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29课翻译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9课《满井游记》 新人教版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冰皮始解,波光乍 明,鳞浪层层
倩 女 之 缋 面
髻 鬟 之 始 掠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 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麦田浅鬣寸许
泉而歌者,罍而茗者,红装而蹇 者
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满井游记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
写景方法
一、白描的写法
二、拟人的写法
三、生动的比喻
比喻生动:用脱笼之鹄,比成置身于大自然而充满 喜悦心情的人;用“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 比喻水光;特别是,用“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 来比喻“山峦为晴雪所洗”,把静态的、无生命的 山色,比做动态的有生命的美女梳洗罢秀发的“始 掠”,准确传达出春天所特有的温和、明媚和生机 勃勃的气息。
3.文章主旨句是哪一句?
4.写作本文的缘由是什么?你能从中看出作 者什么心情?
1.这篇游记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景物 的?这篇游记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 景物?
本文以游览行踪为线索, 以优美清新的语言描绘 了郊外满井早春秀丽的 景色.
第一部分:
作者在记述出游满井之前,勾画出北
国早春的特有的乍暖还寒
的
特点。
知识点整理:
1.一词多义 时 冻风时作 (经常)
于时冻皮始解(这 时)
(但)
然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的样子)
娟然如拭(-----
乍 于时冻皮始解,波色
始
得
2.词类活用 作动词)
冻皮始解(开始) 髻鬟之始掠也(刚) 欲出不得(能够) 悠然自得(得意) 泉 茗 罍 蹇 (名词用
飞 走 (使动)
结构内容
本文以优美清新的语言描绘了郊外 满井初春秀丽的景色,表现了作者 寄情山水的闲适意趣。 第一部分 城中“余寒犹厉”,欲游 不能 第二部分 满井春色。 第三部分 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怀。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满井游记》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段写景 句子分别是哪些?
• 高柳夹堤(dī),土膏微润,一望
空阔,
——总写郊外春景
• 若脱笼之鹄( hú )。
——比喻,喜悦
• 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
(薄冰)
(初)
• 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 之 新 开 而冷
(亮晶晶) (舒缓语气) (打开)
• 光之 乍 出于匣也。(日出而林霏开:散)
二、指出下列划线词解释有错的一组: ( A)
A、土膏(很稠的糊状物) 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 茗(茶)
般。 4、柳条将舒未舒 • 柳条的嫩叶将要伸展, 还未伸展。
名词活用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泉:泉水,名词用作动词。汲水。 茗:茶,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酒杯,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蹇:跛足,引用为驴。名词用作动词, 骑驴。
一、指出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有错的一组: ( B)
A、燕yān地 飞沙走砾lì 曝pù 沙之鸟 倩qiàn B、花朝zhāo节 高柳夹堤tí 毛羽鳞鬣liè 匣xiá C、偕xié数友 脱笼之鹄hú 波色乍明zhà 蹇jiǎn D、局促cù 呷浪之鳞xiā 鲜妍明媚yán 浃jiá
中指被晴日融化的雪水。
柳条将舒未舒: 舒,展开。 柔梢披风:披风,在风中散开。披,
分开,散开。
泉而茗者:泉,用泉煮。茗,泡茶喝。泉、 茗名词活用为动词。
罍而歌者:端起酒杯唱歌的。 罍,酒杯,名词用为动词,端 起酒杯。
红装而蹇者:蹇,用作动词,骑驴。 风力虽尚劲: 尚,仍然,还。劲,
猛,强劲,猛烈。
• 2、比喻生动:用脱笼之鹄,比成置身于大自然 而充满喜悦心情的人;用“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 出于匣”比喻水光;特别是,用“倩女之靧面而 髻鬟之始掠”来比喻“山峦为晴雪所洗”,把静 态的、无生命的山色,比做动态的有生命的美女 梳洗罢秀发的“始掠”,准确传达出春天所特有 的温和、明媚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29课满井游记课下注释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29课满井游记原文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29课满井游记课下注释1选自《袁中郎集笺校》。
袁宏道,明代文学家。
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人。
满井,明清时期北京东北郊的一个游览地,因有一口古井,“井高于地,泉高于井,四时不落”,所以叫“满井”。
2、燕(yān):指北京地区。
3、朝节(zhāo):旧时以阴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
说这一天是百花生日。
4、冻风时作(zuò):冷风时常刮起来。
冻风:冷风。
作:起。
5、局促:拘束。
5、辄:就6、廿(niàn)二日:二十二日,承花朝节说,所以没有写月份。
7、稍和:略微暖和。
8、东直:北京东直门,在旧城东北角。
满井在东直门北三四里。
9、土膏:肥沃的土地。
膏:肥沃。
10、若脱笼之鹄(hú):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
11、于时:在这时。
12、波色乍明:水波开始发出亮光。
波色:水波的颜色。
乍:初,始。
13、鳞浪:像鱼鳞似的浪纹。
14、新开:新打开。
15、匣(xiá):指镜匣。
16、山峦为晴雪所洗: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
晴雪:晴空之下的积雪。
17、娟然:美好的样子。
18、如倩女之靧(huì)面而髻(jì)鬟(huán)之始掠: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髻鬟一样。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想象丰富,韵味无穷
想象丰富,韵味无穷
——简析李清照《渔家傲》中的想象
