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益气养血,健脾养心
老中医:劳心者的专用补血药~归脾汤
归脾汤【名方出处】南宋《济生方》。
【使用历史】约750年。
【主要成分】人参(或党参),黄芪,白术,茯苓,酸枣仁,桂圆肉,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
【整体药性】温。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淡。
【典型征象】面黄肌瘦,失眠健忘。
【禁忌人群】身体壮实不虚者忌服。
归脾汤为补血名方,具有补血养心、健脾益气的功效。
归脾汤出自南宋的医家严用和的《济生方》。
当时,严用和的归脾汤的方子还不完整,到了明代时,太医院的院长薛立斋在这个方子里加上了当归和远志,至此归脾汤就变成了现在药店里的人参归脾丸了。
归脾汤适合经常操心、劳累的人,因为操心劳累而损伤了心血,所以方剂中的药物也重在补血。
在《济生方》中,对归脾汤的应用只有“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怔忡健忘”这短短的一句话,不过话虽少,但涵盖的范围却很广,凡是有肢倦乏力、失眠健忘、心慌心悸、崩漏或月经量少等心脾两虚症状的患者均可使用。
气血双补的经典方归脾汤这方子看似简单,但是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首先,这个方子里包含着补气的四君子汤,黄芪也是补气的,乍一看,大家似乎觉得归脾汤是补气的,但是,它在方剂学中确实归属补血类,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要从气和血的关系谈起,气和血是互生的,气生血,血生气。
中医讲血需要依靠脾气才能行使功能,所以中医在补血的时候很少只开补血剂,一般都要同时补气,就好像是赋予了血细胞干活的动力一样。
有人将气血的关系比作夫妻,气为阳,主动,扮演着丈夫的角色;血为阴,主静,扮演着妻子的角色。
一个美满的家庭,夫妻和睦是关键,同样,对于身体而言,如果想要保持健康,气血平衡是关键。
一旦气虚或者血虚,疾病就会随之而来,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气血失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那么,气虚是什么呢?我们刚才说了气扮演的是丈夫的角色,如果气虚,就好比一个家庭里,作为一家之主的丈夫懦弱无能。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家首先经济来源会出现问题,而没了钱的支援,各家庭成员的吃喝问题就得不到保证,可以说这家人只能处在低水平的生活状态;其次,因为丈夫太懦弱,家庭就很容易受到其他强势者的欺侮。
千古名方归脾汤
千古名方——归脾汤工作节奏快,竞争压力大,焦虑、失眠、疲劳、食欲不振、月经失调,该如何面对? 500多年前的御医良方归脾汤却可以解决现代人的烦恼。
于女士今年35岁,在北京打拼多年。
最近半年,她感觉身心疲惫,面色憔悴。
白天总是迷迷糊糊,昏昏沉沉,时常感到胸闷、心慌,记忆力严重下降。
最糟糕的是,晚上经常失眠,有一点动静就惊醒。
于女士怀疑是得了抑郁症,她找到杨桢大夫。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杨桢说,于女士顽固性失眠,全身没有力气。
白天、夜晚时间颠倒,白天迷迷糊糊,晚上精神十分好。
杨桢大夫给于女士把脉发现,她脾胃功能虚弱。
于女士说最近一直没有胃口,吃饭几乎都是胡乱对付。
杨大夫观察到于女士脸上有黄褐斑,人很清瘦,并心事重重、郁郁寡欢。
他试探性地询问于女士最近月经如何,她说,月经不调,来后十多天才干净,已持续半年多。
(图1) 杨大夫告诉于女士,她没有抑郁症,可能最近有让她特别操心、思虑过度的事情。
听到这些,于女士主动跟杨大夫说出了自己的心事。
杨桢说,一年多前,于女士还是一个所谓的剩女,三十多岁嫁不出去,心情焦虑,可想而知。
通过网络,她和一个美国人相识,并擦出了火花。
这个美国人到中国后,两个人相互感觉很好,于是登记结婚。
大龄女青年能够嫁出去是好事,为什么于女士被爱情折磨成这个样子呢? 原来,婚后于女士申请美国签证,却被拒签,只好再次申请。
而美国老公不能长期留在中国。
新婚燕尔,难舍难分,要为了缓解相思之苦,两人只好网络传情。
可是中国和美国的时差,两个人网上见面,只能一个人牺牲睡眠时间,所以于女士常常半夜起来和老公倾诉衷肠。
为此,于女士把稳定的工作也辞了。
全面了解于女士的病因后,杨大夫开出了一个非常经典的方子——归脾汤,让她服用一个月。
杨桢说,服用一个月后,她情况基本好转,体重略有增加,这是一个特别典型的归脾汤症。
中医认为,她是心脾两虚,这种病人因为气血不足,养心的能力减弱了,所以引起心的病变。
气血从何而来呢?脾胃生化而来,她因为长期不愿意吃饭,饮食少,脾胃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大大降低,自然心血、气血不足,血不养心,出现心悸、心慌等症状。
归脾汤,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
归脾汤,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导读:今天学习归脾汤⽅。
⼀切补⽓之剂源于四君,⼀切补⾎之剂源于四物,然⽓⾎双补⾸推⼋珍、归脾之属。
宋·严⽤和,据“⼆阳之病发于⼼脾”理论⽽创⽴了益⽓补⾎、健脾益⼼的名⽅——归脾汤,⽤之临床,效如桴⿎。
01归脾汤的⽅名释义归脾汤出⾃宋代严⽤和《济⽣⽅·卷之四》。
严⽒据《内经》“⼆阳之病发于⼼脾”理论⽽创制。
⼼藏神⽽主⾎,脾主思⽽统⾎。
思虑过度,劳伤⼼脾,则脾失健运、⼼⾎不⾜,发为惊悸怔忡、⾷少体倦诸症。
本⽅以补养⼼脾为主,脾⽓健则⽓⾎⽣化之源充⾜,从⽽⼼⾎旺盛,则惊悸失眠诸症⾃愈。
⼜脾主统⾎,凡脾虚⽓弱,不能统⾎⽽见崩漏诸症,亦可⽤本⽅治疗,即所谓“引⾎归脾”,故严⽒命名本⽅为“归脾汤”。
02归脾汤的功效与主治归脾汤由⽩术、茯苓、黄芪、龙眼⾁、⼈参、酸枣仁、当归、远志、⽊⾹、⽢草、⽣姜、⼤枣组成。
具有益⽓补⾎、健脾养⼼之功效,其主治范围甚为⼴泛,为调补⽓⾎之要⽅。
主治思虑伤脾,发热体倦,失眠少⾷,怔忡惊悸,⾃汗盗汗,吐⾎下⾎,妇⼥⽉经不调,⾚⽩带下,以及虚劳、中风、厥逆、癫狂、眩晕等见有⼼脾两虚者。
