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和森关于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探析
关于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与政策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HENLI
4
(二)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 的工作范围
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 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私营企业和外资企 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 自由职业人员,原工商业者,起义和投 诚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及眷属,香港同 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去台湾人员 留在大陆的亲属,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 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等。
我国社会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是当 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的历史条 件下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CHENLI
7
(五)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 的重要特征
空前的广泛性,是指随着我们国家经济 社会急速地深刻变化,“一国两制”方 针的实施,统一战线团结的范围进一步 扩大,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 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 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 盟。
16
要进一步改善和融洽同党外各方面人士 的关系,巩固和发展党和民主党派、无 党派人士的合作,促进国家的民主生活 更加健全,更加生动活泼。
CHENLI
17
坚持照顾同盟者利益
政治利益:就是通常所说的政治安排和 实职安排,确保党外人士在各级人大、 政府、政协、司法机关中占有适当的比 例。
经济利益,就是各级担任实职的非中共 人士跟中共人士享受同等待遇。
CHENLI
5
(三)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
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就是争取人心、凝 聚力量,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而 团结奋斗。
争取人心,就是解决人心向背的问题; 凝聚力量,就是解决力量对比的问题。
CHENLI
6
(四)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的一 致性和多样性是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 的客观依据
试论蔡和森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试论蔡和森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蔡和森(1895-1931)是中国无产阶级杰出的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著名政治活动家、理论家、宣传家,新民学会发起人之一,法国勤工俭学组织者、实践者之一。
蔡和森对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重要作用,甚至奠定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为我党思想理论的成熟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蔡和森在留法期间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蔡和森生于1895年湖南省湘乡县,1913年蔡和森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时与毛泽东结为挚友,他们从立志改革社会的思想出发,共同探讨人生与救国的道路。
1918年4月,他们经过充分的酝酿筹备,共同创办了新民学会,在湖南青年中产生了深远的感召力。
1919年12月,蔡和森与30多名热血青年离开祖国赴法国留学寻找救国真理,在留学期间,他刻苦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理论著作,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他先后与毛泽东,陈独秀多次通信,阐述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具体内容。
(一)社会主义必将是世界的发展趋势蔡和森认为目前世界有四种形势:已经完成无产阶级革命的俄国式,正在发动无产阶级革命的中欧式和巴尔干式,无产阶级革命正在酝酿的五大强国,以及发生阶级觉悟后由爱国主义引导到无产阶级革命的被压迫的民族和地区,如朝鲜,波斯,中国等。
同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一个高潮的时期,第三国际的成立表明进行阶级斗争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最终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观此亦可知世界大势所趋。
”(《蔡和森文集》第69页)指出要立即行动起来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准备应对国内出现的革命高潮。
他赞扬了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认为只有“打倒有产阶级的迪克推多,非以无产阶级的迪克推多压不住反动,俄国就是个明证。
所以我们对于中国将来的改造,以为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和方法。
”(《蔡和森文集》第51页)蔡和森还深刻的分析了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的必然性,指出由于“农民和无产阶级受国际经济压迫便异常之大,加以大战破产,社会革命遂起。
中国革命的“普罗米修斯”蔡和森
中国革命的“普罗米修斯”蔡和森作者:贾凯来源:《百年潮》2015年第05期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
自中共二大至六大,蔡和森一直是中共中央重要领导人。