★开阔的想象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天空连接着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云霞又和晨雾连接在一起。
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银河中波涛汹涌,像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
河中有许许多多帆船在滚滚的大浪中颠仆,风帆摆动,像在银河中起舞。
这两句展现出一个晨雾迷茫、云涛翻滚、千帆竞渡的开阔境界。
这境界如仙境,既壮丽又惊险。
★浪漫的想象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古代诗人往往想象自己是从天上宫阙而来的,“归帝所”往往表达对美好前途的希望和追求。
词人幻想自己魂归帝宫后,听着天帝情意恳切地问她要回到哪里去。
想象的美好与现实的艰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驰骋的想象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此处交代海中仙山为词人的归宿,她想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三句极尽豪放之势,翻旧典出新意:她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
叫风不要停止吹,直到把她轻快的小舟吹到仙山去。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满井游记》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第29课满井游记教学目的1.积累文言词语,了解作者,理解文意,背诵课文。
2.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积累文言词语,了解作者,理解文意,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了解作者,积累语言,理解文意。
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袁宏道(1568~1610),明朝文学家。
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今湖北人),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
其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
有《袁中郎集》。
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
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
《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
用(1,2,……)标出段内层次,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
一、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犹:仍然。
作,起,兴起。
砾:小石块,碎石子。
局促:拘束,形容受到束缚而不得舒展。
膏:肥沃。
若脱笼之鹄(hú):好像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
鹄,一种水鸟,俗名天鹅。
乍:刚刚,开始,始,出。
鳞浪:像鱼鳞似的细浪纹。
晶晶然:光亮的样子。
匣:指镜匣。
为,表被动。
娟然:美好的样子。
拭:擦拭。
倩女,美丽的女子。
靧(huì):洗脸。
舒:舒展。
梢:柳梢。
泉而茗(míng)者,罍(léi)而歌者,红装而蹇(jiǎn)者: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泉,这里指汲泉水。
茗,这里指煮茶。
罍,这里指端着酒杯。
蹇,这里指骑驴。
这里全是名词作动词用。
虽:虽然。
劲:猛、强有力。
浃(jiā):湿透。
曝(pù)沙之鸟,呷(xiā)浪之鳞: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戏水的鱼。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第29课《诗词五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件 语文版
孟浩然
题解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北部。 张丞相指张九龄。这是一首投赠之作,诗人希 望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予以援引,但是,诗人 却没有直说,而是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 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 表达出来,已具浓郁的诗意,同时,对于在此 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在诗人的笔下却得 到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 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实际上已成为山水杰 作。
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无边,烟波浩淼,云气缭绕,而且充满 活力,涛声震天。[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视觉与听觉结合]
诗歌仅用四句话就概括出洞庭湖的浩渺气势和波涛汹涌的声势 。
颈联: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翻译:想要渡湖却没有船只(我想要出仕做官却没人引荐), (我)安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面对洞庭湖,想要渡过去却没有舟楫表示自己想 要出来做事,却苦于无人推荐。]
听读诗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歌注释
张丞相:一说为张九龄,一说为张说。张九龄,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
至二十四年(736)为宰相。
湖水平:八月长江水涨,湖水漫溢,与岸齐平。
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翻译:旁观垂钓的人,空有一厢羡慕之情。
[化用典故,巧为设喻,卒章显志]
赏析:表达自己空有羡鱼的感情,只能坐观“垂钓者”[当 朝做官的人,这里指张丞相。]这两句话,诗人巧妙运用了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典故, 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与“湖水”照应。称颂对方不留 痕迹,有求与人,希望自己得到执政者的赏识,却不卑不 亢,不失身份。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满井游记》-新人教版PPT课件
3、这篇游记描写早春景象,想一想,作者在这样 的描写中渗透了怎样的感情?
