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形中的点、线移动问题的探讨》
初二数学经典动点问题
初二数学经典动点问题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AD=24cm,AB=8cm,BC=26cm。
动点P从A开始沿AD边向D以1cm/s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边向B 以3cm/s的速度运动。
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外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为平行四边形?2)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为等腰梯形?3)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为直角梯形?2、在△ABC中,点O为AC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外角平分线CF于点F,交∠ACB内角平分线CE于点E。
1)试说明EO=FO;2)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AC边上存在点O,使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猜想△XXX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3、在梯形ABCD中,AD∥BC,∠B=90°,AB=14cm,AD=15cm,BC=21cm。
点M从点A开始,沿边AD向点D运动,速度为1cm/s;点N从点C开始,沿边CB向点B运动,速度为2cm/s。
点M、N分别从点A、C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MNCD是平行四边形?2)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MNCD是等腰梯形?4、在矩形ABCD中,BC=20cm,P,Q,M,N分别从A,B,C,D出发沿AD,BC,CB,DA方向在矩形的边上同时运动。
当有一个点先到达所在运动边的另一个端点时,运动即停止。
已知在相同时间内,若BQ=xcm(x≠0),则AP=2xcm,CM=3xcm,DN=x/2 cm。
1)当x为何值时,以PQ,MN为两边,以矩形的边(AD或BC)的一部分为第三边构成一个三角形;2)当x为何值时,以P,Q,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以P,Q,M,N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等腰梯形?如果能,求x的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完整)初二数学动点问题归类复习(含例题、练习及答案)(2)
初二数学动点问题归类复习(含例题、练习及答案)所谓“动点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性题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关键:动中求静.数学思想: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本文将初一至二学习过的有关知识,结合动点问题进行归类复习,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一、等腰三角形类: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问题例1:(2013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模拟第25题)如图1,在Rt△ABC中,∠A=90°,AB=6,AC =8,点D为边BC的中点,DE⊥BC交边AC于点E,点P为射线AB上的一动点,点Q为边AC 上的一动点,且∠PDQ=90°.(1)求ED、EC的长;(2)若BP=2,求CQ的长;(3)记线段PQ与线段DE的交点为F,若△PDF为等腰三角形,求BP的长.图1 备用图思路点拨1.第(2)题BP=2分两种情况.2.解第(2)题时,画准确的示意图有利于理解题意,观察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3.第(3)题探求等腰三角形PDF时,根据相似三角形的传递性,转化为探求等腰三角形CDQ.解答:(1)在Rt△ABC中,AB=6,AC=8,所以BC=10.在Rt△CDE中,CD=5,所以315tan544ED CD C=⋅∠=⨯=,254EC=.(2)如图2,过点D作DM⊥AB,DN⊥AC,垂足分别为M、N,那么DM、DN是△ABC的两条中位线,DM=4,DN=3.由∠PDQ=90°,∠MDN=90°,可得∠PDM=∠QDN.因此△PDM∽△QDN.所以43PM DMQN DN==.所以34QN PM=,43PM QN=.图2 图3 图4 ①如图3,当BP=2,P在BM上时,PM=1.此时3344QN PM==.所以319444CQ CN QN=+=+=.②如图4,当BP=2,P在MB的延长线上时,PM=5.此时31544QN PM ==.所以1531444CQ CN QN =+=+=. (3)如图5,如图2,在Rt △PDQ 中,3tan 4QD DN QPD PD DM ∠===.在Rt △ABC 中,3tan 4BA C CA ∠==.所以∠QPD =∠C .由∠PDQ =90°,∠CDE =90°,可得∠PDF =∠CDQ . 因此△PDF ∽△CDQ .当△PDF 是等腰三角形时,△CDQ 也是等腰三角形.①如图5,当CQ =CD =5时,QN =CQ -CN =5-4=1(如图3所示). 此时4433PM QN ==.所以45333BP BM PM =-=-=. ②如图6,当QC =QD 时,由cos CHC CQ =,可得5425258CQ =÷=. 所以QN =CN -CQ =257488-=(如图2所示). 此时4736PM QN ==.所以725366BP BM PM =+=+=. ③不存在DP =DF 的情况.这是因为∠DFP ≥∠DQP >∠DPQ (如图5,图6所示).图5 图6考点伸展:如图6,当△CDQ 是等腰三角形时,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可以得到△BDP 也是等腰三角形,PB =PD .在△BDP 中可以直接求解256BP =. 二、直角三角形: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 例2:(2008年河南省中考第23题)如图1,直线434+-=x y 和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为B 、C ,点A 的坐标是(-2,0).(1)试说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2)动点M 从A 出发沿x 轴向点B 运动,同时动点N 从点B 出发沿线段BC 向点C 运动,运动的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他们都停止运动.设M 运动t 秒时,△MON 的面积为S . ① 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② 设点M 在线段OB 上运动时,是否存在S =4的情形?若存在,求出对应的t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③在运动过程中,当△MON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t 的值.图1思路点拨:1.第(1)题说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暗示了两个动点M 、N 同时出发,同时到达终点. 2.不论M 在AO 上还是在OB 上,用含有t 的式子表示OM 边上的高都是相同的,用含有t 的式子表示OM 要分类讨论.3.将S =4代入对应的函数解析式,解关于t 的方程.4.分类讨论△MON 为直角三角形,不存在∠ONM =90°的可能. 解答:(1)直线434+-=x y 与x 轴的交点为B (3,0)、与y 轴的交点C (0,4). Rt △BOC 中,OB =3,OC =4,所以BC =5.点A 的坐标是(-2,0),所以BA =5. 因此BC =BA ,所以△ABC 是等腰三角形.(2)①如图2,图3,过点N 作NH ⊥AB ,垂足为H .在Rt △BNH 中,BN =t ,4sin 5B =,所以45NH t =. 如图2,当M 在AO 上时,OM =2-t ,此时211424(2)22555S OM NH t t t t =⋅⋅=-⨯=-+.定义域为0<t ≤2.如图3,当M 在OB 上时,OM =t -2,此时211424(2)22555S OM NH t t t t =⋅⋅=-⨯=-.定义域为2<t ≤5.图2 图3②把S =4代入22455S t t =-,得224455t t -=. 解得1211t =,2211t =.因此,当点M 在线段OB 上运动时,存在S =4的情形,此时211t = ③如图4,当∠OMN =90°时,在Rt △BNM 中,BN =t ,BM 5t =-,3cos 5B =,所以535tt-=.解得258t=.如图5,当∠OMN=90°时,N与C重合,5t=.不存在∠ONM=90°的可能.所以,当258t=或者5t=时,△MON为直角三角形.图4 图5考点伸展:在本题情景下,如果△MON的边与AC平行,求t的值.如图6,当ON//AC时,t=3;如图7,当MN//AC时,t=2.5.图6 图7三、平行四边形问题:因动点产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例3:(2010年山西省中考第26题)在直角梯形OABC中,CB//OA,∠COA=90°,CB=3,OA=6,BA=35.分别以OA、OC边所在直线为x轴、y轴建立如图1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1)求点B的坐标;(2)已知D、E分别为线段OC、OB上的点,OD=5,OE=2EB,直线DE交x轴于点F.求直线DE的解析式;(3)点M是(2)中直线DE上的一个动点,在x轴上方的平面内是否存在另一点N,使以O、D、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 图2思路点拨:1.