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伤痕文学_的历史记忆

合集下载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二)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二)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二)1.【大墙文学】大墙文学就是以特定历史条件造成的冤狱生活为描写对象的文学。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从维熙、张贤亮相继创作了《远去的白帆》《白云飘落天幕》《雪落黄河静无声》《土牢情话》《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灵与肉》,“大墙文学”的概念由此出。

“大墙文学”成为七八十年代影响较大的一种文学派别。

2.【“方法年”】“方法年”指1985 年和1986 年。

这两年间,文学批评方法的更新问题成为文学界的热点话题。

从1984 年开始,经过1985 年的推动与泛化,流行于当代西方的各种批评方法被大规模介绍进来,同时被评论家迅速运用到文学与文学史研究实践中,如形式主义批评、新批评、现象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符号学等,其中尤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三论”最为普遍。

“新方法”热不仅推进了新时期文学研究的发展,也带动了文艺观念体系的变革和学术思维的时代更新。

3.【“重写文学史”】“重写文学史”的讨论在80 年代出现了两次高潮,即以1985 年与1988 年两个核心时段为中心的高潮时期。

在80 年代初王瑶等有关文学史的讨论基础上,1985 年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出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设想,企图替代政治朝代更迭主宰文学分期的做法,设想厘清文学与政治的正常关系,这一概念的出,给“重写文学史”以启发,在1985 年唐弢等文学史家与晓诸等人展开的论争掀起讨论高潮。

这场讨论为1988 年《上海文论》开设“重写文学史”专栏提供了学术的氛围,赞同者认为从新的理论视角出对新文学历史的个人创见;反对者认为其实质是违背历史主义,跟随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的思想观念,力图否定和贬低这些革命作家。

“重写文学史”是对现代文学史写作的一次自觉反思,也是新时期以来文学“方法论”、“观念论”和“主体论”讨论在文学史领域的延续和深化。

4.【新时期文学】“新时期文学”是我国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指的是从1976 年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国文学的创作时期。

“伤痕文学”的三种体验类型

“伤痕文学”的三种体验类型

“伤痕文学”的三种体验类型【摘要】伤痕文学是一种通过文字表达内心伤痛和痛苦的文学形式。

它具有独特的特点,包括表达真实的痛苦经历、反映社会现实和历史事件、引起读者共鸣和思考等。

在个人体验类型中,作家通过自身的亲身经历去表达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在社会关怀体验类型中,作家关注社会中的不公和不平等现象,呼吁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的处境。

而历史反思体验类型则是通过对历史事件和悲剧的再现来反思人类的历史命运和教训。

伤痕文学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在于呼吁关注和关怀弱势群体,引起社会对不公平现象的反思和改变。

展望未来,伤痕文学可以继续发展,扩大受众群体,更好地传递温情和正能量。

【关键词】伤痕文学、体验类型、个人体验、社会关怀、历史反思、重要性、影响、发展方向1. 引言1.1 什么是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一种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和记录人类身心上的创伤和痛苦的文学流派。

它源自于社会动荡、战争灾难、个人遭遇等极端情境下的生存压力和心理创伤,通过文字来抒发情感、诉说痛苦、探寻真相,以期得到心灵上的释放和治愈。

伤痕文学不仅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更是对人类历史和社会现实的一种深刻反思和记录。

它将个人、社会、历史等多维度的元素融合在一起,通过文学的表达方式来探讨人类遭遇的各种疼痛和伤痕,传递人性的善良、坚强和希望。

伤痕文学的价值在于它通过文学的形式将那些被忽视或被遗忘的声音和故事重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从而引发出对社会现实和人类文明的思考和反思。

1.2 伤痕文学的特点一、真实性。

伤痕文学是一种真实记录个人受伤经历的文学表达形式。

作品往往是作者亲身经历或亲历者的真实描述,通过真实的叙述展现出伤痕的现实性和创伤的深度。

这种真实性使得伤痕文学更具有震撼力和说服力,能够触动读者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二、情感化。

伤痕文学强调情感表达,更多地关注人类情感体验和心灵深处的痛苦与忧伤。

作品中往往蕴含着作者对于苦难经历的情感体验,通过对内心情感的挖掘和表达,使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共鸣力。

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概念所指称作的创作,主要是小说,尤其是中、短篇小说,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它们也与伤痕小说概念等同。

“伤痕文学”是一批深刻地控诉十年动乱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和心灵创伤的作品的涌现,这批小说被称为“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的主体是短篇小说,包括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陈国凯的《我该怎么办》、王蒙的《最可宝贵的》等。

以叶辛的《蹉跎岁月》、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为数不多的长篇小说,也是“伤痕文学”中的成绩突出者。

“伤痕文学”中还有一类作品,它们以讴歌革命战士坚持斗争、不屈不挠的高风亮节为主题;从维熙的被人称为“大墙文学”,取材于监狱生活的系列作品,是这部分小说的代表。

《大墙下的红玉兰》是从维熙的代表作。

张洁的《森林里来的孩子》、张贤亮的《土牢情话》、叶蔚林的《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等作品,是以赞美人民美好情操为主题的“伤痕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伤痕文学”亮出“伤痕”后,接下来自然就是对历史悲剧根源的探寻。

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首先反思了极“左”思想的危害。

此外,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刘真的《黑旗》、张弦的《记忆》、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王蒙的《蝴蝶》、古华的《芙蓉镇》等等,都是对历史事实的深入回顾思考,因此它们被称为“反思文学”。

1979年,正当“反思文学”方兴未艾之际,蒋子龙以他特有的敏锐感觉和出色才识把目光投向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他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以振聋发聩的思想和艺术力量,为新时期文学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枣“改革文学”。

很快,“改革文学”的大旗下便聚集了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

蒋子龙除《乔厂长上任记》之外,又陆续发表了《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燕赵悲歌》等。

此外,还有柯云路的《三千万》、《新星》、《夜与昼》,水运宪的《祸起萧墙》,张贤亮的《龙种》、《男人的风格》,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5号》,陈冲的《无反馈快速跟踪》,张契的《改革者》,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和《浮躁》等。

