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1-2-1 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1-2-3 含解析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1-2-3 含解析

1-2-3(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示意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

读图完成第1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A.北美五大湖沿岸B.巴西高原中部C.澳大利亚西南沿海D.中国东南沿海(解析)从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可看出,该地4~9月增加较多,10月至次年3月增加较少,表明4~9月降水较多、10月至次年3月降水较少;从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可看出,1~2月最小、7~8月最大,表明1~2月为最热月、7~8月为最冷月,则位于南半球,且气候特征表现为雨热不同期。

故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澳大利亚西南沿海(地中海气候)。

(答案) C下图为欧洲南部沿北纬42°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

读图完成2~3题。

2.图示②地气候()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冬暖夏凉,降水均匀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全年高温,干湿分明3.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A.洋流B.大气环流C.地形D.纬度位置(解析)第2题,读图可以看出6~8月降水较少,冬季12~次年2月降水较多,又由②地位置位于42°N,陆地的西岸,故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

第3题,42°N带来降水的是西风,从剖面图可以看出,①地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②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所以造成①②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答案) 2.A 3.C下图为某地12个月的气候资料,图中的点代表各月的气温及降水值。

完成4~5题。

4.下列国家中,具有该图所示气候类型的是()A.巴西B.俄罗斯C.中国D.意大利5.有关该气候类型区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A.混合农业,经济效益好B.雨热同期,水稻单产高C.土壤肥沃,玉米品质好D.草原广阔,畜牧业发达(解析)本题组考查区域气候类型及特征,农业生产特点。

第4题,根据图中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图示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二章复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二章复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二章复习题(附答案)第一章大气环流与天气选择题1. 以下有关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气流的形成是由于地球两极温差的存在B. 世界上所有气流都是呈横向分布的C. 在同一地区,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常常同时发生D. 气流的方向是相对不变的【答案】A2. 高空急流的形成条件是()。

A. 向上运动气流较强B. 区域内温度差异小,直接产生地转偏向力C. 大范围纬向气流形成了一个宽广的高压纹型,不断地把气流向南或向北垂直纬向转移D. 形成于夏季【答案】B3.以下不属于热带风暴的现象是()。

A. 集中的强降雨B. 多发生在副热带地区C. 中心风速在12级以上D. 中心附近气压很高【答案】D填空题4.地球的4个大气圈依气温降低而分别命名为()。

【答案】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界面层(也可写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顶部层)5. 大气成分组成中,二氧化碳所占比例约为()。

【答案】0.04%6. 商业性质最强的热带风暴为()。

【答案】台风第二章水资源选择题1. 以下不属于浅层地下水的是()。

A. 泉水B. 雨水C. 河水D. 湖水【答案】 D2. 用土壤田间持水量基础数据测定水资源量的方法属于()。

A. 注水或井调B. 物理调查C. 数量平衡调查D. 多功能调查【答案】B3. 我国水资源状况的基本特点是()。

A. 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大B. 资源分布不均,南短北长C. 资源利用中主要以农业为主D. 不存在缺水地区【答案】B填空题4. 常用的粗略估算水资源量方法有注水或井调法、比例法和()。

【答案】使劲抽干法5. 我国第一个进行南水北调的工程是()。

【答案】京杭运河6. 直接利用地下水,将地下水开采后用管道输送到城市供应水的方式是()。

【答案】地下水直接供水方式。

备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解题专题03地球上的大气典题训练含解析

备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解题专题03地球上的大气典题训练含解析

专题03 地球上的大气一、选择题(选择题除题目旁有标注“双选”的外,皆为单选)今年入冬以来,我国华北地区迎来了大范围雾霾天气,空气质量较差,能见度偏低。

雾霾是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尤其是PM2.5)超标,使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大气污染现象。

刮风、下雨天气有利于缓解雾霾。

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四个天气系统图中不利于缓解雾霾天气的是A. B. C. D.2.雾霾天气时,右图中的A. ①减弱B. ②减弱C. ③增强D. ⑤增强【提醒】天体系统很重要!大家需要搞明白课本+自己能画出来。

