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第6次课 测验目标的确定 测验题型的确定
(2)默写填空,只写出开头和结尾3)表格填空,将有关知识内容列成表格,要求按表格规定的项目关系填空。
教案6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次序
第6次课
授课题目
第三章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1测验目标的确定§2测验题型的确定
教学目标
掌握各种题目编写技巧
教学重点
制测验,确定测验的题型
教学难点
制测验,确定测验的题型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三章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第一节测验目标的确定
一、目标分类研究
测验目标的确定是以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基础的。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美国布卢姆、加涅、梅里尔,日本梶田叡一等人。其中,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是开创性的,在国际上影响最大。
(一)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法
美国布卢姆于1948年开始致力于教育目标的分类研究,1956年公布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体系,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运动技能领域。
这六个层次每层次内部又有若干级层次;层次之间有连续性,高层次目标是低层次目标的发展和延伸,高层次目标是在低层次目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不断实现更高层次的认知目标。
多项选择题是一道试题有几个答案,要求考生作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正确答案的选择。全选对才满分,否则不给分。
选择题适合测试的内容较广,其组题方式灵活多变,可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最常见的有8类:
(1)辨识选择,常用于辨识字词的形音义、文化常识、公式定理、名词术语等;
(2)阅读选择,前面给一段文字,后面提供备选答案,要求考生读后选出正确答案;
教育测验编制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缺点:
1.不易编制,且花费时间较多。 2.易受考生阅读能力的影响。 3.难以排除考生对试题的随机猜测。 (二)客观题命题的一般原则 1.试题能反映教学内容的重点或知识 点。
2.题目之间的相关性越低越好。 3.试题的文字力求浅显易懂、题意明 确。
2020/3/27 4.答案应该是明确、唯一的。
(三)不同类型选择题的命题原则
3
1
1
1
0
第四章 溶液 6
3
3
1
8
第五章酸碱盐 4
3
3
5
2
合计
26 12 13 14 18
评价
2 2 2 6 5 17
合计
22 21 8 22 22 100
由上图可见,命题双向细目表由3个要素组成:
测验目标、测验内容以及二者的比例,即权重。权
重代表了这部分内容的相对重要性。
2020/3/27
◆在真实的命题中,一般遵循如下顺序:
内容范围 3 1 5 3 2 2 2 15
内容范围 4
3444
15
内容范围 5 1 6 2 3 3 2 17
合计
6 32 24 16 14 8 100
2020/3/27
例 1 初中化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细目表
测验目的 测验内容
知识 理解 运用 分析 综合
第一章 氧
6
3
4
4
3
第二章 氢
7
2
2
3
5
第三章 碳
① 测验材料要适合测验目的
② 测验材料要能够代表该科教材的全部 内容(测验材料要有合理的覆盖面,突出 基本内容及重点内容,比例参照命题双向 细目表)
③ 测验材料要有普遍性(要依据统一的 教学大纲)
第四章 教育测验的编制
• (二)题目分析
• 1.定量分析(略) • 2.定性分析
– (1)均衡性:试题所测量的内容能够代表学生学习 中要求掌握的学习任务吗?
– (2)相关性:试题是否再现相关的学习任务? – (3)简明性:试题的语言是否简单、明了?
26
• (4)合理性:试题的难度适中吗?是否有错误?是否存在 有争议的答案?
