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渗透下的工科传热学教学方法探讨
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
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一、课程概述传热学是热力学和流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热能在物质内传递的规律和方法。
传热学的教学内容涉及传热的基本概念、传热的基本方式、传热的数学模型、传热的实际应用等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实际应用性。
传热学的教学需要通过理论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掌握传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理论课堂教学(1)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传热学的理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传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效传达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2)加强案例分析传热学的理论课堂教学应加强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传热学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实验教学(1)强化实验操作传热学的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实验操作,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体会传热过程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掌握实验技能和方法。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实验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从实验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分析,学生可以深刻理解传热学的实际应用和意义,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展望1. 教师的角色2. 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热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为了提高传热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教学演示、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教学等,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教学、虚拟仿真教学等,使教学更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传热学实验教学的一些探讨与思考
传热学实验教学的一些探讨与思考发布时间:2021-11-24T01:14:44.481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18期作者:赵宇含陈煜[导读] 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赵宇含陈煜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上海 201620摘要: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分析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传热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行改进做了一些探讨。
提出了几方面的实验教学改进办法,如改进课程的设置、实验教学的组织与方式和考核方法的优化等。
关键词:传热学实验教学能源与动力工程教学探索一、引言:传热学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学科基础课,也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获得热量传递规律的基础知识,具备分析工程传热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计算工程传热问题的基本方法及一定的实验技能,不仅为学生学习有关的专业课提供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也为以后从事热能的合理利用、热工设备效能的提高及换热器的设计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实验教学内容在整个传热学课程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一些抽象概念可以通过实验的手段加以展现,起到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的作用;同时实验教学也能起到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作用。
另外,学生通过自己实测的实验结果与利用经验公式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扩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锻炼学生如何灵活应用专业知识和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承担着传热学理论和实验教学任务,该课程日趋完善,一般在第四学期开课,总课时48学时,其中理论课时46学时,实验教学2个学时。
二、课程实验教学中的问题热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问题,有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1,2]。
而其中重要的实验教学方面,目前在我校传热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①实验开设的时间与理论教学不匹配由于组织机构的原因学生的实验内容由专门的实验老师进行指导完成,学生则在进行实验时一般以分批次的形式进行。
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
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传热学是机械工程、化学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学科中的重要课程。
传热学涉及到传热的基本原理、传热模型及其实际应用。
在传热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方面: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传热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既要讲解传热的基本原理,又要引入实际应用,如传热器设计、传热管道的优化等。
同时,教师还要将实验与理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热学的概念和现象。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确保教学效果。
2.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传热学的课程内容比较抽象,需要一些图表和实验结果来展现。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PPT、教学视频等辅助教学工具,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传热学的概念和现象。
同时,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生动的传热学知识图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记忆。
3. 引导学生学习传热实验传热学教学需要实验辅助,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实验课程并进行实验操作。
通过实验课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结合,掌握精度和实验技能。
同时,实验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传热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重视讨论和互动传热学涉及到很多的概念和原理,有些概念和理论知识需要讨论和交流才能理解。
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讨论和交流,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互动提问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其中有助于提高学生成为更好的现代人。
5. 提供实用案例教学传热学课程中涉及到很多实用案例,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案例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热学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讲解汽车冷却系统、电子产品散热系统等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热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意义。
结论:传热学教学是机械、化工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中的重要课程。