他对于新民学会的筹建,赴法勤工俭学热潮的兴起,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展等,均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如普罗米修斯一般,将在法国“猛看猛译”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陈独秀、毛泽东等人的建党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可以说,蔡和森短暂的一生是与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今年3月30日,是蔡和森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日。
回顾蔡和森的革命生涯,不仅是为了缅怀先烈,更有助于丰富和深化人们对于党的早期历史的认识。
蔡和森双姓蔡林,字润寰,号泽膺,名和仙(龢仙),和森是他的别号。
蔡和森于1895年3月30日出生于上海机器制造总局。
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降临这个世界,似乎注定了蔡和森的一生与中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蔡和森出生之前,大姐庆熙、大哥泽广、二哥泽庶、二姐顺熙已先后诞生于这个家庭。
蔡和森生在上海,长在双峰。
1899年,葛健豪因为接济一位贫苦工人,与丈夫蔡蓉峰爆发严重冲突,遂带子女们离开上海回到湖南。
蔡母携子女返回湖南后,先在永丰暂住,后搬到荷叶镇。
蔡和森在葛家的桂林堂、光甲堂度过了童年时代。
年幼的蔡和森喜欢读书,开始读的主要是《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之类的启蒙教材,天资聪颖的蔡和森很受教书先生的喜爱。
在荷叶镇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湖湘文化影响的蔡和森,不仅勤奋好学,还热爱劳动,同情劳动人民。
有一次,刚满10周岁的蔡和森带着蔡畅去田地里种豆子,当二人看到附近田地里的曾老伯劳动很吃力时,便去帮助老伯种豆子。
一上午的工夫,老伯的豆子种好了,自己家的豆子却没有种。
蔡母葛健豪非但没有批评他们,还表扬了他们。
在光甲堂的几年时间里,蔡家连遭变故,蔡蓉峰、葛健豪在变卖房屋、田地后,被迫搬回了永丰镇。
论蔡和森的唯物史观
绪论论蔡和森的唯物史观绪论蔡和森同志(1895—1931)是我党早期杰出的理论家、宣传家和卓越的领导人,他在辉煌而短暂的一生中,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曾在一次谈话中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作到了”。
周恩来也说过:“和森同志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的”。
[1](P91-92)在纪念蔡和森诞辰八十五周年时,邓小平题词:“蔡和森同志是我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永远记着他”。
陈云题词:“向为革命而牺牲的蔡和森同志致敬”。
聂荣臻题词:“我党早期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蔡和森同志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2](卷首插页)蔡和森同志不仅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还留下了宝贵丰富的理论遗产。
他的理论著述和政论文章,大约有60多万字。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蔡和森文集》、《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回忆蔡和森》等文献的出版,理论界对蔡和森思想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综观理论界对蔡和森思想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1、蔡和森早期思想的转变。
主要探讨蔡和森由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思想转变历程。
学界一致认为,蔡和森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主要标志是1920年7月召开的新民学会蒙达尼会议以及随后写给毛泽东和陈独秀的三封信件。
在会议和信件中,蔡和森明确表达了阶级战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根据列宁的标准——“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3](P454),可以认为蔡和森已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至于蔡和森在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的思想,有的认为属于激进民主主义,有的认为已开始向马克思主义转变。
2、蔡和森的建党思想。
这是蔡和森思想中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
学界普遍认为,蔡和森是最早提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人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名称是他首次提出来的。
蔡和森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列宁的建党思想和建党实践,并且把它应用于中国共产党。
蔡和森还在法国进行了建党的初步尝试。
3、蔡和森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贡献。
论蔡和森的党报思想
20 09年 6月
湖 南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J un lo n n I s tt fE gn eig o r a fHu a n tueo n ie r i n
Vo .9. . 1 1 No2
J n 0 9 u e2 0
论 蔡 和 森 的 党 报 思 想
一
组织要 求集 会 、 社 、 结 出版 自由 的运动 , 消 治安 警 取 察法及 报纸 条例 。从而 明确指 出建立 党的 出版 物是
。
建党 的先行 步骤 。12 9 1年 2月 , 向正 在筹 备建 党 他 的 陈独 秀等 人写信 , 出 自己 准备 以读 书阅报 之所 提 得 , 办 “ 主义 、 系统 的 出版 物 ” “ 创 有 有 , 传播 各 国社
会运动 的 真情 , 一 种有 系统 、 主张 、 鲜 明强 固 做 有 极 的文化 运动 ” 再 次表达 了创 办党报 , , 以党报 为 宣传
在宣 传马列 主义 , 别 是 宣传 党 的路线 、 针 、 策 特 方 政
和推 动 国民革命起 到 非常重 要 的作 用 。在 其长期 的
革命 和办报 生涯 中积 累 了丰 富 的办 报 经验 , 中国 在 新 闻史上 产生 了较大 的影 响。研究 蔡和森 的党报 思
一
种 有力 的 出版 物 , 后 明 目张胆 成立 一个 中 国共 然
产 党 ”的主 张 。在 他 的 建党 计 划 中 , 首先 强 调 创 办
党的出版物的重要性 : 一是要结合极有此种 了解及 主张 的人 , 组织一 个研究 宣传 的 团体及 出版物 ; 是 二
