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等值线专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 第2讲 等值线图的判读课件

(1)题型以选择题和读图分析题为主。 (2)等值线的种类不断增加,有关等高线、等温线、等压 线以及等降水量线图的试题构成了等值线试题的主体部分;同 时,新颖等值线图的出现(包括新要素和常见等值线的拓展)拓 宽了试题的命题角度和命题范围。 (3)由单纯地考查等值线图像知识转向考查等值线知识的 综合应用,由单视角转向多视角的综合考查,具体表现为应用 等值线图分析所表达的地理事物的内涵,并揭示地理规律及影 响(yǐngxiǎng)因素。
流向a,再根据指向标确定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第(2)题,
①处位于河谷,两侧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易受山洪和
山石崩塌威胁。第(3)题,山区修建公路应与等高线走向一
致,公路坡度较小,工程难度较小。
答案 (1)B (2)D (3)A
第七页,共36页。
通过对历年高考题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等高线试题的 考查(kǎochá)几乎都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等高线地形 图的判读及应用上,因此,牢固掌握等高线的基础知识和正 确的判读技巧即可准确解答此类题(见下表)。
①风向、风速的判 断;②判断天气系 统,分析天气状况; ③根据气压中心判断 季节
①判断降水的地 区分布差异;② 判断地形走向、 海岸走向等
第十七页,共36页。
等值线的判读思路与方法
3.下面是某地区年干燥度等值线图,年干燥度为年可能 (kěnéng)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读图回答(1)~(3)题。
第二十页,共36页。
(2)① 地 为 长 白 山 山 区 , ② 地 为 松 嫩 平 原 , ① 地 降 水 (jiàngshuǐ)量明显大于②地,所以降水(jiàngshuǐ)不同是 导致干燥度不同的主要原因。选C。(3)N地等值线向高值凸 出,说明N地比两侧同纬度地区蒸发弱。结合当地地形可 知,该地位于大兴安岭,海拔高,蒸发弱。选A。 答案 (1)B (2)C (3)A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 第2讲 等值线课件

份相反
南半球夏季
第十四页,共38页。
[方法技巧]等值线弯曲处的数值大小比较 确定(quèdìng)弯曲部分为高值区还是低值区,一般采用垂线 法和切线法。 (1)垂线法: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作各等值线的 垂线,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等值线弯曲 处与两侧相比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等值线弯曲处与 两侧相比为高值区。(如下图):
第二十六页,共38页。
(2)微观看特殊 ①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 山脉走向平行,降水量多的区域为迎风坡,反之为背风坡。 ②闭合的等降水量线:如果某一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 间出现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遵循“大于 大的,小于小的”判读规律。 ③城市降水量由中心向四周递减(dìjiǎn)。原因是城市气温 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结核多,故降水多 (“雨岛效应”)。
3 核心整合
5 课后强化作业
第四页,共38页。
考纲展示
第五页,共38页。
1.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2.等高(深)线和地形图。 3.地形剖面图。 4.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等值线图的判读(pàn dú) 及应用。
第六页,共38页。
备考策略
第七页,共38页。
本专题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以新颖的等值线为切入点,考 查等值线分布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复习时要特别重视等高 线与聚落、交通线等结合的试题以及等压线与天气状况结合的试 题的研究,其他(qítā)各类等值线图,都借鉴等高线图、等压线图 的读图技巧,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第二十一页,共38页。
第二十二页,共38页。
(2)等温线图的应用 ①根据重要的等温线,判断气候类型:除温带海洋性气候 外,最冷月15℃和0℃等温线分别是热带与亚热带、亚热带和温 带气候类型区的分界线。 ②根据等温线数值的变化特点,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 向北增大为南半球,向南增大为北半球。 ③根据同纬度海陆间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判断月份及海陆位 置。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北半球向高纬、南半球向低纬)凸出, 海洋上向南(北半球向低纬、南半球向高纬)凸出,是7月,如下面 (xiàmian)图乙;反之是1月,如下面(xiàmian)图甲。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 等值线的判读