第(1)题和第(2)题蕴含了OB与DF垂直的结论,为第(3)题讨论菱形提供了计算基础.2.讨论菱形要进行两次(两级)分类,先按照DO为边和对角线分类,再进行二级分类,DO与DM、DO与DN为邻边.解答:(1)如图2,作BH⊥x轴,垂足为H,那么四边形BCOH为矩形,OH=CB=3.在Rt△ABH中,AH=3,BA=35,所以BH=6.因此点B的坐标为(3,6).(2) 因为OE=2EB,所以223E Bx x==,243E By y==,E(2,4).设直线DE的解析式为y=kx+b,代入D(0,5),E(2,4),得5,2 4.bk b=⎧⎨+=⎩解得12k=-,5b=.所以直线DE的解析式为152y x=-+.(3) 由152y x=-+,知直线DE与x轴交于点F(10,0),OF=10,DF=55.①如图3,当DO为菱形的对角线时,MN与DO互相垂直平分,点M是DF的中点.此时点M的坐标为(5,52),点N的坐标为(-5,52).②如图4,当DO、DN为菱形的邻边时,点N与点O关于点E对称,此时点N的坐标为(4,8).③如图5,当DO、DM为菱形的邻边时,NO=5,延长MN交x轴于P.由△NPO∽△DOF,得NP PO NODO OF DF==,即51055NP PO==.解得5NP=,25PO=.此时点N的坐标为(25,5)-.图3 图4考点伸展如果第(3)题没有限定点N在x轴上方的平面内,那么菱形还有如图6的情形.图5 图6四、相似三角形: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例4:(2013年苏州中考28题)如图,点O为矩形ABCD的对称中心,AB=10cm,BC=12cm,点E、F、G分别从A、B、C三点同时出发,沿矩形的边按逆时针方向匀速运动,点E的运动速度为1cm/s,点F的运动速度为3cm/s,点G的运动速度为1.5cm/s,当点F到达点C(即点F与点C重合)时,三个点随之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EBF关于直线EF的对称图形是△EB′F.设点E、F、G运动的时间为t(单位:s).(1)当t=s时,四边形EBFB′为正方形;(2)若以点E、B、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点F,C,G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求t的值;(3)是否存在实数t,使得点B′与点O重合?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得到BE=BF,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2)△EBF与△FCG 相似,分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逐一分析计算;(3)本问为存在型问题.假设存在,则可以分别求出在不同条件下的t值,它们互相矛盾,所以不存在.解答:(1)若四边形EBFB′为正方形,则BE=BF,即:10﹣t=3t,解得t=2.5;(2)分两种情况,讨论如下:①若△EBF∽△FCG,则有,即,解得:t=2.8;②若△EBF∽△GCF,则有,即,解得:t=﹣14﹣2(不合题意,舍去)或t=﹣14+2.∴当t=2.8s或t=(﹣14+2)s时,以点E、B、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点F,C,G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3)假设存在实数t,使得点B′与点O重合.如图,过点O作OM⊥BC于点M,则在Rt△OFM中,OF=BF=3t,FM=BC﹣BF=6﹣3t,OM=5,由勾股定理得:OM2+FM2=OF2,即:52+(6﹣3t)2=(3t)2解得:t=;过点O作ON⊥AB于点N,则在Rt△OEN中,OE=BE=10﹣t,EN=BE﹣BN=10﹣t﹣5=5﹣t,ON=6,由勾股定理得:ON 2+EN 2=OE 2,即:62+(5﹣t )2=(10﹣t )2解得:t =3.9.∵≠3.9,∴不存在实数t ,使得点B ′与点O 重合.考点伸展:本题为运动型综合题,考查了矩形性质、轴对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勾股定理、解方程等知识点.题目并不复杂,但需要仔细分析题意,认真作答.第(2)问中,需要分类讨论,避免漏解;第(3)问是存在型问题,可以先假设存在,然后通过推导出互相矛盾的结论,从而判定不存在. 拓展练习:1、如图1,梯形ABCD 中,AD ∥ BC ,∠B=90°,AB=14cm,AD=18cm,BC=21cm,点P 从A 开始沿AD 边以1cm/秒的速度移动,点Q 从C 开始沿CB 向点B 以2 cm/秒的速度移动,如果P ,Q 分别从A ,C 同时出发,设移动时间为t 秒。
《认识正方形》PPT课件(2024)
正方形特点
四边等长,四角均为90度。
2024/1/30
4
正方形与长方形关系
正方形是长方形的特例
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即为正方 形。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别
长方形长和宽不等,而正方形四边等 长。
2024/1/30
5
正方形对称性
正方形的轴对称性
正方形有两条对称轴,分别是两条对角线。
正方形的中心对称性
正方形关于其中心点对称,即任意一点关于中心点的对称点仍在正方形上。
19
05
正方形相关数学问题探 讨
2024/1/30
20
正方形内角和问题
正方形内角和定理
正方形四个内角之和等于360度 。
证明方法
通过划分正方形为两个三角形,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证明
。
应用举例
解决与正方形内角相关的几何问 题,如角度计算、形状判断等。
2024/1/30
21
正方形对角线性质
2024/1/30
2024/1/30
11
03
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2024/1/30
12
建筑设计中应用
正方形作为建筑的基本形状之一,在建筑设计中广泛应用,如房屋、大厦、广场等 。
正方形的平面布局可以使得空间更加均衡、稳定,符合建筑美学的要求。
2024/1/30
正方形的建筑结构具有良好的承重性和稳定性,能够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 实例2:已知正方形周长为24m,求其边长和面积。 • 边长计算:a = C / 4 = 24m / 4 = 6m。 • 面积计算:S = a² = 6m × 6m = 36m²。 • 应用场景:正方形周长与面积计算在建筑设计、土地测量、
运用GeoGebra软件,强化数据分析过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一课教学与思考
运用63.63781软件$强化数据分析过程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一课教学与思考李!悦$袁智强#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6"##="%摘!要!-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一课$借鉴美国统计学会提出的)提出问题 收集数据 分析数据 解释结果*四环节教学模式$尝试运用动态数学软件A.4A.S M@$帮助学生充分经历数据分析过程&具体地$创设儿子身高和父亲身高相关关系的问题情境$收集学生及其父亲身高的真实数据$运用A.4A.S M@软件的动态作图和较大规模计算功能$让学生能够直观"便捷地探索如何寻找最佳拟合直线'引导学生解释实验发现的最佳拟合直线背后的数学思考过程$体会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关键词!数据分析'A.4A.S M@软件'-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数据$核心是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取数据$运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推断$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知识的素养&* 对于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章第%节-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一课$我们基于美国统计学会为中小学以及幼儿园制订的-统计教育评价与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提出问题5收集数据5分析数据5解释结果*四环节教学模式$尝试运用动态数学软件A.4A.S M@$帮助学生充分经历数据分析过程$提升数据分析素养&一"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教师带领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然后观看)姚明家族身高*短视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创新型>R X<教师培养的探索性研究*#批准号! "=b;J==#""!%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年版%#%#年修订%1>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All Rights Reserved.频新闻$引出问题!儿子身高与父亲身高这两个变量究竟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一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收集数据$观察探索在课前布置作业$请所有男生回家了解自己父亲身高的基础上$教师采取现场收集数据的方式$随机抽取"6位男生将父亲的身高与自己的身高通过平板电脑填入教师下发的在线文档中&由此$让学生直接产生数据$接触数据$提高对生活中常见数据的敏感度$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三%分析数据$技术整合这一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师运用A.4A.S M@软件展示数据的散点图$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尝试利用函数模型近似描述数据的相关关系$并且通过软件作图与计算$充分探讨如何寻找最佳拟合直线#一次函数模型%&具体教学过程如下!