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
安徽干部教育在线试题答案
一、必修课(1):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总思路和总目标1、我国经济目前处于()期平稳进步;初创;高速发展;需求;出口;金融;投资。
3、美国面对金融危机采用()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凯恩斯主义;放任;偏紧。
4、未来全球货币多元化的趋势将会()改变;停滞;减弱;科学发展观;量化宽松;扩大内需;改革开放。
6、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
对()要重点开发。
城乡结合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差的城市化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城市周边地区7、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是()。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的打发展推动服务业大发展推动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8、“十二五”的核心任务是()改变社会风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均收入9、把()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需求10、坚持把深入实施( )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臵,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振兴东北老公也基地西部大开发区域协调发展南水北调11、十二五计划,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称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2、中国是以几年为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4年5年3年2年13、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物流快递分拨中心建设方案
物流快递分拨中心建设方案(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目录第1章总论 (1)1.1 概述 (1)1.2项目概述 (1)1.3项目结论 (2)第2章项目背景 (3)2.1公司概况 (3)2.2网点布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2.2.1 某某营业网点布局现状 (4)2.2.2网点布局上存在的问题 (5)2.3问题解决的总体思路 (5)第3章某某地区速递业务现状分析与需求预测 (8)3.1某某经济区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8)3.1.1人口数量 (8)3.1.2 交通状况 (9)3.1.3产业结构 (12)3.1.4外向型经济 (13)3.2《某某经济区规划》所带来的发展机遇 (15)3.3 某某公司某某地区快递需求分析 (16)3.3.1某某经济区快递市场需求分析 (16)3.3.2某某地区快递需求预测 (18)第4章某某速递在某某地区的竞争力分析——SWOT分析 (20)4.1优势分析 (20)4.2劣势分析 (23)4.3机会分析 (24)4.4威胁分析 (25)4.5分析的结论 (26)第5章某某地区的分拨中心建设方案 (28)5.1建设规模 (28)5.1.1分拨中心占地面积计算 (28)5.1.2 分拨中心功能布局 (29)5.2选址规划 (31)5.2.1分拨中心地理位置的选择 (31)5.2.2具体地理位置选择 (34)5.3网点布局 (39)第6章投资与资金筹措 (42)6.1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42)6.2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2)6.2.1投资估算范围与依据 (42)6.2.2估算结果及说明 (42)6.2.3资金筹措 (45)第7章中心财务效益评价 (46)7.1某某分布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主要依据及原则 (46)7.2基础数据测算 (46)7.3项目财务评价及盈利能力 (47)7.4评价指标的敏感性分析与风险控制 (48)第8章结论 (51)第1章总论1.1 概述近年来,我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快递业是物流配送业中重要的分支,发展十分迅猛,营业额年均增速高达25%—30%,全球快递业的经营规模超过2000亿美元,在电子商务迅速增长的拉动下,全球快递业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2016届高三政治 必修1第4单元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课后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1.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重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需要()①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消除城乡差距②实现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自由流转③加快推进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④改革户籍制度,促进人们自由迁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D。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需要加快推进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户籍制度,促进人们自由迁徙,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①错误,应缩小而不是消除城乡差距。
②错误,应该是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自由流转,而不是实现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自由流转。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过程,这就要求()①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③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同步实现现代化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选A。
本题考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的理解,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③中的“同时”,④中的“同步”表述错误,应排除。
3.2014年全国棚户区改造进一步提速,截至2014年7月,已完成全年任务的77%。
2014年我国要实现470万户的棚户区改造,按每户50平方米推算,假如建安成本为2 000元/平方米,这样就至少可以拉动4 700亿元以上的生产投资以及其他投资。
材料表明全国棚户区改造的意义在于()①维护人民生存权利,让群众的住房需求都得到满足②坚持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③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运用多种手段助推棚户区改造④扩大社会需求,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平稳发展A.③④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选C。
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扩大内需等知识。
全国棚户区改造的意义在于,从生活上,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从经济上能够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②④符合题意。
我国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发展愿景
我国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发展愿景摘要:社会建设是新时期、新形势下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命题,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协调,社会矛盾不断凸显,为此,我们要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经验,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推向前进。
关键词: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愿景1.社会建设的提出1.1国家政策的直接指向作为一种新的话语体系,“社会建设”赋予了中国社会学新的想象和分析空间。
在当代国家政策层面,第一次提出“社会建设”是在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文件中,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但对社会建设的内涵与意义并没做具体解释。
在这之前,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到“社会建设更加和谐”,陆学艺的研究将此作为“社会建设”的最初表达。
社会建设真正明确进入中央文件表述,并开始引起理论界高度注意是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做了并列表述。
因此,“社会建设”的提出并非偶然,它暗示着一种在国家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新改革共识正在形成,并对国家政策制定产生深刻影响。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建设成为新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根本任务,向社会学提出了重要研究任务,也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1.2经济与社会发展背景当今世界很少有哪个国家的社会学像中国社会学这样把研究主题与本国社会亟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紧密联系起来。