34
一、常见题型及其编制
• (一)选择题(multiple-choice items)及其编制原则 – 1.选择题的结构:题干(stem)和选项(alternatives) – 2.选择题的优缺点 – 优点: • (1)选择题可以测量被试各种不同层次的学习结果。 • (2)正确答案唯一。
35
• (3)可以加大试题容量,扩大试题覆盖的知识面。 • (4)有利于考察被试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的判断力。 • (5)通过对学生对干扰项(distracters)的选择,教师可
某种具体的目的,它明确规定测验所要达到的预 期结果或标准。它是编制测验的出发点和依据。
13
(1)测验目标与教育目标分类
• 测验目标的确定是以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基础的。 – 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法 – 加涅的教育目标分类法 – 梶田叡一的教育目标分类法 – 我国认知目标的分类
14
15
16
我国认知目标的分类
19
3 .填写双向细目表
• 准备一个含有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两个维度的双向细目 表 – 横向设计 • 各个知识在整个测验的知识范围内的相对地位和 重要程度(确定各部分知识所占的比重)。这种 相对重要性可由该内容项目的教学课时的多少来 体现。
20
– 纵向设计 即决定每一目标层次所占比例。这一比例应与测验编制 者认为这个目标对受测学生的水平所具有的重要性相符。 一般主要是参考专家或有经验教师的意见而定。
第三章_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布卢姆的分类法 加涅的分类法 梶田叡一的教育
评价
认 综合 知 分析
领 应用 域 理解
知识
认知策略(问题解决)
高级规则
智力技能
规则 概念
智力技能
辨别
言语信息
精神运动领域目标
体验 目标
情感领域目标
认知领域目标
技 适应 能 练习 领 模仿 域 观察
运动技能
精神运动领域目标 提高 目标 情感领域目标
认知领域目标
两可的语句,以免引起对正确答案的争议。
? (5)题目陈述应简单明了,避免使用复杂 的句子结构,应尽量采用正面叙述,避免 用否定和双重否定的语句。
? 综合(将知识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编写、写作、创造、 设计、提出、组织、计划、综合、归纳、总结
? 评价(根据一定标准进行判断)鉴别、比较、评定、判断、总结、证明、 说出……价值
C:条件的表述
? C:学习者表现行为时所处的环境
? 环境因素(空间、光线、温度、气候、室内、室外、安 静等)
等堂皇的用语来叙述。
? 诱答项的长度和措辞的复杂性与正确性与正确选项相 似。
? 在诱答项中使用额外的线索。如固定的用词,具有科 学味道的答案,以及和题干有语义上的联系等。
? 保持选项之间的同质性。
? 5、不能对正确答案有任何暗示。无意的暗 示有:
? 1)语法结构上的不一致;
? 2)各选项在逻辑上不同,如正确答案中加以 “如”、“有时”、“通常”等修饰词,诱答 项中加以“总是”、“从未”、“所有”、 “绝对”、“准”等修饰词,或正确答案使用 与题干相同的词;
2)学习目标
? 学习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 体的表述”。
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1、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测验项目的分析(测验的对象、用途和目标)、测量的编写(搜集资料、命题原则和编制要领)、测验的编排和组织(合成测验、测验的预试、信度与效度的考察、常模制订、编写指导手册)。
2、测验的目标的三种情况:工作分析;对特定概念下定义;确定测验的具体内容。
3、搜集资料题目的来源:已出版的标准测验、理论和专家的经验、临床观察和记录。
4、命题原则内容方面:符合测试目的;内容取样有代表性;题目之间的内容相互独立。
文字方面:使用准确的当代语言;语句简明扼要;最好使一句话说明一个概念。
理解方面:题目内容不要超出受测团体知识水平和推理能力;题目不可令人费解。
社会敏感性方面:假定受测者具有某种行为;命题时假定规范不一致;指出该行为虽违规,但常见。
5、选择题的编制要领:题干所提的问题必须准确,尽量使用简单词语;选项切忌冗长,要简明扼要;每道题只给一个正确答案,其他属诱答;各选项长度应相等,尽量不要有长有短;避免题干用词与选项和词一致;选项最好用同一形式。
6、是非题的编制要领:内容以有意义概念、事实或基本原则为基础,不要照抄原文;每道题只能包含一个概念;尽量避免否定的叙述,最好直接采用肯定的叙述;表达意见的题目,最好说明意见的来源和根据;是非题的数目应有适当比例,基本相等,且要随机排列。
7、简答题的编制要领:最好采用问句形式;如果是填充形式,空格不宜太对;每道题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且答案要简短而具体。
8、操作题的编制要领:明确所要测量的目标,并将其操作化;尽量选择逼真度较高的项目;指导语简明扼要;制订评分标准,确定记分方法。
9、测题的排列:并列直进式和混合螺旋式。
第七节心理测验的使用1、主测者的资格:在技术上要求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心理测验专业理论和相应的专业技能;在道德上要求恪守职业道德,测验保密与控制使用和隐私保护。
2、测验选择:适合测量的目的和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3、测验前的准备工作:预告测验、准备测验材料、熟悉测验指导语、熟悉测验的具体程序。
第八章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James bond
测题的编写
一、搜集资料 题目的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 ㈠、已出版的标准测验: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 是从已经出版的各种标准测验中选择合适的题目。 ㈡、理论和专家的经验:有时也可以作为题目的 来源之一,比如要编制态度量表,那么理论上不少对 态度的类型、性质维度、定义等等的描述就可以转换 成题目,或用具体的例子。 ㈢、临床观察和记录:临床的观察也可以作为题 目的来源,各种观察量表或检核表很多都是来源于观 察到的行为表现。