现代临床常⽤于⾎⼩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脑外伤综合征、功能性⼦宫出⾎等属于⼼脾两虚者。
1.《济⽣⽅》载其“治思虑过度,劳伤⼼脾,健忘怔忡”。
2.《校注妇⼈良⽅》载其“治脾经失⾎少寐,发热盗汗;或思虑伤脾,不能摄⾎,以致妄⾏;或健忘怔忡,惊悸不寐;或⼼脾伤痛,嗜卧少⾷;或忧思伤脾,⾎虚发热;或肢体作痛,⼤便不调;或经候不准,晡热内热;或瘰疬流注,不能消散溃敛”。
3.《⼝齿类要》⽤其治疗“思虑伤脾,⾎耗唇皱;及⽓郁⽣疮,咽喉不利,发热便⾎,盗汗晡热”。
4.《正体类要》⽤其治疗“跌仆等症,⽓⾎损伤;或思虑伤脾,⾎虚⽕动,寤⽽不寐;或⼼脾作痛,怠惰嗜卧,怔忡惊悸,⾃汗,⼤便不调;或上下妄⾏”。
5.《内科摘要》载其主治“思虑伤脾,不能摄⾎,致⾎妄⾏;或健忘怔忡,惊悸盗汗;或⼼脾作痛,嗜卧少⾷,⼤便不调;或肢体重痛,⽉经不调,⾚⽩带下;或思虑伤脾⽽患疟痢”。
归脾汤用量
归脾汤用量归脾汤这种药材的用量是根据我们病情的严重性来决定的,而且药材的用量是需要非常重要的,不然会导致我们出现药效相反的情况,所以大家可以来了解归脾汤的用量。
归脾汤这种药材由白术当归白茯苓等药材组成,这些都是3克,而人身6克,可以起到健脾养心以及益气补血等效果。
【组成】白术(3克)当归(3克)白茯苓(3克)黄芪炒(3克)远志(3克)龙眼肉(3克)酸枣仁炒(3克)人参(6克)木香(1.5克)炙甘草(1克)【方组趣味记忆】四君归期早,远知龙眼香。
解:四君(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归(当归),期(黄芪),早(酸枣仁),远知(远志),龙眼(龙眼肉),香(木香)。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1.心脾气血两虚证。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
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心脏病等属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统血者。
)用量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耆(炒)、龙眼肉、远志、酸枣仁(炒)、人参3g,木香1.5g,甘草(炙)1g。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方义本方多由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所致,治疗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为主。
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心脾气血暗耗,脾气亏虚则体倦、食少;心血不足则见惊悸、怔忡、健忘、不寐、盗汗;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均属气血不足之象。
方中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甘温之品补脾益气以生血,使气旺而血生;当归、龙眼肉甘温补血养心;茯苓(多用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复中焦运化之功,又能防大量益气补血药滋腻碍胃,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用法中姜、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
配伍特点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在于此;二是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意即气为血之帅,气旺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三是补气养血药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补血之归脾汤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补血之归脾汤归脾汤中参术芪,归草茯神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组成:白术(3克)当归(3克)白茯苓(3克)黄芪炒(3克)远志(3克)龙眼肉(3克)酸枣仁炒(3克)人参(6克)木香(1.5克)炙甘草(1克)。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1.心脾气血两虚证。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
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心脏病等属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统血者。
这个方出自《正体类要》,所主治的证候是心脾两虚,具体来讲是脾气虚和心血虚。
脾气虚这是为主的,心血虚主要反映在不能涵养心神,所以心脾两虚它体现治法里边是心脾兼顾,补益心脾,益气养血兼顾,这是主治的第一条。
因此在临床表现里边它会有一组基本的脾气不足的表现,比如食少,四肢无力,体倦乏力,饮食减少,面色萎黄或萎白,舌质淡,这个反映出气虚的特点。
作为心血不足,有这种心血不能涵养心神,不能涵养心体。
不能涵养心神,则可以失眠,健忘,这个方是治疗虚性失眠常用的方;作为不能涵养心体,则可以心悸怔忡,这是心脾两部分最基本的表现。
结合起来反映了一种气血两虚,心脾两虚。
至于出血证来讲,理论上各种气虚不摄血,以脾气虚为主的这类不摄血都可以使用。
但在临床上以下部出血为主,所以便血、尿血、崩漏、月经过多,这类作为脾气虚、脾不统血这个类型的,可以使用。
所以往往出血,血质比较清稀,血色比较暗淡,反复发作,虽然来势不猛,慢性病中间拖时间可以挺长,而且这个方也能用于这种皮下出血紫癜,这类也可以使用。
所以在内科、妇科方面这个血证也是经常使用的,它的机理就是通过益气为主,益气来固摄,益气摄血,脾不统血,这是归脾汤证两个主治。