学案2等值线图的判读考纲原文等值线内容在考纲原文中没有单独提出,但绘制和阅读等值线图,并能获取和解读信息是考纲能力要求之一。
考向分析1.结合具体等值线图,特别是等高线图、等温线图和等压线图,考查等值线的判断、规律和应用。
2.结合区域地图,考查影响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及延伸方向的因素。
3.结合地理要素,创设新型等值线,考查等值线的一般规律、地理要素的分布及特点。
考查点一等高线的判读及应用(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
据此完成1~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A.90米B.230米C.340米D.420米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米B.310米C.360米D.410米答案1.D2.C解析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高线的有关知识。
第1题,由于图中等高距是100米,由此推理山峰附近第一条等高线的海拔是500米,向东依次是400米、300米,河流东岸自西向东依次是300米、400米,Q地高于400米,本题选D。
第2题,根据前面的分析,图中河谷的海拔在200~300米,由于瀑布的落差为72米,又因为桥梁位于瀑布下游,因此桥梁处河面海拔最高是300-72=228米,最低可能无限接近200米,由此推断,此处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360米。
(2014·上海地理)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回答3~4题。
3.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A.①和③B.②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4.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A.一个岛B.两个岛C.三个岛D.无岛答案3.D4.D解析第3题,由左图可知,AB与MN的交点为鞍部。
AB线大致沿山谷到鞍部的剖面,故鞍部为最高点,选②;MN线是沿山峰直接的剖面,鞍部为最低点,故选④。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篇 方法与技能 专题二 地理图表攻略 图表一 等值线图判读技能习题课件

第三页,共二十六页。
图表探究 技法(jìfǎ)攻略
12/11/2021
第四页,共二十六页。
1.基本特征 (1)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 (2)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可以相等(如河谷两侧相邻的等 高线),也可以按变化趋势依次递减或递增;同一幅图中相 邻两条等值线递变间隔相等。 (3)同一幅图上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会相交或重叠(陡 崖除外)。
12/11/2021
第五页,共二十六页。
(4)等值线一般应是闭合曲线,在局部图中受图幅所限不 一定全部闭合,但一定在相邻的多张拼接图中闭合。
(5)等值线弯曲度越大,其弯曲处的两侧数值变化越大。
12/11/2021
第六页,共二十六页。
2.读图技巧
12/11/2021
第七页,共二十六页。
12/11/2021
6.[2017·广东百校大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 求。
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422 米,约旦河 是其主要水源;死海中含有高浓度的盐分,为一般海水的 8.6 倍;近年来图中死海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 盐滩。下图为死海及其周边地区等降水量线示意图。
12/11/2021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六页。
解析 读图可知,图示区域有两个风速高值中心,两个 风速高值中心之间有岛屿和半岛,说明半岛和岛屿对风有阻 碍、减小的作用;两个风速高值中心的连线为西北—东南走 向,则风向为西北风或东南风;图示湖泊东南部风速最大, 说明甲地风向为西北风。
12/11/2021
第十九页,共二十六页。
5.此天气系统过境后( ) A.甲测站气温下降 B.乙测站降水增多 C.丙测站湿度降低 D.丁测站气压降低
(2)该地区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自南向北受西风影响时 间逐渐增长,强度逐渐增大,因而降水逐渐增多;约旦河谷、 死海一线地势低,来自海洋(地中海)的水汽难以进入,因而 降水少;两侧地势高,迎风坡处形成地形雨,因而降水增多。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1.2等值线图的判读

从地势较高处引
水
编辑课件
①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 区,线路经过山地时应选择缓坡,并 ① 交 通 线 路 选 址 通过鞍部;②交通运输线路选择某地 时,要尽量少穿越 对区 的理由: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等高线;②山区应 域规 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便利;③ 针对不同坡度、高 划 港口选址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 度确定发展方向, 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因 地 制 宜 地 发 展 ④平原地区宜发展耕作业,山地、丘 “立体农业” 陵宜发展林业
①“凸高为谷、凸
大小可判断出山峰、盆地、山脊、山谷、
低为脊”;②平原
鞍部、陡崖等地形类型;②在大范围内
判断
与高原 米以下)、丘陵(海 表现在海拔方面,
类型 拔在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100 米)、山地与丘陵的差异
高原(海拔较高,相对高度较小)、山地(海 主要表现在相对高
(1)在港口选址时注意 0 米等高线,0 米等高线即表示海岸线; (2)在交通选址时,注意鞍部地形,由于鞍部相对地势、坡度 较缓,是许多交通线适宜通过的地点; (3)农业生产布局时,注意坡度陡缓的判断,当坡度较陡时, 不能再修建梯田,只能发展畜牧业或林业。
编辑课件
【例 1】 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 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 30 米。读图回答(1)~(2)题。
编辑课件
地形影响分析
对 ①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 两地的温差可通
气 候
量的差异)、阳坡和阴坡(阳坡气温高,过公式计算:两地
蒸发强);②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 的 相 对 高 度 /100
起冷空气滞留
米×0.6 ℃
编辑课件
①河谷处等高线
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等值线专题