第八章 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一、测验的对象 首先要明确测量对象,该测验编成后要用于哪些 团体。在测验编制及建立常模过程中应考虑文化背景 的影响。 二、测验的用途 ㈠、显示性测验:测验题目和所要测量的心理特征相似的 测验。 ㈡、预测性测验:是指预测一些没被测量的行为的 测验。 三、测验的目标:是指编制的测验是测什么的,即用来 测量什么样的心理变量或行为特征。
James bon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测题的编写
㈡、是非题:是非题又叫正误题,是指出一个论点要被试判断是否正 确,或是从是非两个答案做出选择,因此可以把是非题看作是两个 备选答案的选择题。 例:⑴。你常常会主动地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习题吗? 是 □ 否 □ ⑵。你常常主动给朋友写信或打电话吗? 是 □ 否 □ 编制是非题应注意: 1.内容应以有意义的概念、事实或基本原则为基础,不要在叙 述中出现琐碎的细节或无关的话语,不要照抄原文。 2.每道题只能包含一个概念,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出现 在同一个题目中,造成“半对半错”或“似是而非”的情况。 3.尽量避免否定的叙述,尤其是要避免用双重否定的叙述 4.若是表达意见的题目,最好说明意见的来源和根据,以便测 出被试是否了解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意见、信念或价值观念等。 5.“是”、“非”题的数目应有适应比例,基本相等,且要随 机排列。“是”、“非”题目的编写在长度和复杂性上应尽量保持 一致。 James bond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5、平波型分布 即中低高分人数差不多。学生的学业成 绩呈平波型分布,表明大中小几种难度 的试题比较接近,或学生的基础相差不 大,试题区分度低,需要提高区分度。 6、陡峭型分布 即中分人数很多,低高分人数极少。学 生的学业成绩呈陡峭型分布,表明难度 中等的试题比例过大,缺乏区分度或学 生的基础相差不大,要提高试题的区分 度。
布氏上述六类目标是有层次、有顺序的, 知识是最低层次,是最基本的要求。其 余依次是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 价。评价为认知领域的最高层次,是前 面五种目标的综合并增加了价值标准。 这六类目标,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 高级依次排列,组成层次结构。
情感领域
接受:觉察到某一事物的存在,愿意接受某种 特定刺激和有选择的注意这个事物。 反应:受到动机的充分驱动,积极注意某种观 念,并伴随着主动参与行为。 价值评价:接纳并赋予某一客体、现象和行为 以价值。 组织:将各种不同的价值结合起来,解决它们 之间的冲突并开始建立内在的、一致的价值体 系。 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形成的价 值体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控制个体行为,形成 内化的加之行为,产生性格化的人生模式。
606 × 308 × - 568 - 287 ———— ———— 168 181
×
√
835 - 217 ———— 618
√
(四)明确测验对象
应考虑被试的年龄特征、教育水 平和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
(五)确定测验内容
测验内容的确定,实际上也就是内容抽样 的决定和测验目标的确立相结合而成。 这一结合过程必须通过命题双向细目表来 确定。 命题双向细目表由3个要素构成:p106 测验目标 测验内容 测验目标和测验内容的比例
(六)测验的编制与组织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按照测验的形式,可以将教育测验分为笔试测验、口试测验和实操测验。笔试测验主要通 过书面形式进行,口试测验则通过口头形式进行,实操测验则需要学生实际操作来展示自 己的技能和能力。
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
目的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测验编制应紧扣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确 保测验内容与教学和学习目标相一致。
激励学生进步
测验结果可以作为学生自我比较和 进步的动力,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提 高自己的成绩。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改进
教师专业培训
改进教学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教育测验的编制和实施需要教师具备 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可以促 进教师的专业培训和进修。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教师可以调 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 效果和质量。
确定测验目的
明确测验的目标和用途,如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选拔优秀学生等。
设计测验蓝图
根据测验目的,确定测验的内容、题型、难度和时间分配等,确保测 验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能力。
制定评分标准
为每个题目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确保评分过程客观、公正。
培训施测人员
对施测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测验的目的、内容、施测流程和 评分标准。
猜测因素等属性。通过项目分析可以对题目进行筛选和改进,提高测验
的整体质量。
02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是指被试者在该题目上的通过率,难度系数过高或过低都会影