如果说国家政策层面的表述直接推动“社会建设”研究,那么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实使得对社会建设的研究更具有实践紧迫性。
社会结构落后于经济结构是当代中国发展中最大的结构性矛盾,而其原因在于对社会建设的投入不足。
陆学艺指出,当前中国主要的社会矛盾,具体体现为社会问题相对突出,发展成果共享不足社会活动仍受抑制、社会组织化程度偏低、社会结构处于初级阶段、现代社会规范尚未建立以及社会体制改革尚未破题等七个方面。
凝聚共识 共商国是
凝聚共识共商国是作者:陶克图来源:《宁夏画报·时政版》2012年第04期3月的北京,春风和煦,细柳发芽,玉兰吐蕊,到处莺歌燕舞。
3月3日~1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
肩负着宁夏各族人民群众重托和期望的宁夏政协委员,与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一道,出席了会议。
会议期间,委员们认真履行职责,参政议政,把宁夏人民的呼声带到了大会,为宁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了解,出席本次会议的宁夏全国政协委员,共提出了上百件提案,内容涉及百姓民生、社会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社会管理、教育、卫生等方面,引起中央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朱奕龙还向大会提交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大发展、进一步改善民生等方面的11件提案。
近年来,宁夏通过积极努力,逐步解决了贫困山区群众高等教育、义务教育上学难的问题,还率先在贫困山区做到了免费供应营养早餐和午餐。
2011年宁夏“两会”上,关于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宁夏政协做了大量专门调研,形成了提案。
这一提案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亲自督办。
一年来,银川市专门拿出1.2亿元新建了12所幼儿园;全区各地农村地区把许多小学校调整合并改成幼儿园。
在宁夏政协的积极推动下,各级党委政府共同努力,全区幼儿“入园难”得到缓解。
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主席项宗西说:“这些事例,正是我们政协机关围绕党和政府工作大局建言献策、发挥作用的生动体现。
”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主席项宗西在分组讨论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总结过去、面向未来的战略思考,有思路、有举措、有新意、有活力,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听完报告后深受教育,倍感鼓舞。
报告突出了主题主线、注重保障改善民生,紧扣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坚持了稳中求进,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坦言政府工作中的不足,实事求是、坦率诚恳地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国内外形势带来的新的挑战和风险,并突出了推进改革开放总体思路。
19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试题
19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试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试题目录1、如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向发展? (1)2、如何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和意义?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内涵和意义是什么? (2)4、为什么说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5、谈谈你对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取向、措置以及意义的认识?(3)6、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 (3)7、经济改革及其成绩的世界影响? (4)8、怎样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4)9、怎样理解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5)10、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怎样理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5)11、如何认识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依据和制度安排? (6)12、如何正确认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6)13、为什么要全面从严治党,如何全面从严治党? (7)14、如何理解新时代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意义? (9)15、请谈谈对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问题的看法? (9)16、如何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外交战略和外交决策的新调整?(10)1、如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向发展?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1)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凸显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一个重大创新,也是党的建设思路和布局的一个重大创新。
2)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党的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紧密结合,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具有基础性、综合性的地位和作用。
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
县域金融业务发展调研报告
县域金融业务发展调研报告我行根据榆林市分行农村金融产业部的要求,利用四天的时间对我县从事金融业务的四行一社进行了全方位细致的调研,通过调研,结合我县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我县的“兄弟”行社可借鉴的办法及措施制定了我行未来三年业务发展规划,并已形成报告,现呈上:第一部分:我行2012年整体工作思路201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政策环境、竞争格局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我行以立足县域经济,实施蓝海战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并以超前应对的工作思路,统筹规划,认真践行“六大发展理念”,全面打造核心客户群体优势明显,产品、服务引领金融消费潮流,主要业务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同业水平,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移居前列,企业文化、企业品牌、企业形象、经营理念得到社会高度认可,力争做到价值创造和综合竞争能力持续攀升的城市主流银行,以及市场份额占比大、创造利润能力强、风险管理水平高、产品服务跟进快、班子队伍素质优、社会公众形象好的县域领军银行。
一、业务市场定位及目标客户结合我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以及经济发展规划目标,确定我行服务“三农及中小企业”的目标市场定位。
(一)区域定位。
我行按照我县经济发展特点,围绕我县城乡经济民营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建设,根据国家的产业行业政策及我行信贷政策,按市场区域定位划分侧重点支持能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主导工业产业;大力支持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企业以及产业链条中的各个环节;选择信用等级高、产品科技含量高、能够有效利用当地资源、可以吸纳农牧民就业的中小企业予以重点支持;坚持“抓大不放小,大中选优,好中选强”的原则,大力支持已完成原始资本积累、有正常营业场所、能够以商业用房做抵押的优质个体工商户。
充分发挥我行联接城乡的网络优势,积极拓展农村养殖大户、农村个体经营户、农村小企业为主体。
(二)客户定位根据我县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特点,分别确定我县城乡两个市场的差异化客户定位在县域市场提升对各类中高端客户群体的服务层次,并引领一般农户实现金融服务需求升级,重点拓展优质中小型企业法人客户;农村城镇化建设项目法人或其他承贷主体;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相对富裕的新型农民并采取适当的形式提高对一般农户的服务覆盖率,在城市市场采取完全无差异的竞争策略,集中有限资源拓展我行具备一定基础和优势的客户,积极拓展垄断性和系统性客户、竞争性行业及普通加工业中确具显著市场优势的企业、同业客户等优质法人客户群体,并大力营销和维护一批城市中高端个人客户群体,发挥我行联结城乡的网络优势做好通讯、石化、烟草、邮政、电力等系统性客户的各级机构;实行垂直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城市为经营基地、以农村为生产基地、经营网络联结城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丘小雄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全面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深刻阐述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深入领会“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对于准确理解规划纲要,抓好贯彻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充分了解国情世情民情,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发展奇迹。