【答案】1.C 2.D【解析】1.C 因为缓解雾霾,是要散雾与灰尘。

所以A、B都可以形成降雨,D中间是低压,气流向上遇冷形成降水,C项中心为高压,气流下沉,雾霾被禁锢在中心,不利于雾霾消散。

说明:“夯基卷”的试题难度为中低难度,是希望再进一步帮助同学们单一性的梳理知识点,实现知识点的全面覆盖。

但需要你注意以下事项:①题目做2遍!第1遍通篇做,找感觉。

第2遍关注我在试题右侧的解说,带着解说再做1遍试题,确实搞明白为什么要出这个题目?这个题目的结构是什么?为什么其他答案不对?②在右侧空白处,写出题目与课本上哪一知识点相联系。

③思考你近期有没有做过比这个更难,但是同类型的题目?你把他们拿出来比较下,即可清楚难题的来源,下一次就知道怎么破解难题了。

请注意:以上功夫看似浪费了你做题目的时间,但实际上是在帮助你巩固知识点、巩固题感、确定自己的做题方式方法,所以请务必仔细完成。

2.D 雾霾时就是大气增厚,所以⑤大气逆辐射会增强。

②削弱作用也会增强。

③会减小。

读“大气的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小题。

3.“高处不胜寒”体现了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A. ①B. ③C. ④D. ⑤4.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A. 地面辐射B. 太阳辐射C. 大气辐射D. 大气逆辐射5.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A.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B. 大气的反射作用——DC. 大气的吸收作用——BD. 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地理,1-2-1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地理,1-2-1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2章
第一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日)的气温变化比多云天(8日)强烈。白天与夜间的时段相 比,夜间时段的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变化夜间比白天平 缓。第(3)题,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气温比郊区气温高的现 象。图中8日22时左右,由市中心向南北两侧穿越的等温 线多,说明市中心与南北两侧的郊区相比气温差异大,热 岛效应最强。
第一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1.读下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问题。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2章
第一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1)由图可知,图中B处温度比C处________(高或低)。 (2)A、B、C、D四处气压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 确的是________。 (3)画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 (4)如果该图表示海陆间白天的热力环流,则B、C中 昼夜温差小的为________。
人 教 实 验 版
及灾害防御。
必修一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高考地理总复习
5.以近年来重大的气象灾害为切入点,结合天气系
统的相关知识,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影响及其对策。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 一 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2章
第一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一
第2章
第一讲
高考地理总复习
答案:(1)低
(2)B>C>D>A
人 教 实 验 版
(3)图略(大气流动方向为A→B→C→D→A) (4)C
必修一
第2章
第一讲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21-4-29 20XX年复习资料教学复习资料班级:科目: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知识点一大气的组成近些年来,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了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

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

这种情况是由大气层中臭氧层被破坏而造成的。

读图并回答1~2题。

1.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层空洞出现在( )A.北极上空 B.南极上空C.赤道上空 D.北大西洋上空2.臭氧层能够大量吸收( )A.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C.地面辐射 D.大气辐射在对流层中,大气的组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据此回答3~4题。

3.大气中含量虽很少,却是天气变化重要角色的物质是( )A.二氧化碳和臭氧 B.氩和氖C.水汽和杂质 D.氮和氧4.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中一些成分比例发生明显变化,表现在( )A.臭氧增多 B.氧气增多C.水汽增多 D.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知识点二大气的垂直分层5.大气中的固体尘埃主要集中在( )A.臭氧层 B.平流层C.对流层 D.电离层A.低纬度地区小于高纬度地区B.夏季大于冬季C.沿海地区大于内陆地区D.高原地区大于平原地区下图示意大气的垂直分层。

据此回答7~8题。

7.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A.温度、密度、运动状况B.温度、湿度、天气状况C.纬度、海陆、温度D.纬度、高度、能见度8.图中字母a、b、c依次表示( )A.对流层、高层大气、电离层B.臭氧层、平流层、对流层C.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D.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9~10题。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③低纬度地区厚度小于高纬度地区④天气现象复杂多变A.①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0.下列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流层上冷下热,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B.气温基本不受地面影响C.该层中的氧原子可大量吸收紫外线D.平流层有利于高空飞行,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运动练习解析版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3题。

1.大气的受热过程]起保温作用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C【解析】该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图,①②③④依次为太阳总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被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