响测验的鉴别力和可靠性。在编制测验时,应合理设置题目的难度系数,
以使测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03
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题目对不同水平被试者的鉴别能力,高区分度的题目能够更
测验的类型
按照测验目的分类
第四章 编制教育测验的一般原理与方法
客观性试题
客观性试题的功用
客观性试题主要是因为评分客观而得名,它的正确答案在测验前就
已准备好,不同评分者各自独立评分,所得结果基本上是相同的。客观 性试题一般适用于测量知识的掌握、理解、应用、分析几个层次的教学 目标。客观性试题的答案明确,作答简便,因而在限定的时间内测验可 以包含足够数量的试题,能保证对知识内容的覆盖。 客观性试题的类型 常用的类型有: (1)选择题 ; (2)是非题; (3)配合题 ; (4)填空题;(5)简答题。
(2)空白处所填写的应是关键词语,并且要和上下 文有密切的关系,使被试不至于填写困难。 例:1996年我国科技界有 新发明。
填空题
(3)题目中空白地方不能太多,以免句子变 得支离破碎,不利于被试理解题意。
例:连接 市与 的是 河
(4)尽量将空白放在句子的后面或中间,而 不要放在句子开头。
例: 发明了蒸汽机
填空题
(5)所有空白处的线段长度应当一致,不能 随正确答案文字的多少而长短不一,以免 产生暗示作用。
(6)若答案是数字,应指明单位和数字的精 确程度。
简答题
较适合于测量被试被基本知识、概念和原理
的掌握、记忆情况。 1. 优点
编制较为简单、灵活; 增加知识考核的准确度和深度; 不受猜测因素的影响
解释性测验题
在典型选择题的基础上,经教育测验专家改良
后,发展成解释性测验题(interpretiveexercise question)。解释性测验题一般是先 提供一段文章、一幅图画、一种情境、一张表 格等引导性材料,然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系列 客观性问题。
比较适合测量富有结构的知识、理解能力以及
作文题
2. 编制原则
(1)根据考试目的、考试对象来确定作文文体和 要求; (2)根据社会需要、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设计命 题,作文命题要直接测量语文素养和书面表达能 力; (3)作文命题不能过于抽象,要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内容可写,有思路可走,有发挥的余地; (4)避免材料或话题出现测验偏倚,在确定选材 和写作意图时,要考虑对所有被试都是公平的, 并且试题应符合被试的心理特征。
试述测验的实施步骤
试述测验的实施步骤概述测验是一种常见的评估工具,用于评估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理解程度。
在教育和培训领域,测验可用于检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并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
本文将详细介绍测验的实施步骤,包括准备、编制试题、设置时间限制、分发试卷和收集、评分和反馈。
步骤一:准备在准备阶段,教师需要明确测验的目的和评估的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确定测验的范围和要点。
还需要确定测验的形式,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根据测验的形式和要点,制定一份教师指导手册,包括测验的说明、评分标准和反馈方法等。
步骤二:编制试题根据测验的目的和内容,教师需要设计试题。
试题应该覆盖学习的关键概念和技能,并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
试题的难易程度应适合学生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以便评估学生的不同水平。
试题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多种形式,以充分评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步骤三:设置时间限制为了确保测验的公平性和准确性,教师需要为测验设置合适的时间限制。
时间限制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试题的难易程度。
过长的时间限制可能使学生失去兴趣和专注力,而过短的时间限制可能导致学生对答题的质量产生影响。
教师应该根据试题的数量和难度来合理安排时间,并在说明中明确告知学生。
步骤四:分发试卷和收集在实施测验之前,教师需要准备好试卷,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分发给学生。
在分发试卷时,教师应确保学生了解测验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工具。
在学生完成测验后,教师需要按时收集试卷,并确保试卷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步骤五:评分和反馈评分是测验的重要一环,教师需要按照预先设定的评分标准对学生的答卷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应该公正、客观,并与测验的目的和内容相一致。
教师可以根据答卷的正确性、完整性和清晰度给出相应的分数。
在评分的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
步骤六:总结和改进在测验结束后,教师可以对整个测验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
教育测验的编制工作与实施方法
合计 32 21 15 15 17 100
由上图可见,命题双向细目表由3个要素组成:测验目标、测验 内容以及二者的比例,即权重。权重代表了这部分内容的相对重
要性。
教育测验的编制工作与实施方法
第二节 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例 1 初中化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细目表
测验内容 知识 理解 运用 分析 综合
第一章 氧
6
3
4
4
3
第二章 氢
7
2
2
3
5
第三章 碳
3
1