伤痕文学名词解释

伤痕文学名词解释

伤痕文学名词解释伤痕文学,又称创伤文学或创伤记忆文学,是一种揭示战争、灾难、暴力等重大事件对个体和社会心理所产生的创伤和伤痕的文学形式。

它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创伤经历、记录历史记忆,并试图唤起读者对伤痛和不公的关注,倡导和平与人性的关爱。

下面是对伤痕文学相关名词的解释:1. 伤痕文学:指一种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创伤经历和复原过程的文学体裁。

这种文学形式在20世纪后期,尤其是二战后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发展。

伤痕文学是一个广泛的范畴,包括了以第一人称经验为基础的叙事文学、历史小说、传记和其它表达伤痛和痛苦的文学作品。

2. 创伤记忆:指因为战争、灾难、暴力等重大事件造成的个体或集体受到创伤的经历和记忆。

这些经历和记忆通常是痛苦、困惑和煎熬的,人们往往会试图通过诉诸文学、艺术等方式来表达和处理这些创伤记忆。

3. 采集体:指在伤痕文学中的一种写作形式,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记录和呈现重大事件的历史记忆。

采集体常常是伤痕文学中的一个集体的声音,通过收集个人或个体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的文学作品来揭示历史真相和众声喧哗。

4. 后现代主义:指在伤痕文学中一种常见的叙事风格和思想倾向。

后现代主义对作者和叙事的身份和真实性提出挑战,通过运用碎片化的叙事结构、语言游戏等方式来揭示文字的局限和不真实性。

5. 遗忘与记忆:伤痕文学中一个重要的主题,涉及个体和社会如何面对历史创伤和记忆的问题。

伤痕文学试图通过揭示历史伤痕和记忆中的痛苦、不公和压抑来唤起读者对历史记忆的关注,并呼吁个体和社会勇敢面对过去,以实现和解和和平的重建。

6. 倾诉与借鉴:伤痕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即为个体提供了发声和倾诉创伤的渠道,并且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鼓励其他人面对创伤,从中获得慰藉和勇气。

7. 底层话语权:伤痕文学中强调底层人民的声音和经历。

底层话语权强调让受伤害和边缘化人群的声音被听到和关注,通过伤痕文学传递底层人民的真实故事和感受,从而推动社会的公正与平等。

二十章以后 当代文学 下编

二十章以后  当代文学 下编

第二十章历史创伤的记忆一创伤记忆与历史反思(一)“伤痕文学”对十年浩劫的展示:1. “伤痕文学”的概念:伤痕小说是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于中国文坛的一股小说创作潮流。

它最先也最真切地再现了文革十年给党和国家造成的灾难性破坏,揭示了十年“文革”给人们精神和肉体上造成的伤痕。

它为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呼唤“人”的觉醒立下了不朽功劳.伤痕文学所指称的主要是中短篇小说.在一般情况下,它与伤痕小说可以互相取代。

(P257)•1977年11月,刘心武《班主任》的发表成为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

•而伤痕文学之名则来自于1978年8月《文汇报》发表的卢新华的小说《伤痕》。

2.“伤痕文学”的内容及主要作品:•“伤痕文学”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1)写知识分子国家官员受到的迫害,他们的受辱和抗争.•(2)写.“知青”的命运.“伤痕文学”的主要作品: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冯骥才《铺花的歧路》(创伤)郑义《枫》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王宗汉《高洁的青松》、吴强《灵魂的搏斗》、陆文夫《献身》、孔捷生《姻缘》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张弦《记忆》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金河《重逢》遇罗锦《一个冬天的童话》竹林《生活的路》鲁彦周《天云山传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3.“伤痕文学”代表作家作品分析刘心武《班主任》这篇小说以两个基本上还属于“单质型”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宋宝琦、谢惠敏),最早揭示和呈现了被“四人帮”极左思潮伤害、扭曲的青少年的灵魂,传达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在新时期文学中具有开创性意义。

小说忠于现实,正视矛盾,标志着与小说自四九年来的歌颂模式的决裂,因此,被看成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宋宝琦:一个从外表到内心都已经被扭曲、变形的青少年形象.外表上是一个小流氓嘴脸,他满身横肉,脸上还有一条长长的刀疤,他随身带着三样物品:扑克牌、弹子锁、一本外国小说《牛虻》.其精神愚昧无知,思想僵化幼稚,是一个从外表到内心都已经被扭曲、变形的形象。

文学现象——伤痕文学

文学现象——伤痕文学

文学现象——伤痕文学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

“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

“伤痕文学”作为“文革”后的第一个文学——文化潮流,是中国文化走出“文革”的第一个重要历史逻辑环节,它应合了政治实践、社会心理、文艺模式等多方面的以“新时期”命名的中国新现代性的历史诉求。

一、“伤痕文学”的兴起今天的我们拿起从艺术上说已经不堪卒读的《班主任》,很难想象得出它当年曾轰动海内的盛境。

从结构上看,这仍是一篇“文革”模式的小说。

“文革”模式有几个要素:一、以正确路线的英雄为主体;二、英雄以正确路线团结和唤起广大群众与反动路线和势力进行斗争;三、正确路线英雄最后取得胜利;四、这三点形成了作品的光明主调。

《班主任》是张老师为正确路线的代表,作品中的主体,他领导好学生石红,团结以五学生为代表的广大同学。

同受反动路线和错误思想毒害了的学生谢慧敏和宋宝琦进行斗争,最后以张老师充满胜利信心结束。

然而,《班主任》在运用“文革”模式的同时却暗转了“文革”的主题。

它以知识、无知识、反知识的启蒙主题变换了革命、不革命、反革命的革命主题。

正确路线的张老师拥有知识,宋宝琦无知识,谢慧敏反知识。

作品中以一部西方小说《牛虻》作为划分知识等级的标准具有非常深刻的象征意义。

这是一部西方小说,但在苏联和中国“文革”前都受到很高的评价。

无知识的宋宝琦在书上乱抹乱划,令张老师非常痛心,但令张老师更为痛心的是,自以为最正确最革命的谢慧敏,把《牛虻》当成不良书物!这一情节显出了作品代表的重要意义:以“文革”后反“革命”的知识体系来否定“文革”中反知识的“革命体系”。