师!#将通过在线文档收集到的数据粘贴到A.4A.S M@的表格区$并选中表格区的)父亲身高*与)儿子身高*$点击右键$选择)创建 点列*$画出散点图%观察散点图$看看点的分布有何特点$从而探讨儿子身高和父亲身高有何关系&生!直观上可发现$散点大致分布在一条从左下角至右上角的直线附近$这表明儿子身高和父亲身高呈线性关系&#教师出示问题"!儿子身高和父亲身高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模型刻画吗(%生!从散点图可以看出$这些点大致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可以用一次函数模型来刻画两者之间的关系&师!非常好;我们可以看到$散点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例如$两个父亲身高均为"-%3*$但是他们儿子的身高不同$一个是"$$3*$另一个是"-#3*&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函数关系$因此不能用函数模型来刻画$但是可以用一次函数来刻画父亲身高对儿子身高的影响&1教师出示问题%!我们选择直线模型#一次函数%来刻画父亲身高对儿子身高的影响$那么$如何找到最佳直线$使样本数据的散点在整体上与此直线最接近(2生!画出一条直线$测量出各点到直线的距离$使得距离之和最小&生!画出一条直线$使得直线两侧分布的点的个数相同&生!在散点图中多取几对点$确定几条直线$再分别求出各直线的斜率"纵截距的平均值$即为所求直线的斜率和纵截距&师!同学们的想法都非常好;我们不妨实践一下$看这些方法是否真的可行&事实上$利用传统的工具完成这些任务是非常麻烦的$并且不一定能达到我们的目的&我们尝试使用A.4A.S M@来操作&#同步在A.4A.S M@中操作$得到图"所示的结果%随便选两点8"1确定一条直线9$在指令栏输入)3=%,序列#线段#元素#3=%$A%$交点#垂线#元素#3="$A%$&%$&%%$A$"$"6%*$即将所有的点向直图(All Rights Reserved.!!线9引垂线$并求出每个垂线段长#即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序列3%'在指令栏输入)2",总和#3=%%*$求出点到直线的距离之和&此时$我们要使得2"的值最小$不妨改变8"1的位置$移动直线&我请一位同学上来移动两点的位置$其他同学观察能否找到使2"的值最小的直线&生!#同步在A .4A .S M @中操作%先移动其中一个点$发现距离和也在发生变动$使可观察到的2"的值最小'再移动另一个点$使可观察到的2"的值最小&但我发现$这时再进行微小的移动$总会发现2"的值比之前还要小$所以$无法确定所找到的2"的值是不是最小值&这种方法不妥&师!同学们可以发现$移动直线可以将点到直线的距离之和变小$但是无法确定该值何时最小&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第二种方法$考虑直线两侧点的分布情况&还是请一位同学上来移动直线$其他同学观察直线两侧点分布情况的变化&生!#同步在A .4A .S M @中操作%当直线在一定的范围内移动时$均可使直线两侧分布的点数相同$都是-&也就是说$使直线两侧分布点数相同的直线有无数条$无法判断哪条是最佳直线&师!同样地$考虑第三种方法&#同步在A .4A .S M @中操作%首先$取不同对的点$可以确定不同的直线$从而得到不同的斜率"纵截距及其平均值&其次$用我们学过的计数原理$在"6个点构成的散点图中最多可以取"69"&c %,("#对%点$在没有三点共线的情况下最多可以确定"6条直线$但是$其中会有直线没有斜率与纵截距$这时便无法求出斜率与纵截距的平均值&#稍停%可见$以上方法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都比较难确定哪条直线为最佳拟合直线&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能否找到其他标准(#学生迟疑&%师!在许多实际问题中$'是没有误差的固定值$只有*才是有误差的观测值$所以只考虑*偏离直线的程度即可&而点到直线的距离同时考虑了'和*偏离直线的程度&生!那就让样本数据点离直线的竖直距离之和最小&师!非常好;用各点到直线的竖直距离来刻画各点与该直线的接近程度&也就是说$样本观测值与直线的预测#解释%值之间的偏差越小$说明直线的拟合效果越佳&但竖直距离是纵坐标之差的绝对值$绝对值求和不方便计算$怎么办(#学生讨论&%生!可以平方后求和&师!很好;那就是用各点到直线竖直距离的平方和$即偏差平方和刻画)整体接近程度*&#同步在A .4A .S M @中操作$得到图%所示的结果%在指令栏输入)3=&,序列#多边形#元素#3="$A %$交点#垂线#元素#3="$A %$'轴%$&%$6%$A $"$"6%*$画出偏差平方和的图像&同学们可以看到$要求各点到直线竖直距离的平方和$就是要求以各点到直线的竖直距离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和&#将课前设计好图)All Rights Reserved.的课件发给学生%同学们可以改变直线的位置$寻找小正方形面积和的最小值&#学生自主探索$用时%分钟&%师!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找到的最小值&生!"&($!6&师!还有同学找到比这个值更小的吗(生!"%=$=&师!还有比这个更小的吗(生!"%=$-=&师!同学们可以看到$偏差平方和为"%=$-=时$直线的方程为*,#$-6'56&$(&&接下来$给同学们%分钟时间进行验证&#学生验证&%师!同学们验证好了吗(#同步在A.4A.S M@中操作%在指令栏输入)线性回归C#3="%*$会得到拟合直线的方程为*,#d-6'56&$(&&该直线即为使各散点到直线的偏差平方和最小的直线&#四%解释结果$揭示思想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解释实验发现的最佳拟合直线#线性回归模型%背后的数学思考过程$从而经历完整的统计问题解决过程$体会数学研究抽象出一般模型"通过推理与计算严格论证的根本追求和总体思路$并且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具体教学过程如下!师!儿子身高和父亲身高之间关系的最佳拟合直线$我们是通过A.4A.S M@软件强大的计算功能$快速计算各种情况下的偏差平方和找到的&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555#教师出示问题&!现实生活中$当我们拿到样本数据后$该如何计算以找到最佳拟合直线的方程$即拟合函数呢(学生思考&%师!前面说了$不能用一次函数模型来表示儿子身高与父亲身高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只能用一次函数模型来刻画父亲身高对儿子身高的影响$而影响儿子身高的其他因素应作为随机误差&我们用'表示父亲的身高$C表示儿子的身高$?表示随机误差&假定随机误差?的均值为#$方差为与父亲身高无关的定值 %$可以构建C关于'的线性回归模型$即C,4'5)5?$>#?%,#$2#?%, %)*+&其中$父亲身高为'A的所有男生的身高组成一个子总体$该子总体的均值为4'A5)$即该子总体的均值与父亲的身高是线性函数关系&但当一个男生父亲的身高为'A时$这个男生的身高*A却不一定为4'A5)$而是该子总体中的一个观测值$这个观测值与均值之间有一个误差项"A","*A/#4'A5)%"&误差项越小$表示样本数据点与直线的竖直距离越小&对一组真实的数据#'A$*A%#A,"$%$7$.%$设最佳拟合直线的方程为*,4'5)$根据我们前面讨论的寻找最佳拟合直线的方法$即使样本数据点与直线竖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就是要确定什么的值$使什么最小(生!确定)"4的值$使6.A D"#*A E4'A E)%%的值最小&师!你可以通过数学上求二次多项式最小值的方法$确定)"4的值吗(#学生迟疑&%师!注意$这里有很多字母$首先要分清哪些是未知数或变量"哪些是已知数或常量&生!)"4是变量$'A"*A是常量&师!所以$这个式子本质上是一个二元二次多项式&求一元二次多项式$即一元二次函数的最值$最根本的方法是什么(生!配方法&师!同学们可以试着求一下)"4分别等于多All Rights Reserved.少时$6.A D"#*A E4'A E)%%取最小值&实在求不出来$可以看一看教材第"#(页的推导过程&#学生活动&%师!得到了)"4$也就得到了最佳拟合直线的方程&我们将其称为C关于'的经验回归方程$将相应的拟合直线称为经验回归直线$将这种求经验回归方程的方法叫作最小二乘法&由经验回归方程可以发现$经验回归直线过点#'$*%$我们将其称为样本中心点&#稍停%再来看前面我们收集的儿子身高与父亲身高的"6组数据$利用推导出来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其经验回归方程中的)"4分别为多少(#学生用电脑程序计算&%生!4,#$-6$),6&$(&&师!这和我们刚刚运用A.4A.S M@软件所求的经验回归方程一致&#教师出示问题6!请同学们利用刚刚求出的经验回归方程$求出当',"-$时$C为多少(如果一位父亲的身高数据是"-$$那么其儿子的身高数据一定为所求的值吗(%生!C7"-6&儿子的身高不一定为"-63*$影响儿子身高的还有诸多其他因素$只是按经验来说一般平均为该值$用回归方程求出来的值为总体中儿子平均身高的估计值&师!没错&而且$经验回归方程*,#$-6'56&$(6的斜率可以解释为父亲的身高每增加"3*$儿子的身高平均增加#$-63*&通过对该模型的分析$还可以发现$高个子父亲有生高个子儿子的趋势$但一群高个子父亲的平均身高要高于其儿子的平均身高'矮个子父亲有生矮个子儿子的趋势$但一群矮个子父亲的平均身高要低于其儿子的平均身高&英国著名统计学家高尔顿把这种后代的身高向中间值靠近的趋势称为)回归现象*&后来$人们就把用一个变量的变化去推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的方法称为)回归分析*&#稍停%用最小二乘法求得的经验回归模型拟合效果如何(是否还能进行优化(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回去思考一下&二"教学思考本节课基于统计教学的)四环节*教学模式$运用动态数学软件A.4A.S M@$让学生充分经历了统计问题解决的数据分析过程&课上$教师创设现实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收集真实数据$多元分析数据$充分经历)从猜想到证实或证伪"从尝试到确定或否定*的数学探究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是高中数学新课标理念之一&统计教学往往需要收集和分析#包括制表"作图"计算以及随机模拟等%大量数据$因此$信息技术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教师运用A.4A.S M@软件的动态作图和较大规模计算功能$让学生能够直观"便捷地探索)如何找到最佳直线$使样本数据的散点在整体上与此直线最接近*$从而充分经历从实验发现到理论推导的数学探究过程$对客观数据中蕴含的统计规律有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与思考$更深刻地理解数据分析的内涵&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单纯通过实验探索得到通过竖直距离#偏差%平方和最小寻找最佳拟合直线的方法$说服力还是有些不足的&所以$教学中$教师在充分放手的基础上适时介入$补充了一定的道理$引导学生得出上述方法&All Rights Reserved.。
