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合集下载

唐代为什么一两银子那么值钱 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呢

唐代为什么一两银子那么值钱 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呢

唐代为什么一两银子那么值钱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呢本文导读:唐朝一两等于多钱?计算古代货币价值的时候,我们常用一个思路去进行换算,那就是通过对日常生活必须品的购买力来核算,这个算法也是比较科学,比较合理的。

首先在唐朝贞观年间,1两银子=1000文铜钱,可以买200斗米,10斗米为一石,一石是59公斤,按照如今的大米1.75元一斤来看的话,一两银子等于4130元。

而在唐玄宗时期,米价10文一斗,1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

这个算法科学就科学在,大米为我们生活的必须品,所以大米的售价一定是根据当时社会的购买力水平制定的。

由上述的说明我们也能看出,那种在吃饭和消费,随随便便掏出好几两银子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

一个像样的饭馆,按照现在目前的消费来说,两个人吃饭也就是花掉2、3百元,一两银子就是4000多块钱,什么饭这么贵?所以就更不用说那种把银票随便掏出来的了,因为100量的银票就是413000,1000量银票就是四百多万,谁会随便揣着好几十万上街呢?唐朝官员俸禄在唐朝,官员的俸禄还是比较高的,当然这跟宋朝没法比。

但是总体上来说,也还是非常不错的。

为什么说公务员一直比较火,因为自打唐朝起,政府官员的待遇就非常好。

在唐朝,官员的收入和福利由:禄米、人力、职田、月杂给、常规实物待遇和特殊实物待遇组成。

有一个记录换算和统计表显示,唐太宗年间,一品官员的年收入为172.6万元,当然这个也把福利等政策按照当时的购买力换算了出来,二品官员年收入为135.6万元,三品是101.6万元,四品为74.1万元,即便是九品官员,年收入也在13.7万元上。

而宋朝的官员俸禄,是唐朝官员的十倍左右!这个咱们就暂且不去讨论了。

唐代为什么一两银子那么值钱?其实比较各个朝代一两银子的价值,可以看到,唐朝一两银子的价值是非常高的,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体现了唐代经济的发展,因为唐代是比较特殊的,古时几乎所有朝代都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因为商业发展容易导致统治者的根基不稳。

一两银子对于现在来说,是多少钱呢?价值多少

一两银子对于现在来说,是多少钱呢?价值多少

一两银子对于现在来说,是多少钱呢?价值多少本文导读:(1)首先从食物下手,以大米为例:清朝从康熙到乾隆年间也可以看做是一个阶段,这时候每升大米的成交价大概在10文钱左右,注意:是文,就是一个铜钱,而当时一两银子可以兑换1000个铜钱,当时的一升相当于现在的一斤半,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可以买150斤大米,小编家菜市场大米在2.2-3块钱不能(名牌及进口大米除外),以三块钱计算,一两银子也有450元,听起来不少吧!所以那些古装片中动辄一顿饭几百两银子的有点扯淡。

银子对大米的购买力到了光绪年间有所下降,以来是生产力发展通货膨胀,二来是美洲银子的涌入造成银价贬值,一两银子大概可以买100斤出头的大米,也就是相当于300块出头。

总体来说,贬值比较有限。

(2)说完粮食,再说工资,工资的可比性比粮食要差,乾隆年间北京老百姓的工资水平大概在月薪2-3两,也就是900-1350斤大米的水平,这个工资水平还是可以维持温饱的,以一家四口为例,三餐都是大米,一人一顿一斤米计算,一个月要360斤大米,剩余的还可以买菜,做衣服等等,当然古代人口多,一家不止四口,但劳动力也不止一个。

今天北京普通百姓月收入以8000计,相当于一两银子换3600-4000,和粮食差距有点大。

官员俸禄另当别论,当时文武官员年薪分别为:一品180两,二品155两,三品130两,四品105两,五品80两,六品60两,七品45两,八品40两,正九品33.1两,从九品31.5两,这个只是账面数字,和今天一样,还有很多补贴不上台面的,比如说冬天有取暖费(炭敬),夏天有降温费(冰敬),还有什么养廉费等等乱七八糟的,实际收入高很多。

何况当时无官不贪,三年清支付十万雪花银,人家不靠那个钱,所以参考意义有限。

(3)最后比比房价,这个最没有参考意义:乾隆年间,北京内城胡同(都的二环附近),四间房的价格大概70两银子,道光年间:天津人任秀坡花200两银子,在北京买下一套四合院(二环附近)。

一两银子值多少钱

一两银子值多少钱

一两银子值多少钱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时期2000—4000元。

说明如下: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现在很多人其实是毫无概念的。

特别以当代白痴电视剧为极端,居然出现两个馒头一碗汤5两银子,一个少奶奶一次赌博输掉一千万两银子等等荒唐透顶的情节,显示当前中国的创作人无知和不认真到了何等程度,要知道万历年间国库年收入才达到200万两,而且还是经过张居正改革后国库收入丰富才有的数字。

甚至包括了金庸这样的大师似乎也对银两的货币价值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大家都该记得郭靖初遇黄蓉,被她宰了一顿,结果“一会结账,共是一十九两七钱四分”。

