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飑线过程的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分析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一次飑线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分析
摘
要 : 用 喀 什 新 一 代 多普 勒 天 气 雷达 监 测 资料 和 常规 天 气 图 , 利 结合 2 1 00年 7月 2 1
日发 生在 塔 里 木 盆地 西北 部 的 一 次暴 雨 灾 害 , 析 了飑 线 的 演 变过 程 , 现 强 回波 进 入 雷达 分 发 扫 描 区就 已经 呈 现 出较 典 型 的飑 线 特征 , 回波 强 度 能很 好 地 反 映 飑 线 发展 变化 , 中气 旋 的 出现 与 强 对 流风 暴 有 一 定 的 关 系, 强和 垂 直 累积 液 态含 水量 对 定 时 、 点 、 量 预 报 暴 雨 雨 定 定 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 垂直风切 变也能反 映 中小尺度 系统的存在 。本文重 点分析 出现在伽师 县 西 克 尔库 勒 镇 上 空 的 暴 雨 形 成 机 制 , 而 说 明 了 多普 勒 雷达 产 品 对 南疆 西部 强 对 流 天 气 从
多 万 元
段 在 ( 3 。 8 m) 。1 3 7 ,8k 处 4时 5 2分 在 测站 西北 方
向逐渐 生成 了 以积云为 主 多块 单体 回波 , 自西 南 至 东北 跨 越 长 度 约 9 l,此 时 最 大 强 度 中心 达 到 6k n 5 B , 体 向东 移 动 , 2d z 整 存移 动 的 过 程 中 , 强度 中心 内部 结 构 紧密 , 强度 不 断增强 , 边缘 不断 扩展 .1 .5时 0 9分 , 34 仰 角 卜已 } 现 5个 对 流 单 体 , 排 列 在 .。 H 并 成带 状 , 中 ( l。8 m) 强度 达 到 5 B , 其 3 8 ,0k 处 7d z 回波 顶高 1 m。 1 0k 5时 3 6分 , 度 【 波 图 卜主要 有两 个 强 - I 对 流 体 , 1 到 5时 5 8分 , 线 的特 征 已经 很 明显 , 飑 主要 由四部分组 成 , 第一 部分 ( 1 是 由处 存飑 线 冈 A) 前部 的四个弱 对流单 体 组成 , 二部 分( 1 ) 处 第 B是
利用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上海一次飑线过程的同化模拟
利用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上海一次飑线过程的同化模拟1.民航华东空管局气象中心上海市 2003352.2. 甘肃省合水县气象局甘肃省庆阳市 745400摘要:本文利用美国风暴分析和预报中心(CAPS)开发的APRS中尺度数值模式及其三维变分同化技术(3DVAR),同化了上海地区青浦和南汇的两部雷达资料,模拟了2012年9月7日上海地区的一次飑线天气过程。
分析表明,多普勒雷达资料调整了模式初始场的热力、动力场,这种调整增加了初始场中对流层中下层的云水含量,同时雷达径向风的引入明显加强了对流系统的垂直速度,有效地缩短了模式的spin-up时间。
同化雷达资料改进了模式临近预报的能力,预报效果最好的时段在1-2小时。
关键词:双多普勒雷达资料三维变分同化数值模拟飑线引言随着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和风暴尺度非静力模式的成熟,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研发基于数值天气预报(NWP)的临近预报技术。
盛春岩等【1】【2】利用ARPS 模式及其资料分析系统ADAS,对一次华北暴雨过程进行了不同水平分辨率的数值对比试验,发现通过提高模式水平分辨率,可以改进6 h内的短时预报。
雷达反射率资料对定量降水预报改进效果明显,同时使用雷达径向风和反射率资料改进初始场后对降水的模拟效果最明显。
国内在2010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与NCAR合作建立了基于WRF-3DVAR的临近预报系统BJ-RUC,其网格设计为9km-3km双层嵌套【3】。
深圳气象局目前运行的HAPS临近预报系统则利用了ARPS-3DVar,其网格设计为12km-4km双层嵌套。
从航空气象的角度出发,航班流量的日益增长使得管制运行部门对航空气象的精细化短临预报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方法,设计适用于本区域的临近数值预报天气系统搭建方案,并通过个例模拟验证系统的预报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1 ARPS模式及3DVAR简介ARPS模式是美国Oklahoma大学CAP中心在20实际90年代初期开发的中尺度非静力平衡模式,它是一个高分辨率的多尺度模式,适合风暴尺度的数值模拟。
利用双多普勒雷达研究强飑线过程的三维风场结构(精)
利用双多普勒雷达研究强飑线过程的三维风场结构王俊1朱君鉴2任钟冬31 山东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济南,2500312 山东省气象台,济南,2500313 山东省滨州市气象局,滨州,257091摘要山东齐河CINRAD/SA和滨州CINRAD/SC雷达相距125.5 km,组成了双多普勒雷达观测网,利用2004年6月21—22日的一次强飑线过程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分析了双雷达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结果,并根据双多普勒雷达反演的三维风场研究了飑线的三维结构。
结果表明,两部雷达探测的回波在水平位置上有2.0 km的差别,回波强度滨州雷达低5.2 dBz,回波结构也有一定的差别,径向速度在可比较的区域一致性很好。
飑线不同位置的水平风场结构有很大不同,在飑线北端,低层是气旋性辐合风场,飑线南端是反气旋性辐合风场,而中部沿强对流窄带的前部是偏西和东南风的风场辐合。
中高层云中风逐渐转为西北风,强对流回波带上空对应辐散风场;垂直于强对流带方向的风场垂直结构表明:成熟阶段,强对流窄带前部的低层是入流气流,即东风气流,它与对流带后部的西风相遇后向上倾斜上升,在中高层向前流出形成飑前砧状云。
减弱阶段,低层的西风分量增强并向前穿过强对流回波带,导致前面的入流气流风速减弱、下边界抬高,这一垂直风场结构和演变特征与美国中纬度飑线的结构基本一致。
关键词:双多普勒雷达,飑线,三维风场,强对流带。
初稿时间:2006年3月3日;修改稿时间:2006年6月28日。
资助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5012、4050500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2006E08)和山东省气象局2005年重点攻关项目。
作者简介:王俊,主要从事雷达气象学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
E-mail:wangjun818@。
双多普勒天气雷达反演大气三维风场研究
}丽矍本文对敏多普勒天气雷达反演大气三维风场_i技行了初步探讨。
采用较简零豹凄量连续方程求致蘧童速塞方案,弱舔嚣帮霞速豹径囊逮壤授影关系爱演人气三维风场。
首先,为检验此种反演方法的可靠性,我们使用MM5数值模式输出的三维溅场、穗蕈强场、温缓场等数据,分裂模毅生成鼹郊霉达同疹鼹渊区熬疑阳速度场釉豳波强度场,然后根据戳.t的反演理除利用模拟的双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到的径向速度场和回波强度场反演出大气兰维风场。
眨演出的三维触场再与MM5数值模式簸出妁三维斑场加以比较,验证姥种反演方法的可靠】|生。
反演络莱表唆:爱演褥到的馘场帮模羧的械场总体趋势蘩本一致,蘩xlz均离差、均方差、平均相对离差均较小;两者的J二升气流和下沉气流的分布也很接近;基本上可以反映三维风场的状况。