这两个主治实际上核心气虚还是个比较突出的,整个方补气力量较大,相对养血力量是第二位的,它是通过益气来达到生血的,那气虚以后不固摄才出血,气虚生血不足才血不养心,关系是这样的。
归脾汤出处原文
归脾汤出处原文
摘要:
1.归脾汤的出处
2.归脾汤的组成
3.归脾汤的功效
4.归脾汤的应用
正文:
归脾汤是中医学中一种非常著名的汤剂,其出处可追溯到明朝的《景岳全书》。
这本书由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所著,其中记载了归脾汤的配方和功效。
归脾汤的组成主要由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等药材组成。
这些药材的组合,旨在通过益气健脾、养心安神的作用,达到治疗心脾两虚的目的。
归脾汤的功效主要体现在治疗心悸、失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心脾两虚会导致上述症状的出现,而归脾汤正是针对这一病理机制而设。
归脾汤的应用主要针对心脾两虚的病人,这类病人通常会出现心悸、失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对归脾汤进行适当的加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归脾汤标准配方
归脾汤标准配方
归脾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汤剂,具有健脾益气、补血止血的功效。
它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月经不调等症状。
归脾
汤的配方十分重要,下面将介绍归脾汤的标准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归脾汤的标准配方包括,熟地黄3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甘草6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生姜3片。
这些药材搭配在一起,能够充分发挥归脾汤的药效,达到治疗脾胃虚弱的效果。
制作方法如下,首先,将熟地黄、白术、茯苓、甘草、当归、
川芎放入药盒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
然后,将药材和浸泡
液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
最后,加入生姜片,再煮沸5分钟即可。
归脾汤的服用方法,每日分2次服用,早晚各一次,每次服用
半剂量,温热服用。
归脾汤的注意事项:
1.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2. 月经期间及感冒发热时忌用;
3.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饮酒;
4.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归脾汤作为一种中药汤剂,在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月经不调等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但在服用时,一定要按照标准配方和服用方法进行,同时注意禁忌事项,以免影响疗效或导致不良反应。
希望大家在使用归脾汤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并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归脾汤的功能主治是哪些
归脾汤的功能主治介绍归脾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多种中草药组成。
它在中医理论中被广泛应用于调理脾胃的功能,具有多种主治功效。
功能主治以下是归脾汤的功能主治:1.补脾益气:归脾汤具有补益脾气的作用,可以改善脾胃功能不足的症状。
脾胃功能不足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归脾汤可以通过增强脾胃的功能来改善这些症状。
2.健脾和胃:归脾汤对脾胃功能的调理效果非常显著,可以帮助消化和吸收食物,增强身体的营养吸收能力。
3.益气养血:归脾汤中含有一些具有补血作用的中草药,可以增加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改善贫血症状。
4.疏肝理气:归脾汤也有舒缓肝气的作用,可以缓解因肝气不舒导致的脾胃不和的症状,如腹胀、不眠、情绪烦躁等。
5.宁心安神:归脾汤中的某些成分可以起到安神和镇静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因脾胃不和引起的烦躁不安、失眠等症状。
6.润肤养颜:归脾汤中的一些中草药对皮肤有滋养和保湿的作用,可以改善皮肤干燥、粗糙等问题。
7.养肝明目:归脾汤中的一些成分对肝脏和眼睛有滋养作用,可以改善因脾胃功能不好而引起的眼睛干涩、视力下降等问题。
8.调节免疫系统:归脾汤中的一些成分对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9.抗衰老:归脾汤中的一些中草药富含抗氧化物质,可以减缓细胞老化的速度,延缓衰老过程。
10.强健脾胃:归脾汤有助于增强脾胃的功能,可以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增强身体的健康状况。
使用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归脾汤一般需要由中医师根据个体情况开方,需要根据身体情况和病症来进行具体调理。
一般情况下,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
注意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归脾汤。
2.对归脾汤或其中任何成分过敏的人禁止使用。
3.使用归脾汤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剂量和使用频率。
4.如果在使用归脾汤期间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以上是归脾汤的功能主治及相关注意事项。