《班主任》用了“文革”的叙事模式讲出了一个反“文革”的故事,启动了以伤痕文学开始的新时期的文学与文化变革,这反“文革”的故事用“文革”的叙事模式讲出,有一个光明的主调,因此《班主任》只是启动而没有自身成为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伤痕文学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伤痕文学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联性分析伤痕文学是指以描写战争、革命、灾难等社会动荡时期的伤痕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不仅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形式,更是社会历史的见证和反思。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伤痕文学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联性,旨在深入了解伤痕文学对于塑造历史记忆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首先,伤痕文学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记忆。

伤痕文学作为一种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文学形式,通过对战争、革命、灾难等伤痕的描写,使得历史事件得以被记录和传承。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以及余华的《活着》等作品,都通过对个人和集体伤痕的描绘,将历史事件的残酷和人性的悲剧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作品不仅帮助人们记住历史,更引发人们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反思,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伤痕文学承载了社会的情感与情绪。

在社会动荡时期,人们经历了战争、革命、灾难等巨大的痛苦和困扰。

伤痕文学通过对这些痛苦和困扰的描写,使得人们能够借助文学作品来宣泄情感、释放压力。

例如,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王蒙的《黄金时代》等作品,都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描述,表达了人们在社会动荡中的痛苦和无奈。

这些作品不仅让人们感同身受,更引起了社会的共鸣和关注,从而推动了社会的情感共识和团结。

再次,伤痕文学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变迁。

在社会动荡时期,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道德困境。

伤痕文学通过对这些生存压力和道德困境的描绘,使得人们能够反思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例如,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等作品,都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描述,揭示了社会对个体的压迫和剥削。

这些作品不仅引起了社会对社会不公的关注,更推动了社会的道德觉醒和价值观的改变。

最后,伤痕文学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伤痕文学作为一种批判现实的文学形式,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评,促使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例如,茅盾的《子夜》、冯骥才的《北方的冰》等作品,都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写,引发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
伤痕,不仅仅是记忆
刻在心灵、历史、大地上的刀疤
重庆沙坪坝的文革墓群,正门
历史要把它遗忘,岁月快将它掩埋
为了反抗遗忘,有人将它涂红
有如奥斯维辛,提醒活着灵
这是当年用得最普遍墓志铭
牺牲固怀壮志,日月岂换新天
在这一排集体墓穴中,不知埋了几多人
后人修缮过的,四人同穴啊
魂兮不归,历史无语
很少有人来,但小路还在。来找什么?又带走什么?
有后人的描摹,便有了伤痕文艺
这是青春的凭吊
这是死亡的哀悼
灵魂升天留下了躯壳
奉献给了?
他们曾这样颂赞欢歌
他们曾这样敬祝起舞
当他们为捍卫而倒下
留下的只有诉说着疯狂和荒诞的墓园

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1. 山药蛋派: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流派,是在赵树理的影响下形成的。

这个流派的作品取材农村,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适当精神,他们的作品继承弘扬民族传统,美学原则和叙述方法,语言通俗明快,人物形象朴实幽默,真实地体现了山西人民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趣味,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民族化、乡土化的创作风格和美学理论,人们称之为“山药蛋派”。

代表作家:赵树理、马烽、西戎、孙谦、胡正等。

2. 荷花淀派:是在孙犁影响下形成的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

这个流派作品风格鲜明,情感真挚,小说追求诗的意境,文笔婉约流畅,在淡淡的客观描述中包含着浓浓的情致。

作品语言简练雅致,有一种朴素单纯的美。

代表作家:孙犁、刘绍棠、丛维熙等。

3. 孙犁小说特点:独具特色的时代风云录;纷繁多姿的妇女形象;浓郁隽永的诗画小说;纯熟新颖的白描手法;浑朴自然的艺术结构。

4. 1980年代文学特征:尽管文学自觉很是激动人心,但是必须指出中国作家具有相当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面临着具体境遇的历史提问,这种责任承担使得有关历史清算和历史记忆的书写成为作家的自觉选择;作家意识和题材状况影响了80年代文学的内部结构和美感基调,总的作品显得沉重紧张;具有强烈的探索创新意识;继续了当代文学的潮流化倾向。

5. 伤痕文学:指在1970年代末粉碎“四人”后,作家敏锐的感应到人们的意愿和历史的要求,自觉承担起历史赋予文学的使命,利用文学对既往历史进行清算,揭露文革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

这些作品通过真实的描写,大胆的揭露,愤怒的鞭挞,由表及里的触及到文化大革命的实质,揭示了浩劫造成的巨大的社会灾难和深重的心理创伤,对文化大革命对人的戕害发出了愤怒的控诉。

代表作家:刘心武、冯骥才等。

6. 伤痕小说的特征:首先是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思想倾向,其次是善良人受损害的情节模式,最后是宣泄义愤的情感模式。

7. 大墙文学:丛维熙在题材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开拓,率先通过监狱劳动生活的描写,再现了在社会主义曲折的行程中,由“左”倾路线造成的人妖颠倒、是非混淆、忠而被谤、谏而受诛的时代悲剧。

当代文学史重要的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史重要的名词解释

样板戏,指一批创作于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主要反映传统政治立场的作品,其政治意义远超过文化价值。

样板戏的影响力在文革达到顶峰,不仅是国家当时唯一允许出现的文艺作品。

因为这样的历史背景,其具有相当的争议性,同时由于其时代的象征,在老一辈人中仍具有生命力。

被确定为样板戏的文艺作品只有8个,它们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等。

由文革亲历者讲述的创伤记忆或以这种记忆为背景的作品。

产生于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以卢新华的《伤痕》为开端,代表作还有刘心武的《班主任》等等。

这类作品以中短篇为主,艺术上比较粗糙,提示了文学“解冻”的一些重要象征:对个体命运、情感创伤的关注,启蒙观念和知识分子“主体”地位的提出等。

八十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以现代意识反映传统文化,致力于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寻根”实际上是为了修复民族精神,为“现代化”进程提供可靠的根基。