1
1
0
第四章 溶液 6
3
3
1
8
第五章酸碱盐 4
3
3
5
2
合计
26 12 13 14 18
评价 2 2 2 6 5 17
合计 22 21 8 22 22 100
教育测验的编制工作与实施方法
第二节 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双向细目表说明了有关测验的内容及其比重、测验的 目标、水平等,是确定测验题目的内容、覆盖面、数 量以及分数分配等的重要依据,是编制测验的蓝图。
第六讲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内容: 第一节 编制测验的一般原则 第二节 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第三节 测验的编辑和实施
教育测验的编制工作与实施方法
1
第一节 编制测验的一般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二、典型性原则 三、灵活性原则 四、科学性原则
教育测验的编制工作与实施方法
第一节 编制测验的一般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根据目的界定对象(年龄、生活背景、成长环境等) 及其行为特征(能力、情绪、动机等)。 根据目的决定测验的难度、内容等,如诊断性测验 (预备知识)、形成性测验(单元章节知识,难度要 低于总结性测验)、总结性测验。
教育测验法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兴趣等。
A 过于强调分数
测验法过于注重学生的分数,可能 导致学生过分关注分数而忽视学习
过程和知识的理解。
B
C
D
编制难度大
高质量的测验试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 源进行编制,而且需要不断更新和修订。
应试倾向
由于测验法通常用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应试心,过分追求 高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提升。
学生指导
升学和就业指导
在升学和就业方面,测验结果可以作 为参考,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 校和专业,或者在求职时展示自己的 能力和特长。
测验结果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 习状况,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制定 针对性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果。
PART 05
测验法的优缺点与改进方 向
测验法的优点
客观性
测验法通常基于明确、可衡量的标准, 使得评估结果更为客观,减少了主观因
优点
缺点
标准化测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能够提供可比性的评估结果,同时能够促 进教育公平和公正。
标准化测验可能过于注重标准化和规范化 的要求,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和创造性 发展。
PART 03
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测验的编制原则
目的性原则
测验编制应明确目的, 针对特定教育目标或学
习领域进行设计。
测验法的改进方向
多元化评估
在重视分数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 过程、态度、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
的评估。
提高测验质量
加强测验试题的编制和审查,提高测验的 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确保评估结果的准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针对120份调查问卷的分析可知,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师对“错题”的正确识别状况令人担忧: 概念 错误(初中被调查者之中能够识别者占23%、小学被调查者之中能够识别者占87%);设计不当(初 中被调查者之中能够识别者占77.3%);表述不当(小学被调查者之中能够识别者占90.7%);超出 学生知识能力范围(初中被调查者之中能够识别者占79%、小学被调查者之中能够识别者占23%); 试题类型不当(初中被调查者之中能够识别者占17%、小学被调查者之中能够识别者占9%);与试题 编制要求相悖(初中被调查者之中能够识别者占74%);试题考查目标不明确(小学被调查者之中能 够识别者占19%)。
(1)教育测验目的直接影响着测验的编制; (2)明确不同教育测验目的的多重性、差异性; (3)充分考虑测验对象的教育基础与心理特点;
小学儿童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主过渡
第一节 教育编制测验的一般原则
二、典型性与一致性原则(高信效度)
内容抽样具有代表性: (1)知识面的涵盖要广 (2)考核层次与教学要求相符合 (3)难度水平符合要求
(6)按测验的功能分类
• 调查测验 • 诊断性测验:主要用来测查学生在各个具体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上学习的长处和不足,鉴别被试在学习功课方 面的困难,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补 救措施。 • 水平测验 • 预测性测验 • 准备性测验
(7)按测验的用途分类 • 总结性测验:以测量成绩作为最终产物,目的是
基本方法:动宾结构的短语法,行为动词说明行为的类型,
测验的标准化实施步骤
测验的标准化实施步骤引言在教育和评估领域中,测验是一种常见的评估工具。
为了确保测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可比性,标准化实施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测验的标准化实施步骤,帮助教育工作者和评估专家在设计和实施测验时达到理想的结果。
步骤一:明确测验目标在开始设计和实施测验之前,需要明确测验的目标。
明确定义测验的目标可以帮助设计者更好地选择适当的测验形式、内容和评分标准。
