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全有图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第二单元大气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二:大气的热力状况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图2.10,2.11,2.12)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五;气候的形成和变化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②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º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六;大气环境保护(1)全球变暖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危害:①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②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保护措施: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②努力加强国际合作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二: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1)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地震、火山爆发、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泥石流、滑坡、山崩3)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1)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课本63页图3.11)(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等(3)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在板块相撞挤压地带,常形成山脉,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4)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1)地质构造的概念: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变形变位三;海水的温度和盐度(1)海水的温度●海水温度分布规律五:水循环水循环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类型:海陆间大循环(蒸发(包括植物的蒸腾),水汽输送,下渗,地表和地下径流四个环节,(图3.37),陆地循环,海洋循环七:土壤(1)土壤的概念: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2)土壤的本质属性: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3)土壤的组成:矿物质(土壤中矿物养分的来源),有机质(其含量的高低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水分和空气(彼此消长,影响热量)(4)土壤的形成形成过程:岩石风化过程低等植物着生过程高等植物着生过程土壤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所以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起着主导作用八;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整体性(图3.53):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海远,海洋暖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了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少,所以地表水少,多为内流河,由于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风化作用强,形成了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变化会导致植被稀少;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例如,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最终会淹没城市河低地(2)地域差异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四:气象灾害寒潮原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得大范围得剧烈降温,并伴随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尤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高中地理会考内容整理
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2) 巨行星—体积和质量很大,平均密度小;木星、土星;
(3) 远日行星—离太阳最远;天王星、海王星;
10. 地球生命物质存在条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平均气温适中,由液态水,适合生物
生长;体积与质量适中,适度引力吸引适度大气和水;自转与公转运动周期适中,使昼夜更替与季节轮回的节奏适度;
(2) 色球—发出的可见光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殊的望远镜拆可以观
测到;呈玫瑰色;耀斑—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日珥—猛烈喷发出来、形如红色火焰的舌状气体柱;都是太阳能量强烈释放的形式;
(3) 日冕—只有在日全食或借助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看到,一片银白色的光辉;太阳风—热
电离气体粒子能够不断地向外高速运动,形成脱离太阳引力飞逸到行星际空间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在地球磁场吸引下集中与两极,形成绚丽多彩的极光;
第一部分 宇宙与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
1. 两种最基本的天体名称—恒星和星云;
2. 主要天体类型的名称及基本特征
(1)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呈云雾状,质量大、
体积大和密度小;
(2) 行星—在椭圆轨道上围绕恒星运行的、质量达到自身盈利足以使它变成球体,并且能
大群流星体;流星现象—闯入地球大气的流星体,因同大气摩擦而燃烧,产生的光迹划过天空;流星雨—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流星数目增加,甚至像下雨一样;降落到地面的为烧尽的流星体;
3. 太阳系的组成—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八颗行星、矮行星(太阳系中绕太阳公转,
呈球形、不能清除其公转轨道周围物体的比行星小的天体)和众多的太阳系小天体(绕太阳公转,但形状大多不规则,不能清除其公转轨道周围物体的比矮行星小的天体)等围绕太阳运动,由此构成太阳系;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会考)地理基础知识总结1、天体及主要类型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几种常见的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2、天体系统(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宇宙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按由近及远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木之间。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1、宇宙环境2、地球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温度)、地球的质量适中(大气)、液态水 一、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因素1、太阳高度角(纬度)2、海拔高度3、天气状况 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结构: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①黑子(光球)②耀斑(色球)③太阳风(日冕)3、对地球的影响:①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②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③作用于两极上空大气,产生极光;④对气候的影响 地球运动 方向 周期 速度角速度线速度自转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除极点都是15每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公转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约1度每天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正午太阳高度角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最大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最大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昼夜长短分布:夏之日:北半球达昼达到最大值。