然嚣露瑙兹反演方法瓣2003零7嚣5嚣发生程安霰害黪一次簿隶遘稔进{]二分析,根据安徽省念肥站和马鞍山站对此次降水过程的联合探测资料,应川上述质量连续方程求取垂直速度方案反演出大气风场的三维结构。
反演{|;翡大气三缀诫场戆结擒及中尺度辩滤系绞配嚣黎本会理。
j毙铡表鞠i这秘反演方法‘蟮初步应用予辩实际风场的反演。
关键词:双多普勒雷达;反演;数值模拟;误差分析:个例研究。
AbstractInthispaperitisprimarilydiscussedthattheretrievaloftheatmosphericthree-dimensior臻|windP{eldbyDuat-Dopp|erradar.Therelativelysimplemasscontinuousequation稔usedtocalculatevertlcalvelocity,anduseradialvelocityprojectionrelationofDual*Dopplerradartoretneve獭ethree-dimensiORBlwindfield,First,inordertovet海,thecorrectofthisretrievalmonth,龄usingthedataofthree—dimensionalwindfield、raininessfieldandtemperaturefieldthatareoutputbyMM5numericalsimulation,weclimatetheradialvelocityfieldandechoir建entionfieldinthe溉一phaseebserca[酶n妻瓣鼗ofDual-Dopplerradar,then,onthebaseoftheupwardsretrievaltheoryandusingtheradiaIvelocityfieldandechointentionfieldInthein-phaseobservationareaofDtra;-Dopplerradar,weretrievetheatmosphe髓three-dimensionalwin矮纛e邂。
湖南一次飑线过程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分析
湖南一次飑线过程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分析摘要2009年3月21日湖南的益阳、宁乡、岳阳、平地等地出现的东北—西南走向飑线带来了大范围的雷雨大风、冰雹、强降雨和龙卷风强对流灾害性天气,通过对此次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得出,飑线过程是受多单体风暴影响所致,风暴单体形态具有入流缺口、弱回波区和悬垂体结构特征,并表现出超级单体风暴特征,其中中气旋出现的地方均发生了风雹天气。
关键词多普勒雷达;飑线;多单体风暴0 引言随着气象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我国于20世纪末建设了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网并投入使用,与传统天气雷达相比,多普勒雷达能够获取更多的降水信息,对强降水等对流天气的分析和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3月21日,湖南省出现飑线过程,益阳、宁乡等地遭受了大风、冰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袭击,本文对此次飑线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今后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识别和预报强对流灾害性天气提供参考。
1 天气实况2009年3月21日18时,在湖南的益阳、宁乡、岳阳、平地等地出现了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飑线,自西向东先后出现了大范围的雷雨大风、冰雹、强降雨和龙卷风强对流天气过程。
21日18时,益阳的赫山区、岳阳东部和涟源北部先后出现降雹,并出现短时大风和强降雨;18:50时,平江站自动站观测到20m/s 的偏北大风;至19时,宁乡龙门、安定和伍市等乡镇部分地区突降冰雹,其中宁乡站冰雹直径可达9mm,伴有短时强降雨出现,测得冰雹直径为9mm;整个飑线发生过程中,冰雹发生的范围比较分散,其中最长持续20min,最大直径达到20mm,导致农作物和房屋等不同程度受损。
2 环境场分析500hPa图上,3月21日8时,西西伯利亚至蒙古之间为一宽广的低压区,河套地区受偏西北气流控制,冷空气不断顺西北气流东移南下,其冷舌伸至长江中下游地区;与此同时,位于孟加拉湾低槽前的西南气流与北上的副热带高压西侧的西南气流交汇,在对流层的中层形成一支强风带。
海南一次飑线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分析
高 湿之 间 ( 5  ̄ 8 0 P ) 7 0 5 h a 存在 一条 湿度 梯度 很 大 的 干线 ,即能 量锋 区 ,有利 于不 稳定 能 量 的储 存 和积
累 ,且 随着 它东移 发 展 ,最终 与低 空 急流 、低 层冷
・ ( 级 风 ) S 9 ,临高 和舍镇 2 . m ・ ( 级 风 ) 29 S 9 ; 北部、 西部 地 区有 1 1个站 的过程 降 水量 大于 2 mm, 5 其 中昌江海 尾镇 4 . mm, 高和舍 镇 3 mm。临高 42 临 9 和 舍镇 在 这 次飑 线 过 程 遭遇 灾 害 性 大 风 的破 坏 ,7 间瓦 房被 掀 ,少量 橡胶 树 和纸浆 树被 刮倒 ,所幸 无 人伤 亡 ,损失 并不 严 重 。
维普资讯
第2 8卷 增 刊 Ⅱ 20 0 7年 9月
气
象
研
究
与
应
用
Vo . 8 增 刊 Ⅱ I2
Se 20 p. 07
J OURNAL OF M ETEOROLOGI CAL RES EARCH AND PLI AP CATI ON
文 章 编 号 :1 7 — 4 1 ( 0 7 38 1 2 0 )增 刊 Ⅱ一 0 3 0 6 0 5 —3
海 南 一 次 飑 线 过 程 的 多普 勒 雷 达 回波 分 析
黄 耀 怀 ,郑 艳 ,林 建 兴
( 南省气象 台 海 5 00 ) 7 2 3
摘 要 :利 用 常 规 观 测 、N E 1 ×r逐 6 、 自动站 观测 以 及 新 一 代 天 气 雷 达 回 波 等 资 料 对 2 0 年 1 月 2 日影 响 C P。 h 06 1 2 海 南 的飑 线 过 程 进 行 了分 析 ,分 析 指 出 :该 飑 线 是 高 空 槽 前 上 千 下湿 、低 空 急 流 、边 界 层 干 线 以 及 低 层 冷 空 气 侵 入 引 起 的不 稳 定 中 尺度 对 流 天 气 系 统 ;通 过 对 飑 线 中小 尺 度 系统 的分 析 ,发 现 逗 点 回波 、强 的 后 侧 人 流 急 流 、中气 旋 以 及 弱 回波 区是 造 成 此 次 飑 线 过 程 产 生 灾 害 性 大 风 的成 因 。 关 键 词 :飑 线 ;灾 害 性 大 风 ;后 侧 人 流 急 流 ; 中气 旋
一次飑线过程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
一次飑线过程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作者:姜勇强韩锐姜明波周育锋陈超辉王华文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0年第01期摘要;利用江苏省多部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2年5月16日江苏北部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飑线发生前500 hPa东北冷涡南侧高空槽迅速南压,江苏北部槽后强冷平流与低空暖平流形成强烈的位势不稳定层结。
飑线发生、发展直至消亡过程中共出现2条带状回波,一条是从徐州附近开始发展,另一条则是在连云港附近的海上开始发展,随后2条飑线合并而强烈发展。
