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的品牌扩张战略方案
麦当劳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麦当劳市场营销策略分析1. 引言麦当劳是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企业之一,以其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创新的市场营销策略而闻名。
本文将对麦当劳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品牌定位、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推广策略和渠道策略。
2. 品牌定位麦当劳的品牌定位是“家庭快餐连锁店”,旨在为消费者提供快捷、方便、美味的餐饮体验。
麦当劳通过与家庭和儿童相关的形象和活动来建立品牌认知和忠诚度,例如麦当劳的吉祥物麦当劳叔叔和儿童乐园。
3. 产品策略麦当劳的产品策略主要包括不断创新和多样化。
他们不仅提供传统的快餐产品如汉堡、薯条和饮料,还推出了健康餐、沙拉和早餐等更健康和多样化的选择,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麦当劳还定期推出限时优惠和特别套餐,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4. 定价策略麦当劳的定价策略基于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
他们采用了差异化定价策略,根据产品的不同特点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来制定不同的价格。
例如,麦当劳的套餐价格相对较低,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而高端产品如特色汉堡则定价较高,以提高利润率。
5. 推广策略麦当劳的推广策略包括广告、促销和公关活动。
他们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广告宣传,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吸引消费者。
此外,麦当劳还定期推出促销活动,如折扣优惠和赠品,以增加销售额。
他们还与慈善机构合作,参与公益活动,提升品牌形象。
6. 渠道策略麦当劳的渠道策略主要包括直营店和加盟店两种模式。
直营店由麦当劳公司直接经营,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标准的一致性。
加盟店则由独立经营者经营,以扩大品牌的覆盖面和市场份额。
麦当劳通过严格的加盟商选择和培训机制,确保加盟店的运营质量。
7. 结论麦当劳的市场营销策略在品牌定位、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推广策略和渠道策略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功。
他们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需求,通过差异化定价和多样化产品来吸引消费者。
同时,他们通过广告、促销和公益活动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形象。
麦当劳的渠道策略也为品牌的扩张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麦当劳策划方案

麦当劳策划方案1. 引言麦当劳是全球领先的快餐连锁品牌,拥有广泛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
然而,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麦当劳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麦当劳需要制定创新的策划方案。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麦当劳策划方案,以帮助该公司实现以下目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扩大市场份额•创新产品和营销策略•提升员工培训和管理水平2. 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提升麦当劳应该致力于提升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以保持现有客户和吸引新客户。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策略:2.1 提供更高质量的食品和服务麦当劳应该确保所有食品都符合卫生标准,并注重食材的新鲜度和品质。
此外,服务员应受到良好的培训,以提供友好和高效的服务。
2.2 引入个性化点餐系统麦当劳可以引入个性化点餐系统,让顾客能够根据自己的偏好定制食物。
这不仅能提高顾客的满意度,还能节省等待时间。