大气起保温作用,把部分热量返给地面,所以③正确。

2.大气的受热过程]某地地方时13时势力最强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解析】一地地方时12时势力最强的是太阳辐射,13时势力最强的是地面辐射,14时势力最强的是大气辐射。

3.大气的受热过程]沙漠地区白天气温高的主要原因是( )A.①增强 B.②较强 C.③减弱 D.④不变【答案】 B【解析】沙漠地区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故地面辐射强,气温较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第4题。

4.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温室效应B.热力环流C.海陆热力差异D.风的形成【答案】 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沙石的昼夜温差远大于水,体现出了海陆(下垫面)的热力差异。

5.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

【答案】 C【解析】图A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图B表示锋面天气;图C表示海陆风(或季风),其形成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图D表示地形雨。

初冬时节,北方的很多城市道路两侧的树木都被刷上白漆,就像穿了“白裙”,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等)将树干涂成白色,一般涂刷至距地面1.1~1.5 m的高度。

据此完成6~7题。

6.绿化部门给行道树穿“白裙”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B.杀菌、杀虫、提高抗病能力C.防治牲畜啃食D.防止冬春火灾【答案】B【解析】树木主要从根系吸收营养,生石灰和硫磺是涂在树干上,并且也不是植物的养分;城市地区不会出现大量牲畜;城市内树木较为稀疏且维护好,出现火灾的可能性小;结合材料中行道树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可以知道给行道树穿“白裙”的主要目的是起到杀菌、杀虫、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故B正确。

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训练含解析第一册

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训练含解析第一册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训练提升学考过关检验1。

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A。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

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C.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D.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的是臭氧;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2.有关大气各主要成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B.水汽的相变,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C.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D。

对流层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层中。

二氧化碳对地面起保温作用.水汽的相变,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

3.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正确的是()A。

大气中氮含量不断减少B。

二氧化碳成为干洁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C。

二氧化碳的含量在增加D。

臭氧的含量增加氮、氧的含量减少,但是二氧化碳不会成为干洁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氟氯烃会破坏臭氧层,使大气中臭氧的含量减少。

4.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①温度和密度②质量和成分③大气运动状况④大气变化状况A.①③B.②④C。

①④D。

②③. 5.在大气对流层中,平均每上升1 000米,气温降低()A。

10 ℃B.6 ℃ C.1 ℃D。

0。

6 ℃100米降低0.6 ℃,则每升高1 000米气温降低6 ℃。

6。

下列关于对流层厚度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赤道地区最厚②两极地区最薄③厚度无季节变化④夏季厚度大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 D.①③④,赤道地区最厚,两极地区最薄;对流层是空气对流运动的结果,对同一地区而言气温高对流层厚度大,气温低对流层厚度小,所以夏季厚度大。

7.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多发生在()A。

对流层 B.平流层C。

高层大气 D.电离层汽和杂质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8.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存在于()A。

平流层B。

对流层C.高层大气D.中间层此大气层中存在臭氧层,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大气的温度升高.9。

2022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检测含答案解析

2022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检测含答案解析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8)章末检测卷(二) (14)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A级·学考达标练大气中水汽和固体杂质很少,但却在天气变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水汽主要集中在平流层②水的相变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③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④在同一季节,各地水汽含量是一样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大气中固体杂质含量最多的地区是( )A.海洋上空 B.公园绿地C.水田耕地 D.建筑工地[2022·陕西宝鸡市高一期末]下图示意局部大气层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

读图,完成3~4题。

3.能正确表示该高度气温变化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4.该高度所在大气层大气( )A.全部处于电离状态B.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C.天气现象显著D.会产生极光现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下降过程中与大气发生剧烈摩擦,周围产生大量的等离子,包围了整个返回舱,阻隔了返回舱与地面的通讯,这个过程只有10多秒钟,在航天中,该过程被称为“黑障”,等降落到距地面40千米时黑障消失,通讯恢复。

黑障区一般出现在地球上空35到80千米的大气层。

下图示意大气的垂直分层。

据此完成5~6题。

5.黑障发生区( )A.多电离层 B.适合飞机飞行C.多流星D.无云雨现象6.与黑障造成影响类似的地理现象是( )A.极光 B.磁暴 C.流星 D.日食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电影《中国机长》改编自真实事件。