初中数学几何变换思想的教学策略的研究
初中数学几何变换思想的教学策略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数学几何变换是中学数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到平移、旋转、对称和放缩等多种变化方式。
这些数学几何变换的概念和分类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几何直觉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和学生在理解和应用数学几何变换时遇到了困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有必要对初中数学几何变换的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对几何变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数学几何变换的教学策略,分析常见题型,提供实例分析,以期能够为中学数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通过对数学几何变换的教学策略进行系统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初中数学几何变换思想的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如何有效教授这一内容。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总结出一套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快更深入地理解数学几何变换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几何变换的学习兴趣,使其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多的自信和乐趣。
通过本研究,我们也希望能够为未来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促进我国数学教育水平的提升。
1.3 研究意义数达到要求了吗,是否还需要继续添加内容等。
【研究意义】部分的内容如下:数学几何变换作为数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在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初中数学几何变换的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如何有效地传授这一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几何变换的概念,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通过教学策略的探讨和实例分析,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对初中数学几何变换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也有助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几何形的对称性与平移
几何形的对称性与平移在数学中,几何形的对称性和平移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不仅在几何学中有广泛应用,也在许多其他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何形的对称性和平移的概念,并探讨它们的应用和重要性。
一、对称性对称性是指物体在某种变换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性质。
在几何学中,常见的对称性有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种。
1. 轴对称轴对称是指物体可以沿着某条轴线进行翻转,使得物体的两部分完全重合。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
以正方形为例,它具有4条对称轴,可以分别沿着水平、垂直和两条对角线进行翻转。
无论沿着哪条轴进行翻转,都能使正方形的两部分完全重合。
2. 中心对称中心对称是指物体可以围绕一个中心点进行旋转180度,使得物体的各部分关于中心点对称。
常见的中心对称图形有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和心形。
以心形为例,它有一个中心点,围绕着这个中心点旋转180度,可以使得心形的各部分关于中心点对称。
无论是左半部分还是右半部分,都能通过旋转使其关于中心点对称。
二、平移平移是指将物体沿着直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而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在平面几何中,平移可以沿着任意方向进行。
平移的特点是保持了物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距离和相对位置关系不变。
例如,一张纸平移到另一个位置,纸上的图形和文字始终保持不变。
几何形的对称性和平移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例子:1. 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对称性和平移被广泛应用。
许多建筑物的外形和平面图案都体现了对称性,如对称的大门、窗户以及对称排列的柱子。
同时,建筑物的平面布局也需要经过精心的平移规划,以实现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功能的统一分布。
2. 花纹设计花纹设计中常常运用对称性和平移来达到美学效果。
例如,对称图案的墙纸、地砖和装饰性花纹等。
这些图案通过对称和平移的方式,使整个空间更加和谐统一。
3. 数学研究对称性和平移在数学研究中也有重要应用。
例如,对称群、平移群和对称性等概念是许多数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如群论、拓扑学和对称代数等。
小学美术二年级《点线面》
小学美术二年级《点线面》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美术上册第九课《点线面》,本课是造型表现课,主要通过点线面的疏密有致的变化及组织,表现出有空间感的画面。
本课重点是感受疏密有致画面的美感。
难点是会用疏密来表现有空间感的画面。
通过欣赏和评述,了解大师的绘画方法,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尝试用点线面创作一幅有空间感的画。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大师的绘画方法,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情感目标:感受疏密有致画面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技能目标:尝试用点线面创作一幅有空间感的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疏密有致画面的美感。
教学难点: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用点线面创作一幅有空间感的画。
四、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范画、绘画纸、彩笔等。
学生:绘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欣赏大师作品,感受点线面的美感。
师:今天老师带来几幅大师的画,想不想看?在欣赏的同时,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画面中的图形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画面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大师作品)生欣赏并思考。
师提问并总结:这些大师都用了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画面,画面的疏密变化非常有节奏感,看起来很美。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九课《点线面》。
(板书课题)3、复习点的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点有哪些?你能说出一些吗?生回答,师总结。
今天老师带来几个特别的“点”,想不想看?(课件展示各种形状的点)师总结:这些“点”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圆点”。
(课件圆点)除了圆点外,还有一种最简单的点叫“方点”。