飑线中的强回波具有明显的超级单体风暴特征,存在悬挂回波和穹隆。
径向速度分析表明,中层存在深厚的中尺度涡旋对,双涡之间可以吸入更多的空气,能有效地维持风暴内部的高速上升气流,使风暴能得到维持而不受环境风的干扰。
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在连云港西南部160 km处冰雹发生时,由16日15:35的47.2 kg/m2跃增至15:41的98.8 kg/m2;而当VIL由62.5 kg/m2剧减至10.2 kg/m2时,连云港西南部约53 km处出现了大风,表明VIL的剧烈变化对冰雹和大风的发生具有指示作用。
关键词;飑线;组合反射率因子;径向速度;涡旋对;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中图分类号;P;458.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20)01-0222-05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01.067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Analysis of a Squall Line Process with Doppler Weather Radar DataJIANG Yong;qiang1, HAN Rui2, JIANG Ming;bo3 et al(1. College of Meteorology and Oceanograph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1101;2. Army 93117 of PLA, Nanjing, Jiangsu 210018;3. Army 61540 of PLA, Beijing 100029)Abstract;Using S;band Doppler weather radar data of Jiangsu Province, a squall line process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on May 16, 2012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500 hPa trough to the south of the northeast cold vortex rapidly moved southward before the squall line occurred, and the strong cold advection behind the trough in northern Jiangsu formed a strong potential instability stratification with the low;level warm advection. During the occurrence,development and extinction of the squall line, two band echoes appeared. One began to develop near Xuzhou, the other began to develop in the sea near Lianyungang, and then the two squall lines merged and developed strongly. The strong echoes in squall line had obvious supercell storm characteristics, and there were suspended echo and vault. Radial velocity analysis shows that there was a mesoscale vortex couple in the middle layer, and more air could be inhaled between the two vortices, which could effectively maintain the high;speed updraft in the storm, so that the storm could be maintained without the interference of environmental wind. Vertically integrated liquid (VIL) quickly increased from 47.2 kg/m2 at 15:35 to 98.8 kg/m2 at 15:41 when hail occurred about 160 km to southwest of Lianyungang. When VIL was dramatically reduced from 62.5 kg/m2 to 10.2 kg/m2, strong winds appeared about 53 km to the southwest of Lianyungang, indicating that the drastic changes of VIL could indicate the occurrence of hail and gale.Key words;Squall line;Composite reflectivity;Radial velocity;Vortex couple;Vertically integrated liquid飑线的预报是当前天气预报的一个难题,部分飑线通过数值预报可以得到较好的预报,这取决于模式初始场和数值预报的分辨率及模式物理过程等。
一次飑线过程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
一次飑线过程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多普勒天气雷达(Doppler Weather Radar)是一种设备,可以用来检测大气中的气象现象,包括降水、风速和风向等。
它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通过测量大气中的回波信号的频率变化来判断目标的运动状态。
在一次飑线过程中,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数据可以提供有关飑线的位置、强度、移动速度和方向等信息,帮助气象专家进行预测和分析。
多普勒天气雷达可以提供飑线的位置信息。
雷达可以在地图上显示出飑线的具体位置,帮助气象专家了解其范围和分布状况。
通过观察雷达图像,可以发现飑线的形状和延伸方向,从而进一步分析其特点。
多普勒天气雷达还可以提供飑线的强度信息。
通过测量回波信号的反射强度,可以了解飑线的降水量和云的密度。
强回波区域表示有较强的降水发生,而比较弱的回波区域可能表明降水较轻或可能处于下降阶段。
这些数据对于预测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天气非常重要。
多普勒天气雷达还可以提供飑线的移动速度和方向信息。
通过连续观测雷达图像的演变,可以测算出飑线的移动速度和方向,并且预测其未来的行进路径。
这对于规划抢险救援行动和预警发布非常关键,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和防范。
多普勒天气雷达还可以通过分析雷达图像的特征,提供飑线形成的可能原因和发展趋势。
通过观察飑线的反射特征和云团的垂直结构,可以推测出飑线的形成机制和演变过程。
还可以分析飑线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掌握其发展趋势,并提前做好预报。
一次飑线过程中,多普勒天气雷达的资料分析对于了解飑线的位置、强度、移动速度和方向等信息非常重要。
这些数据有助于气象专家进行预测和分析,并提供决策支持,以应对飑线可能带来的恶劣天气影响。
一次飑线过程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
一次飑线过程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引言:多普勒天气雷达是一种能够探测大气中降水、雷达回波和飑线等极端天气事件的重要仪器。