代表作家作品有韩少功《爸爸爸》、、郑义《远村》等。

开端是韩少功在1985年第四期《长春》上短文《文学的“根”》的发表。

八十年代后期,一批年轻小说家在小说形式上所作的试验,出现了被称为“先锋小说”的创作现象。

个人主体的寻求,和历史意识的确立已趋淡薄,他们重视的是“文学的自觉”,即小说的“虚构性”,和“叙述”在小说方法上的意义。

代表作家作品有马原《冈底斯的诱惑》,洪峰《奔丧》,苏童《妻妾成群》,格非《迷舟》,孙甘露《请女人猜谜》,余华《现实一种》不同于已有的现实主义和先锋派,主张表现平庸、琐屑的俗世化“现实”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的小说流派。

“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学在另一个价值平面上的展开提供了新的地标。

消解生活的诗意,拒绝乌托邦,将灰色、沉重的…日常生活‟推到了时代的前面。

2021年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2021年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2021年当代⽂学名词解释1、学者散⽂:是⼋九⼗年代散⽂创作的⼀个重要的现象,⼀种被⼈称为“学者散⽂”或“⽂化散⽂”的形态。

这些散⽂的作者⼤都是⼀些从事⼈⽂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他们在专业研究之外,创作⼀些融会了学术知识、理性思考和个⼈的感性表达的⽂章并不特别注重散⽂的⽂体“规范”,⽽将其视为专业研究之外的另⼀种⾃我表达或关注现实的形式。

余秋⾬、陈平原是代表作家。

2、个⼈化写作:私⼈化写作是90年代中期以后在⽂坛上出现的⼀个现象,也是⼀种新的写作⽅式,⼀般认为以陈染、林⽩、徐⼩斌等⼥性作家的写作为代表,⼜有⼈称之为"新状态⽂学"、"晚⽣代⽂学"、"个⼈化写作"。

私⼈化写作表达的是⼀种私⼈经验、私⼈意识与⽆意识,特别是被社会公共的道德规范与普遍伦理法则抑制、排斥、遮蔽的私⼈经验。

⼤多采⽤了"新回忆录"或"新传记式"叙述。

3、新写实⼩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学”,⽽是近⼏年⼩说创作低⾕中出现的⼀种新的⽂学倾向。

这些新写实⼩说的创作⽅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活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现实,直⾯⼈⽣,表现了⼀种所谓还原⽣活的零度叙述的⽅式。

虽然从总体的⽂学精神来看,新写实⼩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范畴,但⽆疑具有了⼀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代表作家有刘震云、⽅⽅、池莉、范⼩青、苏童、叶兆⾔、刘恒、王安忆、李锐、李晓、杨争光、赵本夫、周梅森、朱苏进、迟⼦。

4、先锋⼩说:是指在中国⽂坛 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吸纳了西⽅现代主义(包括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技巧,通过新的价值取向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发⽣决裂,反映中国现代⽣活中的情感享受、物质追求和底层⼈们⽣活的合理性⼩说。

与以前的⼩说相⽐,先锋⼩说更趋向于⼈本主义的描写,追求⼈格平等。

现当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

一、80年代文学思潮善变,变化各阶段的名称,特征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反思文学是政治的产物。

■伤痕文学:1、出现:在弥漫的感伤情绪中,作家们作为那场浩劫的亲历者,为历史创伤提供一份份“证言”。

与政治的暧昧关系。

普遍而深重的文革创伤的记忆。

兴起的原因是由于政治。

2、代表作品㈠《班主任》刘心武张俊石、宋宝琦、谢惠敏思考“四人帮”给人们、尤其是青少年造成的“内伤”——严重的精神遗患。

㈡《伤痕》卢新华王晓华、母亲展示了文革中最基本的亲情被破坏的状态。

㈢、《铺花的歧路》(冯骥才)白慧《触电》从自我反省的角度表现文革。

㈣、《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及“大墙文学”葛翎以充满义愤和浪漫主义的笔触,写了“大墙”内令人触目惊心的非人遭遇,和各种被扭曲的人生和人性。

㈤、《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获茅盾文学奖)许茂,许秀云,郑百如,金东水展示了文革给农村带来的灾难,以及给农民留下的深重的精神创伤;也反映了合作化运动之后农村生活的艰难进程。

㈥、《将军吟》(莫应丰,获茅盾文学奖)㈦、《飞天》(刘克);《调动》(徐明旭),等《新时期争鸣文学丛书》,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3、总结㈠概念:伤痕文学是新时期文学中较早出现的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而伤痕小说是伤痕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那些揭露十年动乱给人们心灵上留下的创伤、暴露文革所造成的人生悲剧和历史灾难的小说作品。

伤痕小说的出现标志着新时期小说在现实主义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㈡意义:伤痕小说(文学)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提出了发人深省的社会问题,恢复了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

伤痕小说(文学)恢复了“人”在文学中的地位。

㈢局限性:主要是一种情绪产物;一体化思想依然浓重;创作视野狭窄;艺术上较为粗糙。

4、审美特征:伤感,血泪,控诉■文学的新时期:1、“新时期”这一概念,本是一个政治历史概念。

文艺界很快把“文革”后的文学,称为“新时期文学”。

2、因袭与断裂“伤痕文学”配合了政治上改革派对“凡是派”的斗争。

伤痕文学与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

伤痕文学与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

伤痕文学与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伤痕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它以揭示社会历史的痛苦和伤痕为特点。

伤痕文学的兴起与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密不可分,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在战争、革命和改革开放等时期所经历的巨大变革。

伤痕文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那个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展开了长达八年的抗战。

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伤害,无数人失去了家园,亲人离世。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作家开始创作关于战争的作品,他们以自己亲身经历的伤痛为素材,写出了一系列揭示战争残酷性的作品,如《红岩》、《围城》等。

这些作品不仅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更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善恶和社会的黑暗面。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然而,新中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民带来真正的幸福和美好生活。

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整个社会陷入了混乱和痛苦之中。

伤痕文学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一些作家以自己或他人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了一系列揭示文化大革命痛苦的作品,如《红高粱》、《活着》等。