看过一些古籍就可以发现,一两银子的货币价值其实相当的高。

《红楼梦》里刘姥姥看到贾府上下一餐螃蟹24两银子,感叹说小户人家可以过一年了。

要知道刘姥姥家当时也算中产阶级的,有房有地还雇得起工人丫头,第一次上贾府打秋风,得了20两银子,千恩万谢的。

《明史》里也提到七品知县一年的正当俸禄(基本工资吧)只是45两白银。

而《射雕》时代在南宋中晚期,白银流通量还低于明清,其价值只能更高才对,这19两多一餐饭,不管是怎样难得的美味佳肴都似乎太过分了。

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现在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

以下采用太平年间的大米物价记录为标准,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银两的货币价值答案。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

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

由于《红楼梦》故事虽以清朝为原型,生活状况却以明朝为蓝本,姑且以明朝的银两价值计算,刘姥姥拿到了一万三千多元的过年费,当然很高兴了;而郭靖则付出了超出一万二千元人民币一餐饭钱,还是在张家口这样一个小地方,太夸张了吧。

古代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

古代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

古代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唐代,贞观之治时期,百姓富裕,一斗米只卖5文钱,按照一两银子为一贯铜钱,即1000文来换算,一两银子就算200斗米。

200斗米就是20石,一石约118斤,现在的米价大概2元往上走,按照2元一斤计算,唐代的一两银子大致相当于4720元RMB的购买力。

开元时期,米价上涨的厉害,一斗米要卖10文钱,也有2400RMB的购买力了银子从来就不是日常交易货币,古代没有刷卡这种科技,银子的目的,就是为了购买贵重物件时候,不必拉着满车铜钱来付款而存在的,他的主要价值只是为了便捷。

银子再历朝历代价值差距都很大,正所谓盛世收古董,乱世藏黄金。

就以乾隆盛世为例,普通农家(农民当时地位很高)一年开销,相当于100文钱,1000文钱等于一两银子,以清朝最低官员从九品俸禄来算,一年俸禄为1两银子,也就是说,100两银子就算是士绅土豪了。

故此我们可以粗略算出,在乾隆朝,算上如今的通货膨胀,1两银子=1万块钱人民币左右.如果想衡量银两的价值,没有物品可以做参照,就好像几年之前苹果4手机五千多,现在呢?能值300块就不错了,同样的道理,大米以前很贵,即使丰年也吃不起,可是现在的大米太便宜了,在古代一个农民辛苦一个月也买不到一袋大米,现在同样的苦力一天就可以买一袋,大米是最廉价的食品了,如果要衡量古代银子在现代的价值,最靠谱的就是用劳动力来衡量,以前的帖子我也说过了,就不重复了,在北宋一两银子购买力相当现在人民币4000到6000左右,年代越久越值钱,而且碎银子不如整银值钱,因为还有火耗1公斤=2斤,1公斤=1000克,2斤=1000克,1斤=500克,1斤=10两,10两=500克,所以1两等于50克。

以现在的银价来计算,1克银3.7元,50克银185块钱。

古代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185块钱。

在古代它是作为货币直接在市场流通的,现在的银子己经是一种商品而不是货币了。

商品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价值和价格是在不断的变动,哪个时间段和现在的哪个时间段换算都难以确。

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

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

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在许多古装影视作品和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会提到“一两银子”这个货币单位。

那么,一两银子到底相当于现在的多少人民币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得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咱们得了解一下古代银子的购买力。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银子的价值是有所波动的。

就拿明朝来说吧,那时一石米大概卖一两银子,而一石米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 1888 斤。

咱们现在一斤普通大米大概几块钱,如果按照 3 元一斤来算,1888 斤大米就约等于 5664 元。

这么看来,明朝时期的一两银子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 5664 元。

但这只是个大概的估算,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因为古代的物价水平和现在有很大的差别。

比如说,在古代,粮食可能是人们最主要的消费支出,而现在,我们的消费种类繁多,除了食品,还有住房、交通、娱乐等等。

再来说说清朝。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有所下降。

那时候,一个普通老百姓一年的生活费用大概十几两银子。

如果按照现在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基本生活开销几万元来算,一两银子可能就相当于现在的几百元到上千元。

然而,仅仅从物价来推算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还不够全面。

我们还得考虑到货币的发行量和经济发展水平。

在古代,银子的开采和铸造相对有限,货币的总量不像现在这么庞大。

而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完善,货币的供应量大大增加。

另外,不同地区的物价也有很大差异。

在古代,大城市和偏远地区的物价就有很大不同。

同样是一两银子,在京城可能买的东西就没有在小县城多。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银子本身的纯度和重量标准。

古代的银子纯度参差不齐,而且称量标准也不是完全统一的。

这也会影响到它的实际价值。

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一两银子的价值是不断变化的。

它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如果要给出一个非常精确的换算比例,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一两银子的价值相当于现在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生活类

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生活类

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生活类一、关键信息1、一两银子的定义和重量标准2、不同历史时期一两银子的价值变化3、影响一两银子价值换算的因素4、现代人民币的价值和购买力5、换算一两银子与人民币的方法和依据二、引言在探讨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这个问题时,需要考虑到历史背景、经济环境以及货币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