本文将对一次飑线过程中多普勒天气雷达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以揭示飑线过程的发展特征和演变规律。
一、飑线的定义与特征飑线是一种突然出现的高风速旋风,通常伴随着暴雨、冰雹和闪电等极端天气现象。
飑线通常发生在对流活动较为剧烈的天气系统中,对公众和农作物产生不小的危害。
对飑线过程进行监测和预警显得尤为重要。
二、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工作原理多普勒天气雷达是一种基于多普勒效应的天气观测工具,能够通过接收雷达回波信号来获取降水的速度和方向信息。
这种雷达能够实时监测大气中的飑线和其他极端天气现象,并提供及时的预警信息。
三、分析过程在对一次飑线过程中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进行分析时,我们首先需要获取雷达回波信号,并通过对信号进行处理和解译,得到飑线的位置、速度和强度等信息。
接下来,我们利用雷达回波的径向速度和反射率来揭示飑线的演变特征。
通过对雷达回波的径向速度场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飑线过程中的对流云团中具有明显的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这种气流运动对飑线的生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还可以观察到飑线中心区域的风速较大,飑线云团周围的风速逐渐减小,这种风速的分布特征是一次飑线过程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过对雷达回波的反射率场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飑线云团中的反射率较高,这表明了云团中存在大量的降水和冰雹。
飑线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云团的不断发展壮大,反射率也会逐渐增加,这种反射率的变化规律可以用来预测飑线的持续时间和强度。
我们还可以通过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的时间序列分析来了解飑线的演变过程。
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雷达资料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揭示飑线的移动速度、移动方向和变化趋势,为飑线的预测和预警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对一次飑线过程中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揭示飑线的生成、发展和消散过程,为飑线的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热带风暴“海贝思”的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分析
热带风暴“海贝思”的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分析作者:李晓惠,李南来源:《科技视界》 2015年第29期热带风暴“海贝思”的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分析李晓惠1李南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大气与遥感系,江苏南京 210044;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44)[摘要]本文利用厦门和泉州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径向速度数据,利用双雷达反演技术反演热带风暴“海贝思”的风场,并与单雷达反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发现,双雷达联合反演能够给出风场的气旋性涡旋辐合。
[关键词]双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场反演;海贝思0引言本文就双多普勒天气雷达反演大气风场进行了初步研究及探讨,利用两部多普勒雷达同步体扫资料并进行大气三维风场的反演。
分析2014年6月15日-17日海贝思引发闽南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三维结构,进一步认识这次台风暴雨的形成机理、高时空分辨率三维动力结构及其演变特征,这对提高台风暴雨的临近预报水平也有一定帮助。
1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场反演主要原理双多普勒雷达联合反演技术。
双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三维风场反演技术明显地提高了大气中风场的反演精度,可以作为标准检验单多普勒天气雷达反演得到的三维风场,其反演结果有利于构建合理的概念模型,改进临近预报。
目前,对中尺度暴雨的三维风场已有了一些较清晰的认识。
2海贝思台风过程的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分析我国气象服务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台风的预报服务[1]。
台风所带来的充沛雨量常常是由台风雨带所致,然而雨带对于台风路径和强度的影响,也是台风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以往国外的研究对台风的雨带结构特征已经有了相当了解,但对于登陆中的台风,特别是处于陆地上台风雨带,研究却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缺乏高时空分辨率的观测资料。
2.1台风海贝思概述1407号台风“海贝思”(HAGIBIS,热带风暴级,图1)于6月14日在南海东北部(20.2°N,116.8°E)海面上由热带低压发展而成,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为15 m/s、14日14时增强为热带风暴,中心最大风速为18 m/s,以10-15公里的时速向偏北方向匀速移动;于15日16时在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9级(23米/秒),中心气压988 hPa。
一次典型飑线过程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
体 (图 5 中 14 :01 圆圈内) , 这个雷暴单体位于阵风 锋的前面 , 此后又有新的雷暴单体在阵风锋前面形 成 (图 5 中 14 :50) , 由于有雷暴在阵风锋的前面新 生加上原弓形回波明显断裂 , 使得维持了几个小时 的一条完整的雷暴阵风锋出现暂时断裂 。随后 , 新 的雷暴单体成熟 , 其下沉气流与其它雷暴的下沉气 流汇合再次形成完整的阵风锋 (图 5 中 16 :09) 。随 后回波继续向东南方向移动 , 雷暴群在形态上没有 上午那样呈现典型的弓形 , 但回波强度没有减弱 , 直到 21 :00 以后才移出安徽 。
37 4
高 原 气 象 27 卷
图 2 2002 年 8 月 24 日 11 :00 (a) , 14 :00 (b) 和 17 :00 (c) 3 h 变压 (单位 : 0. 1 hPa) 实线为正变压 , 虚线为负变压
图 4 2002 年 8 月 24 日 08 :00 对流有效位能 (a) 、KI 指数 (b) 和抬升指数 (c) Fig. 4 CA PE(a) 、KI (b) and L I(c) at 08 :00 o n 24 August 2002
37 6
高 原 气 象 27 卷
最大接近 10 ℃, 地面温度越高的地区 , 降温幅度越