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或医生的意见,以确保正确的使用和疗效。
归脾汤标准配方
归脾汤标准配方归脾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汤剂,具有健脾益气、补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所致的乏力、食欲不振、脾胃虚弱、贫血等症状。
下面将介绍归脾汤的标准配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归脾汤的标准配方包括,黄芪3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甘草6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炙甘草6克。
首先,黄芪,味甘、甜,性平。
具有益气固表、扶正固脱的功效。
其次,白术,味甘、苦,性温。
具有健脾胃、益气止泻的功效。
再次,茯苓,味甘、淡,性平。
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的功效。
甘草,味甘,性平。
具有益气养血、和中止痛的功效。
当归,味甘、辛,性温。
具有活血调经、养血益气的功效。
川芎,味辛、苦,性温。
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炙甘草,味甘,性平。
具有益气养阴、和中止痛的功效。
制作归脾汤的方法如下,将以上药物配比按照标准配方称量好,加水煎煮,煎至药液呈棕红色时即可。
每次服用200毫升,分2次温热服用。
归脾汤的适用人群主要包括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所致的乏力、食欲不振、脾胃虚弱、贫血等症状。
但是,孕妇、儿童、感冒发热、腹泻、高热、高血压、低血糖等患者不宜服用。
在服用归脾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多食用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
同时,需要定期复诊,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
总之,归脾汤是一种具有益气健脾、补血止血功效的中药汤剂,标准配方包括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炙甘草。
在使用时需要遵医嘱,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归脾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归脾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功能主治归脾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具有多种功能与主治,适用于很多人群。
下面是归脾汤的功能主治:1.调和脾胃:归脾汤可以帮助调理脾胃功能,缓解脾胃虚弱所引起的消化不良、胃口不振等问题。
2.益气健脾:这个方剂可以帮助增强体内的气血运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机体抵抗力。
3.改善脾肾虚弱:对于脾肾虚弱引起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症状,归脾汤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4.调节经脉:归脾汤还能调节人体的经脉,改善经络系统的运行,对于经络不畅所引起的各种疼痛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用量归脾汤的用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用量范围:•成人:一次煎煮约10克至15克的药材,每日2次,可根据需要适量增减药材的用量。
•儿童:根据儿童年龄、体重和病情轻重等情况酌情调整用量,一般每次煎煮用量减半。
需要注意的是,服用中药方剂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自行调节用量和服用时间。
归脾汤的配伍药物归脾汤的配伍药物是非常关键的,下面是归脾汤的配伍药物:1.归脾汤的主要药物包括:黄芪、白术、陈皮、党参和茯苓等,这些药物可以共同发挥调理脾胃的作用。
2.黄芪是归脾汤的主药,具有补气、健脾、益肺等功效。
3.白术是归脾汤的辅助药物,具有健脾开胃、益肺止泻等作用。
4.陈皮可以疏散湿气、调理气机。
5.党参有益气健脾、补脾护胃的作用。
6.茯苓有利湿渗透、益气健脾的功效。
这些药物的组合可以达到归脾汤的期望效果,但具体配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归脾汤的禁忌与注意事项在服用归脾汤时,有一些禁忌与注意事项需要特别注意,包括:1.过敏反应:如果对归脾汤中的任何成分过敏,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2.孕妇与哺乳期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避免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3.用量控制:一定要按照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使用,不要超量服用,以免引起中药中毒或其他不良反应。
4.药物相互作用:如果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请告知医生,以避免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
谢春光教授应用归脾汤经验
谢春光教授应用归脾汤经验谢春光教授应用归脾汤经验独到,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标签:归脾汤;失眠;月经量少;黄褐斑归脾汤最早出自《济生方》后薛己在《正体类要》加远志、当归,使其养血宁神效果更佳,原文:跌扑等症,气血损伤,或思虑伤脾,血虚火动,寤而不寐,或心脾作痛,怠倦嗜卧,怔忡惊悸,自汗,大便不调,或血上下妄行。