由于历史的变迁和经济发展的差异,一两银子在不同时期的价值也有所不同。

三、一两银子的历史演变1、古代一两银子的出现和发展11 银两作为货币的起源12 早期银两的形制和特点2、不同朝代一两银子的价值差异111 唐朝时期一两银子的购买力112 宋朝时期一两银子的价值波动113 明朝和清朝时期一两银子的变化四、影响一两银子价值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11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对货币价值的影响12 商业活动的繁荣与货币需求的关系2、政府政策111 货币政策对一两银子价值的调控112 税收政策对经济和货币的作用3、社会局势1121 战争和动乱时期一两银子的价值变化1122 和平稳定时期货币的稳定与升值五、现代人民币的特点和价值1、人民币的发行和管理11 人民币的发行机构和制度12 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发展的关联2、人民币的购买力和汇率111 国内市场上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112 国际汇率市场中人民币的地位和波动六、一两银子与人民币的换算方法1、基于物价的换算11 选取代表性的商品进行比较和计算12 不同时期物价水平的差异对换算的影响2、基于收入水平的换算111 古代劳动人民的收入与一两银子的关系112 现代平均收入与人民币价值的对比七、结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不同的换算方法,可以得出一个大致的范围来表示一两银子相当于现代人民币的价值。

但需要明确的是,这种换算只是一种近似和参考,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历史与现代货币的实际价值对比。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货币的价值和作用也在不断演变。

以上协议仅供参考,具体的价值换算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专业的分析。

古时候一两银子等于现在多少钱

古时候一两银子等于现在多少钱

古时候一两银子等于现在多少钱
唐朝是空前繁荣强盛的大朝代,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规模都比前代强得多。

唐朝早期实行“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即铜钱和以帛为代表的丝织品是得到国家承认的法定货币,白银在唐代使用并不多见,一般在只有贵族之间进行大额交易的时候才使用。

据后世专家考察和研究,唐代 1两白银大约可兑换1000到1500文钱不等,唐代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在太平日子里可以买到20石大米。

我们可以从米价入手来计算唐代1两白银在现代有多大的价值,以唐代称重单位计,20石大米即现代的1180斤,换句话说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

当然这种计算方式过于粗糙也存在太
多漏洞,但总体来说唐代一两银子购买力是可以相当于现在2000多人
民币的。

1。

一两银子的故事

一两银子的故事

一两银子的故事摘要:1.引言:一两银子的来历和价值2.故事发展:主人公如何得到一两银子3.主人公面对的困境和选择4.一两银子带来的改变和启示5.结尾:对一两银子的感慨和反思正文:在中国古代,一两银子是一种重要的货币单位,它的价值相当于现在的几百元人民币。

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个关于一两银子的故事,这个故事传达了珍惜财富、明智投资和感恩图报的道理。

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年轻的农民,名叫小明。

一天,他在耕地的时候无意间挖到了一个古老的瓷罐,瓷罐里装着满满的一两银子。

得知自己意外得到这笔财富后,小明欣喜若狂,他决定用这笔钱改变自己的生活。

然而,拥有一两银子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

小明面临着各种诱惑和困境。

有一天,村里的赌徒邀他赌博,声称能帮他赚更多银子。

小明心动了,但他记得银子的来历,深知赌博的危害。

最终,他抵制住了诱惑,没有投身于赌博。

随后,小明用银子开始了创业。

他在村里开了一家小杂货店,用心经营,生意渐渐红火起来。

他不仅养活了自己,还雇用了几个村民,帮助他们解决了生活问题。

这时,小明意识到,一两银子带给他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更是责任和担当。

在创业过程中,小明结识了一位富商,两人结为好友。

富商看中了他的才干和品行,决定传授他经商之道。

在富商的帮助下,小明的生意越做越大,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将小杂货店发展成了一家大商铺。

每当回顾过去,小明都会感慨万千。

他想起了那一两银子,那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正是因为那一两银子,他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他感慨道:“一两银子,不仅仅是一笔财富,更是一种信念,一种力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财富的到来并非偶然,而是需要我们珍惜、明智投资和感恩图报。

拥有一两银子固然可贵,但更重要的是,学会用银子去创造价值,助力他人,传承友谊。

清朝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清朝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清朝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在关于清朝时期的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里面的人物动不动就拿出一大锭银子狠狠的砸在桌子上叫店小二赶紧上菜。

吃个饭就要花这么大一锭银子,那么清朝时期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呢?
清朝康熙到乾隆年间,每升最优质的大米价格在10余文(1两银子等于1000文)。

据《清会典》记载计算,当时的1升相当于现在的1.5斤,也就是说,1两银子足以买150斤最优质的大米。

如果以现在每斤米3元人民币计算的话,那康熙到乾隆年间的一两银子就相当于现在的450元。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清朝时期一石相当于现在的156.45斤。

换算下来,当时的一两银子可以购买107斤左右的粮食。

还是以每斤粮食3元人民币计算,光绪年间的一两银子就相当于现在的321元。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当时的房价。

由于清朝人不研究房价,所以查不到系统的材料,只能找几个例子来说明。

乾隆十三年,北京内城新帘子胡同(长安街南,新华门与和平门之间),四间瓦房70两。

道光十八年(1838年),天津人任秀坡花200两银子,在北京买下一套四合院。

然后加盖一间客房、一间门楼、三间书房、三间板房,总共投资了350两。

几年后,任秀坡又将这套四合院以600两卖出。

用大米来换算的话,当时只要用10500斤的优质大米,就可以在北京市中心买一套普通的民房(四间瓦房)。

但要是在现在,10500
斤优质大米,在北京市中心恐怕连半个平方都买不到。

在古代,一两银子、一文钱等于现在的多少钱?

在古代,一两银子、一文钱等于现在的多少钱?