2.3 建立会员计划麦当劳可以建立会员计划,为会员提供独家优惠和折扣。
这将有助于提升顾客的忠诚度,并吸引更多顾客加入会员计划。
3. 市场份额扩大麦当劳应该寻求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以增加销售和利润。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策略:3.1 开拓新的市场麦当劳可以探索新的市场,如发展国际市场或进军新的城市。
这将帮助公司获取新的顾客群体并增加销售额。
3.2 加强线上渠道麦当劳应该加强线上渠道的建设,包括开发手机应用程序、建立在线订购平台等。
这将使顾客更容易订购并享受快餐服务。
4. 创新产品和营销策略麦当劳应该持续创新产品和营销策略,以吸引顾客并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策略:4.1 推出健康食品系列麦当劳可以推出健康食品系列,如低热量、低脂肪食品。
这能满足越来越多顾客的健康需求,并迎合健康生活方式的趋势。
4.2 引入更多互动体验活动麦当劳可以通过引入更多互动体验活动来吸引年轻顾客,如推出AR/VR游戏、举办主题派对等。
这将增加顾客的参与度和忠诚度。
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与市场份额分析

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与市场份额分析麦当劳(McDonald's)是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企业之一,在中国拥有广泛而忠诚的消费群体。
本文将探讨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以及其在市场中所占据的份额。
一、战略布局1. 进入中国市场的背景麦当劳于1990年进入中国市场,当时中国的开放政策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该公司凭借其在全球的成功模式和品牌知名度,在中餐市场中迅速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2. 本土化战略为了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和文化需求,麦当劳采取了本土化战略。
该公司推出了一系列适应中国市场的产品,如著名的“麦辣鸡腿堡”和“麦乐鸡”。
此外,麦当劳还积极采纳中国传统节日元素,如春节和中秋节,推出定制化的产品和促销活动。
3. 门店扩张麦当劳积极拓展在中国的门店网络。
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21年底,麦当劳在中国已拥有超过3000家门店,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扩大。
这些门店遍布中国的主要城市和旅游景点,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用餐体验。
4. 提供多元化服务除了传统的柜台点餐服务,麦当劳还引入了自助点餐机、外卖服务和无人配送等新兴服务形式。
这些服务的引入提高了消费者的用餐便利性和满意度,并与当地的数字化趋势相契合。
二、市场份额分析1. 市场竞争态势麦当劳在中国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主要竞争对手包括肯德基、汉堡王等国际快餐品牌,以及本土的永和豆浆、大家乐等快餐连锁企业。
这些竞争对手不断推陈出新,通过产品创新和营销手段争夺消费者份额。
2. 市场份额麦当劳在中国市场占据着重要的份额。
根据2020年的数据,麦当劳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超过20%,位居快餐行业的领先地位。
该公司凭借其品牌知名度和产品质量,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并建立了稳固的消费者基础。
3. 对市场份额的挑战然而,麦当劳在中国市场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支付能力的提高,高端餐饮市场需求日益增长。
许多国际和本土高档快餐品牌进入市场,给麦当劳带来了竞争压力。
麦当劳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麦当劳市场营销策略分析一、市场概况麦当劳是全球最大的连锁快餐企业之一,拥有广泛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
目前,麦当劳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3万家门店。
麦当劳的市场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因此需要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来保持竞争优势。
二、目标市场分析1. 定位目标市场:麦当劳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年轻人和家庭消费者。