归脾汤为益气养血,健脾养心之名方,凡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病,皆为本方所主。
谢师指出在内分泌疾病中,只要符合上述病机者,皆可使用,现将谢师运用归脾汤经验举例如下医案列举:1失眠张某,女,45岁,患者诉半年前开始失眠,入睡困难,同时醒后难以入睡,经多方治疗未见好转,曾谷维素,安神丸等未见好转,同时月经量较前减少,精神不如从前。
患者怀疑是内分泌疾病,故来谢师门诊求诊,症见:失眠,月经量少,面色苍黄,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脉细。
中医辨证当为气血两虚,血不养心,处以归脾汤加减,具体用药如下: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茯神15g,当归15g,龙眼肉20g,酸枣仁15g,远志10g,木香10g,炙甘草6g,夜交藤30g,石菖蒲10g,生龙骨30g,7剂,水煎服,一日一剂,二诊,患者诉失眠有所好转,疲倦感有所改善,继以原方调整治疗1月余,失眠愈,面色红润,精神佳。
按:本病的病因虽多,但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其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对于心脾两虚的患者,多以归脾汤治之,谢师指出面色苍黄尤宜,患者多次服药后,面色多有改善。
2月经量少李某,女,38岁,患者诉近1年来,月经量减少,时有痛经,颜色暗,食欲不振,纳不香,食多则不易消化,体重减轻6斤,偶有心悸,睡眠尚可,舌淡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辨证当为心脾两虚,血不养心,处以归脾汤加减,具体用药如下: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当归15g,龙眼肉20g,酸枣仁15g,远志10g,木香10g,炙甘草6g,熟地15g,制何首乌15g,川芎10g,白芍15g,大枣20g,7剂,水煎服,一日一剂,二诊,患者诉心悸以无发作,食欲有所改善,原发有效,稍作调整,治疗约3月,患者体重增加5斤,月经基本正常。
归脾汤的功能主治与主治
归脾汤的功能主治与主治功能主治:•调理脾胃功能•润肺止咳•缓解疲劳主治:1. 调理脾胃功能:归脾汤主要起到调理和滋养脾胃功能的作用。
脾胃是人体消化和吸收食物的重要器官,若脾胃功能紊乱,就会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等问题。
归脾汤中的药物具有健脾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能够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改善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症状。
2. 润肺止咳:归脾汤中的一些中药药材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在秋冬季节,很多人会出现干燥咳嗽的情况,这是由于天气干燥、体质虚弱等因素导致的。
归脾汤中的药材中含有一些润肺的草药,可以起到润肺止咳的作用,缓解咳嗽症状。
3. 缓解疲劳:归脾汤还具有一定的祛疲劳作用。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容易出现疲劳的情况。
归脾汤中的一些药物具有补益气血、调理五脏的作用,能够改善机体的疲劳状态,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制作归脾汤的方法:1.准备好归脾汤的配方,包括黄耆、白术、茯苓、甘草、淮山药等。
2.将配方中的药材洗净。
3.准备一锅清水,将药材加入水中。
4.文火煮沸后改小火慢慢炖煮约1小时。
5.炖煮完成后,将药渣过滤。
可以饮用药汤,也可将渣滓压出药浆。
6.归脾汤可盛入瓶子中密封保存,每次饮用时可适当加热。
注意事项:•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儿禁用。
•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避免油腻食物。
•饭后半小时内饮用效果更佳。
以上就是归脾汤的功能主治与主治的相关内容。
归脾汤作为一种中药汤剂,具有调理脾胃功能、润肺止咳和缓解疲劳的作用。
制作和饮用归脾汤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效果的发挥。
饮用中药时,建议在医生或中药师的指导下进行。
百病,归于脾!千古名方归脾汤,你了解多少?
百病,归于脾!千古名方归脾汤,你了解多少?归脾汤由白术、茯苓、黄芪、龙眼肉、人参、酸枣仁、当归、远志、木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
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其主治范围甚为广泛,为调补气血之要方。
主治思虑伤脾,发热体倦,失眠少食,怔忡惊悸,自汗盗汗,吐血下血,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以及虚劳、中风、厥逆、癫狂、眩晕等见有心脾两虚者。
现代临床常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脑外伤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属于心脾两虚者。
本方证为心脾两虚之证,其表现有三:1.心神不宁;2. 气血亏虚;3. 脾不统血之出血症。
脾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虽心脾两虚,却是以脾虚为核心;三组症状表现又是以气血亏虚为其基础。
所以本方主治症中但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即可运用本方。