4、 文章主旨句是哪一句?
-
15
三、小组讨论、展示并评价(口头+小黑板)
1、第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寒)
第一段主要介绍燕地冬天天气严寒,表达因为严 寒而不能出游的苦恼。为下文记游作准备。
2、第一段天气的特点是什么?(用一个字概括)
-
12
第二课时 译第三自然段,整体理解把握文意。
-
13
一、自学检测:
1 、重点词解释。
堕事( )适( )恶能(
)
2、翻译第三段。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
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
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大概说是不能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的,流连忘返
在山石草木之间的,只有(我)这个闲官儿罢了。而
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天气分别是哪些句子?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正面描写
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 ——侧面描写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16
2、第二部分描写郊游满井所见的春色。
可以分三层。
第一层 (从“甘二日天稍和”到“至满井) 交待出游的有关事宜。
第二层 (从“高柳夹堤”到“皆有喜气) 描写满井盎然的春色。
然。
湖广公安人。与兄弟袁宗道、袁中 道都有文学成就,被称为“公安三袁”。
-
4
2、字音(抽某组六号读)
燕地寒 yān 花朝节 zhāo 辄返zhé
廿二日 niàn 脱笼之鹄 hú
倩女之靧面 huì浅鬣寸许 liè
罍而歌者 léi 红装而蹇者 jiǎn
八年级语文第29课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语文第29课知识点汇总一.名句默写填空1.《还园》这首主题明确的诗是:,。
2.《望洞庭湖送张宰相》中的诗表达了他积极当官的愿望,。
描述洞庭湖雄伟气势的诗是:,。
3.在王维的诗《永别南方》中,被称为“诗中有画”的诗是:,。
4.《渔夫的骄傲》中描述诗人梦中所见风景的句子是:,。
表达诗人缺乏才华和对现实不满的句子有:,。
,。
诗人应该像大鹏一样在风中翱翔,冲向圣山,寻找幸福的诗句是:。
5.对彼此永恒的渴望是一幕让人困惑的场景,甚至在梦中都是不可能的。
被王国维誉为“永恒壮观”的那句话是正确的。
2、《还园》诗的意义分析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写南山脚下豆苗的生长情况。
“盛”与“稀”对比,表明诗人不善劳作。
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写诗人虽然不擅长种田,但仍然早出晚归,不辞辛苦地劳作,表现出作者因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而喜悦的心静。
3.“路窄草木长,晚露沾衣裳”直接表达了我的心声,指出了整首诗的主旨。
“将洞庭湖视为送给张总理的礼物”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写湖水涨满,与堤岸齐平,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景色极为壮观。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洞庭湖吞吐涌动,充满活力的景象。
3.“如果你想帮助别人,你必须生活在羞耻和神圣之中”。
诗人面对壮丽的洞庭湖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他用双关语委婉地表示他想成为一名官员,但没有人推荐他。
他深感遗憾的是,他不能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当官,为人民谋利益。
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化用古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渴望,虽含而不露,却用意分明。
《终南别业》1.“当你独自来去时,你比自己更清楚”描述了诗人的兴趣和欣赏美景的乐趣。
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通过行、到、坐、看的描写,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的心境。
3.“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写出了诗人闲适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
《渔家傲》1.“天与云与浪、黎明与雾相连,星河欲转千帆起舞”。
它描述了天空、云和波浪、黎明和雾、星河和成千上万的帆。
人教语文八下第29课满井游记(8)
自主学习 初游满井
齐读课文,力求读得准确、流畅。
结合文下注释口头翻译全文,然后把主学习 初游满井
听读课文,请用一句话概 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合作探究 再游满井
• 精读课文第二段,说说你从哪些句 子中欣赏到了满井早春的美景、感 受到了早春的气息。
• (提示:自己勾画出描写满井早春风光的 句子,小组合作品味作者写景的妙处,可 从选词用句、使用修辞等角度去品析)
满 井 明 游袁 记宏 道
作课人:郑州市第六十五中学 崔明娟
学习目标
• 1、口头翻译课文,并用一句话归纳课文内 容; • 2、找出描绘满井风光的句子,说说作者写 景的妙处; • 3、画出文中流露作者情感的句子,说出作 者游满井抒发的感情 ; • 4、模仿作者的写法描写初夏景物。
自主学习 初游满井
合作探究 再游满井
作者描绘满井迷人的早春风光, 想要表达什么情感呢?