2018年5月14日7:06四川航空3U8633航班以800 km/h的速度飞行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9 800米高空时,驾驶舱挡风玻璃突然爆裂,飞机剧烈抖动。

机长临危不乱,用冻得发紫的双手迅速手动操作迫降,34分钟后飞机安全降落成都机场,119名乘客无一伤亡,创造了民航史上的一次史诗级壮举。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3 地球上的大气(含答案解析)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3 地球上的大气(含答案解析)

(3)地球上的大气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及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能够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伤害的物质主要分布于()A.①B.②C.③D.④2.关于图中②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空气对流运动显著B.适宜飞机飞行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D.气温随海拔升高递减下图为2019年4月8日14时我国局部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完成下面小题。

3.控制图中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A.低压槽B.高压脊C.冷锋D.暖锋4.此时乙地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5.未来银川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降低B.气压降低C.连续性降水D.风力减小伊兹密尔是土耳其伊兹密尔省省会,年平均降水量约700mm,远多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440mm的年平均降水量。

2020年某月,持续一夜的强降雨(约占年降水量的18%),导致了该地区严重的洪涝灾害。

下图示意伊兹密尔市位置,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此次伊兹密尔地区的强降雨天气可能出现在()A.2月B.6月C.8月D.10月7.造成伊兹密尔和尼科西亚降水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A.距海远近不同B.沿岸洋流不同C.西风带控制时间不同D.地势起伏差别大为了研究大城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LU/LC)变化及其对城市热岛和城市舒适度的影响,研究人员从不同途径获得了各种研究数据,并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分类处理得到印度德里1991~2018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LU/LC)变化数据(下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遥感(RS)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C.虚拟现实(VR)D.地理信息系统(GIS)9.关于印度德里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LU/LC)变化说法正确的是()①城区面积扩大了一倍多②绿地面积逐年减少③田地、水体面积均减少④德里的土地总面积减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表中数据表明,印度德里()A.热岛强度增大,舒适度增强B.热岛强度减小,舒适度减弱C.热岛强度增大,舒适度减弱D.热岛强度减小,舒适度增强读某区域两个时刻等压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攻高考第27题(一) 地球上的大气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攻高考第27题(一) 地球上的大气

专攻高考第27题(一)地球上的大气1. (2013·百校大联考)图1中OP为晨线,黄赤交角取23°2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1)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b点的区时是。

(2) 图2的光照图(斜线部分表示黑夜)所示日期与图1中一致的有(双选)( )图2图3(3) 用折线在图3中画出该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4) 图1中a点位于b点的方向。

该日a、b两点中白昼较长的是,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5) 一架飞机从c点飞往a点,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

2. (2013·南京模拟)南京某中学社团在暑期进行网上模拟联合国亚欧非考察活动,下图表示该次考察活动区域和活动路线。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比较③⑤两地气候的差异。

(2) ②③两地的自然带分别是、,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 ③→④→⑤气候变化带来自然带的相应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特征,自然带的这种变化反映了的地域分异规律。

(4) ①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3. (2013·南京模拟)下图为北太平洋周边区域图,图中AB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晨昏线AB是(“晨线”或“昏线”),此时悉尼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2) 图示时间内,R海域的大洋环流流向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此时此海域返航的中国油轮航速变化是。

(3) P、Q两地纬度相当,但两地降水差异很大,试比较P、Q两地哪个降水多?并说明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4) 图中旧金山的1月气温高于诺福克但7月气温却低于诺福克,为什么?4. (2013·徐州质检)读我国西北地区地形图和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简述图示区域地形地势分布状况。

(2) 图中虚线区域的地貌类型为,简述其形成原因。

(3) 图中陡崖高度为,山顶与甲城市的高差为。

(4) 此时城市所在地风向为,如图中气压系统移动速度为120 km/天,则在此之后2436小时之间城市可能的天气是。

202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阶段检测2__地球上的大气

202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阶段检测2__地球上的大气

阶段检测2__地球上的大气一、选择题[2022·重庆月考]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绿洲与附近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1~3题。