加减应用后世应用此方时,偏于气虚者,可重用党参、黄芪,或用人参替代党参;偏于血虚者,可重用黄芪、当归、龙眼肉;偏于心虚者,可重用茯神、枣仁、远志;用于崩漏者,要加大党参用量或用红参,可加地榆、紫珠叶、阿胶、大小蓟、茜草、侧柏叶、槐花炭等,或配合固经丸;用于子宫出血后的调养者,可加阿胶、艾叶、白芍及重用黄芪等,要加大党参用量或用红参;若食欲不振者,可加陈皮、半夏等;若失眠较甚者,加大酸枣仁的用量,或加五味子、合欢花;若心悸较甚者,加磁石、朱砂,以镇心安神;若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者,加肉桂、附子,以温壮心脾。
本方去黄芪,加黄精、龙齿,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心悸、胸闷、短气等;风湿病活动期,加荆芥、苏叶;心力衰竭,加麦冬、五味子;咳嗽,加紫菀、桔梗;咳血,加大小蓟、藕节、仙鹤草;浮肿者,倍党参,同时改茯神用茯苓。
临床见有个别患者出现口干、鼻燥、便秘等副作用,长期服用本方偶有一过性消化道症状,皮肤干燥及肝功能异常,停药后可恢复。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1. 消化道疾病之病毒性肝炎,上消化道出血继发贫血,2. 血液病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3. 泌尿系统疾病之肾炎血尿,隐匿性肾炎,特发性水肿,4. 神经系统之神经衰弱,顽固性失眠,5. 心血管疾病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6. 妇科之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7. 内分泌之甲状腺机能亢进8. 五官之视疲劳,高度近视黄斑出血,9. 皮肤之慢性荨麻疹,瘙痒症10. 慢性苯中毒等属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统血者。
中西医结合方剂学- 补益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西医结合方剂学- 补益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A11、地黄饮子的组成药物中不含A、温肾补阳药B、滋补肾阴药C、养阴润肺药D、化痰开窍药E、平肝息风药2、肾气丸原方用量最大的药物是A、桂枝B、山药C、炮附子D、干地黄E、山萸肉3、六味地黄丸和大补阴丸两方组成中均不含有的药物是A、泽泻茯苓B、知母黄柏C、生地黄怀牛膝D、牡丹皮山茱萸E、炙龟板熟地黄4、六味地黄丸中的君药是A、茯苓B、黄芪C、熟地D、山药E、山茱萸5、炙甘草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A、麦冬麻仁枣仁B、生地元参麦冬C、阿胶当归芍药D、生姜大枣黄芪E、生地阿胶麦冬6、炙甘草汤的功用是A、益气健脾,养阴润肺B、健脾益气,补肺宁嗽C、益气滋阴,通阳复脉D、益气健脾,养血柔肝E、补脾益肺,宁嗽止血7、归脾汤的功用是A、健脾养心,益气摄血B、健脾益气,宁心安神C、滋阴清热,补心安神D、健脾升阳,渗湿止泻E、益气补血,健脾养心8、归脾汤和补中益气汤两方均具有的功用是A、升阳举陷B、益气养血C、补脾养心D、益气退热E、养心安神9、归脾汤中配伍茯苓意在A、利水消肿B、健脾渗湿C、宁心安神D、渗湿止泻E、涤痰除饮10、参苓白术散的功用是A、健脾益气,升阳举陷B、健脾养胃,理气化痰C、健脾益气,和中养胃D、健脾益气,渗湿止泻E、健脾助运,养胃渗湿11、补中益气汤功用是A、益气补血,健脾温阳B、健脾益气,养胃和中C、健脾养胃,渗湿和中D、补中健脾,升阳举陷E、补中健脾,渗湿止泻12、主治劳倦伤脾所致的发热,后世称为“甘温除热法”的方剂是A、归脾汤B、炙甘草汤C、竹叶石膏汤D、白虎加人参汤E、补中益气汤13、右归丸的功用是A、滋阴补肾,填精益髓B、温补肾阳,填精益髓C、温补肾阳,涩精缩尿D、温肾化气,利水消肿E、温肾壮阳,涩精止遗14、左归丸组成中含有而右归丸组成中不含有的药物是A、枸杞子B、龟板胶C、鹿角胶D、山茱萸E、菟丝子15、左归丸的功用是A、滋阴补肾,涩精止遗B、温补肾阳,填精补血C、滋阴补肾,填精益髓D、补益肝肾,强壮筋骨E、填精补髓,滋阴降火16、当归补血汤原方当归与黄芪的配伍用量比例是A、1:1B、1:2C、1:5D、2:1E、5:117、当归补血汤重用黄芪为君,意在A、补气生血B、补气固表C、补气托毒D、补气行血E、补气行水18、补益剂应用时需注意A、真虚假实证、真实假虚证均可使用补益剂B、补益剂中须配伍理气醒脾之药,注意补而不滞C、补益剂多味厚滋腻,宜大火久煎D、宜饭后立即服用补益剂,助药物吸收E、补益剂性质温和,适用范围广,虚证实证俱可二、B1、A.山茱萸牛膝B.炮附子肉桂C.炮附子山茱萸D.枸杞子菟丝子E.鹿角胶龟板胶<1> 、肾气丸和地黄饮子两方组成药物中均含有A、B、C、D、E、<2> 、左归丸和右归丸两方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A、B、C、D、E、2、A.熟地山药B.黄芪人参C.白术当归D.远志菖蒲E.人参麦冬<1> 、六味地黄丸和左归丸两方组成药物中均含有A、B、C、D、E、<2> 、炙甘草汤和生脉散两方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A、B、C、D、E、3、A.滋肾养肝B.温补肾阳C.滋肾养心D.健脾益气E.补脾养心<1> 、参苓白术散和炙甘草汤两方均具有的治疗作用是A、B、C、D、E、<2> 、六味地黄丸和左归丸两方均具有的治疗作用是A、B、C、D、E、4、A.白术茯苓B.人参白术C.甘草生姜D.茯苓干姜E.干姜甘草<1> 、理中丸和四君子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B、C、D、E、<2> 、理中丸和四逆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B、C、D、E、5、A.白术B.黄芪C.当归D.柴胡E.茯苓<1> 、补中益气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A、B、C、D、E、<2> 、逍遥散的组成药物中不含A、B、C、D、E、6、A.鹿角菟丝子B.山药山茱萸C.山药生地黄D.阿胶干地黄E.