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且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积极性。
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
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在传热学的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理论知识的讲解可以通过引入具体的实例和案例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讲解对流传热时,可以引入实验装置和实际工程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或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并理解其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传热学的实验装置、图表和动画等,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制作互动PPT、智慧教室等方式,提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和学生思维的碰撞。
在传热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解决和实验设计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讲解导热问题时,可以设计一道复杂的热传导方程求解问题,鼓励学生自主独立思考和探索解决方法。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设计传热学相关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激情和表达方式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教师应该以饱满的热情和自信的语言表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讲述一些有趣的实例和应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活泼的实验演示和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
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问题解决和实验设计、教师激情和表达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运用。
通过采用适合学生特点和课程资源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传热学》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与探索
《传热学》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与探索
《传热学》是工程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全面掌握热能的变化、传热现象的机理、传热装置的设计和工程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习传热学的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学校也在不断更新传热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本文旨在探究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并提出有关教学方法的改进建议。
一、传热学教学方法研究
针对传热学课程,采取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以讲授模式为主,结合各种设备实验,研究传热现象及其机理,扩大传热知识的理解。
此外,示范性实验室操作、探究式实验、实践技能训练等互动模式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二、传热学教学方法改进建议
1、针对实验课程,可以进一步提高实验设备的质量,提升学生实验体验。
2、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技能的衔接,及时进行知识点的复习、练习和检验,帮助学生更有效的掌握知识。
3、采用趣味性和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更加有趣。
4、积极引入网络教学技术,使学生在课下自主的学习。
三、结论
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传热学课堂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不同学科特色,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以应对不断发展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全面正确地掌握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提高传热学学科的教学水平。
- 1 -。
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
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引言传热学作为热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研究物体之间的热量传递规律和热传导等问题,在工程学、材料学、化学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传热学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对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进行详细论述。
一、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现状当前,传热学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以传统的讲授和实验教学为主,讲师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推导,学生主要以被动接受的姿态进行学习。
由于传热学本身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学生往往难以从理论层面深刻理解其中的内涵。
实验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条件、设备等方面的限制,无法满足学生对传热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目前的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
针对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不足,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实践改进:1.引入案例分析:通过引入工程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学习传热学知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开展小组讨论: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讨论传热学案例、问题和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3.结合实验教学:与传统的实验教学相结合,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虚拟实验,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了解传热学现象,加深对传热学知识的理解。
4.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传热学相关课题的实践教学活动,比如设计热传导实验装置、进行传热计算仿真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以上实践方法可以使传热学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应用,提高学生对传热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发挥案例在传热学教学中的作用案例分析是一种较好的传热学教学方法。
传热学理论知识较为抽象,通过引入工程实际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热学原理和应用。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提炼出相关的传热学理论,并探讨案例背后的传热学原理。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传热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传热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传热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本文探讨了传热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性和特点。
首先介绍了研究性教学模式,然后分析了传热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案例。
接着讨论了教师角色转变和学生能力培养,以及教学效果评估方法。