1.该绿洲所在地区与图示日期最可能是()A.宁夏北部、2月下旬B.新疆南部、4月上旬C.甘肃西部、7月上旬D.内蒙古东部、6月上旬2.该日,绿洲()A.下午地面辐射强于沙漠B.气温变化幅度小于沙漠C.傍晚降温速率大于沙漠D.日出前和沙漠温差最大3.该日图示时段(北京时间)中,绿洲与附近沙漠之间风向发生明显变化的是()A.5:00~7:00B.9:00~11:00C.12:00~14:00 D.16:00~18:00[2022·北京月考]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

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A.①比②气温高B.②比③气温低C.③比④气压低D.④比①气压高5.图中()A.海陆间气压差异的成因与南亚西南季风的成因相同B.③地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形成地形雨C.气流流向为:②→①→④→③→②D.等压面分布状况可以出现在夜晚[2022·北京月考]下表示意我国北方某城市天气与空气质量状况。

据此完成6~7题。

6.与第一天相比,第三天()A.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强B.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C.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较强D.气温日较差小7.第三天,空气中悬浮颗粒较少的原因有()①悬浮颗粒已作为凝结核随降水降落地面②悬浮颗粒随冷空气下沉降落地面③悬浮颗粒随大风飘散到北方④因风力降低,不易形成扬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22·山东潍坊月考]2020年12月28日至31日,入冬后最强寒潮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此轮寒潮呈现移动速度快、降温剧烈、大风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局地降温超16 ℃,内蒙古地区出现强烈干冷天气。

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天气现象的成因和本次强冷空气活动的成因相同的是()A.华南地区的“清明时节雨纷纷”B.贵阳冬季的“天无三日晴”C.北方地区的“天雨新晴,北风寒彻”D.江南地区的“黄梅时节家家雨”9.受本次寒潮活动影响,内蒙古牧区()A.积雪覆盖草场,饲料供应短缺B.风寒效应明显,作物大幅减产C.牲畜遭受冻害,影响生产生活D.增加土壤水分,促进牧草返青[2022·山东省滕州市月考]读下图,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P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线为等高线。

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专题测试(二) 地球上的大气、水、植被和土壤(含答案)

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专题测试(二) 地球上的大气、水、植被和土壤(含答案)

专题测试(二)地球上的大气、水、植被和土壤(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读大气热量交换过程图,完成1~3题。

1.上图中的过程代表大气逆辐射的是()A.①B.②C.③D.④2.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较气温低的原因是()A.③变弱B.②变弱C.①变强D.④变强3.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大气热量交换环节强弱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变强,②变强B.②变弱,③变弱C.③变强,④变强D.⑤变弱,④变强沙漠地区绿洲附近的风向具有明显的昼夜反向特点。

右图示意塔里木盆地某一绿洲附近的部分区域。

据此完成4~6题。

4.甲地昼夜风向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面状况B.降水量C.海陆位置D.气压差异5.图中甲地白天近地面的风向为()A.西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北风6.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夜间甲地与绿洲间热力环流的是()读图,完成7~8题。

7.最可能代表海水密度变化的是()A.甲B.乙C.丙D.丁8.下列海区中,海水密度最小的是()A.几内亚湾B.日本海C.北海D.东海读沿130°W经线太平洋海水温度、盐度随纬度和深度变化剖面示意图,完成9~10题。

9.甲处的盐度可能是()A.34.3‰B.34.4‰C.34.5‰D.34.7‰10.图中乙、丙两处盐度产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降水量D.蒸发量土壤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分解和根系呼吸。

右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山地不同植被群落8月份某时段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变化。

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影响不同植被群落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随时间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土壤水分B.土壤温度C.光照强度D.地下生物量12.图示时段红松阔叶林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峰值明显滞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枯枝落叶少B.根系发达C.树冠茂盛D.树干高大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练案[6] 第二章 第1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练案[6] 第二章 第1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练案[6]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单项选择题(2022·河北衡水模拟)霜冻是大范围的农业气象灾害,危害大小主要与霜冻出现的时间、强度、作物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有关,苹果树遭受冻害程度与树冠高度也相关,遭受冻害的苹果树坐果少。

我国北方某苹果园内果树树冠高度在1米~4米之间(如下图)。

据此完成1~2题。

1.该果园内苹果树最易遭受冻害的树冠高度是(A)A.1米B.2米C.3米D.4米2.下列可预防霜冻的措施有(B)①矮化栽培②燃烧柴草③提前灌水④增施无机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1题,由大气受热过程相关知识可知,大气增温直接能量来源于地面辐射,霜冻灾害来临时,距地面越近,降温越快,霜冻越重,随树冠部位的升高,冻害减轻,故该果园内苹果树最易遭受冻害的树冠高度是1米。