年轻人是麦当劳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通常对快捷、方便和价格实惠的餐饮服务更感兴趣。
家庭消费者也是重要的目标市场,他们在周末或假期时选择麦当劳作为家庭聚餐的场所。
2. 市场细分: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麦当劳进行了市场细分。
例如,针对年轻人,麦当劳推出了一系列适合他们口味和需求的产品,如汉堡、薯条和奶昔。
对于家庭消费者,麦当劳提供了一些家庭套餐和儿童餐,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三、竞争分析1. 主要竞争对手:麦当劳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汉堡王和肯德基等快餐连锁企业。
这些竞争对手在产品种类、价格、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等方面与麦当劳存在竞争关系。
2. 竞争优势:麦当劳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品牌知名度:麦当劳是全球最知名的快餐品牌之一,拥有广泛的消费者基础和品牌忠诚度。
b. 产品创新:麦当劳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菜单,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口味变化。
c. 渠道优势:麦当劳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庞大的门店网络,能够提供快速、方便的服务。
d. 营销活动:麦当劳通过广告、促销和赞助活动等方式增强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
四、市场营销策略1. 产品策略:麦当劳将继续推出新的产品和菜单,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麦当劳将注重健康饮食的推广,推出更多低脂、低糖和高纤维的健康产品,以满足健康意识不断提高的消费者需求。
2. 价格策略:麦当劳将继续保持价格的竞争力,提供实惠的产品和套餐。
同时,麦当劳将根据不同地区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灵活调整价格,以提高市场占有率。
3. 渠道策略:麦当劳将继续扩大门店网络,进一步增加在城市和乡村地区的覆盖率。
麦当劳公司战略分析

麦当劳公司战略实例1997 年,麦当劳是全球消费市场上最大的食品服务零售商,品牌强大,遍布全球的饭店系统的销售额达350亿美元。
22000多个麦当劳店有三分之二由遍布全球的5000家所有者/经营者进行许可经营。
在过去的十年中,美国国内的年平均销售增长率为6%,在美国国外,年平均销售增长率为20%。
麦当劳的食品质量标准、设备技术、营销和培训项目、运作系统、地点选择、技术以及供应系统一直被看作是全球的行业标准。
麦当劳公司的战略优先是持续的增长、为客户提供超值的服务、永远做一个高效优质的供应商、提供美味高值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地推销麦当劳这个品牌。
麦当劳公司的战略有八个核心的要素:(1 )成长战略每年增加2 500家麦当劳店(8 %的年增长率),部分自己经营,部分许可经营,美国之外占2/ 3,进而对目前尚未进入的市场进行渗透。
在本土之外建立最大的市场位置,超前于所有的竞争对手。
增加菜单上的服务项目低价格的特殊服务、增值饮食以及儿童游乐的场所,进而增加常客的数目。
(2)特许经营战略只有下列这种企业家才是麦当劳特许经营权给予的对象:有事业心、有经营天赋、正直、有业务经验,并且把他们培养成积极、有责任心的麦当劳的所有者(公司、合作伙伴和消极的投资者都不是特许经营权给予的对象)。
(3)饭店地点的选择和建筑战略饭店地点的选择必须能够为客户提供便利,为公司提供增长和盈利。
麦当劳的研究表明:顾客决定来麦当劳用餐的决策,其中70%是一时冲动,所以,麦当劳的目标就是使所选择的饭店地点尽可能方便客户的光临。
在美国,麦当劳公司除了在传统的城区和郊区建立饭店之外,还在食品商场、机场、医院、大学、大型的购物中心(沃玛特、家庭仓储)和服务地点建立卫星分支;在美国之外,麦当劳的战略是首先在中心城市建立麦当劳饭店,然后,再在中心城市之外开设有特殊服务的自由单元。
在饭店建筑时,使用节约成本的标准饭店设计,在设备和材料采购时,通过一个全球采购寻源系统进行统一采购,从而减少地点选择成本和饭店建筑成本。
麦当劳的企业发展战略

(二)合作战略
3、益处 (1)加盟者和供应商的忠诚; (2)相互制约、共存共荣的合作关系; (3)为加盟者各显神通创造了条件,使各加盟者营销良 策层出不穷,提升麦当劳品牌价值。
(4)另外,加盟者对总公司的合理建议,也形成了动力, 促进了麦当劳公司的改革,从而“麦当劳”品牌增 强了市场竞争力,麦当劳公司也获得更大的发展。
一、公司简介
麦当劳是全球大型连锁快餐企业, 是由当劳兄弟和雷蒙德· 克罗克在50年代的 美国麦开创的、以出售汉堡为主的连锁经 营的快餐店。 在世界范围内,麦当劳餐厅遍布在全世 界六大洲百余个国家。麦当劳已经成为全 球餐饮业最有价值的品牌。 麦当劳叔叔是麦当劳速食连锁店的招牌 吉祥物和企业的形象代言人,是友谊、风 趣、祥和的象征。 麦当劳一直采用金黄色的“M”招牌,它 像两扇打开的黄金拱门,象征着欢乐和美 味。