蔡和森认为《 向导》 作为党的代言人 , 是党的理 论和 策略 的宣 传 者 、 织 者 , 向导 》 时事 的政 策 组 《 对 主张 、 论思 想 、 论动 向全 部代 表 “ 央” 评 舆 中 观点 , 应 处于舆 论 的指导 地 位 。在这 种 思 想指 导 下 , 和森 蔡 以犀利 尖锐 的笔锋 , 深刻 有力 的论 述 , 纵谈 国际国 内 形势 , 击 帝 国 主义 和 封 建 军 阀 , 明党 的方 针 政 抨 阐 策 , 当时 引起思想 理论界 、 内外革命 群众 的广泛 在 党 关注 和高度重 视 。他把《 导》 向 办成 观察 敏锐 、 映 反 迅速、 旗帜鲜 明、 斗力强。当时 《 青年》 《 战 新 、 前 锋》 《 、 中国青 年 》 《 国工人 》 报 刊都 以《 导》 、中 等 向 态度为标尺。他在《 向导》 创刊号《 本报宣言》 中就 鲜 明地 提 出奋 斗 目标 : 打 倒 帝 国主 义 ” “ 倒 军 “ 、打 阀” 建立 “ 一 、 平 、 、 统 和 自由独 立” 的新 中 国。把 党 的政策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情况与百姓的民意完美结 合 。为推 动 国民党 改组 , 宣传统 一 战线 的主 张 , 蔡和 森在《 向导》 4 、95 期新设 “ 第 84 、0 国民党改组消息” 专栏 , 大量报 道 国 民党 改组 的情 况 。党 的 四大 明确
对蔡和森《社会进化史》中唯物史观的研究文档
对蔡和森《社会进化史》中唯物史观的研究摘要: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一位卓越的领导人,是公认的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和革命活动家;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中的重要任务,在早年间,他与毛泽东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和战斗的一生,为我当领导的革命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勋。
有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蔡和森同时少年时期生活经历饱受欺凌和压迫,到了后来到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后主编《向导》周报,在不断磨砺中最早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并为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在中国的传播贡献了他的一生。
蔡和森同志的经典著作《社会进化史》是上世纪20年代非常畅销的宣传唯物史观的书籍,该书,对生产力和生产管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详细研究,深入分析了家族、财产和国家起源与演变。
对于私有制。
阶级和国家起源和本质进行了科学的阐述。
证明了人类社会历史是出于自然地不断发展的过程,并指出,资本主义必然会走向灭亡,共产主义最终必然会取得胜利。
《社会进化史》对于阐述唯物史观和提高人民觉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马克思主义发展民族化和通俗化的典型代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蔡和森;唯物史观;社会进化史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意义1.1.1研究背景蔡和森同志是我党建立早期,伟大的理论家、宣传家和卓越的领导人,是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他的一生光辉而短暂。
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毛泽东评价蔡和森: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蔡和森同时都做到了”。
邓先平在纪念蔡和森诞辰八十五周年时,为他题词:“蔡和森同志是我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永远记着他”。
此外,蔡和森还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理论遗产,他的理论著作和思想文章,多达60万字,其中代表著作是《社会进化史》。
这本书是在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世纪很多相关资料,通过分析家族、财产和国家的起源与进化的内容,深入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吗,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阶级、国家和革命发展的相关规律,对恩格斯著作中,唯物史观实现中国化的发展。
关于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关于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思考作者:唐龙文司永慧来源:《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第01期[内容提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统一战线始终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
从统一战线的历史实践中总结经验,进一步深刻认识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统一战线;经验;实践统一战线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纵观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统一战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
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统一战线都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把绝大多数人团结在共产党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战胜一切困难、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强大力量源泉,是我们党在政治上的一个巨大优势。
所以,毛泽东同志把统一战线视为我们党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他说:“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懂得:他们自己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
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不同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这一思想,指出:“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