在古代,一两银子、一文钱等于现在的多少钱?在古代,一两银子、一文钱等于现在的多少钱?看什么时候了。

还得看这一两银是银元还是银锭,成色如何,打的是谁家的记号(官银还是私银)。

建议找一下《江苏历代货币史》,里边有从清中期到民国各个时期的换算比例。

就其购买力来说,一两大概合人民币200员~~按时期而不同,比如明朝,洪武9年是米一石等于银一两,洪武30年是米一石等于银半两,等到正统时期就是米一石等于银2钱5分。

可以自己根据那时的米价和现代的米价折算购买力,一石为120斤。

通俗的来说:400块近代币制可是一大门啊,不光是银圆,就连铜板也分许多种,要说清楚一本书都不够以下的“=”号是“相当于”,而不是绝对的“等于”。

这种“相当于”的关系是日常习惯上的,而不是以某种价值为标准的。

五铢钱=5角一文钱=5角一两银=一千文钱=50元一两金=一千两银=50,000元我过去在北京财政工作过,我自己经手拨出的资金就动不动1千万2千万的,按照楼上说的一两银=一千文钱=50元,就是20万两银子或者40万两银子。

而我经手的只是一个市的财政的某一个处的一个具体部门,整个处的规模,整个市的规模要比这大多了。

至于曾国潘,他经手的是全国的大部分的军事经费,20万两银子实在是小意思。

你不能拿我们个人的收入支出来和国家的收入支出比。

清朝中期,一两银子可以买一石米(100斤)还加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这样算起来,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200元人民币还多。

但是实际购买力肯定还高,当时的粮食可不像现在这么便宜。

可不可以按银的市价来算啊。

就算一克10元,50克也有500元了吧。

赔款X亿两白银?毛1两银子等于100吊钱,1吊等于100文,康熙年间1文能买两个烧饼1两银子=100×100×2=20000个烧饼????太夸张了吧,清代银-钱对比不固定,官家一般是750-1100,1200,康熙时一个一品京官一年的才180两(不贪污,受贿);一个西山锐键营的骑兵才5两,如果这样,看来真的是要喝粥了。

古代银两、度量衡、薪金等价转换

古代银两、度量衡、薪金等价转换

1.银两、度量衡、薪金古代货币通常的算法如下: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1两银子=1贯铜钱=1000文1文铜钱=0.3元人民币宋朝的1两银子,在今天的购买力应该在300-500元之间;宋朝时,1两银子约合1贯钱,也就是1000文铜钱。

在财政紧张的时候有过800文,850文当一贯的情形,大宋的前几朝还算好,即便是到了仁宗一朝也过得去,经济还算活跃。

尽管《宋史食货志》中记载的实际情形有点出入,但是问题不大。

官员薪金:宋代一个宰相的本俸是月薪300贯,也就是合90000元人民币,年薪108万。

春、冬服各绫二十匹,绢三十匹,冬绵百两。

参知政事,三司使,月薪200贯,约合60000元人民币,年薪72万。

春、冬各绫十匹,春绢十匹,冬二十匹,绵五十两。

入内内侍省都知、副都知、押班,25贯。

春绢七匹,冬十匹,绵三十两。

一个普通从8品的县令月薪15贯,合人民币4500元,年薪5万4千。

除了本俸之外,还有职钱,禄粟,舟船钱,厨料,薪炭诸物,增给,公用钱,给券,职田等名目繁多的津贴。

(注:宋朝的钱陌制,即以数十文钱或满一百文钱为陌(百)的计量方法,是中国钱币史上的独特现象,其中又以宋代表现最为突出,但此处不涉及,因为比较复杂)民间物价:宋仁宗的时候猪肉约20文一斤。

米30文一斗,每石不过600到700文之间。

菜刀30文一把。

生鱼100文左右一斤。

各种面食,每碗10文左右,如:桐皮面、姜泼刀、回刀、冷淘、横子、寄炉面饭之类。

租赁鞍马价格在150文左右,估计还要缴纳一定押金。

夜宵粥饭点心,20文一份。

大抵京师的物价要高于他处,越是偏远的地方物价会有所偏低,富庶繁华之地物价高于贫瘠落后之所。

从水浒中便可略见一斑,其中第十五回吴用去劝说三阮入伙劫生辰纲时,吴用让阮小七用了一两银子买了一瓮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便可为证。

度量衡:宋朝1斤约合今1.2市斤宋朝1石为92.5斤,约合今110市斤1尺等于10寸,1寸合现在3厘米多一点,1尺=31厘米,1丈=3.1米时间:刻制——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一刻约15分钟。

清朝一两银子等于多少钱20两就能干件大事,现代人深感汗颜

清朝一两银子等于多少钱20两就能干件大事,现代人深感汗颜

清朝⼀两银⼦等于多少钱20两就能⼲件⼤事,现代⼈深感汗颜银⼦是古代最为流通的货币,⼀提起古代⽣活,我们总能联想起那⽩花花的银⼦,但凡跟⾦钱有关的话题,⼤家总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我们在看古装剧的时候,⾥⾯的⼈出⼿阔绰,动不动就从袖⼦⾥掏出银⼦,那么清朝⼀两银⼦等于多少钱呢?对于银两,我们应该也不会特别的陌⽣,因为在⼀些古装剧当中,是经常会出现的,⼀些⼤户⼈家的公⼦哥可能⼀出⼿,就是⼏百两银⼦,看起来真是⾮常的阔绰了。