[2006年高考考试大纲]考试范围
1、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2、(世界)气温、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3、(中国)冬、夏季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
特点及其成因 4、气压、气温、降水等值线图、柱状图等图形语 言的的解读和应用
5、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Hale Waihona Puke 等高线 等温线 等压线 等降水量线 等水温线 等盐度线 等潜水位线
山脊(分水线) 气温比同纬度高 脊线(高压脊) 降水比附近地区多
暖流流经 比附近海域盐度高
潜水位高
山谷(汇水线) 气温比同纬度低 槽线(低压槽) 降水比附近地区少
寒流流经 比附近海域盐度低
潜水位低
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等值线专 题
[实际运用] 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 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D
(4)D图点中的河气流温的应支在流a1b4.c6中°,C其以中下,c 应支在流14画°错C了以?上。
为什么? C支流高中在地理山二轮脊专题题上复习,不—等可值线能专 发育河流.
我国东部沿海等高线分布图
36°
①
a
36° N
b
E
500
② D丙 乙
cA
甲 丁
35°
200 B
35°
(5)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等值线专题
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等值线专 题
1、等高线概念
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用线连接起来 所组成的线
2、其他等值线的概念
在地图上,把……相等的点用线连接起 来所组成的线
3、思考:在地理上还有哪些等值线呢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三 常考等值线图的判读2

类型二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的判读[典例剖析]【典例2】(2014·天津文综,3~4)读下图,回答(1)~(2)题。
(1)在上图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A.台北 B.上海 C.首尔 D.北京(2)在上图所反映的季节里,造成我国华北地区旱灾的原因是( )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B.水源短缺,农田需水量大C.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D.植被稀少,涵养的水源少[读图指导]尝试自解(1)________ (2)________解析第(1)题,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风向右偏,据此可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
图示时段内台北始终为偏北风;首尔、上海始终为偏南风;北京由东南风变为东北风。
第(2)题,图示反映的季节为北半球春季,该季节华北地区降水量较少,蒸发旺盛,涵养的水源少等,这些都是造成干旱的原因。
但只要灌溉水源充足,不一定会形成旱灾,故B项正确。
答案(1)D (2)B[方法总结]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共性特征①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②相邻两条等值线值可以相等,也可以按周边地区趋势依次递减或递增,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递变间隔相等;③同一幅图上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会相交(等高线地形图中陡崖除外);④等值线一般应是闭合曲线,但在局部图中不一定全部显示闭合;⑤等值线弯曲度越大,其弯曲处的两侧变化越大高值区或低值区①盆地海拔低,气温呈现闭合高值区;②山峰海拔高,气温呈现闭合低值区①等压线闭合处为高压或低压中心;②北半球冬季在大陆上形成高压中心,海洋上形成低压中心深居大陆内部,形成闭合低值区数值变化趋势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向南递减为南半球由高压指向低压处,垂直于等压线,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从沿海向内陆地区,一般降水逐渐减少;赤道地区和温带地区降水较多及应用疏密程度判断温差大小:密大疏小判断风速大小:密集风速大,稀疏风速小,不同图幅中要比较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异判断降水差异大小:密大疏小续表影响弯曲因素海陆、地形、洋流等地形、气温、大陆、海洋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等应用①判断所在半球、季节差异及与农业生产的关系;②分析影响温度变化的因素;③与洋流结合判断寒、暖流①风向、风速的判断;②判断天气系统,分析天气状况;③根据气压中心判断季节①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②判断地形走向、海岸走向等【技巧点拨】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气温的分布受纬度位置、地形、海陆分布、洋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等温线分布因此也存在差异,具体图文分析如下(注:m、n为纬度,m>n;t为气温,t1>t2>t3>t4)。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等值线专题课件PPT课件

三、等值线图的判读要领:“五读一分析”:
读弯曲方向: 凸低值高,凸高值低
等值线
凸向低值
凸向高值
等高线
山脊(分水岭)
山谷(集水线)
等温线
气温比两侧高
气温比两侧低
(夏季大陆,冬季海洋, (冬季大陆,夏季海洋,
暖流,地势较低)
寒流,地势较高)
等压线 高压 脊线
低压槽线 (易形成锋 面系统)
图例
-10 等温线℃
36.读右侧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湖泊、海洋
135° -45
2、右图为某地等温线分布图。简述
河流 沼泽
-40
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空间分布的显
60°
-35
著特点,并运用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
解释图中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原 因。(10分) 答:气温分布特点:气温由东南向西北 (或由南向北)递减;单位距离气温差
-30 -25
50° 50°
沿海大于内陆(或东南部大于西北部);
①
乙
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东北角。
-20 -15
-10
等温线弯曲原因: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 125°
135°
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下沉(或背风坡)
图 10
增温,甲地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致使等温线向北弯曲。
第22页/共27页
图例 河流
湖泊、海
第19页/共27页
四、等值线地图判读的重要规律
1、凸低为高,凸高为低
2、局部闭合曲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3、等温线: “高高低低”和“1陆南7陆北”
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凸出的方向相同;
等压面: “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 潜水流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流向低 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