(课件方点)其实还有很多种形状的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研究一下。
4、复习线的美感:除了各种各样的点外,还有一种叫“线”。
(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线)这些线有什么特点?生回答,师总结。
除了以上几种线外,还有一种最简单而且又常见的线叫“直线”。
(课件直线)同学们能不能说出直线的特点?其实还有很多种线,如曲线、折线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研究一下。
边长为1的正方体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
边长为1的正方体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一、引言正方体是几何学中一个非常基础的几何体,它有许多有趣的性质和特点。
当我们讨论边长为1的正方体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时,我们可以通过数学方法和图形表达来深入理解它的特性。
二、基本概念1. 正方体的定义:正方体是一个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的立体。
2. 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是三维空间中用三条相互垂直的坐标轴来确定一个点的坐标系。
3. 边长为1的正方体的表示:我们可以通过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确定八个顶点来表示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体。
三、坐标表示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可以使用坐标点的形式来表示正方体的顶点。
假设正方体的一个顶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为(0, 0, 0),我们可以通过移动这个点来确定其他七个顶点的坐标,从而完整地表示整个正方体。
1. 顶点坐标的确定:顶点的坐标可以表示为(x, y, z),其中x、y、z分别代表顶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纵坐标和高度坐标。
通过移动(0, 0, 0)点,我们可以确定另外七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1, 0, 0)、(0, 1, 0)、(0, 0, 1)、(1, 1, 0)、(1, 0, 1)、(0, 1, 1)、(1, 1, 1)。
2. 图形表示:除了使用坐标点来表示正方体的顶点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连接这些顶点来绘制正方体的图形,从而更直观地理解正方体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
四、性质探讨1. 对称性:边长为1的正方体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具有许多对称性,如镜像对称、轴对称等。
这些对称性对于研究正方体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 体对角线:边长为1的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度为√3。
这一性质可以通过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两点之间距离的计算得到,并且对于许多实际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3. 表面积和体积:通过正方体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我们可以计算出它的表面积和体积。
这两个参数是描述正方体大小和形状特征的重要指标,对于工程设计、建筑规划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数学论文:浅析中考几何图形滚动问题的求解.doc
线长为 (结果保留准确值).浅析中考几何图形滚动问题的求解摘要:图形的旋转是新课标的重要内容,当几何图形旋转中心沿着一定轨迹进行运 动就产生了滚动问题,它既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又培养了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成为近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
几何图形可 以沿着一条直线无滑动地翻滚,也可以沿另一图形内部边缘无滑动翻滚,还可以沿另一 个图形外部边缘无滑动翻滚;这个几何图形可以是内角相等的多边形,也可以是圆,还 可以是扇形。
本文着重探讨近几年中考数学题目中几何图形上点在无滑动翻滚过程中经 过路线长的解法规律,及滚动过程图形位置变化规律。
关健词:无滑动翻滚路线长规律浅析中考几何图形滚动问题的求解纵观近几年中考数学试题,我们发现关于几何图形滚动的问题还真不少,几何图形 可以沿着一条直线无滑动地翻滚,也可以沿另一图形内部边缘无滑动翻滚,还可以沿另 一个图形外部边缘无滑动翻滚;这个几何图形可以是内角相等的多边形,也可以是圆, 还可以是扇形。
如何求解中考几何图形滚动的这些问题?下面通过举例加以分析解决。
一、滚动过程中图形上点经过的路线长(一)沿着一条直线无滑动翻滚 口 』 c例1. (1) (2008四川达州市).如图所 ,// \ /、\ / \示,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木块,沿水平 [/ '、、/ '、、AC B A 线J 滚动,则上点从开始至结束所走过的路(2)(2009 黄冈市)矩形 ABC 。
的边 AB=8, AD=6,现/ V 将矩形A8CD 放在直线/上且沿着/向右作无滑动地 D rAT\ fT " I翻滚,半它翻滚至类似开始的位置时(如 4__一"匚一"卜/(3)如图,将边长为2cm 的正六边形ABCDEF60 180 ttx2图所示),则顶点人所经过的路线长是 的6条边沿直线m 向右滚动(不滑动),当正六边形滚动一•周时,顶点A 所经过的路线 长是 o[分析]这是同一系列题目,如右图可知:三角形每次翻滚的角度为120度,矩形每 次翻滚的角度为90度,正六边形每次翻滚60度,三个几何图形每次都是翻滚它的一个 外角度数;三角形滚动一周,A 点走了 2个弧长,圆心角都是120度,但半径分别是AC 和AB 。
有趣的几何变换问题解决关于几何变换的有趣问题
有趣的几何变换问题解决关于几何变换的有趣问题几何变换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图形在平面或空间中的位置、形态、方向等属性随时间或其他变量的变化过程。
在几何学中,有许多有趣的问题与几何变换相关。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趣的几何变换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1. 平移变换平移变换是最基本的几何变换之一,它描述了图形在平面或空间中沿着特定的向量移动的过程。
我们现在来考虑一个有趣的问题:如何用平移将一个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解决方案:设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分别为A、B、C、D,边长为a。
我们可以将正方形向右平移一个距离为a的向量,然后将右下角的顶点D沿着与原来的底边平行的方向平移一个距离为2a的向量。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从正方形到长方形的变换。
通过这个简单的平移变换,我们将一个图形的形状完全改变了。
2. 旋转变换旋转变换是几何变换中常见的一种,它描述了图形围绕一个中心点旋转的过程。
现在我们来解决一个有趣的问题:如何用旋转将一个长方形变成一个菱形?解决方案:设长方形的四个顶点分别为A、B、C、D,其中AB为底边,CD为顶边。
我们可以选择将长方形绕中心点O逆时针旋转45°,然后将旋转后的长方形顶点B和D分别沿着原来的底边AB和顶边CD 平移一个距离为AB的向量。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从长方形到菱形的变换。
通过旋转变换和平移变换的组合,我们成功改变了图形的形状。
3. 缩放变换缩放变换是一种改变图形尺寸的几何变换,它描述了图形在平面或空间中被放大或缩小的过程。
我们现在来解决一个有趣的问题:如何用缩放将一个三角形变成一个等腰三角形?解决方案:设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B、C,其中AB为底边,AC为等腰边。
我们可以选择以顶点A为中心,将三角形沿着底边AB缩放为原来的2倍,然后再以顶点A为中心,将缩放后的三角形沿着等腰边AC缩放为原来的2倍。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从三角形到等腰三角形的变换。
通过缩放变换,我们改变了图形尺寸,并且保持了图形的形状特征。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中动点及最值问题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中动点及最值问题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中动点及最值问题在数学领域,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熟悉而常见的几何形状。
初中数学总复习《动态几何之存在性问题探讨》学生版 讲义
教师辅导讲义学员姓名:辅导课目:数学年级:九年级学科教师:汪老师授课日期及时段课题初中数学总复习——动态几何——存在性问题探讨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初中数学总复习——动态几何——存在性问题探讨动态题是近年来中考的的一个热点问题,动态包括点动、线动和面动三大类,解这类题目要“以静制动”,即把动态问题,变为静态问题来解,而静态问题又是动态问题的特殊情况。
常见的题型包括最值问题、面积问题、和差问题、定值问题和存在性问题等。