图 1 2002 年 8 月 24 日安徽飑线过程大风实况 细线为等时线
Fig. 1 The gale of squall line case o n 24 August 2002. Thin lines are squall line passage isochrone
的位置和同一时间的 3 h 变压 (见图 2) , 可以看出 飑线后部一直存在明显的雷暴高压 。同时从风 、气 压 、温度等气象要素的时间序列图上清楚地显示出 在飑线经过时气象要素出现了突变 , 风向突变 , 风 速突然加大 , 温度下降 , 气压陡升 (图 3) 。 系统影响后气象要素的急剧变化 , 存在雷暴高 压 , 以及出现大范围的大风降温 , 说明这是一次影 响范围大 , 持续时间长 , 且非常典型的飑线过程 。 飑线发生前的环境背景场如下 : 24 日 08 :00 山
华南一次强飑线过程的三维变分风场反演效果分析
华南一次强飑线过程的三维变分风场反演效果分析王艳春;王红艳;刘黎平【摘要】利用三维变分方法对2014年3月30-31日华南一次强飑线过程进行风场反演,经与风廓线雷达探测结果、双多普勒天气雷达反演结果、原始径向速度数据等对比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三维变分方法反演的中低层水平风场与风廓线雷达探测到的结果较为一致,且能很好地表现飑线过境时的风向切变;通过与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结果对比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风场空间分布十分相似,均能很好地表现2 km高度上系统内部强带状回波前缘的辐合线以及5 km高度上较弱的辐散;三维变分方法反演的水平风场与径向速度场有较好的一致性,2 km高度强回波带前缘阵风锋处的辐合线位置以及5 km和8 km高度上辐散区的位置均与径向速度场十分吻合;三维变分方法反演的垂直速度能较好地反映该飑线过程中气流的上升和下沉运动,平行于飑线方向的气流变化较小,而系统气流变化主要沿垂直于飑线的方向.三维变分方法反演的飑线系统的三维风场结构合理,反演结果可靠.【期刊名称】《暴雨灾害》【年(卷),期】2014(033)004【总页数】8页(P305-312)【关键词】飑线;三维变分;风场反演;双多普勒雷达;风廓线雷达【作者】王艳春;王红艳;刘黎平【作者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1+23引言飑线是一种可造成严重灾害损失的重要天气系统,在强天气分析预报和灾害性天气研究中一直备受关注。
对飑线系统内部三维风场结构的探测,可为灾害性大风等天气监测和预警提供重要依据,而多普勒天气雷达以其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成为探测强对流天气系统内部三维风场结构的重要工具。
目前,国内外关于飑线系统内部三维风场结构的研究多使用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方法和4DVAR风场反演方法。
Smull等[1]、Chong等[2]和 Fankhauser等[3]通过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方法探测飑线系统内部中尺度结构,揭示了副热带、热带和中尺度飑线均具有沿风暴线特征不变的准二维特征。
双基地多普勒雷达的风场反演能力评估
双基地多普勒雷达的风场反演能力评估邱拓;刘锦丽;段树;吕达仁;毕永恒【摘要】主、被动相结合的双基地天气雷达风场反演技术,是国际上近年来发展的新型技术。
为了评估该技术的风场反演能力,将X波段双基地雷达(主、从站)联合反演的风场,与X/S波段多普勒雷达(双主动雷达)联合反演的风场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在降水天气过程中,两者反演的风场一致性较好。
此外,对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也做了一些讨论。
%Wind ifeld retrieval by bistatic Doppler radaris a new type of technology, which has been developed in China recently. To assess the ability of this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 two wind ifeld retrieval methods derived from bistatic X-band radar and X/S band Doppler radar are compared.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 wind ifeld retrieval methods are reasonably consistent. In addition, some problems of the bistatic technology are also discussed.【期刊名称】《气象科技进展》【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8页(P8-15)【关键词】X/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双基地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场反演【作者】邱拓;刘锦丽;段树;吕达仁;毕永恒【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成都610225;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多普勒天气雷达是目前探测对流活动中大气动力场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主要手段。
一次飑线过程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
一次飑线过程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一次飑线过程中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的分析方法及应用情况。
首先介绍了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原理,解释了其在飑线过程中的重要性。
其次详细阐述了多普勒天气雷达在飑线过程中的应用场景和资料分析方法。
随后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了雷达资料对于飑线过程的监测和预警的重要性。
最后对实际案例分析结果进行了详细讨论,并提出了对于飑线过程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的启示和未来研究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多普勒天气雷达在飑线过程中的作用,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多普勒天气雷达、飑线过程、资料分析、实际案例、结果讨论、启示、未来研究、研究背景、研究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飑线是一种多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强对流天气系统,具有持续时间长、剧烈的雷暴、强风暴等特点。
飑线过程对于农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等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多普勒天气雷达是一种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测量大气中气象信息的仪器,能够实时监测和跟踪大气中的降水、风暴等参数。