二、在中国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麦当劳在中国内地的市场也有 着迅猛的扩展。现在,麦当劳的1000多家餐厅遍布在跨越 中国25个省市和直辖市的108个次级行政区域。 麦当劳十分重视中国市场,并会在投资回报最大的基 础之上,继续扩展其连锁餐厅。目前,麦当劳的员工人数 超过5万人,其中99.97%是中国员工。麦当劳在中国的供 应商系统亦拥有超过1.5万名的员工,总投资达5亿美元。 目前,麦当劳在全球快餐连锁领域是冠军。2009麦当 劳在中国共拥有1135余家餐厅,2013年餐厅数量预计将达 到2000家 。
开诚布公的媒体公关——赢得口 碑。 真切的政府公关和公益活动—— 提升品牌美誉度。
Thank You
三、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 • • • • • • • • • • • (一)规格化和系统化管理 (二)合作战略 (三)广告宣传 (四)赠品营销 (五)高效率 (六)客户选择战略 (七)注重研究开发的经营战略 (八)吸引人才和智力投资 (九)以租赁为主的房地产经营策略 (十)本土化战略 VS 全球化战略 (十一)非股权战略联盟 (十二)危机公关
麦当劳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麦当劳市场营销策略分析引言概述:麦当劳作为全球最大的连锁快餐品牌之一,其市场营销策略向来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品牌定位、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和促销策略四个方面详细分析麦当劳的市场营销策略,以揭示其成功的原因。
一、品牌定位1.1 麦当劳的品牌定位是什么?麦当劳的品牌定位是快捷、便利、经济实惠的快餐品牌。
它以“快乐”为核心理念,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快乐的用餐体验。
1.2 麦当劳的目标消费群体是谁?麦当劳的目标消费群体主要是年轻人、家庭和儿童。
麦当劳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例如推出儿童套餐和定期推出新产品。
1.3 麦当劳的品牌形象如何建立?麦当劳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赞助体育赛事和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建立品牌形象。
同时,麦当劳注重在社交媒体上与消费者互动,增加品牌的可见性和亲和力。
二、产品策略2.1 麦当劳的产品特点是什么?麦当劳的产品特点是多样化、标准化和可定制。
其菜单包括汉堡、薯条、沙拉、饮料等多种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2.2 麦当劳的产品创新是如何实现的?麦当劳通过不断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根据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的动态进行产品创新。
例如,推出健康餐、无麸质食品和素食选项等。
2.3 麦当劳的产品质量如何保证?麦当劳采用严格的供应链管理和食品安全标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麦当劳还定期进行员工培训,提高产品制作的标准化和一致性。
三、定价策略3.1 麦当劳的定价策略是什么?麦当劳采用经济实惠的定价策略,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其产品价格相对较低,符合大众消费者的消费能力。
3.2 麦当劳的定价策略如何与产品策略相结合?麦当劳的定价策略与产品策略相结合,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产品选择和套餐优惠等方式,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麦当劳还定期推出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
3.3 麦当劳的定价策略是否成功?麦当劳的定价策略相对成功,其产品价格适中,能够吸引大众消费者。
同时,麦当劳的促销活动也起到了提升销售额的作用。
麦当劳的经营策略麦当劳营销策略

麦当劳的经营策略麦当劳营销策略麦当劳是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企业之一,其成功离不开精心设计的经营策略和营销策略。
下面是一些麦当劳经营和营销策略的主要要点。
1.品牌定位:麦当劳的品牌定位是“家庭快餐”,旨在提供方便、快捷、美味的快餐服务。
麦当劳致力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供适合全家人的餐点和优质的服务。
2.不断创新:麦当劳一直致力于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