结合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的实例,我们从七方面进行动态几何之存在性问题的探讨:(1)等腰(边)三角形存在问题;(2)直角三角形存在问题;(3)平行四边形存在问题;(4)矩形、菱形、正方形存在问题;(5)梯形存在问题;(6)全等、相似三角形存在问题;(7)其它存在问题。
【一、等腰(边)三角形存在问题:】例1、(2012广西崇左10分)如图所示,抛物线c=2(a≠0)的顶点坐标为点A(-2,3),y++axbx且抛物线c=2与y轴交于点B(0,2).+bxaxy+(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是否在x轴上存在点P使△P AB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P是x轴上任意一点,则当PA-PB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例2、(2012山东临沂13分)如图,点A在x轴上,OA=4,将线段OA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至OB的位置.(1)求点B的坐标;(2)求经过点A.O、B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点P、O、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例3、(2012福建龙岩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块含60°角的三角板作如图摆放,斜边AB在x轴上,直角顶点C在y轴正半轴上,已知点A(-1,0).(1)请直接写出点B、C的坐标:B(,)、C(,);并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2)现有与上述三角板完全一样的三角板DEF(其中∠EDF=90°,∠DEF=60°),把顶点E放在线段AB上(点E是不与A、B两点重合的动点),并使ED所在直线经过点C.此时,EF所在直线与(1)中的抛物线交于第一象限的点M.①设AE=x,当x为何值时,△OCE∽△OBC;②在①的条件下探究: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EM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二、直角三角形存在问题:】例1、(2012山东枣庄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现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ABC 放在第二象限,斜靠在两坐标轴上,点C 为 (-1,0) .如图所示,B 点在抛物线y =12x 2+12x -2图象上,过点B 作BD ⊥x 轴,垂 足为D ,且B 点横坐标为-3.(1)求证:△BDC ≌△COA ; (2)求BC 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3)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ACP 是以AC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2、(2012内蒙古赤峰12分)如图,抛物线2y x bx 5=--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 与y 轴交于点C ,点C 与点F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直线AF 交y 轴于点E ,|OC |:|OA |=5:1.(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直线AF 的解析式;(3)在直线AF 上是否存在点P ,使△CFP 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例3、(2012重庆市12分)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AD=2,BC=6,AB=3.E为BC边上一点,以BE为边作正方形BEFG,使正方形BEFG和梯形ABCD在BC的同侧.(1)当正方形的顶点F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时,求BE的长;(2)将(1)问中的正方形BEFG沿BC向右平移,记平移中的正方形BEFC为正方形B′EFG,当点E与点C重合时停止平移.设平移的距离为t,正方形B′EFG的边EF与AC交于点M,连接B′D,B′M,DM,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B′DM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2)问的平移过程中,设正方形B′EFG与△AD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请直接写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以及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三、平行四边形存在问题:】例1、(2012山西省14分)综合与实践: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 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D是该抛物线的顶点.(1)求直线AC的解析式及B.D两点的坐标;(2)点P是x轴上一个动点,过P作直线l∥AC交抛物线于点Q,试探究:随着P点的运动,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以点A.P、Q、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请在直线AC上找一点M,使△BDM的周长最小,求出M点的坐标.例2、(2012黑龙江黑河、齐齐哈尔、大兴安岭、鸡西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Rt△AOB的两条直角边0A、08分别在y轴和x轴上,并且OA、OB的长分别是方程x2—7x+12=0的两根(OA<0B),动点P从点A开始在线段AO上以每秒l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开始在线段BA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设点P、Q运动的时间为t秒.(1) 求A、B两点的坐标。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 教案1、图形的平移
1、图形的平移◆教学内容教材25-28页“图形的平移”例1、例2和“练习六”的相关内容。
◆教材提示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关于平移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知识点有如下几点:知识点一:将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
知识点二:按给定的距离画平移后的图形。
知识点三:利用平移的方法进行图形的变换。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在三年级时,也学习过简单的平移知识,感知了平移现象,但这些只停留在对生活现象的感知上,没有理解平移的内涵。
所以,本节内容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教学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时,先将学生的思维放在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上,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
第二:在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图形的关键点进行平移,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状、大小不变。
第三:较复杂的图形平移过程,可通过演示等方法,让学生理解图形平移的过程,掌握平移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重点关注学生对于平移文向、距离的掌握情况,要让学生明白平移的方法,并掌握操作要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理解的平移的概念,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索判断图形平移的距离的方法,感受到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和认识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按要求进行平移。
难点根据平移前后的图形,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方格纸、学具盒(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24页情境图。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并说一说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回答预设:生1:从图中可以看出,电梯在上下平移运动。
生2:图中有个风车,我知道风车叶片的运动是旋转。
形之王了解正方形的特殊性质
形之王了解正方形的特殊性质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
本文将以整洁美观的排版和通顺流畅的语句,详细探讨形之王——正方形的特殊性质。
正方形的定义正方形是指四条边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它是一个特殊的矩形,具有特定的特性和性质。
正方形的特殊性质1. 边长和角度正方形的所有边长相等,角度均为直角(90度)。
这是与其他四边形最显著的区别。
2. 对角线和中垂线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且同时也是每条边的中垂线。