在飑线过程中,多普勒天气雷达可以提供关键的气象资料,帮助预警部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人们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
在实际应用中,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的分析和解读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环节。
只有准确分析多普勒雷达资料,才能及时预测飑线的发展趋势和强度,从而有效减少可能带来的灾害损失。
对于飑线过程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的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结合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和实际案例,探讨多普勒天气雷达在飑线过程中的应用以及资料分析方法,旨在为更好地应对飑线过程提供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通过对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的分析,可以更准确地掌握飑线过程的发展情况,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现象,为相关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对飑线过程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可以提高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认识和预测能力,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次雷暴前后大气折射率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测量试验及结果
一次雷暴前后大气折射率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测量试验及结果黄兴友;孙伟;葛文忠;王凌震;冷亮【摘要】Dominated by atmospheric temperature,pressure and water vapor pressure,the atmospheric refractivity affects both the propagation path of radar EM-waves and the echo phase of an object.This implies that the variation of atmospheric refractivity can be retrieved by calculating changes of echo phase measured by Doppler weather radar.Thus the relevant water vapor information can be obtained for the research of local convection or advection.This paper explains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refractivity retrieved from Doppler weather radar.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tmospheric refractivity retrieved from the S-band Doppler radar of Jiangsu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was reliable and effective in the case of a local thunder storm.The work can supply not only the remote-sensed data to the study on changes of water vapor and weather changes but also supporting data of water vapor field to numerical models,which is very promising in application.%由温度、气压和水汽压决定的大气折射率会影响天气雷达电磁波的传播路径和目标回波的相位。
一次冰雹过程的双线偏振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一次冰雹过程的双线偏振雷达回波特征分析摘要:2019年4月24日温州机场及周边地区出现了一次冰雹、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表明,此次天气过程是低层暖湿急流配合地面倒槽加强后,遇到中层干冷空气的侵入产生的,较强的垂直风切变也为大冰雹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利用雷达产品可以分析出,午后在文成附近生成的对流云团发展迅速,该云团在移动过程中出现了一次分裂,分裂后两块云团具有不同的旋转特征,右移的对流单体发展成为超级单体,并造成了本次冰雹过程。
分析双线偏振雷达中的偏振参数,可以看出冰雹特征明显,冰雹在下落的过程中出现了部分融化,增强了降水强度。
关键词:冰雹超级单体风暴双线偏振雷达相态变化短时强降水1.引言2019年4月24日下午15:20-15:30温州机场出现了一次冰雹天气,并伴有短时强降水,此次过程共12架飞机受到损伤,其中2架损伤超标,其余均临时修复或保留放行,气象自动观测设备也受到损坏,经观测员测量,冰雹直径为50mm,重量29g。
温州机场自开通以来,仅出现过三次冰雹天气,随着温州机场航班量的不断增长,此类灾害性天气过程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在放大,所以提前预警此类天气就显得尤为重要。
借助温州双线偏振雷达的产品和高空地面资料对此次过程进行分析,着重分析双线偏振雷达在监测冰雹和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中的应用,为预报员在今后监测预警强对流天气过程中提供参考。
1.天气背景1.天气图分析24日08时东亚地面图上,北方冷空气主体位于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前沿已扩散到我国渤海至华北一线,西南倒槽从广西南部一直向北延伸到华北南部,中东部地区为倒槽前部的弱气压场控制着,此片区域出现了大面积的大雾天气,说明地面湿度十分高。
高空图上,850hPa冷高压位置与地面图上相似,高压前部的冷平流也扩散至渤海湾至华北一线,低压槽区控制着华北南部至华南地区,本场处于弱切变线南侧的西南气流之中,华南急流已发展到福建中部。
700hPa上贝加尔湖以东地区为高压脊,我国的中部地区为一致的西北气流,胶东半岛以南至两湖地区有一条切变线,切变北侧有弱冷平流随之南下。
一次局地大暴雨三维风场的双多普勒雷达探测研究
一次局地大暴雨三维风场的双多普勒雷达探测研究
周海光;张沛源
【期刊名称】《大气科学》
【年(卷),期】2005(29)3
【摘要】使用地基双多普勒天气雷达综合和连续调整技术 (MUSCAT), 对2001年7月13日安徽省合肥、马鞍山双多普勒雷达同步探测到的暴雨系统进行三维风场反演.其暴雨系统的流场特点是在低层存在切变线和辐合线, 高层气流辐散, 有明显的垂直环流; 低层的水平辐合区与高层的水平速度的辐散区相匹配, 对应着上升运动; 下沉气流在近地面层形成的向外流出的辐散气流促使暴雨系统前方低层暖湿空气上升; 南北强回波单体在全椒附近合并, 单体合并首先从低层开始, 然后扩展到中高层, 造成全椒地区的局地强降水; 中低层的切变线和辐合线是强回波单体合并的动力因素; 流场特征是在其上空形成中尺度涡旋.最后, 给出了这次暴雨的概念流场模型.