在平常的⽼百姓的家⾥,对于银两来说可能就⽐较少了。

因为那时候的他们可能⽤的最多的就是铜钱,顾名思义,就是⾯值⽐较⼩的货币。

那么,那时候的银⼦到底换算成现在的⼈民币来说,有多少呢?我们在说这个之前,要给⼤家阐明⼀个观点:抛开年代来谈货币的价值,这都是耍流氓。

我们先从⼤家⽐较熟悉的唐朝来说,⼤唐盛世好像每个⼈都很有钱,但实际上,唐朝时期⼀⽯⽶能卖50⽂钱。

(⼀⽯=118⽄)⽽⼀两=1000⽂,所以,⼀两银⼦相当于现在5900元的购买⼒,这也间接可以看出来当时的唐朝有多富裕了。

时间来到宋代,随着时间发展,经济的繁荣,再⼀点点的通货膨胀,货币的价值⼜不同了。

宋朝时期⼀两银⼦可以买到4~8⽯的⼤⽶,所以⼀两银⼦约等于1320元⼈民币。

同理随着时代的变化,银⼦的价值⼀直在不断的变化。

我们⼜到了明朝时期,这时候⼀两银⼦可以买两⽯⼤⽶,所以⼀两银⼦约合⼈民币946块,那么到了离我们最近的清朝⼀两银⼦约等于多少钱?乾隆年间,京城⼀个普通百姓每⽉⼤概收⼊在2两银⼦左右,茶馆⾥⼀个跑堂的伙计每⽉差不多能赚1两,也就是说清代的20两是⼀个正常家庭的年收⼊。

清代地⽅志史料中,江南地区⼀⽯⼤⽶=1.7两⽩银,所以⼀两⽩银=214元⼈民币。

所以慈禧办个⽣⽇会得花个⼏千万两⽩银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感慨,简直是令⼈痛⼼,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奢华的⽣⽇会了吧。

清朝时期在京城闹市租⼀个半亩的四合院,每⽉租⾦⼤概才⼀两多银⼦,乾隆⼗三年,京城⼀间⽡房⼤概是15—18两银⼦,也就是说有20两银⼦⾜够买⼀间房⼦,⽽且还是京城的房⼦。

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

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

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影视剧里经常有古人花银子的场景,那么一两银子值今天多少钱呢?我们来具体算算。

古代的度量衡与今天不一样,明清时的一两大约合37克。

今天纯银的价格每克约3.5元,仅从银子价格考虑,一两银子大约值今天的130元。

然而,这种单纯用银价来衡量的方式是不能反映古代银子的价值的。

白银的开采难度古今差距很大,市场投放量和稀有程度也不一样。

我们应该衡量的是古代银子在当时作为货币的购买力,而不是单纯的白银价格。

衡量购买力,可以找一些古今都有的商品作为衡量中介。

先看看宋朝一两银子的购买力。

宋朝市场上流通的主要是铜钱,一贯铜钱等于一两银子。

一枚铜钱为一文,一千文为一贯。

因为古人用绳子贯穿一千枚铜钱的中孔后拴在一起,所以叫一贯钱。

因此古人用成语“腰缠万贯”形容富有。

然而宋朝的一贯钱经常“缺斤短两”,因为一千文太多了,使用时很少有人当面清点。

这就使贪婪者有空子可钻,事先偷偷在一贯钱里拿出来一些,以少充多。

后来,大家为了避免吃亏,也都跟着这么干。

时间长了,就慢慢形成了定制,一贯只剩下七八百文,这就是宋朝的“省陌制”。

省陌制的问题学界也在争论,没有定论,咱们姑且还是按照一贯一千文来计算。

宋仁宗时期,米价是六七百文一石。

今天我们吃的普通散装大米,超市的价格是三四块钱一斤。

宋代的一石约合今天的118.4市斤,一石米在今天值450元左右。

也就是说,宋朝的“六七百文”相当于今天的“450元”,算下来一文钱差不多是0.7元,一两银子差不多合700元。

我们再找几个衡量中介来检验一下。

《东京梦华录》是一部记录北宋都城东京汴梁社会生活的文献,书里说东京汴梁的夜市卖一种叫“炒肺”的小吃,一份不过二十文。

这个炒肺,应该类似于今天的羊杂汤或卤煮之类的小吃。

今天北京街头大排档的这种小吃价格,应该在15元左右。

算下来,一两银子合750元左右。

这个结果,跟刚才用米价衡量的结果差不多。

宋朝笔记小说《青琐高议》记载:庆历年间,“都下(都城)马吉以杀鸡为业,每杀一鸡,得佣钱十文,日有数百钱”。

一两 一钱 一文换算

一两 一钱 一文换算

一两一钱一文换算引言:提到“银子”,想必绝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虽然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早就不需要通过银子进行交易,但是大家在观阅古代电视剧和电影的时候,一定经常见到银子的出现。

让人疑惑的是,为什么古人用白银作为日常交易的主要货币,这种白银的实际价值是多少?如果把一两银子放进现在计算,它的价值会是多少?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交易货币也在不断完善。

比如最早期,人们直接通过商品进行交换,然后出现了贝币、铜币等交易货币。

在中国的唐朝,随着国力的显著增强,繁华的唐朝成为全球商人到访的中心。

正是在这个时候,中国商人的数量不断增加。

但是普通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铜币价值已经不能满足于商人订单的交易,于是出现了银币。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是盛唐时期两个跨国商人来交易,他们之间交易的货物价值会很高,肯定拿不出几万铜钱来交易。

正因如此,银币的发行和使用极大地满足了商人之间的交易,但唐代银币价值普遍较高,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