越往北越长,南半球相反总星系银河系 河外星太阳系其他恒星地月其他行星冬至日:南半球昼达到最大值,越往南昼越长,北半球相反岩石圈厚度大于地壳厚度根据地震波的这种变化特征,我们把地球分成三层(地壳17km 、地幔2900km 、地核) 大气的受热过程(自己写出):风 所受的力 最后风向 近地面的风 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 与等压线成一个夹角高空的风 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平行地震波 传播介质 通过莫霍界面 通过古登堡界面 纵波P 固液气 明显加快 突然下降 横波S固体明显加快 突然消失常见天气 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降雨区域举例 冷锋 晴朗,温高压低 阴雨大风天气 晴朗温低压高 锋后 北方夏季暴雨,冬天冷空气南下,沙尘暴 暖峰晴朗,温低压高 连续性降雨晴朗温高压低 锋前常见天气 气压状况 运动方向对应天气 典型天气气旋 中间低,四周高 北逆南顺阴雨天气 夏季南方的暴雨台风反气旋 中间高,四周低 北顺南逆 晴朗干燥 长江伏旱、秋高气爽天气 气压分布 亚欧大陆 太平洋冬季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夏季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气候类型 分布范围 气候特点 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地区 全年高温多雨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气流上升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到40度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暖多雨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的交替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到60度大陆西岸 全年温暖湿润 全年受盛行西风的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南亚季风) 南亚地区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夏季:西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冬季:东北风(海陆热力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大陆东岸20到夏季:高温多雨 夏季:东南风 海路热力性质的差异出写出五代的名称和分界线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大气(1)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大气(1)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见表9-5)低层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尘埃组成。
干洁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其要紧成分是氮和氧,约占干洁空气容积的99%。
表9-5 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大气组成作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地球上生物体的差不多成分;有冲淡氧气,减弱氧化等作用。
是坚持生命活动必须的物质;有氧化和助燃作用。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大量吸取太阳紫外线辐射,使地球上生物免于损害。
水汽成云至雨的必要条件;对气温有调剂作用。
尘埃成云至雨的必要条件;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2)大气的结构(垂直分层,见表9-6)。
依照大气的热力性质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将大气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表9-6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点大气分层高度位置要紧特点与人类的关系备注对流层是紧贴地面的一层,其高度因纬度而异,8~18千米高度。
1.气温随高度增加递减(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2.空气对流运动显著;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与人类关系最为紧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该层。
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高度。
1.下层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专门小,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2.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3.水汽、杂质含量极少,天气晴朗。
大气平稳,能见度高,有利于高空飞行。
距地22~27千米处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
中间层平流层顶到85千米高度。
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2.垂直对流运动强烈。
该层有高空对流层之称。
热层中间层顶到500千米高度。
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外层热层顶以上空气质点经常散逸到星际空间,是地球大气向星际空间过渡的层次,又称为散逸层电离层距地面60~800千米高度范畴的大气,因受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大气中的氧和氮分子被分散为离子,大气处于电离状态,这一范畴被称做电离层。
高中合格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合格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 经纬线与经纬度。
-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经度范围是0° - 180°,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划分东西经度的界线。
- 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为点,纬度范围是0° - 90°,赤道(0°纬线)是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
3. 地图三要素。
-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 =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 方向:一般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数字。
4. 等高线地形图。
- 等高线: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
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 地形部位: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山谷处可能发育河流)、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 相对高度的计算:相对高度 = 较高处海拔 - 较低处海拔。