最后探讨了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性教学对传热学课程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实践,可以为传热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传热学、研究性教学、教学模式、教学实践、教师角色、学生能力培养、教学效果评估、课程改革、挑战、机遇、推动作用、发展方向、建议1. 引言1.1 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性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科研项目、进行实验和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研究性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潜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研究性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研究观念和方法论,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的要求。
在传热学课程中,研究性教学尤为重要。
传热学是工程热力学的重要分支,涉及能量传递和转换的基本规律,对于工程领域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研究性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传热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教学在传热学课程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研究性教学对于传热学课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1.2 传热学课程的特点传热学是热力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物体内部或物体之间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热量传递现象。
传热学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热学是一门关键的工程学科,它涉及到工程领域中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如热交换器的设计、锅炉的燃烧过程等。
《传热学》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与探索
《传热学》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与探索传热学是热能传递中的一个主要课题,它属于能源技术和工程科学的一个分支,涉及传热的基本原理和热工方法的研究,探究热量的转移过程,传热学是计算机科学和材料科学的一个关键方面。
对传热学课程教学,人们一直在探索和研究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
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传热学课程教学的方法:实验设计、堂教学和课外活动。
首先,实验设计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验设计不仅对课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理,强化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为了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师应该设计出有意义的实验,比如通过实验来探究合金熔点的影响因素等,同时引入新技术,如仪器监控和计算机辅助测量,使实验更加有效。
其次是课堂教学。
传热学课程教学应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比如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使学生能够有效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此之外,也可以引入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学科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传热特性,这对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有很大的作用。
最后,课外活动也是提高学生传热学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手段。
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与传热学有关的实践活动,比如举办学术讲座、实验比赛等,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热学,又可以让他们体会到实际应用的乐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综上所述,传热学课程教学可以通过实验设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以多种形式来探索和研究,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传热知
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过有意义的实验设计、多媒体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有益的课外活动,教师可以更好地推动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学科知识,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
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摘要】传热学是热力学重要的分支之一,其课堂教学方法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对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实践与探讨。
在进行传热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中,发现教学内容繁杂且抽象,学生学习难度较大。
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探索的建议,包括注重实践与案例分析,并分享了一些成功的传热学课堂教学案例。
在评估了传热学课堂教学效果后,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如采用互动式教学和多媒体技术。
总结了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启示,认为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展望未来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可以为传热学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传热学、课堂教学、实践、探讨、现状分析、方法探索、案例分享、效果评估、方法改进、启示、展望1. 引言1.1 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传热学作为热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在工程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是为了更好地提高传热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展开的探讨。
通过对传热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及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比较,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从传热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当前传热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然后介绍一些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包括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案例教学等方式;接着分享一些成功的传热学课堂教学案例,以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启发;之后进行传热学课堂教学效果评估,评估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成绩和学习兴趣的影响;最后探讨未来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方向和展望,为提高传热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探讨与研究,希望能够为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2. 正文2.1 传热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传热学是工程热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涉及到热传导、对流热传和热辐射等多个领域,是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
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
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传热学是机械工程、能源工程等工程领域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是研究物体内部和不同物体之间的热量传递规律和机制。
传热学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深入掌握传热学知识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实践与探讨。
一、讲授法传热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较为抽象,许多基本概念需要通过讲授来传授。
讲授法是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概括性地介绍传热学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传热学知识。