龟胶枸杞子<1> 、左归丸和肾气丸两方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A、B、C、D、E、<2> 、右归丸和六味地黄丸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A、B、C、D、E、7、A.当归黄芪B.熟地泽泻C.人参当归D.熟地当归E.山药茯苓<1> 、六味地黄丸和参苓白术散两方组成中均含有A、B、C、D、E、<2> 、归脾汤和当归补血汤两方组成药物中均含有A、B、C、D、E、8、A.气阴两伤,久咳自汗者B.疮疡溃后,久不收口者C.阴虚火旺,骨蒸盗汗者D.虚火灼金,咳嗽咯血者E.虚劳肺萎,干咳无痰者<1> 、当归补血汤适用于A、B、C、D、E、<2> 、生脉散适用于A、B、C、D、E、9、A.人参B.黄芪C.当归D.麦冬E.枸杞<1> 、生脉散的君药是A、B、C、D、E、<2> 、玉屏风散的君药是A、B、C、D、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地黄饮子的组成是熟干地黄、巴戟天、炒山茱萸、石斛、肉苁蓉、炮附子、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麦门冬、菖蒲、远志、生姜、大枣。
归脾汤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举隅
归脾汤出自薛己《正体类要》,由白术、当归、茯苓、黄芪、龙眼肉、远志、酸枣仁、木香、甘草、人参、生姜和大枣组成,本方原载于宋代严用和《济生方》,但方中无当归和远志,至明代薛己补此二味,使养血宁神之效尤彰,全方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和脾不统血证。
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损伤心脾。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衰血少,心无所养,不能藏神,故见面色萎黄或苍白,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体倦食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心脾气血两虚证;脾气虚则统摄无权,血溢脉外,故见紫斑、便血等脾不统血证。
方中君药为黄芪和龙眼肉,黄芪补脾益气,龙眼肉既能补脾气,又能养心血。
人参、白术补气,与黄芪配伍,加强补脾益气之功;当归滋养营血,与龙眼肉配伍,增加养血补心之效,均为臣药。
茯苓、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与补气养血药配伍,使之补不碍胃,补而不滞,皆为佐药。
甘草益气补中并调和诸药。
煎药时酌加生姜和大枣调和脾胃,以资生化。
本方主用甘温以益气,辅以养血,佐以安神理气,诸药配伍,心脾同治。
血液系统疾病是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组织及器官的疾病,临床上以贫血、出血和发热为主要表现。
贫血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乏力,心悸气短,头晕失眠,食少等;出血症状表现为紫斑,便血,吐血等;发热症状表现为低热,高热,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等。
因此对于贫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和发热性疾病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根据其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的不同,可以将其归属于中医学虚劳、血证和内伤发热等疾病,依据中医学异病同治原则,辨证为心脾气血两虚证或脾不统血证时,均可以应用归脾汤加减论治。
现将归脾汤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临床验案举例介绍如下。
1虚劳虚劳又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以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亏损,日久不复为主要病机,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1]。
对于血液系统的贫血性疾病可以从虚劳论治,尤其是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表现为心脾气血两虚证时均可以应用归脾汤加减论治。
2022-2023年助理医师《中医助理医师》预测试题10(答案解析)
2022-2023年助理医师《中医助理医师》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苏子降气汤的功用是A.降逆止呃,益气清热B.温中益气,降逆止呃C.降气化痰,益气和胃D.降气平喘,祛痰止咳E.行气散结,降逆化痰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苏子降气汤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2.治疗痰饮喘咳,应选用的药物是()。
A.佩兰B.苍术C.藿香D.砂仁E.厚朴正确答案:E本题解析:厚朴功效: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主治:①湿阻中焦,脘腹胀满。
本品苦燥辛散,能燥湿,又下气除胀满,为消除胀满的要药。
②食积气滞,腹胀便秘。
③痰饮喘咳。
本品能燥湿消痰,下气平喘。
④梅核气。
3.菟丝子散治疗小儿遗尿的证是()。
A.肺脾气虚证B.肾气不足证C.肝经湿热证D.心肾失交证E.脾虚肝亢证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菟丝子散温补肾阳,固涩膀胱,可用于治疗遗尿之肾气不足证。
4.饮食不节可导致的病理变化是A.经络阻塞,气血凝滞B.脾胃功能失调,湿热火毒内生C.脏腑气血受损,阴阳失和D.局部气血凝滞,郁久化热,热盛肉腐E.阴液受损,咽喉干燥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恣食膏粱厚味、醇酒炙煿或辛辣刺激之品,可使脾胃功能失调,湿热火毒内生。