测验的目标可能涉及到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设计者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明确目标。
使用列点方式,明确测验目标可以有以下步骤: - 确定测验的专业领域和教育级别; - 界定测验的具体目标,例如测试知识、技能还是态度; - 考虑测验结果的使用方式和目标。
步骤二:制定测验内容和结构基于测验目标,制定测验的具体内容和结构是一个关键步骤。
根据测验的目标和要求,设计者可以选择不同形式的测验,如选择题、问答题、实践任务等,并确定每个题目的分值和难易程度。
制定测验内容和结构的具体步骤包括: - 设计测验的题目数量和分值分布; - 编写测验题目和选项,确保题目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 考虑测验题目的难度分布,保证涵盖到不同程度的学生; - 设置合理的时间限制,确保测验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步骤三:编制和修订测验材料编制和修订测验材料是确保测验的质量和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步骤中,设计者需要根据制定的测验内容和结构编写测验材料,并进行反复修订,确保测验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编制和修订测验材料的步骤包括: - 编写测验题目和选项,确保语言准确、简明; - 对测验材料进行语法和逻辑性检查,避免歧义和错误; - 进行试题的初步试用和修订,删减或修改不合适的试题。
步骤四:进行标准化实施在测验实施过程中,确保标准化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标准化实施可以帮助消除不同试卷之间的差异,确保测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进行标准化实施时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设置相同的考试环境,包括考试时间、考场、器材等; - 确保考生遵守考试纪律,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 使用标准的考生指导说明,确保考生对考试流程和要求有清晰的了解; - 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和密度,避免考试时间过长或过短。
第八章 教育成就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心理测量学
第八章 教育成就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1
教育成就测验概述
2 标准化教育成就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3
教师自编测验
4
教育测验题库建设方法
心理测量学
第八章 教育成就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第 一
教育成就测验概述
节
一、教育成就测验的性质 二、教育成就测验的分类 三、教育成就测验的作用
❖ 常见的命题双向细目表有:
❖ 1、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 2、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 3、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心理测量学
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测验内容
❖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设计一个包 括知识和能力两个维度双向细目表 。
❖其次,根据各种题型的特征和侧重考查被试 能力特质的哪一方面合理选择 。
心理测量学
(一)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
❖ 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的蓝图,它详细说明了测验的内容、 测验目标、对试题数量、考试时间、测验分数分配等,都起 着重要的作用。
❖沃比岗效应的存在提醒我们,在选择标准化测验时 必须考虑到测验内容的时间、社会制度和地域的制 约性问题,如课程和教材的内容有了相应变化,就 不应该再使用陈旧测验。还要考虑到被试的经验, 不要重复使用同一个测验。另外,还应该注意适时 更新测验常模。
心理测量学
第二节 标准化教育成就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二)在多种信息背景下对学业成就的评估
心理测量学
第一节 教育成就测验概述
❖ 教育成就测验是在个体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或训练 之后,对其知识、学识和技能的发展水平所进行的 测定,是一种专门为教育情境而设计的测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测验目标 测验内容 知识 理解 应用 分析与综合 创造 合计
领会(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信息)分类、叙述、解释、鉴别、选择、转换、 区别、估计、引申、归纳、举例说明、猜测、摘要、改写
应用(将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运用、计算、示范、改变、阐述、解 释、说明、修改、订计划、制定……方案、解答
分析(将知识分解,找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分析、分类、比较、对照、 图示、区别、检查、指出、评析
行为目标表述举例:
提供若干反映学习和非学习的新例子,学 生能够识别学习的正例和反例,在五个实 例中至少有四个识别正确。
二 确定测验内容
测验内容的确定,实际上也就是内容抽样 的决定和测验目标的确立相结合而成。这 一结合过程必须通过命题双向细目表来确 定。
命题双向细目表由3个要素构成:
测验目标 测验内容 测验目标和测验内容的比例