”在2000年第十九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在新世纪,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绝不能丢掉;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绝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绝不能动摇。
”这些论述,对进一步提高全党对统一战线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关于“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的要求,告诫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紧围绕加速崛起大局,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
实践中的统一战线读书笔记
实践中的统一战线读书笔记一、统一战线的内涵与重要性。
1. 内涵。
- 统一战线就广义而言,是指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包括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乃至民族、国家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
在我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联盟。
- 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阶级阶层。
这种联盟是基于当时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共同目标而形成的。
2. 重要性。
- 从历史角度看,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在北伐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革命势力的迅速发展。
后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统一战线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有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吸引海外侨胞投资,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践中的统一战线。
1. 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1924 - 1927年)- 背景:当时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单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联合其他革命力量。
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在当时也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愿望,并且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
- 建立过程: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 成果:国共合作建立后,创办了黄埔军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开展了北伐战争,迅速击溃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蔡和森马克思主义观发展路径探析
蔡和森马克思主义观发展路径探析蔡和森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建党做出了巨大贡献。
蔡和森作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其马克思主义观发展路径经历了初步萌芽、逐渐确立、到达成熟和丰富深化四个阶段。
深入探析蔡和森马克思主义观发展路径,对系统梳理蔡和森的革命人生和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树立及党性修养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标签:蔡和森;马克思主义观;发展;路径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
蔡和森一生虽短暂,却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党的创建及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奉献了毕生的心血。
茅盾曾称赞蔡和森,“建党初期理论家,蔡公健笔万人夸”。
〔1〕蔡和森小时候对墨子思想比较推崇,在上学期间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上了解到一点马克思主义的。
蔡和森留学法国期间对法国劳工运动有了初步认识后,其革命指导思想由倡议墨子学说转向信仰推崇马克思列宁主义,并逐渐树立了自己牢固的马克思主义革命价值观。
蔡和森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路径大致可以分为萌芽、确立、成熟、深化四个阶段,蔡和森对马克思主义的着重探索实现中国革命道路由城市转到农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革命道路的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蔡和森马克思主义观初步萌芽阶段蔡和森出生在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这种社会背景和环境滋生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少年时“就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从不人云亦云涉猎也比较广泛,经常关心时政。
”〔2〕辛亥革命后,蔡和森初步知晓孙中山,他对孙中山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非常敬佩推崇,接受了孙中山提出的“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等民主主义的革命思想。
1913年初至1917年6月,蔡和森离开家乡赴长沙求学,在湖南一师认识了毛泽东,由于革命理想和价值观的相似,两人逐渐发展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等进步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以极浓厚的兴趣钻研文学、哲学、历史同时,深切关注着社会问题,思考着如何挽救危难的中国。
蔡和森关于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探析