这些作品以其真实的描写和震撼人心的故事,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文化大革命的可怕性和社会动荡带来的巨大伤害。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给人民带来了物质上的富裕和精神上的满足。

然而,社会的进步并没有完全消除人们内心深处的伤痛和痛苦。

伤痕文学在这个时期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作家开始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揭示他们的痛苦和困境。

他们用文字描绘出一个真实而鲜活的社会画卷,如《许三观卖血记》、《蛙》等。

这些作品不仅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更引起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伤痕文学的兴起和发展,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

它通过揭示社会的痛苦和伤痕,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复杂性。

伤痕文学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社会历史的见证和反思。

它通过文字的力量,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伤痕文学_精品文档

伤痕文学_精品文档

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一种主题广泛而深刻的文学流派,它通过描写和探讨人类身体或心灵上的创伤和痛苦来表达作家的情感和理念。

这种文学形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它不仅是一种文学表达方式,更是一种借助文字揭示人类内心世界的艺术形式。

伤痕文学的主题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战争、暴力、虐待、失去亲人或爱人等等。

它通常通过描述和探讨这些创伤性事件对个人身心所造成的影响来传达作者内心的痛苦和矛盾。

这种文学形式能够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反思。

伤痕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期,当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经历着战争和动荡的时期。

在这个背景下,许多作家开始探索如何以文学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战争和人类苦难的认识和反思。

例如,欧洲的犹太作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创伤,他们通过书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表达对人类罪恶和苦难的深刻认识,这就是伤痕文学的典型之一。

伤痕文学的特点是真实和深刻。

它通常是基于作者或他人的亲身经历,通过真实的故事和事件来揭示人类痛苦和创伤的本质。

它不追求平淡的叙事,而是用真实而强烈的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这种文学形式常常需要作者投入大量的情感和能量,去描述甚至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恐惧。

伤痕文学的意义在于给予读者对人类痛苦和创伤的认识和反思。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关心那些经历过痛苦和创伤的人们。

同时,伤痕文学也鼓励读者反思人类的暴力和苦难,并寻求改善和解决的方法。

它提醒我们这个世界上仍然存在着许多困扰人类的问题,激励我们为一个更公正、和平和幸福的世界做出努力。

在伤痕文学的创作和阅读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伤痕文学需要平衡真实和审美之间的关系。

尽管真实是伤痕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但过于直接和刺耳的描写可能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因此,作者需要在表达真实的同时注重语言和结构的美感。

其次,伤痕文学并不是为了满足读者的好奇心或娱乐需求而存在的。

伤痕文学的名词解释_价值特点_艺术评价_历史意义

伤痕文学的名词解释_价值特点_艺术评价_历史意义

伤痕文学的名词解释_价值特点_艺术评价_历史意义伤痕文学的名词解释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

它得名于卢新华以““””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

伤痕文学的价值特点首先,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是对“”的整体否定。

即,它不仅是对“”中的政策及其造成的恶果的否定,而且是对“”及其之前的'瞒'和'骗'的创作方法的否定,从而恢复了文学的'真实性'。

其次,在'伤痕文学'中,人们发现的久违了的悲剧精神。

在极左路线严格规定文学只能'歌颂现实'的情况下,几十年来,悲剧意识在文学中已经被迫消失。

而到了“”结束,蒙受了巨大灾难的人民萌发的第一种情感就是对这场具有深刻社会性的大悲剧的悲哀与愤懑。

于是,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首次出现了以悲剧形式来反映社会主义的文学思潮'伤痕文学'。

第三,在'伤痕文学'中,开始注重对普通人的刻划,从而摆脱了十七年和“”中文学只能反映'工、农、兵'甚至只能以'英雄人物'为创作重心的教条规定,在表现对象上,出现了空前的广泛性。

作品中塑造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小人物形象,如《啊!》中的知识分子吴仲义、《月兰》中的农村妇女月兰。

然而,做为刚刚摆脱的“”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

伤痕文学的艺术评价首先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对“”的否定不够深刻。

它只是从政治、社会、人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浩劫产生的原因,而缺少对传统文化心理、封建意识的分析。

作品对罪行的谴责往往归之于"坏人做坏事",表现出一种忠心而未被理解的冤屈与不平,是一种在肯定"个人崇拜"前提下的,对野心家的谴责。

其次在艺术表现上,"伤痕文学"显得十分幼稚。

伤痕文学的定义

伤痕文学的定义

伤痕文学的定义
伤痕文学是一种文学流派或文学现象,旨在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和探索个人或集体的创伤经历。

它通常关注那些在冲突、迫害等困境中经历了心理、情感、身体伤害或痛苦的人们的故事和经历。

伤痕文学起源于20世纪,特别是在战争和独裁统治等激烈社会变革时期,逐渐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

它以文学的形式探索和揭示个人或群体遭受创伤的后果,反映出社会的不公和人类的苦难。

伤痕文学的特点包括:
1.描述痛苦和创伤:伤痕文学作品通常以深刻和感性的方式,
描述个人或集体的痛苦、伤害和创伤。

它们通过富有情感
的叙述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同身受,对人类的苦难有
更深的理解。

2.讲述个人故事和抒发情感:伤痕文学常常以个人的视角和
故事为基础,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和情感表达来触动读者的
共鸣。

这些故事可能是真实的经历,也可能是虚构的,但
都旨在引发对痛苦和创伤的关注和思考。

3.持久的记忆和历史意义:伤痕文学作品通过记录和铭记历
史上的伤痕事件,帮助人们认识历史的悲惨和深刻,以避
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

它们通过个人的故事和经历,传
递出对历史的反思和警醒。

4.反抗和启发:伤痕文学作为一种抒发和反抗的形式,通过
揭示痛苦和创伤,呼唤社会公义和人道主义的力量。

它们旨在唤起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为希望和康复提供一种可能性。

伤痕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不仅可以帮助个人和集体面对与创伤相关的痛苦和困扰,也能够向读者提供思考和启迪。