在讲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解释传热学中的一些概念,如温度、热传导和对流等。
同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如PPT、实验演示、视频等等,也可以使讲授更加生动具体,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但是,在讲授法中,教师的讲解质量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讲解能力,提高讲解的针对性和清晰度,以确保学生对传热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二、案例讲解法案例讲解法是一种将传热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更加详细地解释传热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并引领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更好地理解传热学的基本原理。
在案例讲解法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和研究一些典型案例,如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冷冻系统、太阳能集热器等,以展示传热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同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际情况的方式,通过计算分析等方法来理解传热学知识。
三、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深刻理解传热学知识。
实验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实验设计、操作,以及结果分析等方式来进行教学。
在传热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基础性的实验,如传热实验、对流实验和辐射实验等,来让学生去亲身体验和感受热量的传递和转化过程,并通过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方式,对传热学知识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热学知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
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
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传热学是热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热的传递规律、热的传递的方式和相关的理论与应用技术。
传热学在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工业生产、保障人类生活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而传热学的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的也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 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法在传热学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法,通过真实的案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传热学的知识。
教师可以选取实际工程中的传热问题,让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和计算仿真,从而加深学生对于传热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2. 结合实验教学在传热学的教学中,实验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传热现象,了解传热规律,并培养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实验,例如传热系数测定实验、传热器件性能测试实验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操作,从而全面掌握传热学的实质和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传热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让学生们相互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提出问题,并由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 开展实践案例分析二、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1.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传热学的教学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传热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工程学科,教学内容实用性强。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工程实践中,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拓宽教学资源与手段传热学的教学内容丰富,可以借助多种教学资源和手段进行教学。
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设计动画、实物模型、虚拟仿真等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邀请工程技术专家和企业代表来学校做专题讲座,为学生们提供更加真实的工程案例,拓宽学生的视野。
《传热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最新资料
《传热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传热学》是研究由温差引起的能量传递规律的科学[1]。
自然界和各种生产技术领域中到处存在着温差,热量的传递就成为自然界和各种生产技术领域中一种极普遍的物理现象[2]。
传热学在科技领域应用广泛,已成为许多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
热量的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3]。
《传热学》作为一门能动类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衔接该学科基础课与专业课的重要纽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认识传热规律,学习增强或减弱热量传递过程的方法,对热量传递过程中的物体关键部位温度进行控制[2],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4]。
一、《传热学》教学现状1.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传热学》课程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生动形象直观地演示传热过程。
但本课程公式多,推导多,板书授课有利于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可随着《传热学》课程信息量的增加,单纯板书授课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所以在多媒体教学手段基础上增加板书模块。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仍然缺乏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思考、独立、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
《传热学》与多学科交叉内容日益增多,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不能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及时掌握本学科动态,完善、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3.考核模式单一。
目前,《传热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一考定优劣”,尽管偶尔加入了笼统的平时成绩一项,但这种“纸上谈兵”考核的方式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和水平,无疑助长了“上课做笔记、复习照书背”和“考前突击”不良风气的形成,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目标与效果。
甚至有仅依据期末闭卷考试成绩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导致了学生将大部分精力应对期末考试,机械地、片面地记住知识,甚至部分学生考试作弊;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完成作业,课堂积极提问,回答问题,出勤情况,等等。
这与高校教育目标和要求是相悖的。
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1.感受式教学模式。
《传热学》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与探索
学指导思想 、教学方 法、多媒体使用等方面 的一些体会与广大 照知 识 形成 的 本来 过 程 来 进行 传 授 , 一方 面是 做 好 教 学 的 “ 另 互
同行 进行 交 流 。
一
动” 。课堂 教学活动 不仅 是一种认知过程 ,更 是一 种师生、生
生之 间 的 交往 过程 。 只有 学 生 的 真 正参 与 ,才会 提 高学 生学 习