它不断开发新的菜单,以满足不同地区和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麦当劳还与知名品牌合作,推出联名产品,吸引更多消费者。
3.价格策略:麦当劳实行弹性定价策略,根据不同市场、地区和消费者的需求,调整产品的价格。
麦当劳还经常推出优惠活动和套餐,吸引顾客。
4.广告宣传:麦当劳在广告宣传上投入巨大的资源。
它通过电视、户外广告、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麦当劳的广告宣传注重情感化和亲和力,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5.拓展新市场:麦当劳不断寻找新的市场和机会。
它在全球范围内扩展业务,进入新的国家和地区。
麦当劳还开发了不同的店面格式,如麦当劳咖啡厅和麦当劳外卖,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和满足不同消费场景的需求。
6.服务体验:麦当劳注重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
它通过训练员工、提升服务流程、改善店面环境等方式,为顾客提供舒适、愉快的就餐体验。
麦当劳还致力于提高订单处理速度和准确度,以满足快捷就餐的需求。
7.社会责任:麦当劳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慈善活动和社区服务。
它关注环境保护、营养健康和员工福利,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供健康的餐饮选择,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培训机会。
总之,麦当劳的经营和营销策略融合了产品创新、弹性定价、广告宣传、服务体验和社会责任等多个要素。
麦当劳通过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建立品牌信任,扩大市场份额,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当劳的品牌扩张战略
麦当劳并不缺乏跑马圈地之举,其开店多依赖于与商业地产商合作,挺进城市腹地;与城市地铁开发商合作优先选址,抢占地铁沿线;与中石化展开战略联盟,推进汽车餐厅得来速(Drive-Thru)等。
在麦当劳(McDonald's co.)全球CEO吉姆·斯金纳( Jim Skinner)的卓越领导下,麦当劳始终是华尔街的宠儿。
自2003年初起,该公司的同店销售额连续30个季度保持增长,即使在2008年经济衰退最为严重时,其同店销售额仍然增长了
6.1%。
市场调查公司Technomic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0年间,在美国快餐与快速休闲餐饮行业总体销售额增长量中,麦当劳所占比例高达90%。
目前能对其构成挑战的对手屈指可数—麦当劳在超过118个国家贩卖汉堡,日用餐人数达到6400万,其营收甚至超过了星巴克(Starbucks)、肯德基(KFC)、必胜客(Pizza Hut)和塔可钟(Taco Bell)的收入总和。
但斯金纳并非毫无苦恼。
首先,维持增长并非易事,8月份其全球营收仅增长3.5%,增幅远低于预期。
更糟糕的是麦当劳已将中国市场的领导者地位拱手让于肯德基,反败为胜的时机却遥不可及。
时至今日,全球拥有超过3.3万家店面的麦当劳在中国仅拥有约1300家店面,而肯德基则超过3240家—要知道,肯德基在全球仅拥有14000家店面,远输于麦当劳。
雪上加霜的是麦当劳开店以蜗牛速度著称,在中国开设1000家门店花了整整19年时间,肯德基则攻势逼人,其每天在中国计划至少开设一家新店,在市场份额上相对于麦当劳的优势有望达到3:1。
此前,麦当劳并不缺乏跑马圈地之举,其开店多依赖于与商业地产商合作,挺进城市腹地;与城市地铁开发商合作优先选址,抢占地铁沿线;与中石化展开战略联盟,推进汽车餐厅得来速(Drive-Thru)等。
按照其设想,其中国业务销售额至2015年应较2009年增长两倍。
但仅依靠上述策略,麦当劳若想在余下3年内完成700家门店颇为捉襟见肘,时间是其最大的敌人。
如何绝地反击?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曾启山开出的药方是重启加盟模式。
此举亦被视作麦当劳应对挑战的上策。
8月23日,昆明诺仕达集团因此成为此项政策的首位获益者,其将接手云南现有麦当劳餐厅,并负责在当地开设新餐厅,预计未来五年将新开20家店。
与传统的特许加盟模式不同,麦当劳此次是以省为单位直接“打包”,将现有餐厅及开设新餐厅的权力全权交给“特许发展商”,而其将在总营业额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加盟费。
在传统特许经营模式中,麦当劳在选址、装修、员工方面自己完成后再将店面转租给加盟商,而这一新的模式下,这些环节将都交由特许发展商自己操作。
麦当劳为这种被称为“不从零开始”的加盟模式设置了高门槛:投资者支付的加盟资金不少于200万元现金或存款,不包括房屋抵押等固定资产;申请人个人必须拥有足够的财力,不允许合伙投资;加盟商必须接受9至10个月的全职训练和评估等。
如无意外,上述模式将在南京、无锡、宜兴、苏州等地遍地开花,它能帮助麦当劳挽回败局吗?