直到明朝,银币的使用才开始普遍。

相信很多人存在这样的问题,那就是一两银子放到当今的生活,价值究竟如何呢?因为很多历史电视剧的影响,总会让很多观影者认为银两并不值钱,但是真实的答案却总是让人“大跌眼镜”。

我们一直无法确定古代白银和现代货币的交换价格表现,但可以通过具体的商品交易量大致分析出古代银行在今天的实际价值。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我们可以通过粮食的兑换情况来对比古代银两的价值,以盛唐时期为例,一两银子可以兑换两千五百斤大米。

按照目前中国大米的平均价格,中国一斤大米的价格一般在两美元左右,那么两千五百斤大米的价格就是五千美元。

也可以初步统计一下,盛唐的一两银子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五千块钱。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各个朝代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货币的实际价值。

因此,宋代的梁音与唐代大不相同。

到了明朝时期,银两成为明朝子民主要流通的货币,因此明朝银两的实际价值“大打折扣”,一两银子在明朝能够购买到的大米数量大致为四百斤左右,也就是说明朝的一两银子约等于现在的八百块钱。

1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

1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

1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盛唐时期2000—4000元。

一、银子的介绍:由于银独有的优良特性,人们曾赋予它货币和装饰双重价值,银子在古代做通货时被称白银。

二、各个朝代银子的货币价值1、清朝一两银子的货币价值相当的高。

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

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

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就是件大事情,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

2、明朝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

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

3、宋朝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靖康之乱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两银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计算范围)。

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说宋石为96斤,就相当于1两银子672—1344元)。

4、唐朝这一两银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购买力而言更是高得吓人了。

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

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

揭秘:古时候用的银子是长什么样的?

揭秘:古时候用的银子是长什么样的?

揭秘:古时候用的银子是长什么样的?
本文导读:
我们在很多古装剧里面也曾经看到过,很多的达官贵族总是会随身携带着一大包白花花的银子在身上,而且在朝廷上立了功劳的大臣们也会受到皇上的赏赐,大部分皇上都是非常简单粗暴的赏赐很多银子,那么大家有没有觉得奇怪,明明在古代的时候有那么多的银子但是到现在都已经没有了,那么这些银子能去哪里呢?其实电视剧与真实的情况也是有所差异的,在古代的时候银子是非常珍贵的,而买米买面根本就不需要用到银子,在百姓们的日常生活中用的更多的是铜钱。

而古代的银子那么珍贵,换算到现在一两银子是多少人名币呢?
根据记载清朝时期的一两银子是一千文钱,而二十文钱就能买到一斤猪肉,所以这样推算的话一两银子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500元,所以银子是非常值钱的,而随身能够携带几十两银子的不用多说他就是个有钱人,更不用说几百两了。

所以在电视剧上看到随便掏出几十两银子的这些行为都是不符合历史的。

明朝时期的生活水平相比其它朝代会比较低,曾经还有人估算过,可能在明朝的时候二两银子就足够让一个人逍遥快活过上一年。

在电视上我们看到有人在店里吃饭,有的时候赏赐店小二一两银锭而店小二的反应那么激动,现在大家都应该知道是为何了吧。

我们现在的钱有真有假,但是我们有很多能够辨别真假钱的办法,比如验钞机这种物件的发明,那么在古代的时候也是有真有假的,他们又要用什么办法去辨别一个引子的真假呢?专家说:一般有牙印的银子,就是真正的古代银子。

因为真的银子都比较软,所以古人们拿到银子第一反应就是用牙齿咬一下,虽然不干净,但是在那时候并没有那么多讲究,所以专家的这种说法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古代一两银子等于多少元,一个铜板等于多少元?

古代一两银子等于多少元,一个铜板等于多少元?

古代一两银子等于多少元,一个铜板等于多少元?古代一两银子等于多少元,一个铜板等于多少元?古装戏里用银两做钱的单位,那么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呢?看看下面这个推导:1 基本单位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

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一两白银一两黄金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根据以下描述:“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再有:“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

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2 金属价格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

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

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黄金:100元/克白银:2元/克黄铜:0.02元/克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1元3 粮食价格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

康熙摆过最贵的满汉全席 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康熙摆过最贵的满汉全席 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康熙摆过最贵的满汉全席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本文导读:
网络配图
满汉全席的菜谱种类居多,可见如果要吃上一桌满汉全席可得花不少钱,那你知道一桌满汉全席在康熙年间的价格吗?
网络配图
据有关报道当时一桌满汉全席的价格大致在八两银子,
那一两银子多少钱呢?根据当时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度,大致一两银子的价格相当于现在的500块钱,八两就是4000块钱。

所以一桌满汉全席也就4000块钱。

如果换算成铜钱的话,一两银子等于1000文,现在康熙通宝价格不一,最贵的要上万元,拿最次的康熙通宝来说,一枚在30元左右,那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30000块钱。

如果最贵的康熙通宝,相当于现在的1000万元!
网络配图
然而你现在要吃一桌满汉全席的话,基本上都要几十万,而且这种菜基本上是有价无市。

所以古代人的菜肴价格还是很便宜的,如果只要4000块钱,大家也都可以破费一下去尝一下这样的饕餮盛宴,然而事实上也许4000块钱可能都买不起上面一道比较贵的菜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钱(2012-02-05 11:09:50)转载▼分类:旧闻新读·非历史常有哥们儿问我:古代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钱?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古代”这个概念实在太大,春秋战国是古代,秦汉魏晋是古代,唐宋元明是古代,鸦片战争以前都算是古代,从有文字记载算起,古代跨越了几千年,这几千年当中银子的购买力怎么可能一成不变?还有,银子跟银子也不一样,有成色很好的“九八足银”(含纯银98%以上),有成色很差的“八五杂银”(含纯银85%左右),也有虚拟的仅作为计价标准的“纹银”(含纯银93.5%),它们的购买力肯定有区别吧?另外我们还得考虑地域差别,同一个时代,同样的银子,在京城可能不值钱,去乡下却可能很值钱。