5.以上属于一级医疗事故的是A. 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B. 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C. 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D. 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E. 造成患者重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6.痛泻要方中配伍防风的主要用意是A.升发清阳B.祛风解痉C.疏风散寒D.疏风宽肠E.散肝舒脾正确答案:E本题解析:痛泻要方中配伍防风,具升散之性,与术、芍相伍,辛能散肝郁,香能舒脾气,且有燥湿以助止泻之功,又为脾经引经之药,故兼具佐、使之用。
归脾汤一句话记忆
归脾汤一句话记忆
归脾汤是中医方剂之一,功效为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和脾不统血证。
方中黄芪甘温,益气补脾,龙眼肉甘平,既补脾气,又养心血以安神,为君药。
人参、白术补脾益气,助黄芪益气生血;当归补血养心,助龙眼肉养血安神,为臣药;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补而不滞,滋而不腻,为佐药。
炙甘草补气调中,为佐使药。
全方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为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之良方。
方剂学-(7)_3
方剂学-(7)1. 归脾汤除益气补血外,还具有的功用是A.健脾养心B.补血调血C.敛阴止汗D.滋阴复脉E.益阴降火答案:A归脾汤的功用归脾汤的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故选择A。
2. 炙甘草汤中配伍桂枝、生姜的主要用意是A.温阳化气B.温经散寒C.温经通脉D.通阳复脉E.通阳化气答案:D炙甘草汤中的配伍意义炙甘草汤中炙甘草、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共为臣药。
佐以桂枝、生姜辛行温通,温心阳,通血脉,诸厚味滋腻之品得姜、桂则滋而不腻。
用法中加清酒煎服,以清酒辛热,可温通血脉,以行药力,是为使药。
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则心动悸、脉结代,皆得其平。
故本题选择D。
3. 下列各项,不属六昧地黄丸主治证临床表现的是A.腰膝酸软,盗汗遗精B.耳鸣耳聋,头晕目眩C.骨蒸潮热,手足心热D.小便不利或反多E.舌红少苔,脉沉细数答案:D六味地黄丸主治六味地黄丸主治肝肾阴虚证。
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漓,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故本题选择D。
4. 大补阴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A.黄精B.黄芩C.黄连D.黄柏E.黄芪答案:D大补阴丸的组成药物大补阴丸的组成药物有熟地黄、知母、黄柏、龟板、猪脊髓。
故本题选择D。
5. 左归丸与一贯煎相同的功用是A.滋阴B.疏肝C.补脾D.降火E.益气答案:A左归丸与一贯煎的功用左归丸的功用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一贯煎的功用滋阴疏肝。
故本题选择A。
6. 大补阴丸中既能填精补阴,又能制约黄柏苦燥的药物是A.熟地黄B.龟板C.知母D.猪脊髓E.山茱萸答案:D大补丸的配伍意义大补阴丸方中重用熟地黄、龟板滋阴潜阳,壮水制火,即所谓培其本,共为君药。
继以黄柏苦寒泻相火以坚阴;知母苦寒而润,上能清润肺金,下能滋清肾水,与黄柏相须为用,苦寒降火,保存阴液,平抑亢阳,即所谓清其源,均为臣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归脾汤:益气养血,健脾养心
作者:代晓琴
来源:《大众健康》2018年第10期
失眠、工作压力大、月经不调、健忘、全身不适、情绪低落等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问题。
除了自身心理调节以外,有良方一剂可帮患者解决烦恼和担忧。
归脾汤,最先是南宋医家严用和提出的,其为南宋庐山人,宝佑元年(1253年),集临
证三十余年之经验,著成《济生方》十卷,刊刻于世。
但是严用和的归脾丸、汤的方子并不完整,到了明代的时候,太医薛立斋又增加了两味药:当归和远志,从而组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归脾汤。
举个例子读者可能就会比较直观地认识这个方剂。
某男性患者,34岁,出现不明原因头
晕1个多月,没有感冒以及高血压、心脏病的病史。
头颅影像学检查也无异常。
医生查体见患者面色萎黄,舌质淡;诊脉,脉细无力,不像一个壮年男性的脉象。
后家属表示,患者极其敏感,经常胡思乱想,甚至影响睡眠,食欲也差。
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心脾气血暗耗,脾气亏虚则体倦、食少;心血不足则见面色黄,舌质淡、脉细均属气血不足之象。
上述诸症虽属心脾两虚,却是以脾虚为核心,气血亏虚为基础。
脾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面色萎黄提示这是脾血亏虚之像。
那么,什么药物可以滋养脾血呢?当属归脾汤。
医生给予患者归脾汤为主方7剂。
患者二次就诊时,面色较前大有好转,且自诉基本无头晕现象,睡眠情况也有改善。
家属对患者的改变表示很惊讶,且患者愿意跟家人互动与交流,性情较前开朗。
这当属于归脾汤的功劳,因为它具有治疗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的功效。
在中医里面,脾的功能很多。
第一,脾具有对各种食物的消化吸收、谷食精气的转运输送及转化作用。
简单说就是帮助吸收食物精微物质。
第二,脾主统血,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