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对知 识内涵 的揭示 、探索 ,以求进一步达 以下形式的教学方法: 学 生先 自学,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并 针对重点 、难点进行
在 传热学 ) 程中所介绍的一些方法 ,如 :理论求解导 分析。学生能够在课 下进行 自学是最 好的方式 ,但 实际上,由 )课
热问题 ( 对物理 问题 进行合理简化,建立数学模 型,分析求解) 、 于学生课余 时间很少,学生很难坚持。因此 ,对于一些新 的内 导热问题的数值求解 及对流换热的实验求懈 等,也是许多其它 容 ( 多数 同学 能够看懂 的部分) ,首先让学 生看书自学,然后,
、
《 传热学)的教学指导思想 )
作为专业基础课 ,《 热学 ) 传 )的许多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 的积极性 , 变被动为主动。 目前, 国内外的教育工作者提 出了 “ 研 固然是比较重要 的,但如果将课堂教学 的目的仅仅看做 是传授 究性 ” 问题 式” 案例 式”和 “ 、“ 、“ 合作式” 等等教学方 法,这 知识 ,这样 的 目标是低层次的 。试想 ,一个经过大学 4年学习 些教学方法应该说都从某些方面体现了上面的思想。每 一种 教
对于如何搞好这门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学习后继的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并充分利用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不断的研究与探索本文将就本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多媒体使用等方面的一些体会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
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
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传热学作为热力学和热工学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是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传热学的理论和实践素养,传热学的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与探讨。
本文将从传热学的教学特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三个方面探讨传热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
一、传热学课堂教学的特点1. 热力学基础的过多传热学是基于热力学理论并以其为基础的学科,而热力学已经成为了工程领域的一个基础学科,因此传热学的课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热力学基础的内容,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由于热力学的基础过多,很难立即掌握,需要通过反复学习和实践才能理解和掌握。
2. 引入的抽象理论较多传热学还涉及到了一些抽象的理论,如传热力学基本方程、传热系数、边界条件等。
这些理论虽然重要,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很难通过单纯的书本学习来掌握。
因此,需要通过实验等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理论。
3. 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传热学的课程中有很多实践操作,如传热的实验、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等,这些实践活动是传热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传热学理论,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1. 讲授法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传热学课程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老师的授课,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与理解传热学相关的理论知识。
在讲解传热学的基本理论时,使用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案例来加以说明,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3. 项目式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合作为基础,以创新为目标”。
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及责任心。
在传热学中,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实践项目式的教学,让学生通过提出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策划和实施项目等各个环节,学生们能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发挥自己的认知和创造力。
“传热学与热工学基础”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传热学与热工学基础”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传热学与热工学基础”是工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涉及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和热工学的应用技术。
这门课程对于学生培养科学思维、掌握基本工程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们可以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的优化,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在课程设计中,可以增加一些与社会热点和工程实践相关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传热学和热工学的应用领域和实际问题。
通过分析这些案例,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以及科技与人文的关系,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利益的责任感。
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的引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实验和工程实训,让学生亲身参与传热学和热工学的实践过程,掌握实验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合作、相互沟通,并注重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科学实证。
在工程实训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优秀的工程项目,了解工程师的职责和责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还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和学科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的思想交流和自主学习。
组织专题讲座,邀请相关工程师和专家来校,就传热学和热工学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讲解,同时结合相关的政策法规和伦理道德要求,引导学生关注科学伦理和学术道德。
组织学科竞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传热学与热工学基础”课程思政实践探索应着力于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的优化,实践教学的引入,以及专题讲座和学科竞赛等活动的组织,通过这些探索,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传热学”课堂教学XX的探讨
“传热学”课堂教学的探讨 -[摘要]“传热学”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多技术在“传热学”课程教学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引用直观生动的图片、动画、、仿真进行授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但多教学只是帮助“传热学”课程教学的手段之一,要真正实现培养优秀工程人才的目标,“传热学"课程的授课教师还需要以教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等方面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推进教学创新。
[关键词]传热学多教学方法“传热学”是研究由温差引起的热能规律的科学,在现代**个生产领域中所遇到的大多数技术问题,乃至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都与热量的有关,而且几乎任何一种形式的能量最终都是以热能的形式耗散于环境及宇宙之中,因此“传热学”是能源、动力和土建等大多数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也是当今科学技术领域最重要的技术基础之一。
能否学好这门课程不仅影响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还影响学生在未来工作中解决实际传热问题的能力。
目前北石油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传热学"课程计划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课56学时,实验课8学时。