最后,一两银子在不同朝代的重量也不一样,东汉的“两”很轻,一两不到15克,唐朝的“两”很重,一两超过40克。

所以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加上很多限制条件:请问您指的是哪一年的、哪个地方的、什么成色的一两银子?加上这么多限制条件以后,本来很笼统的一个问题就变得清晰起来,可是对方也会变得头大,人家本来对一两银子值多少钱挺感兴趣来着,一听居然这么麻烦,只好摆摆手说:算了,我不问了。

大多数朋友就是这样子,他们喜欢简单,对太复杂的问题不感兴趣,更不愿意花力气去琢磨。

换句话说,大家的脑子喜欢偷懒。

偷懒的结果是,我们会在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细节上犯下致命的错误。

譬如说古装电视剧里,皇帝赐银5000两,紧接着就有一个小太监托一张木盘子出来,盘子上码着一锭一锭的银子,耀人眼花。

5000两足足有300多斤(16两为一斤),古代的斤又比现在的斤要重(明清时一斤在590克以上,现在的市斤只有500克),一个太监是根本托不起来的,除非他身怀绝世武功。

博学如金庸先生,武侠小说写得雅俗共赏意蕴无穷,一样在常识上犯错误:《鹿鼎记》里男一号韦小宝动不动就从怀里掏出一千两一张的银票,事实上他那个时代(康熙年间),根本就没有银票,无论官办钱庄还是私营银号,都要到咸丰年间才开始发行银票。

影视和小说都是文艺作品,只要情节引人入胜就行,不需要“符合史实”。

问题是我们的学者也往往会犯类似错误。

记得王立群先生在百家讲坛开讲《大风歌》,讲到汉高祖刘邦赏赐陈平“金四万斤”,想当然地解释说那是铜,不是黄金。

他这种理解在学术界流行已久,也错误已久,误导了很多人。

其实《史记》里提到的“金”,多数指黄金,而不是黄铜,如果明确提到“黄金”、“赤金”、“兼金”或者“若干镒”,则一定指黄金。

西汉前期,“金一斤”等价于10000枚五铢钱,“银一斤”等价于3000枚五铢钱,五铢钱主要用铜铸造,10000枚五铢钱重达130斤,如果“金”指的是铜,一斤铜怎么可能等价于130斤铜呢?传统说法还认为古代黄金成色很低,这个观点也被考古实物证明了是错的——战国金饼的纯度都已经高达95%以上。

王立群先生可能觉得刘邦一次赏给陈平黄金“四万斤”太多,其实古代中国的黄金储备是超乎今人想象的(王莽执政时期仅内廷藏金就多达140吨,后来他大婚,光彩礼就耗费了7吨黄金),那时候黄金的购买力也远远低于今天,后来由于黄金大量流失(一是被铸造成器物,二是流失到海外),同时白银迅速增加,黄金才变得异常贵重起来。

长期来看,黄金相对其他金属的贵重程度呈现出一种明显的上升趋势。

西汉时,一两黄金的价值或者购买力只是一两白银的3倍,到了唐朝就变成15倍,而在今天,这个比率是60倍以上。

我们只有了解到经济史上这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之后,才会对古代帝王赏赐臣下的几千斤乃至几万斤黄金有一些正确认识:首先它们是黄金,不是黄铜;其次,那些金子并不像现在这么值钱。

黄金价值走高的历史趋势应该不止出现在我们中国,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考邵义先生的专著《过去的钱值多少钱:细读19世纪北京人、巴黎人、伦敦人的经济生活》。

在这本书的第一章第四节,邵先生列了一张表,表上显示1860年国际上金银比价是15:1,到1880年金银比价是18:1,1900年金银比价是33:1。

短短40年当中,黄金相对白银的价值上涨了一倍还要多。

《过去的钱值多少钱》这本书,重心并不是金银比价,而是货币的购买力。

作者邵义首先划定了一个时间范围:19世纪。

更具体地说,是从1830年到1914年。

然后他又选了三个区域:中国的北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

在这一时期内,北京流通的主要货币是白银和铜钱,巴黎流通的主要货币是法郎和生丁,伦敦流通的主要货币是英镑和先令,作者用了大量笔墨来考证白银、铜钱、法郎、生丁、英镑、先令的购买力,以及这些货币之间的兑换关系,在此基础上他又详细描述了北京、巴黎和伦敦的物价水平以及当时人们的收入。

19世纪北京市面上的白银分碎银、银锭和银元三种。

碎银和银锭都是“国产”的,成色不一,作者以纹银为例,计算出一两银子的标准重量:37.31克,以及一两纹银所含纯银的重量:34.9克。

像这样的一两银子,在公元1884年的北京能买到70多斤(市斤)普通大米,鉴于现在普通大米每斤卖到3元左右,可以估算出当时一两纹银大约相当于现在200多元(仅就买米而言)。