它的价值在于通过文学的力量,让人们对人类的苦难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同情。

南京大屠的伤痕文学

南京大屠的伤痕文学

南京大屠的伤痕文学南京大屠杀的伤痕文学南京大屠杀,也被称为南京大屠杀纪实文学,是描述1937年日本军队占领中国南京期间所犯下的惨绝人寰的暴行的文学形式。

这场屠杀不仅给南京市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也给整个人类社会留下了深深的痛苦和警示。

南京大屠杀纪实文学通过文字、图像以及其他文艺形式,向读者呈现出这一恐怖事件的真相,以期唤起人们的记忆和社会责任感。

一、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12月,当时日本军队攻占了中国首都南京。

在接下来的六周时间里,日军对南京市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杀戮、强奸和掠夺,造成了数十万无辜人民的死亡和巨大的人道灾难。

这一事件震惊了世界,成为二战期间最具规模和残酷性的大屠杀之一。

二、南京大屠杀的伤痕文学作品1.《南京!南京!》 - 作家井上靖这本小说是第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出版于1959年。

井上靖通过一个虚构的主角,讲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惨烈场景,以及幸存者的心路历程。

这部作品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它记录下了那段历史,让人们永远不要忘记这场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2.《南京大屠杀》 - 郝明义郝明义是一位中国作家,他创作了一系列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作品,其中最知名的是《南京大屠杀》。

这本书以真实事件为基础,通过大量的史实和受害者的亲历口述,详细描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发生的种种暴行,从而让读者深刻了解那场浩劫的真相和人类的罪恶。

3.《南京1937:创伤与记忆》 - 许倬云这本书是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深入研究的著作之一。

作者除了分析大屠杀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外,还通过采访幸存者和阅读相关文献,详细记录了受害者的伤痛和幸存者的心路历程,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残酷和伤痕。

三、南京大屠杀伤痕文学的意义南京大屠杀伤痕文学通过文字和图像,向世界展示了二战期间日本军队所犯下的罪行,唤起人们的记忆和社会责任感。

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下那段历史,也警示人们不要忘记过去的痛苦,以避免历史的重演。

80年代前期小说 伤痕和知青小说

80年代前期小说 伤痕和知青小说

80年代前期小说伤痕和知青小说|创伤记忆和历史反思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对文革伤痕的揭发和反思是文学的中心,这被称为是伤痕文学,其所指称的主要是小说,尤其是短中篇小说,总体上说都是文革亲历者所讲述的创伤记忆,或者以这种记忆为背景。

“伤痕文学”最初是带有贬义的概念,这些揭露性的,具有感伤基调的作品,受到一定的批评,但是其在揭露文革上产生的效果得到多数读者,以及政治权力阶层的认可,因其暴露的适时性,伤痕写作很快确立合法地位。

当伤痕写作不满于仅仅感伤地书写文革中受创的记忆,而是加强对其历史根源的思考和探索时,其就成为了“反思小说”。

反思小说在此意义上可以被看做是伤痕小说的深化,将对伤痕的表达纳入对当代史的叙述的轨道,表达某种对中国现当代历史的历史观——大部分反思小说都认为文革并非突发事件,而是以某种形式潜藏在当代乃至以前的中国历史中,和中国当代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民族心理相关。

而当这种思考更进一步,思考文革所代表的结构对中国的现代化造成的阻滞,呼吁城乡的现代化目标时,其就进入了所谓“改革文学”的范畴中。

但这三者都属于广义的伤痕文学,狭义上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虽然在出现时间上有先后,范围也有分列,但界限并不是特别清晰。

在叙事手法上,这些反思文革,表现社会改革的小说,大都可以归于现代小说颇为发达的问题小说的类型,围绕一个问题提出某个观念性的结构,借助人物或者叙述者来议论现代政治和人生问题,但是和之前当代文学中这类小说图解政策演绎观念的写法不同的是,他们大都更尊重感性体验个人体验,更关注人物性格及其命运,因此常常以中心人物的生活道路,来连结新中国乃至更广历史事件的重大社会政治事件,写出一定的“命运感”和具体的生活细节个人感受,以此来消解直接议论图解表达观念的僵硬。

其主要内容,大概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写知识分子和国家官员受到的迫害,写他们的受辱和抗争,另外则是写知青的命运,以高昂的热情和献身的决心投入革命,却成为革命的牺牲品。

伤痕是人生胜利的勋章-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终极指导

伤痕是人生胜利的勋章-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终极指导

2024届高考作文终极版16:伤痕是人生胜利的勋章试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有人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海洋中有些海豚身体表面会留下许多争斗的伤痕,表明他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战士。

《老人与海》中也写道: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刻的很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疤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

唯有经历,唯有身上的道道伤疤,才能沉淀下我们的阅历和智慧,充实生命的韧性。

伤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枚枚勋章。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两段总分关系的文字构成。

第一段文字首先引用了人们的一种观点:那些受伤的地方会变成最强壮的地方。

然后列举了海洋中的海豚和《老人与海》中的例子:海豚身上许多争斗的伤痕表明它是经验丰富的战士;桑迪亚哥手上的伤疤,古老而有韧劲。

第二段文字指出了伤疤的价值和意义:沉淀阅历和智慧,充满韧性,是人生的勋章。

材料分四层,第一层表达的意思是: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第二层表达的是:伤痕是海豚作为经验丰富的战士的印证。

第三层表达的是:桑提亚哥手上的伤疤是他长年捕鱼留下的印记。

第四层点明伤痕对人成长的意义。

综合来看,材料引导考生从正面认识伤痕,要认识到伤痕是人生的经历,它能见证我们的阅历,增长我们的智慧,增加我们的韧性,是我们不断进步和成长的奖赏。

从个人层面讲,伤痕可以是肉体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伤痕是经受困难挫折考验而留下来的,它是不美的,但是它让轻浮的人生平添几分厚重,让脆弱的生命饱满强大,伤痕不美亦美。

从社会国家及历史层面来讲,伤痕可以是自身发展中走的弯路,也可以是外敌欺凌下遭到践踏:伤痕一直隐隐作痛,他是触目惊心的,但他让国家和民族痛定思痛,踔厉奋发,赢得生机,坚韧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年是新时期文学三十年,也是“伤痕文学”三十年。