第2题,燃烧柴草可使近地面笼罩一层烟雾,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对麦田、果树进行适时合理灌溉,可增大土壤比热容,使土壤和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降缓慢,达到减轻或防御霜冻的目的;矮化栽培的植物更易遭受冻害;能否减轻植物遭受冻害的程度与增施无机肥无关。

(2022·江苏无锡模拟)近年来,滑翔伞运动成为国内年轻人追捧的极限运动之一。

滑翔伞需要借助自然上升气流达到滑翔与滞空目的。

图1示意滑翔伞运动的部分自然动力原理,图2是我国某大型滑翔伞训练基地(30°N,120°E)附近地形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2中滑翔伞训练基地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合这项运动,因其(C)①起飞场位于山谷,地形较低平开阔②三面环山,风向较稳定③起飞场高度适中,与山麓落差约370米④全年气候暖湿适合训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图2中甲、乙两地驾滑翔伞滑翔和滞空需要借助不同的上升气流,其中(B) A.在甲地主要借助山脊气流上升B.乙地上升气流白天比夜晚强烈C.甲地气流不会受人类活动影响D.在乙地主要借助热气流上升[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图中滑翔伞训练基地的起飞场位于山脊上,三面环山,风向较稳定,起飞场海拔约410米,山麓海拔在0~50米之间,两地落差约370米;该地位于北纬30°附近,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含答案

【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含答案
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8.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A.台风预警B.森林火灾预警C.寒潮预警D.滑坡、泥石流预警
29.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参考答案
1.D2.A3.B4.B5.A6.C7.A8.B9.B10.C11.C12.B13.B14.D15.A16.C17.D18.A19.B20.A
21.D22.A23.C24.D25.A26.C27.A28.D29.C
30.(1)甲地以绿洲分布为主,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夏季增温较绿洲快,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即甲地(海平面)气压高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
3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每年秋季至初春季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沿海低地会出现一种强劲的干热风,被称为“圣塔安娜风”(如下图),一般为东北风。“圣塔安娜风”引发的火灾对当地广阔的森林影响巨大。
(1)据图文资料分析“圣塔安娜风”的形成原因。
(2)据图并结合大气环流相关知识,说说图示地区北部沿海低地受“圣塔安娜风”影响较小的主要原因。
12.“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势高低起伏的差异B.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
13.“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
A.年降水量增多B.热量交换变缓C.水汽蒸发加快D.地面风速增强
1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甲地位于两山之间的谷地,且谷地为西北—东南走向。盛行的西(北)风(或答“与谷地走向一致的气流”,)受狭管效应的影响,速度在谷地加快,导致风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当前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
A.①减少B.②增加
C.③增加D.④减少
2.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是因为()
A.白天地面吸收强,夜晚①弱
B.白天反射作用强,夜晚②弱
C.白天大气辐射强,夜晚③弱
D.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④弱
(解析)第1题,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主要吸收长波辐射,导致气温升高,大气辐射(包括大气逆辐射)增强,故①②④过程增加,③减少。

第2题,昼夜温差大,说明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即大气削弱作用弱;晚上散失的地面辐射多,即大气逆辐射弱。

(答案) 1.B 2.D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A.①处为陆风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C.③处风力小于①处D.④处更易形成降水
4.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解析)第3题,此时,风从湖面吹向陆地,②为下沉气流,④为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降水。

第4题,城市地面硬化,热岛效应增强,湖陆风增强;围湖造陆,湖泊面积缩小,湖陆风减弱;风从湖泊吹向城市,城市湿度加大,昼夜温差减小。

(答案) 3.D 4.C
浙江省山地丘陵广布,适宜茶树的生长,但春季易受霜冻天气影响。

为此,当地茶园引进了“防霜冻风扇”(如下左图)。

当夜晚温度降到4 ℃时,风扇会自动打开,从而减轻霜冻对茶树的伤害。

下右图示意茶园某时气温垂直分布。

读图完成5~6题。

5.“防霜冻风扇”最适宜的安装高度为()
A.9~10米B.7~8米
C.6~7米D.4米以下
6.关于风扇的作用原理,正确的是()
①风扇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
②风扇吹出的热风可以使茶树免受霜冻影响
③风扇的转动可以增强近地面空气对流运动程度
④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阻止上层冷空气下压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第5题,据图可知,位于8米时大气温度最高,故把风扇装在此处,可以把热风吹向茶树,减小地面对流,有效地防霜冻。