蔡和森关于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探析作者:徐德莉来源:《党史文苑》2012年第04期[摘要]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蔡和森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宣传起了积极作用,他对于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提出与构建亦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蔡和森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1939年10月,毛泽东为《共产党人》写了一篇很有名的发刊词,他在这篇文章中回顾了党的革命历程,提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蔡和森对这三个法宝的形成有着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本文试将蔡和森关于统一战线理论来源、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行性及统一战线的方针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蔡和森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来源作为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蔡和森在法勤工俭学期间,阅读学习了大量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献,熟悉并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在德国,只要资产阶级采取革命的行动,共产党既同它一起去反对君主专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小市民的反动性”,“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1]可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人应当积极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应当在一定范围内与其他民主党派合作而参加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等革命活动。
列宁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加以发展,进一步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教导无产者不要避开资产阶级革命,不要不关心资产阶级革命,不要把革命中的领导权让给资产阶级,相反地,要尽最大的努力参加革命,最坚决地为彻底的无产阶级民主主义、为把革命进行到底而奋斗。
略论蔡和森的党建思想——以《党的机会主义史》为中心的探析
○孙冲亚(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党的建设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摘要]“八七”会议之后,蔡和森在改组顺直省委时作了《党的机会主义史》的报告。
他在梳理党内机会主义发展史的基础上,重点从党的思想、制度、组织和作风建设等方面给出了科学的解决方法。
这篇报告是大革命失败后党内首个全景式剖析机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它不仅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进行了系统、严密的探索,而且对于在新时期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理论滋养。
[关键词]蔡和森;《党的机会主义史》;“八七”会议;机会主义;党的建设[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129(2017)12-0068-08蔡和森(1895—1931),湖南双峰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
1931年8月,蔡和森略论蔡和森的党建思想———以《党的机会主义史》为中心的探析在香港被敌人秘密杀害。
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1]91。
作为毛泽东在革命道路上志同道合的战友,他的许多建党理论和思想都对毛泽东产生了巨大影响。
首先,他是最早提出在中国成立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的先驱,早在留法期间,他就多次致信毛泽东商议建党一事;其次,从1921—1931年,虽然只有短短的10年时间,但是蔡和森却在党的思想建设、民主集中制、组织建设以及党风建设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为列宁式政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蔡和森的建党思想极其丰富,对他的分析很难面面俱到,故本文选取《党的机会主义史》这篇报告来作为探析对象,虽然它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是作为党内首个系统论述机会主义的理论成果,这篇报告还是为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恢复和开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理论指导。
个阶段。
(一)机会主义开始在党内出现———两种倾向先后形成蔡和森认为在“二七”运动前后,党内就开始出现了机会主义,而且具有两种表现。
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形成探析
一、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的萌芽(一)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萌芽的成因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发展迅速,并快速席卷整个欧洲大陆,大部分欧洲国家实现了由工厂手工业到机器化大工业的过渡。
但是在德意志诸邦,封建统治者对工业革命的发展进行了强烈的阻挠,导致其进程相对迟缓,直到19世纪30年代德意志的莱茵兰和萨克森等地区才开始兴建资本主义手工工场。
由于工业革命的强大助推,先进的工厂形式逐渐取代落后的家庭生产形式,期间先一步占有先进机器的资本主义生产者通过不断吞并规模较小和落后的手工业生产者进化为强大的工业资产阶级,而由于原有的资产被剥夺,同时也产生了数量庞大的无产阶级,他们二者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与守旧的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激化中上升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德意志诸邦这种由阶级变化所产生的矛盾变化,成为马克思统一战线思想的萌芽的根本成因。
与此同时,科技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种交通工具不断创新发展,使人们逐渐脱离原始的状态进入到了愈发快捷的生活状态,更多的人开始认清、推崇科学的价值。