如果用这样一两银子去买鸡蛋,能买三四百颗,仍然相当于人民币200多元。

如果用来租房,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却远远超过了200多元人民币,当时在北京闹市区租一所建房6间、占地半亩的四合院,一个月只需要一两多银子,这说明当时北京的住房并不短缺,相对于食物而言,房租便宜到了惊人的地步。

银元也是19世纪北京的常见货币,满清政府铸造银元较晚,当时中国的银元主要靠“进口”,有来自墨西哥的鹰洋、来自英国的站洋、来自日本的龙洋(后来光绪年间铸造的银元也叫“龙洋”)。

邵义先生在《过去的钱值多少钱》第一章第一节计算了以上几种银元的重量、成色以及与纹银的兑换率:墨西哥鹰洋可兑换0.7023两纹银,英国站洋可兑换0.6956两纹银,日本龙洋可兑换0.6922两纹银。

邵先生没说哪种银元在清代流通最广,我估计流通最广的应该是墨西哥鹰洋,因为清末笔记里常见时人对鹰洋的描述,曾经执掌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几十年的英国人赫德在日记里提到的薪水也是以鹰洋为主。

无论银锭还是银元,一般都是在大宗交易里使用,普通市民过日子,最常用的是铜钱。

铜钱又分很多种,有面值一文的“制钱”,也有面值10文的“当十钱”,还有面值100文和1000文的“当百钱”和“当千钱”。

清代北京市面上有一惯例,无论是哪一种铜钱,都要按照面值的两倍来计价,譬如说1000枚制钱本来是1000文,在北京却偏要说成是2000文,1000枚“当十钱”本来是10000文,在北京偏要说成是20000文。

一些学者认为,清代初年北京曾经铸造过一种重量很轻的铜钱,叫做“京制钱”,简称“京钱”,京钱的面值是一文,重量却是后来铸造的制钱的一半,后来京钱不再流通,但是作为最基本的计价单位保留了下来。

换句话说,制钱和当十钱替代了京钱以后,人们习惯上仍然按照京钱来计价,又因为京钱两文才相当于制钱一文,所以人们见到制钱和当十钱,就自动把它们的面值翻了一倍。

我查证《清史稿·食货志》和《顺义县志·金融志》,确实有“京制钱”的概念,但却没有记载这种钱币的面值和重量,甚至连“京钱”这个简称都找不到。

邵义先生在《过去的钱值多少钱》一书最后附有《清朝京师“京钱”考》,运用他扎实的金融学功底(他在投资银行从事金融研究多年)论证了京钱只是一种虚拟的计价单位,它的产生源于北京人对清代某个皇帝将铜钱贬值的消极抵抗。

这个说法很有独创性,可惜邵先生没能在史料里找到究竟是哪个皇帝把铜钱贬了值,所以正如他所说,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确定京钱产生的时间和原因”。

但是邵义敏锐地发现了19世纪中后期大额铜钱流通以后京钱计价方式发生变化的一个关键细节:“当十钱”流通前,制钱包打天下,京钱一吊(1000文)等于制钱500文;“当十钱”流通后,制钱退出市场,京钱一吊(1000文)等于当十钱50枚,而折合制钱只有100文左右。

这个细节的发现,有助于我们读懂晚清至民国北京的真实物价和收入水平。

我手头有加藤鎌三郎写的《北京风俗问答》一书,该书记录了清末民初人力车夫的收入:“孤身一人,每天拉个五六吊钱,除去车份儿,就将够我吃的。

”“五六吊钱”是指京钱五六千文,如果按照传统解释,两文京钱等于一文制钱,那么“五六吊钱”就是两三千文制钱,每天两三千文,一个月就是60000文到90000文,当时1500文制钱可兑换一块大洋,则人力车夫一个月能挣到40块到60块大洋,比北洋时期教育次长的薪水都要高,怎么能说“除去车份儿,就将够我吃的”呢?读了邵义先生的考证才知道,清末民初京钱的计价方式已经发生变化,这时候“五六吊钱”只相当于制钱五六百文,每月也就是15000文到18000文,折合大洋10块到12块,再刨去3块大洋的份儿钱,当然“将够我吃的”了。

邵义目光敏锐,功底扎实,他这本《过去的钱值多少钱》注重细节考证,也以细节取胜,这种写作态度在当前的历史类著作当中非常少见。

最近这些年,历史题材一直很火,却都是政治斗争、官场秘笈、大型战役和宫廷隐史,即使稍具思想深度的著作,也很少能在细节上站得住脚,大家张口就是“东亚文化”、“全球文明”,基本事实还没搞清楚呢,就急着下宏大的结论。

宏大主题未必不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先把细节问题整明白了,不然主题越宏大,错误越离谱。

好莱坞电影有个基本法则:越是虚构的东西,细节上越要准确,这样观众才能在虚幻的场景中体验到强烈的真实感。

搞学术不是做电影,但也有类似的法则存在:越是宏大的选题,越要在细节上认真。

譬如要想写一部物价史,自然先得弄明白度量衡和货币成色,如果对一石粮食有多少斤都迷糊,对“一贯钱”具体指的是铁钱还是铜钱、是大钱还是小钱、是实物还是折色都闹不清楚,只凭着想当然和人云亦云,肯定要犯错误。

邵义先生不是专业搞学术的,不过他在《过去的钱之值多少钱》这部专著上所下的“细工夫”,值得多数搞学术的朋友学习。

邵义《过去的钱值多少钱:细读19世纪北京人、巴黎人、伦敦人的经济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定价26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