下一步怎么走,不仅国人高度关注,也令世界瞩目。
必须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判断世界发展大趋势,很好地谋划未来5年发展蓝图。
(一)看国情,我国仍处在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本世纪头10年,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国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显著提升。
尤其是“十一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办成了一批大事,办妥了一些难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
中央认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从全局看,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没有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而改变,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内在优势和长期向好的趋势也没有改变,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位居世界第二,但传统的增长方式面临许多挑战,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凸现出来。
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正确把握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观世情,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进入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时期,各国都在抢抓发展先机。
综观世界大势,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中国铁路总公司主体信用评级报告及跟踪评级安排
大公信用评级报告声明为便于报告使用人正确理解和使用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公”)出具的本信用评级报告(以下简称“本报告”),兹声明如下:一、大公及其评级分析师、评审人员与受评主体之间,除因本次评级事项构成的委托关系外,不存在其他影响评级客观、独立、公正的关联关系。
二、大公及评级分析师履行了实地调查和诚信义务,有充分理由保证所出具本报告遵循了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
三、本报告的评级结论是大公依据合理的技术规范和评级程序做出的独立判断,评级意见未因受评主体和其他任何组织机构或个人的不当影响而发生改变。
四、本报告引用的受评对象资料主要由受评主体提供,大公对该部分资料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暗示的陈述或担保。
五、本报告的分析及结论只能用于相关决策参考,不构成任何买入、持有或卖出等投资建议。
六、本报告信用等级在本报告出具之日至本期融资券到期兑付日有效,在有效期限内,大公拥有跟踪评级、变更等级和公告等级变化的权利。
七、本报告版权属于大公所有,未经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复制、转载、出售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须注明出处,且不得歪曲和篡改。
受评主体原铁道部是主管全国铁路工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其前身是1949年1月成立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1954年9月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1970年7月,与交通部、邮电部合并为交通部;1975年恢复成立铁道部。
2013年3月15日,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不再保留原铁道部,组建铁路总公司。
自组建之日起,铁路总公司承担和履行原铁道部发行的中国铁路建设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及其他有关合同、协议项下的权力、义务,以及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和法律责任。
根据国务院向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国家铁路局印发的《关于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国函【2013】47号),同意将原铁道部相关资产、负债和人员划入铁路总公司,将原铁道部所属18个铁路局(含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青藏铁路公司)、3个专业运输公司及其他企业的权益作为铁路总公司的国有资本。
公务员遴选选调和公选领导考试笔试十大题型全解析之四:论述题(简答题)
公务员遴选选调和公选领导考试笔试十大题型全解析之四:论述题(简答题)2011年起至2012年底,@公务员考试之路新浪微博、遴选公选辅导员刘源新浪博客博主上海刘源老师陆续发布《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笔试八大题型全解析》,受到考生广泛欢迎。
现3年已过,根据新的形势,对八大题型修改为十大题型,覆盖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公开遴选和选调公务员考试、后备干部考试的全部题型。
今天是第4篇,聚焦论述题——论述题通常要求应试者对试题中提出的观点或现象阐明自己的见解,在作答要求上具有独特性。
论述题涉及的观点或现象一般都是重大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主要考查应试者理解、应用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应试者必须进行深入思考和充分论证,反映和体现自己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答论述题要全面分析题干,提出鲜明论点,围绕论点展开有力论证。
论证时,要注意运用原理、精选论据,做到说理论证和材料引用相结合。
论述题的参考答案或评分参考,既要求围绕试题设问阐述对试题所涉及理论或现实问题的认识和论证过程,论点准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同时在确定采分点时,一般留有余地,兼顾原则性和灵活性。
言之有理、论述充分的,也会酌情给分。
该题型单题分值较高,10-20分不等,一般1-2道题,占总分值的20%上下。
出题依据是考试大纲和职位分析报告,一般涉及:——政治部分,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论、中共党史、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时事政治。
——经济部分,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
——法律部分,包括理论法学、宪法和有关部门法。
——管理部分,包括管理的基础理论、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和领导。
——科技部分,包括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历史、国情国力与专业知识素养、专业政策法规水平等。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理论,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旨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形成全面开放、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协调发展、高质量的新发展格局。
为了准确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1. 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引领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动力。
我们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基金,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创新研究,鼓励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方式来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2. 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特征。
我们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各地区经济协同发展。
可以通过建设综合交通网络,加强区域合作,推动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等方式来实现协调发展。
3. 绿色低碳发展:绿色低碳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目标。
我们要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可以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推动能源结构转型,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等方式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4. 开放合作:开放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条件。
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
可以通过降低贸易壁垒,促进国际投资,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来实现开放合作。
5. 共享发展:共享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目标。