-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判断地形类型、选择登山路线(等高线稀疏的路线较缓)、选择宿营地(避开山谷,防止山洪)、判断河流流向(河流由高向低流,与山谷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等。
二、自然地理环境。
1. 宇宙中的地球。
- 地球的普通性:在太阳系中,地球与其他行星一样,绕太阳公转,具有同向性(公转方向相同)、共面性(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近圆性(公转轨道近似圆形)。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点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点高一地理第一单元会考知识点第一单元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高一地理第二单元基础知识点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高中会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中会考地理必背知识点高考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11.七大洲名称及按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世界主要矿产资源:世界重要三矿产,煤铁石油是重点。
俄巴中澳印加美,七国铁矿储量大。
亚欧大陆和北美,煤矿分布也不差。
石油分布很集中,一半以上在中东。
3.世界人口超亿十国名称:南极大洋均无他,人口超亿十国家。
中美两印俄两巴,日尼外加孟加拉。
4.中亚五国名称:哈吉塔连我肩,乌兹别克咸海边。
里海岸边土库曼,中亚五国记心间。
5.中亚知识概括:中亚距海位置远,冬冷夏热降水难。
植被草原和荒漠,卡库沙漠居西南。
东和东南地势高,天山米尔边境间。
北、西丘陵和平原,最大哈丘与某兰。
河流多数为内流,锡尔阿姆水量减。
里海最大世著称,咸海变化危机现。
土库棉田产量增,功在卡库运河建。
额尔齐斯外流河,流经三国向北穿。
产棉基地次中美,“白金之国”美名传。
民族多信某某某,最大城市塔什干。
6.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7.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8.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9.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10.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11.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1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13.对流层的特点:a.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b.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c.天气复杂多变。
14.平流层的特点:a.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b.大气平稳,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
15.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16.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17.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选修五】(精品干货)
高一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地轴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角速度 平均1º/日 近日点(1月初)快 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º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公转示意图)(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四: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第二单元大气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二: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作用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全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四季变化。
2.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3. 地图分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
自然地图展示自然地理现象,社会经济地图展示人类活动。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作用- 气候类型:热带、温带、寒带气候,以及各自的特征。
-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三个阶段:蒸发、凝结、降水。
- 河流的流域、水系和水文特征。
- 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
3. 地貌-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冰川。
- 地貌类型:山脉、平原、盆地、峡谷等。
4. 土壤与植被- 土壤的形成与分类。
- 植被类型:热带雨林、草原、沙漠等。
- 人类活动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分布的规律与影响因素。
- 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人口问题:人口过多、老龄化等。
2. 经济地理- 农业地理:农业类型、农业布局、农业技术革命。
- 工业地理: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工业与环境。
- 交通运输:交通方式、交通网络、物流。
3. 政治地理- 国家与地区:领土、疆域、边界。
- 国际关系:全球化、地缘政治。
- 地球村概念:信息技术对地理政治的影响。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 遥感图像的解译。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构成与功能。
- GIS在城市规划、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
- GPS在导航、测绘等领域的应用。
五、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2. 环境问题: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
3. 环境保护措施:法律、政策、教育、技术创新。
4. 绿色能源与低碳经济。
地理高中会考知识点
地理高中会考知识点地理高中会考是高中生必须参加的一项考试,它涉及到了许多地理知识点。
地理知识点是构成地理学科的基础,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下面将介绍地理高中会考的知识点。
1.自然地理(1)太阳能与地球的温度:地球的温度是由太阳能和地球自身的热量共同决定的,太阳能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能源来源。
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角度和强度,会影响地球的气候和气温。
(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地球上大气层内的气流,它是地球上空气的运动方式。
大气环流对气候和天气有着重要的影响,改变大气环流会影响全球的气温和天气。
(3)水循环: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雨、地下水和河流等。
水循环对地球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4)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层。
地球的内部结构决定了地震、火山活动和地质构造等自然现象。
