衰者,是玉器;与人们生活关系最密切 者,也是玉器。玉已深深地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礼俗之中,充当着特殊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 用,并且打上了政治的、宗教的、道德的、价值的烙印,蒙上了一层使人难以揭开的神秘面纱。
中国审美文化之玉文化
一、玉文化的起源
玉器源于新石器时期,由于它坚硬的外表,它在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早期是一种工
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新石器晚期玉器从生产工具发展为礼器。 例如:石斧—石钺的演变;石斧(石钺)、石纺轮——玉壁的演变
中国审美文化之玉文化
玉钺这种器物,是由新石器时代主要生产工具石斧发展演变而来的。在蛮荒古代,石斧无论是 在部落冲突中还是在农业生产中都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发展,“钺”逐渐脱离了实用器具 范畴,变成了集神权、军权于一身的部落首领的一种“权杖”,成为了权利的象征。
地位的儒家思想中,把仁、智、义、礼、乐、忠、信、
天、地、德、道等内容与玉的天然物理性能相比附,于 是出现了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
中国审美文化之玉文化
1949年梁思成国徽设计方案:则以瑗——大孔玉璧为主体,中央是一颗大五角星,图案
中还有国名、五星、齿轮、嘉禾等。颜色由金、玉、红三色组成。
中国审美文化之玉文化
中国审美文化之玉文化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设计灵感
奖牌挂钩的设计灵感
奖牌背面镶玉的设计灵感
中国审美文化之玉文化
二、汉代的厚葬文化
金缕玉衣 玉琀:汉代中期以前,玉琀有各种动物型(玉龟、玉马等等)豌豆大小,汉代中期以后,
以玉蝉为主,长6cm,宽3cm,真好覆盖人的舌头。古人认为蝉饮甘露,破土而生,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