我们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可以通过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投入,推动收入分配改革,促进社会稳定等方式来实现共享发展。
总之,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我们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加强改革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改革工作总体思路
发展改革工作总体思路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国根据国情特点,确定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
在这一思路下,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将成为重点。
要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加强基本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绿色发展。
在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中,绿色发展被赋予更多的重要性。
要求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要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产业,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努力实现永续发展。
三、深化改革开放,释放发展潜力。
作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改革开放始终受到重视。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总体思路强调要在经济体制、管理体制、国有企业改革等领域持续发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还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建设高水平经济开放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四、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发展改革工作总体思路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始终。
要求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策,坚持经济发展必须由人民群众共享的方针,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优先发展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保障基本民生需求。
在扶贫攻坚、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持续加大力度,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五、深化政府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实现一系列发展改革目标的过程中,深化政府体制机制改革被视为重要支撑。
要求改革政府职能定位、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推进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基层和市场的活力。
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促进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有力保障。
发展改革工作总体思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2013年高考政治命题“导向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时政背景:2012年12月15~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规格最高的经济会议。
它的任务是:总结一年来的经济工作成绩;应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情况的变化;制定宏观经济发展规划;部署明年的经济工作。
这次会议是党的十八大后召开的第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本次会议分析了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结2012年经济工作,对2013年经济发展作出部署,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2013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做好2013年的经济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高考复习提示: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动摇,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下一步改革;首提“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驱动创新。
这些重要政策涉及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以及生活与哲学的多个知识点,是2013年高考的重中之重。
因此,考生务必仔细研读、深刻理解所涉及的知识点,并结合考试说明,全面准确地掌握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从而在2013年备考复习中占得主动。
】一、2012年我国经济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高考复习提示:从历年的高考试题看,经济生活的材料题多在第一问涉及国家或某省市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或存在的问题,会议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新进展,科技创新有新成绩,改革开放有新突破,改善民生有新成效”,要注意与此相关的热点材料。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作者:王建提交日期:2005-09-24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在总量及结构上均出现了与改革开放前极为不同的深刻变化。
进入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生产要素空间结构不合理安排的情况也越来越突出,对中国工业化、城市化未来的进程形成极大阻碍。
因此,如何认识中国经济空间结构的特点,找出符合国情与客观规律的区域经济战略思路,就是当前中国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我国区域经济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在西方列强叩开中国大门之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近代工业开始了发展。
但是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中国的经济绝大部分还停留在古代水平,属于现代工业的部分在国民经济中仅占10%左右,这些现代工业70%以上又集中在面积不到全国12%的东部沿海地带,并且许多产业工序之间缺少连接,形成不了产业链。
共和国成立后,虽然历经挫折,但工业还是有了长足的发展,到1992年,中国工业总产值370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49年的230倍,是50年代中期的60倍,是60年代末期的20倍。
也就是说,1949年全国的工业规模,大体相当于目前一个普通省会城市的水平,50年代中期全国的工业规模,也不过相当于目前一个中等偏小省区的水平,而现在一个大的省区的工业产值,已相当于60年代末期全国工业的总规模了。
40多年来,中国工业经济的空间格局也有了很大变化。
“一五”时期,国家建设重点放在以东北为主的三北地区,“二五”时期,由于大跃进打乱了原定的加强沿海发展的战略部署,加之国家要求各大协作区和各省市区都建立起各自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因此沿海优先发展战略未能得以实现。
“三五”和“四五”时期,由于对国际形势估计过于严峻,工业布局以备战为中心展开,重点是“大三线”建设。
这样,建设重点仍在内地。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了加快发展沿海地区的战略,使整个经济发展呈现由东至西逐步推进的态势。
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正文:---------------------------------------------------------------------------------------------------------------------------------------------------- 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2012年10月24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情况,请审议。
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基本情况截至2011年底,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以下简称全国国有企业)14.47万户,资产总额85.37万亿元,所有者权益29.17万亿元,在册职工3672.4万人,离退休职工1655.3万人。
2011年,全国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25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58万亿元,上缴税金3.45万亿元,分别约占全社会工商企业的35%、43%和40%。
其中,纳入国资委系统监管的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上缴税金分别占全国国有企业的71.2%、87.3%、80.7%和75.8%。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不断深入推进,走过了艰难的历程。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大体上用了15年时间,通过扩权让利、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等措施,把国有企业引入市场。