如果没有伤痕文学,新时期文学就将会是另一番历史面貌。

而只有在新时期文学的特定历史视野中,才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伤痕文学的历史记忆和问题。

我的话题,将会从徐贲的文章《文化批评的记忆和遗忘》中展开和延伸(见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1)。

一徐贲在援引哈布瓦奇的《论集体记忆》一书的观点时写道:集体记忆包括历史记忆和自传记忆。

“哈布瓦奇提出,历史记忆是社会文化成员通过文字或其他记载来获得的,历史记忆必须通过公众活动,如庆典、节假日纪念等等才能得以保持新鲜;自传记忆则是个人对于自己经历过的往事的回忆。

”但他强调,“无论是历史记忆还是自传记忆,记忆都必须依赖某种集体处所和公众论坛,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触才能得以保存”,“而记忆所涉及的不只是记忆的‘能力’,而且更是回忆的公众权利和社会作用。

不与他人相关的记忆是经不起时间销蚀的。

”这对理解伤痕文学的缘起具有特别的意义。

文学史家喜欢从一篇文学作品最早发表的时间来寻找一个文学期的源头,社会公众和读者则更相信,历史记忆才是历史的第一见证人,只有这“第一见证人”在场的文学创作,才能够产生震撼力和感人的力量。

我们发现,伤痕文学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一个第一见证人的影子,例如卢新华《伤痕》中的女知青晓华,刘心武《班主任》中的张俊石,孔捷生《在小河那边》中的姐弟,张弦《记忆》中的放映员,王蒙《夜的眼》中的我,北岛《回答》、《宣告》中的抒情主人公,等等。

在那个时候,他们以第一见证人的身份,承载着为全体社会文化成员讲述“十七年”和“文革”历史的巨大功能。

《伤痕》的晓华告诉读者,1969年,由于妈妈被“定为叛徒”,她们全家被赶出原来的房子,“搬进了一间暗黑的小屋”,她还被剥夺了“红卫兵”的身份,受到同学的冷遇和歧视。

在“出身论”的痛苦和焦虑中,十六岁的她,决定与父母“彻底划清界限”,到农村插队。

但这种“决裂”行动于事无补,在乡下,因妈妈的叛徒问题她入团遇到阻力,恋人小苏调县委工作也受到“政审”影响。

九年后,妈妈的“历史问题”终于澄清,当她拿到妈妈的来信回家与其重逢的时候,妈妈却已经在医院病逝……熟知这段历史的人,读到这里无不为之动容、潸然落泪,因为千“伤痕文学”的历史记忆程光炜百万个家庭都曾经过这种破碎后的生离死别和心灵伤痛。

由于第一见证人晓华的在场,没有人认为这只是“文学虚构”,而相信这是对他们刚过去不久的人生经历的“再叙述”。

晓华就是他们的“历史”的代言人。

正如哈布瓦奇所说,“记忆都必须依赖某种集体处所和公众论坛”,它所涉及的不只是小说主人公“记忆的‘能力’”,“更是回忆的公众权利和社会作用”。

尽管这只是三十年前的“旧事”,但我们还是特别感谢“伤痕文学”,没有这个“公众论坛”,这个可以公开地相互倾诉的“集体处所”,它也许只是主人公本人的“自传记忆”,由于过于渺小、脆弱,很可能会被历史永远地埋没。

所以,小说正是历史的讲述者,它代替我们讲述了我们的历史,如果没有这篇小说,我们能否记住那段恐怖的历史都将是一个疑问。

徐贲又写道:“哈布瓦奇的集体记忆理论特别强调记忆的当下性。

他认为,人们头脑中的‘过去’并不是客观实在的,而是一种社会性的建构。

回忆永远是在回忆的对象成为过去之后。

不同时代、时期的人们不可能对同一段‘过去’形成同样的想法。

人们如何建构和叙述过去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当下的理念、利益和期待。

回忆是为现刻的需要服务的。

”近年来,由于历史在淡忘中的湮没,由于新的历史对于旧的历史的不断覆盖,更由于许多时髦新知识对于历史记忆的参与、渗透、扭曲、添加或有意改变叙述方向,对伤痕文学历史价值的评价出现了不小的争议。

已经有人指出,这是“新时期历史”对它的一种“重新建构”。

也有人认为,人们普遍直观、简单地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村的繁荣和发展理解为消极地解散人民公社和分田单干的结果,丝毫没有意识到相反它主要是受惠于解放后二十多年来农村在集体化过程中从物质到精神全面革命、改造和提升的结果。

也有人作出了这样“大胆”的结论,“文革”显然也为社会精英阶层提供了教训,为官僚阶层和媒体阶层也提供了一场深刻教训。

你想———如果不是群众的自我组织、自我表达和自我管理搞成了自相残杀,如果不是群众自己搞乱了,那么精英阶层的力量将大为削弱;如果群众自我组织得很好,自我管理得很好,自我表达得非常有效,那么还要你们知识精英阶层干什么?所以,鉴于“文革”的教训,精英阶层更应该意识到脱离群众的危险。

这样的说法,其大胆不亚于说犹太人的被屠杀是一种“历史虚构”。

但我相信,这些意见的出现,一方面可能是他们相信“历史意识”仅仅是“建构”出来的,他们表面上在说自己的话,但实际上,是这种“建构”理论在替他们说话,他们不过是在重复这种建构理论而已,并没有自己的历史判断;另一方面,由于“文革”主要是在大中城市展开的,农村某种程度上成为它的历史死角,这就使很多出身在农村的知识分子看不到它那种反人类的残酷性。

所以,造成这种历史盲点虽然不太应该,但也是可以原谅的;最后一种,是明明知道,却装着不知道,由于今天贫富悬殊的历史语境,而故意这样说来取得哗众取宠、语惊四座的话语效果。