(5)板块构造:地球的地壳是由几块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组成的,板块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地震、火山活动和地质构造等现象。
2.人文地理(1)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球上的空间分布情况,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人口分布和迁移对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和社会发展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2)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化过程对城市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3)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经济发展是指国家或地区的实力和财富增加的过程,区域差异是指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差异。
经济发展和区域差异对社会变革、区域竞争力和国家发展战略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4)全球化: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全球化对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信息交流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5)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是指对地球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改善地球的自然环境。
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必修一地理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总结整理人:李丹保管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层次河外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系地球银河系地月系太阳系月球其他行星系一、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太阳系(1)主要行星: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的公转特点: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
(3)八大行星的分类①划分依据:距日远近、体积和质量。
②类型: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类,其中地球属于类地行星。
2、地球的普遍性:与其他行星相比,在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上没有特殊性。
二、存在生命的行星1、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2、有生命存在的原因(1)稳定而安全的宇宙环境①稳定的太阳光照。
②安全的行星运行轨道。
(2)良好的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利于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
②体积、质量适中→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③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产生的水汽逸出、凝结,形成降水并汇集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概况: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2、太阳辐射(1)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亏损的质量转化为能量。
(3)意义①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②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直接或间接能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层:太阳大气层从外向里分为日冕、色球和光球层。
2、太阳活动(1)概念及类型: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主要类型有黑子和耀斑。
其比较如下表:类型位置现象周期意义黑子光球层暗黑斑点11年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色球层增亮斑块11年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2)对地球的影响①对电离层:扰乱电离层,使无线电波通信受到影响。
高一高二地理必背的地图
1
利用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
2(021北/10/1印0 度洋海区可不考虑,洋流名称可不记)
2
板块构造与地貌
3.板块构造学说
注意图中六大板块的名称和范围。这些板块的界限并不是大陆 的边缘,而是海岭、岛弧构造和大断裂,所以除了太平洋板块 完全是水域外,其余板块都包括海洋和大陆。
中纬度Hale Waihona Puke 区温带落叶 温 阔叶林带 带
草温 带 原荒 漠 亚热带常 带 带
绿硬叶林 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 带
热带沙漠气候
23°26N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低纬度地区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2021/10/10
0°
热带雨林带
6
2021/10/10
7
2021/10/10
3
关于板块构造学说(板块名称和分布、边界类型)
2021/10/10
4
自然带分布图
2021/10/10
5
西岸
中部
东岸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西岸
中部
东岸
冰原带
高纬度地区
苔原带
66°34N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地中海 气候
温带 大陆 性气
候
温带季风 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山西23年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
山西23年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摘要:一、山西地理概述1.地理位置2.地形地貌3.气候特点二、山西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2.水资源3.土地资源三、山西人文地理1.历史背景2.文化特色3.旅游景点四、山西经济发展1.农业状况2.工业发展3.经济政策与规划五、山西地理会考重点知识点1.地理概况2.自然资源3.人文地理4.经济发展正文:【地理概况】山西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总面积156,579 平方千米。
地处黄土高原,东临太行山,西靠黄河,南界秦岭,北邻内蒙古高原。
地势高低起伏,地貌复杂多样。
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量适中。
【自然资源】山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以煤炭、铝土矿、铁矿等储量最为丰富,位居全国前列。
水资源方面,山西拥有黄河、海河两大流域,以及众多的湖泊、水库和地下水。
土地资源丰富,适合农业、林业等多种用途。
【人文地理】山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拥有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
如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等。
此外,山西还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如剪纸、锣鼓、地方戏剧等。
【经济发展】山西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以煤炭、电力、冶金等为主导产业。
近年来,山西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此外,政府实施一系列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助力山西经济持续发展。
【地理会考重点知识点】高中地理会考重点知识点包括地理概况、自然资源、人文地理和经济发展等方面。