之后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抓大放小”、困难企业退出、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措施,着力解决国有企业走向市场后暴露出来的结构不合理、机制不适应、社会负担重、历史包袱多、企业冗员严重等问题。
特别是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阐述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主要目标和指导方针,1998年开始实施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三年攻坚”,为新世纪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浅谈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及建议【范本模板】
浅谈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及建议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起,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
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全国范围内经济社会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巨变.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1978年以来,中国是同期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
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成功地破除了传统的计划产品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并在进一步加以完善。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也面临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战。
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并利用有利时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一、当前我国经济现状积极方面1、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2、物价涨幅总体可控。
3、结构调整积极推进。
消极方面1、物价高位运行.2、经济增速放缓。
3。
、结构调整压力增大。
二、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2012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2年的经济发展目标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同时,要在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我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三)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与企业共成长
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与企业共成长篇一:我与企业共成长经典范文我与企业共成长经典范文记得雷锋在他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无论做着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发挥最大的能力,做出最大的贡献。
今天,我们再重新体会这段话的含义,便发现它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那就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爱岗敬业是人类文明和公民道德中的瑰宝。
热爱、珍惜自己所在的岗位,不惜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付出和奉献,是爱岗敬业的真谛。
爱岗敬业是社会责任感的具体化,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境界。
责不在大小,位不在高低,爱岗敬业,就是尽己所能作贡献。
曾几何时,我无数次的梦想着自己的未来,在心中谱写着人生中最美的那束光环;曾几何时,我无数次的感叹着自己的人生,在人世苍茫谁主沉浮中苦寻着自己的目标,定位自己的位置。
岁月如白驹过际,经过十几年学海无涯苦做舟的学习,在面对人生道路延伸的方向,无悔的选择了电力这片广袤的热土。
带着青春的,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不知不觉我已与电力相伴了三年。
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大楼里使用着办公自动化的时候,当你步入鸟语花香、绿树环抱的生活小区享受现代生活的时候,您难道不为我们临供的今天感到骄傲和自豪吗?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供电人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科学管理、努力奋斗的结果,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用辛勤与汗水、智慧和力量铸就的辉煌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追求企业价值与员工价值的和谐”。
企业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艰难,意味着压力,意味着我们每一名员工都要团结一致、倾力奉献。
“人心齐、泰山移”,今天的困难就是我们明天企业发展的动力。
作为一名普通员工,我们的一份责任,一份细心、一份奉献都会累计成实现企业发展的动力。
每一名员工都是企业的财富,不要忽视每一个微小的沙砾,因为千千万万的它会汇聚成茫茫无际的沙漠,不要小看每一滴细密的水珠,因为万万千千的它会奔流成滔滔无垠的洪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韩文秀《人民日报》(2012年03月30日07 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稳中求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这是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我们应全面认识、深刻理解、切实贯彻。
坚持突出主题、贯穿主线今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我们党将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因此,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
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在各项工作中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贯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
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如果发展方式不转变、发展不科学,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窄、越走越难。
我们所谋求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不懈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说到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符合经济规律、科学规律、自然规律的发展。
贯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
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突破资源环境制约,改变经济结构失衡状况,全面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在新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创造新优势、赢得主动权;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一个过程,但每年都应取得新进展,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应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过去的一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各类风险明显增多。
今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然十分严峻复杂,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
从国内看,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仍然存在,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经济金融等领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加强风险评估,及早准备预案,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化解各种风险。
还应看到,我国经济发展呈现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相互关联,对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今年是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互为条件、相辅相成。