【总页数】15页(P372-386)
【作者】周海光;张沛源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1
【相关文献】
1.一次混合云暴雨过程风场中尺度结构的双多普勒雷达观测研究 [J], 刘黎平;邵爱梅;葛润生;梁海河
2.山东省一次积层混合云暴雨三维风场的双多普勒雷达探测 [J], 盛日锋;王俊;李欣;龚佃利
3.双多普勒天气雷达反演大气三维风场的个例研究 [J], 古金霞;顾松山;陈钟荣;裴宇杰
4.用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研究暴雨三维风场结构 [J], 周海光
5.利用双多普勒雷达研究强飑线过程的三维风场结构 [J], 王俊;朱君鉴;任钟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次飑线过程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一次飑线过程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李淑玲;刁秀广;朱敏;刘爱荣【期刊名称】《气象》【年(卷),期】2009(035)003【摘要】利用济南CINRAD/SA多普勒雷达产品,针对2006年7月5日飑线天气过程,分析回波发展演变、流场结构,讨论外流边界、强下沉气流与大风的关系,分析组合反射率因子、垂直液态含水量、中气旋产品特征.结果发现,飑线过境时风速出现两个极大值,一个出现在外流边界影响时段,另一个发生在强回波下沉气流影响时段;在横槽南下过程中,飑线后部强入流不断补充,前侧暖湿气流沿着后部入流爬升,不断产生新的单体,使得风暴得以维持发展;在垂直流场结构上表现为前侧暖湿气流倾斜上升,然后主体部分向后倾斜,后部有冷空气注入,形成下沉气流,下沉气流在地面附近辐散,与前侧入流形成低层阵风锋,是造成地面破坏性大风的主要因素.在水平流场结构上表现为低层存在气流辐合上升运动,中层有气旋性旋转气流,风暴高层为辐散气流.飑线消散阶段后期中层出现MARC,带来大风天气,而同时伴有冰雹天气的风灾产生在飑线达到最强至开始减弱的时段.当回波强度≥50dBz,且垂直液态含水量≥35kg·m-2,当有中气旋时,有利于产生冰雹和大风天气;外流边界的出现,反映了强对流回波后部下沉气流较强,是灾害性大风的前兆.【总页数】6页(P60-65)【作者】李淑玲;刁秀广;朱敏;刘爱荣【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气象局,255048;山东省气象中心;山东省淄博市气象局,255048;山东省桓台县气象局【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以一次飑线过程为例对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适用性分析 [J], 向旬;王绪鑫2.河北承德一次飑线过程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J], 王宏;马凤莲;王万筠3.一次飑线过程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J], 王宏;马凤莲;王万筠4.一次飑线过程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 [J], 姜勇强; 韩锐; 姜明波; 周育锋; 陈超辉; 王华文5.一次典型飑线过程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 [J], 姚叶青;俞小鼎;张义军;程华;魏鸣;李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次飑线天气过程的综合分析
一次飑线天气过程的综合分析
一次飑线天气过程的综合分析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自动气象站资料、雷达回波图,从天气学、不稳定层结及水汽条件和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综合分析了2006年6月25日影响洛阳的一次飑线天气过程的活动规律和物理成因.分析表明:此次较强的飑线天气过程是在高空冷涡后部西北气流的天气尺度形势下出现的,中尺度对流系统飑线以后续线型为主的型式形成.高空弱冷空气的入侵加剧了层结的不稳定性.弓形或带状回波、强(55 dBz以上)又高(或高度突降)的雷达反射率因子、逆风区、入流缺口、强的风速辐合带、高VIL值(50 kg·m-2以上)或VIL值突变及冰雹指数等雷达回波特征,对此类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有较好的预警作用.