第6题,据图所示,在8米高度附近气温最高,风扇启动后,可把该处暖空气吹到茶树上,故可以防止茶树冻伤,①正确;风扇本身不可以吹出热风,②错;近地面(0~4米)存在空气对流运动,风扇吹下来的暖空气,会削弱近地面的对流运动,③错;风扇的转动使下层空气循环,阻止了上层冷空气下压,④正确。

(答案) 5.B 6.D
下图为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与相应6 000 m高空等气压差图。

据此完成7~9题。

7.若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丰富,此时甲、乙两地近地面的天气最有可能分别为() A.晴天、阴雨天B.晴天、晴天
C.阴雨天、晴天D.阴雨天、阴雨天
8.此时,丙处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
A.西北风B.东北风
C.东南风D.正南风
9.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此时该地区出现雾霾天气()
A.甲处风力较大,雾霾持续时间较短
B.乙处风力较小,雾霾持续时间较长
C.乙处有上升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
D.甲处有下降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
(解析)第7题,结合热力环流中等压面知识,可知垂直方向上高差相同的两地,近地面气温低的地区气压差较大,则图中甲地近地面气温低于乙地,甲地气流下沉而天气晴朗、乙地气流上升而为阴雨天。

第8题,依上题分析,近地面甲为高压、乙为低压,依据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可知丙处风向为偏西风,四个备选项中,最有可能为西北风。

第9题,图中气压差分布较均匀,风力差别不是很大;甲处气温较低而气流下沉,雾霾不易扩散,持续时间较长;乙处气温较高而气流上升运动较强,雾霾易扩散,持续时间较短。

(答案) 7.A8.A9.C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11.此时,图中a、b、c、d四地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A.a B.b
C.c D.d
(解析)第10题,风向永远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第11题,a、b受高压控制,降雨较少;c在低压槽的暖气团一侧,降水较少,d在冷气团一侧,降水较多。

(答案) 10.C11.D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8分)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并说明理由。

(2)下图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________图,并分析其原因。

(3)利用所学原理分析新疆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解析)第(1)题,阴天时,白天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比晴天低;夜晚水汽含量大,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比晴天高。

第(2)题,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晚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再加上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故昼夜温差大。

第(3)题,新疆多晴朗天气,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植物呼吸作用弱,利于糖分的积累。

(答案) (1)B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比晴天时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气温比晴天时较高。

(2)C晴朗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作用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再加上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故昼夜温差大。

(3)新疆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植物呼吸作用弱,利于糖分积累。

13.(28分)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问题。

(1)就气压状况而言,图中A与B中低压中心是________,B与C中高压中心是________。

(2)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

(3)下图为沿AB作的剖面图,完成AB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气压值P A、P B、P A′、P B′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温值T A、T B、T A′、T B′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AB高空等压面状况的示意图是()
(5)在图中甲处画出风向及其所受的力。

(解析)第(1)题,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为低压中心,如B;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比四周高的为高压中心,如A、C。

第(2)题,近地面气压越低,温度越高,所以B 地温度最高。

第(3)题,近地面A处气压高于B处,所以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A流向B;高空相反,由B′流向A′;A处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形成高压,B处上升形成低压,所以该环流呈逆时针。

气压值由高到低:P A>P B>P B′>P A′;近地面形成高压该地冷却,形成低压该地受热,气温值由高到低:T B>T A>T B′>T A′。

第(4)题,A处高空为低压,等压面下凹,B处高空为高压,等压面上凸。

第(5)题,甲处为近地面风,受三力共同作用,风向右偏。

(答案) (1)B C
(2)B
(3)画图略(逆时针方向画箭头)P A>P B>P B′>P A′(或P A′<P B′<P B<P A)T B>T A>T B′>T A′(或T A′<T B′<T A<T B)
(4)B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