由于科学所创造的价值不断扩展,出现了大批以科学为行为准则的群体,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为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的萌芽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二)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萌芽的标志恩格斯对于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的萌芽具有最为伟大的贡献。
恩格斯出生于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受到家庭的影响和父亲的熏陶,他从小便被告知要绝对相信《圣经》和教会教义,学龄期间又进入巴门市市立学校和爱北斐特中学这种充满宗教气息的学校接受教育,因此,在去不莱梅之前,恩格斯依然对上帝充满了盲目而圣洁的热情。
同时,他的母亲性格开朗、酷爱文学,在母亲的影响下,恩格斯又不乏对自由的渴求与向往。
1838年7月,恩格斯在父亲的安排下到不莱梅学习经商。
直到那时恩格斯才开始有机会投入到真正的社会观察之中,他看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群众艰辛,并对他们产生了真切的同情。
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中统一战线的理解
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中统一战线的理解
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是以统一战线为中心的。
其宗旨在于形成一个有效的新民主主义斗争阵线,以有效地抑制和击败重度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国家。
在统一战线的概念下,新民主主义试图将老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所有政治流派组建在一起,形成一条共同的斗争线路,以抗击敌视势力的大局。
各政治流派有分治内部矛盾和看法不同的自由,但同时他们须尊重多数民意,尊重普遍原则,接受灵活运用和合作。
统一战线并非是每一政治流派同时拥护两类理论。
它是一条带有多种面向、以合作为基础的战略路线,会充分考虑到不同政治流派之间的优势。
它将一种政治现象的多种形态融合在一起,以实现更大的政治目标。
统一战线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前的一些地区社会组织和政治活动。
中央国家的支持和领导下,这些势力渐渐超越了本地的内部矛盾,凝聚起一股抵抗外来威胁的强大势力。
这一发展历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有力的参照。
采取统一战线的方式,能够为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提供稳定的平台,促进政治解放、社会正义斗争和凝聚民众的同一意志,从而实现新民主主义的各种不可分割的核心价值。
这对学前教育和中小学生教师来说,传播与正确的新民主主义理念也更加重要。
只有深入理解新民主主义三大法宝,做到用行动展示出统一战线的力量,才能真正走上征服苦难、走向自由的历史旅程。
统一战线变革社会空间的理论逻辑、实践方式和现实启示
统一战线变革社会空间的理论逻辑、实践方式和现实启示作者:李俊易思铭来源:《统一战线学研究》2022年第04期摘要: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观具有丰富的内涵,赋予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和全人类解放事业服务的统一战线丰富的政治蕴涵。
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运用统一战线,使自身嵌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结构,深化联结共同体内部各要素,不断开辟和巩固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空间。
从变革社会空间的实践内容和形式来看,统一战线改造社会空间的历程可以概括为:革命开拓空间的统一战线、制度构建空间的统一战线、经济发展空间的统一战线、全面建设空间的统一战线。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总结统一战线变革社会空间的实践经验,更好地发挥统一战线在变革社会空间中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共同奋斗的社会力量。
坚持统一战线、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有利于大型共同体获得有利于全面现代化的社会空间,更好地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社会主要矛盾;统一战线;新时代;命运共同体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22)04-0026-1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统一战线”列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
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运用统一战线进入社会、改造社会,建立和深化同社会的联系,起到了变革社会空间的重大作用。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
社会空间是马克思、恩格斯将实践引入唯物主义,实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通的重要体现。
社会空间不仅是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的场所,而且是人们进行社会关系调整、改造的场所。
社会空间的调整、改造能体现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实践,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责任和担当。
试论大革命时期的两种统一战线思想
试论大革命时期的两种统一战线思想--与刘永明商榷何世芬,姚金果刘永明同志在《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第4期发表的《论孙中山等国民党人制定"联共"政策的内因》一文,对于进一步研究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形成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
但刘永明同志在结论部分作出孙中山等国民党人"最早初步提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的论断,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印象,似乎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初步形成,在以后的革命实践中逐步加以完善并构成领导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和三大法宝之一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思想,是由国民党人最早提出的。