南橘北枳
直营、传统式特许经营和发展式特许经营构成了麦当劳“三脚凳”业务模式。
加盟模式是麦当劳全球最引以为傲的经营资本之一。
通过向加盟商收取一次性的固定加盟金,此后每月收取2%-12%不等的权益金,麦当劳财源滚滚。
在美国本土,加盟店占其总餐厅数的85%,全球则超过80%,且创造了近70%的利润。
投资机构Jefferies and Company公司分析师安迪·巴里什(Andy Barish)认为麦当劳运营利润中的绝大部分—近三分之二均来自特许加盟费。
这一模式亦成为麦当劳管理输出的典范。
在拉丁美洲、波罗的海地区等地,麦当劳所向披靡。
在中东市场,麦当劳如法炮制开设超过800 间餐厅。
然而在进入中国市场的21年里,麦当劳却不得不“独腿走路”。
关于加盟模式,麦当劳亦有前车之鉴—2003年,曾从超过一千名加盟者中选择了一位天津投资者小试牛刀(博客)(微博),结果黯然离场;2006年,麦当劳再次挑选了沈阳、无锡、义乌的三位加盟者再度试水,亦无果而终。
时至今日,其传统的特许加盟店国内只有六家,不足1%。
缘何如此?究其原因在于麦当劳此前担心国内尚不成熟的商业环境,其品牌与商业机密有重创之忧。
“中国的法制相比欧美尚不健全,麦当劳虽然与加盟者签订了加盟合同、保密协议等一系列合同,但还是担心这些合同无法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而加盟者会对麦当劳的商业机密进行外泄。
麦当劳亦担心加盟者经营能力不足,导致无法标准化复制麦当劳的模式,进而有损于其品牌形象。
”中国政法大学特许经营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维华称。
更困难的莫过于利益分割。
通常麦当劳除收取加盟费之外还通过设备以及食材等赚取额外利润,这导致加盟者的亏本,双方也因此反目成仇。
例如加盟商要生产McCafe必须从麦当劳添置咖啡机,其定价竟达10万美元,麦当劳仅承
担3万美元,其余70%则需加盟商风险自负。
此种局面时常令加盟者怨声载道。
对于任何一家以特许加盟业务为主的超级巨头而言,此类抱怨早已司空见惯。
但任其蔓延,则可能成为“无妄之灾”。
此外,放开加盟并非“绿灯信号”—毫无节制的快速扩张曾令麦当劳反受其害。
2002年,热衷于跑马圈地的麦当劳开设新店的最高纪录达到每3小时开一家,但由于经营不善,还是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季度亏损,其全球门店销售额下降了2.1%,利润亦大幅萎缩。
此外,有关餐厅环境脏的抱怨此起彼伏,麦当劳安身立命的“质量、服务、清洁和价值”的公司哲学亦遭旁落。
麦当劳不得不在全球共关闭了719家门店,时任麦当劳全球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杰克·格林伯格(Jack Greenberg)被迫下课。
另一潜在隐忧在于麦当劳加盟店的盈利远低于直营店。
据美国金融咨询公司Trefis去年年中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加盟对麦当劳股票价值的贡献率约为92%。
但加盟店与直营店的毛利率则相差近3倍。
盈利乏力的店面以及随之紧张的“宾主关系”可能拖累其业绩。
类此的案例并不鲜见。
此前,一茶一坐和棒约翰(Papa John’s)均多次传出与加盟商的重重矛盾。
“通过加盟加快开店速度只能快速扩张品牌,能否持续最终还是要看盈利能力和利润是否平衡。
”一位餐饮业内人士对《环球企业家》说。
在其看来,麦当劳赶超肯德基的杀手锏归根究底并不在是否重开加盟—百胜2010年年报显示肯德基国内加盟店只有153家,比例亦不到5%。
酒店业的中国经验显示,简单收取加盟费致富的方式并不可取,更为重要的是改善运营。
麦当劳若想在中国快速扩张,或可向加盟比例接近45%的中国经济型酒店行业学习—汉庭、如家等创新的“捆绑式加盟模式”,将加盟费和酒店实际经营业绩挂钩,以品牌价值和管理能力直接关联的弹性方式收费。
与普通加盟模式相比,特许方将根据实际业绩减免加盟管理费,直至不收取费用。
如经营业绩超出预期指标,则将有超额的利润分成。
“当企业直营利润要高出加盟很多的时候,企业肯定也会要考虑改变经营策略。
”一位业内人士说。
一个假设则是一旦加盟者业绩不佳,麦当劳亦将其回购直营。
该人士认为麦当劳若加盟提速,关键在于帮助加盟商留住“最后的利润”以及建立和谐的共生关系,双方需要找到其间的利益平衡点。
当下,麦当劳最迫在眉睫的难题或在于人才—通常一个麦当劳餐厅需要一个店长,六个副店长。
倘若从成熟餐厅里抽调,势必会影响成熟餐厅的人员配备;后续若无法得到补充,成熟餐厅也会变得薄弱,长此以往,整个品牌的美誉度与业绩亦会受到牵连。
而人才薄弱致使单店发展出现瓶颈正是餐饮巨头高速扩张的最大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