(画出文中流露作者情感的句子,说出作者 游满井抒发的感情 )
背景链接
•
袁宏道轻视名利,始终无意于仕途,他 万历二十年就中了进士,任吴县县令时, 在任仅二年,就使“一县大治”,“吴民 大悦”。宰相申时行赞叹说:“二百年来 ,无此令矣,但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不 愿做官, 把做官看作“猢狲入笼中”。辞 去吴县县令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写下 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西湖游记二则》 等。
北国之春
亭亭白桦 悠悠碧空 微微南来风 木兰花开山岗上 残雪消融 溪流淙淙 独木桥自横 嫩芽初上落叶松
北国的春天啊,北国的春天已来临。 城里不知季节变换,不知季节已变换。 妈妈犹在寄来包裹,送来寒衣御严冬。 故乡啊故乡 , 我的故乡,何时能回你怀中。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八年级下——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9课诗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9课诗作者简介1.王维( 701?—761),唐诗人、画家。
字摩诘,先世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其父乔迁于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开元进士。
累官至给事中。
安禄山军陷长安时曾受伪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
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中年后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
先期写过一些以边塞为题材的诗篇。
但其作品以山川诗最为后代所称,经过田园山川的描述,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艺术上极见功力,体物精美,状写传神,拥有独到成就。
兼通音乐,精绘画。
善写破墨山川及松石,字迹雄伟,似吴道子,始用皴法和渲晕,部署重深,尤工平远之景。
曾绘《辋川图》,山谷郁郁盘盘,云水飞动。
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明董其昌推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
亦擅人物、肖像、丛竹等。
存世的《雪溪图》、《写济南伏生像》(一作《伏生授经图》),相传是他的画迹。
有《王右丞集》。
2.李清照( 1084—约 1151),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有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证家。
初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收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傲。
所作词,先期多写其安闲生活,后期多感叹出身,情调感慨,有的也表露出对中原的。
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门路,语言清丽。
论词重申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并能诗,保存不多,感时咏史,情辞大方,与其词风不一样。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逸。
后代有《漱玉词》辑本。
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1 / 1。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29课满井游记原文及白话文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29课满井游记原文及白话文八年级语文课文《满井游记》作者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
小编整理了关于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29课满井游记原文及白话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29课满井游记原文袁宏道燕(yān)地寒,花朝(zhāo)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lì)。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zhé)返。
廿(niàn)二日天稍和,偕(xié)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hú)。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zhà)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huì)面而髻(jì )鬟( huán)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liè)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léi)而歌者,红装而蹇(jiǎn)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j iā)背。
凡曝(pù)沙之鸟,呷(xiā)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liè)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fú)不能以游堕(huī)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wū)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29课满井游记白话文燕地一带(气候)寒冷,花朝节过后,严寒的余威还很厉害,冷风时常刮起来,就会沙土飞扬,碎石子乱滚。
(我)(被)拘束在一间屋子里,想出去(却)不行。
每次顶着风急速行走,没(走到)一百步就(被迫)返回了。
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我)和几个朋友一起从东直门出去,到了满井。
高高的柳树长在河堤的两旁,肥沃的土地微微湿润,一眼看过去空阔无际,(我)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醉翁亭记》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醉翁亭记》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醉翁亭记》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原文 Original Text译文 Translated Text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它西南面的许多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
山势回环,山路转弯,有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
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太守和客人到这里来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最大,所以自己取号叫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不久夕阳落山,人影纵横散乱,太守返回,宾客跟随。
这时树林里浓荫遮蔽,鸟儿到处鸣叫,游人离开后禽鸟在快乐了。
然而禽鸟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
喝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酒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的人,是太守。
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注释】[1]醉翁亭:在滁州西南琅邪山,僧人智仙所建,欧阳修题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语文29课翻译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西湖。
大雪下了多天,湖中人、鸟声都消失了。
这一天初更以后,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一个人独自去湖心亭欣赏雪景。
冰花一片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
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我的一片小船,船上两三个人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面对面坐在那儿,一个童子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
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拉着我一同喝酒。
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
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到了上船的时候,驾船的人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