结合刘永明同志在《史学月刊》1988年第4期发表的《新三民主义与新民主主义》一文关于新三民主义就是新民主主义的论断,可以看出,把孙中山等国民党人提出的"联共"政策看成是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思想的早期形态,恰是刘永明同志的文章所要阐明的基本观点。
我们认为这是错误的。
在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统一战线中,实际上存在着国共两党两种不同的统一战线思想。
只有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思想,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思想的早期阶段,而国民党人的统一战线思想不过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思想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和表现。
一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有着自己的统一战线思想。
当然,这个统一战线思想有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
由于建党前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准备不足,因此在一大时曾主张在中国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并拒绝与一切党派和政治团体建立联系。
中共一大之后,在列宁和共产国际帮助下,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初步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开始懂得中国社会的前途虽然是共产主义,但当前只能先进行民主主义革命。
因此,中国共产党的二大在制定并通过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同时,又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提出"我们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7页,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大革命时期中共对统一战线的认识和实践
大革命时期中共对统一战线的认识和实践【摘要】大革命时期,中共在斗争实践中认识到中国革命面临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
认识到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明确了革命统一战线应联合的对象。
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提出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明确提出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方针,提出了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大革命统一战线【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810(2009)11-0025-02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的策略思想,是中国革命的一大法宝。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革命统一战线。
本文就第一次大革命时期中共对统一战线的认识和实践作一探讨。
一、这一时期,中共认识到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中共成立之初,曾在一段时间内对其他党派采取斗争和排斥的态度,“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相互关系” ①,党的中心任务是加强领导工人的运动。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以及党在斗争实践中认识的提高,党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逐步有了清楚的认识。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特别是华盛顿会议后,美、英、日帝国主义支持其代理人——中国的封建军阀展开了争夺中国的长期混战,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中共认识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
中国革命的任务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使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到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基本动力,民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少数民族地区是革命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斗争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各阶级联合斗争的重要性,“因为这种联合战争,是解放我们中国人受列强和军阀两重压迫的战争,是中国目前必要的不可避免的战争”,① 特别是“二七”惨案之后,中共总结经验教训,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革命面临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必须有广泛的同盟军,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读《蔡和森》有感
读《蔡和森》有感关于蔡和森,我了解的很少。
在电视剧《恰同学少年》里作文满分100他却考出了105分,在课堂上与人辩论时激情昂扬地说着:“我相信崇高,崇高自与我同在。
”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里那个洗冷水澡的青年,正在准备去法国勤工俭学。
其实,这些我不确定那些是否是真实的他,这些电视剧是否带有许多编剧个人主观的想象与编造。
再就是从别人的只言片语去了解他,在毛主席给他的书信里知道,他们共同信奉着唯物主义,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去年八月,我去过湖南第一师范,这所毛主席和他曾经上学的地方,在湖南第一师范关于他的简介只有短短的一段,他曾在这里读书交友,锻炼身体,课余和毛主席等朋友去岳麓山,去橘子洲头,去畅游湘江。
1931年在广东英勇就义。
《沁园春·长沙》里的“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段岁月里有主席、蔡和森以及那些志同道合的好友到湘江中流击水吧,他们“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借阅这本中华先烈人物故事汇——蔡和森,正是想详细地了解这位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的短暂的一生。