作者:姬鸿丽常红丽陈红霞关丽娜张丽娟Ji Hongli Chang Hongli Chen Hongxia Guan Li'na Zhang Lijuan 作者单位:姬鸿丽,陈红霞,关丽娜,张丽娟,Ji Hongli,Chen Hongxia,Guan Li'na,Zhang Lijuan(洛阳市气象局,河南,洛阳,471000)
常红丽,Chang Hongli(汝阳县气象局,河南,汝阳,471200)
刊名:气象与环境科学英文刊名: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 32(2) 分类号:P458.3 关键词:飑线双峰状雷暴高压稳定度雷达回波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 t r ac t : To r e ve a l t h e me s o s c a l e wi n d f i e l d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n t he pr o c e s s o f s qu a l l l i n e, us io n s qu al l l i n e u s i n g wi n d f i el d s r et r i ev e d b y d u a l — d op pl er r a d ar
KANG Ho n g , F EI J i a n f a n g , HU ANG Xi a o g a n g , C HENG Xi a o p i n g , WANG C h e n d i 。
t i o n s 。a n d NC EP 1 。 ×1 。 r e a n a l y s i s d a t a,t h e e v o l u t i o n p r o c e s s o f a we a k — b o w s q u a l l l i n e o c c u r r e d i n J i a n g —
用下, 后 方入 流 向前延伸 并 穿过 对流 区下沉到 达地 面 ; 飑 线后 方入 流把 云外 干 冷环 境 空 气带 到 系统 内, 加剧 降水 粒子 的 蒸发 冷却过 程 , 促 使地 面冷池及 其 外流 的加 强 ; 后 方入 流 与地 面冷 池外 流 的耦 合是 地 面 大风 生成
的主要 原 因。
土 王辰 晨迥 曲 0
( 1 . 解放军 9 1 4 3 1部 队 , 广东 湛江 5 2 4 0 0 5 ; 2 . 解 放 军 理 工 大学 气 象 海 洋 学 院 , 江 苏 南京 2 1 1 1 0 1 ;
摘 要 : 为揭 示飑 线发 生过程 中 内部 中尺度 风场 的 演 变特征 , 利 用 江 苏连 云 港和 盐 城 的 多普 勒 雷 达 资料 , 采
B U p r ov i n c e o n 1 6 Ma y 2 0 1 2 wa s c a l c ul a t e d.Th e s y s t e m— r e l a t i v e ho r i z on t a l wi nd i nd i c a t e s t ha t t he r e a r i n— f l ow f i r s t l y c o nc e n t r a t e d i n t he s t r a t i f o r m r e gi on a t t he mi dd l e t r o po s p he r e,s t r e ng t he ne d by t he me s o v or — t i c e s a nd t he n e xt e nd e d t o t he b a c k e d g e of c o nve c t i v e r e gi o n wi t h t he de ve l op me n t of t he s q ua l l l i ne .Th e r e a r i nf l o w t r a ns po r t e d t h e c ol d a n d dr y mi d l e v e l a i r i nt o t h e mi dd l e l o we r p a r t o f t he c o nv e c t i v e r e gi o n, whi c h s t r e ng t he ne d t he e v a po r a t i ve c o o l i ng pr o c e s s a nd f o r c e d t he ge ne r a t i o n o f i nt e ns i v e c ol d p oo l ou t f l o w a nd s ur f a c e hi g h wi nd.Cor r e s po nd e d t o t h e me s o s c a l e c ou nt e r c l o c kwi s e c i r c u l a t i o n l o c a t e d a t t he r e a r o f t he s y s t e m ,t he r e a r i n f l o w gr a d ua l l y de s c e nd e d t o t he g r ou nd a nd ma de a di r e c t l y c o n t r i but i on t o t he g e n— e s i s of s t r a i g ht — l i ne wi nd . Ke y wo r d s: s q ua l l l i ne;d ua l ~ do pp l e r r ad a r i nv e r s i o n; me s os c a l e v o r t i c e s;r e a r i nf l ow ;gr o un d di s a s t r ou s Wj nd S
( 1 . Un i t No . 9 1 4 3 1 o f P LA ,Zh a @a n g 5 2 4 0 0 5 ,Ch i n a ;2 .C o l l e g e o f Me t e o r o l o g y a n d Oc e a n o g r a p h y. PL A Un i v . o f S c i .& Te c h . ,Na n j i n g 2 1 1 1 0 1 ,C h i n a ;3 .S h a n x i M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 Ob s e r v a t o r y,Ta i y u a n 0 3 0 0 0 6 .Ch i n a )
f i e l ds r e t r i e v e d by t he d ua l — do p pl e r r a da r a t Li a ny un ga n g a nd Ya n c he ng,t he gr ou nd a ut o ma t i c o bs e r v a —
第1 8卷 第 2期 解放 军理工 大 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2 0 1 7年 4月 J o u r n a l o f P L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N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用双 多普勒 雷达 风场反 演技 术 , 对2 0 1 2年 5月 l 6 日江 苏 中北部 的一 次 弱 弓形飑 线过 程 进 行 了综 合 分析 。
结 果表 明 : 飑 线后 方入 流 最早 出现在 系统后 部 的层 状 区 中, 在 飑 线 中段 的 中尺度 涡旋对 和地 面冷 池 的共 同作
关键词: 飑 线 ;双 多普 勒 雷达 反 演 ;中尺 度 涡旋对 ; 后 方入 流 ; 地 面 大风
中图分 类号 : P 4 2 9 D OI : 1 0 . 1 2 0 1 8 / j . i s s n . 1 0 0 9 — 3 4 4 3 . 2 0 l 6 1 1 1 4 0 0 1
Vo1 . 1 8 No . 2 A pr . 2 O1 7
一
次 飑 线过 程 的双 多 普 勒雷 达风 场 反 演 分 析
康 红 , 费 建 芳 , 黄 小 刚 , 程 小平 ,
3 . 山 西省 气 象 台 , 山西 太 原 0 3 0 0 0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