稳的本质要求是创造良好的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进的本质要求是在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上有新的提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为实现稳中求进,应当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重点工作2012年经济社会工作任务繁重,涉及许多方面和领域,概括起来讲,就是“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
稳增长。
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深化等因素的影响,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逐季放缓。
外需对去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
今年,稳增长的压力和重要性上升。
应当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不少有利条件。
我们应抓住机遇、克服困难,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稳增长的关键是扩内需。
要完善消费政策,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环境,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意愿。
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建立健全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努力解决好农民工在大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在中小城市的落户问题,释放消费潜力。
认真落实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保持投资稳定增长。
同时,高度重视外需对稳增长、促就业的重要作用,保持出口稳定增长,实现内外需良性互动。
控物价。
去年,我们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摆在宏观调控首要位置,采取了综合调控措施,物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有效抑制。
但应看到,当前国际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食品、居住类价格同比涨幅仍处高位,劳动、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和环保要求提高等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仍然存在,对物价问题绝不可掉以轻心。
今年,应继续高度重视管理通胀预期,在实施好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管好货币总量、促进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的基础上,精心搞好物价调控,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应把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到位,重点抓好农产品尤其是食品供应,促进供求平衡;搞活流通,切实降低过高的流通成本;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合理把握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时机和力度;加强价格监管。
调结构。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有扶有控,力促结构升级,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对结构调整形成了“倒逼机制”。
应深刻认识到,发展必须转型,转型也是发展。
应努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实现内生增长、创新驱动和结构优化的发展。
继续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实施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惠民生。
去年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背景下,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不俗成绩:新增就业较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明显加大。
但应看到,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在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领域仍有不少待解难题。
今年,应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重点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帮扶。
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持续增加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把促进社会公平特别是机会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抓改革。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正确抉择。
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自觉性,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应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财税金融、资源环境、收入分配、社会事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总结基层鲜活经验,鼓励地方先行先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为促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促和谐。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机遇期,也处于矛盾凸显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
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努力从苗头上和源头上消除影响经济稳定、社会和谐的负面因素;积极稳妥地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和民间借贷中存在的风险;深入研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条件下,如何更好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统筹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和维护稳定这个第一责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隐患,防止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这六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稳增长是保持今年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基础和关键,控物价是关系群众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工作,调结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的基本途径,惠民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抓改革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而持久的动力,促和谐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只有把各项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才能取得预期效果,顺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
坚持夯实实体经济基础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炒作资产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扩大贫富差距,而且会增加经济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
在这方面,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了深刻的警示。
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
促进各类市场要素特别是人才和资金更多地向实体经济领域聚集。
政策措施应更加有助于发展实体经济,切实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负担,不断改善和健全政府服务,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拓宽民间资本投资空间,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努力营造鼓励实业致富、抑制投机暴利的社会氛围。
充分利用财政、税收等调节手段,让做实业的人感到有奔头、能致富。
同时,遏制投机炒作,改变个别领域价格上涨过快、轻易获取暴利的状况,努力推动资金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以及各行业利润趋向平均化。
将夯实实体经济基础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紧密结合起来。
发展实体经济不能走老路,必须同步调结构、上水平,加快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加强技术改造以提升竞争力,保持实体经济的长久活力。
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
强调发展实体经济不是排斥虚拟经济,而是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把握实体经济的基础性地位,防止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扩张。
应发挥好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