这本书里,蔡和森学徒时期热爱读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天下劳苦人民的命运,求学时期力图学习更多的知识来改造社会,救国救民。
法国勤工俭学时期在异国他乡,学习法语,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参加革命斗争。
在法国的这段经历使得他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是他的思想上的重大转折时期。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共产党是年轻的政党,也是非常容易被扼杀在摇篮里的新生政党。
国共合作失败,革命失败后他并没有颓废,而是寻找一条新的道路,他潜心研究党史,总结经验,指出要把党建成伟大的健全的中国无产阶级的大政党,坚持群众路线。
1931年他牺牲于广东,同他的前妻,革命同盟的同志向警予一样也是因为叛徒的出卖而牺牲,只是他晚几年点罢了。
他本可以不牺牲,但革命队伍里的叛徒往往比敌人更难防,正是因为这些叛徒的存在,使得老一辈革命家的救国道路更加艰难险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 德 莉
( 阳 医学 高等 专 科学 校 湖南 邵 阳 邵 420 ) 200
[ 摘 要 ] 中国 共 产 党 早 期 的 重要 领 导 人 之 一 、 出的 马 克 思 主 义 理 论 家蔡 和 森 对 于 马 克 思 主 义 在 中 国 的 传播 与 宣 传起 了积 极 杰
二 、 和森 分 析建 立 统 一 战线 的 可行 性 蔡
、
马克思 列 宁主义 是蔡 和 森统 一战线 思 想 的理 论 来源
作 为 中 国共 产 党 卓越 的马 克思 主义 理 论 家 。蔡 和 森 在 法 勤 工俭 学 期 间 , 阅读 学 习了 大量 马克 思 列 宁 主义 的 文 献 ,
作 用 , 对 于 党 的 统 一 战 线理 论 的 提 出与 构 建 亦做 出重要 贡 献 。 他 [ 键词 ] 蔡和森 关 统 一 战 线 中 国共 产 党
13 9 9年 l ,毛泽东 为 《 O月 共产 党 人》 写 了一 篇很 有 名 的 发 刊词 ,他 在 这 篇 文 章 中 回顾 了党 的革 命 历程 ,提 出 :
产 党人 为工 人 阶级 的最 近 的 目的 和利 益而 斗 争 。 但是 他 们在
是 半殖 民地 和半 封 建 的 中 国 ”m 。 就决 定 了中 国革 命 “ 【 这 6 不 仅 是对 内的 革命 而 且 是对 外 的革命 , 的敌 人 有 两个 , 他 一是 封 建 阶级 。 是 外 国帝 国主义 ” 。“ 国 国民革 命运 动 惟一 一 【 中
都 支 持一 切 反 对 现存 的社 会 制 度和 政 治 制 度 的革 命 运 动 ” 。
根本 问题 将 决定 今 后 革命 之一 切 战术 与 策略 。” 矾 【舛 5 而 中 国 “ 治 环 境 是资 产 阶 级 德莫 克 拉 西 尚未 成 功 , 政 而
“ 在德国 , 只要资产阶级采取革命 的行动 , 共产党既同它一起 去反对君主专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小市民的反动性”“ ,共
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 。 应当在一定范围内与其他 民主党 派合作而参加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等革命活动。 列宁根据俄 国的实际情况 , 对马克思 、 恩格斯的思想加
以发 展 ,进 一 步 明确 指 出 :马克 思 主 义 教导 无 产 者 不要 避 “
革命 的资产阶级结成联合战线 。革命党的领袖们如不认清 中国的革命运动为殖民地 的革命运动 。如不认 清中国的革 命须同时打倒军 阀与外 国帝 国主义 ,则其方略与趋 向必至
军 阀 的外 国帝 国主义 。 阀不 是 天 上 掉下 来 的 , 前清 遗 留 军 是 和外 力 扶 植 的产 物 。所见 反 抗 外 国帝 国主 义 尤 为 国 民运 动 根 本 的重要 。” 肼 . 面 打倒 国 内的封 建 势力 , 面反 抗外 [ 田‘ s 一 一 国帝 国主 义 ;在 这 种 立场 上 ,殖 民地 的无 产 阶 级所 以可 与
的 正 轨 , 内是 打 倒 军 阀 , 外 是 打倒 侵 略 中 国 、 对 对 扶植 中 国
当前 的运 动 中 同时代 表运 动 的未来 ”“ 无 产 阶级 和资 产 阶 。在 级 的斗 争所 经 历 的各个 发 展 阶段 上 . 产党 人始 终 代表 整个 共 运动 的利益 ” f 。I ] 马克 思 、 可见 恩格 斯认 为共 产 党人应 当积极
杰 出 的 马克 思 主 义理 论 家 ,蔡 和森 对 这 三个 法 宝 的形
成 有 着 不 可磨 灭 的巨 大 贡献 。本文 试 将 蔡 和 森关 于 统 一 战 线 理 论来 源 、建 立 统 一 战线 的 可行 性 及 统 一 战线 的方 针 等
方 面进 行 阐述 。
一
可见 . 一战线 就 是无 产 阶级 及其 政党 根 据各 国革 命 的 统 具 体情况 。 组织 领导 同盟军 完成 民主革 命及 社 会主 义革 命 和 建 设 的策 略 、 略 。 战 是无 产 阶级解 放 问题 的总 策略 。[ 4 鹏
量, 同时 必须 极 仔 细 、 留心 、 极 极谨 慎 、 巧 妙地 一方 而 利用 极 敌 人之 间 的一 切 ‘ 痕 ’ 裂 哪怕 是 最 小 的 ‘ 痕 ’ 用各 国资产 裂 利 阶级之 间 以及各 个 国家 内资 产 阶级 各集 团或 各 派别 之 间 的
一
“ 十八年的经验 .已使我们懂得 :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党
一
会 , 获 得 大 量 的 同 盟 者 , 管 这 些 同盟 者 是 暂 时 的 、 来 尽 动摇
的、 不稳定的、 靠不住的、 有条件的。谁不懂得这 一点 , 谁就
是 丝 毫不 懂 得 马克 思 主 义 。丝 毫 不 懂 得一 般 的现代 科 学 社
会 主 义 。 [m5 ” ]5 3
、
大错 而特
中途 天 殇
开资产阶级革命 , 不要不关 心资产 阶级革命 , 不要把革命 中
的领 导 权让 给 资产 阶 级 ,相 反 地 ,要 尽 最 大 的 努力 参 加 革
命。 最坚决地为彻底的无产 阶级民主主义 、 为把革命进行到 底而奋斗 。” ]3 [, 因此 。 2J r 4 团结革命的 民族资产 阶级共同参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并且牢牢把握革命 的领导权 。 是马克思 列宁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 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行动指南 。
熟 悉 并接 受 了马 克思 列 宁 主义 的 是 资 产 阶级 革 命 呢 。还 是 资 产 “ 阶级 性 的 民权 革命 。 已转 变 到无 产 阶 级 社会 主 义 革命 ? 或 这
一
马克思 、 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 中说 :共产党人 到处 “
的建设 ,是 中 国共 产 党在 中国革命 中战胜 敌 人 的三个 法 宝 ,
切利 益 对立 , 一 方 而要 利 用 一 切 机会 , 怕 是极 小 的 机 另 哪
三个主要的法宝 ,这是中国共产党 的伟大成绩 ,也是 中国
革 命 的伟 大 成 绩 。 作为 中 国共 产 党 早 期 的重 要 领 导人 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