“传热学”课程具有内容广、习题多、难度大的特点,如何在较少课时下,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是当前传热学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笔者结合在“传热学”实际教学中的探索和,浅谈教学的几点看法。
ﻭ一、教学存在的问题“传热学”在我校有20多年的教学历史,多年来一直采用板书授课,板书授课有利于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但随着现代“传热学”课程信息量的不断增大,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板书授课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在板书基础上增加多教学手段,可以大大节约课堂上书写公式、图形、习题所占用的时间,克服手绘图形的不准确和不美观问题,通过动画形象直观地演示传热过程。
_传热学_教学方法的几点探讨
驱动力
转移阻力
转移量
基本定律
电学 电压△U/(V) 电阻 R/(Ω)
电流强度 I/(A) I=△U/R
热学 温度△t/(K) 热阻 Rt/(m2K/W) 热流密度 q/(W/m2) q=△t/Rt
由傅里叶导热定律推得多层(以三层为例)的平面一维稳态导热(如
图 1 所示)为:
q=
t1- t2
(a)表面辐射热阻
(b)空间辐射热阻
图 2 辐射热阻比拟示意图
图 3 辐射过程热电比拟示意图
这种把辐射热阻比拟成等效的电阻从而通过等效的网络图来求解
辐射换热的方法成为辐射换热的网络法。
多表面封闭系统网络法求解的实施步骤:
(1)每个表面是一个结点,其热势为 Eb(对于漫 - 灰表面为有效辐射 J)。
(2)每两个表面间连接一个相应的空间热阻。
(2)将基本量逐一与其余各量组成三个无量纲量
π1 =hua1 db1 λc1 ηd1 ;π2 =ρua2 db2 λc2 ηd2 ;π3 =cpua3 db3 λc3 ηd3
(3)求解待定指数,以 π1为例
π =hu d λ η =M T K L a1 b1 c1 d1
1+c1+d1 -3-a1-3c1-d1 -1-c1 a1+b1+c1-d1
相强制对流换热为例:
(1)确定相关的物理量量纲中的基本量的量纲
h=f(u,d,λ,η,ρ,cp) 陴 n=7
h:s3k×gK
;λ:ksg3××Km
;η: kg s×m
;cp:s2m×2K
;u:m s
;d:m;ρ:mkg3
国际单位制中的 7 个基本量:长度[m],质量[kg],时间[s],电流[A],
《传热学》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
《传热学》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摘要: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寻求新的《传热学》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本文探讨了基于工程应用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中融入CFD的教学方法、设置课后大作业和组织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传热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传热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传热学》;教学方法;工程应用;CFD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172-02一、引言《传热学》课程着重研究热量传递的规律和方法,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1-2],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里应用十分广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在“重基础、宽口径”的指导方针下,各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课时增加,而专业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的课时都相对减少,《传热学》课程也不例外[3-4]。
这就导致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矛盾的出现,主要矛盾是教材内容多,教学质量要求高,而教学课时少。
如果教师在有限教学学时的情况下,仍然沿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不仅教学内容上教不完,而且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重新探讨《传热学》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二、基于工程应用的教学方法学习《传热学》的最终目的是解决与传热有关的工程实际问题。
而目前高校《传热学》的讲授基本上是照本宣科,明显地忽视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脱离工程实际应用。
而实际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传热学》的教学内容很大部分是围绕着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中出现的典型传热问题而展开的,在工程实际中能找到教材中所讲内容的原型。
例如,第二章中的无限大平壁和圆筒壁的导热、肋片的导热,分别对应工程实际中的建筑围护结构、供冷供热管道、换热器中肋片的导热问题。
对流换热部分中讲到的平板外掠对流换热、管内对流换热、外掠圆管对流换热、凝结换热、沸腾换热等分别对应着空气外掠建筑围护结构对流换热、换热器内管内流体与管壁的对流换热、换热器管外流体与管壁的对流换热、冷凝器中制冷剂蒸气凝结为液体时与管壁的对流换热、蒸发器中制冷剂液体变成蒸气时与管壁的对流换热。
“新工科”背景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传热学》案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传热学》案例教学改革与实践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和国家能源战略调整的不断深化,《新工科》理念也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传热学》课程正是新工科理念下需要进行改革与实践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文将结合新工科的背景,针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中的《传热学》课程进行案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讨,以期为相关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新工科背景下《传热学》课程的改革意义1.1 适应产业发展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工作环境。
传统的“传热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未来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改革与创新,使之与产业发展需求保持一致。
1.2 强调实践与应用新工科理念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而传热学作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其改革与实践应当更加注重实际工程应用和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新工科背景下的《传热学》课程改革还应当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团队合作能力、创新精神、沟通表达能力等,使学生能够胜任未来复杂、多样化的工作环境。
二、案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具体措施2.1 选取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案例传热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通过选取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案例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将传热学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2.2 强化工程实践环节传热学课程改革应当加强工程实践环节的设置,在教学中引入真实工程案例或实验课程,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设计、操作、分析和解决实际传热问题,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2.3 运用智能化教学手段新工科的发展要求教学手段和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可以通过引入虚拟仿真实验、数字化教学资源等智能化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2.4 注重团队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解决传热问题,通过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渗透下的工科传热学教学方法探讨摘要:大学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由于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而独具特色。
针对大学学习的特点,通过传热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与专业培养的思考,探讨课堂教学中的专业渗透思想。