这一特性使得正方形具有许多优秀的表现。
3. 对称性正方形具有四个对称轴,即水平轴和垂直轴,还具有两个对角线作为对称轴。
这使得正方形在图形的平衡和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
4. 面积和周长正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边长的平方计算得到,公式为:面积 = 边长×边长。
周长即为四条边的长度之和,公式为:周长 = 4 ×边长。
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简便,方便实用。
5. 最大面积正方形是所有边长一定的四边形中,面积最大的形状。
这一性质使得正方形在最大化利用空间、优化设计时具有独特价值。
6. 角平分线正方形的对角线同时也是角平分线,将每个角分为两个相等的角。
这一性质在几何推理和证明中具有重要意义。
7. 相对互补角正方形的相对边形成互补角,即相对互补角之和为180度。
这为正方形的角度关系提供了独特的特性。
正方形的应用领域1. 建筑与设计正方形常用于建筑物的设计中,如房屋的平面布局、窗户的形状等。
其对称性和最大面积的特性使得正方形成为空间利用最佳的选项。
2. 计算机图形学在计算机图形学中,正方形广泛应用于屏幕坐标系、像素点以及图像的变换和变形等方面。
其简单的形状和计算方式使得正方形成为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基础元素之一。
3. 游戏设计正方形在游戏设计中常用于构建游戏场景、障碍物和角色移动等方面。
其规则的形状和对称性使得游戏设计更加美观和易于操作。
4. 数学研究正方形作为几何形状的基本元素之一,广泛应用于数学研究中。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图形中的规律》说课稿4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图形中的规律》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图形中的规律》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发现并体会简单的排列规律和图形规律,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
本章内容包括:排列规律、图形变换、平面图形的对称、中心对称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思考能力。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对图形和排列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同时,五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仍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发现并描述简单的排列规律和图形规律,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美,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发现并描述简单的排列规律和图形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美。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规律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2.新课导入:介绍排列规律和图形规律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规律。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解释和说明规律的运用。
4.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认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规律的特点和运用。
可以采用图示、列表、流程图等形式展示规律。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探索规律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考能力等。
初中数学动点问题
动态探究题这种题型包括有动点问题,动线问题和动圆问题三类。
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几何元素的运动变换的性质,它主要揭示“运动”与“静止”,“一般”与“特殊”的内在联系,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唯物辨证关系。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将运动的几何元素当作静止来加以解答,即“化动为静”的思路;并能在从相对静止的瞬间清晰地发现图形变换前后各种量与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归纳得出规律和结论,并加以论证。
中考题中的动态型试题是考查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题型之一。
【典型例题】(一)动点型动态探究题例1.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O是原点,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 (18,0),B(18,6),C(8,6),四边形OABC是梯形,点P、Q同时从原点出发,分别作匀速运动,其中点P沿OA向终点A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Q 沿OC、CB向终点B运动,当这两点有一点到达自己的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
(1)求出直线OC的解析式及经过O、A、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试在(1)中的抛物线上找一点D,使得以O、A、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全等,请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
(3)设从出发起运动了t秒,如果点Q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试写出点Q 的坐标,并写出此时t的取值范围。
(4)设从出发起,运动了t秒钟,当P、Q两点运动的路程之和恰好等于梯形OABC周长的一半,这时,直线PQ能否把梯形的面积也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如有可能,请求出t的值;如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例2. 如图,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AB<CD,AB=10,BC=3(1)如果M为AB上一点,且满足∠DMC=∠A,求AM的长。
(2)如果点M在AB上移动,(点M与A、B不重合)且满足∠DMN=∠A,MN 交BC延长线于N,设AM=x,CN=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写取值范围不需推理)例3. 已知,如图①,E、F、G、H按照AE=CG,BF=DH,BF=nAE(n是正整数)的关系,分别在两邻边长为a,na的矩形ABCD各边上运动,设AE=x,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S(1)当n=1,2时,如图②,如图③,观察运动情况,写出四边形EFGH各顶点(2)当n=3时,如图④,求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探索S随x增大而变化的规律,猜想四边形EFGH各顶点运动到何位置使(3)当n=k(k≥1)时,你所得到的规律和猜想是否成立?为什么?(二)线动型动态探究题例4.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4cm,∠A=60°,BD⊥AD,一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沿A→B→C的路线匀速运动,过点P作直线PM,使PM⊥AD于点E(1)当点P运动2S时,设直线PM与AD相交于点E,求△APE的面积。
《点的魅力》教学反思
《点的魅力》教学反思1、《点的魅力》教学反思本课主要是以美术造型元素“点”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习、欣赏、感受大自然、日常生活、艺术作品中点的运用及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分析、交流讨论加深认识和了解,进而创意表现点的魅力!教学开始,通过认识新朋友“点”的介绍,抓住了学生好奇和探究的心理,使他们的关注力高度集中起来。
然后顺势而导,自然而然的学生就进入了新授课:我再黑板上贴好一张白纸,粘上一个小黑圆点,并做以上往下移动,出现三种画面效果,让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一起来体验小圆点变化后产生的不同心理感觉,并把自己的感觉提出来。
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分别讲解上升、下落、远近的各种感觉。
重点讲解远近的感觉,在讲点透视的理论基础知识,近大远小,近实远虚。
然后给学生们欣赏下关于用点作画的作品。
接下来通过找圆点的'游戏,让学生在教师周围找一找哪些地方能找到小圆点,眼睛、钉子、粉笔头、以及衣服上的一些装饰等等。
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最后让学生进行作业训练,来进一步提高学生们对点的认识。
从学生的完成作品来看,大部分都还是很认真的在绘画,但是还是有小部分不知道从何下手,圆点是绘画最基本的元素之一,但是让学生用这么简单的圆为主体来画一幅画,一下子不知道怎么画了。