学生需要掌握山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历史背景、文化特色、旅游景点等内容,并了解其经济发展状况及政策规划。
高中地理会考重点知识归纳
高中地理会考重点知识归纳高中地理那可是一门有趣又实用的学科呀!这不,马上要会考了,咱们一起来瞧瞧重点知识都有啥。
先来说说地球的事儿。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就好比一个人在不停地自己打转,同时还围着别人绕圈圈。
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想象一下,如果地球不自转,那咱们岂不是一半永远是白天,另一半永远是黑夜,那多可怕!公转呢,则带来了四季的变化,春夏秋冬,就像四个性格各异的小伙伴,轮流来陪伴我们。
气候这一块那可是重点中的重点。
什么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等等,每种气候都有自己独特的脾气。
热带雨林气候就像个热情似火的孩子,终年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则像个温柔的大姐姐,终年温和湿润。
咱们得把它们的特点、分布地区以及形成原因都搞清楚,可别弄混了哟!再讲讲地形地貌。
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这一个个就像是大地的五官,各具特色。
山脉高高耸立,就像大地的脊梁;平原宽广辽阔,仿佛是大地展开的怀抱。
像板块运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这些概念,那都是解释地形地貌形成的关键,得好好琢磨琢磨。
自然资源也是必考的。
水、土地、矿产,这些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宝贝。
但咱们可得珍惜着用,不然就像个不懂节约的孩子,把家里的好东西都糟蹋光啦!还有农业和工业。
农业的区位因素,什么气候、土壤、市场、交通,就像是一场烹饪比赛中的各种调料,缺了谁都不行。
工业的集聚和分散,这就好比一群小伙伴有时候喜欢扎堆玩耍,有时候又想各自去探险。
地图的阅读和使用也是个重要技能。
地图就像是给我们的寻宝图,只有看懂了,才能找到那些隐藏的知识宝藏。
比例尺、方向、图例,一个都不能马虎。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也不能忽视。
各地的地理环境相互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
就好像身体的各个器官,一个出了问题,可能整个身体都不舒服。
总之,高中地理的会考重点知识就像一个大拼图,每一块都很重要。
咱们得把每一块都认真拼好,才能看到一幅完整美丽的地理画卷。
加油吧,同学们,相信咱们都能在会考中取得好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前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 总星系
2. 天体系统层次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
3.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太阳; 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月球。
4. 太阳的外部结构 :(由里向外)光球、色球、日冕
5. 太阳活动 :黑子(光球);耀斑、日珥(色球);太阳风(日冕)
28. 地壳、地幔、地核自上而下,厚度、压力、密度、温度均递增 。
29. 地壳 :固态。 陆厚洋薄 ,岩石组成。可分两层,上层硅铝层(花岗岩,密度小,海洋部分缺失),下层硅镁层(玄武岩,密度大)。
6. 太阳活动的标志 :黑子和耀斑。活动周期: 11 年
7. 太阳活动的影响 :干扰无线电、磁暴、极光
8.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太阳(质量大)
9. 九大行星 :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天、海、冥(类木行星)
10. 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大小质量适中。
14. 地球物体 水平运动偏向 南左北右赤无。
15. 地球公转周期 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
16. 地球自转平面 ——赤道平面; 地球公转平面 ——黄道平面。
17. 黄赤交角 目前 23 ° 26 ′,与回归线纬度相同。地轴与赤道夹角 90 °,地轴与黄道的夹角为 66 ° 34 ′,与极圈的纬度相同。
南 . 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带:一年之中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达到两次最大值( 90 °),回归线上只有 1 次直射,回归线外无直射。
20.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3.21 日及 9.23 日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春分日 - 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愈高,昼愈长夜愈短,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南半球各纬线圈昼短夜长,纬度愈高,昼愈短夜愈长,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其中,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极昼),南半球反之。北半球秋分日 - 春分日:反之。其中,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极夜);南半球反之。
11. 朔望月周期 :新月(初一、大潮,日食)—上弦月(初七、八,小潮)—满月(十五、十六,大潮,月食)—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小潮)—新月。 29.53 日
12. 地球自转方向和周期 自西向东, 23 小时 56 分 4 秒。
13. 地球自转角速度 除点外, 15 ° / 小时 每差1°时间相差4分钟; 地球自转线速度 除极点外,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 北半球夏至日( 6.22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降低。
*. 北半球冬至日( 12.22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降低。
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太阳直射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19. 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在 6.22 达到最大, 12.22 达到最小;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在 12.22 达到最大, 6.22 达到最小。
25. 生物圈的范围 :水圈全部、地壳圈表层、大气圈底层。
26. 地球的内部圈层组成 : 地壳、地幔、地核 。 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 。
27. 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 :莫霍面(地下约 33km 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增加)以上是地壳,莫霍面与古登堡面(地下约 2900km 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之间是地幔,古登堡面以下是地核。
18.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形成了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的周年变化,并使地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作相应的变化。
太阳直射处:正午太阳高度为 90 度。所以:
*. 北半球春分日( 3.21 )或秋分日( 9.23 ):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南北降低。
21. 天文含义上的四季: 夏季: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冬季:反之。春秋是冬夏之过渡。
22. 五带的划分 :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到极圈为南、北温带;极圈以内是南、北寒带。
23. 地球的六大圈层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地核
24. 水圈的特点 :连续、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