分别从教材选取、内容设置、教学环节调整以及如何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课堂教学和专业教育的现代化结合提供一种新思想,有利于学生培养学习兴趣,促进专业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课堂教学专业培养传热学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1-182-02
传热学作为能源动力类专业基础课之一,其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工科院校,传热学的课堂教学不仅仅只是传授相关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将专业背景渗透在教学环节中,由此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还可以使教学内容逐步跟上科研型大学发展的步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体会到传热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其后续专业课学习中的
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同时,对传热学的具体知识点在专业上的应用有所了解,可以加深印象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而且,大学的教学目的是专业性,其原因在于大学要培养各种专门人才,这也就决定了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培养一定专门人才目标安排的。
因此,笔者从教授传热学的教
学体验出发,将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相结合,对于如何有效地在传热学教学中进行专业渗透进行初步探讨。
1合理选取教材
一本好的教材,必须是针对本专业的发展特点设置教学内容。
现在市场上传热学的教材很多,大都是普适性教材,也就是所有的工科专业基本上都可以使用。
我们前几年一直采用杨世铭编著的《传热学》,这本教材几经改版已臻完善,普适性强,涵盖面广。
但是针对航空发动机飞行器动力专业而言,课堂教学只有40学时,这本教材的内容偏多,教学内容和学时数的矛盾较为突出;另一方面,这本教材的专业针对性不强。
例如,强化传热的应用举例偏向于换热器、电子器件冷却等,而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强化传热基本上没有涉及到,这不符合我们专业培养人才的需求。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专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学名师张靖周和常海萍教授以航空航天动力装置的冷却需求为背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工科本科传热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开始了传热学教材的编著工作,教材于2009年出版。
这本教材经过几届学生的使用,反映良好。
教学内容既体现了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特色又兼顾专业面向,尤其是课本中的很多例题都是针对航空航天动力装置的实际冷却问题进行分析,专业性强,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前进行专业渗透,增强学生应用传热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大学教学区别于中小学教学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具有一定的研究性,但是由于本科生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研究生相比相对不足,所以讲课内容既要涉及所教学科的前沿领域问题,又要覆盖到课程所涉及的各个知识领域,若某一知识领域存在空白或比较薄弱,就难以保证内容的前沿性与先进性,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课堂教学内容要完整而丰富。
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内容是固定不变的,教师要注意专业选择性,要根据专业不同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选取,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所讲授的内容应该有所侧重。
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前深入了解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对传热学教材的编排体系进行合理安排,应依据本专业的特点增减教学内容,尽可能使教学内容突出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教学需求。
例如,对于飞行器动力专业的学生,专业设置偏向于航空航天动力装置,应合理增加“高速气流对流换热”、“气体辐射特性”、“气膜冷却的相似准则推导”等内容,相应减少相变换热的内容;而对于热能专业的学生,专业设置偏向于传统工业,相变换热就成为重点内容,将“换热器计算”作为专题进行详细讲解。
另外,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具备前沿性与基础性的统一、专业性与通识性的统一。
根据大学的科研型教学特点,教学内容中要将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渗透,教师也可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使其不断丰富充实发展。
3灵活安排课堂教学环节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是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指导。
培养大学生,不仅仅是传授各个知识点,而是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其学会利用知识解决问题开拓专业视野,从而能够为社会输出合格的专业人才。
课堂上,不能是一言堂,不能是单向的知识传输带,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合理穿插讨论环节。
比如,在第一节课的绪论课中,笔者就首先提出几个问题:生活中用的热水瓶为什么能保温?建筑物外墙如何保温?夏天为什么浅色衣服凉快?几个问题一提出来,学生立刻来了兴趣,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笔者先让他们讨论两分钟,然后开始讲课,答案留到课后揭晓。
通过讨论,他们一方面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快速融入到传热学中;另一方面,揭晓答案时可以和自己预先的想法形成对照,更容易接受知识点。
另外,在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三大内容的教学中,每一个知识点教学结束我都会安排一节复习讨论课,利用专业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同时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奠定研究基础。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教学的研究性是区别大学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的本质属性,大学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必须凸显其研究性。
由于课时有限,教材涉及内容广泛,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既满足基本知识点的讲解
需求,又要填充足够的专业信息和研究热点,必须要学会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在课堂教学中板书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板书占用时间过多,只能是重要的公式定理推导使用,大量的补充性信息就要多媒体实现。
在课前,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的新闻、图片和视频等,上课时展示给学生看。
同时利用演示实验,以直观、生动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有关规律,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讲到流体外掠圆管时,从网上下载不同雷诺数下流体外掠圆管的演示动画,不需要过多的语言讲述,学生就很快掌握了其流动特征,比单纯地对着一张图片讲解更省时、省力;讲到发动机的热端部件冷却方式这一专题时,学生还没有选修发动机原理这门课程,对发动机了解不多,笔者就通过大量的图片对发动机的构造进行展示,同时播放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动画,学生通过几分钟的时间就了解了发动机的整个工作过程和其冷却需求。
这些工作需要教师备课时花费较多的精力,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
因此,有针对性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大幅提高教学效果,为课堂教学和专业教育的结合提供了一种新方式,有利于学生培养学习兴趣,促进专业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 陶冬冰,孟宪军,张佰清,等.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7):223-225.
[2] 张兄武.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探讨[j].中国
高等教育,2010(3).
[3] 时伟.大学教学的学术性及其强化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7(5).
[4] 宫敏丽.基于现行大学教学模式分析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攀登(双月刊),2008,27(6):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