这节课还是存在些不足之处,应该在欣赏作品时多花点时间来引导学生该怎样去绘画。
2、关于《线条的魅力》的教学反思《线条的魅力》导入我本打算以细铁丝变出不同的形状,让学生通过观察来体会千变万化的线条风格,如粗细、长短、曲直的变化。
但一时找不到适合的铁丝,我就让学生以已有的印象经验来回忆、感受不同形态的线条,并给不同的线条取名字。
没有将线条视觉化,结果学生在理解上跟老师的引导上有些出入。
比如线条有直线、波浪线、曲线、弧线、长城线等都能想到,但在线条长短、粗细变化上没有考虑到,有些同学还与数学上的概念混淆,如射线、线段、延线等。
“直线是没有端点的线”,这句话是对的,但在绘画上不需要这样考虑的,也就是没有必要争论的。
力学秦王绕柱问题
力学秦王绕柱问题在古代中国,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做“秦王绕柱”。
这个故事被认为是一个力学问题,也是一个经典的物理学问题。
在这个问题中,秦王嬴政把他的战马拴在一根柱子上,然后试图绕过这根柱子。
他发现,无论他如何尝试,他都不能成功地绕过柱子。
这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许多人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一直没有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这个问题,并试图找到一个解决方案。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这个问题的背景。
据说,在秦朝时期,秦王嬴政曾经把他的战马拴在一根柱子上,并试图绕过这根柱子。
他发现,无论他如何尝试,他都不能成功地绕过柱子。
这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因为它涉及到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和力学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力学的基本知识。
在力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质心”。
质心是一个物体的平均位置,它是由物体各个部分的质量加权平均得到的。
质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它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和力学性质。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秦王绕柱问题。
假设秦王的战马可以看作是一个刚体,它的质心位于马的中心位置。
当秦王试图绕过柱子时,他必须改变他和马的相对位置。
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二维平面上的运动。
在这个运动中,马的质心必须绕着柱子旋转,同时保持它与柱子的距离不变。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将它抽象成一个几何图形。
假设我们有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等于马的长度。
现在,我们将这个正方形放在一个平面上,并将它的一个顶点放在柱子上。
然后,我们将正方形绕着柱子旋转,同时保持它与柱子的距离不变。
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类似于“绕圆走方”的运动,因为正方形的每个顶点都必须沿着一个曲线运动。
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秦王不能绕过柱子呢?我们可以通过数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假设我们将正方形的一个顶点标记为A,正方形的中心为O,柱子的中心为P。
现在,我们将A点向O点连一条线,这条线称为AO。
因为正方形是一个对称图形,所以我们可以将AO平分成两部分,分别为OB和OC。
rotated_anti-_clockwise_90°_公式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rotated anti- clockwise 90°公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在数学和几何学中,旋转是一种常见的操作,它可以用来改变对象的位置和方向。
而在本文中,我们将要介绍的是“rotated anti-clockwise 90°公式”。
这个公式可以将一个物体逆时针旋转90度,从而改变其原始的位置和方向。
本文将探讨该公式的定义、表达方式以及应用领域,希望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它。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引言、rotated anti-clockwise 90°公式概述说明、解释rotated anti-clockwise 90°公式的原理与方法、本文作者对rotated anti-clockwise 90°公式的思考和观点分享以及结论。
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立性,并且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便于读者全面了解这个公式。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和解释"rotated anti-clockwise 90°公式",让读者对这个公式有一个清晰而深入的理解。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了解该公式的定义、表达方式以及应用领域。
同时,本文还将详细解析该公式背后的原理与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和案例分析加深理解。
最后,本文将分享作者对该公式的思考和观点,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创新应用前景以及发展动态和趋势。
以上是文章“1. 引言”部分的详细内容。
希望对您的长文撰写有所帮助!如有需要,请继续提问。
2. rotated anti-clockwise 90°公式概述说明:2.1 定义与表达方式:rotated anti-clockwise 90°公式是一种数学表达式,用于描述将一个对象或者向量逆时针旋转90度的运算。
在数学中,逆时针方向被定义为正方向。
该公式可以通过使用矩阵变换或坐标变换的方法来表示和计算。
2.2 应用领域:rotated anti-clockwise 90°公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需要进行平面图形或物体旋转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E B F
D G
C
练一练1:
已知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 AC、BD相交于O。 ①若E是AC上的点,过A作AG⊥BE于G, AG、BD交于F。你能说明OE=OF吗?
A F B O G E
D
C
练一练2:
已知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 AB、CD相交于O。 ②若点E在AC的延长线上,AG⊥EB交EB的 延长线于G,AG的延长线交BD的延长线于点F, OE=OF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 成立,请说出理由。 A D
A M
D F
C
E B
P
练一练4:
在正方形ABCD中,O是对角线AC、BD的交 点,过O作 OE⊥OF分别交AB、BC于E、F,若 AE=4,CF=3,试探究EF的长。
A E′ E O F′ F
D
பைடு நூலகம்
B
C
练一练5:
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 BD交于点O, E为AB上的任一点,EG⊥AC,EF⊥BD,垂足 分别为G、F。 1 求证:EG + EF= AC。 2 A D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 学
九年级(上册)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正方形中的点、线移动问题的探讨》
链接运动
想一想:
若O点在BD上移动时,连接OA、OC, OA和OC还相等吗? 该怎样证明呢?
A
D
B
O
C
试一试:
如图,正方形ABCD中,E是对角线BD上 一点,过点E作EF⊥BC,EG⊥CD,垂足为F、 G 。试说明AE与FG相等。
O G B
C E
F
练一练3: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cm,E、P、F三点分别在 AB、BC、CD上,且 AP⊥EF,BP=5cm。试求EF的长。
解:过F作FM⊥AB,垂足为M 则∠AMF=∠FME=90º , ∵正方形ABCD, ∴∠D=∠DAM=∠B=90º ,AB=AD ∴四边形AMFD是矩形,∠FME=∠B=90º , ∴MF=AD=AB,∠MFE+∠FEM=90º , 又∵ AP⊥EF, ∴∠BAP+∠FEM=90º , ∵AP²=AB²+BP², ∴∠BAP=∠MFE 又∵AB=12cm,BP=5cm, ∴△ABP≌△FME, ∴AP²=169 ∴EF=AP, ∴EF=AP=13cm。(AP>0) 答:EF的长为13cm。
G
E
B F
O C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谈谈你的收获。
做一做:
将一把直角三角尺放在正方形ABCD上, 并使它的直角顶点在 对角线AC上滑动,直角 的一边始终经过点B,另一边与射线DC相交于 Q,探究PB与PQ的长度关系。
A M B
P
D N Q C
A M B
D P N C Q
老师赠言:
近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成 功的秘决时,写下了一个公式:A=X +Y+Z,他解释道:A代表成功,X 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 Z代表少说空话。
谢谢合作
再见
情境创设:
若O点在BD上移动时,连接OA、OC, OA和OC还相等吗?该怎样证明呢?
A O B
D
O
C