(一)测验目标与教育目标分类 (二)确定测验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一)测验目标与教育目标分类
测验目标的确定是以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 基础的。 (一)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法 (二)加涅的教育目标分类法 (三)梶田叡一的教育目标分类法 (四)我国认知目标的分类
布卢姆的分类法 加涅的分类法 梶田叡一的教育
(一)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
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的蓝图,它详细说明了测 验的内容、测验目标、对试题数量、考试时间、 测验分数分配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命题双向细目表有:
1、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2、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
表; 3、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行为后果 认知因素 情感因素
态度
基础 目标
精神运动领域目标 情感领域目标 认知领域目标
(四)我国认知目标的分类
A、五分法 知识 理解 应用 分析与综合 创造 B、四分法 识记 理解 简单运用 综合运用
(二)确定测验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1、深入分析课程教学目标。
2)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 体的表述”。
一个学习目标应包括:“行为”、“条件”、“标准”三个基本要素, 也还可加上对教学对象的描述。即: ABCD结构模式: 明确教学对象(A-audience) 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即行为(B-behaviour) 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即条件(C-condition) 规定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度(D-degree)
评价
认 综合 知 分析 领 应用 域 理解
知识
技 适应 能 练习 领 模仿 域 观察
认知策略(问题解决)
高级规则
智力技能
规则 概念
智力技能
辨别
言语信息
精神运动领域目标
体验 目标
情感领域目标
认知领域目标
运动技能
精神运动领域目标 提高 目标 情感领域目标
认知领域目标
形成价值情结 态 组织价值体系 度 形成价值观念 领 反应 域 接受
学 学学 习 习习 目 目目 标 标标
1)教学目标
具体教育目标,各知识点应达到的水平作详尽、 明确规定;
用描述学生内部心理过程和外显行为相结合的方 法描述教育目标,力求具体、可测、可操作。
如:理解元素周期律 会排列元素次序 能讲出成序元素原子结构的变化 归纳元素哪些性质出现周期性变化 讲出元素周期性变化的内部原因
2、正确选择目标领域及其类目。
3、正确理解各类目标之间的关系。
层次性:目标具有由低到高的层次关系,各目标中的子目标也具有由 低到高的层次关系,层中分层。
累积性:每一层次的目标包含了较低层次目标中的行为,同时又增加 了本层次所特有的新的行为要素。
超越性:这一分类既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也适用于各门学科。
人的因素(单独进行、小组集体进行、在教师的指导下 进行)
设备因素(工具、设备、图纸、说明书、计算器等) 信息因素(资料、教科书、笔记、图表、辞典等) 时间因素(速度、时间限制) 问题明确性的因素(提供什么刺激来引起行为的产生)
D:标准的表述
D:作为学习结果的行为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据 好到什么程度、精确度如何、完整性如何、 在多少时间内、质量要求如何等问题有关 次序 正确率 精确度 时间限制 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
1、深入分析课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所预期达到的标准,它 是进一步具体化的教育目的。它是一个多层次 的目标体系。
教学总目标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单元目标 单元目标 单元目标 单元目标
学 学学 学 学学 学 学学 习 习习 习 习习 习 习习 目 目目 目 目目 目 目目 标 标标 标 标标 标 标标
综合(将知识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编写、写作、创造、 设计、提出、组织、计划、综合、归纳、总结
评价(根据一定标准进行判断)鉴别、比较、评定、判断、总结、证明、 说出……价值
C:条件的表述
C:学习者表现行为时所处的环境
环境因素(空间、光线、温度、气候、室内、室外、安 静等)
2、学习目标
B:行为表述 基本方法: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行为动词
说明行为的类型,宾语说明学习的内容 给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下定义。 用实例说明CAI系统的功能特点。
难点:行为需具有可观察性的特点,行为动词的 选用
描写行为目标的参考动词
知道(对信息的回忆)为……下定义、列举、说出(写出)……的名称、 复述、排列、背诵、辨认、回忆、选择、描述、标明、指出
第一节 教育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一、确定测验目标 二、确定测验内容 三、测验设计 四、编制试题 五、制定答案和评分标准 六、组织审卷 七、校对、付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确定测验目标
测验目标是测验编制者所编制的测验所要 达到的某种具体的目的,它明确规定测验 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它是编制测 验的出发点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