这些现象,在近年来的思想界、文化界应该看到不少,其实已经毫无新意,也难以再让人刮目相看。

这种对“伤痕文学”的“再反思”,还呼应着对格瓦拉的重新推崇。

说老实话,这种以“建构”理论为自己预设前提,并对“伤痕文学”的历史价值加以颠覆性认识的学术研究,让我非常忧虑。

不过,前一种反思显然是起于当初对伤痕文学的非常粗糙的“政治性”的利用和历史定位的认识,但它恰恰忽视了伤痕文学严峻的历史内容,也即所谓对“一段‘过去’形成的同样的想法”。

研究者可能只看到在伤痕文学历史出场的过程中,它确实是作为一段“回忆是为现刻的需要服务的”,然而,在这一切历史的功利性的下面,他们应该记住哈布瓦奇同时说过的一句话:“记忆”也是“当下性”的。

我一位朋友就有这么一个“当下性”的记忆。

1966年,“文革”爆发后的某天,他从附近的小学放学回家,在家门口突然看到一个把他爸爸姓名倒过来的大标语,上面写着:“打倒××特务×××!”他当时才十岁,一下子被眼前发生的一切震惊了。

在他有限的人生经验中,实在根本无法将“特务”与养育、并教导他正直做人的父亲形象联系在一起的。

也就是说,当历史给了这个“建构”方法的时候,却难以拿这个来重新“建构”与父亲之间的血缘关系。

无论从“物质到精神”上他都会受不了。

说老实话,这是对他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打击”,他相信有很多人都经受过这种“重大打击”。

关键在于,在持续了很长一段和平时期,日常生活经验已经成为人生的全部经验的时候,这种不打任何招呼、突然袭击式的,且夹带着文化地痞式的对善良人们生活世界的瓦解,在中国的历史上可能从未发生过。

它超出了基本社会伦理、道德操守的底线,甚至革命教育所给予人们的一切东西。

如果这样去理解,“文革”确是“史无前例”和“前所未有”的。

哈布瓦奇说:“在这样的集体记忆中,人们分享同一的记忆。

但实际社会环境的记忆并不总是同类同质的。

恰恰相反,记忆是社会中不同人群争夺的对象,也是他们之间权力关系的指标。

主流文化控制记忆资源,而对异见文化采取压制态度,因而异见文化抗争的重要手段是保存一种相对于主流文化记忆的他类记忆或者反记忆。

”作家王蒙也有他对自己生活记忆的“当下性”,这就是短篇小说《夜的眼》。

1950年代,他因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而蒙难,一家人被迫从北京迁居新疆十几年。

1970年代末,他从新疆返回北京,对一切都感到陌生,当然也有幸存者的欣喜。

《夜的眼》就是以文学书写的方式呈现了作家当年这段“当下性”的记忆。

然而作为读者,当看到主人公为终于闻到街头熟悉的羊肉串味而激动,看到他为繁华、沸腾的城市景象而陶醉的描写时,我心里反而为他非常难受。

我难受的理由是,他已经习惯把自己压缩到一个很小的空间,乃至一点点赐予,就会让他这么激动和感激涕零,难道不是一个值得追究的问题?我的问题还有:这座城市本来就是属于他的,为什么又捉弄式的让他失而复得呢?是谁在捉弄他、侮辱他,又是谁在伤害那个懵懵懂懂的孩子,让他过早知道了生活的负面和肮脏?是什么因素使我们不自觉地学会了畏惧?等等。

“伤痕文学”实际没有回答我这个问题,因为这种提问方式已经超出了“伤痕文学”的历史认知框架。

但我以为这不是伤痕文学之过,而是因为它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掌握表现历史记忆的全部权利。

随着年事增长,人们渐渐明白,是一种力量在“控制记忆资源”,不让更多的读者通过伤痕文学了解到远比文学更为深层次的东西。

而在我看来,上面提到的那些对伤痕文学历史价值的“重新解释”,大概也是在帮助“集体记忆”一起压制我和作家的“当下性记忆”罢。

但是,我深感庆幸的是,王蒙的《夜的眼》、张弦的《回忆》、卢新华的《伤痕》等作品已经将这些难能可贵的当下性记忆做了永久保存。

即使再用学者身份和学术语言渲染、夸大那些历史的“合理性”,“现代民族国家”的现代性问题,恐怕都无法将这些当下性记忆埋葬、抹去、删除,而只会增加这些“重新解释者”的历史知识的无知和可笑。

所以徐贲说:“文化批评的反记忆具有重要的伦理尺度,那就是因弱势和被压制而要求解放,要求改善生存环境。

”二从这篇文章我们还了解到,昆德拉说过:“人与权力的斗争,就是记忆与遗忘的斗争。

”甘卜斯特别把近期历史事件记忆和遗忘与强势权力联系起来,说:“忘记近期历史事件和忘记遥远的过去是不一样的。

……忘记(近期历史事件)意味着扭曲用以察看现今的视镜。

这是一种有意无意的逃避或排拒。

它把发生过的事想象为未发生过,把未发生过的事想象为发生过。

这种遗忘是拒不记忆。

”甘卜斯深感通过忘记近期历史事件而“扭曲用以察看现今的视镜”的做法的严重后果,而我可能更关心的是他下面那些话,即“它把发生过的事想象为未发生过,把未发生过的事想象为发生过”。

在我看来,这是如何“理解”历史记忆和怎样“处理”它的问题。

新时期文学初期,在如何发展伤痕文学的问题上出现过争论,如“歌德与缺德”、“向前看和向后看”等等。

在今天看,这些问题已经“过时”。

不过,它关乎的如何理解历史记忆和怎样处理它的问题仍然存在,值得重视。

如果通过这一角度考察一些小说,会发现“拒不记忆”的现象不光存在于反对伤痕文学的人们身上,同时也发生在从事伤痕小说创作的人那里。

后者并不是有意为之的,他可能以为自己这是在根据新时期文学的“转型”,而作出的适应文学变化的一种写作的变化。

高晓声是五十年代的青年作家,被错划右派后到他家乡做了二十多年农民。

这种辛酸经历和底层挣扎的经验,使他对农民的命运有深刻体察。

带着这种“创伤性”的历史记忆,他的《李顺大造屋》以主人公二十多年“造屋”而一次次失败的经历,深刻反省和批判了农民在当代社会中的“底层”历史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